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小论文

2024-05-23

军事小论文(共6篇)

篇1:军事小论文

军事小论文

科幻片《阿凡达》无疑是去年最火爆的电影,累计20多亿元的票房也让其成为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其震撼炫目的3D技术和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给每一个观影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这样一部描写地球人与外星人类之间的的战争也在军事上给与我们启发与思考。

影片中,具有高度文明与发达科技的人类虽然败给了纳美人,但是其中展现出来的未来作战武器却也让我们对战争武器的发展方向产生幻想:未来战争真的是这样么?有报道称:英国皇家空军从《阿凡达》中得到灵感并展开“阿凡达计划”。美国军方也对《阿凡达》中出现的种种尖端技术展开了研究,并打算在未来打造出巨型“机械战士”,甚至让士兵用意识远程操纵他们的“阿凡达”替身在战场上作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下《阿凡达》中给与英美军方灵感的尖端技术。1、3D技术应用于军事侦查

3D电影让我们身临其境,而3D技术应用于军事侦察则也会有同样效果。据报道,执行“阿凡达计划的”英国皇家空军“战略图像和情报部”将首先派“狂风”战斗机的飞行员从空中对阿富汗战区的地形进行全面俯拍,而在拍摄时,一组特制的高科技3D摄像机将会安放在“狂风”战斗机机翼的下方,从而拍摄到分辨率极高、立体感极强的3D地形图。随后,这些3D地形图被输入电脑中供军事专家观看分析。由于这些3D画面拥有极强的立体感,因此分析人员可以对地形地貌建立惊人精确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送给正在地面巡逻或作战的英军士兵,从而令大兵们对所处的周围环境“了如指掌”。据专家称,此项技术早已成熟,如需要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2、重机械外骨骼战争机器

在电影中,为了工作、战斗和穿越“潘多拉”雨林地区,人类穿上了“增强机动平台”(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简称AMP)服。从这台机器的座位上,操作人员手臂和胳膊的活动会传递给AMP服的外部肢体,得到“增强”。操作人员摆动手臂,摆幅虽只有几英寸,但AMP服相应的金属臂却可挥动周长10英尺(约合3.05米)的圆弧。

事实上,几十年来,美国军方一直在开发有动力装置的外骨骼服,可以让士兵携带重型装备参加行动,帮助实施救援任务、工程作业、受伤康复。200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根据“增强人类性能的外骨骼”项目,资助了各种各样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本田汽车等机构和企业的研究小组正在开发适于下肢使用的类似机器。与此同时,日本CYBERDYNE公司研究人员发明了钢铁侠式的人体外骨骼,辅助实施物理治疗,称为“机器人服混合辅助肢”((HAL)。专家称此类装置将承担繁重的后勤工作,“是不经太多改动就能实施大规模攻击的功能性平台的典型例证。”

3、“终极目标” 远程控制替身作战 《阿凡达》电影中,人类科学家利用人类DNA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人DNA合成后人工培育而成为“阿凡达”的肉体替身,并可通过人类的意识对其进行“远程控制”。无独有偶的是,从2004年开始,美国五角大楼的“国防远景研究计划署”已投入巨资,在美国杜克大学的神经工程中心等全美6个实验室中进行“思维控制机器人”的研究工作,而其“终极目标”就是希望能造出可用大脑思维控制的“阿凡达”战士,士兵正在凭借自己的大脑思维,灵活自如地操纵他们的“阿凡达”替身在战场上作战,遥控驾驶无人飞机。

尽管距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尚早,但科学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实验室研究人员让一只猕猴在跑步机上直立行走,并从植入猕猴脑部的电极获取神经信号,通过互联网将这些信号连同视频一起发给日本的实验室,最终美国猕猴成功地“用意念控制”日本实验室里的机器人做出同样的动作。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一方面惊叹于这些尖端技术在军事中的强大作用,一方面也应看到,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军事的关注与敏感程度之高。总结起来,我觉得值得我们国家学习的至少有三点,即:创新意识,人才意识和忧患意识。

回看上文介绍的三项技术,可以说并非《阿凡达》独创,早在二三十年前,美国就已开始着手研究,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其他国家是很难企及的。正因为如此我国才更应该加快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才不会在竞争甚至未来的战争中处于下风。而创新最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这一点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同时作为一个以开放自由闻名的国家,吸引了全世界大批高素质人才。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就掌握了未来。拍摄《阿凡达》的詹姆斯·卡梅隆除了导演的身份外,还是美国国家执行外层空间的专家顾问,对于一个经常参与尖端武器研发会议的人来说,其拍出来的电影有几分真实几分夸大,相信不少人心中了然。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二战中好莱坞导演利用其对图像技术的掌握为美国赢得胜利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这不仅让我们再一次惊叹于美国人才资源的丰富和人才素质的全面,也给我国敲响了警钟:人才培养战略刻不容缓。

