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农户

2024-05-14

评价农户(精选十篇)

评价农户 篇1

1999年, 四川省被列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试点省份之后, 四川省即提出以“退耕还林,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为指导, 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6年底, 全省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75.49万hm2, 其中退耕地还林89.09万hm2, 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86.4hm2, 任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工程覆盖21个市 (州) 的176个县 (市、区) , 涉及622万农户。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23%提高到2006年的30.27%, 净增6.04个百分点。据四川省生态定位监测, 2007年全省滞留泥沙0.54亿吨, 增加蓄水量6.84亿吨, 累计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量3646万吨、氮磷钾损失量2083万吨, 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34.5亿元。

然而, 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 与退耕农户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息息相关。目前实行的退耕还林“接续补偿”政策, 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激发农户退耕的积极性, 为林产业的发展赢得缓冲期, 但从长期来说并不能真正有效保证农户退耕还林 (草) 以实现国家生态目标的持续性。笔者认为, 要实现生态目标的持续性, 就应注重农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只有农户具备了自我发展能力, 退耕还林 (草) 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才不至于在如今粮价上涨的情况下出现退耕还林 (草) 后隐性的“退林 (草) 还耕”现象的发生。[1]因此, 这就需要对退耕还林过程中产生的农户自我发展模式进行评价和总结, 以便好的模式能得到有效推广, 让农户尽快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增加收入和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轨道。

本次调查的地点选择在邛崃、蒲江、筠连、荥经、长宁等地。这些地区退耕还林数量较大, 且退耕还林工程均从1999年开始实施, 其在退耕还林中已经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退耕农户自我发展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 通过总结评价其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 对其他地区进一步探索退耕农户自我发展模式、保障退耕农户长远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都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四川退耕农户自我发展模式

从国家颁布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 四川各地都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并积极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退耕农户自我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可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另一类是政府引导下的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

1.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

(1)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的内涵。

在实际运作中,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 是不同的龙头企业与不同组织的农户或以签约形式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 或建立合资、入股的紧密型联合, 或是建立不受合同约束的松散型联合的多种实现形式。[2]其典型代表有:邛崃“公司+基地+农户”、蒲江“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筠连县腾达镇“租赁合作与股份合作”三种发展模式。

邛崃“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是指:在退耕还林中, 邛崃市政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 大胆引入外部资金筹建了大同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并大力引导农户栽桑养蚕, 发展蚕桑生产基地, 从而拉动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在运作中, 公司为农户提供桑苗和蚕种, 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并直接按市场价收购农户蚕茧。这一发展模式, 既促进了产业发展, 提高了农户收入, 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蒲江“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于蒲江县属水果种植较适宜地区, 依托退耕还林后水果产业发展的契机, 成都市新奇士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引进杂柑品种, 并在市农业发展局的直接指导下, 与20余户种植大户共同发起成立了蒲江杂柑合作社, 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与技术指导、统一商品化处理、统一品牌销售。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275户, 杂柑面积1.6万亩, 其中, 带动杂柑基地发展4万亩, 辐射面积达10万亩。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筠连县腾达镇“租赁合作与股份合作”的发展模式是指:在退耕还林中, 筠连县腾达镇水茨村沙坝社村民在政府引导下种了69亩水果。然而, 由于农户不懂经营管理, 4年都不见挂果。2005年沙坝社社长从外地请来商人, 采取租赁合作与股份合作的办法投资管理果园。结果有25户农民与公司签订了时间为25年、租金为150元/亩/年的租赁合同, 另外5户农民以土地入股, 签订了按4∶6分成的“股份制”协议。这样, 选择租赁合作的农户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 虽然收益低, 但风险也低, 而选择股份合作的农户, 与公司“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风险大, 收益也相对较高。

(2)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的优点。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不论是哪种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均具有以下优点:第一, 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提高了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在运作中, 由公司或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农药等物质供应和引进新品种、进行技术指导等, 克服了小规模经营与采用农业科技的矛盾, 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 提高了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第二, 壮大了产业发展, 使农户收入得到了提高。该发展模式依托当地自然条件, 发展优势产业, 将产前的物质供应、产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后的加工销售有机地连结起来以实现规模经营, 不仅提高了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壮大了产业发展, 农户收益也大幅度提高。如蒲江县种植柑橘已达18.52万亩, 年产量21万吨, 果品优质率达68%, 水果产业已成为带动蒲江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几年, 合作社社员每亩土地的收入已超过4000元, 最高的超过6000元, 大大高于退耕还林前种植粮食的收入。第三,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并促进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桑蚕业、水果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产业的发展壮大, 就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 如果有些农户愿意外出务工, 还可以把土地通过租赁或入股的形式流转给经营大户, 以解决农村土地粗放经营和撂荒问题,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可以说, 这是确保农户长远发展的出路和方向。除此之外, 该模式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桑树、柑橘等果树生长快, 覆盖率高, 根系发达, 有显著的固土保水能力, 因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3)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第一, 规模化产业经营能力不高, 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强。农业产业化带动型模式本身无疑是希望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不断扩大基地规模, 辐射更多的农户, 从而壮大产业的发展。但从笔者的调查看, 邛崃的蚕桑、蒲江的水果业仍在发展中, 农户分散经营和农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不利于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产业规模效益的提高。第二,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特别是在中介组织缺乏的情况下, 农户在交易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如邛崃“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虽然公司与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 根据市场价收购农户的蚕茧, 并实施保护价, 但由于没有中介组织, 农户在与公司的交易谈判中, 公司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农户只能被动接受公司的收购价, 无从分享超额利润。第三, 公司、合作社、农户均面临着资金困难。由于农林产业的产业特性决定其投资大, 周期长, 见效慢。许多龙头企业在与农户合作时均感到资金紧张。与此同时, 作为中介组织的合作社, 是群众自助自发的非营利性组织, 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 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真正得到的财政支持、信贷支持很少, 从而弱化了对农户利益的保障作用。而农户因其生产性固定资产抵押能力不足, 获得的贷款也十分有限。所以, 整个产业化链条中资金均显得短缺。第四, 农业的产业特性也使农户极易陷入不利的贸易陷阱。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具有资产专用性强、生产单元分散、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变化快以及需求弹性小等特点, 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 一旦价格大幅度下降, 龙头企业出现经营亏损时, 最终损失往往会转嫁给农民。

2.政府引导下的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

(1) 政府引导下的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的内涵。

政府引导下的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 真正体现了“由农户承包, 自行经营, 收益归己”, 即本着“谁造谁有”的原则鼓励农户自己投资, 自己管护经营, 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政府除了对退耕农户予以补偿之外, 还负责进行土地规划、树苗提供、信贷安排、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以及政策扶持。这种模式主要依托种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进行发展。[2]

一是依托种养殖业发展。笔者从调查中发现, 各地在退耕还林过程中, 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当地自然和生态条件, 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林草间作、林药间作和两用林混作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荥经县青龙乡柏乡村, 大力推行“退耕还林, 林下种草, 以草养畜”的模式, 在退耕还林区建立了以种植优质黑麦草为主的林草间作区, 规模养殖长毛兔。荥经县荥河乡则以黄柏等木本药材和鱼腥草等草本药材与杉木等树种混作, 分为间种木本和草本药材两类。[4]长宁县竹海镇, 鉴于纯竹造林成本较高, 镇政府结合实际, 引导农户实行林竹混栽, 节约生产成本80万元以上。

