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

2024-05-02

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共6篇)

篇1: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

Chapter

22、名词性从句

1.that从句 a.陈述型: That we need more preactice is quite clear.(主语从句)It is quite clear that we need more practice.It occurred to me that he had left for Hongkong.The fact is that we have fallen behind them.(表语从句)He believed that he could manage it.(宾语从句)He takes it for granted that she isn’t going to school on Children’s Day.(it作先行词)I felt it a pity that she missed the lecture.He asked me to give you a message that he couldn’t attend your bithday party.(同位语从句)b.意向型: She suggests that he(should)start at once.(宾语从句)It is necessary that we(should)review our lessons once more.(主语从句)His order is that everyone leave the building at once.(表语从句)His suggestion is that we should stay calm.He give the order that everyone leave the building at once.(同位语从句)c.情感型: It is strange that he should sell(have sold)his new car.(主语从句)I found it unbelievable that he should hav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宾语从句)The unexpected thing is that the old man should refuse such kind help.(表语从句)We have just got the news that he should marry a woman twenty years older than he.(同位语从句)2.whether/if从句: I don’t know whether/if it is true.下列4种情况, 用whether,一般不用if: a.与or连用: I don’t know whether they will come today or tomorrow.I don’t care whether or not he ttends the meeting.I don’t cre whether/if he attends the meeting or not.(偶尔用,但if和not必须分隔)b.引导主语从句: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y will come.c.在句首: Whether they will come nobody can tell.d.充当介词宾语: Our success depends on whether he will help us.3.wh-从句: a.疑问型: Do you know when he will come? Do you know why he won’t come? He asked me where I lived.I asked her how much money she wanted.Nobody can tell what is his telephone number.I don’t know who he is.I want to know whom he has gone with.b.名词型: This is what he told me.What he wants is a new bike.She led me to where she lived.Have you been to where he lives? Your book is where you left is.That is where we differ.A strange thing happened to me in my childhood.It was when I was ten.Autumn is when the farmers harvest.That’s why he was late for school.That’s how I learn English.That is whom she is working for.That is whom he makes friends with.起形容词作用: He has finished what exercised the teacher told him to do.I’ll give you what help I can.(=as much as)The begger eats what food he can beg.4.wh-ever型: 起名词作用: He believes whatever his teacher says.Whatever we talked about here must be kept secret.He always gives help to whoever needs it.Whoever comes home first cooks the meal.These are my books.You can borrow whichever you like.起形容词作用: You may take whatever course you like.You can take whichever seat you like.I want to employ whosever English is good.

篇2: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

内容分析:

本堂课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程。本课教学内容的实质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通过操场上这一场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借助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尝试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一问题。是加减法的强化训练。这里的比较多少,不但比较谁多,谁少。而且比出多几或少几?是第二单元比较的深入。同时用文字代替了图形。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圆片。

课时安排:1~2课时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初步掌握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达,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操场上图片。问:同学们看到了这幅图,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老师有人?学生有()人?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

二、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在桌子上摆一

摆,并列出算式。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交流,并说说

8-2=65-3=2

4、评价。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位同学说得比较好?好在哪里?

三、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1、摆一摆、填一填,要求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3、小游戏,10把椅子8位同学坐,还剩几把椅子,列式计算。

4、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四、课外延伸。

调查本班的男女学生数,并试着提一些数学问题。

五、课堂小结

篇3: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

语法教学是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忽视语法教学会带来不良后果:因语法能力的缺乏,学生英语口头表达的准确性问题更为严重,阅读理解时不能通过对句子结构进行正确分析而帮助其理解句意,写作和翻译时也明显缺乏较准确快速的构句能力。但是,语法教学常常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者常常发现,系统教学之后,学生仍然缺乏把语法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语法能力”,有的学生一到运用语法知识时,其语法水平又回到原点,在翻译与写作时仍然错误百出,毫无句法观念。教写作的老师发现,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总是过不了“句子关”,语法错误问题仍是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又不好为学生大规模地补句法知识。因而面对学生书面表达中大量的语法错误,总觉得“无可救药”“为时已晚”。即使花费许多时间进行批改,学生也往往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所在以及如何有效改正,因而收效甚微。

为了把英语语法教学从单纯的语法知识传授和孤立的句子操练,转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上来,让学生一方面能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强化对语法规则的记忆,一方面能在写作中有效地运用已学的语法知识准确、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笔者决定在高职英语类专业中将“语法”和“写作”两门课程进行整合,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

