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2024-05-07

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共9篇)

篇1: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杏田小学德育校本教材

杏田小学德育工作思路(德育校本课程)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为基础道德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支撑,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好主题德育活动,加强德育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扎实有效推进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心组织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社会和家庭大力开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宣传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加强诚信教育。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以创建诚信校园为目标的诚信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加强创新精神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是大力实施关爱学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热线等方式和少年儿童平等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疏导、矫正,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良好的调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课题,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和教育,采取富有成效的帮扶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关爱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拥有阳光心态,积极健康地学习和工作。帮扶贫困学生,把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救助同精神和心理上的关爱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精神上、心理上关心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人文校园。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努力在“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上下功夫,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的征集,通过校史、校情的教育,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的刊播,通过学校艺术节、运动会、演讲、征文等活动的组织开展,不断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校人文精神。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报校刊评比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四是强化学校安全,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切实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的作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小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坚决拒绝毒品、邪教进校园。

“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方案

为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增强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为树立典型,在全校学生中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增强校园活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将在本学期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探索贴近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转变教育观念,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避免“高、大、空、远”的说教,真正从“近、小、实、亲”做起。为此,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评选“校园之星”活动。即: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亲,实实在在。真正做到学生之间找差距、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人人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为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

二、活动目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引导全体学生寻找自身潜力,挖掘自身潜力;引导广大教师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榜样带动的作用,使同学们有进一步努力、前进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成长中的自信。通过评优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正面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全面发展。

三、活动口号: “ 今日校园小明星,明日社会大明星。”

四、理念:

“赏识、激励、关注。”赏识使人自信,激励使人进步。以赏识教育的态度来关注与重视每一个学生。

五、评选的对象:学校全体学生。

六、评选办法:

两月一次由全班学生根据评选条件进行自评,经班委认定后推荐2-3名候选人,候选人对照评选条件简要介绍事迹后(事迹不少于300字并举出实例),由全班投票表决,根据得票数多少且超过半数者才可确定为“班级之星”。由各班评选出1名票数最多的“班级之星”为“校园之星”。对于每次各班的“校园之星”学校将颁发奖状,学校将通过周会、广播室、橱窗“校园之星” 等途径进行宣传、报道,并推荐为期末“校园文明之星” 评选的候选人。

七、评选内容及标准:

1.勤学之星: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在学习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自主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进取,各科学习成绩优秀。

2.诚实守信之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不说大话,知错就改,讲信誉,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要向对方说明情况,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3.热爱劳动之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动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坚持搞好班级和卫生区卫生,值日认真负责。衣着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珍惜劳动成果的学生。

4.体育之星:热爱体育锻炼,在体育比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5.礼仪之星(文明之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对人有礼貌,主动问好,见面行礼,尊老爱幼,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举止文明,尊重他人,乐于助人,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6.奉献之星(爱心之星):乐于助人,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甘于奉献;

7.自强之星:不怕挫折,知难而进,自立自强,人格高尚;

8.快乐之星:个性开朗活泼,能给他人、集体带来无限快乐与活力的学生。

9.才艺之星:具有文艺、书法、美术等特长,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0.才干之星:有一定管理能力,认真负责的小干部。

11.孝顺之星:孝敬父母,关爱长辈,理解、体谅父母,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

12.俭朴之星:生活简朴,不摆阔气,不讲吃穿,不乱花钱。

13.进步之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进步大的学生;

14.全面发展星:全面发展好学生。

八、注意事项及所交材料:

1、各班要实事求是,评选过程要充分发扬学生民主,对推荐名额宁缺勿滥。

2、“校园之星”事迹表各项目要填写完整、真实,贴好相片(一式两份)按政教处规定的时间上交。

附1:“班级之星”、“校园之星”自评表

附2: “校园之星”事迹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素质,作为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其他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心理教育。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学生中常见的如厌学、懒惰、说谎等现象,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品质问题,其中大量的是心理问题,是因不具备良好心理品质而导致的。因而德育必须注重心理教育,需应用心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符合心理学的德育一定是失败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或多发期的年龄段是13至18岁。在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本世纪50年代,我国15岁以下的人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只有5%;70年代为7%;80年代已达到13%;进入90年代,中小学生中竟有15%左右的人存在心理障碍。

