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

2024-05-17

过桥米线(精选十篇)

过桥米线 篇1

一直以来, 笔者并没有觉得拆看样报 (刊) 的做法有什么不妥, 因为学生的成功毕竟离不开教师的心血, 而且信封上明确写着“教师转”的字样。直至有一次笔者无意中听到了文学社两个学生的谈话才有所感悟。一个说:“恭喜你了, 你又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杂志上了。”发表文章的学生说:“我早知道了, 每次这样的好消息都是由吕老师、夏老师先告诉我的, 要是有一次我能亲自打开装样刊的信封, 感受一下那强烈的心跳, 该多好啊!”“是啊, 老师们也真是, 怎么能不经我们同意就打开我们的信件呢, 真没意思。”

听了这两个学生的议论, 笔者不由得回忆起第一次替学生接收样刊的事。那是一家作文杂志社寄来的信件, 信封上写着“样刊, 请转六 (4) 班小凡同学收”。当时笔者并不知道是自己指导的学生习作发表了, 还以为是小凡自己邮购的刊物, 于是直接把信交给了她。小凡接过那厚厚的信封, 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她说自己并没有邮购这本杂志。笔者对她说:“你打开看看, 不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了吗?”当她打开信封, 一张刊发证明和两份样刊出现在她眼前, 那一刻她的小脸通红, 眼眶也有些湿润。看到那张刊发证明, 笔者也明白了一切。“小凡, 你的文章发表了!”这时, 周围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大声欢呼起来, 大家争相传阅着样刊, 而小凡那张如花的笑脸上, 已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那泪是甜的!在笔者的记忆中, 那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正因为有了那次的经验, 笔者但凡收到写有“转××同学收”字样的信件, 就知道是文学社学生的习作发表了, 于是便“理所当然”地拆开信封。然而, 自从由笔者将已经拆开的、装有样刊的信封交给学生之后, 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那样感人的场面, 收到信件的学生虽然也感到很高兴, 但嘴角却有一丝可以察觉到的遗憾甚至不悦。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来, 文章描述了多年前发生在一家银行中的故事:两个服务窗口前都有人在排队, 其中一个窗口前, 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在办理业务。这时, 外国人发现自己身后紧跟着一个女孩, 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 提醒道::“请站在一米线之外。”女孩当即红着脸离开了, 仿佛受到了侮辱。女孩走后, 一名戴眼镜的男子立即站在她原来的位置———紧跟在外国人身后。外国人发现后, 又转身对这名男子说:“请站在一米线之外。”戴眼镜的男子显然是个有文化的人, 他让开了一些, 并对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外国人用汉语回答:“那你为什么不讲规矩?”外国人办完业务后转身离去, 其他在此办理业务的人却愣了好长时间。

“一米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 对他人尊严、隐私和各项权利的尊重!《你为什么不讲规矩?》文章中那个外国人的话虽然听来刺耳, 却叩击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试问, 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 我们和学生之间又何尝不存在“一米线”的距离?我们在和学生交往时, 又何尝不应该“讲规矩”呢?笔者拆看样报 (刊) 的行为, 与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和那名男子又有何异?都是越过了人际交往的“一米线”。虽然学生的这些文章是教师修改的, 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了汗水, 作品的发表也有教师的一份功劳, 但是, 学生不光需要感受文章发表带来的惊喜, 他们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尊重, 一份真真正正的尊重!

过桥米线作文 篇2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店里,找了一个角落坐下,点了一份番茄肥牛过桥米线和一些其他小吃。不一会儿,菜上来了,有洁白无瑕、饱满润泽的米线和朱红色的番茄高汤,还有很多配菜:鹌鹑蛋、豆腐皮、豌豆、肥牛、黑木耳、香肠片等。我们把米线和配菜都倒进高汤里,盖上盖子。等了约三分钟,我掀开盖子后便觉香气四溢,米线虽然很烫,却不冒热气,真是太神奇了!妈妈告诉我说这是过桥米线的特点之一。这时,我的口水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不顾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鲜嫩柔滑的米线在我的舌头上滚来滚去,我还没来得及咀嚼,米线就已滑入了我的喉咙。润滑的肥牛,带着一种触电般的麻辣;粉嘟嘟的香肠片甜中带着微辣;滑滑嫩嫩的黑木耳鲜香爽口……我一口气就把这一大碗米线给消灭了!

过桥米线真是令人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过桥米线发源地 篇3

蒙自人为什么那么爱米线?我来到传说中过桥米线起源的南湖瀛州亭,爱成了手中长长的线;我徘徊在市井老街,那干巴四钝刀开肉的故事又在耳边诉说城池的过往……而当蒙自的朋友拍拍肩膀,说“过桥”,我们一起大汗淋漓地“甩”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线时,原来这就是天下一碗。

过桥米线,是每一个蒙自人的盛宴,那熟悉的味道是乡情,那平实的滋味一如人生,那多变的趣味分享幸福;过桥米线,是每一个蒙自人的邀请,长长的米线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连接昨天、今天和明天,还有你和我。

米线ING

用“不是在吃米线,就是在去吃米线的路上”这句话来形容蒙自人对米线的情有独衷,恐怕再贴切不过了。都说蒙自人是有米线情结的,偏想钻这个牛角尖,干脆来个街头调查,“请问你们早点吃的什么啊?”“米线啊,不过我们可不叫早点,早点和早饭可是合为一顿,都是米线了。”“那一个星期不吃米线,能忍得住吗?”没想到这个问题竟引来一阵哄笑,“蒙自人么怎么可能,两天不吃都不得,去外地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找家米线店过过瘾”。看来要处罚一个蒙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罚他不准吃米线。

