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24-05-19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选十篇)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们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 国家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现在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农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凸显, 严重影响现代化的进程。所以, 一定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2.1 农民生活相对贫困

近几十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相对而言农村生活依然存在相对贫困的状况, 这种相对贫困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权利上。经济上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城乡差距悬殊造成的,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 本身的产值效益低, 加上农村生产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导致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生活权利上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 国家对不同户籍的人民采用不同的管理制度。城镇居民可以享受的免费住房、公费医疗等社会保障, 许多的农村人口并不能享有。而且农村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也处于劣势地位, 农民在政治上参与行政管理的机会也很有限, 这些都是农村生活权利贫困的表现。国家需要逐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 改变农民经济和权利贫困的现状。

2.2 农业生产效益低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 但是相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言农业的生产效益较低, 距离农业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国的农业经营面积小、劳动力多, 这些先天条件的不足导致农业的生产效益低。由于农业长期追求数量而不是以追求品质为目标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导致农产品的成本很高。尤其是面临国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 中国的农产品更是处于劣势地位。农业生产效益低,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3 农村发展不协调

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制度导致严重的城乡二元的分化, 鉴于城乡二元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国家采取了许多改善措施, 不断改善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相互封闭、隔离的格局已经逐渐被打破,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例如, 城乡资源配置失衡, 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 城乡社会发展不同步,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滞后等。这些农村发展不协调的方面, 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转变观念, 树立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

要想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在思想上真正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追求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一些农村地区的干部还是单纯的从经济层面上思考问题, 把经济工作当作农村发展的惟一工作, 对社会事业发展不够重视, 不能认识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会导致许多的社会问题, 没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最终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 农村基层管理者转变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思想, 从思想上重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真正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 才能积极采取措施,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3.2 继续发展农村经济, 为社会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虽然需要转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 但是仍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 才能为开展其他的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才能促进农村其他事业的开展。发展农村经济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下, 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 丰富农产品经营方式,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农村就可以积极开展多种社会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

3.3 调整社会结构,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由于多年来追求经济发展, 农村的社会结构明显落后与经济结构, 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 理论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同步的, 但是由于农村体制的限制, 农村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 导致各种矛盾的发生, 影响农村进一步的发展进步。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需要调整社会结构, 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农村城镇化建设当然不是说把农村全部建设成城镇, 而是指提高农村的生产水平,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 缩小农村和城镇的差距。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首先要转变农村发展的经济结构, 改变单一农业生产结构模式, 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其次,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交通、通讯、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 加强农村生态化建设, 改善农村环境, 同时提高农民的就业率,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城镇化建设要重点发展民营企业, 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物质、精神、生态、政治等文明指标的全面发展。

3.4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保护弱者, 推进社会公平的手段, 所以它是社会的稳定器。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对一些农村的贫困户和五保户的保护力度已经严重不足, 所以需要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对这部分的农民进行保护, 使农村的困难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养老保险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还能提高农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 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3.5 重点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上, 所以, 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重点加强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相比较而言农村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是很落后。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增加国家的投资力度, 重点扶持教育落后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医疗方面现在已经开始农村医疗合作社建设, 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要继续推行医疗合作社,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 党和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摘要:简要介绍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希望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秋莲.试论中国农村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 2009, (08) .

[2]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应采取对策[J].求实, 2011, (08) .

[3]李文政.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J].前沿, 2011, (07) .

[4]孙媛媛.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J].理论观察, 2012, (02) .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2

首都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中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3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为“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政策、新举措既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是“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虽然北京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仍有1.5万平方公里的农村和山区,还有300万农村人口。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北京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种经济社会形态共存的社会结构;农村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滞后、农民素质不高,“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2002年为2.12∶1,2003年为2.14∶1,2004年为2.18∶1,2005年为2.25∶1,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与首都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如果北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北京、新奥运”两大战略构想,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只有着眼于京郊大农业,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才能切实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努力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又要努力着眼于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生活的新提高、民风民俗的新风尚、乡村面貌的新变化、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等,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当前,北京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顺应“两个趋向”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区对郊区的带动作用和郊区对城区的促进作用,推进京郊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良好机遇,具备了现实条件,具有了工作基础。一是从面临机遇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政策促发展的机遇;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规划促发展的机遇;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推进“奥运行动计划”,面临开放促发展的机遇。二是从现实条件看:北京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丰富,城乡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北京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地方财政收入919.2亿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总体实力;郊区拥有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水资源的大部分,尤其是占全市总面积62%的山区,是北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后劲所在和特殊优势。三是从工作基础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城乡统筹的领导体制不断完善;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不断拓展;积极搭建项目平台,政策集成、资金聚焦、部门联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至关重要。

二、北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推进山区建设和发展,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1、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北京的一产虽然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只有1.4%,占郊区经济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但农业是基础,一产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农副产品需求、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继续实施“221行动计划”,摸清市场需求,有条件地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点的唯一性农产品和有创意性的农产品,占领城市高端市场。二是进一步支持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如大兴的西瓜,怀柔的板栗、西洋参,平谷的大桃等等。三是进一步支持深度开发农业功能的项目。如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开发与教育、文化、体育相结合的一些新的业态。四是鼓励发展设施农业。针对北京水、土地资源紧缺,全面推进节水灌溉农田建设,逐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等建设。五是继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利设施等等。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增收的主要来源。按照规划和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区县现有的工业园区,积极盘活农村各类存量资产,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加快研究制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重点支持有利于本地劳动力转移和优势发挥的产业,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新型商业、会议会展、餐饮服务和文化创意等农村第三产业;鼓励城市工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

