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2024-05-26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精选九篇)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1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谣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的暖味性(A)之乘积成正比,即R=IA”。此公式表明,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暖味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显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安全管理部门保持“沉默”□或“冷淡”□,而不是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实际上是助长了谣言的盛行。谣言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信息不足,但在更多场合下,它不是信息沟通的科学方式。它往往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正因为它是公众感兴趣的问题,而且是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所以人际传播成为谣言迅速蔓延的主要媒介。谣言的效应多数是消极的。由于其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大量的不实之词在传播过程中常常被夸大、被扭曲,如果信息涉及的对象是个体,那么这种虚假信息就会伤害个体形象;如果涉及对象是群体、社会,特别是涉及到人们切身利益或生命安全,往往就会使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紧张感和不安全感,从而造成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由此可以看出,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如若缺席,会导致谣言盛行,影响公众理性判断,不利于社会稳定,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进行引导。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

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效果来讲,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安全管理部门都必须主动应对,让公众尽快了解事实真相,重建社会正常秩序。

首先,从公共安全角度来看,引导社会舆论是政府安全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极易引起公众恐慌,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局面,此时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的舆论引导就更为重要、更为关键。报道社会事实,必须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及时给公众正确的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将突发公共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社会生活中,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角度来看,突发公共事件表现为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遭到破坏或发生断裂,这种恒常性的破坏和断裂,使得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社会或价值观念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情)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的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而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将公众所需求的信息如实告知。因此,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如果保持沉默,不告知公众渴望获得的事实真相,就是失职的表现。

其次,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信息时代的到来已不容许政府安全管理部门采取封锁信息的办法。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和负面性,有些地方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常把这些事件看成是与其工作业绩评价攸关的大事,往往有掩盖和不欢迎舆论的倾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已日益呈现多通道、全方位的特点,特别是手机、网络等非传统媒介的出现与快速普及,更是将世界带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这使得公众可以获得信息的速度、数量、倾向、覆盖面都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任何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公众都可能得到大量的相关信息,借助新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及价值取向来衡量信息、取舍信息甚至是制造信息。这在激发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热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为谣言和不良信息的滋长创造了环境土壤。显然,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要封锁消息已经不可能,当人们无法从主流媒体获得信息的时候,往往只有转向人际传播、区域传播或网络传播。而正因为真实信息、正面舆论与歪曲信息、误传信息、误导舆论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传播先机在谁手中,是否针对公众的心理特点解疑释惑,就成为舆论导向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如果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声音缺失,那么各种失真的声音就会变成强势的声音。在信息时代应对公共安全危机,需要一种全新的机制和思维。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考虑报与不报已没有意义,而应该考虑如何报及如何引导的问题。

再次,从公众知情权角度来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可以选择最佳报道时机但不能保持沉默。众所周知,知情权是一个法学概念,有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在现代社会,知情权是公民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将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用宪法加以确认,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前提。尤其是随着人类进入以因特网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只有保持系统之间的信息自由流动,让公民充分行使其知情权,才能不断增强公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抵御各种风浪的冲击和考验。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社会公众作为信息接受主体具有对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突发公共事件参与主体对事件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公众是以切身的感受和非常现实、具体的利益得失来面对这场公共事件的。公众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形成原因、解决方式、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诸多情况都具有知晓的权利,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引导的方式

就突发公共事件而言,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的舆论引导有利于相关部门重视事件,及时采取措施督促、预防、整改、治理,减少事件发生频率。并且由于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通过社会舆论引导,让公众尽快了解事实真相,培育公众健康心态,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及时告知讯息,让公众尽快知晓事实真相。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面对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安全管理部门仍是最有掌控能力的权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布正确信息,说明实际情况,对于制止不良传闻,以正视听,缓解公众的恐慌心理是非常有效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此时,如果进行了正确引导,舆论就有助于事件的解决,而如果引导不善,舆论就有可能形成阻力。在这个阶段的报道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危机事件零散的信息,还要随着事态的进展,在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向公众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时报道对事态发展趋势的估计。应特别注意抓取突发公共事件中最具有舆论价值的组成因素,找到事件起因,从而防止突发公共事件局面失控,或尽可能减少损失,引导社会秩序理性、健康发展。而对于事件的严重性,除了死伤人数、财产损失等报道外,事件景象的描述报道要适度、冷静、客观,一般不应过于渲染。对于将突发公共事件娱乐化的做法要坚决摒弃。

第二,在突发公共事件发展中,减少负面影响,培育公众健康应对心态。对公众的行为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尽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在突发灾害性事件中,媒体应该成为在政府和公众间沟通情况、传达意见的载体,传达政府给公众的意见和指导,让公众能够正确面对事件,能够听从指挥、临危不乱,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承受力和实际的预防和自救能力,并且给社会各方面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帮助公众尽快恢复正常心理。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和媒体开展舆论引导、监督时,绝不是为曝光而曝光,而是出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告诫人们汲取教训,最大限度地防止突发公共事件后果进一步恶化,唤起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公众健康应对心态,这才是舆论引导、监督的真正初衷和归宿。

第三,在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重建社会秩序,引导公众走上正常轨迹。通过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让公众、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采取恰当的做法从而减少损失;或是引起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再思考,让公众对事件更加警醒,从而减少或是完全防止事件的发生。加强全社会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控制预警系统。通过各种媒体普及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的自我保护知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等对成员进行定期的危机培训、针对专业人员的专项培训、职业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模拟演练、一定范围内的公众参与性仿真演习,培养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本领,提高公众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培养专职队伍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各类专业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自我保护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当真正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才能从容应对,更快更好地控制危机事态,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2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适用范围

(五)审批及修订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其职责

(二)应急现场指挥组

(三)应急信息保障组

(四)应急技术组

三、事件分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三)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四)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四、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

