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24-05-01

合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8篇)

篇1:合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业务办事指南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 电话:3536216 主要业务:

信访接待。在市劳动保障局一楼信访接待室 电话:3536422,3536420 政策法规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5楼 电话:3536354 主要业务:

1.受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 2.受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

3.受理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职工分流安置等有关政策的咨询。

综合计划与基金监督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5楼电话:3536174 主要业务: 1.工效挂钩;

2.职工增资(升级)备案; 3.企业军转干部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 电话:3536345 主要业务:

非标准工时制审批。

劳动争议仲裁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 电话:3536169 3536112(传真)主要业务:

1.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处理; 2.集体合同审查; 3.经济性裁员审查。

就业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5楼 电话:3536341 3536164 3536163 主要业务:

1.单位办理劳务派遣中介机构输送或派遣下岗失业人员申请补助资金。

2.下岗失业人员合伙创办或合伙经营企业、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申请补助资金。

3.办理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补助资金、再就业园区(街)补助资金。4.职工子女顶替、外地工人调入、我市工人调出。

5.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在户口所在地社居委、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办理。6.单位(除劳务型公司外)申请享受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职介补贴、岗位补贴、各类企业认定证明、减免合同鉴证费,在金寨路360号市劳动保障局二楼“再就业优惠政策窗口(13号)” 办理。

7.下岗失业人员申办小额担保贷款,在户籍所在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区劳动保障局、区担保机构办理。

8.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在各区百帮就业服务中心办理。

培训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电话: 3536498 主要业务:

1.全市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和发证; 2.合肥地区技工学校考察、申报;

3.管理合肥地区技工学校、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4.组织实施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和考评工作; 5.负责职业技能竞赛及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工作。

养老和失业保险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电话:3536179 主要业务:

企业职工退休审核手续。在局一楼大厅10号窗口办理.电话:3536117 3536179 办理时间:每月8日至20日受理当月到龄人员,21日-24日受理市属四区。

医疗保险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电话:3536499 主要业务: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定;

工伤和生育保险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电话:3536493 主要业务:

1.工伤、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资格审定; 2.职工工伤认定;

3.受理职工因工伤残程度等级鉴定和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农村社会保险处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电话:3536355 主要业务: 1.农保基金登记。

2.农村社会保险登记、征缴。在肥东、肥西、长丰、包河区农保经办机构办理。

组织人事处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5楼。电话:3536398

监察室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5楼。电话:3536356

机关党委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4楼。电话:3536151

合肥市社会保险征缴中心 地址:市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市政务文化新区政务环路88号)二楼 主要业务:

一、社会保险登记管理。

1.办理单位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变更登记; 2.为新参保单位的参保人员建立保险档案; 3.社会保险年审。

办理窗口:1—8号 电话:3536157

二、基金征缴管理。

1.核定、调整参保单位和个人的缴费基数;

2.办理缴费单位人员增,减、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3.建立和管理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20—24号窗口负责办理高新、经济、新站开发区区域内单位和个人相关业务。电话:3536351 15—19号窗口负责办理瑶海区和包河区区域内单位和个人相关业务。电话:3536143

9—14号窗口负责办理庐阳区和蜀山区区域内单位和个人相关业务。电话:3536496

合肥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地址:政务区政务环路88号 主要业务:

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在养老金发放科(一楼9-12窗口)办理。

电话:3536110、3536390 2.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资料审核,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科(一楼6-8窗口)办理。电话:3635392 3.养老保险退费,在基金管理科办理。

电话:3536217

合肥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地址:政务环路88号三楼 主要业务:

1.城镇职工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审核 办理窗口:16-18号

电话:3536218、3536201 2.异地转院办理及医疗费审核;非定点医疗机构急诊抢救备案及医疗费审核; 异地安置人员住院备案及医疗费审核;异地安置人员特殊病门诊费用审核;医疗救助费用审核;

办理窗口:10—12号 电话:3536433、3536111

3.城镇居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和特殊病门诊医疗费用审核

办理窗口:20-21号

电话:3536318 4.城镇职工医保个人退费、报销

办理窗口:13号

电话:3536206

合肥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地址: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三楼 主要业务:

一、社会养老保险登记

办理窗口:业务一科(3-4窗口)电话:3536100、3536109 ;业务二科(1-2窗口)电话:3536491、3536150

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申报:1.人员增加;2.人员减少;3.工资变动。

办理窗口:业务一科(3-4窗口)电话:3536100、3536109 ;业务二科(1-2窗口)电话:3536491、3536150

三、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1.统筹范围内转移;2.跨统筹范围转移。

办理窗口:业务一科(3-4窗口)电话:3536100、3536109 ;业务二科(1-2窗口)电话:3536491、3536150

四、保险基金核算

办理窗口:基金科(8楼)电话:3536253、3536246 合肥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地址:金寨路360号市劳动保障局一、二楼 主要业务:

一、劳动保障事务代理

地址:金寨路360号市劳动保障局一楼大厅 1.档案管理; 2.医保证发放; 3.户籍关系代理;

4.个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申报。

办理窗口:1—8号 电话:2627697 5.职称评定、出国政审、伤残等级申办、退休申办。6.人力资源派遣、人才租赁、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二、职业介绍

地址:金寨路360号市劳动保障局二楼大厅 1.职业指导、招聘登记; 2.信息发布、家政、家教; 3.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 4.委托招聘、求职登记;

5.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就业服务; 6.公益性岗位、困难群体就业援助; 7.农村劳动者就业服务;

办理窗口:1—8号 电话:2633205 2622457

三、就业管理 1.录用备案; 2.流动就业登记; 3.劳动合同登记备案;

办理窗口:13-18号 电话:2654745

4、再就业优惠政策办理。

办理窗口:11-12号 电话:2654678

四、劳服企业指导。电话:2637728

电话:2627697 2638906 电话:

市劳动争议仲裁院

负责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工作;参与因劳动争议案件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等。

办公地址:政务环路88号10楼

联系电话:3536257 市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

负责工伤、生育保险待遇的发放工作;管理全市工伤、生育保险基金;负责对全市工伤、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康复器具配置机构的监督、检查。

办公地址:政务环路88号三楼

联系电话:3536357 3536349

合肥市劳动保障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

地址:金寨路360号市劳动保障局六楼 电话:2618835 主要业务:

全市四级网络的建设与维护。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10楼 电话:3536426 主要业务:

1.举报投诉:针对市属各类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劳动保障年审。

3.社会保险稽核。电话:3536453 合肥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

地址: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一楼大厅 电话:3536396 主要业务:

1.单位送交失业人员档案。

办理窗口:市劳动保障局1楼1—2号窗口 电话:3536382 2.失业人员登记前职业指导培训。

办理窗口:市劳动保障局1楼3号窗口 电话:3536396 3.失业登记。

在户口所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

联系电话:瑶海区:4493232 庐阳区:5699350 蜀山区:5597570 包河区:3357140 4.失业保险关系由外地迁入。

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失业保险管理中心1、2号窗口 联系电话 3536382 5.失业人员办理医疗补助金审核、拨付。

办理窗口:基金管理科(市劳动保障局二楼)电话:3536229 6.失业保险关系迁往外地。

办理地点:外地城镇户口: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失业保险管理中心4号窗口

原本市户口:各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窗口。

咨询电话:合肥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 3536382 瑶海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4493232 庐阳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5699350 蜀山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5133810 包河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3456313

合肥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地址:金寨路360号市劳动保障局五楼 电话:2656755 主要业务:

1.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2.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考核; 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评估与质量监督; 4.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合肥市职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

地址:市胜利北路1号新鸿安商城E区一楼 电话:4252961、4254963、4254959 主要业务:

1.合肥市失业职工职业指导培训; 2.各类人员的技能及创业培训。

合肥市劳动保障局生活服务中心

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号9楼主要业务:负责全局后勤服务工作。

3536419 电话:

篇2:合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开展2010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 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开发区)人事(劳动)局、建委,各驻外建筑管理处,各有关单位:

根据原省人事厅、省建设厅〘关于开展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皖人发〔2006〕79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建人〔2006〕381号)规定,现就我市2010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通知如下:1

