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

2024-04-09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

调研报告

为了解产业集聚区实施管理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对土地利用情况实施管理水平,实现土地用途管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我局对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一、产业集聚区现状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栾川县潭头镇,主导产业定位是“以发展钼钨高新技术材料产业为主、以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且符合地方资源特色的加工业为辅”。产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0.7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企业法人单位47家,主要是钼及其他矿产品加工企业。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区域规划环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已经省有关部门批复。

二、国土系统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栾川县国土资源局积极服务栾川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中,做好集聚区的土地规划编制

在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初步选定在潭头镇时,正值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时,我局按县政府要求及时编制了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规划和潭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为570公顷,其中起步区70公顷,发展区300公顷,控制区200公顷。为保障发展区300公顷的发展用地,在全市用地指标非常紧张情况下,积极向市局沟通汇报,争取用地指标180公顷,保障了发展区的用地。

2、在集聚区规划调整的同时,做好项目的用地报批服务和建设

年初我局抓住市集中报批用地的时机,在06年补办建设用地的报批中,为产业集聚区申请回30公顷的建设预留地,有效保障了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入驻。另外今年在集聚区内我局牵头建设的公租房用地15余亩,建设面积13300M2,建设270套,计划投资2250万元。已办理相关手续,正在开工建设。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1、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集聚区位于潭头镇,离

县城67公里,道路通行条件差。产业集聚区地势低洼,上游2公里处有县内最大的水库—大坪水库,容量约400万立方,2010年7月24日伊河洪峰过境时水流量为平时流量的200倍,行洪安全无保障。2010年“7.24”特大洪灾,致使区内堰坝、道路、厂区等基础设施和企业生产设备受损严重。

2、环保压力大。栾川县产业集聚区紧邻伊河上游河段。作为洛阳市水源地陆浑水库的干流及郑州市的备用水源地,伊河属于国家二类水质。根据《洛阳市城市区及重点流域新、改、扩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伊河主河道外沿2000米范围内控制新、改、扩建有毒、有害化工废渣、废母液的处置及其它涉重金属类项目,在流域内已建成项目按照政府综合整治要求实行逐步搬迁淘汰机制。由此,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内有3.87平方公里不能再建钼钨加工类项目,可用面积仅剩1.83平方公里。同时,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钼钨加工类项目选址必须保证方圆1公里内无居民居住地、医院、学校、疗养地及食品、药品、电子等加工业,准入条件较高。

由于受到区位、项目引进、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压力及“7.24”特大洪灾的影响,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发

展较为困难。

应对措施: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在发展中面临区位条件限制、环保压力大的困难,结合建设旅游集聚区的必要性,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栾川县产业集聚区从潭头镇调整到县城东部,产业定位由钨钼深加工调整为发展旅游项目。按照县上要求,我局积极与省市沟通,并取得了省联席会议原则同意栾川县集聚区调整的意见,按省联席会议纪要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先行调整。我局立即组织人员会同技术协作单位编制了调整方案。调整后,旅游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065公顷,其中,起步区357公顷,发展区401公顷,控制区307公顷。发展区建设用地指标由潭头镇调出250公顷(留50公顷保障潭头镇区发展)和新一轮土地规划中县城东部新区配置的151公顷保障。新一轮规划修编划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为300公顷,重点保障发展区建设用地。

篇2: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报告

近两年,在项目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上,我区始终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把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作为破解工业发展难题、实现我市新跨越新崛起的重要抓手,积极努力地向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前进。

一、概况及发展理念

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作为省级产业集聚区,位于焦作主城区南部(位于大沙河以北,高压走廊以南地区)。产业集聚区总规模2630公顷,其中起步区面积1120公顷,发展区面积700公顷,控制区面积810公顷。

焦作经济开发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产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为指导,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轴,整合、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资源合理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有机协调和统筹共赢,建设高新型和生态型产业区,使生态型、循环型发展理念在焦作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河南理工大学的入驻和建设,为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走高新技术、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厦工机械、中轴、迈科冶金、科瑞森、中国兵器产业园、卓林数码、蒙牛乳

业、卓立烫印等骨干企业,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提升了集聚区产业层次,发展了先进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光电及新材料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雏形。这些特色主导产业必将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工业结构,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要求,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开始呈现出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国土资源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这一状况在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全集聚区范围内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未建成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不可建设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为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管委会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专门下发了《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办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开展创建“土地管理模范村”活动;将土地执法队伍延伸到了村,在全区23个行政村各聘任一名土地协管员;建立了由检察院、法院、公安、国土、规划等部门共同执法的联动机制,多次开展“打击违法违规占地行为”专项行动。对违建行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有力的遏制了

违法占地行为;为了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我们还相继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整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工作的通知》、《高新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在一系列工作措施的推动下,全区上下的国土资源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二)强化用地保障,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供地实行“有保有压”,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较好地处理了经济发展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矛盾。在向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注重内部挖潜,通过空间、转让、置换、挂钩等盘活方式,使闲置的存量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去年我们盘活了210亩的存量用地,保障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们已经盘活了三宗187亩用地,全部通过挂牌进行了出让,实现土地出让金近7000万元,其中两宗地是原存量用地,两宗工业用地通过空间置换进行了盘活,既合理规范使用了土地,又保障了项目建设需求。近期,我们还将对一宗通过旧村拆迁改造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一系列积极的土地政策,使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