“英语语法与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觉的语法学习与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了解英语语言特有的结构与规则,提高语法修养,最终提高英语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2000年5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传统上认定为理论课程的“英语语法”归类为专业技能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语法课程教学中避免过多的理论讲解,而把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把语法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语法能力”,真正体现技能型教学的特点,发挥技能型教学的作用。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输出活动。学生在写作时,必须有意识地调用记忆中储存的语言规则,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这样不但能加深其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与记忆,也让其自觉对照语言规则对自己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和修正,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因此,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活动来学习语法,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法能力”的做法。

三、课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安排。教学内容方面打破传统语法教材的内容选择与安排,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来选取和安排教学内容。“英语语法与基础写作”课程(句子写作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具体如下:

②学习项目:正确有效的句子。支撑知识:正确有效的句子的条件;句子最重要的成分;充当主语、谓语的基本语法单位;单个句子中谓语的个数。能力要求:能识别并改正缺少主语的句子;能识别并改正缺少谓语的句子;能识别并改正有多余谓语的句子。学时安排2。

③学习项目:主语多样化。支撑知识:不定式作主语;动名词作主语;主语从句作主语。能力要求:能按要求写不同类别的主语;能确定中文句子的对应英语主语;能将自己习作中句子的主语多样化。学时安排4。

④学习项目:正确有效的谓语。支撑知识:正确有效的谓语的条件;谓语的构成;谓语与非谓语的区别。能力要求:能确定中文句子的对应英语谓语;能识别谓语与非谓语。学时安排2。

⑤学习项目:谓语的时态。支撑知识:现在时态的含义、构成与用法;过去时态的含义、构成与用法;将来时间的表达方式与用法。能力要求:能熟记各个时态的构成,掌握其中的助动词及其形式;能识别并改正时态错误的句子;能运用恰当时态进行表达。学时安排8。

⑥学习项目:谓语的语态。支撑知识:被动语态的构成;被动语态使用的场合;主、被动转换的原则。能力要求:能熟记各个时态的被动语态的构成;能识别并改正语态错误的句子;能运用恰当语态进行表达。学时安排4。

⑦学习项目:谓语的语气。支撑知识:虚拟语气的含义和种类;虚拟语气中的谓语形式。能力要求:能熟记各个虚拟语气的构成;能识别并改正语气错误的句子;能运用恰当虚拟语气进行表达。学时安排6。

⑧学习项目:句子成分。支撑知识:英语基本句型;充当宾语、表语、宾补的基本语法单位及非谓语作宾语、表语、宾补;充当定、状语的基本语法单位及非谓语作定、状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构成与用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英语的基本句型;能运用非谓语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能运用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进行表达。学时安排10。

⑨学习项目:句子的连贯。支撑知识:英语句子连接的特点;句子的连接手段。能力要求:能根据句意选择适当的连接手段;能识别并改正不连贯的句子。学时安排2。

⑩学习项目:句式多样化。支撑知识:存在句的构成与用法;倒装句的构成与用法;被动句、虚拟句的构成与用法;it句式的构成与用法;多样化的句子开头;长短句的结合。能力要求:能根据句意选择适当的存在句表达;能正确运用倒装句进行表达;能用形式主语、形式宾语转换句子;能正确运用强调句进行表达;能根据句意改变句子的开头;能用多样化的句式改善段落。学时安排6。

(2)教学模式。①发现现象。通过篇章阅读等启发学生发现语法现象,寻找将要学习的语法项目。②总结规则。引导学生回忆并归纳语法规则,教师指导记忆。③句子写作。设计句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语法规则完成句子、翻译句子。④纠错示正。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纠正学生常犯的错误,强化正确运用方法。⑤篇章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法项目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⑥成果展示。抽取学生作品展示,全班点评。⑦成果评价。(课后)教师对学生作品按特定的评分标准评分,计入平时成绩。

