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设计概述

2022-07-16

第一篇:商业空间设计概述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概述

农村信用社承兑汇票业务概述

商业汇票承兑是指信用社作为付款人,接受承兑申请人的付款委托,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经过信用社承兑后的商业汇票称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要求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严格限定一笔交易只能申请办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可分期办理)。商业汇票承兑业务要视同贷款业务,必须坚持“先授信后办理贷款”的原则,将银行承兑汇票敞口部分纳入授信总额。

银行承兑汇票信贷额度占用情况:全额保证金承兑不占信贷额度;差额保证金承兑敞口部分占用信贷额度;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占用信贷额度 ;银行承兑汇票抵押贷款占用信贷额度;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不占信贷额度。

一、信用社开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益处

(一)保证金存款

在授信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授信产品使用不同会造成存款存款差距很大,通常银行承兑汇票使用量越大,存款越高。例如,申报1亿元的授信总量,(1)贷款方式:可能仅能获得1000万元存款沉淀;(2)1亿元承兑汇票,至少可以要50%的保证金,可以获得5000万元存款。

(二)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手续费:承兑银行按承兑金额万分之五收取手续费。

(三) 联营销的机会

- 1

(九)存足不低于票面金额50%的保证金,票面金额与存入保证金的差额部分应提供信用社认可并符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担保业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条件的有效保证、抵押、质押。

三、承兑操作管理规定

(一) 银行承兑汇票自出票日至到期日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二) 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每张不得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单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敞口部分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

(三) 在办理商业汇票承兑时,每张银行承兑汇票按承兑金额的0.5‰向出票人收取承兑手续费,承兑手续费不足10元的,按10元计收。

四、承兑业务操作流程

(一)客户申请

由客户向联社提出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的申请,写《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申请书》

(二)资格审查

对商业汇票承兑申请人的资格,要重点审查申请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的用途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客户出示交易合同原件,查验交易合同是否真实,所购货物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等。

(三)提交材料

客户除需提供《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规程(试行)》要求

- 3

1、对商品、劳务交易合同真实、合法性的调查:

2、对客户申请人及其偿债能力的调查

3、对担保的调查

(六)分级审批(咨询)

(七) 承兑 (1)签订承兑协议。 (2)落实承兑条件 (3)办理承兑手续

(八)事后检查

(九) 汇票到期解付或垫款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经办人员至少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10天,查看出票人在营业部的账户存款情况,并向出票人和担保人送达《商业汇票到期备付款通知书》通知出票人将款项存入营业部,营业部负责逐笔兑付,并登记承兑台帐。

第二篇:第一章 商业业态概述

一、零售

零售: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

1.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如零售商将汽车轮胎出售给顾客,顾客将之安装于自己的车上,这种交易活动便是零售。若购买者是车商,而车商将之装配于汽车上,再将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则不属于零售。

2.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零售活动常常伴随商品出售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维修、安装等,多数情形下,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也买到某些服务。

3.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如上门推销、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无论商品以何种方式出售或在何地出售,都不会改变零售的实质。

4.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如公司购买办公用品,以供员工办公使用;某学校订购鲜花,以供其会议室或宴会使用。所以,零售活动提供者在寻求顾客时,不可忽视团体对象。在我国,社会集团购买的零售额平均达10%左右。

二、零售商活动 1.零售商活动特点

(1)交易规模小,交易频率高。 (2)即兴购买多,且受情感影响较大。 (3)去商店购物仍是顾客的主要购物方式。

三、零售业

零售业是指以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社会集团)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

零售业是一个国家最古老的行业之一。

零售业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之一。零售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引发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零售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国民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社会与经济结构是否合理,首先在流通领域,特别是在消费品市场上表现出来。

零售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就业渠道。由于零售业对劳动就业的突出贡献,很多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零售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经济政策。 现代零售业是高投资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现在,零售商们运用着最先进的计算机和各种通信技术对变化中的消费需求迅速做出反应。

三、

西方零售业四次重大变革

零售业中的某些变化之所以能提升到重大变革的高度,必须满足三方面的条件,一是革新性,即这一变化应产生一种全新的零售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并取得支配地位;二是冲击性,即新的零售组织和经营方式将对旧组织和旧方式带来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顾客购物方式的变化和厂商关系的调整;三是广延性,即这场变革不是转瞬即逝,而是扩展到一定的空间、延续到一定的时间。从这几个方面考察,西方零售业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重大变革。

(一)、第一次零售变革:百货商店的诞生

零售业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以具有现代意义的百货商店的诞生为标志的。学术界称之为“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足见其划时代的意义。尽管当时百货商店被称为具有革新性的经营手法现在看来十分平常,诸如明码标价和商品退换制度;店内装饰豪华,顾客进出自由;店员服务优良,对顾客一视同仁;商场面积巨大,陈列商品繁多,分设若干商品部,实施一体化管理等。但这些改革对当时传统零售商来说,已是一个质的飞跃。

1. 销售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百货商店是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实行新销售方法的现代大量销售组织。其新型销售方法,概括起来就是:

 顾客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自在地进出商店;

 商品销售实行“明码标价”,商品都有价格标签,对任何顾客都以相同的价格出售;

 陈列出大量商品,以便于顾客任意挑选;  顾客购买的商品 ,如果不满意时,可以退换。

这些销售方式,在现在看来虽然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它是由百货商店的诞生及其对零售销售的变革而来的。

