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2024-04-30

中小学教育(精选十篇)

中小学教育 篇1

一、家政教育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是在蜜罐子里成长的新一代, 他们在优生优育的环境下出生, 在宽裕的经济条件下成长, 有机会接触多方面的知识, 拓宽视野, 培养出了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与此同时, 呵护与宠爱使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生存能力、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及时合理地开展教育, 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培养他们懂得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发展。这与现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

2. 有利于创建家庭幸福

中小学生科学生活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创建幸福家庭。20世纪末后, “421”倒金字塔型家庭普及, 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等多种类型家庭结构的变化使青少年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政府和法律的干预外, 更重要的是懂得处理家庭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更是家庭健康的保障。

3. 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巩固与发展, 只有家庭在家政教育的指导下, 实现了合理安排与科学规划, 社会和谐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同时, 接受了家政教育的学生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更全面的素质, 对自己的就业选择有更准确的认识, 并拥有更多的就业优势。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家政教育概况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阶段在劳动技术课、社会课中含有部分涉及家政教育的内容, 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含有家政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 相对于美、日等家政教育发达国家,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家政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规范的、独立的家政教育科目, 现有的家政教育内容简单, 系统性不强。家政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未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家政教育在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操、生活技能、艺术修养方面的作用。

三、中小学教育阶段实施家政教育的途径

面对当下中小学生在生活能力与生活艺术方面的缺失, 中小学教育阶段重视家政教育, 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家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我建议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从如下途径开展:

1. 学校中的家政教育

主要是设置科学、系统的教学课程, 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 发掘课程资源, 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家政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整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 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一方面能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培养自信与自立。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掌握科学知识带来的益处, 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及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中小学家政教育内容可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家务劳动、家庭理财、饮食卫生、美工制作五个部分, 实际上可视为对一个健全的人所进行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2. 家庭中的家政教育

中国大多数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为升学而学习, 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 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 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 家长角色不适当延伸, 在他们这种貌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 孩子容易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 在风浪前变得束手无策, 一旦失去帮助就怨天尤人。所以家庭中的家政教育, 首先是家长要端正观念, 要认识到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实例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忍耐力、健康及情绪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培养他们对家庭事物和家人的关心、爱心和责任心等健康情感和态度。其次要注意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 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输有效得多。

3. 社区中的家政教育

社区是青少年体验社会、实践社会的主要平台, 生活其中, 要完成很大一部分课外的知识学习、交友、娱乐、休闲、体育锻炼等活动。正因为上文所提到的现代家庭结构的多样化, 使依托社区开展的家政教育成为学校、家庭教育外的有力和必要的补充。在社区中, 青少年与邻里间、玩伴间会建立起感情联系, 交流知识, 掌握道德规范, 学习在社会上交流的行为准则。在社区的环境里形成一系列的成人意识, 其中包括朋友友谊、价值观念、阶层地位、宗教信仰、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人性人格、情感发泄、精神的安慰等。同时社区对青少年教育问题提出要求, 配合学校、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 为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计划性和艺术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教育效果。

诚然, 学校、家庭、社区平台上开展的家政教育不是割裂的, 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三位一体的家政教育网络。社区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延伸, 通过开放教育阵地、资源共享等方式, 服务青少年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易银珍.高校开设家政素质教育课程的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教育加盟:中小学教育培训加盟 篇2

教育加盟:中小学教育培训加盟

一、中小学教育培训行业介绍

教育培训业是 21 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来自《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09 年整个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为 6800 亿元,预计到 2012 年这一数字将变成 9600 亿元,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2%。其中民办教育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6%,大于公办教育年均 9% 的增长率。而其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例也将从 2009 年的 40% 增加到 44%。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小学生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培训机构相对较多,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按区域性扩张法,高强度地向二、三级城市发展,以便形成高密度的渠道网络。北京雅思博教育中小学生个性化课外辅导也是顺延发展趋势,以独特的特许经营加盟方式逐渐遍布二、三线城市。截止目前,雅思博教育已在新疆、黑龙江、湖南、江西、重庆五省成功顺利加盟。

