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

2024-05-01

突发环境事件(精选十篇)

突发环境事件 篇1

如今, “突发环境事件”问题已普遍为管理实务界、法律学术界所接受、作为一项具有较为重大意义、需要予以独立调整的问题加以看待——国务院于2006 年颁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之中, 将“突发环境事件”作为一确定的规范概念加以界定, 乃是前述命题的良好佐证[1]。从该问题的提出、发展以及法律实践路径看来, 相较于以往其他法律问题, 其显现出一定的特殊性。“突发环境事件”由于较近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并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而被社会各界所广泛重视, 并由此被直接纳入学术讨论及法律调整之范围。

2 相关研究现状

进入工业化以来, 不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因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较早注意到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制, 但早期这种规制多是集中在行政领域, 真正重视突发环境事件的法律研究是在20 世纪中后期, 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举世震惊, 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其中包括突发事件的成因研究、突发事件的阶段性及其特征分析;个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反应等内容, 如罗伯特·希斯 (2001) 的《危机管理》一书开创性的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形容一次完整的危机应对过程的4R模型, 即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四个阶段, 对以后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2]

3 突发环境事件损失及其填补

突发环境事件损失, 主要指经由特定环境质量变动的发生及作用导致的各种不利益状态, 既包括积极的利益减少, 又包括获得消极的利益的机会的丧失。突发环境事件与一般环境污染之界分主要在对责任承担方式存在意义, 就所造成损失或不利益状态的表现形式而言并无二致, 均包括了多种不同的类型。具体而言至少包括:

生命、健康方面的损失。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自然环境质量的剧烈下降, 易于导致人类健康状况的下降, 更严重者甚至将引致死亡。该方面的损失是突发环境事件损失最恶质的表现形式, 必须予以最高程度的重视。经济机会的丧失。该方面损失, 意指可能获得利益的丧失。但是, 随着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 此种潜在、将来利益的减损, 也必须获得足够的重视。

4 突发环境事件损失承担者

4.1国家或政府

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是代表公众利益处置领域内政治事务的权威的物质、行动、观念之集合体, 国家概念或许略显抽象, 一般情况下, 以具有具体客观表现形式的政府对其相关问题加以理解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

4.2产业活动者

致成物对特定环境而言是一种外来物质, 当超过环境基准量的该种物质进入特定环境, 将不可逆地致使环境质量下降。此类外来物质, 通常表现为某种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或传染性病原体。特定产业活动者, 即特定致成物的所有、使用、管理者在突发环境事件损失填补法律关系中居于特定填补责任承担者之地位。

4.3公众

此处所指公众群体, 乃是在传统意义上、相对于国家、政府而言的公众概念基础上加以调整而成, 意指排除了在具体突发环境事件场合居于引发环境质量变动因子所有者、使用者之地位的特定“经营者”的所有私主体, 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前述特定“经营者”外的其他单位。综上, 公众在突发环境事件损失填补法律关系中扮演了两种角色:特定形式损失的蒙受者及由是致使之救济接受者;某些作为特定“行为人”的公众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 属于填补义务的一类担负着。

5 原则上不予填补的损失类型

基于突发环境事件损失填补的目的、特性以及各类损失之性质, 经济机会的丧失以及良好环境享受权益的丧失, 原则上是不予填补的。

突发环境事件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环境变动事件, 这种特殊性究竟具体表现为何者、如何在相关制度设计之时对这种特殊性加以考虑, 各界暂未提出极为成熟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思路。无论严谨与否、合理与否, 亦代表笔者一时之戮力成果, 或对相关领域方面的抛砖引玉有一定作用, 亦不为所妄, 有所不足之处, 将于日后进一步思考补足完善, 或待于来者。

参考文献

[1]周珂.环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63-199.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 篇2

一、适用范围

发生在XX市辖区内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二、防范重点

(一)特定或敏感区域;

(二)水源防护区内有污染隐患的单位;

(三)使用、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场所;

(四)各类油库、加蚰站、液化气站(库)、石油天然气井口;

(五)各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高浓度污水、污泥储存地及有毒有害废物堆放场、点等。

三、事故的确定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污染事故、煤气及天然气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类型。

根据事故程度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与三十事故。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因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因环境污染发生人员中毒的;

3、因环境污染弓i起厂群冲突的;

4、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 0万元以下(不含1 0万元)的;

2、因环境污染发生人员明显中毒、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的;

3、因环境污染发生人群中毒的;

4、因环境污染影响社会安定的;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 0万元以上的;

2、因环境污染发生人群明显中毒或辐射伤害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的;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与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

凡属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并报市环保局备案,由所在地区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处理;凡属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

四、应急组织体系

(一)成立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联系环保工作的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事故发生地区市县长为副指挥长,市安监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制人为成员。

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排险减害(救助)中的具体协调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按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能分组开展特大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1、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办、市环保局、市安监局、事故发生地区市县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办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严把宣传报道关;协调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排险减害救助工作,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专业排险减害救助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专家、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市县两级专业救护队负责人组成,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3、警戒维护组:由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动员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

4、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市县两级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开设现场救护所,对受伤、中毒人员实施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5、后勤保障组:由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及通信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办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整个事故处理工作中的有关人员、经费、交通工具、通讯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迅速调集车辆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

6、事故调查组:由市环保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派员组成,组织或协助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已发生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及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二)职责分工。

