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德育教育

2024-05-21

学习中的德育教育(精选十篇)

学习中的德育教育 篇1

谎言的界定:谎言并非是真相的反义词;说谎的前提在于说谎人脑中有与其所说不同的“真相”;如果在说话人脑中的记忆与他所说的相符, 则不称之为谎言;隐瞒也是谎言的一种。总之, 人们认为谎言是说话人通过刻意隐瞒或者提供错误信息的方法提供与其记忆中不符的信息的行为。

这不过是普通的定义, 我们从心理学上, 则将看到“谎言”的另一种面目, 从而来解释我们今天不能用普通道理来解释的很多现象。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推进, 人们惊讶地发现, 人的行为其实并不全由自己来控制, 在很多时候, 自己的潜意识会让自己做很多下意识的事情, 而自己的行为居然有自己所不知道的旁的含义, 而这个自己所不知道的旁的含义, 居然才是此行为真正的含义。也就是说, 在很多时候,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撒了谎。

我们必须认真了解这一点, 否则我们会伤害到自己最重要的亲密关系, 自己尚懵然无知。

一、父母是不是真正爱着自己的子女

我在列出这个标题的时候, 可能很多人会对其嗤之以鼻。“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的”, 这是很多煽情文章常见的用语。但事实是, 父母对于子女所谓的“爱”有时确是一种谎言, 这一点极容易证明。

“2005年10月27日零时许, 重庆市潼南县女子陈某在自家租住的花都区新华街新华村一出租屋中, 拿着菜刀爬到熟睡的女儿阿俊 (化名) 床上, 不顾女儿哀求, 割下阿俊的两只耳朵, 随后还把耳朵冲进马桶。”

“毕节市千溪乡一对夫妇长期虐待自己年仅6岁的女儿, 他们不仅用铁丝抽打、罚跪钉子、用毛线穿耳, 还多次用烧红的火钳烙孩子屁股、嘴唇等。2009年学校发现孩子到处都是伤痕, 屁股已被烙伤得不成样子, 裤子与屁股上溃烂的肉已经粘在一起, 学校立即将此事向妇联反映并报案。”

《海峡都市报》报道, 来自四川宜宾的12岁女孩阿英 (化名) , 惨遭父母毒打3年, 身上有30多处伤痕。事隔4个月后, 阿英又透露了一个埋藏在心中一年的惊天秘密:从去年暑假到今年8月9日, 她已惨遭生父孙谋平强奸十几次。

有很多人认为, 这些报道只属特例, 但是如果你肯深入去调查, 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并不单纯,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作为心理学者, 在与多名孩子或成人谈话时发现, 在很多孩子的心里或已成人后回忆起童年时, 他们都认为他们的父母在不同程度上虐待他们, 包括肉体上的, 更多则是精神上的;还有很多父母已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不知如何改变, 因而或不知所措, 或频频向心理学家求助。

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中, 会不自觉地再现他自己童年时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人禁不住要去虐待他人, 往往意味着他自己在幼年曾被虐待。可是中国文化是充满孝道意味的, “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这句话成为一种文化定式, 让人在理性上接受父母对自己的某种侵犯, 但理性上的接受并不能等同于情感上的肯定, 我们就在不自觉中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因为“父母”这个符号太神圣, 我们不可以反过去去侵犯, 甚至连“恨”都不敢, 只好在长大之后将这种长期压抑的东西转嫁给我们的配偶、朋友、同事和社会上的其他人, 更多的是转嫁给了我们的子女。

以下均为实例:

案例一:韬子幼年与奶奶居住在一起, 直到8岁才跟父母住在一起, 11岁又与父母分离, 到别的地方去读书。由于父母给予她的只有金钱上的帮助, 而在亲情上几乎是隔绝的。在韬子与男朋友交往中, 男朋友对她很正常的经济帮助, 都会激怒她, 认为男朋友将自己作为妓女来看待。两个人都很痛苦。

在这个案例中, 由于资料缺乏, 我们无从找到韬子父母对女儿如此冷淡的原因, 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了父母只给予子女金钱、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感情付出的后果。其实, 韬子的父母供给女儿金钱的方式也是一种爱, 但这种爱却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让女儿认为金钱是爱的替代品, 钱付出后, 爱就没有了。

案例二:李琳是个漂亮的女孩, 收获自己的爱情应该没有问题。但她却经常以各种方式来折磨自己的男友, 让他跑到三站远的超市去买口香糖、说自己是猪、到操场上跑圈, 等等。但最后, 李琳还是会以各种借口中断恋爱关系。

而这背后的原因, 正是因为在李琳小的时候父亲有了外遇离开家, 母亲终日抱着她哭, 在她幼年的心灵里, 便出现一种印刻, 男子优秀即意味着品行的败坏。

由于父母的先天性付出, 我们这个社会是非常宽容父母的。父爱和母爱何其伟大, 这是整个人类繁衍并传递爱的最重要的途径, 但这并不等于说, 每个人成为父母之后就肯定是一个好父母。正如我们以上所举的案例, 很多父母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生活问题时, 处理的主线往往基于自己的需求, 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要求;或者有些父母欠缺理性的思考和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所以说, 爱, 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不得不经常反复检讨我们爱的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借口。当你不得不用这个借口来强迫你的子女来理解你的时候, 就要意识到, 你的教育方式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了。

在这一点上, 我们不得不向欧美一些国家学习, 因为在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体系中, 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应该被监控, 而某些用不良方式对待子女的父母应该被剥夺监护权。我国在这方面空有一些空泛的法律条文,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只有当子女出现危及生命的重伤害现象时, 父母的监护权才有可能被剥夺。父母在平时一些伤害子女心灵或剥夺子女心灵成长权利的一些不明智行为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和引导。

