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互动课堂

2024-05-14

小学英语互动课堂(精选十篇)

小学英语互动课堂 篇1

一、新颖趣味手段, 营造互动环境

在任何课程教学中, 学生始终是主体所在。若要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使其主动学习, 教师需要投学生所好, 让学生乐于学习。尤其在小学教学中, 教师更应该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 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打破“一张嘴, 一支笔”的单一教学方式, 引入简笔画、实物、图片、多媒体、游戏等形象直观、趣味生动的手段, 多样化地展现学习内容, 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 使其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 说话表达, 活跃课堂。

如“打电话”的口语交际课教学, 教师可由图切入, 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首先教师展示两幅图片, 要求孩子们说说图上分别画了什么?她们 (他们) 此时正在做什么?通过观察图画, 学生很容易看出两幅画的内容:两个男生相互打电话;一个女孩在电话亭给妈妈打电话。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她们 (他们) 会在电话中说些什么呢?你们是否能给图画配上电话内容呢?这样, 可将学生引入口语交际情境中, 使其结合日常生活, 想象创造, 展开角色对话。如二年级上册《识字4》时, 猜谜互动———我们的好朋友小猫, 今天带来一个谜语:田里长草 (打一个字) 。师:小朋友真聪明, 就是“禾苗”的“苗”, 它是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苗”, 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字, 可以和很多偏旁交朋友, 变成新的汉字 (呈现猫的图片) 。提问:“猫”是“苗”与哪个偏旁交朋友而组成的新字?而后教师转动字盘, 让学生看这又是苗加上什么?谁能读读这个字?这样, 通过转字盘, 揭示构字特点, 给识字教学增趣味, 诱发学生参与热情。

二、组织交往活动, 搭建沟通桥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师生是主要参与者, 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沟通才使得知识与信息得以传递与渗透, 促使课堂教学走向成功。这就需要搭建师生、生生、生本对话的桥梁,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积极表达交流。其中, 形式多样的活动是重要载体, 是促进多向互动的关键桥梁。正如心理学家林克伦所说的:教学过程像其他社会过程一样, 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 是知识发展的直接源泉, 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认真研读语文教材后, 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的课堂交往活动, 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注入一支“兴奋剂”, 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身体动起来, 主动探寻知识, 得到能力训练。

如练习“打电话”时, 这是口语交际课, 更需要组织交流活动, 让学生玩中学会用电话与人交流, 并做到说话大方、有礼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准备好玩具电话, 设置不同的交际情境, 诱导学生操练、交际。比如情境:某天你忘记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 于是用座机或者爸妈的手机打电话问好友。哪位小朋友愿意扮演这位同学, 并请自己的伙伴扮演该同学的好友。表演后, 其他学生评价。当学生把握打电话要领后, 自由练习打电话。而后教师当当“记者”, 围绕打过电话的情况进行采访, 比如你是否打过电话?如何打电话?是否可以表演出来?等等。这样, 可帮助学生再次回顾打电话的要领, 并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打电话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这样, 教师由管理者的姿态走下来, 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可构建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 让孩子们敢说变、爱说, 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活跃。

三、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互动升华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个体差异是毋庸置疑的, 若要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而不是“靠边旁观”,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差异, 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让各层次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克服自卑、害怕“失败”而被嘲笑的心理。同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更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互动升华。

英语课堂互动 篇2

让S抢答说单词,说对一个,T把一张卡片放在S头顶,头不能动,不能让卡片掉下,谁顶的多,谁就是获胜者。谁的卡掉了,谁就输了。

2.贴小卡片:(教身体部位、五官、水果、文具、房间内摆设均可用)

准备两个果盘,T说单词,孩子贴相应卡片并且说单词或者句子,快且正确的或胜。准备两间大房子,T说单词,孩子贴相应卡片并且说单词或者句子,快且正确的或胜。准备两个文具盒,T说单词,孩子贴相应卡片并且说单词或者句子,快且正确的或胜。画一个人头,准备一些五官或者身体部位的小卡片,两组比赛贴卡片,哪组贴的速度快,谁就是获胜者,边贴要边说单词。3.用脚跳卡片:

把卡片在S脚下快速划过,S要立马跳起,不被卡片打到,边跳边说单词。后增加难度,增加卡片,快速更换卡片,S要边跳边说单词。4.跳卡及皮筋:

卡片放成一排,终点用凳子框一根皮筋,S跳卡片比赛,边跳边说单词,跳到皮筋处要跳过皮筋,皮筋内设置了炸弹,脚不能碰皮筋,如有碰到会被炸死。谁先达到终点,谁就是获胜者。

5.跳四方:

四个凳子用皮筋围成正方形,每个边上中间放一张卡片,正方形内正中央放一张卡片,让S从中间卡片跳到每条边长的卡片,再跳回中间卡片。两人分头PK跳,谁先跳完卡者,谁就是获胜者。6.运卡片:

放2张凳子在一条线上,放几张卡片放在另一头,T说单词,S去推凳子到卡片那边把卡片运回,谁先到达谁就是获胜者。7.葡萄蹲:

选几个孩子拿着卡片,T说单词,拿卡片的S要立马说三遍单词并立即蹲下。动作做对者可加分,但如果有出现出错者可实行扣分。8.圈卡片:

从两组各选两个学生,两人双手拉手,卡片放地上,T说单词,四人迅速去圈中我说的卡片并说出单词。圈中者加分。9.石头剪刀布:

把卡片摆成一排,两个S各站一头,后石头剪刀布,获胜者可前进一步并说卡片上的单词三遍,谁先到达终点,就可给予加分。10.夺宝奇兵:

每个S拿出小卡片,把所有卡片混乱摆地上,T说一个单词,S要快速找出小卡片,谁找的多谁就获胜。后换单词,再找卡片。(复习时用)11.身体vs.卡片(用于单词互动)

用头顶卡片(斗牛)、用嘴亲卡片、踢卡片(设悬念)、两人夹卡片前行、用手拍卡片(设在高处)、拔河摸卡片(两人手拉手,卡片至于两侧,谁先碰到并说出单词者获胜)、坐卡片

11.排卡片(适用排序题)

事先准备好单词卡片两组,让S在规定时间内成句。12.卡片分类(适合期末大复习)准备几个桶,分别贴上标签如服装类、职业类、文具类、颜色类、水果类、小吃类等,以及相关小词卡,请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分好类。13.找卡片(适合互动)

将卡片藏起来,在规定时间内寻找,找到并说出相应单词句子者获胜。14.钓鱼

将2卡片系上鱼线,2学生边拉鱼线边说卡片上的单词,同等距离比赛谁先钓到卡片上的鱼谁胜

15.冰山一角

将数张卡片遮去一部分,只漏一点点图案,学生猜卡片上的内容,最先猜出来的学生加分 16.滚雪球

数张卡片排成一排或者排成两排,学生在规定距离用球滚卡片,滚到哪张卡片就说哪张卡片上的内容,多劳多得 17.What’s missing 数张卡片落地,学生闭眼,老师快速拿走一张或两张,学生睁眼,发现少了什么就说什么 18.抢地盘

学生读出卡片上的单词,读对者获得一张卡片,学生必须用身体的一个部位护住卡片,比谁的卡片多,比谁的地盘大,注意,你可能会五体投地哦 19.小魔仙

学生列两排面向黑板,背对卡片,最后一位学生通过魔法棒获得卡片上的内容后千方百计的传给前面的人,记住不许动嘴说,比一比,哪个组棒 20.此路是我开

甲乙两队PK抢答,快准狠者获得卡片铺路,甲路铺到乙领地时,乙只能改道,若乙没有退路了就彻底失败了,二、骰子:

1.丢骰子并抽签:

S丢骰子,丢到几号,从几号杯子里抽签,签上写上惩罚或是奖励,也可写上让S读句子或回答一个问题。(道具:骰子、五个杯子、抽签小纸条)2.埋炸弹:

选一个S丢骰子,或是直接用手指比划出几,表明在哪个句子里埋炸弹,T要背对学生,T点句子,S读句子,如果点到有炸弹的句子,T会被炸死,两组都可加分。如果没有点到炸弹句子,S要读句子。3.丢骰子读句子或单词:

1)把黑板上的句子标上序号,丢骰子丢到几读第几个句子,并加几分。如果被丢到炸弹,就得把分数清零。

2)丢几,就要说相应的单词或句子几遍。内可以设炸弹,或者动作口令。(适用于复习互动)

4.飞行棋游戏(适合复习用)

先在地上画好格子,将词卡放于格内,丢色子,走相应步数,其中可以设置炸弹,奖品等。5.色子变身(适用新课复习)

将词卡或图片贴于色子上,扔啥说啥。

6.比大小(适用于前进游戏、掉入大海的游戏)回答对问题投色子,投几走几。7.迷宫 投色子决定几号入口,迷宫内设单词句子代号或是奖惩等,最先走出迷宫者胜 8.编号学生

给学生编号1-6,投色子,投到几编号几的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单词或句子,比反应速度 9.胜者为王

2学生同时投2色子,点数大的加分,小的读单词或句子,点数相同的都加分 10.幸运星

学生投色子,设有幸运星,加5分,还设有做题,读句子,抽奖等五花八门的规定,学生投到几,大家一起完成几号的任务

三、吸吸球: 1.大海中丢球:

卡片.放在黑板上,在黑板上画上大海,用吸吸球丢到卡片上,丢到卡片上就说单词,并给与加分,如果丢入大海就没分。2.发射型丢球:

五个孩子拿卡片,另一个S丢吸吸球,说Touch your eyes,他就丢哪张卡,丢中并说单词/句子者可给予加分。后增加难度,五个S拿着卡片边移动,再丢球,丢中者多加分。3.你丢我打:

卡片放黑板上,T说单词,第一个S丢球到卡片上,第二个必须要把第一个人的球打掉,才算获胜,或者是要丢的比第一个高,并且是在卡片内才算获胜。4.比速度:

比速度,把卡片放在黑板上,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丢中的卡片多,并说出的单词多,多者是获胜者。2个以内不得分,3个以上得2分,全对得3分。5.投球(适用于复习)

准备两只篮子,孩子们排两队,第一位手捧篮子,依次回答问题,老师出示卡片,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投球,回答对并且投中者得一分,回答错误被淘汰。最终看哪一组分高。规定 min。

6.接力传球(适用于新授单词或句型)

伴随音乐,T说一个单词并将球扔给一个学生,该生必须接住球并说出跟该词有关的短语,在扔给下一个同学,该同学要说出更复杂的词组(即结合plus+1)7.顶球(适用于新授词)

