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大班授课

2024-05-15

写作大班授课(精选七篇)

写作大班授课 篇1

一、情绪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写作教师的访谈, 我们发现教师在大班教学环境中都会有消极心理感受, 情绪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笔者自己也深有同感。班级人数过多, 上课之前会有点头疼。班级人数太多, 学生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回馈时课堂纪律时常有点混乱。很难做到对每位同学都关注, 尤其对课上不是很积极活跃的同学, 记住他们的名字都费点力气。因此, 就会和同学们有距离感, 他们也会有相同的感觉。面对这样的情况, 老师们也提出了他们的一些对策。首先是从心理上把大班和小班一样的看待。上课时经常在教室中走动,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候走近学生。亲自给学生发作业。课前花几分钟时间在班级和学生讨论一下他们喜欢的话题,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促进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是要努力记住学生名字, 这一点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对于班容量达七、八十并同时代三、四个班的老师来说并非易事。所以, 老师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 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努力地记住他们。或者是在开学时候要求每个同学制作一个名字卡摆在桌上, 老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名字, 点名回答问题。笔者自己的方法是在开学的时候给学生按小组固定座位, 并根据学生座位顺序制作了名单, 这样, 课上可以根据座位确定是否有学生缺勤, 又可以更快记住他们的名字。

二、沟通问题及对策

班级人数过多必然会限制师生交流, 不能全面了解学生需求。有些教师感觉到小班授课的话, 讲解问题之后即使通过眼神的交流也能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但是大班中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 为了了解学生需求, 进行沟通, 很多教师采取课后答疑的方法, 对于课上比较沉闷的学生, 也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或者要求学生在下课前, 用简短的语言在小纸条上对这一堂课或者这一阶段的课程进行反馈。了解他们是否跟的上进度, 有什么问题要老师帮助解决。学生还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对课程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放到讲台或者指定的地方。教师也可以定期进行问卷调查, 与学生座谈, 了解他们这一段学习的状况。

三、注意力问题及对策

大班授课最为明显的问题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也意识到班级人数多, 老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 没有教师的控制, 学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 看上去在听课, 实际已经走神了, 个别学生还会趁老师不注意玩手机等等。尤其在后排的同学, 听不清或看不到就很容易开小差, 听课效果相对较差。老师们想出了一些办法来改善现状。部分老师会要求学生课前将手机统一放在各小组准备的小盒子里。大多数老师都是通过提问来防止学生走神, 迫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笔者认为课堂中多准备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活动, 尽量避免老师“满堂灌”是解决学生注意力问题的最好方法。对于后排同学问题,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扩音设备, 提高授课音量, 制作ppt时, 注意选择合适的字体, 背景, 颜色等。课前也可以将课上所需要的大量文字内容, 如学生的作文打印出来, 确保学生可以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教师在讲解时经常到教室后排走动, 把问题多留给后排学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可以让学生们做成一圈, 老师在中间讲解, 这样就没有后排的问题了。

四、课堂参与问题及对策

大班写作课中人数过多, 但是时间有限, 老师没有办法保证给每位同学课堂参与的机会。即使老师在课上努力压缩讲解多留时间给学生发言, 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的参与。因此, 老教师通常都会采取分组活动。当老师提出问题后, 可以先给1 - 2分进行思考, 然后同桌或者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最后老师要每组派代表发言, 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到同学中, 对他们进行督促和指导。小组活动是很受老师和同学喜欢, 既可以创造更多讨论机会, 听取更为多样化的学生意见, 还能增加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 及相互沟通了解的途径。但是小组活动的组织安排尤为重要, 安排不好的话, 课堂秩序混乱, 活动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小组活动要注意小组人数, 大多老师认为小组人数不要超过5人。因为我校的桌椅都是固定的, 开展小组活动时我们4人或者6人一组, 前排同学转过身与后排同学一组, 避免时间浪费。小组组长的指定也很关键, 小组组长要负责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并扮演着老师的角色, 起到老师助理的作用。为了避免小组活动中个别同学不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要求组长填写每次任务的分工, 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参考。这样能够督促不积极的同学, 奖励积极参与的同学。