来蒙自吃过桥米线的人很多,为了过瘾自驾车从昆明、个旧……来的,慕名而来的省外游客……我们还不期而遇了美国的“蒙自人”。罗沐恩夫妇带朋友来吃“过桥”,他们夫妇俩是红河学院的美籍英文外教,虽是外国人,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流的筷功,还有吃过桥米线的专业技术。看着他们熟练地先把生的鹌鹑蛋、鸡脯肉片、猪脊肉片、肝片、猪腰花片、肚头片、鲜鱼片放入滚烫的高汤中烫熟,再把做好的香酥、鸡腿、油炸肉也放进去,还有蔬菜类的配料,豆腐皮、香菜、豆芽、胡萝卜、韭菜,还有最具特色的菊花、豆坨、草芽等都依次放入,最后才放入米线,连蒙自人最正宗的吃法要放一大勺油辣椒都掌握了。罗沐恩先生还邀请我们一起吃米线,很有些蒙自的味道,“我们在蒙自快10年了,有朋友来的话一定会带他们来吃过桥米线的”。

在蒙自的日子,每天我们都会和蒙自人一起用这种接近豪华的方式,品尝着过桥米线。要深究起来,“过桥”的每一种配料都很讲究。

米线是一种古老的食物,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稻作文明的发达带来了米线的产生和发展。有人说,蒙自作为滇南重要的屯田制所,中原和边疆两种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交融,产生了米线这种美食。其实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米线的食物,只是叫法不同,广东叫米粉,广西叫米干。但要说起把米线做得如此热热闹闹的恐怕也只有蒙自啦。

拜访过像王怀德老人一样做米线的几位老师傅就会发现,蒙自人吃米线吃个讲究。以前的大户人家的米线可是要现吃现榨,还有做传统米线的榨米线机,在桥香园的米线博物馆就可见到它的身姿。而当我们拜访了万有米线厂的李爱英大姐,感慨做现代米线也是门功夫。李爱英大姐说,要达到蒙自米线直长细滑,嫩糯韧强的口感,要从选米开始。蒙自位于亚热带和热带交界,是个天然温室,所产的稻米品质优良。好多羡慕蒙自米线好吃的人,把全套做米线的工艺照搬了去,结果做出的米线总是盗版,原来胜败都在于水了。蒙自五里冲水库是蒙自的水源地,洌洌的山泉经过层层山林的过滤,不仅零污染也增加了许多矿物质,这样的好水做出的米线也不愧为绿色生态了。

有人慕名来找李大姐每天订10吨鲜米线,没想到李大姐断然拒绝了。李大姐说:“我知道自己的米线味道好,但是米线好吃不好抓,好抓不好吃,米线经过长途运输就会粘在一起分不开了,我要先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难题。才能答应订单,那样才是真正的蒙自米线嘛。”李大姐的米线也做出了法国名厨的“坚持”。远在异乡的人也大可不必为吃不到正宗的蒙自米线遗憾,李大姐做的干米线,只要注意正确的食用方法,在口感上也不逊色鲜米线,头晚用冷水泡,第二天据个人的软硬喜好煮后再放入冷水浸泡晾干。这里还有荞米线和玉米米线等粗粮系列的米线,一个小小的米线也可吃出时尚和健康来。看看李大姐的订单,有江西、河北、浙江、陕西、广东、江苏等等,日销量最少也有4000多公斤。

对于过桥米线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汤,则是各有章法。最一般的也要用壮鸡、肥鸭、鲜猪排骨、筒子骨等,先用猛火,除去浮沫后再煨五六个小时才能修成正果。说过桥米线用碗来吃不如说是用盆来吃的,碗够大才装得下那么多奢华的配料,碗够厚才能很好地保持住汤的温度,如果有幸能用天源酒店专门订制的“天下一碗”青花大海碗来品,那又是另一番享受了

无奇不成“过桥”。当一碗热腾腾的“过桥”摆在面前,薄薄地漂着一层菊花,有一种落英的梦幻,也有清凉解毒及美容的食疗效果。在“过桥”中加入特产草芽。增加了不少鲜美。香酥也是绝招,打听它的制作可是费了不少劲。切成薄片的五花肉要拌入豌豆面和蜂蜜后再油炸,才是地道的蒙自香酥,豆坨是蒙自“过桥”一味重要的调料,以前没有味精的年代,调味可就靠它了。从父辈起就做豆坨,自己也做了20多年的田维忠,对我的连连追问竟有些摸不着头脑,“用豌豆去皮后煮个十多个小时,搅拌一下就可以了”,“真的不加任何调料?”“对”。说着,田大叔领着小孙女吃米线去了,看来是无招胜有招啊。

感官PARTY

来过蒙自,吃过“过桥”,才能体味到这是一场关于蒙自,关于“过桥”的感官派对。

蒙自到底有多少种过桥米线?蒙自的过桥米线都可以用些什么材料?大园梓街告诉你,蒙自的米线一天吃一种要吃一个月,品种嘛只要想得到的都可以做成过桥米线。每天清晨。蒙自人被米线叫醒,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大园梓街33号万飞夫妇的鸭肉馆。大园梓街35号蔡丽丽的顺源毛驴米线馆,大园梓街37号何亚斌的土罐兔肉米线馆,大园梓街39号范应波怡鑫园带皮牛肉馆。大园梓街59号蔡康勇鸿泰狗肉米线馆,大园梓街46号熊鸿昌羊肉米线馆……享受选择的幸福,慢慢地把米线放入滚烫的汤中“过桥”,有的还就上一口小酒,有滋有味。

