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方式

2024-05-23

实务方式(精选五篇)

实务方式 篇1

1《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1满足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外贸单证实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外贸企业中也迫切需要既通晓有关单证理论知识,又能制作各种单证的职业性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各个高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仍然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在考核目标、内容、方法等诸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其课程的考核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基于知识体系,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已严重的偏离了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培养的毕业生实践动手技能较差,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职业性”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特别是职业基本素养。高职教育考试的重点不是检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据统计,目前国际商务单证人员的需求量很大,浙江该类人才缺口约15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满足外贸企业对国际商务单证员的需求。

1.2满足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单证工作贯穿于整个外贸合同的履行过程当中。从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货源的安排到签证认证、投保、运输、交单议付等,每个环节都会在单证工作中反映出来。因此,国际商务单证员在外贸企业里处于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贸单证员,需具备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等三方面的岗位要求。目前,大多数高校《外贸单证实务》考试更多的是侧重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而真正能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体现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口试、讨论、辩论、过程性考试、实践操作等方式则很少应用到《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考试中。重知识考核,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考试的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测查目标层次过低,是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来考核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运用、发散性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2.1明确考试目的

考试目标的制定应本着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即课程考核的目的服务于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掌握从事某一岗位(或岗位群)工作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因此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即应本着一切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学风考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参与实践基地和企业的调研项目,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职业工作者的市场化、规范化的适应和过渡,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所以《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情况,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那么,随之课程考核命题思想也随之改变,《外贸单证实务》任课教师不仅要上交试题、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还要上交试题命题分析表,逐一明确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及技能点由那道题目来考核。

2.2重视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考核可分为理论模块考试和实践模块考试,理论模块考试以笔试为主,旨在了解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灵活运用程度;而实践模块考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完成不同贸易条件下各项业务单证的处理,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如信用证项下全套单证的制作、T/T方式下单证的制作、托收及OA等方式下有关单证的制作。也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人扮演贸易过程中的相关当事人,模拟各种贸易条件下单证的制作、处理及流通。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3邀请行业业务骨干参与命题

为了满足外贸企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使考试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应对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以此调整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设计课程考核的改革,强化课程考核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在确定考试内容时应邀请行业业务骨干参与,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命题,确保考核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问题相链接,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的内容要涉及到企业单证员岗位日常业务工作的实际问题,涉及到现场制单、对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单、合同、保险单、产地证等缮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辨别与更正等。同时,把考核地点由教室搬到实训室,变纸质考试方式为上机操作,增强学生的实战感。

2.4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采用全过程动态考核方式,第二,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限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采用全过程动态考核能综合、客观、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全过程动态考核可由以下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由考勤情况、课堂参与、作业、单元测试组成;实训成绩由分组模拟填制模块单证及实训操练组成。这样的全过程动态考核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也可避免以期末一次性考试评定成绩的弊端。

采用多种考核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纸面考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职业资格考证与学校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已初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将职业资格考证与学校考试相结合。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学生能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只要学生通过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的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免考《外贸单证实务》该门课程,并以此代替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第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单元测试。《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分为信用证模块、发票模块、包装单据模块、汇票模块、国际货运单据模块、保险单据模块、报关报检模块、原产地模块、附属单据模块等。任课教师在上完每一个模块后,进行相应的模块测试,该模块测试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第三,期末考试的形式可采用提问与答辩的形式进行,同时可以延迟期末考试时间至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因为在假期里学校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到专业相关的外贸公司进行实习。由此期末考试的提问内容可以是根据学生所实习的工作岗位现实情景,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考试的评判标准就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5建立相应的反馈评价机制

在大部分老师看来,考试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例行公事,考试结束后教师批阅试卷,然后将成绩上交教务部门,一学期的工作也就到此结束了。教师只需向学生提供一个分数,而不必提供具体的考试结果分析,也不必把试卷发给学生进行对比检查。学生只是关心自己这门课是否及格,是否能获得学分,而不在意任课教师对试题进行讲评,更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学习问题的总结。而教务管理部门关心的是学籍处理、考风考纪,而忽视对某个年级、专业、某些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对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形成情况,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挥情况,更是无人问津。因此要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反馈评价机制。教师在阅卷后必须进行分析,让学生查看试卷并在试卷上签字认可。这样做也可加强教师阅卷时的责任心,及时纠正阅卷错误。