五、作业批改问题及对策

大班写作教学中, 最让教师们头疼的莫过于批改作业了。很多老师感觉每位同学的作业都应该批改, 来了解其学习状况。但是大班授课批改任务繁重, 花费老师很多时间, 而且不能给学生及时反馈。部分老师采取了打分方式, 虽然能够减少部分工作量, 但是学生不能从分数上看出自己作业的优点、缺点, 这样的批改也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学生只是看看分数就将作业抛掷脑后。面对这样的情况, 老师们给出了他们的策略。部分老师建议每次抽取三分之一进行仔细批改, 详细指出其优缺点, 给出修改意见。为了避免其它三分之二学生的懈怠, 老师们指出每次作业都要求上交, 只是部分给出评语, 部分给出分数。其次, 每次批改作业时, 都应该有批改的重点考核点, 每次针对不同的重点进行批改,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第三, 老师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符号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 可以在开学时告诉学生作业批改可能用到的符号, 以节省时间。第四, 对于一些有标准答案的作业, 可以组织学生课上批改, 边讲解边相互批改。相互批改可以发现对方的问题, 学习其优点。第五, 对于个别需要单独辅导的同学, 可以利用课外答疑时间详细作业辅导。最后, 课题组教师采用了自动作文批改系统与教师批改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减轻了教师批改的负担。老师们使用了“句酷批改网”这一英语作文自动批改在线服务体统。教师在网上布置作业, 学生根据要求在线完成作业并提交。之后系统会实时对所提交作文进行批改, 并给出分数及点评。但鉴于“句酷”通常指出作文中存在的拼写、语法、词汇、搭配错误, 而对于文章结构, 主题等内容反馈较少, 并且会出现按句批改, 断章取义, 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批改的角色。因此, 教师在系统批改之后还会对学生作业纠正系统批改错误, 主要从篇章结构、主题等方面进行反馈, 并在课上点评, 以此弥补系统的不足。与传统教师批改相比, 这样的多元批改迅速及时, 还能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 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 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效果会受到班级人数、班型大小影响。大班授课虽有其独特优势, 但是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课堂环境氛围会影响到教师心理, 师生沟通机会有限, 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教师后排学生听课效果受影响, 学生课堂参与机会有限, 教师批改工作量繁重。既然大班授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课题组教师总结出许多教学对策来适应当然教学现状。虽然大班写作授课师一项艰难的工作, 如果教师们做好充分准备, 采取有效策略, 大班写作教学应该会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常俊跃, 倪春艳.外语专业教学加大班型的可行性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6) .

[2]常俊跃等.高校大班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李枫.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1) .

高校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教学模式探索 篇2

一、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概念及其特征

1、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概念

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合作性教学是指针对一门专业课程由两位以上的教师在合作性教学的基础上, 采用以大班集体授课为基础、小班分别辅导为主体, 力求实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统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大班由参与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组成, 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讲授由一名教师负责讲授;小班是把大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集体, 在大班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后, 再由其他教师对各个小班学生进行辅导以解决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分工合作式教学, 优化教学资源, 节约办学成本, 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2、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特征

(1) 教师团队教学模式的合作性

大班上课小班辅导要求从事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组成一个团队, 各成员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研究、教学目标等目的, 在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彼此协作、沟通。“合作教学弥补了教师群体的资源差异, 实现优势互补, 加速了新教师的成长”, 同时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习得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因此, 合作性是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显著特征。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小班辅导将课堂还给学生, 从“以师为本”回归到“以生为本”,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权威知识的发布者, 而是维护游戏规则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双重角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合作性教学模式选择

1、教师团队合作

教师团队的合作对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通过分工合作明确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各自教学重点任务, 实现优势优势互补, 避免由于教学内容上重复甚至冲突带来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及混乱。

具体来说, 教师合作的内容如下:

首先是由担任相同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教师团队要合理配置, 最好是由年老资深的教师担任主讲老师负责大班理论授课, 由年轻老师担任小班辅导工作。

其次是合作团队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共同确立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大纲, 明确各成员的教学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课时量分配。

再次是合作团队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为单位, 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以求获得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项教研活动。它作为个人备课的超前备课, 以此补充个人在处理教材中的疏漏。发挥集体的知慧, 选择最佳教法, 研究最佳学法。同时强化教师之间密切配合以达到水乳交融、整体优化的目的。

最后是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研讨会就各个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将各自成功的经验交流分享, 实现教学方式最佳化, 教学效果最大化。

2、大班化授课

大班上课的内容应体现系统性、层次性和重点性的特点。教师上课应当以理论知识为主要讲解内容,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但“对每一个理论知识模块不是面面俱到的讲解, 而是讲知识的背景、讲重点、讲难点、讲热点、讲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与手段 (以下简称“五讲”) 。将大量的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工作交给学生课后去完成,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五讲”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以教材基本内容为依托, 注重“三基” (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教育, 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大胆摒弃过时的观点、知识,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大班教学尽管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 诸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

