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韩愈

2024-05-17

解读韩愈(共14篇)

篇1:解读韩愈

解读韩愈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篇2:解读韩愈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礼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着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篇3:韩愈“师道论”解读

一、韩愈“师道论”背景

中唐时期, 藩镇割据, 各自为政, 中央政府政令不通。《原道》载:“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朝中宦官飞扬跋扈, 备有武装, 握有政治权柄。佛道教非常盛行, 大地主和佛道寺院兼并土地, 侵吞税户, “国赋散于权门, 王税不入天府”, “是分天下之财, 而佛有七八”, 人民困苦不堪。[2]韩愈期望通过传道、授业, 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 提出“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 “若圣人之道, 不用文则已, 用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 能自树立不因循是也” (《答刘正夫书》) , 反对魏晋以来的“师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 以矫正文风, “师其意不师其辞”。

《师说》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 (802年) 。是年韩愈三十五岁, 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任四门学博士, 是个从七品的小官。他在进士及第后十年仕途失意, 愤懑满怀。当时《师说》震撼时局, 柳宗元写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支持韩愈的斗争。“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 人益不事师。今之世, 不闻有师, 有辄华笑之, 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犯笑侮, 收召后学, 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 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3]“屈子赋曰:‘邑吠群吠, 吠所怪也。’……度今天下不吠, 者几人, 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愈不可过矣!”这体现了当时“师道之不伶”并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为了纠正社会上“耻学于师”之风, 韩愈公开答复并严正驳斥对他的讥笑和诽谤, 写下《师说》, 详尽地阐明师道的重要性, 并敢于以此自任。他承认自己在“抵排异端, 攘斥佛老”对于儒学的复兴有“回狂澜于既倒”的功劳。[4]

二、何谓其“师”与“道”

综观《师说》全文, 多处出现“师”字。“师”者究竟指何类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圣人无常师”,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如此看来, “师”的含义相当广泛, 似乎可指一切具有特长、技术、学问的人, 只要有人愿意向他求教, 就可称其为师。然而,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子不齿”, 却让人容易知道其谓“师”并非一切具有特长、技术、学问的人, 而是指像他那样能够传授古文、古道的“儒师”。

“道”究竟是何种道?“斯道也, 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 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 道与德为虚位” (《原道》) , “己之道, 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 (《重答张籍书》) 。他所谓的“道”应该是指孔孟之道, 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理想。这个“道”据说是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至孟子一脉相传。“尧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柯, 柯之死, 不得其传” (《原道》) 。韩愈自视甚高, 想继承孔孟之道。然而, 其“道”又并非完全的孔孟之道, 亦非一成不变之“道”。

韩愈认为“师“和“道”密切结合, 不可分离。“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如果老师不具有一定的“道”, 那就不能成为老师。从师而学, 即是学其“道”。然而, “由汉氏以来, 师道日微, 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及于今则无闻矣” (《进士策问十三首》) , “师道之不传久矣”。师道为何会失传?原因何在?

三、师道何以不传

从师求学是中国教育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孔子通过私人讲学宣扬其学, 创立儒家学派。儒学经孔子之徒代代相传, 在宣扬、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师道”的影响。“师道”与“儒道”密不可分。秦代“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儒者与儒道的地位微不足道。到两汉时, 儒学逐渐获得了独尊地位, 尊孔读经之风在追逐官爵利禄下泛滥起来。清人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汉人最重师法, 师之所传, 弟之所受, 一字毋敢出入, 背师说即不用。师法之严如此。”[5]弟子唯听是从, 不敢言, 不敢有任何个人意见, 更加不敢做, 如何得来创新?这种严守师法、固步自封的学风给后来“耻学于师”的盛行埋下了隐患。汉儒之学虽师徒授受, 甚至还讲求师承家法, 但其所看重的是章句训诂, 并没有以宣扬儒道为意。魏晋以来, 玄学骤起, 释、老盛行, 儒门淡薄下来, 圣道日益湮而不彰。

至中唐时期, 人们讥讪“师道”, 不愿从师向学, 众人对自汉魏以来的儒学产生厌弃。唐代的科举制度, 其取士之法, “必举于州县, 然后升于礼部、吏部, 试之以绣绘雕琢之文, 考之以声之逆顺, 章句之短长, 中其式者, 然后得从下士之列……万不有一得焉” (《上宰相书》) 。“愈之所志于古者, 不唯好其辞, 好其道焉尔” (《答李秀才书》) 。《师说》清楚地表明了韩愈的意见:“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反对习句读, 指的是科举考试科目中的贴经和研究经典时只穿凿字句, 不究真义。而在当时, 门阀观念强烈, 掌握朝政的势力之族有足够权利为其公卿子弟谋官职, 又何需去刻苦学习、拜师求学呢?再者, “师承家法”观念严重, 便以拜师求学为耻了。何况, 科考录取往往与学官的主观态度密切联系。学生大都不顾学业, 竭力通过其他途径去赢得学官好感。因此, 从师求学的风气日渐低下。

