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2024-05-05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精选十篇)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1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然而, 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 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 产业集聚特征明显, 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 吸纳就业充分,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企业 (项目) 集中布局。

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的企业、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 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发展, 这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 增强集群协调效应, 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3、资源集约利用。

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 提高土地投资强度,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4、功能集合构建。

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 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 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 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首先, 管理体制不顺。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 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 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 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 没有决策权, 工作效率较低;其次, 目前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大部分定性为全供事业单位, 人员属事业编制, 有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公务员因担心失去公务员身份而不愿调到管委会工作, 影响人才引进。

2、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融资难度大。

产业集聚区由于成立时间较短,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 尽管在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但建设资金短缺仍是目前制约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引进社会资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受政策和相关条件制约, 产业集聚区资本运作仍很困难。一是寻找合作伙伴难。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强, 投入高, 产出低。引进合作者后利益怎样分成、土地怎样开发, 尚无明确的政策和经验引导。即使一些社会资本有意向参与建设, 也担心受招投标等程序限制影响其收益, 投资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二是投融资平台建成后没有放大效应, 影响融资能力。上级允许县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可担保3~5倍于注册资金的贷款, 从而将贷款担保能力放大, 但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没有此类政策支持, 影响了融资规模。

3、土地利用率不高。

产业集聚区受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的影响, 与现有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相比, 工业用地指标明显受到限制, 也制约部分项目进驻;产业集聚区受节能减排影响, 环境容量压力增大, 使部分企业不能引进;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新入驻企业较少, 与规划偏差较大, 造成一些土地的闲置。

4、集聚区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产业集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较少,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较少, 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较少。集聚区内的企业普遍缺少研发机构,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集聚区内目前入驻的企业大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 节能减排问题还需引起进一步重视。集聚区内的企业集聚程度不高, 还没有充分形成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

5、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待健全。

产业集聚区普遍缺乏沟通、交流、咨询和传播的媒介, 缺乏研发机构、专业培训机构、法律服务、融资服务、市场咨询、物流配送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商业、文化娱乐、医疗等配套设施。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建议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理清思路、强化领导、创新方法、健全机制, 打拼新的发展模式。

1、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发展。

实现产业集聚区的预期目的, 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非常重要, 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效。产业集聚区发展, 要做到规划先行。规划思想要坚持“三结合”: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 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 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 做到功能互补, 同步推进, 统筹考虑, 科学规划。要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使集聚区既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 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同时, 要认真落实规划, 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实施一个调, 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2、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鼓励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产业集聚区高效管理体制, 引导产业集聚区实行“政区合一”的封闭式管理体制, 彻底改变不适应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二是上级出台政策, 将集聚区管委会界定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 或适当调配给集聚区部分公务员编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 适当扩大产业集聚区干部人事管理权限, 以吸引、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上级有关部门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设立科研工作站、吸引留学人员等方面向产业集聚区予以重点倾斜。

3、破解资金瓶颈。

一是上级政府要在产业集聚区起步阶段, 短则两年、长则三年, 对集聚区基础设施给予普惠制资金支持加奖励, 待集聚区完成起步阶段后, 再实行对效益好的集聚区进行单独奖补政策;二是产业集聚区在成立投资公司的基础上, 还要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 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如土地、道路等各种可利用的实物资产抵押, 增强投融资公司资本实力。采取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公开出让、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等方式, 经营投融资公司的资产, 发挥资产的放大效应;三是要发挥县域金融部门及企业的融资作用, 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集聚区建设, 着力打破集聚区建设融资瓶颈,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四是上级政府要进一步明晰投融资政策, 从政策层面消除投资者的顾虑, 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4、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西部地区要抢抓机遇, 瞄准东部沿海地区, 紧盯行业龙头企业, 大力引进产业集群, 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引进高端产品项目, 同时也要把周边地区优势资源引进来。要加大招商专业队伍建设, 打破部门和职能界限, 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成立专门招商分局, 整合资源, 强化领导, 强力推进。要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 高密度、高频次外出专业招商, 提高招商效果。要创新招商引资手段, 在积极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委托招商、园区招商。要出台新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 实行招商项目专项引荐人奖励政策, 切实调动招商引资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 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始终。不能以降低环保门槛来吸引外来投资项目, 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严加控制, 超出环保指数的, 坚决予以拒绝。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 真正做到“节能降耗创效益, 减少排放保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5、加速产业集聚, 培育产业集群。

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发展机制, 加快落实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例如电价政策、用地政策以及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等;二是要尽早尽快地按照产业定位, 整合规模较小的企业, 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 使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 形成规模, 做大做强;三是要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提高集聚区产业支撑能力和集聚发展能力。以优势产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政府科学引导, 进行合理布局, 培育和引导集聚区走产业化道路, 走特色发展之路, 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创造效益, 并且引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6、做优做强集聚区企业, 走自主创新道路。

一是要引导企业走规范发展道路。引导各类集聚区内的企业瞄准本行业标准, 积极创建自己的专利, 走规范发展道路;二是要引导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 树立行业品牌, 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三是要以企业为主体, 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形成企业带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对集聚区设立的研发机构, 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给予支持, 加快培养自主创新基地, 发展创新型集聚区。

7、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 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 提高对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更好地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二是加强工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心网络、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环境监测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完善生活配套设施, 为集聚区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三是积极引进人才, 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 抓好人才教育培养, 为企业提供合格、高素质的劳动力, 加快发展与产业定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 为引进企业及外来投资者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广智.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的思考.安阳日报, 2009.11.2.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豫政[2010]34号文件) .

[3]罗璇.对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0.1.11.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2

产业结构调整

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 日期:2011-08-12浏览次数: 2010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发挥湖北比较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增强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一、当前湖北服务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省服务业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2006—2009年间,全省服务业年均增长14%。2006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2009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6.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39%。如果将12%以上的增长看作高增长的话,过去的四年,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服务业第三个高增长时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增速最为稳定、效益最好的高增长期。2009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为28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63.2%。其中,房地产、金融、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分别达到20.1%、11.2%、4.9%,服务业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1、湖北在国家区域战略地位的提升,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湖北成为全国焦点和投资热点地区。国务院先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为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定位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这些重要的功能定位,为湖北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我省在大力推进部省合作工作中规划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具备区域性辐射功能的服务业项目。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适时启动“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为全省服务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全省服务业进入到一个大投入大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服务业投资达443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6%。

2、工业提速有力地支撑了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省”战略,工业发展全面提速,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2006—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33.4%,现代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3.1%,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7%,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产业。

3、内需增长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内在活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到来,全省内需也进入到一个稳定快速增长的新时期,进而带动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9%。同期,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住宿和餐饮增加值年均增长14.4%,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7.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2009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1.5亿人次,同比增长28.8%。

服务业现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但服务业发展不足、总量不大、功能不强、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服务业在发挥湖北优势、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从总量规模看,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在中部地区仅居第三位,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湖南省还低276.2亿元。

二、集聚区正在成为促进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促进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创造相互需求,放大产业扩散效应和辐射功能,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发改委与省直有关部门一道,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狠抓了全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呈加速之势,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较强、带动作用较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正逐步成长为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推动所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有78个,增加值约1000亿元;到2009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126个,实现增加值达到1968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39%。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金融、旅游、物流、信息、文化、中介等六大行业。

