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2024-05-01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精选十篇)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1

在现高科技时代, 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是企业应对技术革新速度提高, 市场日新月异的重要手段。同时,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 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 利用网络来发展经济也逐渐成为大家共同的意识;而技术创新的高难度和高风险使得多种组织参与形成创新网络, 一方面可以发挥各组织优势, 有利于创新成功, 同时还能分散创新风险, 降低创新失败对于单个企业的打击。而国家也大力支持创新联盟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确定的国家战略, 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创新战略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 而创新网络自提出以来, 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是当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同李喜先 (2010) 在其国家创新战略一书中提出:只有在理论上创新, 才能内化为制度创新, 以确保各类创新得以实现, 进而上升到观念创新, 特别是升华到精神文化创新。因此, 创新网络建设既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手段之一, 更是企业应对全球竞争, 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在大量文献收集基础上, 整理了创新网络的发展史及这些年来的理论成果, 对创新网络界定及创新网络建设的层次进行了归纳总结, 希望以此呈现创新网络的研究进程, 从中窥见创新网络的研究规律, 明确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为完善创新网络的理论研究提供更为规范和厚实的研究基础。

2 创新网络界定

2.1 创新网络概念

1991年, 期刊“Research Policy”进行了关于“创新者网络”的专题讨论, 这是学术界最早的对创新网络概念比较集中的探讨。在这期的专题讨论中, 几位权威专家频繁使用了“创新网络”和“创新者网络”, 用他们来解释创新过程中企业之间的联网行为。最后, Freeman (1991) 提出了创新网络是为了应付系统性创新而做出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而其网络构架的关键联结机制就是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此后, 创新网络概念的研究逐渐成为焦点, Freeman所提出的概念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引用。Koschatzky (1998) 基于学习和知识交流的用途, 将创新网络定义为一个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嵌入性的、重新整合的能够相互联系的系统。Aken et al. (2000) 提出创新网络是包含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一种网络组织, 强调了创新网络能够给组织产品创新产生的影响。Harris et al. (2000) 则更加注重的是创新网络的主体结构, 他们认为创新网络是参与企业创新的其它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导向服务供应者组成的协同群体。Karlsson (2009) 认为一个创新网络可能被设想为一组经济主体在参与创新生产的过程中相互建立的联系, 如制造商、客户、供应商、大学和研究机构, AutantBernard (2012) 认为这些主体之间的知识网的传输可以循环并且能够创造新知识。

随着创新网络的兴起, 一些国内学者也积极参与到创新网络的研究中。较早开始进行概念研究的是董一哲 (2000) , 他提出企业创新网络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通过契约合作或者多次交易, 与企业外部的组织或机构建立互相信任、长久合作、互利互惠的制度。基于他的观点, 王大洲 (2001) 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总结, 他认为企业创新网络是企业创新活动发生的基础, 是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以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合作关系的总体。徐华 (2002) 的观点则与董一哲有着相似之处, 她认为创新网络是指多个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为了获得和共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一定的共识和默契的作用下形成的合作创新体系。沈必扬等 (2005) 两位学者在对创新网络定义时, 限制了其地域性, 他们认为企业创新网络是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与各行为主体 (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 通过交互式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可以刺激创新的、具有本地根植性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关系的总和。吴贵生 (2006) 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网络。他的理论认为, 技术创新的过程会受到许多的因素干扰, 企业不可能进行独立创新, 需要通过与其它组织联合, 从而获得发展并借此交换所需的信息和资源。吴晓冰 (2009) 则同意对创新网络比较主流的定义, 认为企业创新即焦点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与供应商、客户、同行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外部组织进行交易或者合作, 从而形成互利互动的关系集合。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 我们可以给创新网络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创新网络是指经济主体 (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 为获取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而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或交易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关系网络。

2.2 创新网络结构特征

最先对网络结构特征提出清晰见解的是Mitchell (1969) , 他构建了网络结构的框架体系, 认为可以通过网络的规模、结构和互动性这三个方面来划分网络特征。邬爱其 (2006) 在研究企业的成长与网络特征之间的关系时也将网络特征划分为三个维度, 即关系的强度、网络覆盖范围以及网络的开放性。蔡宁等 (2006) 专注于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 他们将其划分为网络的密度、网络的连通性、群体中心性、小团体的结构、规则同型性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而近些年, 解学梅等 (2013) 基于已有的理论研究, 在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时总结性的将其特征划分为规模、同质性、强度和开放性四个维度。

从以上阐述及已有的文献研究可以明确, 网络的规模大小、同质性程度、强度大小和开放性四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Baum et al. (2000) 提出网络规模是影响企业 (特别是新建企业) 成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规模的扩大, 企业的创新绩效会呈现上升趋势, 这里体现了规模效应的效用, Lechner (2007) 也赞同这一观点, 认为适当的网络规模是保证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前提。至于其它的影响因素, Bengtsson (2004) 论证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会随着网络同质程度的增大而增强, 而这种竞争会通过直接或非直接的影响企业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罗志恒等 (2009) 学者证实了企业网络强度和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呈现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 当获取资源的能力增强, 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也会随知上升。唐国华 (2010) 则认为, 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 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也决定了开放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影响创新因素的研究, 徐龙顺等 (2008) 在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等性时, 提出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快慢、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加强和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及政策指导三个方面, Bergman Feser (2000) 总结了集群的创新优势来源在于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路径依赖几个方面。

由综述可知, 影响创新网络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表现在创新网络自身规模大小、创新网络参与者的同质性程度及关联程度、创新网络信息的流动、创新网络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创新网络的规模能够通过参与者体现, 也能通过网络的功能性强度来体现;从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可以明确, 创新网络的同质性很低, 是属于异质主体性的;创新网络参与者之间的关联程度, 能够通过资产、交易以及企业高层个人关系体现;创新网络的信息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传递的快慢能够决定创新网络对外界变化反应时间的长短;创新网络适应于政策环境, 便于国家和有关部门予以指导和帮助, 有利于提高创新优势。

3 创新网络的层次

创新网络基于不同层次的研究有不同的含义, 基于全球层次的称为全球创新网络, 国家层次的称为国家创新网络, 区域层次的称为区域创新网络, 企业层次的称为企业创新网络。此外还有关于集群层次的研究, 这种网络在我国通常被称为“集群创新网络”或“集群式创新网络”, 也有学者将其描述为“集群中的区域创新网络”、“基于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等。由于集群创新网络是近些年才提出的研究项目, 尚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 因此相关的具有高价值的网络理论较少。

3.1 全球创新网络

全球创新网络是新兴的研究领域, 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注意。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国内外关于全球创新网络的研究文献都比较少, 尚未形成系统。Nelson et al. (1993) 讨论了全球创新网络这一新兴体系的发展趋势, 强调了在这个经济和科技都在逐渐变得国际化的环境里, 实施国家技术政治变得愈发急迫。而最早提到全球创新网络的是Chesbrough (2005) , 他提出开放式创新能够让企业从内外部同时获取有价值的创意, 也能从内外部同时进行其商业化路径, 最终使外部的创意和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与内部创意及市场化渠道变得同等重要。Ernst (2006) 提出在如今的新世代, 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国际化, 最后上升为全球创新网络, 对此OECD (2008) 也保持相同的意见。Britto (2013) 在其研究中假设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全球相互作用的框架, 精简的展示了两国相互作用中所有可能的子集。

全球创新网络与其它层次的创新网络研究都有所不同, 马琳等 (2011) 在文献里比较了几者的异同: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创新环境, 但国家创新体系通常一般是在特定国家范围内, 相对比较封闭, 而全球创新网络研究的范围却十分广阔, 是没有明确边界的创新环境;与企业创新网络相似的是, 全球创新网络也是以企业为核心进行研究, 但全球创新网络侧重于网络价值, 关注于如何创造共同价值, 与企业创新网络相比, 企业自身的边界并不明确, 它能够从全球获取资源为己所用, 而且除了关注自身价值外也关注合作者的目标;区域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基础都是创新主体之间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合作或交流关系, 但对于全球创新网络来说, 它不仅研究的地域范围更大, 而且更加具有开放性。