在儒学内部发生如此危机, 兼之外部冲击增强的情况下, 韩愈面对如此恶劣的学风, 感慨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他提倡并践行他所谓的“师道”, 试图应对外部冲击, 消解内部危机。他期望通过“师道”宣扬儒学的根本道理, 以此来振兴儒学。这也是对汉以来儒者章句之学传授方式丞待重大变革的强调。真正的儒学者不应再为章句师, 而应自觉地认识到并担负起“言道传道”的责任。

四、韩愈“师道论”之贡献

韩愈给“师”定下了任务———“传道、授业、解惑”。他并未把“道”和“业”对立, 而是把两者密切联系, 并提倡以“能者为师”。惑从“道”与“业”中产生。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疑惑需要老师帮忙解释, 解释疑惑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道”和“业”, 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清晰地表明:教师必须具备令学生可学的“道”, 有可教给学生“业”的资本, 并且具备解释疑惑的技巧和方法等。

“圣人无常师”, 韩愈指出人不分贵贱老少, “传道”并有专长者即可为师,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教师和学生闻道可能各有先后, 对“道”接触面可能不同, 理解的程度也有深浅之分, 学术业务可能各有突出的地方。所以, 学生在其深入研究的领域很可能远胜于老师, 学生因此便可为“师”了。“师不必贤于弟子”暗示着学生不应盲目崇信老师而感到自卑, 也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 应学其所长。同时, 老师也应该及时“充电”, 以备学生求学之需。这种为徒与为师角色的转变, 在提倡尊师重道的同时, 也保护了学生的个性见解与创造的积极性。

摘要:韩愈的“师道论”震撼时局, 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师说》中。“师”是指传授古文、古道的“儒师”。“道”非完全的孔孟之道, 亦非一成不变。“耻学于师”乃师道之不传之原因所在。

关键词:“师道论”,“师”,“道”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53.

[2]吴文治.韩愈及其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3]王越.评韩愈的《师说》[J].现代教育论丛, 1985, (1) .

[4]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269.

篇4:解读韩愈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韩愈 诗歌 奇险怪异 审美风格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52-02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闻名遐迩的成就,一是他以复古为标志,倡导古文运动;二是他独特的创造风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独具匠心的个性化的探索。因此,他被后人作为韩孟诗派的核心诗人来研究。笔者试图结合中唐时期“好奇尚怪”的时政潮流,与韩愈的个性化人生历程,解析其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

一、韩愈诗歌作品语不惊人死不休——风格的多样化

笔者对《全唐诗》进行了统计,韩愈的诗歌在诗集中占10卷,多达300余首。但是,我们仔细分析韩愈的诗歌,给读者的感受多为孤僻、冷峭和艰涩。在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一生都在践行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韩愈也不例外。如同一主题的组诗《青青水中蒲三首》——思妇之歌:“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这青青的水中蒲草,塑造出离思送别的情景,蒲草下的鱼儿反衬出妻子思念丈夫的无比孤独。香蒲下的鱼儿成双成对,欢愉而惬意;而妻子要与丈夫分离,难舍难分,道出伶仃而落寞之感——如今您要去陇州,我跟谁在一起呢?简短的四句,率真古朴,彰显出民歌格调。“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以不同方式表现反复回环,思妇寄语随水浮萍,反衬自己不能伴随,感慨伤怀。“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这几句诗则抒发了丈夫的四海之志,让人体味到东汉诗赋的味道。

再如,韩愈在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写到:“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清新的诗句,给人一种天然纯正的感觉。《叉鱼》诗曰:“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诗歌新颖地道出韩愈思念当年同在朝廷做官的朋友的感情。从以上枚举的诗歌,可见其追求风格多样性化的特点。同时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纵向人生经历——韩愈诗歌作品,早期平正为多,中期因被贬而出现雄奇险怪,晚期因年纪已高,心境平和而作品多趋于清新平缓,如《南始泛》、《早春》等。

二、韩愈诗歌的审美追求——奇、险、怪与创新

韩愈诗歌奇、险、怪与创新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艺术思想、思想感情等方面。

(一)透过险语奇句,体味独特的艺术境界

韩愈诗歌作品的语言文字奇诡怪异,无不追求奇险的艺术效果。这体现在其诗歌的奇字新语上。如,“五古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诗歌词句间见诙谐、奇崛之效,语言尚奇,如“横空盘硬语”。可见韩愈读书量之大,并追求语言的奇险与创新。

(二)艺术构思上的奇异

奇险怪异的艺术境界源于其独特的盘空硬语。如,掀天的巨浪在《洞庭湖阻风》中,是“雾雨晦争泻,波涛怒相投”,可见其艺术构思的奇异。再如《叉鱼》中的诗句“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中鳞怜锦碎,当日讶珠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景观的奇特。

(三)奇、险、怪的艺术境界源于其忧患意识

韩愈诗歌表现为奇险怪异的艺术境界,如果与其一生的经历相联系,会发现这源于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来自韩愈的人生经历和对自我生命的感怀悲叹。这种忧患意识影响了他险怪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境界。