(3)教学方法。①教授与启发相结合。语法规则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学生经过中学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认知能力,所以,在语法项目的呈现、语法规则的解释方面,教师必须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语法项目,回忆与总结语法规则。②精讲多练。学生在中学已接触了几乎所有的语法知识,他们在大学期间所需要的是培养语法意识(Grammar awareness),提升准确地使用语法结构,合乎情境地表达意义的语法能力(Grammar competence),而这些需要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活动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讲解语法规则时只需点到为止,而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完成写作任务。③分类纠错。学生的习作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错误,置之不理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学生是得不到提高的;但如果每次都将错误全部挑出来,将学生的作文批得“满堂红”,一方面会打击学生积极性,学生也不知从何下手改起,另一方面会加重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合理的做法是每次只针对一类错误(也就是与所学语法项目有关的错误),而暂时忽略其他类型的错误。这样帮助学生一点一点改掉错误,使他们的表达越来越准确。

(4)课程考核。该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总成绩的构成为:总成绩=平时考核(40%)+期末考核(60%)。平时考核是在学生每完成一个语法项目的运用后,由教师按特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成绩累计后再平均;期末考核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查学生对全学期所学的语法项目的运用。

四、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1)围绕“语法能力”的培养来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语法教学内容没有按照传统语法教材的编排方式,先词法后句法,而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句子写作能力来编排。先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句子的总特点,然后学习各种句型及各种成分的写作,再学习句子间的连贯与句式的多样化。例如,对于“非谓语”“复合句”等学生难以掌握的又比较复杂的语法项目,并没有如传统教材那样集中讲解,而是放在“句子成分”的学习和写作中,以便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操练,学会用非谓语和从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

(2)“语法”与“写作”深度融合。本课程将语法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在教学中设计丰富多样的写作练习,形式上有模仿造句、句型改写、篇章复述、短文写作等,层次上有成分写作、句子写作和篇章写作,使学生通过写作学习、记忆、运用语法规则,并纠正语法错误,最后通过自由的短文写作,对语法知识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3)体现技能型课程的特点。以往的语法教学都是把“语法”当作知识来教学,本课程尝试把语法课当作技能课来上。对于语法规则的呈现与讲解,以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回忆和总结,教师的讲解精而少,尽量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写作训练上,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规则指导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篇4: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

关键词 微课程 翻转课堂 高中英语教学

一、微课程的发展及特点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最早雏形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1]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一种挖掘知识的工具,在知识脉冲的形式下,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取得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2]在我国,胡铁生先生给出的微课程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和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难点、疑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开发设计的,能够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情景化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十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尽管国内外关于微课程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综合各种定义,笔者总结出微课程的几个特点。首先,微课程是一种课程:微课程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将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录制成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本质上是课程,微型视频只是微课程主要的呈现形式,在录制视频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设计、课程分析、学情分析、练习测试等,以保证微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适用性。其次,微课程具有“微”的特征:具体体现在视频播放时间短、视频包含知识点精、视频传播时间短、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再次,微课程具有灵活性:微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微视频,所以在进行微课程学习时,学生可以自定步调,依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预习或复习该课程。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及特点

2000年,韦斯利·贝克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翻转课堂:运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概念被明确提出,贝克也对翻转课堂的实质做出了解读,他认为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权威,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4]2007年林肯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了翻转课堂真正运用到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他们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进行更为开创性的教学改革: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讲解为主,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完成试验。这种教学模式在该高中广受学生的欢迎。[5]2011年3月,萨尔曼·可汗在TED发表主题为“让我们用视频重造教育”的演讲,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才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众的关注热潮。在我国,杜郎口中学于1998年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实质相似,只是杜郎口教学模式在课前没有使用微视频和在线练习,而是使用导学案、练习册等。2011年重庆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海珠区第五中学在中国率先开设翻转课堂实验班,引发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热潮源于以下典型特征。首先,翻转课堂颠倒了知识传递与内化的顺序:传统课堂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收,即知识的传递,知识内化则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放在课外自主进行;而翻转课堂颠倒了这一模式,使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接收新知识,知识内化则通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合作互助等方式在课堂进行,通过课堂的讨论、探究解决课前学习疑难点,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其次,翻转课堂教学信息更加明确:翻转课堂通过课前微视频进行知识讲解,微视频一般是由优秀的教师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尝试制作而成,短小但知识点清晰明确,并配合及时练习。再次,翻转课堂提供了深度互动机制:传统课堂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传递者,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位置,主导着教学的进度、深度。翻转课堂则围绕着“学生为中心”展开,使学生在课前的视频学习中可以自定步调,带着问题进课堂,并在课堂中进行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如提问答疑、合作讨论、同伴协作、项目实践和做作业等),使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研究者。