(三)强化机制建设,促进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严格执行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在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项目供地标准,新建工业项目投资不得低于规定的每亩120万元。上半年,我们对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典型工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10家已建成投产的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投资强度为165万元/亩,高于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要求;2010年在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家,平均投资强度达260万元/亩;

严格执行“划拨用地范围”和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事业用地的有偿供给,用经济手段压缩土地需求,努力缓解用地紧张矛盾。

二是为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拖欠土地出让金和违约闲置土地行为的发生,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划拨和出让用地管理的意见》。意见中,不仅明确严格对闲置土地实行收取土地闲置费和闲置土地收回制度,还规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用地的竞买保证金不得低于起始价。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土地受让方必须按照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的20%另行向高新区管委会交纳建设履约保证金。待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按期竣工验收后,返还全部建设履约保证金,逾期将不再返还。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出台“国十九条”规划,土地出让时竞买保证金不得低于出让最低价的20%,比之前的规定翻了一番,而我们的政策就是100%,更严于国家政策。

三是建设土地利用监管信息化平台,对土地利用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重点监管建设项目是否改变用途,布局、建筑系数、绿化率是否符合集约使用的要求。利用焦作经济开发区评价调查成果,正在逐步建立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信息化平台,定期更新补充数据,为挖掘用地潜力,提高产业集聚区土地科学管理水平奠

定基础,提供依据。

(四)改革创新供地与地价体制,灵活供地方式

对工业项目用地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积极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在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同时,减少了项目一次性用地成本的投入。同时,从实际出发,集中优势财力扶持重点工业项目和产业园,保证聚集效益,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档次和规模,减少重复投入,降低开发成本。建立工业项目的地价成本补贴机制,每年从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土地出让金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工业用地成本调节资金,专项用于调节降低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的地价。

篇3: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

北京市镇村产业聚集区是指建立在乡镇或村地域内的二三产业集中地, 是镇村企业聚集发展的空间载体, 包括“十五”时期后陆续建成的村工业大院和乡镇工业小区, 以及2005年北京市农委确立的农民就业基地。镇村产业聚集区一般位于城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 聚集发展了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 是一种通过聚集作用带来积极意义的外部经济的产业体系。北京镇村产业聚集区既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 北京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是由各级开发区以外的工业企业完成, 其中绝大部分的企业位于镇村产业聚集区内。

但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尚未纳入市里统一管理, 存在着发展参差不齐、集聚效益较差、土地利用粗放、产业同质化程度高、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同时, 北京市市级以上开发区产业用地开发程度已近90%, 发展的空间明显不足, 土地资源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首都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充分利用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好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是粗放利用的对称, 均指土地的利用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利用的方向是逐渐由粗放走向集约。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成为土地学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如Richardo和Von Thunen以地租理论为基础, 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型用于城市土地研究;国内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中, 大多数学者采用模糊理论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BP网络模型、基于RS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谢敏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3种用地类型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证分析;白云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婺源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刘庆青等以广东省某开发区为例,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从而验证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参照学者研究方法, 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以北京市个典型镇村产业集聚区作为评价单元,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镇村产业集聚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 以期对北京市农村地区工业产业发展, 土地潜力释放提供依据。

2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现状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大约有200多个, 土地开发总面积约为16000hm2。为了进一步了解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 我们对昌平、怀柔、顺义、密云、延庆的31个镇村产业进行了调研, 截止到2011年, 31个产业聚集区规划面积为6007.81hm2, 共计开发利用面积为4263.91hm2, 占规划面积的71%。入驻企业964家, 实现产值534亿元, 为地方提供就业岗位63896个,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调研的产业聚集区从土地性质上看, 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有少量集聚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征地手续, 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 如延庆的康庄农民就业产业基地、顺义区北小营镇宏大二三产业基地等;二是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各占一部分, 如顺义高丽营镇金马工业区, 已开发土地中有一半为国有土地三是土地性质全部为集体土地, 如昌平阳坊镇工业北区、怀柔桥梓镇农民就业产业基地等。总体看来, 镇村产业集聚区中大约一半为集体建设用地, 10%左右为国有土地,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农用地, 有极个别的产业聚集区中还包括农村居民点用地。

3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为了定量了解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从31个镇村产业集聚区中选择发展较好, 数据较为齐全的大兴区瀛海镇工业园区、通州区星湖农民就业基地、顺义区彩园产业基地、昌平区北京国际信息产业基地、大兴区黄村镇工业园区、顺义区北小营宏大二三产业基地、顺义牛栏山工业区、通州食品工业园区8个典型集聚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监管绩效三个方面开展,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 共选取14个指标进行评价。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评价影响因素因子的权重, 具体见表1。

3.2 评价标准

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在2004年颁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试行) 》基础上, 2008年国土资源部出台并正式实施新修订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将投资强度标准普遍提高15%。北京作为二等地区, 在31个行业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4个行业投资强度要求最低, 至少要达到1555万元/hm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要求最高, 最低投资强度要达到4400万元/hm2, 其他行业的要求介于两者之间。

