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重构

2024-05-19

解读重构(精选七篇)

解读重构 篇1

绿色设计的由来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特别是在与世界工业设计史并行发展的工业时代里, 燃料汽车, 电力机械, 化学化工与传统钢材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相结合, 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 为人们创造了舒适、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使地球的生态平衡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另外, 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 使得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毫无节制的、肆意消费的重要媒介和催化剂, 以至于人们称工业设计 (尤其是广告设计) 是鼓励人们过度消费的罪魁祸首, 招致了许多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在设计界引起了一种新的设计——绿色设计思潮的出现。绿色设计是随着“绿色产品”概念的诞生而逐步产生的一种设计方法 (也可以说是一种设计理念) [1]。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诞生于前联邦德国。1987年该国实施一项称为“蓝天使”的计划, 其主要目标为: (1) 引导消费者购买对环境冲击小的产品; (2) 鼓励制造者发展和供应不会破坏环境的产品; (3) 将环保标章当作是一个环境政策的市场导向工具。并且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符合环保要求, 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商品, 环境标志委员会授予该产品绿色标志 (第一代绿色标志) 。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

传统设计仅涉及到产品寿命周期的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制造和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几个阶段, 只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等基本属性 (如图2所示) 。

而绿色设计是用系统的观点将产品寿命循环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包括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处理及再生等) 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从产品的寿命循环周期整体出发, 在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并行工程的原理, 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等基本性能的情况下, 充分考虑产品寿命循环周期中各个环节中的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等问题。因此, 绿色设计是“可持续生产”设计, 是实现清洁化生产和生产出绿色产品的设计手段。[2] (如图3所示)

绿色设计的现状和思考

07年11月27日, 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网站发布最新第六期《绿色电子产品排行榜》显示, 微软、任天堂、飞利浦和夏普“囊括”了排行榜的最后四名:任天堂的第一份考卷就得了该排行的首次零分, 而飞利浦和微软也以仅仅2分和2.7分各列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

这一期新排行榜的前几位排名也有一些重大的变化, 索尼爱立信由于在报告回收的废旧手机数量方面的表现有所改善, 因此取代了诺基亚从第二名晋升到了冠军的位置, 三星和索尼分列第二和第三。但是,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这期最新的榜单中都由于未能达成承诺而降低列次。

绿色和平在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在其网站上声明执行回收政策的六个国家进行抽查。抽查发现:诺基亚在菲律宾、泰国、阿根廷、俄罗斯和印度的代表并没有听说自己公司宣称的回收政策, 而且提供了很多具误导性的资料。而摩托罗拉在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的工作人员也未能直接引导顾客使用当地的回收站。所以, 诺基亚从排行榜的第一降至第九, 而摩托罗拉也从第九跌至第十四名。[3]

由此可知:绿色理念尚有待更深入人心。我们在绿色文明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产品绿色设计理念的再定义

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也称为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 可持续设计 (Sustainable Design) 等, 其基本思想是:从“以人为本”的设计观转向既考虑人的需求, 又考虑生态系统, 在设计构思阶段就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 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 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为确保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在世界各国纷纷兴起。“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等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产品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的设计意识、设计定位及设计方法等问题上, 将生态意识、环境因素融入到整个设计理念中, 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 (设计、制造、运输、销售、使用或消费、废弃处理) , 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 (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 ,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这在某种程度上遵循了生态学的原理, 但其局限性也在此。生态圈是一个有机整体, 要使生态系统真正不被破坏, 就必须使生态系统中的东西维持原有循环, 不能人为创造, 也不能人为消灭。

绿色设计的“4R” (Reduce, Reuse, Recycle, Regeneration) 原则集中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宏观规划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 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

旨在支持和促进可持续设计师的创作的非盈利组织[re]design坚信设计能成为促进积极的社会变革和环境变化的催化剂, 推动对人类和整个地球友好的设计的发展, 其设计标准或许可能为绿色设计注入新的血液:

[re]duce――designs that minimize waste and raise awareness of resource use. (浪费最小化, 提高对能源利用的警惕)

[re]source――designs using renewable natural materials, managed to ensure a sustainable long-term supply. (可更新的自然材料, 可长期供应)

[re]make――designs that allow easy, cost-effective disassembly and re-use of parts at end of life. (低成本, 容易拆解, 在生命周期结束零件可重新利用)

[re]create――customized designs–encouraging a lasting bond between owner and object. (消费者可定制的设计, 加强消费者和物品间的长期关系)

[re]spond――sociable designs which invite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社会化设计, 与其他产生关系)

[re]mind――designs given character by their history–reminding us to treasure what has lasted. (用历史塑造特性, 提心人们珍爱那些持续利用的)

[re]use――designs making creative use of readymade objects and components. (发挥现有物品零件的创新应用)

[re]cycle--designs from reprocessed waste materials. (利用废弃材料的再加工材料)

[re]claim--designs using waste materials in the raw (利用合法的废弃材料)

这些标准为绿色设计加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绿色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4R”原则, 设计师正以一种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手法在推动它, 已经远远超越了原先空洞的口号, 通过创意和设计来打动人们的心, 让人们在接触产品的第一眼就产生惊叹和深思。

全球绿色设计新盘点

Green Being是The City of Chicago’s Green InitiativesCommittee (芝加哥绿色创新协会) 和Chicago AIA Young Architects Forum共同举办的一个名为“reTHINK/reDESIGN/reCYCLE”的设计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设计, 这是一个很巧妙而且易实现的reUSE设计, 特别适用于在车站等地方, 这不仅是材料的重利用, 而且还是知识的再利用。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将垃圾箱和可回收箱区别开 (目前都是很难一眼就区别的) 。让垃圾箱里的报纸, 资料之类的, 以一种被人接受的方式让下一人免费阅读, 延长生命。

图6所示这个“wind to light”是一个LED灯, 但是它没有电池也不接有电源, 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发光二极管, 它不是通过太阳能, 而是来自于风, 有一个小风扇驱动一个小涡轮而产生电源。“wind to light”来由Jason Bruges为2007英国建筑周 (architecture week 2007) 所做的一个装置设计。2007建筑周的主题是“生态和可持续”, 启发人们对他们居住的空间和周遭作创造性的思考。所以Jason Bruges的这个“wind to light”并不是一个单一的LED灯, 而是由500个小风力发电机提供能源的灯光组, 一个室外装置。探索城市中风的能量, 将其视觉化的表达出来。LED灯和风力发电机安装在一根柔性的杆子上, 它可以随风摇曳, 而当几百个这样的灯在城市的夜晚出现时, 就变成一大群的萤火虫, 一朵流动的电子云就将风视觉化的刻画出来。

Indes, Peter Hiort-Lorenzen&Johannes Foersom设计 (丹麦) , 使用的材料是Cellupress, 一种树木纤维材料用来代替塑料。这种材料代替的绿色设计很多, 而这个表现的非常出色, 能够促使这种材料应用的更大的范围。

Energy Seed, 由Sungwoo Park和Sunhee Kim设计。虽然目前还是一个概念性设计, 而且看起来还有许多待克服的问题, 但它所诉求的理念相当不错——将废弃的电池当成种子投入这个回收箱, 为我们自己种出光明的未来。这个光明不仅仅只是纯粹的物质层面, 更着眼于深刻的“精神”层次。根据设计师的说法, 一般我们以为电力耗尽的电池, 实际上里面还有不少电力, 只不过电压降到0.8~1.2V, 所以没办法推动较大型——像是相机、PMP之类的电器。然而只要将这些电池串联起来, 用来推动LED灯泡则是绰绰有余。因此所有投入Energy Seed里的废电池, 都会再被拿来点亮上头的灯光, “榨干”电池内所有的电力, 丝毫不浪费任何一滴能源, 同时也为路人点亮一盏明灯。

结语

绿色设计任重道远。当然设计师理应成为绿色设计的急先锋, 在设计的过程中自觉的贯彻。但仅仅这样还不够, 毕竟设计师的力量还是相对单薄, 舆论的宣传和政策的提携鼓励也至关重要。企业决策层更应该有一颗环保的心, 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 也要兼顾社会价值和生态和谐。

毕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摘要: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特别是在与世界工业设计史并行发展的工业时代里, 社会化大生产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 为人们创造了舒适、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使地球的生态平衡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 在设计界引起了一种新的设计——绿色设计思潮的出现。当今,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正迫使人们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有限资源, 使整个社会经济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的绿色设计已成为发展潮流。

关键词:绿色设计,环保,工业设计,再设计

参考文献

[1].卢岚, 齐二石.发展绿色制造势在必行[J].机械设计, 1999 (5) :37–39.

