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

2024-05-15

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精选六篇)

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 篇1

1. 工业增加值

今年以来, 国际市场持续低迷, 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严峻。但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动下, 内需对行业稳定回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加强, 二季度以来行业经济运行开始企稳回升。6月份, 纺织业和服装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11.3%, 比上月分别加快1、1.6个百分点。前6个月累计, 纺织业和服装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7.3%、11.3%, 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4、1.8个百分点, 但比1季度分别加快1.2、1.6个百分点。

2. 工业销售值

内需增长成为全行业企稳回升的主要支撑, 带动纺织业和服装业工业销售值增速有所反弹。前6个月, 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工业销售值同比分别增长6.2%、13.81%, 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1.9、5.42个百分点, 但比上月分别加快0.71、1.12个百分点。所有子行业销售值均保持增长, 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明显放缓。但与上月末相比, 所有行业增速均有所回升。

3. 产品产量分析

6月份, 全国纱产量同比增长13.61%;布产量增长2.62%;印染布产量增长8.96%;无纺布产量增长28.42%;服装产量增长3.09%, 上述产品产量增速比上月均有所加快。1~6月, 全国纱产量累计为1096.22万吨, 同比增长9.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86个百分点;布258亿米, 同比增长0.16%,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印染布242.27亿米, 同比增长3.38%,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35个百分点;无纺布25.98吨, 增长28.42%;服装产量114.34亿件, 增长11.36%,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2个百分点。

二、进出口分析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但随着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有所缓解以及对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政策的积极效果逐步显现, 行业运行开始进入止跌回稳阶段。1~6月, 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80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1.3%。其中, 出口728.5亿美元, 下降10.8%, (纺织品出口269.78亿美元, 同比下降15.12%, 服装出口458.85亿美元, 同比下降8.16%) ;进口77.6亿美元, 下降15.2%。实现顺差650.9亿美元, 下降10.3%。经过四五两个月的急跌后, 6月份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情况略为好转, 进出口降幅均收窄至一位数, 当月进、出口额环比增幅分别为14.8%和13.6%。其中, 服装出口加速, 环比增幅达到22.3%, 月度同比降幅也收窄至8.2%;而纺织品月度环比仅增长0.6%, 反弹力度不大。与其他商品比较, 纺织品服装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 进、出口降幅都小于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降幅。从出口市场看, 除对美国、日本分别保持1.95%、2%增长外, 对其他出口市场均为负增长, 其中对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下降8.6%, 对香港、东盟、韩国、欧洲、大洋洲出口下降幅度超过10%。主要商品累计进口下降。上半年纺织品服装进口累计下降15.2%, 降幅超过出口。

低价商品走俏市场。1~6月, 半成品的纱线、面料出口分别下降30.1%和16.7%。其中, 毛制、化纤制产品的出口下降速度更快。纺织制成品和服装的情况略好, 降幅均未超过10%, 分别为7.1%和8.2%。服装中的主流产品, 包括针、梭织服装中的棉制和化纤制服装的出口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不大, 出口量、值的下降幅度分别较档次稍高的毛制、丝制服装少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这一特点在美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对美出口的棉制和化纤制服装的出口量、值的增幅分别为32%和19%, 而丝制、毛制服装的出口量、值则分别下降31%和28%, 对比十分明显。对全球服装 (仅包括梭织服装和针织服装) 出口单价提升8%, 其中只有毛制服装出口单为负增长, 棉制、化纤制服装的增幅为9%和10%, 丝制服装出口单价提升最快, 增幅为13.5%。对主要出口市场欧盟出口服装的单价整体提升1%, 对美国下降10.9%。纱线、面料的出口单价全面下跌, 其中丝制产品下降幅度最大。