北京市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大于其他地区, 对工业用地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北京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 (试行) 》中规定:在中心城地区, 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为1.0~2.5;在中心城外地区, 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为0.8~2.0。

本研究中的用地标准, 是在充分考虑国家及北京市的标准基础上, 参照北京市级以上开发区相关数据制定。具体见表2。

3.3 评价结果

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镇村产业集聚区集约利用评价。设有2个有限论域U={U1, U2, ……, Um}, V={V1, V2, ……, Vn}, 其中U是影响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的m个因素组成的论域 (因素集) , V是由n个评价级别所组成的论域 (评价集) 。分别对每个评价因子的m个影响因子Ui={Ui1, Ui2, ……, Uik} (i=1, 2, …, m) 进行一级综合评判, 即设Ui的诸因子权重系数集为Ai={ai1, ai2, ……, aik}, 模糊评价矩阵:

则按下式可求得综合评价结果:

上式中的Bi为Ui的评价等级集, 是多层次综合评判中U与评语集V的模糊关系矩阵R中的第i行元素。

设B为U的评价等级集, A为Ui对U的权重集, 则再次进行二级综合评价, B=AR= (b1, b2, …, bn) ,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 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见表3) 。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 瀛海镇工业园区、星湖农民就业基地以及彩园产业基地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粗放, 其他镇村产业集聚区土里利用在集约性上均为适度。

4 北京市镇村展业集聚区土地粗放利用类型及原因

4.1 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粗放利用类型

一是土地占而不用。镇村产业用地中占而不用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处于城市规划变更而得土地在出让后无法按期进行开发利用的现象。例如延庆大榆树镇农民就业产业基地近年来发展的不太理想, 与原有的设想相差甚远, 除科教园区的133hm2土地已成规模, 其他的200多hm2的工业园区和休闲度假区没有落实, 且原有的工业企业也成萎缩状态, 没有明显的形成主导产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榆树镇农民就业产业基地未形成完整的规划, 根据市级所要求的“两规”, 即: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得到批准或未修编, 错失了基地土地储备和发展建设的大好时机, 致使基地只有约4.7hm2的工业储备地;第二类是土地受让人基于地价上升预期, 为了换取日后地价, 以及开发项目价格上升, 而将土地暂时闲置现象。第三类是由于土地大面积出让, 致使土地使用者凭借现有开发能力或资金实力无法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现象。

二是土地利用粗放。2004年, 国土资源部参照国际标准, 提出了中国先进开发区的土地投入产出标准。从产出强度来看, 应达到7.5亿美元/km2, 即60亿人民币/km2。从实际数字来看, 中国的54家国家级开发区地均工业总产值在2007年才基本实现这一标准, 对于镇村产业集聚区来说离这一标准还差得很远, 有些集聚区甚至还未形成产业规模, 如延庆旧县农民就业产业基地规划批准面积150.07hm2, 现已转为国有土地面积35.33hm2, 其中仅开发利用15.02hm2, 闲置土地20.31hm2, 而入驻的两家企业均因资金不足, 主体建筑于2004年停建, 至今未能动工, 园区土地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根本谈不上投入产出强度。即使发展较好的镇村产业集聚区, 像牛栏山二三产业基地2012年单位产业用地产出水平也仅为39亿元/km2。

4.2 镇村产业用地粗放利用的原因分析

镇村集聚产业区用地粗放利用可从制度层面、规划层面、经济增长方式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制度层面上看, 镇村产业聚集区开发政策在统一性和连续性方面存在问题, 各乡镇的开发政策也并不统一, 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政策变动调整较多, 政策前后不一致给镇村及农民带来较大困扰, 对镇村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2000年1月21日北京市农委出台了“关于乡镇工业小区工程的实施意见”, 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择优奖励, 2000年2月,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意见》, 提出加快乡镇企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镇村企业的发展。但是2004年4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公布撤销各类开发区名单的通知”, 442个“乡镇工业小区”和村“工业大院”被取消或者撤并, 许多刚刚形成规模的一些产业聚集区又被取缔, 造成了大规模的用地浪费。制度层面第二个原因, 是由于土地成本约束机制的不完善, 使用地者缺乏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激励;第三个原因是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助长了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 使建设用地短时期呈现大规模供给。土地供给的宽松对于土地使用者来说, 即使土地粗放利用, 利用效率低下, 也可以通过土地面积不断扩张来实现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投资商预期现阶段的土地大量供给很可能导致日后的用地稀缺, 从而引发地价飞涨, 于是将尽可能圈地, 而且占而不用, 等待日后升值。

从规划层面来看, 无论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还是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 都涉及到北京市城市发展空间、经济发展空间问题, 因此这些规划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状况。由于镇村产业集聚区还没有纳入到北京市政府的统一管理中, 其产业发展没有在全市的范围内统筹考虑。因此, 在制定各层面规划中, 由于土地指标平衡的影响, 对镇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关注不够直接造成与北京市整体发展协调度不够, 限制了镇村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现有条件下, 为了与北京市各项规划协调一致, 急切需要对镇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 为纳入到政府的统一管理中做准备。