[2].刘志峰, 刘光复.绿色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机械设计, 1997 (1) :1–3.

[3].产品设计编辑部,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全球企业绿色排名.《产品设计》杂志第47期.2008.1.32–34.

[4].傅志红, 彭玉成.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2 (2) :10–12.

解读重构 篇2

一、数轴式板书

数轴式板书,先画一条时间数轴,然后从历史发展的视野和角度,将一连串的历史事件陈列在时间数轴上,就某一历史事件而言,可追踪过去,展望后来,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洞悉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使零碎的历史知识表述形象化、条理化和宏观化,以提炼出相关历史事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本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基本沿着历史发生的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内容(整顿银行与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福利)、效果及其实质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来设计的,手段简朴,便于教与学同步进行、推进且有机配合,可贯穿课堂始终。但就这节课而言也有弊端,学生看到数轴式板书,容易产生历史时间概念的误导,即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标志新政开始,争议不大,但至于新政什么时候结束在历史学界就存有争议,有1939年、1941年、1943年甚至有40年代上半期之说。

二、诗词式板书

板书设计最忌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用诗词做相关内容的板书,往往能起到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之感,能激活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为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语言凝练优美,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学生朗读时往往能琅琅上口、好记易懂。可见在教学中因材巧用诗词作板书,所引用的诗词表达的语境能与教材内容相连相吻合,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板书设计,它能挖掘教材的历史内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宋朝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寓意人在心情绝望之时,又看到了前方的光明,也可以说是在事情陷入绝境时,又转而出现了新的转机,这个变化其实就是罗斯福临危受命,广大美国民众心理前后反差的写照。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定”可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罗斯福讲:“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让我们学生从咬定“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中清楚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名作《离骚》,意思是: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我们可以借此诗词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为我们今天应对金融危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哪些借鉴和启示?

三、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最为常见和普遍采用的一种板书形式,教师在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板书将所归纳出的教学要点按顺序呈现出来。好的提纲式板书不墨守成规,它力求用语简练,谋局布篇脉络分明,遣词造句力求凝炼,整个板书无不体现出表达的概括性、逻辑的层次感和语言的对仗美。

本板书的思维导图就是三部曲:走进新政、再现新政、感悟新政。走进新政既有政治危机又有经济危机,用书上的小标题“临危受命”;再现新政是本课的重点部分,体现了罗斯福通过什么措施实现了力挽狂澜的效果。当时危机中的美国面临“路在何方”的摇摆之中,有三条道路(社会主义之路、法西斯之路、自由放任之路),罗斯福另辟蹊径,开辟一条创新之路,以“三业二保”从金融业、工业、农业出现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良方,并且在社会保障上实现了短期与长期的保障措施,均取得显著改善的效果;“三变一同”是指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在政策上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在新的模式上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上成为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不变亦称“一同”之处: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也就是实质上与胡佛一样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走出困境,产生“三重影响”,就是直接影响(经济)——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间接影响(政治)——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感悟新政”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耗时不多,价值不小,我们通过对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了解,从他身上学习可贵的精神和品质:身残志坚、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爱国救民等。

四、总分式板书

总分式板书是一种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板书,适用于先总后分教学内容的呈现,它能突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体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的体系。好的总分板书设计需要教师首先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板书框架结构,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有规律的系统;它要反映出教师授课的过程,既能体现教师提纲挈领、概括剖析、优化教学的能力,又能理清教学思路,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特点是:概括性强,条理分明,能清晰地展示教材各部分间的横向联系,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有时也把教材内容的纵向联系,按照并列的形式进行分别归纳。这种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主干知识,能够使学生把握各历史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教学主题“罗斯福新政”可分为并列层面的背景、内容措施和作用意义,然后在内容措施和作用意义上从四个方面分支加以阐述,板书总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能尽可能地通过板书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五、故事式板书

历史教学中,可将“主题人物故事式”应用于课堂。即在把握历史人物所在历史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日常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充分想象,使零零散散的知识点围绕主题人物展开,从而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使历史基础知识更具条理化、系统化,这也是新时期高中历史学习能力的需要。endprint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表明美国这个“山姆大叔”病得不轻,而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为奄奄一息的“山姆大叔”大动手术。罗斯福打破“自然疗法”,对病人的态度乐观、充满自信,凡是能治病的药都开给病人服用,病人(经济)马上恢复信心,并逐渐康复。另外为使板书美观,我们还可尽力做到既醒目又悦目,使表达的词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这样板书就能形象直观,赏心悦目,文题统一,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六、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一种以图示意、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它集数字、符号、线条、图形等为一体,是教师在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图示式板书用符号、线条、图形,配以简要文字示意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具有直观、简洁、形象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深刻地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方法是基于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基础上完成的,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技艺技能及审美情趣。

本板书设计所呈现的内容依据考纲说明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就是新政的实施、实质、作用和意义。图示式板书中心部分是“危机”两个字,是指1929~1933年的爆发,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胡佛采取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也就意味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在板书左侧重点点出“固守”;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新政的创新措施,也就是针对金融、工业、农业采取了相应的“三项”得力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用,提高了工业和农产品的价格,稳定了社会秩序,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工人提供了“保障”措施,既有应急的效应,又有法制的长远保障。“一实三响”是指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三响”是三个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七、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条理清楚,简约明了,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简洁之美。表格配以适当的文字提示,可以清晰地体现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关系。表格板书整齐对称、清晰明了,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出重点的词语或关键语句填入相应的空格,培养了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摄取、解读和运用能力,加深了学生的感知印象。

恰当的表格板书不仅使教学重点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能提炼历史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罗斯福新政》表格式板书,老师事先拟好表格的栏目,让学生对应问题、对策、效果、实质、影响来填空,这对学生学有所助、学有所发,能够体现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学会了板书表格填空,就养成了收集有效信息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概括历史信息大有裨益。

八、提问式板书

为了使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历史概念,理解和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历史知识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可将板书设计成提问式,即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多重问题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种板书能较好地反映教师授课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在有的放矢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问题自主探索的学习。

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课堂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和学习是肤浅的。此板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来采访社会群众、总统先生、在野党等,提出8道问题,这些新颖独道的质疑其实就是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强化、理解、传递。

参考文献

[1] 许翊.“美的板书”让语文课堂“亮”起来.现代语文,2013(3).

[2] 高月新.借助思维数轴厘清史实联系.社会纵横,2011(9).

[3] 曹丽娟.幸福教育:活用板书提高表达能力.新课程,2013(3).

[4] 杨占武.课堂教学板书之管见.学园,2013(2).

【责任编辑 关燕云】endprint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表明美国这个“山姆大叔”病得不轻,而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为奄奄一息的“山姆大叔”大动手术。罗斯福打破“自然疗法”,对病人的态度乐观、充满自信,凡是能治病的药都开给病人服用,病人(经济)马上恢复信心,并逐渐康复。另外为使板书美观,我们还可尽力做到既醒目又悦目,使表达的词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这样板书就能形象直观,赏心悦目,文题统一,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六、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一种以图示意、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它集数字、符号、线条、图形等为一体,是教师在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图示式板书用符号、线条、图形,配以简要文字示意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具有直观、简洁、形象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深刻地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方法是基于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基础上完成的,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技艺技能及审美情趣。

本板书设计所呈现的内容依据考纲说明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就是新政的实施、实质、作用和意义。图示式板书中心部分是“危机”两个字,是指1929~1933年的爆发,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胡佛采取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也就意味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在板书左侧重点点出“固守”;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新政的创新措施,也就是针对金融、工业、农业采取了相应的“三项”得力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用,提高了工业和农产品的价格,稳定了社会秩序,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工人提供了“保障”措施,既有应急的效应,又有法制的长远保障。“一实三响”是指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三响”是三个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七、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条理清楚,简约明了,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简洁之美。表格配以适当的文字提示,可以清晰地体现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关系。表格板书整齐对称、清晰明了,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出重点的词语或关键语句填入相应的空格,培养了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摄取、解读和运用能力,加深了学生的感知印象。

恰当的表格板书不仅使教学重点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能提炼历史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罗斯福新政》表格式板书,老师事先拟好表格的栏目,让学生对应问题、对策、效果、实质、影响来填空,这对学生学有所助、学有所发,能够体现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学会了板书表格填空,就养成了收集有效信息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概括历史信息大有裨益。

八、提问式板书

为了使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历史概念,理解和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历史知识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可将板书设计成提问式,即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多重问题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种板书能较好地反映教师授课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在有的放矢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问题自主探索的学习。

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课堂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和学习是肤浅的。此板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来采访社会群众、总统先生、在野党等,提出8道问题,这些新颖独道的质疑其实就是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强化、理解、传递。

参考文献

[1] 许翊.“美的板书”让语文课堂“亮”起来.现代语文,2013(3).

