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2024-05-03

应对气候变化(精选十篇)

应对气候变化 篇1

ASTM一个技术委员会通过标准为气候变化提供指南

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然而在这一标题和口号之外,企业发现他们必须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潜在影响以及一系列潜在的调控挑战而采取行动。

20多年前,业界的相关利益方就成立了ASTM国际标准组织E50环境评估、风险管理和纠正措施技术委员会,E50每年举行两次现场会议以处理广泛的环境标准问题。为了解决标准多样性问题,E50又成立了6个分技术委员会,负责30余项标准的制修订,这些标准影响着从资产评估到污染防治的方方面面。

2007年,随着对温室气体和对环境长期影响关注度的提高,E50技术委员会开始制定有助于企业处理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标准,截至目前,已经批准发布了两项标准——ASTM E 2718气候变化的财务披露指南和ASTM E2725温室气体风险管理标准指南。

“近年来,整个世界都对气候变化充满了兴趣,尽管很多机构已经涉足气候变化领域很多年”,Gwen Eklund,TRC环境公司电力和温室气体项目主管,兼ASTM E 50.05环境风险管理分委会气候变化小组主席如是说,然而,ASTM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们不选择解决气候变化的研究、科学或政治方面的问题。

Eklund说ASTM E 50技术委员会目前制定的这两项标准是有关气候变化的,且满足了不同需求。第一项气候变化相关标准旨在通过为伴随审核和未审核的财务报表而产生的资产与负债的气候变化披露提供一系列选择,从而鼓励进行一致性、综合性的气候变化财务影响披露。第二项标准为不受监管但想要对不同解决方式进行评估以解决设备运行所产生温室气体所需的管理战略的小企业提供了统一自愿的基本框架。

气候变化的财务披露

E50.05考虑到其整体使命,就接过了气候变化的球并与之共同进退。Gayle Koch,Axlor咨询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标准起草小组的领导解释道,ASTM E 2718标准源自ASTM E 2173环境负债披露指南,因为她也是该项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当气候变化披露成为重大问题且请求者(证券交易委员会)寻求解决之道时,E 50技术委员会决定制定一项与现行环境标准一致的气候变化标准”Koch说。Ceres (一个投资者和环境机构的联合体)做了很多项研究并说明上市公司做的气候变化相关披露是很少的。“很明显,气候变化对很多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就希望披露可以出现,但尤其从财务方面来说,几乎没有这样的披露”Koch说。这里面一半原因是对这个问题的恐惧,还有一半原因是缺乏披露是什么和怎么去披露的定义和解释。

特别是2007年,当一组环保人士、投资者、基金经理和请求证券交易委员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其便开始得到更多关注。这一行动最终导致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指导方针的正式声明。

然而与此同时,E50.05分委会工作组开始着手制定一项标准,这项标准更基本更简单地要求如果气候变化对一个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事实就应当被披露。Koch说由于对此项标准的修改,实际上委员会进行了两次投票过程,但还是等到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声明出台后才发布这项标准。

“我们发现我们的工作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导方针没有任何冲突,但是ASTM在执行方面提供了更高标准的细节要求”,她说。Koch说ASTM标准对于有贸易的公有企业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对有融资需求的私有企业也提出了披露要求。即使有ASTM标准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南,但报告内容的确定也不是一件易事。ASTM标准提供了“核查清单以及评估财务影响的方法”,Koch说。尽管可能仍旧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标准还是为如何评估财务影响和需要披露什么提供了指南。

温室气体的评估和管理

ASTM E 2725标准的制定是E50.05分技术委员会的第二个项目,是由主要起草人Helen Waldorf负责的,她是能源环境顾问,也是E50技术委员会的第二副主席。她解释说制定此项标准的动机源于温室气体已被一些州监管,并且很有可能在联邦层面也进行监管。Waldorf表明联邦政府已颁布了一项危害评估,然而对于准备想接受更高监管的中小企业并没有一条清晰的途径。有很多项目是关于绿色建筑的乃至是关于财务债务评估的,但对于真正完成这样的项目还是束手无策。

温室气体的减缓是复杂的而且必须要权衡考虑。由于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委员会就制作了一个基本指导方针通过充分的参考指导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方法,这样使用者就能够理解这种想法和过程是来自于哪里,哪里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这是一个三级的过程。不熟悉这一课题的人会发现第一级是减少温室气体措施中最容易、最简单和最节省的。”Waldorf解释道,这些步骤中的绝大部分是常见的能源节约方法,比如:使用节能照明产品或改进隔热措施。“这帮助人们铺平了道路,如果完成了这些步骤则可以考虑进行第二级了,这就涉及到替代技术的使用,如: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她说。第二级的技术的花费可能较贵,但会得到验证过的良好成绩记录。

然而,第三级更多的是定位于有经验的企业,更适合那些较有财力的企业使用更多试验性技术,较少使用已被验证了的技术。第三级也是一个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对一些新兴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可以知道这个技术是否适合长期的计划战略。

然而这两项标准都是重要的,目前,财务披露标准看来得到了很大反响。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还就气候变化财务资产负债的透明度问题进行了争论,所以这项标准是及时受用的。

相比之下,E50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另外一项标准——WK21812气候变化风险适应与减缓指南——为解决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问题提供了一系列选择方法,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这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计划去完成。

英国这样应对气候变化 篇2

英国这样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是世界上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前不久,笔者随“英国气候之旅”代表团对伦敦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记者所到之处,无不体会到英国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感,也了解到英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用心良苦”. 正是在这些“绿色”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作 者:刘恕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减灾 英文刊名: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年,卷(期):2009 “”(9) 分类号: 关键词: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篇3

和一年前低调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相比,人们对在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更加失去信心。难以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意味着人人就应该无动于衷。

一些人认为最好的避免全球变暖的方式,就是全球经济的繁荣。面对气候的变化,人们可以搬迁或种植另一种农作物。只有更加富裕和健康,人们才能够有能力承担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投资发明新的农业技术和迁移到更加适宜居住的地区。不少发展中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气候变化的问题并不能够阻止他们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应该在解决气候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毕竟发达国家是现在的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

此外,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气候问题还有另一弊端。经济发展能够保护贫穷国家免受气候灾难,但是也许会加速气候问题的恶化。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除了鼓励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外,政府还需要格外注意基础建设、移民安置和食物供给等三方面的工作。此外,政府需要评估气候变化将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而且,随着气候问题的加剧,人们可能需要移民到其他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吸纳发展中国家的移民。

