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2024-05-05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精选6篇)

篇1: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条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日常的热门话题。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增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地区差别和长期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均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可能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还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变暖的原因在科学性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增加;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是太阳黑子的变化,或者是生态自然的变化造成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各国的政府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12月7日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备受世界瞩目。世界各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表明立场,并就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应对方案。作为时代的青年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后续有生力量,我们责无旁贷

1.我们充分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与活力,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生力量。在引领环保文化,推进环境科学研究组织环保活动,推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3.我们倡议大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大学生要主动了解全球气候现状,选修生态气候类课程,阅读关于自然环境类书籍,以提高环保意识。同时积极地参加环境保护类社团,不断开拓眼界,掌握环保动态,坚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我们倡议大学生要热情参与绿色校园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校园建设、发展的每个领域。努力丰富环境保护文化,不断降低校园能耗水平,促进校园资源循环,使高校成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模范社区,引领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导大学生真正践行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脚踏实地的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切实落实在生活中。节约一水一电,珍惜有限资源;使用公共交通,种植绿色植物,优化社区环境;使用绿色产品,引导市场消费。争取将自身碳排放降到最低。

篇2: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温度是决定陆地表层大尺度差异、影响作物与植被生产生长的重要因素(黄秉维,1993)。一定界限的温度,尤其是日平均气温为10℃以上时期的活动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在自然区域划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对比1981~和1951~1980年的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和持续日数的变化幅度,发现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普遍北移,其中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移明显;中国西部地区除了滇西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西部所处的各温度带有北移或上抬趋势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或略有南压和下移(沙万英等,)。根据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逐年青藏高原各地日均温≥10℃期间日数、最暖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发现高原各气候带过去40年的总体变化特征为动态稳定,各个冷暖期的气候带界线稍有变动,但气候带的性质基本稳定(赵昕奕等,2002)。

自然格局的长期演变可通过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过去百年气候数据集来分析。

从1901~1925年段到1926~1950年段,中国区域温度带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在西南地区的南亚热带北界,后一阶段明显比前一阶段偏北;东北地区寒温带的范围后一阶段也比前一阶段小。1951~1975年间,部分地区温度带界线又往南有所回缩;而1976~,大部分地区温度带界线开始北移,如亚热带北界、热带北界、寒温带等,尤其寒温带的范围最小。

1951~1975年时段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区域范围最广,1976~年时段明显缩小,这与中国西北部分区域降水有所增加是密切关联的。20世纪四个时段中,干旱区的范围变化不明显;1976~2000年时段,半干旱区的范围明显扩大;四个时段里,湿润地区的范围从第一个25年到第二个25年先缩小,到第三阶段扩大,而到第四阶段又开始缩小。过去百年干湿格局的总体变化特征是极端干旱区范围缩小,而湿润区的范围也缩小。

未来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格局的可能影响

黄秉维(1993)曾按照IPCC估计的2100年全球增温3℃,预估未来中国寒温带大部分变为中温带,中温带大部分变为暖温带,暖温带有一半变为北亚热带,北亚热带全部变为中亚热带,中亚热带小部分变为南亚热带,南亚热带全部变为边缘热带,边缘热带一部分变为中热带。干湿地区较气候变暖前的分布差异减少,从而缓和了自东向西水分急剧减少的趋势(赵名茶,1995)。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干的趋势明显存在,极端干旱区和亚湿润区增加的幅度较大,半干旱区增加的幅度较小,干旱区的面积基本上变化不大(慈龙骏等,2002)。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模拟分析中国未来21世纪的区域气候变化(分辨率为50km×50km),在IPCC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B2情景,未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将是升温的趋势,与基准时段(1961~1990)相比,B2情景下中国~将平均增温1.16℃,2041~2050年为2.20℃,2071~2080年为3.20℃(许吟隆,)。SRES B2情景与IPCC最新发布的RCP 6.0(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对未来21世纪气温的预估相近(Rogelj et al., )。

基于PRECIS系统的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了生态地理区域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响应范围。未来中国的生态地理区域温度带将产生显著变化,未来温度带将可能普遍北移,寒温带很可能从中国消失,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高原温带预估面积扩大;寒温带、中温带和高原亚寒带预估面积缩小。未来远期(2051~2080年)相对于基准期(1961~1990年),暖温带北界、亚热带北界和高原温带北界北移最大幅度分别为6.6个纬度、5.3个纬度和3.1个纬度(Wu et al., )。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由于对气候系统理解方面的局限性、社会经济情景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模式系统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气候变化和区域响应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知识点总结