新华社最近报道:“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王极盛教授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对学习影响非常大。如,有的学生患有强迫症状,明知自己不该做的事也不由自主地去做;明知自己一道题已经做过,还是一次次去做或检查,这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严重的只能退学。

还有更严重的,仅今年2月份发生的就有:清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熊的事件;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马小明因学习成绩不好,对其父和祖母的批评不满,在北京家中用铁锤将2人打伤致死;优秀美籍华裔基因科学家38岁的黄谷阳博士,当年高考,在上海23万考生中名列11,1986年赴美,用6年获得生物学博士,如今却在美杀人后自杀……

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调查,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父母百般满足物质需求,学生生活优越,逐渐养成贪图享乐、互相攀比心理。有的想不付出劳动就牟取暴利;有的甚至想一夜成为富翁。这些观念,使一部分同学追求享乐,缺乏责任感,不思进取,无心向学。

2.我校大部分家长忙于务农、外出打工、经商,无暇过问孩子学业,造成孩子生活上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很孤独,由于缺少家庭关心,结果有的学生学业不良、行为不端。

3.家庭变故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再婚,造成单亲家庭或被抛弃,这些孩子常表现出固执、多疑、情绪不稳,甚至孤僻、胆怯、沉默、悲观、怪癖等不良心理。

4.社会和一些家庭,片面注重升学率,容易造成偏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绪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校心理教育的思路

近年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只有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为此我校积极探索开展的心理教育工作的特点:

1.有组织

我校教科所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各部从德育处——年级组——班级教育小组都抓心理教育。我校所有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兼职心理教师,甚至家长、社会成功人士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2.有科研

我校的《小学生非主流文化现状与引导》,我校正积极申报市级课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探究》。

3.有培训

几年来,我校一直注重教师心理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每学期选派德育骨干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校针对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增强了心理教育意识。

4.有目标

我校制定了以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心理教育目标体系: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与意识;能调节、控制自己,保持愉悦、平静的情绪;能承受挫折;能正确认识和适应环境并培养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促进智力正常发展,激发创造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会生活、会学习、会关心、会交往、会创造、会发展的人。

5.有途径

我校心理教育采取一般辅导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采用心理辅导课、心理专题讲座,个别辅导采用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和信箱。

三、对我校当前的心理教育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有助良好品德人格的形成,而且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健康心理的教师,也无法培养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所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班主任工作应与最新的心理学成果相结合,不符合心理学的德育一定没有实效。顺便提一下,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健康心理一般有六个特征:其一是智力正常,这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其二是情绪稳定,情感丰富,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其三是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其四是人际关系良好;其五是性格良好、有自制力;其六是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不乱猜疑等。每个班主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并应用于实践,就会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

3.关注热点问题。哪些是热点?有专家调查统计中小学生的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三大方面的问题。几年来,我校师生咨询的问题大致有:如何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面对家庭矛盾、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如何面对荣誉、如何克服依恋心理、如何克服考试焦虑、如何提高注意力等。关注这些热点问题并有的放矢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就会避免不该发生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问题多发期。

4.采用有效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有效形式?据调查:“有41.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建议各班要利用广播、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5.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6.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希望班级加强管理,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注意苗头,防患于未然。

7.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中包含丰富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渗透。如,语文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激发内驱力。

篇2: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第一课

文明就餐

[三字经]

生活中,讲秩序;就餐时,守纪律。

领饭菜,要排队;不拥挤,不敲盆。

吃饭时,要专心;不走动,不作声。

饭菜汤,要吃光;不挑食,样样吃。

好习惯,好身体;勤和俭,要牢记。

[

]

吃饭就餐时,要遵守纪律。打饭排队不要挤,不要敲碗盆。吃饭时,不走动,不讲话,不挑食,生活中要养成好习惯,要勤俭节约。

趣味阅读

文明就餐童谣

咕噜噜,肚子叫,吃饭时间到!你搬饭,我抬筐,互帮互助风貌表。

不推挤,不争抢,谦让精神礼仪帮。

菜可口,饭香甜,以下几点要记牢。

一不说话不打闹,二不狼吞不虎咽,三不看书不大笑,四不喝水不挑食。就餐文明不要忘,博爱校园显风范。大家一起来动手,博爱学子最礼貌!

