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的散文

2024-05-13

过桥的散文(精选16篇)

篇1:过桥的散文

过桥的散文

前王庄和后王庄相距不到一里地,一条小河将它们隔开,河上有一条很窄的石桥。桥的一头,长着一棵小柳树;桥下,流水潺潺,童谣一般。两村来往的车辆,总要绕行两三里走村外那条大路,因为大路安全;而大姑娘小媳妇串个亲戚,回趟娘家什么的,总爱走这座小桥,因为这里近便幽静。

小时候,他随妈妈回姥姥家,摘一把野花,撒一路欢笑。然而,每次走至桥头,望着窄窄的桥面和桥下亮光光的.河水,总会嚷着害怕。母亲便俯下身,让他爬上自己的脊背。那背很宽大,仿佛是他心灵遭遇暴风雨时天经地义的避风港。

母亲让他闭了眼,一手提篮,一手兜住他的小屁股。嘴里数着:“一——二——三——四”。她故意数得很响,很慢,每每数到四,他便把眼睁开,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桥的另一头。

三十年后,他已长成一个年近四十的壮汉。高高大大,身板像头牛。

今天是姥姥的祭日,他随母亲去祭奠姥姥。他要骑摩托走大路,可母亲不肯,说小路走惯了。

行至桥头,母亲望着平日常来常往的小桥,忽然感到眼晕。儿子望望母亲,母亲年轻时原本俊俏的面庞上不知何时爬满了皱纹,头上还增添了许多白发。

他没说话,接过母亲手中的篮子,俯下身,让母亲趴在他的背上。那背很厚实,就像一座山。

母亲闭了眼,心中默数着“一——二——三——四”,数到四,他们已经走到桥的另一头。

儿子小心地把母亲从背上放下,他一手提篮,一手搀着母亲。他走得很慢很仔细。桥的一头,绿柳已成荫;桥下,河水伴岁月悄悄流淌。

就像一首歌谣。

篇2:过桥的散文

假如你不是连续几天都不曾尝到它的味道,你不会对它如此地怀念。假如这样的期限还将延长,你就会明白,你对它的依恋是多么的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滇南蒙自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早上来一碗过桥米线。看着佐料盘中鲜红的脊肉,金黄的酥肉和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鸡肉、排骨、三线肉等肉食,还有或黄或白的菊花,绿的`韭菜、小葱,白的豆芽、草芽,心情就无比地畅快起来。抬上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鸡汤,然后像个调味师一般,按照先肉后蔬,先生后熟的顺序放入碗中。轻轻搅动,再放入米线,最后还要放上一小勺红彤彤的油辣子,如欣赏艺术品一般审视片刻,才将混合了鸡汤鲜甜,各种佐料香味的米线送入口中,感受那柔顺香滑的口感,品尝这可口的美味,在如此愉悦的心情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蒙自人的米线情结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假如有出差或旅游归来的家乡人,回到蒙自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大碗过桥米线。因为他们实在忍受不了没有米线的日子,实在忍受不了寡淡无味的稀饭,忍受不了每天雷打不动的煮鸡蛋,忍受不了馒头、花卷的干涩,肠胃里更忍受不了大清早冰凉的菜蔬。假如刚开始的几天还能勉强将就,时间稍长一点,肚里已经养得膘肥体重,养尊处优的馋虫们可就不干了。他们总能通过各条神经,向我们表达抗议之意,以至于每天早晨迈入餐厅时就会有一种折磨感,就会滋生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来。

吃过米线,如有空闲,我就会迎着朝霞,信步来到南湖(因湖修筑于城南而得名),观柳荫婀娜,赏亭台楼阁,看湖光山色随微波轻轻摇曳,伫立桥头,回味起过桥米线动人的传说。

“传说云南蒙自县城有一书生,很英俊,很聪明,但喜欢游玩,不愿下功夫读书。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夫妇之间,感情很深。但妻子对书生喜游乐,厌读书深感忧虑。一日,对书生道:“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不想为妻儿争气吗?”闻妻言,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独居苦读,妻子也与生分忧,逐日三餐均送到书斋。日久,生学业大进,但也日渐瘦弱。妻看在眼里,很心疼,思进补之。一日,宰鸡煨汤,切肉片,备米线,准备给书生送早餐。儿子年幼,戏将肉片置汤中,生妻怒斥儿子的恶作剧,速将肉片捞起,视之,已熟,尝之,味香,大喜。即携罐提篮,送往书斋。因操劳过度,晕到在南湖桥上,生闻讯赶来,见妻已醒,汤和米线均完好,汤面为浮油所罩,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以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大感奇怪,详问妻制作始末,妻一一详道。良久,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书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考取了举人,过桥米线之名亦不胫而走,竟成当地一名小吃。”