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发展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江汉区作为金融商贸业发达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占比已达86%,该区服务业优势已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关注,多次总结推广他们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和做法,并可能将江汉区列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助推江汉区成为武汉及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的服务经济中心。武汉市后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迅速,2009年底,已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13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建设协议,10多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部分后台服务中心。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市场转移和武汉市传统市场批发功能外迁,着力打造“中部最大、全国最好”的国家一

级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个品牌商户开业,包括义乌小商品展馆在内的七大全国性商品展馆首次亮相,100多万种商品集中推出。东湖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已集聚动漫创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动漫作品年制作能力达25000分钟,年总产值突破10亿元。其他城市按照“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襄樊汽车物流产业园区已有物流企业460余家,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游轮集散中心将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中心节点。武汉新港、黄石港、荆州港、咸宁沿江码头等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沿江物流蓬勃发展。

去年三月,省发改委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报请省政府同意及时出台了《湖北省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实施办法》及其评定标准,得到各市州的热烈响应,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促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上半年,省发改委积极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教授组成评审组,对各市州申报的服务业产业园区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评审等程序,22家示范园区和5家备选园区即将命名。从评审的园区情况看,评审组成员普遍感到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展的态势、规模及其成长性比预期情况好得多。我省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好评,多次登载《情况反映》和简报介绍我省的做法和经验,并表示在项目和资金上支持湖北省服务业产业园区的发展。

三、把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把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思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1、加强规划,引导全省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打破现有地区限制,统一规划,以武汉、宜昌、襄樊为重点,充分发挥“一主两副”三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合理定位功能布局全省服务业产业集群,在全省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各市区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围绕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区域功能明确、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的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格局。武汉要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定位商务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商务中心,集聚资本、技术和高端服务人才,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的高端服务业,同时依托武汉城市圈,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以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把服务业培育成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的重要支柱。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群)和“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城市群为为支撑,建设具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物流特色的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

2、突出产业特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借鉴工业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树品牌、创特色,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择优比选,加大投入,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6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金融、创意、商务、产品交易市场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逐步拓展业态和类型。积极推动生产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发挥我省大工业优势,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制造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着重推动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工业企业实施二、三产业分离,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由各地财政视情况对该企业予以适当扶持补助,鼓励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为社会服务;其所购的固定资产符合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以加速折旧。

3、适应新要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针对消费性服务业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充分发挥我省人口多、市场大,消费性服务业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积极适应“内需经济”的内在要求,突破性的做大做强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一江两山”及武汉城市圈内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一批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增强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楚文化、巴土文化、三国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的市场覆盖面。

4、强化服务,创造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环境。创新机制和加大投入是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立健全统计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土地与财税价格支持机制、开放与准入政策机制,以及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推进工作考虑及建议:一是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于近期召开一次全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和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并结合会议的召开,举办一次金融机构与集聚区企业的洽谈活动,推动集聚区的大力发展。三是加大全省服务业专项资金规模,借鉴中部省份的做法,将现在的3000万元资金扩大到1亿元左右,一方面是与国家发改委的服务业项目资金相配套,另一方面针对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3

一、产业集聚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载体

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城市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支撑点。发展产业集聚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产业集聚发展,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创造和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二、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原则

产业集聚区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集中布局。空间集聚是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区是更高层次的园区,不仅要求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发展,而且要求企业通过产业链式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聚协同效应,实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有机联系、有机组合的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三是资源集约利用。集聚区在建设中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通过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模式提供示范。四是功能集合构建。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集聚区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又可以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进而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的完善,不断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

在集聚区规划建设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科学规划。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高水平编制集聚区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其他重大规划紧密銜接,实现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二是融合发展。优化集聚区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和现代服务体系,促进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三是创新发展。推进集聚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综合改革配套措施,增强发展活力。四是开放带动。坚持对外开放、对内协作,创新招商模式,推进战略合作,是集聚区成为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主导区。五是可持续发展。坚持聚集增长与布局调整两手抓,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环境容量、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和节能减排增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完善规划体系,增强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

在高品位上发挥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科学发展示范作用,基础工作是优化空间布局、科学编制规划。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规划体系,增强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一要形成合力,着力构建集聚区规划体系。由于产业集聚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强大的撬动力量,各级政府都倍加重视,所以必须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坚持总体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规合一”,着力构建集聚区规划体系。二要坚持体制创新,着力构建集聚区发展长效机制。加快集聚区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集中要素资源,优化政策环境,积极探索有利于集聚区加快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三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着力增强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集聚区起步工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重点强化投融资平台建设。四要坚持集约集聚发展,着力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把集聚区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平台,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向集聚区集中布局。五要坚持配合联动,着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由分管领导为召集人、有关部门参加的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四、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

建设产业集聚区有两大任务,即承接世界的产业转移和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放眼世界和未来,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服务结构调整。

我国承接世界产业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充分的产业集聚效应,获得了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大为提升,现已成为方兴未艾的世界范围内第四轮产业转移的主动力源。

国际第四次产业转移对于我国来说,无论是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还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都是一次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发挥生产要素组合方面的比较优势——市场潜力大、人工成本低、居民储蓄率高等,结合得好,我们就会发展得更快、更长远。二是有利于打破某些产业的瓶颈制约,实现某些领域和环节的跨越式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增强产业竞争力。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改变这种现状,努力增强产业集群效益。因此,在承接本次产业转移的时候,标准也不能降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就业,但一定要拒绝淘汰落后的技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把目光瞄向世界500强企业和高端技术企业,才能拉长产业链条,造福一方。要办到这一切,关键是要建设好产业集聚区,完善各种服务功能,使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五、发挥特色优势培育主导产业

作为产业集聚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使之能够产生出强大的带动作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产业集聚区有不同的产业优势,这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教育科技水平、资源特点紧密相连。

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们要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发挥这些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

特色优势是集聚区发展壮大的保证,也是主导产业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发挥特色优势的目的是要培育主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有没有核心技术引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纵向领导体制和各部门高效联动的横向协调机制,引导和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积聚与集成;建立健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益的创新投入体制;积极探索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调动技术及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合力,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国家或地方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

一、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从2011年起,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3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经过近两年来的积极努力,全市文化产业由以往的零散发展进入集聚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盐城市发改委统计,今年1-10月,全市13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7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8%。已运营的12个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48亿元,实现税收3.3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5.6%和86.2%;新增注册企业161个,累计注册企业863个;新增就业1977人,累计就业22575人。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分别被认定为省重点文化园区、省文化科技园区,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益林玻璃工艺制品集聚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全省100家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盐城市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整体规划初步完成

绝大部分集聚区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精心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来引领和统筹园区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聘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精心打造“两极互动、双翼共振、一带贯穿”的文化产业布局;盐城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聚区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设计,园区规划突出水文化和盐文化设计理念,体现了盐城的历史文化精髓;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古镇休闲、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三大板块,着力打造长三角高品质旅游文化景区。

2.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各集聚区不断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注重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动产业集聚,致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已初步形成以海盐博物馆为主阵地,以盐渎公园、盐镇水街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和盐城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盐城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区加快推进亚行贷款海滨生态林及珍禽保护区湿地修复项目,充分整合和利用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资源和丹顶鹤珍禽的品牌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基地。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小软件企业孵化基地及省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分中心,促进文化、创意及科技的紧密结合,不断形成产业规模发展优势。

