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途径

2024-05-02

意义与途径(精选十篇)

意义与途径 篇1

一.积累与语文学习

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事实上,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 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 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 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语文学习中, 不可或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清·孙洙) ”, 说的就是不断积累, 熟练技能的道理。当代作家叶文玲在谈到第一次写作成功的体验时说, “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 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 这些话说出了阅读积累在写作中的至关重要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把积累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课程总目标中提到, “ (义教阶段学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阶段目标中提到,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1-2年级) ,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语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3-4年级) ,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体会其表达效果” (5-6年级) ,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7-9年级) 。上述目标阐述形成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积累“体系”:分级说明了积累的来源 (课内外阅读、生活实际) , 积累的内容 (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古代诗词) , 积累与阅读体验、生活实际、审美情趣的关系。

二.积累与生活实际

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来看, 积累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书本 (课内外阅读) 与生活实际。但大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积累时偏重甚至囿于书本, 而忽略了生活这个渠道。事实上, 读懂“生活”, 从生活实际中积累语言, 更加不可偏废。从文艺理论上说,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作家们更注重的是阅读“社会人生”。事实上, 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媒体报道的新人新事、新风新貌永远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中极其口语化、大众化的鲜活灵动的语言, 又是学生写作克服“学生腔”, 做到语言生动贴切的最好实例。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列举的这些媒介和载体无一不来自生活实际。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早在前几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大语文教育”观点: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科书在编排方面也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这一精髓。义教阶段第四学段七年级上册的教科书第二单元编排了一个“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旨在让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语文”, 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要注意吸收和积累社会生活的新鲜用语。教师在指导这项活动时不能把它仅当作一个阶段性的活动安排, 而要把它的要旨和方法贯彻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 在生活中学会积累语言。

三.积累的具体途径

1.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 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学生阅读方面作了量的规范: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总目标) ,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7-9年级阶段目标) ;并在附录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出了推荐书目。在具体的指导时, 教师还应从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计划的制订 (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假期计划等) 、阅读效果的物化管理 (摘抄、概括、心得) 等方面规范学生课外阅读行为。

2.在诵读中积累

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 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教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 (段) , 并在附录中推荐古诗文120篇 (段) 。教师应根据教科书进度对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 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定期举行诵读辅导讲座, 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读、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 帮助学生消化理解, 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 最终形成积累。

3.在搜集中积累

搜集功能在信息社会体现得无处不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 (义教阶段学生) 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搜集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学生的搜集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接触搜集。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语言信息搜集起来。这种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 形式比较灵活, 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

二是分类搜集。学生按一定的专题从各种语言载体中搜集语言信息, 如在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生理想的格言, 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搜集吟咏花草的有关诗词。这种搜集有一定的限制、目的, 难度较大。但积累到的语言信息容量大、系统性强。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实现了同类语言材料的链接。

4.在交流中积累

以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 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俗话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 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 因为有交流就有兼收并蓄, 学生花很短的时间 (相互交流的时间远比独自探索的时间要短) 积累到了不同的语言信息;有交流就有辨伪存真, 在辨析和取舍中的积累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另外, 交流活动带来的彼此认同和成功感受, 又是语言积累以外的另一层妙处了。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 (如摘抄笔记、心得体会) 等形式。

5.在运用中积累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 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 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在教学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

(1) 词汇积累的运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词汇积累的编排自成体系, 第四学段 (7-9年级) 的教科书在每篇选文后的中到出了要求掌握和积累的词汇——“读一读·写一写”, 编排意图不仅仅是正音 (读一读) 、书写 (写一写) , 而更重要的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可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语言。教师在指导可要求学生“说一说” (选用单个词语或多个词语组合口头造句) 、“用一用” (选举多个词语进行情景语段写作) , 通过这些训练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2) 生活语言的运用。

学生搜集到的生活语言, 也要在运用中积累。具体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生活语言, 并在写作讲评中设立语言大众化、生活化的评价标准, 师生共同讨论、评点。通过这些训练使生活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3) 优秀诗文的运用。

学生诵读的优秀诗文也要运用到写作中去, 主要做法一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之类的练习, 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文的意趣和意境, 并有所创新;二是在写作中准确引用、阐发诗文意蕴, 在运用中加深对优秀诗文的品味。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沉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浅析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意义 篇2

专业论文

浅析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意义

浅析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意义

【摘要】如何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关键词】产品成本;途径;意义

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创造着巨大的财富。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多创税收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对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和途径作以探讨。产品成本的概述

1.1 产品成本的含义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如材料耗费、工资支出、折旧费用等)。

1.2 产品成本的内容

按产品成本的内容可将产品成本分为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

1.2.1 狭义成本包含的内容

(1)直接材料。是指用来构成产品主要部分的成本。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时期变成产成品所用人工的工资。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支出。

(4)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归入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的各种费用。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生产用厂房及设备折旧费、运输费、修理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机器的物料消耗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以及其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间接生产费用。

1.2.2 广义成本包含的内容

广义成本除了包含狭义成本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质量成本。是指报废的半成品、产成品所耗费的成本和变卖收入的差额。

(2)延期交货成本。是指由于迟于规定的交货期交货而多发生的直接工资、其他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以及因此引起购货方提出的索赔和违约金,还包括由于延期带来的订单减少引起的无形损失。

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

2.1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供应过程中为采购材料而支出的各种费用,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控制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开始。