一、申报条件和程序

1、申报标准条件。2010全市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按照原省人事厅、省建设厅皖人发〔2006〕79号和省建设厅、原省人事厅建人〔2006〕381号文件执行。申报人的任职年限统一计算到2010年12月31日。

2、全市非国有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程序为:个人申请;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由县(区、开发区)建设、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初审,并出具委托函。

驻外省市的非国有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材料,须经市建委驻当地办事处初审、市建委核准后申报。

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材料,由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初审合格后出具委托评审函。

原市属国有改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材料可直接上报。

3、破格申报人员,须统一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后受理。

转岗评审人员,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并说明转岗原因,经业务主管部门初审、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后申报。

4、面试答辩。申报高级工程师、破格申报、转岗申报人员须参加面试考核。面试内容主要是申报人所从事专业的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5、为确保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由所在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在本单位公示其申报材料,对公示后无异议的人员,须由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在申报评审表“申报材料公示情况”栏如实填写公示情况,否则不予受理。

所有评审材料的真实性由所在单位及各县、区(开发区)建委、人事局(或驻外建管处)负全责。

二、申报的材料

1、各县、区(开发区)人事(劳动)局,或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驻外建管处委托评审函1份。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破格、转系列申报人员须在评审表封面右上角注明“破格、转系列”字样),申报高级工程师一式3份,申报工程师一式2份,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一式1份。

3、〘2010年申报非国有建设工程XXX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评审情况一览表〙(用A3纸打印,加盖公章)及电子版(Excel格式)。

4、破格、转岗申报人员须填写〘破格申报审批表〙(一式2份)。

5、〘2010年申报非国有建设工程XXX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用A3纸打印)一式20份。

6、〘专业技术人员任期考核表〙1份(并能显示每的考核结果)或任期内每年考核表各1份。

7、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加盖单位公章)。

8、任现职后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著作(须提供刊物原件)或撰写的技术报告(须打印成册,并由单位及专家签署评价,加盖公章)。

9、近五年以来的业务工作总结或专业技术总结1篇(须打印成册),由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10、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学历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获奖证书及其它材料的原件。

11、根据本人完成业绩提供相应证书复印件,如:项目经理证书及项目经理手册记录(一般由省建设厅建管处填写);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须有安全资格证(省建设厅安全办发)。

12、近期2寸半身正面免冠照片4张。

各类表格可与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心联系,也可直接从其网站下载,网址:。

三、申报的时间、地点和要求

1、申报时间:2010年4月12日—5月14日,逾期报送以及申报者个人单独报送的材料,不予受理。

2、申报地址:合肥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心,阜南路19号合肥人才大厦八楼。联系电话:2674267。

申报材料中的有关表格须按附表的统一格式填写,其中“任职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必须报电子版(Excel格式),请各县、区(开发区)建委、各驻外建筑管理处统一汇总后,上报汇总表(纸质表和电子表各1份)。

各县、区(开发区)人事(劳动)部门对申报评审人员的材料要严格审核。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今后两年不得申报。

政策咨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3536503、市建委组干处2672758。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非国有 技术资格通知

篇3: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福州市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于1952年5月。是综合管理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区劳动保障工作规划、年度计划、行政措施;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劳动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负责本区城乡劳动力的开发利用,负责辖区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管理,监控城乡失业率,负责区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负责指导辖区内企业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负责区属企业工资总额的宏观管理,对企业工资水平实施监控;负责辖区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负责劳动监察综合管理;负责辖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管理;负责对街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和服务及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篇4:合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如何通过实训课程提高毕业生的岗位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训课程体系,并对实训课程的开发提出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实训;课程开发;市场需求

在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目前高职院校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文件中提出要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对实训课程进行开发设计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个关键环节。本文将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为例对实训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才需求分析是实训课程设计的前提

所有高职专业的教改活动都万变不离其宗,即离不开该专业设置的最初定位,这是一切行动的源头。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设置某个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专业,围绕市场动态对该专业进行相应的教改活动,这是符合事物发展逻辑规律的做法。任何违背该做法,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设置专业,主观想象进行教学改革都是本末倒置和缘木求鱼,结果不是自相矛盾就是陷入循环的怪圈不能自圆其说。因此,实训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必须满足就业需求的要求。所谓“工学结合”即工作和学习的结合,实训课程必须起到结合点的作用。对专业人才需求市场状况、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是必要前提。

