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人员

2024-05-19

军事人员(精选四篇)

军事人员 篇1

我军军事人员的选拔研究最早起源于飞行人员的筛选, 通过一系列选拔, 降低飞行员训练淘汰率。虽然这些工作没有提出胜任力选拔的思想, 但体现了职—能匹配的选拔理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我军军事人员选拔的领域已经由飞行员这一单一对象转向多军种、多岗位人员的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主要应用于一般军事人员的选拔与任用、航天人员的选拔、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养, 以及军事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建构等领域。

随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 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 强军目标的提出, 特别是当前军队改革、军人职业化的探讨, 对我军军事人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外军和我军近几年有关胜任力模型研究进行相关回顾, 并提出其对当前军队人力资源建设启示。

一、外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研究

外军的胜任特征相关研究起步较早, 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

美军70年代以来, 主要采用《军队职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 (ASVAB) 用于应征青年选拔和分类的主要测验。测验在实施过程中, 发现存在误报情况, 即将低能力者选拔入伍的问题。同时, 美国国会通过了《联合军种工作绩效/入伍标准》 (JMP) 要求各军种对入伍选拔工具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鉴于此, 在美军征兵司令部的推动下, 美国军事研究所与其他三家研究机构进行了历时15年的研究, 先后实施了《项目A1982-1989》 (Project A) 和《职业力量1989-1996》。其目的是发展军队人员心理选拔与分类系统, 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效标体系、预测指标、人员分配方法, 落实《军队职业分类》 (MOS) 计划。MOS将美军职业按行为特征分为276个工作种类, 每一类都有相应的任职要求描述, 都提出了特殊的心理要求, 并确定了特定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美军在《项目A》研究的同时, 也启动了《项目B》, 该项目的目的是建立计算机化的岗位分配系统, 最终形成《征召人员分配软件系统》 (EPAS) 。该系列研究成果的投入使用, 对提高美军兵源质量, 实现人岗匹配, 增强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奠定了美军21世纪军人心理选拔工作的基础。

美军项目研究成果认为军官的选拔应从六个方面进行测评, 即管理、人际关系、作战成绩、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技能掌握。《美国陆军军官手册》对军官准则 (胜任特征) 描述为责任感、荣誉感、国际利益、一视同仁、诚实、道德和完成任务能力、领导能力、忠诚、言而有信、纪律性、警惕性、合作意识、绅士风度等。

加拿大军队认为一个好的军事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胜任特征:忠诚、优秀的职业能力、勇气、判断力、自信、进取心、机智、自我控制、幽默、个人榜样、精力充沛、热情、鉴定、公正无私等。

英国皇家空军学院认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军官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主要有:信心、坚定、进取心、常识、突出的智力、决断、举止风度、自我分析等。

比利时的皇家军事学院提出了军官心理选拔的评价维度包括道德品质、人格特征、潜在智能、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数学能力, 其中人格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耐力、精力、灵活性、外表、一般能力、情绪稳定性、对纪律的态度、责任心、社交能力、主动性、威信、作决策的能力和动机。

二、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研究

我军的胜任特征研究相对比较晚, 虽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可以借鉴外军的相关研究, 但由于国情与军情的不同, 外军的研究成果对我军的相关研究借鉴意义不大。我军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研究始于空军飞行人员的选拔, 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是借鉴国内外飞行人员选拔的生理心理特点, 建立选拔模型, 开发了成套选拔系统。

我军对军官素质的研究较早开展工作的是西安陆军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开展的军队初级军官的选拔与评估课题, 通过研究建立了陆军学院学员胜任特征模型、各军多兵种胜任特征模型、年轻飞行员胜任特征等。

苗丹民、罗正学等采用根据五级肯定性重要度估量模糊集模型编制的调查问卷, 对175名年轻的空军飞行人员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我军年轻飞行人员的基本胜任特征, 包括个性、品质、能力三个维度36项核心胜任特征指标。

田健全、苗丹民等在优秀初级军官心理品质指标基础上建立了由事业心、决策能力、影响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聪慧、约束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稳定性、管理能力、军人气质等11项心理指标构成的我军陆军学院学员胜任特征模型。

苏景宽等曾运用工作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探讨了不同军兵种官兵对初级军官胜任特征评价的异同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优秀初级军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威信、决策能力、果断、解决问题能力、公正正直、自信、组织协调能力和原则性”10项特征。

喻厚勤曾从理论上研究后, 提出了政治军官的胜任特征模型, 认为模型由发展能力、指挥能力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构成, 发展能力维度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它起着生成其他能力的基础作用;指挥能力维度包括领导与管理能力、指挥与控制能力, 在能力体系中起承接支撑作用;专业能力维度包括依法行政能力、政治教育能力、政治领导能力和政治作战能力, 发挥诸种具体功能。

王芙蓉等通过问卷调查、工作分析和因素分析等科学方法, 对135名陆海空初中级军官调查, 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国军官职业人格理论模型, 其模型包括三个维度, 武德取向维度由忠诚、果敢、牺牲精神和集体意识4个因子组成;任务取向维度由责任感、进取心、自我感、领导能力、聪慧性、情绪力、独立性、计划性和意志力9个因子组成;人际取向维度由外向性、社交性和谦让心3个因子组成。基于模型编制了中国军官的职业人格量表。该量表含有12个一阶因子和2个二阶因子。一阶因子命名为正直忠诚、勇敢坚韧、领导能力、开放聪慧、责任心、进取心、豁达性、亲和力、自信心、协调性、牺牲精神、独立性;二阶因子命名为武德才能、人际自我。

