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课程教案设计

2024-05-08

古诗三首课程教案设计(共5篇)

篇1:古诗三首课程教案设计

三首古诗教案设计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钯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年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载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学生准备有关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资料,老师准备相应的音乐带。

老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1、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阅读诗文:

⑴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⑶ 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诗文,纠正字音。

⑵ 理解诗词的意思: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子规:杜鹃鸟。

句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

(播放音乐带,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展示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范大成:苏州吴县人(今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宁四大家”。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有佳作,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句意: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的耕种与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配乐朗读)

诗文描绘了乡村大人耕织,孩子也学耕种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是一副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农家耕织的图画。

1、把诗句补完整:

⑴ 绿遍山原(),⑵ 童孙未解()

子规声里()也傍桑阴()

2、请你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我会背其他描写田园的古诗词。

1、学习《渔歌子》理解词意,想象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词。

1、学生准备张志和的生平资料。

2、准备优美轻柔的曲带。]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两位宋代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

1、谁还记的我们第一节课学的一首词,你们还能背诵吗?《忆江南》

2、词有什么特点:

词有词牌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渔歌子》但后人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就与词牌无关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称长短句。

作者简介。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被贬官后,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

1、自读课文:

⑴ 轻声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对照注释,结合画面,了解诗意。

⑶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

2、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词《渔歌子》纠正字音。

⑵ 说诗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句意: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溢于其中)

3、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谈谈你的感受:

⑴ 配乐朗读。

⑵ 谈谈你的感受:

作者将山前高飞的白鹭、岸边盛开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鳜鱼及斜风细雨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充满情趣的渔翁垂钓图。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1、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背给大家听听。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翁卷(宋)范大成(宋)朝张志和(唐)

绿白

鸟雨 生机 耘绩 山鹭

闲人少 繁忙 各当家 劳动场景 花水鱼 悠然自然

才了....又 未解 斜风细雨 情趣盎然

学种瓜 渔翁不归

1、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西塞山前(),()鳜鱼肥。

()箬笠,()蓑衣,()不须归。

2、用自己的话把《渔歌子》第一句的画面描绘出来

3、快来读读下面的古诗,想想描绘怎样的画面。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篇2:古诗三首课程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2.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一下“敬亭山”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出示古诗,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解诗题,交流资料。(写作背景: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第一次漫游时期,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奉召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重新漫游时期,浪迹南北,思想极度烦闷。这首《独坐敬亭山》便是十年漫游期间——天宝十二载(753)李白客居宣城时所作,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已将近十年。52岁的诗人经历了长期飘泊的生活,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于是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与日俱增,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寻觅知音。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④介绍背景: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 ⑥师小结:

(5)多诵读,悟诗情

三、学习《望洞庭》

(一)、导入:

你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同学听。可适时引导到背一年四季的诗。下面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望洞庭》。

(二)、审题初读诗句。

对洞庭湖你了解了哪些资料?出示视频课件 指名读诗。明确应该站在哪吟诵呢?师范读。

(三)、自学理解诗意。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洞庭秋夜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方法提示:看注释和插图、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

(四)、感受湖光秋月的和谐

1、“湖光秋月两相和”。想像湖光是什么样子的秋月又是怎样的,才能非常和谐。

2、天空明月:你能用上一些词句来形容吗?洞庭湖水呢?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可联系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理解。

为什么会有镜未磨的感觉呢?这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最好了。还有结合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寒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另外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

3、读不仅能解诗意也能入诗境。再读这两句诗,你可以站着,坐着,或者边走边吟诵,你的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引导:想像湖光秋月怎样两相“和”? 小结:,洞庭秋夜浪痕休。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的铜镜,朦胧、温柔、静谧。他们结合得那么融洽、和谐,使我们不愿去打扰他们。月光下的洞庭湖真让人如痴如醉啊!让我们再来读中体验这种和谐的美。

(五)、体验洞庭秋月下山水的和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山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适时出示视频、适时交流资料,感受比喻得贴切。(1)君山与田螺姑娘的传说。他的样子像田螺,颜色是绿色的。(2)另外“白银盘”是说在皓月银辉映衬之下,湖水愈加清亮,君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小结:诗人真是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月色、君山与洞庭湖水结合的那样和谐,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配乐朗读。