二是依托生态旅游业发展。2005年, 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 在镇政府的领导下, 决定打造李子品牌, 申请注册了“猫耳湾”李子商标, 通过制作包装、拍摄电视专题节目、制作标语、举办首届李花节, 扩大了“猫耳湾”李子的知名度。随着水果李子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 来考察、学习、旅游的县内外游人络绎不绝, 从而促进了春风村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还引导农户进行“三建三改”, 即建庭院、建沼气、建便民路, 改厨、改厕、改圈, 引导农户兴办农家乐, 组织开展农家乐烹饪技术和礼仪培训, 形成了“春赏花、夏品果、秋观菊、冬看雪”的旅游产业。

(2) 政府引导下的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

通过实地调查, 笔者还发现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优点:第一,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林木显现经济效益之前出现的农户收入增长的真空, 提高了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如:荥经县青龙乡柏乡村推行的“林下种草, 以草养畜”模式, 林下草30~45天便能开始收割, 每年可割5~8次, 年产鲜草约30000~60000kg/hm2, [5]能够很好地解决退耕还林后农户短期增收的困难, 增强其发展的后劲。第二, 在一定程度上就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或推动了劳动力进城务工。第三, 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林草间作模式不仅能迅速带动草畜产业的发展, 增加农户收入, 还能够很快对地表完成植被覆盖, 明显减少水土流失, 有效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而林药间作模式, 长期以木本药材和杉木为主, 短期以草本药材为主, 能够有效地兼顾长短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第四, 该模式最可贵的是与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得非常好, 无论是分散的种植还是养殖, 其发展都紧紧围绕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状况, 同时考虑了劳动力本身的素质以及结构状况等因素。

(3) 政府引导下的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 尚需解决以下问题:第一, 技术人员缺乏, 农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 技术人员数量不够, 往往只有一名技术人员在乡里各村来回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且参差不齐, 给技术培训带来不少困难, 培训效果也不理想。因此, 技术问题仍然是影响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下去的一个大问题。第二, 市场问题突出。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目前, 农户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当地政府来开拓市场、获取市场信息, 因而获取的市场信息渠道单一, 农户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 而且, 农户经营的自主性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第三, 资金更显困难。不管是种养殖业还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形成一定的规模, 才会有市场、有效益。然而, 凡涉及一个项目的投资, 对农户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同时, 要与发展项目相配套, 还必须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农户进行技术、经营管理培训, 这些都需要大笔投入。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 当地政府财力有限, 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技术服务培训的费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农户融资有限, 甚至相当困难。如有政策规定农信社提供给每个农户的贷款额不得超过3000元, 且必须提供担保。

三、对两种模式的总体评价与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 各地在退耕还林中形成的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 是本着“市场导向, 因地制宜, 结构调整, 突出特点, 形成基地”的取向, 通过利益诱导来调动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使政府的决策转化为农户的自觉行动, 营造了“政府组织、利益驱动、农户参与”的良好局面。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解决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带来的市场问题、技术推广问题、资金问题, 并且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使农户的承包风险一部分得以转移, 使本来是政府和农户之间的博弈转化成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博弈, 具有市场行为的属性。当然, 这种模式在运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主体地位不对称导致农户对公司实际上的依附关系, 通常不得不接受公司的“垄断”价格和其它一些不公平的交易条件。当公司拥有超额利润时, 分成由龙头企业说了算;当公司只能获得平均社会利润时, 农户却只能保本或微利;当龙头企业遇到市场风险或经营亏损时, 则往往把最终损失转嫁给农民。对此, 农民很难抗拒并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 为了克服此种模式显现出的问题, 就必须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使合作或博弈双方的地位和力量对比发生实质性变化, 使原来公司与农户签订的不稳定的短期合约转变为有农民合作组织参与的长期合约, 真正确立农民及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中的主体地位, 逐步形成合理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除此之外, 还应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如增加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投入、加大银行方面对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合作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体系等。

农业产业化作为退耕还林后农户的自我发展模式, 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它的建立则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二是要有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建设。除此之外, 产品的市场容量、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由此, 农户在退耕还林后的自我发展模式绝大多数属于分散型。在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下, 林 (草) 地承包给农户个人, 自行经营, 收益归己, 这和原来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则在于政府除了给予退耕农户一定补偿之外, 还负责土地规划、树苗提供、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林地、林木的产权清晰, 农户在承包期内还具有林草副产品完整的所有权, 能更多地给农户带来经济利益, 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户退耕还林 (草) 的积极性。但是, 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 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 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次, 由于当地政府财力有限, 缺少企业的参与, 单个农户投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此外, 还有市场问题, 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这也是此种模式最大的弊端。近年来, 各地在政府的引导下自发地成立了各种协会, 在一定意义上承担起了提供技术服务、开拓市场、提供市场信息的功能, 同时, 也解决了该模式的一些问题,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笔者认为, 无论是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还是退耕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 都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并不是每个地方照搬照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学习和借鉴其他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 才能更好地为退耕还林后的农户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确保农户长远发展,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明洪, 张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户自我发展模式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1) .

[2][3]陈健生.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4]郑先全.荥经退耕还林现状及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 2001, (02) .

农户借款合同 篇2

农银借合字______号

借款人: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金额:____________ 人民币 (大写) 借款用途:____________借款种类:____________利率(月息):____________ 借款期限:__________________

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还款记录 借款人签章 (预留印签) 年 月 日

农银借合字______号

借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写)

借款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率(月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还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人签章:

(预留印签)

年月日

还本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息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借贷双方充分协商,愿根据《借款合同条例》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有关规定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1.贷款利率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如国家调整利率,按调整后的新利率和计息方法计算。

2.上列借款,借款方保证按指定用途使用,如转移用途,贷款方有权进行加收利息、提前收回贷款等信贷制裁。

3.上列借款,借款方保证按期归还。未经批准延期或未办理延期手续,从逾期之日起,由贷款方按规定加收利息。

4.上列借款,借款方如无力偿还时,贷款方依照法律程序和有关贷款办法,有权处理借款方的资产,以此收回贷款本息。

5.本合同经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_份,借贷双方各持正本一份。

6.本合同经各方签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_联,借款、保证人各持一联,贷款方持联。

借款人印章:

经办人印章:

保证人印章:

经办人印章:

贷款单位公章:

(或合同专用章)

负责人印章:

信贷员印章:

农户养羊技术要点 篇3

关键词:农户;养羊;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62-01

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养羊业是养羊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小规模的传统养殖还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结合实际掌握养羊的技术要点对于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开展改良杂交

好的羊品种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效益高。目前绵羊主要选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等与小尾寒羊或当地绵羊的杂交后代,山羊一般选用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莎能奶山羊与当地山羊的杂交后代。例如,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6月龄时比本地羊增重近10 kg,可显著提高效益。

2 适宜的养羊规模

家庭养羊规模应量力而行,可根据现有耕地多少、草场大小、饲草饲料数量、劳动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来决定。一般专业户以饲养繁殖母羊15~25只的规模较为适度。

3 改变传统的饲养习惯

3.1 改混群放牧为单群放牧

对羔羊,按生理特点和生活特性进行单群就近放牧,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加强早期培育,使羔羊吃好奶、早断奶、早吃草、早补料,加快其生长发育。

3.2 改单纯放牧为放牧与补饲相结合

在冬春枯草期,羊群仅靠放牧很难满足其营养需要,所以在冬春两季实行半日放牧、半日补饲,这样既可避免羊群消耗体力,又可达到保膘的目的。

3.3 改产春羔为产冬羔

冬季产羔,羔羊当年生长期长达10~11个月,对秋后肥育当年冬季出栏十分有利,既可避免羊群越冬掉膘,又可节省人力、物力,加快羊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3.4 改粗放饲养管理为精细饲养管理