3 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

3.1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加强《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任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考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第二,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基础。要实现考试内容的能力导向,教师就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企业实践经验。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设计出综合分析的题型,并具备对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进行客观、准确评价的能力。第三,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笔记记录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课堂纪律等方面及时了解和掌握,并做好记录,做到公平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

3.2对学生的要求

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旷课、不迟到和不早退,认真听讲;第二认真记课堂笔记和完成平时作业:第三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和锻炼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考试对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熟练的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凸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其作用亦不可或缺。

摘要: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把重点集中于课程教学方面的改革, 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很少涉及。只有建立与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考试制度, 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分析了《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提出了几条可行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外贸单证实务,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德春.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2) .

[2]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1) .

[3]高亮.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 9 (1) .

实务方式 篇2

第一章总论变化不大,主要概念性的解释做了一些微调,第二章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其它的波动不是很大,加了一些,像生物资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等等。

第三章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跟后面金融负债是一段,按照会计准则你只要签了一个合同,这个合同使一方形成资产,使一方形成负债这叫金融工具,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我发行债券,你来买债券,发债券叫债务人,你买债券的叫债权人,咱们两个人有一个合同,这个合同叫金融工具,这个工具派生出一个东西,我这边叫负债,你那边叫资产。这种全新的概念对我们考试冲击非常大,他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都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因此第三章将是我们课上重点讲授的一章。

第四章是长期股权投资,这里要注意,短期投资跟长期债券投资不在这个章节里安排了,以前叫投资,现在光剩下长期股权投资了,短期投资叫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而长期债券投资现在叫持有到期投资,也并入到了金融资产里面进行核算了,所以说在这里它的名称、类型都做了大规模的修正。长期股权投资从它的内容上也做了一个相当的调整,原来权益法下使用范围,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也要用权益法,现在改了控制情况下用成本法,而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前提下用权益法,这些都对我们会有影响,另外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原来咱们在权益法下投资方的投资价值修正,是根据被投资方帐面波动做调整,现在不认帐面,只认对方的公允资产,总之股权投资的变化非常大。

第五章固定资产,第六章无形资产,这两章加了一个“弃置费”,什么叫弃置费呢?比如核工厂清理花的钱叫弃置费,但是这个要算进固定资产成本;另外固定资产在范围上剥离出了投资性房地产,剥离出了生物资产等等;无形资产主要变化,我们提一个点,像以前研究开发费都要走当期损益,现在研究费走当期损益,研究费记入成本。长期资产,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他要“期点值”变化都非常大。

第七章还引入了资产组织概念。第八章金融负债,有点像以前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但是比那个的核算内容都有些调整,第九章所有者权益,这个变化不大,但是作为所有者权益中加了一个库存股的概念,比如我进入公司,我把自己的股票买回来,放到自己的单位里面,这就叫库存股。第十章的费用变化不大。

第十一章收入和利润,主要是对将来收款的情况,做了一个专门限值新规定的增加。比如我跟你做生意,我把东西卖给你,说两年之内你给我多少钱,比如说给一百万,如果市场利率是10%的话,原来咱们做收入核算时,将来收款的业务通常是商品发出时,直接接应收帐款100,贷主营业务收入一百,现在不行,现在你的一百肯定不对,说两年之后的一百,现在怎么可能是一百呢,你必须把两年之后的一百按照市场百分率折了以后再入,这个费用由可能变成95万8千4块零几毛多少,这些算着算着就跟我们财务管理的限值终值差不多。我们考会计师最怕就是考债务法和递延法,从07年开始,所得税核算方法不再采用应付税款,他这里说的债务法是最新款的债务法,叫资产负债债务法,原来叫利润债务法,最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我们在将来的测试中包括理解上,这是最大的难点。现在新准则最难的地方这是一个。