北京雅思博中小学生课外辅导成立以来,专门致力于中小学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习能力开发和培养及自主学习的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了全国性连锁个性化教育机构。总部设在北京,在山东、湖南、黑龙江、广东、深圳、重庆、新疆等多个省市设立分公司。

二、北京中小学教育培训加盟优势

1、品牌优势

教育的品牌优势非常重要,有品牌,有口碑,实力会几何式的增长。雅思博教育是北京最具个性化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是国内最权威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之一,在北京位于教育十强之列

2、师资优势

机构聚集了教育界的精英,核心团队成员在教育培训行业都有超过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雅思博教育机构采取名校一线教师与自行培养的教师结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经过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的合作模式。

3、企划与广告优势

雅思博教育凭借多年的营销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方法,成功的应于二线三级城市,帮助加盟商更快的更准确的开展招生工作。

4、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优势

公司主营的中小学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培训,与传统的课外辅导有本质的不同。个性化辅导再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它超出了目前市场上纯粹的一对一家教、培训班的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专业一对一家教加盟

5、培训优势

雅思博教育总部为每个分校提供个性化一对一专业培训,包括开业培训、在岗培训、提升培训、专业教学培训以保障整个连锁体系的专业性与行业高度。

技术支持、品牌支持

品牌授权

雅思博教育将授权加盟校为指定区域的唯一品牌合作单位,以保证加盟校的利益。

品牌宣传

雅思博教育在教育连锁加盟行业广告宣传投放量大,每年都进行大量广告投入,大大提高了“雅思博教育”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师资培训支持

雅思博教育的团队是精英的团队,万余人的优秀教师和大批具有国际化教育新理念、高水平、高层次、专精深的大学教授、研究员、留学教育专家等资深人士组成了我们强大而权威的教学阵容。我们将为加盟校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

◇总校管理人员直接分派分校,培训分校区教师

◇全国教师集中培训

◇ 基础课程培训

◇ 升级课程培训

◇ 教师资格认证考核体系

◇师资输出及委培、市场招生支持

办学之初,招生为王。雅思博教育有 10 年办学经验,全国 5 家加盟学校的招生经验将给加盟校提供全方位、最直接的支持:

◇总校咨询主管分派分校,带队培训分校咨询团队

◇总部提供 不定时电话、邮件、QQ等多种渠道沟通支持

◇总部人员招生指导服务

◇全国办学经验的搜集与分享

◇全国创意活动策划,直接支持加盟校招生、学校运营管理培训支持

学校的成败校长是关键,管理是基础。雅思博教育的品牌加盟有一套完整的运营和管理培训体系,5、教学支持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雅思博教育为加盟学校提供最有力的教学服务支持:

◇教案的提供与更新

◇ 教务托管培训

◇ 听、评课服务

◇ 教案评比

专业一对一家教加盟

◇ 学生作品比赛与展示

◇教师作品评比与展示、综合服务与资源共享支持

◇ 协助加盟商做当地市场调研报告 ◇ 提供办学选址的方法和技巧

◇ 提供统一的装修方案和 VI 识别系统 ◇ 协助制定年度经营计划书

◇ 提供电子版的宣传单页、海报的设计方案 ◇ 提供运营手册,并定期更新

◇ 每年度召开加盟商大会,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发展方向 7、政策支持

◇已有项目优先续约权

◇同等条件下新增项目的优先合作权

◇合作经营(收购或者股份合作)的优先选择 ◇区域合作唯一性 加盟条件

理 念: 关注热爱教育事业,认可雅思博教育的经营理念。

心 态:有强烈的创业欲望,以投资而不是投机的心态看待教育产业,并且愿意接受雅思博教育管理规范。

财 力 20-50 万

场 地 200平米以上的场地

能 力: 一定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有 5 年以上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执行力:能够完整执行学校的各项经营决策。加盟流程