2.2精减管理人员,降低费用支出

生产单位组织和管理生产的人员普遍过多。如某企业动力车间共有200人,一线工人占60%,其余都是管理人员。由于管理人员多,工资费用支出就多,这样就势必影响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所以精减管理人员降低费用支出是十分重要的。

2.3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减少低值易耗品消耗

生产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工人,加工产品耗费的低值易耗品少,所以要想大幅度节约工具的费用,就要不断地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竞赛,调动职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2.4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不断地减少生产损失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2.5开展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是把成本更精确地分配到成本对象(即产品、服务和顾客)的程序,其首要目的是提高盈利能力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业成本管理,是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使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合理化,认清改变作业与工序以提高生产力的机会在哪里。作业管理,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是把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非成本问题管理结合起来,包括生产周期、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和顾客满意度等,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2.6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

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提高产品的功能成本比率。创新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如效益的源泉。科技进步使先进内设备、工艺及材料应用于生产领域,依靠技术创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降成本、增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生产出竞争力强并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提高了生产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降低企业成本的经济意义

企业生产经营追求的根本目标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较少的耗费获得更好的收益呢?加强成本管理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为内容的科学管理体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效益保值增值,加快国家经济建设速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1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利润,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在运营中应重视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管理战略,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成本控制措施得当,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3.2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对现有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资源浪费较严重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准确测算生产加工定额,使物料消耗控制在定额以内,从而降低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成本,同时把剩余材料资源经过加工销售,增加企业收入。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遏制了资源的浪费。

3.3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因此,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被多数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瑛.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6

[2]童雯.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3

[3]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蒋德明.浅谈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J].会计之友,2008

[5]江希和.成本会计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高职校企合作的意义与途径 篇3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意义 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校企合作的意义

1.促进办学理念的转变

对于高职学校而言,更应注重的是市场对于自身的认可程度。一方面它需要市场系统为其输入生源;另一方面,它培养的人才必须向市场输出。高职院校必须让自己处于市场之中,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推进办学理念的转变。

2.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的是聘用“双师素质”的教师,通过学校、企业的双重教学环境,培养具有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高技能型人才,而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仍然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既包括安排专任教师下企业开展实践锻炼,也包括从行业企业选拔新任教师和聘请兼职教师。“双环境”的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将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适时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办公室等,构建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双环境”。“双证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评定教学效果。

3.深化教学改革

无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还是课程的教学组织与考核都离不开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符合社会人才类别的需求,符合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向。每个专业具体课程的设置应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一致。专业的课程教学应体现工作过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课程教学的考核应由学校与合作办学的企业共同评定。

4.推动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认知企业的岗位划分及岗位职责,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也可以更高效、低成本地选择它所需要的员工,保障生产经营顺利地进行。因此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就业。

二、高职校企合作的途径

1.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1)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办学中。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政府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发挥重要职能。其主要职能是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等手段,为校企合作办学铺平道路。一是建立合作评价激励机制。高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实行对岗施教,教学效果的评价由学校与政府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合作完成,所发放的职业岗位资格证能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可,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占有优势。二是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明确行业企业就业的推荐制度和优先录用制度,捍卫就业者的基本权利,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

(2)行业指导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行业最了解产业发展的技术前沿、市场运作的内在规律、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要让行业在专业设置、教师教学、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桥梁。一是指导并参与分析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力需求,针对市场、企业的需求,提出本行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提出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二是积极参与职业化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组织,评价和指导专业教学工作,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和技能大赛,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真正走向深入。

2.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是就业单位根据岗位需求,与高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相关要求,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订单培养能为企业培养最合适的人才,大大节省了企业用人成本,将岗前培训时间基本缩短到零。

(2)工学交替模式。工学交替是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在时间上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学员与企业有直接联系,利用学校与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学习期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3)引企入校,办校进厂模式。它具体分为两种做法:其一,请进来,把企业引入学校,在学校办企业;其二,走出去,把学校搬到企业。企业的管理部门、仓库、车间等就可以作为学校的教学场所;企业的产品、流水线、工作岗位等就可以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具体内容;企业的技师就是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试用员工。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既使企业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也为学校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3.完善相关政策

(1)推动教师选聘与激励制度改革。学校的发展,教师是主力军。要深化校企合作,必须推动教师选聘与激励制度改革。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引进应增加门槛,将有两年或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作为选聘的必备条件,这样可以让新进教师在一线积累职业经验,较快地提高职业能力,缩短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历程。另一方面,对于在岗的教师,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建设。学校应在职称的评聘、年度的综合考核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教师紧密联系企业,在企业顶岗实践、在企业挂职兼职、在企业开展社会服务等,通过教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全员参与,共同推动校企合作。

(2)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就是学校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作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的途径之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零投入,仅有挂牌仪式,未见实际的长效合作。关键原因是校企双方没有做到互利互赢,长效合作就是一句空话。要做到双方互利共赢,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校外实习基地投入财力物力,为校外实习基地优先提供毕业生源,利用校内教师这块资源为校外实习基地免费提供员工培训、专业咨询,参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技术研发等;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要有与学校长期实质性合作的意图,切实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及岗位操作的指导。

(3)落实顶岗实习教学体制。顶岗,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要顶替一线工作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在教育部下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补充规定中,要求学生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此项规定是高职高专教学体制改革中,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应将以下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学校联系的一线工作岗位应在数量上足够,且尽量让学生自主选择;二是学校联系的一线工作岗位应在质量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让学生的所学与所用对口衔接;三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应指派校内、外实习指导老师,及时关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落实了顶岗实习的教学体制,实际上也就推进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叶伟嫒.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2]戴裕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

[3]肖秋莲.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与思考[J].职业, 2010(12).