1.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前景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当前劳动社会保障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人才,需要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与此相对应,对相关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虽然是一个新专业,但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需求量极大,其专业发展前景极好。

北京是全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心,吸纳了全国各类人才在此就业,并且具有极大的流动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其中涉及到各类人口的就业问题、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贫困人口和老龄化等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会更加突出,对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需求会更大。因此,仅仅从北京的经济发展情况看,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都呈现出较大的需求,有较好的专业发展前景。

2.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岗位

市场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更多的是熟知国家和地区劳动法律法规制度,掌握具体劳动保障领域相关业务流程,能适应新劳动人事管理形式的不断变化,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更多的呈现社会化的态势,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岗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相关岗位。随着各企事业单位用工社会化和合同化的深入,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普遍转向社会统筹管理。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承担这一重要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业务包括“五险”业务办理,如养老金的缴付与发放、工伤和医疗的支付等,随着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和网络衔接的普及,还会涉及到劳动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等。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相关岗位。目前社会就业形式多样,人员流动性很大,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重,导致企业同劳动者在雇佣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日渐增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平稳发展,这是劳动社会保障领域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此类岗位涉及的有:劳动争议仲裁书记员、劳动争议仲裁员等。

(3)企业劳动人事部门相关岗位。在我国,由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利益保护的倾向性,以及地方劳动法规的许多细节规定,企业在人员雇佣方面要特别注意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及员工关系调解问题。此类岗位融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律事务以及劳动争议调解的主要工作内容,目的是强化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协调企业用工矛盾,提高企业竞争力。

(4)社区劳动保障管理岗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重点转移,其中之一便是社会保障的社区化,并由此带来社区劳动保障管理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依托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实施本区范围内的业务管理和指导服务。各街道(乡镇)创建就业与社会保障—体化服务网点,立足社区,集岗位开发、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特困群体安置、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功能为一体,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岗位包括:社区就业服务,包括职业推荐、职业指导、下岗人员社区管理、失业人员开业创业指导、外劳力管理等方面,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使居民在社区内即可获得所需的劳动保障信息。劳动保障法律,为居民提高劳动法律咨询以及劳动争议调解员、仲裁员等。

3.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不同岗位的情况,要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所需的人才必须是具备两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即扎实的综合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两方面要求是相符相承、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类素质。只有具备扎实的综合业务素质,才能有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在工作岗位中随着工作的发展而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保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愿意尽心尽力的提供优质的服务,避免人为的差错。而具备扎实的综合业务素质可以使毕业生依靠自身的能力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从具体业务活动来讲,以上相关岗位的人才必须具备下面三方面的能力。

(1)业务办理能力

包括:熟练应用社会保险软件从社保中心角度处理各项保险业务的处理能力,从企业角度办理各项保险、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能力,独立分析各种劳动纠纷并合理处理纠纷的能力,具备

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要求的基本工作能力,如招聘、培训计划的制定、职位说明书的编制等。

(2)沟通能力

指面对不同组织、个体和各种事件时交流信息、处理各种矛盾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书面报告、组织协调等。

(3)学习能力

指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利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的能力快速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并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的能力。包括: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总结判断等。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现有实训课程的问题

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现有的实训课程,以及实训课程教学运行情况,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可以对其他高职专业在实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现有实训课程有沟通技能训练、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业务训练、劳动争议仲裁模拟等,在实际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课程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训课程应该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技能上的进一步深入训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以及亲身经历的实践能力。由于在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不能及时进行训练,加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经常出现在实训课堂上重复大量理论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实训课大多数时间变成了理论教学。另外,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课,在实训课堂上也习惯于教师讲,而自己懒得动手、动脑。在教师布置训练的项目后,学生不能按时完成项目训练,教师不得不把项目训练从“做”变成了“讲”和“演示”。最终实训课程又和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样了。