名人故事

※ ※

勤俭节约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我是小法官

1、学校打饭时,个子高的同学,应该排前面。

()

2、吃饭时,可以边吃边聊天。

()

3、吃饭只吃8分饱就行了。

()

4、吃剩的饭菜应该倒在垃圾桶里。

()

5、中午菜不好吃,可以不吃饭,晚上回家多吃点。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做得好的方面:

有待改进的方面:

第二课

合理饮食

[三字经]

小学生,长身体,饮食好,才健康。

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掌握好。

每顿饭,八分饱,撑不着,胃口好。

吃零食,伤胃肠,若偏食,缺营养。.多水果,多葱蒜,多蔬菜,食清淡。.饮食事,非寻常,不注意,损健康。

[

]

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合理饮食,注意一日三餐的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得太咸、太辣。饮食,不是小事,一旦不注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小乌龟爱挑食,一粒大米吃三次,脖子细细,尾巴细细,耷拉着眼皮没力气。小老鼠爱挑食,只吃花生巧克力,脖子细细,尾巴细细,焉头耷脑没力气。小熊一点不挑食,米饭、青菜、肉和鱼,大口大口吃下去,脸蛋红红笑嘻嘻!

我是小法官

1、饭前喝汤好,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做活动。()

2、一日三餐,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3、吃烤面包比吃馒头好,因为烤面包色香味俱全。

()

4、午餐前要饮果汁,因为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

()

5、不吃汤泡饭,汤和饭混在一起吃,会引起胃病。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做得好的方面:

有待改进的方面:

第三课

生活自理

[三字经]

生活中,要自理,刷罢牙,把脸洗。

晚洗脚,早梳头,勤洗澡,晒被褥。

剪指甲,洗鞋袜,换衣裤,不叫妈。

红领巾,常清洗,清书包,理抽屉。

书柜物,要清理,衣柜物,摆整齐。

学做人,学做事,会生活,有能力。

[注

释]

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刷牙、洗脸、梳头、穿衣、洗澡、整理书柜等,都要学会自己做,将来才会有能力。

趣味阅读

小学生、要自理,学会自己管自己;

在家不当小皇帝,长大才能有出息。

学校活动莫推迟,班级工作要尽职;

自理自立最光荣,好逸恶劳最可耻。

我是小法官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做得好的方面:

篇3: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智慧英语》语篇教学的采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文本运用和英语阅读兴趣,配合牛津英语的学习,能真正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并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熏陶和内化,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培养教师教学设计的连贯性和思维性

语言和思维是密切联系的,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用词汇组成不同句子表达不同的意思,正是由于思维在起作用。因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语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大都来源于已有的语言储备量,如学习sheepdog时就可以用sheep与dog的迁移法学习,并在“It helps the farmer to find all the sheep”等语篇介绍中体会出sheepdog的正确含义。所以,作为教师要多激发学生对旧知的再现与运用能力,并提供一定的语篇设计,让他们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把握文章的整体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其语言训练的多样性与长效性。

二、培养教师整体把握语篇的能力

在以前传统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常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听听读读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做就把语篇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而我校校本教材中对于课文的编写,是基本以整篇文章为主,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比如以《智慧英语》2A中“Teddy's Day”一课为例,通过“Teddy is happy.Teddy is angry.The car is broken.Teddy is thirsty.He wants water”等一系列整体性语篇介绍,学生能很好地理解Teddy一天的情绪和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从而把握课文总体含义。

整体语言观强调语言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注重学习材料的“进行感”。例如,在教“‘Teddy's Day”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第二次看故事的Flash,并在课文展开教学后通过“How is Teddy at First”“Why is Teddy angry”“He's thirsty.What does he want”等一系列有顺序的提问来帮助学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语言的简单运用。

三、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

我校《智慧英语》教材的语篇设计大多诙谐幽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智慧英语》的语篇教学中,我们采用语篇教学的分层处理、阅读问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处理等方法,降低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方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篇的分层处理上,以《智慧英语》3A“My Favorite Toy”的语篇教学为例,我结合课文内容“My brother's favorite toy is his drum.He plays the drum and sings songs to us.My sister's favorite toy is her baby doll.She holds her baby doll and rock it to sleep”分层设计了对比式的提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也更乐于表达。