3.2 国家创新网络

从已有文献中追溯到最早提出国家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的是Freeman (1987) , 他在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及其经济绩效时提出应该从国家层面寻找资源最优配置, 从而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存在于公共产业部门与私人产业部门之间的网络, 它可以决定新技术的产生、引进和扩散的各种制度。鉴于国家创新网络的复杂性, 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 正如Weaver.R (1993) 所认为的, 一个国家可能在社会政策方面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但在农业或能源政策方面创新能力却十分薄弱。在而后的研究中, Birgit Soete (2002) 等在研究德国东部人力资本的创新网络时提出, 在创新网络中, 利用网络去减小人力资本差距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由此可见, 国家创新网络的研究尚有很大的空间。Considine M et al. (2007) 则认为创新是政策发展和治理的一种特征, 它在政策和管理过程中拥有三个重要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规范或感知框架, 通过它任何系统的核心成员定义创新和定位到一个特定的方法去进行创新工作;第二个维度是明确的角色扮演和职位;第三个维度是政府系统中特殊人物之间的交流或者关键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马海涛等 (2012) 通过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创新过程链”, 并且分析国家创新网络的结构, 建立三维菱形的分析框架, 此外, 他们还以“中国技术交易所”作为分析对象, 论证了核心节点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巨大作用, 在此基础上, 还对中国技术交易所提出“五种链接”、“五大动力”等建议, 希望以此推进我国创新网络的发展。

国家创新网络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组成的推进国家发展的网络系统, 它的存在性意义重大, 是发展国家经济, 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国家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完善是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有效路径, 而在此过程中, 核心节点具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3 区域创新网络

20世纪90年代,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初步形成, Cooke (1992) 首先从聚集性经济、制度性学习、联合治理、相近性资本和互动性创新五个方面对欧洲十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 总结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框架。早在21世纪初, 原长弘等 (2003) 在其论文里总结了以往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势态, 并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国内园区个案剖析、区域创新网络一般性研究和国外园区比较研究。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方面, 施建刚等 (2007) 又所突破, 更新了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 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各结点 (创新系统的参与者, 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 在长期正式的或着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而建立起来的相对比较稳定的网络系统, 基于他们的定义, 鲁芳等 (2010) 等学者又进行了补充, 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非线性动态模式, 而这种模式则是通过区域内多个创新主体之间资源互补、知识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来显现。蔡玮等 (2010) 通过对园区集群网络的研究, 提出了区域创新网络可以促进整个网络形成系统动力, 从而产生协同作用, 并通过实现资源的共同利用以及合理的研发和生产分工, 达到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杨冬梅 (2005) 在研究区域创新网络时, 侧重研究了人才集聚网络的作用, 她认为此类网络对区域创新体系在加强知识流动以及技术扩散的方面有功能叠加的作用, 在此方面, 牛冲槐等 (2010) , 十分赞同她的观点, 并提出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在随后, 牛冲槐等 (2014) 认为人才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根本, 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资源互补、知识共享、技术合作。康虹等 (2012) 从集群网络的视角, 阐述了正是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促使集群参与者之间发生有效的知识搜索、共享、交流和互补, 从而导致了整体层面上的创新活动, 也揭示了集群企业如何通过集群创新网络获取知识, 从而帮助企业在内部形成知识创新。

总结所查找的文献综述, 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特征:

(1) 对区域创新网络, 自二十一世纪初期就赢得较大的关注, 相关文献已经理论都比较多, 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虽相关研究也较多, 但纯粹的针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相对减少, 有延伸到分支或其它层次创新网络的趋势。

(2) 在研究中, 大多都以具体的地域或园区为对象, 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3) 在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时, 大多学者以发达地区或城市为主要目标, 对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重视不够。

3.4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是核心的经济主体, 也是创新网络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学术界, 王大洲 (2001) 首先尝试进行对企业创新网络概念进行界定, 并综述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后, 国内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更加活跃起来, 李新春 (2000) 另辟蹊径, 从乡镇经济角度提出乡村专业镇也是一种企业创新网络, 陈新跃等 (2002) 基于创新网络理论体系, 揭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联结机制, 徐华 (2002) 则探究了中小企业构建创新网络的动因和策略。解学梅 (2010) 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时总结了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 她认为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是指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 与供应链企业、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和政府等创新行为主体, 通过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构成技术链和知识链, 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具有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的创新网络。左蕾蕾等 (2013) 在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 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 其研究结果表明: (1)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 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 (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 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3) 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陈思颖等 (2014) 等选择企业组织成员间的信任感作为切入点去研究, 采用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的模式, 总结了影响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之间信任感强度的因素, 并提出相关建议。

国外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要远早于国内, 在此以创新绩效的研究历程做简要概述。 (1) 对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Chiesa et al. (1996) 就提出了评价创新绩效的体系, 认为其由技术成熟度、效率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这三个维度构成。几年后, Kerssensvan (1999) 和Coccia (2002) 继续深入研究, 补充和完善了此体系, 分别提出了四维度的评价体系。Driva (2000) 在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探究后, 提出了评价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常用的15个指标。 (2) 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Leonard Barton (1992) 最先进入这个研究领域, 他认为应该用能够反映专业技术人才、技术系统能力、管理能力等的指标来评价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 但Terziovski (2001) 不认同LeonardBarton的观点, 他着重强调了应该从创新网络的视角去评价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Boer et al. (2006) 提出, 在评价核心企业创新能力的时候, 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能力、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等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 核心企业的吸引力、收益能力和分配能力以及控制相联系的企业的能力也是需要注重的。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和论证后, Hekkert et al. (2007) 扩展了此理论体系, 他们认为随着核心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企业的创新能力应该拓展到组织能力、合作伙伴选择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而且还强调只有参照更全面的能力指标去建立评价体系才会更加合理和完整。

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文献, 可总结迄今为止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国内对该网络系统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几年; (2) 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内容丰富, 研究分类较多, 按照企业规模可以分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 按企业创新模式可分为协同创新、独立创新和模仿创新, 按与外部环境联系可分为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 在企业内部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如信任度、创新绩效等; (3) 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方向也逐渐改变, 研究领域也与其它层次网络有交融的趋势, 对跨国企业成长, 全球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的文献归纳, 可以看出, 在创新网络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现实理论积累, 但与此同时, 也清晰地反映出以往研究中存在一些尚需发展和完善之处:

(1) 对于国家创新网络已经全球创新网络的研究过少, 对于这个层面的作用重视不够, 特别是全球创新网络, 作为有重大价值意义的新兴网络体系, 应当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

(2) 学者们以往普遍使用的是定性理论分析, 个案剖析较少, 这样使得研究不具有全面性;

(3)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 不发达地区往往会被忽略, 这样会导致落后地区网络体系得不到有力的改善, 不利于经济发展;

(4) 大多学者都太注重理论, 而没有把侧重点放在理论与实际联合, 提出更贴合现存状况的模式或建议。

针对以上不足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创新网络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具体包括:

(1) 如何更紧密地联系中国的经济情况, 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创性研究是今后应当注重的任务之一;

(2) 加强对全球创新网络的探索与研究, 如何恰当的利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帮助企业更好的分享全球资源,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这些都是国际化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问题;

(3) 学者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增强所提出的理论的实用性, 从而促进理论应用于实践;

(4) 对于不发达地区应投放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因地制宜, 探寻适合的发展策略, 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改善经济不平衡的状态;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2

1.1文献检索课程特点

文献检索课程是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课程。这类课程在传授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木理论知识、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和评价能力的同时,着重让学生运用信息检索的基木原理和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整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文献检索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从“读”向“用”转变,特别要注重实践课教学的科学化,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依托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是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2网络课程研究

1.2.1网络课程定义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提出: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2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2.2网络课程的特点

(1)打破时空距离。网络课程是跨时空开展教学活动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参与课程学习,使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2)有效降低教学成木。网络课程体系及内容结构是模块化、扩展性的,并能让教师方便地进行调整和更新,学生可以多次重复利用。(3)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网络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自由度。(4)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表现,网络教学中提供互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讨论功能,让学生以多元方式展现学习成果。(5)构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关系。网络课程不仅有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互。(6)有效整合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课程内容和现代教育思想,利用网络环境与教学资源的结合实现学科整合。