1、市政府办: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做好事故上报、事故处理和安抚稳定工作。

2、市环保局:具体负责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定,明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污染事故;负责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技术储备;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人员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化验、消毒、洗消,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负责监督检查污染源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

3、市安监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进行重特大事故调查,并实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重特大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4、市经委: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煤矿、建材、电力、流通行业、信息产业及经贸系统其它行业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5、市公安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火灾、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等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排险减害救助工作,指挥当地公安部门对其它重特大事故进行现

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保卫、灭火、道路交通管制及对事故重大责任嫌疑人员实施监控等工作。

6、市交通局:具体负责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排险救助工作,负责排险救助人员、器材、物资的运输工作,确保道路畅通。

7、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医疗急救工作,并负责其它重特大事故处理中医护人员、医疗设备、药品的组织和医疗救护指挥、卫生防疫等工作,及时通报人员的抢救与中毒事故的控制情况。

8、市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具体负责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对农业、畜牧、水利(渔业)、林业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工作,其中市林业局、水利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捕杀和砍伐野生动植物的重特大环境破坏事故和处理工作。

9、市监察局:具体负责对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责任调查与追究。

凡属XX市辖区内所有机关、团体、驻军和企、事业单位收到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处置领导小组发布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排险救援命令、信号后,应立即派出

救援队伍,调运救援设备、物资赶赴现场,实施排险救援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排险救援和伤员、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五、事故处理程序和措施

(一)重特大事故的报告。

XX市辖区内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后,市内所有公民、企业法人和其他人员作为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1 2 36 9环保举报热线或其单位负责人报告。环保部门值守热线电话人员或其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按属地管理原则,以最快捷的方式,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类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经济损失等有关情况,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公安机关、监察部门报告,由环保局部门核实后向同级政府报告,本级政府、环保部门分别向上级政府、环保部门报告,其它部门在与环保部门核实后再按系统按程序上报。各区市县在事故发生后除电话速报外,应在3小时内以事故快报传真向市政府办、市环保局报告事故情况。由市政府按有关规定迅速报告市委和省委、省政府。

(二)迅速开展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事故所在地区市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实施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在事故涉及到人员安全、社会稳定、当地经济和社会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须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排险减害救助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现场应处理必须坚持四条原则:(1)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4)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指挥部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迅速制定、实施排险减害救助方案。对有明确污染源的,责令立即停止排放污染源,其中属于化学危险品类型的,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通知当地政府或街道、村级组织,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群众撤离。在开展排险减害救助过程中,必须落实各项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在排险减害救助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伤亡事故。

(三)善后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指挥部要做好人员抢救及安抚、设施恢复等工作;对互不干涉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进行工作总结(或检讨)。

(四)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市、县两级政府办公室、环保局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经政府领导审查同意后迅速将事故按分类管理程序逐级上报,及时将上级的指示传达到基层。

六、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应急处置专业排险减害救助组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达到国家对应急处理的有关标准。各专业队伍也应做到每年演习1次,增强现场应急处置的能力。

七、严格责任追究

对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由环保部门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有下列行为的,监察部门及司法机关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情节恶劣、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并未说明原因的;

(二)故意拖延报告时间的;

(三)故意隐瞒不报、谎报的;

(四)因医疗机构拒绝抢救或抢救不及时,导致人员死亡的;

(五)拒不执行或故意拖延排险减害救助指示、命令的;

(六)因抢险不力,措施不当,推诿扯皮,扩大事故危害的;

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 篇3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松花江;牤牛河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众参与法律问题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08E044)。作者简介:王蕴波(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环境法方向研究。

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污染事件的对比分析

(一)事件概况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2005年11月13日13时36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以下简称“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爆炸致使部分原料、产品和循环水泄漏出来,并与消防水和残余物料混合后流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清洁废水排水系统东10号线,与东10号线上游来的清净废水汇合,一并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了松花江水体的严重污染。吉林省政府在接到国务院领导批示后,启动了《吉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大丰满水电站的放水流量,稀释爆炸污染物;二是加强松花江水质监测,确保用水单位、居民用水安全。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吉林、黑龙江两省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污染物,直到12月16日才在抚远开始修筑大坝,拦截污染带,集中处理,以防污染带进入俄罗斯境内造成越境环境污染。经专家组计算,爆炸发生后,约有98吨物料(其中苯17.6吨、苯胺14.7吨、硝基苯65.7吨)流入松花江,致使松花江沿岸城市的供水全部中断。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2006年8月21日,蛟河市一家生产香兰素的精细化工厂向第二松花江干流右岸上的支流——牤牛河倾倒约10立方米有机化工废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致使牤牛河受到严重污染。倾倒地点距第二松花江入江口处大约40公里,污染水流长约2—5公里,严重危及松花江沿岸的用水安全。相关政府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当地环保部门调查、检测,确定了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地点等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吉林市政府立即启动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8月22日凌晨在距入江口8公里处筑起一道拦截坝和两道活性炭吸附坝,污染水流经吸附坝吸附后进入松花江,使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沿岸未发生中毒事件。[1]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迅速解决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总结是分不开的。虽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过程不尽如人意,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却给国家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经验。并促成国家在2006年1月24日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公布实施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制定或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许多市、县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至此,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松花江水污染末期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也成为国内处理相关化学污染的通用做法,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即采用了此种方式。