李川云等开展了士兵、特殊岗位军官以及飞行军官的岗位胜任力研究。其开展的战斗机飞行大队长的胜任特征包括四个因子:团队领导、教育培养、思维特质和动机特质。

军事人员胜任力研究模型, 除了建立各类人员的胜任力模型以外, 柳玮在对某部基层军官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基层岗位军官岗位流动决策研究。研究发现, 军官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领导能力、个性品质、工作态度、专业素质、军人价值观和管理能力六个方面的维度, 具体有26个胜任特征。研究从岗位流动属性、军官属性和人岗动态匹配度三个层面, 对军官岗位流动决策要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岗位流动决策模型构建的一般原则、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机制。经检验试行效果良好, 对军官岗位流动决策有指导意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到, 胜任力模型是应用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当前在军队改革和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下, 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尽快整合资源, 建立全军不同军兵种研究人员的协作机制, 建立我军军官的分类选拔模型, 并构建相应的胜任力模型, 以便促进我军人力资源工作能在高起点上发展。

二是加强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性研究。胜任力不能停留在模型构建上, 要与我军士官、军官岗位、职业能力的建设密切结合。各类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对当前我军正在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各类人员职业培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是要不断加强模型的维护和更新工作。胜任力模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性工作, 而要不断完善, 有的胜任力特征会淘汰, 有的新的特征要增加。因此, 对军事人员的胜任力模型要有专业人员维护、不断更新, 使之紧贴部队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洪.有关军队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的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 2012 (11) :120-128.

[2]皇甫恩, 苗丹民.航空航天心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20-121.

[3]Robert W, Thompson R, Balley M.The Qualities of an Officer.In:Lescreve FJ, Arabian J, bailey M, et al[M].Officer selection.ottawa.Canada:St.Joseph Press, 2001:95-103.

[4]苗丹民, 肖玮, 刘旭峰, 等.军人心理选拔[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

[5]王芙蓉, 邹韶红, 张亚林.军官职业人格量表的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4) :451-454.

[6]李川云, 陈曦, 潘凯文.军事人员心理评估与选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军事人员 篇2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简称人民解放军或解放军(PLA),其历史可追溯至1927年的南昌起义。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三大军种及一个独立兵种第二炮兵组织而成。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例》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它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由来

解放军一词最早出自刘少奇于1944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军委高层干部会议上的发言。他说:“正规军、游击队合起来叫解放军,或加之为国民革命解放军。”这是迄今为止,所见文献档案资料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军的称谓。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机构

1、最高机构 中央军委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习近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4日决定)副主席:范长龙 许其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5日决定)委 员:常万全 房峰辉 张阳 赵克石 张又侠 吴胜利 马晓天 魏凤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5日决定)

2、下属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上将 政委:刘源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上将 政委:王洪尧上将(2)七大军区

沈阳军区 司令员:王教成政委:褚益民 北京军区 司令员:张仕波 政委:刘福连 济南军区 司令员:赵宗岐 政委:刘冬冬 南京军区 司令员:蔡英挺 政委:郑卫平广州军区 司令员:徐粉林 政委:魏亮 成都军区 司令员:李作成 政委:朱福熙 兰州军区 司令员:刘粤军 政委:苗华(3)各军兵种

海军 司令员:吴胜利 政委:刘晓江 空军 司令员:马晓天 政委:田修思 第二炮兵 司令员:魏凤和 政委:张海阳(4)中央军委直属院校

国防大学 校长:宋普选 政委 :刘亚洲 军事科学院 院长:刘成军 政委:孙思敬 国防科技大学 校长:杨学军 政委:王健伟(5)军事法院 院长:刘季幸(6)军事检察院 检察长:李晓峰

中央军委的总部机关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它们既是中央军委的工作机关,又是掌管全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其基本任务是:保障中央军委关于作战和建军的战略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实现。

总参谋部是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的军事领导机关。设有作战、情报、通信、军训、军务、动员、装备、机要、测绘、外事、管理以及各兵种业务部门。

总政治部是负责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设有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纪检等部门。

总后勤部是负责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工作的领导机关。设有财务、军需、卫生、军事交通、油料物资、基建营房等部门。

总装备部是负责组织领导全军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设有综合计划、军兵种、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通用装备保障等部门。

一、军旗的含义

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的旗帜。

二、解放军军旗的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解放军军旗的使用规格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规格(按照总参1951年1月颁布的条令执行): 军旗可以授予团级以上部队和院校,授旗时可以举行仪式。军旗主要用于参加典礼、检阅、隆重集会、游行等场合,由掌旗员掌握军旗,左右各有一名护旗兵,位于部队的前列。

四、解放军军旗的寓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激励全体指战员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尊严。

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海军、空军的军徽以“八一”军徽为主体。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象征广阔的海洋,衬以银灰色铁锚,代表舰艇;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象征无垠的蓝天,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代表飞机。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齐唱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1939年秋作于延安。同年冬,由曲作者亲自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合唱队与乐队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次演出。1940年夏,刊登于《八路军军政杂志》,随即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军民的欢迎。