3.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各集聚区围绕文化主导产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和优秀团队,加快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成功引进上海木马设计、中科院江苏分院、江苏东方旅游品牌研究院等40多家国内著名设计机构。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引进了世纪龙公司、华恒兄弟动漫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研发的教学软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制作的盐城首部原创动画片《糜鹿传奇》获得高度评价。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酷迪·炫动儿童新未来梦想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拟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动漫创意产业园。

4. 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各集聚区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园区特色,不断提升盐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已入驻28家文化企业,吸引了大户户外传媒、盐阜报业集团演艺公司、胡公石书画苑、美盐文化科技、360搜索苏北客服中心、58同城盐城分公司等重点项目集聚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入驻文化企业80家,形成了传媒业、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动漫制作业、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共同发展新格局。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注册企业122家,从业人员6200人,是元宵灯会、海盐文化节、生态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基地,每年平均接待各类游客200万人次,已经成为盐城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二、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客观上讲,由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和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层次、集聚效应、发展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13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集聚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

从面上看,9个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及城南新区均建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但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较大,不平衡现象突出。城南聚龙湖、开发区软件园、盐都中小企业园、东台西溪等大部分集聚区在规划提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基本达到时序进度要求,园区形象不断提升。但也有少数集聚区工作进展缓慢,园区建设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射阳明湖由于规划原因,集聚区建设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响水云梯关由于位置偏僻等原因,开发水平较低,投入效益较差,营业收入为零。

二是部分集聚区发展思路不明晰。

盐城市13个集聚区中,开发区软件园属于信息服务集聚区,盐都中小企业园、东方1号属于文化创意集聚区,东台西溪、沿海湿地等属于旅游休闲集聚区,目标定位比较明确,但也有部分集聚区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模糊,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业态。有的集聚区在设立区中园时,把餐饮区冠名为休闲文化园,把4S店集中区冠名为汽车文化园。有的集聚区只是在服务业集中区中建设了一些文化项目,增添了一些文化元素,存在特色雷同、“泛文化”现象。

三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3个集聚区中,东台、大丰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滨海、建湖由规划建设等部门牵头建设;响水、阜宁由乡镇负责推进;软件园、中小企业园由市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组织实施。部分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的情况,没有形成宣传部门总揽协调、文化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总体格局。

四是配套政策有待逐步完善。

加快推进文化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目前盐城市对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尚未统一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缺乏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方面缺乏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对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新兴业态的培育也缺少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集聚区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快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盐城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影响广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盐城市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城市形象的新符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内涵

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指有主导产业明确、文化企业集聚、产业链条衔接、配套服务健全的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地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集聚区的建设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对现有集聚区进行一次回头看,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集聚区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优化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对照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三个70%的认定标准(园区内发展文化产业的建筑面积、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0%),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发展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2. 进一步理清集聚区建设发展思路

一要立足盐城文化基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重点扶持业态。二要突出特色培育、科技创新,引导各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形成集聚区差异化发展态势。三要加快推进区中园和特色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以集聚区为主导,文化街区、特色楼宇为补充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四要加强品牌园区培育,在现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选择3-5个基础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较高的集聚区进行重点培育,争创国家级重点文化园区品牌。

3. 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建设

各地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水平,推动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畅通集聚区内外交通,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提高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要加强集聚区内展示交易、研发设计、数据中心、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引进市内外各类金融资源,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文化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文化资本运营水平。

4. 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围绕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制定出台重大项目招引、重点人才引进和重点集聚区建设一揽子鼓励配套政策,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财政配套、人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要尽快完善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认定及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管理,明确集聚区退出机制,推动重点园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道路。要逐步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杠杆引导作用,鼓励新兴和创新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要降低准入门槛,倡导全民创业,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5. 尽快完善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科技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充实专业力量,负责全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统计、管理、考核及评优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宣传部门统筹抓、专门班子具体抓的合力推进格局。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5

嘉兴市委党校曹小明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新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升级的新阶段。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是新时期嘉兴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一、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动因及对嘉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义

1、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基本动因

(1)政策因素

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迎接服务经济时代到来的重要里程碑。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首次提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因此,宏观政策因素无疑是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动力。

(2)经济因素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特别是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在此背景下,嘉兴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努力突破土地、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和谐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社会因素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促进地方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

2、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对嘉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义

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仅有利于嘉兴发挥沪杭同城效应,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城乡统筹,把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发展空间;而且也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对嘉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规模的扩张和总量的提升。首先,服务业集聚区是城市中信息流量最大,信息流动最为迅速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聚大大方便了信息的交换和技术扩散,也使企业比较容易聘用到所需的专业人才。这种状况一方面提高了市场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和技术扩散,可以产生知识的溢出效应,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其次,相关联的现代服务业在区位上的集聚,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第三,大量的相关企业的在业务上的互补性,对喜欢一站式服务的顾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对扩大服务需求有较大帮助。

二是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化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现代

1服务业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首先,通过品牌效应,可以提高服务企业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第二,通过建立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可以提高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从而使嘉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得到拓宽。

三是有利于服务业的整体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嘉兴集约化、节约型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

二、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和特点

1、发展现状

嘉兴服务业的集聚发展肇始于本世纪初期,与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直接相关。

目前,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嘉兴科技城、海宁经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浙江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中港城商贸综合体、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平湖独山港物流园区、浙北食品交易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嘉兴科技城、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和海宁经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4家服务业集聚区列入浙江省首批(共40家)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嘉兴国际商务集聚区成为浙江省14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全市共有包括上述5 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在内的9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并有南湖区的服务业外包基地嘉兴市电子通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和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产业促进中心等列入国家服务业发展投资计划。

2、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特点

纵观嘉兴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状况,呈现起步相对较、发展相对较快的趋势,其基本特点是:

(1)服务功能日趋健全

各集聚区围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培训平台和统计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了对区内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入区企业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企业发展便利性不断提高,促进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发展。

(3)产业贡献日益提高

如嘉兴毛衫业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园),2009年,仅上缴国税地税就比几年前增长了10倍以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正是集聚区对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所以使服务业的产业贡献不断提高。

(4)生产性服务业力度加大。2009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完成451.1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比前年同期提高28.8个百分点,高于二产投资12.6个百分点,占全部限额以上投资比重的40.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资125.7亿元,增长49.5%。

(5)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嘉兴大部分区、市已建立集聚区专门推进机构,大部分集聚区已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集聚区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3、存在的题和不足

一是整体规模偏小。2009年全市尚无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集聚区,如嘉兴科技城自身技工贸总收入不过21亿元,多数集聚区尚处于规划建设和招商阶段,部分集聚区依然采用传统的“铺摊子”方式发展,集聚、集约发展程度有待提高。

二是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建设滞后。目前,周边许多城市都在几年前就已制订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服务业聚集区发展规划以及服务外包、市场物流、科技服务业、教育培训、总部经济、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等各种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规划。但嘉兴除了市场物流等规划外,诸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服务业聚集区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都还处于编制阶段。

三是高层次服务人才缺乏。尽管近几年来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成绩显著,但就总体而言,嘉兴在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匮乏,对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带来了一定影响。

四是包括服务业集聚区在内的服务业统计基础薄弱,工作严重滞后,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做法