请一位高手(回答问题选出的)顶球,其他同学说单词若干次,看哪位同学顶的时间长。8.夹球

1)让S夹球到达相应地点(卡片、人等)2)让2个S用背夹球到达相应地点 9.拍球(可以接力)

分两组,排好队,依次运球,到达目的地说单词或句子。正确者得分。分高组胜。10.踢球(适于互动)

口说单词或句子,将球运到网内,不可用手。

四、凳子: 1.瞎子摸凳子:

四个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摸两张凳子,摸到者先坐,是获胜者。口说句子或单词。2.凳子接力: 两组PK,起点和终点各放一人,两组队员坐在凳子上边说单词边跳到队员那边,队员再跳凳子回到原点,谁快谁是获胜者。3.抢凳子: 有6个S,就摆5个凳子,把凳子围成一个圈,S们围着椅子外面边走边唱歌,当我说到Stop时,S们要立马占座一个凳子,没抢到的就要被扣分或是罚回答问题。4.Yes Or No:

准备一张红凳子和绿凳子,T出示一张卡片并说出单词,两个S去判断YES/NO,yes坐红色凳子,no去坐绿色凳子,谁先做到凳子谁就获胜。5.Scramble即换位子(适于复习)

S坐于凳子上,T说scramble,Ss换位置,T抢位子。无位子回答问题。6排凳子即开火车(适于复习)

分两组,排两队做于凳子上,凳子不动,回答问题,正确向后坐,回答错即淘汰,最后幸存者获胜。

7.坐凳子(适于颜色等)

不同颜色的凳子,老师说什么颜色,SS必须去坐并说相应单词或句子。引申:把卡片或实物放凳子上。8.一口气

两人坐在凳子上,一口气说单词或句子,次数多的胜,期间两人不可有任何动作 9.青蛙进池塘

两人分别坐在凳子上,规定距离内说一个单词或句子,叫一下“gua!”,然后向池塘进一步,先到者胜 10.魔力耳

学生分列两队坐在凳子上,有第一个学生开始以此向后传单词或句子,不许让第三人听见,最后一人收到信息后必须立即起身写在黑板上,快而又正确者胜

五、其他: 1.歌中捉兵:

让S围成一个圈,边唱歌,当T说STOP时,学生要立马跑开,但是如果有被我抓到的就要回答我一个问题或者唱首歌。2.点兵游戏:

放四张卡片在地面上,T点一张卡片说单词,如果T对了,S也说单词三遍,如果T说错了,S就得说正确的单词三遍.答对者可加分。3.捡头套游戏:

把几个头套放在地上,T说单词,S去抢头套,抢到者并说出单词的可给予加分。4.Who is the spy? 选一个S当警察,选位置上的一个S当间谍,间谍光张嘴不说话,下面的S 一起说句子三遍,后警察找出间谍,如果能找出间谍,警察得分,找不出,间谍得分。5.盲人游戏:

选一个S戴上眼罩,让他去找卡片,其他S协助他找卡片,其他学生说单词,当他靠近卡片时,其他学生的声音要越来越大,当他远离卡片时,声音要越来越小,在两分钟之内找到卡片可得分,如果找不到就不能得分。6.Passing down: T背对学生不断说“passing down”,学生在下面传卡片,当T说Stop时,拿到卡片者要说出单词,或是说一句话。7.运水果:

把水果放一头,卡片放一头,在卡片这头准备两张椅子,两个S去推椅子到水果那边,把水果放椅子上然后运回,再把水果放在卡片上,谁快谁就是获胜者。8.大画家:

在黑板上画两个人头,让两个S站在同一条线上,我说eye单词,他们要立马跑到黑板前画眼睛,并说单词,谁的速度快,谁就是获胜者。再换人,最后比哪组画的最好看,最好看的还可以加分。

9.London Bridge’s falling down: 两个S双手搭桥,其他S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唱歌边从桥洞经过,当T说STOP时,搭桥的S要把桥放下,卡到哪个人,那个人需要回答,回答出就能替换搭桥者,如果输了就得继续过桥。10.滚球:

把五张卡片放在地上,然后在卡片周围划圈,让两个孩子来滚球,T说单词,S把球滚到圈中,如果能进圈内,就可得分,如果出圈外,不能得分。或者不画圈,直接把球滚过卡片,能滚过的可加分。11.大锤游戏:

卡片放地上,T说一个单词,两个S用手做锤子,用手去锤卡片并说出单词,谁的动作快谁就是获胜者。

12.吃大餐:(食物课程)

在黑板上画上食物,多画几种,或者贴小卡片在黑板上,两个S站在同一条线上,T说单词,S要快速跑到黑板前去擦掉食物或拿下小卡片,谁拿的多谁就获胜。13.五体投地:

把五张卡片无规则地放在地上,T说一个单词,S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去按住卡片,不能移动,T再说一个单词,S再用其他部位去按卡片,五张卡片运用五个部位按住。(用身体连卡)14.cow boy: 每组选两个S,背靠背,每组分三张卡片,他们必须用背夹住卡片,把卡片运到终点,边运卡片边说单词,放下卡片时要说一个有关的句子,哪组先把卡片运完,哪组获胜。15.狼外婆吃脚:

所有学生站在一条线外,伸出一只脚到线内,T扮演狼外婆,T出示卡片,他们要立即说出单词并把脚快速收回,但是谁没说单词或是脚收的太慢,他将会被吃脚,就会被淘汰。16.传水杯:

倒半杯水,让孩子用嘴巴把水传过去,T背对学生边唱歌,当T说STOP时,嘴还衔着杯子的S就要把水喝掉并回答一个问题。17.格子中跳卡:

把卡片放在格子中,T说一个单词,S得跳入那个格子当中并说单词三遍,跳对几个格子,说对几个单词,就可以获得几分。18.顶碗达人:

让两个S站在一条线上,头顶一个碗,终点摆放几张卡片,T问“What do you like?”他们需要边走路边回答I like apple。并小心走到终点,把碗放在Apple卡片上。19.单脚运卡片:

两套卡片卡片分两组摆成一排,两个S站在起跑线上,T说单词,S要快速跑到卡片捡起卡片,然后单脚跳回,把卡片交予T手中,并说三遍单词,谁先给卡片,谁就是获胜者。20.找卡片: 卡片放在终点,中间放两个凳子作为障碍物,T说单词,两个S要快速跑到凳子旁边转一圈,再跑到卡片处捡起T说的卡片,回的途中需坐一下凳子,再回到起点把卡片交予T,谁快谁获胜。

21.圈单词游戏: 在黑板上写上单词,让两个S站在同一起跑线上,T说单词,他们要跑到黑板上把单词圈出,谁快谁就是获胜者。22.老虎来了:

Apple coming-------摇头,不怕 Banana coming------摇头,不怕 Peach coming--------摇头,不怕 Tiger coming-------蹲下抱头,我怕

谁动作慢的就会被吃掉,被扣一颗星。23.Sam says: T说:

Sam says”one”,学生跟着说 “one” Sam say “two”,学生跟着说“two” 但是如果T说:

Jojo say “three”,学生就得保持安静,谁说出了单词,谁就会被扣星。24.木头人(适于歌曲互动)

在教室随意走动唱歌,老师说stop,学生不能动。

引申:在教室随意走动唱歌,老师说stop,学生贴墙站、抱头蹲下、互相拥抱、抱我等 25.老狼几点了

SS:Mr.wolf *2,what’s the time?Mr.wolf: It’s…当老狼说十二点时孩子蹲下保护自己。引申: Are you thirsty?/ Can I help you? 等。26.传声筒

分两组,老师说句子,哪组说的又快又对即获胜。27.拷贝不走样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发展”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发展” 实效性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

互动,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所形成的相互配合、推动和作用,最终达到共同发展。互动是一个发展过程,在互动中事物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属性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可以说互动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引发了事物的创新,催生了新事物的出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学生形成互动,实现教育的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懂得学会质疑、调查、探究与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氛围中终身受益。”

一、影响“互动·发展”的实效性因素研究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素质不高,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也是极其匮乏的。对于小学英语这样一门注重交流互动的学科来说,一定要发挥它的课堂互动性,才能让课程进程得以良性发展。但是在研究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影响课堂教学“互动·发展”的相关实效性因素。

(一)教师层面影响因素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若想提升,首要取决于教师层面。其中,心理因素是影响课堂中师生活动的根本因素,它所带来的影响障碍包括了认知及教师角色定位两方面。

1.认知障碍

我国教育学者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一种错觉,那就是认为学生应该能按照自己的授意来理解知识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学生可能通过主观筛选来过滤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而同时去除某些无用的信息,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所主观筛选的知识点并非始终精确,有些时候学生会遗漏教师思想中所认为的重要内容,这就产生了师生之间的认知差异,也叫作认知障碍,这就是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所造成的结果。

2.教师角色定位障碍

“影响课堂互动的另一个心理因素就是教师角色定位所产生的障碍”。这句结论也深刻地指出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弊病。尤其是在农村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总会认为小学生没有自己成熟的思想及学习观念,需要教师全程代言来替他们做出决定,将学生置于一种消极被动、被控制支配的地位,觉得没有必要与学生产生互动,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

(二)学生层面影响因素

学生层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原因。

1.生理层面

首先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最基本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很难做到对课堂听课注意力的100%集中,再加之教学过程的乏善可陈,就直接阻碍了互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心理层面

对小学生而言,对互动教学的心理层面因素就是兴趣与动机,学生应该拥有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才能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当前我国农村对小学教育并不重视,这就从根本上扼杀了这种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才是“互动·发展”实效性教学模式实施的根本。

二、构建优化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发展”的实效性教学模式

(一)基于情境设计的互动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生天生好动,性格自由,所以,将情境设计互动教学模式融入英语课堂可以发挥最大功效。基于这一方法,下面探讨了两种情境教学设计,以提高英语课堂的互动性。

1.构建语言环境

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教师应该强化对于单词发音、词义以及词形词性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小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图片或简笔画等较为直观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简化理解难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性质来设计课堂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猜词猜字游戏,让学生能在游戏过程中就学会感知、理解和运用英语词汇。

2.构建多媒体人机互动环境

多媒体技术是农村小学课堂所缺乏的,如今为了紧跟时代教育脚步,许多农村小学也为学生购置了计算机教学设备,希望实现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存在弹性与多样性的,它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真实性与趣味性,增加英语对学生的吸引力与亲和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互动教学方式的相结合,比如利用具有交互性的语言情境为学生讲英语故事,在故事中教学生英语,这也是一种人机互动理念,即借助视频及音频功能实现英语听说训练,也可以用录音来帮助学生纠正英语发音,交流讨论英语问题等等。