总体而言, 大班授课既要明确教学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的内容上精心设计、合理取舍, 又要在教学方法上适当改进, 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 从而实现大班上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小班化辅导

小班的规模原则上以一个自然班为单位, 若一个自然班过大可分成若干小班, 人数应当控制在30~40人左右。一个小班尽量由一个自然班的全部或部分学生组成, 而不是由若干个自然班的学生组成,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难于安排课程的麻烦。

小班辅导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大班授课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 解答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是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激发学生积极性, 促使加深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从而实现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至于小班讨论的议题既可由老师提出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由大家进行讨论。

小班课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对学生出勤率和知识掌握、运用能力作出全面考察, 进而对学生成绩作出准确评估。小班辅导课老师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可以做到在评价标准上把过去个人计分、单独奖励的评价方式转变小组计分、集体奖励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内容上把过去的“一卷定音”的单纯知识考核方式转变为学习成绩、社交技能、问题意识、情感态度、组织能力等多角度的评价方式, 从而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综上可见, 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合作性教学模式是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 既能优化教学资源、节约办学成本, 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 应当得以在高校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贝洪俊:《合作性教学的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探索》,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年1月第1期。

[2]程艳林:《基于合作性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10月第5期。

写作大班授课 篇3

关键词:听说课程,大班授课,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外语课属于语言教授课程, 小班教学的效果和优势有目共睹、不言而喻, 但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老师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少则六七十, 多则上百人的课堂。[1]不仅读写课程的班级容纳量不断加大, 授课质量与学生人数有着更加直接和更加密切的关系的听说课程亦是如此。

针对这样的情况, 对高校大班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做出客观而公正的分析, 从而找出应对之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以期对英语大班听说课程教学会有所帮助。

一、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现状与大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设置听说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以适应我国社会和国际交流的普遍需要。然而, 听说课程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 人数过多, 制约教师课堂行为。

英语授课的效果, 特别是听说课的教授, 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学生人数的影响。以往的小班授课, 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而且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水平作出评估和测量, 更能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引导学生。然而, 班级人数一旦过多, 就会导致老师无法面面俱到, 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而无法做出有效的课堂互动。如果缺乏互动, 一节课只能满堂灌, 学生兴趣缺失, 上课情绪低落, 恶性循环, 就会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与此同时,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推行,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差别甚大, 一个班级往往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远, 这一情况更是加重了教师负担, 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二) 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 加重教师负担。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 全国多个省市高考选择英语考试不考听力, 致使很多学校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而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会做题, 会写出漂亮的作文, 却不会开口说英语, 甚至连最简单的英语单词都无法正确的读出, 更不用说与他人用英语做日常的交流。然而, 进入大学阶段之后, 学生们要面临的四、六级考试中听力却占有很大的比重, 再加上四、六级网考的逐步推行, 都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要有很强的听说能力, 这些都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加。

(三) 学生作业及学习成果无法得到及时反馈。

由于受到班级人数的限制, 教师在课堂上的很多活动无法展开, 因此在课堂上很难帮助学生一一纠正其各方面的错误, 包括发音和语法等;同时由于人数过多, 即使学生按时上交作业, 教师亦没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去批改, 因此作业的批改情况也很难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无法及时反馈给老师, 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进展, 学生也无法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和指引。

(四) 教学模式老套, 无法顾及多数学生的需要以致教学效果不佳。

大班教学很难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教师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授课方法:满堂灌。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越来越小, 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差。除此之外,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多数学生养成了极强的依赖心理, 自主学习的意识非常薄弱, 更不具备独立承担一切学习责任的能力。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时间短、任务重,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仅靠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的大班教学显然难以实现。与此同时,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由于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重点的特殊性, 在传统大班教学的体制下, 更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大班授课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 竞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生存必需。在高校英语听说课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在高校英语听说课程施教过程中, 可以把学生有机分为多个学习小组, 在各小组之间展开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课外活动等各类竞赛,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可以对竞赛的结果如实记录并把参与竞争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二) 合作。

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合作式学习, 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主张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能动作用, 倡导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建构和不断修正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氛围。[2]而所谓的合作式学习不仅包括师生合作, 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兴趣小组, 成立英语角, 让学生真正张开嘴去“说英语”;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活动, 从而促进和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大班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活动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采用合作式学习的优点更加突出。在课堂上, 学生的众多意味着想法的众多, 基于此基础, 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更加容易, 思想的多元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课堂之外, 合作式学习可以应用于学生作业的批改和对学生已习得知识的检验方面。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实行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 互批互改的方法, 让学生在批改他人作业发现他人错误的同时, 也更容易发现自己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同类问题的出现。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任务, 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快地得到自己关于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