三、韩愈诗风乃浓重历史文化的沉淀

在中唐,以韩愈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受到当时“好奇尚怪”的风气熏染,审美具有时代倾向性。在价值体现上,彰显艺术形象,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从而使人们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观发生较大的变化。韩愈诗文中的奇与险,是时代的反应。

(一)不甘平庸的个性与敢于创新的意识

韩愈天性不甘平庸,正是这种不甘平庸的天性让他的诗歌能从李白、杜甫等雄奇浪漫主义前辈诗人那得到继承和创新。正是在这种创新意识的指导下,韩愈的诗歌才具有险、怪、奇的特征。这种特征开拓了李白、杜甫之外诗歌发展的新局面。

(二)奇情奇景源于多次被贬谪

韩愈的诗作中,多能看到奇情奇景的表述,这不仅与其天性爱好有关,更与他一生多次被贬谪的经历有关。他在途中经历的嶙峋神秘的高山、荒寂无人的古刹等天下奇观景象,都丰富了他诗歌创作的素材。因此,韩愈的险怪诗风,不仅反映出其天生的反俗个性,更体现出韩愈对艺术追求的探索创新与向往。

(三)韩愈独特诗风源于其高度的自信

韩愈独特的诗风还源于其心理特征——高度的自信。韩愈任国子博士时作《进学解》一文,表面上是在对学生训话,其实是在学业、德行上勉励大家要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诗文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对自己的才、学、识、德的高度评价。

韩愈认为优秀的诗歌作品,必须能抒发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屈原在悲愤中创作出惊人大作,陶渊明、柳宗元赤胆忠诚但终因不得志而创作出优秀的诗作。韩愈结合自身的坎坷人生经历,在诗歌中就人生价值做出高度的自我评价。如,《从仕》“闲居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辛。”表达了其失意的人生与压抑的心理,以及极力想超俗的境界。

综上所述,韩愈超凡脱俗的个性可以从其诗文中得到体现。仕途生涯受挫让韩愈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但同时也加速了其险怪诗歌艺术审美风格的形成。

[ 参 考 文 献 ]

[1] 查金萍.韩愈诙谐诗风研究[D].安徽大学,2004.

[2] 方秀英.韩愈诗歌谐谑风格的表现方法[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3] 吴怀东,余恕诚.论传奇小说对中晚唐诗歌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 少木森.“推敲”韩愈[J].科学与文化,2005,(2).

[5] 阎续瑞.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6] 孟祥娟.宋词流派论争之我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 洪艳.庄子生态美学思想探微[J].大学教育,2012,(7):34.

篇5:解读韩愈

寄韩愈

作者:张籍  朝代:唐  体裁:五古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共忻得鲂鲤,烹于我前。

篇6:解读韩愈

答韩愈、李

作者:孟郊朝代:唐 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懒磨旧铜镜,畏见新白发。

古树春无花,子规啼有血。离弦不堪听,一听四五绝。

世途非一险,俗虑有千结。有客步大方,驱车独迷辙。

故人韩与李,逸翰双皎洁。哀我摧折归,赠词纵横设。

徐方国东枢,元戎天下杰。祢生投刺游,王粲吟诗谒。

高情无遗照,朗抱开晓月。有土不埋冤,有仇皆为雪。

愿为直草木,永向君地列。愿为古琴瑟,永向君听发。

篇7:解读韩愈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作者:贾岛朝代:唐体裁:五古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篇8:韩愈“余事作诗人”解读

“多情怀酒伴, 余事作诗人”这两句诗, 出自韩愈《和席八十二韵》, 作于元和十一年 (公元816年) 。韩愈与席八 (席夔) 同知制诰, 是和席的赠诗。这首诗的大意很简单, 称赞席诗如春花一样新, 他们游春赏景, 平日相处喝喝酒, 余下事写写诗;末了, 自谦才逊于席, 同列朝班, 惟有愧惭, 倒不如退归林下。表面看, 诗写得平稳有致, 实际上则吐露出对朝廷失望的悲痛心声。因为韩愈此前因忠见谗, 受过贬谪, 如今置于闲职, 未被重用, 心中难免牢骚不满。“余事作诗人”, 本意是表明不管有多少事, 他都坚持写诗做个诗人。照诗而言, 实在得不出欧阳修那样的推论。

事实恰恰相反, 通读韩愈诗文, 我们可以发现, 在韩愈心目中诗文始终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在致力于古文运动和散文创作时, 也一直为诗歌的创新和发展, 倾注心血, 排除困难, 进行着顽强的战斗。

