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集聚区

2024-05-17

艺术集聚区(精选八篇)

艺术集聚区 篇1

艺术集聚区生存与发展和艺术家群体有着密切关联, 这种互相关联表现在艺术家群居状态对艺术集聚区发展特征有着对应性和差异性。

一、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区发展特征的对应

1. 艺术家群居状态和集聚区艺术家群体身份认同感的对应

艺术集聚区是文化艺术的相关从业者以及相关行业机构自发或组织形成规模性丛集的空间聚合体, 是被认定具有专业化的地理识别度的地域空间艺术区1。艺术区集聚区形成的最初渠道, 往往是几个艺术家在某个比较边远安静适合艺术家栖身的区域驻身, 然后召集或者吸引了同样是艺术家的朋友同伴, 在区域内建立各自的工作室, 一起交流、创作, 诱发循环性累积效应, 促进这个区域的专业化和品牌化, 使得更多的加入者的相信, 这是一个艺术“圈内人士”聚集的地方,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从事这类艺术的人就应该到这个圈内的区域去, 到了这个圈内区域的人, 就是从事这方面艺术的人, 这种自我证明的行为进一步促进了艺术集聚区的形成和壮大。

艺术集聚区的首要功能应该是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空间, 北京宋庄艺术集聚区的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大多数艺术家来宋庄, 会感到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有位艺术家的表达很有代表性:“宋庄的生态很丰富, 大树小草都能生存, 所以这里很自由。宋庄最有意思的一点是, 它超越艺术本身。作品能不能成功, 卖不卖得出钱来是另一回事, 关键是大家来这儿共同选择了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

从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可以看出, 艺术家、尤其是当代艺术家, 在身份上有着长期不被认同的历程, 。当代艺术家从事的艺术形式, 一度在主流形式下被边缘化, 这和当代艺术的普及方式、体制规范的主导方向以及大众的艺术审美素养都有关系。但是通过艺术家群居的状态, 所形成的艺术集聚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归属感和有身份认同感的空间, 虽然群居的艺术家仍然保持着处于体制外的、自由创作者的独特角色, 但是群居状态和艺术区集聚发展的特征赋予了艺术家一种公认的创作身份, 这种身份的认同感会促进艺术家积极的创作动力和集聚区运作的良性循环, 这正是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集聚区发展特征的相互对应性。

2. 艺术家群居状态和集聚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应性

艺术家们在一起扎堆交流、探讨与创作, 成为艺术区的原动力。策展人、经纪人与收藏家车水马龙般地涌进艺术区掘金, 艺术区的快速扩张带来了餐饮、传媒、时尚概念店、酒店、物业、画具店等相关服务业产业链的形成, 这正是艺术家集聚状态与艺术集聚区发展需求对应所带来的正面效应。19世纪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产业集聚理论, 强调产业集聚状态带来的经济效应。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商业管理学教授理查德·E·凯夫斯对于国际性的艺术中心的研究也印证了集聚的力量2。他认为具有集聚规模的艺术中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为画家和画商提供专业化、高效率的辅助性服务, 也可以满足艺术家对于空阔而又便宜的创作空间的需要等等, 这些原因使得大都市的艺术中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由于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集聚区发展特征具备这样的对应性, 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 北京到全国各个地方迅速形成很多艺术集聚区, 如北京的宋庄、上苑、798艺术区、酒厂艺术区、环铁艺术区、索家村费家村、黑桥艺术村等;除了北京的艺术集聚区外, 在全国版图中也形成了一些地方上的艺术家群落。比较突出的有南京幕府山、成都蓝顶、重庆黄桷坪、西安、沈阳、青岛、南昌、长沙、武汉、云南、厦门等地。这些地方艺术群落基本上全部都是自发形成的艺术家社区、聚落, 除了青岛是流动性的艺术群落, 大部分群落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固定的区域, 不同城市的艺术家集聚区, 活跃的艺术家人数从几十到逾千人不等。艺术集聚区通过对艺术家以及相关行业的整合、协调、互助、制定规范等方式、实现了人才集聚、信息集聚、知识集聚、技术集聚、权力集聚, 促进了良性竞争, 有效提升影响力, 增强了艺术集聚区的品牌效应和创新功能。

二、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区发展特征的差异

就像任何一对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双方一样, 艺术家集聚的状态使得艺术集聚区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同时, 又和集聚区发展特征存在着差异性。虽然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爆炸式发展, 无数的艺术集聚区迅猛建设而成, 但是近年来一些艺术集聚区也出现艺术家群体迁徙而出的现象, 导致一些发展成熟的艺术集聚区不断转型或者解体, 这和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集聚区发展特征的差异性有关。

1. 艺术家群居的小众状态和集聚区大众文化消费的差异

艺术集聚区的艺术家们期望无拘无束地生活, 肆无忌惮地表达个性和艺术理想, 这种放纵自我的状态、追求独立的激情、自由而又职业化的从事艺术的生存状态相对于普通大众化的公共空间, 是一种小众的群体生活方式。正因为是小众群体, 才更具备独特性和专业性, 吸引着画廊、艺术经纪人以及其他相关商业陆续加入。高涨的人气带来了大量的商业品牌店, 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场所。但是一旦发展成这样的趋势, 与艺术家本初的聚居目的也就偏离了。

画廊和艺术经纪人正是利用这种小众群体的独特性, 使得这个区域变得繁荣, 而一旦繁荣, 就消解了艺术家群居的小众性, 消解了这个艺术区之所以“艺术”的特征。此艺术集聚区聚集内容一旦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创作走向展示和销售、由小众走向大众后, 就不再适合艺术家创作, 促使艺术家寻找新的偏远安宁地域, 逐渐迁移出去, 最终导致集聚区转型或者解体。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集聚区发展需求的固有的差异性, 而且这种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

如果解体的艺术集聚区作为日渐衰退萧条的一个区域, 工厂、商业和市民纷纷撤离, 留下了大量商业化的空壳废墟, 没有了大众商业价值, 又可能会吸引新的艺术家群体的聚集。这种艺术家群居的状态和艺术区发展特征的差异性使得艺术家聚集又疏散、迁入又迁出、不断迁徙。而艺术家迁徙的价值就在于艺术家所经之地留下了人们对艺术副产品——与艺术相关的服务业的热衷与拓展。艺术区建立、转型或者解体、再建立, 艺术集聚区在艺术家群居状态和艺术区发展的固有差异中不断重复着由萧条到繁盛、再到转型或者解体, 循环着由“小众始至大众终”的过程。