1、重视规划编制,强化政策引导

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十一·五”嘉兴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旅游线路整合和景点建设规划、长三角职教中心建设规划和房地产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制订了嘉兴市商贸网点规划。2006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在服务业市场准入、税费财政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扶持意见。2009年,又出台《嘉兴市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明确提出重点建设嘉兴国际商务区以及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科技研发、创意产业、现代物流和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

为顺应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竞合发展、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嘉兴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及多个功能区块和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从2005年起连续召开全市性大规模、高规格的三产工作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成立了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市区第三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委员会,市三产发展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并确定专门处室主抓服务业,承办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制定有关规划和扶持政策等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协调服务业发展。市县联动,已经形成了合力发展服务业的组织体系。同时制定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发展第三产业考核奖励办法,每年召开一次全市第三产业工作会议,分解落实第三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上下形成合力,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3、创新服务机制和运行模式

为加快服务业集聚进程,积极探索服务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的创新。如:

嘉兴科技城软件服务外包基地由嘉兴科技城联合上海晟峰集团和浙江长三角研究院,采取“官办民营”方式开发建设。

而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是对东栅工业(功能)区实施“退二进三”,改造、建设的文化创意集聚区。

嘉兴国际商务区则实行以市为主、市区联动、区(国际商务区)街(街道)合一的开发管理模式。“嘉兴国际商务区党工委”和“嘉兴国际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各项行政许可事项受市有关部门委托(授权),依法行使。管委会内设若干职能机构,承担相关工作职能。同时调整嘉兴国际商务区域内属南湖区的有关村和社区的行政区划,整合设立新的街道建制。并委托国际商务区管理。

4、推进区域块状经济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走错位竞争之路

区域块状特色经济是嘉兴的一大优势,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加快专业市场发展,走错位竞争之路,是嘉兴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一大特色。为此,嘉兴市以省级“海宁皮革产业群”

和“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建设为抓手,从战略规划提升、空间布局优化、龙头项目实施、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建设等入手,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以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了一条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5、积极招商引资,不断提高开放程度

2006年,嘉兴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积极鼓励民资、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改革和发展。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增势明显,相继引进了麦德龙、沃尔玛、欧尚超市、普洛斯物流、弗玛物流、江南摩尔、易初莲花等国内外著名的商贸业态,合同外资7.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分别增长94.3%和18%,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5%上升至21%,扩大开放领域,提升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近几年,嘉兴服务业招商力度进一步加大,连续举办2009长三角(嘉兴)投资洽谈会、2009嘉兴服务业项目推介会(香港)和2009嘉兴市服务业发展洽谈会(北京)等。2009嘉兴服务业项目推介会(香港)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2009嘉兴市服务业发展洽谈会(北京)签下1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24亿元。除了赴香港、北京等地举办全市性的服务业推介活动外,在各市级部门、各县(市、区)举办的各类投资洽谈活动中,服务业项目也无一例外地成为最大的投资热点。

四、加快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建议

1、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实现服务业集聚区的合理布局

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嘉兴服务业集聚区的布局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全市范围内服务业集聚区的分布还不尽合理。建议尽快出台“嘉兴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打破区域局限,立足全市,对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等各方面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设计、整体运作,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和集约利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明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强化申报和认定工作,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

对符合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的区域,进行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和功能完善,提升其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并鼓励相关产业、企业、人才、资金、信息资源等向该些区域集聚,通过引导和推动,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3、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服务,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既是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根据各地区位特点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发展并合理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品牌和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当前要重点围绕现代物流、科技、商务、软件、创意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对服务一、二产业,对提升城市功能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搭建服务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积极扶持,推进各类服务性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的建设,搭建政府与社会、市场及企业间的各种沟通服务平台,创造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和垄断因素,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有相当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

三是制定集聚区发展优惠政策,对集聚区内企业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与奖励。如用地指标优先,税收、融资、用电价格优惠等政策;在人才引进、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人才基金给予一定的补助;凡是符合条件的集聚区内的企业,优先享受市、县(市、区)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优先推荐申报省、市相关资金扶持;凡入驻集聚区且被列入市服务业重点项目的项目,其项目贷款由地方财政贴息。

5、加强整体营销,着力引进高质量、上档次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建议根据嘉兴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集聚区发展的特点,重点引进高端服务业企业。一是依托嘉兴软件园,吸引软件外包的承接企业落户,形成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加快引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区位、交通和嘉兴综合物流园等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落户嘉兴,提升嘉兴物流服务水平;三是依托中央商务区和运河商务区,吸引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落户,打造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

6、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突出人才战略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6

一、理清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关系

园区建设是解决产业规模少,企业布局分散、整体效益低,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加大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多年的实践证明,洛南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必须实现工业经济的率先突破。

洛南在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要按照“做强矿产业,做大食品业,开发加工业”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布局,坚定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总体思路,倾力打造主导产业体系,倾力打造骨干项目集群,倾力打造亿元企业舰队,倾力打造亿元农业产业集群,大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框架。也就是说,要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必须形成产业集群,而园区正是实现集群发展的最好路子。

二、按照产业发展现状划定重点建设园区

按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并结合当地资源产业布局和现状,洛南重点建设的是两大园区:

一是黄龙钼业小区。黄龙钼业小区企业经过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基建技改,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洛南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园区。但是,当前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仍难以适应钼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诸如生态、环境、交通,环保、布局(包括企业、村镇、设施等方面布局)等较多问题,因而必须加快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步伐,使小区资源配置合理,企业布局合理,安全环保有保障,促进钼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陶岭产业园区。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程,按照产业布局和建设条件,经过专家论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陶岭产业园区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又一建设重点,努力列入省上100个县级产业园区。

陶岭产业园区由三大片区组成:

陶岭工业园位于园区东南部的庙坪乡陶岭村,定位为非金属产业开发园,近中远期项目有九龙公司硫酸项目,鑫兴公司氧化钼焙烧项目,钾长石开发项目,皮革项目、铅冶炼项目、秦丰公司专用肥项目,硅石、陶土、海泡石、麦饭石等开发项目。目前,县上已聘请商洛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对工业园做了详细性控制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硫酸项目和氧化钼焙烧项目已在园区内堪界并实施建设。

食品工业园位于园区西部,与陶岭产业园相连,主要项目有财安公司生猪综合深加工项目、飞鹏公司核桃油项目、九州公司茧丝绸加工项目、成华公司马铃薯精淀粉项目。

加工产业园位于园区北部,与食品工业园相接,主要项目有9.8万。浆板项目,巯基酸钠生产线项目、洛河建材60万吨粉磨站项目等。

黄龙钼业小区和陶岭产业园区已成为洛南当前和今后产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快建设。

三、高标准精心绘制园区蓝图

园区要建设,规划须先行。洛南县坚持“生态立园、产业兴园、科学建园”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园区建设的高起点。

黄龙钼业小区规划。按照小区最终达到日处理钼矿石2.5万吨、年产钼精粉1.2万吨的资源效益最佳化指标体系,按照矿山40年以上的服务年限,按照工业小区发展趋势和黄龙区域实际,通过对总规划的进一步补充,力争将黄龙钼业小区建设成全省一流的工业区,一流的生活区,一流的生态区。

陶岭产业园区规划。按照产业发展集约化、集群发展园区化,园区促进城市化的思路,坚持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条化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推进资源向产业集中、项目向工业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工业项目为重点,编制符合工业发展的规划,规划不仅要包括企业布局,项目摆布以及路桥堤的规划,还要包括对休闲场所、绿化带、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进行规划,使之30年不落后。