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是债务重组,他核算内容跟05、06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这个调整不能说是改动,应该说叫由终点回到了起点,因为这两个准则是公布的,改的,改完以后用到现在,现在的标准是回到了98年的标准,这两个准则也是07年教材中变化比较大的一个点,整个债务重组的推算原理跟以前有非常大的差别。如果你是安通学员的话,讲到这里时一定要好好听一听,到时我会尽量举一些实例帮助大家理解。

第十五章基本上没有变化,第十六章政策变更,差错更正的变化也不大,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变化不大,这里我要提醒大家,07年是会计界政策变更风起云涌的时期。虽然第十六、第十七章没有一个特别大的理论上的框架改变,但是这里面的瓤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第十八章外币业务做了一些微调。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利润表的模样全变了,如果有机会你可以上一下财政网站,专门有一个应用解释稿,上面有专门的格式,大家可以看一看,最后一章是预算会计,它的波动不是特别大,这一章一般不作为关注的重点。

这次新准则变化很多人都非常害怕,以为变化那么大,难度肯定会有所提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07年的考试难度肯定比05、06稍难一些,它的难度是难在量多了,凡是新准则的推开都有一个新的调整期,这段考试的难度都比较低,比如新准则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一样,一旦准则运动开,他出题的灵活性就会加大,新准则如果说难就是难在量上,如果说容易,容易在知识点推广上,这是我们07年考试的机会。所以新准则改动的地方,将是我们在安通辅导班上讲授的重点。

实务方式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教学方式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断加速,就业市场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既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外贸岗位人才,必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从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条件来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构建国际贸易软件模拟实验室

从当前国际贸易的实践及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岗位的需要,安排学生在外贸企业顶岗实习又显然不太现实,因此,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引入外贸模拟教学软件,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国际贸易情境。比如,利用世格Simtrade教学软件让学生分成小组以进口商、出口商、银行、保险公司、海关等身份,模拟完成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亲历询盘、发盘、还盘等各种业务环节,能够体验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能够通过一笔笔业务的完成,熟悉外贸业务中的报价、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制单结算等主要业务环节的工作流程。

软件模拟演练可以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活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国际交易完整的业务流程的模拟训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将来的就业准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

二、增加职业资格证考试方面的训练

基于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以适应外经贸企业的各种工作岗位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而现在外经贸企业的许多岗位都要求持证上岗。目前,在国际贸易实践操作领域,常见的资格证书主要有:

1.报关员资格证书。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很快,这就为报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为了规范我国外贸交往的正常秩序,保证海关监管任务的高效完成,国家对报关人员的从业资格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报关员必须持证上岗。由于报关员考试难度较大,因此报关员证书的含金量很高。根据相关行业协会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会有数十倍的增长。

2.报检员资格证书。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代理报检机构中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专业人员。根据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规定,未获得报检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报检业务。随着我国外贸量的剧增,外贸企业对持证报检员的需求量持续增大。

3.单证员证书。单证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国际贸易中的运输、海→糖制→干制→整理包装,果酱类产品的加工工艺一般为:原料选择→原料预处理(去皮、挖核、切分、护色等)→加热软化→配制→浓缩→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成品。这样,学生不仅更好的理解了糖制品中的两大分类,对果脯类和果酱类产品加工工艺的区别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附上心得体会。

三、 项目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代表性

项目教学法子任务的选取要注重实用性和代表性,力求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3]。所谓实用性是指项目要以就业市场为依据,即我们所选取的子任务都是果蔬企业加工的产品[4]。另外,同一项目中水果与蔬菜的加工工艺往往有所区别,比如加工速冻产品,蔬菜一般进行漂烫来护色,水果一般用Vc或柠檬酸的水溶液等浸泡来护色,又如糖制品加工在糖制时有冷渍法和煮制法,所以子任务的确定应注重代表性,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典型产品的加工技术。

2.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与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 ,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任务。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注意对课程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一个子任务的实施不一定能够覆盖该项目所有的知识点,对于个别子任务没有体现的重要知识点,则需要通过其它的子任务加以补充,或者由教师在课堂上再做系统地补充梳理,加强知识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张雪萍.电路设计课程实训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2,9:62—64.

