社会福利和保障

2024-05-03

社会福利和保障(精选十篇)

社会福利和保障 篇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 强制建立基金,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以及遭受意外灾害的情况下, 可以得到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保障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制度, 并且是一项社会制度, 一种社会补偿、社会关怀、社会支援。对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的失利者、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而言, 社会保障表示了社会对他们的承诺和保护。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的稳定性, 推动有效需求适度增长。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积累社会保障资金, 形成个人收入不确定部分的补充, 当宏观经济大局、微观经济态势发生不期而至的变故, 人们面临失业、退休、生病和出现事故伤残等难以抗拒的风险时, 社会保障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来满足基本需要, 从而恢复和保持有支付能力需求的适度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了人们的收入预期, 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感, 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对人们的影响, 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是协调代际分配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 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保障的首要功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基础

中国有13亿多人口, 又是发展中国家, 需要以不充足的财力解决世界上最庞大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 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伟大事业。在我国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又希望这项制度能够自我运行, 着重考虑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的, 从效率的角度讲也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缴费多的人, 国家财政和企业单位给予的补贴也多, 而少缴费则少补贴, 不缴费则无补贴。这样, 在个人收入差距本来就在迅速拉大的背景下, 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没有起它应该起的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反而助长了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

长期以来, 社会保障考虑的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 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社会保障以外, 全国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供给短期内难以实现。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 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的公平正义显然主要依靠包括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育制度等等各项社会制度的共同作用, 其中, 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仁不让的主要功能承担者。当然,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促进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方面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强调“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 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对于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 目前群众要求最为强烈的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将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 尽快地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 农民工的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农民工和城里人同工但是没有同等的待遇, 这种不公平感就会特别真切。把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问题, 有些地方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比如, 上海市、大连市专为农民工设计了一个不同的制度, 但还需要配套和完善。

第二,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2002年至2004年初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征地5, 600万亩, 4, 00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到目前, 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少于5, 000万人。这两年上访告状的群体一部分就是失地农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得不好, 从全国来讲, 这方面还缺乏比较规范的制度安排, 还处在探索的过程中。

第三,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在灵活就业人员中, 一部分是下岗失业职工, 这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一部分大学生和一部分文化水平、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在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就业的人员也采取了灵活就业的方式。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不稳定, 不能够连续地按照固定的比例缴费。所以对待灵活就业人员如何设计更好的、更加灵活的制度, 也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第四, 在农村普遍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城里人不一样,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低一些。因为农民有承包地, 可以种点粮食、蔬菜。从补差来看, 各地农村也有差别, 平均起来, 实际补差每个贫困人口一年100元~200元就可以了。按农村贫困人口是2, 700万计算, 即使多算一点, 标准再高一点, 大致相当于用于城镇低保的100亿元左右, 就可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第五, 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我国卫生和医疗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平, 大体上说, 80%的医疗资源分配给了城市, 广大农民缺医少药,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远甚于城市居民。2003年, 中央决定在农村试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但筹资标准太低。2006年,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宣布把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 (中央财政出20元, 地方财政出20元, 农民个人出10元) , 并要求迅速推广, 到2008年基本普及。这项重大决策结束了农民健康问题没有制度性保障的历史, 尽管目前的筹资水平仍然不高, 但还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因种种原因存在巨大的差异。但这项制度是有共同理念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社会和谐的理念。在市场经济社会, 如果没有起码的社会保障, 这个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把社会保障看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狠抓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银娥.西方福利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4

[2].William Tuggal Beveridge.Social Insurance andAllied Services[M].London:U.K.Government ForeignPrinting Office, 1942

[3].J.G.Francis.Review Essay:“Modern Times”and theWelfare State[J].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1979, 32 (1)

[4].[美]罗伯特.N.贝拉, 理查德.马德逊, 威廉.M.沙利文, 安.斯威德勒, 史蒂文.M.蒂普顿;翟宏彪等译.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上海:三联书店, 1991

劳动和社会保障 篇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系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该专业与地方社会保障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专业理念的构建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该专业师资力量强大,拥有一批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的硕士与博士为学生授课和进行理论指导。目前,该专业学生以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为广大用人单位所青睐,并有一大批学生考上各级各类公务员和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社会保障观念,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保障、绩效管理、风险管理、人事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管理、西方经济学、公共财政学、会计学等。