三、市场价格分析

上半年, 我国服装类商品价格水平延续了近几年来持续下滑的态势, 并且下滑幅度相比上年有所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上半年我国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7.6, 价格水平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 下滑幅度高出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格指数为97.5, 价格水平相比上年同期下滑2.5%, 下滑幅度同样高出上年同期水平0.9个百分点。从各月价格水平同比变化上看, 下降幅度相比上年同期均有明显加剧, 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下滑幅度各月一直保持在0.9个百分点, 而服装鞋帽类零售价格下滑幅度在6月份已经达到了1个百分点。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来看, 6月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91.7和100, 与上月持平, 而上年同期为101.9、102.6。国内棉花价格小幅上涨。6月末, 国内棉花格指数 (328级) 价格为12836元/吨, 比上月末上涨57元/吨;聚酯切片价格为8350元/吨, 比上月末上涨500元/吨。市场纯棉纱 (32支) 价格为17800元/吨, 与上月末价格持平。

四、投资情况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报告 篇2

2012年,受到外需不振、内需增长趋缓、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但是,全行业通过努力创新,依然实现了两个市场增长的不易成绩。

一、内销: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012年一季度,服装内销基本延续2011年四季度趋势,增速明显放缓。至2012年三、四季度,随着中国经济筑底企稳,服装内销增速逐步回升。全年来看,内销市场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1、全年服装内销增长前低后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2.5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90347亿元,同比增长14.5%。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861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明显高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但比2011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

2012年1-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1823.2亿元,同比上升12.57%,比2011年下降7.04个百分点,低于2008年(18.96%)、2009年(15.51%)同期水平。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5%,其中,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约7.2%,比2011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随着经济筑底企稳,2012年内销市场增速呈逐季回升的态势。

2、价格增幅回落,年末销量增幅有所上升

2011年以来,国内服装价格上升较快。价格上涨对服装内销金额增长有一定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对服装销售量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

2012年 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2.31%、15.19%,而销售量仅同比增长2.56%。之后的7个月,服装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一直较低,除个别月份外,基本处于2%左右。至三季度后,随着价格涨幅回落,服装销售量也出现较明显增长,至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分别同比增长4.68%、16.4%和11.2%,销售数量和金额呈现同时增长。

2012年三季度以来,价格增幅的回落,一方面是年关将近,节日来临,各地零售企业打折、满赠、抽奖等活动,促使服装零售价格实际下降;另一方面,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服装出厂价格指数处于回落走势的反映。

3、品牌服装销售及三四线市场对服装内销形成支撑

注重品牌提升、文化价值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品牌服装销售,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三四线市场的大众消费,对2012年内销市场的增长,形成支撑作用。

品牌服装销售方面,除主要进行品牌服装销售的全国亿元以上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上升外,服装类上市公司数据也显示,2012年1-3季度,24家主要进行品牌营销的服装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4.9%。

三四线市场方面,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包括沈阳五爱服装城、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常熟服装

城、重庆圣名商业广场、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等在内的主要服装专业市场,成交额达到1346.71亿,同比增长8.79%。虽然同比增幅低于限额以上和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但考虑到体量因素,对内销支撑作用依然明显。

但是,内销市场也出现了库存增加等引起各方关注的问题。总的来看,2011-2012年服装行业部分企业所出现的库存问题,是市场表现和市场预期存在差距造成的一种短期市场现象。库存会影响下一个销售周期经销商的订货意愿和销售,但借助经济回暖、需求回升以及企业的积极调整,2012年三季度以来,库存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及产成品均同比增加。分季度来看,存货及产成品增长明显逐季回落,至11月,存货及产成品同比增幅已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

33家服装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三季报,其存货总量494.73亿元,增速基本与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同步,且前三季度存货同比增速逐季下降(8.04%、6.00%和3.75%),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同时,其存货总量占同期销售收入64.49%,也低于2011年同期。

4、新兴渠道成内销新动力,网销增长迅速

新兴渠道,尤其是服装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成为了服装内销的新动力。根据阿里巴巴推测,2012年中国服装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950亿元,同比增长约44%,大大高于实体店服装零售的增长。

相比于实体品牌,网络品牌在销售费用、渠道成本等方面存在优势。经中国服装协会调研,对于实体品牌的加盟商来说,在商铺或商场中的费用,占服装商品售价的15-30%,而网络品牌在网络平台支出的扣点为5%-10%左右。这使得网络品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更易为市场接受。

二、出口:量跌价增,金额增速放缓

在美、欧、日需求全面萎缩、要素成本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下,2012年1-11月中国服装出口量跌、价增,出口金额增速放缓。