2. 经营上的根本性变革

当时出现的百货商店最大一个特点是,设有若干不同的商品部,这些商品就像是一个屋顶下的“商店群”,即把许多商品按商品类别分成部门,并由部门来负责组织进货和销售。而且,百货商店主要以生活用品为中心,实行综合经营的大量销售组织。按不同商品和不同销售部位来经营,虽然每个部位的经营规模不大,但由于它是汇聚在一个经营体之中的,因而这种综合经营的规模比起之前的杂货店和专门店来说就十分庞大。因此,百货商店实行综合经营也是其适应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根本性变革内容之一。

3. 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

传统的城市零售店和乡村杂货店,店主不仅亲自营业,而且自行负责人、钱、物的管理。与此根本性不同,百货商店由于同时经营若干系列的商品,企业规模庞大,因而其经营活动分化成相对独立的专业性部门,实行分工和合作;而管理工作则是分层进行的,企业订有统一的计划和组织管理原则,然后由若干职能管理部门分头执行。因此,百货商店是在一个资本的计划和统制下,按商品系列实行分部门、分层次组织和管理的。

(二)第二次零售变革:超级市场的诞生 1.革命性变化

超级市场标志着一场零售革命的爆发,其对零售业的革新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变化带来了以下影响:

 开架售货方式流行。开架售货尽管不是超级市场首创,但它却是因超级市场而发扬光大的,超级市场采用的自选购物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不仅冲击了原有的零售形态,而且影响了新型的零售业态,后来出现的折扣商店、货仓式商店、便利店等都采取了开架自选或完全的自我服务方式。

 人们购物时间大大节省。随着女性工作时间增多,闲暇时间减少,人们已不把购物当作休闲方式,要求购物更方便、更快捷,超级市场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新要求,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各类商品集中到一起,大大节省了人们的购物时间,使人们能将有限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娱乐、健身等活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超级市场实施的统一结算和关联商品陈列,也大大节省了人们选购商品和结算时间。  舒适的购物环境普及。超级市场所营造的整齐、干净的舒适购物环境,取代了原先脏乱嘈杂的生鲜食品市场,使人们相信购买任何商品都能享受购物乐趣。

 促进了商品包装的变革。开架自选迫使厂商进行全新的商品包装设计,展开包装、标识等方面的竞争,出现了大中小包装齐全、装潢美观、标识突出的众多品牌,这也使商场显得更整齐、更美观,造就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2.产生背景

超级市场的出现和发展现在看来有其历史的必然,其产生背景是:  经济危机是超级市场产生的导火线。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居民购买力严重不足,零售商纷纷倒闭,生产大量萎缩,店铺租金大大降低,超级市场利用这些租金低廉的闲置建筑物,采取节省人工成本的自助购物方式和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实现了低廉的售价,因而受到了当时被经济危机困扰的广大消费者欢迎。

 生活方式的变化促成了超级市场。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了工作,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加上城市交通拥挤,原有零售商店停车设施落后,许多消费者希望能到一家商场,停车一次,就购齐一周所需的食品和日用品,超级市场正是适应消费者的这种要求而产生的。

 技术进步为超级市场创造了条件。制冷设备的发展为超级市场储备各种生鲜食品提供了必要条件,包装技术的完善为超级市场中的顾客自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后来的电子技术在商业领域的推广运用,更是促进了超级市场利用电子设备,提高售货机械化程度。此外,冰箱和汽车在西方家庭中的普及使消费者的大量采购和远距离采购成为可能。

(三)第三次零售变革:连锁商店的兴起 连锁商店是现代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与大工业规模化的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其实质就是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化经营效益的目的。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 标准化管理。在连锁商店中,各分店统一店名,使用统一的标识,进行统一的装修,在员工服饰、营业时间、广告宣传、商品价格方面均保持一致性,从而使连锁商店的整体形象标准化。

 专业化分工。连锁商店总部的职能是连锁,而店铺的职能是销售。表面上看,这与单体店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上却有质的不同。总部的作用就是研究企业的经营技巧,并直接指导分店的经营,这就使分店摆脱了过去靠经验管理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 集中化进货。连锁总部集中进货,商品批量大,从厂家可以得到较低的进货价格,从而降低进货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由于各店铺是有组织的,因此,在进货上克服了盲目性,不需要过大的商品库存,就能保证销售需要,库存成本又得到降低。各店铺专门负责销售,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手段组织推销,从而加速了商品周转。

 简单化作业。连锁商店的作业流程、工作岗位上的商业活动尽可能简单,以减少经验因素对经营的影响,由于连锁体系庞大,在各个环节的控制上都有一套特定的运作规程,要求精简不必要的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孵化零售业第四次变革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零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生产方面的技术革新对零售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网络技术引发了零售业的第四次变革,它甚至改变了整个零售业。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技术打破了零售市场时空界限,店面选择不再重要。店面选择在传统零售商经营中,曾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人甚至将传统零售企业经营成功的首要因素归结为:“Place Place Place”(选址、选址、还是选址),因为没有客流就没有商流,客流量的多少,成了零售经营至关重要的因素。连锁商店之所以迅速崛起,正是打破了单体商店的空间限制,赢得了更大的商圈范围。而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突破了这一地理限制,任何零售商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都可以将目标市场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市场真正国际化了,零售竞争更趋激烈。对传统商店来说,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将大大下降,要立足市场必须更多地依靠经营管理的创新。

