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反应

2024-05-07

心理行为反应(精选十篇)

心理行为反应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中心门诊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0名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为实验对象, 男性600例, 女性400例, 儿童年龄范围在1个月~8岁, 平均年龄为 (4±3.5) 岁。

1.2 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1) 个性气质因素。不同的儿童, 在气质和个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而其所产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 年龄因素。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心理行为特征差异较大, 婴儿期儿童对于目前的依赖感十分强烈, 对于陌生人则存在拒绝和抵抗的心理, 且无法通过语言来反映自身的要求和主观感受, 所以, 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常存在寻找亲人、哭啼和焦虑等情绪。对于幼儿期儿童, 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应用较大, 一旦见到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和注射器, 就会产生躲避、抗拒、焦虑和恐惧心理。对于学龄前儿童, 通常具备一定的自我主观意识, 智力发育较为完善, 喜欢接受表扬, 其心理和行为易受到医护人员语言的影响。对于学龄期的儿童, 且自尊心和自我意识都较强, 情绪波动较小, 喜欢自我表现, 对于医护人员所介绍的健康知识也有所理解。 (3) 社会因素。一方面, 儿童家长对于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对于免疫接种工作的程序、方法、方式、政策和方针认识不足;另一方面, 当代儿童通常是独生子女, 平时过分受到呵护和宠爱, 形成了爱哭闹、任性、娇气的性格。

2 预防护理措施

(1) 为儿童创造和谐、温馨的接种环境。由于儿童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所以, 为提高儿童接种的依从性, 医护人员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接种环境。通过彩色宣传画的方式, 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使用卡通形象布置接种室, 从而有效缓解儿童的紧张、不安心理。同时, 注意保持观察室、接种室、登记室和候诊室清洁通风, 并控制好室内温度。 (2) 加强宣教工作, 获得儿童及其家长的配合。儿童及其家长的配合时免疫接种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 进行免疫接种前, 医护人员要想儿童家长介绍接种的程序、配合方法、注意事项、方法和目的, 使其充分掌握免疫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获得儿童及其家长的配合[1]。 (3) 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儿童保健预防工作十分强调“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 这就要求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角色能力, 既要有较为熟练的技术能力, 又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 善于观察问题,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掌握与儿童沟通的方法, 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同时, 在为儿童提供接种服务时, 要做到微笑服务, 更多地鼓励儿童, 且穿着整齐, 仪表端庄。医护人员要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行为特征, 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学,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力争做到亲情化、人性化服务[2]。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供, 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普及性也逐渐提高, 接受计划免疫接种的人数也明显增加, 免疫接种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疾病预防的关键, 也是公共卫生事业长期实施的基本国策。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 既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也需要其具有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 为儿童提供细致、耐心的服务, 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 培养工作责任感, 从而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3]。

摘要:目的 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和预防护理。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中心门诊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0名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为实验对象, 回顾分析儿童接种时的心理行为反应, 以及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 在一定的预防护理措施帮助下, 所有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应激反应均明显减轻, 疼痛感、恐惧和紧张心理均显著改善, 接种的依从性显著提高。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 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不配合行为, 提高接种的成功性。

关键词: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心理行为反应,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嘉.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神经性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2 (3) :786-787.

[2]蒋淑俄.预防接种儿童及监护人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4) :137-138.

心理行为反应 篇2

通过FT-IR、WAXD研究了在扩链剂存在下PET/PBT反应性共混物的结晶行为,表明PET与PBT为晶相分离,随共混时间的延长,共聚酯中PBT的结晶峰逐渐减弱至消失.DSC研究表明,在190℃热处理10 min后,共混物出现结晶诱导序列重整现象.

作 者:马敬红 刘森林 梁伯润 作者单位:马敬红,梁伯润(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1)

刘森林(中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篇3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要达到“一针见血”,减轻患者的痛苦。护士一定要练就一手过硬的静脉穿刺本领。而静脉穿刺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2010年4~9月门诊1000例静脉采血人员的心理刺激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静脉采血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因素,即心理性反应源

第一类应激源-疼痛:由于针头对患者的皮肤、血管壁的刺激,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痛感。人体对某些刺激是否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刺激的强度和数量;②人体接受刺激的功能状态。有的人痛域高,有人的痛域低。从痛觉的生理过程来看。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痛感覺和痛反应。疼痛的产生使人感到痛苦难过,部分人还会情绪激动。由于个体差异对刺激的反应也不相同,有的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等,严重的出现出汗、晕针。

第二类应激源-血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见有些患者看到自己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向真空管内,突然出现恶心、面色苍白等心理反应。这种反应的性质与强度除与刺激的程度有关外,还受其他因素和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对应激源的认知度有关。

第三类应激源-护士的言语、态度:护士语言粗暴,态度生硬,患者会产生强烈抗拒心理,激发极端情绪与护士争吵。

对1000例静脉采血人群进行分组问卷调查

即:成人组(13~75岁)800人,小儿组(3~12岁)200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紧张、焦虑、恐惧,成人200人(25%),其中女120人(60%),男80人(40%)。小儿组150人(75%),其中女100人(66.6%),男50人(33.3%)。

讨论评估

紧张、焦虑型的患者,多数为成年人,此类患者考虑过多,担心采血对身体有危害。经过护士的劝导、解释,都能自我控制,配合护士的操作。

恐惧型心理的患者主要为少儿。表现为哭闹不安,对静脉采血表现出极度的恐惧。不能承受静脉采血带来的刺激,不肯配合护士的操作。他们的心理反应与年龄、性别、意志力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女孩好于男孩。

高度紧张型患者的心理:患者情绪紧张,加上体质弱,大脑出现短暂缺血,而突然晕厥。好发于体弱多病的青年男女,主要心理承受力差,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护理措施

护士要学好心理学知识和人际关系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在静脉采血前首先要选择好血管,选择好血管是静脉穿刺成功的第一步。确保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与患者交谈,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紧张、恐惧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为此类患者采血时,首先要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用亲切、温和的语气与其交流,做好宣教指导、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使静脉穿刺顺利完成。严禁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语,如“你不抽就不抽”,以免加强患者的疑虑。