中小学教育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呼唤 创新

有位名人说过:“凡人创造力是伟人创造力的基础,国民人人去创造必有旷世之成果出现”。确实,面对21世纪的新知识和智慧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创新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是新世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战略目标,是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迫切需求。明确这些重点,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握创新教育的方向

“素质”从字义上讲就是“本来的性质”。特指人的本性,这种本性的形成过程除了天生具有遗传因素外,还来自特定环境的潜移默化和自身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复杂而缓慢的心理和生理完善的过程。人的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教育的内容越丰富,范围越大,高素质的人才就越多。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遵循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教育就是要使人明白最基本的做人之道,建立起“使命——创造——发展”的人生观。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同样是使人认识自身的价值,开发和掌握人自身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奋斗,共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实现人的发展,展示人的价值,获得人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首先是人生教育,是人的使命教育,也是人的动力教育,只有自觉承担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人,才具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创新教育的使命教育和动力教育是对社会最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是永无穷尽的。

二、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确立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的集中在人格的培养上,注重智力为智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提高新时期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21世纪具有健全人格、独立生活能力,勇于创造,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在当代社会,人才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今天的人才已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而是能解决某一领域的新问题,创建一个新领域,开拓一片事业新天地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从人的爱心志向直到语气神态的全面性教育,把一个普通的人培养成具有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使他们不论在哪一个角落、哪一个时间都能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力拼搏。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不算是现代教育的成品,只有具有“创造愿望+知识技能+拼搏精神”的人才才是现代教育的合格产品。

三、体现素质教育整体性要素的特点,重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要重视教育过程,即渗透教育。重视素质教育过程是通向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重视教育结果。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重视创新教学多样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尤为重要。

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前提就是兴趣,它是获取新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的原动力。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就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新教材版面新颖,增加了许多生动逼真的图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新教材运用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趣味性很强的题目,特别是低年级的一些游戏,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大胆创新。

2.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的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协作,对科学和真理执着追求的播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学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和特长;具有掌握交往工作,进行国际交流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教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主动提问,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素质群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社会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教学模式,体现“活动化”教学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新教材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实践;走进大自然,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者要鼓励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空间,对学生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及越轨要宽容对待,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引导学生乐学、会学、敢想、敢说、勇于创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可塑的时期,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美好、向善、崇高和勤奋的精神力量感招和鞭策下更加完善。这种精神财富积淀得越丰富、越厚,将来迸发的创造能力越是无法估量的。素质教育的原则就是育人为本,将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做洗礼和升华。树立高尚的人格,要摒弃世俗和丑恶,不慕虚华,脚踏实地地做人,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的行为和创造中表现出优良的品德和心态。所以育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使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提高质量,保证效果,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时代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呼唤中小学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9日第2版.

[2]《中小学教师课堂机能的新修炼》.

[3]《素质教育纵横谈》.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7.

中小学教育 篇4

但是, 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 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 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 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 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 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 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 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 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 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 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 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 成长成才成人。

2.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 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 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 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 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 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 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 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 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 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 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 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 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 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 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 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 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 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 轻德育, 轻体育”的倾向, 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 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 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 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 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 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 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 而使‘人为物役’, 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 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 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 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 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 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 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 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内心空虚, 成绩下降, 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 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 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 (主要是网络上) 的负面内容, 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 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 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 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 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1.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 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 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 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 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 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 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 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 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 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 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 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 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 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 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 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 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 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 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 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促进全民族的进步, 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 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 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 启迪思维, 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 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懂得社会伦理道德,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 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 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 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 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 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 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 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 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 但是, 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从中小学生抓起, 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 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 《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 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 收效显著。

1. 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 培养记忆能力, 提高文化素质, 增强人文修养, 陶冶道德情操, 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 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 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 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 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 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 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 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 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 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 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 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 “将相和”的君子风范, 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 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 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 培养高尚的情操,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 2001, 4 (2) .