2.实训课程设计不完善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系统而又扎实的实训课程设计与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从实践看,日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实训内容仍然不足,无论是所占课时,还是设计的课程种类都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二,各项实训课程在各学年的分布不尽合理,同理论课程的匹配有待调整。第三,实训设计中对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协调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不足,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3.实训课程缺乏系统的教材

由于实训课程基本上是教师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就业可能的工作岗位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中不如理论课程那么成熟和完善,所参考的仅仅是备课的讲义和教案,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材。因此,很难使实训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说,每一个高职学校,每一个高职专业的实训课程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从社会其他地方找到合适的教材,只能是在学校的鼓励下,由教师将多年的实训课授课经验总结编成系统的教材。这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促成。

4.实训课程的效果不佳

虽然不同专业根据高职理念开设各类实训课,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并不好。各实训课最终的结果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工科院校实训大多在仿真车间进行,车间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设备,实训道具真实可感,学生面对的就是将来职业岗位所要面对的环境和设备。作为文科院校,实训课培养的技能大多不具体,更多的是一种综合_生的能力,为学生设立的公司、市场情境更多虚拟性,软件因素多于硬件,其间的业务往来和工作流程大多数情况下排除了不可知因素的突变性。学生在实训课上参与热情不高,对于实训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提高的期待不强烈,往往是任务布置之后,在实训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冷场,出现教师“点将”、讲评时间多于学生“表演”时间的本末倒置现象。实训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难以按照预想完成,实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三、构建以满足就业需求为目的的实训课程体系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才需求分析是实训课程设计的前提,构建以满足就业需求为目的的实训课程体系必须充分结合工作过程对岗位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根据对劳动保障专业相关岗位技能需要的分析,该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应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

1.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课

基础技能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胜任任何工作都需要的技能,也往往是高职院校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许多专业过于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但最基本的技能在学生毕业时却成了木桶的最短板,遏制了学生的发展。基础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如对三大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写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等等。目前在劳动保障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的形式有所设置,但还不全面。

2.针对具体岗位技能训练的实训课

在劳动保障专业这一类实训课中,既有针对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训练课程,如针对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技能所开设的“社会保险软件业务处理”课程,针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记员岗位所开设的“劳动争议处理实务”课程,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针对社区劳动保障管理岗位的“劳动争议处理模拟”课程等等。另外还有针对众多岗位所需的共通能力的训练课程,如“沟通技能训练”,“人民调节”,“面试技巧”等。当然,现在劳动保障专业所开设的岗位技能训练课程还难于覆盖市场需要的各项技能要求,也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和改正。

3.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课程

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课程在目前的劳动保障专业中暂时设置不足,需要加以完善。主要包括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训练、自我组织能力训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等等。对于该类实训课,需要设计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模式。

4.高仿真的实地训练课程

该部分课程在劳动保障专业实训中应该说最重要,因为高仿真的实地训练课程基本上是学生就业岗位的实地演练,是学生就业的前奏。这需要同用人单位建立互助双赢的实习实训基地来保证该类课程的实施,需要聘请用人单位行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训练的内容应该就是学生就业岗位的真实工作内容,不过比实际工作更集中。在这类课程中,学生的所作所为同前面几类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真实的反馈,由现实结果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考评,而不是教师的主管考评。

四、实训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及以满足就业需求为目的的要求,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开发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注意实训课程同其他理论课程的关系

实训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理论课程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贯穿于理论课程之间。在实施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并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使技能考核与社会接轨。通过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实践作风,形成初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2.实训课程的设计要坚持目标性原则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坚持系统性原则,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坚持课程化原则,将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以课程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坚持开放性原则,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坚持全程评价原则,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和反馈。

3.整体提高实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

实训课要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实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实训课程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从学院层面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三层次、四系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指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五系列”指实训、高仿真实践、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系列实践活动。

4.实训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系统性

实训课程设计既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实训课程之间的系统性,使实训课程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即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在遵循实践知识技能逻辑顺序的基础上,剔除不同实训课程中重复、陈旧内容,适当减少验证性实训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内容的比例,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科学研究成果,开发新的实训教学内容。