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因为很多未能及时受到保护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在长大之后, 很可能会把自己所受的伤害用某种形式传递给他的子女, 或社会, 或其他人。

二、爱, 是不是一定要以顺从的方式来实现

每一个父母几乎都喜欢用控制来表达自己的爱, 甚至男人在爱女人、女人在爱男人时也喜欢采用这种方式。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 它源于我们幼年的共同经历:在孩子刚学起步之时, 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经常会代为完成孩子的很多想法, 比如, 踉踉跄跄去拿玩具时, 大人经常就会飞快地递给孩子;孩子四处爬动时, 家长往往基于安全的考虑会断然制止他。这些行为, 都是以“爱”的名义来做出的, 但无意中妨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

其实, 我们在生命中的种种努力无非都是在做一些决定, 这也是我们生存的意义及乐趣所在。当家长或老师在很多问题上都替孩子把决定做好之后, 这个孩子开始变得软弱无力, 但他的家长却并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早在幼年, 当孩子初步提出不同意见, 或反抗时, 我们就以“爱”的名义, 把他这种行为断然否定了。

孩子的选择权被剥夺之后, 他们的表面的“顺从”行为压抑了他们内心选择的意愿。这种压抑在幼年可能并不会爆发, 因为孩子还没有力量。但一旦到了有力量的青春期, 就会爆发得相当剧烈。所以, 小时候愈听话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往往愈加过火, 让家长莫名其妙。

如果真的是爱, 就一定要给他足够的生存空间, 给他犯错误的权利和机会, 让他们多做一些自主的选择。挫折, 会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并且具备生存的力量与兴趣, 而不要以为“顺从”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暂时的顺从意味着以后的无穷烦恼。

三、爱, 是不是要永不分离

在中国, 亲子关系要比西方近得多。中国的孩子离开父母, 似乎无所适从;但是,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 中国的父母离开子女同样也无所适从。这种依恋关系与中国人夫妻关系的独特性有很大的关联。在中国, 夫妻关系的质量不是很高。有位学者曾指出, 中国的家庭更像一个经济互助组, 而不像是一个家庭。有很多夫妻都声称, 是为了孩子, 才勉强继续生活在一起。究其原因可略述如下:

中国古老的婚恋形式乃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不提现在有一些偏远地区仍执此念, 即使是在较为发达的城市, 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结婚, 也是较为正常的现象。

在中国的文化中, 极重贞操观。在婚姻建立之前发生性关系, 还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子女在建立婚姻之前, 往往各自生活在父母家中, 平时的接触只限于共同外出、用餐等。这种方式, 无疑推迟了恋人之间充分认知的时间, 所有的磨合全部推到了婚姻建立之后。可是, 一般磨合的时间均为2~3年, 在这个时候, 新的子女往往已经诞生。

中国人对亲子关系本身极为看重。子女在成年 (18岁或者独立生活之初) 之后, 与父母仍生活在一起, 就是一种有力的例证。

这种亲子关系的亲密阶段过长, 无疑有很大的坏处。因为亲子关系本身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而是一种相对倾斜的关系。这种倾斜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在物质层面, 被倾斜方是子女, 他们的物质生活可以充裕地仰赖父母;另一个维度则是精神层面, 在这个层面的被倾斜方则是父母, 在这种核心家庭里, 子女的意识往往必须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模式训练出的往往是一个无力但要求颇多的幼稚的成人。两个这样的成人生活在一起, 组成家庭之后, 状况便可想而知。

父母与孩子关系密不可分时, 往往会造成很多恶果, 最常见的是会阻碍孩子正常向外发展, 孩子为了满足父母心理上的畸形需求, 很可能会停止成长, 甚至拒绝恋爱, 因为与其他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孩子的心中都意味着对父母情感的背叛。

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结果, 就是在中国的家庭中, 亲子关系永远比夫妻关系更重要, 人们不善于用协调的方式建立平等的夫妻关系, 而是喜欢用血脉维系一个家庭。这样做的逻辑前提其实是, 亲密关系的维系不是主动的、积极的, 而是被迫的、无可奈何的。因为血脉相通的关系生来具有, 无法改变。因此, 传统中国家庭是失衡的, 亲子关系往往成为核心, 夫妻关系却成为了配角。也就是在这种本末倒置的家庭里, 儿子是母亲最重要的感情寄托, 丈夫最多排在第二。

所以作为中国的父母, 如果真的想让子女幸福, 在什么时候, 如何学会与子女适时分离非常重要。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学习心得 篇2

课余时间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非常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我们六(5)班的黄雄,由于在五年级就是一个问题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影响别人,下课经常与同学打闹。六年级我接手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经常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多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其实你的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在以后的课堂上连连表扬他,一学期下来他有很大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了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学习中的德育教育 篇3

关键词:理性 情绪化 钢琴学习 教学方式

人刚出生时,大脑中保持和管理人体生命系统的脑干和产生喜怒哀乐情绪的大脑边缘层巳完全发育,其中维持生命和发生情绪是人类和哺乳类动物都有的一种求生本能,所以人脑中的脑干和大脑边缘层又可称为动物脑。而人类特有的大脑新皮层却是在出生以后从一片空白开始发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断成长和发达,成为有理性和智力的人。所谓理性是在人类社会中求生的规则,理性培育主要是培养能承受各种社会约束而努力融入社会的能力。而智力则是对世界的认识,智力培育主要是学习在社会中求生的各种技能。理性和智力是后天培育成的,人从零岁到二十岁接受教育,这段时间的理性和智力成长程度将决定人一生的命运,其中理性教育的程度又将起到主导作用。试想我们培养出一个不能融入社会但有高智力人,可以说只是培养了一个高智力的动物,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