学校在解决高校英语听说课程大班授课的问题中也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例如:增加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 从而拓展学生自学和练习听说的渠道;开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增加网络自主学习时间, 延长机房开放时间等等。

教师自身也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和改变。大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需要改变居高临下“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 有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 运用目光、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及时、广泛而有效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不应该把自己固定在讲台上。[3]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结语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推行, 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大班授课的模式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分析了高校大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指出在很多高校的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普遍面临的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学生作业及学习成果无法得到及时反馈、教学模式老套, 无法顾及多数学生的需要以致教学效果不佳等大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笔者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研究和他人意见的采纳和学习, 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想要走出目前英语听说课程大班教学的困境, 就必须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 在教师不断改善自我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养的前提之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能力, 真正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模式。这些措施能够帮助解决目前高校英语听说课程大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对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并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建滨, 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1

[2].艾治琼, 张爱琳.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4

1 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

大班授课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是不可少的。目前大学校园普遍实行上大课, 少则四五十人, 多则几百人,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因人数的限制很难有效的进行, 但这些年高等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教学资源僧多粥少, 师资力量显得捉襟见肘, 尤其是民办学校, 在这方面更是困难重重, 为了减轻师资带来的困难, 同时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 在师资队伍力量不变的情况下, 实行大班上课,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应的会减少) 。

小班研讨当然有前提, 学生要提前预习, 要形成学习互助组, 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成立了班级学习委员会, 学习委员会成员来自于每个寝室, 基本上保证每个寝室最少有一名同学是班级学习委员会成员。每个成员对本寝室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收集, 班级委员会进行汇总, 反馈给任课教师, 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委员会成员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 对比较共性的问题就可以展开小班研讨, 这样小班研讨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不会因对所讨论的内容不熟悉而限于疲于奔命的苦恼中。同时, 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 有时候要完成更多的探讨内容, 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就是将传统的大班教学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大班授课以讲授理论前沿为主, 把握课程重点和教学难点, 向学生传授理论; 小班讨论以讨论实际问题为主, 为学生答疑解惑[1]。

2 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的具体运用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 “导”得好, 学生就学得活, 教学才能相长[2]。笔者长期从事 《物理化学》和 《酶工程》的教学, 在早期, 主要是小班教学,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进行有效的研讨,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 小班合成了大班, 同时课时在缩短, 为此在有限的课时内, 实行大班教学, 其效果就比较差了。《物理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理论性强, 抽象、公式繁多, 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 久而久之, 学生对该门课程将失去兴趣, 甚至会有更多的学生逃课。针对这种现象, 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概念, 讲重点和难点, 通过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 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工厂生产、物化实验等分成若干小组讨论,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简单和形象化, 并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上精馏原理时, 让学生把工厂的精馏塔实际操作和有机实验中的分馏柱工作原理相结合进行讨论, 从而促进对精馏原理的理解。又如用高压锅和高山上煮鸡蛋来引导同学们理解克—克方程; 用同学们现在各种不同手机电池引导同学们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药物半衰期与我们常见的食品、药物的有效期结合起来讨论。

《酶工程》是一门专业课, 作为工程类的专业课, 专业性强, 更加强调实际的操作, 而在课堂上, 老师主要讲授知识点, 工作的原理, 操作的理论, 这样, 学生当时感觉头头是道, 但下去后, 由于印象不深刻, 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而在大班授课后, 根据学生委员会收集的信息, 反映的共性问题, 进行研讨, 如果几个寝室是共性的问题, 就召集这几个寝室的学生进行小班讨论, 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实行大班授课后, 这门课程以往需要四五个老师来共同完成的, 现在实行大班教学后, 只需要一两位老师就可以完成大班授课了, 其他老师可以从事相关的实践教学, 但这些老师作为一个教研室和一个课程组,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行小班研讨。如课程小组中, 有的老师对IT技术比较熟悉或精通, 可以组成这方面的小组, 共同讨论制作Flash动画, 把抽象的, 难以理解的理论转化为动画, 如在酶的分离纯化过程中, 凝胶层析做成动画, 从动画中, 同学们就会对整个过程有非常清楚的理解, 有的学生反映终身不会忘; 有的老师科研很强, 有些理论知识反复讲, 甚至把老师自己套进去了, 老师也没讲明白, 为此, 可以由这方面的老师召开科研课题小组, 进行讨论, 在这样的小组讨论中就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想和能力[3], 如有的学生对酶活的测定过程中, 为什么不是时间越长越好的问题始终不明白, 通过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 同学就一目了然了。