(二)对比分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自不必说,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虽得以成功应对,但此次事件的发生本身就说明: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危机管理仍存在问题。

1.部分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处在环境污染防控的最前沿,其现场处置及防范能力至关重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未及时意识到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通过清洁废水排水系统流入松花江,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水体污染。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典型地说明了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违法排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疏忽大意过失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则是一起故意倾倒所为。两者虽起因完全不同,但他们同样反映了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

2.技术储备不足成为危机应对短板

科技进步是环境安全的重要支撑。松花江的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了对环境风险关注不够和技术储备的不足,加大丰满水电站的放水量虽然可以降低污染浓度,暂时减轻污染损害,并将其迅速排除省界但污染物的总量并没有降低,环境危害仍然存在,而且导致了沿岸城市的供水中断,更重要的是下游的黑龙江省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直至在面临国际压力的情况下才筑坝拦截,集中处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危机应对长达一个月之久,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采用的筑三道活性炭拦截坝则在两天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污染的危害与转移,没有造成中毒事件。虽然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污染物的量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科学应对方法的实施,如果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正确的危机应对完全可以将其损失降到最低。两次松花江污染事件危机应对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价值,污染处理技术的储备不足,必然影响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效果,放大损失。

3.上报不及时成为危机应对障碍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爆炸发生当天的18时40分,吉林市环保部门已得到水体污染的准确监测数据,但没有向指挥部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没有及时书面上报吉林省环保局。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当日19时20分确定污染情况后,19时40分上报水利部,时间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一小时的时间范围之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上报不够及时,致使处理过程延后;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的应对则有条不紊,上报、判断、处理等步骤在时间把握以及策略选择上都明显成熟。

4.责任认定及预控责任追究问题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疏忽大意过失造成的水污染事件,爆炸事故发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未及时意识到: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污染松花江,未采取有效措施。爆炸事故处理过程中,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对可能引发的水污染给予足够重视,吉林市环保局在监测到松花江水体污染后,也没有及时上报,从而导致了水体污染的扩散。基于以上因素,国务院在责任认定上给予了中石油集团公司、吉林省环保局和吉林市环保局的相关责任人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使相關责任人承担了一定的环境行政责任。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由于此次污染在牤牛河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对松花江水质造成影响,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成功应对,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所以事件中没有涉及环境行政处分问题。污染事件原因查明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环境刑事责任。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决定来看,我国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认定只针对环境突发事件和危机应对中的责任,并未对预控阶段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责任承担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宽容了环境执法的不作为,放纵了预控突发环境执法不到位的行为,为环境突发事件的再发生留下祸根。

5.地方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家预案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预案,而各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大多仅仅是复制了这一要求,仍缺乏可操作性。从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可以看出,应急预案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危机应对则更多的依据管理经验进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吉林省政府虽已启动了《吉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采取的措施却不尽合理;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成功应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运用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成功应对经验。从这两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在某种程度上是经验的积累与技术运用的充分结合。

二、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损害,受环境科学技术的局限,突发环境事件危机应对中有些污染物很难祛除;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处理中,有些环境资源是可以修复的,但有些环境资源则被永久式的破坏。从我国环境保护出发,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应贯彻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控。

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之后,国家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我国环境事件的防控作了相应的工作。《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预防工作做了如下规定:“(1)开展污染源、放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开发并建立环境污染扩散数字模型,开发研制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软件。”按照上述规定,地方政府在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对预控做了相应的规定。

为了有效消除或减少环境安全隐患,避免类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再度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已从2006年2月7日起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投资约4500亿元的重点化工石化类型项目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对十一家布设在江河水边的问题严重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10个总投资约290亿元的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查处。[2]某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响应号召,在本辖区内也作了大量的风险排查工作。

但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率不降反升[3],这固然与我国处于环境事故高发期有关,同时也说明我国排查执行力度不够,预控执行不力,没有按法规要求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排查和风险控制。国家现有的经济能力和国家协调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关系的政策决定了,我国的环境突发事件投资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一致的,但是如果现有投资和政策得不到有力地实施、达到预定效果的话,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反而成为抑制。

国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采取的预控措施,如排查、风险评估等,都是阶段性的措施,突发环境事件的有效预控必须与我国环境执法部门日常的环境执法紧密联系,日常的环境执法可获得最新的环境污染资料、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等,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控做有益的补充,所以环保部门高效率的环境执法是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预控目标实现的关键。但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国现有的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是我国环境执法陷入“囚徒困境”[4]。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实行统分结合的模式,环保局对其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某些具体的环境执法职责分配给各个相关部门,如水利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国家这种环境行政执法体制的设置,目的是想达到“1+1>2”的执法效果,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执法优势进行联合执法。但是在部门主义利益驱动下,在有执法利益可图时,环境执法部门争相执法,出现执法密集地带;无利可图时,执法部门互相推诿,出现执法真空地带。这表明,我国现有环境执法体制,使我国的环境执法陷入“囚徒困境”,使得“1+1<2”。

第二,扭曲的政绩观严重影响环境执法。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一些市、县政府领导存在畸形的政绩观,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