回味美丽传说之余,感动于一种小吃居然缘于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感动于这样的爱情故事又为这样的小吃平添了几分味道。

篇3:过桥的散文

关键词:公铁两用斜拉桥,列车,有限元,空间振动

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属于柔性结构,而且由于铁路列车活载重、运行速度高及列车运行稳定性和旅客舒适性要求高,所以必须对车桥系统进行耦合振动分析,以判断桥梁刚度是否满足要求。文中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铁路双线方案为背景,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在斜拉桥铁路双线基础上建立模型。

1 列车—斜拉桥系统振动分析模型

1.1 桁段有限元桥梁模型

斜拉桥钢桁梁的振动分析模型采用“桁段有限元法”,文中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公路桥面板变形的影响。斜拉桥桥塔用空间梁单元离散,公路桥面板用板单元离散。对斜拉桥索的考虑是把索的弹性模量E用它的等效弹性模量Ee代替后就可以把它看成杆单元来考虑。

Ee=E1+(γL)2E12σ3 (1)

其中,E为拉索的弹性模量;γ为拉索的单位体积重量;L为拉索的水平投影长度;σ为拉索的应力。

文中桁段单元所采用的基本假设为:1)假定桁架各杆件相互铰接。2)忽略铁路桥面系及轨道刚度的影响。3)桥梁每个节间的质量凝聚在节点横截面上,凝聚的方法是:与桥梁纵向平行的杆件质量凝聚在杆的两端及中点,其他杆件质量凝聚在杆的两端点,铁路桥面系、轨道、轨枕等质量缩聚在铁路纵横梁交叉点上,公路桥面质量缩聚在桥面板单元的四个角点。

1.2 车辆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车辆空间振动分析模型的21个位移参数按编号顺序依次为:

{δ}ve=[Xs1,Xs2,Xs3,Xs4,Ys1,Ys2,Ys3,Ys4,Xgq,Xgh,Ygq,Ygh,Ψgq,Ψgh,φgq,φgh,Xc,Yc,Ψc,φc,θc]T (2)

式(2)及车辆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为:Xsi(i=1,2,3,4)为第i个轮对的横向位移;Ysi(i=1,2,3,4)为第i个轮对的竖向位移;Xgq,Ygq,Ψgq,φgq分别为前转向架构架的侧摆(顺xg轴)、浮沉(顺yg轴)、摇头(绕yg轴)、侧滚(绕zg轴)位移;Xgh,Ygh,Ψgh,φgh分别为后转向架构架的侧摆(顺xg轴)、浮沉(顺yg轴)、摇头(绕yg轴)、侧滚(绕zg轴)位移;Xc,Yc,Ψc,φc,θc分别为车体的侧摆(顺x轴)、浮沉(顺y轴)、摇头(绕y轴)、侧滚(绕z轴)、点头(绕x轴)位移;Mc,Mg,Ms分别为车体、每台转向架构架、每一轮对应的质量;JcΨ,JgΨ分别为车体、构架的摇头转动惯量;Jcφ,Jgφ分别为车体、构架的侧滚转动惯量;Jcθ为车体点头的转动惯量;Kux,Kuy,Kuz分别为车体与构架间的横向、竖向及纵向弹簧刚度系数;Kmx,Kmy,Kmz分别为构架与轮对间的横向、竖向及纵向弹簧刚度系数;Cux,Cuy,Cuz分别为车体与构架间的横向、竖向及纵向阻尼系数;Cmx,Cmy,Cmz分别为构架与轮对间的横向、竖向及纵向阻尼系数;L为车辆二构架中心距之半;L1为同一构架所属二轮对轴距之半;b0为轮对两滚动圆间距之半;b1为中央竖向弹簧横向间距之半;b2为轴箱竖向弹簧横向间距之半;b3为构架中央纵向弹簧横向间距之半;b4为轴箱纵向弹簧横向弹簧的距离;e为轨道中心线到桥梁中心线的距离;h1为车体重心到中央横向弹簧的距离;h2为构架重心到中央横向弹簧的距离;h3为构架重心到轴箱横向弹簧的距离;h4为轮对重心到轴箱横向弹簧的距离;h5为轮对重心到行车桥面中心的距离。