[3]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刘先琴.河南漯河市经典诵读润心神.光明日报, 2010-11-20-1.

中小学教育 篇5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第 七 讲

营造班级文化

——让良风美德充满班级的时空

主讲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老师

▊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一、优化班级环境

只有创造一种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

(一)、班级环境布置的原则

1、彰显班级个性;

2、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挥激励作用;

(二)、如何建设班级物质环境

1、班级有“花香”;

2、班级有“书香”;

3、班级有“心语”。

二、健全班级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证的。因此,健全班级规范,完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铸造班级精神

(一)、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二)、培育优良的班风

1、设计班级标志物;

2、榜样示范;

中小学教育 篇6

关键词:教育; 叙事; 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49-001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育科研方式的选择上存在问题,作为有着繁重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怎样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性的转变呢?教育叙事无疑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研究教育的最佳方法。

一、教育叙事的含义

教育叙事是教师通过叙说导致自己觉醒和变迁的教学故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通过教学反思来省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在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行为、教育经验、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活动。教育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由其弟子回忆撰写的《论语》实际上就是一部教育叙事大作。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已经写了32年的教育日记。

教师是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线工作者,他们(她们)与教育实践的天然联系,使得他们的个人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难于言传的,教育叙事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将这种融于教师的感觉、情绪、心智中的高度个性化、情景化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经验或理论,供他人揣摩、学习、模仿、实践。

二、教育叙事在教师教育科研中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参照的是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运作方式,以课题研究或专题研究的方式“如法炮制”。这种片面追求科学范式的研究风气,导致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人物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理论性强,针对性弱,成果的单薄苍白使得其失去了对教育实践的吸引力。同时,多数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以及无法详尽占有必要的研究技术和资料,因此也很难有所成就。反思中小学科研实践,可以明确的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目标不应主要指向教育教学新规律的发现、新理论的生成,而应立足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由此,基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需要的教育叙事就成为了广大教师教育研究的新的思考空间。

三、教师如何教育叙事

1.以问题为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每天都会遇到的很多棘手的问题,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法可以借鉴。只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一步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师教学中发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却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却妨碍学生团体前进;减负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按新课程理念体验性教学但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等等。此时教师就要想想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为什么?怎样才行?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努力思索,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直至最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和完成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这才是研究的终点。

2.以实践为导向

一直以来,教育研究已渐渐蜕变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所从事的专利,演绎成一种与教学实践关系不大的“学术游戏”,这种“闭门造车”出来的成果在应用于实践中时难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难于被教师们认可。教育叙事研究带来的是方法论的转变,“在做中学,在行动中、在实践中研究”的理念,将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为教育研究输入了新的气息,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路。教师系统地研究自己或与他人的工作过程、环境和问题,通过专业研究者深入现场,直接参与等形式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改善了这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研究成果应用的及时性、有效性,而且使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有勇气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做教育研究。

3.以反思为基本手段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广大教师缺乏的不是经验,而是自觉关注自己的实践行为和价值的意义的反思。叙事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反思这一基本手段,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为什么?怎样才行?这种反思促使教师思考、实验、改变,在研究中、在实际的运作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直到问题的解决。正是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定、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或高或低的提升着教师的专业水平,或多或少的改善着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状态。这样的研究能够使我们的教师由“老牛拉磨”式的简单重复工作状态转变为“螺旋上升”的研究状态,使教师的职业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提升着,实践质量在提高着。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希望教育叙事能让我们广大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关注身边的事,让自己受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经历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者生活事件,成为教育理论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济洲.走入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3(07)