回归电影本身,有人说《阿凡达》所表现出来的象征意义,其实是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及西方文明的自我救赎。这个总结很是精妙。在不少美国大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美国人作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形象,虽说有很大部分美国人强烈的优越感存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强烈的忧患意识。从1500年西方侵略世界到逐渐征服世界,西方国家似乎走一条外侵以巩固内部之路,因而其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几乎达到一种崇拜的地步。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美国依然没有放松对军事力量的加强。而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美国成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电影《阿凡达》的震撼视听中,我们或许应该想起先人的教诲。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军事实力,才能维持祖国的安定与繁荣。

篇2:军事小论文

(读《中国近代史》后产生的个人观点)

因为我来自天津,所以对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机器制造局(主要为军械)的历史很感兴趣,因此写写关于那时期军事的事情。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我认为,洋务运动起于军事自强目的,也结束于军事指挥和其他方面上的失败。

1.起因

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政府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虽然太平军的军事能力并不是有点,虽然他们组织训练方面很平常,军器不及官军,但由于那时官军暮气很重,军饷低,无纪律,无操练,猜忌深,所以“简直腐化不成军”(《中国近代史》P47)。1860年曾国藩、李鸿章因目睹外国列强“船坚炮利”,发出“唯独火器不能及”的感慨,所以先后上书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奕也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想,这些是洋务运动的起源,也应该是近代军事发展的起源。

2.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建设对军事近代化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器物方面 中学历史课上都学过,李鸿章办轮船招商局,铁甲兵船,建立北洋海军。我觉得这些很可贵,中国古老的军事战略是“重陆轻海”,洋务运动使战略方针逐步改变。直到现在,我们国家都没有航空母舰,可见这种古老的战略影响有多深!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已经能够动员组织一支装备近代化的海军——北洋水师而不是旧式水师同日本侵略者作战了。它粉碎日本“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还坚持了近一个月的威海保卫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虽然很多人批评洋务运动不彻底,但军事装备近代化是军事近代化的物质条件,因此,洋务运动为中国军事初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2.思想方面 在洋务运动期间,西方的军事理论与著作被翻译与介绍到中国,西方军事著作的翻译,传播了西方国家近代的军事思想。

3.人才方面

在天津建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开创了近代军事教育事业的先河,培养了为国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严复、邓世昌、刘步蟾等人。洋务运动中建立的海陆军学堂造就了一批新式军事人才,成为甲午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的骨干力量。北洋海军成军时,除提督丁汝昌外,其他官员全部由海军学堂毕业生担任。北洋各舰的大付、二付、管轮等职,也多从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的毕业生中选任。这些经过严格培训、通晓海军业务又富有爱国心的军官,构成了北洋海军的中坚。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他们任管带的定远、镇远、等舰,均为中国在海上作战和护航的主力舰船。海军学堂的毕业生,始终是海战第一线的指挥员和重要骨干

在近代军事上,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军事科技人才,为军事近代化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总的说来,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洋务运动开设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通过西方新的洋枪洋炮的使用,西方近代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开始进入中国;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随着西方近代战防思想的不断介绍,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被注入近代化的内容。对于中国自身来讲,洋务运动使得近代先进火器在技术上的不断上升,中国与列强的差距逐步缩小。

3.(军事)改革中遇到的阻碍

1.领导人眼光局限 曾国藩等洋务派领导人没出过国,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才出过,他们毫无机械知识,及时钦佩西方机械,但没有对于西方文化和制度的深入了解,也不能把运动彻底的搞下去。军事肯定也受到一些影响。

北洋海军初成立时,李请了有经验的英国军官做指挥,后来却误听人言,辞退了他,并用了对海军全然不知的丁汝昌做总司令。

2.经费

老师在课上讲过很有意思的事情,光绪和他父亲怕慈禧不肯交出政权,用修建颐和园的方式让慈禧沉于游乐,而修园经费很大,李鸿章只好挪用建海军的款子修园。所以甲午之战前的七年,中国海军无一只新船,而日本每年都更新船只。

3.守旧派的阻挠

士大夫的陈旧思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在人心不在技艺”“何必师事夷人”等观点是士大夫不去投考科学班。开明的郭嵩?和曾纪泽两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被骂汉奸,一个隐居一个气死。迷信的民众也阻挠了发展。

4.甲午战争暴露出洋务运动中的军事问题

北洋海军的失败不仅在于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原因导致了武器装备等诸方面的劣势, 如用人不当,加上军队素质,使得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侵略者。还在于清政府战略战术的错误。

军事自强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军队的近代化。从军事近代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军事自强在甲午战争前还是在低层次上进行的。它的最大不足在于,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实现武器装备近代化的阶段,而没有将它推进到实现军事制度近代化这样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彻底!)这样,先进的装备同落后的旧军制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种状况在甲午战争中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洋务运动中清朝军队没有建立适应近代化战争的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甲午战争爆发后,始终没有组建一个上下层次分明、职责清楚的指挥系统,指挥多元化的情况到处可见。这是造成平壤失守、鸭绿江防线崩溃、大连旅顺的沦陷、五次反攻海城的失利和威海保卫战失败、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告诉我们,只学习器物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根本上对陈旧落后的军制进行革新。这一点后来清政府也认识到了。