3、加快推进山区建设与发展

山区是北京生态建设的屏障,实施富民养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建设,是增强山区生态涵养功能、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工程。要着力加大对山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扶持绿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山区低收入地区和群体脱贫致富。建立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及污染企业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扶持替代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采矿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矿产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山区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继续实施山区采空区、泥石流易发区农户搬迁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城乡差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1、加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力度

2006年市里确定了8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试点村,组织编制村庄的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项目建设标准,抓好项目实施工作。通过试点村的建设,加快村庄街道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信息化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今后每年都要确定一批试点村,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扎实、稳步推进。

2、加大农村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

积极适应“新北京、新奥运”的要求,让世界人民通过奥运会感受北京的现代化,感受北京农村的文明,应当在奥运举办前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具体目标任务是2006年完成4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007年再完成40%的村,2008年上半年完成最后20%的村,到奥运会开幕前让郊区3900多个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路畅、村绿、建制“十个字”的标准。

3、加大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村里的办公活动用房、卫生中心、图书室、文化体育设施、中小学校、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积极发展村镇连锁超市、便利店,新建和改建乡镇客运站、推进“村村通公交”,配建农村“全民健身工程”等等。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和书本费,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建设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农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和救助条件。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鼓励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继续实施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读书益民工程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放活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提高乡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研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研究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确保补助直接到村。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实物补偿”、“留地安臵”制度。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农民宅基地臵换办法,加快制定旧村改造节约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土地的使用和指标臵换办法。

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近郊区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远郊区县要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参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健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机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4、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给农民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力争到2010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0%以上;7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服务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村镇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逐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机制创新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又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反哺”意识,努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市级财政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的项目,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鼓励推广的项目,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办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市各职能部门共同的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工作指导、资金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使实劲、办实事。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统筹村镇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市级资金与区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统筹联动,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联动,实现“资金随着人才走、资金随着机制走、资金随着管理走”。

(三)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单体规模较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完善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各区县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建立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项目信息。探索奖励机制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凝聚群众。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开展道德、普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从京郊“三农”发展的实际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关键点。

1、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针对农村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出发。也就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的标准是农民的满意度;衡量各级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农民的参与度。

3、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民成为创造财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放活”的力度,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要加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所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三个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社会力量参与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发挥首都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针对首都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如何按照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共建新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小、特色各异等特点,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新农村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村民同意,经镇乡审核后,上报区各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批的项目,区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简化审批手续的原则尽快给予审批,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审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按照市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需要打捆包装的项目由区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3、完善工作思路与方案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各异,各区县、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20字”方针,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处理好尊重客观实际与适应超前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逐项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注重质量,优质建设;总结经验,稳步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避免走弯路,造成大的浪费。

(三)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起到先导、主导作用,又不能抑制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各项具体工作之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各项具体工作相互联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要求;管理民主是对农民群众政治上的尊重。在五个建设当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建设是基础,党的建设是根本,这几个关系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同时新农村建设有系统的目标,但是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村,一个乡镇,由于各个方面的情况差异很大,要根据群众的意愿有所侧重,在一个时期内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当中最迫切的问题。

2、处理好以农民为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

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一个重大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农民是主体,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无论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包括政府辅助搞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都是需要农民参与的事。作为政府,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特别是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3、处理好试点与面的推进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重大历史任务,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确定市级试点村,主要是总结一些经验,探索一些路径,包括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面上推广提供借鉴。做好试点工作,给予一定的扶持,很有必要,但是不能把全市各个区的资源都集中在试点上。试点村各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试点单位的经验对面上的指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使整个农村经济得到大的发展,使全体农民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所以检验一个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不仅要有自己的试点或者典型,还要看这一项工作普惠的程度。选点和支持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度,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抓好面上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

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湖南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的区位优势、经济结构、条件要素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长期存在,农村经济区域的差异容易降低社会资源分配效率。湖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湖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的地域面积较大,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全省的农村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湖南省形成了3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分别为湘西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东经济区。湘西经济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区、张家界和怀化市;湘中经济区主要包括永州、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东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岳阳、湘潭、株洲、长沙。这3个经济区域中湘东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湘中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而湘西经济区的发展比较落后,属于湖南省的贫困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湘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湘西地区相对落后。

从经济规模来看,截至2010年湘东地区的人均GDP为湘中地区的1.7倍左右,并超过了湘西地区的2倍。湘东地区的经济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32万元,而湘中地区仅为每平方千米170万元,湘西地区每平方千米仅有72万元左右。3个区的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显著,湘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几乎是湘西地区的4倍[1]。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弱,而湘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强。

根据对3个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湘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近3000元,而湘西地区仅为1600元至1700元,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沙市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3500元左右,而湘西自治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00元左右。由此可见整个湖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造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的各省区均有体现,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例如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得到控制,例如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2.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较大影响,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以湘东地区的长株潭三市为例,该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全省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仅常德市就占有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的15%,2/3以上为肥沃的洞庭湖淤积平原,具有700万亩林地和100万亩可养殖水面、646万亩草场,林果业、水产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先天发展条件均比较优越[2]。

湘西地区的耕地面积为13.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达到16.61万公顷,具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给传统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农业区位条件