(二)基于小组合作的互动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生天性活泼、随性,常常愿意一起玩耍,这也是目前性格日渐孤僻的城市小学生所不具备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基于小组合作的互动教学模式再好不过。合作学习的创始人David Johoson就曾指出“合作学习是可以应用于任何教育层次与教育学科中的教学策略”。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合作教学应该是互动教育模式的重点核心。

1.合作解题

例如可以为学生给出英语病句,分小组让他们讨论,在讨论之后按组派代表学生讲解题目中存在的英语语病,发挥他们的互动合作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发表观点、表现自我的一种能力锻炼,解放他们的天性。

2.角色扮演

同样以小组合作模式,教师为学生设置来源于教科书或自己所设计的英语情境,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合作用英语表演主题,在表演游戏中帮助学生解答语法词汇知识,这样更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词汇语法的理解与记忆。它同样也是一种对学生合作、自我表现、性格解放等方面能力的锻炼。

三、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发展”的教学案例

基于上述“互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下面提出以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为背景的互动教师模式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首先,此次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英语故事来实现对单词green beans、fish、tomato、potato的听说读写,并学习故事句型的替换方法;其次,教师给出单词卡片来完成小组教学活动,并学会新单词,实现对英语故事的表演;最后,由教师分析教学难点和重点。

(二)课前准备

教师为学生准备教学挂图和单词卡片、录音设备以及故事表演合作中可能用到的各种道具、照片来完成英语故事的教学准备。

(三)教学思路

根据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部分录音开始,让学生跟读课文,复习相关的食物单词。通过照片来激发学生对于厨房中各种食物及场景的联想,然后根据食物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根据刚才教师所提供的资料来讲故事,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与相互评价实现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巩固。

通过上述互动学习,学生既听到了有趣的故事,得到了兴趣及好奇心方面的满足,也学会了与故事相关的英语单词,实现了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达到了英语教学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四、总结

小学英语互动课堂 篇4

一、以问题为引导, 带领学生逐步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多建立在问题和反馈过程中, 在导入过程中, 教师需要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合作探究中, 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在总结过程中, 问题能给学生以提示, 让学生抓住重点。同时, 教师借助学生的回答, 及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 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进行。但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并不是随意进行的, 也不是要用问题来充斥整个课堂, 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设计, 针对性、层次性地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如在《上学歌》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语如:“同学们, 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 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 你都经历了那些事。”“好, 接着, 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 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学生说一说听过这一段后有何感受。看图, 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 请学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 边听边用动作表现。问题引导,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通过话题来导入新课, 通过听后看图, 在看图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

二、通过活动组织, 引导学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个体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在新课改下, 小学音乐课堂注重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听、说、唱来引导学生去感悟、欣赏、体验音乐。因此,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在互动中获得音乐知识的构建。

以《春天来了》的教学为例, 本课时重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板书《春》, 同时多媒体视频:“听, 春雷响了, 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 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 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 (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教师过渡: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 (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接着教师引导看到这么美的春天, 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 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话呢? (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过渡: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 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 好吗?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 (要求:听一听, 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第二遍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 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设计提问:春天在哪里呀? (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

从案例中也不难看出,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师生间除了以对话、问题方式进行沟通外, 活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深入到作品中去体会和感悟, 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才更容易实现。

三、以评价来鼓励学生, 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自身的兴趣为鼓励, 还需要教学中教师的鼓励来作为催化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通过评价, 使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 音乐是门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育的评价更应体现人文的精神。

首先, 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以教学为例, 当请学生起立单独唱一段曲谱或请他说说听赏后的感觉时, 教师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 面带微笑, 轻轻点头, 以示鼓励;微微摇头, 暗示他纠偏补漏。这些做法就比批评委婉得多, 学生也容易认同合作。其次, 教师要善于用富有激情的评价语言加以“渲染”, 使课堂上真情涌动,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获得理解的深入, 心灵的感动, 情感的升华。如教学《闪烁的星星》时, 用导入的方法请学生说出有关的天文方面的知识, 有个学生说了很多, 教师对他说:“你很好学, 知道的天文知识真多, 老师都不如你。”结果, 学生课后又收集了很多有关的资料, 要来与老师讨论。于是, 教师尝试对不同的学生, 针对性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待学习稍有起色的学生, 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 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 做到既不伤其自尊, 又能指出不足, 使他们能扬长避短, 发展特长, 张扬个性, 健康地成长。

音乐是一门艺术, 音乐教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形成互动的和谐关系,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发展。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 音乐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形成互动的和谐关系,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陈秀琼.小学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 2009, (9) .

[2]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小学英语互动课堂 篇5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创设英语情境,激发互动兴趣;丰富互动形式,构建高效课堂;拓展互动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81-02[作者简介]李晶宇(1987―),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法,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利用问题互动的阶段,并且大都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互动教学效果一般。为此,教师必须优化互动课堂教学,利用全新的互动策略构建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那么,教师应如何与学生互动,又应如何以互动教学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呢?