[2] 高月新.借助思维数轴厘清史实联系.社会纵横,2011(9).

[3] 曹丽娟.幸福教育:活用板书提高表达能力.新课程,2013(3).

[4] 杨占武.课堂教学板书之管见.学园,2013(2).

【责任编辑 关燕云】endprint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表明美国这个“山姆大叔”病得不轻,而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为奄奄一息的“山姆大叔”大动手术。罗斯福打破“自然疗法”,对病人的态度乐观、充满自信,凡是能治病的药都开给病人服用,病人(经济)马上恢复信心,并逐渐康复。另外为使板书美观,我们还可尽力做到既醒目又悦目,使表达的词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这样板书就能形象直观,赏心悦目,文题统一,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六、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一种以图示意、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它集数字、符号、线条、图形等为一体,是教师在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图示式板书用符号、线条、图形,配以简要文字示意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具有直观、简洁、形象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深刻地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方法是基于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基础上完成的,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技艺技能及审美情趣。

本板书设计所呈现的内容依据考纲说明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就是新政的实施、实质、作用和意义。图示式板书中心部分是“危机”两个字,是指1929~1933年的爆发,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胡佛采取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也就意味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在板书左侧重点点出“固守”;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新政的创新措施,也就是针对金融、工业、农业采取了相应的“三项”得力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用,提高了工业和农产品的价格,稳定了社会秩序,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工人提供了“保障”措施,既有应急的效应,又有法制的长远保障。“一实三响”是指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三响”是三个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七、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条理清楚,简约明了,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简洁之美。表格配以适当的文字提示,可以清晰地体现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关系。表格板书整齐对称、清晰明了,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出重点的词语或关键语句填入相应的空格,培养了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摄取、解读和运用能力,加深了学生的感知印象。

恰当的表格板书不仅使教学重点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能提炼历史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罗斯福新政》表格式板书,老师事先拟好表格的栏目,让学生对应问题、对策、效果、实质、影响来填空,这对学生学有所助、学有所发,能够体现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学会了板书表格填空,就养成了收集有效信息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概括历史信息大有裨益。

八、提问式板书

为了使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历史概念,理解和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历史知识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可将板书设计成提问式,即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多重问题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种板书能较好地反映教师授课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在有的放矢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问题自主探索的学习。

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课堂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和学习是肤浅的。此板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来采访社会群众、总统先生、在野党等,提出8道问题,这些新颖独道的质疑其实就是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强化、理解、传递。

参考文献

[1] 许翊.“美的板书”让语文课堂“亮”起来.现代语文,2013(3).

[2] 高月新.借助思维数轴厘清史实联系.社会纵横,2011(9).

[3] 曹丽娟.幸福教育:活用板书提高表达能力.新课程,2013(3).

[4] 杨占武.课堂教学板书之管见.学园,2013(2).

解读重构 篇3

图像一般来说是具象的、特指的, 而图形是指在二维空间中用轮廓划分出的形状, 是抽象的、普遍的。通过理性思维的归纳和总结, 把图像归纳总结成为图形, 图形就上升到符号意义的层面, 代表的不再是具体的“某个”物, 而可以成为“类别”的综合涵义, 因而用图形语言可以更加适合解释表达抽象的意义和概念。

但图形只是空间的一部分, 它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更没有时间上的维度, 而图形动画 (m otion graphic) 则解决了这一问题———用图形、符号、表格等元素, 配以人声或音效, 通过图形符号的变化组合, 形成意义, 以动画的形式传达信息或者解释某种概念, 进而能完成解释和说明的功能, 最终达到有效传达内容和实现情感对接的目的。

m otion graphic起来最直接的译意就成为“动起来的图形”, 图形动画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但这一释义也仅描述了图形动画的最浅层特点。graphic一词除了“图形”的含义, 同时还有“详细的描述/描写”的含义, 而这一层意思套用在m otion graphic中的时候, 才能更为准确全面的描述出这一动画类型特点和应用范畴———“动”是形式、是方法, “描述”是根本, 才是核心目的。

尽管同为动态影像, 和依赖人物角色来讲故事的动画片与电影不同, 图形动画属于动画与平面设计的交叉学科, 其的主要功能在于将平面元素动态化, 从而进行信息表述, 让信息传达的过程变得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借由多样的表现形态在视觉传达语言上呈现出丰富多姿的效果, 从整个传达信息的过程来看, 图形动画的表述方式实现了对视觉传达语言的重构。

一、讲故事———逻辑性的信息表述

由于图形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在表述一些问题的时候有着天然的优势, 比如在一则新闻节目中介绍关于社区医疗新举措的新闻便运用了图形动画, 用简明的图形和动态效果将家庭、社区、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通俗易懂。

图形动画的这种功能称之为叙述性视觉设计, 其首要任务是说明白问题, 阐明信息的内在逻辑性, 因为视觉传达的核心是信息, 而图形动画中的信息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是单个的信息点, 而是有内在逻辑性的信息链。

例如国内著名的动态信息设计工作室LX U studio接到一个项目———制作一个推广M IN I汽车如何驾驶才能使车辆运行更加顺畅的信息说明视频。他们采用的就是图形动画的形式, 在这个作品中既有清晰的叙述脉络而且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描述问题———发动机积碳、抖动;解释原因———有些M IN I的车主开车过于“温柔”;给出解决方案———做一名“激动车驾驶员”, 该出脚时就出脚。

尽管图形动画的表现形式在解释一些专业的汽车知识时发挥了它的优势, 让外行也能看明白, 但创作者并没要把这个短片做成了一个冷冰冰的动态说明书, 在一些段落和配音方面处理的非常富有趣味性, 力求达到通俗化的传播效果。

除了严谨的叙述逻辑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图形动画的艺术性在一些领域中走的更远, 被更为深层次的挖掘出来, 比如电影领域。

最先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是影响美国近代平面设计史的设计师索尔·巴斯 (Saul B ass) , 他在为一些影片进行美术设计时, 独出心裁地为片头字表配上生动活泼的动态图形, 如他的代表作品《金臂人》和《迷魂记》, 这些动画巧妙地暗示了影片的主题, 反映了影片基调, 从而使单调乏味的演职人员表和谐地成为了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大胆的创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形式, 广受观众们的喜爱, 其后为不少国家的影片所沿用, 例如电影《逍遥法外》、《007皇家赌场》、美剧《广告狂人》的片头部分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二、摆数据———动态信息设计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 任何问题我们都能轻松的网罗庞大的相关数据, 但信息爆炸式增长, 人们希望接收数据信息的过程快速高效, 而且获取的过程最好能既轻松又有趣。但是面对那些庞杂的数据, 其冰冷的外表却常常让人对其望而生畏。由此图形动画的特点使其成为信息设计师的首选:先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 在不能曲解数据意义的前提下将这些抽象的数据形象化, 始终保持理性的思路下不遗余力的展现图形变换之能事, 配合大量的画面转换方式, 最终以清晰、吸引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信息传达的过程变得有感性和具象, 信息接收的过程变得轻松容易;同时图形动画又拥有部分影像语言的叙事特征, 通过影像符号和蒙太奇来表达意义, 更能感动观者。LX U studio的《北京房事》和日本设计师Kenichi Tanaka的《奇怪的日本》就是这类作品的优秀代表, 其中涉及到繁杂的数据和一些晦涩的名词, 十分适合用这种方式去表达。

再如, 采用扁平化设计风格, 用极简的符号和高纯度的色彩搭配, 形成独特的风格感, 在动态和设计两方面找到了平衡点。

这类作品往往重视信息传达的接收效率和接纳效果, 例如《十分钟看懂中国》、《5分钟, 让你了解自己都交了哪些税》, 《十分钟带你看懂上海》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窥见设计者对于作品高效率传达信息的信心。