1、出口全年增长增幅收窄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1-11月,中国服装出口数量连续11个月下滑,1-2月累计下滑一度达到了11.4%,出口金额同比也出现了负增长。进入3季度后,在国家出台促外贸增长的措施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出口形势好转。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4%,增幅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

2012年1-11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45.31亿美元,同比上升3.4%。其中服装出口117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出口数量为262.23亿件,同比下降1.69%,下降幅度比2011年增大了0.8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4.47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针织服装出口680.22亿美元,同比增长

8.1%,出口数量为188.68亿件,同比下降0.38%,梭织服装出口491.65亿美元,同比下降4.79%,出口数量为73.55亿件,同比下降4.88%。

2、传统市场总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1-11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出口金额总计为874.56亿美元,占全国服装总出口的59.13%,份额同比下降3.87%。出口数量为146.30亿件,占全国服装总出口数量的55.79%,同比下降12.91%。(1)对美出口金额、数量双增长2012年1-11月,中国对美国服装及其附件出口金额增长3.01%,服装出口数量增长为5.15%,出口单价下降

3.21%。在美国总进口略有下降的情况下(累计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了1.75%和

1.6%),中国服装在美国进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根据美国海关统计,1-11月中国服装在美国进口中的数量占比41.80%,数量占比增长1.04%;金额占比37.88%,与2011年同期金额占比持平。

(2)对欧盟出口持续大幅下降

2012年1-11月我国对欧盟服装出口大幅下降,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下降14.73%,服装数量下降了12.91%,出口数量向下拉动中国服装总出口3.07个百分点。欧债危机的深度影响导致欧盟零售市场持续低迷,2012年欧元区17国和欧盟27国的服装鞋帽零售仅在9月同比增长,显示消费意愿的不足。欧盟海关数据显示,欧盟从盟外进口服装同比连续下跌,同时自中国进口的总量累计下跌超过10%。需求严重萎缩导致中国服装出口欧盟一路下跌。

(3)对日出口数量下降明显

2012年1-11月,我国服装对日本出口数量下降了5.99%,出口单价提高了

7.11%,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9%。由于订单转移的影响,中国出口日本数量下降明显。

(4)对香港地区出口金额、价格增幅明显

2013年对香港地区出口金额增长了14.56%,出口数量下降了6.98%,单价大幅提升了23.71%。(5)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速 中国对东盟地区服装及其附件出口金额达到了 94.4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6.48%,服装出口3。数量20.95亿件,同比增长34.37%。对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金额分别为 13.18、6.64亿美元,增幅分别达到了17.16%和45.61%,出口数量增幅为4.72%和83.47%。

3、出口订单转移情况分析

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棉花等纺织原材料价格过高,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汇率、出口优惠关税等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部分采购商不断把生产订单转移到东南亚、东欧、拉美等国家。

(1)日本市场订单转移明显

中国成本上涨以及日本与东盟、南亚国家的一些区域贸易优惠安排,导致中国服装在日本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日本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日本市场的份额由2009年的82.87%下降到目前的77.07%,其中2012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东盟国家所占份额持续上升,从2009年的7.10%上升到到目前的13.08%。2012年1-11月日本服装总进口同比增长了22.16%,但是自中国进口的服装同比增幅仅为18.15%,低于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增幅45.81%和自欧盟进口的增幅23.10%。

(2)中、高价位产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口萎缩和转移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对梭织服装各档出口单价产品进行分析,在出口份额占55%的5美元以下产品出口数量同比下降2.22%,其中男式长睡衣、女式睡衣、婴儿服装及附件、男内裤跌幅明显,出口份额占35%的5-11美元产品出口数量同比下降5.65%,比重也略有减少,其中男便服套装、男衬衫、女式连衣裙、女式上衣、女式裙子出口数量持续下跌,尤其是男便服套装,同比降幅达37.31%;而出口份额占10%的11美元-20美元和2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分别下降了12.99%和6.22%,男西服套装、女西服套装、女便服套装出口数量持续下跌。