2 车桥振动分析软件TBI及其分析结果

运用比较完善的车桥振动分析软件TBI进行模拟计算。TBI主要包括4部分:前处理模块GSAP;模态分析模块EGEN;车桥耦合模块TBI;后处理模块PFIG。

采用双线行车进行模拟:一列高速列车从左一线正向行驶,另一列高速列车从左二线反向行驶,分别以160 km/h,300 km/h的速度通过桥梁,并在中跨跨中相遇。两种工况的车桥系统空间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双线高速列车过桥时桥梁主跨跨中截面铁路桥面左主桁节点横、竖向位移时程曲线如图1,图2所示。

3结语

1)运用双线公铁两用斜拉桥方案,建立了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桥梁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的柔度比较大,自振周期长,固有频率低,而且具有密布的频谱。2)该斜拉桥在ICE高速列车以车速160 km/h,300 km/h双线运行通过桥梁时,对列车桥梁时变系统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计算。从图1,图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车辆与桥梁的振动响应从总体上来说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因此对高速铁路桥梁的刚度应进行充分的研究。3)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斜拉桥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竖向位移主要是由于列车的重力作用引起的,其横向位移主要是由于列车偏载作用引起的静偏移造成的,而由于列车运行引起的动力作用对位移的影响很小,即使是高速情况下影响也不大。4)计算结果得出:双线行车时桥梁的横向位移、加速度最大,可见双线行车对本桥梁更为不利,这主要是由于双线行车时桥梁偏载最大的缘故。

参考文献

[1]马坤全.大跨径斜拉桥建设与展望[J].国外桥梁,2000(4):60-65.

[2]铁摩辛柯.工程中的振动问题[M].胡人礼,译.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87.

[3]陈英俊.车辆荷载下桥梁振动基本理论的演进[J].桥梁建设,1975(2):18-20.

[4]曾庆元,郭向荣.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振动分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篇4:过桥的作文

原来,我的公公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过桥米线”的故事,我非常地好奇,总想去吃一次。

我们早早地到达了“蒙自源过桥米线”店,各自点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很快,服务员端来了米线、白汤和菜。白汤冒着烟,非常地烫。她把菜、米线一起倒进白汤里,顿时,一阵香味迎面扑来。我赶紧地吃了几口,米线又香又甜,又滑又嫩。啊,真是人间少有啊!

米线不光很好吃,就连样子也很有趣,一根根像一条条可爱的小蛇,滑溜溜的。中间还是空心的,可以从这一头看到那一头。它的颜色也很显目,黄色的碗,白色的浓汤,白色的米线,上面还飘着几片翠绿的香菜,看着就让人很想吃。怪不得,有这么多个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呢!

篇5:过桥的作文

老妈过桥米线的味儿好,不过它的形很朴素。晶莹的面条沐浴在米白色的汤里,一条条红色的鸭血静静地待在碗沿边,再加上绿色的香菜撒落其中,你是否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

老妈米线的做法很讲究:来了客人,厨子先用水将手洗净,然后从大大的万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条条长面条放入竹制的漏斗里,在热汤里来回的晃动,烫上一两分钟,再用漏勺把面条盛入碗里,抓三四条鸭血放入碗里,在撒一小把香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老妈过桥米线就做成了。

吃老妈过桥米线时是最有意思的,尤其是吃那些粗粗的“麻绳”。先找到“头”在“呼”的一下吸到“尾”,慢慢地在嘴里品尝它那劲道的味儿。

篇6:过桥的作文

过桥米线是云南地区的名食,距今约有2XX年的历史,云南人经常将过桥米线用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凡是到过昆明的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还会去品尝当地名吃——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刚刚做好的过桥米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唾延欲滴。碗内有鲜红的鸡、猪、鱼肉片,有翠绿的菠菜、豌豆尖和嫩黄色的鸡肉——那五彩缤纷的食物,更增加了我的食欲,让人唾延“万”尺。