城镇的辐射作用和区位条件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靠近大中城市,这样能够具备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受到经济反哺作用。同时靠近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散地、沿江沿海也有利于获得灵敏的市场信息。湘东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农民的收入较高,使其具有较高的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该地区具有优质的城市群资源,交通非常便利。而湘中地区与粤港澳的距离较近,交通也比较便捷,但是与省域经济的核心地带相距较远,受到的城镇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地区为湘鄂豫黔4省交界之地,具有比较落后的区位条件[3]。

2.3 农村劳动力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劳动力迁移、区域人口素质、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劳动力的道德修养、健康状况、科技文化水平较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湖南省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200万的6个市州仅有怀化市位于湘西地区,其他均位于湘东和湘中地区,而且湘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的趋势也高于湘中和湘东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湘西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2.4 农业科技条件

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为常德市、岳阳市,其次为长沙市、永州市和邵阳市,这些地区的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大。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正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益阳市的1/6,这也体现当地的农业科技条件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 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2020年湖南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应该达到6000元,人均GDP应该达到26200元,这就必须保障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5%,人均GDP平均增速接近8%。然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到2020年湘东地区能够提前全面实现小康,湘中地区可基本实现小康,而湘西地区的以上两项指标均远低于相关标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1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湖南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财力、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进行摸排,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各区域的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将其作为3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逐一进行落实。

以政府为主导,将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来,以“兼顾利益,适度补偿”为基本原则,对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缩小。政府要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也就是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再分配,使全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促进资源的优势配置,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公平。

税收政策也是缩小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公平税负的原则,可以在不同地区推行差别税率,也就是提高发达区域的税率,降低落后地区的税率。差别税率有利于落后地区积累企业资本,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湘西落后区域,当地政府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差别利率,要以当地的行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为依据,对其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支持[5]。

3.2 培育地方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在湘东地区,主要是对红壤丘陵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对环境污染进行积极地治理,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湘中地区是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其农产品的质量好、种类多,因此在该地区应该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同时发展辣椒、黄花、油菜、玉米、小麦等旱地农业,积极开发山丘资源,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湘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然而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湖南的环境重点治理保护区域,在该地区不仅要积极发展旱稻和水稻产业,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还要立足山区优势和林牧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山区土特产。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发展小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养殖业。湘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来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

4 结语

总而言之,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湘东地区和湘中地区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对湘西地区进行大力开发,培育湘西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加强东西合作,逐步缩小湖南各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异,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

[2]李含宝.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吉林农业,2012(09).

[3]王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之浅见[J].中国证券期货,2012(08).

[4]钟伟强.依托教育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方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4).

[5]韩长赋.提质增效转方式 稳粮增收可持续 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村工作通讯,2016(01).

课题项目: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4

国内目前对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多为单独对农村文化或农村经济的研究, 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关于两者协调发展的深入系统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缺状态。

(一)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国内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经济对于农村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学者们指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中国农村的发展过程中, 农村经济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廖卫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强调,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农村经济发展, 只有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二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等的研究, 一般是从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素质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化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如杨新荣在《农村经济发展论》中指出,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是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经济, 强调要根据各地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条件, 制定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导向, 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 达到缩小中国农村经济以至整个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如杨少梅的《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调查》, 分析了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形成基础, 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及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分析。

四是有不少学者从解决农村现有社会问题的视角, 研究如何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地缓和或解决农村的诸多问题, 包括土地流转问题、人口的问题、文化冲突的问题、资源浪费的问题、耕地闲置的问题等。如迟福林主编的《危机挑战改革:2009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提出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运转, 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 关于农村文化发展的研究

在对农村文化发展的研究上,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农村文化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要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 培育新型农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等, 都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关于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学者们都认为如今农村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在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着投入不够、管理薄弱、供给不足等多种问题。三是关于农村文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学者们的观点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主要都是围绕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增加投入, 充实队伍, 引导农民, 挖掘资源等方面提出文化发展的对策, 论述比较系统。

(三) 关于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学术界目前研究甚少, 更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对各类图书搜索网站的搜索情况来看, 目前还没有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专著。从知网搜索情况看, 仅有2篇, 一是尹冰、刘城在《秦皇岛日报》上发表的《“文化雨露”滋润百姓生活》, 文中对海阳镇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报道。二是曹昭民、张旭的《探寻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发展的结合点》, 提出经济与文化必须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二、国外研究现状

文化作为一个大范畴的概念, 自古以来就有, 中外兼论。杜赞奇著的《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认为:“权利的文化风俗”中的“文化”是指各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 而且在这些象征和规范中则包含了宗教的信仰、相互的感情、亲戚的纽带, 同时还包含了参加组织的人们承认并且受到其约束的各种是非标准。克利福特·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说, 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文化就是这些网。我们总体上是不完备或不完善的动物, 借助于文化——不是通过普通的文化, 而是文化的极特殊形态——来使自己完备或完善。

卡尔·曼海姆的《文化社会学论要》认为, 在人类的每个社会阶层, 都在自己文化框架的内部, 有着自己特有的世界与文化。乔纳森·弗里德曼在《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中阐述, 文化是必须被实践的, 而且是在实践中建构而来的。文化不是那些编码或范式, 除非它是被社会性地如此使用的, 文化也不是把那些从生产情境中得以抽象出来的规则社会化或是传递下去。文化的力量应该是将对人类世界的假设, 顺畅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力量。文化对于他性的一种文本化, 只是把对特殊性的文化识别转译成了文化认同的特殊化, 并最终转化成了文化认同的类属化。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 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 在这两个因素中, 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出自新教, 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 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 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 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沃尔特·W·罗斯托在《经济增长阶段论》中指出, 文化因素应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在经济发展中一定不能忽视文化的因素。哈耶克的《哈耶克论文集》提出, 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影响, 主要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其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 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