(二)坚持以人为本

(三)坚持统一领导

(四)坚持平战结合

五、应急响应

(一)先期处置

(二)信息报送和处理

(三)协调和指挥

(四)污染处置

(五)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和消息发布

(六)污染跟踪

(七)调查取证

(八)结案归档

六、附图

(一)环境污染事故报告程序图

(二)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流程图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规范和强化全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综合应对能力建设,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我县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将突发危机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浙江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本预案。

(三)指导思想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规范和强化本县环境保护机构应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以环境污染事故侦检、善后工作为重点,形成本县环境保护机构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协调一致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四)适用范围

凡属XX县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具体包括:

1.危险化学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

2.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他严重污染事故;

4.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5.其他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

(五)审批与修订

本应急预案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根据实施具体情况需修订的应报县政府批准,本预案由XX县环保局负责解释。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其职责

1.成员

组 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环保局长、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县安监局局长

成员:县环保局、县经贸委、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电信局、县供电局、县机关事务局、县气象局、县旅游局、县供销社等部门分管领导及有关乡镇主要领导。

2.职责

提供和解决处置应急事故所需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统一协调,做好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和技术准备;建立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组,提供科学决策意见;减少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建立健全我县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档案,组织监察和监测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负责与上下级的报告、指示和协调工作,统一对外发布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县应急现场指挥组、应急信息保障组、应急技术组。

3.成员单位职责

(1)县环保局:履行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调;负责组织协调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负责组织协调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监测和实时报告;对事故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的处置提出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防止污染扩大。

(2)县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物资保障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具体参照《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物资能源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实施。

(3)县安监局: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贮运中发生泄漏等造成的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按照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负责组织本县的危化品专业技术人员或邀请省级安全生产专家到场,对本预案提出适用范围内的事故应急处置和抢救救援实施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派员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置。

(4)县公安局:负责组织协调剧毒危化品生产、经营和贮运中发生泄漏等造成的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维护和交通管制以及警戒区内群众疏散等工作,保障现场治安秩序稳定,协调县消防大队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和抢救救援。

(5)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6)县财政局:为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供经费保障。

(7)县建设局:负责组织协调城市供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燃气等领域造成环境污染,致使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重大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8)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通航河道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相关工作;负责协调组织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交通运输工具。

(9)县水利局:负责事故发生时的水源供给保障和协调工作,帮助、指导事发地保障水利设施安全,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0)县农业局:负责组织专家对本预案适用范围内的事故造成的农业损失提出处置意见,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1)县林业局:负责组织专家对本预案适用范围内的事故造成的林业损失处理提出建议,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2)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对本预案适用范围内的事故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提出处置意见。

(13)县旅游局:在旅游景区景点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负责采取措施,疏散和撤出旅游团体和个人,禁止旅游团体和个人进入。

(14)县气象局: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并提供气象要素变化预测意见。

(15)县电信局:负责保障应急处置的通讯畅通。

(16)县机关事务局:负责应急处置的后勤保障。

(17)县供电局:负责保障应急处置过程中电力安全和电力供应。

(18)县供销社:负责组织协调化肥、农药品运输、经营、储存中发生泄漏等造成的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二)应急现场指挥组

1.人员组成

现场指挥:县公安局分管副局长

副 指 挥:县环保局分管副局长、县安监局分管副局长

成 员:县经贸委、县卫生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供销社、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旅游局分管领导以及县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2.职责

调度人员、设备、物资等,组织应急小组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小组展开行动;通知监测站按照“应急监测预案”进行监测分析,确定污染程度;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并参考技术组意见,确定事故处置的技术措施;指挥各小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指挥污染区域的警戒工作,指挥污染物的处置工作;负责现场调查、事故处置、调查取证、形成报告;负责对外协调沟通、事故分析、信息上报等工作。

(三)应急信息保障组

1.成员

组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

成员:县环保局、县机关事务局、县交通局、县电信局、县供电局、县气象局分管领导

2.职责

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负责提供和解决处置应急事故所需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以及确保应急处置现场供电、通讯畅通,提供处置事故需要的气象数据资料;负责与上下级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报告、指示和协调工作,统一对外发布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

(四)应急技术组

1.成员

组 长:县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

副组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县环境监测站站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及安监局、农、林、水利等有关部门专家、危化品处理专家及技术人员。

2.职责:制定现场监测方案,及时提供污染监测数据,负责确定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术方案,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决策意见。

三、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Ⅳ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的环境污染事故;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环境污染事故;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

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3.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4.高致病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造成的特大泄露污染事故。

5.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灾害。

6.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00立方米(幼树25万株)以上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500亩以上,属其他林地3000亩以上的事件。

(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的环境污染事故;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3

关键词: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论;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语意见的趋势愈见明显。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理性正面、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能正确引导公众参与社会事务、促进事态良性发展,促进形成民主开放的话语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消极负面的网络舆论,将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当中,网络舆论的匿名性、盲目性、暴力性特征更为鲜明,其负面影响也尤为突出。

第一,网络舆论诚信缺失引发社会动荡。出于网民失衡失准情绪的发泄,网络谣言盛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匿名性与传播的及时性更是助长了谣言的影响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公共舆论,具有离散性、隐蔽性、独立性等特征,加上个人认知能力的差异,其向社会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背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扩散,其传播范围更广泛、速度更迅速、路径更复杂,影响力、破坏力也更大。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灾害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对信息、真相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平时,人们更加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以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与个体应对。在未知因素增多而人们急需信息的情况下,谣言便乘机产生并得到迅速传播和蔓延。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情境,成为谣言的加速器,不仅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更是混淆了社会舆论视听,加重了恐慌。