2.销售方式发生变化,新型业态崛起。信息时代,人们的购物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消费者将从过去的“进店购物”演变为“坐家购物”,足不出户,便能轻松在网上完成过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购物过程。购物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商店销售方式的变化,一种崭新的零售组织形式——网络商店应运而生,其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成为全球商业的主流模式并与传统有店铺商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传统零售商为适应新的形势,也将引入新型经营模式和新型组织形式来改造传统经营模式,尝试在网上开展电子商务,结合网络商店的商流长处和传统商业的物流长处综合发挥最大的功效。零售业的变革不再是一种小打小闹的局部创新,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3.零售商内部组织面临重组。信息时代,零售业不仅会出现一种新型零售组织——网络商店,同时,传统零售组织也将面临重组。无论是企业内的还是企业与外界的,网络技术都将代替零售商原有的一部分渠道和信息源,并对零售商的企业组织造成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业务人员与销售人员的减少、企业组织的层次减少、企业管理的幅度增大、零售门店的数量减少,虚拟门市和虚拟部门等企业内外部虚拟组织盛行。这些影响与变化,促使零售商意识到组织再造工程的迫切需要。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企业内部作业方式,以及员工学习成长的方式,个人工作者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进一步提升。这些都迫使零售商进行组织的重整。

4.经营费用大大下降,零售利润进一步降低。信息时代,零售商的网络化经营,实际上是新的交易工具和新的交易方式形成过程。零售商在网络化经营中,内外交易费用都会下降,就一家零售商而言,如果完全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可以节省的费用包括:企业内部的联系与沟通费用;企业人力成本费用;避免大量进货的资金占用成本、保管费用和场地费用;通过虚拟商店或虚拟商店街销售的店面租金费用;通过Internet进行宣传的营销费用和获取消费者信息的调查费用等。另外,由于网络技术大大克服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漫游、搜寻,直到最佳价格显示出来,因而将使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导致零售利润将进一步降低。

商圈部分:

一、商圈构成及影响因素

商圈(trading area)也称零售交易区域,是指以零售商店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言之,就是零售商吸引其顾客的地理区域,也就是来店购买商品的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 商店的商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主要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这是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密度顾客群的区域,通常商店的55%-70%的顾客来自主要商圈。

 次要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位于主要商圈之外、顾客密度较稀的区域,约包括商店15%-25%的顾客;

 边际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指位于次要商圈以外的区域,在此商圈内顾客分布最稀,商店吸引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商店在此区域内几乎没有顾客。 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

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主要有:  商店规模。  经营商品的种类。  商店经营水平及信誉。  促销策略。  家庭与人口因素。  竞争对手的位置。  交通状况。

二、商圈划定方法 1雷利法则

在划定商圈方面,美国学者威廉·雷利(Willian J·Reilly)提出了一套法则,•称为“零售引力法则”,也称“雷利法则”。雷利认为,商圈规模由于人口的多少和距离商店的远近而有不同,商店的吸引力是由最邻近商圈的人口和里程距离两方面发挥作用。雷利法则的基本内容是:在两个城镇之间设立一个中介点,顾客在此中介点可能前往任何一个城镇购买,即在这一中介点上,两城镇商店对此地居民的吸引力完全相同,这一地点到两城镇商店的距离即是两商店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

此法则用公式表示如下:

d

Dab =───────

1+ √Pb/Pa

Dab: 表示A城镇商圈的限度(以沿公路到B城镇的里程衡量)

Pa : 表示A城镇人口

Pb : 表示B城镇人口

d : 城镇A和B的里程距离

2赫夫法则

赫夫法则是美国零售学者戴伟·赫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城市区域内商圈规模预测的空间模型。赫夫法则是从不同商业区的商店经营面积、顾客从住所到该商业区或商店所花的时间及不同类型顾客对路途时间不同的重视程度这三个方面出发,来对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商圈进行分析。赫夫认为,一个商店的商圈取决于它的相关吸引力,商店在一个地区,以及其他商店在这个地区对顾客的吸引力能够被测量。在数个商业区(或商店)集中于一地时,顾客利用哪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概率,是由商业区(或商店)的规模和顾客到该区(或商店)的距离决定的,即一个商店对顾客的相关吸引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商店的规模和距离。商店的规模可以根据营业面积计算,距离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大商店比小商店有较大的吸引力,近距离商店比远距离商店更有吸引力。 赫夫法则的数学模型是:

Sj / Tλ ij

Pij =

n

∑ Sj / Tλij j=1 式中: Pij:i地区的消费者在j商业区或商店购物的概率; Sj:j商店的规模(营业面积)或j商业区内某类商品总营业面积; Tij:i地区的消费者到j商店的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

λ:通过实际调研或运用计算机程序计算的消费者对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敏感性的参数;

Sj / Tλ ij :j商店或j商业区对i地区消费者的吸引力;

∑: 同一区域内所有商业区或商店的吸引力。 3.实验法  实地调查。  电话询问。  邮寄问卷。  提供服务。

三、商圈分析的要点 1.人口统计分析

这是对商圈区域内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收入情况、家庭特点、年龄分布、民族、学历及职业构成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调研。通过这些统计资料调查,有利于把握商圈内未来人口构成的变动倾向,并为市场细分和企业定位提供有用的第一手信息。有很多渠道可以收集这些人口变动信息,如我国每10年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以各种形式发行。上面除了对每个家庭进行基本的人口统计外,还对一定比例的家庭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计算机统计有关区域家庭住房情况、家庭财产、就业情况和家庭收入等。但是,人口普查每10年才进行一次,而且不能及时公布,因而很难满足商圈分析的需要。此外,零售商也可以从各地的统计年报中得到一些相关信息,也可以请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帮助收集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圈分析中,要注意分析有没有人口增加的潜在趋势。一个人口逐渐增加的新区开店较易成功,在一个人口逐渐减少的老区开店较易失败。 2.经济基础和购买力分析