1.2.3网络课程的开发原则

(1)分类开发原则。该原则是指要按不同类型的网络课程制定选题,开发其课程。不同类型的网络课程有其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适用对象。分类开发的原则主要解决网络课程的针对性问题。根据教学功能和内容结构,网络课程可以划分为基于教的网络课程、基于学的网络课程和“主导一主体”网络课程三大类。要开发网络课程首先要分清其类型,不同类型其开发的思路、做法是不同的。

(2)依赖递减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学内容对教师依赖程度越高,其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则越小。该原则是针对基于学的网络课程而言的。一般而言,儿能离开教师讲授而能被自学的内容,均可以开发成网络课程。相反,有些教学内容必须依靠教师手把手地教(如工艺美术、舞蹈技能、体育技能、设备的实际操作等,则不宜开发为网络课程。

(3)无法替代原则。该原则是指开发的网络课程不能被其他媒体所替代,尤其是不能被教科书所替代。如果一门网络课程基木上可以被书木所替代,那么该课程就存在较大的问题。要么是选题有问题,要么就是没有做好教学设计,导致网络课程变成教科书的翻版。因此,判断一门网络课程是否有价值,是否开发得成功,其标准或原则就是看它能否被文字教材所替代。遗憾的是,目前这种能被教科书所替代的现象时常发生。说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既十分重要又需要被开发网络课程的教师所掌握。

2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献检索网络教学起步晚,起点也不高。尽管这样,国内高校文献检索网络课程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如华东理工大学的文献检索课,分专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发布到图书馆网站上,进行网络化教学,曾在全校的课程评估中得分最高,连续多年被列为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坚持文献检索课的全而改革,先后完成了10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并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教学网站的建立;此外,还研发了网上考试系统,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工业大学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网站,共分为课程信息、老师信息、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作品提交、学生作品展示、网上交流、项目背景等几个模块,被列为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此外,还有许多高校都在网上发布了自助式文献检索课件。

从国内开展文献检索课网络课程实践现状来看,文献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在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逐步展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笔者在对我国开展文献检索网络教学网站进行调查后发现,我国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

2.1课程体系缺少整体规划

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缺失整体规划设计。在课程设计时,没有考虑知识的连贯性,没有将课程内容进行有序的模块化组织,没有围绕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形成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所需的训练项目。

2.2人际互动缺失

文献检索课程普遍存在对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不够重视、课程评价与反馈系统不完善等交互缺失问题。部分网络课程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挂在网上,其实只是对教材和教案的简单搬家,交互并未被有效整合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网络交流流于形式。

2.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不健全

文献检索网络课程中,由于自主学习策略的缺失,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协作学习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使得初学者常常陷于寻找资料或学习策略的困境中。无法预期的信息深度与分量、没有具体进度的教材和网络传输时间等,容易让学生因认知负荷过重而产生信息焦虑感。研究发现,初学者更依赖于教师决定式的学习方式。

3文献检索课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网络课程设计随着网络课程实践应运而生,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考虑整体环境因素以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再现教学系统设计。文献信息检索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包含3个阶段。(1)教学前,包括目标呈现、教学内容设计等。(2)教学中,包括信息呈现、学习活动设计等。(3)教学后,包括教学评价、评估及反馈设计等。文献检索网络课程设计要着重针对这3个阶段考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1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支撑着网络课程的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设计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首先,要认真系统分析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对象范围以及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对参加课程的学习者开展问卷调查,确定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及不同个体的认知特点,以便根据学生特点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同时为学生建立档案库并自动跟踪和记录学习进程,对网络课程的开展进行数据挖掘,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醒跟进学习进度,完善教学目标分析。其次,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要对内容组织方法和内容表现形式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

3.1.1内容组织方法要模块化

在文献信息检索网络教学内容设计中,应立足于教学单元将教学内容划分并组织成不同的模块,最终形成知识点有机结合、课程有机整合、重点突出的教学模块。具体来说,就是以教学单元或者教学知识重点难点为依据,通过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模块化的内容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形成逻辑性强的教学结构,更加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网络课程学习效率。

3.1.2内容表现形式要多媒体化

教学信息主要通过教学媒体进行传递与表达,教学多媒体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献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地展现知识内容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文木、声音、图表、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提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

3.2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展现了学习目标的具体实现步骤、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和学习过程的具体安排,是文献信息检索网络课程的核心。因此在设计时要把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相对照,具体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应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目标为宗旨,以“目标与手段的统一”为准则。在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到自主学习活动与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整合,围绕这两个方而进行网络课程教学。

3.2.1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主体性和参与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木特征。自主学习的设计应遵循“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学生自学、讨论协商、评价总结、练习巩固”的模式。如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体会检索的基木过程。主动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对文献信息检索网络课程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查询检索,对所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新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可使网络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知识和提升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3

[摘要]近年来司法审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并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8-2015年公开发布在CNKI中国学术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123篇相关文章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文章的年均被引次数、年均下载次数、作者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司法审判网络舆情的文献研究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舆情;司法审判;文献计量分析的新方法,从而吸收新鲜血液,在交叉学科中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从而吸引更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司法审判网络舆情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当前媒体环境日新月异,不同环境下的司法审判网络舆情有着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当前舆论爆炸的时代更是出现的“舆论审判”、“媒体審判”等新兴概念,这些都值得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相关立法的完善,当前对司法审判网路舆情法律规范还不完善,存在很多方面的漏洞和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司法审判网络舆情和法学方面的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来填补我国在相关立法方面的空白,从而建立完善的相关立法和学术体系,并以充足的学术理论和法律依据来指导司法部门的工作实践。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4

1 文献检索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已经从讲授传统的文献检索向讲授网络信息检索快速过渡, 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1]。目前, 教育界愈加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业界人士也开始广泛认同文献检索课的地位和重要性。但是, 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1 对文献检索课的认识不足

自从1984年教育部发布《意见》到现在, 30年来没有相关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文件或通知, 各高校往往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教学内容;从学校角度来看, 文献检索课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些高校并没有把文献检索课列为必修课, 而是设为公共选修课;很多高校把图书馆作为实施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单位, 文献检索课的教师是图书馆员兼任, 没有教师编制;有些高校连专用的文献检索课机房都没有;而且大多数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缺乏学习热情, 觉得自己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没有必要学习这门课程, 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1.2 缺乏与时俱进的文献检索课教材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文献检索课教材大多是根据各自的教学大纲编写的, 存在着很多问题:1) 教材体系不完整, 教材对基本理论阐述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而且大部分教材未涉及图书情报利用的相关知识;2) 重检索, 轻利用。教材内容缺乏实用价值, 学生即使学会了检索, 不会筛选、整理和分析, 那么这门课程的建设就失去了意义;3) 教材的编写不够严谨, 结构不清晰, 重点不突出, 内容千篇一律, 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内容陈旧, 重点选择不合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 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海量信息的需求。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必须培养跨时代的文献检索人才。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文献检索方面的教材, 而且教材中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增添了网络信息检索、情报检索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图书普遍出版周期过长的特性, 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两三年前的信息, 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必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信息检索需求, 也不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由于一些高校设备的局限性, 教师往往采取全堂授课的讲授方式, 把重点放在讲述基础理论知识及检索方法上, 忽略了文献检索的分析和利用等内容, 文献检索实际上是听、看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学生们只学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分析信息、评价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区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会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利用信息的创新综合能力。

1.4 理论与实践脱节

文献检索课是不单单要了解理论知识, 它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通过实践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利用图书馆作为实习基地, 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强化对文献信息的全面开发和利用。目前, 大多文献检索课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加之课时的限制, 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先上课后实习, 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 学生感到不知所云, 缺乏感性的认识, 感觉教学内容乏味、枯燥、抽象, 只是纸上谈兵, 丧失学习兴趣。真正到实习的时候, 学生们对课堂教授的内容感知已经薄弱, 独立检索文献时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与创造激情, 造成实习时的敷衍了事现象。