烦燥不安型患者的心理护理:这类患者主要为少儿,因小儿对穿白大褂的护士有一种反射性的恐惧心理,护士一与他们接近就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抗拒心理。因此对小儿要采取关爱、友好、抚摸,利用心理诱导法,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玩具、动画,说一些赞美的话,鼓励他们向坚强的孩子学习,与家长有效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是小儿最亲密的人,家长在患儿就有安全感,情绪会稳定。找准机会,动作娴熟,准确轻稳,减少穿刺对患儿产生心理刺激,使静脉采血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焦虑不安型患者的心理护理:这类患者自尊心较强,会提出一些要求,自己选择护士,自己选血管等,操作者要尊重满足他们的要求,万一满足不了,就要耐心细致的作出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

对高度紧张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在采血前如遇到患者面色苍白、出汗,不要急于采血,应仔细询问病史,让患者休息片刻,让患者平卧采血,以免发生意外。说明采小量血对身体无伤害,消除紧张的心理,使其精神放松,使采血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心理行为反应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股票价格,关系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会计制度与准则也不断完善, 从而促进了我国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伴随企业股份制改革和20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交所的成立, 用较短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 在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其中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问题, 在资本市场和会计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特征

1、会计信息的复杂性。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依附于企业, 其目的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产品是信息—一个非常有用而重要的商品, 之所以复杂, 其一是每一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另外它不仅仅会影响到个人决策, 还会影响到市场的运作。

2、会计信息准公共物品性。

对于会计信息而言, 在公开社会资本市场上, 一个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并不减少其他使用者的使用量, 也就是不具备竞争性。当然, 会计信息并不是“免费”的, 投资者通过较高的产品价格来最终向会计信息支付使用费。

3、会计信息的负外部性。

会计信息是反映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由于投资者的“理性冷漠”和“搭便车”, 会计信息实际为管理层控制, 使会计信息出现负外部性, 也即会计信息的提供可能忽视需求者的需求, 以个人效用最大而非社会效用最大为生产决策目标。例如, 在上市公司中, 由于经营者掌握着公司会引起股价上涨的会计信息, 由于追求个人利益, 可以先期予以隐瞒, 在自己或亲属有机会买入公司股票后再向投资者提供。

会计信息的上述特征就注定了它坎坷的“命运”。信息使用者可能由此遭受的损害包括:由于信息不对称, 根据会计信息做出了错误决策而造成损失;由于会计信息过载, 承担了不必要的机会损失;或因会计信息提供不足, 为获取所需信息而花费的交易费用等, 从而造成市场的无法供给或供给不足, 导致效率和社会损失。新古典经济学家将现实生活中种种导致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现象称为“市场失灵”, 会计监管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会计监管缺位和失效, 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加强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补救。在历次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事件发生后, 政府和公共机构总会出台一系列新法规、规范、准则及标准等, 以加强会计监管, 导致形成信息失真-监管加强-信息再失真-监管再加强这样怪圈。

二、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反应行为关系分析

股票价格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中, 广大投资者能够直接或频繁使用的是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 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验证对投资者是十分必要的。会计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股票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 是影响股票价格的直接因素, 也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和来源。

在股票市场中, 对投资者来说, 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就是“选股”与“选时”, 即购买何种股票, 以及何时购买和何时卖出。为此, 股票投资者需要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评价, 而这些已有的信息中会计信息作为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是用以进行股票投资最为重要的信息。股票投资中对股价影响的信息, 既包括了系统信息, 也包括了非系统信息, 由于系统信息是不可分散信息, 而且将对股市中的所有股票产生影响, 所以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 面对系统信息的分析对个股投资的选择并不是最重要的, 而最能通过自己分析来进行股票投资决策的信息只能是非系统信息, 即公司特有信息。

在众多公司特有的信息中, 会计信息占据了其绝大部分, 所以对于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研究对投资者而言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那么, 主要会计信息指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如下:

1、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

对会计收益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一般从水平和变动两方面进行探讨。Ball&Brown (1968) 及Easton&Harris (1991) 证明了股票报酬与净收益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 比尔·考雪丝证明了股票价格与盈利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我国学者汤云为等 (1995) 对沪市32家上市公司考察股价与9个会计指标的相关性, 发现每股收益与股价的相关性最大, 其次是每股净资产, 再次是速动比率。陆宇峰 (1999) 使用我国证券市场1993~1997年的数据研究发现这期间相对于净资产股票收益主要与会计收益相关。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发现会计收益只能解释股票价格波动的小部分原因。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会计收益对于股价而言具有价值相关性, 但作为解释股价或市场定价仍是不足的。

2、净资产与股票价格。

Collins (1997) 利用Ohlson的价格模型, 检验了1953-1993年间财务报表信息相关性的变化趋势, 结果发现, 在过去的40多年里盈余信息的价值正逐步让位给资产负债等账面价值信息。也可以通过P/B比率来了解我国净资产会计指标的情况。笔者对较能反映公司业绩的上证180指数的历史P/B进行比较, 发现2003年、2004年及2005年平均P/B率分别为3.28、2.51和1.88, 整体呈下降趋势, 即净资产收益率越来越靠近投资者预测的股票价值, 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呈上升的趋势。魏国强和陈建文 (1999) 、李亚静 (2004) 等研究, 也证明了股票价值较大程度上与净资产相关。这与财务报表中增加资产现值计量项目从而提高净资产价值相关性是一致的。虽然以历史成本计价为主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不等于以现值计价为基础的股票价格, 但是净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票价格。

3、会计收益/剩余收益。

净资产与股票价格单个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有限, 于是人们尝试通过将多个会计信息放到模型中考察会计信息联合解释力能否提高。Bernard (1994) , Frankeland Lee (1998) , and Penman and Sougiannis (1998) 研究发现, 剩余收益模型与美国股票收益存在较高的相关性。Frankeland Lee (1999) 利用2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 利用剩余收益比利用会计收益、账面价值或会计收益与账面价值的结合更好地解释股票价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具有普遍性, 该模型更好地揭示会计数字与股价之间的关系, 股价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账面价值与会计收益的线性关系。我国陈信元等 (2002) 、李亚静 (2004) 等相继利用剩余收益模型, 研究了财务报表中主要的会计指标会计收益、净资产以及剩余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三者都存在价值相关性且相互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会计收益、净资产和剩余收益越高市场定价也越高。而陈信元等 (2002) 发现剩余收益定价乘数较小, 检验结果中均不如收益的定价乘数高, 李亚静 (2004) 等发现剩余收益与市场价值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投资者较为重视企业公布的会计收益指标, 对剩余收益的认识不足。此外, 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测不足, 该模型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仍受到了限制, 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仍有待探讨。从目前国外的研究来看, 剩余收益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会计信息解释股票价格。在股票定价方面作为股价模型的一种, 该模型结合了净资产账面价值及未来剩余收益的现值, 降低了现金流预测及折现的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比其他的传统估价模型有优势。

参考文献

[1]、赵选民, 戚晓莉.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01) :38-39.