[2]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4—55.

[3]陈亚. 项目教学法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林区教学,2012,10:96—98.

刑法学实务案例教学方式探析 篇4

一、案例教学在刑法学中的作用

(一) 让课堂教学生动化

刑法学相对于普通课程而言, 在理论性上更强, 对于构成犯罪的原因、是否会构成刑法犯罪、应当判处什么级别的刑罚以及刑法实施的相关依据等, 容易让学生产生抽象感, 认为刑法学只是相关刑法条例的罗列, 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若能够运用案例将理论融入其中, 原本抽象的理论将浅显化、通俗化, 教学将更为生动活泼。

(二) 提升学生能力

刑法学中的各项基础理论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运用到知识点, 对现实案例加以合理判断, 依照刑法对当事人制定出合理的刑罚。刑法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法学类型专业课程, 案例的使用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典型案例, 在课堂讨论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将案例与争论点罗列出来, 将给学生更为清晰的分析思路, 为其提供逼真的实践机会, 优化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选择原则分析

(一) 案例需不断更新, 与时俱进

就目前刑法学案例教育而言, 对案例的选取上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延续性, 即每个学年教授的内容中总会出现相同案例, 年复一年的让学生了解。虽说这类型反复使用的案例更具教学特点, 但长期固定不变的案例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 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教师在案例选取中可多上网查找有代表性、影响范围广的案例。例如, 李天一强奸案、南京幼童饿死案、北京摔婴案、四川特大传销案等。在网络的帮助下, 即使没有教材的帮助, 教师同样能够结合刑法学知识融入其中展开教学。虽然新鲜案例可能只适应于刑法学分论教学, 但若能替换旧案例, 学生兴趣将大幅提升, 课堂讨论也会更为热烈, 因此教师应保障案例常新。

(二) 案例需与刑法实务相关, 具有典型性

案例选取应具有典型性或是重大性, 换言之, 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或是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常会出现在电视媒体、报刊杂志中, 教师在选择相关案例时范围较广。但是在选取时, 并非所有刑法实务案例均能够用于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 较为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刑法学理论知识。

典型案例能够按照刑法学相关知识点分类, 例如界限罪与非罪、罪与罪之间的关系。同时, 典型性案例更能够吸引学生展开讨论, 让原本偏向枯燥的刑法学变得不再乏味、单调。由此可见, 在刑法学案例教学中使用典型性案例是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 教师应注重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原则, 对刑法实务的教学起到辅助性作用。

(三) 案例应难易适度, 便与讨论

教师在刑法学实务中选取的教学案例应注意难度的控制, 既不能难度太高, 又不能太容易。高难度的案例有时连检察官、法官都难以决定, 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困惑或争论;过于简单的案例会使得讨论时间过短、讨论点偏少, 让案例失去讨论的价值。

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应控制好难易程度以及争论性, 其中争论性必须包含合理性成分, 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自行发现争论点, 从而引发争议, 让其运用刑法学中的各项观念将具有争议的意见表达出来, 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归纳。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案例应具有争议性便于讨论, 但若争议性让案例上升到了困惑以及复杂程度, 对于学生而言分析起来可能无从下手。因此, 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考虑到学生层次, 案例复杂性注意控制, 让讨论在激烈而又清晰中进行, 提升学生刑法学案例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在刑法学教学中, 融入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还能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总结让学生对其中包含的原理有效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层层分析、逐渐深入, 在案例选取的各项原则下增强案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提升刑法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庆华, 王法.刑法学实务案例教学方式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1) :113-117.

[2]胡陆生, 胡梦桐.论刑法学案例教学方式的运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3) :88-92.