大园梓街二三百米的距离里竟密密麻麻地挤了十几家米线馆,不论大小都坐满了人,每家每天都要卖个几百斤米线,每个店都各有各的讲究。所有店的汤都没有含糊,一律都是用各家特色熬制了七八个小时的高汤,帽子主要有清炖和红烧两种,土罐兔肉的土罐是专门到建水订做的,鸿泰的铜锅也是通海的黄铜打造。羊肉要不吃饲料放养的山羊,肉质才香甜不腻,毛驴也要本地的小毛驴才鲜美。开米线馆的蒙自人,吃米线的蒙自人,对饮食认真执着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吧。

当米线调动了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味蕾时,在一碗小小的米线里,有蒙自人更多的守望,更有着天下一碗的豪情。蒙自本地有大

大小小的米线馆上千家,从业人员也有几千人。从上世纪初。蒙自人戴云德在昆明开办“德鑫园”起,全国各地陆续开起了各种蒙自过桥米线馆,单说由蒙自人江勇、江俊两兄弟创办的“桥香园”,在北京、西安、大连、广州等地已有了40家连锁,还在蒙自建了过桥米线博物馆。大家不仅知道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过桥米线也名列云南十大名小吃之首。现在连美国、法国等国。过桥米线也作为中国小吃的代表之一亮丽登场。蒙自人为过桥米线著书立说,在蒙自成立了云南省过桥米线协会,由县长亲自担任协会会长,过桥米线在蒙自的待遇可不是一般。

记住了蒙自过桥米线,记住了华光王记菊花米线的那一抹落英,天源酒店“天下一碗”的那一朵青花,大园梓街上那幅生活画卷……带着对桥香园反映过桥米线的舞蹈《桥之情》和《天下一碗》的欣赏,再到花园般的就餐区,逗逗荷叶田田的那一池锦鲤,呼朋唤友来上一套“过桥”。用最正宗的吃“过桥”的方式来品赏:把配料在汤碗里烫熟后,从米线碗里挑几根出来放入汤碗稍烫一下,然后把米线和汤一起吃进去。

带着天下一碗的豪情,一起沦陷在米线情结里。

链接

绽放味蕾

可能是过桥米线名气太大,让人忽略了蒙自其实还有许多美食。比如说汇园糕点厂的年糕。年糕和米线一样都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年糕和喜庆的节日有关,所以年糕也要有一种喜庆滋味,甜润可口。做年糕很辛苦,要经过浸泡、淘洗等十多道细致的工序;当你看到那分碗晾装,整齐摆放的那一排排年糕时,你会觉得做年糕也是种艺术。汇园的年糕选用上等的糯米,用传统的甑子蒸制出来,可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生态食品。烤是最能保持年糕原味的食用方法,用小粉裹一下油炸出来也香香的很诱人,我们借着品尝的名义饕餮了一番,红糖、白糖、玫瑰、芝麻、花生、火腿口味的都各分秋色。

一到蒙自,也会不禁地惦记起新安所的四大名小吃,直到看到新安酒家的招牌还好好地挂在原来的地方心才放下。赶快点上套肠、石榴花、粉蒸排骨、凉卷粉来过过瘾,没想到来晚了,只剩两种了。也好,下回记着早点来吧。

如果要品味蒙自饮食,还可以尝尝连嘉庆皇帝都赞不绝口的蒙自水豆腐、十里铺的火烧猪、彝族的“皮干生”和越南的小卷粉。

干米线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篇4

《兰兰过桥》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课文讲述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带兰兰外出, 途经潜水桥和塑料桥的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新型桥梁的神奇, 了解高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勇于创新, 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课文情景, 感悟课文内容, 品味语言魅力, 使学生在听与读的活动中亲近文本, 享受品读语言文字的快乐。同时, 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设计未来的桥,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从古到今, 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今天, 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兰兰过桥》。课文里的主人翁兰兰, 跟着爷爷去郊游, 遇到了两座非同一般的桥, 它是什么样子的桥呢?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两座特别的桥吧!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的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就越感兴趣。“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开课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桥, 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 自由读。 (一边读, 一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2. 同桌互读。

3. 检查识字, 指名读。 (课件出示词语: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结实玻璃砖惊奇划过去又薄又结实轻巧又平又稳)

4. 梳理课文, 评价“读”。 (检查评价学生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了解程度)

5. 回答问题。课文中兰兰跟着爷爷过了几座桥? (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在你们的印象中, 这是两座怎样的桥? (神奇的桥)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 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读书的要求, 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 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既注重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能力, 又让学生在与文本接触中自主识字, 同时还在检查字词中,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1. 学习潜水桥。

(1) 答一答。爷爷带兰兰过的第一种桥是什么桥?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种桥?

(2) 读一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1~4自然段, 想一想潜水桥神奇在哪儿?把描写潜水桥最神奇的句子画下来。

(3) 说一说。 (填一填)

(4) 导一导。 (指导朗读, 同学之间加上动作互相读, 互相评价。)

(5) 演一演。 (小结) 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 学习塑料桥。

(1) 答一答。爷爷带兰兰过的第二种桥是什么桥?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种桥?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2) 读一读。自读课文第5~7自然段, 想一想塑料桥神奇在哪儿?把你觉得描写塑料桥最神奇的句子画下来。

(3) 说一说。 (填一填)

(4) 导一导。 (指导朗读:同学之间加上动作互相读一读。)

(5) 演一演。 (小结) 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折叠→装包)

3. 学习“变魔术”的“专家”。齐读最后一段。爷爷为我们建造的两座桥, 神奇吗? (板书:神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潜水桥建在水中与塑料桥漂在河上及两座桥神奇的建筑材料等特点, 让学生理解并体验站在潜水桥上看到“大大小小的”“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驶过来划过去”等词语描述的美景, 理解塑料桥的轻巧、方便携带等神奇特点, 寓教于乐, 在培养学生品读句子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品读课文, 求异创新

1. 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爷爷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 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加上他动脑筋、勤思考, 成了著名的桥梁专家。

3. 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

1. 同学们, 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桥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

2. 看了这些桥之后, 你想说什么?未来的桥又会是什么样?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桥, 好吗?