过桥米线做起来也很简单。首先,将一盘切得很薄的鸡、猪、鱼肉片及豌豆尖、菠菜、玉兰片和猪肝片先后放入有肥鸡和骨头熬成的汤中,为了达到保温效果,上面要放上鸡油。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放一些辣椒油、香菜等调味料,然后将米线放入碗中,经过搅拌一碗香喷喷、五颜六色的过桥米线就大功告成了。在平常,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吃飘香万里的过桥米线。不管是饭店的还是自制的我都喜欢,吃了以后让人回味无穷。过桥米线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几百年以前,有一位穷书生为了考取功名,寒窗苦读。妻子每天要过桥给他送米线。有一次由于疲劳,他的妻子晕倒在桥上。等他醒来,他发现砂锅里的汤还是滚烫滚烫的,再放些调料烫一烫,更好吃了。后来,书生得了功名,就将这道饭取名为“过桥米线”。品尝一碗过桥米线足以让你“乐不思蜀”。

篇7:《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课文讲述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带兰兰外出, 途经潜水桥和塑料桥的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新型桥梁的神奇, 了解高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勇于创新, 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课文情景, 感悟课文内容, 品味语言魅力, 使学生在听与读的活动中亲近文本, 享受品读语言文字的快乐。同时, 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设计未来的桥,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从古到今, 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今天, 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兰兰过桥》。课文里的主人翁兰兰, 跟着爷爷去郊游, 遇到了两座非同一般的桥, 它是什么样子的桥呢?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两座特别的桥吧!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的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就越感兴趣。“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开课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桥, 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 自由读。 (一边读, 一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2. 同桌互读。

3. 检查识字, 指名读。 (课件出示词语: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结实玻璃砖惊奇划过去又薄又结实轻巧又平又稳)

4. 梳理课文, 评价“读”。 (检查评价学生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了解程度)

5. 回答问题。课文中兰兰跟着爷爷过了几座桥? (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在你们的印象中, 这是两座怎样的桥? (神奇的桥)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 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读书的要求, 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 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既注重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能力, 又让学生在与文本接触中自主识字, 同时还在检查字词中,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1. 学习潜水桥。

(1) 答一答。爷爷带兰兰过的第一种桥是什么桥?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种桥?

(2) 读一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1~4自然段, 想一想潜水桥神奇在哪儿?把描写潜水桥最神奇的句子画下来。

(3) 说一说。 (填一填)

(4) 导一导。 (指导朗读, 同学之间加上动作互相读, 互相评价。)

(5) 演一演。 (小结) 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 学习塑料桥。

(1) 答一答。爷爷带兰兰过的第二种桥是什么桥?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种桥?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2) 读一读。自读课文第5~7自然段, 想一想塑料桥神奇在哪儿?把你觉得描写塑料桥最神奇的句子画下来。

(3) 说一说。 (填一填)

(4) 导一导。 (指导朗读:同学之间加上动作互相读一读。)

(5) 演一演。 (小结) 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折叠→装包)

3. 学习“变魔术”的“专家”。齐读最后一段。爷爷为我们建造的两座桥, 神奇吗? (板书:神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潜水桥建在水中与塑料桥漂在河上及两座桥神奇的建筑材料等特点, 让学生理解并体验站在潜水桥上看到“大大小小的”“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驶过来划过去”等词语描述的美景, 理解塑料桥的轻巧、方便携带等神奇特点, 寓教于乐, 在培养学生品读句子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品读课文, 求异创新

1. 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爷爷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 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加上他动脑筋、勤思考, 成了著名的桥梁专家。

3. 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

1. 同学们, 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桥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

2. 看了这些桥之后, 你想说什么?未来的桥又会是什么样?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桥, 好吗?

篇8:过桥的作文

一天,小兔起得很早去上学,小猴和妈妈要摘桃子去卖。

他们同时来到了河边的独木桥边上,都准备要过桥。可是独木桥一次只能走一个人,那怎么办呢?谁先过桥呢?小猴子对小兔子说:“小兔子,你先过桥吧,要不然上课要迟到了!”小兔子连忙说:“你们先过桥吧,我今天起得早,上课时间还早着呢!你们还要去卖桃子!”猴妈妈说:“小兔子,那谢谢你了。”于是小猴子和猴妈妈就先过桥了,小兔子接下来也过了桥。小兔子和小猴子相互说了声:“再见!”然后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继续向学校走去,小猴子和猴妈妈也很快地来到了桃树下准备摘桃子了。

篇9:过桥的作文400字

春天的一个早晨,阳光灿烂,小熊在一个地方约了跑步比赛,它正急匆匆地赶路呢!