三、拼元素———视觉效果与形式感

图形动画离不开运动这个核心要素:运动元素的变化, 运动节奏的变化, 时间空间的变化, 以及色彩的变化, 都可使图形动画的运动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会传达出不同的讯息, 营造出不同分氛围, 这个特点使得许多大型的现场演出如服装走秀、开幕式或者颁奖典礼都会利用图形动画做动态的背景, 配合现场活动的主题和音乐营造出华丽壮观的效果。这些图形动画没有特定的主题, 主要以迎合音乐、制造氛围为主, 在充分渲染舞台的同时不喧宾夺主, 确保让观众把视线与注意力都集中在舞台上的人和活动。

图形动画应用于音乐领域另一个主要形式就是音乐M V, 图形本身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在视觉上完成了与音乐的主题的同步表达, 拼贴的视觉风格将看似普通的图形从原来语境中抽离出来, 图形的堆叠、元素的拼贴形成新的语境, 表达出特定的主题, 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拼贴手法是具有鲜明后现代风格的设计形式, 它反对一切秩序化的样式、崇尚多样性;它力求打破时空关系与逻辑关系, 从而得到一种看似随机偶然的视觉状态。

例如, 在英国歌手M ika《lollipop》的动画M V讲述的是小红帽的故事, 但最为特别的是整个M V中的充满了造型各异、色彩瑰丽的糖果图形, 可以说用糖果构建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又如, 在电子音乐二人组C assette Schw arzenegger的《Super H i Fi》和《play》两首M V中都运用大量复古造型的图案进行拼贴, 配合高饱和度的色彩, 强烈的节奏感和快切镜头营造出上世纪80年代的时髦感, 在视觉语言上与音乐本身的强烈迪斯科风格不谋而合, 在内容表达和形式上得到了双赢。

图形动画的制作多采用二维软件或者三维制作再渲染成二维的效果, 但C hannel的动画广告《H ere C om es the B eauty Pack》采用的却是定格动画的制作方式。在这则广告中, 设计师利用C hannel化妆品的黑色包装拼贴成了机器人、蜘蛛、女郎等形象, 黑白色的画面点缀化妆品的点点朱红, 让整个广告在优雅中洋溢着活泼, 而定格动画的拍摄手法让这支广告在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氛围中实现了商品特点和品牌文化的传达。

另外, 由于图形动画冷静、理智的美学气质与其他影像形式不同, 这也让图形动画受到了很多实现性短片的青睐, 如音乐短片《M y red hot car》和《rem ind m e》。前者给人的印象:另类、抽象、疏离、冷静极简的图形和电子乐变化紧密配合, 图形元素重新组合变化的过程让人惊奇, 再运用打散重组的方式处理成一个个平面构成画面, 给人一种强烈的秩序美感。

而后者在温暖的电子味儿音乐和怀旧的色调氛围中, 以一种全新视角展示了现代人的城市生活:人体构造、水循环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等, 探索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崭新美学在图形动画中实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 抽象主义、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思潮也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此类动画的设计调性。例如法国动画片《暗夜恐惧》中几个故事段落的中间部分是由一个陈述“我害怕…”的画外音和抽象几何图形动画所组成, 这个部分与剧情并没有关联, 如果说女性的独白是人们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恐惧, 而那些抽象图形变化所形成的无法言明的情绪涌动才是人们内心中最深层的恐惧:尖锐的角、突兀的线、不规则的形状变化将像人们内心对无法掌控、无法预知事物的恐惧变得可观可感。

由此看来, 对于表述人类精神和心理层面的一些的概念图形动画有着得天独厚的的优越性, 而且这些探索性的实践让图形动画的视觉品格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四、结语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变革总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而每一个点滴的进步有是以技术条件为基础, 而图形动画让学科的边界变得模糊, 不断地吸纳其他学科的表现技法和美学元素, 更新了信息、传播载体与受众三者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以一种更完整、更充实、更具感染力的方式重构了视觉传达语言, 这种语言和表现样式能够满足新的视觉文化需求, 描述新的视觉文化潮流。

而更不能忽略的是, 图形动画本身的存在意义, 正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 图形动画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其与生俱来的时代烙印, 以及它所带来可能性和社会变革, 更加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电子传媒时代, 电影、电视、互动媒体大行其道, 信息传递的过程是否应该继续保持静止?还是顺应潮流, 用新的视觉传达语言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

摘要:图形动画作为平面设计与动画的交叉学科, 近几年众多的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围绕这一概念做出大量优秀作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优秀的图形动画作品, 探讨如何利用图形元素和动画手段实现信息的可视化传播, 以及图形动画独特的视觉语言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产品用户体验以及美学上的价值。

关键词:图形动画,视觉传达语言,信息设计

参考文献

[1]宋方圆.从表现到解读——运动图形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J].北京:设计, 2012.

[2]华阳.图形动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1.

解读重构 篇4

依照传统的观点, 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客观记述, 它代表着真实 (reality) 。而文学则带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夸张、隐喻等特点, 因此又被视为虚构 (fiction) 的范畴。而到了新历史主义的时代, 海登·怀特等人则着手消除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对立。在《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一文中, 怀特重点探讨了历史叙事的虚构性, 以及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并希望通过“把历史学科重新拉回它同其文学基础的密切关系上”, 来警示历史叙述者“警惕单纯的意识形态的歪曲。”1在笔者看来, 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 以证明自己关于历史本文具有文学虚构性的观点。

一、历史本文的情节性

首先, 怀特借鉴并批判了福莱 (Northrop Frye) 和R.G.柯林伍德 (Collingwood) 的观点, 提出“编织情节 (emplotment) ”的说法。在他看来, 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故事性, 而在历史学家看来, “历史事件只是故事的因素”2。而事件通过历史学家的“压制和贬低一些因素, 以及抬高和重视别的因素, 通过个性塑造、主题的重复、声音和观点的变化、可供选择的描写策略等等”3, 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故事性的历史文本。历史本身不具有情节结构, 而是历史学家在记录组织的过程中, 使其呈现出悲剧性、讽喻性或其他的表征。历史学家对具体事件进行阐述, 要具有将系列事件编织成故事的预先能力, 根据个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 并依据经验为事件选择情节结构, 对事件碎片进行整合, 便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文本。因此, 怀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历史叙事从本质上说靠近诗歌, 属于话语写作的范畴, 历史叙事依靠神话式的情节结构, 而这种结构决定于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

然而, 关于历史学家为什么必然要将历史事件故事化叙述, 怀特则做出了这样的解读:他以神经病人因对于过去事件陌生化而产生恐惧、苦恼以致发病的现象作对比, 认为读者如果想要理解一件过去发生的、他们所不熟悉的事件, 那么这个事件必然要进入某种已知的结构中。也就是说, 只有将事件置于某种“情节结构的范畴”之内, 事件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才可能被驱散, 从而让读者了解事件作为碎片存在的细节, 以及事件作为整体一部分存在而处于已知的模式中的功能。事实上, 借用艾德拉姆斯关于文学四要素的说法, 历史学家描述过去的事件而形成历史文本 (作家反映世界而创作文学作品) 并不是历史叙述的终结。只有当读者阅读历史叙事并做出反馈, 一个历史叙述过程才算完成。而读者对于历史叙事的理解在某种程度左右了历史学家的历史叙事。另一方面, 从接受的角度考虑, 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叙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隐含读者。在意识层面或潜意识层面, 历史学家的创作主体同时也是读者主体。历史学家事实上是依照读者的需要来进行历史话语世界的构建。而在这一角度来看, 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是无限靠拢的。

从历史学家主体创作与读者客体接受两方面论证, 怀特以其严密的逻辑推理, 从客观必然性的角度论述了历史文本带有文学性特征的必然倾向。而关于历史文本的情节结构, 怀特在其他的论著中也有大量的论述。依据“情节编排模式”, 他认为, 历史学家在进行文本叙述时, 往往将零散的历史碎片嵌入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节结构中, 即“浪漫剧、悲剧、喜剧和讽刺剧”的情节结构, 这样的结构, 即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亲身经历、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的意识形态 (无政府主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 和读者对关于陌生事物的文本接受过程中的必然前提。