从教学中可以观察到,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儿童都是很情绪化的,他们的喜怒哀乐直接表露在脸上和行动中,这和小狗小猫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动物脑的影响。他们离不开亲人,不愿单独走进课堂,还不知道将来进入社会,要独立和各种各样人打交道。他们天性活泼,喜欢好听的音乐,但要自己去学习产生音乐的钢琴时就太容易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情绪化是本能,是人的动物性的一面,是将孩子培育成人首先要遇到的障碍,可见理性和智力的培育是多么艰难。

理性和智力的培育是强制性的,否则我们的孩子就不能区别于动物成为一个在人类社会中有求生能力的人。但是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有不少倾向是在培养高智力的动物。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重智力轻理性的教育倾向就是一种比较容易看到危害性的倾向。有些倾向我们还很少意识到它的危险性,例如我们不少家长和老师只重视知识或技能教学,忽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等直接和理性教育相关的教学。重知识轻过程的教育实际上是放弃了理性教育。

其实,理性教育处处都体现在智力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是人类大脑新皮层创造出来的,是智力的产物。音乐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在人的理性和智力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积极向上的音乐对理性和智力的培育都有正面的作用。钢琴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它宽广的音乐表现力能极大地影响和感染人喜怒哀乐的情绪,使之上升为人特有的情感,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面向孩子的钢琴教育。由于钢琴和钢琴曲都是人类高度智力的产物,所以钢琴教学也是一种高级智力教育。但钢琴复杂的结构和高难度的表演技巧,学习钢琴的过程不是件容易的事。学会演奏一首钢琴曲不但需要用大脑新皮层的理性和智力去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还要用十个手指再现这一情感并在黑白键盘上作反复的高难度练习,最后成为记忆在小脑中的肢体语言。这一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遇见的真正困难,但也是学习做人的最完整的一次机遇。作为老师的我们和学生家长也要学会在这过程中不断鼓励和帮助他们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首先要提供适当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只要开动脑子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同时要让他们享受演奏好每一首钢琴曲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憾,使之成为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音乐高峰的原动力。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孩子们才能在学习钢琴的同时学习到情感的表现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人际情感交流和互动能力、自主的行动能力及高度的责任性等和理性和智力相关的基本求生能力。最终孩子们会懂得学习是自己事,一切成功都离不开刻苦努力地奋斗。

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在学了多年的钢琴以后,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因为不少家长只是将钢琴学习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技能学习,没有很好地面对孩子在学习钢琴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化问题,错失了一次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理性和智力教育的机会。例如有一个孩子已考到了钢琴十级,但是进入大学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家长将钢琴卖掉。这些孩子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奈和被迫,很少从钢琴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这样,被压抑了的“怒和哀”的情绪一旦条件合适就会总爆发出来,学习钢琴的经历反而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痛苦的回忆。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小学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学琴的人数多达30人,但坚持到小学毕业的只有2个孩子仍在学琴,这不仅仅是孩子的不坚持,也是家长的不够坚持,从而放弃学琴,放弃正面面对困难的一次机会。

孩子的钢琴教学要明确提出两个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钢琴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具备在社会中独立生存的能力;通过钢琴的技能教学,使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美的追求。为达到这两个目标,钢琴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都要有利于孩子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化,进而上升为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

理性培育的核心是培养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具备在社会中独立的生存能力,理性培育的主要障碍是情绪化。为此,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忽视学习过程中孩子情绪的变化,特别是表现出不想学钢琴或不愿进行艰苦的钢琴练习时,要了解其原因,帮助孩子解决他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情绪转换工作。绝对避免简单训斥或放弃学习,否则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很难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向着确定目标努力奋斗的精神。同时,孩子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有一个叫Kin的小朋友,由于畏难情绪,他在学琴半年后出现过1个半月左右的消极期,不愿意弹琴。但是他对音乐还有兴趣。为此在1对1时,指导老师采取先不强迫他弹琴,而是给他弹他喜欢的儿歌,让他跟着唱音符,来调动他的兴趣。在课下练习中,又让他在家长指导下上网观看配有该曲的动画片视频,既加深他对该曲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又提升了他的兴趣。这样他畏惧练琴的情绪出现好转,重新激发了他弹琴兴趣,学习速度也变快了。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情绪的转换工作不光是老师和家长的事,必需要和孩子一起寻找情绪转换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懂得学习钢琴是自己的事。

4-6岁孩子的性格行为主要还是受动物脑的控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情绪化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情绪自控能力都比较差。4岁半左右大脑新皮层处在特殊的发育阶段;一是要扔掉出生以后多余的脑神经细胞,孩子显示出好奇心强,但精神不容易集中,情绪波动比较大的特点;二是新皮层运动区对手指指挥还不是很灵活,特别是4岁的孩子还很难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键盘活动。但有目的和有规律的手指运动反过来也能促进新皮层的发育;三是新皮层的听力区处在最佳发育阶段,对音高和节奏很敏感。这年龄段孩子开始学习钢琴时,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目标是使孩子从不排斥钢琴到习惯每周上钢琴课,帮助孩子从情绪化开始向理性转换。所以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形式可以考虑采用4-5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的小班教学,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弹一些孩子喜欢的乐曲,让孩子围着看老师弹钢琴,认识钢琴和认识音乐,让孩子开始有追求美的习惯。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次课堂教学应有多种形式变换。教学内容不应刻意追求指法和能学习多少钢琴曲目量,而应该将学习重点放在听力和节奏训练上。回家练习时尽可能由家长陪同,养成规定时间练习的习惯,让孩子把练琴变成同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的事,一旦养成习惯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钢琴学习不仅是技能训练,若能注重过程教育,必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作用。使钢琴学习不仅实现了钢琴梦,还实现情绪化向理性的转变,最终实现智力和理性培养。

参考文献:

[1]梁筱妹,方冰.儿童钢琴学习中的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音乐大观,2013,(07).