小熊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座桥的桥头上,小熊眼睛一愣,发现做桥的木桥非常薄,还非常的窄,下面的水流很急,小熊试着向前迈一步,“吱吱吱,吱吱吱”小桥发出了奇怪的声音,不仅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而且还不停地晃动,小熊用手挠挠头,可就是不敢向前走,但它心里却很着急,因为它还急着赶路呢!

篇10:小羊过桥的故事教案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大胆进行故事表演。

培养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品德。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操作背景及小白羊、小黑羊、独木桥的立体道具。

2、准备故事《小羊过桥》录音磁带、录音机。

3、准备小白羊、小黑羊头饰若干及用结构材料或平衡木搭成的独木桥一座。

4、幼儿事先用A3图画纸自制成空白小图书,再准备绘画用的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偶激趣

教师出示小白羊与小黑羊玩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猜想故事

①教师操作故事演示台,讲述故事《小羊过桥》的前半段(开头至两只小羊在桥

中间碰头了,谁也走不过去),引导幼儿边看边听。

②想一想,猜一猜: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

三、欣赏故事

教师借助操作材料,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

四、组织讨论

小白羊和小黑羊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

五、绘画故事

①鼓励幼儿以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②帮助幼儿将自己绘画的故事编制成小画册,并写上小作者的姓名。

活动延伸

将制作好的幼儿连环画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交流讲述。

篇11:如何利用过桥资金开展纳税筹划

为缓解企业续贷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真空”难题, “过桥资金”这种特殊的融资形式应运而生。过桥资金是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 期限以六个月为限, 是一种与长期资金相对接的资金。提供过桥资金的目的是通过桥资金的融通, 达到与长期资金对接的条件, 然后以长期资金替代过桥资金。

市场上利用过桥资金融资的业务种类繁多, 这些过桥资金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期限短;二是含金量高;三是资金回报高;四是风险较容易控制。

二、过桥资金的主要用途

1.“还旧借新”资金拆借业务。

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需续期, 但又没有资金归还时, 必须临时拆借资金, 归还老贷款, 再贷出新贷款, 用以归还临时拆借的资金。做“还旧借新”资金拆借, 风险很大, 风险点在于银行很可能收回贷款后, 不再发放新的贷款。

2. 过桥贷款业务。

过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 由于暂时没有能力运作, 于是找金融机构B协商, 由其帮助发放资金, 等金融机构A资金到位后, 金融机构B则退出此业务。这笔贷款对于金融机构B来说, 就是过桥贷款。

3. 注册资金融资。

注册资金融资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很普遍, 如果想注册一家大型的投资公司, 又无法筹措足够多资金, 那只好选择融资去注册。即便是注册100万元注册资金的公司, 因要从银行取出现金, 然后存入银行, 取现的手续也是相当麻烦。再加上工商、税务、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手续也相当多, 所以, 一般人都选择专门从事这一行的中介去操作。

此外, 企业在大小非减持、管理层收购或股权收购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桥资金需求。

三、利用过桥资金进行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1. 承债式股权转让。

例1:青山公司将其全资子公司绿源公司转让给宏达公司, 股权转让合同约定股权转让款为2 000万元, 绿源公司的所有债务由其原股东青山公司承担, 债务额度为500万元。青山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800万元。

税务机关认定的青山公司股权转让所得=2 000-800=1 200 (万元) , 但因为青山公司还要负责承担500万元的债务, 其得到的实际股权转让所得=2 000-800-500=700 (万元) , 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 多缴纳企业所得税125万元 (500×25%) , 而绿源公司因其债务500万元以后无需支付, 则又实现了500万元所得额, 绿源公司需要缴税125万元。

因此, 以上股权转让合同存在多缴税款的税收风险, 青山公司在转让股权时可以利用过桥资金, 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第一步:青山公司将资金500万元借给绿源公司, 绿源公司将其偿还给债权人。这样绿源公司的债务就更换了债主, 即由欠其他公司的钱改为欠青山公司的钱。

第二步:青山公司筹集过桥资金500万元, 投资于绿源公司, 青山公司持有绿源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变为1 300万元 (800+500) 。