解放战争中,各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歌词作了修改,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修订了歌词,刊于由总政文化部编印出版的《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同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命令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的附录二,曾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之名刊登了该曲。1953年5月1日颁布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附录二重新以《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之名刊登了这首歌。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些词书、文章曾将这首歌作为“军歌”加以论述介绍。实际上,这首歌以前未经正式确定为“军歌”。

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同日,总参、总政为正式颁布军歌联合发出《关于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通知》和奏唱的暂行规定。通知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体现了我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反映了我军的光辉战斗历程。正式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一定会激励全军指战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努力加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肩负起建设四化、保卫四化的历史重任。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将使广大指战员更加振奋革命精神,激发战斗热情,增强革命军人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形象鲜明,旋律流畅,音调坚实,节拍规整,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不畏惧,决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纪律】

1、听从指挥,令行禁止;

2、严守岗位,履行职责;

3、尊干爱兵,团结友爱;

4、军容严整,举止端庄;

5、提高警惕,保守秘密;

6、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

7、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8、拥政爱民,保护群众利益;

9、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

10、缴获归公,不虐待俘虏。

一、部队奖励项目

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荣誉称号。其中,嘉奖为最低奖励,荣誉称号为最高奖励。对获得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励的个人,分别授予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章。对获得荣誉称号奖励的个人,由军区以及其他相当等级单位批准的,授予二级英雄模范勋章;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勋章。

二、奖励、等级和工资的关系

对获得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励的单位颁发奖状;对获得荣誉称号奖励的单位授予将旗。对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义务兵,可以提前晋衔,对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两次三等功奖励的士官,可以增加军衔级别工资档次;对获得二等功奖励或者两次三等功奖励的军官、文职干部,可以增加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军官,可以提前晋衔或者增加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文职干部,可以提前晋文职干部级别或者增加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

提前晋衔适用于列兵和上校以下军官(不得超过其职务等级的最高编制军衔);提前晋文职干部级别适用于四级以下的文职干部(不得超过其职务等级规定的最高级别);增加军衔级别工资档次适用于低于本军衔级别工资最高档次的各级士官;增加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适用于低于其职务规定的最高档次的军官、文职干部。

提前晋衔、晋文职干部级别、增加工资档次通常分别只晋一衔、晋一级、增加一档。【部队政治纪律“十不准”】

1、不准发表与党中央、中央军委精神不一致的议论;

2、不准与社会上的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及有政治性问题的人发生联系;

3、不准围观和参与社会上游行、示威、静坐等活动;

4、不准擅自与国外、境外人员交往;

5、不准传抄、张贴、私藏大小字报;

6、不准听信和传播谣言;

7、不准收听收看国外、境外的反动电台、电视节目;

8、不准组织和参与集体上访;

9、不准成立条令条例规定之外的组织;

10、不准参加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

一、军人称呼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规定:军人之间通常称职务,或者姓加职务,或者职务加同志。首长和上级对部属和下级以及同级间的称呼,或以称姓名或者加同志;下级对上级,可以称首长或者首长加同志。在公共场所和不知道对方职务时,可以称军衔加同志或者同志。

二、军人举止规定

军人必须举止端正,谈吐文明,精神振作。不得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入衣袋,不得边走边吸烟、吃东西、扇扇子,不得搭肩挽臂。

军人参加集会、晚会,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顺序入场,按照指定的位置就座,遵守会场秩序,不得迟到早退。散会时,依次退场。

军人外出,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自觉维护军队的声誉。不得猬集街头、嬉笑打闹和喧哗,不得携带违禁物品。乘坐公共汽(电)车、火车时,主动给老人、幼童、孕妇和伤、病、残人员让座。

一、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是武器装备的断代性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军队编成、作战方法与军事理论等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革,而导致的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活动。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四次军事变革,第一次是由木石器向冷兵器战争转变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由冷兵器向热兵器战争转变的军事变革,第三次是由热兵器向机械化战争转变的军事变革,第四次是当前正在进行的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军事变革。

二、军队信息化

军队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构成军队的基本要素进行全面改造,实现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主要特征:信息化武器装备形成规模;军队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编成日益小型化、一体化、多能化;作战指挥体制扁平网络化,指挥层次少,信息流程短;指挥手段信息化;I4SR系统成为军队的“神经和大脑”;出现了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等信息化作战理论。

三、数字化战争

数字化战争就是数字化部队在数字化战场进行的信息战。它是以信息为主要手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战争,是信息战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信息装备数字化、指挥控制体系网络化、战场管理一体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人员知识化和专业化。

四、导弹攻防战

交战双方使用和主要使用导弹武器进行的作战行动。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之一。按导弹武器性质,分为核导弹攻防战和常规导弹攻防战;按作战地域和空间,分为地面导弹攻防战、海上导弹攻防战、空中和太空导弹攻防战。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由于导弹特别是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快,加之导弹突防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导弹攻防战的难度还比较大。

五、核威慑

核威慑是凭借核军事实力,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使对方害怕或担心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核打击,而放弃发动核战争或常规战争的行动企图。它是核战略的基本目标。构成核威慑的主要因素:核力量、使用核力量的意志和决心、使对方确知以上两点。我国核威慑是自卫型的,是实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一种手段,是有限范围内的适度威慑和对霸权主义核威慑的反威慑。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概念

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

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要内容及处罚

(1)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投降后为敌人效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5)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6)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从重处罚。