2. 艺术家群居的另类性和集聚区体制化运营的差异

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是与自由化思潮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转折点的85新潮美术运动, 垫定了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反体制”“反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与格局, 带有浓郁的反体制化艺术色彩。在85新潮美术运动时期, 从北京到全国各个地方形成过很多艺术群体、艺术社团等, 有过一些活跃的艺术运动或展览, 这是如今当代艺术集聚区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源头。艺术集聚区群居的艺术家大多是失去了正式职业的“体制外画家”, 而“体制外”的身份给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 正是这些体制外的自由艺术家, 激情四溢地宣扬和实践着团体或个人的当代艺术理想, 怀着同样的艺术热情逐渐聚集在艺术区里, 由一种潜流变成一种力量, 提示着艺术真正的品格——独立和自由。当代艺术一开始并非与体制有意对抗, 更多在于对自我独立精神和个人生存感受的表达。聚集的艺术家用标新立异的作品, 在这种表达独特思路与观念的需求下, 挑战传统的艺术体制和意识形态, 呈现出前卫特性, 也必然呈现反主流体制的特征。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北京出现的若干艺术集聚区产生了一些受国际追捧的现代艺术家, 受到国际的关注, 似乎也和反体制化的思潮有关联。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缘、底层和自发的特征注定了它不会很快得到认同, 但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大批艺术家自发丛集的艺术区重新被发现, 吸引了大量政府、企业的投资, 由企业组织、政府推动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也大量涌现, 这些艺术集聚区主要是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得到资本的支持和政府的推崇, 是严格遵照商业模式运营的, 而且为了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或财税优惠, 大都积极主动纳入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中。在资本力量的作用下, 艺术集聚区艺术家群居状态追求的当代艺术的或思想的价值让位给了经济的或地域营销的价值。一旦群居的艺术家所追求的“精英主义”被为官方体制所容纳, 或进入消费文化领域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它就会丧失其前卫性和另类性, 而成为一种通俗文化。如果说90年代初的反体制、反意识形态的特征使它具有一定的前卫性的话, 集聚区体制化运营使它很快就沦为了商业的艺术, 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所包容, 艺术家的“另类性”的群居状态, 逐渐在艺术区体制化运营机制中消解。这实质是艺术家群居状态所追求的另类性与艺术集聚区体制化运行的权衡关系, 也是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集聚区运营需求不可调和矛盾, 是艺术家群居状态和艺术集聚区发展方式的永远不可对应的另一种差异性。

三、结语

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区发展特征的对应与差异, 是艺术家群体本身与艺术集聚区发展之间相互牵制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 艺术家群居的生存状态来源于并影响着艺术集聚区的基本形态, 艺术集聚区生存与发展模式对艺术家群体的创作状态又有着巨大的暗示与反馈力量, 这是艺术家群体与艺术集聚区之间互为牵制互为依赖最根本的因素和必然的效应。剖析和了解这种根本因素与必然效应, 将会更有可能和可行地对艺术集聚区的发展进行对应的调整和优化的策略

摘要: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集聚区发展特征存在对应性和差异性, 对应性增强了艺术家身份认同感和创作动力, 促进集聚区产业集群化发展良性循环;差异性导致一些发展成熟的艺术集聚区不断转型或者解体。艺术家群居状态与艺术区发展特征的对应与差异, 是艺术家群体与艺术集聚区之间互为牵制互为依赖最根本的因素和必然的效应。剖析和了解这种根本因素与必然效应, 将会更有可能和可行地对艺术集聚区的发展进行对应的调整和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艺术家群居状态,艺术集聚区,对应差异

注释

11 .魏鹏举.《艺术集聚区与中国当代文化生态》, 《文艺研究》2010.5.135.

艺术集聚区 篇2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新增浦东新区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青浦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金山区枫泾国际商务区、松江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崇明县陈家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5个新的集聚区;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基本建成25个集聚区,完成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新增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并累计引进各类总部机构达到500家,吸纳就业达到100万人,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月9日,本市召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发布《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据测算,到2010年底,全市集聚区完成投资总额约2194亿元,引进全球及中国500强企业408家;2010年实现税收476亿元人民币,年度税收亿元以上的楼宇约有150栋。目前,在“十一五”确定的20个集聚区中,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16个集聚区已基本建成,占到集聚区总项目的80%。

新增的浦东新区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青浦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金山区枫泾国际商务区、松江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崇明县陈家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各具特色,在推动经济转型上各显神通。例如,在世博园区改建而成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内,眼下已有13家央企总部确定落户,世博轴商业街、高星级酒店群建设均破土动工,形态优化与功能转型同步启动,整个区域最终将成为浦东会展商务的新地标。

副市长艾宝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艺术集聚区 篇3

一、河南省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形势分析

(一) 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二者并存

企业用工与就业形势密切相关。就业是每一个劳动者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全国出现了2亿多外出务工群体, 周口市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有270万人, 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5万人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找工作难的局面持续多年, 现在出现了“刘易斯拐点”, 用工形势供求反转, 出现了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拐点”的出现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 而是表现为工资的上涨和用工成本的增加。今后,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二者并存的局面将会持续。

(二) 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环境现状

1. 订单数量和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 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 集聚区内一些企业新接订单增多, 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增加。同时,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 区域就业格局调整, 产业集聚区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容量快速增加。

2. 企业的人才引进观念亟待转变。

企业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也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 以及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流动机制, 同时也缺乏依靠人力资本来提升自身价值的社会环境。要树立有利于人才开发区域的新型观念, 积极探索区域人才开发和树立人本理念, 更好地善待员工, 更多地关心员工, 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资待遇等具体措施, 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 提高员工岗位的稳定性, 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3. 企业尚未充分利用产业集聚

的优势, 盘活集聚区内以及所在地人力资源。产业集聚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包括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各种相关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利用, 而人力资源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动性的资源。因而, 充分实现集聚区内企业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 并就地吸纳劳动力, 是集聚区内解决就业难的捷径。

4. 用工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应

实现就业信息与求职信息畅通与对接。企业用工信息与求职者之间传递渠道不畅, 造成供需不对称, 使一些用工单位招不到人, 一些求职者面对大量招工信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求职者的职业素质、技能水平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一些企业急需熟练工和技术工, 求职者却缺乏相应技能。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 如纺织、服装、制鞋、电子和食品等用工缺口较大, 但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务工人员重视不够。

二、破解河南省周口市产业集聚区用工荒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力

应以加快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提高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应按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和优良的软环境配套措施, 从而有力促进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以周口市扶沟县产业集聚区为例, 该县秉承企业需要什么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原则, 将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作为首要目标。把位置相对偏远的县一职专整体迁入职教中心, 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等部门的20多所学校及40多个各类成人培训机构纳入职业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努力把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成有特色、有规模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 打造成集中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农民工培训、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技术工人培训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新技术研发推广基地。

本着“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服务理念, 加大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扶沟县产业集聚区近期投资1.3亿元、占地45亩的创业园第二服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 可解决5000名员工的食宿问题, 投资600万元建设园区客运站以解决工人的交通问题, 投资1.2亿元建设的绿业园永善医院、园区中心小学、为企业提供生产用水的净化水厂等相继开工建设。

为吸引劳动力和留住人才, 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加强后勤保障, 建成了面积达1.33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创业园服务中心, 并完善了办公、住宿、餐饮、医疗、娱乐等功能。

(二) 突破部门合作壁垒, 加强全社会资源整合力度

解决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问题, 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招工、求职者就业是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事, 要把解决用工问题作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工会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 发挥职能作用, 加强协作, 为务工人员在本地就近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要完善统计和调查制度, 提高对人力资源配置的预测和反应能力, 深入开展入企入户调查, 对企业基本情况、工资水平、人员构成及增减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分析判断企业用工趋势, 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缺工预警。要摸清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信息, 登记造册, 建档建卡, 建立数据库, 动态监测就业流动情况。要强化信息对接, 提高服务质量。