篇4:校本教材对德育活 动的促进作用

活动开展的背景

香山,位于张家港市保税区南沙境内,风光绮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从被评为国家级4A风景区,香山展示出了更风姿卓绝的新面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南沙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香山脚下,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就开展“我是香山小导游”实践活动。直至2006年,学校校本教研课题“开发香山资源,构建校本课程”,也是利用香山的丰富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阅历和见识,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学校校本教材《香山风》也孕育而成。

面对底蕴深厚的香山,学校充分利用《香山风》教材,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香山文化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知我香山、夸我香山、爱我香山、建我香山”的热情,从小树立起勤奋学习、养好习惯、学好本领、服务家乡、报效祖国的壮志情怀。香山风,犹如一股清风沐浴着南沙小学校园,把优良的人生美德传遍校园每个角落。

具体实施

主题活动一:我是香山小导游  一是要了解香山。班主任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参观、阅读校本教材《话说香山》和《香山风》、询问当地村民等途径,熟悉景区典故,帮助学生了解香山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香山风景区景点来历、故事传说的知晓,激发探究香山文化的热情。

二是编写导游词。在前期大量查找、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帮助、聘请大导游、资源共享”等途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校编写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导游词,并将导游词分发到各班,运用到少年宫小导游社团的活动中。

三是“跟我游香山”。组织班级旅游团,定期开展游香山小导游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是:首先,学生自主成立4--8人的旅游小组,根据景点安排绘制旅游线路图,按图进行课堂模拟导游活动;其次,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一日游活动,班级小导游轮流向同学们介绍景点,评选出班级小导游,颁发“小导游银章”,优秀的孩子选送进入校导游队;再次,校导游队在各班进行流动模拟导游,并定期到香山活动,为游客免费讲解。

每年一次的后塍片德育活动时,学校就会推出一系列与香山小导游有关的活动课,如《我是香山小导游》《我是文明小游客》等,都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我是香山小导游》获苏州市中小学校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二等奖,张家港电视台《第一视线》对香山小导游(团队)进行了专题报道,“香山小导游”还获得“张家港市真心英雄”提名奖,被评为张家港市优秀社团。

德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在开展小导游活动中,学生不是单一的受教者,而是学校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社会实践的体验者,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我是小导游”的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解香山的历史传说、人文故事,他们亲近自然,启迪思维,培养灵性,发展智慧,发挥生命潜能,展示个性特长。这些都有助于克服学生埋头学习、视野狭窄的缺点,可以帮助学生增加与人相处经验,提高遇事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体现了学校“有效、适合”的素质教育理念。

主题活动二:我是环保小卫士  香山,有吴王和吴妃的美丽传说,也留有一代文豪苏东坡的诗篇,还留下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迹……香山,成了附近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新场所,孩子们在休息日也会跟随父母去爬香山。随着到香山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影响香山美观的垃圾也逐渐多了起来。

为此,学校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爱我香山主题教育活动,编写《绿色游香山环保倡议书》,在主要景点向游人发放,积极倡议爱护香山、环保游香山。同时,开展“洁美香山”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各景点捡废纸杂物,开展净山活动。这些都获得了香山管理处和广大游客的赞誉,市级媒体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

主题活动三:寻找先烈的足迹  在学校校本教材《香山风》里,有一章节是专门介绍香山地区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名人。他们长眠在肃穆庄严、纯洁神圣的“红色教育”基地——香山革命烈士陵园,而香山革命烈士陵园恰好在香山风景区内。近年来,学校紧密联系香山陵,加大教育力度,用“红色”来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带领学生“寻找先烈的足迹”,走出了一条“陵园——校园——课堂”的红色德育之路。自建陵伊始,学校就积极组织师生赴香山陵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抗战纪念日活动、建队日活动……师生在庄严肃穆的陵园接受一次又一次红色洗礼。