在进行商圈分析时,零售商应该考察以下一些经济因素:各行业或各类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运输网络,银行机构,经济周期波动对地区或行业的影响,某些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在分析中,一个有关需求的指标尤其应引起重视,这就是购买力指数。比较不同商圈的购买力指数,可为发现潜在的消费市场提供依据。 购买力指数 = A*50% + B*30% + C*20% 其中:A:是商圈内可支配收入总和(收入中去除各种所得税、偿还的贷款、各种保险费和不动产消费等);B:是商圈内零售总额;C:是具有购买力的人口数量。

3.竞争状况分析

商圈饱和度是判断某个地区商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一个指标,通过计算或测定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指标,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以决定是否选择在此地开店。通常位于饱和程度低的地区,商店的成功可能性较高度饱和地区的商店要大,因而分析商圈饱和度对于新开设商店选择店址很有帮助。商圈饱和度指标(IRS)计算公式为:

(C)×(RE)

IRS = ─────────

RF

IRS:某地区某类商品商业圈饱和指数

C :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

RE:某地区每一顾客平均购买额

RF: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营业总面积 4.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为商店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需要相应的物流配送系统,这与区域内交通通讯状况密切相关,有效的配送需要良好的道路和顺畅的通讯系统。此外,还与区域内软性基础设施有关,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情况的完善程度等,都需要认真分析。

第三节

商店位置选择

一、商店选址的原则

1、方便消费者购买。

2、方便货品运送。 3、有利于竞争。 4、有利于网点扩充。

二、商店位置类型的设计  孤立店

这是指商店独立开店,不与其它竞争对手比邻相设。

优势:无竞争对手;租金较低;具有灵活性;开店费用低;能见度高;有选择和扩大规模的潜力;有利于顾客一站式购物或便利购物;

劣势:如果商店规模不足够大,不易吸引远方顾客,商圈较小;广告费可能较高;在多数情况下,建筑不能租用而必须新建;通常情况下,顾客更愿意去多功能的商业中心区购物。  经规划的购物中心

这是经过仔细规划设计并集中管理的商店群,通常是由房地产公司事先规划设计,兴建完工后再把各铺面出租或出售给零售商等。一个典型的购物中心有一家或一家以上的主力商店,及各种各样较小的商店,还包括餐馆、快餐店、邮局、银行以及一些游乐场所,适合家庭购物及闲游。

优势:协调规划,商品和服务品种组合合理,拥有完善的设施,宽敞的停车场,各具特色又统一规划的购物中心形象,有较大的商圈,适合家庭购物及消闲。 劣势:这些地方通常租金较贵,营业管理易受限制,竞争也较激烈。  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

这是指未经规划自然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这种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可以分为中心商业区、次级商业区、邻里商业区和商业街四种类型。

中心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是一座城市商业网点最密集的购物区,吸引着来自整个市区的消费者,包括所有阶层的人。在此开店,可以借商业群体效应吸引较多较远的顾客群,但开办费用一般较高,新建店址难以寻找,这种商业繁华区是百货商店或专卖店的首选地址。

次级商业区(secondary business district,SBD)是分散在一座城市的多个繁华程度较低的购物区域,通常位于两条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至少有一家百货商店或大买场和几家专业店或专卖店,此外周围还聚集许多小商店,这一商业区主要面向城市的某一区域消费者,以销售家庭用品和日常用品居多。在这里设店,交通比较便利,人员不太拥挤,店址也相对好找,但供应的商品和服务不均衡,难以吸引较远的顾客。

邻里商业区(neighborhood business district,NBD)是为了满足住宅区居民购物和服务方便而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型商业区,主要由若干小商店组成,如标准超市、便利店、冲印店、快餐店、干洗店、美容院等,在邻里商业区设店竞争程度低,最接近顾客,能保持良好的顾客关系,但商圈小,价格通常也不优惠。 专业一条街(string)是由若干经营类似商品的商店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条商业街。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往往会自发形成一条条特色商品街,这是城市发展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

三、位置选择因素分析 1.客流规律  客流性质  潜在固定顾客  流动顾客 2. 周边商店聚集状况  异种零售业的聚集  有竞争关系的零售业的聚集  有补充关系的零售业聚集  多功能聚集

3.竞争对手分析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竞争店与所开设新店的距离,以及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劣势;  竞争店的销售规模与目标定位  竞争店的目标顾客层次特点;  竞争店商品结构和经营特色;  竞争店的实力和管理水平。 4.交通地理条件  交通的便利性。  街道特点。  地形特点。 5.城市发展规划 6. 周围环境 7. 物业成本

四、店址评估 1. 新店营业潜力

新店营业潜力可通过预测商店销售额来确定。这种预测可以根据过去在类似环境中的经验,同行业的一般水平,或者经过调查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来。有一种测算方式比较简单易行,即根据已知的商店商圈内消费者的户数、离店的远近、月商品购买支出比重及新商店在该区域内市场占有率四个因素来估算。 2. 开店投资与经营费用测算

通过商圈调查可以估算新店的营业额,但该新店是否值得经营,还必须把营业额与投资额相比较,评估出损益状况。  开店前期投资预估  开店后经营费用预估

五、选址分析报告

商店选址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下:

1.新店周围地理位置特征表述(附图说明); 2.被选店址周围商业环境和竞争店情况;

3.新店址周围居民及流动人口消费结构、消费层次; 4.新店开业后预计能辐射的范围; 5.新店的营业面积和商品结构; 6.新店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 7.新店址经营效益预估。 8.新店未来前景分析。

六、两种具体的选址方法 1.市场需求与供应密度分析方法

这种选址方法是通过对一个区域市场的零售潜力(需求密度)状况,再结合当地已有的零售商店情况和可供选择的店址(供应密度)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在合适的商圈确定可选用的合适店址的一种选址方法。该方法相对简化了商圈分析内容,对大型商店的选址较为适用。 2.多因素组合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先确定影响商店位置的各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然后对各个备选店址进行评分,最后确定最佳店址的方法。

第三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雷红波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既定盈利目标,通过前瞻性地选择业务发展方向与策略,对资产负债组合的规模、期限、结构进行主动管理的过程。下文从发展历程、管理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进行了综合阐述。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历程

1988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计划经济模式管理资产负债。1988年,我国采取了收紧银根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各商业银行出现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难,少数银行甚至出现现金支付困难。经历此次风波,资产负债管理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银行经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建立了以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备付金比例、单项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股东贷款比例、贷款质量9项指标为内容的非现场监管体系,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施。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资本充足率、存贷比、资产流动性比例、单项贷款比例等指标被纳入,成为重要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将监管指标分为监控指标与监测指标,其中监控指标作为对商业银行的硬性要求,监测指标作为指导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比例指标体系。

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行指令性控制,各商业银行可在财政部和央行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自主放款,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向主动资产负债管理迈出关键的一步。

2000年,为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监管当局开始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引入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管理模式。

2004年3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2009年9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方法、技术和监管程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设置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户同业拆入比例等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2011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1 / 6

明确了将实施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四大监管工具。

2012年6月,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分别对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计算、资本定义、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我行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同时废止《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2014年2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将流动性风险指标分为监管指标和监测工具,同时废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其中,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监测工具包括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等相关指标。

2014年9月,为抑制商业银行月末尤其是季末存款冲时点现象,缓解季末市场流动性压力,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存款偏离度指标纳入商业银行监管体系。

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余额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控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经过二十多年的变革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形成一套以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二、资产负债管理内容

资产负债管理的含义较广,站在不同角度,其含义也有所不同。为满足监管要求,并确保银行经营安全性、流动性,实现盈利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资本管理、流动性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尽管信用风险管理广义上也属于资产负债管理范畴,但其更倾向于信贷管理。

(一)资本管理

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维持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吸入存款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因此,银行资本的基本含义与一般企业无异,是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通常称为账面资本。但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金融企业,必须接受严格监管。从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强银行体系安全性等监管角度考虑,监管者提出监管资本概念,由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满足资本计入标准的构成要素所组成。对于银行而言,资本是有成本的,银行经营者为促进风险、资本、收益相匹配,指导业务发展,又从内部管理角度提出的经济资本概念。

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规定的银行必须持有的与其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借鉴了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Ⅲ等国际监管标准,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建立了分层次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包括: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包括2.5%的储备资本要求和0~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

2 / 6

以及针对特殊资产组合的特别资本要求和针对单家银行的特定资本要求,即第二支柱资本要求。该办法实施后,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

监管资本要求是商业银行必须满足的,但资本是稀缺资源,其最低成本是出资者最低要求收益率,即资本所有者所要求的最低风险收益率,反映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完善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促进风险、资本、收益相匹配,建立健全以资本和资本回报指导业务发展的经营机制,商业银行经营中提出了经济资本管理,通过差异化的资本配置策略,优化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实现经济价值增加值最大化。经济资本管理涵盖资本预算、分配、计量、监控、报告、评价等在内的全过程管理,可从机构、业务条线、客户、产品等多维度开展,涉及经济资本占用(Economic Capital,简称EC)、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水平(Risk Adjusted Profit)、经济资本成本(Economic Capital Cost)、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或经济资本回报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简称RAROC)和经济价值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等量化指标。

在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及资产配置将受到影响。因此,资本管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资本配置和管理促进资产负债优化配置和风险控制,为商业银行及股东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增加值。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是指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可以想象,当银行因暂时的流行性资金不足,不能满足客户的转账或提现需求,不得不暂时关闭自动提款机,或告知客户改日提款,客户会做出何种反应。如果银行信用受到怀疑,就可能出现挤兑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银行没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就会危及其生存,并进一步将风险传染至其他银行,甚至波及整个金融体系。因此,银行作为负债率最高的、经营信用的金融机构,流动性对其至关重要,流动性风险管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并提出流动性覆盖率(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的比例)不低于100%以及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不低于25%的要求;同时将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超额备付金率、重要币种的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共九项指标纳入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

流动性缺口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其期限结构的每一时点的差值。缺口存在于期限结构的每个时点,这就产生了流动性风险缺口暴露,该风险由银行不能及时筹集资金或融资成本过高所导致的。各个时点的流动性缺口规模并非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新项目进入资产和负债持续

3 / 6

变化。站在当前时点看,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范围内的流动性缺口也各不相同,可能一个月期呈现负缺口(流动性不足),而三个月期却呈现正缺口(流动性充裕)。因此,除了资产和负债需要在数量和期限上相匹配,商业银行还必须以循环滚动方式筹措资金。同时,筹措到多余资金也必须以循环持续的方式进行投资。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便成为动态、持续协调好流动性供求关系,避免当流动性不足时银行不能立即取得所需的流动资金而造成支付危机,或因过多的流动性供给而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银行在流动性管理过程中,除了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流动性需求外,还必须在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做出权衡。