三、研究综述总结

从始到今, 经济繁荣与文化兴盛, 经济萧条与文化衰竭, 一直是各学科学者研究的宠儿。

总体而言, 就目前国内研究情况来看,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得我国对文化与经济的研究形成了“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思维定势, 研究文化是为了经济, 较少从文化应有的角度和高度去研究文化发展问题, 研究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尤其是较少从相对平等的视角来研究两者的逻辑关系, 没有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研究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互促和协调发展问题, 而这其中对于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更是欠缺。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5

一、摒弃农村城市化观念

并不必然追求农村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城市化率要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是因为它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居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具体地讲,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涵盖。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很快,城乡之间差距在逐步缩小,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就是应该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城乡发展的互相促进,怎样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实现城乡平等。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则需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内在的发展潜力,辅之较大力度的城市资源对农村的注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为主要任务。而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做法,其目标是共同的,就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标准。但所有这些,并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城市化战略主要追求的是将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并不涉及对变不成市民的农民怎么办。城市化虽然也是在包括城乡在内的所有地区内考虑问题,但是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发展水平、质量和道路。

城市化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战略的一个着眼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城乡二元结构只能逐步改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并不必然追求农村的城市化,也不必然追求城乡一样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过程中加以建设,不是说只有等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建成。我们要追求的是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不能迅速改变的前提下,找到农村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因此,城市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依靠的一种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的获得,离不开城市化。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是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用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农村,而不是像过去的发展模式那样,城市的发展以农村的衰落或停滞为代价。应该说,统筹城乡发展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道。

城市化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

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非常强调要把城市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城市化战略执行中的一些偏差提醒我们,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和谐互促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一度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

改镇”等方式实现“行政建制的城市化”,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2倍多,建制镇增加8倍多,但城镇人口同期仅从17.9%上升到40.1%,将近1亿的“农民工”只能两栖就业;在城镇建设中,过分强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在总体的资源需求中,城市资源需求增长过快,加剧了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流失;小城镇的发展质量不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少数甚至以占用耕地侵占农民利益为代价。这提醒我们,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农村发展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城市化的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必须科学执行城市化战略,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

二、城乡统筹需处理的重大关系

新农村建设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农民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具体应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从长远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项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反哺、支持农业、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二是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自愿的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把政府或个别领导的意志强加到农民头上,更不能以此加重农民负担,变相增加收费。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明进步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育和造就新时代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应从改变农村脏、乱、差入手,扫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是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十百千万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作队和基层党员的作用,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应把新农村建设同中心镇、专业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应把建设新农村与对口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一企一村”活动,即动员和倡导一家企业、公司自愿与一个村建立“一帮一”式的支持扶持,使之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平台。

三、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都是一个大思路、大政策,根本的方向没有错,但如果只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则有操作难度大、持久性不强的可能。积30多年建设新农村的经验,目前韩国政府计划制订《城乡交流促进法》,就是想通过法律制度去保证“一社一村”运动的开展。鉴于全国立法时间长、难协调的状况,建议我省首先出台《新农村建设促进条例》,至少也要从明年起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省人大议案,建设期为10年,从制度上保证建设资金。

一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政府。韩国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到10%,主要是免费提供水泥、钢筋。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离不开改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居,其中大部分工程是公益工程,自然需要政府投入;一些改厕、改灶、改居的个人工程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当前,我省农村农民积贫积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近年,我省财政对农业投资呈下降趋势,2004年我省农业基本建

设投资44.05亿元,与更新改造投资共计51.3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与韩国的10%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农民,但投入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我省应学习韩国的做法,向农民免费提供水泥、钢筋,以释放过剩的水泥、钢铁潜能,启动内需。

二要实行分类政策,“先动先扶、不动不扶”。为便于管理和指导,韩国政府把农村划分为自立、自助、基础三类,参与程度最高的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这一做法值得我省学习借鉴。我省农村发展很不平稳,山区农村和珠三角农村差别很大,建议实行分类政策,分类指导。珠三角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市负责,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由省筹集,并按“先动先扶、不动不扶”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征求群众意见,把全省近2万个村划分为先动村、迟动村、不动村,对先动村、迟动村分缓急首先规划,并实行先规划先扶持,后规划后扶持,不规划不扶持。

三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民支农。这也是韩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建议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十百千万工程”下农村驻点的力量,整合目前各部门开展的“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小康示范村”活动,统一定为“新农村”活动,大力推进改村、改路、改水等以改良为主的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并把明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年”。同时,充分发动各部门、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挂一个村,出钱、出力、出人,一挂10年,形成全民支

四要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特别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二是为农村提供相对充足的公共品;三是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的福利。

五要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矛盾高发期,威胁着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稳定器与蓄水池的作用。一旦农村不稳,中国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就会小很多。