(7)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指挥人员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9)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对指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10)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1)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2)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一、我国的国防政策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三、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防备和抵抗侵略,确保国家领海、领空和边境不受侵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

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

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

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根据国家安全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实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战略构想主要包括: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一方针注重遏制危机和战争,这一方针着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这一方针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强军目标】

1、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2、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贯彻到军队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

3、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我国的领海面积】

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我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由各相邻领海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同意、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

二、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以及国民文化素质的体现。

2、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自卫目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区域目标: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全球目标: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消除战争危险,或进行侵略扩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

3、现代国防新的职能

现代国防除了担负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领土完整的重任,又有着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维护社会稳定,捍卫国家利益的职能,还担当维护驻海外我公民、华人、侨胞等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

现代国防被赋予的又一个新职能: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抗灾救险。【国防的基本类型】

一、扩张型的国防

风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以国家安全和防务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进行侵略颠覆或渗透。

二、自卫性国防

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与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的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三、联盟型国防

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联盟性的国防又可分为一元体系和多元体系联盟。

四、中立型国防

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国的繁荣、发展和安全,所奉行的和平和中立的国防政策。兵役制度和国防策略,筑建了许多坚固的国防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2.唐朝时期的鼎盛阶段 到了唐代,兵役制度更加完善,国防思想进一步成熟,统治者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得当时中国疆域扩大,周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迎来中国历史上国防的鼎盛时期。

武装力量体制: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3.逐步下落阶段:从宋代到明清的晚期

宋朝积贫积弱,国家的国防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国防进一步下滑,纵观我国古代国防史,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时,国防就强盛,国内混乱的时候,国防就削弱,就崩溃。

二、近代国防的孱弱历史 1.晚清的国防

到了晚清,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有国无防。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国门终于被打破,列强入侵,山河破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是最大的获利者;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洗劫北京。这一时期的中国国防史是一部国防虚弱,落后挨打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争史。

2.民国时期的国防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南京大屠杀)。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侵略的完全胜利。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

1.军事思想的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以及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2.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段、政治集团、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具有三个特征:时代性、阶段性和地域性。如时代性: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1.形成阶段: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夏商周时期)主要特点:以礼和刑治军,出现了车站的战法。

形成的标志:出现了《军政》、《军志》两本军事著作。2.成熟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特点:形成了较完整的战争观、志军思想以及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 成熟的标志:出现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群。3.发展阶段:公元前3世纪——公元19世纪(秦——前清)

主要特点:战略思想成熟、完善,出现相应兵种的战法理论,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著作。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战争观的问题(战争性质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2.关于治军的理论 3.关于将帅修养的理论 4.关于作战战法的理论 5.关于战争谋略的理论

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1.《武经七书》 2.《武经总要》

3.《武备志》(北宋时期)

其他还有:《黄石公三略》、《纪效新书》等

《武经七书》:《孙子》(孙武),《吴子》(吴起),《司马法》(司马穰苴)、《尉缭子》(尉缭),《六韬》(姜尚),《三略》(张良),《李卫公问对》

一.毛泽东就是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是马列主义军事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3.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毛泽东军事思想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1.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 2.方法论是指研究直到战争的基本方法(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定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以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深刻含义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战胜与和平的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在东南西北中,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

3.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的力量超过战争的力量,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二)国防建设理论

1.从早打,大打,把战胜转变到现代化建设轨道。2.国防建设不需服从经济建设大局 3.国防假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4.自力更生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发展国防科技(三)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

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1)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2)一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3)不断完善正规化建设 2.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教育训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必要手段 3.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四)军事战略思想 1.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2.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3.立足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的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思想武器

一、军事秘密 军事秘密是关系国家军事利益,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军事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军队保密工作基本要求

军队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控制知密范围,防范窃密活动,消除泄密隐患,确保军事秘密安全。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军事秘密包括下列事项:

1、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情况;

2、军事部署,作战和其他重要军事行动的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3、战备演习、军事训练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4、军事情报及其来源,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特种状态等基本情况,军以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

5、武装力量的组织编制,部队的任务、实力、素质、状态等基本情况,军以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

6、国防动员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7、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配备情况和补充、维修能力,特种军事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

8、军事学术、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项目、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9、军队政治工作中不宜公开的事项;

10、国防费的分配和使用,军事物资的筹措、生产、供应和储备等情况;

11、军事设施及军事设施保护情况;

12、军援、军贸和其他对外军事交往活动中的有关情况;

13、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军事秘密的密级划分】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军事秘密的密级划分明确,这部分也是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必考内容。

一、军事秘密等级

军事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军事秘密,泄露会使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军事秘密,泄露会使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军事秘密,泄露会使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遭受损害。

二、秘密等级的具体规定

军事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以及国防科工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一、备考内容

根据军队文职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内容,国防军队知识中军队保密制度内容包括: 军事涉密载体的管理;涉密信息系统设备和软件的使用管理;军队单位计算机联接国际互联网的管理规定;通过有线、无线通信传输军事秘密的管理规定;各类稿件和在各类媒 体上发布信息的管理规定;涉密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涉密人员上岗管理规定。

二、军事涉密载体的管理

1、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管、移交、销毁军事秘密载体,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登记、签字手续,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2、复制军事秘密载体,必须严格控制。确需复制时,须经原密级确定的单位同意或者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权限审批。复制件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