过桥米线作文 篇5

鸡块米线色香味俱全,白的像雪一样的米线在金黄色的汤里,红色的辣椒油伴着鲜嫩多汁的鸡肉.绿色的香菜.和秘制的祖传的佐料,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呀!

鸡块米线的做法很简单,如果闲着没事时可以自己动手做着吃。用漏勺把干粉条放到锅里,煮两到三分钟,再用漏勺将烫熟的米线倒进碗里面,再到进去点热汤,倒上鸡肉.油.盐.辣椒油和味精等几种佐料。再撒上香菜,一碗香喷喷色香味俱全的鸡块米线就做成了。注意鸡块米线是用独家秘制材料泡成的,具体材料暂时不向外透漏,你也可以请教知道怎样泡制鸡块的人。

我吃鸡块米线的时候,我喜欢细细的品尝,如果狼吞虎咽的吃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还会烫到自己。吃的时候我喜欢放少量的醋和盐,这只是个人爱好。

说了这么久了,大家都眼馋了吧,如果你还是不开窍怎样做鸡块米线的话,你就去纬四路上的锄禾米线馆里吃去吧,顺便还可以学哦!

过桥米线 蒙自人的乡情 篇6

蒙自人的米线情结

到云南,什么东西不吃都可以,但过桥米线是必须要吃的。过桥米线是云南的特产,也是云南奉献给全国人民的一道美食。说到过桥米线,就必须提到蒙自,因为它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

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传承。蒙自人为什么那么爱米线?我来到传说中过桥米线起源的南湖瀛州亭寻找答案。此时,米线是每一个蒙自人的邀请,长长的米线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还有你和我。用“不是在吃米线,就是在去吃米线的路上”这句话来形容蒙自人对米线的情有独衷,恐怕再贴切不过了。米线是蒙自人早餐的唯一选择,粗细不一的米线、浓厚温热的鸡汤和各自不同的辅料构成了蒙自米线的饮食风格;清一色的蒙自口音、一根长长的不断米线和一号海碗则凸显出蒙自米线的人文特色。说过桥米线是蒙自人的盛宴一点不为过,那熟悉的味道里是浓浓的乡情,他们把平静的滋味注入人生,在米线多变的口味中分享幸福。

蒙自人对米线的情结,让我这个异乡的食客深深感动。随便找了一家路边米线店就坐,马上就有一个大嫂热情地招呼,

“今天吃几两”?一句简短的话语让我倍感温暖,仿佛我已是蒙自人。尽管我并不知晓米线有多少种吃法,哪种吃法最适合我的口味,看着旁边饕餮的食客我的选择自然而然,“就和他们一样吧”。

米线没上,我的味觉就被调动。和旁边的食客寒暄“请问你们早点就吃这个吗?”“当然呀,不吃米线吃什么?不过,我们的早点和早饭是一样的,都是米线。我们蒙自人,两天不吃米线就觉得缺少点什么,外地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家米线店过瘾。”看来要处罚一个蒙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准他吃米线。

来蒙自吃过桥米线的人很多,有的是自驾游从昆明、个旧等地来的,还有慕名而来的很多省外游客。老板告诉我,她的这家店已经有二十几年历史了,虽然店面看起来普通,但味道却是非常正宗,连政府领导都经常光顾。没想到我误打误撞,却来到了正宗的过桥米线店。也许,蒙自的任何一家过桥米线店都是正宗的。

过桥米线的秘密

过桥米线是一种古老的食物,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稻作文明的发达带来了米线的产生和发展。有人说,蒙自作为滇南重要的屯田制所,中原和边疆两种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交融,产生了米线这种美食。其实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米线的食物,只是叫法不同,广东叫米粉,广西叫米干,但要说起把米线做得如此热热闹闹的恐怕也只有蒙自啦。以前大户人家的米线要现吃现榨,还有做传统米线的榨米线机,在蒙自桥香园的米线博物馆就可见到它的身姿。

做好的米线要从选米开始。蒙自位于亚热带和热带的交界处,是个天然温室,所产的稻米品质优良。好多羡慕蒙自米线的人,把全套做米线的工艺照搬过去,结果做出的米线总是味道稍逊,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水。五里冲水库是蒙自的水源地,冽洌的山泉经过层层山林的过滤,不仅没有污染还增加了许多矿物质,这样的好水做出的米线自然就不同凡响了。

在蒙自的几天,我对比了多家过桥米线,听多位老板讲解米线的传承和做法,听的越多,对蒙自人的敬仰也就越深。

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汤,二是切成薄片的各类嫩肉,三是米线和时鲜蔬菜。过桥米线的制汤相当考究,一般选用武定壮母鸡、本地老母鸭和猪筒子骨煨制,制汤的要领是原料与水按比率投放,中途不准加水,要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制。鲜汤制好,经用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后,装碗时在汤内注入热鸡油,油浮在汤的表面起保温作用。肉片根据不同价格档次分高中和大众款式。一般档次有白肉片、火腿片、猪脊肉片、腰片等,五种原料分别装盘各为一件,高档有水发海叁、肚头、乌鱼片、水发鱿鱼、猪脊肉片、鲜鸡脯肉片、火腿片等。过桥米线档次的高低主要根据肉片的种类、是否加有海味以及份量的多少和裝盘的形式而定。除肉类原料外,还有时鲜蔬菜,如:豌豆尖、草芽、葱花、芫荽末、水发豆腐皮等。