5.与彼得大帝的改革对比

篇3:军事小论文

一、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内涵以及二者发展关系解析

军事理论通常也指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军事技术是物化技术与观念技术的结合。按照从古至今的军事技术发展, 依据其不同的能量传递或转换关系, 可明显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机械能→化学能→核能。从横向关系看, 军事技术体系是一种壳层结构, 由外至内为生活装备技术、运输通信技术、军事工程技术、武器技术, 军事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武器技术。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达到目标, 即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战争是唯一的手段, 因此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个法则。”

二、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在博弈中发展

(一) 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创造军事技术的供给

军事理论发展对军事技术产生需求时, 各种资源就会流入军事技术部门促进其发展, 生产军事技术消费品以满足需求。这是先进的军事理论对军事科技有牵引和拉动并且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从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看, 那种只重视军事技术、轻视军事理论不考虑需求的倾向使军事理论远远落后于军事技术是非常错误而且有害的。没有军事思想的指引, 军事技术的长远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 军事技术的供给会创造对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

军事技术对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是逐步由低层向高层辐射、扩散的, 如同商品开发市场一样逐步开发占领。首先受其影响的通常是技击理论, 《墨子》中的守城方法、戚继光的练兵理论, 都讲到了战斗人员对兵器的掌握和使用问题, 就体现了这一点, 同样, 商品都是先打开本地市场的。其次, 军事科技在此基础上, 会进一步影响到战术、战法的变革。如有了车兵, 就必须有车战之术;有了骑兵, 就必须要讲究骑战之法;有了水军, 则一定要有水战之规;冷兵器时代交战多用密集队形, 而火器时代交战则须用疏散队形等。总之, 战役战术一般都要随着新兵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断发生变化, 就像商品稳定本地市场后会开发区域市场。

(三) 军事技术以及军事理论发展与经济发展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论是军事技术促进军事理论发展还是军事理论引导军事技术发展, 都不能脱离经济的支持。军事建设的发展脱离经济发展能力的支持, 欲速则不达。胡主席则强调指出, 要着眼于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提高战术技术水平, 提高指挥艺术, 努力摸索和掌握对付高技术对手的有效方法。可见, 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技术与经济发展有内在关系。

三、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一) 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

联邦德国前国防副部长施特劳斯指出:“凡是技术和工业有所突破的领域, 都是同重整军备有关的——这是一个古老的, 也是痛苦的——真理。”现代核能技术的广泛利用也是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溢出效应。军事技术运用于战争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的外部性效应。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理论, 在经济学视角中, 则可以看成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理论。

(二) 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在中国, 军事理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 在世界上也是如此。把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与现代的经商之道结合起来, 是几年来在西方挺时髦的研究做派。因为, 凡事要获得成功, 不论是商业、体育或者是战争, 战略乃是关键之所在。可见, 军事思想发展的外部性是很大的, 发展军事理论不仅是为战争作准备, 而且可以推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向前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战争是充满未知、对抗激烈的领域, 也是最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指出,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 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创新, 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中国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两个创新紧密联系、有机统一, 军事理论创新是先导, 军事技术创新是基础。军事理论的创新必须敢于迎接技术的挑战, 同时也要善于引导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更敏锐的思路, 更远大的眼光。

摘要:从军事哲学角度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就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如同生产需求与商品供给的博弈竞争,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良性发展又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篇4:微观小世界中的军事较量

人错过了一部法国经典大片——《昆虫总动员》。所以,为了不让这部温暖心灵又充满正义感的恢宏之作再次错失这个暑假,小编这次要打好提前量,为大家隆重推荐这部《昆虫总动员》。

《昆虫总动员》讲述的是一只新出生不久的小瓢虫在折断翅膀养伤的时候,误打误撞地闯入了蚂蚁的世界,然而这一切仅仅才是故事的开始。它和黑蚁大军路上偶遇红蚁(学名为火红蚁)劫匪,黑蚁“贿赂”不成,最终引发红蚁攻城,上演了一场昆虫界的“特洛伊战争”。凡是战争就会有武器与战略战术的较量,面对早已进化的蚂蚁们,口口厮杀的斗争方式早已过时,那么,这场战争中又有着哪些军事亮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一对在山上郊游的夫妇,因为宝宝提前降生,急急忙忙地离开森林,留下了没能带走的食物和一盒方糖。这些食物成了昆虫们的饕餮盛宴。它们或单枪匹马或组织有序,竭尽全力地把食物搬运回家。黑蚁大军发现了马口铁盒里的方糖,如获至宝般搬运回家。而在盒子里避雨的小瓢虫,直到铁盒跌落被甩了出来,才被黑蚁们发现。