在美国市场上,中、高价位产品的订单转移趋势也很明显。比如男式西服套装,美国从全球进口同比下降了9.00%,但是从中国进口下降了18.66%,从墨西哥和越南进口分别上升了23.55%和11.36%。美国男上衣总进口减少了4.07%,从中国进口减少了10.80%,而从印度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进口增长了31.71%和47.54%,男式长睡衣美国总进口增长了5.10%,但是从中国进口减少了10.99%,从柬埔寨、巴基斯坦、越南进口分别增长了65.31%、93.15%、31.72%。

4、出口订单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

2012年1-11月全国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4%,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优势龙头企业的出口增幅较大,其中出口排名前20家的服装企业的总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3.6%。

2012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数量减少了1.06%,而出口超过1亿的企业数量增长了3.85%,出口额总额同比提高了5.2%,企业数量增加了3.85%。以上数据显示出大型企业在品质管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更具竞争优势。

三、生产:总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

2012年1-12月,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速放缓,规模以下企业产量有所减少,服装总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东部地区增速较慢,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东北三省快速增长,产业继续由东部沿海向其他地区转移。

1、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2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67.28亿件。同比增长6.20%。其中梭织服装135.10亿件,针织服装132.19亿件,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7.73%和4.68%,产量增速渐缓。

同时,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跟踪调研的15个重点服装产业集群数据显示,关停以及减产的规下企业数量不低于10%,产量有所减少。

综观全行业,2012年服装总产量应与2011年基本持平。

2、东部地区增速相对平稳,中西部、东北较快速增长,产业持续向东部以外地区转移

分地区来看,2012年1-11月,东部地区产量增速相对平稳,同比上升4.03%;中、西部仍保持较快增长,产量同比分别上升13.54%和12.55%;东北三省产量快速增长,同比上升37.6%。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仍为我国服装产量前五名大省,河北(84.13%)、辽宁(48.06%)等省产量同比增长较快。

从占比来看,2011年至2012年11月,东部地区产量增速逐季放缓,所占比重也逐渐缩小,2012年1-11月产量占比比2011年年底下降2.4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产量增速逐季加快,所占比重也逐季加大,2012年1-11月产量占比比2011年年底分别上升1.48、0.13和0.17个百分点。同时,五大省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46%,也比2011年年底减少2.33个百分点,份额有所减少。显示产业持续由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进行转移。

四、投资:同比降幅收窄,行业景气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12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完成投资2610.92亿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25.97%,增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与2011年同比降幅收窄,显示行业景气开始回升。

五、效益:两极分化

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基本平稳,亏损面逐步缩窄;规模以下企业各项指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且与规模以上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成为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一大因素。

1、规上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基本平稳,亏损面逐步缩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2年1-11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4501家,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5121.53亿元,同比增长11.30%;利润总额829.02亿元,同比增长7.48%。1-11月份亏损企业21

32家,亏损面为14.70%,亏损面逐步缩窄。从业人数433.26万人,同比下降2.91%。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5.48%。同时,规上企业的四项基本能力基本平稳,略有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同比下降了

2.91%。人均产值、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有所提升,分别提高了16.28%、14.63%。

2、规下企业:各项指标下滑明显, 与规上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中国服装协会跟踪调研377家企业来看,2012年1-3季度,规模以下的中小服装制造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与规上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开工率、毛利率、新增订单平均利润率较2011年同期下降,分别为下降3.25%、1.25%和0.45%。其余经济指标均不理想。

3、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1)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

从柯桥纺织服装面料类与服饰辅料类的价格指数可以看出,自2011年以来,服装面辅料价格持续高位且持续上升。

(2)劳动力成本高企

中国服装协会2012年跟踪调研的377家企业数据显示,企业劳动力成本增长明显,增幅超过10%,规上企业的增长更加明显。

六、2013年展望

展望2013年,虽然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温和复苏势头,中国经济也将延续2012年三、四季度的回暖趋势,综合判断,中国服装产业形势将好于2012年。

1、内销:下半年或有较明显增长

2013年,国内经济有望延续2012年三、四季度筑底企稳并有所改善的趋势,市场信心将缓慢回升,势必带动服装内销市场。

但经济趋势反应到终端零售市场,还将会有半年到一年的反应期。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部分服装企业2013年春夏订货会的情况了解,由于需求放缓,代理商订货意愿下降,企业订单总额普遍低于预期。