过桥米线由于各种肉片是利用鲜汤烫熟,异常鲜美滋嫩可口,老少南北皆宜。过桥米线的吃法是将各种生、熟肉片依次放入油汤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避免粘连在一起,待鲜肉片已发白成熟即可捞出蘸佐料下酒食用。此时,油汤碗内立即放入各种蔬菜、豆腐皮、米线,撒上葱花、芫荽即可食用,亦可肉片烫熟后即将蔬菜、米线放入烫熟共同食用。由于过桥米线汤一般都在80摄氏度以上,汤上桌后,切记不要急于去品尝,不然会烫伤嘴唇、舌尖。这是一道饭菜合一、自烹自调而食的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小吃,进餐者可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自调,以达到更为理想的口味要求。过桥米线佐料颇多,吃法特别,然而一份米线不论价钱贵贱,都少不了这一套不变的程序。

蒙自到底有多少种过桥米线?蒙自的过桥米线都可以用些什么材料?随便一个蒙自人都可以告诉你,蒙自的米线一天吃一种要吃一个月,任何想吃的能吃的都可以做成过桥米线。每天清晨,蒙自人被米线叫醒,不约而同地来到“过桥米线一条街”大园梓街。这里有鸭肉馆,有顺源毛驴米线馆、土罐兔肉米线馆,还有带皮牛肉馆、狗肉米线馆、羊肉米线馆等,食客可以随意选择。

大园梓街二三百米的距离竞密密麻麻地挤了十几家米线馆,不论大小都坐满了人,每家每天都要卖上几百斤米线,每家店都各有各的讲究。所有点的汤都没有含糊的,一律都是用各家特色熬制了七八个小时的高汤,帽子主要有清炖和红烧两种。羊肉要不吃饲料放养的山羊,肉质才香甜不腻,毛驴肉也要本地的小毛驴才鲜美。开米线馆的蒙自人,吃米线的蒙自人,对饮食认真执着的态度,大概也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吧。

过桥米线的天下之旅

蒙自有很多特产,石榴、枇杷以及干巴牛肉,但这些特产都没有过桥米线名声响亮。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一种吃食想要名扬四海,大抵要与文化上的某些现象有所联系,东坡肉就是最好的佐证。但是将吃食与男女之爱、亲子之情相联系的并不多见。而过桥米线却恰好用一根根细滑白嫩的米线把这一个情字缠绕起来,织成一张透着香味与情意的网,招徕诸多食客在饱餐的同时感受那一份浓浓的情谊。

在抗战时期,蒙自的南湖边迎来了西南联大的部分师生。作为西南联大的分校,蒙自南湖的美丽景致和过桥米线一起成为了战乱时期中国学子的美好记忆。据说,每到周末总有三五成群的学生来到南湖边漫步读书,休息时就到湖边的小摊吃上一碗过桥米线。至今,南湖边的一座古老房子内,还保存着闻一多先生居住时的旧貌。想来,当年闻一多先生和他的学生们一定多次在过桥米线的馨香中畅想抗战胜利的喜悦。此时,闻一多先生的旧居已经成为一家雅致的西餐厅,不过在它的菜单中,我依然看到了过桥米线的名字。

在熙熙攘攘的食客中,有一对对的情侣,但更多的是全家团聚。大概这印证了一种观点:真正的爱情只有十八个月,之后就转变为一种亲情了。爱情往往来得轰轰烈烈,但是亲情却更为持久绵长。蒙自人把这种亲情融进米线,融到每个人的心里。

当米线调动了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味蕾时,在一碗小小的米线里,有蒙自人更多的守望与豪情。蒙自本地有大大小小的米线馆上千家,从业人员也有几千人。从上世纪初,蒙白人戴云德在昆明开办“德鑫园”起,全国各地陆续开起了各种蒙自过桥米线馆,单说由蒙自人江勇、江俊两兄弟创办的“桥香园”,在北京、西安、大连、广州等地已有了40家连锁,还在蒙自建了过桥米线博物馆。有了这些走出去的过桥米线,大家也就知道了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在云南的边陲。据说,现在连美国、法国等地,过桥米线也作为中国小吃的代表之一亮丽登场。

金属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篇7

金属纳米线具有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其在催化剂和吸附剂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纳米线常见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有模板辅助法[3]、自组装法[4]、气相热化学还原法[5]、外场诱导法[6]、软模板法[7];物理法包括激光烧蚀法[8]、电弧法[9]、激光沉积法[10]、气相蒸发冷凝法[11]。本文着重综述了多孔氧化铝模板法、聚合物膜模板法、软模板法和外场诱导法制备金属纳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以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分析。

1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法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法(AAO膜)属于模板辅助法中的硬模板法。多孔氧化铝膜板可以通过将金属铝置于酸性溶液中经电化学阳极氧化制备而成,铝箔在酸性溶液中阳极氧化的电化学反应方程为[12]:

H2O-2e=[O]+2H+ , 2Al+3[O]=Al2O3 (阳极)

2H++2e=H2(阴极)