二、历史本文的象征性

之后, 怀特又从历史叙事的隐喻性入手, 进一步探讨历史文本的文学性。他首先就通常的文学理论家对于“语境”这一概念的预设, 对语境 (历史背景) 具有具体性、平易性、透明性这一观点进行解构。在他认为, 所谓历史背景事实上就是历史学家研究这些语境时阐述的虚构文本。而这些文本显然并不能真正的完整的揭示本真的历史语境。因为不了解, 所以要诠释, 而诠释不能揭示事实, 那么就不得不需要更多诠释, 更多的诠释直接导致了事实被打散在多层结构的各个层面里, 真相也被叙事结构更多层的覆盖。而这种矛盾的产生, 依照怀特的观点便是:尽管历史叙事往往以故事的形式讲述, 历史事件本身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历史事件可以看成是在一个时间轴上的一个个碎片, 而历史叙述则设计出某种系统, 将碎片的时间顺序进行编码, 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叙述。这样的综合性 (或者说“调和性”) 将历史叙事指向扩展了的隐喻。作为一个象征结构, 历史叙事并不为了“再现 (reproduce) ”而存在, 而是引导我们向某种方向思考, 并将感情价值融入我们的思想。

就此种现象, 怀特引用列维—斯特劳斯 (Levi-Strauss) 的“欺骗性纲领 (fraudulent outlines) ”理论, 指出历史学家构造象征结构的方法, 即:历史叙述往往通过“剪裁事实”和“夸大事实”两种方式为故事化的历史叙事文本赋予一种综合情节结构的象征意义。“剪裁事实”主要借鉴于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历史学家在为了维护其叙述的“总和谐型 (overall coherence) ”时, 往往会对具体事件进行取舍来构成综合性故事。“因此, 列维—斯特劳斯得出结论:‘除去使历史的某一瞬间活跃起来和掌握它的有价值和不可缺少的努力外, 我们还应该承认历史从未完全脱离神话的本质。’”4而关于“夸大事实”, 怀特给出了一组公式。在他看来, 历史事件的碎片是以其原始的状态顺序排列在时间维度上, 而历史叙述过程中, 历史学家给不同的原初事件赋予上不同的地位, 便给整个事件系列施加清晰的模式和“意思”。这样一来历史叙事的事件系列就具有了虚构模式中的情节结构。

历史本文的“象征性” (又称“隐喻性”) , 可以说, 是怀特对于历史文本“客观性”的进一步消解。历史事件的碎片以其原始的状态散落在时间维度上, 而阐述这些历史事件的历史学家, 为了使叙事具有条理的嵌入某一情节结构中去, 就必须将历史碎片有意无意的依据结构模式的需要进行裁剪或扩大。这样, 历史叙事便不可能真实的、完整的反映出过去的原貌。这样被历史学家“处理”过的历史叙事和叙事结构必然会带有历史学家个人的意识形态, 或深深的烙上时代色彩, 沾染上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三、历史本文的比喻性

最后, 怀特谈到了历史原貌到历史叙事的解构与重构。历史学家要将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介绍给大众, 而大众对其一无所知。那么, 历史学家就不得不首先通过“比喻”, 将陌生的东西与已知相靠拢。怀特指出, 历史学家自己理解历史而“采用的编码、通讯、交流工具是受过教育的人所使用的一般的语言。为了使数据产生意义、把陌生转化为熟悉、把神秘的过去变为易于让人理解的现在, 历史学家使用的唯一工具就是比喻语言的技巧。”5这这些观点主的主要论述更多记载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元历史》中。“比喻”的手法本身是对历史原貌进行解构, 再根据现实元素进行重构。由此, 怀特认为, 历史学家事实上和诗人一样, 都是就具体的事件而产生相应的叙事模式, 即使是自认为“客观”的描述, 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对事件本质的解释 (也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添加了主观性因素) 。

事实上, 历史学家进行历史叙事的过程中, 原始存在的历史碎片的集合并不存在这某种诗学结构 (情节结构) , 而历史学家为了使自身的叙事有意义、被理解, 就不得不通过“比喻”这一环节, 将历史著作中隐含的结构转化为读者所能接受的话语结构。而历史学家撰写历史文本时, 使用的“比喻”的具体方法, 就是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语。历史对于读者来说是未知的、陌生的, 历史学家试图将历史介绍给读者, 就必须要解决“怎样认识无形状的整体把可观察道德部分凝聚在一起的关系模式”6因此, 历史学家通过“叙事”, 采用散文话语的系列, 将最初的比喻模式中的事件系列解码, 在再另一比喻模式中将原事件系列进行重构。可以说, “比喻”即是联结历史意识的叙述类型与历史话语深层结构的重要纽带。这样看来, 历史本文的比喻性, 正是历史叙事文学性的重要佐证。

结语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给人们带来了反思历史的新视角。在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下, 人们开始解构历史叙事的权威性和客观性。正如海登·怀特所不断强调的, 用新历史主义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历史, 明确历史叙事的文学虚构性, 正是每一个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叙事时所要反复告诫自己的。回首世界各民族自上古传下来的各种史籍, 历史的叙述者与接受者在完成历史叙事和形成个人历史认识的过程中, 难免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干预。这样具有文学虚构特征的历史文本被当代读者接受并提出质疑。而当代历史叙事, 尤其是民间“草根作家”的历史叙事, 往往在避免官方意识形态侵入的同时, 却必然陷入大众审美意识形态的引导。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不同时代的历史叙事进行审视, 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摘要:作为“新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海登·怀特 (HaydenWhite) 是当代美国著名思想史家、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主导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历史哲学领域中的语言学转向, 并将历史意识与历史方法引入文学批评领域, 消解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学科界限, 完整并系统地对“历史”进行了理论建构。《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是海登·怀特的主要论著之一, 本文将以此为例, 简要探讨海登·怀特的历史文学观, 并试图就近日当红的网络历史文本《明朝那些事儿》进行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分析与批评。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情节结构,隐喻

参考文献

[1].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译.《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

[2].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卷五,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年.

[3].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解读重构 篇5

对经典的解读, 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感受心与心的碰撞, 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内在涵养拔节, 还能完成对经典大作的继承与传颂, 即那些经历时间沉淀下来的往哲先贤用智慧熔炼的结晶。例如:雨果的《悲惨的世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琳那》等就像一座座瑰丽俊洒的殿堂, 是高雅的、神圣的, 渴望被人理解的。

一、在课堂教学里, 多媒体的使用可使教学设计新颖、内容丰富。

那么, 多媒体视阈下, 以外国文学课堂解读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为例, 谈教学的特点:

(一) 潜在交流性

当文学教学以多媒体为载体, 其声色通和、行文特色的特点将更加直观、具体。每一本

书就像个微社会, 需要用瞳孔记录画面、用耳朵铭记呐喊、低吟。情境再现式教授方式, 有利于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期待与追求。多媒体交互性的特点, 架起了作者与读者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外在传输与内在感悟构成了以内容为横坐标, 以升华为纵坐标的平面图, 是作品与读者潜意识对人生的一次洽谈与交流。在老师面面俱善地解读名作中、在小组同学立足巴尔扎克作品, 谈“欲望”的表演中, 在与“幸福”对话中……学生体会、感悟绽开在巨著中的美丽心灵, 是对话, 更是心境的升华。多媒体通过色彩、音符、画幕将经典的魅力彰显得淋漓尽致, 让交流超越作品本身, 达到由身到心的融合。

(二) 延伸性的情境营造

人们对新奇事物都有探知的欲望, 新视野下创新型的课堂教学不仅为课堂教学增色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处的创新, 可以是著作方面, 可以是心灵的奇思妙想, 即情感的延伸。老师精心设计安排的解读《安娜·卡列琳那》的课件,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将至情至圣的安娜, 这个美丽娇媚的女主人公形象彰显无遗。大容量性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变的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快感, 即一种穿越式的亲近。每一部经典都是瑰宝, 蕴藏着丰富的意义。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小说中精彩的片段展现出来, 这样让学生更容易走进作品。孟子强调“知人论世”, 老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叙述加视频将托尔斯泰这位文学泰斗刻画在人们的脑海里。正是因为这样的铺垫, 才会理解安娜、沃伦斯基等在那个社会的挣扎与痛苦。情境营造是多媒体教学性质的最佳体现, 使故事情节不仅活脱脱地展现在课堂上, 还延伸在学生的心里。

(三) 多感官合作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带动性, 这是毋庸置疑的。视觉、听觉、味觉等的相互合作让整个课堂生动活泼。就像安娜, 听其声、观其态、品其味, 在这样多视角、多声部、多画面的结合下, 她独有的立体感与娇活感就完美地呈现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言语是有翅的道具。感官是带动情愫形成的必要条件, 声声结合、声画相抵, 作品就丰富而安静。丰富是因为其艺术特色、人物、情节;安静是因为安娜的结局与整个社会画面的终止。