[2]陈灵艳,张树伟.叙事探究的意義与困境——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

中小学教育 篇7

一、中国传统的“自然”、“无为”教育思想

“自然”、“无为”之教育思想, 当首推黄老之说。老子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自然”, 在道家看来, 即为“自然而然”、“顺其性”之意, 强调事物的“本然”的、自在的而非“人化”的状态, 要求人们应当顺应事物的自然变化过程而不去“强为”以免戕害其性, “是以必无为”。“无为”乃是从其自然之性必然派生出来的方法论。而“无为”也并非是“纯粹消极地不行动, 实是强调其行动要依人和事物的自然之性而动, 依循其本然之特质和应然之规律之作为, 而不去违反它”, [1]“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二章》) , 以“不强为”的“不言而饮人以和, 与人并立而使人化” (《庄子·阳则》) 的方式, 顺民之性教化, 强调“无用为用”的功用, 获求人性之恢复, 心灵之释然, 绝圣断仁, 抛弃巧佞, 回归本然。

“自然”、“无为”的教育思想在魏晋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老庄的“无为”思想在魏晋以前主要表现在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 在教育方面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到了魏晋时期, 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 他们反对名教, 崇尚自然, 主张清静无为。特别是嵇康、阮籍、何晏、王弼等大师, 对文化教育观的思考较多, 以朴素自然观、自然人性论、老庄圣人观为基础, 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育观点, 促成了中国古代以“无为”思想为基础的玄学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萌芽。崇本息末是玄学自然主义教育的实质, 尚人之本性, 本然之状态, 追求人性之尽善、尽美。“无为不言, 因性自然, 各全其性”, “任其自然而物自然”。“无为”者, 自为自得;“不言”者, 得意而忘言。这一时期的嵇康在中国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中占据很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他使中国古代的“自然”、“无为”教育思想从朦胧走向清晰, 从模糊走向明朗, 从附属走向独立, 真正地从古代的政治学、伦理学等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形态, 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彰显了“无为”教育对人性压抑束缚的反动。“及至人不存, 大道陵迟, 乃始作文墨, 以传其意;区别群物, 使其类族;造立仁义, 以婴其心。制其名分, 以检其外;劝学讲文, 以神其教” (《难自然好学论》) 。等到贤德之人消失了, 世风日下时, 才出现文字、文章等传辞达意, 区别万物归属;造出仁义束缚人心;制定名分等级来检查行为;奉劝众学德读经, 神化教育。这些正是名教的东西。在嵇康看来, 远古社会的自然状态被破坏后, 人造出来的这种教育是“伪”的, 是违背人性的, 所以应当“越名教而任自然”, 培养“心无措乎是非, 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释私论》) 的君子, 找回失落的人性。

以顺应天性的“自然”、“无为”之教反抗名教的压抑摧残人性的虚伪的繁文缛节, 以“不为”而得“有为”之功, 以“不言”而致“得意忘言”之效, 从而诠释出老庄的绝圣绝仁绝知的真正内涵:“绝圣而后圣功全, 弃仁而后仁德厚。”[2]

二、目前少数中小学在教育中存在的“异化”教育

什么是教育的“异化”呢?异化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无视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现实要求, 无视学生与教师的作为“人”的本真与自然天性而进行的一切教育理念与行为。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育中的“目中无人”, 无视教育中“人”的存在, 而把教师与学生仅仅作为“物”和工具去驭使。

在少数地方的中小学教育中, 片面追求升学率, 而凡是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学校, 就必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异化教育。如某中学的校长主任一行到南通某名校考察后, 直呼大受启发, 皆曰果然不虚此行, 取回一条重要“‘金’验”:帮学生挤时间。于是领导们很快制定出实施方案:师生早晨5∶30起身上早自习, 中午11∶55用午餐, 12∶30前必须用完, 然后立刻到教室上自习, 取消原来的午间50分钟的休息时间, 下午1∶30上课, 取消下午所有班级第四节课课外活动时间, 改为正式上课时间, 晚上到930休息;取消原来几乎就不存在的文体娱乐活动;教师要拿出每一分钟的时间帮学生‘啃书本’”。这样两天就把美国学生一周的学习时间用完了。领导们宣称要“挤出学生的每一分钟来‘啃书本’”。