1.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中生代中晚期侏罗纪白垩纪:恐龙

新生代晚期第四纪:人类

2.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 两栖 类全部灭绝, 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 恐龙 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 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篇3: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1 资料来源

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来自于丰都县气候基本站1959~2006年47年的资料, 从丰都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县防洪办、县气象局等单位的灾害调查资料以及《丰都县县志》整编资料获取气象灾害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统计, 总结出了丰都县47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变化

根据对丰都县国家气候基本观测站1959~2006年47年的观测资料统计, 丰都县年平均气温为18.1℃, 冬季 (12月~次年2月) 平均气温为8.5℃。丰都县1959~2006年47年气温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 气温的变化分为很明显的三个时段, 即高-低-高的分布, 只是各个时段的长短不一;从1959~1981年近22a来平均气温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 到1982年气温下降到历史最低值17.4℃;从1981~1986年连续6a平均气温均低于常年值;从1987~2006年20a平均气温又由低到高的一个上升趋势, 到2006年气温上升到历史最高点19.5℃。由47a冬季气温变化 (图2) 和最低气温变化 (图3) 可看。

从1959~2006年47a中低于历年平均值的有12a, 主要集中在1984~1996年间, 历年最低冬季平均气温出现在1984年为6.7℃, 1997~2006年10a间无一年冬季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值;最低气温从1994~2006年再无低于0℃, 表现为暖冬。2005年暖冬最为明显, 较常年偏高2.7℃。不难看出, 随着气候变暖, 稳定通过日平均气温0℃的初、终日分别经历了提前和推迟到全年气温均高于0℃, 无稳定通过0℃初、终日的过程, 导致积温相应增多。积温增多对农业生产有2个方面的影响。有利的一面是暖冬出现, 利于越冬作物冬小麦等的正常生长安全越冬;积温增多, 无霜期延长热量增多, 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产量。不利的一面是利于病虫害的越冬存活, 加大了病虫害的存活基数, 不利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 气流的流动会加大, 导致地表蒸发、作物蒸腾量加大, 能够促进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

2.2 降水量的变化

丰都县47年间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058.7mm。从图4可看出, 从1960~1980年21a间、1981~2006年26a间分别有7a、12a呈偏少状态, 降水偏少最多的年份 (1981、1992、2001年) 均出现在这一时段, 降水量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 在丰都县气候变化中, 气候变暖和变干几乎是同步的, 50~70年代, 气温偏低, 降水偏多, 应属湿冷年份, 80年代后至今, 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应属干暖年份, 当然个别年份除外, 整个趋势是这样。从分析的结果看, 这种变暖又变干的趋势在丰都县不是很明显。

2.3 丰都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2.3.1 干旱

干旱是在某时段日降水量低于某值, 来衡量是否达到干旱标准。主要是由于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 造成土壤缺水、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最终导致作物减产。按干旱的成因可把干旱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3种类型。实际上, 只有当作物出现生理干旱时, 才足以使作物受害。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工业、畜牧业等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丰都县干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发生较为普遍的。从对全县干旱的统计情况来看, 伏旱发生最多最重, 47a间有38a不同程度的发生, 出现频率81%, 影响是最大的。其中1959年、1978年、2001年、2006年是较重的。例如2006年7月8日到9月4日, ≥35℃高温日数达52d, ≥37℃暑热日数达42d, ≥40℃酷热日数达14d, 9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4℃。全县31个乡镇均出现严重旱情, 农经作物受旱面积46200hm2 (其中绝收面积11387hm2) , 干旱高温造成73.5万人受灾, 39.1万人、37.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县现蓄水总量仅为0.105亿m3, 实际蓄水量占应蓄水量15%, 高温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850万元, 其中农业损失12165万元。

2.3.2 雾害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 水平能见度降≤1km以下即达到雾的标准, 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雾的出现, 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 湿度增大。雾容易引发呼吸道、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浓雾易造成交通事故等, 对交通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从图5对每年雾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 丰都县每年都有雾发生。在1959~1978年间雾日都在平均值以下, 1979~2006年间除了1981、1984、2006年外, 均在平均值以上, 处在多雾的时段, 雾害有加重的趋势。