三、加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修正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博弈论“囚徒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如果这种困境是由政策或制度的设定引起的,那么就要修正原有的政策制度或者创建一种新的体制。也就是说要想改变我国的环境执法现状,要么修正现有的环境执法体制,要么就要设立一种新的环境执法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地方部门不应复制《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地方应急预案,上级机关应对下级机关的预案制定内容予以指导和监督。在落实应急预案时应该重心下移,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工作人员,使其真正承担起相应岗位的行政、法律责任。在落实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计划定得越具体、牵扯的范围越小、责任范围越明确,则越容易落实到位。

(三)加强环境技术储备

在应急预案中应该加强技术储备。发挥科研单位的作用,针对潜在的不同种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做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处理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动员技术部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事先做出环境风险评估,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时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预见性分析和超前管理,以排除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化学品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四)追究预控责任,保证预控阶段环境执法到位

确保预控阶段的执法,使国家的预控措施落实到位,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执行部门和责任范围划分明确,资金和相关执法设施配置合理到位;二是加强预控执法监督;三是在预控不力导致环境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预控法律责任。

(五)提高企业的环境危机意识

提高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对于应急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污染事件能力,使应急安全问题在企业层面得到解决,以避免污染扩散。地方环保部门在进行了预控阶段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之后,对有潜在危险的相关企业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针对不同的企业污染类型进行分类培训,使每种类型的企业都能清楚地明白在其生产流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导致污染事故以及污染事故发生后如何实施最佳控制,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另外,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使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危机应对处理费,提高企业突发事件发生和应对成本,使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主动采取措施并配合相關政府部门做好预控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参考文献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EB/OL].国家环境保护部网,www.zhb.gov.cn.

[2]环保总局排查新建石化项目[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6年02月07日.

[3]经合组织建议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部[J].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1).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浅析 篇4

1 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概况

1.1 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形式

目前比较常见的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有两种:罐车事故和管道事故。其中, 罐车运输主要是天然气罐车 (中长距离) 和给加油站送油的油罐车 (中短途) , 多发生在凌晨三点至六点之间, 大多数是由交通事故引起, 且油气泄漏概率较大, 在83%左右。同时在秋冬季节油气需求量大, 自然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响应的增加。管道运输主要是由于管道腐蚀老化等引起油气泄漏, 进而污染环境, 造成严重后果。

1.2 突发事故主要处理方式

在出现突发事故后, 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一是喷水雾。通过喷水雾能让空气与水汽进行对流, 稀释空气中相关物质浓度, 同时也能降低表面土层泄漏物质浓度, 缓解事故带来的危害。二是针对液态泄漏物质来说, 要充分利用低洼地形将泄漏的液态物质堵截, 避免其流入水中 (若不小心流入水中, 对浅水区的油气采取吸附方法处理) , 同时在短时间内将泄漏的油气进行燃烧处理。三是针对土壤污染来说, 要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功能来自然降解, 若比较严重, 就要把严重污染的土壤集中处理 (一般采取燃烧法) 。

总之, 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不仅造成土壤污染、自然环境污染, 而且当油气渗透到水层, 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系统, 及时的处理事故, 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2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有效措施

2.1 掌握油气运输应急监测特点, 并采取相应监测方法

(1) 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在发生油气运输泄漏问题时, 一旦周围空气中气体含量大于爆炸燃点, 那么遇火就会爆炸, 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严格按照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相关技术和标准, 准备好防火、防爆安全设备, 且利用先进的监测仪器进行全面的搜索和侦察, 确定污染范围以及重点污染区。此外, 监测一般采取的是从警戒区外围逐渐向内推进的方法, 且污染核心地区禁止入内。

(2) 监测内容多变且复杂。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一般比较严重, 波及范围广, 给应急监测带来一定的难度。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具体情况 (如有无进入水体、有无燃烧等) 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若油气泄漏没有发生燃烧, 则监测内容主要为燃气体 (挥发性有机物、一氧化碳、颗粒物等)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等监测有无其他有害物质, 且在处理完后无需继续监测。若泄漏油气没有流入水中, 则监测主要内容是查看水中有无油渗透;如果油已经流入水中, 则监测主要内容为查其酸碱度、油量、污染水体面积等, 条件允许下可利用便携式GC-MS检查水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 且在处理完成后要继续监测, 直到水体恢复原有的状态。对于土壤污染来说, 监测内容主要为土壤污染面积、土壤含有油分、对农作物有无影响等。

2.2 建立健全应急监测方案

近年来关于突发环境事件报道较多, 不仅污染环境, 危害人们生命安全, 而且引起社会舆论, 不利于社会稳定。为此, 很多企业都相应的建立了应急方案, 以备不时之需。但目前很多应急监测方案还不是很完善, 具有普遍性, 而相对缺乏针对性。因此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具体来说,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档案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油气运输线路、管道等档案信息;同时大力搜集资料和利用先进的技术及设备, 确定不同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不同的监测方法、监测技术及设备、现场监测内容、数据分析及处理等方案。此外, 要构建联合机制, 加强与油气运输管理人员、相关专家、水文局、气象局等部门或人员的沟通交流, 以便全面、正确的开展监测工作。

2.3 使用先进、科学的监测仪器设备

目前很多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点比较复杂, 增加监测难度。如高山密林, 要在公路外道上配置带有全球定位系统的应急监测车, 一旦出现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往事发地点, 进行污染源、污染面积等监测。同时油气 (如天然气、柴油等) 易燃易爆, 因此所配置的设备, 如应急灯、对讲机、可燃气体测试仪等都应带有防爆功能。此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有防爆功能的便携式GC-MS。总之, 采取先进、科学的监测仪器设备是提高应急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