食物供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应对气候的变化,人们需要更多抗旱的农作物种子,这需要基因技术和政府的资助,以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在废除农业保护主义上达成共识。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确保人们成功控制气候变化,这仍然是人类史上最疯狂的一次实验。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温度计的汞柱还将持续上升,人类只能竭力和气候问题作斗争。

有机农业与应对气候变化 篇4

关键词:低碳农业,有机农业,气候变化

引言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 主要体现在农牧业、林业、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以及沿海和生态脆弱地区, 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的迫切任务[1]。中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 气候变化使中国出现极端天气, 如强暴雨、强雷暴、干旱化等更加频繁。据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统计, 截至2010年8月6日, 今年洪涝灾害造成全国2亿人 (次) 受灾, 1 454人死亡, 669人失踪, 1 214.8万人 (次) 紧急转移安置, 1 347.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 其中209万公顷绝收, 136.4万间房屋倒塌, 358.1万间房屋损坏,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751.6亿元[2]。这无疑给中国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艰巨的任务, 而适应则更为现实、紧迫, 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减缓与适应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同举并重。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过程中, 农业部门拥有很大的潜力, 有机农业通过土壤碳汇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保护环境, 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应。因此, 发展有机农业是减缓气候变化, 也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有机农业是低碳农业的成功模式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UNIPCC) 评估报告表明,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为甲烷和氧化亚氮,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约为14%[3]。有资料表明, 农业源排放甲烷占中国甲烷排放总量的80%, 排放氧化亚氮占中国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的90%以上, 加上农业耕作强度的增大, 对耕地干扰更加频繁, 破坏农田或耕地甚至山地的结构, 使土壤碳库平衡受到明显影响, 其对大气CO2的贡献将有提升的趋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等很多都是从不可再生的能源中提炼、合成的, 消耗能源。收获农产品后遗留的秸秆、农膜等亦是一种碳源的污染和浪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与耗用能源资源、排放温室气体有关联, 有的方面关联度还相当高。中国是农业大国, 低碳农业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得出, 低碳农业应当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 同时获得最大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应包括政策导向、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的内容, 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 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 可以通过减排和固碳两种方式来实现。农业是天生具有固碳这一生态功能的产业, 然而农业的生产功能是追求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工业产品农业机械、化肥等的大量使用, 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的面源污染, 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 致使农业固碳的生态功能不断减弱, 土壤、湿地中的碳逐渐氧化分解, 农业由“碳汇”变成了“碳源”, 大大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因此, 提高农业碳汇能力, 恢复农业生态功能, 需要从农业生产环节入手, 减少高碳能源及化肥的使用。低碳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低碳农业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的发展, 它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农业生物质能源, 既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 又不会对气候变暖增添压力。

发展低碳农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碳的增加降到最低限度。产前, 降低投入品带来的负面作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土壤污染、土地质量退化等;产中, 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以提高管理效率, 减少浪费, 推广立体种植模式, 节约空间, 利用节水、节能模式以节约资源;产后合理处理农业废弃物, 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碳的排放量, 节约其他资源;在农业活动整个过程的合理使用农业机械, 提高其效率, 减少单位土地上农业机械的需求及使用量, 节约电力等能源资源;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标准, 增加价值, 增加国际竞争力。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 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都有一套标准需要执行, 其对外来投入物进行限制, 建议使用某些措施改良生态环境, 增加生物多样性, 使有机体系有效循环。有机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诸多要求不谋而合, 使得两者可以有效结合, 清洁环境、生态改良同时高效生产。

二、有机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途径

(一) 有机农业中物质和能量的内部循环降低了碳投入, 增加了碳汇

有机农业生产设置林带作为缓冲带与周围普通生产隔离, 设置天敌的栖息地, 增加地表覆盖, 增加氮的吸收和存储。有机种植中的投入品进行严格限制, 应通过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补充因作物收获而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不使用以化石能源为主要原料的化肥和农药, 降低化学生产的碳素。为了培育土壤永续生产力, 提高碳汇, 有机强调施用优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农药, 鼓励利用农畜废弃物制作堆肥,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

以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收获食用菌后, 菌渣中仍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和食用菌丝以及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因为其菌渣可以再次作为一个草生菇栽培料, 实现一料两用两收获;或将菌渣经过一定的工艺发酵, 可作为饲料蛋白质替代源, 酌情选用来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既可饲喂草食动物, 也可饲喂肉食动物进入养殖业循环;又或菌渣直接还田、覆盖茶园和果园, 使土壤疏松透气,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又或菌渣经过工艺处理制成有机肥, 接种高温纤维菌可使菌渣堆内温度迅速上升至45℃以上, 并可持续18~20天, 堆制成为有机肥, 再次进入种植业[4]。畜牧业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成为有机肥, 同样用于养殖种植业;种植业生产的秸秆饲喂草食动物, 或经过加工后作为更多动物的饲料, 形成养殖—沼—果 (蔬) 、秸秆—畜禽粪—食用菌—沼—肥—农田等低碳、绿色、高效、综合性的生态农业链。

在种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生产各环节, 改进生产技术, 利用可再生能源, 生产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 被提高产品附加值后进入贸易流通领域。种养殖业的废弃物在环保农资领域进行处理, 一部分形成农资产品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一部分形成能源 (沼气) 改善农业生产。通过这样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方式, 有机农业将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和能量达到最佳结合, 最为易行的土壤固碳方式。

(二) 利用有机生产栽培措施实现节能减碳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漫灌, 其灌溉水利用系数很低。从水源到田间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 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造成灌灌机电浪费。为减少和避免水的渗漏与蒸发,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 可以在有机种植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溉等技术, 旱作地区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及多种形式的旱作栽培技术, 开展耐、抗旱品种和高氮素利用效率作物品种的选育, 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有机农业强调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大力推进免少耕、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 避免土壤裸露。有研究表明, 土壤在翻耕和裸露状态下释放的甲烷比有覆盖物时多很多。有机农业通过间作和淡季耕种豆科植物, 利用其固氮作用来促进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 进行套种、间作, 可以拓展生物生长空间, 增加农产品产量, 提高产出效益。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 如: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果树下种蔬菜、林中套种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农林结合;苗木合理夹种的花卉;稻鱼共生、菱蟹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以及稻田养鸭的优化结合, 果林中种牧草, 养殖羊、鸡、鸭、鹅的林牧结合。这些结合充分利用资源, 增加生物多样性, 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合理高产高质的生态系统。

