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达标理论

2024-05-07

互动达标理论(精选五篇)

互动达标理论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124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1) 年龄18岁~65岁; (2) 痰涂片或培养阳性; (3) 胸片/胸部CT检查证实有肺结核病变; (4) 自愿作为受试对象,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合并严重免疫受损等疾病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 对照组男32例, 女30例;年龄18岁~62岁 (28.2岁±3.4岁) ;病程5d至2个月 (28.2d±4.8d) 。观察组男34例, 女28例, 年龄20岁~65岁 (30.8岁±2.9岁) ;病程5d至3个月 (29.4d±5.2d) ,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应用达标互动理论实施护理, 具体如下。

1.2.1 评估方法

护理人员热情接待病人, 并认真对病人完成入院评估, 详细了解病人病情, 充分评估病人健康状态、疾病情况、健康知识、社会系统性支持及病人治疗态度。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采用会谈、观察、交流技巧对病人病情进行充分评估。

1.2.2制定护理计划及目标

针对病人健康问题, 制定护理计划及目标, 并设计促进目标达成的活动及计划。在设置目标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运用自身专业化知识及技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与病人互动, 一起讨论病人需求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设定环境适应、有效的沟通、掌握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服药、努力改善病人健康状况。

1.2.3 实施方法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清新, 努力为病人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消除病人陌生感。运用各种护患沟通技巧, 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感, 主动与病人进行谈心, 鼓励病人将心中压力及感受说出来, 并耐心倾听其诉说, 并对病人遭遇表示同情及理解, 以获得病人信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实施健康知识宣教, 以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肺结核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注意事项, 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提高病人遵医行为。 (4) 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善病人心理状况。 (5) 获得社会支持: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双相情感障碍康复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识, 帮助病人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康复护理观念, 以达到护患共识。

1.2.4 目标评价

对目标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并达到护理有效性, 对于已到达的目标则结束护理程序, 对于未达到目标, 则与病人共同分析失败原因, 并对原有的计划及目标进行修改及分析, 并再次实施。

1.3 观察指标

(1) 自护能力测定量表 (ESCA) [4]:该问卷是在Orenm自护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的, 量表共包含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等4个维度共43个条目, 总分为172分, 分值越高病人自护能力越好。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干预后发放量表填写。 (2) 记录两组病人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病人满意率。依从率:病人依从性采用病人疾病治疗依从性测评表进行评价, 共分为5个条目。总分为25分, 其中>20分为依从, <20分为不依从。疾病知识掌握率: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结核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总分为100分, >90分为掌握。满意率:采用自行设计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总分为100分, >90分为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计数资料率分析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达标互动理论是指护理人员通过评估病人感知、互动、沟通、自我、角色及生长发育等, 帮助病人了解相关健康问题, 并与病人相互合作, 共同决策, 从而制定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及计划, 并与病人共同执行相关计划, 以促使目标达成, 改善病人健康水平。莫伊雯等[5]研究指出, 护患互动是一种主动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它可提高病人治疗主动性、积极性及自觉性, 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疾病健康知识。

本研究对病人实施互动性评估, 有计划、目的、针对性地为病人开展疾病健康知识宣教, 与病人加强沟通及互动, 提高了病人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 让病人更好地实现健康目标, 增强了病人自我保护意识, 维持病人良好的健康状态[6]。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病人干预前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与刘才英等[7]一致。这提示互动达标理论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 提高病人健康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相关研究中指出, 药物治疗依从性低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 因此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对增加病人依从率具有积极的意义[8]。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从而提示达标互动理论可帮助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更好地了解服药的重要性及其与疾病控制及预后的关系, 提高病人用药依从率,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提高病人治愈率及满意率。

综上所述, 达标互动理论可提高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自护能力, 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促进病人康复, 提高病人满意率。

摘要:[目的]探讨达标互动理论对提高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124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达标互动理论干预, 干预前后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 (ESCA) 对两组自我效能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出院时治愈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满意率、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达标互动理论可提高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自护能力, 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促进病人康复, 提高病人满意率。

关键词:达标互动理论,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自护能力,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宇明, 施光峰, 宁琴, 等.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27.