浅析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民工 社会保障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速度的加快,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往往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可以说,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极不和谐的一面,也成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大隐患。因此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社会问题就可能变成政治问题,甚至酿成政治危机,影响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农民工是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主要力量,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保障。

1.1工作问题

工作环境差,缺乏工伤保险。农民工在城市主要从事基础的行业,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的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一些企业片面追求效益指标,忽视安全管理,存在大量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加之农民工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工伤事故屡屡发生。面对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农民工最缺乏的就是社会保障机制和劳动保障服务。[1]而且农民工的失业问题也是一大隐患。据调查,33.5%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都有过失业的经历,而在这些有过失业经历的农民工中,有长达半年以上失业经历者大约占30%。城市农民工失业后,没有1例得到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救助,完全处在城市的社会保障网络之外。[2]

1.2医疗保障问题

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在农民工队伍中,“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较普遍。据调查显示,有36 .4 % 的农民工生过病,甚至多次生病。他们生病以后有59.3 % 的人没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硬挺过来的。当然另有40.7 % 的人不得不花钱看病,但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的很少。[1]

1.3农民工参保面窄,退保率高,缺失适合的社保政策

社会保险覆盖率低,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不适应。导致参保后的农民工权益的不到保障,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反复参保和退保,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使得农民工参保积极性降低。有资料显示,按2008年10月参保人数计算,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仅占农民工总数的21.3 %,参加医疗保险的仅占18.0 %,参加养老保险的仅占10.1%。[3]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缺失。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子系统,是通过国家立法规范并加以制度化的社会政策,是为了救助社会脆弱群体获得基本生存条件,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制度。但在现实中,农民工在为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同时,却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和特殊救助。据调查显示,约56%的农民工租房居住,34%的住在简陋的工棚或单位宿舍,4%的住在亲戚家,只有3%的自己买房。[4]其中自己租房居住的农民工大方、多聚集在城乡结合的地区和城中村,居住条件差。而由雇主或单位提供的工棚和住房大多条件恶劣和拥挤不堪。在教育方面,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师资条件和教学条件还是相对较差。

2、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议

2.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真正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使农民工能够突破户籍制度障碍,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针对农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是目前妨碍城乡统一的制度性障碍,必须从源头解决。[5]这样才能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解决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差别的根本途径。农民工才能平等的享有社会保障。

2.2加强法制建设

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由法律确立的。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要提高立法的规格和权威性,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到全局的角度,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农民工能享受社会保障。法律保障是农民工实现其社会权益保障最坚实的后盾,国家应完善与农民工有关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及时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使农民工能获得充分的法律保障。

2.3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应适当采取或调整相关政策,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农民工进城打工时缴纳的各种费用,对不合理的收费坚决取缔,对乱收费的单位予以严厉处罚,从而有效地減轻农民工的负担.提高其参加社会保障的能力;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禁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并设立相应的投诉部门,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且加大宣传社会保障知识,提高农民工的自我维权意识。

农民工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促进效率、兼顾公平、维护稳定的制度。在和谐社会中真正的体现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与公平。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特别是政府部门必须关注并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以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萌.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09(6)∶78.

[2]付倩宇.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企业导报,2009,(12)∶15.

[3]李东卫.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方,2010,(5)∶35-37.

[4]凌梓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2009,(7)∶34-35.

社会福利和保障 篇4

基于我国国情, 我国现在还没有有关社会保障统一法律, 但是我国现在已经有一部关于社会保障法律层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我国也有一些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法制建设, 我们应当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制定出一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本文在了解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的基础上, 试着从福利待遇视角出发探讨适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的福利性原则。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2 福利性原则

本文将福利性原则定义为,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制定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规范。福利性原则的确定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在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服务等方面的规定时有借鉴意义, 是社会保障法有关福利待遇制定的前提条件。

3 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发展与现状

我国现在已经建造社会保障法制的框架体系, 断断续续地颁布实施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 如《失业保险条例》和《就业促进法》等。按照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3.1 劳动保险时期 (1951 年至1964 年)

在1953 年, 我国政务院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保险项目的内容为医疗待遇、因工负伤待遇等, 并将享受待遇人员扩大至全国范围内拥有在职职工人数超过百人的国营、交通企业单位。国家在1956 年左右对个体的手工业与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后, 在全国范围内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劳动保险条例》。

3.2 国家 (单位) 保障时期 (1964 年至1983 年)