聪明的小瓢虫利用铁盒的扩音功能,吓跑了想吃掉它和黑蚁的蜥蜴,与黑蚁成了生死之交。没想到,“取经”的路没走多远,就又碰见一群更强大的“妖魔鬼怪”——红蚁。

黑蚁首领看见前方拦路劫匪是红蚁“一干人等”,于是想“息事宁人”,恭恭敬敬地献上一大块方糖后溜之大吉。不承想,区区一块破糖人家可没看上——人家想要的是整盒好不好——于是一场你追我赶的好戏上演了。

第一回合:交通工具大比拼

——马口铁盒VS破易拉罐

在现代军事中,如何能快速有效地追赶敌人,光凭腿力是远远不够的。看见黑蚁们乘着“大型水陆两用”作战工具——马口铁盒顺利开展水上作战,红蚁们也不甘示弱,它们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破易拉罐外加“自有马达”——红蚁的各种脚力,使废弃不知多长时间的破易拉罐再展雄姿,叮当跃入水中,成为“轻型水上作战工具”。

由于水流湍急,马口铁盒经常会剐蹭到避之不及的岩石,大大降低行进速度;而破易拉罐则利用身体优势,对铁盒进行追击,还对铁盒造成有效攻击一次,让黑蚁的铁盒一度失控。

正如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瀑布的出现,让得意忘形的红蚁顿时溃不成军,它们的“轻型水上作战工具”——破易拉罐,彻底“长眠”于水底。此时,红蚁们只能凭借一身不错的泳技游到岸边,与快到嘴边的“肥肉”再次擦肩而过。而这边,由于铁盒有相对较好的密封性和抗撞击性,黑蚁、小瓢虫、方糖毫发无损。所以,第一回合交通工具大比拼黑蚁胜。

然而,贪婪好战的红蚁并未善罢甘休。它们回到大本营,集结更多士兵,浩浩荡荡地向黑蚁驻地发起进攻。攻城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第二回合:士兵人数大比拼

由于黑蚁有着先进的水陆两用作战工具,外加外援(小瓢虫)的全力配合,使得红蚁军在最后时刻丢盔卸甲(还差点被淹死),造成第一回合的惨败,于是红蚁军团要一雪前耻,发动了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除了那个肥硕的蚁后),向黑蚁驻地进发。目测数量……目测数量数不过来。

而黑蚁方面,出来应战的除所有工蚁外(目测不超一百只),还有一只小瓢虫和几只看热闹的蚜虫。所以,第二回合,士兵人数大比拼,红蚁胜。

第三回合:武器、战术大比拼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的红蚁绝非善类,徒手作战已经成为过时的打法,想要屠城,还得利用先进的武器和战术。

红蚁选用的作战武器可谓都是重型杀伤性武器:第一等级——刺球、松塔、弹弓;第二等级——牙签、铁球;最高等级——强力型杀虫剂。

不可小觑红蚁们的作战方式,首先是用刺球、松塔、弹弓这些武器对城墙造成破坏,让躲在城里的黑蚁们无处可待,造成黑蚁城内的混乱;其次,利用铁球高强度的穿透力,对城墙进行毁灭性的破坏,再加上“草船借箭”般的攻势(难道红蚁们还读过《三国演义》?不解),扎死、吓死一些黑蚁,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最后,利用杀虫剂进行致命一击。

黑蚁在战争初期,基本处于防御阶段。它们的武器大多没有实质性的杀伤力,如棉棒和胶囊。棉棒和胶囊如同山上滚下的巨石,真正被砸死的红蚁还是比较少的。而盐只能像烟幕弹一样,制造暂时的混乱;苏打药片倒入城池,造成池水波涛汹涌,虽能抵御红蚁闯入,但这些依旧削弱不了红蚁的“炮弹”攻击。看似处于劣势的黑蚁万般无奈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烟花。在微观世界中,烟花的威力如同核武器一般,能对红蚁产生致命的打击。但黑蚁軍火库储备不给力,只有一根火柴,于是,在黑蚁小试牛刀发射成功一枚烟花时,决定让重伤初愈的小瓢虫去寻找更多的火柴。小瓢虫乘坐“500大洋”号战斗机英勇机智地躲避了杀虫剂的“狂轰滥炸”,成功飞出红蚁控制区,踏上寻找火柴之旅。

当小瓢虫顺利拿回火柴,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了,重型杀伤性武器集体发射,红蚁军团溃不成军,各自落荒而逃。而红蚁的最高指挥官也只能独自跺脚,叹息不可扭转的失败局面。这场红与黑的较量,终于在2:1的局势下宣告结束。

说到这里,小编不得不感叹一句,红蚁还是很仗义的,在小瓢虫离开的这一天一夜时间里,竟然休战等小瓢虫回来,难道它们就是为了等小瓢虫拿回火柴,与烟花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吗?昆虫的世界我们不得而知。

火红蚁(红蚁)

火红蚁,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有着惊人的繁殖速度。在20世纪初因防疫检验上的疏失而侵入了美国南方,这原本不起眼儿的外来蚂蚁,却造成美国在农业与环境卫生上非常严重的问题与经济上的损失。