1.5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文献检索课教师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 又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同时还要熟悉本校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很显然, 大多高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教师群体知识结构普遍不尽合理, 导致文献检索课教学难以深入。多数高校是图书馆员兼任文献检索课教师, 存在着学历不高、职称不高等现象, 图书馆员在讲授文献分类、检索工具等方面得心应手, 但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各学科的发展等方面就明显不太擅长, 高校没有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致使学校能够胜任文献检索课教学的人员相对较少。

2 网络新媒体环境对文献检索课的影响

2.1 教学环境开放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网络的普及, 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使文献检索课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它的开放性特点和交互性强的优势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 同时扩大了文献信息检索的覆盖面, 为高校文献检索课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2.2 教学内容现代化

文献检索课的相关教材普遍落后, 而网络使得文献检索课能够适应网络新媒体环境, 改变了以检索方法为主线, 主要讲授手工检索原理及其方法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 文献检索课更重视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提升计算机检索、网络检索等在文献检索课中所占比例, 提高学生准确的、快速的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2.3 教学手段网络化

目前, 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之中, 授课形式虽然较为新颖, 但教学手段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 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

3 网络新媒体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的改革与创新

3.1 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搭建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 从而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网络化,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展教学空间、补充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2]。例如可以通过PPT、Flash、视频软件等资源模块来重组教学内容。在大数据时代, 信息检索技术不断革新, 文献信息的存储量急剧增多, 文献检索课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功能模块来管理课程, 如通知、教学论坛、作业布置、课程测验、答疑解惑等, 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学习体验, 方便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登陆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练习、测验等实时操作, 通过PPT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相互交流和学习[3], 搜集所需文献信息资源, 进行整理和共享, 从而使信息资源得到开发和创新, 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QQ、MSN等交流平台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学习, 增强网络教学的互动性, 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2 完善文献检索课的实践环节

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较强,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增加实习课的授课时间, 并根据高校的教学特点和方向、学生的不同专业合理安排实习课时。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电子期刊、电子书的检索方式, 还熟练掌握学位论文、专利、科技报告等特种文献的检索方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主选题, 并能进行精确的检索、详尽的课题分析、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对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并能撰写学术论文, 还可以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总结和交流, 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掌握文献检索的技巧, 让学生充分体验课题评价的整体过程, 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课题分析能力。

3.3 调整文献检索的传统方式

3.3.1 教学内容的调整

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传授信息基本知识, 培养信息观念, 提升学生在网络化时代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线, 强调专业性搜索引擎和综合性搜索引擎有机结合, 使文献检索教学由培养文献检索技能扩展到提高信息素养的全过程。

3.3.2 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呆板、无趣, 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应该利用网络采用自主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将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度表、实验大纲、案例分析、在线测试等制作成“教学包”放在校园网上,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 由于多媒体的视听结合, 有声有色,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他们的想象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创建“学习论坛”, 当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 学生可以在线咨询教师或者给教师发E-mail,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答疑,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和处理不同解决方案的同时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4], 不仅存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不足, 备课内容更有针对性, 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彻底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思考力、判断力等等。

3.3.3 实施实践教学成绩测评改革

考核是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评定教学成绩的主要参考指标, 目前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笔试, 不利于对学生信息能力的综合考评, 应该变革考核方式, 实施实践学习的成绩测评, 根据随堂测试成绩、检索实习作业、上机实习报告等综合评价实践学生成绩, 其中加大上机实习报告的比重, 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3.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各高校应利用其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势, 加强其教师能力的培训, 着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 组建一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合理的专业结构的教学队伍, 从而保障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为高校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提供了更新颖、更广阔的空间, 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 不断改革、创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 完善其教学内容, 提高其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文献检索课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军.提高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0 (1) :116-118.

[2]杨晶石, 杨杰.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析[J].通化示范学院学报, 2012 (12) :100-101.

[3]戴艳杰.基于“引路者”的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 (1) :67-69.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文献检索 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87-01

引言

文献检索是一门科学性的方法课程,其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检索的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课程基本是大学中基础的入门课程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类信息化技术随着而言,文献信息的检索以及储存都逐渐迈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业主经呈现许多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策略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传统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1信息检索教学目标模糊

信息检索在各大高校当中的应用、发展参差不齐,其在教育当中受重视的程度也会随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核心等形成较大的差异[1]。多数学校已经将信息检索作为公共基础的必修课,但是仍有少部分学校是将其作为选修课,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学校至今仍未建设信息检索课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许多高校对于信息检索这一门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即使是开设该课程也无法进行有目标性的教育。因此,导致当前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的现象。

1.2缺乏资源、教材老化

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对此,其对使用的教材出了具备高理论性、知识性以外,还需要具备信息性、情报性以及工具性[2]。但是,目前文献检索课程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这也导致各大高校在教学计划以及教材的制定上有着较大的主观性,不同学校制作的教材完全不一样,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脱离社会需求。

1.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各大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普遍是由几个人承担整个高校学生的教学任务,并且许多教师是以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兼职的教师,他们除了需要负责检索课的教学以外,还需要承担图书馆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完全无法做到专心一志的进行教学[3]。与此同时,这些教师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方式方法,但是大多都是非图书馆情报专业出身,并且非常少有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进修、培养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结构的不合理、知识方法的老化以及对各类新技术、新产业相关知识内容的不熟悉,其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不符合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以及实际社会的需求。

2.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2.1明确信息检索教学目标

按照国家1992年所出台的“信息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中所明文规定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目标为课程开设依据,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情报知晓能力、大学生掌握信息、知识的查询能力等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对此,信息检索课程应当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开展相对的教学,促使学生对相关专业文献以及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获得充分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检索工具,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检索。

2.2资源建设优化策略

作为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课程,必须具备优质的课程资源。只有在具备符合标准的网络课件、相关配套的网络教材以及按“三分屏”技术所设计的视频系统等教学资源辅助下,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全面、有效的学习信息检索课程。

从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现状而言,许多高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已经较为丰富,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但是,仍然有高校对于文献检索课程的课程内容却只是简单的描述,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此,就必须要将信息检索课程与课程资源建设作为统一的课程建设将网络信息化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作为独立性的课程,将网络资源作为现代化技术传统课程的教学辅助工具。

2.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只要是教学,教师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在任何形式的教学中,学校都应当保障教学师资团队的质量、数量充足,能够保障教学工作的基本运作。对于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的师资团队教育能力不强、教师队伍不合理等问题,高校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重视对该专业教师团队的发展以及建设。

对于基于网络信息化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而言,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素质也需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等进行全面的提升、适当的变化等,教师除了需要具备非常强的情报学专业知识以及图书馆教学等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使用水平以及计算机使用能力,否则便无法胜任基于网络信息化的任何课程。由此可见,高校应当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督促教师不断通过自身的学习及时的补充自己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同时,高校也应当适当的给教师提供科研、观摩、外出培养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更新知识面、取长补短,拓展网络信息化技术。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网络信息化环境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改革,计算机检索不得创新和发展,其检索方式、检索准确性越来越现代化,对于检索方式为核心的文献检索课程所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应当重新明确检索课程的教育目标,时间从检索技能转变为信息化素质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化使用能力。这样的信息检索课程能够极大程度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促使学生更加适应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孙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献检索课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网络信息, 2013(7):58-60.

[2]张捷. 基于混合学习的“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实践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图书馆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23):60-63.