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与途径 篇4

目前, 在现代农业的架构下, 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50多种农业模式。现行的这些农业模式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 都是从某一方面、某一技术层面上提出的, 因此,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绿色农业则站在现代大农业的高度, 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相互和谐的理念贯穿到绿色农业的全过程之中, 因此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具有“三先三保一个提高”的鲜明特征, 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先”就是将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农业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一个提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企业收入, 增加财政收入, 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追求的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 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 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 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 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 绿色农业强调安全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 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 把优质、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 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 也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推进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

绿色农业核心理念是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 变事后监督为过程控制, 强调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 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

我国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 因此比较全面、科学、内涵丰富。

二、积极推动绿色农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农业是真正的贸工农一体化。绿色农业把农产品按产业关联度, 拓展为一个系列, 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强调产前的环境监测, 又强调产中投入品的标准, 还强调产后的绿色加工、销售, 既具有种养业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 又有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生产标准和环境标准, 通过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保证加工原料的品质划一, 质量达标。

其次, 由于绿色食品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常规农产品 (一般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40%左右) , 绿色农业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 由于绿色农业倡导以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为核心, 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努力实现农业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循环, 所以绿色农业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现代农业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 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酷现实;三是农产品安全性不够等问题凸显。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 资源少, 生产规模小, 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 已无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农业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 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解决。因此, 大力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 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 生产和保护结合, 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只有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示范区, 就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 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 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 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优势包括有利于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加, 环境污染是不断加重的, 为此从“九五”开始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同时对造纸、乳品、糖甙、制药行业的污染以及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 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使排出的烟、放出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在治理污染的同时, 积极植树造林。这些措施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2.促进“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以来, 人们先后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种子、化肥、农药及产品质量、运输、储存等内容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2项;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 结合实际情况, 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 对四大作物化学灭草, 防治病虫害的26种二元、三元配方。规定了节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制定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 化肥的使用标准, 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物浓度作了具体规定, 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营造氛围, 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的力度。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生产环节, 必须从生产者的教育、引导入手, 使他们能自觉保护农业环境, 实行科学种养, 提高产品质量。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 增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意识,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推进农业标准化,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氛围。

4.从点到面, 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 是指通过有权开展质量认证、认定机构认证、认定的农产品或经检验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国家、行业、地方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准予进入市场流通的制度。同时, 要在市区农贸批发和零售市场设立绿色农产品专区、绿色专柜和专门摊位或者建设专门的绿色农产品市场, 以此来推动和促进绿色消费, 打响绿色品牌, 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

意义与途径 篇5

在基础教育中,儿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小学和中学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儿童教育没有相应的应试体系,所以在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上没有过多的限制,因此,国学启蒙教育在儿童园开展是最好的选择。

一、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

民族精神的传播与弘扬、诗词歌赋的学习与摒弃、民族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国学启蒙教育就是让学习者能够了解并掌握基础的国学知识,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使之更好地学习,其目的在于传播并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国学启蒙教育的开展表明我国非常重视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

1.通过国学启蒙教育使儿童认知中华传统美德。首先,国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明及人类文明,从国学中能够对我国的传统美德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1].从记录历史的文章中,能够体会社会变化的道理以及存在于天地间的情态,从现象中知晓天理人事,从天理中知晓各种人事背后蕴含的道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源于国学中主张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都是从天理与人性中延伸出来的,让人们的生活因为这些道德观念的存在变得和平与美好,并且借此来弘扬我国高尚、厚重、博大的民族精神;国学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义理,还有很多实用性较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及办法;虽然国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一些现代精神,例如明条理的道理以及一些科学方法。

2.通过国学启蒙教育使儿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其次,国学能够促使民族美德的.传播与继承。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及地区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并发展证明其本身与规律是相符合的。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儿女,这说明华夏儿女与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2].国学中的精华是能够让儿童受益终生的文化宝藏,在掌握了国学知识以后,在今后的成长中国学会发展为孩子们的精神基础。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创造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而不是能够看懂典籍。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对世界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宝藏,能够促进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更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从这能够看出,发扬并继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凝聚各民族的力量与思想,发扬民族精神,创造和谐的社会风气,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利于提升民族素养,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的路径

1.以乐为先,由古而知今。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探索现代化教育精神,我们得到了“以乐教为基础的,集合了诗书礼乐等方面的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每天固定十五分钟朗诵经典文学,将我国的古典音乐渗透到家庭和学校中,让学生每天欣赏古典音乐三十分钟,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快乐生活的同时学习国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温和性情、健康身心,使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擅于将压力转变为生活智慧,将繁琐的生活过得和谐。

2.组织游戏,领悟国学内涵。老师可以依据年龄的大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且每个星期要求各阶段的孩子参加1-2次专项活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力量及积极的心态。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实现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带领孩子们朗诵经典,关键的是要安排科学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弟子规》的内容,设置《出门》、《回家》等游戏,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弟子规》中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3.每周一诗,在文化中浸染。每周固定学习一定量的知识,鼓励儿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做到背诵诗词,背诵名言名句,积累丰富的关于传统美德的诗句,让孩子们在背诵的同时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把名言名句、经典诗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3].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以诗为背景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生命就是一幅画卷,有了传统文化的点缀,这幅画卷才会绚烂多彩。文化和美是紧密联系的,懂得美才能具有高洁的品质,孩子们在阅读诗文的同时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知,真善美在孩子们的心中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4.环境建设,营造国学氛围。努力进行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国学启蒙教育文化氛围。一是创造家庭音乐和诗文环境,将我国的经典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关键是聆听。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清晨、睡前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让孩子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做到注意力集中、能够自我控制,并养成温和性情。二是创造校园音乐环境,在下课和放学期间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放松,还能够创造国学启蒙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形成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继承国学、发展国学,通过国学来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该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灵活变化,逐渐改善,坚持发展。国学启蒙教育必须要进行,但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高尚的品质,让孩子们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书研。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初探[J].儿童发展研究,(04):125-126.