改革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考核办法, 传统的考核主要是学生的到课率、期中、期末理论试卷的分数, 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中是否高分来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 脱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 这种考核方法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大班授课, 小班讨论, 可以加大讨论环节分值比重, 强调了学习过程, 探索问题的重要性, 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的实施和效果, 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在大班授课中, 要把关键的概念、理论讲清楚, 在小班研讨中, 要精心设计研讨的主题, 所选的主题要有代表性, 要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在问题收集的基础上, 课程小组的老师要共同探讨、联合指导, 对所选的问题要认真筛选, 问题要有代表性。

3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的重要性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 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及时解决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疑惑, 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大班授课, 在大课堂上讲授共性的问题, 可以节省老师和同学们宝贵的时间, 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老师上课的课时减少了, 那就要求课件要精炼, 课堂上要精讲, 教师的教要发生变化, 要由简单的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4], 要授学生以 “渔” 而不再是 “鱼” 了。学生也会珍惜有限的大班上课时间, 抓住重点、难点。

小班研讨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发挥主动性, 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和新问题。小班研讨中学生要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图书资料,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加强其自学的能力。小班研讨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小班研讨是以几个寝室或自然班为基础上的, 这样, 克服了大班上课中各自为政, 个人只管自己学习的缺陷, 可以让小组成员加强合作, 在当代, 竞争激烈, 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小班研讨的实施, 可以让学生分工协作, 独立钻研与小组研讨相结合, 可以从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新的观点。

4 结语

素质教育的生命线在于怎样把学生放到教学过程主体的位置, 启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大班上课和小班研讨是目前中国大学, 尤其是民办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师要从讲台的 “神圣”地位转变过来, 要积极组织学生的研讨活动, 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 注重引导而非灌输。学生的学习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 从单干到团队协作, 从高分低能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总之, 如果真正落实了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 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 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将会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丁英宏.谈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模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5) :64-65.

[2]许传华.研讨式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 3 (3) :146-147.

[3]王立斌.物理化学研讨式教学的个案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4 (6) :66-67.

写作大班授课 篇5

一、大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

上课学员的反应和同行之间讨论及学员的反馈意见均表明,大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师生间交流与配合难度大

由于班级大,人数多,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与每个学生都有直接的语言交流。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的联系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可以在三个层级之间相互转换。当然,分层次之后,学生的自然班级就被打乱,而按照新的英语集体来进行学习,只是最后在阅卷时比较麻烦,但是这样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所以,麻烦一点老师们也是觉得值得的。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被分到C班的学生起初都会觉得自己被分到的就是差班、不好的班,但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会发现,C班就是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一个班级,他们是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进行新的知识点学习。我经常在讲课时注意复习基础知识和用进步很大的学生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同学,不仅教会他们知识,还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等等,尽量使自己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朋友。我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保障优秀的教学成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2000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学院基础英语课时被一再压缩的情况,我们C班一年学完,需要通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B级和A级的考试,本来C班学生的基础相对A、B班学生的基础来说就弱一些,这就加大了C班教学的难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就显得迫切和重要了。我选择很基础的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对于这些学生,我尽量把语法讲得公式化,而不是用复杂的长句进行表述,然后根据翻译练习来确定学生是否听懂了我的讲解。例如:复习被动语态,我就简单地把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归结为be+done,can+be+done和have/has+been+done,以后学生碰到了直接套用公式就行了,化繁为简,由浅入深。

三、教学互动的模式

课堂提问确实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提问作为课堂互动环节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要么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要么就是涣散无凝聚力的。因此,我会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适度保持课堂的紧张气氛,做到张弛有度,难易相形,先易后难,渐入佳境,使学生能在回答问题后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掌握了该知识点。

在课堂中,我还会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良性竞争的观减少,个体接触有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可能充分了解。如果再加之以课时少,那么有可能上完一学期的课程后,教师还认不全很多学生,更别提交流了。这样缺乏交流的教学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也普遍反映,在大班中学习比较被动。一些学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活动。那么就英语教学而言,缺少交流互动无疑是不利于学习的。