实务方式 篇5

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 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配合考证需要, 我们选取了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著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导游业务》。课程以导游服务为核心, 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按照“行业需求、岗位实用、课证一致、技能为主”和“行动导向学习”的原则, 基于导游工作岗位流程来设计教学内容, 分为导游工作认识、景点导游、地陪、全陪、领队等五个工作任务。

(二) 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导游服务的原则, 领会导游的素质要求和修养, 掌握导游服务的程序和带团技能, 增强分析和解决导游业务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具有预防和处理一般旅游突发事件的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课程的考核仍停留在通过学期末该课程的笔试分数决定学生成绩的阶段。期末考试那一纸试卷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不管学生是否学到真本领, 死记硬背就能获取高分。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 依靠期末突击来通过考试, 实际却没有多少带团技能。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平时学习, 尤其是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根据我校人文社科系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校获取奖学金的高分学生, 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在进入职场后, 实际工作表现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种传统考核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涉及理论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掌握较好, 但对于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却比较欠缺。高分学生却不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很多高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 纷纷对其进行改进。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把课程成绩分为两个部分, 即在原有基础上引入平时成绩, 期末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如我校旅游专业的《导游原理与实务》课程过去的成绩评定:10%平时成绩+90%期末笔试成绩=100%。各个学校只是计算平时成绩的具体比例不同, 但都是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来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较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有了一定改进, 但在本质上二者并没有多大差别。传统考核方式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学习的好坏, 更不能反映一个人的技能应用水平, 也就谈不上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 我们认为对《导游原理与实务》这门旅游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来讲, 考核方式必须加以革新。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旅游专业学生来讲, 《导游资格证书》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证书, 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强调《导游资格证书》的获取, 合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精神, 但不能把它作为终极目标。开设该课程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拿到导游资格证书, 更要通过课程使学生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导游原理与实务》的传统考核方式对于学生职业技能, 尤其是讲解技能的考查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而导游讲解技能是导游员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针对现状我们加强了对导游语言技能的考核, 并引入了过程考试方式。

(一) 课程考核的常规方式。

1、实训考核 (30分) 参照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的相关要求, 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进行口试。每组设有一个由两位评审组成的考评组。考评组需由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校外专家必须是从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聘请来的具有多年从业经验, 并且担任过国家导游资格考试口试评审的行业资深人士。 (1) 模拟讲解。时间:5分钟;分值:25分。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口试, 我们特意选取了重庆市导游资格考试口试的讲解景点作为课程口试的模拟讲解景点。考试前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并创作导游词, 届时抽签选取景点进行模拟讲解。 (2) 知识问答。时间:2分钟;分值:5分。两位考官参照课程的教学内容, 就导游业务知识、服务规范和模拟情景处理等几个方面向考生提问。 (如表1) 2、理论考核 (40分) 。《导游原理与实务》课程的笔试与传统考试相比, 特色在于教考分离。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课程网站, 目前正在完善网上试题库。等到试题库建设完成, 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进度适时在网上抽题作答。在此之前, 我们邀请授课教师外的校内外旅游专业的专家教授按照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导游业务》考纲要求出多套试题, 由学院教务处抽题考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期末勾范围漏题情况的发生, 必然会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过程考试 (30分) 。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内容包括考勤情况、平时作业等6个方面。 (如表2)

(二) 课程考核的激励方式。

1、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 成绩计为80分。2、参加重庆市大学生导游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者, 成绩可计为100分;获得二等奖者, 成绩可计为95分。获得三等奖者, 成绩可计为90分。3、参加校内导游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者, 成绩可计为80分, 获得二等奖者, 成绩可计为70分, 获得三等奖者, 成绩可计为60分。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多方面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除了优选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外, 还必须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 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我校旅游专业《导游原理与实务》的课程考核改变了传统“一考定终身”的做法,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衔接,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通过初步实践, 我们发现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能自觉地投身到技能训练中去, 职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实务方式】相关文章:

《律师实务》04-10

实务教学04-17

《导游实务》04-19

司法实务05-02

保险实务05-20

实务技巧05-13

实务研究05-14

导游实务综合04-10

税收实务课件04-12

律师实务试题04-15

上一篇:农村人才培养下一篇:慢性颗粒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