[3]孟齐霞, 熊伟华. 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创新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 24(8):134-136.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6

1 信息时代给文献检索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周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网络环境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改变了人们检索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当代社会学家托夫勒在他的新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论断已经过时, 只有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其中, “知识的知识”就是指的人们所掌握的关于知识的创造、获取、整理、传播的经验总和。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曾对我国公派留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我国留学生在智商、基础知识和刻苦学习方面都不逊于外国同学, 但其科研成果 (特别是学术论文) 的质量与数量与其相比却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学生在检索与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方面比外国学生差很多。

文献检索课教学是增强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传统的基础教育所获得的知识, 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 要跟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 就必须不断地增强信息意识, 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技能。许多学生虽说能利用图书馆资源, 但主要是借阅教学参考书, 浏览专业期刊的人数相对较少, 很少主动收集本学科专业最新发展动态, 对信息的敏感性较弱, 有的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竟然没有访问过图书馆的OPAC联机检索系统, 还有的甚至不知道学校图书馆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期刊、硕博论文及电子图书资源, 1/3的学生对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缺乏了解, 不会使用检索技巧, 不能准确有效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迅速获取所需知识信息的能力,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习和科研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 为今后的知识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以培养未来人才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和利用技能为目的的文献课其前景无疑的十分光明的。

不过, 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方式, 使以介绍手工工具为主的传统文献课产生一定的不适应, INTERNET的普及、文献信息的快速电子化, 给“检索”注入了愈来愈多的新内容, 对文献课的教师素质、教学设备与条件、教学方式与方法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各种新型检索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不但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提高了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而且从内容上大大丰富了文献检索的内涵, 以致传统的文献检索的一些基本概念将随之发生变化, 甚至要作重新定义。因此, 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中必须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文献检索课的内容, 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跟上时代的发展。

2 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增强学生的情报意识、培养学生掌握利用信息资源能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文献检索课的总体情况来看, 却不容乐观, 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 这其中既有课程本身的因素, 也有一些外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总课时数逐渐减少, 而课程缩减也在所难免。三大公共课中的计算机和外语由于其实用性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专业课程受到专业教师的保护, 也占有其重要的地位, 其结果就是文献检索课受到强烈的冲击。另外, 学生们受“冷门”学科、“软性”学科等观念的影响, 对文献检索课在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认识, 同时, 他们普遍没有取得文献、信息的迫切愿望和外在压力。

2) 另一方面制订教学计划的领导对文献检索课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到90年代末, 我国已有十多年的文献检索大学普及教育, 师生的文献检索水平大大提高, 从而在高校中形成一种认为文献检索课就是教会查查资料, 只要做论文时导师稍加指导就能掌握的观点。由于重视不够, 缺少良好的教学基地与手段, 所以教师讲课通常十分枯燥, 不易理解, 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恶性循环。

3) 在教学方面, 目前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是主要进行印刷型检索工具的手工检索, 罗列一个个检索工具的收录范围、检索途径、著录格式等。而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迅速,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但由于缺少适用的教学大纲规范教学内容, 因此, 教学和实践有相当大的脱节。目前, 我国文检课普遍使用的教学大纲是原国家教委高教司1995年编制, 1996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的, 受当时技术的限制, 局限性较大。

4) 此外, 师资力量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一部分由图书馆人员承担, 一部分由各系专业教师承担。各系教师的教学内容较随意, 不够规范, 他们由于本专业课程过重, 不可能花过多精力投入到文献课的教学工作中去。图书馆一般由工作人员进行授课, 他们有的承担过课题检索的任务, 有的具有参考咨询的工作经历, 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 有语言表述及组织教学等能力上有许多不足之处。

总之,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存在着许多问题, 并没有真正达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3 文献课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 给文献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献课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

首先, 搞好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必须要理顺与图书馆的关系, 在这方面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把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行政管理的轨道。图书馆在主体上不是一个教学单位, 它与教学单位存在不同的运行机制。所以, 必须把文献检索课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中分离出来, 为其营造一个宽松的充满学术气氛的教学环境。

其次, 在文献课的教学中, 要根据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设计教学方法, 科学安排开课学期及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逐步将文检课的以手工检索工具的使用为教学重点改为文本信息与数字化信息的检索并重, 加大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内容。搞好教学方案和课件设计制作, 教学的中心要由检索技能的培养转变为全面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教学手段要跟随上时代的发展。此外, 还必须注意将文献检索课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相互渗透, 增加它的实用功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 搞好教材建设是文献课得以发展的前提。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是课程的最基本要素。文献检索课应从图书情报专业的基础课程真正演变成为各科学生的公共课。但在目前的教学中, 往往忽视了两者在教育目的和专业背景上的差异, 并且无论是本科生专科生还是研究生, 不分学科和层次通用一种教材, 这样对文献课的建设极为不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材改革中首先必须注意对基础理论的拓宽。明确检索对象已经由传统的文献向信息转变, 把信息检索方法或检索技术作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核心, 对各种新的检索技术做必要的介绍, 让学生学到获取文献信息的方法、手段。此外, 还应将检索系统、检索技术、信息的组织规律、网络信息的常识等列为文献检索课教材的必要内容。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 课程的深度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本科生及以下的对象, 课程应当以提高信息意识作为出发点, 并培养他们一定的检索技能;对于研究生等层次较高的对象, 要求他们熟练地检索技巧, 并具有较强驾驭信息的能力。

最后, 教师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主体,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献课的教学效果。师资力量不足, 质量不高, 教师中兼职多于专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目前文献课的教学。因此学校和系科必须对文献课课程建设有中长期规划, 尽快改变任课教师学科结构单一、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使文献课教师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驾驭信息的能力, 精通信息检索知识, 具有广博专深的学科背景知识, 有丰富信息检索与利用实践经验与综合能力, 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能, 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要不遗余力地建设一支由图书馆馆员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能发挥各自所长, 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深入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加强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文献检索课的教学。

总之, 文献课的课程改革创新应该实现教学目标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的转变, 教学手段由传统型向现代的转变, 教学内容由传统的“科技文献”向“文献信息”转变, 只有这样, 文献检索课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真正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安娜.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与组织[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0, 15.

[2]杨水平, 徐新华.信息化进程中文献课的前景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2) .

[3]潘杏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创新[J].情报探索, 2007 (5) .

创新网络文献研究 篇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阅读网络文献。网络文献这种信息载体内容丰富,信息涵盖量大,便于下载携带,检索途径多,更新迅速,方便获得最新的网络文献[1,2,3,4]。网络文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从众多的文献中检索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文献成为研究的重点。该文以教育类网络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5,6]方法对网络文献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教育领域中哪些作者居于主导地位,引领着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他们的研究热点,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2.1 数据的收集

论文收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一段时间内在线首发教育文章为研究数据,如表1所示,按照浏览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由于数据量较大,表1只列出了浏览量大于1500以上的文章数据。浏览量大的文章,一般是比较受欢迎或读者比较感兴趣的文章,相应的作者也会因为此文章而成为这个小领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论文主要研究浏览量高的文章的作者的合作情况,所以在筛选数据时,删除了没有和任何人合作过的作者。

2.2 数据的预处理

论文采用邻接矩阵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作者之间有合作关系,则相应的矩阵元素上的值即为合作次数,如果没有合作关系,则矩阵元素上的值为0。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矩阵如表2所示。表示合作关系矩阵是对称矩阵,也是一个自反矩阵,由于文章作者较多,矩阵较大,表2只显示了一部分数据。

在表2中可以看出,张青玲,梁茵,王书昭,石忠博这几位作者共同完成了一篇文章,这四个作者之间两两都有合作的关系。所以在矩阵上显示出来,就是一个有16个元素的矩阵,矩阵元素都是1。李雪梅和李文远这两位作者,合作过不仅仅一次,在所收集的数据中,他们合作了两篇文章,因此在矩阵中相应的元素值为2。

3 网络文献结构分析

3.1 网络文献结构

论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7]对所收集的数据及预处理的合作矩阵进行分析处理,从社会网络分析角度分析网络文献结构。

利用收集的数据经过软件处理得到图1所示的网络文献结构图。在图1中,正方形节点和圆形节点分别对应合作关系矩阵的行和列,连线代表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密集,说明这些节点与周围节点关系比较密切,与周围节点都有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下作者周围的连线是很密切的:王炳章,范小振,王书昭,谢德银,游阳明,王立华,张学龙,说明这些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紧密,他们合作的频率相对于其他作者要高一些。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张小向没有与其他作者合作,被孤立在一个角落里。

从图1中还可以看到结构洞,说明这些作者都倾向于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和其他作者合作,没有跨出很大,与更多的作者合作,这也说明作者倾向于在自己的领域或者与自己研究相近的领域活动,其他领域则很少踏入。