1964 年到1978 年国家文革时期, 国家几乎没有颁布相应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法制建设方面的内容。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方面的内容都是1979 年以后颁布的。1979 年到1982 年颁布并施行了《关于发布 ( 农村合作医疗章程 ( 试行草案) ) 的通知》、《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关于企业符合离休条件的职工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等规章制度。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这一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是传统的国家 (单位) 保障制度没有本质改变, 但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一阶段可以看做就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开始。

3.3 社会保险时期 (1983 年至今)

社会保险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3.3.1 准备阶段 (1983—1992)

1984 年, 中国成立了福利基金会, 专门支持残疾人就业生活, 其具体的任务是筹集、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 举办残疾人福利事业;同年, 《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公布, 我国的国家对贫困地区、贫困人民的扶贫事项进入了我国最高议事安排。1986 年, “社会保障”概念在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出现, 并且有章节专门阐述了社会保障的改革发展和社会化等相关问题。随后几年颁布并施行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和退休养老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社会福利生产管理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等规章制度。

这一阶段的最大目标与重点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并且缓解农村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其中, 国有企业改革与城市社会保障改革紧密相关, 一方面, 原有的“国家—单位”制的形式开始被摒弃, 另一方面呢, 又很难避开社会保障改革被打上深厚的成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的烙印的附属。因为这个附属地位, 社会保障改革从属国企改革的配套地位, 使社会保障改革存有缺陷。

3.3.2 急剧变革阶段 (1993—1997)

这期间, 发布并施行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社会保险统计管理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随着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确定, 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变为“统账结合”模式。1997 年,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1998 年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不断完善, 扩大了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并将失业保险制度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在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 1997 年, 我国在全国范围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改革得步伐紧跟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也也越发加快, 体现了社会保障改革为市场经济改革服务的角色和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侧重点是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改革, 新的和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存, 新的逐步取代旧的, 直至旧的制度消亡。社会保障改革的过程体现出了急迫性, 一方面加快了社会保障改革的进城, 但是另一方面, 也因过度强调效率与强调公民的个人责任而出现了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

3.3.3 全面建设阶段 (1998—2009)

1998 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 国务院机构提出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得以批准, 并且准许在原有劳动部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组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纳入到新组建的部门中来。这期间颁布并实行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审批办法》、《失业保险条例》、《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这一阶段取得重大的进展。确定了公平的价值取向和全面协调发展的建制观念, 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投入逐年增加, 尤其是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投入更为明显, 进而实现从被动配套角色到主动发挥作用、从单向推进力度到综合推进支持, 从城市农村双轨并存到全面建设统一并轨新制度的转变。尤其是有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 推动了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协调发展与推动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 替代了“国家—单位”保障机制, 在这一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3.3.4 法治时代阶段 (2010—)

历经十几年探索, 2010 年通过《社会保险法》, 并于2011年7 月1 日起施行。其依法开展社会保险, 既约束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 也约束政府部门;《社会保险法》调整的关系对象是政府与公民。《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同时, 它弥补了我国社会保障在法律体系的空白。随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和施行, 它为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和运作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 让社会救助不再是“碎片”, 实现了从制度“碎片”到衔接整合的跳跃, 从部门分割到资源统筹的跨越, 从城乡二元到协调发展的变化。2015 年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补充《社会保险法》未规定内容。

《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将我国的社会保障上升到法的高度, 是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新开端。

4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现的福利性原则

4.1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我国共现在与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有关的政策等里面规定的内容没有将任何人排除在外, 凡是我国的公民, 只要是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者的公民均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在社会保障历史的发展轨迹中, 虽然存在过农村户籍公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进步, 现在农村户籍公民也在社会保障体系内, 并且我国正在努力地消除户籍差异, 有望实现户籍制统一, 这对于我国建设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独立的“社会保障法”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4.2 有限保障的原则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较低的, 我国各地针对需要保障的人群的标准都是以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来制定, 按照家庭平均收入补足以达到当地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保障水平。在哈耶克看来保障应是有限保障, 这是为了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 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最低限度的收入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 现在还有部分公民没有脱离贫困, 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 我国经济水平决定只能提供有限保障。如果保障水平过高, 会导致很多人不工作, 这样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4.3 差异化原则

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中的平等原则中包含差别原则,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能力强的人在结果上获得更好的待遇, 差别原则就是允许有差别的对待强者和弱者, 并且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尽量缩小这些结果上的差距。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区别, 比如我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同时当地的物价水平也比较高, 如此, 他们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经济条件是不一样的。我国“社会保障法”建立的时候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 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标准的原则, 即是因地制宜。