[2]、谢晓霞.会计信息与股价反应研究一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分析[D].四川大学, 2007, 3, 7.

[3]、欧阳励励.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关系分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7 (07) :75-76.

心理行为反应 篇5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理反应 心理恢复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1-066-01

0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在所难免的。运动损伤会给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身体疼痛、心理、失落、失望,对未来信心的缺乏和与自身运动项目的隔离感。运动损伤对伤者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伤者的心理状态对身体损伤恢复所产生的作用,一直是个受到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专家们已发现,由损伤而造成的心理上的压抑会直接影响到。

一、运动员损伤心理反应的基本过程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否认阶段: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防卫手段,在面临困难和忧虑的时候,可能产生一种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对现实的曲解。运动员受伤后,最初常以否认为保护手段,拒绝承认身体出了毛病,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2)愤怒阶段:由于受伤已成为事实,运动员由“不是我”的否认态度,能继续参加训练、比赛的一种反应。愤怒的同时,常伴有恐慌、孤独、自怜等。这也是受伤运动员特别需要关心和支持的时候。

(3)许愿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允诺一些无法实现的愿望,以此来改变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这一事实。比如,指望伤痛将会消失等。

(4)沮丧阶段:当运动员最终认识到无法立即解决伤痛或肌肉、骨骼、关节损伤等问题的,就会变得孤僻、自我怜悯,常常回避教练员与队友,产生消沉、无奈等消极情绪。

(5)承认阶段:当运动员承认并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而且开始计划怎样成功地重返运动场时,实际上的心理康复过程也就开始了,但是,康复过程并不意味着轻松愉快,有时还会产生某些心理冲突。

二、造成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1.心理方面的担忧很多运动员都已表明,在受伤后他们首先询问为什么损伤会在他们身上发生,他们能否康复和重新参加训练比赛,损伤对他们的影响如何,以及他们能否避免运动损伤。许多运动员也对由损伤造成的缺乏训练机会、失去比赛季节,以及希望和幻想破灭等表示担心。

2.社会坏境影响的担忧除了心理上的担心外,运动员在伤后也会表现出对社交生活方面的担心,受伤运动员担心缺乏或失去注意中心。有的运动员在伤后往往会体验到孤独感,与教练员、队友和家人失去正常的交往。有些情况下,运动员表示他们对消极的人际关系和缺乏与他人交往感到担忧。另外,教练员的技战术需要和医生的判断,决定了是否让运动员重返赛场或恢复训练。一般来说,教练员的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冒险行为,如果一味地强调拼搏与意志力,而不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都会造成运动员重新受伤或延缓康复时间。

三、运动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恢复

受伤运动员的健康康复应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创伤的系统治疗。现代运动医学的发展已使运动员的生理康复时间大为缩短,但要使运动员全面康复、重新投入训练和比赛,心理康复也同样重要。所以,采用有效的心理康复疗法,制定合理的、积极的心理康复计划,对于运动员的全面康复十分重要。

(1)调整认知

运动员受伤后,一般都急于尽快恢复并参加训练与比赛,对损伤漫不经心,配合系统性治疗不够;然而,当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损伤的程度和恢复的效果与其自身主观愿望相悖时,则有可能把伤病看得过于严重而丧失配合治疗的信心。为了使受伤运动员能更好地控制恢复,掌握主动权,应让受伤者了解有关其伤势的所有情况,从生理学角度为他们释疑解惑,提出有助于他们恢复的各种办法。

(2)设置目标

设置目标有助于运动员将注意指向当前的活动任务,增强自信心水平,降低认知焦虑,形成现实的期望和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看,明智的目标可提供方向、反映进步和可以确定哪些方面的运动能力有待提高。

(3)积极思维

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恢复期的感知和行为方式。当一个人对自己讲了一些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的话语之后,则很难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运动员在恢复期间思维波动很大,当出现如“我不会很快恢复的,我回不到以前那种竞技水平了”、“这样的康复方式是无用的,我再也受不了”等消极思维时,应采用“思维刹车技巧、直升机塑像和现实性检查”等策略紧急叫停。

(4)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运动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应对技能对运动损伤后心理上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演练不但可使人头脑警觉,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并聚焦,更好地意识和感知世界,从而治疗紧张性焦虑、身心疲劳、忧郁等;而且可将肌肉力量的下降与情绪急躁控制在最低限度,能在较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的运动技能。受伤运动员可以想象自己成功地重返赛场并在比赛中有出色表现,也可以用观看取得最佳成绩时的录像片。这种形象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顺利应付损伤初愈后的困难,加速治愈的过程,促其尽快康复。

(5)社会支持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发地建立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不知不觉中已经自发地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与帮助。另外,还可以积极地交流与疏导压力,通过自觉的努力,根据运动员对“社会支持”的需要,以获得有关的“社会支持”服务。总之,运动损伤的功能锻炼及心理恢复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人,而是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的。如果集中大家的力量,运动损伤的功能锻炼及心理恢复将不是一个难题。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对他们的康复非常有利。

[ 参 考 文 献 ]

[1]朱宏伟.运动损伤的功能锻炼及心理恢复.

[2]蔡菁.武术散打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恢复.