3.2 网络文献结构属性分析

论文对网络文献结构的中心度属性进行分析,以说明教育领域研究现状。

1)点度中心度

点度中心度(Degree)是指图中节点的度数,即该节点与其他节点关联的边数。点度中心度的测量是为了了解跟这个节点有直接关系的节点的个数,可以了解这个节点是处于核心位置还是处于边缘位置,点度中心度越高,说明这个节点在网络中越可能处在核心位置,点度中心度最高的节点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通过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中心度分析结果。图2是根据点度中心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从图中2可以看出,点度中心度较大的作者有:王书昭,游阳明,王立华,范小振,谢德银,王炳章,张学龙。点度中心度越大,说明跟这个节点有直接联系的节点越多,具体到作者,说明与这个作者合作的其他作者比较多。

2)紧密中心度

紧密中心度(Closeness)是依据网络中各个节点间的紧密程度或者距离而进行测量的中心度指标,其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某一节点与其他节点间的距离加和后求倒数。节点的紧密中心度越高,则说明它与其他节点的距离越近,在整体中就越处于核心位置,传递信息或实施行为时就越少依赖其他节点。

图3是紧密中心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结果,一般紧密度越高,说明这个作者与其他作者的关系越亲近,不需要通过其他作者就可以跟另外的作者有合作的关系。在图3中,该紧密中心度没有求倒数,所以紧密中心度越大,表示的是这个节点与其它节点距离较远,即这个作者与他人的关系不亲密,这个作者与别人的合作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不经常与别人合作或者该作者要与别人合作,需要通过很多其他作者。从图1中看出作者张小向是一个孤立的节点,而在图3中,排在第一位的正好是作者张小向。

3)间距中心度

间距中心度(Betweenness)是衡量网络中的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作为节点间媒介作用的评估指标,其基本计算方法是计算其他节点相互联系时有多少条关系是通过该节点的。间距中心度越大,说明这个节点处在很多节点的关键路径上,很多节点之间取得联系都要经过这个节点,那么这个节点就同时控制多对节点的信息交流。

图4是间距中心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结果,间距中心度越大,说明该作者所能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其操纵信息流通的能力就越大。从图4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位作者的间距中心度较大:王书昭,李雪梅,李文远,游阳明,王立华,范小振,谢德银,王炳章,张学龙。而在之前的点度中心度的测量中发现,这些作者的点度中心度也很大,说明这些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较频繁,与其他作者合作关系比较密切,而且这些作者也起到很好的桥梁的作用,其他作者要合作,需要经过这些作者,这些作者控制信息的权利较大。

点度中心度,间距中心度,紧密中心度测出的数据结论都是一致的,王书昭,李雪梅,李文远,游阳明,王立华,范小振,谢德银,王炳章,张学龙几位作者,不论在点度中心度的测量中,还是在紧密中心度,以及间距中心度,都显示这些作者合作比较频繁,联系比较紧密。但这些作者与其他作者的合作还是很少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个图是比较疏松的,说明整个教育领域的部分作者之间很少合作,或者即使有合作,也是合作关系频繁但范围较小,仅仅与其他几位作者有较紧密的合作关系。

4 结论

论文通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部分教育领域的文献的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将作者关系抽象为邻接矩阵,对网络文献的网络结构、中心度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教育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的研究现状,有助于研究学者今后更好地合作。

摘要:以浏览量大于1500的教育类网络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文献结构,从点度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当前热门文献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领域内研究人员在不同研究方向中的合作。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篇8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现代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熊彼特理解的创新是自发的、间断的、线性的,而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创新是一个互动、连续的,非线性的演化系统,集成创新系统应运而生。集成式创新是指集群内部具有紧密联系的中小企业和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政府机构等)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获取、整合、创造和应用不同技术与知识,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产品的创新组织形式(陆立军、郑晓碧)。许庆瑞等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的概念,突出强调了全要素、全时空、全员创新的重要性;江辉和陈劲提出集成创新就是技术集成加知识集成加组织集成的概念。国内外对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基于企业管理、产业集聚、公共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对某一层面内创新要素的集成进行研究,没有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弗里德曼通过研究和总结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它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1992年伦德瓦尔又将国家创新系统界定为: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的、经济上有用的知识的过程中,植根于一国疆域之内的各种要素和成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新系统。弗里德曼侧重研究宏观层面,着重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伦德瓦尔则侧重研究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基础,认为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技术创新过程的核心。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齐建国的“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研究报告;中科院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尽管技术、资金、和知识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融合,但是国家繁荣的实现途径却越来越地方化,事实证明,具有持久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势的区域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般认为,英国的菲利普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之后很多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尽管研究的视角和对象各不相同,但却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劳动力、教育、研究机构、知识外在化和溢出等创新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各不相同;二是产业集群通常在某一区域导致特定的创新模式;三是通过集体学习当地生产系统中可能会催生出一种共同的技术文化和创新环境;四是大学—产业结合与知识溢出往往带来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五是区域政策在创新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特定的制度和机构安排提供创新支持。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1. 区域的边界划分问题

对特定的区域经济进行界定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难题,英国的库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他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考虑到各地方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政治关系,区域创新的经济区域应该与行政区域相一致。

2.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库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国内的王缉慈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组成的系统。上述两个概念都强调了在区域环境中各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意义,但是都忽略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可移植性。

3. 区域创新网络

在网络经济学中,网络是指在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中出于同样等级层次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一种长期关系。网络的出现被认为主要不是成本上的考虑,而是战略利益上的考虑,即希望利用和实现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相互弥补的协同效应。因而,网络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而是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含蓄的、可分解的和能重新组合的相互关系体系。顾客、供应商、产业支持机构和同行业竞争者围绕创新所做出的旨在获得和分享资源的某些制度安排构成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里,厂商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利用外部创新的相关知识。但是厂商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以及充分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却要取决于各厂商自身的吸收能力,因为知识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累积性和路径依赖性,任何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吸收能力强的厂商能够把网络中的各种知识资源整合进自己的生产管理活动中,从而能够运用网络从学习效应中获益。创新网络通常是沿着波特所说的产业集群而形成的,但是产业集群并不一定导致创新网络的出现。

4. 区域创新环境

20世纪80年代法国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提出了环境的概念,但是他们提出的概念过于抽象。北京大学的盖文启最近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的框架构成,具体描述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几个组成方面。盖认为区域创新环境至少应该有三方面因素构成: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另外,Hodgson指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社会的规则、模式、制度,在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预期和收集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社会的“刚性”,没有统一的约束规则和共同的纪律,世界将一片混乱。因此,营造良好的鼓励创新的区域文化环境对能否形成有生命力的区域创新系统至关重要。

三、区域创新系统经验研究

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做的经验研究主要遵循这样的路径:首先构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这一指标体系对某些或某个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1. 国外情况

2001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与哈弗大学的波特教授合作,采用集群经济发展理论对美国的亚特兰大、匹兹堡、圣地亚哥、威奇塔和北卡三角地带五个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分析了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向这些地区提出了改进创新能力的建议,研究成果汇集成《创新集群:美国竞争力的基础》报告,竞争力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归纳一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繁荣、生产力、创新三者关系的理想模型。他们认为,繁荣是所有经济主体致力于经济发展的目的,直接反映为人民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生产力决定经济繁荣,反映了劳动力和资本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创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创新能力决定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通过降低技术创新的门槛和成本以应对低工资国家的挑战,另一方面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繁荣、生产力、创新是区域内多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直接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之后,该委员会引入了资产、网络、文化等输入指标和人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贫困水平等输出指标,对美国一些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Kaufmann和Todtling以比较观点研究了奥地利的斯泰利亚、威尔士、坦佩雷和巴斯克,发现在所有地区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更频繁,但其它区域的工艺创新比斯泰利亚更为重要;他们还发现在所有调查区域,顾客和供应商是主要的创新合作伙伴,然而在其它合作伙伴上,地区之间出现了重要区别,在斯泰利亚是大学,在巴斯克是技术转移机构和政府机构,在威尔士是政府机构。Asheim和Isaksen把挪威分为城市中心、城市周围、中等城镇、小城镇、乡村五种区域类型,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清晰的中心-外围模式,指出城市周围有新的或重大改进的产品的厂商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城市中心,乡村最低。