[2]赵颖霞。传统国学启蒙教育的成就与弊端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4(06):181-182.

培育职业精神的意义、重点与途径 篇6

深刻认识培育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是培育职业精神的前提。职业精神是职业活动的灵魂,培育职业精神是一项铸魂工程。企业只有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才能始终保持推动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

培育职业精神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实质是职工职业化素质的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职业精神高低的竞争。职业精神是一门全新的管理哲学,包括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要素,决定着职工的职业行为、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拥有高素质职业精神的职工,工作自豪感、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会大幅改观,工作效率会有很大提高。员工拥有优良的职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时代呼唤需要有职业精神的员工,呼唤需要有“职业精神”的企业。

培育职业精神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需要。员工的职业素质首先是思想素质,即培育和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反映着员工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体现着员工的职业观。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培育员工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更显重要。职业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方面能振奋员工的进取精神,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个人的职场生涯创造丰富的资源,推动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能促进企业、行业的健康、全面和协调发展。职业精神的巨大作用、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都决定了现代企业必须要把培育员工的先进职业精神作为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下大力气认真抓好。

培育职业精神是企业和员工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虽然步履艰难,但成就非凡。在物质成果上、经济制度上,我国迅速取得了西方国家要花几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失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些行业、企业失信、失责,甚至违纪、违法事件频发,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重新引发了行业、企业乃至社会对培育职业精神的深入思考。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塑造现代职业精神的阶段,重视和加强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切实使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方面我国企业仍任重而道远。

找准培育职业精神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分别从特定方面反映着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特定本质和基础,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精神培育,就要以其内容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在职业精神中处于引领地位。抓职业精神的培育,首先就是抓正确职业理想的培育。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素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所提倡的职业理想,是国家、社会、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统一,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到,只有在企业发展、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员工的个人理想才能实现,两者的实现过程是融会贯通的。

职业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的是对职业价值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抓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着力培育员工的正确职业观。社会主义的职业观主张人们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诚实劳动,都会受到社会尊重。培育职业精神,就要抓住社会主义职业观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引导员工以正确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做到敬业、勤业,任劳任怨。

职业责任是职业精神的落脚点,它包括职业团体责任和从业者个体责任两个方面。这里的关键在于,要促进从业者把客观的职业责任变成自觉履行的道德义务,这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职业精神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并自觉担负起自身的职业责任。要从抓职业良心、职业信誉教育入手,着力培养和唤起员工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使之在员工的职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贯穿于员工职业行为过程的各个阶段,成为员工的重要精神支柱。

职业技能是职业精神的能力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职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需要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熟练从业者。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深刻的职业精神价值。抓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抓好员工职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打好员工弘扬职业精神的职业能力基础。

职业作风是职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员工在其职业实践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抓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着力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作风。社会主义职业作风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好比一个大熔炉,能把新的成员锻炼成坚强的从业者,使老的成员永远保持优良的职业品质。职业集体有了优良的职业作风,就可以互相教育,互为榜样,形成良好的职业风尚。职业作风与职业纪律紧密联系,培育良好的职业作风,就要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社会主义法规性和道德性的统一,自觉遵守职业纪律是形成良好职业作风的重要保障。

正确选择培育职业精神的途径

途径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培育职业精神要结合时代要求、企业和员工实际,正确选择途径,力求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培育职业精神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职业精神的思想基础,要把其内容切实融入贯彻到职业精神之中。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养成,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拓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努力形成有利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生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构建培育职业精神的制度保障。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以严格的管理制约和建立激励机制。在抓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宣传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发挥机制的导向作用,通过完善机制,让践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先进群体和个人得到奖励,对违反违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群体和个人进行惩戒,为良好企业风尚的形成提供条件。

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拓宽培育职业精神的路径和方法。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员工有不同的职业精神,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搜集整理,结合实际,有所甄别,做到真正能为我所用。

大力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为培育职业精神立起学习的榜样。大力挖掘选树员工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到的“平民英雄” 和“凡人善举”,使之成为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动实践和有力抓手,员工学习的方向、榜样。

积极发展企业文化,营造培育弘扬职业精神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经营观念或价值体系。职业精神就包含在企业文化中。因此,企业要把握这种辩证关系,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职业精神的提升助力。

引导职工自我提高,夯实培育职工职业精神的内在基础。培育职业精神,企业要高度重视,但那还只是外因,关键还是要职工提高自觉意识,也就是要内化。那么怎么内化,一是职业培训,二是努力践行。通过学习和职业实践来提升员工的职业精神。

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加强对培育职工职业精神的引领。这就是讲抓行为层,即抓企业家行为和员工行为,努力践行职业精神。建设职业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各级“头”,要让“头”的行为影响员工的行为。要使“职工精神”发扬光大,企业领导者必须言行一致地尊重职工、依靠职工。