(三)利率风险管理

用于计算金融产品现值的贴现因子是其期限结构中每一时间点的现行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了损失的可能性,即利率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本质上看,利率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利率变动导致资产负债价值变动的风险;另一类是期权性风险,这类风险存在于像赋有可提前还款条款的贷款等产品中。巴塞尔委员会将利率风险细分为四类: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前三类均直接由利率变动导致。其中:

重新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利率风险,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重新定价周期(对浮动利率而言)/到期日(对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匹配。重新定价风险又称为缺口风险或错配风险。通常把某一时间段内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称为重新定价缺口或利率敏感性缺口。只要该缺口不为零,则利率变动时,银行则会面临利率风险。

基差风险(Basis Risk)在国内也称基准风险。当一般利率水平的变化引起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利率发生不同幅度变动时,银行就会面临基差风险。即使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时间相同,但是只要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完全一致,银行就会面临此类风险。

收益率曲线风险是由于收益曲线形态发生变化(曲率或斜率发生改变)而对不同期限资产负债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资产内在价值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免疫模型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仅能对冲收益率曲线平行移动带来的风险,且无法对抗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带来的风险。

期权性风险也称为选择权风险,是指利率变化时,银行客户行使隐含在银行资产负债中的期权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如客户在利息下降时以“借新还旧”方式转借较低利率的贷款并提前偿还未到期贷款。

尽管并非所有的利率变化都会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但这种不确定性却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利率风险管理需要通过对资产负债规模、期限、结构的配置,使净利息收入保持稳定。

(四)汇率风险管理

4 /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均或主动或被动持有外币资产与负债,形成外汇暴露。由于存在未抵补的净头寸,汇率的变动将使之“暴露”在可能好的或坏的结果之前,从而面临着不利或有利结果的可能性,产生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对外币资产负债的合理配置以及借助金融衍生工具,预防、规避、转移或消除外汇业务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可能的经济损失。由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外汇风险敞口相对较小,缺乏专业人才支持,汇率风险一般集中在商业银行总行统一管理,以实现规模效益。

三、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致力于实现资产与负债规模、期限、结构上匹配与均衡,按照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安全性是实现盈利性的根本基础、盈利性是保持流动性与安全性的最终目的的基本思路,以资本为约束合理配置资产负债,实现银行经营管理最终目标。

(一)以经济资本为约束优化资产业务结构

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下,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必将受到资本的约束。而资本占用取决于各项业务和产品本身的风险,不同的业务、产品所对应的风险权重是不同的,即便资产规模总量、期限结构相同,不同业务结构的资产对应的资本占用却不尽相同,从而带来收益上的差异。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建立资本制约机制,以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从而控制经济资本的增长,有效控制银行的总体风险,使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保持协调平衡,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只注重账面利润而忽视经济资本占用的经营理念,将经济资本占用、EVA、RAROC纳入绩效考核、以及应用到贷款定价与授信审批管理中,通过资本配置促使分支机构优化资产结构,确保风险、资本、收益相匹配,实现股东价值回报最大化。

(二)以主动负债为补充保障流动性安全

多数银行分支机构都存在重资产轻负债现象,尤其在存贷比限制取消后,这种潜在理念会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负债业务的主动管理。一方面优先发展一般性客户存款,努力吸收逐利性较低、业务粘性较强的存款,通过结算、现金管理、代发工资等业务增加活期存款沉淀,保持客户存款占负债的比重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要从目标规模、定价水平、期限结构、叙做时机等方面加强对大额存单、协议存款、表内理财、同业负债、央行借款和发行债券等主动负债的管理,保障流动性安全,以合理成本实现业务发展。

(三)以FTP定价为工具集中管理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必然加剧市场利率波动,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进一步加大。若银行分支机构都以外部市场为交易对手,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规模、期限、结构对冲利率风险,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浪费,还可能因为业务规模小导致无法找到交易对手或交易成本过高。因此,只有将利率风险集中起来才便于对冲管理,将内部资金集中起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这就需要借助内部资金转移(FTP)模式,由商业银行总行根据业务性质对分行每笔资产和负

5 / 6

债业务分别厘定FTP价格,总行归集全行的利率风险进行统一管理,如通过利率衍生工具进行对冲。

FTP衡量的是资金价格,由市场决定。由于市场是统

一、一致和有效的,因此FTP定价必须保持统一性,不因地区、机构、条线不同而存在差异。需要指出的是,即便通过FTP可将分行利率风险集中到总行统一管理,但这并意味着分行不存在利率风险。如果分行存在严重期限错配,即便资产与负债总量相等,仍面临巨大利率风险。例如,负债久期仅为6个月,而资产久期为2年,即便存贷款收益率曲线均平行上升25BP,银行也会遭受损失。

(四)以综合计划为手段均衡发展资产负债

存贷比限制取消后,商业银行为避免分支机构资产增长过快导致资本不足或流动性风险,可通过下达业务计划的方式促进资产负债综合平衡发展,包括资本限额、存贷款新增计划等。为指标分支机构调整存贷款业务结构,还可下达分条线存贷款计划。

6 / 6

第四篇:如何写商业计划书(概述篇)