2.4 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监测团队

监测人员是监测任务的执行者, 其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监测工作的好坏, 因此必须加强监测人员综合素养建设。首先, 加强监测人员专业培训, 让其掌握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应急监测程序等专业知识, 同时加强监测演练, 提高监测人员的动手实践能力, 且在演练过程中, 能及时的发现应急监测方案中的缺陷, 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应急监测方案。其次, 加强监测人员思想教育, 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责任心, 同时也要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监测人员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监测程序及相关标准操作, 提高应急监测质量。最后, 监测人员要学习油气运输、贮存、使用及防范知识以及环境污染处理方法。

3 结束语

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恶劣, 不仅污染环境, 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做好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十分必要且重要。本文从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方法、完善应急监测方案、使用合理的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应急监测方法, 旨在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油气管道运输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 一旦出现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 可能就会造成爆炸等事故,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管理至关重要,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分析了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的基本概况, 并重点探讨了加强应急监测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敢.油气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浅析[J].能源与节能, 2012 (07)

[2]王泳.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12 (07)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方法 篇5

第一条

为了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高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核与辐射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告按照核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级)或者较大(II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四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两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同时上报环境保护部。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实并在一小时内报告环境保护部。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

第四条

发生下列一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上报:

(一)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

(二)涉及居民聚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和敏感人群的;

(三)涉及重金属或者类金属污染的;

(四)有可能产生跨省或者跨国影响的;

(五)因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

(六)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

第五条

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先于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获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可以要求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实并报告相应信息。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报告信息。

第六条

向环境保护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有关信息的,应当报告总值班室,同时报告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根据情况向部内相关司局通报有关信息。

第七条

环境保护部在接到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其他有必要报告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总值班室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报告。

第八条

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事件发生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相邻区域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向相邻区域人民政府通报的建议。接到通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第九条

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电话形式报告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如实、准确做好记录,并要求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时报告书面信息。

对于情况不够清楚、要素不全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时核实补充信息。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本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的月度、季度、半和报告以及统计情况。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对报告及统计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一条

报告涉及国家秘密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

第十二条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初报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

第十三条

初报应当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监测数据、人员受害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受影响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初步情况,并提供可能受到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示意图。

续报应当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处置进展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事件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

第十四条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应当采用传真、网络、邮寄和面呈等方式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初报可通过电话报告,但应当及时补充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中应当载明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提供地图、图片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第十五条

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给予通报批评;造成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纪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环发〔2006〕50号)同时废止。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

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

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 篇6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策略

【基金来源】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5DGL004)。

在当今的社会中,网络舆情的分析及研究成了国家、政府、企业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在大数据环境下,当前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便是怎样加快对大量网络数据的分析,创建舆情监督制度等。跟以往的社会舆情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舆情研究更加偏向于对大批网络数据的查寻、贮藏,并通过与文本挖掘技术相结合从许许多多价值密度低的数据中获得舆情探究信息。大数据的特点在于它有较大的数据容量、形式多种多样、流动速度较快、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导致以往仅仅根据数据的统计实行网络舆情监督的方式无法继续使用。为了有效的应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探究者可以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在线检测角度进行探究,从而达到提前发现、提前防预,提前对付的目的。

一、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

突发事件是指一些由人为方面的原因、自然方面的原因、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突然引起的事故。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一般的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交通事故、事物中毒、自然灾害等。

如今的社会中,网络技术与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网络也逐渐变成反映舆情的重要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突发事件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已经变成社会突发事件的一大特点。

二、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

在大数据环境中,网民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相似的兴趣或关注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通常是受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诱导而产生,信息资源碎片化传播在大数据环境下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源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催化剂便是网民的社会情绪。个体利益冲突及社会矛盾激化,产生了现实突发事件,因此无法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对此本篇文章重点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各类原因。

1.广大网络群众的各类社会情绪。现实生活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突发事件,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广大网络群众的社会情绪,当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与网络群众的社会情绪相通时,很可能会诱发网络群体的社会情绪,使网民的社会情绪受到一定的刺激,导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

2.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的方法。大数据环境下,社会中的个体拥有发布与传播信息的权利,社会个体可依照自己的喜好确定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所要传播的各项内容,使同一事件以离散化的形式存在,这也正是信息碎片化传播,信息碎片化传播方法,使信息更加的模糊,同时也使信息更加的不完整,成为网络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之一。

三、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付措施

依据以上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各方面特征分析,以及对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探究,最好的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便是削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缩小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

1.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收集与分析。想要很好的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与分析,想要建立起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平台,这个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平台应当拥有网络舆情传播、网络舆情处理、网络舆情点评等功能。这个平台可以使网络热点问题得到及时的收集和跟踪,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点评。

2.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做好预防措施。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的阶段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初期阶段,突发事件的处理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中,是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有效方式,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解决社会矛盾,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进一步激化进行科学的防御。

3.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便是正确判断网络舆情的性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努力分析网络舆情产生的真正原因和发展趋势,对网络舆情的主动权进行有效的掌控,增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控制力度,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提出来一系列应付措施。在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时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出现,是突发事件里阶层对立的事实,从而引起社会群众的不满。