4.4 国家与公民共担责任原则

社会保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社会保障必须是国家与公民个人共同负担责任, 通过二者的合作得以实现。国家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同时国家也胜任不了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另一方面, 国家制定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能过高, 只有这样才能给公民主动积极参加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留出相应的空间。人与人的能力不均等, 国家也正通过税收调节的方式进行再分配, 这也是体现了国家与公民共担责任原则。

5 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法”的顶层设计要能够体现上述四个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法”的发展要努力在这些原则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这不仅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 也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上述的这些福利性原则包含着我国未来“社会保障法”建设的的准则及规范, 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的内容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我国应该好好研究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的现状, 才能依据这些原则建立适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

参考文献

[1]杨宜勇, 池振合.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回顾与评价[J].经济纵横, 2009 (11) .

[2]周爱国.差异化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制度[J].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2) .

[3]郭林, 丁建定.试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四维体系”为视角[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就业和社会保障证明 篇5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五)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计划。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个要记得盖社保中心那个钢印章,然后用途就相当于医保卡,但由于医保卡一般期限是半年才能发放,所以,这个领卡证明如果过了有效期后医保卡还没下来,那就可以找当时办新参统的工作人员做一下延期就好了。

1、是等社保通知单位经办人领卡,还是过了有效期自然就可以领了啊?虽然写着是三个月,但是办理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说半年以后领,并且说有效期到了,卡没下来,也可以用。

2、领卡证明过期,社会保障卡未领取的时间里,如果看病能报销么?能。

社会保障卡,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卡(IC卡)。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人社部表示将用5年左右时间,使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2011年8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此外,社会保障卡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将来还可以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

西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法治保障 篇6

[关键词]法治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一个井然有序的经济环境,这种安全稳定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静态稳定,而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协调实现的动态平衡;这种井然有序也不是通过政府命令而实现的主观秩序,而是一种通过市场自身的不断协调实现的市场秩序。要达到这种平衡,实现这种秩序,就需要一种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去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社会成员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法治手段就成为了实现这种和谐的首要选择,如果没有对法律的崇拜和尊重,国家就无法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经济就无法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井然有序,人民就无法得到安宁和权益保证,社会也就无法实现和谐。

一、法治是西部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法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法律意识也空前高涨,整个社会公众心理也正在从对政府的期待转化为对法的期待,社会管理也体现的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这社会深刻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性时刻,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在法治理念和政治文明引领下的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不能不说是执政党对当今中国社会深刻认识的体现和要求。

如果说专制社会的权力结构是自上而下的,那么法治社会的权力结构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如果说专制社会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那么法治社会的要求则是“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制约。没有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就谈不上法治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只能从法治社会这个角度来理解。没有法治秩序的建构,提出再多的和谐社会的指标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从权力的来源看,前者是自下而上的,后者是自上而下的,它意味着在专制社会,多数人的行为是被动的、是服从的;而在法治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从权力的行使看,前者是无限的,后者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在法治社会,不存在无限制的权力,必须对权力的滥用进行了有效的制约。从权力的移转看,前者是不可预测的,后者则是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权力必然导致暴政,而可预测的权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暴政进行有效地限制。人类自我治理的方式从感性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战争关系趋向于建立人类尊严基础之上的相互法权关系,而这种基于理性的社会自我治理方式,是社会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张,使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在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弥漫着一种战争的伦理,弥漫着“阶级斗争为纲”惯性。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一种战争伦理过渡到法权关系,这一变化也意味着当代中国社会在经历了近二百年的沧桑巨变之后,正在走向一个稳定和谐的时期,正在走向一个法治社会。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地理等多种原因,其法治观念、法律环境、法律的实施受到体制、环境、人员素质的影响较大。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如民族、宗教、道德习惯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既要强化法制宣传,又要在立法包括地方立法及政府规章制度的设计上,都应充分考虑到法适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加快西部大开发,使立法和民族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文物保护、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保护、人权的保护、反恐怖和毒品、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西部与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西部和谐社会需要依法治理