第二,舆论审判干扰司法公正。“舆论审判”,即舆论超越司法,对案件的定罪量刑,表达倾向性意见,影响司法活动的行为,本质上是对法律适用程序的肆意扰乱。部分网民为了营造舆论攻势和舆论浪潮,违背真实性原则,故意制造“卖点”小题大做,看似“舆论监督”,实则是“舆论进攻”,以“绑架”或“胁迫”司法机关,以达到目的。司法案件中,网民借助网络推手以求把问题搞大,网络推手利用维权事件进行炒作,网络舆论常常以“网络围观”的方式制造舆论审判,给司法部门依法审理设置障碍,诸如湖北巴东邓玉娇案。同时,此类事件往往能很快从一个城市迅速扩散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领域迅速蔓延到另一个领域。最为典型的是厦门PX项目迫于舆论压力被迫取消后,类似的环保事件连续在全国多个城市、多个行业发生,最终以网民的胜利告终。

第三,“人肉搜索”摧毁伦理道德体系。“人肉搜索”,是运用互联网的聚合效应,变传统的依靠程序或资料库为网民亲身参与,利用各自的资源、知识、经验、信息等获得问题答案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颠覆了网络匿名特点,使个人信息变得公开透明化。一方面促使社会不公平、不规范现象在网上公开,引发社会谴责,以弘扬正气、彰显正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引导和监管,一旦行为主体缺乏正义感,丧失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就会背离伦理道德,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甚至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陷入违法的境地,给他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打击和伤害。同时,网上所聚集的负面信息,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社会恶性危机的“假相”。哪怕是一点事情,一点问题,通过网络的聚合、聚集,问题被不断放大,危机被有意强化,使人们产生一种恐慌,而事实上这种恐慌往往是网民在信息中的自我恐吓。

第四,话语暴力从虚拟空间向现实社会蔓延。网民的急剧增加,加之部分网民素质不高,心智尚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和情绪宣泄,导致其在分析社会问题时角度较窄,在表达方式上采取较为偏激的方式,缺乏理性和说服力,导致“话语暴力”充斥在网络空间中。实践中,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负面舆论,会在网民的协同作用下形成情绪共振和意见共鸣,继而迅速升温。很多网民便会受到网络舆论的情绪暗示和意见感染,坠入“沉默的螺旋”,而随着进入的人越来越多,负向舆论越发聚集,就会出现十分可怕的舆论“雪崩”现象。在涉及大多数人的公共突发事件当中,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群体状态下的情绪会很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剌激和干扰。再加上部分特殊情况,比如弱势成员的悲惨遭遇则更容易导致愤怒增长。近几年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性都是运用现代传媒动员和组织起来的。各种矛盾、问题、利益交织在一起,事件本身更混杂着合理要求和不法行动、无理要求与非法行动,如处理不当,局部问题将会影响全局,形成社会暴力的源头。

第五,“舆论混杂”曲解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作为难以把控的民间口头舆论和自媒体舆论构成的“社会舆论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這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且人民群众总是关注那些刚刚露头的、关系自身利益的、普遍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和重大社会动向,因而民间舆论场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往往成为社会的“风向标”。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形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等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我国社会价值失落、价值扭曲、价值混乱、价值多样和价值错位等现象比较突出。网络舆论能够借助某些社会思潮和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和干预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影响、效果,影响和干预着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着一种曲解核心价值、丑化现行体制的文化样态。

舆论具有动态性,公共事务时时都在发生,因此决定了公共舆论也是每天每时随着产生。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对公共舆论的变化进行全天候的了解,对重要的公共舆论做出及时的反应。现代技术加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高效及时的对公共舆论进行管理关系着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关系着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是对于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美]李捽曼.公共舆论[M].译者:阎克文,江红.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一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贺文发,李烨辉.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4

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热门话题。突发公共事件中,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以其自身接触面广, 信息来源渠道多, 接受信息迅速高效, 辐射渗透能力强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引导和疏通作用。如何正确报道突发公共事件, 充分发挥大众媒介作为社会信息枢纽的作用, 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沟通情况, 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 健全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及时传播信息, 正确引导舆论。及时的信息发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近年来, 各地方、各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置工作越来越重视, 处理得也越来越专业, 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经验。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相关责任部门要求第一时间争取主动权, 起到主导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反之, 滞后的信息发布, 即使是事实, 其可信度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 各级新闻主管部门及时主动发布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及时主动发布信息

(一) 及时

及时就是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抢占舆论制高点, 争取舆论主动。国外学者作过一项实验, 受众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 要想得到有效清除, 至少需要数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可见第一信息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掌握了最权威、最全面的资讯, 也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进行了处置。但最后还是不能让群众满意, 甚至造成误解, 实在非常可惜。原因就在于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正面的信息, 使得各种小道消息、负面消息有了活跃的空间。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信息时代, 信息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以前在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 影响通常是局部的, 而现在小事情, 稍有疏忽就可能是全球性的影响, 人们很容易从媒体, 包括境外媒体、网络和其他通信工具中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封锁消息往往是徒劳的, 而且会让谣言、错误的信息和观点占领传播媒介阵地, 在公众中制造混乱, 被敌对势力所利用。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传播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想在互联网时代封锁公共事件的消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 现在国内、国外门户网站都有24小时即时扫描搜索的软件, 一有抓眼的新闻就立即抓取到自己的新闻页面。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新型传播形式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 传统的“内紧外松”的宣传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中, 一定要在“及时”这个概念上加上“争分夺秒”的操作程序, 非如此不足以在网上取得话语主导权。

(二) 主动

无论是政治性突发事件, 还是自然灾难和重大责任事故, 都因其严重的破坏性后果, 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很容易激起公众的新闻欲望。许多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实例反复印证了一点:权威信息“缺位”, 主流媒体就会“失语”, 最终的结果就是把舆论主导权和制高点拱手相让给小道消息。在信息传播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人们并没有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可是在信息时代, 面临突发事件, 权威信息“缺位”, 主流媒体“失语”, 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十分严重。从整体和长远看,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政府和主管部门最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 失去的是权威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在最该出声的时候不出声, 失去的是公信力。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在主流媒体上看不到、听不到, 人们就会去找小报小刊。突发事件关键时刻, 小道消息四处泛滥, 小报小刊捕风捉影大肆炒作, 会给社会秩序造成很大冲击, 久而久之, 原本应发挥舆论主导作用的主流媒体的受众就会萎缩。反之, 主管部门主动发布权威信息、主流媒体及时、准确报道事实真相, 小道消息和谣言就没有空间和市场了。