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3]:(1)铝片退火处理;(2)铝片电化学抛光;(3)一次氧化;(4)二次氧化;(5)去除未被氧化的金属铝;(6)扩孔。模板的制备只是金属纳米线制备工艺中的第一个步骤,金属纳米线的合成还需要通过常规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如电化学沉积[14]、化学镀[15]、化学气相沉积[16]、溶胶-凝胶沉积[17]等方法。

电化学沉积-模板法是用金属盐溶液作电解液,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模板中沉积金属纳米线的方法。代相成[18]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直径为50 nm 的Pd纳米线,纳米线的长度随沉积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最长可达1 μm。图1为Pd纳米线的SEM照片。研究表明Pd纳米线在碱性环境中对乙醇的电化学催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峰电流密度达到89.6 mA/cm2,且正向扫描时的峰很尖锐[18]。

姚建林等[19]首先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以硫酸和硝酸银为沉积液,通过电化学沉积在氧化铝模板中沉积银再除去氧化铝模板获得银纳米线;而后在超声状态下将盐酸羟胺和氯金酸同时滴加到PVP保护的银纳米线溶液中,通过控制氯金酸的用量制备不同核壳结构的Ag核/Au壳复合纳米线,通过改变所引入氯金酸以及盐酸羟胺的量来控制复合纳米线的壳层厚度。氧化铝模板-电沉积法制备Ag核/Au壳复合纳米线的合成工艺如图2所示。

王金银等[20]采用电化学沉积-模板法成功制备了Ni含量在8%~15%之间的Pd/Ni合金纳米线阵列,其直径和模板的孔径一致。Gao等[21]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了直径为50 nm,长径比为75的Co/Sn合金纳米线。随着Sn含量的增加,Co/Sn合金纳米线呈现出不同的晶体结构。Tang等[22]通过电化学沉积-模板法制备了Fe60/Pb40合金纳米线阵列,磁学性能研究表明,Fe60/Pb40合金纳米线矫顽力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退火温度为400 ℃时,矫顽力达到最大值2650 Oe。采用电化学沉积-模板技术制备的金属纳米线结构具有极高的垂直磁各向异性,有望成为新一代有效的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Yu等[23]以0.1 mm的Au纳米线作为电极,然后以H2PtCl6·6H2O和HAuCl4·4H2O作为电解液,用电沉积法合成了Au/Pt合金纳米线。Au/Pt合金纳米线沿着从负极到正极的方向生长。电化学催化研究表明Au/Pt合金纳米线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比Au、Pt单金属纳米线要高得多,其结果如图3所示。

2 聚合物膜模板法

聚合物膜泛指孔径为微米或纳米级的聚合物多孔膜,聚碳酸酯模板是所有聚合物膜模板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Munekazu Motoyama[24]以聚碳酸酯过滤膜为模板,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成功制备了Cu纳米线,在聚碳酸酯膜模板上的一侧溅射或蒸镀一层厚100 nm的金作为阴极的导电层,接着在金层上电镀一层厚20~30 μm的铜作为阴极,Cu电极作为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的阳极。当纳米线沉积完成后,通过溶解或剥离的方法把有机模板去除,铜纳米线则留在了基底(铜阴极)上,图4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铜纳米线的TEM照片。

Li[25]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结构的Co纳米线,如六方紧密堆积结构和面心立方结构等。Soleimany[26]采用孔直径为80 nm的聚碳酸酯膜为模板,以KCN、KH2PO4、 NH4OH和Au+溶液作为电解液,用电化学沉积-模板法制备了Au纳米线。Mahshid[27]采用聚碳酸酯膜为模板,电化学沉积-模板法制备了Pt/Ni纳米线,图5为所制备的Pt/Ni纳米线的TEM照片。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t/Ni纳米线对葡萄糖催化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其峰电流密度可达到23 mA/cm2,是Pt纳米线、Ni纳米线的2倍多。

3 软模板法

采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自动聚集形成束胶或者反束胶,并利用这些束胶或者反束胶作为微反应器来制备纳米线的方法称为软模板法。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中起定向生长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吸附率较低的晶面以相对较快的速率进行生长,从而使晶核通过一维生长形成纳米线,并最终控制纳米线的长径比,表面活性剂还能有效阻止纳米线或晶核之间的团聚。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二胺(EDA)、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21H46ClN)、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28]。

Jana等[29]先使用NaBH4作还原剂生成直径为4 nm的Au晶种,然后在表面活性剂CTAB的作用下制备了3 μm左右的Au纳米线。王平波等[30]以小粒径的金纳米粒子作为晶种,以抗坏血酸为弱还原剂,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棒状胶束作为软模板制备了Au纳米棒。结果表明,适量的诱导剂AgNO3的加入可以提高Au纳米棒的长径比。Kun Ni等[31]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Ag纳米线。图6为不同长径比((a)、(b)长径比分别为30、200)的Ag纳米线的TEM照片。研究表明,长径比小的Ag纳米线产生的峰电流为2.42×10-5 A,而长径比大的Ag纳米线产生的峰电流为3.01×10-5 A[31]。在碱性溶液中,与长径比小的Ag纳米线相比,长径比大的Ag纳米线对氧还原(ORR)反应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更高。

Liu等[32]将CuSO4·5H2O、H2SO4、NaOH、H3PO3、甘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到高压釜内,在120 ℃反应20 h制备了平均直径为85 nm的Cu纳米线。张东柏等[33]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2E4的层状液晶为模板,以氯金酸水溶液作为体系的水相和反应物,利用C12E4中EO基团的还原性制备了长度约为20 μm的金纳米线。Li等[34]采用软模板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成功制备了Pt/Ru合金纳米线。图7为Pt/Ru合金纳米线的合成过程。该方法可通过改变还原剂硼氢化钠的量和Pt与Ru的比例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的Pt/Ru合金催化剂。Pt/Ru合金纳米线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活性比Pt、Ru单金属纳米线的要高。