(六)、了解诗人的情怀感受设喻的高妙.1、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象,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然而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这又是为什么呢?(1)首先是诗人站得高、看得远。(补充资料:)(2)本诗写作时背景:唐永贞元年(805)九月,参与的革新失败,王叔文被刺死,刘禹锡贬官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十月再贬朗州司马。《望洞庭》写于去朗州赴任途中。面对贬官没有失落沮丧,表现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雅清奇的情致。

(3)课件出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巴山楚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弃置二十三年,但他却把悲痛凝聚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中。晚年老病他仍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小结:他对生活始终充满激情,无论是被贬官,还是衰病的晚年,无论是凄清的秋天还是玄都观游春都表现出屡遭打击而始终坚贞不屈的气概。我们不难看到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没有面对失败的励志豪情,要写出这样绝妙的比喻,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有没有不同的感受?

四、学习忆江南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二)、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三、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作业: 课下背诵这几首古诗。限时作业:

一、听写。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无风镜未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三、填空。

1.《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古诗词,通过对

、、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 之情。

2.遥望洞庭山水翠。诗句中把

比作。

3.,只有敬亭山。诗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日出江花红胜火。

?诗句中运用了

篇3:2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的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从课外书中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等环节,让学生体会诗词的内容,感受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领会诗歌的意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古诗词背景资料。2.学生准备:搜集整理三位诗人的资料。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乡村美

1.教师导学:走进田园,就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们刚刚欣赏到了那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那异国风情的《牧场之国》,相信这些现代美文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笔下的乡村又是怎样的?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

2.“四月”是什么时节?(江南农村初夏时节)3.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4.你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导入环节从单元主题出发,回想现代文描绘的乡村,让学生抒发对乡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更为用古诗形式感受乡村的美作铺垫。

二、朗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再读,注意诗句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3.指名读。教师指导七言律诗节奏朗读。

4.教师检查生字“蚕”“桑”的预习情况,相机纠正。指导“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结束)。当它做结束的意思讲的时候,就读liǎo。

5.学生反复诵读全诗。读出韵律,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而且四年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

1.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注释说说诗的意思。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3.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全诗。

4.教师引问:读完了这首诗,你对乡村四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组内说说,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借助注释,通过交流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和整体感悟。

四、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

过渡:淡雅的田园诗不但是一首动听的歌,更是一幅秀美的画呢!(出示:听读,想象画面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里有怎样的画面呢?

(一)品味第一、二句(课件出示一、二句)1.教师引问:读过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绿原、白川、子规、烟雨)2.教师指导品读:遍、满(方法:抓诗眼)(1)教师引问:除了山陵原野是绿的,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屋前屋后、小溪边„„)(方法:想画面)(2)教师引读: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绿”字和一个“遍”字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景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3)教师导学:满眼的绿色让人感到单调,四月的乡村让你感到乏味吗?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美?(白满川)要是觉得只有绿色会显得单调的话,那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是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就不会让你失望了。

3.教师导学:读了这两句,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杜鹃鸟的叫声”“春雨沙沙的声音”)“子规”是怎样啼叫的?(不停地叫着)4.教师导学:“雨如烟”是什么感觉?看图片,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那是怎样的雨。(蒙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5.教师导学:谁愿意听着动听的鸟叫,看着那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再读读这两句诗。6.教师指导朗读: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读出一动一静的美感。7.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凭着多诵读、看注释、抓诗眼、想画面的法宝就走进青山绿水、杜鹃烟雨图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巧妙串联,变抽象为具体,使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在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另外,课堂有意识地通过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发散性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二)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1.教师引问:要说前面写的是景,那这两句写的是什么?这里的景美,人怎样?(忙)2.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村民的忙碌?(才、又)3.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把农民的繁忙读出来。

4.教师导学:读到这,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农民可真辛苦,农民伯伯,谢谢你们!„„)5.教师引问:小孩子们在忙什么呢?除了人们,还有谁也忙起来了呢? 怪不得诗人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

过渡:在忙忙碌碌中,五月过去了,六月、七月过去了。八月入秋了,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啊!