(三)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主动落实优惠政策, 维护工人正当权益

在当前情况下, 必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增强吸引力, 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说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有“惠农”政策, 那么推进工业化就要有“惠工”政策。要优先解决吃、住、行等生活问题, 办好职工食堂, 给职工发放生活补贴;建好职工宿舍, 为已婚人员提供住房;把务工人员纳入申请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范围;重点解决务工人员就医、子女就学等突出问题,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提供定期身体健康检查, 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 子女入园入学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落实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政策, 免费开展技能培训, 支持务工人员进城落户等。

要进一步实行人性化管理, 优化用工环境,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企业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依法为员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 逐步提高工资待遇, 逐步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缩短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强度, 为员工提供培训, 提升员工的素质和发展空间, 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理念, 关心员工, 以礼待人, 以情感人, 以心留人,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 实现产业集聚区内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双向对接, 强化培训, 建立起良性人力资源循环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 实现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的双向对接, 做好产业集聚区的形象宣传, 增进务工人员对产业集聚区的了解和认知。采取现场招聘会、印制宣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送手机短信、发布媒体广告、宣传车、走村入户动员、在城乡繁华地段设立咨询台、让员工现身说法、组织务工人员参观产业集聚区等方式, 让务工人员了解产业集聚区。积极组织校企对接、乡企对接、村企对接, 促进产业集聚区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乡村基层组织开展对接交流,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强化用工服务效果。

开展劳动力定向培训。结合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支持各职业技术学校向企业免费提供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创新技能培训模式。开展校企合作, 支持学校将实训基地设在产业集聚区企业, 把生产过程作为学习项目和教学内容。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鼓励学生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学的方式, 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加强工人技能鉴定考核, 建立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技能劳动者储备库。 (该文系2011年度周口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用工荒问题破解措施研究”, 项目编号:zknuqn201109B;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

艺术集聚区 篇4

一、完善政府配套服务是产业集聚区提质发展的关键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2009年规划启动, 经过6年的发展, 已经由量的“集聚”而生质之“转变”。《2014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显示, 全省已经建成180个产业集聚区;收入超百亿的特色产业集群达100个;截至2014年9月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 763家,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 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战略支撑。

面临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挑战, 河南产业集聚区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初期靠土地优惠政策招商的发展阶段已经不可持续, 要吸引资本, 政府就要练好内功, 以高品质服务吸引并留住资本, 产业集聚区到了提质发展的新阶段, “三上一提高” (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成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新目标。实现新目标, 最缺少的既不是项目, 也不是人才、资金, 而是有利于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即“土壤”与“气候”。初始时美国128公路地区和加州硅谷同属于产业集聚地带, 尽管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但技术接近, 而且在同一市场活动, 但现在的美国128公路地区和硅谷早已不在一个发展层次上。硅谷良好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环境及完善的政府配套发展服务体系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只有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得以形成和完善,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集群、裂变、迭加) 才会发挥出来, 产业集聚区才会有内生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一书中谈到,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 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 调了多少人, 研制出多少技术, 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政府配套作用分析

(一) 主要做法及发展成效。

近年来, 河南省各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 集聚创新资源, 积极搭建管理服务平台, 初步打造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软环境, 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管理体制。

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新模式的开始。省里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 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 组织有关考核工作。各市、县、区也分别建立了专业型、服务型的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具体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规划实施、政策落实、要素保障和统筹协调等工作。

2. 创新管理政策。

为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河南省提出建立健全“政策引导、要素保障、配合联动”的三大机制, 形成了三大核心政策体系:一是解决合法合规建设问题的“三规合一”政策 (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严密套合) ;二是解决发展的基本内涵问题的“四集一转”政策 (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 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三是解决发展模式问题的“产城互动, 融合发展”政策。

3. 创新管理制度。

其一, 强化考核制度。每年年初, 省委主要领导分成小组, 率队对全省18个省辖市的180个产业集聚区情况观摩交流, 然后进行点评、考核、排序, 评出“十强、十快、十先进”产业集聚区授牌嘉奖, 鼓励先进, 惩戒落后。其二, 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三年”的财政激励政策, 激发产业集聚区的活力。其三, 采取“增、调、降、退”的动态调整机制, 启动集聚区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了动力和坚实保障。

(二) 河南省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实证分析。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20个示范产业集聚区之一, “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在政府配套服务方面的特点:其一, 政府大力支持。着力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一个综合的服务中心, 把各职能部门集中在一起, 实现一站式服务, 为企业开启绿色通道。从浙江搬迁到民权的香雪海生产基地, 总投资12亿元, 从厂房开始建设到第一台冷柜下线, 经过了短短3个月时间, 是国内制冷行业建厂投产速度最快的厂家, 被称为“民权速度”。其二, 政策保障有力。民权县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实现“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后, 民权县政府通过土地政策、电价政策、财政政策、环保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落户和支持企业发展, 实现发展目标。综合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可以得出结论,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 已经从“拼政策”阶段过渡到“拼服务”阶段, 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赶超发展的“重要法宝”。

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政府配套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产业集聚区步入提质发展的新阶段, 产业集聚区政府配套服务在提升集群发展水平, 加深企业的根植性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 较强行政推动的负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集聚区在成立之初, 大多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着力依靠类似于土地价格、税收之类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偏离了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 导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模糊, 一些偏离集聚区主导产业的项目进入经济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小, 缺乏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配套结构, 产业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 企业的根植性差。一旦低成本的优势丧失, 经济区内的企业就会转移, 给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带来损失。

(二) 体制性障碍亟待破解。

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职权, 目前大都是以管委会的形式实施管理的, 发展空间受到法律界定的限制, 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体制存在着不少摩擦。在现行普遍的管理模式下, 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管委会还没有形成分级管理、独立运营的运作模式, 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 其管理职能与我国现行的某些专项法规如土地法、规划法等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开拓创新的新型管理机构还难以建立, 不能适应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

(三) 多头领导与精简统一的原则不一致。

协同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总体上讲是产业集聚区发展初始阶段一种普遍的模式,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增加了行政成本, 降低了行政效率。县区政府部门,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乡镇政府在具体工作的协同中,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同时, 各乡镇政府大多在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优先的情况下被动为集聚区做配合工作, 加之各乡镇与集聚区没有隶属关系, 实现协调配合需要第三方行政干预, 会给产业集聚区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强化地方政府配套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 客观上要求政府积极推进自身职能转变, 创新管理机制, 搭建高效率的行政运作服务平台。

(一) 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提升。

1. 提升服务政府的理念。

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 政府行为的强势介入有其现实合理性, 但随着产业集聚区进入发展阶段, 政府要及时转变角色, 准确定位, 从传统的行政命令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集群内产业联系、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以及加强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培训机构的互联互通、良性互动等各环节之间的组织协调上, 实施一口受理的“一站式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式服务”等行之有效的首位负责管理措施。唯一连续四年进入全省“十强”的长葛市产业集聚区通过健全三项制度, 为企业发展提供“量身订做”的服务。一是定期走访制度。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 要求分包的领导经常性深入企业,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快速反应制度。设立举报电话, 建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性项目等入驻工作流程, 制定了应急预案。三是督促检查机制。真正体现出以服务为主, 以管理为辅的政府职能上的转变, 产业集聚区量变聚变效应不断增强, 品牌效应已经开始突显。

2. 秉承阳光政府的理念。

集聚区要完善监督制度,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对管委会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进行公布, 对涉及企业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先公示, 后决策, 主动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产业集聚区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争取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 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1.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新型政府管理体制。