总之,对于—个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设计不仅需要随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还需要同行业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实训课程体系的完善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对学生能力的完善,使学生从理论课程的认知达到真正的学习,即由于实践产生的经验所导致的持续行为改变。

参考文献:

[1]叶立群,纪芝信,汤海涛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刘占文,温景文: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篇5:合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渝劳社办发〔2006〕64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

为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根据《重庆市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渝府发〔2005〕68号)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务公开办法》(劳社部发〔2006〕2号),结合实际,我们制定了《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并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的劳动保障政务公开办法。

二○○六年四月五日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公正透明的劳动保障行政管理体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劳动保障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行依法行政,改进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及直属机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根据《重庆市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渝府发〔2005〕68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务公开办法》(劳社部发〔2006〕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动保障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政务信息等方面对社会实行政务公开的事项。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

除本办法第七条所列免予公开的事项外,凡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直接从事的劳动保障事务和掌握的劳动保障信息,均予以公开。

公开内容要全面真实,公开方式要及时便捷,办事结果要公平公正,做到方便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方便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条公开事项在增加、变更、撤销或终止时,应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

第二章政务公开的内容

第五条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下列事项:

(一)重庆市劳动保障政策文件

1.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

2.重庆市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重庆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执行情况与统计

1.重庆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年度工作要点;

2.重庆市劳动保障统计资料;

3.重庆市劳动保障事业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和相关工作措施;

4.重庆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三)劳动保障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及执行情况

1.要求全市劳动保障部门遵守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等各类制度、标准、规范、程序及执行情况;

2.要求全市用人单位遵守的劳动保障各类规定、标准、规范及执行情况;

3.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

4.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药品目录,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5.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

定期公布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结余情况。

(五)信访事项

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信访机构地址、电话、电子信箱。

(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1.重庆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活动;

2.突发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时,需要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或其他社会保险提供紧急援助的事项;

3.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以及拖欠社会保险费数额巨大的用人单位名单;

4.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事件情况;

5.不法或违法经营的境内外就业中介组织名单。

(七)行政许可事项

1.法律、行政法规设定或国务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的劳动保障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及调整情况;

2.由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行政许可和有关的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上述事项的办理结果。

3.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

(八)重大决定草案和决策过程

1.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做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或者编制的规划、计划、方案等,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公众公开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2.对重大决策举行专家论证会或邀请社会各界参加听证会。

(九)机构、人事方面

1.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人员履历、职责、变更情况;

2.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等的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网址、电子信箱等信息;

3.定期清理、确认的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机构及其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时间、联系电话,定期清理、公告、审验的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及执法证件;

4.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及其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5.审批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民办及中外合作职业培训机构、技工学校名单,认定的境

外就业中介机构和中外合资(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名单,批准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名单、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和生育保险协议机构名单;

6.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

7.重庆市劳动保障方面获得全国性及市级表彰的机构和人员名单。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劳动保障政务事项

法律、法规对前款事项的公开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劳动保障事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依据政务公开的规定,向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向其公开。对于依法申请公开事项,除行政许可、信访事项等对当事人依法提供有关服务和信息外,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直接向当事人提供本人、本单位或他人、其他单位的各类信息和就业、技能、社会保险等服务和信息。

第七条下列事务和信息不予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漏的;

(三)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的;

(四)正在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事项,但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公开后可能会影响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活动或者会影响个人、单位安全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二)、(三)项所列的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受免予公开的限制:

1.当事人同意公开的;

2.公开的公共利益超过可能造成的损害的;

3.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开的。

第一款第(四)、(五)项所列的事项,如果确有必要征求意见、举行听证的,或公开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且不会造成实质性危害的,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可以决定予以公开。

第三章政务公开的形式

第八条重庆市各类劳动保障政务事务和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是“重庆劳动保障网”网站。凡在上述网站公布的信息即为已经公开的信息。

第九条按照重庆市政府门户网站要求,在其上公开重庆市劳动保障信息和事务。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宣传手册、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公共媒体,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其直属机构设立的资料索取点、政务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场所或设施,公开劳动保障信息和事务。

第十条对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建议的事项,采用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会议等形式,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就某个阶段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面向社会不定期公开举办宣传咨询活动。