(三) 有机农业通过限制化学物质投入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增加土壤碳汇

有机农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通过限制化学物质的投入, 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化肥、农药特别是氮肥生产是高能耗工业, 据报道, 中国主要氮肥———尿素的能耗为1 555.49公斤煤/吨尿素, 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同时还产生大量环境污染物。传统农业通过大量使用化肥来提高产量, 实际上间接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由于中国化肥利用效率比较低, 存在巨大资源浪费。在过量使用氮肥的情况下, 土壤的N2O释放增加, 单个分子的N2O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200多倍。因此, 限制化学肥料的投入, 有机农业直接和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重要措施之一。

资料来源:徐明岗等, 农田土壤培肥。

有机农业在限制化学肥料使用的同时, 积极提倡有机肥料投入, 通过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还田利用, 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能, 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土壤碳汇。从上表中可以看到, 中国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潜力, 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尚不及欧洲土壤的一半, 土壤碳库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通过农业耕作管理措施, 使中国土壤有机质提高1%是有可能的, 有机农业生产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18亿亩耕地, 如果有机质含量提高1%, 就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0多亿吨二氧化碳, 如果三十年完成这一目标, 土壤碳汇潜力每年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抵消目前中国经济活动排放的净CO2的15% (约70亿吨) [5]。因此, 发展低碳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有机农业是低碳农业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 低碳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 发展低碳农业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在减少化学物资和化石能源投入的同时, 注重物资和能量的循环, 直接和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增加碳汇。有机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成功模式之一, 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发展有机农业需要政府、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首先, 要大力宣传有机农业, 消除对有机农业种种错误认识, 有机农业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其次, 培养有机人才。有机农业生产、加工者不仅应具备与有机生产、加工规模和技术相适应的资源, 而且应具备符合运作要求的人力资源并进行培训。有机生产者、加工者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具备多年的技术知识或经验。再次, 加大政府支持和监管力度。有机内部监督制度、追踪体系、管理体系等的建立也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素质。因此, 这些管理人员对于低碳农业的理解和支持有可行性。低碳行动中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与有机农业可以合理结合, 双方达到共赢的目的。最后, 加强消费者教育, 提倡低碳消费意识, 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消费和支付意愿, 实现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R], 2008-10.

[2]中国洪灾已致2亿人受灾、1454人死亡[EB/OL].中国新闻网, 2010-08-06.

[3]纳蒂娅·西尔拉芭.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挑战[N].中国环境报, 2009-10-23.

[4]翁伯琦, 雷锦桂, 等.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与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0, (1) .

气候的变化与我们的应对 篇5

气候的变化与我们的应对

摘要:近年来许多基于观测站资料的.研究发现,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发生了明显的气候变暖现象,该地区受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的影响可能比其他地区更大.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已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我们要通过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和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手段,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作 者:吴国雄    WU Guo-xio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29 期 刊:阅江学刊   Journal: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02(4) 分类号:X22 关键词:青藏高原    温室气体效应    能源效率    森林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 做好节能减排 篇6

会议指出,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当前,我国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问题突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困难很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出现严重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此,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课题,是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考验,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会议认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必须把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努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会议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会议听取了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统计局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汇报,关于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建设情况和2006年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审议了《推动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部门分工》等文件。

我们共同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 篇7

——巴拉克·奥巴马总统, 2009年9月22日

1 我们共同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我们星球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 美国正在采取重大行动迎接这一挑战。在奥巴马总统的领导下,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作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努力, 并表明将致力于通过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强有力的国内行动发挥带头作用, 包括空前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 制定严格的车辆和电器节能标准以及接受国会正在审议的、全面的、针对清洁能源和环境的立法。

气候变化是个必须由全球共同解决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这个危机。美国正在积极联系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 建立必要的国际性应对措施, 达成可行的国际合作协议。

2 以可靠的科学作为行动依据

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强势行动的必要性是毫无疑义的。人们已觉察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而且其后果会越来越严重。北冰洋的冰层正在消融, 海平面正在上升, 海洋酸度日益增高, 台风日趋频繁猛烈, 冰川消融以及干旱和洪水等气象灾害的增多正在给水源供应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些影响并不仅仅是预报, 而是已经正在发生且确有记录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种种影响突显了科学知识对于辅助决策, 应对气候多变性、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改变的重要作用。政府决策人员、非政府组织、工商界领袖和公民个人都在探索如何能够最有效地支持社区,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种种影响作好准备。

美国科研人员对加深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具有关键作用。美国政府部门、国家实验室、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 针对气候总体特征、地表变化、海洋化学、大气构成和其他科学议题, 提供了最先进的模拟设计、深度分析和综合观察。美国还在努力加大气候信息汲取和传播的力度。在不久前的日内瓦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 上, 美国为此目的倡议建立一个全球气候服务框架 (Global Framework for Climate Services) 。

3 建立清洁能源经济推动技术进步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必须在全球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美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2009年, 美国经济复苏一揽子计划包含用于清洁能源的800×108美元, 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同类投资。在美国各地, 企业家借助政府的拨款、资助和税收优惠, 纷纷安装风力涡轮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 研发改进油电混合车电池。我们正在投入大量资金, 力求减少住宅、建筑和家用电器的能源浪费, 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美国家庭节省能源费用。我们正在努力开发突破性的能源解决办法, 如,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下一代生物燃料及先进电池。

在国外, 美国正在建立新的双边与多边清洁能源伙伴关系。美中科学家联合小组将通过美中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U.S.-China Clean Energy Research Center) 在优先领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如, 高能效建筑、碳捕集与封存和清洁车辆技术。通过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论坛 (Major Economies Forum on Energy and Climate) , 美国正在带头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Global Partnership) 以促进转型性低碳技术和能效的发展应用。另外, 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计划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正在支持各种项目, 揭示能源密集型产业应用低碳技术的可行性。碳螯合领导人论坛 (Carbon Sequestration Leadership Forum) 建立了多边合作, 从发电厂和其他工业设施捕集并在地下封存碳的各项技术进行交流推广。美国致力于加速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清洁技术, 并建议创建有效的多边机制,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

4 在国内采取行动

美国重新作出承诺, 在国内提倡清洁能源, 加强能源安全, 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机会, 减少温室污染物的排放。总统正在与国会就气候和能源立法共同努力, 确立涵盖整个经济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指标。通过以市场为基础的限量排放, 实现到2050年排放量减少到低于目前80%以上的目标。

将减少温室气体污染并降低耗油量作为新的车辆节能标准。环境保护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正式规定, 温室气体年度排放量最大的设施必须提交排放量报告。这项规定涵盖约104个设施和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5%。总统发布行政命令, 要求政府机构制定可持续运作计划, 为提高能效、降低排放发挥带头作用。此外, 美国企业正在加快步伐, 寻找更加绿化、减少碳足迹的发展途径。