和谐社会首当其冲是要保证社会的公平,如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包括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招工招干的暗箱操作、就业领域的长相歧视等,许多都是机会不平等的表现,所以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如果社会多数人被排斥在机会之外,必然带来社会怨气,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为此,保证社会公平就成了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国家的性质和任务。我国宪法最显著特点是要充分反映和谐社会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和谐社会中一切公权力应该具有的为民所授、为民所有的品质。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要表达各种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要求,就要创造条件,开辟和疏通各种利益反映渠道,引导各种特别是益主体在理性、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我们的政治制度,立法机构要把如何利用我国现有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作为经常考虑的问题,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民法调整的是民事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价有偿的原则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民法要充分地反映和谐社会公民自治的特点,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充分显现,使社会成员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发挥聪明才智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惩治机制,对于一切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社会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关系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行政法要体现以人为本和权为民所用的社会本质,体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行政法除了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之外,其最经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强化政府和社会公共权力部门对公共生活的管理,合法、合理地调节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保护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保护那些需要帮助与救济的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各类诉讼法是在公民合法权益被组织或者其他人侵害时,选择的救济性的法律制度。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保护神,其职责就是要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保障,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树立起司法权威。一旦司法权威在社会公众的理性层面上得到认同和接受,在情感层面上得到尊重和信仰,那么社会公众体会到的不仅是实体公正,而且也在享受程序公正。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现实等多种原因,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差距,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尊重西部地区的民族、经济、自然的特殊性,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使人与自然、社会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当前发

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西部大开发中,不能仅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更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总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统筹,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更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的协调。

三、构建和西部和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

理性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法律又是理性的权威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法律推进社会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扩大民主内容,保证公民有序的参与;通过完善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西部和谐社会的立法,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爱护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贯穿到立法的整个过程,使法律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应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各种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修订完善现行的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秩序。

西部和谐社会的司法,是和谐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公正司法提供有力保障。和谐社会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之一就是社会的稳定有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进入了高度复杂化的状态,加之社会转型的程度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而现代法治要求人们最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各种矛盾,因此公正的司法是社会的减压阀,是在文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要以保证司法独立,强化法官素质,提高司法水平为突破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法具有惩戒功能,同时也有着规范和引导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引导人们如何行为,如果公民法律意识缺失,法律得不到有效的遵守,法律的功能与作用就难以发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失去了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全体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创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威,更离不开包括政府在内的普通民众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因为认同是人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体验,只有在认同感的前提下,人民群众才会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法治社会才能形成,社会才得以和谐。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篇7

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免费提供岗位咨询、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和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实施创业计划, 健全创业服务和政策体系, 推进创业培训服务示范、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实施技能振兴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推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重点向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覆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 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完善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加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支持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摘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年) ]■

编辑冯玺玲

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 篇8

一、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所谓和谐社会, 是指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 如果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者得不到生活保障, 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较低者得不到基本生存资料, 生病者得不到有效医治, 和谐社会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劳资冲突开始表面化;城乡差距与地区发展差距拉大。这说明, 在以要素分配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制度下, 弱势群体是不可能拥有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机会的;因此, 要使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政府转移支付, 形成社会保障基金, 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2.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安全网。

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而社会保障制度则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安全网, 是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实施最底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它通过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 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 以维护社会稳定。因此,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 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尚未做到完全从我国国情出发, 理论研究与立法滞后。

我国全民企业现行的劳动保险条例照搬了不少当时苏联的办法, 照顾需要多, 考虑可能少, 规定了一些偏高偏宽的待遇, 包的过多, 保的过宽。特别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 有些人把劳动保险看作是“共产主义因素”, 对劳动保险的性质产生了误解, 片面地强调扩大“按需分配”部分。同时, 在“文化大革命”中, 劳动保险基金由按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率提取改为在企业营业外项目中开支, 实报实销, 成了“大包干”。于是, 用工制度上的只能进不能出, 工资待遇上的只能增不能减, 劳动保险上的包的过多过宽, 这三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就形成了现行劳动制度上“大锅饭”、“铁饭碗”的积弊, 使一些人躺在国家和企业身上“吃”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保障的性质、基本功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中政府与个人的责任等一系列问题, 都存在着诸多的认识分歧。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未来时期的发展, 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评价和主张。具体操作中, 不少保障项目定性不清、目标不准, 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比如,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 相互内涵交叉, 经常混用;住房救助演变成部分人新的社会福利;发行彩票被定义为弥补财政不足的重要手段, 等等。从立法来看, 虽然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在宪法以及劳动法中均有体现, 但作为社会保障法的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 目前仍未出台。