心理行为反应 篇6

沉没成本及其行为反应

由沉没成本所导致的对后续行为决策非理性的影响, 称之为沉没成本效应。但沉没成本是否一定会导致沉没成本效应呢?我们曾就Thaler所举的例子进行了实验。被试者是24名大学生, 实验材料如下:

A先生花500美元参加一个网球俱乐部, 可使用俱乐部的所有设施, 如网球场、游泳池等。不料, 打了两个星期的网球后, 他发现肘关节开始发炎。这时他面对两难境地:一方面, 他受了伤不应再打球, 否则会使伤痛加重;另一方面, 他已交了会员费, 如果不打球等于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你会如何做呢?并陈述相关理由。

实验结果与以往并不一样, 24名被试者都表示不会去打球, 因为健康更重要。同时被试者也提出了其他解决办法, 如将会员卡转借给好友或是转卖出去, 不至于浪费掉。由此, 我们可概括出人们在面对沉没成本时的三种可能的行为反应:不作出任何反应;面对沉没成本所作出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决策, 即沉没成本效应;试图转换损失的行为, 尤其是当面临两难选择时。沉没成本效应是为人们所熟知的, 而第三种解决办法却为人们所忽略, 即人们在面临已经付出且无法收回时, 行为反应并非总是处在两种极端上, 也会试图通过一种折中的方法而将问题解决掉。

沉没成本效应

当一项支出已经支付且无法弥补时, 人们为什么会作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 即沉没成本效应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

1.影响因素

(1) 个性特征因素。Arkes和Blumer认为, 人们之所以在作决策时会考虑沉没成本, 是因为人有避免浪费的愿望。例如, 如果账面损失投资人不继续投资的话, 就等于承认了先前的投资被浪费的事实。而为了避免浪费, 人们通常会选择继续投资, 进而发生沉没成本效应。避免后悔的倾向也是造成沉没成本的主要因素。对后悔的预期使得人们有可能选择继续投资以免感到后悔。Brockner认为, 人们存在一种自我申辩、自我证实的倾向。为了保持与以往的决策一致, 维护良好的决策形象, 从而导致了沉没成本效应出现。

(2) 情境性因素。对一个项目的初始投资越多, 沉没成本效应出现的频次和强度就越大, 并且个人初始投资的相对数量会比绝对数量发挥更大的作用。个人责任是影响沉没成本效应的另一情境性因素, 如果决策者要为初始投资和项目负责, 那么沉没成本效应就会更经常地发生。

2.理论解释

(1)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关于风险决策的一种描述性模型 (见下图) , 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们并不根据最终资产而是根据一个参照点对选择进行评估。如果一个选择的结果在参照点之上, 那么这个选择就被编码为盈利;相反, 在参照点之下, 选择的结果就被认为是损失。因为边际价值递减, 价值函数对盈利来说是凹的, 而对损失则是凸的。价值函数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对损失比对盈利更陡峭, 这意味着损失显得比盈利更突出。因为价值函数对损失来说是凸的, 进一步的损失不会引起价值的更大规模减少。相反, 从B点可看出, 盈利会引起价值的大规模增加。希望有好的结果而向沉没成本增加资金, 这种有风险的再投资比完全撤出投资 (会导致肯定的损失) 更有可能发生。

(2) 联结理论。联结是进入心理账户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描述了“消费的愉悦与支出的痛苦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结的定义是, 由支付联想到消费的程度, 由消费联想到支付的程度。联结既描述了心理联系的方向, 也描述了心理联系的程度。联结对于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是, 由于先前的消耗即花费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 即人们只体会到支付的痛苦却未感受到回报的快乐, 联结在此断裂。为了能够感受到回报的快乐, 人们便会继续追加投资或是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追求预期的结果。这是一种解释沉没成本效应的新理论, 其新颖的论点和通俗易懂的解释, 在消费心理学和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沉没成本的理性行为反应

对于沉没成本, 人们并不一定会作出非理性的行为决策, 相反人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折中的行为以使损失减小到最少, 避免浪费。

我们采用Arkes和Blumer的经典实验———滑雪问题作为实验材料, 对24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实验材料如下:

假设你已经花了100美元买了一张周末去Michigan滑雪的票。几周之后, 你又花了50美元买了一张去Wisconsin的票。你认为你会在Wisconsin玩得更愉快。当你将刚买的票放进钱包时, 你突然注意到Michigan之旅和Wisconsin之旅居然是同一周!现在卖掉其中的任何一张票都太晚了, 也不能将票退掉。你必须选其中的一张而放弃另一张。你会选择哪一张呢?并陈述相关理由。

实验结果与预期并不相同, 24名大学生中只有4人选择了去Michigan滑雪, 而大部分人则选择了去Wisconsin。通过对他们所给出的理由进行分析, 以下几点可能导致他们作出这种行为反应:

1.情境性因素可能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具体的情境下, 人们最看重什么可能是影响他们作出何种选择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 在实验所给定的这种场景下, 人们可能更看重自身的体验, 如是否玩的高兴, 这与他们所提供的理由相符。

2.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 (尤其是经济结果) 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在投资股票时, 止损值就如同投资者为自己设定的一个心理账户。当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源超过了心理账户所设定的界限值, 他们便会停止这一行为。在本实验中, 100美元可能并未达到你心理账户的界限值, 即你在此时并未体会到损失的感觉, 因为100美元与50美元在你的心理上没有太大差别。如果将5000美元和50美元放在一起对比, 那你的选择可能不同。

3.信念的作用

信念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比如在本实验中, 你坚信去Wisconsin可以玩得更愉快, 所以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Wisconsin。由于某种信念的支持, 人们可能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而不去过多地考虑沉没成本的影响。

4.行为习惯

人们作出对某种行为的选择, 可能完全出于自己以往的某种行为习惯。比如第一个实验, 如果A先生选择不继续打球, 那么他可以把会员卡转借或转卖给他人, 避免浪费会员费。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也是人们共有的行为习惯。