蚁后

蚁后是有受精和生殖能力的雌性蚁,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为工蚁的3~4倍,特别是腹部大。它的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蚜虫

蚜虫是一种害虫,以植物汁液为食,所以它的粪便是甜的。有蚜虫的地方大多会有蚂蚁出现,因为蚂蚁非常喜欢吃它们的粪便——超美味的蜜露啊。所以,蚜虫对于蚂蚁而言,就是它们的“奶牛”。

篇5:军事小论文

考号:

姓名:

[内容提要] 本论文通过对统筹学以及运筹学涵义的阐述,进而对我国军事统筹和军事运筹的关系及在军事部队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统筹学 运筹学 军事运筹 军事统筹

统筹学是“研究如何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实施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是数学与社会科学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它通过对整体目标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模型来描述整体的各部分、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的关系和相应的评审指标体系,进而综合成一个整体模型,用以进行分析并求出全局的最优决策以及与之协调的各部分的目标和决策。”运筹一词,本指运用算筹,后引伸为谋略之意。“运筹”最早出自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次大战时,英军首次邀请科学家参与军事行动研究,战后这些研究结果用于其他用途,这是现代“运筹学”的起源。

军事统筹学这门新型学科的创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孕育阶段。它是依据统筹学的基本原理与军事门类中的各相关学科互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从华罗庚教授提出“大统筹、理数据、建系统、策发展”的统筹学科总体框架开始,经过对“统筹法”的推广和应用,对统筹思路的梳理与扩展,以及在作战指挥、组织管理、科技装备、后勤支援、教育训练等实践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和检验,使统筹理论在军事实践中得以深化和升华。如果说“系统”概念经历了整整20年的研究与探索才科学地确立下来,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那么对于“军事统筹学”这个内涵丰富、外延宽阔的学科的研究与探索,至今才历经十余年的时间,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但仍然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仍然需要在今后的军事实践中逐步加以深化、完善与提高。虽然军事运筹是运筹学的一个具体应用领域,但现代意义上的运筹学实际上就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可以说,军事运筹已经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运筹学的各种方法在军事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比如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等等。本文从对统筹学和运筹学的阐述出发,对军事统筹学和军事运筹学的异同和交叉应用作一探讨。运筹学

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但是运筹学作为一门数学学科,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最优方法的选择安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英美两国发展起来的,当时迫切需要把各项稀少的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分配给各种不同的军事经营及在每一经营内的各项活动,所以美国及随后美国的军事管理当局都号召大批科学家运用科学手段来处理战略与战术问题,实际上这便是要求他们对种种(军事)经营进行研究,这些科学家小组正是最早的运筹小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OR”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作战问题,显示了科学的巨大物质威力,为“OR”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战后的工业恢复繁荣时,由于组织内与日俱增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所产生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基本上与战争中所曾面临的问题类似,只是具有不同的现实环境而已,运筹学就这样潜入工商企业和其它部门,在50年代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系统配置、聚散、竞争的运用机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一套理论,如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等等,由于其理论上的成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又大大促进了运筹学的发展。

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数学模型、制定解法。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及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

运筹学有如下特点:首先,运筹学的应用虽起源于军事,但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民政事业等非军事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故其应用不受行业、部门之限制;其次,运筹学既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再次,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运筹学的研究方法有:1.从现实生活场合抽出本质的要素来构造数学模型,因而可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的目标有关的解;2.探索求解的结构并导出系统的求解过程;3.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

运筹学的具体内容包括:规划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存储论、可靠性理论等。详细叙述如下:

规划论。数学规划即谓规划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解决技术问题的最优化,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决策分析部门都可以发挥作用。从范围来看,小到一个班组的计划安排,大至整个部门,以至国民经济计划的最优化方案分析,它都有用武之地,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计算技术比较简便的特点。数学规划无论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还是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数学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管理工作中有关安排和估值的问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安排的最优方案。它可以表示成求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极大极小值问题。

数学规划和古典的求极值的问题有本质上的不同,古典方法只能处理具有简单表达式,和简单约束条件的情况。而现代的数学规划中的问题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很复杂,而且要求给出某种精确度的数字解答,因此算法的研究特别受到重视。

这里最简单的一种问题就是线性规划。如果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都是呈线性关系的就叫线性规划。要解决线性规划问题,从理论上讲都要解线性方程组,因此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以及关于行列式、矩阵的知识,就是线性规划中非常必要的工具。

线性规划及其解法—单纯形法的出现,对运筹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化成线性规划来解决,而单纯形法有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算法,加上计算机的出现,使一些大型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现实。

非线性规划是线性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和继续。许多实际问题如设计问题、经济平衡问题都属于非线性规划的范畴。非线性规划扩大了数学规划的应用范围,同时也给数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使数学中的如凸分析、数值分析等也得到了发展。还有一种规划问题和时间有关,叫做“动态规划”。近年来在工程控制、技术物理和通讯中的最佳控制问题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