(出示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教师引学:在感悟诗的意境时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教师引读:是啊!要不是“乡村四月闲人少”,哪有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要不是“才了蚕桑又插田”,哪有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到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五、回归整体,感悟诗情之美

1.教师导学: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什么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小结: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没有具体写人们是怎样劳作的,只一句“才了蚕桑又插田”,就把乡村四月的繁忙景象勾勒了出来。

2.引读古诗。

农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如画的美景正是因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一种美,那就是农民身上那朴实的美,勤劳的美!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敬佩之情再读读这两句诗。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读出诗境美、诗情美,体现扎实有效的教学。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教师引问:我们刚学了一首田园诗《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2.教师导学:田园诗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3.读诗题,解题意。

(1)教师指生来读诗题,读准字音“兴”,读出诗题的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兴”是什么意思?(杂兴:各种兴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四时”又指什么?(四季)(3)指生连起来说题目的意思,再读诗题。4.了解诗人。

师生交流范成大的资料。(交流时,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5.小结: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首。

设计意图:读者只有对作者生平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才能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为用古诗形式感受乡村的美作铺垫。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再读,注意诗句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相机点拨朗读节奏。3.教师检查生字“昼”“耘”“绩”的预习情况,相机纠正。4.学生再自由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6.学生根据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自学。7.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1)指点“傍、绩、各当家”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学生练说这首诗的意思。(3)根据练说情况,教师总结。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并不是简单地把词句的意思串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人物等,这样表达的意思就更生动、更流畅。指名说,同桌互相说说。

(4)学生再读这首诗,注意停顿。(齐读)设计意图: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精读全诗,领悟意境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读通了整首诗,而且读懂了诗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诗歌,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

1.想一想,你觉得诗里哪一句写得最有趣味?

2.相机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教师导学: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一句主要写了什么?

指导学生看图:孩子在干什么?从一个“学”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天真、勤劳、可爱)(2)你们喜欢这些孩子吗?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读出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3)教师引问:我们今天要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先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学种瓜呢?又跟谁学种瓜呢?(引出上句,是由于村庄儿女的熏陶、影响。)3.相机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教师导学: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村庄儿女是怎么“当家”的?

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会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2)村庄儿女这么勤劳是为什么?(建设美好的家园„„)(3)教师小结:正是看到这些勤劳的村民,一个个天真好学的童孙,所以诗人兴致而来,不禁感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齐读)设计意图:由意及境,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乡村与众不同的生活美。

四、总结全诗,升华情感

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诗人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所表达的意境进行总结,使学生再次感受田园的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并在诵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五、拓展阅读,积累古诗

1.拓展阅读:教师出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作品和其他诗人写的田园诗。2.教师导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积累,多去阅读名篇佳作。

设计意图:古诗词的教学重在日积月累,学生在深入理解古诗之后再积累更易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渔歌子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一单元学过的词——《忆江南》。

2.教师导学: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同。(词有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词每句的字数有长有短。)3.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来学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的词牌名叫——《渔歌子》(板书课题)。生读课题,师指导“子”的读音。

过渡:古代的词谱上曲后,可以当歌唱,传唱于大街小巷。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田园景色呢?让我们走进《渔歌子》这首词。

设计意图:本册教材第一课《忆江南》就是一首词,教学时从复习学过的词入手,是很有必要的,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关于词的记忆。

二、初读诗词,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一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或难理解的词句。

2.指名朗读。这里有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并给这两个音各组一个词?(“塞”sài,还读sāi和sè)

3.教师出示:“白鹭、箬笠、蓑衣”三个带生字的词语。范写“鹭”字,提醒学生“鹭”字上部表音,下部表形。“箬笠”两个字都是竹字头,指的是头上戴的用竹制成的帽子。“蓑衣”的“蓑”是草字头,因为“蓑衣”是用草编织的。

4.教师导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我们还要试着读出节奏。同学们拿出笔,边读边标出节奏,试试读出韵味儿来。(生自由练读标节奏)5.指名朗读,读出节奏,读得字正腔圆。