韩愈把诗归入著述文章一类, 诗同文“自传道”, “不仗史笔垂”[3], 但也指出诗有自己的特点, 取材广阔, 感情浓烈, 语言生动, 表现形象。《毛诗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4]韩愈知道这一点, 非常强调“物不得其平则鸣”[5], 认为诗人感受到现实人生种种不平时, 要立即把与思想渗透在一起的爱憎情感作为创作的驱动力, 用语言造成形象, 表达出来, 呼喊抗争。他进而提出, 诗人写诗一定要做到“文字觑天巧”[6]。用今天的话说, 所谓“天”, 指造化万物, 纷纭复杂, 无奇不有, 仅仅是诗人的描写对象;“觑”, 对之进行多方观察, 认真透视和仔细分析;“巧”, 即审美加工, 从中去选择、综合和集中, 提升到“意” (思想情感) 与“象” (心中形象) 合一的境地;“文字”, 用语言各种手段来描绘, 使之形象更生动, 更完美, 更能感动人。这完全接触到从现实到诗的整个审美创作过程, 揭示了诗的形象思维规律。

孔子说:“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7]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 以及侍奉君上和长辈等审美与社会功能。韩愈当然深谙诗具有这样深刻的审美教育作用。所以, 他在《荆潭唱和诗序》中着重指出:“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过着安逸富足生活的人写不出好诗, 受贫穷折磨、有气节、体验生活辛酸苦楚深的人容易写出好诗。他还要求诗人要不合流俗, 大胆创新, 大加褒扬这个集子能够“搜奇抉怪, 雕镂文字”, 取得“铿铿发金石, 幽眇动鬼神”的审美效果。

可见, 韩愈重视诗, 是由于诗能起到散文难以替代的作用, 说明他对诗的特点、规律和作用, 有着深层的认识和把握。

韩愈为诗, 是以承继李杜传统, 开拓创新为己任。李白敢于蔑视权贵, 富有反抗精神, 他的诗天马行空, 清雄奔放, 光明洞彻, 真实地勾画出唐朝的社会景象, 抒发了体现人民意愿的愤怒之情和理想追求。杜甫仁爱济世, 忧国忧民, 他的诗沉郁悲凉, 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生活和人民的重重苦难。韩愈所处的中唐社会, 宦官专政, 藩镇割据, 回纥吐蕃入侵, 比起盛唐末, 朝廷愈加腐败, 人民更是受苦遭殃。韩愈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无限崇敬李杜, 他以李杜的光辉人格和诗歌为榜样, 在多首诗中表示要向李杜学习, 恨不得与他们生在同时, 长随他们。当时, 一些诗人逃避现实, 陶醉于写个人琐事和吟风弄月的柔靡诗风, 这诗风刚过去不久, 又出现了肆意诋毁李杜的暗流。韩愈挺身而出, 写了《调张籍》一诗, 义正辞严地予以驳斥:“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 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他用夏禹治水, 劈山开道, 巨刃摩天, 崖崩地裂, 形容李杜诗的雄伟气魄, 指出这些诗全是李杜在落魄困苦时写出来的;说李杜诗有千万篇几乎都被上帝派神将取去, 只留在人间一点点, “泰山一毫芒”。他公开声称要发扬李杜的战斗精神, 坚定地走他的创作道路:

我愿生两翅, 捕逐出八荒。精诚相交通, 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 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 不著织女襄。

希望长出一双翅膀, 上天入地捕获李杜般的诗才。他与李杜心灵相通, 可以把别人不注意的千奇百怪事物尽收笔底。能像杜甫那样沉雄有力, 一反手拔掉鲸鱼之牙, 更能像李白那样奇伟怪险, 举瓢饮九天之浆, 翱翔太空, 无须织女来相助。这首诗用典设喻, 神奇怪异, 情感激越, 意蕴深沉, 不仅揭露了谤伤者的可鄙面目, 活现了李杜的伟大形象, 而且显示了韩愈本人的战斗姿态。虽是专评李杜, 但也是他诗作的经验总结和严正宣言。

诗的发展需要一批优秀诗人的共同努力。韩愈广交诗人, 并且尽己力之所及, 关怀和扶持那些才华卓越而遭遇不幸的诗人。比如, 张籍贫病缠身, 是他推荐张应举中了进士, 又推荐张为国子监博士, 还专门求人资助其治眼疾。张籍终身感激不尽, 在《祭退之》诗中有生动的描述。孟郊大韩愈十七岁, 四十多岁才中进士, 穷困潦倒, 韩愈与他为忘年交, 曾向两入相的郑余庆保荐:“有穷者孟郊, 受材实雄骜。”[8]并向同仁好友称颂:“东野动惊俗, 天葩吐奇芬。”[9]认为孟诗奇险骇俗, 人间难得。贾岛自幼家贫为僧, 韩愈赏识他的才华, 劝他还俗, 鼓励他上进, 肯定他做诗有一种“蛟龙弄角牙, 造次欲手揽”[10]、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派。韩愈器重李贺, 不耻下交, 特意和弟子皇甫湜登门造访。李贺因父名晋肃, “晋”与进士的“进”谐音, “肃”与“士”音近, 避讳不得赴进士试。韩愈甘冒天下之大不韪, 写下《讳辩》, 断然予以批驳。这些诗人尽管在社会重压下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但没有放弃创作, 先后自成一家诗, 扬名于时, 对中唐诗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根据上述, 能说韩愈“尝以诗为文章末事”, 重文轻诗吗?贤者如欧阳修, 当他偏爱韩文时, 在韩愈如何对待诗歌这个问题上就会产生不该有的误解。

摘要:韩愈《和席八十二韵》中的诗句“多情怀酒伴, 余事作诗人”曾被北宋欧阳修理解为“尝以诗为文章末事”, 这给韩愈研究带来了重文轻诗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韩愈诗歌文本入手, 对“余事作诗人”作全面的解读, 并借此对韩愈的文学思想和诗歌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韩愈,欧阳修,“余事作诗人”

参考文献

[1]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 2001.