[2]虞荷荷, 严玲微, 留晓静.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出院病人家庭应对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344-1345.

[3]吴笑棉.互动达标理论在家庭化产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 2013 (27) :373-373.

[4]彭静, 杨雪, 赵彬, 等.家庭访视护理对小儿肺结核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 2012, 25 (6) :950-951.

[5]莫伊雯, 王洁, 徐雯, 等.达标理论在慢性肾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8) :1707-1710.

[6]杨晶, 周立新, 赵芳, 等.King达标理论在我国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12) :1470-1472.

[7]刘才英, 胡文凤, 胡美霞, 等.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2, 18 (2) :14-18.

互动达标理论 篇2

一、正确认识合作学习,不断总结反思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但有时一个小组中就只有几个优等生在发言,其它成员成了听众有时个别学生乘讨论之时,与它人乱说一阵,做一些与本课无关的事情, 有时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我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我又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就草草结束,没有引导学后深入思考。不难看出以上这种合作是由于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的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作法。

二、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在数学课堂中建立合作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前后位的坐法,便于灵活地调整成配对的形式进行活动,体现了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确保了每位学生主动的参与小组活动。

三、选择合适的内容

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要合作学习,应该注意适当的选择

1选择规律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的定理或公式。对于一些规律性强,覆盖面广,迁移和应用范围广的定理、公式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如何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规律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①(1+2x)(1-2x),②(2a+3)(2a-3),③(100+1)(100-1),④(x-6)(x+6),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等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成,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在合作中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相互交流,然后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样相对于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变得容易且深刻。比如,初一教材中有一道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样的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而适合开展小组学习,进行分工协作,同学之间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教师再给予适当指导,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完成此题。

3选择开放型问题和解决多种途径化的问题。由于开放型、探索型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因知识基础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得到不同结论。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因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比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后,在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应用题,看哪组编得又快又多又好。结果发现学生编出了很多有特点的题目,但思维角度基本相同,于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编题,这样使学生在发散思维过程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求到了解决问题途径。

四、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适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对他们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互动。

(1)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合作的方法、技能,以保证高质量的合作。比如:小组合作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学习目标,确保分工到个人;要求学生学会彼此认可,互相信任,当同伴出现错误时应帮助纠正;教会学生进行交流时,要用条理的,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接纳不同的意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2)加强课堂管理,参与合作学习。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常会表现一些问题,有时会发现小组活动中出现优生一统天下,几乎包揽所有的任务,学困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合作交往中。性格外向的学生抢着发言争着表现,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当听众。有时也会发现小组讨论看起来似乎非常热闹,但实质有些在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为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教师一定要将学习任务分到个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此外,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姿态出现于课堂教学,“低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形成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提高了课堂的交流效度。

(3)及时反馈总结。在合作学生中学生对某些学习内容难免会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有时在应用上也不够准确,这就需要及时针对学生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补救,及时排除学习上的障碍,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然后在各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合作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合作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总结合作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能对自己参与的情况有所了解,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

互动达标理论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就诊进行肝穿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50例, 其中男89例, 女61例, 年龄17~60岁。随机将两组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试验组75例肝穿患者采取互动达标护理方式治疗, 其中男45例, 女30例, 年龄32.23±8.39岁;对照组75例肝穿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 其中男34例, 女41例, 年龄30.24±8.14岁。