心理行为反应 篇7

从股权分置改革开始, 我国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那么, 我们要如何解决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2005年以来, 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纷纷对所任职公司股票进行增持或减持活动。作为掌握内部信息的公司高管, 有动机通过择时披露公司信息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以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目前, 已经有相当多的国内外学者对高管持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发现通过高管持股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委托代理所产生的问题, 但是高管持股还是会带来其他负面效应, 如高管通过增减持本公司的股票来谋取私人收益。Brown and Han (2002) 实证检验了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验证了会计盈余信息对股价的作用。Healy&Palepu (2001) 指出, 出于契约、政治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考虑, 管理层极有可能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自主选择会计政策和信息披露方式。Prior (2008年) 认为, 高管为了影响本公司股票的短期价格, 完全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Kyriacou et al. (2009) 的研究发现, 作为掌握内部信息的公司高管, 倾向于在获得股票期权时操控公司信息, 即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 以压低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 提高股票期权收益。Berkman等 (2012) 也认为如果会计盈余信息是有用的, 那么它必然会影响股票的收益。而现有研究文献大部分只研究了高管持股带来的正负效应, 但没有对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披露的择时选择行为及其市场反应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 高管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 完全占据了信息优势, 他们所掌握的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往往比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多, 即使是已经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 高管人员也比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着更为深刻系统的理解。而高管增持或减持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私人收益, 因此, 高管层有动机通过选择信息披露的时机来影响股价。具体地, 如果高管层准备增持股票, 那么在增持前会提前披露一些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 从而使股价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降低增持成本;如果高管层准备减持股票, 那么会提前披露好消息或推迟披露坏消息, 使得股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有利于创造机会出售股票, 以获得最大的减持收益。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坏消息, 或延迟披露好消息, 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

Lev (1992) 指出, 高管对公司信息进行择时披露的动机之一是对股价和交易量进行“管理”, 从而实现维护股价的目的。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高管会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股价, 为增持或减持股票做好准备, 实现从中赚取利润的目的, 在高管增持股票前, 高管会进行盈余管理使得股票价格被低估, 从而达到降低购买成本的目的;在高管减持股票前, 高管会进行盈余管理, 使股价上升, 为出售股票创造条件。实际上, 管理层对投资者行为只能做出有限的判断, 最终市场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信息的反应并不一定与管理层预期相一致 (张馨艺等, 2012) 。市场对于信息披露的反应主要有:Kahneman (1973) 和De1la Vigna&Pollet (2009) 的“有限关注”假说;Patel&Wolfson (1982) 和Doyle&Magilke (2009) 的“消化”假说。关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市场反应, 现有学者 (Cheung&NG, 1992;Koutmos e al., 1993;Booth, 1997;陆蓉和徐龙炳, 2004) ) 的研究表明“好消息”和“坏消息”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平衡, 这种现象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本文将高管持股变动公告日前后30日内的信息进行分类, 分为“好消息”与“坏消息”, 分别考察不同类型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2和假设3:

假设2: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 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正的累计超常收益率

假设3: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好消息和坏消息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2003年7月11日, “天通股份”董事长 (同时也是第一大股东) 通过现金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600万股, 成为第一家高管减持股票的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 高管往往也是具有控制权的股东, 高管并不是两权分离意义上的高管, 并且高管 (同时也是股东) 减持的股票往往由其他高管 (股东) 增持, 所以无法分清样本应该算作是增持还是减持, 因此本文选择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2月28日, 宏达股份高管减持公司股票后, 陆续有很多公司高管通过竞价交易或二级市场买卖等方式增持或减持公司股票。本文搜集了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高管增持或减持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并对样本按照下列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由于金融业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所以剔除金融业上市公司;剔除ST、PT类上市公司和退市公司;剔除数据缺失和因分母为零导致数据异常以及无法找到相关资料的上市公司;剔除高管身份兼为董事、监事或证券事务代表的样本;由于样本中有部分持股变动比例大于100%的上市公司, 本文认为持股变动比例大于100%的样本是不合理的, 因此予以剔除;剔除高管离职以后持股变动的样本。经过初步筛选后, 本文进一步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将同一高管在同一交易日发生的多次增持或减持行为合并 (例如, 同时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市场进行增持或减持) 视为同一事件;如果在同一交易日内多个高管发生增持或减持行为, 则将增持或减持的数据进行合并, 视为一个样本数;对于前后相隔30天以内的增持或减持事件, 本文以第一次增持或减持行为为研究样本, 而短时间内的第二次或更多次增持或减持行为, 由于股价容易受到第一次增持或减持事件的影响, 因此本文没有将短期后续增持或减持事件作为研究样本。经过上述处理, 共得到1712个高管增减持股票的公司样本, 另外选取了同行业同时期高管持股未变动的1712家规模相似的上市公司作为对比样本组。本文的数据来源:高管增减持数据取自CCER数据库提供的“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库”, 财务数据取自CCER数据库提供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 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资料主要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浪财经网站和巨潮资讯网站手工搜集和整理而得, 使用Eviews6.0对数据进行处理。本文首先考察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变动的时间分布情况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高管持股变动次数和规模在各年的波动幅度较大。从时间分布来看, 2006-2011年间共发生1712次高管持股变动行为, 其中增持行为414次, 减持行为1298次。2009年度的持股变动次数最为频繁, 占全部持股变动次数的的28.50%, 2006年的持股变动次数最少, 占全部持股变动次数的2.45%。其次, 我们可以考察持股变动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布见表 (2) 。由表 (2) 可知, 44.23%的持股变动占总股本的2%以下, 16.39的持股变动占总股本的5%以上。就增持样本来说, 有72.25%的增持股数占总股数2%以下, 8.18%的增持股数占总股数5%以上;而对于减持样本, 有35.29%的减持股数占总股数2%以下, 19.03%的减持股数占总股数的5%以上。再次, 我们可以考察高管持股变动的市值分布情况见表 (3) 。由表 (3) 可知, 在搜集到的1712次高管持股比例变动事项中, 平均每次增持的市值约为15, 204, 773元, 平均每次减持的市值约为933, 684.7元, 但波动幅度也很大, 最高单笔增持金额为9, 220, 000, 000元, 最低为638元;最高单笔减持金额为75, 532, 785元, 最低为347元。

(三)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根据已有研究文献, 我们构建模型 (1) 来研究高管增减持股票对信息披露择时行为的影响。为检验公司信息披露择时选择和高管增减持股票行为的市场反应, 我们构建了模型 (2) 和模型 (3) 。具体模型如下:

模型中变量定义如下:因变量Y为哑变量, 如果公司选择在高管增减持公告前披露好消息或增减持公告后披露坏消息, 该变量取值为1, 否则为0;因变量CAR是根据市场模型计算而来, CARi, -t反应上市公司i高管增减持股票公告日至第-t日股票的超额回报, CARi, t反应上市公司i高管增减持股票公告日至第t日股票的超额回报, 本文分别选择了CAR (-30, -1) 和CAR (0, 30) 、CAR (-20, -1) 和CAR (0, 20) 、CAR (-10, -1) 和CAR (0, 10) 以及CAR (-5, -1) 和CAR (0, 5) 等几组数据, 本文用CAR (-30, -1) 和CAR (0, 30) 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 其余事件窗的CAR值作为稳健性检验的数据;自变量X1为虚拟变量, 当高管增持时为1, 否则为0;自变量X2为虚拟变量, 当高管减持时为1, 否则为0;自变量X3为消息哑变量, 如果公司选择在高管增减持公告前披露好消息或增减持公告后披露坏消息, 该变量取值为1, 否则为0;Lev为控制变量, 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的负债/总资产;Ln Size为控制变量, 表示公司规模, 以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计量;ROE为控制变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IND为虚拟变量, 表示样本公司所属的WIND二级行业;YEAR表示高管持股变动年份。需要说明的是, 目前学术界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好、坏消息的判断标准尚未统一。本文参考了Givoly&Palmon (1985) 和吴育辉、吴世农 (2010) 的研究, 用信息披露当日公司股票价格的市场反应作为消息好坏的判断标准。本文将高管持股变动公告日前后30日内信息披露当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涨跌幅度与市场指数涨跌幅度进行比较, 如果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幅大于市场指数涨幅2%以上或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幅小于市场指数跌幅2%, 本文就称之为好消息;反之, 如果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幅小于市场指数涨幅2%以上或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幅大于市场指数跌幅2%以上, 本文就称之为坏消息。

注:***、**、*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双尾检验) 。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全部样本的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 (4) 所示。从上表 (4) 中可以看出:有34.6%的样本企业选择在高管增减持公告前披露好消息或增减持公告后披露坏消息;我国高管持股变动上市公司在持股变动前30个交易日的累计报酬率平均值为0.0997, 标准偏差为0.1754, 最小值为-0.4987, 最大值为0.6875;持股变动公告日及后30个交易日的累计报酬率平均值为-0.1601, 标准偏差为0.2349, 最小值为-0.6142, 最大值为0.5489, 累计报酬率水平总体上差异较大。CAR (-30, -1) 均值为0.0997, CAR (0, 30) 为-0.1601, 均在10%的水平下显著异于零, 从而假设3得到验证;X1的均值为0.3054, X2的均值为0.6946, 两者都在1%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在对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之前, 本文对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了检验, 发现方差膨胀因子VIF值远低于10, 容忍度Torlerance远大于0.1, 这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 各变量可以同时放进模型进行回归。

注:括号内为各变量系数显著性检验的T值。*、**、***分别表示双尾检验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二) 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OLS回归方法对模型 (1) 、 (2) 和 (3) 进行估计的结果如下表 (2) 所示。模型 (1) 的回归结果显示, 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X1的系数为1.254, X2的系数为-2.257, 两者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 说明公司高管选择在高管增持公告前披露坏消息或增持公告后披露好消息, 同时说明公司高管选择在高管减持公告前披露好消息或减持公告后披露坏消息, 其他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从而假设1得到证明。模型 (2) 的回归结果显示, 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X1的系数为-0.031, X2的系数为0.226, X3的系数为1.035, 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 一方面说明高管在增持前可能存在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减持前可能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 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管在增持前可能存在披露坏消息或减持前披露好消息, 市场能够有效识别高管增减持行为和披露的消息性质, 其他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从而假设2和假设3得到验证。模型 (3) 检验了高管增持或减持后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 X1的系数为0.200, X2的系数为-0.109, X3的系数为-0.712, 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 说明高管在增持后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减持后存在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 同时说明高管在增持后可能存在披露好消息或减持后披露坏消息, 市场能够有效识别高管增减持行为和披露的消息性质, 从而假设2和假设3进一步得到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本文控制了行业变量, 将因变量替换为不同窗口的CAR值进行了多次回归, 发现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 本文又增加了高管持股变动的年度变量, 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利用2006-2011年高管持股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存在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的偏好, 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市场能够识别公司披露信息的好坏;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 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正的累计超常收益率;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公司高管的持股变化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高管持股变化过程中, 确实存在高管通过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机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从而侵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 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本文认为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增减持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 必须建立健全高管增减持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对高管持股变动的法律法规中, 仅有2007年4月5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对高管持股变动行为进行规范, 管理规则第十三条作出如下规定,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下列期间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 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期间。”但是, 这些规定并没有发挥理想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虽然规定了高管不得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和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买卖股票, 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操纵其他诸如并购重组、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事项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来影响公司的股价, 从而提高其持股变动收益。同时还要防止高管提前泄露信息或发布虚假消息误导投资者而引起股价波动, 进而实现其最大限度地获取持股变动收益的意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高管持股变动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 督促企业从公司层面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缩小高管实施盈余操纵的空间, 最大限度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

参考文献

[1]张馨艺、张海燕、夏冬林:《高管持股、择时披露与市场反应》, 《会计研究》2012年第6期。

[2]陆蓉、徐龙炳:《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 《经济学 (季刊) 》2004年第3期。

[3]Brown and Han.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the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Earnings for Future Earnings for ARI Firm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

[4]Healy, P., and K.Palepu.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5]Prior, D., Surroca, J.and Tribo, j.Are Socially Responsible Managers Really Ethical?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 2008.

[6]Kyriacou, Kul B.Luintel, and Bryan Mase.Private information in executive stock option trades:Evidence of insider trading in the UK.Economica, 2009.

[7]Lev, B.,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ateg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2.

[8]De1la Vigna, S.and J.Pollet.Investor Inattention and Friday Earning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Finance, 2009.

[9]Patell, J.M.and M.Wolfson.Good News, Bad News, and the intraday timing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

[10]Doyle, J., and M.Magilke.The Timing of Earnings Announcements: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ategic Disclosure Hypothesi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

[11]Booth, G.G.T.Martikainen and Y.Tse.Price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 in Scandinavian Stock Market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7.