6.教师导学:谁能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个渔翁划着小船,在江上一边捕鱼一边唱着快乐的歌。)我们学的这首词,词牌名是——渔歌子,词的内容也是写渔夫的。作者是唐朝词人张志和。

设计意图: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

三、品析词句,读出意境(一)感受山水之美

1.学生自由读词,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1)前两行描写了哪些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①是呀,(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美景多么和谐,天上的白鹭与水中的鳜鱼相映成趣。

②那白鹭是怎样飞呢?图片出示,观察后用“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说话。③小结:青山,白鸟,红花,绿水,色彩多么丰富!有动态的美,也有静态的美,看上去真像一幅活的画呀!男女生比赛美美地来朗诵前两行。

(2)教师导学:学习后两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教师引问:后两行又向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呢?(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描述这幅美景图吗?(一个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钓鱼,一点儿也不想回去。)②教师引问:外面下着雨,这渔翁头上戴的是什么呀?(箬笠)什么材料编制的?(竹篾和箬叶)身上披的这蓑衣又是用什么制成的呢?(草或棕)(二)走近张志和 1.课件出示插图:同学们猜猜图中的这位渔翁会是谁呢?(生:张志和)(1)教师引读:这样的美景摆在眼前,张志和怎么舍得回去呀?所以他写道:(引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教师引问:不须归,在这儿是不愿归哪儿?(不回家)这“不须归”仅仅是不想回家吗?读诗歌,只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经历,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大家对张志和又有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师补充:张志和博学多才,早在16岁就深受皇帝赏识,“志和”这个名字是皇帝御赐的,可这样一个本该前途无量的才子,却遭诬陷贬官,从此远离官场,过起隐居垂钓的生活。)(1)教师引问:现在你还认为他“不须归”只是不愿回家吗?(不愿做官)(2)教师引读:做官穿的是绫罗绸缎,而现在他头上戴的是——(青箬笠),身上穿的是——(绿蓑衣),是什么使得张志和选择了箬笠、蓑衣,而舍弃了华丽的官帽、官服?请你读后两行,读出张志和对大自然的迷恋。

(3)教师引读:让我们跟着张志和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斜风细雨吧!齐读这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教师导学: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是直钩垂钓,不设鱼饵的,会钓到鱼吗?可是张志和却说自己钓到了很多,他钓到了什么?(悠然自得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4.教师小结:渔翁之意不在钓,在于山水之乐,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才是张志和“不须归”的真正理由啊。正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地被关在笼中的鸟,一旦重返大自然,获得了自由,那该是多畅快的一件事啊!离开了浑浊的官场,享受着自由,张志和又是多么欣喜啊,此时的他,不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吗?于是,他挥笔写下这首(师读):西塞山前白鹭飞„„(师生对接)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指导学生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教师围绕景色优美、悠闲自在,让学生发挥想象,全面感知词的内容;抓住白鹭飞、鳜鱼肥等江南特有的美景让学生感悟词的意境。以“斜风细雨不须归”为悟情的出发点,通过教师共享相关词人的生活背景资源,加深学生对词人张志和的认识,更进一步感悟“斜风细雨不须归”中所蕴含的韵味;同时,在引读中领略词的意境美,体会其中的情趣,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阅读,积累古诗 1.景美人醉不须归,同样寄情于田园风光的诗人还有孟浩然。(出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教师导学:自己读读这首诗,用刚才“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这两首诗词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张志和钓的并非鱼,而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孟浩然饮的是美酒,是一种恬淡亲切的农家情。)3.教师小结:看来诗词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啊!设计意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课上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诵读、吟咏积累 1.背诵古诗词。

2.课后搜集一些山水田园诗词去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积累诗词,为今后的写作与交际作铺垫,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4:古诗三首课程教案设计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应怜、小扣、潋滟、空蒙、相宜、毕竟、映日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表达。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2、指导学生想像诗中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休验诗意及古诗的节奏、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以前同学们读过不少古诗,我们课本中的古诗大多写景抒情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板书:古诗三首

二、指导自学

学习《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人,是位很有名的大诗人。有的

资料说他流落江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的生活,擅长写七言绝句。

2、学生自学古诗。

3、教师点拔:

a、弄清古今词意的不同。(让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

游,游玩。不值,没有遇到。怜,爱惜。扉,柴门。应,大概。

b、调整词序。

应怜屐齿印苍苔调换为应怜苍苔屐齿印。

c、补充主语。

4、品读:

a、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要点: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的。

c、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练习。

这首诗先写做了什么?后写看见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总结学习《游园不值》的方法:

1、你是怎样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的?