一、创设英语情境,激发互动兴趣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仍以机械互动为主,学生基本上没有互动的兴趣。有时,学生只是应付式地回答教师问题,以避免出现“尴尬”局面。为了提升互动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入手,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并与教师、同学形成互动关系。例如在教学新译林版小学英语5年级下册中的Unit 8 Birthdays这一单元时,教师以情境导入新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互动兴趣。为了营造生日氛围,教师以一首《生日快乐歌》导入新课,在旋律的带动下,很多学生跟着音乐唱了起来。音乐结束后,很多学生好奇地问:“今天是谁的生日呀?”教师故作神秘:“今天是我们班某某的生日。你想如何为他/她庆祝呢?平常你们又是怎么过生日的呢?”学生的互动兴趣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学生开始与前后桌一起交流讨论,回想自己以往是如何过生日的。由此可见,有效的情境对于学生的兴趣的激发是非常有效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带动学生互动。

二、丰富互动形式,构建高效课堂

(一)问题牵引,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互动是课堂互动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可以以问题为牵引,使学生产生互动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提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逐层思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例如新译林版小学英语6年级下册中的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围绕“澳大利亚,这个有趣的国家”进行的。为了营造氛围,教师从简单问题入手,与学生互动:“Do you know any information about Australia?”很多学生回答“No,I don’t.”。教师继续提问:“How can you get to know Australia?”这个问题瞬间将小学英语课堂激活了,有的学生说利用互联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澳大利亚的一切,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校园里的图书资源,还有的学生说直接和自己在澳大利亚的网友联系,让他/她告诉自己有关澳大利亚的信息……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简单的“Yes or No”的问题,过渡到较难的但是比较开放的问题,激发学生与教师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设计任务,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生生互动是互动教学的形式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动交流,培养其学习能力。例如新译林版小学英语4年级上册中的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起制作水果沙拉”。水果沙拉在西餐中是比较常见的,在教学时,教师先播放各种各样的水果沙拉图,刺激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接着,教师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互动学习。任务:请讨论一下制作水果沙拉的具体步骤,并用英文表达出来。要求:每个小组可以自主命名水果沙拉,设计出独特的沙拉制作步骤。在这个任务中,有的学生负责为水果沙拉命名,有的学生思考应该选用什么水果制作沙拉,有的学生负责思考其制作过程,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愉快地互动着、交流着,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当然,教师不能当“撒手管家”,要适时指导学生合作互动。

三、拓展互动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一)角色扮演,培养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是互动实践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喜欢有趣的语言训练方式,因此,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自主设计对话。例如在学习新译林版小学英语4年级上册中的Unit 7 How much?时,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询问价格”,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机械式地利用句型“How much is it? It is…”,学生很容易厌烦,从而丧失参与表达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情景:请模拟“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自主设计对话,将购物情景模拟出来。在这个情景中,学生两两合作,自选角色,有的学生突出“讨价还价”的过程,有的学生突出“果断购物”的过程……由此可见,以情景为牵引,引导学生融入角色,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模拟故事,引活英语课堂

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模拟教材中的故事也不失为互动实践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模拟故事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有利于激活小学英语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新译林版小学英语6年级下册中的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学生可以自主选择lion角色,也可以选择mouse角色,在不改变故事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添故事内容,让故事更有趣。小学生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都能融入故事角色,将lion和mouse这两个角色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大多学生都能在模拟故事活动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总之,师生互动既是双向的,也是多元的。教师要不断强化小学英语师生互动,利用多元化的互动构建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推动课堂的进步。

参考文献: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篇6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师生互动 情感交流 互动现状 解决方案

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然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英语课堂上老师的讲述,其次是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与学习。为了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校的英语教育水平,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便显得格外重要。

一、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本质

1.定义。结合对已有研究、理论观点和我们自身对师生互动的分析,我们认为,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其次,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①。

2.意义。一是教学的意义。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思维训练、强化教学参与,打破接受性教学和发现性教学的界限,使二者互补和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发展的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和促使学生人格的成长,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佳程度的发挥,从而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发展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突出。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从学生在课堂的实践出发,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改善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帮助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

二、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基本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然而,课堂师生间的互动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成果是否显著等因素。本次调查正是为了查明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与问题,以此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调查对象。根據当前学生英语学科的学习情况,我们着重探讨中学生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2.调查内容。调查问卷部分内容如下:

(1)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会鼓励让你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A.每节课老师都会鼓励 B.有时有

C.很少有 D.都是老师讲解

(2)关于英语课堂上的疑问,你会及时问老师解答吗?

A.经常提 B.有时提 C.看老师是否鼓励 D.从不

(3)英语课堂老师提问的方式是?

A.提问学习优秀的学生 B.提问积极主动的学生

C.提问所有的学生 D.不提问差生

(4)你喜欢参与英语课外活动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D.不喜欢

(5)你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是否活跃?

A.非常 B.有时 C.一般 D.从不

3.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

(1)54.5%的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不会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7.3%的教师会在每节课上鼓励同学发表在己的观点。

(2)50%的同学对于课堂上不懂的问题有时会向老师提出来,22.7%的学生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从不会向老师提出。

(3)35%的教师会提问所有的学生,46%的教师会提问积极主动的学生,19%的教师会提问优秀的学生。

(4)63.6%的学生有时喜欢英语课外活动有时不喜欢,27%的学生非常喜欢英语课外活动。

(5)40.9%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活跃度一般,19%的学生从不在英语课堂上表现。

总的来说,在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和教学工具不够多样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缺乏亲和力,师生课后情感交流、互动较少。在学生方面,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不敢积极提出自己在学习英语方面遇到的问题,不积极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基本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第二个方面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第三个方面在于师生双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积极性不高,只是机械接受授课内容。学生还未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够浓厚。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主导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2.老师授课时间过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及与老师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的授课理论可称为“大满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思考和过滤知识点的时间。对于上课不懂的问题,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老师的帮助。

3.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少,缺乏沟通。现在的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大学中的师生见面时间少,交流互动时间短,缺乏情感交流,不利于英语课堂的教学发展。教师缺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的言语与行动。

4.课堂互动模式单一,一问一答,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不理想,授课效果不太好。

四、提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的方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遵从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实践中根据分析当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反应,可提出以下几个方案:

1.教师应把英语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上英语课堂之前,可以同同学聊聊最近所看所闻,紧赶潮流,并将其与英语相结合。例如:大家最近看了什么好看的电视剧了吗?有伪装者,虎妈猫爸等影视作品。

T:Ok,let’s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iger mother and cat father.Do you think that it’s a good way to teach children?