【世界经理人办公伙伴-讯】商业计划书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第二部分为业务及前景,第三部分是经营管理,第四部分是拟用筹资,第五部分为风险控制(因素),第六部分是投资回报和退出 ,第七部分是营运及预测分析,第八部分是财务报表,第九部分是财务规划,第十部分是产品宣传:资料、小册子、报道和图片等,第十一部分为补充说明。

商业计划书概述的概念

经理人办公伙伴认为概述是投资者看到的第一个部分。它给予投资者对你和你的计划书的最初的印象,因此应该打印得正确无误,表述地清楚明白。

公司概述主要有:公司概述:包括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法等;公司的自然业务情况;公司的发展历史;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本公司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或者独特性;公司的纳税情况等。

商业计划书概述怎么写

介绍公司过去的发展历史、现在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具体而言,主要有:公司概述:包括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法等;公司的自然业务情况;公司的发展历史;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本公司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或者独特性;公司的纳税情况等。

例如:

1. 公司概况:这里面可以包括注册时间,注册资本,公司性质,技术力量,规模,员工人数,员工素质等;

2. 公司发展状况:公司的发展速度,有何成绩,有何荣誉称号等;

3. 公司文化:公司的目标,理念,宗旨,使命,愿景,寄语等;

4. 公司主要产品:性能,特色,创新,超前;

5. 销售业绩及网络:销售量,各地销售点等;

6. 售后服务:主要是公司售后服务的承诺。

详细一点的如: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

实际到位资本

其中现金到位

无形资产占股份比例 %

注册地点

公司性质为:请填写公司性质,如: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等,并说明其中国有成份比例和外资比例。

公司沿革:说明自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股权。注册资本等公司基本情形的变动,并说明这些变动的原因。

目前公司主要股东情况:列表说明目前股东的名称及其出资情况,如下表:

股东名称 出资额 出资形式 股份比例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甲方

乙方

丙方

丁方

目前公司内部部门设置情况:以组织机构图来表示本公司的独资、控股、参股有公司经及非法人机构的情况:

以图形方式表示。

范文网【】

公司曾经经营过的业务有。..。.. 。

公司目前经营的业务为。..。.. 。

目前主营业务为。..。 。

公司目前职工情况:

*如:拥有员工 人,其中管理人员 人,生产工人 人;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人,占员工总数 %,大学本科以上的有 人,占员工总数 %,硕士学位(含中级职称)以上的有 人,占员工总数 %,博士学位(含高级职称)以上的有 人,占员工总数 %;【世界经理人办公伙伴-office.icxo.com】

第五篇: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授课教案1-概述

第一章

概 述

商业银行贷款概述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

资本金(股本或实收资本,各种公积金或盈余,风险准备金),存款(活期存款,定存款,储蓄存款),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借款,回购协议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信贷资金的一般特性:

虚拟性,期限性,增值性,周转性,参与性

贷款种类:

按贷款期限划分:短期(期限<=1年),中期(1年<期限<=5年),长期(期限>5年) 按贷款方式: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 按贷款承担经济责任划分: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 按占有形态划分: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 按风险度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贷款风险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交易前信息不对称,柠檬(次货或二手货)模型 道德风险:交易后信息不对称 信贷资金的周转性:

存款人—(存入)—商业银行—(放贷)—借款人—(还贷)—商业银行—(归还)—存款人

商业银行贷款原则

安全性原则

含义:贷款分配与使用应保证贷款本息不受损失

信用风险:交易风险(选择风险,承销风险,操作风险),组合风险(内在风险,集中风险)

安全性指标

1.风险监管指标: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5% 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资产总额<4%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5% 关联授信比例: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50%

2.风险迁徙类指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正常类贷款变为不良额/正常贷款<0.5%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变为不良额/关注贷款<1.5%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变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次级贷款<3%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变为损失额/可疑类贷款<40%

3.风险抵补类指标 盈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0.6%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1% 准备金库存程度:

信贷资产准备金充足率:信贷资产实体准备/应提准备>100% (应提准备=1%信贷资产期末余额+2%关注类信贷资产+25%次级类信贷资产+50%可疑类信贷资产+100%损失类信贷资产+应提特种准备)

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非信贷资产实提准备/预计损失>100% 资本充足程度: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4%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加权资产≥8%

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指银行在以最小的损失或者是无损失的状态下,把贷款资产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动性的指标要求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25% 超额备付金率:(超额准备+库存现金)/各项存款总额>2% 核心负债比率:核心负债/负债总额>60%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未使用不可撤销承诺)/到期流动性资产>-10% 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指贷款的分配和使用都必须以最小的贷款投入或费用,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效用。 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效益性的指标要求 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0.6% 资本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1% 利息回收率:实收利息/应收利息 资金成本率:筹资成本/平均资产总额

贷款三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 矛盾关系:流动性与安全性正相关 流动性与效益性负相关

统一关系:流动性原则是条件;安全性原则是基础;效益性原则是最终目标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要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追求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均衡统一。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贷款授信制度

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

贷款授权制度 贷款授权制度是银行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银行根据信贷部门有关组织、人员的工作能力、经验、职务、工作实绩以及所负责贷款业务的特点和授信额度,决定每位有权审批贷款的人员或组织的贷款审批品种和最高贷款限额。一般采说,分级授权的主要依据是贷款的金额。

贷款结构政策 期限结构:

银行发放贷款的期限结构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受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限制;二是受借款人生产周期的限制。 品种结构:

如企业贷款、消费贷款、农业贷款 地区结构

关系人贷款管理

《商业银行法》规定:关系人是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上述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给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放款条件也不能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对关系人贷款政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关系人贷款的审批程序、关系人贷款的发放条件、关系人贷款的注销、关系人贷款的规模。