作者简介

戴文宪,铁道部党校工运教研部教授(曾任科研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党建工运理论和职工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从事党政、工会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迄今在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理论和学术文章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编著及主编专业书籍20余部,曾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铁道部机关等单位颁发的多项科研奖励。

(责任编辑:郝幸田)

说课教学的内涵、意义与实施途径 篇7

说课不仅是一种能够集中、精炼地表达教师的教学认识、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形式, 又是融备课、上课、评课于一体的一个有机的结合。其意义在于:从教师成长角度来看, 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说课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全面的。如果真正要把教师的教学思路, 对教学的认识, 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很好地表达出来, 不仅要求教师有实践经验, 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因此, 短短十几分钟的说课, 实际上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的教师的基本素质。从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来看, 说课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推动课堂创新的重要手段。说课在一定意义上把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融为了一体, 把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比如备课、上课、评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反映的是教师最主要、最关键的教学认识、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它所做的是最集中的、最简略的、同时也是最关键、最本质的一种教学提炼概括。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说课有利于引起和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层次的反思, 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价值意义角度看, 说课还是优秀教学经验、总结、交流、扩散的一个广阔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通过说课, 把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认识、教学经验简要地、概括地表达出来, 在最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

二、说课的基本步骤

1. 教学设计思想

说明本节课所依据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是什么。

2.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材料。因此, 教材分析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本课在教材的位置以及前后知识的联系。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确定, 即:要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通过哪些学习过程, 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学会与人合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信息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知识系统中, 有些内容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 对于巩固旧知, 学习新知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些内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领会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 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及学习水平来准确地确定难点, 以便在教学中巧妙地分散难点, 化难为易。

(2) 教学对象 (学生) 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对学生的充分认识, 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在充分认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础之上, 说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认知结构、接受水平, 当前的发展水平以及潜在的可能发展水平、学生的共性以及个别差异等。

(3) 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 以及课前的准备, 和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都应该在说课中体现出来。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法) 也应给予指导。学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特点、学科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特征、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等因素, 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技术准备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包括有效的资源和相关的网站, 并准备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组织、评价与管理等等。

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的总体安排, 即时间分配和教学建议等介绍给大家, 其中包括新课的引入、新课的展开、练习的设计、小结如何安排、作业如何布置等等。并且要说明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说明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如何安排并有机结合的, 说明教学过程的构想与整体分析;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以及如何实现各项教学目标, 并阐明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落实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技能练习, 如何根据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特点、学科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特征、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等,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三种评价都可以采取师师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学过程和教师的评价在教学结束后, 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反思来体现。

对于学生的评价, 教师可以在实际上课过程中, 做好形成性评价的记录, 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说课质量

说课是对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更高一级的要求, 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测, 以达到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因此, 要进一步推进说课向着科学化、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的方面发展, 使它在更大范围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将信息技术融于说课之中

利用演示文稿或网站, 叙述说课的内容, 不仅使说课变得生动、活泼, 同时也增加了说课的信息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很好地展示出来。如果是课后说课, 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教学评价的结果以及你的教学反思也一并加以展示。

利用各种表格、图形、以及结构图, 更好地展示出教学的层次和过程, 使得评课的教研员更好地了解你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利用媒体的多样性, 包括文字、图片、动画以及影片等等来很好地展示本课所使用的素材。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 为本节课的内容服务, 否则将失去多媒体的意义。

利用网络环境, 说明如何为学生搭建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相关网站、网上论坛, 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2.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说课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科学化

说课的内容和展示的信息, 一定要科学、准确。应加强对于说课自身规律特点的本质把握, 加强说课程序、规范方面的科学性探索, 把不断提高说课的科学化、多样化等方面作为说课项目长期努力的方向。

(2) 多样化

要不断创新, 创设出不同形式的说课。如:说课按时段划分, 从过去的课前说到现在的课中说、课后说;按不同的性质划分, 有研究性、探索性各种各样的说课。因此, 说课要有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不断创新, 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 个性化

无论是创新, 或多样化,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个性的基础上。对于每个探索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师来说, 应该在遵循说课的一般要求所规定的前提下, 把说课跟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风格, 教学特色应紧密起来。好的说课, 有水平的说课应该是突出个性的, 有个性的说课往往也是真实可信的。为了突出这种个性, 在说课的实践活动中, 要注意防止这种说课的形式化、范式化、表演化。

(4) 艺术化

所谓艺术化就是一种境界, 我们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 充分体现个性、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进入这种境界, 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 把握好说课艺术。设计的版面要饱满、清晰, 色彩要搭配合理、反差要明显, 字要大行要稀, 背景要合适。

(5) 完整性

演示文稿一定要有片头和片尾, 信息的展示和说明, 一定清晰明了, 播放通畅、链接无误。

(6) 实效性

运用信息技术, 无论是上课还是说课, 一定要考虑其是否有实际价值, 要很好地用信息技术解决常规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 说课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创举, 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措施, 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方便途径, 是展示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艺术的窗口, 也是综合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一种较科学的测评手段。因此, 我们要持之以恒, 坚持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说课, 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存宽.说课——现代教学理论的有效体现.教育探索, 2000 (8) .