4 外场诱导法

外场诱导法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采用还原剂将金属盐离子还原成原子,原子再通过扩散以自组装的方式形成金属纳米线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无需对模板孔壁进行敏化、活化处理等优点。在制备过程中简单地引入外加磁场就可以有效地改变所合成纳米粒子的形貌,在均匀对称的磁场作用下,纳米粒子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进而制得金属纳米线。

Joung等[35]以N2H4·H2O为还原剂,以NiCl2为原料,PVP为保护剂,分别在0.1 T、0.25 T和0.4 T的恒定磁场的作用下制备了Ni纳米线。Yutaka 等[36]以聚乙二醇(PEG)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0.25 T 的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了纳米Ni 晶体的自组装,并制备了一维结构的Ni 纳米线。Hou Jianguo等[37]采用外场诱导法制备了Au、Pt、Pd贵金属空心纳米线,首先在不同强度磁场的作用下,以NaBH4为还原剂,制备了以PVP为保护剂的Co纳米线,再通过Co纳米线与Au、Pt、Pd贵金属盐离子之间的化学置换反应制备了Au、Pt、Pd空心纳米线,其合成过程如图8所示。图9为Au、Co、Pt、Pd纳米线的TEM照片,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所合成的纳米线的长度增加,其平均长度可达2 μm。

磁场诱导法还可用来合成双金属纳米线,韩奕等[38]通过引入外加直流电磁场,以KBH4为还原剂,在室温下制备了一维Fe/B非晶态合金纳米线,其直径为50 nm,长度达4 μm。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外加磁场与否以及引入磁场的强弱均不会影响产物的化学组成,但是随着引入磁场强度的增强,Fe/B非晶态合金内部的原子排列有序性有所提高。未引入磁场所得的样品为球状颗粒团聚而成的链状,引入外加磁场所得的样品则呈明显的线状结构。图10为不同磁场强度下制备的Fe/B非晶态合金纳米线的SEM照片。

综上所述,表1为多孔氧化铝模板法、聚合物膜模板法、软模板法和外场诱导法制备金属纳米线的优缺点对比。

5 结语

今后纳米线的研究将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改善金属纳米线的抗氧化能力,金属纳米线的比表面积较大,相对块状材料而言更易被氧化,如何改善金属纳米线的抗氧化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采用简单的工艺大规模制备取向良好、尺寸均匀、结构稳定的金属纳米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它们的显微结构和性能。

(3)采用简单的工艺制备出长径比大、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廉的金属纳米线。

(4)新型金属纳米线制备方法的研究开发。

摘要:综述了金属纳米线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多孔氧化铝模板法、聚合物膜模板法、软模板法和外场诱导法制备金属纳米线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金属纳米线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方向。

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对比探析 篇8

一、《过桥风吹》的起源及演变

从越南北宁、越南海防、中国的京族三岛等地的实地调查来看, 《过桥吹风》这首传统的民歌起源于越南北宁, 属于“官贺”。北宁作为越南北方艺术和文化的摇篮, 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起源于北宁境内的“官贺”是一种影响很大的民歌, 主要流传于和北宁相邻的北方农村以及北宁地区。《过桥吹风》广为流传于中国广西、东兴、京族三岛和越南, 它讲述的是一位处于热恋中的青年人因羞于被家人知道自己的爱情, 所以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爹娘, 编制出了一幕浪漫的情景:本已送与恋人的戒指、帽子、衣服都被过桥时的风所刮跑。因此, 这首京族民歌的汉译名被取作《过桥吹风》。冯光钰赋予“同宗民歌”的意义为:一首民歌作为母体, 随着在彼地甚至全国各地的流传, 最终派生演变为多个子体民歌群落。而被中国广西京族三岛和越南等地民众传颂的《过桥吹风》,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它在越南境内的传唱范围极广, 甚至影响了越南周边国家的民歌。《过桥吹风》在中国也有着很多的版本:由学农、牟丹作曲作词, 周强演唱的“11版”;由徐晓明编曲、杨倩填词, 在“梦幻北部湾”演出首演仪式上演出的“10独弦琴乐版”;由哈妹组合演唱、东兴文化馆编制的版本;在民间艺人、京族民众中流传的版本。随着《过桥吹风》在越南境内以及中国广西京族三岛的不断传播, 各种版本也不断涌现, 艺术形式的逐渐增多, 使其艺术内涵更加深厚。

二、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对比解读

1. 两者在歌词内容方面的对比

从歌词内容的对比来看, 越南海防版本与北宁版本的《过桥吹风》大意是相同的, 而海防版本与京族三岛黄玉英版的《过桥吹风》是相同的。由京族三岛山心村梁荣英演唱的简缩版的《过桥吹风》, 只保留了原歌词的第三段, 这与民歌即兴演出的特性有关。同一首民歌由不同歌手演唱, 会有着不同的演唱效果, 即使是同一位歌手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演唱的民歌, 同样会有着出入。从语气词方面来看, 三个版本皆用“tÌnh”作为主要语气词;在对应汉语中语气词“啊”的越南语, 京族三岛版和越南海防版用的都是“à”, 而越南北宁版本用的却是“ó”。在衬词方面, “被打掉了”“被风吹掉”等, 在中越版本的《过桥吹风》中都有使用。