图论。图论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1847年基尔霍夫第一次应用图论的原理分析电网,从而把图论引进到工程技术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论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将复杂庞大的工程系统和管理问题用图描述,可以解决很多工程设计和管理决策的最优化问题,例如,完成工程任务的时间最少,距离最短,费用最省等等。图论受到数学、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排队论。最初是在二十世纪初由丹麦工程师艾尔郎关于电话交换机的效率研究开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对飞机场跑道的容纳量进行估算,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相应的学科更新论、可靠性理论等也都发展起来。排队论又叫做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的研究目的是要回答如何改进服务机构或组织被服务的对象,使得某种指标达到最优的问题。比如一个港口应该有多少个码头,一个工厂应该有多少维修人员等。

1909年丹麦的电话工程师爱尔朗研究排队问题,1930年以后,开始了更为一般情况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949年前后,开始了对机器管理、陆空交通等方面的研究,1951年以后,理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逐渐奠定了现代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基础。排队论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排队队长,排队的等待时间及所提供的服务等各种参数,以便求得更好的服务。它是研究系统随机聚散现象的理论。

因为排队现象是一个随机现象,因此在研究排队现象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论作为主要工具。此外,还有微分和微分方程。排队论把它所要研究的对象形象的描述为顾客来到服务台前要求接待。如果服务台以被其它顾客占用,那么就要排队。另一方面,服务台也时而空闲、时而忙碌。就需要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顾客的等待时间、排队长度等的概率分布。

排队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比如水库水量的调节、生产流水线的安排,铁路分成场的调度、电网的设计等等。

可靠性理论。可靠性理论是研究系统故障、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问题的理论。可靠性理论研究的系统一般分为两类:(1)不可修系统:如导弹等,这种系统的参数是寿命、可靠度等,(2)可修复系统:如一般的机电设备等,这种系统的重要参数是有效度,其值为系统的正常工作时间与正常工作时间加上事故修理时间之比。

对策论。对策论也叫博弈论,田忌赛马就是典型的博弈论问题。最初用数学方法研究博弈论是在国际象棋中开始的——如何确定取胜的着法。由于是研究双方冲突、制胜对策的问题,所以这门学科在军事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近年来,数学家还对水雷和舰艇、歼击机和轰炸机之间的作战、追踪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追逃双方都能自主决策的数学理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博弈论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决策论研究决策问题。所谓决策就是根据客观可能性,借助一定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科学地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决策问题是由决策者和决策域构成的,而决策域又由决策空间、状态空间和结果函数构成。研究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就是决策科学。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决策者所面临的自然状态的确定与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按决策所依据的目标个数可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可分为:战略决策与策略决策,以及按不同准则划分成的种种决策问题类型。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决策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问题,提出决策的目标;(2)发现、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行方案;(3)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4)决策的执行与反馈,以寻求决策的动态最优。

如果决策者的对方也是人(一个人或一群人)双方都希望取胜,这类具有竞争性的决策称为对策或博弈型决策。构成对策问题的三个根本要素是:局中人、策略与一局对策的得失。目前对策问题一般可分为有限零和两人对策、阵地对策、连续对策、多人对策与微分对策等。

搜索论。搜索论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需要而出现的运筹学分支。主要研究在资源和探测手段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寻找某种目标的最优方案,并加以实施的理论和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空军和海军在研究如何针对轴心国的潜艇活动、舰队运输和兵力部署等进行甄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搜索论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例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寻找在大西洋失踪的核潜艇“打谷者号”和“蝎子号”,以及在地中海寻找丢失的氢弹,都是依据搜索论获得成功的。统筹学

统筹学是专门研究其对象得以切实成为具有强盛生命力的统一体而展开统一筹划所需的本质、观念、关系、规律、思路、方法、手段和归缩评价的学科。它是由其概念体系、操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也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是研究如何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施行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整体目标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模型来描述整体的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及它们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评审指标体系,然后综合成一个整体模型,用以进行分析并求出全局的最优决策以及与之协调的各部分的目标和决策。统筹学的理论与方法渗透到管理的许多领域。在军事管理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统筹方法中的基本模型是统筹图(或网络图),它是用节点、箭头和与之相应的数来记述整体和各部分之间的以及它们与外界间的关系。从基本模型出发,根据不同的目标,可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其他模型。

常用的统筹模型:

(1)时间—成本优化模型。整体目标涉及时间与成本时,在统筹图中与箭头相应的数字表示时间与成本的关系。

(2)时间—资源优化模型。整体目标涉及时间与资源时,则可在工期一定的条件下,均衡不同时期资源需要量和相应各部分的有关参数。

(3)决策型模型。在决策阶段面临各部分多种方案的选择,从整体出发,选择其中之一方案。此时统筹图上含有若干决策点。

(4)控制模型。在计划实施阶段,用以对财务、进度、资源等的控制。

(5)搭接网络模型(MPM方法)。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用其中一部分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与另一部分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间隔来描述的,这种关系允许两部分工作有重合搭接,便于描述联结型作业与交叉平行作业。(6)非肯定型统筹模型。与各部分相应的“给定数”是随机向量。