因此,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道渠道的畅通,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制度, 切实履行新闻发布责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 稳定公众情绪,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 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为积极稳妥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摘要: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媒体的不准确报道, 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为积极稳妥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篇5

正确理解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和新闻媒体可以说是一对“欢喜冤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但有时又会产生矛盾。政府工作需要通过媒体来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媒体也对政府部门丰富的新闻资源更欢迎。同时,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监督力量,有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的义务。面对媒体有失客观的负面报道时,有些政府部门无疑会感到愤怒和委屈。其实,政府部门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只要从大局出发,把握住了相互需求,相互体谅,努力实现双赢,很多方面会取得一致。如果我们只考虑自身需要,不考虑媒体和群众需要,强硬要求发布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不准发布不利消息,不仅会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群众的反感,也违背了政府执政的基本原则。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政府部门通过对外加强沟通合作,对内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媒体应对的能力,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争取社会舆论的主动权。对外沟通合作要求有关部门要善于和媒体搞好关系,要以交朋友的态度,以诚相待、主动沟通、加强联系,通过媒体来促进政府的工作,以新闻的形式来达到宣传意图,有效扩大正面评价,及时化解或减弱负面评价,塑造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优化政府工作的外部环境。常态工作中的媒体应对。一是搭建与媒体的互动平台,定期发布消息,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实现双赢。建立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主动、诚恳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充分向媒体提供政府工作信息,达到实现政务公开和占领舆论阵地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工作的需要举办见面恳谈会、听证会等,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倾听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做好舆论引导的策划。在新政策、新规定以及工作推进中的新举措出台前,预先制定舆论引导的工作方案,以保证舆论引导在前。根据政府工作进展,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舆论引导,既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又避免引起媒体的负面炒作。

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媒体应对策略。处理突发事件媒体舆论应对的策略主要在于,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快速收集事件信息,发布官方信息,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其中,在信息发布上主要体现三说原则,即抢先说、不断说、统一口径说。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舆论应急预案,主动联系媒体,力求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及时、坦诚表明官方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引导受众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平息萌芽中的受众非理性舆论压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恳谈会、听证会等互动形式,及时答复来自媒体的各种质询,有针对性地向媒体做好说明解释,不给媒体进行炒作性报道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组织正面宣传,树

立正面典型,引导媒体和公众更多地关注正面信息。对内强化自身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为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性事件,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也为企业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提供了原则指导和法律依据。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备受社会舆论关注,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引发媒体关注并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为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企业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既是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突发性事件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结合建筑企业实际,突发事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按照发生原因和性质划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施工生产中发生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征地拆迁矛盾、经济纠纷或刑事案件;企业管理中发生的劳资纠纷、农民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职工队伍中发生的群体性恶性上访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食物中毒、公共卫生等方面问题;政府部门追踪检查或通报批评的问题;其他负面新闻,等等。其中,除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因素外,其他突发性事件都有可能对企业构成舆论危机。突发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突然性。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及危害程度等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如缅甸遭到强热带风暴袭击;二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如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事故;三是因人们自身存在的知觉盲区而爆发,如“甲流”蔓延。

破坏性。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往往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标志,既有直接的破坏,也有间接的长期的破坏,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幸存的灾民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

紧迫性。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持续性。就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还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如果处理不当,一个突发事件会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

可控性。就是突发事件爆发后,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掌握突发事件爆发的一般规律,冷静分析,果断处理,就能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应对突发事件原则

首先,领导重视是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的关键所在。企业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管理者的责任,高度重视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把它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范畴,提出具体要求、作出安排部署、加强指导帮助、狠抓责任落实,构筑坚实有效的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屏障。企业领导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通过各种新闻发布形式,积极主动、富有创意地开展工作,纠正各种传闻和各种疑问,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其次,建立应急预案是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的制度保障。凡事预则立,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把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纳入企业风险管理范畴,建立防范机制,健全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梳理出企业舆论危机应对的主要内容,制订企业突发性事件舆论危机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召开突发性事件舆论危机应对培训、研讨、交流和论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危机的处置能力。

再次,正确引导舆论是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的基本要求。在突发性舆论事件中,媒体和受众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成为社会公益和权利表述的代表。只有提供客观、真实的材料,积极引导舆论,才能改变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向员工通报情况,不欺上瞒下,保证提供正面一致的解释说明,才能消除内部与外部由突发性事件直接引发的信任危机。要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做到信息准确、客观披露、沟通及时、态度诚恳,努力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准确地引导新闻舆论,最大限度地减小事件危害,尽快平息事态,促进事物向良性方面发展。

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建筑施工企业尤其像中国中铁那样庞大的中央企业,下属成员企业几十个,目前在建项目上万个,仅就国内建筑市场来说,工程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且施工区域相互交融,或联合承建,这种发展规模,体现了各成员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但隐含突发性事件及其舆论应对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各成员企业在舆论应对中,深受因地域限制反应不及时、情况不熟工作难以开展、资源有限公关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制约,压力很大。

为此,必须统一领导,分级处置。发生一般性突发事件,项目部及事发单位应及时向上一级报告,按照上级要求应对处置;发生较大突发事件,二级公司宣传部门有关人员必须迅速到位,指导事发单位进行现场舆论应对处置工作;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必须迅速报告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有关领导及党委宣传部,股份公司和二级公司宣传部相关人员必须迅速到位,指导事发单位开展现场舆论应对处置工作。事发单位要主动加强区域联系,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做好应对处置工作。