当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即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关系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基础。具体地说,在取消农业税以前,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从农民那里提取资源,特别是在农业型地区,县乡财政主要来自向农民收取的税费。在财政支出压力和政绩考评体制下,几乎所有农业型地区,上级都将下一级能否完成税费任务作为第一考评依据,市县如此要求乡镇,乡镇如此要求村级组织。分田到户以后,乡村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缺少向农民征收税费的手段,乡镇离开村干部,就更加无法完成收取税费的任务。因此,在税费任务的压力下,乡村之间乃至县乡之间,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取消农业税后,县市、乡镇不再要求村干部协助收取税费,从而使乡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理由被打破,在乡镇政府的正面激励下,村民自治有了发育的空间,乡村良性互动,并因此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六要探索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减少农民的支出。取消农业税后,相当部分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水利、道路、环境等更成为严重问题,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用国家投资来解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尤其是通过水、电、路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方便农民生活。问题不在于国家是否应该向农村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及目标是什么。如果国家投资的目标是拉动内需,掏空农民的钱袋子,则这样的投资可能引起恶性循环,这是混淆了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收入不可能快速增长的国情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情的差异。

国家向农村投资公共设施及公共品建设的方向,应该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为急需、农民个人解决起来不经济或个人无力解决的那些问题。比如,大中型灌溉设施的有效使用,其灌溉成本大大低于农民一家一户打井灌溉的成本。国家支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农户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公共支出,而不能简单地以为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的公共品供给。

一句话,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目标,应是减少农民因为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所造成的高昂支出,而不是为了拉动内需。目标不同,投资公共品的方向及办法就大不相同。

七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福利,建设和谐村庄。在农民很难快速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好处,目前的政策就不能仅仅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着手,应该扩大思路,从提高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着手。比如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村庄,发展农村文化,组织老年人协会和妇女文艺表演队等等,都将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福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要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前提下,以国家转移支付作为基础,通过提高农民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有村庄归属感等等,从而使农民相对满意,使农村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固基础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增长与金融的良好互通对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对本省的经济整体提升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而现阶段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了解、分析吉林省的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并针对于此找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对保证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现状

1.1 吉林省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据吉林省农业、财政、税务厅等多个部门的综合统计显示,2012年~2015年,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速相对健康稳定。不论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还是各类农产品加工业都在持续稳步的发展,吉林省的农民人均收入也在持续走高。在这期间:养殖业同比增速平均为5.43%;种植业同比增速平均为8.79%;畜牧业同比增速平均为4.38%;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643元。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全省的农业经济增长较为良好,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三农”政策及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撑。

1.2 现阶段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

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增长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基础支撑。自2012年以来,吉林省不断的在全省范围内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据各个金融机构反馈的数据来看,这些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农村存款、农村企业存款及农民的个人存款每年都在递增。

农业信贷资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5年吉林省已建立了18个农乡镇银行,6个农民资金互济社和其他一些民间信贷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建立使吉林省的农村金融体系更为完善和活跃,有效地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不同的农贷问题,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经济收入,保障了农民的收入。全新类型的各类乡镇农村贸易机构的不断创建使吉林省现代化农村地区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且日渐完整。

1.3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制约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农民资信问题、农作物种植周期的问题、农民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村合作社的建立等。其中农民抵押担保获取贷款和农业保险制度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

农民抵押担保受到的约束:很长时间以来,农民抵押担保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使得很多农民难以从银行及金融机构获取及时有效地农贷。这是因为农贷政策的限制,担保抵押的费用较高,担保抵押物的范围限制的较严,担保抵押办理的时间较长等。如果农民使用了集体土地抵押,但实际上这样做却并不存在法律依据,同时也就享受不到法律的保护与支持,一旦资金出现风险问题,则相关金融机构处置抵押资产将变得异常困难。

农业保险的缺乏:除农民抵押担保问题阻碍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及“三农”政策的实施外。农业保险的缺失是另一个影响较重的因素。近年来吉林省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但对农业保险制度依然无法做到全面的完善。因为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范围既深又广,在加上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保险承受能力低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2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

2.1 提升金融市场率,深化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率是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宏观政策导向下,吉林省的城乡建设及现代农业化发展迅猛,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抢占着农村金融市场,致使农村金融发展格局更加多元化、竞争趋势日趋市场化。对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和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走向农村,根据本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趋势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机构的创设,大力推广符合三农经济发展需求的大小事业活期存款账户透支、提高抵押最高额度、循环信贷等业务。在日渐完善的吉林省农村金融体系上,农村金融规模的不断发展必将使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2.2 完善农村资金管理,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资金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制约吉林省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是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无法进行资金的有效管理。对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农村银行和金融机构每年新增一定比例的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存款,并将其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同时,各金融机构应加大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资金的使用、保管的监管力度,使农村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3 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到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则必须适时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此,可以加大信用机制的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农村金融发展实际需求的信贷支持机制和服务机制,使其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 结语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已颇具规模和成效,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性。只有时刻关注吉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变化,并找出影响两者间的因素,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才能确有成效的保障吉林省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孙刚.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2-6.

[2] 陈巧玲,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对其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8,(04):10-11.