第三步:绿源公司立即将500万元归还给青山公司, 青山公司将500万元过桥资金归还资金来源方。

第四步:青山公司转让绿源公司股权, 此时股权转让所得=2 000- (800+500) =700 (万元) 。

通过以上过桥资金的运作, 将标的公司绿源公司的债务转化为青山公司的持股成本, 实现减少税负的目的。

自然人股东转让其持有的股份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7]244号) 已经明确了其处理原则, 即:股权转让所得=股权转让金额+应收债权-应付债务, 因此自然人股东转让持有的股权, 不用像以上案例那样进行操作, 可以直接进行处理。但是国税函[2007]244号文件不能解决的是被转让标的企业的债务由于不需要偿还了, 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而被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从标的公司的角度出发, 仍然需要进行以上操作。

2. 化借款损失为股权转让损失。

例2:飞腾公司借款800万元给关联企业荣盛公司, 荣盛公司资不抵债即将破产。企业对外直接借款造成的损失在税务上不允许扣除。由此企业将缴纳所得税200万元 (800×25%) 。

此时企业可以利用过桥资金进行操作, 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筹集过桥资金800万元追加投资给荣盛公司。

第二步:荣盛公司将此笔资金800万元, 归还给飞腾公司, 偿清债务。飞腾公司再将此资金归还提供过桥资金方。

篇12:过桥的日记100字

小猴和猴妈妈一起去摘桃子,它们走到了独木桥边,看到对面小兔背着书包也往独木桥走来,怎么办呢?

这时候小免子想了想,就让小猴和猴妈妈先过来吧!再它自己过去,这样就不会碰到一起了,也不会掉到河里了。小猴和猴妈妈高高兴兴的先走过桥来,接着小兔就飞快的走过桥上学去了。

篇13:过桥的日记100字

今天,小兔子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上学。

它走到独木桥边,看到河对面有猴妈妈带着小猴去摘桃子,它们也想去独木桥。小兔子要让它们先过桥,猴妈妈夸小兔子真有礼貌,等猴妈妈和小猴过桥后,小兔子走过独木桥高高兴兴的去上学了。

篇14:《兰兰过桥》的教案

2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写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为兰兰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两种新型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型桥梁的神奇,使用与携带的方便,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文中运用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样子,通过对比喻句的朗读、感悟,明白了桥的形状奇特和使用方便。惊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轻巧、又平又稳等词使学生感悟到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奇妙享受,让他们有要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板书:桥)记得这个字吗?谁能来读一读(齐读:桥)

2.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看到过的桥吗?提示:先说桥的样子,再说桥是用什么造的。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也给我们介绍了几座有趣的桥。(板书课题:兰兰过桥)谁能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前鼻音:兰读到位:兰兰(第二个兰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句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把你最喜欢读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地方请同桌跟着读一读,读得不好的地方也请同桌教他读一读。

3.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句子,你能读好它吗?(课件出示句子)从个别读到集体读。(随机正音)

a、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b、爷爷告诉她,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的。

c、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d、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正音,理解:桥梁工程师、桥梁专家)

2.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字宝宝和词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见面了,快去打声招呼吧!

3.拼音宝宝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还认吗?请小老师领读。

4.再轻轻读文,说说:为什么称爷爷是个桥梁专家?(板书:神奇)

5.爷爷带兰兰看了几种神奇的桥?(板书:潜水桥、塑料桥)介绍潜水桥的是哪些自然段?写塑料桥的呢?

6.让我们跟着兰兰,先去看看潜水桥吧!

四、学习“潜水桥”

(一)品读1--4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边读边找出兰兰过桥时不同感受的词。

2.交流板书:吓、惊奇能说说理由吗?

3.重点感悟惊奇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潜水桥的样子)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里

(2)用玻璃砖制造

(3)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揣摩潜水桥长、高大、结实的特点)。

②、用我们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读好比喻句。

③、潜水桥还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

④、看到它的样子就觉得惊奇,那么走在潜水桥上更觉得?(神奇、与众不同)请找出文中的词句来说说。

a、说说大大小小的鱼和各种各样的船会有怎样的鱼和怎样的船?让你读懂了什么?

b、把驶过来划过去改位驶过来驶过去或划过来划过去可以吗?为什么?

c、假如你就是兰兰,站在这样的潜水桥里会说些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好第四自然段。个别读--女孩子读……齐读。

那么塑料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重点观察坐”与座中人的捺变成点后的位置。

“坐”①、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②、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③、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座”:广字头中的撇要长,让“坐”字往里躲。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小火车朗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听写词语:让座、请坐、兰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

3.朗读第1―4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5--9自然段。

1.见过了潜水桥,让我们跟着兰兰再去看看塑料桥吧!