S:No.

T:Why?If you are parents,how would you treat your own children?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classmates and make a presentation.

這样简单的生活对话交流后,教师便可以用英语开展接下来的话题,从而达到相应的、有效的教学效果。

2.课堂时间应该为教师与学生平均分配。采取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给予一定的时间准备相应的资料、文件,以学生的视角让学生给同学们授课,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双方面互动了解,相互提高。

3.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及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善于思维的能力。教师可以应用PPT、音频、电影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可以进行与英语相关的小型活动,如电影配音大赛、演讲大赛、朗诵大赛等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从而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4.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给予肯定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代社会的教育中,孩子都是需要表扬的,在听到别人对自己肯定的话语后,便会对某一件事非常感兴趣,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可以说“Ok.That’s good!Thank you very much!”“Good job!”“Well done”“Excellent!”“You are making great progress!Keep on fighting!You can do it!”等话语,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回应。

五、结论及启示

从该课题的研究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密切可以改变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改善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履行教师教育的职责;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并且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学习英语变成一种乐趣,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我素养,达到教学最终的目的。在课后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学生要积极主动问老师自己不会的问题,尽快理解老师讲的知识点,这样便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改善互动现状。

注释:

①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04.

②李栎.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08,29:169-170.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04.

[2]李栎.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08.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篇7

一、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

教育理论学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它学到语言材料。”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可以以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切入点, 使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交流, 培养开放型思维。而小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活动学习中来, 又往往以兴趣为先导。因此,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在课的开始就尽量用形式活动泼, 手段灵活的方法, 生动、真实的活动情境来导入教学内容, 是顺利进行互动教学的首要条件。Duty Report是我们教学上常用的导入方式, 所创设的是课堂上最真实的情境, 每次由一位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 每次所用时间3—5分钟, 对话内容的难易程度由学生自己控制, 参与者是全体同学和老师。

二、尝试师生角色互变,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英语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需要师生进行角色的转换, 进行心理换位。由于互动教学的英语课堂信息输入量很大, 学生接触、操练语言的时间有所增加, 这就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即教师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从旁指导”。因此,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 教师仅仅是导演, 教学的成败在于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维护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饱满的教学热情、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 并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学生的活动, 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象, 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积极性以及学习的自觉性都随之提高, 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搭建任务型教学平台, 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任务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平台。任务型教学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又是师生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互动式教学实践空间, 同时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巧, 而且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是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

例如, 在学习PEP版Unit4 (A) 这节课时, 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怎样用英语去了解别人的爱好, 以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爱好。在搭建好这个任务型的平台后, 再实施教学上的互动。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介绍Sarah和Wu Yifan的爱好, 接着老师问学生是不是想知道老师的爱好, 借着学生对老师爱好的好奇心理, 进一步要求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 只有问对了以后, 老师才给予回答, 同样要想了解别人的爱好, 也要进行正确的提问。通过这种任务的设置, 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独立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起到了引导和监控课堂进展的作用, 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条件, 创造了互动的机会。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进一步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学生了解你周围同学的爱好和兴趣, 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 任意找同学进行问与答,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 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机会, 教学没有停留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层面上, 而是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的全方位互动。

四、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在互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高专业技术水平, 更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前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 具备积极的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流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 可以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 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何分享共同成果等。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经常采用pair work, group work, group discussion等教学活动, 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还为学生进行开放自主的学习搭建了一个重要的舞台。在分组协商、全班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畅所欲言, 真正学会了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因此,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分组合作精神,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五、及时反馈, 激活教学互动

教与学中的及时反馈, 是激活教学互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1.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能推动其更努力学习,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中我注意适当地运用语言、表情等激励手段, 有时还用一些文具作为实物奖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情绪达到新的境界;同时注意帮助学生自我调整学习心态, 提高学生作为“互动”主体的活跃性, 为深入学习提供有利的心理机制。

2.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及时的反

馈信息, 可以对活动过程不断做出调整, 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在字母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依次顺背26个字母不成问题, 可字母一旦单独出现就常常搞不清, 于是我首先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26张字母卡 (大小写在卡片两面) , 以此作为强化字母教学的突破口, 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强了字母学习、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利用这些卡片进行“听音举卡片”的练习,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卡片的作用, 我还设计了“找朋友”和“鸡妈妈找蛋”两个游戏, 强化字母教学。这样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方式, 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要求我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把英语课堂办成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场所, 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还应进一步地去努力、去探索。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是我们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 我们一直强调互动教学, 为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让学生们觉得自己就是课堂的主角, 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大增, 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对小学英语互动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 篇8