[2]许尧.视唱练耳和钢琴学习的结合运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2,(17).

[3]黎松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技能教育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4]杜晓兵.钢琴教学中贯入音乐理论及钢琴教学法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07).

合作学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篇4

一、主体学习, 创设了培养创新精神的土壤

合作学习过程的操作, 并不是简单地变班级为小组学习单位, 增加一点小组成员互助的因素。真正的合作学习, 首先是摆正了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在小组学习过程中, 以学生学习讨论为主,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顾问, 起指导、引路、辅导的作用。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个人学习、思考、揣摩, 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相互帮助, 从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这种突破单纯的师生交流, 而以学生交流,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可以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地位。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学习, 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学生来说, 当学生真正地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时候, 不仅学习效率高, 更能触发创新思维, 形成创新意识, 养成创新习惯, 使学习和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可见, 体现主体性的合作学习, 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二、集体讨论, 创造了激发创新思维的良机

(1)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 遇到问题时, 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 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 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 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 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去分析、去思考。尽管思考、分析的结果不一定都是有用的和正确的, 但一旦长久地实施下去, 学生定会养成发散多向思维的习惯。

(2)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和一般思维一样,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通过对表象、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进行相反的探索、判断与推理, 产生不同的见解, 得出新的结论, 进而触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小组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讨论, 促使学生形成了敢想、敢问、敢说的心理和习惯。

(3) 激发学生的论辩思维。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难免有观点不同、方法相反的时候, 学生为了表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必然要找论据、论点、理由来驳倒对方,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论辩思维能力。

(4) 激发学生的探求思维。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为了发表正确的、独到的见解, 以得到同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认同, 在民主讨论前, 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推理、假设、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 通过探究找出大家公认的正确答案。这种思维过程, 就是一种探求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活动开展, 缔造了养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1) 养成组织参与能力。活动是在教师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提出任务和要求后, 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要开展好活动, 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实现小组学习目标, 小组组织者必然要根据组内成员情况, 布置任务, 安排程序, 组织完成;组内成员在明确任务后, 也要积极准备, 认真思考, 参与其中, 协作完成任务。有独立, 有个性, 有创新。可以说小组活动越成功, 学生形成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2) 养成动手操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和运用知识, 教师在安排小组活动内容中, 较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就小学生而言, 无论是语文课中的自学课文、语言交际, 还是数学课中的剪拼图形、统计测量, 或是自然课中的实验观察、实物制作, 都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去做。在这个做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 也形成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创造能力的基础。

(3) 养成研究分析能力。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 或推导公式, 或发现规律, 或总结方法, 都需要认真研究, 仔细分析, 得出结论。经常性地、反复地演练这个过程, 学生会逐渐形成较强的研究分析能力。

另外, 开展一些研究性的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移动学习在现代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篇5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迅猛普及,人们已经习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在线学习或从事其他生产研究工作。借助可移?由璞附?行在线学习,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从而拓展、丰富和强化课堂内的教学。

【关键词】移动学习;现代继续教育;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上网总规模的95.1%;其中使用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到9798万人,占在线教育总规模的71.19%,较2015年增长了84.8%,是增长最迅速的互联网应用之一。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一种新形态。

一、移动学习的特性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它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相对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有如下特性。

(一)移动性

移动学习主要使用支持无线功能的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可移动的终端设备,突破了有线网络的束缚,可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具有灵活便携、方便移动的特点。移动通信技术水平的发展,3G、4G网络的普及,为移动学习的网络连接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同时,移动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并且体积在不断变小,使得学习者可以更方便地携带。

(二)碎片化

移动学习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二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集中时间学习,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例如乘车、候机等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可以集中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成体系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每次学习一个知识点。

(三)自主性

移动学习的学习者需要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获取,参与在线学习、答疑以及交流互动。移动学习对于在职学习者的帮助更明显,他们可以不再受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接受学习,能够更加自主地安排生活、学习和工作,充分缓解工学矛盾。

(四)个性化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传统的班级式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个性化学习已经成大家普遍追求的方向。移动学习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专门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需求和空闲时间情况,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充分享受个性化教育带来的便利。

二、移动学习教学设计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侧重于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更好地支持教师的教学。它是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充分发挥无线移动技术或者无线网络技术的优势,对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进行创设,对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组织,对移动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等进行设计开发,并采取适当方法对教学效果加以评价的完整过程。其主要特点有:贯穿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和社会性;充分发挥移动技术的优势,体现移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人本主义。

三、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建构

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从属于以学为中心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其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四、移动学习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移动学习从总体上应遵循上文从建构主义角度提出的这些教学设计原则,但这些原则多是宏观上的,从整体上对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进行指导和制约。由于移动学习本身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上述原则必须结合移动学习本身特点加以细化。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学目标要尽力量化并隐含于教学内容中

移动学习者以移动状态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方式为主。由于现有移动呈现技术的限制,要求教学设计不能仅仅像传统教学设计那样对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规定并以明显篇幅列于课程材料中,而更多地要借助练习小测验等方法把教学目标分解量化,使学习者不仅清楚该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更能通过练习、测验等方法检验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单元要短小但封装性要好

也谈英语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篇6

一、课堂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1.养成静听的习惯。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学校的英语教学改变了以往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陈旧方式,多媒体教学为教师提供了现代教育的手段。对于教师通过口述、听录音、放录像等手段示范的语言材料,学生要静听。在听的过程中,无论是整体内容的把握还是口形发音的观察,学生都要集中注意力,互不干扰地通过听音进行,不要急于模仿。对于示范时间稍长的一些语言材料,在听与思的同时,要做适当简易的记录,注意语言材料中出现的五个“W”,即从实际出发:Who,When,Where,What,Why,随时准备回答、提问,使听力过程活跃,不致出现疲劳。