2.社会保障体系协调性差, 缺乏统筹安排。

表现为社会保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划分不清, 政府与企业、民间、市场的责任划分不清,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划分不清。当前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部门很多, 除了财政部门, 还有民政、卫生、人事、计划生育、劳动就业、保险公司及各企业单位;筹资办法、政策规定等方面政出多门, 部门、单位之间难以统一协调困难, 加之机构重叠, 以致相互扯皮、相互掣肘的现象时有发生, 最终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 劳动保险待遇相差悬殊。全民企业的劳动保险包的既多又广, 待遇也高, 一个人只要进了全民企业就马上无条件地享受各种劳动保险待遇, 由国家和企业全包了下来, 而集体企业则没有统一规定, 多是自行安排, 除了县和市辖区以上的大集体参照实行全民的劳动保险制度以外, 许多集体企业, 尤其是新办的集体单位, 没有劳动保险, 或者有也很少。

3.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管理口径不统一。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法定的企业交费、劳动者个人交费以及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工作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 基金收支、管理等环节存在一定隐患和潜在风险。一是各项基金支付乏力, 基金增值难度大。二是基金监管混乱。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机构, 加上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致使随意滥用、挪用社会保障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甚至产生腐败现象, 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的大量流失。在管理体制上, 现有实行的是部门或单位“所有制”, 各管各的, 管理不统一, 制度不健全, 基金无储备, 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严重, 造成许多矛盾。

三、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思路

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应当在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 对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整体性、战略性思考和设计。

1.必须从实际出发, 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力来改革劳动保险制度。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 又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穷国。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现在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00多美元, 不仅比经济发达的国家低很多, 就是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约800美元) 也低得多。这个严酷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的劳动保险,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 在待遇上不可能搞得很高, 还只能是低水平的;在项目上也不可能搞得过多, 只能是解决一些主要问题, 这是首先需要清醒认识的一个问题, 是和谐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构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立法进程。

通过立法建立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共同模式。目前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完善社会保障法。应当坚持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城乡有别原则。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 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最终保障。

3.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发展生产是改善职工生活的源泉, 只有生产发展了, 劳动保险才能逐步得到提高。脱离开客观实际可能, 片面地提高和扩大劳动保险待遇, 必将使劳动保险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则使生产和劳动保险都无法发展。因此, 新的社会劳动保险制度, 必须考虑到:一是使劳动保险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挂钩, 使企业负担得起, 不能因实行劳动保险而拖垮企业;二要使劳动保险能够增强职工内部团结, 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不能由于偏高的劳动保险待遇而影响职工队伍的巩固和团结, 不能使不干活的比干活的待遇还高, 而影响生产一线的工人;三要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把现在完全由企业办劳动保险改为由社会办劳动保险, 并逐步发展社会劳动保险服务事业, 为城镇就业开辟新的门路。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办社会劳动保险。劳动保险问题关系到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利益, 社会劳动保险, 应当调动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 来筹集基金, 特别是应当与职工个人的得失相联系, 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使之更加关心保险事业, 并有利于加强核现场监理的薪酬, 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大有好处。否则质量控制就会“低劣”, 安全控制就会“失控”。

2.现场监理待遇偏低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也会引发监理失职和渎职现象增多。

近年各种监理违法违规通报较多, 例如浙江省水利厅对一些水电站隧洞施工或水库工程爆破作业中的安全事故, 旗帜鲜明通报批评某些监理单位的失职和渎职行为, 并进行处罚。我国刑法第137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这表明如果监理失职和渎职, 玩忽职守等原因造成安全事故, 将承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3.一般情况下

施工方是服从监理控制的, 监理部就类似工程指挥部, 指挥积极性不高, 工程能搞好吗?

三、解决现场监理人员工资待遇低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现在有些工程质量和安全低劣, 工期拖延, 投资增加与现场监理工资待遇低, 缺乏工作积极性, 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应该引起领导和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二是在招投标中打击“监理低价中标”。三是在招投标中打击“资质挂靠”和“总监”挂多个项目。四是现场监理的工资拖欠和标准降低要像政府关心教师一样, 得到社会舆论和领导的重视, 及时解决。五是引导监理企业留住高素质的现场监理人才, 少点庸劣水平低下的人员。六是监理企业也应自立自强,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突出业务专长, 优良服务。七是降低监理业务的税收比例。八是监理费要与国际接轨, 像国外行业协会来监督, 监理费应高于其他咨询专业费用, 形成现场监理人员工资待遇高的可喜局面, 这是应该的, 但愿这天早点到来。