在城市、州和地区一级, 人们共同努力, 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东北地区和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的10个州, 通过区域性温室气体行动计划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 制订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排放限量, 拟到2018年将这些州电力行业的CO2排放量降低10%。中西部6个州的州长通过中西部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Midwester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Accord) , 承诺制定跨产业限量和交易制度以及其他政策, 以实现区域性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同样, 西部数州通过西部气候行动计划 (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 展开协作, 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限量和交易制度。有30多个州通过了可再生或替代能源标准, 还有5个州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开发目标。为了支持全面的针对气候变化的联邦能源战略, 美国30位州长组建了州长能源和气候联盟 (Governors’ Energy and Climate Coalition) , 就全国气候变化战略行动取得共识。在地方一级, 美国1 000多名市长签署了在各自城市减少CO2排放的气候保护协议 (Climate Protection Agreement) 。这些城市和州大力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 扩展公共交通, 努力实现节能, 并提高公民对气候和能源问题的认识。

5 建立更强大的全球合作关系

尽管美国已经十分努力地应对应对气候变化, 但是还不够。因为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的挑战, 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美国正在为制定一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战略而努力。其中, 包括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程序积极谋求达成国际协议、通过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论坛促进17个最大经济体的参与、通过将气候和清洁能源列为重要双边关系的首要议题。

美国政府与机构正在拟定方法与手段, 以促成有关气候问题的强有力的国际协议。在全球范围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需要有相关框架, 协助其他国家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确定测量和分析全球温室气体程度以及气候因素的方案, 研发分析全国减排方案的手段以及为汇集、计算碳排放量和为螯合数据建立数据库。

6 推动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的参与

所有国家都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据国际能源机构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估计, 从现在起到2030年, CO2排放量增长的90%以上将来自发展中国家。除非主要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谈判中与发达国家共同承担对全球负责的角色, 否则根本不可能保证地球的安全和可居住性。

美国认识到, 成功的国际气候协议不仅应着眼于限制碳的排放, 而且还必须通过推动全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 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努力建设全球可持续的清洁能源经济, 才能够在全球带动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 为全世界亿万贫困人口提供各种能源服务。正是基于这一长远目标, 奥巴马总统建议在美国及其西半球邻国之间建立“美洲能源和气候伙伴关系” (Energy and Climate Partnership for the Ameri-cas) , 加深在能源与气候问题上的合作。这项合作的首期成果, 智利的可再生能源中心 (Renewable Energy Center) 将得到美国能源部 (U.S.Department of Energy) 的技术支援。

美国正在与世界发展中的伙伴合作, 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森林砍伐、农业和其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方式, 所造成的碳排放几乎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减少由于土地利用带来的净排放量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除减排之外, 保护森林有助于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系统, 并能使社区增强抵御气候影响的能力。

7 帮助与适应

许多最贫困和最易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必要争取来自政府和私有部门的资金, 帮助这些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转向走低碳发展的道路。美国正在努力为这一过程提供强大支援。总统向国会提出有关资助国际气候问题的2010财政年度预算, 几乎是2009财政年度的4倍。其中为最易受影响国家提供的资金增长了9倍。国内气候和能源立法有可能会提供大量的新的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除金融支持以外, 美国还致力于有关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例如, 帮助沿海社区制定针对可能变化的预警方案, 设置为监测和预警国际气候变化的信息交流手段, 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8 向前推进

尽管我们对世界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感到乐观, 但有大量工作还有待于进行。气候变化是个复杂严肃的问题。美国所追求的是世界能源体系转型, 这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为向前迈进, 各国都必须为这一进程作出贡献。国际协议必须有效和公平。我们必须目光远大, 同时还需要继续脚踏实地, 努力争取创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所需的成果。

“我们将向前迈进, 投资于美国能源经济的转型, 通过激励措施使清洁能源变成有益的能源。我们将积极推行大幅度减排……继续提倡可再生能源和能效, 同世界各国分享新技术。我们将抓住一切寻求进展的机会, 与全世界同心协力应对这一威胁。”

——巴拉克·奥巴马总统, 2009年9月23日

9 碳循环监测网络

几十年来, 美国科学家一直引领着对全球温室气体的测量与监察。美国拥有完整的由地面、塔台、飞机、卫星和海洋观测系统组成的环球体系网络。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所属的碳循环监测网络是代表之一。提交给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数据中心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s Green- house Gas Data Centre) 的大气监测数据, 有70%来自这个监测网络。

10 极度冰川调查

极度冰川调查 (Extreme Ice Survey) 是迄今采用地面实时摄影进行的范围最广泛的冰川研究。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及其他组织的赞助下, 这个项目将最尖端的研究成果与设在15个冰川的27台延时摄像机拍摄的清晰图像相结合, 组成唯一记录冰川融化的影像数据库, 为探索冰川加速消融的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针对这个研究项目所制作的纪录片, 已经于2009年3月24日在公共电视台 (PBS) 播放 (见www.extremeicesurvey.org) 。

11 风能

风能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供能技术。当今, 美国拥有3×104 MW风力发电容量。通过政府与私有公司之间的合作研发, 美国能源部正努力改进风力发电技术的能力, 降低风能成本。能源部与企业和其他机构合作, 将风能发电的成本降低到约5美分/kW·h~8美分/kW·h, 使某些地区的大型风力发电场在发电成本方面具有同其他电力竞争的能力。

到2020年时的预计风力发电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相当于3.6×108 t的CO2 (见http://windandhydro. energy.gov) 。

12 美国农村能源

美国农业部的农村能源计划 (Rural Energy for America Program) 为农业生产者和农村小企业提供用于购买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提高能效的资助。从2002年至2008年, 这项计划资助了694个可再生能源系统和1 329个提高能效项目 (www.rurdev.usda. gov/rbs/farmbill/index.html) 。

13 新车辆标准

2009年5月, 奥巴马总统提出既要提高燃油效率又要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新计划。这项计划由美国运输部和美国环境保护署资助, 目标是到2016年, 将2012年至2016年所产车型的平均燃油效率标准提高到15.09 km/L。这项计划将减少油耗约2.86×108 m3,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9×108 t (见http://www.nhtsa. dot.gov/portal/fueleconomy.jsp) 。