[2]欧阳修.六一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 1981.

[3]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以下注释中韩愈的诗文均出自本书.

[4]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之《毛诗大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送孟东野序.

[6]答孟郊.

[7]论语·阳货.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2.

[8]荐士.

[9]醉赠张秘书.

篇9:另一个韩愈

去年某月,到孟县参加一个笔会。孟县是韩愈的故乡,于是随身携带了一本他的集子,作为旅途消遣的读物。小时候就读过韩文,也知道他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但是印象里他是儒家道统的卫道士,又耳濡目染“五四”以来文人学者对他的贬斥,便一直没有多读的兴趣。未曾想到,这次在旅途上随手翻翻,竟放不下了,仿佛发现了另一个韩愈,一个深通人情、明察世态的韩愈。

譬如说那篇《原毁》,最早是上中学时在语文课本里读到的,当时还背了下来。可是,这次重读,才真正感覺到,他把毁谤的根源归结为懒惰和嫉妒,因为懒惰而自己不能优秀,因为嫉妒而怕别人优秀,这是多么准确。最有趣的是他谈到自己常常做一种试验,方式有二。其一是当众夸不在场的某人,结果发现,表示赞同的只有那人的朋党、与那人没有利害竞争的人以及惧怕那人的人,其余的一概不高兴。其二是当众贬不在场的某人,结果发现,不表赞同的也不外上述三种人,其余的一概兴高采烈。韩愈有这种恶作剧的心思和举动,我真觉得他是一个聪明可爱的人。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些人联想起自己的类似经验,发出会心的一笑 。

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分兵坚守睢阳,一年后兵尽粮绝,城破殉难。由于城是先从许远所守的位置被攻破的,许远便多遭诟骂,几被目为罪人。韩愈在谈及这段史实时替许远不平,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之将死,其器官必有先得病的,因此而责怪这先得病的器官,也未免太不明事理了。接着叹道:“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这个小例子表明韩愈的心态何其正常平和,与那些好唱高调整人的假道学不可同日而语。

在《与崔群书》中,韩愈有一段话论人生知己之难得,也是说得坦率而又沉痛。他说他平生交往的朋友不算少,浅者不去说,深者也无非是因为同事、老相识、某方面兴趣相同之类表层的原因,还有的是因为一开始不了解而来往已经密切,后来不管喜欢不喜欢也只好保持下去了。我很佩服韩愈的勇气,居然这么清醒地解剖自己的朋友关系。扪心自问,我们恐怕都不能否认,世上真正心心相印的朋友是少而又少的。

篇10:赴江陵韩愈诗词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

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

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

适会除御史,诚当得言秋。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

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下陈畿甸内,根本理宜优。

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

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

黾勉不回顾,行行诣连州。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商山季冬月,冰冻绝行輈。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

逾岭到所任,低颜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

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

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鶹。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

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

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奸偷。

悬知失事势,恐自罹罝罘。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

胡为首归路,旅泊尚夷犹。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

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吺。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班行再肃穆,璜珮鸣琅璆。伫继贞观烈,边封脱兜鍪。

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

协心辅齐圣,致理同毛輶。小雅咏鹿鸣,食苹贵呦呦。

遗风邈不嗣,岂忆尝同裯。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空怀焉能果,但见岁已遒。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篇11:韩愈之死

总结韩愈的一生,是刻苦学习,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勤奋著述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风范,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韩愈之死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人说韩愈晚年蓄养姬妾,乱吃丹药

长庆二年(822年)二月初二,刚刚就任不久的兵部侍郎韩愈,面临着一项棘手的使命。

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发生叛乱。起因是朝廷派去镇州做节度使的田弘正,讲究奢侈排场,不知体恤部下。结果,引起镇州将士的极度不满。镇州兵马使王庭凑有心作乱,乘机激怒将士,把田弘正与他的幕僚,连同他们的家属一起杀了,要求朝廷正式委派王庭凑做节度使。这是中唐以来,大唐帝国的顽疾——藩镇割据自立的又一次活生生的复发。

此等武力威逼,朝廷当然不愿,也不能同意,于是,派遣15万大军讨伐。王庭凑只有1万多人的军队,却利用中央各军的内部不和,声东击西,不但将他们各个击破,还围困了重镇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朝廷无力作战,只好暂且同意让王庭凑做节度使。随后,派年过半百的兵部侍郎韩愈,前往镇州“宣慰”——劝说王庭凑解除深州之围,放出城内的守将牛元翼。

为什么会派韩愈去宣慰王庭凑呢?这对韩愈的人生会有什么影响?