3、携带军事秘密载体外出,必须进行权限审批,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携带绝密级载体外出的,还必须报同级管理保密工作的部门备案。

4、未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任何单位或者人员不得将军事秘密载体携带、传递出境。因特殊原因需要向境外组织、人员提供军事秘密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经有相应批准权限的机关批准,并报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备案。

5、不需要保存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后,及时销毁,并由二人以上到指定场所监销。

三、涉密信息系统设备和软件的使用管理

存储、处理、传输军事秘密的技术设备、设施、系统、网络、场所等,必须符合技术安全保密要求。

【军队保密守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守则部分是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必考内容:

1、不该说的秘密不说。

2、不该问的秘密不问。

3、不该看的秘密不看。

4、不该带的秘密不带。

5、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

6、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

7、不用普通邮电传送秘密。

8、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

9、不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

10、不带秘密载体探亲、访友、旅游。【军队保密的奖励和处分】

一、军队保密的奖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人员,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一)对保密技术、产品、设施的研究开发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危急情况下,保护军事秘密安全的;

(三)对盗窃、毁坏、出卖军事秘密的行为举报或者侦破有功的;

(四)发现泄露或者遗失军事秘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损失的;

(五)在保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军队保密的处分

违反《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窃、毁坏、出卖军事秘密的;

(二)泄露或者遗失重要军事秘密的;

(三)利用军事秘密进行非法活动的;

(四)发生泄密事件,隐情不报或者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五)玩忽职守,使军事秘密安全遭受危害的;

中国军事外交与军事对外传播 篇3

[关键词]中国军事外交军事对外传播

[作者简介]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理论教研室讲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

军事外交是以军队为主体的对外军事交往,而军事对外传播则是对外军事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名片”,担负着军事外交主体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军事外交的成功与失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外交以“新安全观”为指导,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军队领导人往来、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军舰互访、文体交流、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军控履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人员培训、智力引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军事交往格局。这为开展军事对外传播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以中国军事外交为平台的军事对外传播的主要特点

军事对外传播有其区别于一般对外传播的特性,如鲜明的党性、高度的敏感性、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针对性、方式手段的多样性、舆论斗争的策略性和跨文化传播等,但是,以军事外交为平台开展的军事对外传播在具有军事对外传播所具有的共性之外,更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传播主题凸显和平性。正如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努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和平性是中国军事外交的一个重要特征,更是与西方强制外交的重要区别。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军事外交在为军事对外传播提供素材时就打上了深刻的和平烙印。尤其是近年来,通过传播中国军队圆满完成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灾等多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以及派舰艇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完成护航任务的情况,塑造了中国军队共同维护和谐世界的和平形象;通过传播联合军演与军事训练情况,展示了中国军队作为一支和平力量的现代化形象;通过传播中国积极履行国际安全责任和义务,坚定支持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积极参与区域安全合作的情况,淡化了“中国威胁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化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军事外交实践内容决定了军事对外传播主题的和平性。

二是议题设置更具战略性。军事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安全利益的军事交往,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因数”角色。尤其是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要想通过军事外交中的军事对外传播来确立中国在国际影响上的号召力、国家形象上的亲和力、国家力量上的威慑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军事外交的战略作用,就需要积极而有效地進行议题设置。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从中国“军事威胁”到提高“中国军事透明”,再到“中国军方黑客袭击”、“中国拥有航母的战略意图”,无不暴露出其有针对性地進行负面议题设置的痕迹。对此,中国军事对外传播结合“拉姆斯菲尔德参观二炮司令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来访”,尤其是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军队邀请102国驻华武官、副武官,29国海军高级将领,34国空军领导人及其代表观摩并出席了国庆阅兵、海空军国际论坛、海上阅兵等多边军事交流活动,主动设置了国际关切的核心议题,对负面舆论進行了有力的反击。这一舆论博弈过程凸显了议题设置的战略意义。

三是目标受众强调差异性。以中国军事外交为平台的军事对外传播目标受众是广泛的,但具体到实施环节又是有所区别的。譬如,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有的关系到核心国家利益,有的关系到重要国家利益,还有的则关系到一般国家利益;从军事外交关系亲疏上来看,有的已经進入了深层军事交往,有的还只是進入军事接触阶段;从受众群体的文化认知来看,有的开放,有的保守;从接收能力上来看,有的信息化水平较高,有的则停留在传统媒体的信息获知状态。这些目标受众的差异性对军事外交中对外传播内容上的精细选择与传播方式的恰当展开提出了要求。

四是实施过程注重协调性。以军事外交为平台進行军事对外传播是以军事外交战略的实现为目标的,因此,对外传播的节奏只有与军事外交的步伐相伴相随、配合默契,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近年来军事对外传播就结合联演联训、国际维和、远洋护航、阅兵庆典等重大军事外交行动,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了军事对外传播活动,确保军事外交進行到哪里,对外传播就关注到哪里;军事外交需要说明什么,对外传播就揭示什么,有效地吸引了国际舆论的注意力,并形成了一定的舆论聚焦效应,塑造了中国军队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有效提升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影响力,推進了军事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军事对外传播在中国军事外交实践中的作用