2. 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多媒体

因为是大班授课,所以课件形式设计、内容安排、难度等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体差异等。课堂教学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依据。采用多媒体手段的大班英语精读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多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多媒体的选择一般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及教学条件而取舍;教学结构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的规定,确定多媒体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安排师生活念,小组讨论便是同学们相互取长补短、交流思想和知识的一个绝佳机会,在讨论中增长了见识。对于英语来说,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写作和口语是对英语学习最直观的检验,因此,小组讨论也成为学生直接练习英语口语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效果监测

小组作业、背诵联系、听写练习、课后作业、考试测验都是检测教学结果的方法,我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状态和学习目标,适时适当地将重点作一些调整。在基础巩固阶段,要求小组作业,以听写练习为主;但是越往后就尽量以应用文写作和口语练习、背诵练习为主;针对阶段性考试,通过练习指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五、寓教于乐的现代教育技术

现在的世界多元了,学生学习的途径也增多了,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学习英语课呢?如何让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学习但是就已经学到了知识了呢?这对老师的课程设计安排有了更高的要求,看英语原声电影就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方式,很多学生在看完之后写的影评或者好词好句摘要都超出了我的意料。也有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看了电影后,一些句子短语在不经意间就记住了,而不是像有时候死记硬背很多遍都背不了。

参考文献:

[1]谢安帮.高等教育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杨启栋.高科技与技职教育.台湾三民书局,1984.

[4]菲利普·泰勒.课程研究导论.春秋出版社,1989.

[5]约翰.麦克尼尔.课程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6]劳伦斯斯坦豪斯等.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春秋出版社,1989.

[7]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2).

[9]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1998.

[1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农村中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蒙华菊

(贵州省纳雍县第一中学,贵州纳雍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愈来愈显突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克服了传统教学单调、枯燥的缺点,激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了新课程创设情境的教学理念。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农村中学发展英语教育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农村中学多媒体技术英语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英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高中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贯彻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创新英语教学模式,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媒体技术的特点和语言学科的特点都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一、运用多媒体活跃了课堂气氛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来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形式及活动程序。因为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指导和训练,所以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讲生词、讲语法、逐字逐句翻译课文阶段,于是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普遍比较单一化。所以,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计课件成为许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课堂纪律不易维持

由于班级大、人数多,因此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小。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维持课堂秩序。学生多,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上课状态,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在课堂上说话、睡觉、看小说,甚至出现迟到、逃课等现象,因而可能导致教学纪律混乱,进而造成学生的低效率学习。在一个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班中,教师提供的作业对一些学生来说很简单,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又过难;作业批改量大,学生得到的反馈晚,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影响其学习效果,等等。

二、大班授课难点对策及操作方案

针对上述难点,我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教学实验,检验操作方案的可行性。

1.加强集体备课

西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方面,已有60多年历史了,据研究发现,和谐的团队形式是最有效发挥人的能力的组织形式。团队中,组织者设计合理的任务,成员分工明确,共同的目标,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有利于任务高质量地完成。所以,我们倡导在大班授课的教师能够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

2.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地组织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来组织教学。外语课堂教学是双向活动,更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想多练,真正体现只有语言学习者主动参与才能掌握所学语言的指导思想。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一方面能保证学生最大量使用英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感觉不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能避免枯燥单调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母语介入过多的问题,而且能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变化,用直观的职业词汇拓展学习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能让学生动起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化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又如,教学“Charlie Chaplin”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前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有关Charlie Chaplin生平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直接放映从网上下载的由他主演的幽默无声电影片断,使学生直接领略一代幽默大师精湛独特的表演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轻松自如,然后再转入正题,可谓水到渠成。

二、运用多媒体冲击视觉、听觉,课堂效果明显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对文体、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对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可以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具体方法如下:

(1)轮流作每日汇报。学生轮流做课前5分钟发言,内容不限,可以是英语小故事、时事评论或者笑话、谜语等。发言完毕,教师可以就内容给出适当的评语总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及独立完成,并对存在的发音问题或语法错误提出更正提醒。

(2)分组讨论。教师首先就课文内容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选派代表作为小组讨论的重点发言对象,就本组所讨论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培养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的高层次能力和情感方面的习得,必不可少。它使学生有自主感、成就感、归属感和好奇心,并跃跃欲试。

3.多媒体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我认为,在大班精读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是必要的。发挥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关键是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结构设计的最优化方式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中师生的活动过程、形式涉及的教学媒体和方法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最优化的安排,形成特定的最佳的结构或模式。大班多媒体精读课程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就是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特定的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等教学要素,对多媒体的使用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以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平时的反映、课堂表现与反馈意见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将产生更好的效果。据心理学研究,对一个陌生事物仅凭听觉,其接受率仅为10%;只凭视觉,其接受率则提高到25%;但如果将听和视结合起来的话,其接受率将能达到65%。