各地要参照复合行政和协同政府的理念, 在规范、有效的原则下, 协调处理好高新区与所在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推进区划调整, 使产业集聚区套合到一个行政区划单位, 实行一套班子两套人马,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解决经济发展功能区和行政区划套合的问题, 建立开放式、发展式、整合式的行政管理体系, 形成从规划、土地、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到海关进出口等系列环节的“一体化”体系, 加强对区内各项事务的统一运筹和管理, 确保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顺畅、高效运转。

2. 建立健全专业型、服务型的管委会。

管理就是服务, 按照防止机关化、行政化的要求, 建设专业型、服务型的管委会, 处理好集聚区管委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职能配置, 建立条块结合、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

调研中发现,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推进, 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就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 为产业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平台。一是高规格成立管理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或政委, 县长任主任的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相关县直部门及集聚区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一把手作为成员单位, 根据各自职能统筹推动集聚区建设。二是完善内设机构, 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三是增设派驻机构, 提高管理效率。将职能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 抽调统计、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精干人员设立了派出机构, 逐步形成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格局, 减少横向协调难度, 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 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1.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科学评估和发展。

注重对现行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进行调整, 改革产业集聚区评价考核模式。在年度产业集聚区发展综合考评的指标体系设置上, 应强化对集聚区增加值、税收收入、企业数量、投资规模、外资引用等指标的比重, 将考核重点转向集聚区创新能力、投资环境、品牌建设、运营效益等方面, 更加突出主导产业项目和区内产业关联交易额、相关配套机构设置等集群发展情况, 切实以科学考评体系引导产业集聚区注重集群发展。

2. 对产业集聚区集群采取差别化政策。

产业集聚区的类别不同, 起点不同, 分别制定考证标准, 并根据发展实际对标准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实行动态管理。2014年, 河南省发改委对180个产业集聚区, 按照总量、效益、质量、进度和科技创新等指标进行了考核晋级。其中有16个产业集聚区未达到门槛标准。根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豫办[2014]2号文) 规定, 按照优胜劣汰“优晋劣退”的筛选机制, 淘汰一些不适应形势没有希望的产业集聚区。对全省节约重点产业集聚区, 符合用地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质量高、速度快等条件, 经考核后给予奖励, 在增量土地指标、环境容量配置和政府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 这要求集聚区政府在准确定位角色的基础上, 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制定集群政策, 推动产业发展;改变发展环境, 提升承载能力;找准产业定位, 科学统筹规划, 为产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41~43

[2]寇作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化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初探[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1999, 26 (2) :17~18

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析 篇5

一、河南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意义

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载体, 这实际上是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来使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以人为本在经济方面最基本的表现应当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体到今天, 毫无疑问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仍然是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我们推进工业化也好、促进城镇化也好, 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享受现代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成果, 实现整个经济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就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两者来说, 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目的, 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手段。只有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才能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 才能最终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1. 河南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 以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说, 所谓的工业化, 不仅仅是看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还要看工业就业的比重、看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否工业化了。如果仅仅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很高, 而非农就业水平很低, 人们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上, 那么这样的工业化与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如果仅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来判断, 2008年河南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4.5%, 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加起来占85.5%, 可以说工业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 看三次产业就业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我们就能发现问题了。截至2008年底, 河南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8.8∶26.8∶24.4。第一产业的就业占48.8%, 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合计为51.2%。非农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 48.8%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只创造了14.5%的财富, 其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自然不会太高。而提高这48.8%的就业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只有靠加快河南的工业化步伐, 为他们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如果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 即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二、三产业趋同的话, 按当前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14.5%计算,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也应该是14.5%左右, 也就是全省还有34.3%左右的就业人员需要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2, 000万。

2. 河南需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以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 并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拓展发展空间。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仅仅是就业方式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应该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转变, 而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转变在传统农业的居住方式下是无法实现的, 只有在人口集中、居住方式转变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也就是要提高城镇化水平。2008年底, 河南城镇就业人口只有976万, 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6.7%, 而乡村就业人口高达4, 859万, 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3.3%。在83.3%的乡村就业人口中, 只有48.8%是属于第一产业就业, 其他34.5%的人口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 也就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与收入来源已经工业化了, 只是他们的工作与居住地点仍然在乡村, 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等还没有转变, 他们还没有真正城镇化。这部分就业人口的数量差不多也是2, 000万。另一方面, 这2, 000万就业与收入来源已经工业化、但还没有城镇化的就业人口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需求。非农就业已经使这2, 000万就业人口具备了相应的购买力, 但是农村的生活基础设施尚无法支持他们转变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尤其是消费结构, 所以他们的消费需求无法释放出来。而且, 这部分消费需求仅仅通过家电下乡等政策是无法充分启动的, 因为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使他们不具备很多现代化生活设备所需要的使用条件。只有加快人口集中居住及生活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 也就是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这2, 000万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的人口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 形成现实的市场需求。这2, 000万就业人员及他们所供养人口的城镇化, 不但会释放出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 而且会带动房地产、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需求, 为河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加快城镇化推进的步伐, 不仅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也是河南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之所在。所以, 河南的工业化与城镇化面临两个“2000万”的问题, 即:一是有“2000万”就业人口需要在已经实现非农就业的条件下完成城镇化;一是有“2000万”就业人口既需要从第一产业就业转向非农就业来完成工业化, 又需要转变居住方式来完成城镇化。所以说, 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面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河南提高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空间载体。

如前所述, 河南有2, 000万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的人口, 还没有真正城镇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首先, 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就业人口的空间集中, 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布局分散是河南农村工业呈现的一个重要空间特征。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 基本上每个村都有工业企业。企业空间上不集中, 那么就业人口自然也不会集中, 于是企业及就业人口均在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自然村落分散布局, 城镇化水平提高缓慢。其次, 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制约了工业化推进的步伐。空间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由于分散布局在农村, 基础设施水平低, 城镇化水平低, 人力、财力、物力等等一系列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都无法形成集聚优势, 造成大量在农村分散布局的企业素质普遍不高,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发展的稳定性差, 平均寿命较短, 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所以, 产业的分散布局、人口的分散居住, 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消费与投资需求的扩大, 不利于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 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我们迫切需要促进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中,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把工业化与城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互动, 快速提升河南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而产业集聚区恰恰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空间载体。

1. 产业集聚区是企业空间集中的载体。

我们知道, 工业生产对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公共基础设施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而且决定了企业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但需要大量的投资, 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当分散布局时, 每个企业需要进行相对独立的基础设施建设, 支出相应的投资。但是由于单个企业的实力有限, 无力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基础设施, 所以布局分散时每个企业的基础设施水平都很低, 而且利用率也不高。同时, 这些分散的基础设施都要占用土地, 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费性使用。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可以让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发展, 不但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 而且会减少土地的占用。

2. 产业集聚区是同类产业或者相关产业关联发展的空间载体。

建设产业集聚区不仅能够促进工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提高投资利用率并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更重要是能够让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发展, 形成集聚优势, 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空间集中, 一方面使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绝对规模扩大, 便于企业获得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规模经济 (原材料采购规模扩大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 并催生专业化采购服务, 降低采购成本;销售规模的扩大与市场份额的提高能够大大提升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为产品打开销路, 并有助于促生本地交易市场与专业化销售队伍的形成, 降低销售成本) , 并带动中间投入部门、专门化机械设备、相关辅助行业等的发展, 所以既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又有利于提升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 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空间集中, 可以使企业之间联系加强, 提高产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 获取分工经济的好处。并促进企业之间在生产、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带动本地熟练劳动力与专门技能人才的产生, 既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又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所以,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空间集中, 形成集聚优势, 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并提升企业与产业的整体素质。