三、以“自然”、“无为”教育思想之精华去教育之“异化”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曲则全……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在教育中, 应当把握“自然”、“无为”教育思想, 顺应人性, 促进个性发展的内蕴, 结合儒家的“赞天地之化育”的要求, 以人为本, 知其可为, 知其不可为, 从而有所为, 有所不为, “顺人之性致成性”。

雅斯贝尔斯针对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的教育说:“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 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冰冷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3]那年代异化教育导致的结果是教育上的机械的、冰冷的、僵死的工作方式, 并造成人的灵魂的干瘪, 生命的失真, 生命存在之意义的丢失。所以,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传统的“自然”、“无为”教育思想, 真正理解其精神实质, 汲取精华, 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实践, 促进教育中爱的交流, 促进人的个性解放、鲜活。

新课程改革是对素质教育的重申与深化, 强调在教育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发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习得, 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性与非预设性, 强调对生命的感悟。如何来实现呢?也许“无为”之教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 以“无为”思想指导现行中小学的教育不是要教师放手不教, 而是要汲取“无为”、“自然”的精华, 尊重人的发展规律, 顺应人的成长天性,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真正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连国.中国传统生态哲学论.管子学刊, 2004.4.

[2]殷翔, 郭全芝.嵇康集注[M].安徽:黄山书社, 1986.

中小学教育 篇8

一、媒介素养及重要性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论能力, 创造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业务等诸项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在今天全球化时代面前显得尤其重要。卫星通信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新媒介的发达和普及, 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系统。当然, “全球化”是一个极其复杂深刻的研究课题。今天, 人们在讨论全球化的后果时, 不再局限于经济全球化。人们开始关注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全球化。

二、农村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农村教师目前仍是弱势群体, 谈到可喜变化的同时, 农村教育现状还是让人忧心重重。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点比较分散, 教学条件落后, 信息资源严重缺乏等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也是横在农村媒介教育面前的巨大障碍。然而, 在当今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信息量每天以海量的形势涌出的社会, 学生缺少机会接触媒介, 缺乏对媒介使用以及对媒介信息辨别的能力, 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相对于城市来讲, 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当然, 整个教育水平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具体现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硬件欠缺, 很多教育基础设施还是很不完善。在很多农村学校, 基本的教育设施都不具备, 课桌椅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甚至老师上课只有讲台没有讲桌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更谈不上通过电视、电脑、多媒体教学。老师接触媒介的机会很少, 使用媒介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2.软件设施不足, 农村教师大部分学历比较低, 思想比较落后, 很需要有外面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同时, 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技能教育和培训, 自身的媒介素养较低, 自然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影响微乎其微。3.家长重视不够, 在农村, 家长多数劳于田间, 无顾孩子教育, 如果老师不严格, 学校纪律不严格, 孩子学习会很散漫, 基础知识学得都不够扎实, 更谈不上媒介素养的培养。4.学生阅历少, 知识面窄。农村的孩子交流范围小, 见识少, 加上经济条件的约束, 看书报杂志、使用电脑、上网等都受到限制, 知识面的狭窄导致他们在面对信息时无法辨别和质疑。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硬件根本不能满足培养他们对信息的创造和制作能力。5.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 多年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 缺少亲情和关爱, 精神生活缺乏, 经常会去网吧寻求刺激, 媒介素养的缺乏, 往往容易导致上网成瘾辍学甚至犯罪。

三、结合成功要素寻求解决我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对策

媒介素养教育其实是个很国际化的话题。最先是在加拿大提出来的。先看看他们成功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协会主席John Pungente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计划之后, 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八大成功要素:1.媒介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2.编写适合老师和媒介教育使用者的媒介教材;3.有足够的相关师资培训课程提供给在职教师和媒介教育者;4.制定评估媒介教育成效的标准;5.成立媒介教育专业团体, 负责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 出版通讯期刊, 联络社群及游说有关当局推广媒介教育运动;6.说服教育界, 尤其是教育当局, 把媒介教育列为学校正规课程的一部分;7.发行由教育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媒介教育指示;8.在教育学院或大专院校设立正规的媒介教育师资培训课程。