同时,还要主动沟通,引导舆论。当事单位要积极取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媒体尤其是中央和省部级主流媒体支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新闻渠道畅通。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要主动出击,积极与主流媒体沟通交流,发布新闻,引导舆论,控制舆论,不说谎、不诡辩、不掩饰,及时给社会大众全面、真实的信息,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重视网络媒体,关注相关

报道

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在很短时间内引起新闻媒介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对企业的社会信誉带来极大的冲击。对此,除了利用各种手段加以应对之外,企业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建立高效有序的沟通体系,对知名的门户网站以合作、沟通的方式,尽量减少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过于开放式的尖锐的负面引导,有步骤地释放一些正面的声音。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要加强对网上热点问题的监控,通过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平台,及时捕捉敏感信息,掌握社会动态。特别是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及时进行网上舆情跟踪分析,随时为领导了解情况、提供舆论引导的决策服务。

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谣言止于公开,信任源于透明。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既可以占领舆论制高点,又可以占领道义的制高点,树立企业以人为本、高度负责的良好形象。

及时回应虚假信息和社会关切。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除了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外,还要对信息披露后出现的质疑、谣言、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及时给予积极回应。

组织力量正面引导舆论。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释疑解惑、说明真相,企业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评论队伍,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正面舆论引导,通过主动设置议程来影响社会舆论走势,而开展网评也是适应网络特点、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

加强协调形成引导合力。当出现突发事件、需要进行舆论引导的时候,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省内网站与省外网站总是很难“同频共振”,发出共同的声音。企业除在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通稿外,应主动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沟通,加强各有关方面的联系协调,共同参与引导舆论,尽力减轻负面舆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万全)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7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传播,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改革, 并处于复杂的调整与磨合阶段。随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也逐渐呈现出来。而在这些事件中, 微博舆论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网络时代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 微博通过转发、评论、链接等多种手段,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公共话题, 在引导舆论走向的同时, 对受众的行为及想法产生一定的干预及影响作用, 展现了极其强大的传播及舆论导向作用。

一、微博舆论的概念及其特征

从广义上分析, 微博舆论指的是微博用户将对舆论问题的意见反映在微博中的综合, 狭义上则是指在微博媒介中, 用户针对舆论问题, 在经过一定的讨论、争辩及融合后, 消除了个人意见差异, 形成了反映大多数公众看法的统一意见。微博用户作为微博舆论的主体, 与舆论问题具有相关性, 且具备自主思考能力及表达自身意见的能力。而微博舆论的客体则指的是微博媒介或现实社会中的公共问题及事物, 与公用利益紧密相关, 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公共生活秩序及公共事业, 能充分引起微博用户的参与及讨论。微博舆论存在于公众的意见之中, 微博用户发布的微博、评论与转发的其他微博, 以及关注有关微博用户等, 均为表达自身意见的方式。其中, 即时性、广泛性、多元性以及不完整性等, 为微博舆论的主要特征。同时, 微博舆论还具备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以及碎片化的传播形态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的传播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微博舆论的传播主要经过推进、高涨与波动、衰落与息止三个阶段。

(一) 推进阶段

由于公共事件突发时, 公众的感官及情感首先受到刺激, 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论场中, 最先传播的便是公众抒发情绪的只言片语。在此项舆论传播阶段中, 公众用兴奋、喜悦等情绪表达对公共事件的认同, 用沮丧与愤怒等情绪表达反对与不满, 被称为情绪型浅舆论。在微博舆论场中, 微博媒介裂变式的传播速度在受到微博用户传递、渲染情绪的速度后, 变得快速, 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高涨。

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处理工作的开展, 公众加深了对事件的了解, 情绪也得到平复。此时, 在微博领袖的引导作用下, 微博舆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理性个人意见。这既是潜在舆论显现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公众受群体吸引而推进舆论快速增长的过程。如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的芦山县爆发了7.0级地震, 在发生地震的一分钟后, 微博出现了第一条有关地震的消息, 在救援过程中, 微博也成为传播各种信息的平台。《人民日报》、凤凰网等新闻媒体迅速跟进报道;重庆交巡警等政务微博指导理性救灾工作;“李承鹏”、“作业本”等微博意见领袖同微博网友进行互动, 积极参与救援工作。这些报道及参与事件的微博, 吸引了广大微博网友的关注, 在汇集丰富资源的同时, 形成了一个积极的救援网络平台。

(二) 高涨与波动阶段

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 公民参与数及社会关注度不断升高, 微博舆论中的主导力量逐渐高涨至舆论高潮期。在此传播阶段, 社会媒体的宣传、微博意见领袖的导向、有关部门的事件处理情况等, 都对舆论的高涨起到了极大程度的激发作用。蕴含有力舆论观点的微博议论圈, 在经过收缩或扩张, 以及同其他议论圈的摩擦及融合后, 激发出了微博舆论动力。当微博舆论处于高涨期时, 常伴随着聚众等舆论行为。当微博舆论高涨至最高强度, 不但可引发传统媒体、网络、社会等舆论的共振, 还可激发社会发生思潮震荡。

(三) 衰落与息止阶段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在经过推进、高涨等阶段后, 最终会随着公众诉求的完成以及相关处理工作的结束而进入衰退与息止阶段。由于微博舆论发展速度快, 且议题层出不穷, 因而微博舆论同传统媒体相比, 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

不同公共事件的微博舆论具备不同的变化及运动形态, 因而息止的方式也不同。其一, 被另一种舆论取代;其二, 与相近的微博舆论发生融合;其三, 暂时回归休眠状态, 再度出现相关事件时有可能重新高涨。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的影响