3. 产业集聚区是人口空间集中的载体。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不改变人口在各个自然村落分散居住的空间状态, 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那么, 人口的空间集中如何实现呢?人口的空间集中必须以为广大农民创造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先决条件, 没有就业机会人口是无法集中的, 即使集中了也没有意义。而非农就业机会的创造, 要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河南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工业的分散布局, 如果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带动产业关联发展、带动产业规模扩大, 自然会带来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产业的空间集中自然会带来就业人口的空间集中, 通过就业人口工作地点的变化带动他们生活与居住地点的变化。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逐步推进这部分人口的居住方式由分散转向集中, 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 没有劳动力的供给企业生产能力也无法扩大。河南劳动力总量很多,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仍然分散布局在广袤的自然村落中, 具体到某一区域时人口总体数量并不是很多, 劳动力供给也十分有限。河南一些工业相对发达的地方, 就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 工业发展及空间集中与人口集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工业的发展与集中, 人口就无法集中;没有人口空间集中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难以为继。所以, 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可以以产业集中带动人口集中, 而人口集中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空间集中, 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口集中的良性互动。

4. 产业集聚区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凭空出现的, 必须有其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 那就是工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空间集中。第三产业是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行业, 没有第二产业发展, 没有一定规模的消费人口, 就没有服务对象, 就没有市场需求, 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既然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 是人口集中的载体, 那么产业发展与人口集中所带来的市场需求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所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如果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撑, 就会出现成本的上升与竞争力的下降。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与规模扩大, 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会不断增加, 尤其是对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人的生活半径是有限的, 区域内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就不能为劳动者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就会造成劳动者生活成本的上升, 并不可避免地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 不便的生活条件还会成为企业吸引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障碍, 至少影响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决心, 所以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升级和管理转型的人才“瓶颈”, 影响企业与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工业发展、人口集中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必须通过三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对集中才能实现, 而产业集聚区恰恰能够为三者的结合提供一个空间载体。

5. 产业集聚区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空间载体。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工业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城镇就是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的场所, 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城市是无法存在的。工业的发展与空间集聚, 带动人口的集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集聚, 是城镇发展的基础, 是城镇发展的活力之所在;反过来, 城镇化水平提高了, 人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了, 消费水平提高了, 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有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集聚区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结合的空间载体,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来促进产业空间集中, 带动人口空间集中与第三产业发展, 自然就会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最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综上, 产业集聚区不但是产业空间集中与关联发展的载体, 也是促进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载体。这实际上是河南经济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所要经历的一个综合过程, 而产业集聚区恰恰能为实现这一过程提供一个空间载体。所以, 在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 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又尊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实现中原崛起、加快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 对此必须有深刻的理解。

二、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认为,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产业问题。

虽然从理论上说,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有助于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是如果操作不当, 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以后, 最终没有产业进驻、或者不能形成集聚优势, 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成为新一轮的“圈占土地”。因此, 产业问题是产业集聚区发展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1. 产业选择问题。

本文认为, 产业选择方面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就河南的现实情况来说, 应该大力倡导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适当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首先,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低端产业、附加值低, 所以忽视它、甚至看不起它。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并不是谁想发展就能发展、想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 它需要很多条件, 应该说河南大多数的县市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都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节约的产业, 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大量的投资, 而且吸纳就业较少。在全国的经济体系当中, 河南恰恰是资本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省份, 所以这些产业与河南的禀赋状况并不适应。当然不是说河南不能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像郑州、洛阳等基础较好的城市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但整体来看河南尚不具备大范围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条件。

其次, 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河南解决就业问题,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前面的计算, 目前河南尚有2, 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非农就业机会, 但创造就业机会仅仅依靠所谓的大项目是不行的, 要靠中小企业, 要靠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眼睛只盯着大项目, 只盯着高附加值产业, 而不重视、甚至忽略中小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很可能大的没做好, 小的也没做, 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 如果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逐步解决了农村2, 000万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 那么河南的工业化自然会达到很高的水平。事实上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也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的,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它们积累了资本, 积累了技术, 也积累了企业家队伍和管理人才, 所以东部发达地区现在具备了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达到条件, 可以发展资本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东部发达地区过去30年走过的路就是河南现在要走的路, 有些东西能够跨越, 有些东西是很难跨越的。河南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 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积累资本, 积累技术、积累人才, 然后逐步实现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转型与升级。目前, 河南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绝大多数是资源类产业 (见表1) 。河南工业增加值中排在前6位的行业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 其中除了农副产品加工业 (10.12%) 之外, 其他5个产业均是资源型的, 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到河南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4.92%。更为重要的是, 这5个资源型产业中有4个基本上完全依靠不可再生资源, 而另一个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是大部分依靠不可再生资源。但是, 资源迟早要枯竭的。从长期看, 一个地区的经济不可能持久靠资源型产业来支撑, 或者说, 靠资源型产业来支撑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 对于河南来说,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加大其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 逐步缩小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 是保持河南经济社会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战略性问题。对河南来说, 从资源依赖到劳动力依赖就是产业升级, 是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的产业结构升级。

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第三,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有市场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出口萎缩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市场了, 实际上恰恰相反, 萎缩只是暂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现在不会消失, 将来也不会消失, 变化的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地。在地价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 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逐步失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即使国家去救也救不活, 顶多多喘几口气罢了。因此, 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么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升级, 要么等死, 要么转移战场、向内地转移。东部地区失去优势的同时, 恰恰是河南这样的劳动力丰富的人口大省的机会。河南应该借助这次机会, 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个平台, 把东部地区劳动密集行业的产业链、乃至产业集群直接承接过来。