综合判断,2013年上半年,虽然受益于节日因素,但整体来看,服装内销仍难有较大起色;下半年,随着经济回暖和促进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显现成效,国内服装消费也将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

2、出口:趋向乐观

2013年美、日在经济刺激政策下有望复苏,带动中国服装对美、日出口增长;欧盟整体经济虽难有较大起色,但欧盟服装零售9月转负为正,中国对欧盟出口降幅或将有所收窄;新兴市场所占出口比重较低,但增速显著,2013年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中国服装的出口增长。另外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部分重点产业集群和大型出口企业的调查,2013年春季订单向好。综合判断,2013年中国服装出口将保持回升势态,出口增速将高于2012年。

3、产业运行: 整体向好,转型升级压力持续

中国智能停车场行业大有可为 篇3

一、智能停车场的发展趋势

我国近二三十年里停车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汽车在我国的普及,车位成了一项新的建筑必备设施,停车场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停放车辆。

2、20世纪初,国内的停车场大量建成,停车场管理系统较为初级,仅停留在出入口的收费管理方面。

3、随着各种技术的应用及城市ITS步伐的加快,停车场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斷增强,车位引导系统应运而生,标志着新一代智能型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成熟发展。

4、近几年来,智能停车场从单个停车场的智能化向区域、整个城市的停车智能化发展。

停车场,包括封闭式的停车场、开放式的停车场等。目前传统的厂商关注于封闭式停车场的智能化,包括进出口控制、收费管理、车位引导等,另外还有一些立体式的停车场。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路边的占道停车管理,也是停车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停车诱导逐渐出现了。

封闭式停车场和路边停车相结合,并通过停车诱导系统,将城市停车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应该是智能停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依托3G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停车场管理的信息化,包括泊位管理、停车引导、收费计费、经营管理、服务管理等内容。借助全市统一的停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停车收费、支付、管理、服务和信息共享的一体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并利用停车数据提供监督管理、数据挖掘、收支分析、停车诱导等功能,创新城市停车管理的新模式,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再造一个兼顾深度和广度的人性化管理流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智能停车场市场空间巨大

1、停车场技术日益完善

智能停车场作为现代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能否方便停车是其目标。智能型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也是为其服务的。停车场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相关部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其各个部分能够协调一致发挥作用。停车场的设置应该靠近商业区、办公区等,而且很容易找到,即使没有到过不熟悉的停车场也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以应该做到在驾驶中就可以方便地通过路边的停车诱导系统、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得到停车场及其是否有停车位等信息。其次,在进入停车场时,在交费、寻找车位、寻找自己的车时,也都很方便。这就要求在停车场内能够有车位引导系统和车辆位置指示等系统。第三,还要能够预先进行车位的预订,来保障停车的快捷,避免盲目找车位而空驶。

目前而言,停车场的出入口控制和收费、路边停车诱导系统,在不少地方都已经建设,但是其他部分还有待时日。在技术上难度不大,只是对于需求的迫切性和投资效益,有待认可。

2、国内停车场企业大有可为

目前国内的停车场市场缺少一个规范的标准,各地在建设的过程中缺少整体规划的依据,都只能依据个人的认识做。即使已经建设的系统,也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国内的停车场尤其是大厦的停车场,收费管理部分做得尤为完善,但是对于停车场内部的车位引导和车辆寻找等,几乎没做。另外,大厦停车场也没有与其他停车场连成一体来发挥整体效益。而对于广泛出现的路边占道停车,由于是非封闭式管理,更是难以发挥其作用。

国外的智能停车场系统,起步时间比国内早。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国内的设备和系统已经能够在许多方面赶上了国外的同类产品,尤其是停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时,更需要考虑国内的实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在这点上国内的厂商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根据业内市场调研情况来看,国内和国外的车位引导系统基本上都处于同一个阶段,都是在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发展的时间都不算太长,而且国内外的产品竞争在技术没有太大的差异化,甚至可以说国内更领先一些。

所以,从各个方面考虑,国外技术的引进,不会对国内的企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独占鳌头。