中国军事外交所呈现出的和平性、互利性、合法性、复杂性的特征为军事对外传播提供了目标和依据。近年来,军事对外传播在中国军事外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发挥了对军事外交理念的传播功能。胡锦涛在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以这一理念为指向,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通过推动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参与国际援助行动及加强反恐怖、打击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运用军事力量积极履行着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国际义务,其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也在军事对外传播中凸现出来。譬如,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军队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引起了境外媒介的高度关注,军事对外传播籍此时机,通过统一“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军队是维护和平与促進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等对外传播口径,通过主动设置议题、组织中外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举办展览、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等方式,形成全方位、多手段、立体的军事传播局面,有效地引导了世界各大媒体对这一盛大活动進行了正面积极的报道。世界舆论普遍认为此次阅兵“体现了‘富国强兵’的理念”,“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最‘硬’的实力”,“中国希望维持世界的和平”,从而成功传播了中国军事外交理念,产生了良好的舆论效应。

其次,发挥了对军队形象的塑造功能。中国军队在走出国门進行相应地区的军事行动时,也是在向其他国家与地区展示本国遂行军事任务的能力,这将会成为他国在制定与本国相关的战略决策时的重要力量考量因素。但若在对外阐释与交流中常处于被动和“失语”状态,则会增加他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增长的疑虑,产生“安全困境”。譬如,在20世纪90年代,

随着中国军队现代化程度不断加强,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军队现代化给以了不同观点的误读,中国军队的形象也受到了损害。近年来,中国军事对外传播注重通过军事外交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化解目标受众对我的误解和疑虑,彰显我军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一方面,中国军队在走向世界时开始注意议程设置,如2010年的中国军事外交的各种活动高频率地出现“和平、和谐”等字眼,这在通过媒体進行报道时无疑强化了中国军队的亲和形象。另一方面,中国军事对外传播统筹运用大众传媒与非大众传媒、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多法并举,优势互补。如通过定期发布国防白出皮书增强军事透明;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信息,阐明原则立场,回答重大关切。有时则隐藏军事属性,巧妙归避恶意炒作,形成舆论强势,成功進行了中国军队的形象塑造。

最后,发挥了对军事外交舆情的检测功能。军事对外传播并不仅仅发挥着主动宣传中国军队形象的功能,还发挥着军事外交舆情的检测功能。长期以来,国际性媒体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就报道角度而言,一些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主流媒体往往处于一种负面或消极的定势”。在国际舆论方面,尽管这些报道为中国国家形象与军队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中一些国际性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军事对外传播在国际上舆论微弱的现状,这为中国军队的对外军事关系决策提供了参照。因此,军事对外传播在作为军队形象的塑造平台的同时,也承担着军事外交舆情监测的角色。通过这些平台,及时進行舆情观测,收集新闻发布后的信息反馈,不断对军事外交中的对外传播策略進行动态调整,是中国军队打破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国际舆论的垄断,提升中国军队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军事外交的重要环节。以中国国防部网站的舆情监测为例,2010年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发布了《国防部网站军事传播影响力分析报告》,通过对2009年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发布情况的跟踪分析,進一步就国防部网站发布的新闻报道内容、提升国防部网站在国外媒体和网站的传播影响力、国防部网站影响力应形成系统化咨询报告等方面提出重要意见,从而通过对军事外交舆情的监测,为下一步军事外交中对外传播策略,更好地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国军事外交格局提供了积极的咨询建议。