2. 两者在传播演变方面的对比

在越南北宁流传的《过桥吹风》还保留着传统的音乐形式, 整个山歌为五声的E羽调式, fa偏音在全曲中出现了两次, 这使得整个旋律变得富有弹性、跌宕起伏, 使得整个民歌所蕴含的感情变得委婉缠绵、荡气回肠。在《过桥吹风》流传到海防地区之后, 其调式演变为了五声A羽, 同一个乐段分节歌的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音调上有所简化, 基本没有偏音出现, 这使得民歌的旋律存在了更多的变化, 于委婉中透出平直, 音韵也不似从前的缠绵、环绕。京族三岛黄玉英版的《过桥吹风》与越南海防版的大致相同, 但山心村梁荣英版的《过桥吹风》, 其乐段被缩减了一部分, 调式也变为五声D商, 这是由演唱者即兴表演的能力和对民歌的理解程度所决定的。三种版本的《过桥吹风》在旋律上进行上也有着不同变化, 越南海防的旋律是从do音过渡到核心音re, 而中国京族三岛和越南北宁则是由re核心音引入的。而按照歌曲的旋法来研究, 三个版本的《过桥吹风》其上方纯四度、下方纯五度基本都是围绕调式主音进行的, 乐曲经过一番环绕之后又以它作为终止;京语的声调与《过桥吹风》的旋法也基本吻合。除此之外, 在《过桥吹风》的旋律中多次使用旋律乐汇、重复的手法, 营造出年轻人缠绵悱恻的艺术效果。

3. 两者在节奏旋律方面的对比

中越两国不同版本《过桥吹风》的整体音乐发展、旋律进行是同一种音乐素材, 衬词、词曲大同小异, 旋律柔和优美, 民歌演唱者在演唱时都用颤音、回音、延音来修饰润音, 歌曲的风格多缠绵悱恻、抒情婉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越两国京族人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敏感、质朴的性格特点。作为京族民歌的《过桥吹风》与大多数京族民歌散板较多见、节拍多样化的情况不同, 其节拍为单一的2/4拍, 其节拍、结构规整发展, 但在演唱中歌手经常出像一音多拍、一音一拍以及延音的现象, 曲调婉转清丽而绵长。这个特点与京族人农耕为辅、渔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有关。当地京族人在生产中一方面是通过散化节奏以抒发情感、缓解疲劳, 另一方面根据劳动情景赋予歌曲规律的节奏。

总的来说, 中越京族民歌的发展形成经过了长时间的变化、融合、传播、传承过程。从其生态背景来看, 京族同宗民歌主要通过群体传播、个体传播、移民传播以及艺人传播等传播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过桥吹风》经过了由越南北宁到越南海防, 由越南海防到中国京族三岛的传播过程, 其艺术内涵在不断增加, 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增多。时间上的代代相传, 地域上的口口相传, 使得民歌得到更为开放的创新和更好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沈嘉.京族民歌的演唱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7.

纳米线技术助阵透明手机获突破 篇9

史丹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Yi Cui表示, 纳米线和纳米碳管技术将开创锂电池设计新纪元, 在硅架构中导入纳米线、纳米碳管后, 可大幅提升10倍能量储存效益, 进而能缩小电池体积, 并延长使用时间, 甚至还能透过印刷 (Printing) 等製程, 将纳米线镀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上, 以发展全透明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

据悉, 史丹佛大学正积极与产业界研拟技术合作, 可望在未来1~2年内, 将纳米线应用于行动装置锂电池设计, 以延长现有装置的平均续航力, 并缩减电池占位空间。此外, 由于纳米线只有50~100微米 (μm) 宽, 已超出人眼可辨识的范围, 因此亦有助手机电池、面板零组件设计透明化, 让终端品牌厂开发更炫目的下世代智能型手机。

由于电池与屏幕占手机体积比例最大, 因此系为实现透明设计的两大关键环节, Cui认为, 以史丹佛大学的研究进度来看, 目前利用纳米线製造锂电池、触控模组的透明电极技术均已到位, 且因相容于半导体製程, 未来可望快速优化成本。不过, 现阶段手机主流的LCD屏幕要迈向全透明还须时间努力, 主要系面板结构複杂且需背光机制, 将垫高周边元件技术门槛, 相形之下, 主动发光的AMOLED面板可望率先达成透明设计。

焊接纳米线可只用一束光 篇10

目前, 有些纳米学家正专注于制造由金属纳米线组成的导电网格, 这样的网格具有卓越的输电性能, 成本低廉且非常容易处理, 可广泛应用于下一代触摸屏、视频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然而, 在制造这样的网格处理过程中, 必须对精巧的网格施加热或压力, 才能将形成网格的呈十字形摆放的纳米线熔接在一起, 而这又会破坏网格。

光以波的形式流过金属的表面并和金属相互作用。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使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元件和回路具有纳米尺度, 从而可实现光子与电子元器件在纳米尺度上完美联姻。科学家们用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光照在纳米线上之前和之后进行拍摄, 图片对比发现, 光照前, 单个纳米线一层层叠放在一起;光照后, 在顶部的纳米线就像天线一般, 引导光的等离子体激元波进入底部的电线中并制造出热将纳米线焊接在一起。

该研究为两条纳米线呈十字铺在一起时, 在纳米线相遇的地方, 光会产生等离子体激元波, 制造出一个热点。然而, 只有当纳米线相互接触时才会存在热点, 当纳米线熔接在一起后, 热点就消失了。焊接阻止了热点本身, 整个系统因此保持完整, 没有被破坏。在此过程中, 电线其他部分以及同样重要的基础材料都不会受到影响。这种精确加热大大增加了对纳米材料进行焊接的控制力、速度和能效。

上一篇:健身大赛下一篇:心脏手术后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