2.3.3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被中国国防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从图6对丰都县雷暴日统计情况来看, 1959~2006年雷暴平均日数32.8d。在1959~1982年23a间只有3a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上, 在这些时段雷暴发生的次数是较少的;1983~2006年24a有5a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下。从上面的统计情况来看, 丰都县的雷暴日数的变化呈现一个前少后多, 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2.3.4 病虫害

全球气候变暖, 致使丰都县暖冬越来越明显, 造成丰都县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病虫害也日趋严重, 每年丰都县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病虫害防治, 但是丰都县近几年水稻病虫害还是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主要是冬暖利于病虫害越冬, 使得越冬虫卵基数增大, 给病虫害防治加大难度;高空气流的加强, 助长了病虫害的迁飞加大了距离传播, 导致病虫害的不断发生。

2.4 对策建议

2.4.1 采取提高绿色植物种植面积, 减少地表裸露面积, 减少突发性强降水天气发生的几率, 减少雨水直接对地面的侵蚀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强降水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衍生灾害发生。

2.4.2 在冬天应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病险库、塘整治。降水期间能够充分利用每次降水蓄水, 保证干旱期间工农业生产需水;雨水多的时节能够自由调节唐库蓄水, 做到强降水唐库无损安全度汛。

2.4.3 积极做好人工增雨消雹工作。在丰都县的伏旱少雨季节, 应大力开展人工增雨工作, 增加靠天吃饭田地需水, 在南部山区易发生冰雹区, 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 减少风雹灾对烤烟等的影响。

2.4.4 积极建设为农服务“两个体系”, 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 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 拓宽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 保证旗下服务信息能尽快尽早的让一线生产的同志知晓, 灾害来临时能尽早采取规避措施, 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

2.4.5 做好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指导, 坚持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少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 减少病虫害防治在农作物上的残留, 从而达到尽可能减轻使用化学防治药品,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4.6 做好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工作, 让群众掌握各种应急抢险防御措施, 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和规避灾害的风险意识。

摘要: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通过对丰都县1959~2006年47年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丰都县80年代前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暖冬现象日趋明显, 干旱、雾害、冰雹、连阴雨、大风、雷电灾害、病虫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干旱、雾害、雷电灾害、病虫害等灾害增加;洪涝、霜冻等灾害减少。针对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产生的种种影响, 需要人们在防灾减灾中制定相应措施, 通过实施植树造林, 荒山育草、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开展人影作业、加大治污力度、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等工作, 来达到趋利避害、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影响,防御对策

参考文献

[1]胡毅, 李萍, 杨建功, 朱毅.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2]黄建, 成秀虎.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3.

[3]赵广才.保护性耕作农田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篇4: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我国水文环境;影响;应对

一、我国水资源及水文环境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而且,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一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水资源现状窘迫,但随着全球温度变化,实际蒸发耗损量增大,径流深和水储量相对减少,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的影响也在加剧。目前,大气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速度正在明显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也在加剧。气温升高将会对对水文循环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所造成的水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气候变化的种类

气候变化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分别为:

1.气候均值不变,方差及概率分布变化,这时气候的变异性表现为丰枯振幅加大或减小。

2.气候均值变化,其方差及概率分布不变,这时虽然方差及概率分布沒有变化,但均值的增减将导致概率分布位置的偏移,从而加大或减小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相对均值微小变化的敏感性表明,对气候均值变化的适应必须同时考虑对气候异常的适应。

3.气候均值变化,方差及概率分布亦变化,这时气候自然波动的周期与振幅及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都将随着气候均值的变化而加剧或减少,从而可能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带来最为不利或趋于有利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首先,气温变化如大气增温导致流域水文要素如水温,降水等的变化,因而水资源的量可能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必然引起全球水分循环的变化,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和引起水资源数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水文环境影响较大,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下,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更加尖锐,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可能更加严重。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五十年内,水旱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其次,气候变化会导致水文升高。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不少河流流域水温在近几十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水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经济的高度发展,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浓度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使近百年来全球的气温呈现出变暖的状态,平均气温增加了零点四到零点五度。

再次,气候变化会导致水文环境恶化。全球气温升高除了造成全球水循环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并将这种改变体现在水资源的重新配置上以外,还会直接影响到降水、蒸发乃至土壤的湿度状况等各因素,这种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随着流域水温的升高,水质恶化特征明显。大气增温导致流域水温持续升高和流域径流的衰减改变了流域水体生态环境,使流域水分子在运动过程中陈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化和微生物的作用发生改变,致使河体对污染物分解、降解、挥发、沉淀能力的降低,从而抑制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不断恶化,大部分河段人畜无法饮用。