1.2 患者标准

慢性HBV携带者及慢性HBV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我国有关诊断标准。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对试验组的患者采取互动达标护理方式治疗: (1) 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实行统一的培训, 使其了解并清楚掌握互动达标护理理论的内容以及方法, 并进行相关的考核, 以保证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标准; (2) 患者评估:实验组患者入院4h内要对其进行入院评估, 个人系统评估则在互动中实行。此外, 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护患沟通来完成评估信息。 (3) 互动达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要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来共同设计护理方案, 并相应地组织促进达标的护理计划或者活动。 (4) 对所取得的目标进行综合评价, 并评价进行护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如果尚未达标, 就要全面分析其造成原因, 及时地进行修改, 准备再次实施;如果目标达到则终止此次互动达标护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两组比较行t检验。设双侧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经有关数据分析, 将试验组与对照组肝穿患者达标率进行比较, 试验组达标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如附表) , 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性意义 (P<0.05) 。同时, 患者的达标率与患者年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两组年龄≤30岁的患者占据本组研究人数的57%, 其达标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而文化相对较高的患者, 其达标率反而不高, 这与患者过度关心自身疾病, 以及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有关。

3 讨论

综上所述, 互动达标护理应用于肝穿患者护理中, 能够对肝穿患者疾病早期康复起到很好的疗效, 因此, 互动达标护理是治疗肝穿患者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因素[3]。在护理过程中, 除了互动达标护理能够促使患者达标以外, 其达标率的影响因素还与患者的年龄以及文化程度有关。这主要是因为年龄处于30岁左右的患者多数病程较短, 并且处于年轻力壮的时候, 对待事物往往都比较乐观, 并且他们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接受力都比较强, 所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护理人员和自己共同制定的护理方案中, 以达到身体康复的目的。因此, 互动达标护理对他们而言影响就比较大, 其达标率自然就高。将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达标率进行比较分析, 不难发现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其达标率比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要高很多, 这是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表现为过分地关心, 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自身的疾病, 一旦发生矛盾, 他们就会反复询问, 持怀疑态度, 使得护患之间的互动沟通就变得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在护患沟通中通常都处于被动地位, 护士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因而互动就显得格外容易、顺畅。所以, 在进行互动达标护理之前护理人员应该着重考虑患者的各方面因素, 以及患者自身具有的特点, 最后才来制定与之相符的个体化达标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健康的需要也随之不断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发展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达标护理, 从而真正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使其积极地配合互动护理和治疗, 以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董蔷, 崔丹, 李秋洁, 等.应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提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 (1) :16-19.

[2]高东霞, 张利岩, 毛莎, 等.互动达标护理在肝移植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12, 27 (3) :10-11.

互动达标理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 月在我科治疗出院后的糖尿病病人128例, 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订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糖尿病足病人;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③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病人;④已被诊断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入选病人入组前均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 血糖及疾病症状基本稳定, 家属能积极配合, 生活能基本自理。随机分为达标理论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达标理论护理组68例, 其中男40例, 女28例;年龄41岁~74岁 (51岁±8岁)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 初中19例, 高中25例, 大专及以上17例;职业:在职工人26例, 农民3例, 行政干部1例, 金融财务2例, 离退休30例, 下岗待业2例, 其他4例。常规护理组60例, 其中男36 例, 女24 例;年龄43 岁~73 岁 (53岁±6岁)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 初中17例, 高中23例, 大专及以上15例;职业:在职工人23例, 农民3例, 行政干部1例, 金融财务2例, 离退休27例, 下岗待业2例, 其他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常规护理组予常规护理:①对糖尿病病人及家属给予常规性健康知识培训, 让病人了解影响血糖的因素及控制血糖的措施;②监测血糖变化, 使血糖尽量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③严格控制饮食;④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习日常食物热量计算;⑤指导病人及家属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出院时给予口头及书面指导, 包括按时吃药、及时监测血糖及定期复查。达标理论护理组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及教育护士负责糖尿病病人的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1.1健康宣教病人住院期间教育护士通过集体宣教、课堂上的反应及互动情况, 初步了解每位病人的特点, 之后进行个体化糖尿病教育, 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方法 (包括胰岛素注射) 、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的危害。通过与病人进行沟通, 找出病人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与病人达成共识, 共同制订行为改变计划, 包括短时间目标, 即周目标、月目标等。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及微信随访, 定期督促病人进行复查, 指导病人填写手册, 内容包括每天自测并记录尿糖或血糖、血压、体重、运动、饮食日记、用药情况及自觉症状等, 了解病人行为改变与否。及时解答病人新发生的问题, 提出新的目标, 如此往复。