四、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产业园区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此,县上提出了四大要求。

一要成立园区建设组织机构。加快园区建设,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建设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乡镇和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园区建设组织机构。各级,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建设,为园区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为园区建设开绿灯,在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物资供应、项目审批、移民搬迁、协调外围环境等方面予以支持,共同促进园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二要按轻重缓急,确定园区设施建设项目。黄龙钼业小区当前要加快抓好九龙公司到金堆桥河堤治理样板工程,规划建设九龙公司、黄龙区域饮水工程,小区内桥的改造工程,进矿道路拓宽硬化工程,移民户的搬迁安置等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要重点抓好企业广场、休闲娱乐、医疗机构等项目建设;远期要抓好美化亮化工程项目建设。通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小区品位,增强小区吸引力,竞争力。陶岭产业园区当前要抓好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项目、入企道路建设项目,洛河大桥项目和江滨大道建设项目等:中期要重点抓好园区村民搬迁安置、学校、卫生所、商业网点、休闲娱乐等设施建设;远期要抓好花石浪水利风景区工程建设。通过这些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三要加大融资力度。园区建设,资金是保障,要采取财政筹一点,企业借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出一点、部门垫一点、向上争一点的“六个一点”方式解决园区建设融资问题。要多渠道、多手段加大融资,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按照《黄龙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积极开展对黄龙钼业小区的厂区矿区库区整治、道路硬化,河道护林带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黄龙饮水五大工程的综合治理。要进一步夯实部门、乡镇、村组和企业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黄龙钼业小区环境治理,要按规划要求,先抓矿区规划的实施,并先从河道治理,路堤治理,河旁道旁治理开始,同时深入库区厂区和村庄治理,逐年实施绿化美化。陶岭产业园区环境治理要按规划要求,从河堤治理和绿化美化入手,提早建设服务于陶岭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以园区产业率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项目建设是园区发展的重点,只有项目落户园区,企业在园区运营,才能发挥园区的平台作用,才能形成产业集群,才能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为此,县上提出了积极实施园区产业项目的具体目标——

一要全力促使黄龙钼业小区九龙公司桥河2000吨选厂达产达效,加快王河沟3000吨选厂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秦岭公司3000吨钼选生产线技改扩建,全面启动西部鑫兴一期计划,建设钼酸铵、钼粉,钼制品,高精度钼和钼合金生产线,不断提高黄龙钼业小区企业采选能力和深加工能力,煅造钼业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总体实力。

二要加快陶岭产业园区飞鹏公司核桃油生产线建设,立即启动建设九州公司1600绪茧丝绸加工项目和成华公司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加快路桥建设步伐,促使九龙公司硫酸项目,鑫兴公司氧化钼焙烧项目尽快入园开工建设。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7

一、完善政府配套服务是产业集聚区提质发展的关键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2009年规划启动, 经过6年的发展, 已经由量的“集聚”而生质之“转变”。《2014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显示, 全省已经建成180个产业集聚区;收入超百亿的特色产业集群达100个;截至2014年9月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 763家,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 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战略支撑。

面临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挑战, 河南产业集聚区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初期靠土地优惠政策招商的发展阶段已经不可持续, 要吸引资本, 政府就要练好内功, 以高品质服务吸引并留住资本, 产业集聚区到了提质发展的新阶段, “三上一提高” (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成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新目标。实现新目标, 最缺少的既不是项目, 也不是人才、资金, 而是有利于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即“土壤”与“气候”。初始时美国128公路地区和加州硅谷同属于产业集聚地带, 尽管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但技术接近, 而且在同一市场活动, 但现在的美国128公路地区和硅谷早已不在一个发展层次上。硅谷良好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环境及完善的政府配套发展服务体系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只有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得以形成和完善,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集群、裂变、迭加) 才会发挥出来, 产业集聚区才会有内生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一书中谈到,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 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 调了多少人, 研制出多少技术, 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政府配套作用分析

(一) 主要做法及发展成效。

近年来, 河南省各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 集聚创新资源, 积极搭建管理服务平台, 初步打造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软环境, 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管理体制。

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新模式的开始。省里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 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 组织有关考核工作。各市、县、区也分别建立了专业型、服务型的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具体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规划实施、政策落实、要素保障和统筹协调等工作。

2. 创新管理政策。

为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河南省提出建立健全“政策引导、要素保障、配合联动”的三大机制, 形成了三大核心政策体系:一是解决合法合规建设问题的“三规合一”政策 (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严密套合) ;二是解决发展的基本内涵问题的“四集一转”政策 (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 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三是解决发展模式问题的“产城互动, 融合发展”政策。

3. 创新管理制度。

其一, 强化考核制度。每年年初, 省委主要领导分成小组, 率队对全省18个省辖市的180个产业集聚区情况观摩交流, 然后进行点评、考核、排序, 评出“十强、十快、十先进”产业集聚区授牌嘉奖, 鼓励先进, 惩戒落后。其二, 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三年”的财政激励政策, 激发产业集聚区的活力。其三, 采取“增、调、降、退”的动态调整机制, 启动集聚区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了动力和坚实保障。

(二) 河南省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实证分析。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20个示范产业集聚区之一, “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在政府配套服务方面的特点:其一, 政府大力支持。着力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一个综合的服务中心, 把各职能部门集中在一起, 实现一站式服务, 为企业开启绿色通道。从浙江搬迁到民权的香雪海生产基地, 总投资12亿元, 从厂房开始建设到第一台冷柜下线, 经过了短短3个月时间, 是国内制冷行业建厂投产速度最快的厂家, 被称为“民权速度”。其二, 政策保障有力。民权县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实现“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后, 民权县政府通过土地政策、电价政策、财政政策、环保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落户和支持企业发展, 实现发展目标。综合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可以得出结论,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 已经从“拼政策”阶段过渡到“拼服务”阶段, 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赶超发展的“重要法宝”。

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政府配套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产业集聚区步入提质发展的新阶段, 产业集聚区政府配套服务在提升集群发展水平, 加深企业的根植性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 较强行政推动的负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集聚区在成立之初, 大多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着力依靠类似于土地价格、税收之类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偏离了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 导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模糊, 一些偏离集聚区主导产业的项目进入经济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小, 缺乏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配套结构, 产业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 企业的根植性差。一旦低成本的优势丧失, 经济区内的企业就会转移, 给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带来损失。

(二) 体制性障碍亟待破解。

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职权, 目前大都是以管委会的形式实施管理的, 发展空间受到法律界定的限制, 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体制存在着不少摩擦。在现行普遍的管理模式下, 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管委会还没有形成分级管理、独立运营的运作模式, 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 其管理职能与我国现行的某些专项法规如土地法、规划法等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开拓创新的新型管理机构还难以建立, 不能适应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

(三) 多头领导与精简统一的原则不一致。

协同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总体上讲是产业集聚区发展初始阶段一种普遍的模式,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增加了行政成本, 降低了行政效率。县区政府部门,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乡镇政府在具体工作的协同中,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同时, 各乡镇政府大多在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优先的情况下被动为集聚区做配合工作, 加之各乡镇与集聚区没有隶属关系, 实现协调配合需要第三方行政干预, 会给产业集聚区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强化地方政府配套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 客观上要求政府积极推进自身职能转变, 创新管理机制, 搭建高效率的行政运作服务平台。