14 隔热防寒援助项目

美国能源部的隔热防寒援助项目 (Weatheri-zation Assistance Program) 通过州与地方有关机构, 为低收入家庭提高住房能效, 降低他们的能源开支。自1976年以来, 这个项目提高了620×104户住家的能效, 实施第一年就使居民住房的能源开支节省350美元/户。2009年2月, 美国国会拨专款50×108美元, 大力帮助低收入家庭进行住房隔热防寒, 使千百万美国人节省能源开支, 减少碳排放量, 且使住房更加舒适宜人。到2020年, 由于这项计划的实施, 将减排相当于2.6×108 t CO2的温室气体 (见http://apps1. eere.energy.gov/weatherization/) 。

15 逐步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

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匹兹堡20国集团 (G-20) 峰会上, 促使20国集团领导人作出承诺, 将逐步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和国际能源机构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的报告估计, 在世界范围内废除这些补贴, 到2050年将会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0%或更多。

16 碳排放量追踪工具

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 (Earth System Research Laboratory) 研制的碳排放量追踪工具 (CarbonTracker) , 帮助科学家监测碳源和碳汇。碳排放量追踪工具通过测量CO2浓度、风速以及其他大气观测数据, 形成温室气体气流的“缩影”。碳排放量追踪工具还能通过被观察到的CO2在大气中的模式, 推测区域CO2的排放和排除 (见http://carbontracker.noaa.gov/) 。

17 减少氢氟碳化物

2009年9月,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 (Montreal Protocol) , 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一道, 决定支持旨在大幅度减少高强度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 (hydrof-luorocarbons) 的提案。通过修订《蒙特利尔议定书》, 推进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步减少氢氟碳化物。到2050年可能会限制相当于900×108 t CO2的排放。这将是朝着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至目前排放量1/2的目标, 迈出的重要一步。

18 监测与观察手段

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与跨机构合作伙伴, 共同支持一系列帮助发展中国家, 了解气候的多变性及变化并为之制订计划的手段。例如, 监视全球20个 (将很快发展到另外30个) 粮食极度无保障国家情况的饥荒预警系统网络 (Famine Early Warning System Network) , 运用应用研究手段, 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资讯, 按国家和区域分解, 以便于具体策划。另外一个手段是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展的联合项目SERVIR。该项目通过综合卫星观察、预测模型和来自中美洲和非洲的其他地理信息, 监测和预报生态变化, 辅助制订对自然灾害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这一项目新运用的气候制图 (Climate Mapper) 工具, 可以让使用者通过简单的图面, 得到气象历史数据和气候变化预测。

19 沿海气候变化课程

美国主动与世界各地沿海易受灾地区建立联系, 帮助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国际开发署与合作伙伴一道, 设计了一门“沿海和海洋环境气候变化应对规划”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 in the Coastal and Marine Envi-ronment) 的课程。该课程向大约300名海岸管理和策划人员传授知识和相关手段, 提高对沿海地区所受威胁的认识, 帮助他们制定应对策略。这些课程促使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绍尔群岛和越南将气候变化应对方案纳入其海洋保护区计划 (Marine Protected Area Plans) 以及其他全国性海岸管理计划。这些课程还将扩展到美国大陆、美属萨摩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编译自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http://www.america. gov/mgck和www. cop15.state.gov提供的《UNITED STATES 09 COPENHAGEN》。

摘要:叙述了美国政府将要采取以可靠的科学作为行动依据、建立清洁能源经济推动技术进步、在美国国内采取必要的行动、建立更强大的全球合作关系、推动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的参与以及帮助最贫困、最易受到影响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向前推进世界能源体系转型等措施, 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 介绍了美国在建设碳循环监测网络、开展极度冰川调查、开发利用风能和农村能源、提高燃油效率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实施隔热防寒援助项目、逐步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研制碳排放量追踪工具、推进减少氢氟碳化物、开发新型监测与观察手段、组织沿海气候变化课程的情况。

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比较 篇8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中人类活动所导致的CO2排放加剧是最主要的原因。全球CO2排放在2006年已经达到291.95亿吨, 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但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CO2排放在2050年需要下降到100亿吨的水平, CO2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CO2排放最多的国家, 合计占了全球CO2排放40%多的比重, 未来比重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因此为了实现全球CO2排放目标, 中国和美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 电力行业都是CO2排放最多的行业, 占了各自国家超过40%的排放量。因此电力行业对于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中美要想成功实现CO2减排, 必须对电力行业加以重视。只有电力行业的CO2减排成功, 各自国家的CO2减排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而且电力行业相对其它行业而言比较集中, 政策实施的效果相对明显, 也可以对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CO2排放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中美电力行业对比

电力行业作为关键的能源供给基础行业, 在中国和美国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不同, 中美电力行业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 电力需求结构不同

美国2009年净电力需求为35755亿KWh (1) , 其中居民电力需求为13629亿KWh, 占38.12%, 工业电力需求为8819亿KWh (2) , 占24.67%, 商业电力需求为13307亿KWh (3) , 占37.22%。中国2009年净电力需求为31515亿KWh (4) , 其中居民电力需求为4575亿KWh, 占14.52%, 工业电力需求为22056亿KWh (5) , 占69.99%, 商业电力需求为3944亿KWh, 占12.51%。如图1所示。

图1显示, 由于中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电力需求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别。美国主要是居民和商业用电占据较大的比重, 而中国则是工业用电占据较大的比重。由于工业用电相对比较集中, 电力需求也比较平稳, 因此满足需求相对容易, 电网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 而居民和商业用电则比较分散, 电力需求波动性和随机性也较大, 满足相对困难, 电网结构也需要更为复杂。随着经济发展, 中国的居民和商业电力需求所占比重也会逐渐增加, 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

(二) 电力负荷特性不同

美国2009年最高用电负荷为72596万KW (6) ,

相应可计算出美国2009年负荷率为56.22%。中国2009年最高用电负荷为54111万KW, 相应可计算出中国2009年负荷率为66.49%。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 美国的负荷波动比中国剧烈得多。2008年最高用电负荷美国是中国的1.34倍, 用电量则美国只是中国的1.13倍。为了满足剧烈波动的负荷需求, 美国需要有足够的调峰发电能力, 中国负荷波动则相对较小, 调峰需求不如美国强烈。

(三) 电力需求增长不同

美国1996—2009年的平均电力需求增长率为1.10%, 中国1996—2009年的平均电力需求增长率为10.02% (7) , 如果未来中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保持不变, 则到2020年美国净用电量将达到40330亿KWh, 中国净用电量将达到102260亿KWh, 中国电力需求将是美国的2.5倍。如图3所示。

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电力需求增长也相对很快。为了满足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中国需要新建大量的发电机组, 其中既包括化石能源发电, 也包括非化石能源发电, 这些发电机组如何布局和协调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美国的电力需求增长则较慢, 不需要过多考虑新增发电机组的问题。