2. 国内情况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也建立了一套综合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框架结构如下图: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五大模块组成。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创造能力取决于研究开发的投入水平、科技产出水平和过程管理的水平。知识获取能力主要考虑了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外国直接投资等三个一级指标,其中,技术合作由科技论文的合作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活动经费来自于企业的资金占总科研经费的比重、专利合作水平三个二级指标构成;技术转移指标主要参考技术市场交易状况、大中型企业从国内其它企业中购买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数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最核心的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综合指标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几个方面,其中,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主要由研究开发人员、研究开发经费、企业拥有技术中心的数量三项构成;设计能力主要参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两项指标;制造和生产能力用企业的设备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来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用新产品产值来衡量。技术创新环境主要参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六个方面。创新的经济绩效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国际竞争力、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贡献上。在这一指标体系基础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通过SPSS简单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划分为超强、强、较强、一般、弱5类。依托于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出现了一股区域创新研究的热潮。李国璋、孙忠娟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横向分析了甘肃省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定位,找出了甘肃省创新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构建政府推动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议。张颖华、张艳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安徽区域创新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李文博研究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倪东生、李兰冰突破了以往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采用DEA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各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指出我国各区域创新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大西北、黄河中游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李兰冰又用TOBIT模型对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予以识别,得出结论:我国各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是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最重要的来源;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与产出亏空现象,与东部相比,中西部更为严重。倪东生通过研究发现了区域创新能力较低的区域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黄河中游地区对外开放不足,机构调整任务艰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和自语禀赋结构相近,面临的共同问题较多,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等;长江中游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融资难、产业转型压力大;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此外,国内也有学者另辟蹊径,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区域创新问题。王山河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2000-2005年各省发表文章的数量,利用创新区位商的分析方法,比较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

四、结论

自库克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由于他们的努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大体框架才逐渐浮现出来。但是应该看到,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还远没有形成内部一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另外,现有的文献中对理论的系统探讨非常少,对案例的实证研究比较多。绝大多数现代经济学理论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志是,是否存在一个严密的数理模型来推动这一领域的更深层次的研究,经济增长理论便是很好的例子,在Harold之前,人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是分散的,文字性的描述,难以实现研究水平的跨越;Harold-domar模型出现以后经济增长理论有了飞速发展,从Solow到Rampsy再到Romer都沿着数理模型的研究路径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使经济增长理论成为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从这一点上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远没有成熟,亟需开拓性的数理研究,以实现库克提出这一命题以来的理论飞跃。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五大模块组成。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做的经验研究主要遵循的路径是:构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这一指标体系对某些或某个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但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还远没有形成内部一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现有的文献中对理论的系统探讨非常少,对案例的实证研究比较多。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远没有成熟,亟需开拓性的数理研究,以实现库克提出这一命题以来的理论飞跃。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

参考文献

[1]林迎星.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4(6):65-69

[2]陆立军,郑小碧.集群式创新风险的控制机制与策略[J].经济学家,2008(5)

[3]李文博.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4]李兰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以省际数据为样本[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5]罗晖.测度区域创新—来自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8(9):10-15

[6]Cooke,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in the NewEurope[J].Geoforum,Vol.1991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篇9

1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概述

1997年, 在技术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和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意大利学者布雷斯齐 (Breschi) 和马勒尔巴 (Malerba) 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 (Sectoral System of Innovation) 的概念,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可被定义为开发、制造产业产品和产生、利用产业技术的公司活动的系统 (集合) ”。

需要注意的是, 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中, 这里的“产业”在英文中使用的是“sector”一词, 而非传统所使用的“industry”。这主要是因为产业创新系统不仅包括企业等生产和销售机构, 还包含了大量的非企业类机构。所以, 用sector一词来形容更加合理。

随后, 马勒尔巴又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做了完善和补充。知识、技术领域和产业边界, 参与者与网络, 机制三个方面, 马勒尔巴对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动态的, 不断变化的。同时, 他还将产业创新系统做了分解分解, 指出产业创新系统由企业、除企业外的其他参与者、网络、需求、知识基础、制度和系统运行进程与协同演进等七个基本要素组成。

此外, 曼弗里德 费希尔、伦德瓦尔、尼尔森等经济学家, 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均对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从经济竞争、区域发展等多个侧面阐述了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

2 国内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1999年, 与国外学者侧重于理论体系的构建相比, 国内学者对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更偏重于找出产业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 或者借鉴产业创新理论体系来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国内对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 实用性较强, 而理论性偏弱, 他们的研究虽自成体系, 但还是在马勒尔巴的总体理论框架下进行。总体来说, 我国国内关于产业创新系统方面的研究, 主要分为理论分析与探讨和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两大类。

2.1 理论分析与探讨

我国最早对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出自1999年张凤等所著的《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 当时是将产业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进行讨论的,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式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卸林 (2000) 从技术创新层面指出创新具有不同的系统层次, 在国家则是国家创新系统, 在区域则是区域创新系统, 在产业则是产业创新系统。产业统创新系运行的关键是建立合作创新的网络。

赵黎明、冷晓明 (2002) 对产业创新系统中创新行为的主体做了定义, 认为其行为主体有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并得出结论:产业创新系统的效率和功能除了取决于各主体自身的运行机制外, 还取决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方式。

张治河、胡树华等 (2006) 将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做了深化,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以市场需求为动力, 以政策调控为导向, 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 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 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同时构造了产业创新系统模型, 包括产业创新技术系统、产业创新政策系统、产业创新环境系统和产业创新评价系统等四个子系统。

李春艳、刘力臻 (2007) 介绍了产业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即产业创新系统式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创新系统的最高层次。他们还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条件, 探析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 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和模型。

王明明 (2009) 指出, 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应该包括系统目标和三个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制度子系统) 以及系统环境。其中, 技术子系统是核心, 组织子系统是主体, 制度子系统是保障。

李庆东 (2009) 将当今产业经济学两大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和模块化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 将产业创新系统分为四大模块, 即边界和需求模块、知识基础与技术模块、参与者与网络模块和制度环境模块, 并在模块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 探讨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块化结构特性:变化性、差异性、动态稳定性和相对性。

2.2 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对国内研究人员而言, 对特定产业创新问题的实证研究是进行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另一途径。自我国20世纪90年代产业创新研究兴起以来, 主要就是从实证研究开始的, 近几年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大力发展, 更是为我国学者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出发, 提出特定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框架, 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台湾学者徐作圣等 (1999, 2000) 对台湾集成电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探讨了政府政策工具在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影响方式和成效, 并提出政府的政策目标在于强化产业创新系统的功能, 而产业创新系统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增加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产出。

董晓燕 (2007) 对汽车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讨论。提出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是指以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 在生产、扩散和利用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知识和技术上相互作用的一组独特机构所形成的网络, 并分析了其要素、结构和功能。

翁蕾蕾、陈东生 (2008) 讨论了中国服装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问题, 指出服装产业创新体系所包含的五大系统: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服装设计制造销售业、服装中介机构和金融、保险等部门, 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特点和之间的相互关联。

王明明、党志刚、钱坤 (2008) 分析了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结构, 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技术子系统是核心, 技术识别是关键;组织子系统是主体, 应建设巨型化、集中化的组织模式;制度子系统是保障。

刘露、杜志平 (2008) 对物流产业创新系统做了定义:以物流产业内市场需求为动力, 以物流企业集群为主导, 以创新性物流供给为核心, 通过物流产业内部及相关产业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引入物流体系, 推动物流业不断创新发展, 从而使物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机系统。并且构建了物流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框架, 分析了物流产业系统创新的要素构成。

欧雅捷、林迎星 (2010) 论述了构建我国战略性产业创新系统的两个重要基础:构造知识基础与建设技术体系;并提出构造知识基础应关注其与研究人员的匹配, 建设技术体系应包括发展选择与识别技术的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的市场应用能力、和政府强有力的扶持等四个方面的能力。

彭勃、雷家驌 (2011) 总结了我国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特点:政府扶持对研制和发展大飞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整合资源是发展大飞机产业的必由之路, 多学科交叉与多门类整合是大飞机研制过程的重要特点, 技术创新是大飞机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需求及客户关系攸关大飞机产业的生死存亡;并且构建了中国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框架。