三、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市场巨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车辆保有率的增加,停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作为整体的停车管理和诱导系统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北京、西安、常德、成都、南昌、杭州等城市已经计划开展此项目,其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期,停车场的规模在不斷扩大,商业大厦、社区等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需求也不斷扩大,对于传统的停车场设备需求规模不斷增长。加上汽车保有量的不斷增长,对于停车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不难估计未来对于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停车场管理系统在纵深方面(从停车场的点的收费系统向整个城市停车管理的面)的发展和完善将是新的增长点。

四、用智能化系统管理占道停车与停车诱导

路边占道停车管理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是中兴智能交通在智能停车场系统市场中主攻业务。

路边占道停车管理系统,由于是非封闭式的停车管理,对于业务管理、车位占用的检测、费用收取管理、收费员自律等要求比较高,需要通过方便使用的管理系统才能达到效果。中兴智能交通推出手持式的收费终端,结合车牌识别、车位自动检测、无线传输、后台管理系统、稽查系统,达到对所有路边车位的有效管理。

停车诱导系统,可以对于整个城市的所有停车场和车位进行高效合理地利用,通过不同级别的停车诱导信息,给在停车场附近区域的司机提供准确的停车信息,还可以通过提前预订停车位,来指导出行计划。

中兴智能交通提出的“开放式停车场收费服务系统”是全国首个集计算机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图像数字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PDA智能设备及停车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完全电子信息化停车计费系统,系统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1、费率自由设定,系统自动计费

收费员在操作车辆驶入流程时,无需录入时间,系统按照设定好的费率自动开始计时计费,有利于实施“差别化收费”,做到“应收尽收”,有效避免计费阶段的人为干预,极大地减少了停车收费的资金流失。

2、停放情况实时查询

收费终端与后台实时通讯,每一步操作在后台都有记录。车辆停放、离开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管理员随时可以查到当前车辆停放、收费金额等一系列数据。

3、静态交通数据分析

利用每日积累的停车信息实时数据,逐步建立静态交通管理体系。使动态、静态管理结合,大大提高城市开放式停车场管理效率和交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4、先进的图像压缩算法,传输更加迅速

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技术,在图片清晰度不降低的前提下,图片质量由400k-700k压缩至15k-25k,根据网络信号的状况,1至3秒即可传至后台服务器端,大大提高了前端与后端的同步性。

5、图像取证,避免纠纷

在车辆驶入时拍照:一张近景(或车牌)和一张远景。发生纠纷时利用图片作为佐证,能够有效地避免剐蹭造成的纠纷。

6、公安交警联动

收费终端的每一步操作在后台都有详细记录,其采集的车辆信息,通过后台可实时与城市车辆管理天网、车管所、交警执法数据比对;可及时发现套牌、盗抢、报废、事故逃逸、未年检、黑车、涉案、违法未处理等车辆,并及时协助公安交警执法、与110联动等。

7、城市宣传,社会效应

收费终端在打印车辆入场小票时,可提供近100个汉字(200个字符)的自由编辑空间,可用此功能打印标语、宣传口号等内容,便于树立城市品牌、宣传城市形象,使之成为宣传城市文明、科技形象的窗口。此功能亦可打印温馨提示。如“请锁好车门窗、请保管好贵重物品、车辆未年检”等便民信息,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8、采用3G传输,快速稳定

收费终端利用成熟的3G技术作为传输方式。支持电信EVDO、移动TD、联通CDMA。技术成熟、先进,传输快速、稳定,保证了开放式停车场收费服务系统的强健性、实时性和稳定性。

中兴智能交通产品已经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期使用,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建设。

目前国内的对占道停车和停车诱导系统的需求在不斷增大,各地对这样的建设方式普遍认同,早期咪表的停车管理方式已经被抛弃(见图2)。随着各地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的出现和不斷严峻,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停车车位的效率和加强对路边车位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于中兴智能交通

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 篇4

纺织服装行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传统出口创汇行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进出口总额一直在增加, 目前己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对整个世界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和市场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希望度量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质量高低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进而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溢价的度量