一人面对叛兵

据说,在韩愈奉命启程后,时任宰相的元稹对唐穆宗说:“韩愈可惜!”元稹可不是随便感慨的。那时的藩镇,极其跋扈与残暴,简直就是草菅人命。尤其是,他们根本没有把朝臣放在眼里。因此,韩愈的出使,的确冒着很大的危险。连唐穆宗也马上领悟到了这一点,于是连忙派人阻止。可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尊严,韩愈视死如归。他对皇帝的使者慨然说道:“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岂有受君命,而可以逗留自顾的道理!”于是,疾驰而往。

一路上,因为皇命在身,韩愈格外警醒,恨不得马上就到镇州。日夜兼程之中,他两次写诗酬答旧日的上司裴度:“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相公》)“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可见韩愈一心完成使命的赤胆忠心。

那边,王庭凑已经严阵以待,领着全副武装的甲兵“夹道欢迎”韩愈这位钦差。甲兵们刀出鞘,箭上弦,一片杀气腾腾。进了镇州馆驿,韩愈、王庭凑落座堂上,甲兵布满庭下。韩愈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面对充满敌意的叛乱之兵,毫无惧色。他的凛然正气,反倒使做贼心虚的王庭凑胆怯了三分。

王庭凑先是推脱责任,以试探口风。他说:“局面的纷纷扰扰,都是不听话的士兵造成的。”同时,庭下的甲兵按照王庭凑预先的布置,一起拥上堂来,气势汹汹,上前围住了韩愈。

韩愈不动声色,义正词严地对着这班甲兵说道:“儿郎们,且不要乱闹,听韩愈来说。我且同你们谈谈叛逆与忠顺的利害吧。姑且不需远引古事,只看今朝安禄山、史思明这些叛贼,他们的子孙还在吗?还有当官的吗?”

甲兵说:“没有。”

韩愈接下去说:“令公(指田弘正)忠义,封为节度使,又封中书令,子孙还在幼年,已经授了好官,其荣其宠,光耀天下。”

甲兵们喊道:“田弘正待我们刻薄,所以军心不安。”

韩愈说:“然而你们三军把他杀了,还说什么?”

甲兵们听了,只得道:“侍郎说的`是。”

王庭凑一看军心动摇,苗头不对,担心部下被韩愈说动,便立即命令甲兵退出,对韩愈说道:“侍郎这次来,对庭凑有何指教?”韩愈答道:“军中像牛元翼这样的将领不少,朝廷不是特别爱惜他,但是为了顾全大局,还不能随便抛弃他,你又何必死死盯住他不放呢?”王庭凑见风使舵,马上说:“放!放!我马上放他走。” 韩愈说:“如真能这样,那自然好。”

于是,王庭凑摆好酒宴,款待韩愈,并答应解除深州之围。与此同时,牛元翼开始艰难突围,王庭凑听从韩愈的警告,不加追击。于是,一场干戈,暂时化为了玉帛。

镇州之行,韩愈在充满敌意的骄兵悍卒面前,在森严的兵甲环绕之中,镇静应付,以理服人,最后,不辱使命,为朝廷平息了一次叛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质和举重若轻的本领。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赞韩愈“勇夺三军之帅”,指的就是他这种一般文人所缺少的胆气。

最有成就的是文学

宣慰镇州、解救牛元翼的任务胜利完成,韩愈自己也颇为高兴。在《镇州初归》中,他写道:“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篇12:韩愈与潮州

就像杭州人为了纪念白居易、苏轼,把西湖上的两条堤分别称为白堤、苏堤一样,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愈,也用他的姓来命名一些重要的地方。

潮州对韩愈的纪念来得更加的隆重,城市东边的河流恶溪是潮州最重要的河流被改名为“韩江”,韩江以东的山原为“笔架山”“东山”,也改名为韩山。潮州人称这是“江山改姓”。

韩文公祠规模宏大,屋顶白色的嵌瓷花草装饰精细而雅致。韩愈的塑像就在这个建筑里坐着,穿过大门正好对着潮州城。韩文公祠始建于宋代,在明清有过大修。建设者们似乎希望,潮州人能这样一直活在“韩文公”的`注视下。然而韩愈在潮州任职仅有7个来月。

韩愈是唐代的著名文人和官员,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代文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同代的柳宗元并称“韩柳”,他还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美名。这些表明他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但在潮州,韩愈的故事更具体更饱满。

公元819年,韩愈51岁了,在唐宪宗李纯的朝廷内,他官至刑部侍郎。这一年,唐宪宗下旨打开皇家寺院法门寺供奉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浮屠塔,接指骨入长安供奉。指骨先在皇宫供奉,再送至各大寺院。从百姓到贵族,竞相礼佛,唯恐在后,“有的百姓倾家荡产以供奉佛祖真身”。韩愈上书《论佛骨表》,力劝皇帝莫迎指骨,而是将其“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谏佛”令宪宗震怒,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在潮州的7个多月内,治理了水灾,在很大程度上除掉了韩江上的鳄鱼灾害。史料记载,韩愈刚到潮州就听百姓反映说“恶溪有鳄鱼”,他决心除掉鳄鱼,还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篇散文提到,韩愈派遣部下把一只羊、一头猪投入恶溪给鳄鱼吃,并劝鳄鱼离开潮州前往大海,七天内不离开就将其全部杀尽。