红色教育,单凭基地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将香山陵红色教育引入了校园。烈士的肖像、生平、感人事迹作为内容精心布置在学校长廊,还把先烈们的豪言壮语作为育人名言进行张贴宣传,增强了校园“红色经典”浓浓的氛围;同时,开展“追寻烈士的足迹”“伟人的故事”“我与先烈比童年”等校园故事会,用故事再现先烈的英雄事迹,极大地熏陶和教育了学生。为深化“红色教育”,南沙小学将“红色教育”的落脚点、着力点放在了课堂。学校将“红色教材”《红心铁血壮歌》作为学校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的主教材,作为思想品德课的辅助学习教材,规定语文、数学等学科都要有机渗透“红色教材”的教育要求,明确了班主任为“红色教材”的主要师资。通过“红色教材”进课堂和广泛的使用,学校的“红色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主题活动四:我是香山好少年  校本教材《香山风》阅读的主体是南沙小学的全体孩子,由于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孩子们对《香山风》中内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学校就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帮助孩子快乐成长,培养孩子们做一个“香山好少年”。

首先,提出南小“十五好”。班主任利用班会、晨会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不同的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每周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等途径表扬各班“好少年”的优秀事迹,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孩子努力进取。其次,结合每年艺术节,学校开展爱家乡系列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唱一唱“香山好”、写一写“香山美”、 画一画“香山景”、抒一抒“香山情”、编一曲“香山新童谣”、演一演“香山青青草”、评一评“香山好少年”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对香山的现在与将来有所思考,从而点燃学生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激情。再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香山脚下有一所敬老院,学校招募好少年为志愿者,定期到敬老院与老人们开展互联活动,为老人书写春联,为老人表演节目,与老人谈心交流、读报……这些平凡的小事,给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孩子们也学会了怎样关心老人。

结束语

南沙小学的孩子,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他们的身影活跃在香山的绿树花海丛中;南沙小学的德育活动,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学校教育中折射出熠熠光辉!

篇5:城守一小德育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中、低年级:习惯教育

以“六学、六好(学礼仪、学行孝、学走路、学吃饭、学做事、学睡觉;升好旗、唱好歌、写好字、做好操、上好课、说好话)为载体编写。

责任人:曾卡、曹强

高年级:做人教育(统稿:曹强、王松山)

一、诚信教育:讲名人诚信故事或身边的诚信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诚信格言、警句。

责任人:王松山

二、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责任、父母的责任、国家的责任等。责任人:蒋光明

三、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于祖国等。责任人:冷文洲

四、理想(志向)教育:

参考资料:

(志向就是对将来做什么样的事、做什么样的人的决心。少先队员的远大志向就是将来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事,做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确立远大志向就是要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就是对未来事物的希望。少先队员的理想就是把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进而推进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地。确立远大志向,要做好的准备:要了解历史,心系祖国,做好准备,努力学习。)

责任人:冯子会

五、法律教育:与小学生、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简介。责任人:叶腾文

篇6: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

因此,为了使全校教师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方向,掌握最新的课程政策变化,有效的指导教学,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乡全体教师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培训。

在培训期间整体上秩序良好,大家能够遵守培训纪律。老师们都能够做到心如止水,虚心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

每次培训教研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撰写讲稿,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和互动研讨等各种形式组织实施。特别强调了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作用,并将修订稿与实验稿进行对比说明,就新版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主要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观的变化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向参培教师做了细致的解读。参培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主动提问,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中心校对校本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参培教师将培训的相关材料拷贝带回学校,以便做好本学校的校本培训;要求全校所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好学习笔记,每人写一篇学习感悟,并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还要求各校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记录、考勤和总结工作,中心校将在下半年调研视导时,进行检查指导,做出全面总结,将纳入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小学新课程培训给了我们数学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小学教学中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知识的储存。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通过几次培训,我乡全体任课教师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能力,为今后提高践行新课标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检验培训效果我乡于11月上旬举办了全乡教师参加的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经验交流会,通过全乡教师互听互评,交流学习,大家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惑,有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

篇7: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学习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凉水河中心校

本学期我校按照教师学校要求继续进一步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活动,我们细细的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而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现对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通过学习是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搞好新课程的教学就需要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到:

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

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从而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而丰富的资源,它系统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场地,也给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

凉水河中心校

-7

篇8: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1 学习目标的全面性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方面内容[1]。