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篇7

1 湖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的地域面积较大, 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湖南全省的农村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湖南省形成了3 个主要的经济区域, 分别为湘西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东经济区。湘西经济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区、张家界和怀化市;湘中经济区主要包括永州、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东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岳阳、湘潭、株洲、长沙。这3 个经济区域中湘东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湘中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 而湘西经济区的发展比较落后, 属于湖南省的贫困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 湘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湘西地区相对落后。

从经济规模来看, 截至2010 年湘东地区的人均GDP为湘中地区的1.7 倍左右, 并超过了湘西地区的2 倍。湘东地区的经济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32 万元, 而湘中地区仅为每平方千米170 万元, 湘西地区每平方千米仅有72 万元左右。3 个区的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显著, 湘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几乎是湘西地区的4 倍[1]。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弱, 而湘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强。

根据对3 个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 湘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近3000 元, 而湘西地区仅为1600 元至1700 元, 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沙市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3500 元左右, 而湘西自治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00 元左右。由此可见整个湖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造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这种差异在我国的各省区均有体现, 其中既有主观因素, 也有客观因素, 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 例如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得到控制, 例如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2.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较大影响, 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以湘东地区的长株潭三市为例, 该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 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全省土地面积的13.3%, 而且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仅常德市就占有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的15%, 2/3 以上为肥沃的洞庭湖淤积平原, 具有700 万亩林地和100 万亩可养殖水面、646 万亩草场, 林果业、水产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先天发展条件均比较优越[2]。

湘西地区的耕地面积为13.5 万公顷, 未利用土地达到16.61 万公顷, 具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 而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 可耕地面积较少, 给传统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农业区位条件

城镇的辐射作用和区位条件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靠近大中城市, 这样能够具备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 受到经济反哺作用。同时靠近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散地、沿江沿海也有利于获得灵敏的市场信息。湘东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 城镇化进程较快, 农民的收入较高, 使其具有较高的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该地区具有优质的城市群资源, 交通非常便利。而湘中地区与粤港澳的距离较近, 交通也比较便捷, 但是与省域经济的核心地带相距较远, 受到的城镇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地区为湘鄂豫黔4 省交界之地, 具有比较落后的区位条件[3]。

2.3 农村劳动力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劳动力迁移、区域人口素质、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 劳动力的道德修养、健康状况、科技文化水平较高, 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湖南省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 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200 万的6 个市州仅有怀化市位于湘西地区, 其他均位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而且湘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的趋势也高于湘中和湘东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 湘西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2.4 农业科技条件

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为常德市、岳阳市, 其次为长沙市、永州市和邵阳市, 这些地区的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大。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 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正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益阳市的1/6, 这也体现当地的农业科技条件较差,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 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2020 年湖南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应该达到6000 元, 人均GDP应该达到26200 元, 这就必须保障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5%, 人均GDP平均增速接近8%。然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到2020 年湘东地区能够提前全面实现小康, 湘中地区可基本实现小康, 而湘西地区的以上两项指标均远低于相关标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1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湖南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财力、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进行摸排, 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 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各区域的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并将其作为3 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逐一进行落实。

以政府为主导, 将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来, 以“兼顾利益, 适度补偿”为基本原则, 对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缩小。政府要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 也就是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再分配, 使全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 促进资源的优势配置, 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公平。

税收政策也是缩小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着公平税负的原则, 可以在不同地区推行差别税率, 也就是提高发达区域的税率, 降低落后地区的税率。差别税率有利于落后地区积累企业资本, 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湘西落后区域, 当地政府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差别利率, 要以当地的行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为依据, 对其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支持[5]。

3.2 培育地方特色, 发展农村经济

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 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 发挥区域优势。在湘东地区, 主要是对红壤丘陵进行进一步的改造, 对环境污染进行积极地治理, 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培养农村第三产业, 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湘中地区是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其农产品的质量好、种类多, 因此在该地区应该发展优质稻米生产, 同时发展辣椒、黄花、油菜、玉米、小麦等旱地农业, 积极开发山丘资源, 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 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湘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然而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 也是湖南的环境重点治理保护区域, 在该地区不仅要积极发展旱稻和水稻产业, 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 还要立足山区优势和林牧产品资源, 积极发展山区土特产。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 发展小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养殖业。湘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来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新农村, 提高农民收入。

4 结语

总而言之, 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保持湘东地区和湘中地区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同时对湘西地区进行大力开发, 培育湘西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加强东西合作, 逐步缩小湖南各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异, 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 2013 (09) .

[2]李含宝.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吉林农业, 2012 (09) .

[3]王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之浅见[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08) .

[4]钟伟强.依托教育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方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下半月刊) , 2010 (14) .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8

1 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我国的资源条件与气候条件等的限制, 决定了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 改变农村落后于城市状况的路径选择。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走的是土地集中和大农场的道路。这一模式不适应我国国情。我国农业基本条件是人多地少, 而且, 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比较稳固。因此, 我国农业要发展, 只能依靠单位土地上技术和资源的集约投入。就我国农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而言, 农业的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处于由生产、加工、交换组成的复杂农业产业链的上端。在科技水平的差距方面,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 而发达国家是80%左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 而发达国家比我们高出一倍。经济是基础, 任何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经济上的发展与支持, 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的实现都和经济上的支撑分不开。“解决农业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破除二元体制的瓶颈制约, 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 不断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也就是说, 农业要发展必须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核心在于资金投入, 即金融支持。