潮州当地著名文史专家曾楚楠认为,韩愈带给后代潮州人最大的影响是振兴了潮州的教育。“潮州人为什么崇拜韩文公,从他来了,振兴当地教育,文化素质相对大大的提高。”

韩愈在潮州建立了一批学堂,大兴文化教育。资料介绍,韩愈找来了潮州有名的秀才和他一起办学,并将自己在潮州的所有俸禄几乎全部投入办学。

一个被贬至边疆的士大夫,却未因为远离庙堂而颓丧,而是在百越蛮荒之地栽下重教育、重读书的种子,使得潮州的好学崇文之风尚开始形成,并且延绵千年至今。因此也有“韩愈被贬,潮州受益”的说法。

曾楚楠说,唐之后,潮州文化素养相对比较高。潮州元代《三阳志》记载,潮州在南宋时曾有两座书院,这在当时非常罕见,所谓“潮二书院,他郡所无,文风之盛,亦所不及也。”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也成了潮州人的格言,古代潮州文风之盛令人惊叹。曾楚楠从史志中发现,在南宋末年潮州人参加科举的考生超过万人。而当时潮州人大概7万户。“以一户5口人计,整个潮州40万人。半边天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去掉一半,剩20万人。上岁数的老人、小孩去掉,青壮年才剩多少。这种文化氛围如何?”

至今在潮州,总能看到一些人沉醉于笔墨诗词的世界里。70多岁的曾楚楠有自成一体的书法。我们一起吃饭时,在上菜之前他将自己最近写的一组诗歌递给了我。和很多人一样,与别人交流诗词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当地人中书法写得好,对联出得好的人总是受到尊重。潮州人家门口的对联,有楷书、隶书、小篆,一个80多岁的老头还发明了一种八卦体,每个字体看起来都有明显的八卦形。配上家家户户精心种养的兰花等植物,总令人感受到一股悠然自得的文化味。

篇13:韩愈《原毁》英译初探

1 忠实原文感受英文

古汉语和现代英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再加上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古文英译经常需要运用转换手段,需要我们不时地换位思考,站在外国人的角度上,思考所翻译的译文是否能看得明白,能否理解并加以运用。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A.F泰特勒(Alexander Fraster Tytle)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清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怎样换位思考呢?首先,考虑译文语法上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在翻译过程中,运用英语的思维翻译古文,而不是站在汉语的角度上进行翻译。其次,考虑译文用词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是否表达出原文的思想,感情和风格,是否符合英语的表达方法。

2 理解古义表达英文

中国古代文学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古汉语特点是精练、简约,讲究“字字珠玑”,往往几个汉字包含现代汉语需用一倍或数倍的字才能表达的含义,而且很多词汇的意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造成了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困难,所以,在进行英译时,应尽量理解古今词义显著不同的词,真正了解词的古义,特别是它的本义,这是理解中国古文,表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其内涵,进而翻译好中国古文的有效途径。尽管古文言简意赅,但在翻译时却不能简单化。如“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仅为14字,把它译成了“Being strict with themselves,they would not slack themselves.Being tolerant towards others,others would be glad of doing good things.”共21个英语单词。

2.1 理解古今字面相同,含义和用法不同的词

《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中,“重,轻”在古代汉语中,不是“轻重”的意思,而是“严格与宽容”的意思。“周,约”在古代汉语中,也不是“星期,约会”之意,而是“周密,全面;简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韩愈在《原毁》中,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鲜明对比,翻译时不能把“众人”误译为“众多之人”("Most men of today are far below those sages,")。此处“众人”是“普通人,一般人”。“重,周,轻,约,众人”,这些形同而实际意义相差很远的词或词语,只有掌握了它们的古义,才能读懂原文,感受英文,产生“信”之美。

2.2 理解古今细微差别的词

有的古今词义相同的部分是主要的,相异的部分是次要的,在大同而小异的情况下,切末忽略微殊的地方,造成错误。例如:“所以”在古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二是表示“用来……的”。现代汉语只用前者,其后者却不用了。“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原毁》)在这句中,“所以“表示“……的原因”。翻译为“探究舜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责备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When exploring the reason why Shun became a Saint,they would blame on themselves:“Shun is a man,and so am I.But I cannot do what he could!”)所以,这类同中有异的词英译时,千万不可忽视它的细微差别。

2.3 古今词义相异词

在基本意义不同的情况下,有细微相同。例如“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原毁》)“艺人”不是“表演的人”而是指“多才多艺的人”。译为“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If a person has this kind of talent,he is also a good enough artisan.)再如:“国”先秦时常用来指诸侯的封地,到西汉时,诸侯王的封邑也叫“国”。现在“国”指“国家”就是由古代“国”的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国”字在上古还有“首都”的意思,这是今义所没有的。《论语一英译今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今译为“我孔丘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卿大夫。”英译为:"I have heard that those who had a state or serf do not worry about scarcity."