同时, 针对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总体来看, 主要分三个层次:

首先, 对低年级的学生, 主要是帮助他们理解媒介内容不等于现实内容, 如动画人物是想象出来的, 魔术是某种特殊效果的产物, 广告和电视节目是有区别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体思维意识浓厚, 需要增加抽象思维的内容;而且内心都有种害怕被父母遗弃的恐惧感, 需要关注儿童玩具、故事和游戏中可能会造成这种恐惧感的内容。如果教育得当, 能帮助儿童更好地接受此类媒介信息。这种理念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其次, 中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 面临自我认同的困惑以及害怕被同龄人孤立的恐惧。他们不仅要完成性别认同, 同时还要学会面对成年后的责任和挑战。这些同样也是“自我认同”的问题, 在处理的时候需要格外谨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容易被恐怖片吸引, 这些恐怖片中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内容:一个年轻人受到怪兽威胁, 而怪兽正象征着他们步入成年后的挑战或者就是他们自己身体的化身。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要重点帮助他们直接辨识、评价媒体中关于他们的内容, 帮助他们抵制和驱除媒体带来的恐惧, 使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 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后青春期, 关注的焦点也开始发生变化。如果说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更多关注同龄人以及性别认同, 那么, 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开始展望成年生活以及展示自我的其他舞台。随着他们思考和交流能力的增强, 想要改造世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 就应该关注全球问题和公民意识问题, 帮助他们关心时事以及把握机遇。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来看, 重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在实行全面免费教育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彻底改善硬件设施现状, 让学生和老师拥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和环境。具体应该从教学器材、教学工具、学生学习用具、生活环境改善等各方面做出努力。

其次, 加强老师的素质, 提高老师本身的媒介素养,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向农村中小学转移。特别是经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吸引他们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 教会农村的孩子认识、理解媒介, 辨别媒介信息。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状况还有一个很有效地方法, 那就是城乡的教师采取轮换制度, 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让城里优秀的老师到农村孩子中间去传播知识。

中小学教育 篇9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当今的教育现状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在学校的教学中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生活,这样,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活动,也就是过着现实的社会生活,教育应作为适应儿童天性的生活,是一种改造了的生活。[1]同时,在教育中要考虑受教育者本能或先天能力,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生长,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生长为重心,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育之外,而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他认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已经有热切的和激动的活动。生长并不是从外面加到活动的东西;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并认为:“我们最后的结论是,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2]教育的过程就是“经验不断重组的发展过程。在实施教育中,不要把教材看成是经验之外的东西,要从学生兴趣和特点出发,然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具有教育意义。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经验,必须是发现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能够对旧的经验有检验作用。[1]笔者认为,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学校培养的人不了解社会、脱离社会、不能适应社会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人为地把教育与社会相分离,对于学校教育,则认为先是教育学习阶段,然后才是步入社会,过度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不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3]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强调操作、行动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观念、知识和经验是在操作中、行动中,在新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身来源于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他认为应教学生去“做”,而不是去“学”。人是接受环境的影响的,但是人不会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拓展知识。比如帽子这个概念的形成,在儿童那里不是直接告诉他什么是帽子,而是“一个孩子像别人使用帽子那样使用帽子,通过帽子戴在头上,把帽子给别人戴,出门时给别人戴上,等等,获得帽子的观念”。[4]

二、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社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相比,它有明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思想能够较好地推动教育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做中学”。

我国当前的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固定场所、整齐成排的课桌、固定的讲台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而杜威的“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活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书呆子”。对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从生活中选择某些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具体而言,增加活动课程、运用好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提高提问的技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2.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杜威的“儿童中心说”高度评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要求教育给儿童的本能生长提供条件。并对教师提出了职责的要求:选择有教育性的客观条件,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避免学生受到非教育性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从经验中学,从失败中学习,让学生成为“做”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教师要改变“灌输者”的形象,使教师变为指导者或指引者。全面、科学、辩证地认识学校实践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认识保证。[5]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三、结语

在我国,教育已被确定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科教兴国”已成为基本国策。中小学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此形势下,要重视中小学教育,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必须从社会实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同时,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更新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态度,改革传统课程,改造教师观念和思想,改革学校管理,改革传统课程,改造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应提倡师生之间是朋友关系,平等相处,而不是高学生一筹的领导、尊长。总之,学校、教师、学生应三位一体,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6]

摘要: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本文分析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中小学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徐智仕.杜威儿童教育革新思想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 2002, 6:51-54.