四、对气候变化影响水文环境的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事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水文作为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更要尽早正确面对气候变化,迎接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挑战。面对气候变化给水文环境造成的这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树立“大水文观”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河流干涸,少数河流有水,但长年流的却是污水,传统水文所具有的以监测河流水文要素为主的任务在逐渐萎缩,为社会服务的效果,也逐渐减弱。践行“大水文”观,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增加与水资源、水环境、防洪抗旱和水资源调度管理有关的工作内容,更好的去为社会服务。我们要去摸索去实践、转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区域水资源精准测量工作,争取为水文环境的发展寻求一条适合社会发展的大水文之路。

2.加快站队结合和水文巡测步伐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严重影响,流域下垫面变化剧烈,水资源分配层次多,三水转化关系复杂。而传统的水文监测站网布设又是基于自然河流状态或人类活动影响轻微的状态,在站网布局上往往只重视河流地表水监测,而忽视了对大气水和地下水的监测,且监测技术手段落后。因此,要加快站队结合和水文巡测步伐,对于符合巡测条件的水文站全部实现巡测,真正满足流域水资源监测评价的需要。

3.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影响水文模拟精度的第一因素是水文气象信息不足。掌握不住降雨的时空分布,再好的水文计算方法也无能为力。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的影响日益增大,用过去的观测资料率定的集总式模型参数,显然难以正确模拟当前的水文过程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遥测、雷达、遥感等新技术都比较成熟,要利用这些技术获取更多更精确的水文气象信息和森林植被、土地利用、水库塘堰等下垫面信息;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以弥补观测手段之不足,并提高水文预报预见期。

总之,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给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又都带来了显著变化。气候变化非人力可所逆转,。我们需要了解气候变化带给水文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应对,努力做到人水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金星 张建云 李岩等.近50 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趋势. 水科学进展.2008 .05.

[2] 张建云, 王金星等.近 50 年我国主要江河径流变化.中国水利.2008.02.

篇5: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且在过去30年里,气候变暖在全球尺度上已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对脆弱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地挑战。本文结合对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对策

据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大面积湿地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湿地水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已影响和危及到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预测表明,这种变暖趋势将会继续,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上升1.1-6.4%降雨模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未来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水文过程的改变都将会严重地威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湿地干旱缺水、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等现实背景下,关于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及区域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1 红树林生态价值概况

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即指它的生态功能价值,是指红树林生态系统发挥出的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益的全部效益和服务功能。包括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中生命系统的效益、环境系统的效益,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1.1 生产有机物

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主要体现在木材产量上,对于一般的森林,其木材是最主要直接价值,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境绝大部分划归各保护区内,严禁砍伐。因而不存在木材产品市场,有机物产品两种形式,即活立木和有机凋落物。后者由于水体生境的动态特征,存在向外海的扩散,是近海生产力的主能源。因此,活立木蓄积量凋落物的年生产量成为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1.2 抗风消浪、造陆护堤

红树林长期适应潮汐及洪水冲击,形成独特的支柱根、气生根、发达的通气组织和致密的林冠等形态外貌特征,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消浪性能,被称为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第一道防 护林,具有巨大的减灾作用。同时,红树林生态系密集交错的根系缓慢水体流速,沉降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促进土壤形成,起到保护土壤并造陆护堤作用。1.3 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森林与大气主要通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森林对维持大气氧气平衡,减少大气温室效应有着巨大的生态作用。1.4 动物栖息地与生物学多样性保护

中国现有10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已把绝大多数现存的红树林圈入各保护区保护面积范围内,保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记录有栖息生物种类包括保护动物在内的13门26纲要44科655种,占中国浅海、滩涂栖息的生物种类的22.2%,而中国沿海滩涂面积达20799km²。这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中国浅海、滩涂的栖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一些动物在其生活史中在红树林生态系统渡过其关键性阶段有着一定的生态价值。1.5 营养物质循环与养分积累

红树林的营养物质循环不仅发生在生物组分、大气组分和土壤组分之间,而且还发生在水体组分之间,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类型,其自然补能部分即来自潮汐和海洋水体。1.6 降解污染物与防治病虫害