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 而不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投资领域, 经济增长更多依赖资本的数量投入, 而不是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 即投资效率的提高, 正是由于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大而使用效率低, 进而使全要素增长率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最终导致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对于承载要素投入与产业活动的土地来说, 则意味着粗放利用的同步发生。

5 北京市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5.1 加强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和管理

纵观镇村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历程, 每一个辉煌的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出台包括管理、税收到资金支持的优惠政策是刺激镇村产业聚集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 镇村聚集区也可以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政府的扶持, 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针对现有镇村产业集聚区良莠不齐现象, 可以尝试进行分类指导, 开展规范化管理。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优化, 对于发展质量较高、潜力较大的镇村产业聚集区进行规范化管理, 由北京市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认证, 制定相应的镇村产业聚集区管理标准, 由各区县因地制宜进行有效实施。对于得到认证的镇村产业聚集区, 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分配适当的用地指标, 以保障聚集区的健康发展。

5.2 科学编制北京市镇村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

为了实现产业聚集区的预期目的, 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非常重要, 先进的理念和思路是通过高层次的规划来实现的, 只有科学规划才能实现科学布局。北京市镇村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首先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域发展规划, 在此基础上, 确定好产业聚集区的空间位置, 这就要求必须选好位置, 解决好地的问题, 因为土地是经济发展的载体, 土地问题不解决, 招商引资、产业聚集区发展、城镇建设都将受到制约。其次, 镇村产业聚集区规划要与北京市产业整体发展相适应, 目前全市工业空间已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开发区为核心、以各类镇村产业基地为补充的工业空间承载体系。北京市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资源已经非常有限, 发展空间不足已经成为限制市级以上开发区发展的瓶颈。经过长期建设, 有些基地已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成为城市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载体, 镇村产业聚集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与开发区在产业链条上的整合。

5.3 采用多种开发形式促进产业用地升级

可以通过单独项目土地一级开发, 就近并入中关村等市级以上开发区合作开发, 镇村集体土地“腾笼换鸟”二次开发、镇村集体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提升镇村产业用地活力。筛选区位较好、集中成片、符合规划要求的镇村产业聚集区, 上报作为一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由各区政府、储备机构及相关单位提出, 由土地储备中心统一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招投标, 报市政府审定批准后实施;针对临近于国家或者市属开发区的镇村产业聚集区, 可以就近并入园区, 或者作为园区的储备用地, 由区属国有开发公司统一开发建设, 制定相关标准, 给予镇或村相应面积的产业建筑面积, 或由镇村回购产业建筑面积, 自主运用管理;也可以以土地入股投资, 由国有的公司作为经营主体, 镇村获得分红收益;对于有好的产业发展, 并且镇村经济实力较强的聚集区, 继续保留作为集体产业用地, 由镇村集体经济进行自主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对于产业发展尚可, 但是镇村经济实力较弱, 依靠自身开发存在困难的产业聚集区, 可以通过与成熟的园区联合管理或引进大型的企业共同开发, 开发后的利益共享。

5.4 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集约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因地制宜, 根据聚集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集约措施,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对于鼓励发展的聚集区, 通过在原有厂房基础上扩容加层, 提高建筑系数、容积率, 提升企业产能, 达到增资不增地, 占空不占地。二是通过改造产出率较低的用地项目及将效益不佳的项目置换引进优势品牌, 退出低效益、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腾出土地用于引进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 切实提高土地利用和投资效益。三是对于因规划控制、建设时间差和建成区框架扩大形成的边角地块, 尽可能推荐给地块周边企业用于原料堆场、成品周转仓库, 或因地制宜改建为园区绿地、社会停车场等, 根据城市规划和市场供应需求综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 努力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创新土地利用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以节约集约和调整挖潜为重点, 严格产业聚集区土地使用管理, 防止圈占土地, 提高入驻项目的单位土地产出强度、容积率等指标;二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可以因地制宜划定产业聚集区起步区、发展区和控制区范围, 既满足近期发展的用地需求, 又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三是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针对土地不断升值“笼比鸟贵”的现象, 逐步建立企业优进劣出的机制, 通过“腾笼换鸟”, 让效益更高的企业置换原有企业;对于产业聚集区发展较好的地方, 可以采取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 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用于产业聚集区建设保障。

5.5 尊重历史, 解决遗留问题

从历史来看, 发展政策改变造成了目前镇村产业聚集区土地利用不合规等历史遗留问题, 现有的产业聚集区是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经过长期建设, 投入了大量资金, 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现实来看, 镇村产业聚集区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有些聚集区发展基础良好, 可以成为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载体, 即使那些发展质量较低的镇村产业聚集区, 也大多已经不具备恢复农用地的条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在承认历史的前提下,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结合镇村产业聚集区发展实际,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创新管理机制, 促进聚集区产业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聚集区整体发展质量, 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摘要:通过调查建立了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 并从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监管三个方面选取了14个与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指标, 设计了一个由总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组成的评价系统。通过建立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 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瀛海工业园区、星湖农民就业基地等8个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瀛海镇工业园区、星湖农民就业基地以及彩园产业基地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粗放, 其他镇村产业集聚区土里利用在集约性上均为适度。针对镇村产业集聚区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分别从制度层面、规划层面, 经济增长方式层面, 对镇村产业用地粗放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建议。