2.养成敢于说英语的习惯。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不能把它当做死的语言学习,所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开口讲英语的环境,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与任课教师、同学交谈,不要害怕出错,也不要感到难为情。要养成大胆练习讲英语的习惯,不断总结经验,做到错了就改,改了重来。只要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说”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养成积极参与的习惯。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积极参与大量语言实践活动。如复习步骤中的值日生报告、角色表演、三分钟演讲;操练步骤中的动态操练、分组操练、个别操作;巩固步骤中的总结归纳和听写,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的多次重复或周期性循环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有意而去,学生有意而来,学生能紧跟教师思路,教师减少重复性指令,形成师生密切配合、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4.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难度很大,一开始就养成这个好习惯,对进一步学习极为重要。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尽量用英语讲课,尽量使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形象语言紧密配合。学生要在情景活动中坚持运用英语交际,在阅读活动中读与悟同步,避免读完一句后又返回头考虑意义的“母语干扰”。

二、养成课外学习中坚持自学的好习惯

学习英语要大量实践,必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发展自学能力。

1.养成晨读和晚读的习惯。中学生课程繁重,难以用许多时间学习英语,因此,每天除正常的英语课堂学习外,可抽出15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学习。早晨空气新鲜,大脑清醒,易于接受语言知识,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每天起床后放声朗读或背诵,晚饭后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睡觉前躺在床上,回顾今天所学知识,如能坚持,必有成效。

2.养成听录音的习惯。对录音带、广播英语、电视英语,要多听、常听,边看、边听、边读,甚至边听边做其他事,属于无意识记忆。要让学生明白,一首歌曲没有专门去学却会唱了,就是与以上习惯有关,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3.养成阅读英语材料的习惯。从商标广告到笑话小品,以及英文报纸杂志、简明文学读本,学生都应该抱有很大兴趣。接触大量语言材料,使其可见、可感、可猜、可查,从而产生浓厚兴趣。

4.养成心译的习惯。尽可能将自己周围的所见所闻随时心译成英语。例如,在学校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上学和回家路上见到的人与事,看电视时见到的一闪而逝的广告或在报纸杂志上偶尔遇到的单词等,虽仅仅视为一种消遣,但这样做既能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笔头能力打下基础。

5.养成以第一人称单数描绘事物的习惯。以第一人称单数抄写和记忆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各种句型或习惯用语,并将所学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有趣的段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然后将复述的内容写下来,这样便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

6.养成善于总结、提高的习惯。不要太注重反复看教师没有讲过的练习题,而是注意教师每次讲解或批改练习题时提到的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或知识点,每次都将它们整理在笔记本中,以使今后再碰到这一类问题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7.养成在理解基础上去记忆的习惯。在理解课文或课外读物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或短文中的某一段落。先以句为单位背,然后将句子连起来整篇或整段背。一定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而不是离开上下文的内容机械地背诵。

浅谈《电子线路》学习中的素质教育 篇7

一、要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注意

要想让学生认真学好一门课, 首先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有抵触心理, 当然也就不能对授课老师有反感情绪。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是经过层层筛选后的普通初中毕业生, 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 道德素质差的现象, 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后思想上也存在差异。从刚进校的周记和择业问卷中发现, 一方面这些学生进入专业学校的原因是中考落榜或学习较差同时年龄偏小, 家长不忍其工作而强迫入校学习。因此学生中存在着失落感、自卑感;另一方面, 由于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 处于一个新的环境, 接触到的是新的同学, 可以说大家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又有着再次拼搏的积极想法, 希望能更多地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使自己“脱胎换骨”。此时的学生具有不安和兴奋并存的心理, 对教师寄托着这样的期望;在学习和日常交往中, 不揭其过去的“伤疤”, 而是充满感情地、耐心地引导其实现自己的愿望。

学生对于老师, 如果一开始就存在着认同感, 对老师的教学也会有帮助。因此如果老师能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同学, 不去刻意地去向班主任询问班上谁是班干部, 谁的成绩比较好, 谁经常捣蛋, 谁的成绩较差。一律平等以第一视觉、感觉去认识他们, 使他们不会因以前的“伤疤”而挫败他们的想拼搏、想学好的志愿。加上课后能到班级去转转, 回答他们一些问题, 不管这问题是否简单到不值得去问还是很有讨论的价值, 一律以耐心的讲解作以回答。

这样, 首先让学生对你这位老师感兴趣, 能信赖你, 能尊重你, 因为你也信赖了他, 尊重了他, 没有因以往的种种而轻视、忽略他。中学生一门功课学的好坏, 往往跟学生对老师的感觉有关, 如果他认为这个老师很好, 这位老师教的课往往学的很好。相反, 如果他认为这位老师非常不值得尊重, 产生抵触心理, 少年的逆反心理常常使学生连很简单的学科都学的一塌糊涂。学生对你产生了好感, 自然也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好感加以用心学习, 以引起你的注意。

二、要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专业学校职高的学生学习基础差, 学习自觉性也不强, 因此不能对他们的课后自学抱太大的希望, 而如何抓住上课的四十五分钟, 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当堂就把所学的内容消化掉, 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提高成为每个老师遇到的显著问题。在强调职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现在, 学生还是应该对基本的工作原理有个认知, 找到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知识的方法就变的尤为重要了。

对于学生来说, 《电子线路》是门既枯燥又深奥的课程, 它的教材远没有语文课文来得生动优美, 对它的认知又不象代数、几何那样直观明了, 很多知识点如电子元器件中的离子、空穴等的流向都是非常抽象的。就算拿来一个元器件实物放在同学们面前, 学生还是无法看到元器件中的结构、以及电子的流向。