2.自己读读7.8.9自然段,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先说样子,再说走在桥上的感受)

3.交流反馈:

(1)架在小河上

(2)用塑料管子制造

(3)折叠起来像雨衣一样大小。

4.塑料桥神奇在哪儿?能读好塑料桥给兰兰带来的又平又稳的感觉吗?

5.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你觉得塑料桥还有什么优点?

6.交流并出示句子: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塑料桥很轻巧、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这桥一会儿是一座桥,一会儿自动叠起像一件雨衣,真像变魔术一样。)

(2)比较句子:、

a、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桥。

b、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要求学生初步明白薄和轻巧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轻巧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了解塑料桥不同于潜水桥的特点。)

(3)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7.8.9自然段吧!

三、复述课文

我们跟随着兰兰见过了潜水桥和塑料桥,现在,你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桥,向同桌介绍介绍它的特别之处吗?(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读懂第10自然段

①、这些桥梁可真有趣啊!难怪课文说……(出示: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

②、一起用咱们的朗读来夸夸兰兰的爷爷,你还想怎么夸他?(不愧是桥梁专家)

③、小朋友,未来的桥还会是什么样呢?

五、指导写字

1.扩词--带、()、()

急()、()、()

2.仔细观察:“带”字的秃宝盖在横中线上面一点,“巾”的横刚好写在横中线上。“急”字的心字底写得宽些,注意三点的不同位置。

作业

设计一种未来的桥,自己动手画一画。

兰兰过桥潜水桥塑料桥……

教学反思

《兰兰过桥》这一课文章较长,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朗读,必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当“小小解说员”和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通过教学可以感觉到,整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情。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在朗读感 悟中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

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造成站起来什么都不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的情绪。

篇15:过桥的散文

在归还出借人借款时, 如果股东将公司资金先转入自己的名下, 以股东自己的名义归还出借人借款的, 这时公司账面反映为对股东的应收款。但对于账面有对股东的“其他应收款”是否确认为抽逃出资, 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正常业务往来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就不能认定为抽逃出资, 如果不是正常业务往来形成的款项, 即使账面反映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上也可能构成抽逃出资。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 如果发现公司账面挂有对股东的应收款, 应当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后才可以确定其性质。

在归还出借人借款时, 如果股东将公司资金直接支付给借款人, 则账面反映为对该出借人的应收款。既然公司借款给股东是公司依法享有其财产所有权的体现, 公司借款给其他人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仅仅从账面所反映的应收款情况, 注册会计师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过桥借款”或抽逃出资, 应当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才可能发现问题。

股东以“过桥借款”在履行出资义务后, 将公司资金直接或者间接的归还给出借人, 可能涉及抽逃出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根据公司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审计报告是工商年检必须提交的资料之一, 是否存在出资瑕疵是工商年检的重点, 也是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尤其应当关注“过桥借款”所形成的债权, 实施充分的审计程序以发现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首先, 要注意检查出资日后一段时间内的大额付款, 以发现“过桥借款”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或预付账款借方余额或者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或者其他应付款借方余额等 (以下称应收款) 。应当采取以下审计程序:

1、取得出资日后一段时间的银行对账单, 检查其较大额付款的内容, 特别是与股东缴存款项金额相等或者相近的付款的内容, 与日记账核对是否一致, 对应科目是否正确并已经在对应科目的账簿上反映。

2、检查付款凭证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企图隐瞒归还“过桥借款”的应收款。例如某公司将支付给A单位的100万元款项串户记在应付账款 (或者预付账款等科目) ——B单位的账户中, 企图隐瞒将资金出借给A单位的事实。

3、查看应收款收回的记录, 检查收款凭证的内容, 以发现故意以收到的其他单位的款项串户记为该应收款的收回。例如某公司将收到B单位的100万元货款串户记在其他应收款——A单位的账户中, 企图隐瞒出借给A单位的资金尚未收回的事实。