关键词:镇村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参考文献

篇4:产业集聚区塑造睢阳经济新格局

据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唐凤伟介绍,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了纺纱、织布、印染、内衣一条龙的产业链,入驻针织童装企业138家,从业人员3.5万人,针织内衣城三期建设将在年底完成,届时园区将成为200多家企业集聚的童装产业基地,成为商丘市南部新兴的现代化针纺专业园区,年产针织内衣6亿套,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针织内衣行业前列。

为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加快针织童装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产业集聚区将以“一个名城、两大战略、三个能力、四项工程”为着力点,“四轮驱动”激发老产业的创新活力,力促新常态下的新作为,全力打造针织内衣童装百亿级产业集群。

打造一个名城。集聚区将充分发挥“中国针织服装名城”这张新名片,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区中园的形式,建设儿童针织内衣城,在内衣城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三期工程,完善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助力产业发展。

实施两大战略。一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引进知名品牌,推升自主品牌创建水平,创立“商丘针织服装”区域品牌;二是实施“规模驱动战略”。围绕针织内衣童装,扩大建设和生产规模,提升产业规模集聚度,打造知名针织童装产业基地。

提升三个能力。设计研发薄弱一直是睢阳童装产业的短板,为此,集聚区鼓励品牌企业设立产品开发中心,持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二是提升生产协作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骨干,扶持龙头,形成龙头带动、大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提升市场营销能力。鼓励企业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品牌连锁店、专卖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终端模式,建立多层次的销售渠道。

建设四项重点工程。一是建设针织服装电子商务大厦;二是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化生产集中区;三是配建仓储物流中心;四是新建针织童装专业批发贸易市场,走加工贸易一体化道路。

未来,我们将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建成研发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人力资源等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产业增长模式也将逐步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充分依托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有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针织服装生产和贸易集散地,使睢阳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针织服装名城”。

篇5: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贺庆伟

根据工作需要近期对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把调研情况简要汇总如下:

一、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基本情况

1、总体发展概况: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是省定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部,紧邻郑尧高速,交通便利,规划面积为8.6平方公里,辐射区域13.8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约3.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疗器械、纺织服装等;北区约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制造、耐火材料等产业。并按产业特色规划了六大集聚园区,初步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确的发展格局。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储备7700亩。完成投资48.6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5.17亿元。初步完成了区中道路建设35.2公里、绿化3.61公顷、天然气12.1公里、通水、通电、通信等“四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集聚区路网框架已初步形成。

2、管理机构设置情况:2010年4月正式成立鲁山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编制40人,属全额财政事业单位,其级别和内设机构还未确定。暂按正科级落实。2010年10月10日成立党委。管委会成立后公开选调了20名工作人员,-1-

调入了7名班子成员,设置有办公室、招商引资科、规划建设科、土地管理科、企业服务科、计划统计科、融资投资科、政策宣传科八个科室,基本实现了分工明确,规范有序的运转模式。

3、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现状:鲁山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按现行正科级级别运转。整个产业集聚区8.6平方公里区域地跨六个乡(镇)、办事处12个自然村。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调动当地资源、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职能等方面主要起协调作用。行政区划没有套合,村庄人口、土地等资源还隶属与原乡(镇)、办事处。行政区划间推诿扯皮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关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还没有进一步下放,像国土、环保等“直通车”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综观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感觉到面临着诸多阻碍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不够超前,发展空间已彰显不足。鲁山县产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8.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较小。对引进龙头企业、国内500强企业,空间发展不足已是一个突出的瓶颈制约。已签约投资300亿元的建材工业城、投资100亿元的海亮兴发工业城和投资100亿元的纺织工业城项目所需25.3平方公里的土地需求,更显空间之不足。破解大发展、大突破寻求政策支持已是当务之急。

2、主导产业不明显,集群发展局面没有形成。目前,鲁山县产业集聚区虽规划有非金属制品和轻工纺织二个主导产业,但已入驻企业主导产业不集中、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虽然在“十二五”期间,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初步确定以建材工业城、海亮兴发工业城、纺织工业城为三个主导产业集聚城,但由于发展空间、项目入驻速度还跟不上预期,“产业+基地+集群”局面的形成,还需上级很多政策支持。

3、体制机制还不太完善。集聚区管委会在调动当地资源、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职能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工作推进协调难度大。管委会的级别、职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行政区划间推诿扯皮现象还时有发生。区域套合已十分必要。有关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还没有进一步下放,像国土、环保等“直通车”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政策支持,对区中村改造、公租房建设等有关政策更应该进一步明确。

4、土地利用报批手续繁杂。两年来已经收储7700亩土地,报批手续完备、可以挂牌出让的仅1000多亩,直接影响项目入驻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壮大。

5、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在平台建设上创新不够,虽然也注册了融资公司,融资要素资源较少,不能符合银行大规