心理行为反应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按容量比例随机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 以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 在我市吴中区托儿所、幼儿园及公共场所随机选取接受过门诊疫苗接种的6周岁以下儿童家长260名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13名, 女147名;本地户籍153名, 外来户籍107名。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参考教科书及有关资料统一制定调查问卷, 对儿童家长关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4]。由专业医护人员向家长介绍调查的相关要求, 并请家长进行自行填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家长的基本资料、儿童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表现等[5,6]。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输入Excel进行整理, 并通过SPSS1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60名儿童家长对AEFI认知情况

对26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84.23%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后发生轻微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对于引起AEFI的因素, 60%以上的家长认为主要是由于疫苗质量和个体差异引起, 但本地户籍家长与外来户籍家长在具体选择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如果发生AEFI将采取的措施, 82.69%的家长选择立即就诊, 其中本地户籍家长选择就诊的人数、比率明显高于外来户籍家长, 而外来户籍家长选择进行观察或咨询的人数更多, 详见表1。

2.2 75名AEFI发生情况

260名调查对象中, 有75名曾经不同程度出现AEFI, 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8.85%。主要表现为发烧、局部红肿、硬结及过敏等。75名中, 只有23名在发生AEFI后向相关部门报告过。家长主要依据接种时间、临床症状等综合因素对AEFI进行判断。发生AEFI后, 36%的家长选择带孩子立即去医院就诊, 其余则主要选择服药治疗或自愈。见表2。

3 讨论

儿童家长对于AEFI已有基本的认识, 但仍存在偏差。在本次调查中, 84.23%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后发生轻微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说明家长对于AEFI已经有了基本的客观的认识。对于AEFI发生的原因, 60%以上的家长认为主要是由于疫苗质量和个体差异引起, 且本地户籍家长与外来户籍家长在具体选择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这说明目前家长对AEFI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偏差。

对于如果发生AEFI将采取的措施, 82.69%的家长选择立即就诊, 说明家长对AEFI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实际发生AEFI的75名中, 只有36%的家长选择立即带孩子进行就诊, 说明家长对于AEFI的判断及治疗方面缺乏客观、准确的知识, 容易发生误差。同时, 也暴露出来在疫苗接种门诊的宣传和告知工作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 医护人员在向儿童进行接种后, 应做好宣传告知工作, 详细向家长介绍接种后注意事项, 同时对一些常见的轻微反应告知家长相应的处置方法等。而在本次调查中, 大多数家长仍仅是根据儿童的接种时间、临床症状等综合因素对AEFI进行判断。

本次调查结果中, 出现AEFI的75名儿童中, 只有23名儿童家长在发生AEFI后向相关部门报告过, 只占出现AEFI儿童的30.67%, 反映出目前儿童家长对于AEFI的报告意识不强, 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 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家长关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84.23%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后发生轻微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在发生因素、处理方式等方面本地户籍家长与外来家长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260名调查对象中, 有75名曾经不同程度地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AEFI) , 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8.85%。结论:儿童家长对于AEFI已有基本的认识, 但仍存在偏差, 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关键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唐申, 韦巧燕, 陈建锋, 等.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现状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6:13-15.

[2]杨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20) :2566-2567.

[3]朱秀丽, 张高坤, 张玮婷.家长对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率调查[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24 (4) :1279.

[4]陈红英, 李盛, 张秀英, 等受种儿童家长对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的知信行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 2012, 5:243-244.

[5]陈晓艳, 王翠民, 马淑欣, 等.社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1) :90-91.

心理行为反应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2009年5月-11月患儿静脉采血500例, 分为婴幼儿组及小儿组, 婴幼儿组 (年龄<2岁) 200例, 小儿组 (2岁<年龄<5岁) 300例。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家属以相同的问卷, 采取面对面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3 心理护理方法

沟通交流、安抚鼓励、心理诱导、分散注意力等方法。

2结果

2.1 婴幼儿组及小儿组两组中均以潜在紧张型的婴幼儿、小儿家长不良心理反应所占比例最高 (56.0%、45.3%) , 心理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患儿害怕、恐惧、紧张、情绪激动。家长烦躁、紧张、暴躁、没有耐性。婴幼儿组在静脉采血中其家属200例心理反应:完全合作型28例 (14%) , 潜在紧张型112例 (56%) , 烦躁不安型0例, 高度紧张型60例 (30%) 。小儿组静脉采血过程中患儿及家属心理反应情况见表1。

2.2 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后, 婴幼儿及其家长心理不良反应减少, 能较好地配合护士操作, 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婴幼儿组一次穿刺成功168例, 成功率为84.0%, 小儿组一次穿刺成功256例, 成功率为85.3%, 两组间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别 (χ2=0.0136, P>0.05) 。

3讨论

3.1 静脉采血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刺激因素

3.1.1 疼痛。

疼痛是人体受到各种损害性刺激时的感觉反应, 常常表现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较低部位的防御和逃避性反射活动, 可使人体产生不愉快, 同时伴有情绪反应[1]。针头对患儿皮肤、血管等刺激, 可使患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刺痛感。另外, 患儿家属见到自己的小孩遭受疼痛之苦, 突然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表现为性格改变、紧张、情绪激动。

3.1.2 护士冰冷、生硬的服务态度及不够熟练的操作技术。

因为病人就医、治疗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体验, 此时对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比其他任何时间都更加敏感和迫切, 也是其精神、情绪、体能最脆弱时期, 此时病人的依赖性较强[2]。 如果护士冰冷、生硬的服务态度及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 这对患儿或家属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时甚至可引起强烈情绪冲动和情感反应。

3.2 静脉采血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特征

3.2.1 完全合作型患儿及其家属没有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他们完全相信护士的操作水平并听从护士安排, 患儿不怕疼痛, 他们的心理反应与该患儿的性格、意志力、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3.2.2 潜在紧张型心理特征:婴幼儿组家属占56%, 小儿组患儿占44%;小儿组患儿家属占45.3%;该型患儿能感受到情绪紧张、害怕疼痛, 但由于要听从家属及护士安排, 因而只好服从, 并不表露出反抗情绪, 只是说感到害怕; 此型患儿家属自认内心感到情绪紧张, 但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及配合护士的工作, 就不表露出来。这类型家属的自控力较强, 文化程度较高。