(四) 发电结构不同

美国2009年净发电量为39531亿KWh (8) , 其中煤电为17645亿KWh, 占44.64%, 天然气发电为9204亿KWh, 占23.28%, 水电为2721亿KWh, 占6.88%, 核电为7987亿KWh, 占20.20%,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411亿KWh (9) , 占3.57%, 中国2009年发电量为36812亿KWh (10) , 其中火电为30117亿KWh, 占81.81%, 水电为5177亿KWh, 占14.06%, 核电为701亿KWh, 占1.90%, 风电为276亿KWh, 占0.75%。如图4所示。

可见, 中美两国发电机组都是以火电为主, 美国占了将近70%, 中国则占了80%, 但是美国火电中还有将近1/3的天然气发电, 中国则主要都是煤电。由于天然气发电较为清洁, CO2排放较少, 在同等火电发电量的情况下, 中国CO2排放比美国要多。另外美国核电发电量占了20%, 中国则只有大约2%, 美国核电发电量大约是中国的10倍, 水电美国比中国少一些, 可再生能源发电美国则大大领先。

(五) 调度方式不同

美国的调度方式采用边际成本调度的方式, 即按照发电机组的边际成本排序, 优先调度边际成本低的发电机组上网发电。中国的调度方式则更多采用行政命令的发式, 发电机组在建设审批时会预先设定一个发电利用小时数, 上网发电时按照预先设定的发电利用小时安排。由于行政干预往往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 因此中国的调度方式体现为平均调度的特点。由于平均调度不考虑各个发电机组的成本, 为满足同样的电力需求, 平均调度相比其他调度方式所需成本往往较高, CO2减排效果也往往较差。为了改变调度方式的弊病, 中国于2007年开始在5个省份试点节能发电调度, 即优先调度非化石能源发电, 然后调度天然气发电和煤电, 煤电的调度顺序按照供电煤耗的顺序安排发电。如表1所示。

(六) 调峰方式不同

由于调度方式不同, 中美在满足高峰负荷的方式上表现也不一样。由于天然气发电的边际成本较高, 在边际成本调度中往往排在最后, 因此在美国主要由天然气发电机组和水电机组来满足高峰负荷。而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由煤电来满足高峰负荷。2009年中美各种发电方式的年利用小时数如表2所示。

(Endnotes) 1中国为火电年利用小时, 因为中国火电机组基本上为煤电机组。2中国为风电年利用小时, 因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主要是风电。

可以看到, 中美两国煤电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差别很大。中国煤电机组年利用小时为4865小时, 是美国利用程度的87.05%。美国主要通过天然气机组进行调峰, 其他机组比如煤电、水电、核电等则主要满足基础负荷需求, 而在中国则主要通过煤电机组进行调峰, 相应利用小时数相对较小。

(七) 辅助服务方式不同

由于电力负荷预测和实际情况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以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等特征, 电力行业不可避免需要提供辅助服务。辅助服务根据要求不同可以大体分为三类, 即自动调节辅助服务、旋转备用辅助服务和启动备用辅助服务。中美在辅助服务的技术上差别不大, 但是在辅助服务的利用补偿机制方面却存在巨大的差别。

美国辅助服务利益补偿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 通过辅助服务电力市场的方式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标准, 中国则主要通过行政法规的方式, 通过电力监管委员会制定辅助服务补偿标准来补偿电厂提供的辅助服务, 其中自动调节辅助服务还要求电厂必须义务提供。

三、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异同

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大体分为两类, 即需求侧政策和供给侧政策。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很多方面相一致。但是由于中美电力行业特点不同, 中美电力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考虑的重点以及采取的政策也存在差别, 美国更多采取的是需求侧政策, 而中国更多采取的是供给侧政策。

(一) 需求侧政策异同

需求侧政策一般有两个目的, 一个目的是减少电力需求, 另一个目的是降低电力负荷波动。有的需求侧政策只能实现一个目的, 即或者减少电力需求, 或者降低电力负荷波动, 有的需求侧政策则两个目的都可以实现。单纯减少电力需求的政策包括终端能效管理、差别电价政策、阶梯电价政策, 单纯降低电力负荷波动的政策包括分时电价政策、供电可靠性合同管理, 既可以减少电力需求又可以降低电力负荷波动的政策包括需求侧管理政策和分布式发电政策。中美在需求侧政策方面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 如表3所示。

可以看到, 中美共同采用的需求侧政策包括四类, 即终端能效管理、需求侧管理、分时电价政策和阶梯电价政策, 另外美国还有分布式发电政策和供电可靠性合同管理, 中国则有差别电价政策。

(二) 供给侧政策异同

供给侧政策一般也有两个目的, 一个目的是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 一个目的是提高化石能源发电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的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偿政策, 提高化石能源发电效率的政策包括关停小火电政策、新增火电机组能效标准政策、输配电能效标准政策, 两个目的都可以实现的政策包括节能调度政策、碳税政策和碳交易政策。中国供给侧政策的异同如表4所示。

可以看到, 在电力行业供给侧政策方面, 中美相同的政策为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 另外美国的供给侧政策还包括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和碳交易政策, 中国包括标杆电价政策、关停小火电政策、新增火电机组能效标准政策、节能调度政策和输配电能效标准政策。

四、中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比美国电力行业, 中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时既有可以借鉴美国电力行业的地方, 也有自己需要解决的独特的难题, 因此更具有挑战。

中国电力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需要考虑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中国电力需求增长比美国要迅速的多。美国电力需求一般每年增长1%~2%, 而中国电力需求则达到每年增长8%~10%。按照现有的增长速度, 中国电力需求将在2011年超过美国, 并在2020年达到美国的2~2.5倍。为了应对如此迅速的电力需求增长, 中国电力行业需要快速增加电力供给能力, 其中化石能源发电必将占据绝大多数的比重, 应对气候变化将更为困难。

(二) 电力负荷波动日益剧烈。

随着经济发展, 中国居民和商业的电力需求比重也必然增加, 电力负荷波动应该趋向于增大, 未来将越来越和美国负荷特性相一致。因此有必要在这一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 一方面注重降低负荷波动的需求侧政策, 另一方面注重如何用最低成本、最高可靠性和最低环境影响的发电方式来满足电力调峰需求。

(三) 发电结构以煤为主。

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的发电结构在未来仍将以煤电为主, 其他发电技术机组只可能作为补充。这种发电结构导致两个困难, 一个困难是调峰能力较差, 无法很好的满足电力系统调峰需求, 另一个困难是在同等发电量的情况下, 煤电的CO2排放因子较高, CO2减排困难。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经验, 考虑采用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等进行调峰。