[2]丁俊明.说课功能再探.教学与管理, 1998 (10) .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篇8

一、尤努斯模式的中国化道路

自“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来,尤努斯模式在中国推广的可行性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国版“穷人银行”不断涌现,在业界残酷的竞争夹缝中摸索前行,为中小企业客户小额信贷的中国化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泰隆模式”备受各界关注,是尤努斯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的生动范本。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于1993年成立,从100万资本金、7名员工起步发展壮大。经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2006年8月15日,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成功改建成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泰隆坚持“中小企业成长伙伴”的市场定位,利用地缘、人缘优势,针对小企业信贷的融资难题,以担保为主要信贷手段,服务于小企业主和各类市场经营户。2008年泰隆被银监会评为2B级;2010年跻身中国十小龙银行。多年来,泰隆在实践中探索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风险控制技术,总结出以“三品、三表”为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坚持“草根银行”市场定位,并通过“声誉机制”的建立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将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二、金融生态哺育之下的成功之道

“泰隆模式”的内核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经营理念,小中拓展大作为;二是促进社会“声誉机制”的建立,并以此促进培育台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泰隆与小客户有着“共存共荣”关系,政府打造的宏观征信环境与泰隆推行的声誉机制互为基石,通过政府、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三方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氛围。泰隆所处的台州市在营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信用环境中所做的先行努力和大胆尝试,为金融生态哺育下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成长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台州多年荣膺全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2005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台州位居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排名榜第六位。

1、区位优势:健康、活跃的小企业贷款氛围

泰隆所在地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台州市路桥区,平均万人有小企业数高于全国平均数百倍以上,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GDP占经济总量的99%。在台州注册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微小企业,60%以上的业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近20年,并建立了全国市场销售网络。台州的小企业贷款业务在全国银行业系统中遥遥领先。台州小法人银行机构的业务中“小本贷款”等小企业贷款新品种,所发放贷款中失地农民占比高达90%,平均户额仅为5.1万元。这是“泰隆模式”得以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

2、政策层面:社会征信体系

金融生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反映资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台州市政府提出打造“诚信台州”目标,建立社会信息共享机制,减少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日趋健全的台州征信系统显示出它强大的震慑力,不良贷款率仅为1.68%,远低于国际上3%的控制线。“不讲信誉会找不到合作伙伴。这是对失信最大的惩罚。”泰隆营造的企业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台州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小企业在征信系统的约束之下恪守诚信原则,政、企、银行三股力量共同拉动了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3、银行层面: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台州市政府注重促进每一家银行充分审视自身的经营管理优势和劣势、承担风险的能力,确立战略定位,加强与其他行社的合作,建立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银行间和谐的生态环境。台州是民营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区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巨大,但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难免会使银行“惜贷”。台州政府鼓励中小银行走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市场定位、信贷政策等方面找准本行信贷政策与台州经济的对接点,为金融生态良性循环注入了活力。

4、地方政府和金融行政部门“开明”政策

在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权方面,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与其他城市的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台州商业银行股本结构上是民有,政府财政仅占5%股份。除台州外,城市商业银行一般都是政府控股。泰隆利用“独立、保留、发展”的优势迅速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战略考虑和为其营造的宽松空间。“开明”主要表现在从实际出发,允许泰隆以“民营”方式组建,尊重泰隆的自主经营权,在泰隆遇到重大困难时,能充分理解、全力支持。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给予了重要支持,动员地方财力支持其稳定,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三、“泰隆模式”背后的思考

在金融行业开放、多元发展的今天,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相互影响,与区域金融生态建设连为一体,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失去了良好的金融体系和行业氛围,任何金融机构的成长都会成为无源之水。以泰隆为代表的各种中小金融机构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出宏观金融环境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从另外一个侧面彰显了地区性金融机构在促进和谐、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1、发挥银行主体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银行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是双向互动的,银行应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是金融生态链的主体,中小金融机构对于扶持自主创业具有独到的作用,是地区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银行应当着力于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这些举措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成果推动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政府应积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辅之以税收倾斜,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发展。

2、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互促共赢,促进征信体系建设

从银行与企业关系看,小银行与小企业的互补性很强,在共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它们可以结成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从政府与银行角度看,政策导向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力量互为依托、共同作用,综合运用法律、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建立良好的声誉机制反哺社会,带动全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政府、企业、银行构成三个支点,相互配合、支持,促进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3、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构建区域金融安全机制

必须清醒地看到,以泰隆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成长之路还十分坎坷。在信用风险的控制方面,在贷款笔数多、金额分散的情况下,中小金融机构依靠员工与客户建立“粘性”,对客户“软缠硬磨”催讨贷款,这种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隐患。由于风险集中,解决信息不对称所支出的经营成本就较高。“泰隆模式”推广过程中,地区性商业银行在高成本的竞争压力面前难免妥协,这为金融环境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政府应当促进金融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放低资本金门槛的同时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加强对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指导和监督,松弛有度,将中小金融机构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四、结论

尤努斯“穷人银行”的本土化过程,凭“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印证了“弱势群体,强势服务”的运作方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成长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泰隆模式”所形成的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互动局面,成为了中小金融机构反哺金融环境建设的生动范本,为各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吕志强“.泰隆模式”之奥秘[J].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2).