第十一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逐步扩大电话咨询、网上对话(如信访)、网上办事(如网上职介、网上受理、网上咨询)等服务项目的范围。

第十二条各类信息和事务公开期限根据其紧急程度,分别为“生成(或领导批定,下同)后1小时内”、“生成后24小时内”、“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生成后10个工作日内”。

第四章组织实施和监督保障

第十三条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政务公开的同步审批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责

任追究制度和公开评议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实行政务公开的保障体系,保障政务公开的有效实施。

第十四条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和直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监督部门和服务对象的监督,通过有效方式听取意见,发现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认真处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等事项,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甚至弄虚作假的,要依据法律和纪律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重庆市监察局驻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室负责对重庆市劳动保障政务公开的实施情况组织监督检查和评议。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篇6: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开劳社发〔2009〕4号

关于转发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财政局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属各部门:

现将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民 政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劳社发 〔2009〕26号)转发给你们。请迅速组织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

非在编人员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按照通知精神,到开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和生育保险管理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特此通知

联系人:邹正联系电话:52299218

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县人事

开县民政局开县财政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

局 局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人事局

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财政局

渝劳社发〔2009〕26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 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有

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直治县)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民政局、财政局、北部新区社会保障局:

根据《机关保险管理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原劳动保障部、原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我县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参保范围和对象本县行政区域内与下列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下列人员(不含返聘的离退休人员):

(一)本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

(二)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非在编工作人员。

(三)无经常性财政拨款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参保登记和缴费用人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在其住所地的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上诉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与缴费申报手续。由用人单位按本单位参保人员工资总额(缴费基数)的1.0%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具体办法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一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社会保险登记缴费申报程序的通知》(渝府发〔2005〕111号)执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的参保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3〕82号)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执行。用人单位按照本通知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相关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3〕82号)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就赔偿数额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其他

(一)中央及外省(区、市)机关事业单位驻渝机构、驻

渝部队 非在编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用人单位在聘用离退休人员时,应在聘用合同中约定发生事故伤害厚的赔偿标准。

(三)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劳动保障、人事、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宣传培训,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本通知从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人事局 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财政局

篇7: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

根据县委的决策部署,12月7日,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召开“下基层、大走访、入万家”动员大会,对“下基层、大走访、入万家”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大会宣读人

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开展“下基层、大走访、入万家”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下基层,大走访,入万家”活动的活动内容和目标任务,对各阶段活动进行了部署。

一、宣传教育。结合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自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开展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大宣讲活动,将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纳入宣讲内容,深入乡镇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利用各乡镇巴扎日进行广泛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知悉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和应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二、理清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分析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基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措施,提升发展水平。对口单位坎乡格拉木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农田基础实施落后,供排水设施差,土地盐碱化严重。均为低产田,农作物产量低。现有贫困户57户218人。针对格拉木村的现状,提出好的发展思路。

三、多办实事。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解决贫困户亟待解决的困难。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真正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针对民生

110、书记大接访、领导批示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实施方案,领导亲自带队下访入户,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

四、化解矛盾。一是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县委政府审批后执行;二是制定96年-99年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三是做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从源头上将矛盾化解。对我县未

篇8: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的组建

1.网络组建前的现状

我局属下各个办公机构遍布在开平各个街道、乡镇、社区, 共有27个不同地点办公场所, 包括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办公大楼、市职业训练中心、16个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8个劳动保障工作站。有些办公场所是单机操作, 没有组建成局域网也没有连接到Internet;有些办公场所有局域网, 但不能互通互联, 各自为政。中心机房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残旧, 性能低, 带宽小, 速度慢, 甚至没有做安全措施。

2.网络建设目标

先把各个办公场所分别建成各个局域网, 再更新市局中心机房的设备, 提高光纤带宽, 提高中心机房的运作能力和加强安全措施, 然后通过租用电信光纤线路, 把各个局域网分别接入宽带城域网, 最后组建成覆盖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网点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并且网络建成后能满足金保工程、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要求。

网络组建的硬件及软件

组建网络需要硬件设备和软件, 硬件包括有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传输介质等, 软件包括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