1.1 模型设定

在自由竞争市场上, 信息充分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支付的价格反映了产品的价值。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可以获得产品价值增值, 产品凭借高质量比同类竞争产品卖出更高价格, 称为产品的质量溢价能力。质量溢价指数是用于反映产品由于质量差异所造成的相对于同类竞争产品的市场价格的平均溢价程度。

纺织服装行业的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的计算是基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单位价格。EUVt记为t年某国纺织服装出口单位价格, 记为t年世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平均单位价格。表示t年某国纺织服装出口商品的总价值, Vt表示t年纺织服装出口商品的总价值, Qt表示某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总重量。

构造一国纺织服装质量溢价水平QPt的计算公式:

构造一国纺织服装质量溢价指数QPIt的计算公式:

1.2 数据来源

在商品分类上, 本文是采用《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 (HS) 分类方法。本文所述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 (1) 用以计算的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网站。

1.3 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国家出口情况

从2013年来看, 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共计6746.64亿美元, 平均出口单价为9.82美元/千克。其中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占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41.64%, 平均出口单价为10.04美元/千克。纺织服装行业中, 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中, 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单价较高, 平均出口单价在15~26美元/千克之间;印度、美国、韩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单价较低, 低于8美元/千克。 (表1)

纺织服装行业又可细分为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两大类。具体来看, 2013年全球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占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近60%, 平均出口单价为20.38美元/千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约占40%, 平均出口单价为5.7美元/千克。从数量上看, 中国在纺织服装的出口中占有绝对优势;从价格上看, 欧盟和日本在高档服装和面料的出口方面享有优势。 (表2、表3)

1.4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溢价的度量

基于前面定义的质量溢价水平QPt和质量溢价指数QPIt的计算公式, 计算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出口国家的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从计算结果来看, 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发达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均较高。这些国家以出口高档服装为主, 收获的溢价水平更高, 而美国、印度、印尼等国以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为主, 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相对较低。

从历史趋势来看, 除中国外, 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出口国家的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较为稳定。其中, 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始终位于较高水平, 而美国、印度、印尼等国家始终处在较低水平。特别注意到,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的波动较大。中国服装和纺织产品在2009~2012年出口单价均遭受大幅下滑, 使得纺织服装整体行业的质量溢价水平和质量溢价指数滑落到世界平均线以下, 如图1和图2所示。

2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召回损失度量

2.1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召回情况

本节采用美国、欧盟的召回数据展开研究 (2) , 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欧盟的召回制度比较完善, 信息公开相对充分, 可实现国家间的比较;二是美国、欧盟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 其对外的召回信息, 代表了这两大经济体对贸易国的质量评价, 可以代表各国产品质量水平。

(1) 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召回情况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国, 年进口额约占全球纺织服装进口总额的20%。2013年, 美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口中, 中国贸易份额占比达38.2%。据现有数据统计, 自2003年起, 美国对中国召回次数一直居高不下。其中, 2010年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召回28次, 召回通报次数达到顶峰;2010年以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召回次数有所下降。2013年美国共对中国发出召回通报178次, 占对全球发出召回通报总数的62%。其中, 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发出通报18起, 占对华通报总数的10.1%。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召回通报的产品多为毛衫、夹克、睡衣等, 主要原因是存在窒息危险 (外套拉绳长度超标) 、致伤危险 (儿童服装的腰部抽绳长度超标、不符合易燃性标准) 等。 (图3)

(2) 欧盟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召回通报情况欧盟是世界上纺织服装行业高度发达的地区, 在中国纺织服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数据统计, 2012年欧盟在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总额中位居第一位, 达459.28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纺织服装产品重要的来源地。在欧盟对各国纺织服装产品召回情况统计中, 2006年欧盟对中国发生召回3次, 到2010年对中国召回通报达285次, 增长明显。一直以来, 童装及一些运动服装、服饰是中国遭欧盟召回的主要产品种类。通报的原因集中在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特殊的检验、产品的人身安全、认证、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近年来, 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通报数仍在不断攀升, 2013年召回已达到304次。2013年欧盟对中国共发出召回通报1234次, 占对全球发出召回通报总数的61.5%。其中, 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发出通报304起, 占对华通报总数的24.6%, 占对全球纺织服装产品通报总数的56%。 (图4)