用节点和箭头组成的统筹图称为决策型统筹图,是进行多阶段决策的有力工具。为找出总体最优解和与之相协调的各部分的指标和参数组,可按以下步骤分析广义统筹图。

进行调查研究,画出广义统筹图。②计算整体指标,计算方法有代数分析法、流图计算法,矩母函数与W函数法;③评审与优化。根据综合的整体指标,进行评审,找出现存整体的最优解,或对整体进行设计,以取得最优效果。④确定与整体协调的各项决策、各部分的指标与有关参数。⑤控制、调整与整理。

① 统筹学是管理科学中较为活跃的分支,它的应用范围与效果随计算机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并与数学的有关分支和社会经济学结合产生一些新的有生命力的管理科学分支,进一步推动了统筹学的发展。

军事统筹与军事运筹

可以看出,运筹的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其多,很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军事运筹比如上文提到的战机作战决策、失事潜艇搜索、丢失氢弹搜索等等,相对统筹来说,运筹是分析方法的集大成者;而统筹学则是典型的综合方法,军事统筹也概莫能外,许多关于统筹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来说应属于运筹学的概念。所以可以说,统筹与运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我们可以看出军事统筹是一纵向过程,研究各个时间节点的筹划安排,而军事运筹则可以看作一个横向过程,如何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实现整体综合军事效能的最优化。从下面的角度作对比归纳。

第一,军事统筹是方法论中的综合方法,军事运筹是方法论中的分析方法。两者有着不同的范畴,却互为纲目,密不可分,但其发展和运用程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军事领域对于分析方法的研究即军事运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许多的方法、模型、公式、原理等等,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相对来说,至今对综合方法即军事统筹的研究非常落后,成果微不足道。虽然我军有军事统筹学的课程和理论研究,但其在实际工作的效果尚未显现。随着军事技术的产生,对于军事分析的需求和提供的分析技术越来越多,促进了分析方法的研究发展。而对于综合的需求和提供的技术是逐渐发展起来。但军事统筹中综合技术要有综合理论的指导,若缺少综合理论指导,综合技术也难以产生。

第二,军事统筹是一种综合思想,与其它军事综合思想的区别在于它有时间方向性。它所面对的是:①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不管是一天还是一年甚至更久),解决对象会发生变化,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条件会发生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会发生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解决问题的目的或者要求也会发生变化。②特别是解决问题的对象、环境条件、工具方法、目的要求会同时变化,产生不确定性,它们变化的方向、速度、性质都不统一,产生离散性。在复杂的实践过程中,如军事作战中,四个方面的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离散性常常同时出现,而且大多时候信息不全、不清、不明、不准,只有从实践整体的统一去认识和判断,即用军事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去指导,从人时、人空、时空的人时空统一中把握,作出规划、策略和决策,就可以突破障碍,协调平衡,取得预期的军事成效。而军事运筹本质上可以看作一种先分化后再综合的方法,它主要面对各个对象的权重等等,通过规划、筹划,使整体系统的军事效益达到最优化。

第三,军事统筹及其军事统筹科学对于辩证法应用的方向、应用的范围、应用的途径、应用的成效等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使应用辩证法的成功,有了科学的保证。比如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发展正是把辩证法应用于不同革命战争的主体、客体、环境的整体统筹安排,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军事统筹的整体统一的本质特点,使之与辩证法在实践中直接的结合,可以说这是毛泽东成就伟大事业的思想核心。任何实践,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辩证法应用的实现。任何现象、规律、方法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都表现为辩证的本质。军事统筹是一种辩证法实践,既是辩证法应用的条件,也是辩证法的一种应用形式。而军事运筹则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形式,对于一个系统,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辩证的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军事目的。结论

在军事现代化的今天,军事统筹和军事运筹是两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军事运筹在军事领域中已经获得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但它注重分析方法而往往对综合方法不太注重,业已造成一些国外研究人员对其功效及发展的思考。而统筹尤其是军事统筹作为一个中国色彩浓厚的学科,注重宏观上考虑问题,但其目前发展比较薄弱,我们如加大对军事统筹的研究应用力度,把军事统筹和军事运筹结合,以军事统筹把握宏观,以军事运筹分析处理各类事务、资源等等。那么它们必将成为我军事力量发展的倍增器,使我们在信息化建设路上事半功倍,实现我军军事综合实力的腾飞。[参考文献] 1. 朱国林主编:《军事统筹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

篇6:军事理论论文军事高技术

当前,在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一场波及全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正在兴起。这场变革,主要表现为应用高新科技更新武器装备,改革军事组织体制和创新军事理论,导致战争形态和军事行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最近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人们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先进的军事高技术,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主动有力的地位。