修国义、刘倩 (2011) 以我国产业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为目的, 在研究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产业创新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发展的现状, 将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分为了三个子系统:技术开发系统、创新环境保障系统、创新绩效检测和反馈系统, 并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3 对目前研究的评价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产业创新理论, 无论是国内外, 研究的时间都还比较短, 毕竟直到20世纪70年代, 产业创新理论才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首次提出。而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作为产业创新研究的新阶段, 是继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后新兴的创新系统研究领域;自1997年被首次提出到截止到目前, 国内外产业创新系统领域研究基本上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尚未建立起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尚有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和研究。

3.1 对国内外目前研究的评价

国际上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建立在演化论的基础上的, 偏重于对于理论的分析, 为单纯经济学的范畴。而我国的经济学者和经济学研究者们, 将其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从经济和管理的双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一些学者对构建产业创新系统模型进行了尝试, 并对其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一些特定的产业, 对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该产业的发展做了定性研究。

但是, 纵观我国学术界对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 从我们掌握的文献来看, 我们对产业创新系统内涵本质、内在机理、内部运行和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在研究方法上, 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系统化、规范化、普遍化的定量分析尚不多见。在对特定产业的研究上, 我们的目光还仍然局限在某些特定的产业上, 并未对产业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而且, 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技术类型、产业特征、创新特点, 一个产业如何通过产业创新系统建设来从技术、管理、结构等层面实现升级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3.2 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我国“创新型”社会的不断建立, 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日益显著。伴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将逐渐成为产业创新研究和创新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望产业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 除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完善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机理外, 我们应该结合相关产业的实际情况, 阐明该产业中构成产业创新系统的几大要素的基本情况及相互关系, 建立起完备化、规范化的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框架, 通过模型分析, 指出其中影响产业创新、产业竞争力及整个系统顺畅运行的关键所在,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所发表的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文章的总结、分析、研究, 找出我国未来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方向, 对该理论的研究予以完善和升华, 力图更好地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推进我国的产业创新、升级和发展工作。

关键词:产业创新系统,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BRESCHI S, MALERBA F.Sectoral innovation ystems:techno-logical regimes, Schumpeterian dynamics, and spatial boundaries[C]//Edquist.S-ystem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London:Printer, 1997.

[2]MALERBA F and Mani S.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9.

[3]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创新资源配置研究文献综述 篇10

关键词: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创新

一、国外文献对创新资源的理论解释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源配置既包含生产的自然属性, 也包含生产的社会属性, 是两者的统一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必然发挥作用, 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职能, 既包括斯密提到的“守夜人”的功能, 还包括西方国家干预主义提到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此外, 还应包括中国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所特有的职能, 即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政府直接投资国有企业和通过国有企业引导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向前发展的功能。

(一)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的主要观点是, 跨国公司能对外进行投资, 必须拥有特别的优势, 这些优势包括了产品和工艺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和优秀的管理资源优势, 它们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 拥有这些优势, 跨国公司才能击败东道国熟悉当地环境的企业, 才能抵消远距离经营带来的额外成本。海默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行为, 同时为我们揭示了一类跨国公司对外配置技术资源的特点, 这类公司愿意拿出最具优势的先进技术配置给其子公司, 随之而来的是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的加紧控制, 这时技术资源是从母国的优势产业向外国流出的。

(二) 邓宁的折衷理论。

该理论综合了国际资源配置理论和市场缺陷理论, 邓宁指出当下述三个条件满足时, 企业将对外直接投资: (1) 企业在供应某些特定市场时, 拥有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净所有权优势, 即拥有某些无形资产, 并且在一段时间内, 拥有某些资产是该企业排他性的权利; (2) 若条件 (1) 满足, 对于拥有这些优势的企业, 它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 要比通过与其他独立企业的市场交易 (使用外部化) 更为有利; (3) 若条件 (1) 、 (2) 满足, 对该企业来说, 把这些优势与至少某些国外要素投入 (包括自然资源) 结合起来加以利用, 必须有利可图, 否则国外市场能完全由出口来供应, 国内市场则通过国内生产来供应。

二、我国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

华海岭、吴和成 (2011) 得出, 我国有80%的地区其创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 且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成力为、孙玮 (2012) 得出:我国内资部门企业家要素组合能力不断提升, 却面临更加扭曲的要素价格约束, 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受限并影响了结构红利的获得, 政府的税收掠夺显著增强整体和内资部门长、短期的成本约束, 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 提高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信贷市场和技术市场发育程度无论长、短期均显著缓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 显著提升企业家的要素组合效率, 提高了自主创新配置效率。

曹志鹏 (2013) 研究出, 近年来我国总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平稳增长, 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效率差距较为明显, 且中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波动较大, 而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同时, 我国科技产出效率较大, 科技成果产业程度不高。刘小元、林嵩 (2013)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补贴与创业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支持地方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假说;适用所得税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税率与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产出显著负相关, 证实地方政府提供的所得税优惠能促进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 地方政府行为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均存在时滞性。

孟卫东 (2013) 在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运用DEA-Tobit两步法, 综合评价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分析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配置效率与区域开放程度、高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的人才投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负显著影响;产学研结合水平、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刘剑 (2014) 指出, 现阶段中国的科技资源配置中心由少数大城市向经济发达的新兴城市和地区集聚;企业成为科技资源区域集聚配置的主体;资源区域配置向优势产业集聚必然会使优势产业发展更加迅速, 但是相对来说, 那些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产业就会更加的弱势, 这样就会导致整体产业链的不平衡, 以及整体产业过分依赖于优势产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士张于喆 (2014) 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考一文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要把要不要创新问题转移到如何创新的问题上来。创新资源配置成为我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因素, 由于政府可动用的资源有限, 在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上必须有选择、有方向地使用那些资源。把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到正确的、合适的创新区域, 可以实现投入低、效率高、效益高的效果。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人才和精力;也可以规避失败风险, 获得较高的收益。

王天娇 (2014) 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资源配置与创新效率的文章中阐释:以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的新视角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并得出新的观点:第一阶段, 科技资金配置和创新效率未有效改善;外部技术产业化和内部研发成本高, 导致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内部科技机构的收效甚微;企业主要依赖技术改造, 积累创新能力;第二阶段, 强制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 同时降低了技术产业化、内部研发和技术市场交易的成本, 明显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和科技资金份额;科研机构的效率虽然提高了, 但低于企业, 原因是其人员和设备的效率都较低。

董明涛 (2014) 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DEA法, 对2009~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 并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处于非DEA有效状态, 且各地区配置效率差距很大;科技市场的发育程度、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对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些因素是当前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

三、我国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陈健、何国祥 (2005) 在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研究中研究出要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须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 发挥三大驱动机制的作用, 确立地区创新目标, 引导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赵玉林 (2009) 研究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智力密集型城市是指拥有较高知识的人力资本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资本相对集中的城市。对全国15个副省级及以上的城市进行评价, 分析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创新不足, 创新资源配置不佳, 并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创新资源配置问题的对策, 应该从制度方面入手, 解决创新制度问题, 对创新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加大政府的保护力度。

华海岭、吴和成 (2011) 指出, 增加创新投入仍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制度是提高创新绩效的必要保证, 创新绩效的提高需要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李晓娣、陈家婷 (2014) 指出, 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库和传播中心、规范技术扩散中介机构的运作、企业有针对性地引入技术、政府自身投身于扩散过程是促进技术扩散机制有效运行的方法;形成有利于竞争市场结构、促进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竞争机制的形成、促进跨国公司之间竞争机制的形成是维护适应性竞争机制有效运行的途径;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与创新集群、建设以产学研为基础的科技研究体系是驱动多主体耦合机制有效运行的方式;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积极引进国外风险资本是保障资源配置调节机制有效运行的措施。

陈岩、翟瑞瑞、张斌在科技资源配置、协同效应与企业创新绩效一文中得出, 由于作为主导型的政府拥有大量稀缺的研发资源, 政府科技资源投入会从不同程度上弥补企业创新资源的匮乏;对企业来说, 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不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唯一来源, 政府的资源配置也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影响。

上一篇:催化裂化工艺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