(四) 调度方式亟待转变。

中国目前的调度方式无论是在成本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都较差, 2007年在5个省份开始试点节能调度, 但是却无法很好地解决利益补偿以及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电力行业经验, 考虑采用边际成本调度方式。

(五) 辅助服务市场还未建立。

中国辅助服务还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 通过行政法规对辅助服务的补偿标准进行设定。这种方式确定的辅助服务补偿标准往往与实际成本水平相脱节, 而且当辅助服务成本变化时, 补偿标准的改变则较为缓慢。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建立辅助服务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标准。

(六) 市场机制减排配套措施缺失。

美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更多采用市场机制进行。比如需求侧政策更多采用能效市场方式, 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大家采取终端能效措施, 减少电力需求, 供给侧政策更多采用碳交易方式, 通过碳排放指标的确定和交易来减少电力行业CO2排放。但是能效市场的前提是市场化的终端电价机制, 碳交易则要求有合理的碳排放指标的确定和市场化的上网电价机制。这些在中国都不存在, 因此也无法采用美国的市场机制CO2减排方式。

五、结论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CO2排放最多的国家, 占了全球CO2排放总量的40%多, 因此承受的CO2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中美两国需要加强联系, 在未来CO2减排的过程中起领导地位。其中中美两国的电力行业在各自国家又都是CO2排放最多的行业, 都占各自国家CO2排放总量的40%以上, 因此在CO2减排方面电力行业在各自国家都是最受关注的行业。

但是两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区别, 电力行业存在很大差别, 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并不能够简单互相借鉴。中美电力行业存在差别的领域包括电力需求结构、电力负荷特性、电力需求增长、发电结构、调度方式、调峰方式和辅助服务方式等。相应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所采取的政策也各有差别, 美国更注重需求侧政策, 中国更注重供应侧政策。

相比美国电力行业, 中国电力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挑战更多, 困难更大, 包括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电力负荷波动日益剧烈, 发电结构以煤为主, 调度方式亟待转变, 辅助服务市场还未建立, 市场机制减排配套措施缺失等, 其中在解决电力负荷波动、调度方式和辅助服务市场等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电力行业的经验, 尤其在需求侧能效管理和如何用最低成本、最高可靠性和最低环境影响的发电方式来满足电力需求的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2010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就是在需求侧能效管理方面一个良好的例子, 但是如何用更好的发电方式满足电力需求则进展较少。其他问题则可能无法借鉴美国电力行业的经验。

因此, 对于中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而言, 需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美国电力行业经验的基础上, 对各种CO2减排政策在中国电力行业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以确定适合中国电力行业的真正可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为中国CO2减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站.www.cec.org.cn.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电力[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09[R].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0[R].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5]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分析2010

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甘薯减灾增产作用 篇9

一、加强甘薯新品种推广及栽培管理

甘薯种植区域广, 生态适应性强, 前期低温生长缓慢, 后期温度回升, 生长速度加快, 基本能达到正常年份的生长速度。由于耐旱性强, 后期即使出现持续高温干旱, 对甘薯生产影响也较小。甘薯耐瘠能力强, 用肥量小, 是其他粮食作物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 我省推广应用的甘薯新品种有粮饲兼用型、加工专用型及蔬菜型等, 根据我省实际, 重点选择粮饲兼用高产型品种, 此类品种藤叶茂盛, 薯块产量高, 栽期弹性大。我省粮饲兼用型新品种有川薯168、川薯164、徐薯22和南薯99等。此外, 在生产上多年广泛使用的品种如南薯88、徐薯18等, 经过脱毒提纯复壮后, 也可进一步扩大种植。

二、加快薯苗移栽, 力争满栽满插

甘薯宜栽时间长, 5~8月均可栽植, 可弥补玉米缺苗、栽植密度不足的缺陷, 通过补种甘薯达到满栽满插, 充分利用旱地光温资源。据近几年我院甘薯栽培试验, 四川现有甘薯新品种在正常栽培条件下, 鲜薯单位面积产量可达2~3t/亩, 早栽可获得高产, 迟栽也可取得较高产量。各地区应力争早栽密植, 如因薯苗不足迟栽, 只要加强田间管理, 仍可取得亩产鲜薯1 000kg以上的高产。这对弥补玉米生产不足, 提高粮食总供给, 具有重要作用。甘薯新品种栽插期试验表明, 各类型甘薯品种产量都随栽插时间的延后而降低, 如粮饲兼用甘薯新品种徐薯22每推迟10天降低159.45kg/亩。适期早栽能有效提高甘薯产量, 并改善薯块商品性。6月中旬移栽甘薯最高, 亩产可达2t以上, 但即使在7月下旬移栽, 也可获得1.2t以上的亩产。在2010年前期低温影响下, 迟栽面积将明显扩大, 各甘薯主产区应高度重视甘薯高产品种种苗的苗床管理, 促薯苗生长, 早产苗、多产苗、产壮苗, 为扩大早栽面积和大种秋甘薯提供足够苕苗。各地应加强甘薯苗床的肥水管理, 在剪苗后第二天施水肥促苗, 每担清粪水加尿素100g, 间隔5~7天视田间长势少施勤管, 以利多产苕苗。

三、增加种植密度, 增厚垄作土层

小满至芒种, 是我省甘薯主产区高产栽插期, 夏至后栽苕, 甘薯产量降低。鉴于2010年气候异常的特殊情况, 虽然在7月份栽植甘薯苗, 但也要力争多栽满插, 同时适当增大种植密度。据四川省农科院近几年对甘薯新品种不同密度试验表明, 甘薯新品种产量随密度变化的趋势为先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3 600株/亩时产量达到最大值, 再增加密度产量下降。因此, 适当增密可提高产量。据四川省农科院在甘薯主产区调查, 当前生产上亩栽密度仅有2 000株左右, 离高产密度要求尚有1 500株增密潜力, 当前力争栽足苕苗以保总产。由于我省薄土面积占相当大比例, 易使甘薯在旱灾发生时减产。试验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土壤每增厚10cm, 亩增产甘薯70~100kg。因此栽苕前要增厚土层厚度, 垄作栽培, 以利保墒稳产。可于小春作物收后, 抢时挖松麦行板土, 垒土成“梯子埂”型, 使土壤疏松, 通气性好, 便于栽苕后走根还苗, 提高成活率, 并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 提高干物质积累。