写作大班授课 篇6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大班授课,自主学习能力,多维互动模式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 英语大班授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人数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秩序差、学生参与程度低、师生关系冷淡、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师方法单调等诸多问题突出。2007年教育部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应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因此, 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建立一种全新的大班英语授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便具有极其重要和普遍的现实意义。

1 理论研究

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是ESL/EFL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元认知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1) 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理论界定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 元认知策略掌握和运用与学生ESL/EFL成绩或水平的关系;3) 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元认知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在我国也有学者报道了学习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另外, 还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写作或TEM-4成绩的关系, 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但到目前为止, 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存在一些片面性和不足:1) 大多是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少;2) 多数研究集中在某项技能方面, 如听力、阅读、口语等;3) 鲜有元认知与大班多维互动相关的教学研究。本研究将从元认知策略角度, 探索研究一种科学可行的适合大班英语教学的多维互动模式。

2 调查分析教学现状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我们知道, 大班授课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几乎没有知识的输出即学生参与活动的环节。因此, 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就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知程度做一了解, 以便对教改模式提出更行之有效的方案。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学习英语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由于多年一直接受应试教育, 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模式的认知比较模糊, 有63.4%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这说明这些学生长久以来已经适应并且比较认可传统的授课模式, 认为教师给学生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当问到“什么最能影响你课堂角色的扮演”时, 47.3%的学生认为是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21.1%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 27.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工作态度以及热情。但是对于“你对教师的课堂活动参与情况怎样”?53.1%的学生回答“一般”, 表明并不是积极参与。为什么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们的课堂参与效果却不积极?这表明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无论从学生的现状还是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 教学改革对策与操作方案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效果, 我们对所采用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研究及思考, 提出首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二是如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以下几种授课模式的探讨来解决该问题:

1)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来计划、监督、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导入课的互动模式探索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导入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每一单元课文开头添加warming-up exercise, 教师针对课文题目让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 用英语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感想和体会;根据文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有计划地课前预习, 由教师课前对问题进行提问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多说多思考;抓住学生们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兴趣点, 增设有趣的提问,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对后期的课文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3) 词汇及语言点互动模式的探索

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采用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在教师示范讲解一个单元后, 尝试让学生来讲解课文里的生词, 最后教师做补充, 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课下的活动, 只是由他们自己指定的或兴趣高的学生单独准备。后又改为轮流让所有学生承担讲授任务, 通过尝试, 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喜欢教师讲, 对学生讲授的知识持有怀疑态度。因此对词汇教学的互动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 增进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单词短语及语言点。采用的方法有:让学生在预习文章后对文章的结构框架进行描述;根据文章内容增设问题, 进行师生问答;在讲授文章过程中将单词短语以及语法的讲解穿插其中, 对学生进行单词短语以及语法的识记运用练习。这种作法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教师的主导身份弱化, 引导者身份凸显, 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文章讲解过后进行师生互动。方式如下:增设Horizonbroading环节, 在原有课文内容基础上对其进行主题深化和问题引申, 让学生主动思考, 引导学生从表层学习深入到对文章反映的背景知识。此外, 课文讲解完毕后,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听、读、写、译等有了一定掌握, 教师则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说英语上。例如在每一单元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练习, 包括对文章内容的Reproduction, 学完课文之后对感兴趣话题的Discussion, 按课文人物角色划分进行的Dialogue以及就课文引发的对某一感兴趣话题进行的Interview, 等等。这些互动环节大大增强了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从学生对这些课堂互动环节的反馈来看, 较以往刻板的教学模式, 它们更能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另外在每节课后, 还设定了学生反馈环节, 让学生对每节课的讲解方式、师生互动方式、文化背景渗透方式进行评价, 及时收集学生对采取新教学方法之后的态度和改进意见等, 收集了大量数据, 以便后期进行对比研究。

4) 培养源于课文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模式探索

由于学生在听说方面比较薄弱, 课文讲解过程中学生参与互动只局限在对课文知识的运用方面, 因此开始了在文化内涵和思维模式方面的培养。教师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方向, 有效做好预习准备, 并告知所需了解和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 让其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有目的地去查阅资料, 并在课堂上通过联系现实问题, 进行现场讨论, 课堂发言, 或辩论等活动, 使其有效掌握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重点与效果。

4 课题研究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改进,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从这项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受益匪浅。分析所收集的大量反馈意见以及第二次问卷调查, 课题组成员发现在一些教学模式和细节方面以及教学计划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