1.2.1.2心理护理出院后糖尿病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教育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 针对具体情况给予适时疏导。告知病人不良情绪对血糖的影响, 指导病人疏泄情绪, 克服悲观、焦虑及失望心理, 保持愉悦的心情。

1.2.1.3饮食指导采用科学膳食疗法对病人进行干预。根据病人的日常饮食习惯, 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和教育护士共同制订病人的7d详细食谱。应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戒烟控酒, 每日食盐摄入量<6g, 增加粗纤维类食物, 如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等, 减少甜食。同时要求病人及其家属掌握食品交换法及合理调换食谱。定期检查病人饮食日记, 及时提出合理建议。

1.2.1.4生活方式及运动指导指导病人坚持适度而规律性的运动, 对减轻体重、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十分有利。制订运动计划前要做好血压、血糖、心电图、心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有关检查。同时, 指导病人做到运动前后测血糖, 如有不适随时停止运动。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运动量, 之后根据病人自身情况, 逐渐增加有氧运动强度及时间, 达到合适的运动量。提醒病人随身携带糖块、饼干、急救卡等, 运动时应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1.2.1.5 血糖监测教会病人及家属自行监测血糖, 按要求记录好血糖日记, 以便及时掌握疾病控制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结构及运动情况, 遵医嘱调整降糖用药。

1.2.1.6 用药指导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 需终身治疗, 这一点应明确告知病人, 让病人充分认识到终身治疗的重要性。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等选用适合病人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教育护士指导病人掌握常用降血糖药物的适应证、作用强度、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强调病人自觉遵医嘱服药, 不得随意更改药物, 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同时应防止乱用偏方、秘方,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2.2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知识行为水平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行为、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不合理膳食、肥胖、缺乏体育锻炼等可增加发病机会。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归入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疾病[4], 该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病人自身来落实, 这就要求病人应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 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 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增强治疗依从性, 对于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5,6,7]。依据达标理论对达标护理组出院后的糖尿病病人提供延续护理, 及时给予治疗保健方面的指导, 充分调动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庭系统的主观能动性, 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目标计划, 使护士既能了解病人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和延续治疗效果, 又能督促病人定期复查, 保证持续治疗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达标理论组和常规护理组在出院后3个月、6 个月时各项化验指标及知识行为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达标理论组的空腹血糖在不同时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餐后2h血糖在不同时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出院后3 个月和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已达到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标准;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已达到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标准;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可能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反映某一时间点的血糖, 无法反映整体血糖有关。以上这些均提示依据达标理论的延续护理提高了糖尿病出院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病人应用达标理论实施个体化指导, 对出院后病人实施积极的延续护理, 能有效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病人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强化治疗依从性, 从而影响多项生化指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我国现行家庭护理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依据达标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可给出院后糖尿病病人保持远期康复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 既经济又有效, 也弥补了我国家庭护理缺乏的不足。但本研究仅研究到出院后6个月, 应用达标理论的长期效果还应该继续观察, 对其适用性进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秦建丽, 文芬革, 王亚丽, 等.糖尿病社区护理需求[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 12 (4) :42.

[2]郭群, 钟风娇.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J].当代护士, 2008 (7) :23-24.

[3]姜安丽.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3-157.

[4]谭成清, 吴波.社区综合干预防治糖尿病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 (18) :61.

[5]易勋, 彭艳华.糖尿病病人皮肤病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 25 (4) :526-527.

[6]李瑞.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效果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3 (2) :286-287.