(一) 促进了民间舆论场的发展

目前, 中国已形成官方与民间两个相互制约且促进的舆论场。微博的兴起在开拓民间舆论场的传播渠道及空间的同时, 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微博用户通过微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和意见, 得到了更多话语空间。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微博舆论汇聚了大量的一手信息、民间意见, 成为新时期民间舆论场的代表及社会舆论的领路者。作为社会情绪的发泄场所, 微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舆论事件放大作用。微博里面聚集了2.81亿公众, 微博用户通过人际关系网络, 具备了一种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微博迅速聚集各界人士意见, 从而形成有效的民间舆论场, 公民群体则掌握着舆论议程的主动权。由于受到相关政策的控制, 官方舆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反应相对迟滞。

(二) 推进了舆论生态的重构

微博凭借特殊的传播形态及方式, 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模式, 创造了全新的传播格局, 推进了舆论生态的重构。微博舆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以广泛、迅速、多元等优势, 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力量。微博传播由于具有短、小、快速等特点, 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常用爆料平台, 在丰富舆论流动渠道与方向的基础上, 保证了公众的话语权及舆论的广泛性与多元性;微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意见和心声, 对媒体舆论的形成与传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 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由于受到微博舆论时效性的带动作用, 其工作的开展速度得到了加快, 在加速形成社会舆论的基础上, 实现了舆论声音的丰富。

(三) 对政府的相关公共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微博舆论基于社会公共事务, 在经过微博用户的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 代表了社会公众的心声及诉求, 在监督、推进政府部门工作开展的同时, 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公共管理的依据, 为政府的议程、决策等政务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微博舆论场的兴起, 使政府部门将政务微博的设立及运行纳入工作日程中, 通过建设政务微博, 从而搭建与民众间的信息桥梁;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聚集了民众的智慧及诉求, 促进了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此外, 需要注意的是, 微博舆论中某些谣言等消极信息借着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的扩散、快速等特点, 而进行肆意传播, 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团结。此时, 政府应加强对微博等新媒体的舆论管理工作, 创新管理方式, 重点开展相关法律的制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微博舆论传播对媒介、社会等舆论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博舆论蕴含的力量, 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突发事件相关处理工作的开展, 推动了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 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各方人士应当充分认识到微博舆论的优势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注意扬长避短, 注意与传统媒体相配合, 从而确保突发公共事件迅速、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夏德元.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主体与特征[J].新媒体前沿, 2013 (10) .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8

一、公共突发事件的界定及其舆论特性

1、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

突发事件一般具备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事件发生难以预测, 时间上具有突然性;二是事件本身重大、敏感且涉及公众普遍利益的情感和道德判断, 容易引起较大影响或关注。而高校的公共突发事件通常本来是单一的、偶然发生的事件, 但由于涉及师生们普遍关心的如教育公平、校园安全等问题, 容易刺激情绪, 对师生们的思想以及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

2、公共突发事件与舆论传播的共生互动

公共突发事件的敏感性直接引发的情绪共鸣堆积, 造成了舆论传播和扩散效应, 与此同时, 舆论的传播又能够对突发事件的发展和解决产生影响。谣言的传播、恐慌的扩散等失控因素, 往往造成舆论事件消极影响的膨胀, 社会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舆论反应常常对事件起到放大、夸张的作用;通过舆论的传播传导, 单一公共突发事件会引发更多事件的“涟漪”, 带来连锁影响。

3、公共突发事件的介入与引导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认知心理三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容易造成群体意见极端化倾向。与突发事件相伴而行的舆论事件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实的传闻或偏激的攻击, 这势必为澄清事情真相、平息过激情绪带来干扰, 不利于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 增加处置事件的成本。这种舆论一旦被别有用心者掌控、左右, 会对民众情绪造成极大的干扰, 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 将使突发事件处置陷入更为复杂和艰难的处境, 并极可能影响公共安全及社会稳定。因此, 及时介入舆论和引导舆论对于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尤其是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更需要合理有序的引导。

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引导

1、网络舆论的特点

(1) 自由开放性

网络主体的多样性和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特点, 造就了网络舆论空间的超脱, 它几乎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和互动性, 受众和传播者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 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加活跃。

(2) 迅速及时性

网络不仅是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载体, 甚至成为事件的加速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已经某些思潮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近期, 某高校学生跳楼事件, 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里, 就有现场目击学生通过手机微博将信息传播。

(3) 影响广泛性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 一则相关的网络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被社会民众和国外网民所获取, 必然使该公共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从本校、本地区、本国家和国家之外。

2、网络舆论引导原则及现实状况

从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角度来看, 当前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在科学化、精致化方面的水平还有待提升:

首先, 网络舆论监测和引导机构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交流机制尚未形成成熟的范式, 往往一事一议, 特事特办, 缺乏系统总结, 难以保障工作的持续性, 难成其为系统的舆论引导模式;

其次, 网络舆论管理机构往往在舆论发生之后才进行干预, 失去了化解公共突发事件于未然的最佳时机, 难以掌握校园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 缺乏科学性预测;

再次, 网络舆论引导流程缺乏后续作为, 消除和冲淡网络舆论影响之后, 没有较为成熟的积累、反馈相关经验的传承和转化机制, 难以对类似网络舆论问题的解决起到决策参考作用。

最后, 网络舆论引导过于重视危机干预应用和突发事件管理, 就舆论谈舆论, 就稳定谈稳定, 缺乏对危机与常态、稳定与发展的辩证理解, 不能将网络舆论处置和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常态的发展建设资源。

3、实现网络舆论缓释的理论思考

我认为, 网络舆论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实现舆论缓释功能。

(1) 第一时间告以实情

在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 要想控制公信息, 无疑是不明智的。民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心态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因对自身安危和权的担忧而希望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关信息。尤其是高校中学生群体人员密集度大, 接触机会多, 更要从源头上做到实事求是。

(2) 解释实情

对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 网络上必然会出现内容多样、观点多元、更新频繁的有关该事件的描述和评论, 网络舆论需要即时做好解释工作,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 以客观公正的事实和说理消除高校师生的恐慌和猜测。只有把实情告知给公众才能赢得时间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