2.2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召回损失的度量

纺织服装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 但近年来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蒙受了巨大损失。本文希望通过对纺织服装产品的召回数据的分析, 为中国出口企业和质量监管部门提供更多有用的质量安全信息, 以期减少质量损失, 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各国产品召回制度及信息公开程度不一致, 所以本文以2003-2013年美国数据为例, 度量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的召回损失。 (图5)

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召回中, 2003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召回频数为1次, 召回损失49.08万美元, 中国平均出口单价为10.62美元/千克, 高于世界平均单价44.3%;2010年,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召回频数达到最高, 共发生召回28次, 召回损失达1370.32万美元, 中国平均出口单价为9.55美元/千克, 低于世界平均单价7.2%;2010年以后, 中国在美国市场上的召回频数有所下降, 但近年来又有所回升, 其中, 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召回损失较高, 达到1555.58万美元, 占当年中国出口美国纺织服装产品贸易总额的0.04%。

3 结论与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 在国际市场中,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处于高数量低质量的困境。中国仅仅成为了纺织服装贸易大国, 但还未成为贸易强国, 从质量溢价来看, 中国与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行业同期水平差距明显。中国在2009年以前质量溢价处于正值, 但在2009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质量下滑, 质量溢价在此后由正转负;从召回损失来看, 近年来中国受到美国和欧盟的召回次数明显增加, 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到美国的消费品的召回损失占出口总额的0.04%。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优势较差, 只能依靠成本优势低价竞争, 频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产品召回强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给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召回损失。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充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加强产品开发, 提高品质。同时, 中国政府应适当提高国内纺织服装市场准入标准, 引导国内生产向国际化标准发展。

摘要:本文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溢价和产品召回损失两个方面进行了效益度量。其中, 在出口产品质量溢价方面, 首先研究了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国家的出口情况, 将中国和其他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状况进行比较, 并度量了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溢价;在出口产品召回损失方面, 首先统计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召回通报情况, 然后, 以美国数据为例对产品的召回损失进行了度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得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处于高数量低质量困境的结论,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质量溢价,产品召回,质量损失

参考文献

[1]赵静霞, 等.后配额时代的国际纺织品贸易[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姜延书.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3]赵晓光, 等.欧美产品召回制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情况 篇5

20服装产量达244.72亿件

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年,服装产量略有反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增长3.28%。

2019年服装商品零售额达9778.1亿元

从行业内销规模来看,-2019年,我国服装零售额整体呈波动变化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9778.1亿元,同比增长2.6%。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5亿元;其中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同比增长15.4%。

行业出口规模逐步缩小

从服装行业外销规模来看,中国无疑是服装出口大国,每年服装出口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远远大于服装进口金额。但近几年来,中国服装出口金额正在逐步缩小。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服装出口规模正在逐步下滑。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及着附件出口1513.7亿美元,同比下降4.08%。

2019年行业实现营收1.6万亿元

2019年,行业运行整体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10.33亿元,同比下降3.45%;利润总额872.83亿元,同比下降9.7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5%,比同期下降0.38个百分点;毛利率15.04%,比20同期提升0.21个百分点;三费比例为8.91%,比年同期上升0.20个百分点。

复工情况有所提高

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和企业复工进展,中国服装协会于2月27日-28日在会员企业范围内开展了第二阶段服装企业复工情况问卷调查。截止2月29日10点,协会累计收到325家企业和14家产业集群的有效问卷。从反馈信息来看,服装企业复工复产总体呈现了积极向好态势。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的比例比上期有所提高,但依然面临着工人短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不同步、市场低迷订单减少、交通物流不畅、防护资源缺乏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 篇6

作为业内领军展会, ACLE/CIFF/MODA历经20年的发展, 成为品牌推广、市场开拓、创新展现、财富创造、资讯传递及国际交流的最佳平台, 见证了中国皮革行业蓬勃发展的历程, 见证了皮革企业一路走来的付出与成就, 被商务部确定为“2013年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

面对国际市场低迷、生产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上升等诸多风险, 我国皮革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实现平稳增长, 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 下行压力加大。而近期出口同比出现下降, 出口高速难以为继, 增速将逐步放缓。

上一篇:双树复小波变换下一篇:腐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