2. 产业来源问题。

产业从何处来是产业集聚区起步的关键。没有产业, 自然就没有集聚, 也不可能有产业集聚区。那么, 产业如何产生呢?一般不外乎两种方式, 一种是外来企业的进驻,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招商引资, 可以称之为“外生”;一种是本地企业的成长, 可以称之为“内生”。这两种类型的产业发展方式, 各有其优缺点。外生型产业有着明显的优点, 一般规模较大, 起点较高, 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较大, 但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 即不容易形成产业链条, 缺乏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外生型企业一般投资规模较大, 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 本地人较难模仿, 一般不能较好地带动本地的创业活动。而且, 招商引进的企业很多属于两头在外 (市场在外、原材料在外) , 甚至有的是三头或者四头在外 (技术与管理团队也在外) , 与本地企业的联系不强, 本地也较难由此衍生出一批相关的配套企业。所以, 外生型企业不易在本地形成产业链条。与外生型产业相比, 内生型产业同样有其优缺点。其缺点是:内生型企业一般起点较低, 初始规模较小, 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甚至漫长的过程, 所以成效慢, 对地方GDP与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小。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河南仍然是相对落后省份, 不少县市仍然具有明显的传统农业社会特征, 本地既不具备较大的市场需求, 基础设施也相对欠缺, 人力、财力、物力均不具优势, 尤其缺乏创业资本。所以, 本地的内生型企业一般初始规模较小, 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发展壮大。内生型企业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本地根植性, 易于在本地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乃至产业集群, 稳定性与持续性高于外生型企业。本地人创办的企业虽然起点低, 规模小, 可一旦他们创办的企业取得了一点成功就会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 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模仿。这样就会带动更多企业出现,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 会促进该产业在当地不断发展壮大, 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此外, 内生型企业由于投资小, 规模小, 有些甚至一开始就是家庭作坊, 所以有很强的自发性, 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低, 相对容易起步。而且, 当本地的内生型企业和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时, 就能够提升本地的产业氛围, 如知名度、熟练劳动力等, 成为招商引资的优势, 使本地产业不断升级与壮大,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应当鼓励内生型发展, 使之在本地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可能这些企业初始规模很小, 技术简单、产品也简单, 而且很多创业活动可能会失败, 但是大范围的创业活动总有一部分会成功。而且, 成功的创业活动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模仿, 不断提升规模与档次, 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这种小企业丛生的工业化模式不仅可以使工业化在全空间范围内全面铺开, 从而在整个区域形成工业化的氛围, 不仅可以造就成千上万的企业与企业家, 支撑地方经济长久持续发展, 同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吸纳到非农产业中来, 快速提升整个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所以, 在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来源方面, 要有两手打算, 既要注重现在, 也要着眼未来: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积极利用产业区域转移的机会, 采用链式招商、集团招商的方式, 争取把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乃至产业集群直接转移过来;另一方面, 长远来看本地企业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虽然本地的小规模创业活动见效慢, 尤其是对财政收入与GDP的贡献不大, 但它们的长远效果是不容忽视的, 要积极地鼓励其发展, 最起码不能阻碍其发展。内生型企业对政府政策的要求不高, 对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不高, 其实只需要在不违反国家法律、不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条件下给以它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可以了。所以, 不能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内生型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

(二) 集聚问题。

1. 规划问题。

如前所述,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促进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结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 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那么, 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从规划开始就应该立足于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把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确定下来, 既要强调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 又要强调产业集聚区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所以, 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工作中既做长远打算, 明确当前如何做、中期如何做、远期如何做, 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 尤其在土地使用方面不要贪大求多, 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落实, 成熟一块, 建成一块, 功能配套, 充分发挥建成区的效能, 由点到面逐步延伸, 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当然, 目前河南有些县市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其产业集聚区暂时尚无法承担工业发展、产业集中、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这一系列功能, 但仍要从这样的高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优势积累的过程, 从工业发展开始起步, 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并通过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是发展的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要紧密联系, 否则就难以为继。只有做好总体与长期规划, 然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地有序推进, 才能少走弯路, 防止造成资源浪费及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不断积累优势, 实现持续发展。当然,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 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产业集聚区规划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要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分步实施。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真正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 严把规划关。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 各级领导、生产企业、工作人员, 都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摒弃贪大求多的惯性思维, 真正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 高度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目前, 尽管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但现实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浪费土地的现象, 如有的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区内, 依然在建超大马路, 规划超大广场;有的企业宽打窄用, 提出较高的占地要求, 而实际厂区非生产用地比重很大等。因此, 在产业集聚区规划设计之初, 就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整体规模, 科学规划园区用地、企业用地、项目用地、交通道路占地、生活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既适当超前, 又要避免贪大求快, 防止建好园区无企业、建好厂房无项目、建好交通无货运, 建好道路无客流等不良现象。第二, 盘活处于闲置状态的存量土地, 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有的产业集聚区是在原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基础上发展的, 园区内存在一些趋于停产倒闭的老企业, 也有一些土地征而不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新企业。对于那些经营困难而无法继续生产的老企业, 应该加快破产重组和改制工作, 利用其闲置土地建设新项目或重组企业, 实行腾地换企, 盘活闲置土地。对于那些土地征而不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新企业, 充分挖掘原有厂区土地的潜力, 将闲置土地尽快用于开发新项目, 或者用于发展新企业。对于以上两类土地的盘活利用, 对于靠内部挖潜、优化土地占用进行项目建设的企业, 地方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第三, 改造农村“空心村”, 相对增加建设土地供给。理论上讲, 工业化与城镇化应该增加耕地而不是减少耕地, 因为土地得到了更集约的利用。道理很简单, 1亩地如果用于农业生产, 可能连一个人都养活不了, 但如果用于建工厂, 可以解决10个人甚至100个人的就业和生活。同样农村一处住宅占用半亩宅基地, 一般只有3~5口人居住, 而在城市半亩地可以居住20人甚至更多。现实却是,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不但没有增加耕地而是造成耕地减少, 重要的原因就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增加工业与城市用地需求的同时却并没有减少对耕地和宅基地的需求, 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集约使用土地的效应无法显现出来。事情的另一面是, 很多农民工虽然在农村有住宅, 但是他们每年大部分的时间 (10个月、11个月) 都不在家居住, 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回家。农村很多住宅常年没人住, 或者一年到头住不了几天, 造成农村存在许多“空心村”, 土地浪费严重。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通过整治“空心村”, 对宅基地和村庄进行土地整理, 推进已经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城镇化。这就需要在严格程序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条件下创新宅基地流转模式, 对于那些已经进城或想到城镇就业的农户, 允许他们通过流转、抵押、出租、入股和买卖等形式处置其宅基地及其上的树木房屋等, 以获得购买城镇住房和自主创业的部分资金, 实现永久性转移。而整理出宅基地可以复垦为耕地, 也可以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总之, 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和协调发展, 对于促进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产业集聚区的具体建设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从长计议, 分步实施。在产业发展和空间集聚两个方面都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才能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最终目的。

摘要: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充分把握这一基本现实的基础上, 河南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 实现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科学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 既要做好长远规划, 产业功能、居住功能与服务功能并重,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 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既要注重招商引资, 又要鼓励本地企业的发展。在产业选择上, 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创造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带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艺术集聚区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

一、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从2011年起,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3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经过近两年来的积极努力,全市文化产业由以往的零散发展进入集聚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盐城市发改委统计,今年1-10月,全市13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7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8%。已运营的12个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48亿元,实现税收3.3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5.6%和86.2%;新增注册企业161个,累计注册企业863个;新增就业1977人,累计就业22575人。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分别被认定为省重点文化园区、省文化科技园区,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益林玻璃工艺制品集聚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全省100家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盐城市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整体规划初步完成

绝大部分集聚区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精心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来引领和统筹园区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聘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精心打造“两极互动、双翼共振、一带贯穿”的文化产业布局;盐城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聚区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设计,园区规划突出水文化和盐文化设计理念,体现了盐城的历史文化精髓;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古镇休闲、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三大板块,着力打造长三角高品质旅游文化景区。

2.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各集聚区不断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注重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动产业集聚,致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已初步形成以海盐博物馆为主阵地,以盐渎公园、盐镇水街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和盐城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盐城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区加快推进亚行贷款海滨生态林及珍禽保护区湿地修复项目,充分整合和利用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资源和丹顶鹤珍禽的品牌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基地。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小软件企业孵化基地及省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分中心,促进文化、创意及科技的紧密结合,不断形成产业规模发展优势。