1) 课题组教师提高了对英语教学和对教师素质的理性认识。现在教师们努力去探索改进教学模式, 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从备教材逐渐走向备学生。并且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有了清楚的认识, 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什么角色和学习英语的目的。对比两次问卷的结果, 我们看到,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师生互动环节存在的问题

(1) 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之后, 一些同学对这种师生互动形式呈现被动接受的状态, 不主动参与其中。 (2) 学生间互动过程中, 由于准备不充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原因, 导致学生大多忽略英语语言语法结构, 英语表达受汉语语言影响极为严重, 出现大量语言语法错误。

4) 教材及教学任务和实际教学工作的冲突

教材中至少三分之一的任务留给学生自学,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及学习效果的检查。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1) 弥补因课时少教师无法实施的教学任务; (2) 可以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知识; (3)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 课堂互动模式的探索实验使课堂气氛趋于活跃, 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反馈到:这样的课堂“亦师亦友, 欢乐充实高校交流课堂。”尽管在这过程中有过很多辛劳与困惑, 我们认为进一步探索并加强大班授课的互动模式会增强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课堂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Huang X, M Van Naerssen.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1985 (3) :287-307.

[2]O’Malley J M, A U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1998.

[4]马广惠.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研究[J].外语界, 1997 (2) :38-40.

[5]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61-66.

[6]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 (5) :17-23.

写作大班授课 篇7

一、高校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主动地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2.传播学的传授关系互动理论。“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1]。根据传播学的传授关系互动理论,任何大众传播都包含着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良性互动,包括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使传播内容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有效传递,保障传播目的和价值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阵地,如何发挥传受双方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单向传授方法,转变为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架起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的桥梁,通过传受双方的交流、协商、探讨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角色转换理论。角色转换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样,要求当事者放弃和打破原本角色的心智模式、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为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提供了条件。在小班讨论中,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让学生走到前台,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教师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等角色。教师的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创设互动、交流、平等、合作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分享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共同寻求真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二、高校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现实依据

1.“大班授课”局限性的客观存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因此,为了节约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是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普遍采取的方式。大班授课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约教学成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但“大班授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传统大班授课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师生之间很难开展教学互动。现在很多高校的公共课班级增加到了七八十人,甚至达到上百人,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课堂内人均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受到很大限制,即使当有学生回答问题时,也不是全班同学能够听清楚,学生也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课堂互动成效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不利于教师课堂管理。当前,“大班授课”使得学生人数大大超出了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虽身心疲惫,课堂秩序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利用人数多、老师不易发现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有个别学生坦言,无故旷课或上课睡觉就是因为班级大,老师注意不到,课堂纪律的松散大大削减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三,不利于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当教师面对成百的学生,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统一的教学模式也无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连教师也感叹自己的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只有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否则教师的讲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获得学生的共鸣,部分学生很容易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导致教与学脱节。要想深入了解学生,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必须采取课后小班讨论。

2.“小班讨论”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大班授课”的局限性恰恰可以通过“小班讨论”来弥补。与“大班授课”侧重于理论讲授不同,“小班讨论”可以随时围绕“大班授课”教学内容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困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展开讨论。“小班讨论”可以不拘形式,采取个人陈述、分组辩论、小组讨论、访谈汇报等新颖、多样的讨论学习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优越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增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小班讨论”以行政班为单位或分组进行,学生人数的降低,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弥补“大班授课”中师生交流少、学生间互动不够的缺陷,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创建了师生平等的话语权平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面对面指导,这种交流方式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知识背景和心理特点,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第二,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班讨论”以学生为主体,讨论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由学生参与选择和设计,并且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准备提纲、发表见解,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热情,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小班讨论”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轻松、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小班讨论的互动启发,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向学生自我教育的转化。第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小班讨论”督促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建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一种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状态,有利于提高包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总结归纳等多种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实施“小班讨论”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团队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合作技巧以及展示自我的表达能力,这正是当前大学生比较缺乏的素质。

3.国外合作性教学改革成功的示范效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19 世纪后30 年代开始倡导并研究合作性学习,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国外一些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如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David and Roger Johnson)、霍布金斯大学“学校社会组织中心”的斯莱文(Robert E.Slavin)以及美国卡甘合作学习中心的卡甘(Kagan.S.)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这些研究所取得的育人效果,已促使合作教学逐渐成为西方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合作教学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转变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从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向认识、反思、产生新知识的高级阶段推进。

上一篇:连续弯箱梁下一篇:投资安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