[2]徐智仕, 何日华.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南昌高专学报, 2003, 9:45-46.

[3]孙来成.教育即生活:闪烁在新课程中的光辉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4, 4:1-4.

[4]田芬.杜威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J].岱宗学刊, 2009, 12.

[5]张月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 2010, 7.

中小学教育 篇10

随着媒介影响力的扩大, 学生们对媒介的认识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运用自如。然而如果不加控制和引导, 这种“运用自如”是否安全呢?

“生活在媒介环境里, 学生确实受到不好的价值观的影响。”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副校长杨毅认为, “比如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血腥场面, 孩子们就会受到影响。”

有一次, 当老师指着某游戏中击毙人物流血的场面问到杀死人怎么办时, 孩子居然回答:“杀死人好啊, 高兴啊!”老师再问:“现实里如果有人把你同学打死了, 满地流血, 你什么感觉?”孩子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更加令人吃惊的答案:“多过瘾啊!太过瘾了!”

“他站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思考问题, 没能给自己设置一道墙, 来区别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在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上信息技术课的李老师说。

长此以往, 虚拟世界中的疯狂杀戮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显示, 目前上网用户主要集中在青少年, 青少年“触网”比例很高, 给这些青少年用户提供了进行网络犯罪的充分机会。据河南省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 2008年该地区因涉网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中有28名犯罪嫌疑人, 其中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

由此看来, 缺乏对媒介的正确认知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影响, 鉴于这些影响会随着媒介扩散的增速而增加, 张洁更加认为, “正确认知媒介需要专门引导与培训。”

“网络原住民”更需要具备自我控制能力

“我觉得孩子从小就应该具备媒介素养。因为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网络原住民’。”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杜军说。

张洁团队及黑芝麻胡同小学的老师们开发摸索出一系列课程, 包括动漫梦工厂、广告面面观、名牌魅力有多大、逃出刻板印象、电视大超市、手机与生活、网海自由行等20多个板块, 潜移默化地把媒介素养传递给学生。

电子游戏课上, 让学生分析游戏是怎么做的, 并且自己编排游戏来玩;影像课, 学生自己拍一组照片来讲故事;影视特技课, 学生自己设计特技场景……经过多个课程训练, 学生们已经能比较清晰地掌握媒介的特质与应用媒介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 是培养学生如何看待媒介与自己、媒介与社会关系的思维训练, 主要是希望他们能搞清楚媒介在自己生活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张洁认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是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那么课程中“具体到每一个议题, 都会潜移默化地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 以及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

推广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仍需协力

国际上许多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洲等, 早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 例如, 新西兰的学生在五年级课程中就已加入媒介素养的培训;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持续关心媒体教育的需求。而国人对“媒介素养教育”这一名词仍十分陌生。

“我们现在能讲授媒介素养教育课的老师非常不足, 无法满足在更多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需求”, 为了让这一“边缘科目”走上正轨, 张洁及其团队到全国各地开展过多次师资培训, 但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张洁的教学实验仅停留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时下流行文化盛行, 追星、选秀等节目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初、高中阶段也相当明显, 但由于初、高中应试压力巨大, 张洁及团队尚无机会在初、高中开展相关课程的研究。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以‘赋权’为导向的教育。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传播权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媒介有着非常精深的掌握上, 会用才能获得这些权利。”张洁说。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上一篇:反思美术教材的现状下一篇:妇科病房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