首先,必须抓好季节放牧,牧草丰盛期要尽量多放牧,让羊多吃草;冬春季天气寒冷多变,要让羊少跑多吃;补充优质干草和精料。其次,充分利用农家自产的青草、精饲料进行补饲,尤其是羔羊、怀孕母羊和种公羊,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第三,注意供给清洁饮水和改善环境卫生,每天清扫羊舍,清洗料槽、水槽,保证羊舍冬暖夏凉。

3.5 改喂配合饲料

按照羔羊、种公羊、种母羊、育肥羊等各个生理需要,按饲养标准进行科学配料,原料要过磅称重,不能估计。

4 定期驱虫和药浴

羊在饲养过程中,极易感染上体内外寄生虫,造成羊生长缓慢,抵抗力低下,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所以养羊户应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每年进行驱虫和药浴。通常在春季进行第一次驱虫,多用左旋咪唑或虫克星等驱线虫,隔5~7 d,再用硝氯酚驱线虫1次,秋季再进行1次。用药前对羊只进行称重,剂量要准(量多易引起中毒,量不够驱不出虫),药浴每年春、秋各进行1次,选择晴暖天气,水温35℃,用0.5%~2%的敌百虫加硫磺洗浴1~2 min。

5 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及评价研究 篇4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中国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富则中国富。但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民致富的“瓶颈”,因此中国政府在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其在农村的机构和业务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此,央行先后制定印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等具有操作性的文件,并在北京召开了“总结推广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座谈会,对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扩大创建信用村(镇)试点进行部署[1]。但通过笔者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实际调研发现,农村信用社普遍认为这类贷款风险较高,但收益并不高,发放此类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使得这类贷款出现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较大矛盾。针对这种状况,许多实际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从政府如何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如何配合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制约小额农户贷款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农村信用社认为该类贷款的风险较大,因此,缺乏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入手进行相关研究,是迄今为止未能抓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惜贷的根本原因。正是基于此,本文拟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评价方法,以利政府以及农村信用社正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强化其风险管理,使其能够健康稳步发展。

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具有门槛低、灵活性强、数额较小、简便快捷、勿需担保等优点,在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业扩大再生产,帮助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作用,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是未来中国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贷款形式,也是中国政府和农户希望在未来得到大力发展的一种贷款。但信用社在发放小额农贷中,面临的诸多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客观因素。

1.1 自然因素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用于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2],但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特别是农业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影响,在目前中国农户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以及受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户因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养殖户因疫情影响造成“空栏”现象时有发生,在农户蒙受重大损失的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给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也因此成为不良贷款。

1.2 借款人风险

至今农民仍是中国的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相比,其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为5-6:1,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3];教育、医疗等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的弱势状况,农户每年的收入在扣除当年必须的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一旦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子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等,农户就无力偿还贷款,即使有联保户负连带还款责任,但因联保农户自身的弱势,使连带还款能力也较低。

农民对市场的预测和掌控能力普遍较低。在中国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对偏低,多数人活动范围狭窄、信息相对闭塞,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及把握能力不强,种植养殖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加之当地政府对其引导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一旦遇到市场行情出现不利的变化,预期收入就无法实现,甚至把本钱赔光。

农村信贷环境较差。虽然市场经济在中国已提倡和实行多年,但是,农民对市场经济仍然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惯性思维模式并未完全褪去,与城镇相比,农村信贷环境较差是不争的事实。“认为贷款是国家的钱,不贷白不贷,多多益善”,却很少想如何去偿还,偿债意识不强;信用社收贷款时,便四处躲藏或赖债不还,逃废债现象逐渐增加。现行法律对债务人的约束软化,执行难问题突出,使一些欠款户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债务人赖债有利,赖账有理的心理,导致还贷还息信用意识淡薄。

1.3 债权人因素风险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管理手段相对滞后,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中国的金融业中,农村信用合作社遍布于广大农村,受生活环境、交通便利等因素影响,高素质人才的补充受到制约,造成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多次隶属关系上的变化,造成信用合作社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商业银行,对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预测与风险规避缺乏认识和重视,在信贷等级评定时,对农户个人信誉、还款记录、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缺乏一套切合地方实际、科学完整的评定办法,信用等级评定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农户档案较为粗糙,甚至存在应付的现象,操作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时,面临着信贷资源配置上的机会损失,表现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设信用村镇,是国家赋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重任,因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中均执行了较低的利率,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又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国家并未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的利率损失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或税收等优惠。

1.4 政府风险

各地方政府,尤其县、镇、乡级政府组织,在制定当地发展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时,往往重工轻农,即使是重视农业,也往往因主要领导的更迭而此一时彼一时,政策的连续性不强,出于政绩的考虑,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行政干预,在发展农业的技术扶持力度上各地参差不齐,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转移机制建设中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评价

要化解政府主导型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中的矛盾,就需要政府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此类贷款的风险大小进行评价,为此,笔者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进行了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2.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即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复合系统内部结构关系;二是客观性原则。即指标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不能凭主观设计;三是可行性原则,即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有较强的可比性,而且易于获取,便于操作;四是慨括性原则,即建立指标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4]。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实际,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自然因素、债务人因素、债权人因素和当地政府因素四个方面17个指标。见表1。

2.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调查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指标多数是定性指标,而且各地区基本环境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大小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可以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但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和状态的描述均应针对不同地区分别进行。鉴于此,我们设计了调查表,以BD地区五个县30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两个银监局作为调查样本,选取了100位农村信用合作社县联社管理人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人员、银监会监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调查表中,分别设计了一、二级指标的权重栏,由评价人按权重之和为100%给出赋值,对二级指标评价,针对各指标的实际内涵给出了四级或两级较贴切的评语描述,由评价人去选择。详见表1。

附注:①带“※”的指标为逆向指标;②信贷资源机会损失指将资金投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比投放于其他类贷款上收益低;信贷资源机会收益指将资金投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比投放于其他类贷款上收益高[5]。

2.3 BD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2.3.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次调查中,回收有效评价表95份,权重的确定是以此为基础上,采用归一化的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出,结果见表2。

2.3.2 评语集的建立

评价集分为四级,分别是风险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低。二级指标评语集,正指标中设四级评语的,与评语集同方向一 一对应,正指标中设两级评语的,与评语集同方向两端对应,逆指标中设四级评语的,与评语集反方向一 一对应,逆指标中设两级评语的,与评语集反方向两端对应。

2.3.3 隶属关系的确定

按回收的95份调查评价表的评价情况统计后计算确定,例如,对单项指标“自然灾害的偶发性”而言,有6人评价为“大”,占6.3%;有40人评价为“较大”,占42.1%;有35人评价为“较小”,占36.9%;有14人评价为“小”,占14.7%。则单项指标评价“自然灾害的偶发性”的隶属度为(0.063,0.421,0.369,0.147)。BD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评价结果见表2。

2.3.4 综合评价

r1=(0.423,0.577),

D1=(0.0630.4210.3690.1470.0420.5480.2630.147)B1=r1×D1=(0.0510.4940.3080.147)

同理B2=(0.2080.4790.1970.116)

B3=(0.2430.3410.2480.169)

B4=(0.2980.4550.1390.108)

A=R˜×B˜=(0.2010.4580.2140.127)