提升农民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 大规模投入使用新技术, 提升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 提高农村的积累能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提升中国农业在整个世界农业产业链中的地位, 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农业人力资本、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差距, 都需要加大农业的资金投入, 而这一切取决于对农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从实践经验上看, 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就可以采用更高水平的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当资本投入提高后, 农业的生产效率上升, 农民的收入增加, 从而增加农业的积累能力,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 农民获得了足够的资金, 就可以将原本的独户生产, 扩大到市场推广、销售和流通环节, 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率, 分享加工、流通等更高环节的利润, 更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 农业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农户的合作水平、农民的市场意识也大幅提升, 这些将会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水平, 提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同时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由此可见,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 加大农业金融支持, 对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 在总的农村金融态势上, 农村金融的弱势状态一直没有根本的改变。应当说, 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 金融领域全局上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 这种局面主要发生在城市和非农领域。据统计, 我国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总市值, 在2005年年末为3.12万亿元, 而在2007年8月初已经增长到20.3万亿元。而这一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果实, 与中国广大农民和农村基本上是无缘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财富和资金流向在城乡之间分布的落差。

其次, 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单一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研究表明, 在我国农村地区吸收存款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的网点等。而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 其他银行机构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 大都把资金转到城市。前些年, 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减少, 留下来的机构网点通过资金上存, 实际上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回城市, 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实际上也成为农村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试想, “拥有九亿农民的农村, 要搞现代化的农业, 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却只有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没有相应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现在这套金融体制, 却每年从农村吸走几千个亿的存款, 反而流向已经存款有几万亿元的城市。农村经济怎能发展?农民怎能致富?”统计表明, 1978年到2000年间, 通过农村信用社净流出的农村资金达4519亿元;2002年12月, 邮政储蓄存款余额7369亿元中, 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 乡镇及所辖农村占34%。这对本来就需要金融支持的农村地区来讲, 无异于雪上加霜。目前, 这一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据估计, 农村资金通过正规金融渠道, 正在以每年3000亿至6000亿元规模的速度外流。

第三, 金融机构对农村服务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已经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东利润最大化成为其经营活动的核心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增加其支农金融产品的类型, 提高服务意识, 把扩大农村信贷投放与银行自身的盈利目标统一起来, 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新课题。

第四, 农民的现代金融素质亟待提高。可以说, 广大农民阶层的金融需求是巨大的;而农民的金融素质却相对低下。同时面对金融机构这样一个现代的金融体系, 农民作为贷款申请者, 谈判能力较弱, 农民之间的无组织状态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弱势地位。因此, 如何把农民分散的金融需求以某种方式转化为集中表达意愿的诉求, 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 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强化我国农业金融服务的总体战略, 应当包括宏观金融、中观金融、微观金融三个不同的层次。近几年来, 理论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探讨比较重视, 但是存在着重局部轻全局、重战术轻战略、重传统金融轻现代金融的缺陷。笔者认为, 现在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 重新审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国家战略。

在宏观层面上, 我们应当把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纳入农村金融支持的战略体系中来。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至今已经18年了, 但是, 农村和农村人口基本上是隔离在这个市场之外的。因此, 我们建议:第一, 上市公司的国有股, 应当有一定比例, 无偿划拨给国家财政建立专项农业金融支持基金。第二, 通过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募集专门为农民进行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 使广大农民分享证券市场发展的成果;证券投资等相关金融知识教育, 应当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第三, 证券市场印花税的一定比例, 应当列入农业金融支持的专项财政收入。第四, 应当扶持和鼓励直接或间接为农业提供技术和生产资料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募集社会资金, 壮大支农产业。第五, 鼓励投资银行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开发和设计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产品, 探讨资本市场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路径。

在中观层面, 要疏通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和渠道。第一, 鼓励各类银行机构进入农村, 扩大服务网络和网点建设。第二, 继续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 明晰产权, 消化不良资产, 完善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形式和渠道。第三, 要把目前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对农村资金的“抽血”机制, 转化为对农村和农业的“输血”机制。通过经济手段, 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农村。第四, 对农民和农户的储蓄应免征利息税。

摘要: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的发展, 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的路子, 农业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必须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强化农村金融支持。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开荫.农村税费改革——牵一发动全身[J].决策咨询, 2003 (5) , 11~14.

[2]陆学艺.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 (南昌) , 2006 (4) , 7~21.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9

1.1 底数清楚

全市18个乡镇, 211个村, 2085个社共有农业户115723户;农业人口442394人;劳动力228309个。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拥有集体资金2236万元, 其中:转移支付资金1096万元, 各项收入717万元;拥有各类集体资产63584万元, 其中:道路2274km, 价值30307万元, 桥涵499座, 价值2795万元, 闲置小学校舍37所, 价值535万元, 机井823口, 小型水库98座, 塘坝249座;拥有各类集体资源148511hm2, 其中:耕地127228hm2, 林地16002hm2, 果园48个, 122hm2, 沙场33个, 203hm2, 鱼塘812个, 1038hm2, 从而摸清了家底。建立了台账, 乡、村各建立了一套“三资”纸质台帐和电子台帐。对“三资”电子台帐备份后, 与“三资”纸质台帐统一归档, 实行专柜、专盘、专人管理。

1.2 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18个乡镇街经市编委批准, 普遍成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加挂了牌子, 各中心按照要求普遍建立了各项制度, 并用揭示牌上墙, 对群众进行了公开。

1.3 印制三资清理、管理指导书

统一印制了三资清理、管理指导书, 发到乡镇村, 共印1000册, 用以指导全市三资管理工作。

1.4 采取了回头查

针对农村“三资”清理阶段个别乡 (镇) 街、村存在瞒报、漏报造成登记数据不实等问题, 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决定, 自2010年5月25日起至2010年6月底, 要求各乡 (镇) 街利用一个月的时间, 完成农村“三资”清理的自查工作。对自查自改仍瞒报虚报的, 追究乡 (镇) 街领导、农经管理中心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