模放贷要求。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社会资金流很少注入产业集聚区,商业银行迫于风险压力普遍收紧对融资公司的融资业务,基础设施建设仍依赖于县财政,小范围的BT、B0T等融资模式,无法满足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6、产城联动力度不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目前,产业集聚区仍侧重于单纯引进项目前来投资设厂,对于生活性或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服务平台的引入不够,产城相互渗透不足,像学校、商场、医院、企业服务中心实施等配套建设跟不上,单纯强调企业入驻速度而忽视了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形成“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发展局面。

三、推动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眼国内先进地区,要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布局,通过“十二五、十三五”建设,形成省内外知名的产业集聚区。具体建议如下:

1、要高瞻远瞩,超前规划,争创一流。围绕培育“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发展目标,大胆调整产业集聚区不合理规划,摆脱制约因素。要有敢为人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时刻抱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围绕“三规合一”“三化协调”有机统一的原则,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寻求破解发展的新途径,积极完成50平方公里的规划任务。高标准打造三座产业新

城,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快速发展的局面。这离不开规划调整、土地储备、城镇人口转换等一系列新政策的支持。

2、培育产业龙头,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积极破解土地、资金、机制方面瓶颈,完善发展资源,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新模式,加快产业集聚区相关服务功能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产业新城区,提前做好产业规划建设。

3、加大项目入驻步伐,培育新的增长点。建议将投资

亿元以上新上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实行联审联批,优先配置土地和环境容量。及时落实政策资源等事项,实行市直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项目建设步伐,从思想上行动上形成“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一心为企业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加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设施,学校、医院、银行、商店等标志性基础实施建设,做到相关配套设施提前建成投入使用。

4、完善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结合省“松绑放权”,积极形成“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管委会级别及内设机构、职责。扩大集聚区经济管理权限,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实行行政区划套合,进一步理顺集聚区与所在乡镇的管理权限。探索实施“以区管村”模式,切实解决职能交叉问题。建立与省、市管理部门“直通车”制度。实现从备案、环评、立项、规划评审等“一站式”办结,实现区内事项、区内办理,减少中间办理环节。

5、落实土地管理权限,加快土地综合利用。要按照放权高效原则,积极落实“直通车”制度,简化土地审批、报批手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完善失地农民基本保障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中村改造、撤村并点力度、加快土地置换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进一步挖掘潜力,形成土地审批、利用监管一站式办结,从而加快土地储备力度。

6、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充分发挥省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专项资金作用。建立区内财政专门机构,减少中间环节。对区内项目、企业经营资金实行区内一个账户,全程监管,积极协调资金,对企业、项目适时调配和运用。随着区内项目的相继竣工,BT、BOT支付资金临近,财政支付将大量增加,资金企业支付风险逐步凸现,要加大财政支付债务的管理力度,要区分情况,防止一些纯商业性的融资项目所形成的债务,转嫁给政府。合理配置投资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市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创造条件建立中、小额贷款公司,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融资能力和规模。

7、创新举措,积极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出台新举措,探索新途径,加快进行老城区与产业集聚区捆绑联动开发,有效吸引社会资金,高标准建设产业新城,通过完善区内居住、学校、医院、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积极推进城市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功能向集聚区延伸,实现城区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按照“群众满意、集中安置、转换身份、稳定生活”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区中村改造步伐。积极推进公租房建设,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化转移。

以上是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时间和认识有限难免有片面之处,所提建议也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还望包涵。

篇6:县产业集聚区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市民政局:

根据《行政区划如何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调研提纲》的要求,现将伊川县产业集聚区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伊川县产业集聚区省政府首批确定的180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

1、省批准面积8.719平方公里,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和发展现状,规划为“一区两园”。其中东园在伊川县白沙镇境内,西园在伊川县城关镇境内。东园占地

6.47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铝精深加工为主,适度发展机械制造业;西园以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适度发展高科技及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集聚区在白沙镇涉及常岭、银李、朱岭、下天院白沙5个行政村,占地约4100亩;在水寨镇涉及上天院、瑶底、水寨、乐志沟、宋村等5个行政村,占地约4936亩,在城关镇涉及罗村(1905)、张庄(945)、李疙瘩等3个行政村,占地约3100亩。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产业集聚区对辖区内的镇、村没有管辖权。伊川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正科级职级,管委会现有工作人员30余人,根据工作需要,现设置有综合办公室、招商服务部、工程技术部、财务部、公安分局、土地协调办公室、融资公司等7个职能科室。

2、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建设在推进城镇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路径,把伊川建设成为促进区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以产业集聚区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

二、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与现行行政区划格局之间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管委会与区内行政村不属一个部门管理,工作协调难度大。

2、职责界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产业集聚区与集聚区涉地村所在乡镇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方面还存在交叉问题,权利分工区划界限不够明朗,导致了遇到难题互相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造成工作推进方面协调不力,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

3、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集聚区管委会职级偏低。集聚区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方面任务很大,但目前协调力度有限,影响了建设和发展工作;二是编制太少。随着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业务面会越来越宽,工作量会日益增大,仅有的8名编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三是大部分工作人员手续问题仍未解决。由于产业集聚区是新组建单位,人员组成方面除县委任命的6名领导之外,选调的5名同志和借调的近20名实习学生均无正式手续,长期下去,势必人心不稳,影响工作。