二、课堂解读经典对人文素养的重构——以课堂解读巴尔扎克作品为例

(一) 心理效果——感知与认识

课堂是审美主体 (学生) 与审美对象 (经典) 在审美活动 (教学过程) 中建立审美关系必要的审美环境。课堂的感染性可很快带动学生进入教学内容, 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是个体在后天产生的一种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是人对客体的一种自觉的需求。人有一个强大的对外在的感知系统, 可以感受多声部的音律、多维效果的动画……它们通过感觉神经末梢直击入人的大脑。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基础, 是识美、创美活动的基础与保障。在小组同学呈现巴尔扎克作品时, 和谐的音符, 拉斯蒂涅、高老头的画面, 再现式情境描摹, 使课堂内容就像一出多幕剧展现出来, 在过渡中把作品拉进现实, 在声、色中感受巴尔扎克作品的绚丽, 留给同学们思考。其实, 解读经典最重要的是感受作品的“浩然之气”, 感受《高老头》里拉斯蒂涅的挣扎与欲望, 他本是豪情满腹、善良淳朴的人, 却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开始了良心与野心的搏斗与厮杀。拉斯蒂涅在欲望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伏脱冷被捕、高老头的寂然辞世唤起了他对人性的窥探。

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内发现和向外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 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感受形美是美感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而美感是主体对美的感觉。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是抛弃传统一对多教学方式的体现, 让感受与认识诞生在声画里, 美感滋生在作品里。有了感知, 才有反省与被反省的机会。课堂教学, 不仅是教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内涵及文气。何为“文气”?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一个人的文气往往与其个人本身的素养、价值取向息息相关。例如:李白的潇洒俊逸与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勃朗特·艾米丽在虚静中思接千载, 认识社会写下了巨著《呼啸山庄》……

作为师范大学生, 对经典的掌握程度与课堂升华的高度有很大的关系。新媒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对师范大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是其一个目的, 另一个目的是对未来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的构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对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限的课时安排往往让教师力不从心, 而多媒体的运用往往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 不仅使学生接受信息量大, 而且对学生各方面的艺术培养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并不单单体现在他的文化程度方面, 还表现在他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技能素养。对师范大学生更是如此, 抓住一切课堂提高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在经典中感知与累化。

(二) 认知效果——理解与感悟

课件、朗诵、演说, 同学们将“巴尔扎克式”的欲望展现在课堂里。《高老头》揭示的是金钱对青年的腐蚀和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趋势, 《驴皮记》表现的是欲望的罪过……几部作品的叠加, 精美课件展现, 背景音乐的穿插把高老头既然死去的画面凸显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实则阐释出一个道理:欲生于无度, 邪生于无禁。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 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 借境悟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多媒体的辅助下, 学生可以很快进入情境, 在对对象的理解与感悟中可使作品内涵阐发与开拓。每一部经典就像一盏航灯, 它可以交给人的是学会剖析自己、端正观念的能力, 这也是人文素养构建的一个方面。因为认识欲望之罪, 人就更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 看清自己的方向, 看清眼前的权衡, 才不会让光怪陆离斑驳内心。在小组同学表演的第三个环节, 是用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例子, 贪官、腐败进一步解释欲望的罪过, 完成了从作品到现实生活的过度, 是感悟的深层表现。对大学生来说, 解读经典有了实际性的效果:从于连看到社会和人性, 从桑提亚哥看到勇敢与力量……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感悟自己。

每读一部经典, 就是在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是在作品中感受人生。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其媒介素养可使学生更快达到感悟目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既决定其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3]对于师范大学生, 三尺讲台是大多数人的归宿。一堂课, 有没有价值就与老师的引导是否具有感染力有关。而集内容与情感为一体的教学是传递感染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可见, 师范生自己人文素养的重构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体现了课件的实效性、重要性, 可带领学生领悟作品内涵、陶冶情感, 对于构建师范生人文素养具有客观作用。

人生路上风景绮丽, 如果多驻足思索走过的路和将要走下去的路, 才能不偏不倚。名利生妒、名利生残。无论是身体的欲望还是心灵的欲望, 恪守本真, 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庄子在《逍遥游》里写下了“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 可见尧的人生态度, 是令人尊敬的。我记得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 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 看清自己的方向, 看清眼前的权衡, 才不会让社会趋化了我们的内心。欲望适度可让我们的人生斑斓多姿, 欲望过度终会让我们走向毁灭、消亡。

(三) 行为效果——澄明与行动

“远离了文学经典这一精神宝库,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空虚无聊, 精神家园变得越来越荒芜, 浮躁、冷漠、急功近利、信仰及人文关怀的缺失等种种问题日渐暴露出来。”[4]可见人文素养的地位和作用。师范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综合能力合作而成, 比如:专业知识、师范技能、人生观、价值观等。它们是促进学生塑造良好心灵的催化剂。每一部作品的存在都有一定的人文内涵, 因此, 在对作品解读过程中, 需要澄明自己的内心, 学习优秀的人文文化, 杜绝消极的特点。就如《老人与海》中“硬汉子”桑提亚哥, 每个人对他的理解不一样, 有人说他愚, 有人说他勇敢……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带领学生正确理解这个由勇气和毅力组合成的硬汉子形象, 学习他的长处, 矫正错误的人生观。

澄明与行动是构建人文素养的关键。在学习了《高老头》、《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等, 认识到欲望对人的戕害, 那么, 在现实生活中就应该正确处理个人内心的欲望和对社会的欲望。这是作品文化内涵体现的特点, 也是作品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以达到教学, 即教学生学为目的展开的。“我们不仅亲眼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发展, 而且看到了一种新的感受能力、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的发展。”[5]语文课、艺术欣赏课是陶冶人们心灵的, 是以丰富人们的人文内涵而存在的。学习一篇优秀的文化巨著不仅开拓人的眼界, 更是认识自己、强大内心的途径。

人文素养的重构是通过作品中体现的强大人文特色对自己已有的素养的矫正或发扬。在学习了《高老头》后, 人们会想, 为什么现今这么多人生活得那么痛苦, 缺乏幸福感?这是因为人类有一个最大的敌人, 就是人们的欲望。当觉悟到欲望对人心灵的毒害时, 也就达到了作品所起的让人内心澄明的作用。一个人就像一条欲望的溪流, 它流淌的不是溪水, 而是欲望。人类社会却似一个永远不会干涸的欲望海洋, 似乎随时都可能掀起波涛和巨浪。每一次邂逅经典, 就是在与作者约会, 感受充溢于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与风情雅致。这就是经典之所以被百年千年解读的原因。以史为镜, 可澄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在宁静中激越, 在冷峻中温煦, 在流动中凝注。多媒体下解读经典, 让师范大学生在课堂中学习, 在课堂外澄明, 在生活工作中养成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达到精神与知识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视野下的经典教学, 可构建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师范大学生对作品进行多视角、多层次阅读, 从而引导年轻一代人民教师对新教学模式进行尝试。“人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6]人文素养, 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 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因此, 构建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多媒体视阈下在课堂上解读经典, 这样具有人文意义的教学有了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建东, 王群, 胡力平, 马兰芝;耳鼻喉科学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研究[J];医学教育;2003年06期;

[2]、林万明;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高邮市南海中学;

[3]、应丽娅;论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文学经典的边缘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建构的影响;《文学教育》杂志2011年第7期目录;

[5]、马凌燕;影像艺术的类型与审美特征;《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4期;

解读重构 篇6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全球绿色新政,新可持续发展三角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是中国故事中最为世人所瞩目发展变化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曾将中国城镇化与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并称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以其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以及其城镇化建设速度成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但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非处处歌舞升平一派祥和, 事实上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指出未来全球面临的两个严峻问题将是自然环境的退化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加速衰退。尽管近年来对于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著述林立, 但是各学科各流派的观点众说纷纭未能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亚太地区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当前的城镇化进程在总体上而言是不可持续的。诸多环境正义运动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 的支持者更是将城镇化归结为环境不公平 (environmental inequality) 的根源。他们认为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非均衡不公平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最大受害者是社会中收入较低和少数族裔 (poor and minority) 。而中国及亚太地区一系列环境危机事件的爆发, 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脆弱性的凸现似乎表明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支持后一个论点。诚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 “城镇化可能充满了希望, 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 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行动”。