3.2.3 烦躁不安型:婴幼儿组患儿家属无此型心理反应表现, 该型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小儿组患儿及其家属。 (1) 小儿组患儿占25.7%, 该类患儿普遍存在一种条件反射:当看见护士拿着注射器时, 患儿因害怕疼痛刺激, 表现出强烈反抗, 四肢乱动、不听家长的劝说, 极不配合护士的操作。 (2) 烦躁不安型家属占4%, 该类型家属性格暴躁、没有耐性, 当看见孩子不配合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表现出反常性格, 如大声骂孩子、打孩子、运用可怕的语言恐吓孩子, 有些甚至运用行动表现出不要孩子, 如独自离开等, 这类型家属与他们的心理反应、自控力、文化程度等有关。

3.3 高度紧张型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特征

3.3.1 高度紧张型患儿主要表现在婴幼儿组, 其心理特征评判指标:

患儿配合护士的操作, 但因为害怕疼痛而出现过分紧张的心理反应, 加上体质弱及没有吃早餐等原因, 出现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等虚脱症状。

3.3.2 高度紧张型患儿家属的心理特征评判指标:

患儿家属过分紧张, 对护士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 当见到自己的小孩因针刺带来的痛苦表情及见到自己小孩的血液抽出体外时, 加上自己体质差, 大脑出现短暂缺血而突然晕倒。好发于较年轻、体质较弱并初次看见患儿采血的家长, 主要是由于过分溺爱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

4心理护理措施

4.1 完全合作型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于此类型患儿采血, 护士仍需按操作常规以及优质服务、高超技术为其完成采血过程, 并且要说些赞美的语言以表示鼓励孩子及多谢其配合操作。

4.2 潜在紧张型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这类患儿及其家属, 决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工作, 以避免患儿及其家属因护士稍有不当的语言、行为而加重心理负担。因此, 首先运用医学知识和常规的心理护理与其家属进行交谈沟通, 使其家属放松紧张的心情, 同时让其引导孩子放开心情, 配合操作。

4.3 烦躁不安型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4.3.1 烦躁不安型患儿的心理护理:

这种患儿主要表现在婴幼儿组。对该类患儿护士应不急于为患儿采血, 应首先掌握与患儿接近的技巧, 建立患儿对自己依赖、亲切、友好的情感, 消除患儿对护士及采血的畏惧心理。同时, 可采取心理诱导法去引导孩子: (1) 树立榜样, 让患儿观看其他孩子勇敢的表现, 一方面赞扬表现好的孩子, 另一方面鼓励患儿积极向他们学习。 (2) 与患儿进行愉快、轻松的交流, 给予积极、鼓励、暗示性的语言, 以表扬为主, 可适时地称赞患儿, 提高其积极性。 (3) 穿刺时分散注意力, 由于儿童的心理不完全成熟, 护士在进行穿刺时要巧妙地分散其注意力, 如讲故事、摆弄玩具等, 这样可减轻采血中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刺激。

4.3.2 烦躁不安型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家长是患儿最信赖、最亲密的人, 患儿的配合与否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及行动, 对于该类型患儿家属, 护士应尽力劝说家长保持平静, 指导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4.4 高度紧张型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婴幼儿由于心理发育未成熟, 均没有出现此类型的心理反应。婴幼儿组家属占30%, 小儿组患儿占4.3%, 其家属占10.3%, 对于该类型患儿, 首先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工作, 让其引导孩子配合护士的操作。对于该类型患儿家属, 护士应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要换位思考, 把自己作为患儿家属来感受一下其家属的心理[2]。一方面要非常同情患儿, 理解患儿家属的心情;另一方面要主动提供热情周到服务, 让患儿家属感受到护士对患儿的关怀, 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及紧张的情绪, 必要时让其隔离患儿进行采血, 不要让其看到患儿或听到患儿哭声, 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里反应。

5护理体会

平等和尊重是护士和病人达到有效沟通的前提。要耐心倾听, 掌握好语言艺术, 善于察言观色[3], 及时分析不同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 同时要具有真挚的同情心, 要理解家长由于孩子生病需要抽血检查而带来的不安, 只有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 才能赢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家属才能愿意放心让护士为其患儿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在静脉采血中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刺激因素及与其有关的不良心理反应, 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通过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在静脉采血中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 并进行分析, 比较各组、各类型患儿组及其家属不良心理反应, 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婴幼儿组及小儿组两组中均以潜在紧张型的婴幼儿家属及小儿家属不良心理反应所占比例最高 (56.0%、45.3%) , 小儿组以潜在紧张型的小儿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最高 (44.0%) , 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后, 其心理不良反应减少, 能较好地配合护士操作。结论:使患儿及其家属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并能很好地配合护士的工作, 以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采血,患儿,家属,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姚蕴伍, 主编.护理学基础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103.

[2]王秀莲, 王攀峰.医疗辅助服务中心工作模式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7) :68.

心理行为反应 篇10

对患者要有热心

要做到热情主动周到细致。待患者如亲人不是一句空话,要主动问话,主动招呼,这样会使患者产生被重视、被接纳,信任、安全之感。为患者准备一个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入院如家的亲切感,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及时介绍医院的环境及病区守则,帮助介绍同室病友,热情介绍或尽可能解答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使患者尽快了解住院常识。

对患者要有耐心

要做到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常言说:良语一句心头暖,恶语一句似冬寒。亲切的话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护理人员平时要注重语言修养,做到与患者交谈时语音轻柔,用词得当。尽可能不用责问式的语句,如“你怎么在病室吸烟”,应说:“您好,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在这里吸烟”。语序口气的简单变动,会产生不同的客观效果。

对患者要有诚心

以诚待人,尊重患者的人格,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多数患者在患病后会产生自我价值降低的心理,比较自卑。医护人员在治疗时习惯喊患者的名字或床号等“代号”,往往会伤害一些患者的自尊心理,如果把“代号”改为“大叔”、“张老师”、“小李”等,拉近同患者的关系,就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善意。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

把解除患者痛苦作为自己的责任。患者说话难免有急躁,不注意分寸的时候。遇到此情况要有宽舒与谅解的心态,切忌与患者争执。平时要注意自身素质修养,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善于掩饰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做到喜不上形,愁不上脸,往往医护人员过分的喜悦会使患者厌恶,过分忧伤会加重患者的不安。

上一篇:互动达标理论下一篇:轻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