根据计算结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BD地区的债务人因素和当地政府因素对贷款的风险影响较大,特别是当地政府因素“风险一般”和“风险小”的程度分别为0.139和0.108;自然因素和债权人因素对贷款的风险影响相对较小。

总体来说,BD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低”的程度分别为0.201、0.458、0.214、0.127。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D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为较高。笔者将上述评价结果反馈给所选取的调查样本和调查人,反馈回来的意见是: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评价结果基本与现实风险状况相吻合。之所以自然因素和债权人因素对贷款的风险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BD地区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由此带来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损失不大,与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周期、发生时间的掌握与避免措施相关的风险也较低;债务人因素和当地政府因素对贷款的风险影响较大,主要是近年来,BD地区的主导性特色农产品,如草莓、桃、苹果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农民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和把握的准确性较低,BD地区农村信用环境不高,当地政府尚未建立起农业风险转移、补偿机制、在农业技术扶持方面力度不大。

3 启示

作为政府主导型的特色贷款,政府应针对该贷款的特色风险,出台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为此,应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如一年)进行评价;根据各个地区的风险评价结果,出台实施相应的化解措施,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作为该贷款的风险转移机制,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并给予优惠利率,建立小额农贷专项准备制度、财政补贴制度等作为该种贷款的风险补偿制度;此外,建立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协会的成立,作为该贷款的良性环境培育机制。

作为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应积极行动,努力规避、化解贷款风险,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中,努力避开自然灾害的时间,实施不同经营方向的农户互保制度以提高联保户的连带还款能力,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赔制度,对因贷款人员个人责任造成的贷款损失,实行责任人自赔,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善管理手段,强化风险管理工作。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借款人引发的风险、债权人自身因素引发的风险和政府方面引发的风险,构建了由两级17个指标构成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择BD地区作为评价地区,设计、发放评价表进行调查,选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并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特点和发展要求,得出了由政府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启示。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孙若梅,任常青.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李中坚.对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甘肃金融,2003(12).

[3]温涛.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4]闻琚,刘兴华,周建波,黄志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黑河中游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4(4).

农户如何申请低保 篇5

向村委会书面申请

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户口属地为原则,人户分离的,需人户一地后才能申报,但混合户口家庭(夫妻一方为农业户口,另一方为非农业户口)除外。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中有子女因考入大中专院校而将户口迁至就读学校的,仍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计算并享受原户籍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应当以户主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提交书面申请时,应提供下列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户口簿及家庭成员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或赡养(扶养、抚养)协议等有关法律文书;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的,应提供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成员中患有严重疾病的,应提供医院病历证明、疾病诊断证明书及医疗费用收据;土地(山林、水塘)承包或者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以及由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农业收入证明等。

随时申报按季审批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行随时申报、按季审批。村(居)民委员会和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书面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审批手续。

坚持民主评议和三榜公示制度,村(居)民委员会应成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评议小组,要设立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公示栏。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年审制度,相关对象下年度需继续保障的,应重新办理申请、审核、审批手续,但农村“三无人员”除外。

打牌赌博吃不到低保

以下9种情形不予批准或取消低保待遇:不按规定如实提供有关证件、证明,家庭收入状况明显好转不主动向村(居)民委员会或管理机关报告的;3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必要的维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但因拆迁安置购买、修建住房并进行简单装修的除外);有责任田(责任土)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外出打工、经商而将责任田或责任土承包给他人的除外);本人及家庭成员打牌赌博或进行与享受低保待遇不相符的娱乐和休闲消费的;家庭拥有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手机、摩托车、空调及贵重饰品等的;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吸毒、劳教及服刑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

农户贷款现状分析 篇6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地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贷款的上限必将提高。因此,为了完善涉农贷款信用评估制度,促进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难题,为农户信用分级制度的建立提供基础,农户贷款信用风险评价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其现状。

关键词:农户贷款;信用;风险

1. 研究背景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6月出台的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对农户的定义明确为“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建制村范围内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而农户小额贷款是指向农户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的贷款。[1]现有的农户贷款单笔贷款最低限额为1000元,以100元为浮动单位,最高5万元,贷款期限1个月至12个月,以月为单位。但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地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贷款的上限必将提高。

2.农户贷款的需求和困难

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农户的贷款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2.1“适度规模化”的客观需求

2.2农业多样化的客观需求。但近些年来由于农户个人信用难评估,策略违约可能性高等现实存在的困境,农户融资难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笔者从金融机构了解到,提供农户贷款的金融机构多数以小额信贷形势发放,贷款额度最高提供5万元,这和经营大户所需要的资金相差甚远。根据2011年数据统计,仅以哈尔滨市阿城市为例,10余万户农民仅能从农信社得到1.6亿元的贷款,约有40%的农户得不到贷款,贷款缺口达3亿元。[2]笔者认为现有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

①农户居住点繁杂,金融服务对接难。在同一个地区,农户居住点较分散,且资信合格率较低,导致信贷员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较低。

②农产品生长周期长,风险大。市场风险是农产品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虽然随着农业贸公司服务的提升以及销售渠道的多样化,其风险已大大降低。但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金融机构,农产品项目仍属于高风险对象。

③缺少抵押物,且存在产权物权不完善等问题。农户的房子没有产权,土地属于集体,无法抵押。而耕地,牧地,林地都是国有资产,根据担保法这些也无法抵押。承包土地也是在法律上存在问题,无法确定物权。

④金融机构缺少专业化人才。农业贷款不同于一般抵押贷款,其项目价值认定、风险认定都需要都存在难评估,难量化的问题。农村的金融机构大多不具备完整评估的条件,这限制了农户贷款的发展。

2) 从个体农户角度。通过对开封市开封县,兰考县,杞县和通许县农村的走访,并通过发放问卷,得出了以下数据。

从表中不难看出,在农村贷款所遇到的无合适担保人或担保物,利率太高担心无法承担,手续繁琐附加条件过多,基本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缺少抵押物且存在产权物权不完善,金融服务对接难以及农产品生长周期长、风险大的困境相对应。而在这些贷款所面临的困境中,无合适担保人和担保物成为了主要的困难,在数据上明显高于其他各项。由此可见,解决担保难的问题,是解决农村贷款难的关键所在。

3.农户特征的新趋势

历史上,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一直比较单一,农业收入在农户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客观上加大了抵押资产审核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虽增长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但绝对额增加较多,幅度较大,在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甚至达到97%。[3]与此相对,随着农民收入的多元化,特别是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纯收入所占比重下降,2013年农民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50%。[4]这种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为细化农户贷款申请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和结构差异使得农户承受风险能力也存在明显不同,从而可能获取贷款需求渠道和贷款可获得性也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现把农户分为“劳动报酬类”和“经营收入类”。谢锦华(2012)在比较后认为,劳动报酬类农户由于收入稳定,在扩大生产方面具有较低的积极性,其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可能性较低。经营收入类农户,由于收入的不稳定性,其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较高,更有可能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5]农户资产的多样化意味着农户的可抵押物的多样化,这放宽了抵押物选择范围,缓解了过去农户无抵押物的困境。为了实现贷款资源效力分配的最大化,金融机构应把经营大户作为主要目标客户。