3.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各集聚区围绕文化主导产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和优秀团队,加快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成功引进上海木马设计、中科院江苏分院、江苏东方旅游品牌研究院等40多家国内著名设计机构。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引进了世纪龙公司、华恒兄弟动漫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研发的教学软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制作的盐城首部原创动画片《糜鹿传奇》获得高度评价。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酷迪·炫动儿童新未来梦想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拟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动漫创意产业园。

4. 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各集聚区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园区特色,不断提升盐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已入驻28家文化企业,吸引了大户户外传媒、盐阜报业集团演艺公司、胡公石书画苑、美盐文化科技、360搜索苏北客服中心、58同城盐城分公司等重点项目集聚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入驻文化企业80家,形成了传媒业、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动漫制作业、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共同发展新格局。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注册企业122家,从业人员6200人,是元宵灯会、海盐文化节、生态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基地,每年平均接待各类游客200万人次,已经成为盐城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二、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客观上讲,由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和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层次、集聚效应、发展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13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集聚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

从面上看,9个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及城南新区均建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但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较大,不平衡现象突出。城南聚龙湖、开发区软件园、盐都中小企业园、东台西溪等大部分集聚区在规划提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基本达到时序进度要求,园区形象不断提升。但也有少数集聚区工作进展缓慢,园区建设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射阳明湖由于规划原因,集聚区建设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响水云梯关由于位置偏僻等原因,开发水平较低,投入效益较差,营业收入为零。

二是部分集聚区发展思路不明晰。

盐城市13个集聚区中,开发区软件园属于信息服务集聚区,盐都中小企业园、东方1号属于文化创意集聚区,东台西溪、沿海湿地等属于旅游休闲集聚区,目标定位比较明确,但也有部分集聚区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模糊,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业态。有的集聚区在设立区中园时,把餐饮区冠名为休闲文化园,把4S店集中区冠名为汽车文化园。有的集聚区只是在服务业集中区中建设了一些文化项目,增添了一些文化元素,存在特色雷同、“泛文化”现象。

三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3个集聚区中,东台、大丰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滨海、建湖由规划建设等部门牵头建设;响水、阜宁由乡镇负责推进;软件园、中小企业园由市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组织实施。部分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的情况,没有形成宣传部门总揽协调、文化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总体格局。

四是配套政策有待逐步完善。

加快推进文化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目前盐城市对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尚未统一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缺乏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方面缺乏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对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新兴业态的培育也缺少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集聚区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快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盐城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影响广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盐城市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城市形象的新符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内涵

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指有主导产业明确、文化企业集聚、产业链条衔接、配套服务健全的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地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集聚区的建设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对现有集聚区进行一次回头看,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集聚区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优化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对照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三个70%的认定标准(园区内发展文化产业的建筑面积、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0%),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发展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2. 进一步理清集聚区建设发展思路

一要立足盐城文化基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重点扶持业态。二要突出特色培育、科技创新,引导各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形成集聚区差异化发展态势。三要加快推进区中园和特色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以集聚区为主导,文化街区、特色楼宇为补充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四要加强品牌园区培育,在现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选择3-5个基础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较高的集聚区进行重点培育,争创国家级重点文化园区品牌。

3. 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建设

各地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水平,推动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畅通集聚区内外交通,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提高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要加强集聚区内展示交易、研发设计、数据中心、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引进市内外各类金融资源,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文化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文化资本运营水平。

4. 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围绕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制定出台重大项目招引、重点人才引进和重点集聚区建设一揽子鼓励配套政策,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财政配套、人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要尽快完善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认定及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管理,明确集聚区退出机制,推动重点园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道路。要逐步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杠杆引导作用,鼓励新兴和创新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要降低准入门槛,倡导全民创业,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5. 尽快完善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科技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充实专业力量,负责全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统计、管理、考核及评优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宣传部门统筹抓、专门班子具体抓的合力推进格局。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探析 篇7

然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其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试图就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发达地区相比,除了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根本的问题是体制落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不良,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直接影响到集群效应的发挥,大大降低了市场效率。

(一)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较高,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阻力较大

河南较为突出的优势产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以这些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大多是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依托国家资源形成的,国有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由于体制的原因,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较弱,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阻力较大。形式上看,一个集聚区内集中着大批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却很低。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而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产业集聚。

(二)集聚区内企业的规模偏小,关联性不高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注重扶持规模较大的企业,却忽视对众多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和研发经费有限,缺乏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手段,高新技术来源缺乏,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集群缺乏活力。另外,由于产业集聚区大多是政府主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相关联的企业自发集聚起来的较少,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引导,没有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产业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主导产业带动力不强

产业集聚区发展较好的区域,一般都有一个或两个明显主导的产业,产业的关联度较高,带动力较强,由此可以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吴昌南认为,产业集聚区内各企业只从事自己在产业中最具竞争力、最具优势的业务,也就是要有主导产业,那么,区域内的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因此增强。而河南省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如尉氏县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但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少,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带动力不强;周口市川汇区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仅仅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但其产业规模并不大,集中度也不高,因而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不能带动与其相关联企业的发展。

(四)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机制

目前,河南省城市群缺乏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各城市的规划存在非一体化的倾向。造成了区域内各城市在产业投资方面存在明显的重复建设现象。不少地方和企业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性缺少基本认识,特别是缺少产业集聚的概念。一些地区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往往提出“大而全”的计划,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如一个市县)范围,要三次产业均衡发展,要发展一系列热门产业。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周边各城市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的问题突出,很多地方存在倾销性的招商行为。由此反映出现有体制中还存在着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和壁垒。

(五)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整体竞争力不强

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层次不高,多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方面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大企业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不高,只是一味的模仿,没有自己的创新品牌,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来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受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企业的规模经济及城市的规模经济难以形成。

(六)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不太健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多数企业正是由于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而不愿进驻集聚区。另外,产业集聚区内服务体系也有待完善,如金融、营销、广告宣传、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些应有的中介组织,如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物流配送、物业管理等基本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到位,给集聚区内的企业造成诸多不便,大大降低了产业集聚区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而不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导致集群内的产业竞争力不高。

二、发展产业集聚区,提升河南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产业集聚区不但是产业空间集中与关联发展的载体,也是促进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载体,因此,笔者从产业和集聚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以提升河南省的产业竞争力。

(一)产业的视角

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有助于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如果操作不当,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以后,最终没有产业进驻、或者不能形成集聚优势,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产业问题是产业集聚区发展最基本的问题。

1. 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加快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而河南省的工业化面临着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就业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又需要通过转变居住方式来完成城镇化。因此,就河南的现实情况来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河南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全是低端的、附加值低的产业。目前,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需要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因此,创造就业机会仅仅依靠所谓的大项目是不可行的,还要靠劳动密集型企业。河南可以借鉴东部发达城市的发展思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积累资本、技术和人才,迅速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转型与升级,提高工业化进程的速度。

第二,转变资源依赖的现状,开发节能、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从河南省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河南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绝大多数是资源类产业(见下表)。

河南工业增加值中排在前6位的行业,除了农副产品加工业之外,其他5个产业均是资源型的,其增加值占河南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4.92%。而这5个资源型基本上都是依靠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一直依赖资源型产业,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缩小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是保持河南经济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战略性问题。河南应抓住机遇,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个平台,吸引东部地区的优秀项目,积极承接其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移。

2. 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吸引外来企业,也即是招商引资,我们称之为“外生”产业;二是本地原有企业,我们可称之为“内生”产业。