【参考文献】

[1]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5):16-19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之我见 篇7

2006年,湘江镉污染事件,吉林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水华事件;2010年,大连新港石油泄漏事件……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故表明,中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每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高达2 000多起,环境违法案件竟多达2×104件。

中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对于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这种涉及面广、关联部门多的系统工程,存在着各级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应急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环境应急资金比重少等方面问题,制定完善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刻不容缓[1]。

1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政府、企业和环保部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开展好环境污染隐患的全面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处置。政府方面,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及应急机制,建立互连环境预警处置指挥体系,应急救援系统和应急信息网络系统,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环保部门,要开展污染源普查,建立详细的动态的排污企业、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管理档案;加强环境监管,加强污水、固态废物储存场所和集中处理场的监督,防止集中排污;要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各类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企业方面,要制定和落实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艺和定期维护;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突发事件演练;配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设施和自动监控装置;建立安全和环保管理部门[2]。

2 早发现早报告及时处置妥善应对

坚决防止由于当地责任部门谎报、缓报、瞒报而导致突发环境事故扩大、升级的现象发生,避免延误处理污染事件的最佳时机。要依法严厉查处瞒报谎报行为,严惩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违法违纪行为。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环保部门应立即派人进驻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核实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基本过程,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应急救援阶段,迅速控制污染事态发展,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因化工、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等过程中造成的危险区域的相关人员,以及汞、镉、及砷等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泄露造成的危险流域、地域内的相关人员。

3 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

借鉴国外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立法的经验,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依法处理环境突发事件,是防范和减少污染事故的有效措施。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追求GDP增长,以牺牲国家利益和公众健康换取经济利益。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通过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使地方政府不再充当保护伞偏袒和纵容污染企业。企业也要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给予污染受害人补偿。这就督促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旦事故发生,由保险公司及时向被害者提供赔偿,企业可以避免破产。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环境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障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4 结语

能否及时预防、妥善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是对环境部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检验[3]。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设,杜绝各类污染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天,我们要从教训中觉悟,做好环境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制定有效的措施,降低污染事故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S].2006-01-24.

[2]张君.突发环境事件如何应对[N].中国环境报,2012-03-13(2).

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 篇8

1 我国城市环境突发事件问题应对的主要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不同地域的城市, 由于生态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建设工作普遍处于预案制定的程度效果, 对于必要的应急处理系统的建设还没有一定规模的实际产物和建树。目前关于城市环境突发问题的系统响应结构还没有进行高度的落实, 对于具体污染事故, 政府部门也只是满足基本信息的了解, 关于实际环境内部污染的扩散浓度以及污染等级, 这类现实性问题没有进行一定范围内部影响人群效果的分析, 而希望在短期内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保证报警以及救援信息的高度制定就更是奢望了。对于一些城市的环境问题, 一旦事件发生, 政府就只能结合相关环境问题鉴定专家进行事故影响效果的估计, 结合具体应急措施的综合讨论, 在着力进行人力、物力资源的调动, 对于突发性的问题难以进行深刻的把握, 对于瞬时排放的污染物质以及污染效应难以完全改善, 同时伴随不定的人员安全威胁因素, 这类严重问题的救援措施必须深入落实, 不能草率进行。对于具体改善策略的积极效能发挥,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结合事故发生的突然效果进行预先设计分析模型的制定, 使得关乎防范未然的策略得以积极贯彻, 保证内部相对完善的突发性环境应急污染系统理念能够深入落实。对于实际发生的污染事故, 可以结合长期的应对计算处理模型以及管理经验进行必要的修正, 确保后期污染范围的有效缩减, 尽量避免对人身威胁的增加现象, 结合准确的预测处理对策和手段进行事故发生前的危险源头挖掘, 使得准确预测活动下的关于有害物质泄漏具体位置, 以及排放的效率和具体强度等问题进行统计, 保证总体改进措施内容对风险程度的有效改善, 从而使得必要对策的利用指导价值能够得到积极发挥, 促进我国实施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技术提高能力。

目前, 我国对于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明确态度, 涉及污染事故进行统一协调指挥以及现场应急监测处理等工作, 以及污染隐患警告系统等工作有了必要的技术设备资金成本支持。尤其是结合研究基础资料的大量搜集的基础上, 根据先进的数据库收集整理、定位搜索以及计算机处理模型的模拟演练等综合功能的具体发挥空间, 进行实际环境风险信息和空间信息的核心地位维持处理, 使得内部较为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价值能够得到高效补充, 确保对于实际污染事故中的风险因素能够做到准确筛选。我国涉及的具体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系统已经建立, 对于这类系统大多是借助实际污染现象的单方面问题进行应急监测, 建立综合的有毒、有害以及易燃物质的理化分析数据库, 对于必要的自然经济、生态社会形态模型所需的数据等信息资源, 都主要依靠数据库管理途径进行保存。但实际需要关注的污染事故不安因素结构体系相对比较复杂, 关于环境系统内外不安因素在事故波及的范围和影响效应比较深刻, 并且不断恶化, 这对于应急环境问题的管理工作会带来一定效应的消极影响, 并且很难进行结构化的拼接整理, 保证实时治理方案的准确性。根据现有系统对于应急监测的落实效果进行客观分析, 必须结合强大的数据库联系效应以及处理手段等进行启发式推理机制的制定, 确保辅助决策功能的有效价值发挥, 在一定专家指导经验录入的前提下, 结合必要数据模型的构建体系的全面效能修整工作, 进行实际问题的全面预测和挖掘, 使得在极短时间对于事故的初步估算以及应急策略的制定目标能够达成, 这是目前城市应急环境问题解决系统建立的主要理念, 也是现代生态经济管理活动的主体思想内容。