[2]、胡作华“.穷人银行”泰隆“做小不做大”[J].新华每日电讯.2010(8)

[3]、罗小军.泰隆民营银行的最新读本.21世纪经济报道[J].2004(9)

意义与途径 篇9

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 许多教育单位将知识管理列为一项创新的举措, 尤其是在大学, 教师知识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目前学校与学校的竞争非常激烈, 而竞争的核心就是知识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因此, 知识管理是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介绍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途径之前, 需要对知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为此, 我们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定义入手。

1) 知识与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的定义, 对其进行过研究的学者不胜枚举。Nonaka认为, 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慧结晶, 可以以信息﹑经验心得﹑抽象的概念﹑标准的作业程序﹑系统化的文件﹑具体的技术等方式呈现出来。[1]Davenport和Prusak认为, 知识是一种设定经验﹑价值﹑连贯信息和专家识见的混合体, 它可以为估量和吸收新的经验与信息提供框架。[2]知识是又个人的隐性经验﹑想法﹑洞察力﹑价值以及判断等组成的。它是动态的, 而且只能通过与有知识的专家直接合作与交流才能得到。

而Nonaka和Konno则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分别表示可以用正式语言表达和传播的知识以及埋藏在个人头脑中的知识。

英国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 (Polany, 1958) 首次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这两类知识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处于相同的地位, 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观点。例如:Verna Allee认为, 知识管理帮助认为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 帮助发展支持并促进人们之间知识的交流[3], Gopal等人则认为, 知识管理是将组织科得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 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 以便于知识的产生, 获取和重新利用。[4]知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个人把习得的知识和其他成员间沟通与交流, 这样会使大家互通有无, 从而丰富自己, 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而知识管理在教学领域的运用, 比其他行业起步稍晚, 2000年经济合作组织 (OECD) 公布的“学习社会中的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这一报告中, 明确指出, 在公共部门 (Public sectors) , 包括教育部门, 知识传播与应用程度较低;正因为这样, 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2) 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从信息互动这个方面来说, Hendriks, Botkin等人认为知识的共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从组织学习角度出发, Senge认为, 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 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 并从中学习, 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 并发展个体的行动能力。Nancy认为烘箱就是使人“知晓”, 将知识分给他人, 它的极致是整个组织都会“知晓”此知识。Zhuge, Zabco等学者利用系统思想来研究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认为知识的共享是一个整体活动, 是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总之, 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使得成员间的知识得以分享, 并间接使得成员与组织分享彼此的知识, 不但自己得到提高, 整个集体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发展。

1 实现高校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义

根据朱克曼 (Zucheman, 1977) 的研究, 到1972年为止, 92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有48名曾是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博士后或年轻的同事。这充分表明:知识通过师徒或者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接触可以得到传播与共享。

前面我们提过, 教师知识的交流目前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也就是是说如果能使知识的管理很好的运用在高校, 学校的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发展是教师的思想理念、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各种能力等不断地更新、丰富和创新的过程。同其他职业相比, 教师的发展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来积累教学经验, 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案例知识, 并且通过共同体的互相影响, 使个性化的隐性的实践知识转化为社会化的教师专业性知识。这种知识不同于其他物品, 它不但不会在使用和交流中被消耗掉, 反而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共享能够扩大, 从而实现知识的更新与创新。

我们知道, 教学质量的高低, 科研的能力是影响学校知名度的两大重要因素。这就要依靠学校的每一位老师的努力, 而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就是隐形知识是需要交流, 并不断地提高的, 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不论对于教师个人, 还是对于学校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些意义表现在: (1) 要发现和展现教师的个性化的专业知识, 交流和分享教师们各自的经验和心得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丰富有效的营养; (2) 显现和表述隐性知识是普通教师发展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 (3) 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交流与共享不但能提高高校的整体知识储存量, 最重要的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高校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现状

根据朱克曼 (Zucheman, 1977) 的研究, 到1972年为止, 92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有48名曾是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博士后或年轻的同事这充分表明:知识通过师徒或者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接触可以得到传播与共享。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师正在通过教学观摩、交流会等各种形式来促进教师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但是真正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它与“人是自利的”本性相抵触。也就是说, 在实际的交流过程当中, 人们总是比较关注自己的得与失, 付出与回报, 当交换双方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感到满意时, 交流会持续, 否则就会终止;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信心,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少, 说出来害怕被别人取笑, 还有的教师在教学当中遇到问题也善于向别人请教;再者, 教师之间知识交流的形式单一, 效果不太显著。高校举办的一些研讨会, 经验交流会等, 由于举办的频率少一些, 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很多老师也没有太多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下文是对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途径提出粗浅的看法。

3 大学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途径

3.1 创建信任, 共同进步的氛围

人们之间要想进行持续的交往, 相互信任基础,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是如此。有了信任, 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使教师从相互闭塞、彼此防范中走出来, 在友好、信任的氛围中彼此交流, 分享已有的经验, 从而在此过程中相互促进, 相互学习, 提高自己, 不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同时还得到了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获得一种“成就感”。另外, 教师要将自己看作一个永不止步的学习者, 要有做好终身学习的思想准备, 一个经常反思的教学者, 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能够在这个整体氛围的影响下, 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学习, 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2 构建基于课例研究平台的教师共同体

教师共同体就是教师互相交流, 互相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最佳环境, 通过这个平台, 教师可以不断发现知识, 创造知识, 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传统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很强的地域局限性, 交流范围小, 交流层次有限, 大大制约了教师交流的能动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为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提供一个支撑平台。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展示出来。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既有自己的反思与独特的见解, 又有各个专家的指导与分析。这样, 大家能者为师, 共同提高, 从而学校就形成一种良好的共享的组织文化。在这种环境下, 教师之间相互沟通, 相互信任, 而又相互谅解, 允许犯错误, 大家就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误而闭口不谈, 形成了共同学习, 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同时, 课例研究网络平台的构建更使得教师之间的共享与交流如虎天翼, 满足了教师随时随地得在线学习和交流, 平台所具有的交互功能, 更是大大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过程中, 教师间既可以面对面的交流, 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 使得教师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变得更为切实、便捷与充分。