三、意见和建议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一个载体、创新三大体系”的要求,从而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产业集聚区是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和劳动就业的主要抓手。结合近一年来的发展实践,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我们建议:

1、健全体制,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高效的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发挥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县集聚区发展,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推进、统筹发展的工作体制;二是要进一步规范集聚区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规范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单位性质,以便提高其管理服务能力。

2、建议采取委托管理和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妥善解决集聚区与所在乡镇政府的行政区划界限职能交叉问题。

篇7:产业集聚区2009年发展报告

鹤淇产业集聚区2008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筹备组的精心指导下,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筛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了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2009年6月,鹤淇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一、基本情况

鹤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25平方公里,目前开发面积达11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铁西工业区),累计投资132.7亿元,入驻企业104家,形成了食品加工、轻纺、先进制造和光伏四大支柱产业。其中,食品加工产业以肉食熟食加工为主,轻纺产业以纺织服装为主,先进制造产业以汽车改装及零部件配套生产为主,光伏产业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主。2009年完成投资总额29.9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亿元,利税9.3亿元。

二、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一)坚持高起点定位,科学编制规划。按照突出产业发展主题,推进鹤淇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产城与生态融合的指导思想,对集聚区产业、生态、居住区、公共设施、仓储物流布局进行了全面规划。目前,集聚区总体规划通过了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的复审,成为全省15个第一批进入审批程序的产业集聚 1

区之一;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第二轮土地规划修编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复。同时,编制完成了光伏、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五个园区的详细规划。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11.75亿元,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其中,鹤淇大道一期工程、淇园路北延一期工程和光伏园区东西干道主车道已竣工通车,先进制造园区东西干道已完成主路面铺设;1万伏供电线路已竣工,22万伏数字变电站正在建设;已争取到天然气用气额度,铺设管道规划正在设计;铁西工业区供水工程一期已投入运行;规划占地30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园60栋钢结构标准化厂房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提供产业支撑。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了《鹤淇产业集聚区项目入驻管理办法》,成立了纺织服装、光伏、物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五个产业推进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产业招商。2009年以来,新引进和续建项目31个,总投资26.5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20亿元。其中,瑞洲纸业5万吨高档卫生纸、普乐泰鸡骨综合利用等1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大用公司3.5万吨速冻调理熟食品加工、永昌集团5万吨麦芽糖5万吨麦芽糊精等6个项目正在调试设备;天海集团5万台汽车项

2目一期工程、鹤壁内陆港项目一期工程、方周公司石英坩埚、欣瑞公司肉鸽产业化等11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四)搭建融资平台,集聚发展资金。一是成立了鹤淇投融资公司,通过招拍挂程序,先后开发经营储备2宗地块,注册资本近亿元。二是借助县财政独资和控股的永昌、强信两个担保公司,谋划包装了实验学校、廉租房等一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三是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运用BT模式,引进京行公司投资1亿元进行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土地置换模式,吸引广东珠海成悦房地产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设卫国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

(五)科学管理,建章立制。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下设一室四科三公司,从县直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全面实现集中办公,高效运转,并制定了《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机关议事规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管委会每周召开一次全体会,研究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安排部署下步推进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资金短缺问题。目前,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资金缺口巨大,而鹤淇投融资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融资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县财政实力有限,在对外融资时,往往因无法取得财政担保,造成融资合作中断。建议:省、市政府加大对鹤淇产

3业集聚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协调省、市财政部门全力为集聚区融资提供担保支持。

(二)供气供热供水问题。县天然气公司、热电厂和水厂由于自身发展规模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建议:市政府将鹤淇产业集聚区供气、供热、供水问题纳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三)同类项目集中摆放问题。鹤淇产业集聚区是鹤壁市目前最大的产业集聚区,规划了光伏、食品、汽车、纺织服装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五个产业园区,并进行了配套路网建设,为项目入驻做好了准备。建议: 省、市政府对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集中向鹤淇产业集聚区摆放,促进同类项目聚集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四、2010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把鹤淇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功能明晰、设施完善、生态和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力争通过努力,2010年使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总数达到120家,总投资达到32亿元,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区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亿元。

(二)工作重点。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三个重点,尽快把鹤淇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具有强烈产业支撑、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基础

4设施建设上,多策并举,采用财政投资、企业融资、BT、BOT等模式筹措建设资金,力争投资额达到9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培育上,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综合物流等四大产业,瞄准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尽快形成产业关联、优势互补的耦合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四大产业成长壮大,真正发挥支撑作用。加快1万台改装车、欣瑞肉鸽产业化、石英坩埚、中小企业创业园、瑞丰物流、无水港等项目建设进度,促其尽快建成投用,发挥效益。对在谈的项目实行专人负责,跟踪问效,促其尽快落地,力争明年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10家以上,引进香港德诚、广东以纯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2-3家,开工食品加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开工建设物流项目10个。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加快新型农民社区建设,力争春节后启动高村镇思德村、古城村两个试点;抓好市场、商住、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全面提高鹤淇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篇8: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