解振华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要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张永生也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关键的转型进程, 一是中国要重塑经济和社会、内需和外需, 城市和农村等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 二是中国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选择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作为中国绿色发展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机制, 中国城镇化建设路径的转型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发展形势的双重压力。它即是绿色经济替代褐色经济的范式转换的关键, 是对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全新探索, 更是发展生态文明, 重新定位人类发展路径的必然要求。

然而什么是绿色城镇化, 怎样解读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尽管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新话题, 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位和内涵的辨析尚未清晰。有别于“低碳”、“循环”等目标明晰, 有据可循的概念, 绿色城镇化往往被视为一个相对模糊甚至笼而统之的框架, 任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均可被囊括其中。当前对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定义主要聚焦于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这一方面。如魏后凯、张燕指出绿色城镇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在于扭转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 建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集约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推进方式是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 其目的在于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高效。董战峰等则提出绿色城镇化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过程贯彻其中, 要充分体现“环境健康、生态良好、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理念。

一、“绿色”概念辨析

(一) “绿色”概念的发展

“绿色”一词自1960s-1970s第一次绿色浪潮兴起之时起便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第一次绿色浪潮立足于对资本主义追求无限增加的经济模式提出批评和反思, 认识到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强调如何治理这类负面影响。第二次绿色浪潮 (1980s-1990s) 则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领域上的非减发展。Pearce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奠定了绿色经济理论的基础, 并提出了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概念的区分。弱可持续性强调了三个领域总和上的非减性发展, 而强可持续性则强调自然资本的非减化。第三次绿色浪潮 (2000s-) 将强可持续性的概念进一步推广延伸。2008年的《全球绿色新政》 (Global Green New Policy, GNND) , 2011年的《迈向绿色经济》以及2012年的“Rio+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均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新理念, 即对工业文明不可持续的褐色经济的范式替代。

(二) “全球绿色新政” (GGND) :“绿色经济”对“褐色经济”的范式转换

以往绿色经济关注于经济体生产运营的全部成本。以增长为核心目标的传统经济学, 没有将经济生产运营的环境成本, 生态成本等外部成本纳入成本-效益核算范畴, 同时传统绿色经济提出的弱可持续性的概念, 是以总和财富增长代表绿色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性。但是这一“总和”概念偷换了可持续性的概念。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之间的是否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尚不能定论。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关键自然资本的丧失将对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是人造资本无法替代的。

自21世纪起发端的第三次绿色浪潮是对以往“绿色”概念的“深绿化”的改革。“Rio+20”会议上通过的《我们憧憬的未来》所提出的“全球绿色新政”提出了绿色经济变革的三个主要目标:1、促进全球经济恢复、保持并创造就业机会, 保护弱势群体;2、促进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和千年发展目标 (MDG) 的实现, 特别是要在2015年之前消灭极端贫困;3、降低碳依赖程度和减缓生态退化。尽管2015年前消除极端贫困的实际目标并没有达成, 但是其综合性的目标框架为重新理解“绿色概念”提供了目标导向。GGNP提出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将经济效率, 社会公平和包容, 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三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和目标综合起来, 实现对传统经济学范式的突破和革新。

绿色经济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 而绿色经济理念的全新发展也为厘清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奠定了基础。“绿色”在新的全球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中体现为“深绿”, 是“竞争力层面的绿”。对于绿色城镇化而言, “绿色”的竞争力性质不仅体现在其经济效率的提高, 更体现在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彰显以及环境的强可持续性。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角。

二、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角及其对绿色城镇化概念的推进

(一) 芒纳星河的“可持续发展三角”

莫汉.芒纳星河在其《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一书中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三角分析框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构建。芒纳星河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段持续的时期内, 建立在维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基础上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增进人类个人和团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最大发展可能的机会”。芒纳星河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体现了三个基本要素:

1、可持续发展的时间性, 即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面向未来, 动态持续发展的进程, 而非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与《布伦特兰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相一致。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芒纳星河构建的可持续发展三角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和谐共生的多尺度体系。对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广泛整合既要求实现最优化, 也要求实现持续性。

3、芒纳星河将“增进人类个人和团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最大发展可能的机会”视作这一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目标。这一目标即体现了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的要求, 也体现了对社会体制机制建设的民主性、平等性的要求。

芒纳星河将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分别总结为:经济上提高物品和服务的消费, 从而提高人类福利;社会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丰富人类关系并达成个体和群体的愿望;环境的可持续性在于关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我恢复能力。芒纳星河进而指出, “增进人类个人和团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最大发展可能的机会”的实现途径, 在于“在一个较低强度的资源利用水平下, 持续促进当前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而为后代人留下一个没有减少的生产性资产的存量”。经济体的生产性资产存量 (Productive Base) 包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 (包括社会的公共知识存量, 制度安排, 技术水平等) 。非减性的生产性资产存量强调了各种资产间不存在完全替代性, 即强可持续性的概念。

尽管芒纳星河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强调了强可持续性, 但是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论述仍然立足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 将对经济效率的评价建构在有效的、市场性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及福利的效用评估之上。这一理论框架并未突破资本主义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财富积累的工业文明功利主义伦理。与此同时芒纳星河并未对消费这一概念进行限定, 这一未加约束的消费概念也恰恰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利益分化与观点分歧之所在。

(二)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可持续发展三角

生态文明一方面吸纳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认同自然极限, 遵循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 另一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强的约束。这一约束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消费模式和最终目标的设定上。生态文明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创新和和谐, 强调适度、低碳、健康和品质的消费, 并指出可持续性和社会繁荣是其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的社会繁荣目标不能等同于物质财富的积累和高消费。以美国为例, 尽管其人均GDP在4万美元以上, HDI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937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但是其人均碳排放达到近20t, 是中国人均碳排放的3倍, 人均生态足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沿着这一发展路径的经济增长和高额消费并不能实现人类福利的持续增长, 而将带来资源环境的加速耗竭。因而, 对于以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发达国家经济体而言, 经济可持续性体现在减增长 (de-growth) 战略, 即在保持和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前提下, 通过存量资本的折旧减少资源环境的消耗。由此可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可持续发展三角应突破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领域内寻求新的平衡点和增长点。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探索的是在经济效率, 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和环境强可持续性之间构建相互约制, 相互促进的综合系统。经济效率强调的高效能, 低排放, 低能耗, 低自然资源耗减, 集约型, 循环型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颠覆以往以增长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增长模式。环境强可持续性是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基础。环境强可持续性指的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下, 自然环境资产的非减性发展。包括保护关键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如生物多样性) 的不丧失, 实现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 保证环境自净能力不下降等。环境资源的刚性约束不仅是实现经济效率的根本基础, 更是倒逼经济加速转型和技术革新的动力来源。社会公平和包容性是实现经济效率和环境强可持续性施加社会伦理限制。建立公平包容、繁荣而充满活力的社会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来源。而高效集约多样化发展的绿色经济则是实现平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环境的强可持续性要求平等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果作为其制度保障。同时将环境正义纳入社会公平包容理念中, 是实现社会、环境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以下图1表示

三、以新可持续发展三角为框架, 构建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

(一) 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和“深绿”新理念在原有绿色城镇化关注的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相适应的理念之外, 增加了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第三个纬度和环境强可持续性的刚性约束。

基于新可持续发展三角的框架和深绿理念, 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可以被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推进集约高效、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循环再生的、高质量的、繁荣绿色经济作为发展动力;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发展的刚性约束, 重建空间与规模的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体制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3、进一步完善资源公平分配的体制机制保障, 构建社会公平与包容性, 建设以民为本的城镇化。

在这三个方面中,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城镇化的动力来源和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是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 以民为本, 公平包容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同时, 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多元化的概念。在空间尺度上的多元化指的是其发展模式是差异化的。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 决定了绿色城镇化的发展不是也不能是一个同一化的过程。绿色城镇化本质上是人文发展过程, 因此满足人文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样也是绿色城镇化的目标之一。而我国当前尚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 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这意味着绿色城镇化的进程在我国应当是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等较高人文发展水平的地区而言, 绿色城镇化应立足于在实现经济转型的同时降低资源环境强度, 降低能耗, 减少碳足迹。而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 其重点应在于在转变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加速推进有质量的城镇化建设进程, 减少贫困, 提供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在时间尺度上的多元化意味着绿色城镇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其实践路径和发展战略是阶段性的。随着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 绿色城镇化在各区域具体的发展模式应当随着其发展阶段的演进而逐步调整实施。

(二) 全面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四个进程

在城镇化建设的四个进程中:人口城镇化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 经济城镇化 (economic urbanization) , 空间城镇化 (spatial urbanization) 和社会城镇化 (social urbanization) ,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需要有机的融合进去, 并为指导这四个进程的和谐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阶段,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一些思路可以被放置于新可持续发展三角的框架中 (表1) :

四、结语

绿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转型路径。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已不容许中国再延续当前粗放型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从褐色向绿色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解读重构 篇7

对于审计假设的理论研究,世界各国自20世纪60年代莫茨和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八条审计假设以来就从未间断过。汤姆·李、尚德尔、大卫·费林特、杰克·罗伯逊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国内,蔡春、刘明辉、谢荣等也都做出了自己的探索。莫茨和夏拉夫归纳出的假设的五个一般特征中认为,假设是建立任何理论结构的基础。可以认为,审计假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所以对于审计假设的探讨是审计学科研究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笔者在对汤姆·李、尚德尔、大卫·费林特等的审计假设理论的对比中有一个新的发现:只有莫茨和夏拉夫的假设中没有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这是他们的失误抑或有意为之?笔者大胆推测,这恰恰体现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前瞻性!