因此, 想让学生把《电子线路》学好, 必须要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引起他们的兴趣。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把枯燥而深奥的知识讲得生动且浅显, 使学生觉得其实《电子线路》也很容易, 也很好学, 这样不把他们吓跑使他们愿意学, 目的就达到了。

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学生是易接受也是比较能理解的。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教学中的原理用比喻的方法来授课的话, 学生就不会觉得无法理解了。

例一:在讲到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时, 把电压比作了水压, 而静态工作点这一点的电位 (压) 就把它视作水库中的一个水位。水库中的水位应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不能处在太高的水位, 使得如果发生水涝时, 水库能有足够的容量存储, 不至于溢出;也不能太低, 如果发生干旱, 水库还能有足够的水量补给庄稼用户, 不至于使用户无水可用, 也就是说水库的水位应在一个不是太高也不太低的中间位置, 才能在水涝和干旱两种情况之下都兼顾。

例二:在讲到多级放大器的耦合和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时, 把多级放大器与多层建筑联系起来讲。

现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盖了小楼, 是因为觉得平房不够住, 所以就改平房为二楼甚至三楼直至多层。就好比一级放大器的放大功效不够用了, 就变为二级甚至三级直至多级, 楼层与楼层之间的连接用楼梯, 楼梯把人从下一层送到上一层, 而每一级放大器之间的连接称为耦合, 是为了把前一级的信号传输到后一级, 作用如同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楼梯。

楼梯有普通的楼梯、自动扶梯, 还有电梯等等不同类型, 对于耦合则有变压器耦合, 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等耦合方式。

以楼梯分多类来类比耦合的多种方式使学生容易接受不会想不通。

接着讲耦合及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只讲楼梯, 首先是得能顺利的把人从这一层送到另一层。其次是楼梯的建设不应该影响各层楼面的单独使用。再次是经过楼梯的人不应该受到伤害, 并且上下要快, 这样其实也把耦合的三个条件讲了出来, 即:

1) 能顺利的传输信号。

2) 能使各级的静态工作点在合适的位置。

3) 信号传输经过耦合不应失真, 效率要高。

这样讲要比单独的讲三个条件更让学生理解并记得住。

在谈及楼梯的三大功能时可以采用和学生讨论的形式, 最后的结果是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来的, 学生参与进来了, 就有认同感, 自然就记得住, 也就把耦合须满足的三个条件记住了。

这样, 利用用实际的事例与《电子线路》中的原理、结构相联系的方法来教,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会一改往日学生学《电子线路》时昏昏欲睡的状态, 还使一些难以理解, 难以记忆的知识, 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 消化理解, 使他们觉得电子线路并非象想像中那么难学。

三、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现代大脑生理学研究表明, 创造性思维是工作的最主要机能。人们创造能力是可以开发的, 而且多数人的创造能力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专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 总体上可能存有学业成绩差一些, 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反, 由于他们长期侧重于某一专业, 更易于培养相关的创造能力。

专业学校学生素质的高低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专业学校学生素质= (学习积极性×恒心×学习方法)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是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至关环节。

论机器学习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篇8

1 机器学习的概念与模型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 同样也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之点。相比人类的大脑, 机器学习拥有一定的优势, 那么, 什么才称之为机器学习呢?机器学习就是利用机器来对人类的学习活动加以模拟的一门学科, 通过机器的使用, 就可对现有的知识进行识别与利用, 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与新的技能。总而言之, 机器学习就是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一种模拟, 在学习之中对于一般的原理和经验加以总结, 然后再应用到所需要的领域之中, 并且在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更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机器学习系统模式, 如下图1 所示。

在机器学习模拟系统之中, 环境指的是外部信息的具体来源, 主要是提供学习相应的信息。学习指的是系统本身的学习机构, 也就好比对信息加工模型之中的短时间的记忆, 主要是搜索外部环境, 通过相应的分析、类比、综合以及归纳等获取知识, 然后将这一部分知识存入到知识库之中。在加工信息加工模型中, 知识库同长时记忆的功能基本相同, 在储存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来加以执行。同信息加工模型之中的反应器功能以及反映生成器的功能相同, 主要是对系统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也就是通过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 将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此外, 从执行到学习拥有一个信息的反馈, 通过信息反馈, 学习决定是否需要从环境中索取信息来学习知识, 以便将知识库中的知识加以修改与完善。总而言之, 应该站在哲学的角度上, 从原本的感性材料朝着理性材料飞跃, 这样才能在飞跃的过程中指导实践。

2 教育教学中机器学习的应用

第一, 通过实时反馈数据以及机器学习, 就可研究出学生的学习模式, 同时也可对学习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及时地加以修正。相比传统的数据, 大数据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个性化与过程性, 如, 我们现在通过测验, 可初步了解学习阶段性的学习成果, 并且通过在线系统也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知识偏好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根据学生点击的实际次数以及鼠标停留的时间, 就可判断学生主要问题的处理和是否进行了回复, 统计在网上学生提问的次数以及参与讨论的次数, 从而诱导并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并非是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 而是夹杂了部分主观性的因素来分析学生偏好、遇到的难题以及共同点。只有通过学习行为记录的分析与整合, 很容易的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规律, 也可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背景和相应的操作流程, 同时还可发现学习上不同学生族群的相关元素。机器学习同数据挖掘能分析出同样得到80 分成绩的学生, 哪一个是凭借良好记忆力获得的, 哪一种是通过逻辑思维能力来获得的。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 利用机器学习, 我们将比任何时刻都接近学生, 这样才能进一步获取改善的机会。