一、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从2011年起,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3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经过近两年来的积极努力,全市文化产业由以往的零散发展进入集聚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盐城市发改委统计,今年1-10月,全市13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7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8%。已运营的12个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48亿元,实现税收3.3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5.6%和86.2%;新增注册企业161个,累计注册企业863个;新增就业1977人,累计就业22575人。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分别被认定为省重点文化园区、省文化科技园区,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益林玻璃工艺制品集聚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全省100家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盐城市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整体规划初步完成

绝大部分集聚区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精心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来引领和统筹园区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聘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精心打造“两极互动、双翼共振、一带贯穿”的文化产业布局;盐城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聚区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设计,园区规划突出水文化和盐文化设计理念,体现了盐城的历史文化精髓;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古镇休闲、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三大板块,着力打造长三角高品质旅游文化景区。

2.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各集聚区不断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注重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动产业集聚,致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已初步形成以海盐博物馆为主阵地,以盐渎公园、盐镇水街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和盐城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盐城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区加快推进亚行贷款海滨生态林及珍禽保护区湿地修复项目,充分整合和利用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资源和丹顶鹤珍禽的品牌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基地。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小软件企业孵化基地及省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分中心,促进文化、创意及科技的紧密结合,不断形成产业规模发展优势。

3.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各集聚区围绕文化主导产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和优秀团队,加快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成功引进上海木马设计、中科院江苏分院、江苏东方旅游品牌研究院等40多家国内著名设计机构。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引进了世纪龙公司、华恒兄弟动漫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研发的教学软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制作的盐城首部原创动画片《糜鹿传奇》获得高度评价。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酷迪·炫动儿童新未来梦想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拟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动漫创意产业园。

4. 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各集聚区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园区特色,不断提升盐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已入驻28家文化企业,吸引了大户户外传媒、盐阜报业集团演艺公司、胡公石书画苑、美盐文化科技、360搜索苏北客服中心、58同城盐城分公司等重点项目集聚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入驻文化企业80家,形成了传媒业、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动漫制作业、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共同发展新格局。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注册企业122家,从业人员6200人,是元宵灯会、海盐文化节、生态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基地,每年平均接待各类游客200万人次,已经成为盐城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二、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客观上讲,由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和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层次、集聚效应、发展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13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集聚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

从面上看,9个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及城南新区均建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但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较大,不平衡现象突出。城南聚龙湖、开发区软件园、盐都中小企业园、东台西溪等大部分集聚区在规划提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基本达到时序进度要求,园区形象不断提升。但也有少数集聚区工作进展缓慢,园区建设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射阳明湖由于规划原因,集聚区建设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响水云梯关由于位置偏僻等原因,开发水平较低,投入效益较差,营业收入为零。

二是部分集聚区发展思路不明晰。

盐城市13个集聚区中,开发区软件园属于信息服务集聚区,盐都中小企业园、东方1号属于文化创意集聚区,东台西溪、沿海湿地等属于旅游休闲集聚区,目标定位比较明确,但也有部分集聚区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模糊,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业态。有的集聚区在设立区中园时,把餐饮区冠名为休闲文化园,把4S店集中区冠名为汽车文化园。有的集聚区只是在服务业集中区中建设了一些文化项目,增添了一些文化元素,存在特色雷同、“泛文化”现象。

三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3个集聚区中,东台、大丰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滨海、建湖由规划建设等部门牵头建设;响水、阜宁由乡镇负责推进;软件园、中小企业园由市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组织实施。部分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的情况,没有形成宣传部门总揽协调、文化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总体格局。

四是配套政策有待逐步完善。

加快推进文化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目前盐城市对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尚未统一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缺乏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方面缺乏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对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新兴业态的培育也缺少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集聚区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快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盐城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影响广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盐城市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城市形象的新符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内涵

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指有主导产业明确、文化企业集聚、产业链条衔接、配套服务健全的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地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集聚区的建设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对现有集聚区进行一次回头看,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集聚区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优化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对照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三个70%的认定标准(园区内发展文化产业的建筑面积、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0%),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发展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2. 进一步理清集聚区建设发展思路

一要立足盐城文化基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重点扶持业态。二要突出特色培育、科技创新,引导各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形成集聚区差异化发展态势。三要加快推进区中园和特色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以集聚区为主导,文化街区、特色楼宇为补充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四要加强品牌园区培育,在现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选择3-5个基础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较高的集聚区进行重点培育,争创国家级重点文化园区品牌。

3. 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建设

各地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水平,推动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畅通集聚区内外交通,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提高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要加强集聚区内展示交易、研发设计、数据中心、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引进市内外各类金融资源,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文化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文化资本运营水平。

4. 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围绕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制定出台重大项目招引、重点人才引进和重点集聚区建设一揽子鼓励配套政策,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财政配套、人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要尽快完善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认定及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管理,明确集聚区退出机制,推动重点园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道路。要逐步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杠杆引导作用,鼓励新兴和创新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要降低准入门槛,倡导全民创业,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5. 尽快完善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科技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充实专业力量,负责全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统计、管理、考核及评优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宣传部门统筹抓、专门班子具体抓的合力推进格局。

上一篇:懒惰的表哥三年级写人作文下一篇:局级单位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