(一) 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提升。

1. 提升服务政府的理念。

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 政府行为的强势介入有其现实合理性, 但随着产业集聚区进入发展阶段, 政府要及时转变角色, 准确定位, 从传统的行政命令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集群内产业联系、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以及加强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培训机构的互联互通、良性互动等各环节之间的组织协调上, 实施一口受理的“一站式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式服务”等行之有效的首位负责管理措施。唯一连续四年进入全省“十强”的长葛市产业集聚区通过健全三项制度, 为企业发展提供“量身订做”的服务。一是定期走访制度。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 要求分包的领导经常性深入企业,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快速反应制度。设立举报电话, 建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性项目等入驻工作流程, 制定了应急预案。三是督促检查机制。真正体现出以服务为主, 以管理为辅的政府职能上的转变, 产业集聚区量变聚变效应不断增强, 品牌效应已经开始突显。

2. 秉承阳光政府的理念。

集聚区要完善监督制度,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对管委会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进行公布, 对涉及企业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先公示, 后决策, 主动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产业集聚区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争取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 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1.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新型政府管理体制。

各地要参照复合行政和协同政府的理念, 在规范、有效的原则下, 协调处理好高新区与所在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推进区划调整, 使产业集聚区套合到一个行政区划单位, 实行一套班子两套人马,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解决经济发展功能区和行政区划套合的问题, 建立开放式、发展式、整合式的行政管理体系, 形成从规划、土地、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到海关进出口等系列环节的“一体化”体系, 加强对区内各项事务的统一运筹和管理, 确保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顺畅、高效运转。

2. 建立健全专业型、服务型的管委会。

管理就是服务, 按照防止机关化、行政化的要求, 建设专业型、服务型的管委会, 处理好集聚区管委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职能配置, 建立条块结合、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

调研中发现,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推进, 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就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 为产业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平台。一是高规格成立管理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或政委, 县长任主任的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相关县直部门及集聚区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一把手作为成员单位, 根据各自职能统筹推动集聚区建设。二是完善内设机构, 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三是增设派驻机构, 提高管理效率。将职能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 抽调统计、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精干人员设立了派出机构, 逐步形成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格局, 减少横向协调难度, 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 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1.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科学评估和发展。

注重对现行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进行调整, 改革产业集聚区评价考核模式。在年度产业集聚区发展综合考评的指标体系设置上, 应强化对集聚区增加值、税收收入、企业数量、投资规模、外资引用等指标的比重, 将考核重点转向集聚区创新能力、投资环境、品牌建设、运营效益等方面, 更加突出主导产业项目和区内产业关联交易额、相关配套机构设置等集群发展情况, 切实以科学考评体系引导产业集聚区注重集群发展。

2. 对产业集聚区集群采取差别化政策。

产业集聚区的类别不同, 起点不同, 分别制定考证标准, 并根据发展实际对标准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实行动态管理。2014年, 河南省发改委对180个产业集聚区, 按照总量、效益、质量、进度和科技创新等指标进行了考核晋级。其中有16个产业集聚区未达到门槛标准。根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豫办[2014]2号文) 规定, 按照优胜劣汰“优晋劣退”的筛选机制, 淘汰一些不适应形势没有希望的产业集聚区。对全省节约重点产业集聚区, 符合用地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质量高、速度快等条件, 经考核后给予奖励, 在增量土地指标、环境容量配置和政府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 这要求集聚区政府在准确定位角色的基础上, 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制定集群政策, 推动产业发展;改变发展环境, 提升承载能力;找准产业定位, 科学统筹规划, 为产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41~43

[2]寇作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化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初探[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1999, 26 (2) :17~18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探析 篇8

然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其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试图就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发达地区相比,除了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根本的问题是体制落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不良,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直接影响到集群效应的发挥,大大降低了市场效率。

(一)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较高,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阻力较大

河南较为突出的优势产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以这些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大多是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依托国家资源形成的,国有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由于体制的原因,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较弱,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阻力较大。形式上看,一个集聚区内集中着大批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却很低。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而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产业集聚。

(二)集聚区内企业的规模偏小,关联性不高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注重扶持规模较大的企业,却忽视对众多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和研发经费有限,缺乏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手段,高新技术来源缺乏,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集群缺乏活力。另外,由于产业集聚区大多是政府主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相关联的企业自发集聚起来的较少,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引导,没有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产业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主导产业带动力不强

产业集聚区发展较好的区域,一般都有一个或两个明显主导的产业,产业的关联度较高,带动力较强,由此可以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吴昌南认为,产业集聚区内各企业只从事自己在产业中最具竞争力、最具优势的业务,也就是要有主导产业,那么,区域内的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因此增强。而河南省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如尉氏县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但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少,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带动力不强;周口市川汇区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仅仅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但其产业规模并不大,集中度也不高,因而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不能带动与其相关联企业的发展。

(四)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机制

目前,河南省城市群缺乏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各城市的规划存在非一体化的倾向。造成了区域内各城市在产业投资方面存在明显的重复建设现象。不少地方和企业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性缺少基本认识,特别是缺少产业集聚的概念。一些地区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往往提出“大而全”的计划,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如一个市县)范围,要三次产业均衡发展,要发展一系列热门产业。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周边各城市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的问题突出,很多地方存在倾销性的招商行为。由此反映出现有体制中还存在着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和壁垒。

(五)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整体竞争力不强

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层次不高,多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方面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大企业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不高,只是一味的模仿,没有自己的创新品牌,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来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受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企业的规模经济及城市的规模经济难以形成。

(六)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不太健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多数企业正是由于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而不愿进驻集聚区。另外,产业集聚区内服务体系也有待完善,如金融、营销、广告宣传、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些应有的中介组织,如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物流配送、物业管理等基本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到位,给集聚区内的企业造成诸多不便,大大降低了产业集聚区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而不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导致集群内的产业竞争力不高。

二、发展产业集聚区,提升河南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产业集聚区不但是产业空间集中与关联发展的载体,也是促进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载体,因此,笔者从产业和集聚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以提升河南省的产业竞争力。

(一)产业的视角

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有助于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如果操作不当,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以后,最终没有产业进驻、或者不能形成集聚优势,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产业问题是产业集聚区发展最基本的问题。

1. 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加快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而河南省的工业化面临着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就业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又需要通过转变居住方式来完成城镇化。因此,就河南的现实情况来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河南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全是低端的、附加值低的产业。目前,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需要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因此,创造就业机会仅仅依靠所谓的大项目是不可行的,还要靠劳动密集型企业。河南可以借鉴东部发达城市的发展思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积累资本、技术和人才,迅速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转型与升级,提高工业化进程的速度。

第二,转变资源依赖的现状,开发节能、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从河南省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河南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绝大多数是资源类产业(见下表)。

河南工业增加值中排在前6位的行业,除了农副产品加工业之外,其他5个产业均是资源型的,其增加值占河南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4.92%。而这5个资源型基本上都是依靠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一直依赖资源型产业,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缩小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是保持河南经济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战略性问题。河南应抓住机遇,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个平台,吸引东部地区的优秀项目,积极承接其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移。