2、学习方法:想像意境,体验情感;有语气地读,表达自己的情感;自我感悟、体验,同学间讨论交流。

3、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第三首古诗。

二、点拔、提示参考

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杨万里,南宋时期江西吉水人。

2、解释字词句。

饮,饮酒。潋滟,小波荡漾的样子。空蒙,水气迷蒙。

欲,想要。

宜,好的。毕竟,到底。接天,一望无际。别样,特别。映日,在阳光的映照下。

3、品读。

a、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人抓住了西湖“水光”与“天色”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象进行了形象地描绘。读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与众不同,上联抒情,下联写景。诗中描写的正是六月,正是莲藕花叶的极盛期。因此触目皆是荷叶,一碧万倾。

4、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

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季节的景物?表达的共同感情是什么?读要体现出什么感受?

四、巩固练习:

根据诗句画景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可出墙来。

篇5:古诗三首课程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以评促学,既有老师的评,又有学生的互评,评学生是否能凭借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评学生是否能适当了解诗的表达方法;评中导学,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注释中未解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验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新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凭借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深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时间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长歌行》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揭题后告诉学生,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然后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明确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三)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学习古诗也需要初步整体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一)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习古诗文,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2、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

(二)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1、理解注释中未解的词义:

生光辉:焕发生命的光彩。

2、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对诗中多层取喻的表达方法,学生不易理解,老师可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赏读: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八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清晨,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粘满了雨露,朝阳升起以后,晒干了露水,葵菜沐浴在一片阳光之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享受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恩泽,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他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败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直向东流到大海,一去不复还了。我们在年轻力壮时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二)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要珍惜时间,读过哪些有关时间的诗文?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你自己对时间有什么体会?

(多层取喻是这首诗教学的难点,老师有必要做适当的讲解。)

五、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和尝试背诵

(一)指导朗读

教师再次范读后,让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读交流,最后找好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

(二)指导背诵

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老师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得快;抓住能引起联想的重点词语背得快,如可抓住“园中葵”“百川”等词语帮助记忆。)

(朗读、背诵也需要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业

1、自学《七步诗》,对曹植多一些了解。

2、搜集边塞诗。

(拓展课外阅读,是更为有效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七步诗》《出塞》

一、复习

我们是怎样学懂《长歌行》的?

在学生答问基础上,老师要强调:(1)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2)要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再次强化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七步诗》

(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交流时老师作适当的指点:

对注释中已解的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语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如:“持”与“然”;对注释中未解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语要适当讲解,如:“以为”是“把„„作为”的意思。

(三)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了解《七步诗》的写作背景,才能理解“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悲愤心情。)

二、学习《出塞》

(一)指导学生凭借注释读懂诗句。

1、学生自读、理解。

2、老师适当指导。

对注释中未解的学生又难以理解的词句要适当指导,如:

但使:只要。

不教:不让,不使。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期的明月,秦汉时期的边关。对本句互文的修辞手法不必涉及。

(二)指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

在唐诗成百上千首边塞诗中,王昌龄这首七绝被誉为唐诗绝句第一,这是为什么?可提示学生思考方向: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在学生交流时,老师适当指点,引导学生赏读: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边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保卫边疆、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英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恢弘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气概。

三、指导感情朗读

这首诗应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成诵。

四、交流边塞诗

对学生没有交流的名诗,可予适当提示,如唐朝王翰的《凉州词》、卢纶的《塞下曲》和陈陶的《陇西行》等,看能不能朗读或背诵出来。

(此诗用语平淡,但意境恢弘,有必要指点学生赏读。)

上一篇:2011年医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下一篇:安全生产表彰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