红树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亦可净化水体中的汞等重金属元素、农药等。通过鸟类等动物与环境的复杂生态关系,还能有效地防治海岸生态环境病虫害。2 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2.1 栖息地的萎缩

目前的海岸脆弱性研究多以气候变化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气候变化与其它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风险。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作为海岸系统的外部压力,人类活动作为海岸系统内部的主要驱动力,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耦合作用使红树林的栖息地不断的萎缩。红树林在河口滩涂分布的潮差范围较小,其前方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淹水时间的增加使其有后退分布的趋势,其后背受坚固的海岸建筑堤坝约束,再加上当前各国存在的沿海城市地面沉降明显,红树林在潮间带的栖息地日渐萎缩。2.2 影响水文过程

红树林湿地是发育于水陆过渡带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生态水文由于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系统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的 领域之一。气候变化通过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而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布,导致大气降水的形式和量发生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对气温、辐射、风速以及干旱洪涝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改变湿地蒸散发、径流、水位、水文周期等关键水文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2.3 生境酸化

气候变暖会加速泉州湾区域大气沉降,包括加速碳、氮、硫沉降的速度等,其结果势必导致泉州湾红树林生境酸化。红树植物的生长与代谢、贝类及虾、蟹类等底栖生物的代谢过程与生活史、以及鸟类珍禽都会受到红树林生境酸化的负面影响。2.4 富营养化

红树林可生长在从完全海水到完全淡水的所有盐度环境,但是完全海水条件下红树植物的根系活力均比淡水条件下低,所以海水盐度对红树林的生长尤为重要。2.4.1 湿地土壤固碳功能

红树林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及区域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中包括土壤固碳功能。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湿地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加上湿地土壤水分过饱和的状态,具有厌氧的生态特性,土壤微生物以嫌气菌类为主,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所以碳每年大量堆积而得不到充分的分解,逐年累月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2.4.2 工农业废水的进入

人为活动对湖泊固碳潜力也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东部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活动发达,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干扰较为明显,如围垦、水土流失、水利建设等,导致进入湖区的外源物质增多,沉积速率高。此外,大量的工农业废水进入湖泊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2.4.3固堤植物的阻挠

在沿海盐沼,大米草和互花米草是主要的植物类型。它们作为固堤造陆植物引入我国,如今已遍及沿海盐沼。涨潮水流经过植物群落后,水流能量大量减弱,水中所携带的大量颗粒物沉降,而在落潮初期的水流速度小,无法使滩面沉积物发生再悬浮,加大了沿海盐沼的沉积速率。2.5外来物种入侵

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在人工红树植物秋茄植株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生境海水的盐度是限制其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藤壶的附着与盐度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生境海水盐 度的下降,藤壶的附着总数量、各种藤壶的数量、藤壶最大附着层数均下降。2.6 病虫害加剧 2.6.1 生理性病害

红树林虽然是滩涂植物,但是也禁不起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尤其在幼龄期,根系不发达时,长时间的浸泡会导致植株死亡。全球气候变暖后,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致使红树林植物会有更长一段时间在水中度过,使红树的生长受到极大的威胁。2.6.2 虫害

幼龄时期红树植物抗逆性较差,容易受到虫害的威胁,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存活。其中危害性最大的虫害是发生在桐花树的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cellifera)及发生在秋茄的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在一般情况下,一些有害生物在越冬时,会因为极端低温而导致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翌年不会产生灾害。而由于暖冬,导致越冬基数逐年增加,从而极大产生危害。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人类活动影响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进而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滨海平原地面沉降,加剧了海岸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二是人类活动正改变着海岸带和滨海平原的物理环境及其演进方向,包括水动力条件、沉积物输运、地貌形态的变化等。人类活动中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筑堤建闸、围海造地等导致河流入海水沙通量减小、海岸湿地面积缩减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促进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的开展退堤还滩造林工作;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湿地污染的修复和治理;加强红树林病虫害及外来物种入侵的研究与监控工作;加强对红树林神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机理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篇6: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可能影响.

作 者:张建云 王国庆 杨扬 贺瑞敏 刘九夫 Zhang Jianyun Wang Guoqing Yang Yang He Ruimin Liu Jiufu 作者单位: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刘九夫,Zhang Jianyun,Wang Guoqing,He Ruimin,Liu Jiufu(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

杨扬,Yang Yang(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水利部水文局,北京,100053)

上一篇:文学与人生发言稿下一篇:诗词诵读比赛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