4.新形势下经营大户的特征

对于种植规模究竟有多大称的上是规模化种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就笔者对开封各县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278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有221户农户的耕地承包面积在6亩以下,占到了调查样本的79.49%;承包耕地面积为2-4亩的农户数量最多,一共89户,占到了调查样本的32.01%;承包耕地面积为4-6亩的有80户,占到样本的28.78%;承包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上的仅有20户,占到样本总量7.05%。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农户的贷款用途之后发现,在73户曾经贷过款的农户中,仅有23户用于扩大农业生产,其中4户的耕地承包面积在10亩以上,另一人为8-10亩之间。而大部分的农户申请贷款多用于了个人消费如买车,买房以及教育投资等。由此可以看出,越是耕地面积大的农户,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经营大户,越愿意去扩大农业生产,并可以接受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而耕地面积少的农户,除去消费贷款以外,更愿意将贷款用户商品经营、扩大店铺或者用于副业。所以,经营大户应该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客户,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生产积极性,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根据调查,在前面所提到的关于农户在申请贷款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或担保物和利率太高担心无法承担,但在这其中,仅有10%,也就是2户农户的耕地承包面积在10亩以上认为这是较大的困难,由此可以看出,以耕地承包面积衡量农业经营大户基本合理,并且这些经营大户往往具有信用较高的信用额度和偿还能力,在其扩大生产的积极性的推动下,愿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有较高的偿还信心,这一点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也同样可以降低小额贷款的风险,更容易通过审核达成贷款合作。

锁定经营性大户为贷款对象后,申请人就应满足一下四个基本条件:

1. 有多年的种植经验,过去几年内有适度规模化种植的经验。

2. 在生产队或者村里有良好的口碑,有较强的商业意识。

3. 无黄赌毒等不良嗜好,家庭中无成员参与过传销、邪教等非法组织。

建设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的难点及对策 篇7

一、当前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认识存在片面性, 整体工作推进难。

与其他群体相比, 农民的信用意识要好于其他群体, 但是,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办理联保贷款, 需要提供贷款人和担保人的身份证明感到不理解, 对个人征信系统需要采集的相关信息持敏感和谨慎态度;加上农村金融机构方法单一、方式简单, 借贷双方在农户信用评价方面衔接不畅, 矛盾较多。如某县农村信用社规定, 1户农民办理1笔贷款, 需要本人的身份证明, 另外3人的身份证明, 而且要求必须是60岁以下, 到信用社当面签署个人担保意见。使贷款手续普遍复杂化, 而采集到的农户信用信息并没有系统、科学地利用。另一方面, 政府重视不够, 缺乏有效的支持、配合, 表现在只重视贷款发放, 而对贷款回收、不良贷款清收和信用户规范、农村整个信用环境的改善和建设上只是运动性、阶段性支持与参与, 口头上重视, 实际中缺乏措施, 给整体工作的推进带来了较大困难。这种困难, 还表现在农户档案建立上, 信用社到农村的种植、养殖户采集信用信息时, 得不到农户的配合, 对其身份信息、签章等十分敏感, 往往以“我不用贷款”而搪塞。

2.农村贷款分散、量大, 工作深入创建难。

农户信用评价是农户贷款顺利推广的关键环节。当前, 建立农户信用体系, 从金融角度考虑, 主要是农户的小额资金需求,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一般具有需求主体高度分散、流动性小、需求额度小、周期长、风险高、搜集主体信息成本高、监督难度大等特点, 面对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和千家万户的农户, 相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而言, 农户信用体系创建工作难度较大。某县农村信用社对已经评定的信用户13200户, 有贷款的6600户, 占评定户数的50%, 即使对信用户全部发放贷款, 加上“一贷三保”, 共涉及农户52800户, 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8%, 也只是全县农户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基层信用社人员普遍紧张, 每个工作人员联系4至5个行政村, 服务强度大, 影响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的整体推进。

3.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评价体系建设难。

虽然, “信用乡 (镇) 、信用村、信用户”评选工作已经由点到面, 并且被评上的乡、村、户也形成一定规模, 但是, 管理工作仍处于粗放阶段, 评价指标设置简单。如对信用村的评价, 主要是依据行政村在信用社拖欠贷款的多少来进行评定, 被评上的信用村, 在信用社的贷款也并不多。贷款利率、贷款手续和其他不是信用社的贷户一样, 没有享受到优惠利率、简化贷款手续的优惠政策。同时, 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处于起步, 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网络通讯、硬件设施等机械化设施落后, 客观上制约评价体系建设。

4.农村信用社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信用评价开展难。

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 专业性很强, 需要一些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长期以来, 农村信用社因受体制影响, 懂金融专业知识、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奇缺, 在运用新技术, 发展新业务方面严重滞后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除行政人员外, 各网点外部工作人员平均不到5个, 平均每个社的服务农户在5000户左右, 宣传、调查、核实、填表、发证、建档、放贷、催收等, 都需要走村串户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农户贷款的超常工作量与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偏少、管理手段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等矛盾非常突出, 严重制约着农户信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5.农户吸纳贷款能力不足和经营风险的现实存在, 评价真实性保证难。

据调查, 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 有80%都是个体工商贷款, 真正用于农村种植、养殖的仅占20%左右, 有贷款需要的, 都是有一定资金实力, 搞大型机械购置、建筑、加工的经营户, 这种贷款周期短、金额大, 与农村周期长、金额小的农户贷款特点不相符合。这也说明农村吸纳贷款的能力有限, 大量资金转向非农产业。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 是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人为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势产业, 自身本来抵御风险能力脆弱, 如果用每天生息的贷款从事高风险产业, 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在这样的农村环境下, 农户反映的信用状况往往经常发生变化, 有时会使农户信用定量数字评价失真, 致使农户信用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对完善和改进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1.建立农户信用评价组织体系, 确保工作有序运作。

对农户信用评价应由政府部门牵头, 人行县支行参谋, 农村信用社推动, 农户为主体的组织机构来领导。由政府经济管理中心人员、包村干部、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包村信贷员和村民代表等组成的农户信用评定小组来实施。制定统一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 进行科学、系统、连续地评定, 以防止人为评信、感情评信、评信面过窄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并把评定结果报送当地评信领导小组审查备案, 以实现农户信用评价状况社会认可, 共同享用的目的。

2.量化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防止信用评价流于形式。

根据农村信用社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 根据农户信用评价重点, 在原有信用乡 (镇) 、信用村和信用户评选建设基础上, 可将农户信用信息状况量化, 设置评价两大类指标。一是信誉指标包括农户自然情况、外出务工情况及农户财产记录。农户自然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所学专业、婚姻状况、健康情况等方面;外出务工情况包括务工所在城市、务工单位、行业发展前景、从事工种、工资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农户财产记录各项收入支出来源、数量、结构变化的账务记载等方面。二是价值指标包括农户的账户信息、资产信息、收入信息等内容。在指标评价基础上, 结合区域实际, 把农户信用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级, 实行年度评价动态管理, 为农村金融机构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农户制定信贷政策服务, 实行差别信贷政策, 突出政策激励效应, 充分调动农户提高自身信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完善农户信用评价保障体系, 为农户信用评价提供有力支持。