军事高技术有哪些分类呢?从宏观上可分为:军事信息技术、军事新材料技术、军事新能源技术、军事生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事航天技术。从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关系划分,军事高技术还可划分为两类技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战技术如日中天、先进材料技术引人入胜、能源动力技术突飞猛进、生物技术异军突起、军事海洋技术风光无限、军事航天技术登峰造极。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成为作战力的主导要素

(1)信息技术装备将广泛的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现代战场上,以至于技术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信息战”。(2)信息技术装备构成了日臻完善的作战“神经系统”。

(3)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软、硬杀伤相结合的信息战手段。战例: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大量运用了电子干扰等软杀伤手段,对南联盟军队的信息探测系统、通信指挥系统、武器制导系统等实施强有力的干扰和压制。而保护已方信息系统,则主要是确保已方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或战争阶段

1.空袭的手段和兵器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例如:海湾战争的空袭兵器有经过高技术改造的B-52战略轰炸机、F-117A隐身轰炸机、F-111战斗轰炸机、各种攻击直升机、对地轰击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而且空袭兵使用了大量高技术炸弹。这些空袭兵器有太空侦察卫星、空中侦察飞机、地面侦察系统为其侦查目标,有空中预警机和地(海)面C4ISR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其指挥引导,有战斗机、电子战飞机为其护航、有空中运输机和加油机、地面保障系统为其进行保障支援。

2.战略空袭已可以摧毁对方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

例如:海湾战争历时42天,其中空袭阶段38天,地面进攻只有100天。战略空袭构成独立的战争阶段。

(三)作战空间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使作战空域向大纵深发展,作战行动更加强调实施大纵深打击。

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主要表现:

(1)侦查距离增大

高技术侦查装备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纵深、大面积的侦察与监视。

(2)武器的射(航)程增大

地(海)面武器的射程,一战时火炮射程只有6-9千米,二战时只有12-17千米,而现在火炮射程达30-50千米乃至70千米;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一战时只有30-50千米,二战时150-200千米,而现在达600-200千米。

(3)兵力机动能力提高

二战时美军巴尔顿将军率领的部队以进展速度快闻名于世,但其日推进速度只有13千米。20世纪70年代后,前苏军日推进速度可达70-80千米;在海湾战争地面作战开始不到两天,美第18空降师的所属部队就推进至伊纵深200千米的幼发拉底河地区,切断了伊军退路。(四)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辰发展

(五)扩展了合同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向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发展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侦察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空间立体化(二)速度实时化(三)手段综合化

(四)侦查、监视与攻击系统一体化(五)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提高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伪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的一体化

2、发展新型的伪装技术和器材(1)利用生物技术培养超级植物(2)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小迷彩(3)高技术伪装涂料

如:生物涂料、纳米涂料。(4)新型气溶胶发生剂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隐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隐身飞行器

较典型的F-117A隐身战斗机综合采用了多项隐身技术措施:(1)隐身外形设计

该机采用多面体结构,整机呈楔状,有多个小平面构成,大多数表面与垂直面积的夹角大于30度,能有效地把雷达波散射出去。(2)隐身结构设计

F-117A的2台404型涡轮发动机被深深的安装在机体内。整机的内舱很小,没有外挂武器,机内不装大功率有源传感器,以降低机内的电磁辐射和热辐射。发动机喷管呈扁形并顺机身上侧向后延伸,喷口被放置于机身后部尾翼和机翼的连接部位。可阻止红外探测器及雷达从后面直接探测。(3)采用吸波材料

F-117A机体表面广泛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主要是吸波涂料。机身(特别是机身底部)采用了在SR-71侦察机上使用过的高效磁性——耗能型吸波涂

层。这种涂层可以数十倍甚至成十倍地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在综合采用了各种隐身技术后,F-117A的雷达散射截面基金为0.01-0.1平方米,其红外特征和噪声也显著减小。

2、隐身舰船

采用的隐身技术主要有:

(1)减少舰船的雷达散射面积

如改进舰体及上层建筑形状,避免敌方雷达的镜面反射和角发射;采用吸波和透波材料;采用尾流隐蔽技术,如用油、乳化剂、聚合物等改变舰体周围水的粘度,使附加物改变尾流成分或电磁特性等。(2)降低舰船的噪声辐射

如采用超低噪声发动机、辅助机和传动机械部件,采用双弹性支承几座、消声器等降低振动噪声装置,舰体表面采用消声瓦,用多叶低速螺旋桨、主动气幕降噪声法等减小螺旋桨产生的噪声等。(3)抑制舰船的红外辐射

如降低主机舱、发动机排气、排水和烟筒的温度,采用隔热垫和涂敷绝热层等。

(4)控制舰船自身的电磁特性

如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改进电子设备,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或天文惯导系统代替无线电导航系统,用专用消磁站或舰载主动消磁线圈进行消磁,采用非磁性或低磁性材料建造舰体和设备等。

军事高技术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影响:

(一)一体化

(二)生存化

(三)数字化

(四)智能化

上一篇:安全管理重点总结下一篇:盲人按摩指导中心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