三、发展中的中国军事外交与发展中的军事对外传播

伴随着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上势所必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军事外交承担着从睦邻到伙伴到朋友的军事关系建设的重任。中国军事外交的主题表达将与更多国家的军事外交理念与行为产生互动,间或摩擦,这对中国军事外交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考验着发展中的中国军事外交的同时,也对发展中的军事对外传播提出新课题。军事对外传播作为“军事机构或军事人员实施的以影响外国政府、军队及民众态度为目标的军事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随着中国军事外交步伐的加快、军事外交对象的丰富、军事外交视域的拓展,其作用发挥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由军队形象塑造到军事文化渗透,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受众由自主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转变。军队形象塑造只是军事对外传播的初级任务,远不能满足中国军事外交的未来发展。因为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在于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進自己的文化之中的过程。文化构成了传播对传播受众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基本的因素之一。军事对外传播也同样如此。因此,想要切实在目标受众群体中产生影响力,军事对外传播必须从表层的军队形象塑造走向深层的军事文化渗透,实现对外传播受众由自主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转变。自主认知属于被动状态,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自觉认同则是主动状态,是在下意识中完成的接纳与理解。军事文化渗透的意义正在于全球传播环境不平等的背景下,逾越军事对外传播中跨文化特性,完成目标受众的自觉认同。要实现这一转变,军事对外传播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就传播内容而言,军事对外传播需要结合中国军事外交对传播内容進行筛选与整合,加入更多中国军事文化元素,并深入研究目标受众国的文化特质,以寻求最为成功的切入点;就传播效果而言,在注重所传递的军事文化的吸引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可吸收性,为此,需要掌握目标受众国或群体社会感知和接受方式,并设立舆情监控,跟踪掌握对外传播对国际舆论或某一目标国家的影响力,对所设栏目進行国际影响力的等级评判,通过信息的健康反馈進行及时的自我纠错,以不断增强国际舆论受众的自觉认同;就传播策略而言,中国军事对外传播还需要掌握对传播语言的战略运用。例如,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媒体需要规范使用中国的一贯称谓——“琉球”,而非日本的命名——“冲绳”,这样敏感的称谓代表着强烈的政治立场,错误的使用就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完全是对本国民众進行严重的历史误导。再如,日本一度在与我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时,又同俄罗斯因北方四岛问题再起波澜,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完全可以遵循俄方对该群岛的称谓,从话语上表明对俄的舆论支持,在国际上对日本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二是由国家外交的军事外交到大外交中的军事外交,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姿态的转变。随着中国外交整体态势的不断推進,包括军事外交在内的中国外交思维正在实现必然的转化,即由传统的国家外交向大外交转变。这一转变对军事对外传播姿态有重大影响。今后中国军事外交的对象将不再局限于某一些、某一类或某些类国家,而是与国际范畴内的各个国家的充分而广泛的接触与交往,且这些国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与利益关系,因此,今后中国军事外交的棋盘上不再是某一个局部的谋篇布局,而是以国际大局为整体的造势与战略布局。这就要求中国军事对外传播在结合军事外交進行对外传播时站位更高,视域更广,要有更强烈的战略意识。同时,就中国自身来看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这一变化要求军事对外传播在借助中国军事外交平台实施对外传播时,其对外传播的姿态应实现由保守向开放的转变。中国应当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一些国际负面舆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中国近年来崛起的姿态相适应,中国较之以往应更具有大国气魄,在回应不良揣测时应表现出强大的底气,而绝不能因为怕国际舆论的噪音和负面影响而自缚手脚,否则会被其他国家乘机捞取“便宜”,且负面舆论并不会因此而有实质性的减少。以2011年5月27日越南非法探测船被我监测船阻拦一事为例,从中越两国新闻发布会现场比较来看,中国外交表现仍沿袭着旧有作法,对中外记者运用外交辞令進行立场与态度表述,至于为什么、怎么做、该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中国捍卫领土的国际海洋法依据等没有進行更進一步的解释,这无疑给了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以混淆舆论的机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越南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越南外交部相关人员对海上划界问题通过多媒体進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换位思考,倘若是一位对该问题不甚了了的外国记者在参加完成这样的新闻发布后,其撰写舆论报导的立场与观点是显而易见的。有理不惧说理,还要擅于说理,说得透彻精彩、无懈可击,这是中国军事外交中军事对外传播姿态转变的迫切要求。少一些退让,多一些主动出击;少一些辞令化,多一些实证化;少一些被动,多一些主动。“不仅仅硬实力会树敌,软实力也同样如此。”美国这样的军事超级强国尚且如此,中国又何惧在军事对外传播中表现出硬朗的气质?!

保加利亚军事史与军事历史博物馆 篇4

保加利亚建国史

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北侧,北与罗马尼亚接壤,西侧连接塞尔维亚与马其顿,南临希腊与土耳其国土的欧洲部分,东滨黑海,首都为索菲亚,国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36万人,主要为保加利亚人(属于斯拉夫人的一支),官方语言为保加利亚语,2004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7年加入欧盟,但目前仍使用本国货币——保加利亚列佛,汇率与欧元挂钩。

保加利亚最早是色雷斯人定居的区域,在公元1年时成为罗马帝国版图的一部分,之后拜占庭帝国继承了这片疆域。6世纪时,大量斯拉夫人与保加尔人到达此地,形成了今日保加利亚人的组成。关于保加尔人的缘由,目前仍然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说法为保加尔人系由欧洲大陆东部的游牧民族演变而来。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

681年,保加尔人的领袖阿斯帕鲁克率领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击败拜占庭帝国,并签订条约,在多瑙河以南与巴尔干山脉以北的地区建立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此后的300年,保加利亚帝国成为区域强权,和相邻的拜占庭帝国互有征伐,在西美昂一世在位时期(893~927年)达到极盛,大军曾兵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与之求和,但之后其国力日衰,于1018年被拜占庭帝国灭国,并入拜占庭版图。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1185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沙皇的后裔率领保加利亚人揭竿起义,迫使拜占庭在1187年承认其独立,此为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先前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时接受东正教为国教,再加上拜占庭统治的影响,现今大多数保加利亚人仍信仰东正教。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在伊凡阿森二世时国力达到顶端,统治范围还包含了今日希腊国土的大部分,东边国土滨黑海与爱琴海,西侧国土直到亚得里亚海,但此后受到蒙古大军入侵与内乱等因素,在1396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吞并,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灭亡。

近代保加利亚

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保加利亚大部分的教堂被破坏,不过并没有强迫保加利亚人改信伊斯兰教。到了17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能力减弱,巴尔干半岛地区出现权力真空状态,保加利亚的民族主义开始兴起,特别是在19世纪西欧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潮催化下,保加利亚的民族主义爆发了独立运动,但是1876年4月的革命失败,而欲夺取可以进出地中海通路的俄罗斯帝国以此为理由,要为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报仇,于是在1877年爆发了第十次俄土战争,隔年俄军逼近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接受俄方所开的和平条件,两国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赔款、割地,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被俄罗斯帝国取代。该条约结束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保加利亚近500年的统治,并成立了拥有军队和东正教政府的保加利亚大公国,“名义”上仍臣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此时的保加利亚大公国领土包含了今日的马其顿全境与希腊的东马其顿—色雷斯大区。