信贷集中风险管理 信贷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贷款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借款人 贷款的抵押品单一或具有相同的特点 贷款集中于某一行业 贷款集中于某一种贷款 贷款集中于某一国家或地区 信贷集中风险判断的两个标准:

超过资本金25%或以上的信贷集中,这主要包括单一借款人、有密切关系的规模小的借款人、单一项目

超过资本金100%或以上的信贷集中,这主要包括某一行业、某一产品、或某一类抵押品

贷款的定价

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补偿性余额和对某些贷款收取的费用等等,因此,贷款定价也不仅仅是一个确定贷款利率的过程。在贷款定价过程中,银行必须考虑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的期限、贷款管理费用、存款余额、还款方式、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资产收益率目标等多种因素。

贷款的担保

贷款担保政策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担保的方式

规定抵押品的鉴定、评估方法和程序

确定贷款与抵押品价值的比率、贷款与质押品价值的比率 确定担保人的资格和还款能力的评估方法与程序等等

贷款的审批程序—“审贷分离”制度

商业银行必须设置贷款调查、贷款审批、和贷款发放三个不同的岗位或职能,保证岗位之间、职能之间的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

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贷前调查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 贷款审查人员——贷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

贷款检查人员——贷款发放以后的检查和清收,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

信贷员应保持与借款人的密切联系,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借款人,了解借款人的业务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定期的信贷分析。

银行应制定有效的贷款回收催收制度。贷款人在短期贷款到期1个星期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应当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

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种类:

一般损失准备金,即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

专项损失准备金,即按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根据贷款损失程度的不同按一定的风险权重计提的准备金。

特种损失准备金,即针对某一类贷款专门组合与类别,如国别行业等,提取一定比例的特别准备金。

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一套完整的贷款档案管理制度包括:

贷款档案的结构,其应包括的文件。一份完整的贷款档案应包括三个部分:法律文件、信贷文件和还款记录;

贷款档案的保管责任人、信贷管理人员应该清楚所管的信贷档案的完整程度,对所缺内容及原因应作书面记录,归入贷款档案;

明确贷款档案的保管地点,对法律文件要单独保管,应保存在防火、防水、防损的地方; 明确贷款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

贷款管理制度

信贷登记管理系统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是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管理手段,通过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借款人信息登记,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资信咨询服务,并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贷行为进行监控的金融监管服务制度。 贷款卡发放及管理 信贷登记管理

贷款主办行制度

主办银行制度是企业选择一家银行作为自已的主办银行,双方签订协议,主办银行主要承担企业所需信贷资金,同时提供财务、汇兑、结算、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企业则保证产品不积压,资金不挪用,利息不拖欠,并在主办银行建立结算基本账户,从而使银行和企业建立较稳定的纽带关系的一种制度,旨在最终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关系。

主办银行制度从本质上讲仍是一种银企关系,有利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贷款通则》中规定:

借款人应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与其开立基本帐户的贷款人建立贷款主办行关系。一个借款人只能有一个贷款主办行,主办行应当随基本帐户的变更而变更。

借款人发生企业分立、股份制改造、重大项目建设等涉及信贷资金使用和安全的重大经济活动,事先应当征求主办行的意见。

主办行不包资金,但应当按规定有计划地对借款人提供贷款,为借款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代理等金融服务。

主办银行制度的特征:

参与者主要是大中型企业

主办银行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或银团贷款牵头人

主办银行办理企业的主要金融及其相关业务

主办银行在获得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殊利益同时,对企业负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主办银行在了解企业信息、深入企业监管方面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贷款三查制度

一、贷款的调查

调查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调查借款人的合法性

是否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要求

贷款用途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二、贷款原因是否正当 调查借款的安全性(主要是偿债能力)

调查借款的盈利性

核实借款担保状况

测定贷款的风险度

三、贷款的检查 1.检查方法

跟踪检查

定期检查

专项检查 2.检查内容

贷款使用情况

担保情况

企业的经营情况

信贷业务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制度

(一) 主责任人制度

1.办理权限内信贷业务,主责任人的界定 2.办理超权限信贷业务,主责任人的界定 3.办理特事特办信贷业务,主责任人的界定

(二)经办责任人制度

(三)建立经营责任人责任移交制度

贷款审查委员会

贷款审查委员会(简称贷审会)是行长领导下的信贷业务决策的议事机构,对有权审批人审批信贷业务起智力支持作用和制约作用。

主要职责

审议职责范围内的信贷事项;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贷审会审议、行长审批的各类信贷事项;指导和协调下级行贷审会工作。

信贷业务报备

信贷业务报备是指本级行审批权限内的信贷事项,在项目审批后实施前向上一级行进行备案的工作制度,是上一级行了解掌握信贷业务开展情况,把握信贷资金投向,对信贷业务实施纵向监督的重要环节。

信贷业务报备范围

适用于银行办理的企事业法人、其它经济组织等客户的首笔信贷业务,中长期项目贷款,A级(含)以下客户的增量信贷业务。

其他贷款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

各级贷款管理部门应将贷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个人,严格划分各级信贷工作人员的职责。

贷款人对大额借款人建立驻厂信贷员制度

建立离职审计制:

贷款管理人员在调离原工作岗位时,应当对其在任职期间和权限内所发放的贷款风险情况进行审计。

上一篇:事业单位组织计划下一篇:事业单位公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