4、如果是以取现金方式形成的应收款, 应该向银行查询取款人名称, 与账面核对一致。例如某公司股东取走现金50万元, 但是现金支票存根上的收款人写为非股东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通过以上审计程序, 合理保证应收款与会计凭证一致。如果公司在出资日后较短时间内有大额支付行为的, 或者账面反映有对股东或者其他单位的异常应收款, 视大额支付款项或者应收款余额是否与出资额相同或者相近, 应收款形成时间是否与出资时间相近等因素判断是否存在“过桥借款”。

其次, 检查款项支付的依据, 包括股东会决议、借款协议等, 如果借款协议有收取利息的约定的还应当检查收取利息情况。如果该应收款由股东会决议的, 并且借款协议齐全、按照借款协议按时收取利息的, 可以确定该应收款是公司的正常出借业务, 否则应当将其评估为存在“过桥借款”风险。

再次, 对于评估为存在“过桥借款”风险的应收款, 应当采取询问股东、询问公司其他有关人员、发函询证等审计程序。例如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系向公司供货商A单位借入, 验资后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将100万元资金分次支付给A单位, 其后有数次收到采购货物和支付货款的业务记录, 期末预付账款——A单位借方余额为100万元左右, 表面上看似乎是正常的预付货款余额, 实际上是“过桥借款”, 可以通过函证审计程序予以发现。但是实践中“过桥借款”当事人之间往往会串通舞弊, 导致“过桥借款”形成的应收款函证程序的无效,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对方单位的审计报告, 将公司的应收款与对方单位审计报告上的对应科目数额核对;如果没有审计报告的或者审计报告上未反映该应收款的, 对于比较明显的或者评估认定为“过桥借款”的, 原则上应当要求查阅对方单位的相关账簿凭证, 如果对方反映的应付款数额一致的, 则可以初步确认该应收款是正常的, 否则可以确认为“过桥借款”。

如果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的, 例如注册会计师认为必须查阅对方单位的相关账簿凭证却因为主客观原因无法查阅的, 应当视具体情况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甚至拒绝出具审计报告或者解除业务约定。

对于充分实施了审计程序并且确定为“过桥借款”的应收款, 应注意被审计单位是否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披露。如果披露充分的, 应当在强调事项段加以说明;如果没有充分披露的, 应该视具体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但是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说明原因时应当注意不要对“过桥借款”的法律性质作出判定。

摘要:本文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的遇到的“过桥借款”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过桥借款”的表现形式, 提出了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对“过桥借款”问题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过桥借款,股东,出借人

参考文献

篇16:描写过桥米线的作文

过桥米线的看相很好。金灿灿的鸡汤上躺着牛肉片一类的作料。下面是美味的米线。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

过桥米线不仅看相好,做法也十分简单:

把牛肉片,鱼肉片,鸡肉片,菠菜叶,豆芽,鹌鹑蛋等等食材放在小碟子里。待鸡汤上来,把这些菜料放入鸡汤里温熟。最后再放入米线,一碗香喷喷,金灿灿的过桥米线就大功告成了!

听说过桥米线还有一个传说呢!

从前,云南蒙自一位秀才为了应考,他把自己关在南湖中的小岛上,日夜攻读。妻子每天给他送饭,因路远饭菜常常凉了,秀才便不爱吃。怎么办呢?一天妻子炖了一只肥母鸡,她用土罐盛了鸡汤,带上秀才爱吃的米线和佐料,用竹篮装了送去,当她端汤罐时,手被烫得缩了回来。原来,鸡汤上飘浮着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温度。于是,她把佐料放入汤内涮烫,再放入米线。秀才吃得热乎乎的,味道也觉着格外鲜美,对妻子大加赞赏。因为妻子送饭必须经过一桥.秀才便笑着对妻于说:“就把你今儿做的美餐叫做过桥米线吧。”从此,过桥米线便在民间传开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过桥的散文】相关文章:

过桥资金的风控要点05-22

儿童睡前小羊过桥的故事05-28

小羊过桥教案04-21

兰兰过桥04-27

小动物过桥05-20

过桥米线05-17

过桥资金借款合同04-16

列车过桥问题答案04-23

黑熊过桥想象作文04-23

小动物过桥教案04-26

上一篇:社区环境卫生整治下一篇:一个人的西行高原首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