但《圣斯特凡诺条约》的签订引发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帝国的不满,在德国首相俾斯麦的主导下,欧洲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于1878年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重新制定巴尔干半岛各个新生国家(1877年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独立的罗马尼亚、1878年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独立的塞尔维亚、柏林会议中被承认独立的黑山和保加利亚)的疆域与土、俄两国的势力范围,与会国最终签订《柏林条约》——保加利亚的疆域比《圣斯特凡诺条约》所签订时缩小许多,马其顿与南方临爱琴海的区域归还给土耳其。《柏林条约》为日后巴尔干半岛的纷争埋下导火线。

保加利亚虽然宣布独立,但仍臣属于奥斯曼地土耳其帝国,由保加利亚贵族所组成的议会选举出德国巴滕贝格王室家族的亚历山大担任首任大公。但由于其意图将保加利亚引入奥匈帝国与德国势力,再加上谋求英国支持,在1885年保加利亚亲王亚历山大一世被亲俄派军官团政变推翻放逐之时,来自萨克森-科堡-哥达的斐迪南王子被选为保加利亚亲王斐迪南一世,成为新的统治者。

斐迪南一世在位期间加速保加利亚的现代化,在各地广设初级教育学校,首都索菲亚成立大学,并于1908年在国民议会上宣布保加利亚不再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保护国;保加利亚独立,斐迪南一世从保加利亚亲王成为保加利亚沙皇。一心想恢复以往大保加利亚光彩的斐迪南一世不甘于被限缩的疆土,因此在1912年与同盟国希腊、黑山、塞尔维亚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在欧陆的领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与周遭地区,其余欧陆领土遭战胜的四国瓜分。自认在战争中出力最多的保加利亚要求独占马其顿地区,但无法与塞尔维亚谈妥,在奥匈帝国支持下,几个月后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独立对战过去的盟友希腊、黑山以及塞尔维亚三国,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为了收复失地加入战局,甚至保加利亚的北方邻国罗马尼亚也参战,背腹受敌的斐迪南一世求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所获得的故土失去大半。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亲奥匈帝国的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1915年向塞尔维亚宣战,同时协约国各国也向保加利亚宣战。当时保加利亚拥有巴尔干半岛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在战场上也取得了胜利,然而战事拖垮经济,民生凋敝,保加利亚人心厌战,左派政党崛起,保加利亚的战争无以为继,面对1918年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反攻,保加利亚只能求和,战后在法国签订的《纳伊条约》中,又割让了部分领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失去了爱琴海的出海口。战后,斐迪南一世在内外交迫下退位,其子鲍里斯三世成为保加利亚沙皇。

在二战初期,鲍里斯三世保持着中立态度,避免被战争拖下水,但当纳粹德国需要借道保加利亚入侵希腊时,鲍里斯三世无可奈何地正式在1941年3月加入轴心国。

纵观二战期间,保加利亚在轴心国的角色仅是担任德军在巴尔干半岛的侧翼、德占区的占领任务与在黑海上护航,未有太积极性的作为,且鲍里斯三世巧妙地婉拒了德国要求派兵至东线的计划,也拒绝交出境内约50000名犹太人给纳粹。

1944年8月,鲍里斯三世从德国与希特勒会谈返国后不久猝死(是否被暗杀尚无定论),其年幼的儿子西美昂三世继位,随后苏联红军反攻以及国内共产党游击队——“祖国阵线”崛起。苏军在一周内就已进入保加利亚境内,“祖国阵线”也在随后完成不流血政变,控制了司法与内政部门。

战后1946年公投废除君主制,保加利亚进入了共产党时代,同时军队也全盘采用俄式装备与编制。保加利亚共产党政府于1990年垮台,但相对邻国罗马尼亚轰轰烈烈的共产党政权倒台过程,保加利亚在1990年的过渡期堪称平和,而在2001年,鲍里斯三世的儿子——保加利亚末任沙皇西美昂三世返国成立政党,高举改革与政治清廉的大旗,席卷国会席次的半数,西美昂三世就任总理直到2005年,堪称现代版“王子复仇记”。

走近博物馆

保加利亚军事历史博物馆位于首都索菲亚郊区,其于1914年由陆军总部创建,1937年才首次对外公开展览,1968年更名为现在的馆名。旗下还有3个分馆:海军博物馆(位于瓦尔纳),纪念1444年瓦尔纳战役的博物馆公园(同样在瓦尔纳)与航空博物馆(位于克鲁莫沃)。

博物馆属于保加利亚国防部下辖的国立博物馆。博物馆从馆长到各部门主管均由文职人员出任,馆长与副馆长均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成员,且具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保加利亚在独立后,与各国的结盟使得保加利亚陆军装备来源复杂。博物馆常设展是从公元前4000年色雷斯人移居巴尔干半岛时开始,分成10个时期介绍保加利亚的军事史,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专属的区域,透过图表、解说词、模型、画作、武器、旗帜与制服等交战双方的物品,使参观者融入历史,了解战争的始末与影响。可以说,保加利亚军事博物馆呈现了位于“欧洲火药库”的巴尔干国家军事史。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军事人员】相关文章:

军事论文--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05-07

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感悟论文题目05-05

军事测距04-13

军事警察05-30

军事宣传06-01

军事06-03

军事节目06-14

军事航天教案05-24

军事小论文05-23

军事论文题目05-01

上一篇:图书流通模式下一篇:旅游景点门票定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