参考文献

[1].刘国防.诚信与信用辩析.中国工程咨询, 2004

[2].王小君.中国社会保障的财政风险及其防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3].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4].李珍.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的组建 篇9

1.网络组建前的现状

我局属下各个办公机构遍布在开平各个街道、乡镇、社区, 共有27个不同地点办公场所, 包括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办公大楼、市职业训练中心、16个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8个劳动保障工作站。有些办公场所是单机操作, 没有组建成局域网也没有连接到Internet;有些办公场所有局域网, 但不能互通互联, 各自为政。中心机房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残旧, 性能低, 带宽小, 速度慢, 甚至没有做安全措施。

2.网络建设目标

先把各个办公场所分别建成各个局域网, 再更新市局中心机房的设备, 提高光纤带宽, 提高中心机房的运作能力和加强安全措施, 然后通过租用电信光纤线路, 把各个局域网分别接入宽带城域网, 最后组建成覆盖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网点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并且网络建成后能满足金保工程、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要求。

网络组建的硬件及软件

组建网络需要硬件设备和软件, 硬件包括有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传输介质等, 软件包括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

1.硬件设备选择

(1) 网卡

目前购买的计算机都自带有网卡, 一般都是10/100/1000Mbit/s自适应端口。

(2) 交换机

机器数量少的办公场所, 选择D-Link DES-1008D交换机;市局中心机房建设, 由于承担起全市劳动保障部门业务数据出出入入的节点, 传输速率要求高, 连接机器多, 又需要VLAN功能, 故选择具有48个网口的3COM 3C17302交换机。

(3) 防火墙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 方便配置, 选择联想网御Power V-404国产品牌防火墙, 用于市局中心机房建设。

(4) 服务器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提供的网络服务, 选择HP ML370G3服务器, 2个处理器;4G内存;4*73G硬盘, 1万转;千兆网卡;集成双通道Wide Ultra3 SCSI适配器。

(5)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考虑到稳定性和可靠性, 今次选择有线介质组建网络, 以后某些特殊环境再用无线介质作为网络的扩展。故用到双绞线、单模光纤和双模光纤。多模光纤用于楼宇间的网络连接, 单模光纤是租用电信的线路。

(6) 光纤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也分为单模和双模, 由于我们今次组网覆盖面积大, 所以需要选择多模和单模光纤收发器。一样, 多模光纤收发器用在楼宇间, 单模光纤收发器用在各个网点相连节点上。

2.软件选择

WINDOWS操作系统直观、高效的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易学易用, 并且学校一般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都有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 因此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入职后就可以适应使用网络系统, 故各网点选择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各个网点安装的网络协议一样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TCP/IP协议。中心机房服务器选择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和linux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选择国家、省、江门和自己单位开发的业务软件或指定的其他正版软件。

网络设计与实施

1.网络拓扑结构

各劳动所站和其他办公场所的局域网络结构分别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城域网采用环型拓扑结构, 骨干广域网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因此, 组成整个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有星型、环型和网状拓扑结构。

2.网络硬件设备的连接

(1) 根据网络的拓朴结构和计算机数量, 以弱电和强电分开布线的原则, 在装修办公场所时把每条双绞线埋好。 (2) 制作双绞线两头的接头。计算机到交换机之间使用直通线连接;计算机之间或交换机之间采用交叉线连接。 (3) 把双绞线两头分别接上计算机网卡和交换机;把双绞线两头分别接上级联的交换机和防火墙;把光纤收发器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也把服务器和交换机连接起来。 (4) 利用光纤跳线, 把光纤线路和光纤收发器连接起来。 (5) 租用电信光纤延伸到每个办公网点, 把每个网点接入城域网。

3.网络配置

(1) 分别安装好网卡驱动程序。 (2) 配置TCP/IP。为了跟政务网统一部署要求, 各局域网使用政府统一分配的IP、网关、DNS和子网掩码。 (3) 安装好“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 启用共享功能, 设置好共享的资源。 (4) 申请使用电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访问INTERNET。

(5) 安装设置FTP服务器、安装SQL数据库服务器、安装业务系统服务器。 (6) 设置好网络安全。安装杀毒软件、木马拦截和清除软件, 启用防火墙, 隐藏共享文件夹、禁用简单文件共享、共享文件夹加密等。配置中心机房硬件防火墙安全设置, 实施端口映射, 禁止部分服务, 监控部分服务。