四、加强施肥管理, 提高钾肥比例

甘薯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需肥量相对较少等特点, 在干旱条件下比其他作物具有更强的耐旱力。同时, 甘薯对土壤地力有广泛的适应性, 无论在贫瘠的旱地还是在较肥的坝土, 都可取得相对较高的产量。甘薯是耐旱耐瘠作物, 但仍需要科学施肥, 尤其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表明, 对于不同类型的新品种, 施肥都能显著增加甘薯的产量, 钾肥是甘薯高产的首要营养障碍因子。在亩施3kg纯氮的条件下, 氮磷钾肥的比例以1∶1∶2为最佳。试验和实践均表明, 在带植下的甘薯, 于春玉米收前20~30天及时施用1次以农家肥为主、加适量氮肥 (一般亩用尿素5kg) 的穿林肥, 既不影响玉米产量, 又能促进甘薯地上部藤叶生长和满足块根膨大需要, 增强甘薯耐旱能力, 获得高产。特别是在2010年小春收期延迟, 玉米生育进程推后的情况下, 及早追施穿林追肥, 促使藤叶及早封行尤为重要。甘薯穿林追肥要以腐熟了的人畜粪水为主, 根据土壤肥瘦不同, 亩用人畜粪水20~40担和适量氮素化肥混匀施用。亩用纯氮量, 一般田块3kg左右, 肥土可少点, 瘦土可增至4~5kg。同时, 可在甘薯收前50天左右, 视其长势, 增施1次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增产效果明显, 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在生长后期, 我省部分地方有翻藤习惯, 而试验表明, 翻藤后甘薯均减产, 且翻藤次数愈多, 减产愈大, 因此生产上不宜翻藤。确因藤叶旺盛生长的田块可适当提藤和打尖, 可降低土壤湿度, 切断茎节上不定根, 抑制藤叶徒长, 有利薯块膨大。

五、重视扩大秋薯, 确保减灾增产

论气候变化与我国立法应对策略 篇10

一、我国现行气候变化立法现状

(一) 《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基础和依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 保护林木。”虽然, 我国《宪法》并没有明确直接提到“气候变化问题”或“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 但是, 保护和改善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将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作用, 而植树造林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

(二) 《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 除宪法之外, 在环境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它是包括大气变化在内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的立法。我国《环境法》在总则和分则中都包含有对大气保护的条文, 如总则中明文将“大气”纳入环境法调控和保护的范围之列, 明文规定大气为环境的一部分, 在分则中第二十四条规定了防治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

(三) 能源单行法中的关规定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能源单行法律, 这些单行法组成了我国应对变化立法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些单行法律主要包括:1995年12月的《电力法》、1996年8月的《煤炭法》、1997年11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年11月修订) 和2005年2月28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这些法律确立了大量有利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的法律制度和措施。

(四) 资源与环境保护单行法中的相关规定

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其中若干法律条文涉及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一部针对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 同时也是我国在《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中根据国际环境立法趋势而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该法的部分法律规范有利于实现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如该法第九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五) 循环经济立法中的相关规定

我国于2008年8月29日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其立法目的在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 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为进一步推动减排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建筑设计、建设、施工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对其设计、建设、施工的建筑物及构筑物采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和小型、轻型、再生产品。有条件的地区, 应当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该法对减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实现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我国现行气候变化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规定过于原则、粗略和缺乏可操作性

法律规定的操作性是确保法律得到充分执行的必要前提条件, 是衡量一部法律优劣的一把尺子。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言:如果包含在法律规则部分中的应然内容仍停留在纸上, 而并不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那么法律“只是一种神话, 而非现实。”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中的部分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粗略和缺乏可操作性。例如《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引进境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但该法未明确规定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鼓励”措施。总之,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中类似的原则性规定较多, 但“操作性不强”的弊病又往往使得这类法律规定有流于形式之嫌。

(二)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前瞻性不足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应与时俱进, 体现新时代的特点, 反映国际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最新要求。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虽然规定了许多节能减排制度, 如落后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淘汰制度、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等, 但其还不能完全跟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前瞻性不足。

(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责任设置不科学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中确立的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并不都是配套和对应的关系, 有些法律规定虽然为调整的主体设定了法律义务, 但是对其在不履行法律义务时应如何追究法律责任则没有相应规定, 由此可能会导致许多法律义务形同虚设。如《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七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技术规范,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 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这是一项旨在鼓励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法律义务, 但其在“法律责任”中没有对应的条款, 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保障, 使得这些法律规定的执行力度值得怀疑, 不利于进一步控制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四) 缺少具有基本法性质的全国统一的气候变化应对法及其相应的法律体系

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应该是一个前后连贯、层次分明、内外协调统一、逻辑结构严密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而目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体系还不够健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产生应以2007年6月3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出台为开端, 随后在2008年10月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这可以说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进一步执行方案。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在各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却缺少一部能够起到统领作用的基本法性质法律, 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这样的法律, 形成以这部法律为核心, 其他应对气候变化单行法为主干的气候变化应对法律体系。

三、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应对策略

(一) 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可操作性

美国著名法学家卡多佐认为:“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指南, 如果不为人知而且也无法为人所知, 那么就会成为一纸空话。”可见立法的可操作性是法律得以有效执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从国际社会立法经验和趋势来看, 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可操作性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确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构及其职责;第二, 明确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与公民的责任;第三, 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规划;第四, 创设碳排放量国家监测、统计与信息公开制度;第五, 确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制度措施。

(二) 增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前瞻性

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先后形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等国际性条约和法律文件,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前瞻性应以这些国际条约为主要标准, 充分考虑到国际条约的原则和内容, 结合我国的实际, 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 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例如, 在制定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法时可借鉴日本《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法》的立法经验, 通过立法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市民应对气候变暖应采取措施的责任, 确立应对气候变暖的基本政策。

(三) 设置科学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设置是法律责任条文的排列及表述模式。法律责任是行政执法和司法适用的直接依据, 其设定模式的优劣, 不仅左右法律责任的严谨、清晰和简洁程度, 更关系到法律责任条文适用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责任的设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 合理设定环境保护法律中的财产处罚, 我国现行的法律都对环境违法行为设定了一个罚款的上限, 而这个上限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目前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应予取消。其次, 增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对通过违法可以获取利益的行为, 如建设项目未经“三同时”验收而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增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第三, 引入双罚制。既对法人进行处罚, 也对负有责任的自然人进行处罚。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还未设置这种责任, 对法人违法实行双罚制, 是应对气候变化行政执法的需要。

(四) 构建以《国家气候变化基本法》为核心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

上一篇:上市公司内幕交易下一篇:做好师范学院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