3.3 提倡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 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987年,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专门召开了“21世纪教学管理与教师教育”的专题研讨会。舍恩 (D.Schon, 1987) 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实现反思性教学的方式很多, 包括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札记反省、教师专业生活史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式, 高校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反思性教学, 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 探索教学行为或经验中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积累教学经验教训, 改进自己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也有利于发现高校教师隐性的教学思想, 方法, 把具有个性特点的实践教学知识, 特别是隐性知识清晰的表达出来, 这样, 实现了知识在个体与个体之间, 或者个体与群体进行传播的可能。

3.4 建立奖励与责任结合的机制

在知识交流与共享过程中, 如果只有提供知识者一方的付出, 而对方却没有进行必要的回应, 那么知识的共享就很难持续。因此, 必须建立一种回应性的知识共享的平台, 使付出和回报能实现大致的平衡。一方面, 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有分享知识和提供知识的双重义务和责任, 否则只吸取别人的经验, 不提供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则会受到某些制约。另一方面, 建立知识交流共享的奖励机制, 以支持那些能主动进行共享和交流的教师, 满足其公正性期待。可以是物质奖励, 也可以是荣誉奖励, 在知识共享中应更突出精神上的奖励。

总之, 促进高校教师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高校教师的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知识系统化存储起来, 更重要的是要去挖掘知识的深层涵义, 实现的知识的不断创新, 再运用到个体的教学过程中,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知识的不断循环与更新, 这才是高校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T, 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2]Nonaka I.A Dynamic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e Science, 1994.

[3]Verna Allee.知识的进化[M].刘民慧, 等, 译.珠海出版社, 1998:113.

[4]Gopal C.et al..Knowledge, information, learning and the IS manager[J].Computer world, 1995, 1.

[5]波兰尼.个人知识[M].徐泽明,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6]富立友.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研究[Z].

[7]朱桂琴.教师培训中实践性知识的却是极其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 (1) :19-20.

[8]江文年, 孙丽娟, 等.企业知识管理实战宝典[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谈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义与途径 篇10

认识新时期档案工作内涵。档案的本质是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档案工作的价值在于用历史启示未来。随着各行各业对信息资讯需求的不断增长, 档案工作要想方设法使档案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显性化、系统化、便于利用。新时期的档案工作是现代科技工作, 数字化、信息化的日益渗透, 档案资源整合共享利用需求的日益兴盛, 使档案工作具有了越来越浓厚的高科技、跨学科特点。新时期我们要秉承“科技兴档”的理念, 推进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档案远程服务利用的目标。

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选择。档案有文化与历史积淀功能, 任何文化、历史都要通过档案这个载体来承传。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档案的建立和积累, 历史就会变得一片空白, 也就是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与没有底蕴, 更谈不上对文化、历史的承传和发扬。所以, 重不重视档案工作, 说到底是—个领导有没有文化的表现。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是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是档案事业的内在要求。档案工作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 在整合丰富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新时期档案及其工作要有前瞻性的认识, 对其基础管理性、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性、效益潜在和不可估量性、资源不可再生性、工作的繁杂性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前瞻性的思维去对待, 而绝不能用老眼光、旧思维去处理目前各种档案事务, 要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采取有效措施, 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党政机关研究问题、履行公共管理职能需要查找档案;企业单位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需要借助档案;科研单位开展研究和学术活动更离不开档案;人民群众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维护自身权益也需要利用档案, 档案为现实服务、为公众服务的价值已经充分展现。努力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需要, 把满足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 努力做好机关档案工作。

新时期做好档案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不仅具有广泛的现实作用, 而且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通过科学利用档案、研究过去, 可以总结经验, 以史为鉴, 吸取教训, 减少失误, 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服务, 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强化政策法规观念, 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依法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实记录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的伟大实践, 为后人留下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二、强化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措施

强化档案宣传工作。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为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 广泛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主动争取政府法制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发挥自身优势, 立足档案特色, 采用多种形式, 积极宣传建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要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 主动提供档案服务。

进一步丰富档案资源。要大力推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优化档案资源配置, 有效发挥各级档案馆库档案信息资源保管、开发、利用的优势。严格执行文件归档制度, 确保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 凡是列入档案接收进馆范围的单位, 必须按规定、按标准做好向档案移交档案工作。着眼于社会需求, 扩大档案收集、征集范围, 优化档案收藏结构。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档案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基础性业务, 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工程, 把公开、高效、全面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与加快政务公开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要着力加强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 扩大档案信息的利用范围, 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丰富档案信息的利用手段。

加强档案安全保护工作。档案工作者要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 进一步增强抓管理、保安全的紧迫感, 坚持严字当头、警钟长鸣, 毫不放松地抓好档案安全保护工作。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 加强安全技术防范。要注重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 强化防范措施, 做好多手准备, 对重要档案要实行异地备份, 对重要电子档案还要及时进行异质备份, 有效避免档案损毁, 切实防患于未然。

有重点的搞好服务。档案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积极主动地为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业农村、林权改革、民营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的档案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争取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继续加强档案馆室功能建设;要在充分发挥征集、保管、利用档案资源这三项基本功能。

上一篇:库区小城镇下一篇:北斗卫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