(3) 积极引导

某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发后, 网络舆论必须对高校和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动进行全面的引导, 发挥网络舆论即时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 在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 尽可能多地引导受众稳定心态, 恢复高校和社会秩序, 使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高效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科学化、人性化引导的机制探索

1、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网络舆论中的“意见领袖”

我国高校目前没有建立主动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机制, 传统的信息发布侧重于静态的信息传播, 是单向性的行为, 有一定的权力色彩, 对公众的反应考虑较少。因此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舆论的必然选择, 充分发挥社会沟通的职能, 又能树立形象、引导舆论、控制信息。

2、建立兼具科学和人性化的高校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督体系

正确的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督、引导方式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基础和关键。高校必须按照国家互联网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要求, 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制, 运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和过滤。

3、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三大能力”建设

一是高度敏锐的洞察力、二是良好的社会公关能力、三是技术上和思想上的“沟通”能力。首先, 作为高校管理人员, 尤其是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 必须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对性质、背景、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有着清醒的判断和认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签名、日志、微博等形式的网络思想动态;在事件发生后, 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及时消除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及时公开各种举措, 防止不良信息渗入。

四、结语

高校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处理的好坏是管理者理念先进与否、预防是否到位、应对措施是否有力的综合体现, 其中的网络舆论机制的建立亦是如此, 无论是硬件措施还是软件环境都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与理念、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都息息相关, 而非一项条例所能够解决。因此, 我们必须在充分总结反思每一次突发事件应对处理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设计出一套与国家政治背景一致、与公民道德水平相符、与国家法律匹配、与学生认知和接受度为参考的科学性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沃纳·赛佛林, 坦卡德, 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田卉, 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 2010 (1) .

突发环境舆论公共事件 篇9

信息公开立法保证了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发布的内容、范围、时间、步骤等, 使之制度化和法制化。据此, 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发布制度, 通过新闻发言人等渠道, 及时向媒体和公众传达突发事件的即时信息、政府的态度、采取的措施、解决的程度, 满足公众趋利避害的需求, 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 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以有效调节公共关系, 树立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 安顺市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和出台完善了应急预案, 开展新闻发言人培训,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日渐成熟, 日趋专业, 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很多突发事件的处置上较以往取得了很大进步, 特别是2009年的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6.30”景区周边村民围堵景区大门事件体现出来的新闻报道和新闻发布, 更是赢得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前所未有的肯定和信任。尽管如此,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的理念、完善的机制和高效的运作三者共同作用。

本文通过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并结合一般企业公共关系中新闻发布的原则, 提出政府新闻发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有利于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 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问题研究的现状

(一) 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研究工作目前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 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量级、影响和损失日益加大, 危机已由非常态变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 对各国政府应对危机能力提出挑战, 加强危机管理刻不容缓。制定信息公开法律, 保障公众知情权利。突发事件发生后, 一方面, 公众对信息的要求变得尤为迫切和必需, 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是政府和媒体的义务;另一方面, 及时公开信息, 让公众知晓事件真相, 也是政府化解危机、处置事件的最佳选择。近60年来, 西方国家普遍制定信息公开法律, 从法律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实现。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已经有近50个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法, 多数国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定的信息公开法, 1999年至2002年就有16个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法。据此, 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发布制度, 通过不同的方式满足公众趋利避害的需求, 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 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以有效调节公共关系, 树立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2004年月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我国抗击SARS遭遇法律空缺后认识到, 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时法律制度必须完善的结果。它为我国制定《紧急状态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政府也可据此在突发和特殊情况下启动紧急状态、采取紧急措施。此时, 我们反思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新闻信息发布制度, 可谓正当其时。安顺市乃至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才刚刚起步, 存在许多不足和空白之处, 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二) 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 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社会稳定和群众情绪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 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失真、舆论引导错误情况时有发生, 虽然总体来看, 媒体对于正面报道要比负面报道多, 但由于群众对信息的关注取向不同, 少数的负面报道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目前, 特别是被媒体炒作和互联网上恶意攻击的危机舆情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损害了干群关系, 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 个别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的新闻工作者过分地追求轰动效应, 寻找“卖点”, 把宣传等同于一般的商品, 不甘落后地挖掘“丑事”, 利用群众情绪肆意炒作, 甚至瞎编滥造, 给政府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 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工作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与媒体的沟通存在误区。

一是重做轻说, 宣传意识、传播意识不强。二是反映迟缓, 被动应对, 缺乏危机公关意识。

2.缺乏有效的应对负面报道的新闻舆论引导机制。

一是对新闻舆论信息研判机制有待完善。二是主动介入不够。三是普遍缺乏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等负面报道的工作机制, 对新型媒体特别是网络的负面炒作应对乏力。

(四) 安顺市处理“6.30”事件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工作

1.“6.30”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基本概况

2009年6月29日至30日, 安顺市发生村民围堵景区入口、路段和票务中心的群体性事件, 导致许多游客不能入园游览, 给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对外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说服教育大多数群众, 打击处理少数挑头闹事人员, 及时将事态平息。6月30日晚上21时许, 网易论坛上出现了第一个与该事件相关的帖子, 在题为《突发事件——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区发生一起民众事故》并附有一段现场视频的帖子中, 文字部分明确写到“今天 (6月30日) 晚上19时许, 黄果树村村民因受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和黄果树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多年压迫, 由于村民生活无法保障, 在黄果树景区大门集合, 所以自发组织一起向公司讨个公道。上级领导不但不支持理解, 也不听村民意见, 反倒叫来市里防爆队跟大批武警, 不问原由就对在当场村民老人小孩用电棍, 橡胶棍攻击, 造成20多人重伤, 30多人轻伤, 50多不相关村民也被强行送进公安机关, 还有许多受到攻击没进医院的不算在受伤人员内, 在场人员有的拿手机拍照的, 摄影的, 全被武装人员把东西全部砸掉, 为了封锁现场, 还进行了强制性交通管制, 不让其它车辆, 人员进入黄果树内, 随后, 其他网站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相关报道。