4.网络连接测试

网络连接好后, 需要测试网络链路的连通性。测试办法有很多, 主要采用如下办法: (1) 利用测线仪把每根网线进行测试。 (2) 观看交换机LAN端口LED指示灯, 如果指示灯灭为没有连接、绿色为正常连接、琥珀色为连接出错。 (3) 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 (4) 观看计算机网上邻居的本地连接图标, 如果出现红色叉, 证明该台机线路不通;如果没有红色叉再观看本地连接的状态, 如果状态中收到或发送数据包为0, 证明线路已经接通, 但配置错误, 比如IP地址配置错误等。 (5) 输入省测速网址:http://19.16.100.142:7001/gdld/test Net Speed.jsp, 输入密码下载文件, 如果下载速度能达到每秒150K以上, 使用省业务系统就非常流畅。

结论

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篇10

一、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一)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

“和谐”一词, 蕴含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协调、和睦之意。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概括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表明了法治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支撑, 离不开符合现代要求的、科学的法律理念的指引。我们只有把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 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 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二)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

法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 中国社会矛盾纠纷持续高发多发, 触点很多、燃点较低、处理不易。我们只有从制度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平衡不同利益诉求, 努力以制度防纠纷于未起、化矛盾于未发, 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与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才能把切实保护每个公民的每一项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都离不开法治的推动。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政治文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的社会。这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 都需要成熟的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推动, 法治的不断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

(三)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离不开法治提供的强有力保障。一方面,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需要法制来保障;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需要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会公众依法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经济建设、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权益等各种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行为, 也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予以有效打击和惩治。

二、树立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法治理念

(一) 进一步树立崇尚人性尊严的理念

人性尊严传统上是一个伦理道德、文化哲学和宗教信仰领域的一个概念, 人性尊严的本质要求国家公权力应该把人作为一种目的对待, 而不是当作一种手段。崇尚人性尊严的理念在国家根本大法和有关法律制度中得到彰显和贯彻。徒法不足以自行, 崇尚人性尊严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法律制度中,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法律实践中, 体现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作互动关系上。公共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合法的限度之内, 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和认法权力均不得例外。一旦公民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的非法侵犯, 公民有权得到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救济机制的有效救助, 不断促进社会各界层通力合作、互相尊重, 共同构建和谐的温情社会。

(二) 进一步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法律至上是指一切国家、社会及个人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权力依法运行, 权利依法行使, 它揭示了一种法治的理想状态。法律至上是法治最主要的内涵, 是法治与人治在理念上最根本的区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法律的权威高于任何个人的意志, 一切权力都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同时, 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及不和谐问题, 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妥善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通过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 通过法律机制进行公正、合理分配;公共权力失控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矫正,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获得法律救济和国家赔偿。法律是对社会进行全面调控的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 法律是一切社会主体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树立起法律的普遍性、正义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 进一步树立权利本位的理念

权利本位即尊重人的权利、保障人的权利, 是法治的宗旨和归宿, 是人们法律行为的内驱力, 是一切法律关系的核心, 也是公民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标志和象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 尊重与保障人的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 使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和主体地位, 切实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 才能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 才能满腔热情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 坚持科学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 立法的主要任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自觉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 努力推动立法从主要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总量和规模, 向更加注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效益、质量和方式, 推动科学发展转变;从主要进行有关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立法, 向更加注重有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立法, 同时着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转变;从主要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 向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和效果转变。从立法过程看, 还应该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扩大立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以保证立法真正遵循客观规律、集中公众智慧、实现人民利益, 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确保立法真正反映社情民意, 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二) 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以法治精神建设和谐社会, 就是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问题是“依法”, 依法的首要标准是严格规范。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目标就是, 建设守法政府、廉价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法治经济要求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依法、廉价、诚信、透明的且能够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建设法治政府不仅要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还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这样才能建设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

(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历来都以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法治进程中,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保证司法公正, 具有重要的意义。司法公正的出发点是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司法的公信力, 也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做到保证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才能使司法取信于民, 树立和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 并从根本上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 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当前, 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继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要严格规范司法行为, 大力推进司法公正和公开, 切实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丁国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N].人民法院报, 2012-11-27.

上一篇:药物与物理联合下一篇:药物中的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