2 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完善了大厅建设。18个乡镇街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都建起了服务大厅, 实行了一站式办公, 大厅面积都在100m2以上;加强了办公设施建设。办公大厅配备了办公桌椅、卷柜和沙发, 沙发用于来大厅办事人员休息, 卷柜用来存放档案, 而且档案柜也分村进行了设置。另外, 单独设置村级印鉴保管专柜一个, 用来进行村级印鉴的管理;同时为方便村民办事, 全市所有村都按要求刻制了“村民委员会介绍信专用章”;装备了现代化办公设备。每个中心都已配备了微机4~8台, 多功能打印机1台, “谐农”牌软件1套;设立面积在1.5m2以上的电子滚动显示屏1个, 电子触摸屏1台, 用来进行农村“三资”管理和为民服务及政策、法规等信息的录入、发布和群众的查询、监督;制作了揭示板。为了更好地执行制度, 防止制度停留在纸面上, 每个中心都将各项规章制度制成揭示板, 挂在办事大厅的墙上, 既提醒工作人员, 也方便了办事人员;建立了组织机构。乡镇街要设置农村“三资”工作领导小组、农村三资管理委员会, 中心要设置农村“三资”办事机构, 具体负责农村“三资”事宜;同时, 要指导好各村的“三资”管理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建立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实施办法、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金代理服务流程图、农村集体资产代理服务流程图、农村集体资源代理服务流程图;集体经济合同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农村“三资”招投标办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党员大会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两委成员廉政承诺制度、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村干部过错追究制度、民主评议制度。

3 三项制度建设情况

2010年2月, 舒兰市专门下发了《关于实行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方案》, 加快了三项制度建设步伐。

3.1 建立健全农村“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 推行六步工作法

针对农村的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 大力推行“六步工作法”。例如:环城街道镇郊村开发“韩情园”小区建设、吉舒街道联盟村一社用土地补偿费修建屯路等事项, 都实行了“六步工作法”, 群众非常满意。截止目前, 舒兰市210个村在村级“三重一大”事项上都实行了“六步工作法”, 共发生750项, 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3.2 完善制度建设

全市统一制定了《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实施办法》、《农村“三资”项目工程招投标办法》、《农村“三资”代理服务流程》, 还针对乡镇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及各村民委员会, 统一制定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 各乡镇街村都将各项制度制成揭示板上墙, 村里建成公开栏保证村务公开, 民主理财小组按制度定期开展理财。

3.3 结合今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开展了群众评官工作

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10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 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2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

2.1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历程

2.1.1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有三次大的建设活动,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第三次农村建设,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造村运动”。以振兴农村产业来带动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其中最典型的是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

2.1.2 “一村一品”基本理念:为提高农村地区活力, 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可以使当地特色产品或者项目, 并尽快将其培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和项目的农村开发模式。这些项目主要以当地的农特产品为主, 但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和周边的特色旅游项目, 比如温泉、民宿等。

立足“一村”, 以人为本, 发展主导产业, 做足“一品”文章,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一品”, 主要指特色农产品, 或文化、旅游等项目。换言之, “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要求, 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进而形成产业群, 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保证农民的收入增加, 从而达到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2.2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2.2.1 农村基础建设的完善。日本政府对各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高度重视, 结合日本实际的地理环境条件, 兴建了许多农村水利设施, 注重改善农村内部和村与村之间的交通状况。在这方面花大力气, 终于在1990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国各地的公路建设, 称为“路路通”建设。

2.2.2 “一村一品”带动了文化建设。日本农村各地特色产业的兴起并发展, 是日本农村建设的最大成就。在“一村一品”的运动中, 日本农村开发了本地最具特色的产品及文化产业项目, 同时也发展成了“1.5次产业”, 促进了日本农村的发展。例如, 汤布院町, 借助温泉文化, 依靠原有的温泉资源, 成功地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温泉观光地;又如在打造了“富仓荞麦面”的同时, 也发展了当地的民宿产业。

2.2.3 提高农民素质。日本在各村建立了专门服务于当地农业的同步研究体系并加以深入研究, 同时加强对农民种植等方面的扶持, 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

3 日本经验对我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启示

3.1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指导功能

在多年的经济建设中, 事实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而农村建设中需要投入的许多方面, 如教育培训、社会福利、卫生环保等社会问题、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等, 都属于公共产品的类别。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投入相应的资金和支持。

3.2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农民主动性

目前, 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 这与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不相符合, 也与农民的需求背道而驰。加入世贸组织后, 面对国际市场的严酷竞争,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陷于停滞状态, 农民们也迫切希望能够开展联合与合作。在他们自愿的基础上, 引导农民建立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 是目前所需。

3.3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的教育引导

政府和村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只有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能力, 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培养农村的职业技术人才, 逐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4 发展区域特色,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要发掘地区特色, 打造区域文化特点。“ 一村一品” 运动的先进代表——日本大分县的汤布院町, 人口尽管不足1 万, 但是每年却有38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旅游。除温泉之外, 在资源上几乎一无所有的由布院 (人口约1.16万人) , 却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进行开发, 打造出一流的旅游业。

3.5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要打造出服务于经济的地区特色, 同时对当地的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重视, 让当地群众的生活从富裕和生活乐趣角度都得到满足。

4 结语

上一篇:教师劳动的特点下一篇:35千伏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