这两类产业各有特点点。“外生”产业一般规模较大,起点较高,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较大,但形成产业链条有较大困难,发展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与“外生”产业相比,“外生”产业虽然起点较低、初始规模较小、成效慢、对地方的贡献小,但其容易形成产业链条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河南省不少县市仍具有明显的传统农业社会特征,基础设施相对欠缺,缺乏创业资本。所以,内生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壮大。但内生型企业投资少,规模小,有很强的自发性,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低,并且容易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

所以,在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来源方面,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可以把产业集群直接转移过来;另一方面,重视本地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地缘优势,不能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内生型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

(二)集聚的视角

1. 政府积极参与,科学规划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促进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结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最终目标是促进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政府应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确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方向,并出台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资源、产业等优势,精心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发展区域,分步实施,建设好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等公用设施项目,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集聚区企业有序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

虽然河南省部分县市的产业集聚区暂时无法承担其应有的功能,但仍要从战略的高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做好总体与长期规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尽量少走弯路,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一,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严把规划关。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应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珍惜土地资源,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整体规模,科学规划园区用地,做到节约每一寸土地。第二,改造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经营困难而无法继续生产的老企业,应加快破产重组和改制工作,利用其闲置土地建设新项目或重组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对于那些土地征而不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新企业,应充分挖掘其潜力,尽快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新企业。第三,改造农村闲置土地,相对增加建设土地供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增加工业与城市用地需求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对耕地和宅基地的需求,造成了许多农村房屋空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宅基地和村庄进行土地整理。在严格程序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条件下创新宅基地流转模式,允许农民通过流转、抵押、出租、入股和买卖等形式处置其宅基地等,以获得购买城镇住房和自主创业的部分资金,实现永久性转移。通过改造农村闲置土地,可以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空间上的支持,提高河南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河南产业竞争力。

三、结语

总之,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提升河南省产业竞争力,促进河南省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从长计议,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要借鉴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聚的经验,准确把握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

参考文献

[1]河南产业集聚初现“优化效应”政府优惠政策将延续[EB/OL].(2010-04-04)[2010-04-10].http://www.cnr.cn/hnfw/xwzx/yw/201004/t20100409_506261199.html

河南创建发展产业集聚区价值思考 篇8

1 价值使命之一:力促“三化”协调

“三化”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工业化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品服务、产业支撑和就业岗位, 城镇化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需求、空间和环境, 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农产品、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我国过去曾经长期坚持以牺牲农村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发展工业和城镇, 不仅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和一系列问题, 也制约了“三化”整体发展水平。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显示,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能否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三化”应该协调发展, 只有协调发展, 才能互促共进、科学发展。

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径是产业集聚区建设最重要的价值使命。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产业集聚区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等三大体系的有效载体”,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明“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 “是区域科学发展的示范载体”。可以说, 河南提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初衷就是要探索一条“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 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应是产业集聚区建设最重要的价值使命。

产业集聚区建设验证了“三化”可以协调发展, 并为河南提出“两不三新”协调发展道路提供了实践依据。生态文明下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走的就是一条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纳入现代城镇体系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走的就是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同时由于产业集聚区吸纳了许多农民工就业, 不少人已经变农民为市民, 迁居到集聚区或城镇生活, 这就为实现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种粮大户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可以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前提下影响、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不仅告诉我们“三化”完全可以协调并进地发展, “三化”之间本身不应该存在矛盾或成为对方的发展障碍, 关键是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扬长避短, 良性互动;同时还告诉我们“三化”与“两不”可以兼得, “三化”与“两不”也不存在根本的、天然的、必然的矛盾, 可以有机融合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实践中。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验证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也验证了“两不”与“三新” (三新即三化) 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为中原经济区确定和走好“两不三新”协调发展道路提供了示范载体、实践依据和战略支撑, 使河南找到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突破口。也正是因为河南提出要走“两不三新”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才能顺利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

2 价值使命之二:力促经济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转轨的步伐不断加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并得到不断完善, 经济转型的制度瓶颈正在破除, 经济转型的领域开始更多地专注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空间布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集群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集群的基本载体或生态群落, 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推动经济转型的重点和关键领域。当前河南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在集聚区, 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在集聚区, 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在集聚区, 产业发展的增量集中在集聚区, 全省产业集聚区内初步实现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 具备了一定规模, 集聚区的产业功能初步显现, 2011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8.4%, 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3.1%。正是产业集聚区内各类企业的发展, 支撑了全省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和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另一方面,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瓶颈约束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中需优先发展、做大做强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也必然落地在产业集聚区内, 借用产业集聚区平台发展壮大。从这种意义上讲, 全省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产业集聚区产业的发展壮大, 有赖于产业集聚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规模的提升, 产业集聚区就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支撑。

产业集聚区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载体支撑。从国内外形势看, 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并不断加强;而且落后地区推动经济转型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河南各地通过产业转移推动了一大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成功落户集聚区, 仅2011年就引进海尔集团、百威啤酒等87家行业龙头企业,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246.8亿元, 占全省的55.9%。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产业集聚区还将在今后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各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传统农区、落后县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河南规划建设的180个集聚区有120多个分布在县域境内, 其它集聚区也多分布在城郊周围, 过去基本上都属于传统农区, 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造就了新的增长极, 也为传统农区经济转型找到突破口。事实上, 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已经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最快捷、最有效的发展手段, 是捷径, 更是利器, 尤其是将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直接嫁接到中西部落后地区、二三线城市及县乡经济体系之中, 产业经济下移渗透的空间更广, 层面更深, 也更彻底, 破除了过去大企难下县、依托大中城市的樊篱, 直接改变了整体经济布局, 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 产业集聚区推动经济转型、尤其是县乡经济转型的价值不可低估, 它引起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变革, 不仅改造了传统产业, 也改造了城乡社会及人的生产生活状态, 是一种大变革、大调整、大进步。

3 价值使命之三:力促自主创新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 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当重要, 为此国家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不断加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河南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措施。

产业集聚区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河南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产业集聚区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 在实际运行中产业集聚区也确实发挥了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河南省积极开展科技型项目的招商引资, 不断加大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力度, 加大集聚区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力度, 各地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不断增多。例如2011年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69家, 家家建有研发中心, 其中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6家,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理工类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2100名;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拥有省级研发中心16家, 9家单位受国家法定标准管理机构委托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38个, 高新技术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经费平均占到销售额的3.9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集聚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0%以上, 已被命名为国家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区;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也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2大产业, 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音影3条产业链, 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 有望将信阳打造成为中国新一代显示器件的技术创新中心……各地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为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各地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产业集聚区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价值作用不断增强。《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2009—2020) 》提出到2020年基形成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 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等具体指标。2011年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增强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工程、各类科技计划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重点向产业集聚区的骨干企业倾斜支持等相关要求。河南每年评出的十强产业集聚区、十快产业集聚区及十个先进产业集聚区都是自主创新、科技支撑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事实证明哪里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自主创新上的作用, 哪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就会发展的更快, 经济转型升级的速度和空间就会更大。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作为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 在提高科技研发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必将在推进全省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Z].2008.

[2]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Z].2009.

[3]河南省政府.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2009—2020) [Z].2009.

[4]河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0.

[5]河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1.

[6]佚名.河南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篇[EB/OL].中国产业集聚区网, 2012.

[7]张大卫.在全省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2.

上一篇:322下一篇:数学合作技能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