众所周知,由于审计主要是借鉴以会计信息为媒介的一种监督或公证方法,审计与会计从此有着不解之缘。因此会计理论的发展必然也会影响到审计理论的发展。回顾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史,我们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会计假设的重要地位受到来自会计目标的有力挑战,后者在概念框架中的地位开始凌驾与前者之上,APB(后来的FASB)、ASB及IASC都持此观点。而迄今为止,“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是美国会计学界关于会计目标的主流观点,它对整个世界的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AAA和FASB是“决策有用观”的积极倡导者。而在我国,决策有用观也占据上风,这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条款的表述中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受托经济责任是产生审计社会需求的客观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早期的审计假设研究者从受托经济责任角度出发去研究假设并无不当。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显得日益重要,这为决策有用观的进一步确立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也使得按受托经济责任提供的审计信息显得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继续以受托责任这个审计产生的社会原因作为审计假设显然已经极不合适。而与一般学者认为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观点不同,笔者以为两者并不矛盾。后者涵盖了前者的大部分内容。关于这一点,AAA在1966年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提出的四项会计目标中之第三条“记录和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和FASB的第一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所认定的财务报告六个目标之第五条“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关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委托给它的企业资源时是怎样履行它对业主(股东)的管家责任的信息”可以作为佐证。这两个文件都在说明:决策有用观的信息需求广于受托责任观,它要求提供一切与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中亦包括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之信息。对于审计而言,受托责任诚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但审计发展到今天,审计信息的接受者已经远远不限于股东和债权人而变成了社会公众,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递增。决策有用观较之于受托责任观下提供审计信息的一个显著例子是“盈利情况审核”,这显然是决策有用观下对审计信息广泛需求的产物。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尽管在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成书的20世纪60年代初,“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并没有象今天这样形成成熟的理论,但其思想的萌芽却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事实上,美国有学者在1953年就提出了决策有用观,而受托责任的提出则更要早得多。莫茨和夏拉夫是否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变化?至少他们早就客观地对自己的假设理论做了如是预测:“曾被认为有效的和有用的假设,有可能在以后受到挑战,甚至被证明是不正确的。”据此而论,莫茨和夏拉夫认同了决策有用观,并对其即将对受托责任观发起强烈挑战的前景有所预见完全是合乎逻辑或者说是站得住脚的。构建相对成熟尤其是稳定的假设理论体系,至少在他们可预见的将来,他们的理论没有“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他们的希冀!假如真是笔者所推测的原因而使得他们的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没有审计需求产生原因的假设,那就不能不让人们对他们的远见卓识和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及稳定性由衷赞叹!诚如著名审计学家杰克·罗伯逊所说:“没有其他任何的理论结构能达到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诚哉斯言!

二、基于决策有用观的审计假设体系的重新构建

诚如上述,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时代已经来临,这对与会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审计而言,其影响之大是不言自明的。从受托责任到决策有用,不但信息需求在量上呈递增趋势,其信息需求的核心内容亦发生转移,这种变化的发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

但是理论的探索总是跟不上实践发展的步伐。纵观我国高校已出版的审计学教材,对审计假设问题做专门论述的还不多见。近来拜读了由刘明辉教授主编的《审计学》教材。教授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审计假设必须先研究审计假设应具有的特征的观点,并认为审计假设构建应满足六条原则:客观性、独立性、一致性、包容性、务实性和系统性,应该说对构建我国的审计假设框架是极为有用的。被誉为“我国系统研究审计结构理论第一人”的蔡春教授则提出了如下五大审计假设:①责任关系假设;②正当怀疑假设;③可确认假设;④独立性假设;⑤有效性假设。笔者对其精炼的表述深表赞赏。

在比较和分析了中外学者对审计假设的研究成果之后,笔者以为,审计假设的推理与论断构成审计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它与会计假设的涵义和作用相同,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要构建我国的审计假设,参照会计假设的构建过程是必要的。审计与会计本是同根生的背景,将有助于对构建审计假设的充分理解。

从国际上看,IASC最早提出了三个会计基本假定:持续经营、一致性、权责发生制。在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更是只提出了两个基本假定,即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

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会计理论界一致公认的会计假设只有四项,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1997年葛家澍教授根据美国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认为是否可增加两个假设即暂时性和市场价格,陈国辉教授等亦赞同此议。无论是两个、三个或四个,可见会计假设是非常精干的。以区区四个假设托起了整个会计理论研究的大厦。从这个过程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假设应该精炼,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征。抽象程度越高,概念范围越广,普遍意义也越大。换句话说,假设越多使得学科的限制越多,从而其应用范围也就越窄。有些可做原则处理,如可作为具体审计过程中实施具体方法做依据而不要放在假设这个层次上。因此笔者以为,抽象性应该是构建审计假设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现象的日益复杂而不断发展和修正。正如笔者前面所述,无论是大卫·费林特等的审计产生原因假设还是国内的蔡春等的正当怀疑假设(或类似表述)等,尽管其产生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但随着决策有用观的确立,不如用审计有效性假设描述更为直接和恰当。所谓审计有效性假设,包含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是指一贯应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达,同时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能确保审计人员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履行其社会责任。其次,它是指汤姆·李的审计依据假设之含义,即审计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审计是有效的)。如果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仍不能被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所信任,那还要审计干什么?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承的。只有在第一层含义的假设前提下,社会公众才会对遵守职业道德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按照公认审计原则进行审计过的会计信息提高信任度。

除了审计有效性假设,笔者以为,可验证假设、审计主体假设和认同一贯性假设一起组成了四个代表决定审计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

1. 可验证假设。它指审计工作对象的相关内容是可以验证的,在两名以上的独立工作的合格的审计人员从数据的检查中能得出大体相同的结论。这条假设说明:审计人员能以合理的时间和成本,采用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到一定范围内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将其与事先选用的恰当的审计标准相比较,据以进行职业判断,进而能得出合理的、有把握的、有说服力的审计结论(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管理建议书等)。

2. 认同一贯性假设。这一假设的含义是若无相反的证据,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和将来仍是如此。设立这一假设的目的在于解决被审单位经济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连续性与审计行为的期间性之间的矛盾。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正常情况下是连续进行的,为了对其进行正确核算,产生了持续经营假设和分期假设,但审计活动是有期间性的,即只对某一特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资料进行审查,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对前期(或期初)的经济资料是否也需要审查?这一假设明确了这一问题。

3. 审计主体假设。这一假设认为,随着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需要一个与上述二者没有任何利害冲突的独立审计主体对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做出鉴证、评价、监督。这一假设从性质上明确审计是一种监督、证实、评价性活动。同时,审计主体假设还认定审计人员具备了职业所需要的胜任能力、谨慎态度和应有的职业关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学识、工作能力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特别强调要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态度,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对客户负有保密的义务。

三、简要结论

通过以上剖析,笔者试图构建类似会计假设那样简洁、抽象、精干的审计假设体系的意图是不言自明的,并且得出如下结论:

(一)随着决策有用时代的来临,受托责任这个审计产生的原因不能再被认为是审计假设的组成部分,莫茨和夏拉夫不把其作为审计假设具有理论的前瞻性。

(二)精干、抽象是构建审计假设体系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上一篇:酒店服务下一篇:变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