评价农户 篇8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科技服务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Genius等[1]基于希腊克里特岛上农场1994-2004 年的数据构建了一个农业技术采纳和扩散的理论模型,阐明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社会学习是技术采纳和扩散的决定性因素。孙开[2]认为农业技术服务属于无形的农村公共产品。俞培果和姜葵[3]研究表明提高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不能从整体上使农民收入提高,主要受益者是非农居民,研究建议政府要适度提供农业科技投入。张永升等[4]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强烈,农户技术应用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科技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供给满意度不高。张开云等[5]以广东农村284 户农民为例探索了优化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体系的策略,分别是多元化策略、资源配置优化策略、差异化服务策略和系统供给策略。赵宇和姜海臣[6]基于对山东省11 个县(市)的32 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主要农村公共品供给情况,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是农户最不满意的农村公共品之一。王敬华和钟春艳[7]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加强健全制度、加大投入、强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王奎武和刘纯阳[8]提出了推行地域差异化战略、发展综合性的农村科技服务和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这些研究涉及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较少,多是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总体满意度评价,而总体评价可能会遭遇农户对某种公共品供给的评价影响整体评价的问题。此外,对农业科技服务的定量分析大多是以某一省份或市县为调研范围,无法从全国层面上提取宏观共性特点,在变量设置时也无法加入代表不同发展形势的区域变量。因此,本研究基于1 033 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和有序Logistic模型,评价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了解农户科技需求的满足情况,探讨影响农户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改善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供需不匹配的状况。

1 理论基础

在已有研究中,尽管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多,但有不少学者从农业科技需求意愿、支付意愿、科技服务效果评价等角度进行了研究。黄武[9]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农技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以及农户在生产中是否遇到过技术难题对农户有偿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产生影响。张兵和周彬[10]研究表明农户所在社区的通讯设施及农户周围人对农业科技的支付比例、家庭中农业收入比重、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中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对农户农业科技投入支付意愿产生影响。徐金海[11]研究表明在农民对农业科技增产和增收效果的评价方面,工业化程度高的苏中地区不及工业化程度低的苏北地区。刘路[12]研究表明影响农户农业科技采用的因素包括被访者的文化程度因素,农户家庭的收入结构、农户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和主要从事的农业活动类型。李波等[13]研究表明地理环境、信息来源、性别、文化程度、劳动力投入人数等是影响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的重要因素。孙国梁等[14]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意愿主要受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农技信息的来源和农技推广的服务效果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本文构建模型为:

式中:Y为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Ti为农户的个体特征变量, Cj为农户的家庭特征变量,Dm为区域变量,Xn为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变量,ε 为随机扰动项。

从农户个体特征来看,农户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农户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从农户家庭特征来看,农户家庭经济实力会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不同的影响,经济实力强的农户有能力尝试新的技术,承担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经济实力强的农户科技需求意愿可能较高,而经济实力差的农户由于担心技术的风险性,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技术,但是,大部分经济实力强的农户非农收入占据的比例较大,可能对非农方面的技术需求较高,而对农业类方面技术可能需求较低。从区域因素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政府的投入及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同,农业科技供给也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农户在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对农业的依赖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区域农业科技服务供需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农户的满意度评价。从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因素来看,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离不开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和科技宣传,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满意度评价。

2 研究方法

2.1 模型选择

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分析。它是一种非线性分类的统计方法,既不要求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也不要求变量服从协方差矩阵相等和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同时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因变量的排序信息,不会把排序中的差距误差判为纯数值差异,所以它比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y是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评价,j是因变量y的分类,用1,2,3,4,5 表示五个等级;x是影响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因素,k表示自变量x的个数;αj是截距参数,βij是回归变量y在各级别j下的累积概率;ln为自然对数符号,由此形成的模型为有序Logistic模型。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法搜集的一手数据资料。调查首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先将全国分成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从各区域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省市,然后从这些省市中随机抽取行政村进行调研,本次调查范围涉及20 个省(市),其中包括东部地区的8 个省(市),为天津、福建、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北京;中部地区的8 个省(区),为安徽、河南、湖南、吉林、内蒙古、山西、江西、黑龙江;西部地区的4 个省,为甘肃、陕西、四川、云南。中部地区选取样本数最多,占总体的43.95%,其次是东部地区的样本数,占总体的40.56%,最少的是西部地区的样本数,占总体的15.49%。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总体估计值的精度和抽样方案的效率,在行政村选择样本时采用等距抽样法,要求调研员根据村内的地理分布结构随机选择起点,每隔5 户进行入户调研,每个行政村选择10 个农户。农户调查问卷共发放1 140 份,回收有效样本1 033 个,有效回收率为90.6%,问卷数据的收集工作于2012 年完成。

2.3 变量设置

基于前文构建的基本模型,本文从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区域变量和农业科技服务供给4个方面设置15 个变量(表1)。在调研中,把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因变量,设置十分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这五档,依次赋值为1-5。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统计描述分析

一半以上的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持不满意的态度,其中不太满意的农户最多,占总体的35.91%,十分不满意的占21.01%(表2)。持非常满意态度的农户最少,仅占总体的2.13%。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2.42,整体评价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总之,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偏低。

对影响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男性占大多数,比例是66.99%(表3)。绝大多数受访者是农业户口,占总体的91.87%。年龄在41-50 岁之间的受访者最多,占总体的37.27%,年龄在30 岁以下或60 岁以上的受访者较少,分别占总体的12.20%、11.91%。具有初中学历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大,为40.85%,其次是小学,为25.85%,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学历的农民较少。在调查样本中,参加过科技培训的有253 人,占总体的24.61%,干部有61 人,占总体的5.91%,家中有电脑有451 人,占总体的58.12%。村中有科技服务组织、科技服务人员和科技宣传的样本分别有397个、297 个和456 个,分别占总体的38.54%、29.03%和44.44%。

3.2 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EVIEWS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见表4。首先将所有15 个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模型1。模型1 的LR值是584.88,反映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从估计结果来看,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的变量包括是否参加过科技培训、是否有电脑、东部地区虚拟变量、村里是否有科技服务组织、村里是否有科技宣传;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的变量是村里是否有科技服务人员。这6 个变量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有正向影响。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符号虽然可以反映其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但回归系数的大小却没有直接含义,因此本文还针对满意度最高的农户群体计算了各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

为了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又以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作为因变量,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做多元回归模型,得到模型2。模型2 的F值是64.13,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这反映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多元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和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基本相同,均显示参加科技培训、拥有电脑、居住在东部地区、村中有科技服务组织、科技服务人员和科技宣传等因素对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有着正向影响。这表明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具有可信度。

1)农户个人特征变量。在农户个人特征6 个变量中,农户是否参加过科技培训对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显著,系数估计值为正,说明参加过科技培训会使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提高。研究结果表明若农户参加了科技培训,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就会提高1.97%。调查数据显示有24.6%的农户参加过农业科技培训,多数农户无法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一方面原因是农户认为提供的农业科技培训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不愿参加,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的农业培训较少,我国农业科技供给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均有不足,无法满足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其他5 项基本特征变量均不显著。性别和年龄2 个变量表明对男女及不同年龄段农户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是无明显差异的。文化程度变量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是目前从事农业的农户文化程度普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本文的调研数据显示有71.6%的农户的文化程度是在初中及以下的。调查对象中拥有非农户口的农民有84 个,占总体的8.13%,数量有限对整体的影响不大,而且拥有非农户口的农民中大多数也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调查对象中干部有61 个,仅占总体的6%,他们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认知比普通农户要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们也会像其他农户一样对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现状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他们能感知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难度。

注:***,**,* 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2)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中,是否有电脑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显著,系数估计值为正,说明有电脑的农户对农业科技满意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若农户家里有电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就会提高0.16%。电脑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传播媒介之一,有趋势成为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户通过电脑媒介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政府及其他层面主体提供的农业科技信息,能针对性的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科技服务需求,这是传统农业科技传播方式难以满足的。从该变量可以看到拓宽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重要性。