互动达标理论 篇5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年间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共70例。

纳入标准:①血液透析1个月以内;②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等;③年龄≥18岁,无沟通障碍,无精神病史;④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急性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和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等;②文盲、无阅读及思维判断能力的患者;③精神异常、语言沟通及听力障碍者。

1.2 随机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分配序列,逐步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人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8.7岁。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9例,高中及以上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士7.6岁。文化程度:小学25例,初中6例,高中及以上4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接受基于达标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由首次透析宣教,透析诱导期宣教和用药及饮食宣教组成。

1.3 基于达标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1.3.1 患者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生活饮食习惯、沟通交流程度、个性心理特征、目前的健康状况(包括病情和透析治疗情况)、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资源及利用情况(家庭支持情况)等。

1.3.2 目标制定,通过护患双方共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确立患者寻求帮助的问题,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综合的护理,全面达标后,平稳度过透析诱导期,进入下一阶段维持性透析治疗。

1.3.3 实施执行教育计划的重点内容:①血液透析的目的,意义。血液透析的流程,与病人相关的规章制度。②血液透析即刻并发症的主动预防。③部分饮食知识指导,血压的自我监测。④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与监测。⑤用药注意事项。⑥心理疏导等。

1.3.4 干预的实施教育方法为责任护士采用 “一对一”形式进行教育,每次透析时反馈教育效果,查找影响教育目标的原因,及时改进,对未掌握的知识,未达标的行为再次强化教育,直至掌握。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1.4 干预效果评价

1.4.1评价时间与方式

两组患者均在开始透析后1个月进行评估。在血透室,采用自行开发的基于达标理论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评价工具,责任护士统一指导,患者自行填写问卷。

1.4.2 评价指标

①透析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透析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评价表,评价内容为透析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血液透析知识一般知识占30%,血管通路知识占30%,药物饮食知识占20%,自我监测占20%。得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80~60分为中,<60分为差。

②病人治疗依从性调查:本研究采用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依从性问卷是研究者根据透析患者的特点,查阅相关文献[5],自行设计。内容包括:透析依从性、干体重控制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和生活习惯依从性6个维度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4 级评分法,答案设置为:完全做到(4分),基本做到(3分),偶尔做到(2分),根本未做到(1分)。结果>70分为好,50~70分为较好,30~50分为一般,<30分为差。

③透析中心服务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通用的“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量表”经改良后进行调查。该量表共10项内容,每个条目评分分为满意(4分)、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结果>35分为满意,25~35分为较满意,15~25分为一般,<15分为不满意。

1.5 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二次录入方式以保障录入质量。

采用Mann-Whitney Test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对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达标理论护理健康宣教后对透析知识掌握程度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得分为优,而对照组所占比例仅为五分之一。见表1。

Z=-2.771,P=0.006。

2.2 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所占比例近50%,而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仅为23%。见表2。

Z=-2.875,P=0.004。

2.3 患者对透析中心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过达标理论健康宣教后观察组对透析中心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所有患者评价均为较满意或满意,而对照组仍有近10%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见表3。

Z=-2.130,P=0.0033。

3 讨论

达标理论是1981年由护理学家Imogene M King提出的一种护理理论[6,7]。着重阐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士和患者要共同参与、相互作用,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现获得最佳健康目标的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达标互动理论健康教育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和对透析中心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达标互动理论用于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依从性有促进作用,优于一般健康教育[8]。笔者认为:①此理论较适用于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健康教育,强调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有助于患者透析期间的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②在应用此理论中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敏感性和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再实施。③在健康教育中运用达标理论有利于护士与患者建立合作式的护患关系,营造良好服务环境,满足透析患者的健康需求,也提高了护士职业素养,体现出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6.

[2]黄金.护理理论[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676-678.

[3]King IM.King&apos;s conceptual system,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and transaction process in the 21st century[J].Nurs Sci Q,2007,20(2):109-111.

[4]King IM.A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J].Nurs Sci Q,1999,12(4):292-296.

[5]宋春莲.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126-127.

[6]邹恂.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58-167.

[7]Frey MA1,Sieloff CL,Norris DM.King&apos;s conceptual system and theory of goal attainment:past,present,and future[J].Nurs Sci Q,2002,15(2):107-112.

上一篇:急性病下一篇:心理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