3 展示文化理解英文

严复在翻译外文时首倡“信、达、雅”。“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英文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文言文英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以意译。

3.1 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谥号、庙号、人名、书名、地名、官名、爵名、建筑物名等,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术语,可不必翻译,以音译为好。例如:“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原毁》)“舜”即人名,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君王。在英译中采取直译,即Hearing of a saint Shun in ancient,who was kind,noble and humanity.这种翻译方式利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必要时用斜体表示并用英语给予具体解释,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外来语,而且用拼音译法简单易记易写。

3.2 增补法

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如“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这句“早夜以思……”前省略了主语“他们”。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

Thinking day and night,they tried to get rid of which we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n like Shun,and become a Saint like Shun.

3.3 调整法

古汉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理解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然后进行英语翻译。调整句式主要指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如《幼时记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3.4 删除法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如“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译为:we are not so good as Shun and Ji Dan.So this is our shortcomings.

4 意译句式,译文逼真

有些文言文字词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等的词汇,可以通过意译进行传达,并与直译、音译等融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式表层结构较简练,但溢于字面之外的内涵却较为丰富。因此,要做到准确翻译,应摆脱字面的束缚,透过表层,探究深层的含意。文言文的许多固定句式是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翻译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并使译文更加忠实原文,又便于英文读者理解欣赏。例如:‘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翻译成英语时,可以用反义问句。《原毁》中,“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可以译为“这不就是要求自身严格而且全面吗?”“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少吗?”(Weren't they strict with themselves?Doesn't it call strictness and entirety?Weren't they lenient and tolerant with others?)古汉语还有很多句式:‘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等等。

5 提高古文涵养,译出英文雅致

翻译大师严复说:“求其信,已大难。”许多翻译大家在谈到翻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殷切期望翻译者认真学习古汉语知识,不断提高翻译者的素质。要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英语翻译能力,必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中英两种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准确理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注意古汉语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唯有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文言文翻译,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我们。其次,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英文素质,必须熟练掌握英语遣词,造句,语法结构,修辞等广泛的知识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所译出的文言文译文的语言流畅,顺达,阅读者就能清楚明了古汉语中所提供的信息。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的原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中英文涵养,使古文的“雅”能在英文中体现。

摘要:韩愈是唐宋散文家之一,其《原毁》论述了毁谤产生的原因。该文从翻译《原毁》感想出发,讨论古文翻译中的问题,并在古文英译方面提出了探讨,从而逐步提高古文翻译和欣赏能力。

关键词:韩愈,《原毁》,英汉翻译,欣赏

参考文献

[1]偬仕编.史记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偬仕编.唐宋散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赵甄陶,等,译.孟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

[4]东汉许慎,原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鹿书社,1998.

篇14:脑残的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居然是韩愈的诗,猛一看既有“天街”又有“遥看”还以为是李白写的,透着一股飘然出尘,酒喝高了以为自己是神仙的味道。

韩愈是贫农吧,哎……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何其相似,小雨都能看成酥油茶,也不知几月没见油荤了。

我是实在人,觉得这两句诗实在没什么优美的意境。小雨像酥油一样泼在身上,汰渍、奇强、雕牌,你说哪个牌子能把衣服洗干净?淋着酥油就是为了去看那远看有近了却没有的草皮子,除了闲的发慌的文学青年,你说谁会去干这么傻的事?

韩愈这家伙就不是脚踏实地安心过日子的人。生在那个时代不好好种地,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饭都没吃饱还去搞文学,对的起父母孩子吗,就算千字一万的稿费,这两句也没几个钱啊。

“草色遥看近却无”,搞文学的一定会酸溜溜地说这句渲染出春天隐隐泛出的那一抹青青之痕。远远望去,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明明是环境污染他们非要弄出哲理来。

天上的雨像酥油茶一样黑糊糊油腻腻,草皮东一块西一块被炸滴稀巴烂,猛一看像描画南京大屠杀后的残垣断壁。这诗如果非要说哲理的话:就是不要忘记战争的教训,祈祷世界和平。

只有人类和谐相处,天上才不会掉黑油一样的雨,小孩才有完整的草皮踢足球,将来国足才有希望,再不会被人左边脸一耳光,右边脸一耳光打着玩。

http://luantoufa.qzone.qq.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解读韩愈】相关文章:

韩愈名句06-08

韩愈诗集06-12

韩愈的古诗05-24

韩愈论文题目05-05

春雪韩愈朗读04-09

双鸟诗 韩愈04-17

韩愈春雪古诗04-18

韩愈:《幽兰操》05-10

谈读《韩愈》有感05-17

韩愈《画记》原文05-30

上一篇:乡镇副职的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hr教你写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