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护理”章节, 传统学习目标为: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修改后学习目标为: (1) 知识目标:能说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概念;说出护理评估的要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 能力目标:能应用所学知识, 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实施整体护理。 (3) 情感目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在授课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其中, 培养医护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感、使命感和专业素养, 以及对待病患的耐心、爱心、责任心, 体贴、关爱患者。

相比之下,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 增加了职业素质教育, 体现了我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2 学习目标的主次性

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都有主次, 可以按照主要目标—次要目标—衍生目标来排序, 明确学习重点。

每个学习领域都应设定主要目标, 该教材主要目标是按照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要点、难点、重点来设置, 也是该教材教学重点。次要目标不是主要的也不是从属的, 是为了使某目标更加完善而设置。衍生目标不是本领域中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但能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或综合能力的发展, 是可以通过本次活动实现的目标。我们把主要目标放第一, 次要目标放第二, 衍生目标放最后。

如“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的知识目标, 传统知识目标:要求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胎儿的发育特征、妊娠期母体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妊娠诊断、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修改后知识目标为:主要目标———叙述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胎儿附属物的功能。

次要目标———能分辨不同月份胎儿的模型, 并描述其发育特点。

衍生目标———在学材的帮助下能为妊娠期孕妇提供保健知识。

在本章中传统知识目标确定了很多知识点, 没有突显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要点、难点、重点, 似乎整章节都要记下来, 让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 易引发厌学行为。修改后的知识目标, 将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附属物的功能这两个知识点作为主要目标, 清晰明了地告诉学生该知识点就是要求掌握的重点, 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3 学习目标的可测量性

学习领域学习目标的表述要尽量用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术语陈述。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通过设定特定的学习领域, 由学生完成其中典型工作任务来“获得反思性职业意识”, 它是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的一个标准, 但它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 没有直接检验的方法。应该附之一些具体的显性行为目标, 反映每个学习情境的总要求[2]。这个目标行为必须是可以观察的, 而且是可以测量的。

如传统的学习目标“认识女性内外生殖器”, 这样的目标表述过于含糊而不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认识”是个心理活动过程, 教师既看不出学生是怎么认识的, 也无法测量学生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 教师也就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已达到学习目标。

修改后把学习目标中“认识”这个目标改成“说出”或者“用手指出”, 教师就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学生是否已经达到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表述比较具体、明确, 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同时对教学的具体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

制定具体、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使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 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更好地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4 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工学一体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引导和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让学生直接感受和间接获得知识, 实现理实一体化[3]。

如“会阴擦洗护理技术”传统的学习目标为: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 学生熟练掌握会阴擦洗护理技术。

此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 所以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中, 学生一词应省略。不能出现“教会学生会阴擦洗的正确操作步骤”“使学生学会宫颈上药”等这类句式, 因为这类句式中行为主体是教师, 而不是学生。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为: (1) 知识目标:说出会阴擦洗护理注意事项, 在其他同学操作时能找出其不足之处。 (2) 能力目标:使用自编教材, 正确完成会阴擦洗的整个流程。 (3) 情感目标:养成严谨的态度, 严格核对和评估患者及药物, 以避免护理事故的出现。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树立服务患者的良好职业道德。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行为主体明确定位为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 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 修改后的《妇产科护理学》校本教材的学习目标突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要求, 更贴近我校课改的核心目标, 引领和指导课改教学, 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我们也要认识到, 学习目标应随着学习内容、教学方向、学生学习水平及相关职业要求的变化而调整, 并落实于教学活动中,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篇9:德育校本教材学习篇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习方式;校本素材

近两年来,浙江省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在高考中的改革,考题由原来的考查简单书本知识,改变为学生根据高中所学文化知识,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得出比较灵活的答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改革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方式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机械记忆、简单背诵变为独立自主的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相互交流等自主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要努力培养新型的学习方式,提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水平。本研究以运用校本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中心,得出校本教材的实际运用为目的,使学生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方式有了转变,更提高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校本教材的发展