1.硬件设备选择

(1) 网卡

目前购买的计算机都自带有网卡, 一般都是10/100/1000Mbit/s自适应端口。

(2) 交换机

机器数量少的办公场所, 选择D-Link DES-1008D交换机;市局中心机房建设, 由于承担起全市劳动保障部门业务数据出出入入的节点, 传输速率要求高, 连接机器多, 又需要VLAN功能, 故选择具有48个网口的3COM 3C17302交换机。

(3) 防火墙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 方便配置, 选择联想网御Power V-404国产品牌防火墙, 用于市局中心机房建设。

(4) 服务器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提供的网络服务, 选择HP ML370G3服务器, 2个处理器;4G内存;4*73G硬盘, 1万转;千兆网卡;集成双通道Wide Ultra3 SCSI适配器。

(5)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考虑到稳定性和可靠性, 今次选择有线介质组建网络, 以后某些特殊环境再用无线介质作为网络的扩展。故用到双绞线、单模光纤和双模光纤。多模光纤用于楼宇间的网络连接, 单模光纤是租用电信的线路。

(6) 光纤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也分为单模和双模, 由于我们今次组网覆盖面积大, 所以需要选择多模和单模光纤收发器。一样, 多模光纤收发器用在楼宇间, 单模光纤收发器用在各个网点相连节点上。

2.软件选择

WINDOWS操作系统直观、高效的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易学易用, 并且学校一般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都有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 因此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入职后就可以适应使用网络系统, 故各网点选择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各个网点安装的网络协议一样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TCP/IP协议。中心机房服务器选择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和linux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选择国家、省、江门和自己单位开发的业务软件或指定的其他正版软件。

网络设计与实施

1.网络拓扑结构

各劳动所站和其他办公场所的局域网络结构分别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城域网采用环型拓扑结构, 骨干广域网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因此, 组成整个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有星型、环型和网状拓扑结构。

2.网络硬件设备的连接

(1) 根据网络的拓朴结构和计算机数量, 以弱电和强电分开布线的原则, 在装修办公场所时把每条双绞线埋好。 (2) 制作双绞线两头的接头。计算机到交换机之间使用直通线连接;计算机之间或交换机之间采用交叉线连接。 (3) 把双绞线两头分别接上计算机网卡和交换机;把双绞线两头分别接上级联的交换机和防火墙;把光纤收发器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也把服务器和交换机连接起来。 (4) 利用光纤跳线, 把光纤线路和光纤收发器连接起来。 (5) 租用电信光纤延伸到每个办公网点, 把每个网点接入城域网。

3.网络配置

(1) 分别安装好网卡驱动程序。 (2) 配置TCP/IP。为了跟政务网统一部署要求, 各局域网使用政府统一分配的IP、网关、DNS和子网掩码。 (3) 安装好“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 启用共享功能, 设置好共享的资源。 (4) 申请使用电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访问INTERNET。

(5) 安装设置FTP服务器、安装SQL数据库服务器、安装业务系统服务器。 (6) 设置好网络安全。安装杀毒软件、木马拦截和清除软件, 启用防火墙, 隐藏共享文件夹、禁用简单文件共享、共享文件夹加密等。配置中心机房硬件防火墙安全设置, 实施端口映射, 禁止部分服务, 监控部分服务。

4.网络连接测试

网络连接好后, 需要测试网络链路的连通性。测试办法有很多, 主要采用如下办法: (1) 利用测线仪把每根网线进行测试。 (2) 观看交换机LAN端口LED指示灯, 如果指示灯灭为没有连接、绿色为正常连接、琥珀色为连接出错。 (3) 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 (4) 观看计算机网上邻居的本地连接图标, 如果出现红色叉, 证明该台机线路不通;如果没有红色叉再观看本地连接的状态, 如果状态中收到或发送数据包为0, 证明线路已经接通, 但配置错误, 比如IP地址配置错误等。 (5) 输入省测速网址:http://19.16.100.142:7001/gdld/test Net Speed.jsp, 输入密码下载文件, 如果下载速度能达到每秒150K以上, 使用省业务系统就非常流畅。

结论

上一篇:档 案 保 管 制 度下一篇:中学生异性交往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