家庭经济实力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根据李燕凌[15]的研究结果,政府有保持农民在医疗卫生保健、交通运输及通信支出、文化教育娱乐支出这些方面最基本水平公共消费需要的义务。农业科技服务像上述三类一样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由政府承担供给主体的职责,再加上我国农民收入仍处较低水平,即使农民收入提高,农民也倾向把钱花在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上,在农业科技服务上支出意愿不高。所以,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农业收入对满意度评价影响不显著符合实际情况。

3)区域变量。在区域变量中,东部地区虚拟变量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显著,系数估计为正说明东部地区的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原因在于地区间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对农业科技培训更为重视。是否贫困村对农业科技满意度评价影响不显著。

4)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变量。在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变量中,村里是否有科技服务组织、服务人员和科技宣传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显著,系数估计均为正说明供给越充分农户满意度越高。研究结果表明有科技服务组织、有科技服务人员、有科技服务宣传分别能使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提高0.61%、0.20%和0.74%。可见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水平。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持不满意的态度,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2.42,介于不太满意和一般满意之间,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偏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表明科技培训、是否有电脑、区域变量、科技服务组织、科技服务人员、科技宣传这6 个因素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影响显著,村中有科技服务组织、人员和宣传代表着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水平,农户参加科技培训和家中有电脑代表着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方式,这两方面正向影响了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4.2 建议

1)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水平。村里有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人员、科技宣传能显著影响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累了不少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村中有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科技服务人员和科技宣传的样本数占总体的比例分别是38.54%、29.03%和44.44%,都未超过50%。显然,要想提高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首先要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水平。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种养大户等不同主体参与到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活动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机制采取的是“从上到下”的模式,农民缺乏表达需求的平台,这导致了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和需求无法很好衔接起来。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决策机制结合起来,加大政府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改革力度,推进职能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把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推广变为主动服务,确保提供给农民真正需要的农业科技服务,杜绝无用的政绩性工程,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评价农户 篇9

农业保险作为分担农业风险的一种新型机制,不仅是农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方乃至国家一种十分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1]。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传统农牧业大省,然而区内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呈现难度大、发展慢的趋势[2,3]。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内外相关机构对农业保险关注度的日益提高[4],农业保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开展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时至今日,农业保险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已历经6年有余,其运行绩效、尚存在何种问题都促使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绩效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19个旗县中的542个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建设和完善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

2 农户的基本风险状况

(1)调查地区分布及其特点。我们以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样本范围,选择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通辽市7个盟市(每个盟市抽取1~3个旗县)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的问卷调查方式,主要涉及被调查农民本身特征和家庭特征、农民分散风险的方式、受访农民家庭特征、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农民对开展农业保险的满意度、农民对农业保险定损合理性调查、农民参加农业保险费用负担情况调查、农民对农业保险补贴的评价、农民对农业保险绩效评价、不同地区农民对农业保险理赔的评价百分比等多项内容,调研共涵盖了7个盟市、19个旗县、32个乡镇、65个行政村共发放调查问卷共561份,其中有效问卷542份,样本有效率为96.61%。

(2)农户家庭特征及其农业分散风险的方式。本研究考察了被调查农民的个性特征及家庭特征,个性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务农时间等;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劳力数量、耕地规模和家庭收入等项目。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农民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农民的平均年龄为48.5岁,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上的农民占调查总数的78.7%,其中大学及以上水平的农民占调查综述的1.38%,务农时间在20年以上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8.7%(见表1)。被调查农民的家庭特征表现为:家庭人口数为4~5人所占比重最多,为调查总数的55.12%,其余绝大多数为3人及以下,耕地规模在20~50亩所占比重最多,占农户总数的37.26%,其次是小于20亩的农民,占调查总数的30.45%,超过100亩耕地的农户占总调查数的11.28%。被调查农民家庭年收入在4万元以下的所占比重最多,占调查总数的40.28%,其次是家庭收入在7~12万之间的农户,占调查总数的30.12%(见表2)。

我们对农民分散农牧业风险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民主要靠以下7种手段分散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见表3),其中通过购置农业保险的方式分散风险的农民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90.22%,其余方式按照占有比例依次排序为:银行信贷、依靠家庭储蓄、周围人群借贷、多样化经营农牧业、依靠政府帮助和变卖固定资产,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农民已然将农业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主要手段。

3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绩效评价

(1)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评价。我们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我们分为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5个梯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农业保险达到满意水平以上的农户数目占410个,占有百分比达到77.5%。也就是说,参与农业保险绝大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是比较满意的。没有明显好恶的农户数目为114个,占有百分比为21.03%,这部分农户之所以有此感觉,主要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遭遇明显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农业保险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不满意的农户数目为8个,主要原因是认为参与农业保险的手续繁琐,需要花费时间太多,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2)农户对农业保险经营环节的评价。基于参保农民对农业保险定损、理赔等环节的评价,我们进一步对参保农民进行了询问,结果显示450个农户认为农业保险环节合理,占有百分比83.02%。10.52%的农民认为合理性一般,5.9%的农民认为比较不合理,0.55%的农民认为非常不合理。

(3)农户对农业保险制度的评价。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评价。农业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该特点表现尤为明显,与其他保险类型相比,农业保险的保费明显突出,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农民需要缴纳高昂的农业保险费用,为了对农民对农业保险费用负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60.70%的农民认为负担比较轻,26.01%的农民认为完全没有负担,这部分参保农民共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6.71%,表明农业保险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压力相对较小。

(4)农民对农业保险补贴的评价。为了了解农民对农业保险补贴品种的需求,我们对农民现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补贴品种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8.30%的农民认为现在参加的农业保险完全满足其需求,70.30%的农民认为比较满足,剩余约20%的农民认为现有的农业保险或无法满足需求或无关痛痒,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对目前农业保险补贴表现出满意的态度。

(5)农民对农业保险理赔的评价。农民通过缴纳一定量的保费参加农业保险,发生自燃灾害后,农业保险可以起到分散农业生产中风险的作用,这些赔款有助于农民恢复农业生产中的损失,从而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开展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的绩效作用,我们通过对购买农业保险的542个农民进行调查,如下表12所示,其中535个农户家庭得到了农业保险灾害赔款,其中52个农户得到了巨额赔款,占到总调查农民数目的9.6%,这部分农民认为农业保险效果非常大,16.24%的农民认为效果比较大,50%的农民认为效果一般和22.88%的农民认为有一定的效果,这些农户大多是在农业受到自然灾害后通过得到不同额度的农业保险赔款,从而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4 提升农业保险绩效的对策

(1)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强化农户风险意识。农业保险关系到我国农村建设,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搞好农业保险宣传的工作不仅是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的义务,也是区内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加之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发展相对落后,农民保险意识普遍淡薄,因此政府等相关机构要给予一定的运营经费进行大力宣传,使农业经营者真正地了解国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图,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保险,从而落实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的政策,实现农村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宏观目标[4]。

(2)提升农业保险的经营水平。提升农业保险的经营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并创新现有的农业保险技术,提高监测技术降低农业风险成本,提高农业保险精算技术,增加农业保险发展潜力[5]。第二,提升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和服务水平,完善农业保险的理赔程序,提高精细化水平,开发出既适应农户经济能力又急需的险种,解决切实问题[6]。积极开发适合我区实际的基础母羊、种公羊、育肥羊、肉牛、骆驼、苜蓿、农房、农机具综合保险等产品,以及气象指数、价格指数、遥感指数、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农产品质量保险,并主动协调,不断满足农牧民和新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第三,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专业程度高的农业保险人才,大量吸纳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同时对目前从事农业保险的员工进行培训,以为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7]。

(3)加大补贴力度、完善优惠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要对农民的投保予以相应的补贴,鼓励其参加农业保险[8,9,10]。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保险条例》,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区内农业保险工作,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保费健康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将重新修订《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提高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承保理赔基础工作、依法合规经营、防灾减损工作等方面的考核权重。由此,加大财税补贴力度并完善优惠政策是进一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的重要对策。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担农业风险的一种新型机制,是农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19个旗县中的542个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并就提升内蒙古农业保险绩效提出了建议,为后续建设和完善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体系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绩效

参考文献

[1]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2]孙蓉,黄英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回顾、现状与展望[J].生态经济,2007,(2):26-28.