1.校本教材的改革现状

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为达到教育目的,实现课程目标,以学校为主体,分析整理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对现行的校本教材进行开发利用。在校本教材的改革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校本素材编创工作。为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校本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要求校本改革中,需要不断收集相关的材料,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适应学校教学理念、师资力量、学校特色,适合校园文化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校本教材的改革,无疑会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学校的进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现实实践中,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磨灭的问题。比如校本课程开发过分注重学科性,分类过于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学科味过分强化,易滋生教材氛围,这似乎是学科味的延伸和重要体现。重视学科味的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为学科服务,重视学科型校本课程,教材化严重。教材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辅助达成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实施目标,这与国家设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目的即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不一致,即校本教材的利用和编制,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或学科要求进行教授学习。除此之外,校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结构化明显,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获取的信息是零散的、片断的,再加上校本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有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的部分,模块与模块之间缺乏连贯性,教师就应该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加强知识相关性,使学生学习更加系统、完善。创新能力的形成,恰恰就是以这种结构性的知识为基础的,思维的连贯性、变通性才能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2.校本教材的编制

校本教材是学校办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本教材的编制必须保证其具备实效、兴趣、科学、实用等特点。校本教材的编制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其中,校本的素材选择,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及校园文化,以学生和学校为中心,准确定位校本的内容方向。除此之外,校本教材的编制必须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按照内容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板块,并按其性质分给不同的负责教师,当各自的模块编制完成后,要进行统一的装订,并就校本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总结分析其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下一步的完善整理,使得校本教材切实可在学生教育中展现。整合编制过程中,考虑到素材的整体性和特有性,按照一定的逻輯顺序或学习深度进行排版规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被接收。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制,要在现实教学中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教材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方便及时修改和完善。在校本教材使用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教师选择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演讲、比赛、分组讨论等,使学生通过独自思考、相互讨论等更直接地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扬长补短,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动力。针对独立的编制内容,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体会教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引领学生理解校本内容选材的目的和意义。教师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新型学习方式。

3.校本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在这一基础之上编写校本课程以实现学校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即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品学兼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不断进步;让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体现价值,持续发展;让有困惑烦恼的学生,享受关爱,健康成长。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定的课程载体。新型的课程形态的开发能够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条件。例如知识拓展类的课程就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它的开设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拓展了空间,使新型学习方式的运用成为可能。所以校本课程所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校本课程在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1.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要

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是令人生厌的负担,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探究价值、学生参与度高的主题,如:杭州大运河博物馆文化、丝绸博物馆文化、印学博物馆、茶叶博物馆文化、良渚文化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文化、西溪湿地博物馆文化、杭州工美博物馆文化等,而形成的一门校本课程。

2.培养学习的意识,担负学习的责任

校本课程实现由教向学的重心转移,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责任意识,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形成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清晰而自觉的意识。在《走进杭州博物馆》的课程实施中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查询、讨论、问卷调查、聘请专家讲解等多种方式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自觉生疑,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力范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及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对知识本身作深入探讨,悟出知识点之间深层的联系,并可提出独特的问题和见解。最后要进行自我反思,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利于学习由依赖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和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科学精神,养成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根本途径,没有问题就很难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学习只能滞留于表层和形式。例如在《走进杭州博物馆》杭州大运河博物馆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分析京杭大运河不同时期的地图,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历史和概貌;通过运河杭州段风情文物和景观的介绍,了解运河与杭州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诗词,观看视频,在感受因运河而生的风情文化的同时,讨论并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查阅相关资料并访问有关大运河的网站,参观大运河博物馆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今与大运河相关的热点问题的讨论,掌握一定的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运河的历史和运河所孕育和滋养的沿岸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对历史的热爱之情,并提升学生保护历史文化的情怀,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授课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穿插其中如你是否了解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事?你对运河申遗有什么看法?你知道近几年杭州政府对运河做了哪些保护工作吗?你认为保护运河有哪些价值?若你发现运河保护出现问题,会以何种方式解决?如何更好地保护运河,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校本教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能够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学习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还能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做到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通过校本教材的利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例如校本素材过于专业化、学科化,知识零散,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而且,学生个体性格迥异,优、缺点明显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在运用校本素材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素材的編制过程繁琐,多人完成,所以对于模块的认识和编创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校本素材收集出现问题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变。因此,利用校本教材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濮丽丽.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探析[J].课程教学,2013(8):72-73.

[2]薛晓红.组织学生创编高中生物生活化校本教材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4(3):54-57.

上一篇:广东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下一篇: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