2 关于城市突发环境问题应急系统的改建策略

2.1 系统框架的全面补充

根据实际突发环境问题位置的及时定位效果, 进行一定数据收集、处理以及分析流程的自动处理渠道改建, 使得满足整体组建框架基础形式下的具体系统完善策略能够积极落实, 结合实际污染事故的危险要素以及决策系统和评估机制的呼应标准进行总体设计方案的总结。结合应急指挥信息终端中心平台的汇总设计指标, 以及具体子系统单位结构任务的具体完成效果进行具体协调处理, 使得满足指挥业务专家具体意见方向和工作人员职能服务标准的数据库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保证细节内容的具体大气、噪声以及环境因素的及时监控, 具体实现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效应以及自动报警;进行现场系统的设置过程中, 主要结合必要环境事件情况的信息反馈机制内容, 以及必要终端指令的覆盖效应进行总体实际客观情况的上报, 使得决策前的数据库分析整合模型程序能够顺利模拟组建, 保证综合指导方案模型的瞬时制定, 为决策提供不同维度以及形式结构的支持, 而后期评估系统主要完成对于整个事件过程管理的评估, 并且根据事件结束后的具体恢复手段进行制定。

2.2 具体的实现手段

根据现代网络技术的智能分析以及多媒体数据库演示模拟程序进行专有基础知识的储存, 使得关于实际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对数据分析手段的综合辅助决策机制模型系统结构得到高效的硬件设备支持, 同时积极应对信息资源的高效组织, 协调以及总体管理控制与指挥工作。系统在面对突发环境问题事件过程中, 主要安全指挥业务专家的实践经验以及通信渠道进行实时交流, 使得人机结合的决策依据以及分析手段能够按照必要的科学指令进行细致任务的布置和不安因素的监督, 保证有效综合调节手段落实的基础上, 对于灾情的合理控制, 及时疏散人群, 尽量减轻突发事件对于居民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威胁, 保证最小投资成本的投入效果, 促进内部损失范围的合理锁定。系统结合具体比例结构的电子地图以及卫星影响图等程序进行重点污染位置的三维模型建立, 使得满足信息采集以及存储分析的自动网络化渠道高度维持, 促进决策支持方案的合理制定, 保证内部实时监测以及科学动态调度工作的积极配合, 结合数据库挖掘技术以及系统报警响应尺度进行联动效应方案的补充。对于污染事故类型的分析以及扩散效应等, 必须结合空间分析功能的扩展效应进行专有对象的高级语言指令搭配, 使得满足用户最后需求的可执行程序内容能够足够丰富, 促进现代城市环境突发问题的有效预测和及时解决效果。

3 结语

在构建整个系统报警响应、及时方案制定流程的规模建设活动中, 根据实际经济社会价值的可扩展程度进行综合总结, 指导必要的实时分析工作的深入贯彻, 进而满足现代生产活动中的生态环保效应和经济性水准, 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效应发挥。

参考文献

[1]廖洁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研究[D].暨南大学, 2009, 18 (11) .

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价方法 篇9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提前不能够被预见,突然发生,且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影响了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我国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评价起步比较晚,地方性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信息报告和反馈层面存在严重缺失,环境应急监测效果不佳,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防控中面临诸多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区域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监控力度,对区域环境污染进行良好的应对。

2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价方法

2.1风险源分析

(1)危险化学物品环境风险。以某地区为例,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数量比较大。大部分单位已经具备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其很多预案已经过时,不能够满足当前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问题,与环保部门也没有构建良性的互动沟通关系。

(2)水体污染环境风险。该风险源主要是医疗废水或含一类污染物废水排放。很多医疗机构在污水排放过程中,不注重对废水进行处理,使污水管网中存在大量病原体,导致突发环境事件。部分电镀废水设施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使得污水管网或直排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

(3)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风险。该风险源主要是未按正确规程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向水体倾倒生活垃圾,或排放泄露,对水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大气污染环境风险。大气污染环境风险来源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爆炸和废气污染物。

(5)放射源污染环境风险。放射源污染环境风险主要是由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射线泄露或丢失导致的。

2.2风险受体分析

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的受体主要包括人群保护目标、敏感性生态受体保护目标和社会经济保护目标,其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人员、财产及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3区域应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价问题

3.1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1)不注重对环境风险企业进行监督,使其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也未将定期评估工作落实到位。应急物资缺乏,使应急预案评估工作落实不到位。(2)监察力度不足。政府主管部门不注重对环境风险单位进行精细化监察。环境风险监察频率低,很多监察部门都是事后监察。日常监察重心是三废治理设施应用情况及排放情况,既没有对企业生产工艺进行全面了解,也没有对环境风险关键部位进行重点评估。(3)不注重信息沟通和指导培训。相关部门只是依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对已审批项目进行监察,并未对园区内部未经审批的污染项目等进行深度了解,动态信息不足,环保知识培训和政策落实不到位。(4)忽略对搬迁或关闭企业以及停用污染治理设施的单位进行监察,使得危险化学品残留问题和废水问题严重。