2. 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吸引外来企业,也即是招商引资,我们称之为“外生”产业;二是本地原有企业,我们可称之为“内生”产业。

这两类产业各有特点点。“外生”产业一般规模较大,起点较高,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较大,但形成产业链条有较大困难,发展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与“外生”产业相比,“外生”产业虽然起点较低、初始规模较小、成效慢、对地方的贡献小,但其容易形成产业链条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河南省不少县市仍具有明显的传统农业社会特征,基础设施相对欠缺,缺乏创业资本。所以,内生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壮大。但内生型企业投资少,规模小,有很强的自发性,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低,并且容易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

所以,在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来源方面,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可以把产业集群直接转移过来;另一方面,重视本地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地缘优势,不能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内生型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

(二)集聚的视角

1. 政府积极参与,科学规划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促进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结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最终目标是促进河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政府应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确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方向,并出台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资源、产业等优势,精心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发展区域,分步实施,建设好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等公用设施项目,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集聚区企业有序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

虽然河南省部分县市的产业集聚区暂时无法承担其应有的功能,但仍要从战略的高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做好总体与长期规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尽量少走弯路,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一,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严把规划关。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应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珍惜土地资源,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整体规模,科学规划园区用地,做到节约每一寸土地。第二,改造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经营困难而无法继续生产的老企业,应加快破产重组和改制工作,利用其闲置土地建设新项目或重组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对于那些土地征而不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新企业,应充分挖掘其潜力,尽快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新企业。第三,改造农村闲置土地,相对增加建设土地供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增加工业与城市用地需求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对耕地和宅基地的需求,造成了许多农村房屋空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宅基地和村庄进行土地整理。在严格程序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条件下创新宅基地流转模式,允许农民通过流转、抵押、出租、入股和买卖等形式处置其宅基地等,以获得购买城镇住房和自主创业的部分资金,实现永久性转移。通过改造农村闲置土地,可以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空间上的支持,提高河南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河南产业竞争力。

三、结语

总之,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提升河南省产业竞争力,促进河南省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从长计议,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要借鉴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聚的经验,准确把握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

参考文献

[1]河南产业集聚初现“优化效应”政府优惠政策将延续[EB/OL].(2010-04-04)[2010-04-10].http://www.cnr.cn/hnfw/xwzx/yw/201004/t20100409_506261199.html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篇9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世界主要国家都希望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保持和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美国先后确立“智慧地球”“智能电网”,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研究方向,并提出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计划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日本宣布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加大纳米和核能技术研发力度。新一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新兴产业为龙头、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球竞争已开始酝酿。

江苏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刻,必须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制高点,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009年,江苏省环保厅将“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作为研究项目面向全省组织课题申报;江苏省民政厅批准建立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低碳战略将被正式纳入江苏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年1月,梁保华书记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罗志军省长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切实加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着力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1. 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条件

(1)可再生资源比较丰富。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至2007年底,江苏省林地面积2058.3公顷,森林覆盖率16.9%。林木总蓄积量6030万立方米,年总生长量1002万立方米,耕地面积为4730.48千公顷,水资源498.38亿立方米,湿地资源215.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21.5%,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沿海滩涂面积65.3万公顷,占全国滩涂面积的25%。

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初步调查, 2006年, 江苏省地热资源条件优越的地区面积达3.9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38%,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达56亿吨。

江苏已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核电的省份。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单机容量创全国之最,到2020年,全省规划建设核电装机约1000万千瓦。

江苏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中国三大风场资源之一,实际可开发量居全国第7位,全省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100万千瓦,其中,陆地300万千瓦,近海18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规划将我省沿海建设成为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及设备国产化示范基地。

江苏生物质种类繁多,全省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3000万吨,其中可用于发电的约1000万吨,热值约500万吨标准煤;城市生活垃圾日产近3万吨,热值约5000吨标准煤;大型畜禽养殖场近100处,年畜禽粪便约939万吨(干重),热值约203万吨标准煤。近年来,通过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秸秆气化以及沼气利用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

(2)新能源产业初步形成集群。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产学研合作相当活跃,并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江苏具有发展核电良好的产业基础,目前已有一批实力较强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常州东方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今创集团有限公司、常州飞机制造厂等企业很早就参与了秦山核电站的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负责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厂建设管理和商业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江苏是全球知名的太阳能生产和创新基地之一,已拥有500多家太阳能生产制造商和配套企业,太阳能产品年出口额超过65亿美元。江苏省与美国洛杉矶市于2009年7月17日签署了《江苏省与洛杉矶市太阳能产业合作备忘录》,这是中美政府间签署的第一份可再生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备忘录,并共同投入1500万美元成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江苏太阳能光伏产业总产量和产能均位居全国首位,产值占国内的70%,培育了无锡尚德、浚鑫科技、南京中电、南通林洋、常州天合、苏州阿特斯、江苏顺大电子材料公司等一批新能源高技术企业,拥有6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20多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包括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封装、系统集中和部分设备制造等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2009年1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隆重奠基。该基地是国内首个以智能电网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为主要内容的科研产业基地。该基地将建立“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和8个研究所、10个研发实验室,将有效解决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与清洁能源、互联网经济、物联网技术相促进、相融合,成为创新型经济的新载体。

近几年来,江苏省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较强的集群优势,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风电机组制造能力,一定的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和风电机组配套能力,以及一定的研发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风电产业关联企业已达150余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南京、常州、无锡、南通、连云港、盐城等地区。南京已经形成从定浆距机组、变速恒频机组、逆变器、齿轮箱、智能控制系统、到发电机、风电电力仪表完整风力发电产业链,在阻力升力组合叶片、螺旋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开发中的多项技术为世界首创。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南通航天安迅能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5兆瓦机组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连云港中复连众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叶片、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的齿轮箱等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同类产品首位。江苏的许多高校如徐州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等都在积极介入风力发电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有的项目已进入商业化的阶段。

利用生物质生产电力、气体、液化燃料以及成型固体燃料是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江苏省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主要有:丰县鑫源生物质环保热电厂,兴化4兆瓦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如东和宿迁24兆瓦秸秆焚烧发电项目,无锡1.6兆瓦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太仓1.5兆瓦沼气发电和供热项目,南京7.5兆瓦垃圾填埋气发电等。在生物柴油和生物质能制氢方面,南通碧路生物能源蛋白饲料有限公司、南京清江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无锡华宏生物燃料有限公司、江苏高科石化股份公司、江苏永林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生物柴油中试和生产线建设;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中科院林化所、江苏农科院等院所单位也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有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江苏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大力加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支持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转化平台,促进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创新型园区将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低碳经济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功能区的建设,开发区将成为创新型经济建设的主阵地。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园区把新能源作为长期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

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发展指标体系,中新生态科技城和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是其加快低碳产业聚集的两大桥头堡。目前,该园区正在争取国内首家低碳经济技术转让平台落户,建立碳交易市场。还将构建低碳经济评测中心,建立在线CO2排放评测网站。

由南京大学为江苏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园设计的低碳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园区低碳化发展战略,通过发展氢能源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风电、太阳能热利用和节能材料等重点产业,建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1~2个成熟的大型产业基地及其产业集群,形成3~5个具有中远期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技术储备载体和1~2个技术研发和科技转化的产学研平台。到2013年,初步完成产业基础升级、政策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形成600亿~800亿元低碳产业产值规模;到2020年,基本形成低碳良性发展的格局。