初中英语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应当突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而并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所谓的“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学,而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教师要去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师生共赢的局面。这种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知识的共同进步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比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能提高师生的沟通能力,更能发散思维。”

一、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学生是否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平等对话过程,此过程强调的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探讨、相互提高的互补关系。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吸引注意力,就可以和学生有密切的合作。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与学生的互动来有效引发和诱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此氛围中学会良好的学习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只需以一种媒介,通过交流互动,就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习并参与,从而使互动真正起到作用,学生可以以轻松的态度展示自己,发挥自己。总而言之,师生互动只要有氛围,有交流,有作用,就有效。

二、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

在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始讲新课之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讲解重难点知识前,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为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奠定基础。老师要事先做好引导工作,清除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课提供材料。如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Unit 4 What would you do?时,老师先提问:“Everyone wants to have lots of money. Do you like it? I like it, too.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buy lottery.”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接下来,老师向学生们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明确自学目标后,由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探寻知识,为讨论做好准备。比如,Unit 4 What would you do?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a. Learn important vocabulary: million, medical,research.

b.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how to use the virtu-al mood.

c. Master basic structure of virtual conditional sentence.

(二)相互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自由讨论,各小组之间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都再次明确,并采取组员间相互提问、相互思考、相互回答的方式,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并一起思考解决,最后把不能在组内解决的问题总结出来,等到全员交流时提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不要告诉学生答案,相信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探索答案。比如,有同学在看完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on 5 million yuan?”在小组讨论后,进行了全员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对各组最后遗留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控制好全局,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尽量围绕本节课的主题、目标以及要求,突出关键问题;最后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众多问题中,要学会正确使用虚拟语气“If I were you, I’d wear a shirt and tie.”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在课堂上努力展示自己,交流各自的想法,并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提高其自学能力和探索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当堂检测练习

创设和谐互动的英语课堂 篇9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 对提高课堂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师生关系融洽,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能调动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学习;同时, 实现师生之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 这将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1.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在英语教学这一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学生, 用自己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自己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只有教师树立了复合型人才的形象,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学生对英语教师的信赖也有助于学好英语。

2. 教师要有现代的师生观念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 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促进者, 其角色行为表现在: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其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技巧, 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是课堂里的“权威”, 在教学中对学生不是命令而是指导。

3. 教师要关爱学生, 以情动人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要上好课, 先要从爱学生做起, 这样才会感到自己在课堂上执教是那样的潇洒。”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当我们真正对学生充满爱心时, 我们才会是愉悦与满足的, 我们才会喜欢他们的点点滴滴, 我们才会宽容他们的过错。“感人心者, 莫过乎情”。寓情于教, 以情动人是教学中英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英语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 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 学生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参与完成教学任务。要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例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 经常和学生谈心, 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 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 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 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 又可以表达感情, 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总之,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体贴入微, 多些表扬, 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就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

二、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和谐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

和谐课堂, 就是以教室为载体, 以“体验与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 以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课堂是完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 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主要互动过程。因此, 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是实现和谐课堂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英语工作者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 从行动上研究学生。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师生情感互动 篇10

一、抓住闪光细节,有效引导

细节决定成败,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想象力十分丰富的阶段,会迸发出很多让成年人都意想不到的巧思和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留心观察,捕捉住这些细节并进行适时地引导,让学生觉得“我也可以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为了训练学生日期的说法,我开始逐个提问:“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id you do on Monday?”这种比较枯燥的问法让不少同学都打起了瞌睡,兴趣不高,这时我听到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要是转转盘随机发问就好了。”我灵机一动,做了一个上面写了Monday到Sunday的转盘,然后将学生的名字随机写在转盘中间,问道:“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好!”同学们一听要玩游戏,纷纷来了精神。“现在我要转这个转盘喽,转到的同学,就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好的,快开始吧!”同学们兴奋地说道。“Tony,what day is it today?”“It’s Wednesday.”“What did you do onSaturday?”我接着问他。“I went to have apicnic.”“很好,那么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看看会是谁呢?”同学们屏息静气,时刻准备着回答问题。用这种方式适时地引导,很好地将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大家在一种紧张有序的状态下,很快地记住了日期系列的单词说法。

二、与学生做朋友,以生为本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学生身上同样有值得教师学习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负责听和记即可,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应当抛弃陈旧的思想,真正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例如,以一个话题开始了这节英语课:“大家有没有养过宠物?”“有!我养过小狗。”“我养过一只金鱼。”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你们看,这是我养过的宠物,他叫Bobby。”我把照片用投影仪给大家展示起来。“哇,好可爱的小狗!”“那么咱们来观察一下,他都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提问学生。“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你们都养过什么宠物,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纷纷用英语介绍起来“哦,听起来很可爱呢,别的同学呢?”我又鼓励到。“我养过小兔子!”一个同学举手说。接着,他用绘声绘色的英文描绘起来。在用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下,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关注每个学生,有的放矢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视同仁,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地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地高效率教学。

例如,介绍中外文化区别时,在上课之前,我先通过平日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对大家的英语水平进行评估,对外国文化不太了解的就准备春节的介绍,对外国文化比较了解,英语水平较好的就准备外国节日的介绍。在课堂上春节组介绍了中国春节的具体习俗;而外国节日组则介绍了“Christmas Day,”他们也准备得很充分。大家通过课下的准备和课上的讨论,彼此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中外节日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上一篇:潜在问题下一篇:服装设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