3.2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1)应急预案缺失。部分单位并未与环保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如果发生环境污染,很难对其进行及时处理。(2)企业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环保知识和操作技能,很难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使突发环境事件增多。(3)企业环保意识缺失,不注重自主监督管理。管理部门不能够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明确了解,没有在环保法律法规内执行各项工作,使得排放超标,水质问题严重,增加其处理难度。

4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解决措施

(1)对环境风险企业进行监督和指导,使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性,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并对处置预案进行具体化。(2)将应急演练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3)建立规范的监察制度,对监察频率及监察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同时,掌握废水、废气和废物排放情况,对重点单位资料进行完善和落实,使每个企业都能够达标排放。(4)构建完善的动态信息库。部分企业的排污量比较大,要对它的环境风险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对环境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明确了解。(5)实现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对具体技术文件基础数据库进行补充,为事件应急检测和环境扩散预估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5结语

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波及范围比较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该地区具体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的监察工作落实到位,并坚持执法与服务的同步性,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志娇,刘仁志等.区域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01):50-58.

突发环境事件 篇10

一、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完整、真实

很多案例表明, 大多数企业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之后, 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担心受到处罚, 特别是伴随着严重的伤亡事件, 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对发生的事故采取不报、瞒报的方式, 甚至采用各种不良手段对消息进行封锁, 如果事故影响不发展到无法掩盖的地步, 企业是不会主动进行披露的。有些事故, 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掩盖, 企业在事故发生后, 不考虑公众对事情的知情权, 对信息的披露采取选择性的公布策略, 公布的大多是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 对关键性的部分尽量隐瞒。

2、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发布消极被动、延迟滞后, 选择性公开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众具有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为了保护这种权利,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国务院于2007年4月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这是社会对公众人权的尊重和公共利益的保护。政府部门作为决策的主要部门, 在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之后, 应该及时主动的公布事故的官方信息, 然而,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首先, 政府掌握的信息来自企业的上报, 许多肇事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及时上报。因此, 致使政府不能及时的公开事故信息, 造成信息的二次延误。其次, 政府通过环境监测和受理举报等方式, 掌握一些污染情况, 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要求政府的公开范围和内容, 造成政府部门避重就轻的选择性公开。最后, 许多企业对当地政府来说, 是增加税收的主要来源, 在利益的面前, 使政府站在企业的一方, 不及时、准确地公布污染信息。这种行为的结果会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不利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解决。

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1、环境信息的公开确保公众人身、财产的利益

环境知情权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 通过环境信息的公开, 公众可以加深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认识, 形成应对环境污染事故的防御措施。有效的规避风险, 降低环境事故给公众带来的危害, 更好的保护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影响的面积较广, 带来严重的破坏, 造成巨额损失。特别是一些国际间的污染问题, 受害者可能牵涉多国公民, 如果事故发生之后, 企业和政府站在公共的利益角度进行考虑, 及时的公开事故的所有信息, 将会极大地降低公众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反之, 一味地进行隐瞒就会大大加重公众的损失。

2、环境信息的公开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

人们对突发的事件往往具有更大的好奇心,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大范围和高强度的关注。环境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突发事件面前人们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对信息具有更强的渴求, 政府部门对信息的掌握更加权威, 应该及时的发布各种有效信息。否则, 人们就会听信谣言, 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影响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当今,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传播越来越方便, 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他们获取的信息可能不准确、不全面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人, 散发的带有搅乱社会秩序的谣言。缺乏官方的权威信息, 事故的谣言就会激增, 非正式的环境信息传播代替了正式的政府信息发布。对单一的个体来讲, 亲身经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在网络的作用, 其他地区的环境事故会对个人产生刺激, 影响着社会公众对事件的态度、观念与行为。官方如能及时发布的权威信息, 可以平息社会舆论, 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甚至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混乱。

3、环境信息的公开加快环境污染事件的解决

大量的事例表明, 解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仅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公众广泛参与。一旦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政府就要积极动员公众参与应对行动中。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企业、团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让实现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有效行动, 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力的引导、协调和统一组织, 若仅依靠公众的分散的自发行为, 实际效果将降低。公众积极和主动参与的前提, 就是掌握真实、准确的突发性事件所有信息。对事故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信息公开的途径

信息公开的途径对信息的传播及影响力是十分重要。在突发事故情况下, 信息公开讲究速度要快、传播面广、传播媒介权威。通常做法是, 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邀约各大媒体记者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 现场直播, 接受记者的提问, 借助媒体之手很快就可以传遍世界。另一种做法是, 当今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 即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 这种方式不仅传播速度快、网民关注程度高, 而且其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在通过媒体主动向往信息公开的同时, 可以考虑增设事故咨询热线, 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

四、结语

当前, 我国处于环境问题的多发时期, 对各类环境事故的应对措施, 也考验着政府对危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及时公开环境信息是对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尊重, 充分的信息可以使公众在事故之后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各项权益, 也为发挥公众的主人翁地位, 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基础。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环境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朱谦.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5 (03) :150.[1]朱谦.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5 (03) :150.

[2]王洛忠.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12, 3 (06) :26-27.[2]王洛忠.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12, 3 (06) :26-27.

上一篇:肝脏氧化损伤下一篇:“和”道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