在日前举行的“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上,无锡成功入选“低碳中国贡献城市”,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城市。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启动近4平方千米的无锡高新区光伏产业园规划,香港昌盛科技、美国光伏产业化两大项目已正式落户新园区。根据规划,到2014年,无锡要建成10个以上低碳经济园区,低碳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达70%以上,在低碳经济园内形成2~3个大型低碳制造业基地,培育2~3个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建设3个以上低碳技术研究及转化平台。与此同时,园区内50%以上新建建筑要普及节能减排设计、设施。江阴经济开发区建设“低碳产业园”,引进中国光大公司,并设立总额达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到2015年,无锡将建成较完整六大低碳体系,即低碳法规、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交通与物流、低碳生活与文化、碳汇吸收与利用。

扬州经济开发区先后引进扬州-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中科院半导体研究中心、江苏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半导体照明检验中心、扬州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研究与检验中心等研发机构,与华夏光电、川奇光电、曙光光电等核心企业。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科研单位在开发区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国家级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顺大电子材料公司研发成功国内品质最高的多晶硅产品,即将全面投产。晶澳太阳能、尚德太阳能、麦拓卡夫特光伏浆料、永道无线射频标签等一批项目也在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单晶硅片-电池芯片-电池组-太阳能灯具”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

徐州经济开发区清洁技术产业园内的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厂区一期两条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2010年初竣工投产,年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50兆瓦。该公司最近还要扩充14条太阳能模组生产线,预计年产太阳能模组150兆瓦。该公司与国家城乡建设部合作的“风光专案”也正积极实施,有利于今后开发风光一体的发电机组。

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与欧盟第三代环保组织合作,将南京中山科技园打造成承接欧洲低碳技术与投资的欧盟中小企业密集区。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精心构筑长江新能源产业园,围绕西班牙风电、中核装备、中泰风电、大唐电力等重点项目,配套引进核电装备、风能、光电、光伏等相关企业,延伸上下游链条,形成年产值400亿元的产业规模。

2. 发展江苏省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1)加快构建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态势,结合江苏实际情况,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工作重点、长效机制等。

一是要将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江苏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布署,并与现有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把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和生态功能区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低碳江苏”。二是要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把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开发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三是要重视和加强碳排放核算制度建设,以循环经济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建立“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四是要将低碳经济发展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相结合,积极开展与美国以及欧洲国家、日本等的新能源合作,以引进先进的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为重点,不断增强江苏碳减排和固碳技术支撑能力。

(2)逐步完善江苏低碳经济财税体系。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能源结构、资金技术等制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扶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是应在适当时机出台征收碳税措施,根据含碳量的多少确定税率的高低,并对二氧化碳排放达标的企业给与相应的减免税。二是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低碳经济专项发展基金,组织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三是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采取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导企业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帮助低碳能源企业申请项目和资金。四是要以建立市场机制为目标,尽快完成江苏省的碳交易制度建设,试点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并将低碳交易所的建设与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相结合,实现产业和交易相辅相成的产业链条的延伸。

(3)有效制定低碳经济技术标准。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既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和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突破贸易壁垒的重要技术手段。相对于新能源技术标准的制定,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识的形成,需要适时制定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以引导企业有序竞争。一方面要结合国内低碳技术的研发实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技术标准。另一方面,江苏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要有夺取技术标准话语权的远见和战略,争取在核心部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比如日本汽车企业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抢占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而且也多次把握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4)合力打造江苏经济低碳经济产业集群。

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在产业链高端环节比较薄弱,关键部件和核心工艺技术需要进口,产业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要构建低碳科技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合力打造低碳产业集群,促进低碳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进行低碳产业集群规划试点并逐步推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选择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等低碳产业发展较快、当地政府行政推动力度较大、高新技术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省级现代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或新能源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培育特色鲜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以循环经济为重点,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低碳技术重大攻关项目,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第二,推动低碳经济产业集群战略性调整与重组。环保产业尤其是环保设备制造业是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之一,政府应支持骨干龙头企业跨地区重组和产业转移项目,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创新型战略联盟的组成,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对重组企业给予资本注入、融资信贷、资产划转等优惠政策。同时,也要从资金资助与激励机制上给予环保中小型科技企业以有力的支撑,把目前各部门分散扶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计划、基金加以有效整合,提高专业化管理运作水平。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究 篇10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

实施产业集聚区战略是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应, 引起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 并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培育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提升了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在我国, 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往往总是存在一定规模和形态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的竞争力比其他地方强, 如我国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发达地区, 都打造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河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 有力地提升了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二)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整合优化了中原地区的资源

产业集聚区经济的发展, 有效地解决了河南省的就业问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 拉长产业链条, 促使区域内劳动力需求增加。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伴随着集聚区建设的过热, 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集聚区发展质量偏低等问题, 下面一一予以论述。

(一) 产业集聚区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分工, 造成产业重叠, 过度竞争, 无法形成区域和产业优势。以洛阳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为例, 该集聚区内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生产较为分散, 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较少。

(二)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伴随性问题。伴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集聚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显得日趋紧张。产业集聚区在进行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同时, 也带来污染物排放的集聚, 使本来可能分散排放的污染物, 集中在某一区域集中排放, 处理不当, 将会形成新的污染源。政府在引进项目时, 引进了相当一部分环境污染性企业, 但由于产业集聚区环保监管力量薄弱, 产业集聚区环保设施不完善, 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足等原因, 集聚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产业集聚区环境保护问题显得日趋重要。

(三) 盲目扩建, 集聚区发展质量偏低问题

近几年, 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省遍地开花。与集聚区过多过滥伴随的是集聚区发展质量偏低问题。一方面,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政府出于政绩考虑, 往往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重规划, 轻落实”、“重数量, 轻质量”, 造成了集聚区发展质量偏低问题和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

三、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加快产业升级

1. 以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 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先导产业。2.以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为重点, 加快建设和发展各类企业研发中心,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3.针对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 通过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 强化环保意识, 加强项目引进审核, 加强环保检测与监督

从政府角度出发, 一是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资源, 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 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水平。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节能型工业和低耗型服务业, 在钢铁、建材、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三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 狠抓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 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 提高森林覆盖率, 实现土地、矿产、水源、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总之, 要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严格落实责任制, 强化督导检查, 确保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

(三) 优化项目引进, 提高集聚区发展质量

政府在优化项目引进, 提高集聚区发展质量方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打造特色。

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 结合自身产业分布特点, 在“大和强”上下工夫, 整合优质资源, 全力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 以主导产业为支撑, 形成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2. 坚持项目择优, 高标准开展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生命线。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 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中园招商等方式, 在培育区域龙头企业的同时, 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有发展潜力的工业项目, 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 产业链条完整的发展态势。

3. 打造一流服务, 提高项目运作能力, 完善产业集聚区招商、建设和服务功能, 建立“责、权、利”协调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

通过深入企业走访, 发放企业服务联系卡, 建立企业问题台账等, 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 切实解决企业困难, 推进项目进度, 尽快形成投资增量。

摘要: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近两年发展迅猛, 已逐步成为推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河南省的产业格局。但伴随着盲目建设等因素,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极,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先娥, 刘光星.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评述[J].生产力研究, 2010 (05) .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中译本) [M].朱志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上一篇:应处理好的关系下一篇:医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