据观察, 在事件发展的初期阶段, 民间舆论场占据了主要地位, 缺乏主流网络媒体参与其中。这些舆论表达带有较浓的个人主观色彩, 言论的倾向性也呈现多元化。以天涯论坛为例, 在题为《黄果树6.30围堵一路领先》的帖子中, 从帖子发表 (9点38分) 到当天上午11点之间, 在短短的80分钟内, 就共有191条回复和一个恶搞图片, 相当于每过一分钟就有2条回复, 足见民间舆论场强大的意见凝聚力。

总之, 在突发事件初期阶段, 之所以舆论表达呈现碎片化, 是由于“危机中的群体更易于接受未经理性推演的信息, 因此, 断言、谣言经过暗示的转化机制而被群体中的个体所接受, 从而转变为群体主导信息。”这正如著名学者勒庞所说, 群体是无意识的, 在群体活动中, 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

官方舆论场的正式介入, 安顺市人民政府网在当天 (6月30日) 晚21时发布题为《安顺市对黄果树景区遭部分非法人员围堵事件进行处置》的消息为主要标志, 这使得该事件的舆论场从民间舆论场的“一枝独秀”转变为民间舆论与官方舆论并行发展的态势。之后, 随着更多权威、主流网络媒体的深度介入, 例如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纷纷开设了评论专题, 在政府主导的真实信息传播不断得到加强的背景下, 使得官方主导的舆论场成为公众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 有效引导了民间舆论的发展。民间舆论场纷纷转载官方言论, 使得民间舆论场的意见表达渐趋理性, 与官方舆论场逐渐对接。可见, “危机传播只有在正确的危机信息通过正确的传播渠道被得到正确地传播, 并被受众正确地理解后作出正确的反应行为, 才能真正形成完全畅通无障碍的信息流。”

2.“6.30”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评估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 “6.30”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评估

在这次“6.30”事件中, 政府反应迅速, 措施得力, 对事件处理的相关信息明确了“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 短时间内多次通报事件的处理情况, 媒体总体上也及时跟进, 公众表现得也较为冷静, 没有出现过激行为。因此, “6.30”事件在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基本表现到位的前提下, 其舆论引导总体上看是卓有成效的。

(2) “6.30”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第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作用机制有待探索。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传播中, 只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互动, 才能构建舆论引导合力, 才能提升舆论引导力。

第二, 公众舆论呈现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危机事件的发生, 在公众没有获得充分信息的背景下, 往往会对特定社会群体持有某种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 它通常表现为情感性的好恶评判。

第三, 恶搞现象对舆论引导有效性的影响。恶搞现象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三种形式呈现, 由于其具有易传播、易理解、易深入人心的特性, 因此, 它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及其功能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

三、搞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充分认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切实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是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 提高学习力, 适应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

汹涌而来的新媒体浪潮, 打破了信息传播传统格局, 信息发布更加自由, 信息传播更为快捷, 媒体监督功能更为凸显, 媒体舆论动员力杀伤力更为强大, 从而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着我们周围的政治生态环境, 对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提升素质, 才能适应深刻变化了的媒体环境。一是要抛弃“轻而视之”的观念, 提升应对媒体的素养。加强对媒体的学习研究, 了解掌握媒体的地位和作用、特点和规律。要更多地关注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舆论动态, 把握媒体舆论形成规律。

(二) 提高运用力, 借助媒体力量推进工作

强化对媒体的运用, 发挥好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的预警工作。一是要善于借助媒体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二是要善于借助媒体释疑解惑、凝聚力量。三是要善于借助媒体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三) 提高应急力, 妥善化解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危机

当前, 我国处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 突发危机事件呈上升之势。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当, 容易引发社会潜在矛盾的连锁反应, 小事变成大事, 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进而成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一是重在快速介入。建立完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 形成一套管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是重在公开信息。“谣言止于公开”, 我们不能总是埋怨群众“不明真相”。三是重在理性引导。在应对过程中应以理性为原则, 讲求引导艺术, 主动进行议程设置, 把社会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主题上来, 将群众的情绪向理性、客观、平和的方向引导, 转移群众的观望、围观、起哄心态, 促使事态朝有利于妥善处置方向转化。

(四) 提高掌控力,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提高对媒体的掌控力, 是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 事关存亡,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四、结束语

舆论引导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 我们都习惯地认为舆论引导力仅仅是为突发事件服务的, 而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之后, 国家已经认识到舆论引导力对事件本身也有强大的推动力和作用力, 而不是仅仅居于服务地位。综观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 无论是西藏“314”事件、“512”汶川大地震, 还是安顺黄果树景区“6.30”事件等等, 它们均发生在中国的西部地区, 这似乎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讲更容易发生突发性事件,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我国西部的矛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对于全国来说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对于如何提升国际国内的舆论引导力具有普遍性意义, 若政府以此为契机, 在提升舆论引导力中凝聚民力、凝结民心, 必将大大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本文以贵州安顺市黄果树“6.30事件”为背景展开讨论。作为实例, 着重阐述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是怎么合作, 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对突发公共事件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效果。对此, 本文分析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结合一般企业公共关系中新闻发布的原则, 提出政府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汉华.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胡华涛.新闻发布制度化构建中的立法问题[J].新闻大学, 2005.

[4]李斯颐.新闻报道的宣传与管理[J].中国记者, 2002.

[5]毛群安, 李杰, 陈小申.加、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与发布[J].国际新闻界, 2005.

[6]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2000.

[7]居延安.公共关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8]孔德民.党的领导人的公关智慧.公关世界, 2005.

上一篇:知识分子的民间救赎下一篇: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