第二, 通过机器学习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 还能对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预测分析, 通过教师发表论文、课件制作、选用的材料、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的成绩等具体分析, 就可预测在这一个阶段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每一位教师的言行举止, 从课题到教师, 制定考题、修改考卷、讨论、回答学生问题等等, 都能留下值得分析的数据。收集这一部分数据后, 在交叉比对学生的学习与考试, 就可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教师之后的工作开展。如, 在学习平台上修改考卷, 提供评语的方式, 都可与改进学习成绩保持相互紧密的关系。另外, 对于同一类型教学资源的参考, 授课环境以及实际的需求, 都可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模型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就可找到教学模式、教师以及学习之间最佳的匹配。如此, 才能避免负面的教学模式以及无效的教学方法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

3 网络远程教育中机器学习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很多领域中, 机器学习的应用都取得极大的成功, 如汉字的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等, 特别是同网络远程教育之间的联系更是越来越紧密。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促进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 智能网络教育的出现也是人们最希望看到的, 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智能教学, 都不能避免机器学习技术的使用, 如智能教学想要从原本学习大量问题的同样答案之中将学生解题风格加以归类划分, 就需要机器学习技术的使用。所以, 在智能网络教学之中, 就可运用机械学习领域之中的很多技术, 比如基于统计的学习、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归纳逻辑编程等等。所谓的网络远程教育, 就是通过在线的疑难问题解答, 通过解答的分析, 就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这离不开机器学习技术的支持, 也需要归纳学中算法的相应使用。根据每一个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以及独特的认知风格, 再配合上学习激机理的进一步强化, 在系统之中就提供了三大模块用于课程内容网络教学系统, 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库三大类, 具体见下图2 所示。

在图2 模式之中, 通过网络学习, 在利用网络系统诊断学生之后, 按照学生的特点, 教学资源库和教师模型就可向学生提供学习策略和知识,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模型的建立。

教学模式, 也可称之为教学策略模块, 能将教师的功能实现, 也就是利用学生模型的具体反映情况, 来对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加以反映, 以此来指导学习。如选择并生成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提供个别的讲解和指导, 通过教学步骤的调整, 安排更新教学内容, 才能根据诊断出的结果将学生出现的措施以及错误出现的原因提出, 并且针对性的提出补救措施。在教师模型中所能提供的教学策略很多, 一般都是利用产生式的规则来表示学生模型, 这样是为了将学生的认知结构、认识的基础以及认知的特点等反应, 然后建立相匹配的数学模型。主要是通过表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同时也包含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诊断, 这样才可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进其措施, 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水平。在建立模型中, 主要有覆盖模型、偏差模型、贝叶斯三个模型:覆盖模型是利用专家的知识子集来表示学生知识;偏差模型是利用与专家艾知识的偏离来表示学生知识;贝叶斯则是基于知识发现以及数据挖掘的网络基础, 利用大样本的学习数据, 再配合上具体的推断和统计, 就能建立学生模型。

4 结语

机器学习作为研究人类思考、人类决策过程的综合性、多元化知识而的到成功的应用。对于成功领域中人工智能的运用, 也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启示与实际的指导作用。随着多学科的不断交叉、知识爆炸性成长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与应用, 让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大数据的到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更新了当前的教育理念。人同机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必定会发生质上的改变, 将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加以转向。今后的社会竞争, 服务与创新必定是关键核心。在大数据的挖掘中成功的应用及其学习算法原理, 就可对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加以反思, 同时, 通过机器学习, 也可对目前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也可对我们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反馈, 这样也算作一种新的启示与新的尝试。

摘要: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学科的一类, 主要是通过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获取, 从而在经验的学习之中对输入输出之间的关联加以挖掘, 这样就能形成具体的逻辑关系的表达式。在研究及其学习之中, 主要是根据当前认知的科学, 来理解人类学习机理, 从而建立出人类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认识模型或者是计算模型, 这样才能基于任务来构建出特定的学习系统。在人工智能研究中, 及其学习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如果智能系统本身没有学习的能力, 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智能系统。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 本文在分析机器学习的基础上, 对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希望能对机器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器学习,网络,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郭亚宁, 冯莎莎.机器学习理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4) .

[2]张长水.机器学习面临的挑战[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3 (12) .

[3]苏淑玲.机器学习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 2007 (2) .

学习中的德育教育 篇9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可观察行为的变化。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刺激呈现之后,学习者能够表现出一个恰当的反应,学习就算是发生了。行为主义看重的是行为后果并认为:得到强化的反应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就大。所以环境因素在教学设计时被置于优先的位置。教学设计者应该:(1)确定哪一个线索能够引发预期的反应;(2)安排与预期刺激相匹配的有提示的练习情境;(3)安排环境条件以使得学习者能够依据预期的刺激做出正确的反应并且从反应中接受强化。

2. 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嵌入技术(embedded devices)”是用来描述教学设计者在设计远程教育学习材料时所使用的方法。对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说,常用的嵌入技术有下列几种:陈述学习目标、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步骤,前测、交互活动、案例、自测、即时反馈、对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与列举、学习提示、激活(在电子学习材料中)、超级链接(在电子学习材料中)。在以上方法中讲解测试法(tell-and-test)的运用最为普遍。在讲解测试法中,每个主题都包括下面两个部分:解释性的文本(必要时会附有表格和例子)和测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因此适合于入门阶段初级知识的习得,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英语、数学、统计、地理、科学等学科教学中。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强调知识获得和内部心理结构,关注的重点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储存和提取的。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对反馈、学习者分析和任务分析都比较看重,不同的是行为主义运用这些策略来调节行为的预期方向,而认知主义则是为了指导和支持准确的心理联结。由于强调心理结构,认知理论通常适用于推理、问题解决、信息加工等学习任务。对应的学习策略有类比、隐语、框架提纲、层级关系、图表、记忆术、概念匹配和先行组织者等。