[3]张立华,徐林.浅谈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12):6.

[4]殷丽霞.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农业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5]刘廷限.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东北财经政策,2012.

[6]张雯,张广胜.农民增收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探讨[J].农业经济,2012,(1):11-12.

[7]杨敏,王冠.以民为本,大胆创新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基层实施的相关研宄[J].大众商务.2010,1.

[8]柏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67-69.

[9]Wu J,Adams.Production risks acreage deci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view insurance programs[J].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49(1):21-33.

评价农户 篇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

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建设与发展新农村中, 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和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中贷款质量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如果贷款拖欠和难以收回, 会对信用社的正常运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此, 为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发展农村经济,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险进行评价与控制是很重要的。

一、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的特点

1、贷款缺乏物资保证

工业流动资金贷款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 贷款始终占用于某种物质形态上;商业流动资金贷款自始至终都有物资保证。针对农业的贷款则不同, 虽然在初始阶段也占用在物资上, 如种子、农药、化肥等, 但随着种子的播种, 农药、化肥的施用, 只是形成和提高了生产能力, 其物质形态随即消失。贷款缺乏物资保证, 风险较大。

2、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当前农业生产基本核算单位——农户对经营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 尤其是缺乏成本核算管理, 不能根据边际收益、市场行情确定资金的合理投入, 生产经营大多采取传统、习惯的做法, 是赔是赚, 没有一定的计划和目标。此外, 农户的生产经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缺乏政策指导和信息指导, 农产品容易出现积压滞销, 造成收不抵支, 还款困难。

3、农业自然风险大

工商企业都有固定的场所, 受自然界影响较小, 而农业生产在“露天工厂”, 靠天吃饭, 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手段, 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 农业保险也远远不及工商业那样普遍, 农业一旦受灾, 其后果是产量和收入的绝对减少, 并难以从生产中、资金上得到损失补偿, 最终必然影响贷款本息按时收回。

4、农村金融环境不强

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散性给贷款带来了风险, 农业生产分散经营, 贷款投入点多面广, 联系到千家万户, 大大扩大了风险面。农业人口的流动也给贷款带来了风险,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盲目涌向城市, 一旦债务人流动出去, 贷款就难以落实和收回。农民的法制观念、信用观念有待提高, 对于以还本付息为客观要求的贷款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 认为贷款是救济金, 是无偿的拨款, 增加了回收的难度。

二、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评价与控制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 对风险进行管理包括确认、评价、控制。确认风险时采用定性方法, 确定风险出现在哪些环节。当风险确认后, 接着要做的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价, 即采用定量的方法, 确定风险程度。对农村信用社来说, 确认风险并不困难。电脑跟前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因素和债务人因素, 而债务人因素中, 农户能否按时足额还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深入调查发现, 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风险评定还很简单, 标准不一, 缺乏社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可, 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调研所获得的资料, 从个人及家庭基本素质、财富拥有量、收入及节余、信誉水平四方面入手, 在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基础上, 引入定性指标, 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2、评价指标的说明

(1) 个人及家庭基本素质

年龄:农户的年纪越轻, 创造财富的时间越长, 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贷款本息的偿还。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农户及其家庭成员创造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 如果农户的健康状况不佳, 医药费将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在实际工作中, 还有个别农户向信用社申请贷款用于治病。农村信用社不是慈善机构, 贷款更不是救济金。受教育水平:农户的受教育水平越高, 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科技, 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 对贷款的及时足额偿还起着正面的作用。家庭中劳动力数量: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 本文将家庭中的劳动力界定为16周岁至70周岁之间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这个范围内的劳动力都能为家庭带来收入。家庭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 创造的财富越多, 违约的可能性越小。

(2) 财富拥有量

土地面积:土地面积越大, 越有利于农户开展种植、养殖业生产。房产价值:房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面积、建筑结构、地段等因素。在调研中, 笔者了解到, 在农村, 土地集体所有, 村民无偿使用, 其房产不具房产证, 因而不能用作抵押。但房产价值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农户的财富拥有量。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村民将房屋出租, 还有的将闲置的房屋转让给其他村民。一旦还贷困难, 这些都是资金的来源。农用固定资产价值:农用固定资产包括汽车、拖拉机等, 是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农用固定资产价值表明以往该农户创造财富的能力, 价值越高, 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越雄厚。耐用消费品市场价值:耐用消费品包括交通工具、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反映这个家庭的富有程度。一旦农户在生产上遇到困难, 不能按时还贷, 这些资产可进行变现。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越高, 农户的还贷能力越强。存款余额:存款余额和种类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反映农户的经济实力。存款越多, 越有利于农户开展农业生产, 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偿还越有保障。

(3) 收入及节余

家庭年收入水平:财富拥有量反映家庭资产的存量, 收入反映增量。家庭总收入包括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自营工商业收入等。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 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 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越小。人均年收入水平:将家庭年收入除以家庭成员的数量, 得到人均年收入。这个指标能够更加合理地衡量家庭的收入水平。人均年纯收入:家庭总支出包括农业支出、消费支出、自营工商业支出等, 支出越多, 越会影响农户的还贷能力。家庭年收入减去家庭总支出, 得到家庭年纯收入。将家庭年纯收入除以家庭成员的数量, 就得到人均年纯收入。在家庭成员数量一定的情况下, 该指标越高, 家庭财产的增量越大, 贷款的偿还越有保障。

(4) 信誉水平

社会声誉:社会声誉是人们对某农户人品、信誉的评价, 是农户的无形资产。社会声誉越高, 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越小。金融信誉:金融信誉包括该农户是否有民间借贷和其它金融机构贷款, 是否有违约记录。金融信誉反映了农户以往在借贷中的信用水平。金融信誉越高, 越有利于贷款的及时偿还。

3、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模型

我们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的步骤如下。

第一, 选取评价指标和评语, 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第二,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语, 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语, 可使用隶属度函数, 但是出于对可操作性和简便易行的考虑, 本文采用专家评定法对各指标做出评判。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评价者人数不能太少, 便于减少误差, 使得评价意见更具有代表性;二是评价者必须对评价对象有充分的了解, 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第三, 确定权重。得到这样的模糊关系矩阵, 尚不足以对事物做出评价。各因素在综合评价中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因此, 需要对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

第四, 进行模糊合成。从指标体系的最低层开始, 将对应于同一个上层指标的各指标的权重与其评判矩阵进行模糊合成。重复本步骤, 直到最高层, 得到最终的合成结果, 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的评语, 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总之, 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模型, 并将该模型进行了应用, 评价结果证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希望得到运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李正波、高杰、崔卫波: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

[3]韩付军: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盘活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J].经济师, 2006 (2) .

[4]薛志林: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6 (4) .

[5]严迅建: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 2006 (1) .

上一篇:电池仿真器下一篇:维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