2. 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辅导法(tutorial)是认知主义者设计远程教育学习材料时运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辅导法的典型特征就是教材编写者先呈现一些输入材料,如文字介绍、表格或案例,然后安排一些相关的交互活动,进行交互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理解所学的材料。辅导法中的活动安排有多种,如:类比、排序、绘制图表、简答、论述等。在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中会有系列这样的输入——交互设计。辅导法最适合于外语、数学、科学、会计、医药等良构知识领域,而不适合于管理学和创作性写作,因为后者的答案是多元的,需要学习者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依据自己经验来创造意义的结果。学习行为是由具体情景决定的,因此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以及选择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学习任务就显得至关重要。乔纳森曾经提出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入门、熟练和精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最适宜于熟练阶段的学习,因为在这个阶段,可以找出入门阶段学习所存在的误解与偏见,必要时还可以修正和抛弃。入门阶段的学习最好采用较为客观主义的行为主义方式或认知方式。但是,当学习者面对一个复杂和非良构的问题需要更高级知识时,应转向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帮助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复杂的主题或环境,并且象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来思考问题。

2. 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行动反思法(reflective action guide)是建构主义者设计远程教育学习材料常用的方法。这样设计的材料往往是为了帮助学习者通过经验反思来学习,所以会:对目标和学习结果解释很宽泛,制定项目、设定学习任务要求学习者同他人如同事进行合作,鼓励学习者记录学习经历并进行经验反思,运用案例研究,根据学习者的经历设计开放式的活动。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医学和工程方面的特殊问题中。行动反思法基本方法是:设置真实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任何资源。基于问题的课程设计可能会含有辅导教师准备的学习材料,学生可能也会用到其他的一些资源如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等。

教学设计更像一件工艺品,它有待于转化成一项技术。在实际中,大多数教学设计者都会在不同的时段运用到不同的学习理论。佩吉·A·埃特默(Peggy A.Ertmer,1993)认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学习者在连续统一体中居于哪个位置——知道是什么,知道应该怎么做和行动中的反思,这又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最适宜的教学策略是在两个连续统一体中相一致的策略。我们必须依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和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水平来做出取舍,要依据学习者现有的能力水准、学习任务的类型、在这一情境中达成最优学习效果的各种适当方法来做出科学的选择和综合的考虑。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马兰主译.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白晓晶.远程学习材料的特色分析与比较[J].远程教育杂志,2006,(4).

[3]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2005).Creating Learning Materials for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A Handbook for Author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DB/OL].Retriceved at http:// www.col org/resources/startupguides/odlinstdesignHB,pdf.

学习中的德育教育 篇10

一移动学习和情境感知

1. 情境特征对移动学习的好处

移动学习方式比较新颖, 它不依赖特定的环境和理论。移动学习的几个特征: (1) 建立在理论和真实情境下, 移动语言学习的优点是以学员为中心的课外移动语言学习, 由学员设计学习内容。 (2) 在互动、灵活的情境下, 教师和学员充分互动。 (3) 整合后的语言学习情境下, 学员的学习方法能多样化, 如可以使用移动博客、移动测试、访谈等。 (4) 务实的情境下, 移动语言学习达到最佳实践效果。

上面的特征旨在讨论开放教育英语学习中学员对移动学习的看法: (1) 移动语言学习是否有利于创建有意义的情境化学习环境? (2) 移动语言学习是否有利于将课内和课外的学习相融合?

2.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英语教学模式

大多数学员开放英语学习的方式是基于课堂的, 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没有关注学员以及他们在课堂和课外学习的需求, 所以迫切需要创设这种注重协作、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下的有效学习的教育模式。大量研究表明, 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员的背景、角色和观点。为学员创造一种“反思并创造性地应用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能扩展和超越教师讲授和课本上的知识点, 学员能自己参与设计学习体验过程, 自主制订学习策略并在互联网上相互分享。当前, 计算机和网络已频繁地应用于语言学习中, 这种方式本身就能增强学员参与、互动和小组协作的意识, 如Facebook。

二利用Facebook进行教学活动

第一, 我们在开放教育学员中随机抽取了10位学员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以便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我们建立了Facebook群组, 要求学员每个星期的第五天将多媒体资料用手机上传到Facebook群组, 还要求学员通过手机查看并思考其他同学所上传的资料。

第二, 第一轮迭代学习的设计过程至少需要6周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学员利用Facebook所进行的活动提取学员对我们教学设计的反馈, 在第二轮迭代学习进行之前对初始数据进行分析并改进。

第三, 学员可随时将自己发布的话题和材料上传分享, 上传的资料可以是文本的, 也可以是图片和视频剪辑。学员通过计算机将大容量的学习资料上传到Facebook, 只要所上传的资料能用手机查看。学员在上传资料之前, 要对材料充分审视, 必要时要做详细的解释, 而教师扮演了强化这些元素的角色, 帮助学员将其有效地融入情境中。

三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在学习过程的最后一个星期, 我们随机抽取10名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他们对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移动Facebook的经验和看法, 同时也评估一下学员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认知能力, 以及他们是否从情境化学习中受益。

四结束语

本文反映了开放教育学员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开辟的新途径, 通过手机和Facebook促进语言学习, 创建情境化、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法要按照阶段计划执行, 通过设计和研究, 为学员提供灵活的学习环境, 辨别学员的观点并帮助他们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协作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中来。手机的运用可使学员随时随地获取更广泛、更全面的参与机会。

未来的学员将更好地创建学习内容和资源, 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到那些还未意识到手机学习潜力的学员, 重在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成绩和自主学习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桂云.Blackboard扎根中国之道[J].中国远程教育 (资讯) , 2006 (6) :26~29

上一篇:电影化故事下一篇:《家畜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