三、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微视频,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导学案、自主任务学习单、在线自测等多环节,是经过教学设计、课程分析、学习活动和教学反思的具体的课程系统。微课程因其时间短、内容精、学生自定步调、及时测评的特点,成为现在翻转课堂最重要的课前学习资源。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学习媒介和有效学习资源,是翻转课堂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微课程是支撑翻转课堂课前环节的基石,其直接决定课前知识传递的效果,影响课堂活动的设计与进行,进而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翻转课堂是微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微课程的实施模式,是检验微课程好坏的“实战基地”,课堂中学生的讨论、反应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前学习微课程的效果,也可据此判断该微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彼此依存,微课程是翻转课堂重要的课前资源,翻转课堂是微课程主要的教学模式,当微课程运用于翻转课堂时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效用与价值,同时,微课程又制约着翻转课堂。

四、该模式对英语学科的适用性

1.英语学科的情境性

语言学习具有极强的情境性,正如布鲁姆认为的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而微视频将单纯枯燥的文字变为集图片、色彩、音频甚至动画、游戏于一体的学习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丰富的情景,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课堂中,翻转课堂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与积累,具有简单的英语表达能力,使得他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练习口语、巩固语法知识。

2.英语学科的应用性

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一种交流工具,词汇、语法、语音等的学习都是为了掌握这门语言,应用这门语言。仝敏指出英语学习具有其他课程不具备的特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对于非母语国家,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注重交流、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6]翻转课堂课前应用视频资源有助于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有助于语言文化的传播;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内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交流、讨论,利于英语语言的“活学活用”。

3.传统英语教学弊端

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课堂接收知识。传统英语教学很少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交际环境,且课堂缺乏师生互动,造成学生怕提问、怕开口,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是以完成作业为主的被动学习,课堂气氛较差,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新课改要求改革传统的过分重视死板讲解与传授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意识,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4.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美国柯林顿戴尔高中在实施翻转课堂一年后,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165名新生中,英语不及格率从50%下降到19%,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的不及格率也下降了。且该校学生的挫败感减少、自信心增强,违纪事件大幅下降。[7]国内较早试行翻转课堂的重庆市聚奎中学也在《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提供了该校应用翻转课堂的成果的相关数据:对于翻转课堂,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6.6%的学生认为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的质量更好。[8]

五、高中英语教学中基于微视频的教学设计——以定语从句为例

1.课前

(1)选定知识点:笔者通过梳理高中英语语法点,根据语法点应用频率、学生掌握重难点及通过“华师慕课”网站搜索高中语法点微视频,选取了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点。

(2)学情分析: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英语学习,已具备相当的英语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基本能够完成微视频的课前学习。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十四五到十八岁,这一时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觉性、善于思考、好奇心与探究意识较强,课前微视频将图、文、声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探索、合作的机会,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微视频选取分析:本文选取了由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王洋老师团队制作的定语从句微视频。该视频时长11分14秒,略微超过一些专家定义的微视频最好在10分钟以内的标准,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15分钟以内的注意力是完全可以保证的,所以笔者认为该视频的时长适当。选取该视频基于其以下优点:①该视频开始阶段使用明星图片及歌曲吸引学生注意力,成功引出语法点——定语从句;②该视频主讲教师声音甜美,柔和;③该视频字体大小适中,适时出现下划线、字体变色等强调重难点;④该视频内容清晰、配以适时总结与练习。

(4)课前练习设置:针对微视频讲解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10道选择题,考察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whose的使用。教师通过公共平台掌握学生自测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重点练习与巩固。

2.课内

由于主要的教学内容课下学生已自学完成,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查漏补缺。首先,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定语从句语法点的掌握,教师巡查时适时指导。然后,让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掌握最扎实及尚存困难的关系代词用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讲解促进知识点的内化吸收。最后,教师针对课前自测、课堂讨论时存在的问题着重讲解,引导学生适当练习。

3.课后

教师可以将课前、课内反映出的问题上传至公共平台,并附上相应的练习题,让不同学生针对自身情况查缺补漏,复习巩固。

综上所述,微课程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但翻转课堂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设计制作或者从网络上寻找适合的微视频及自主任务学习单,并将其上传至公共平台,及时通过平台检查学生自测情况。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权威,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具备合理设计并组织整堂课的交流互动活动的能力,这对习惯了传统讲授的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也是翻转课堂能够成功“翻转”的命脉。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3]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 Baker,J.W.The Classroom Flip: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A].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ege Teaching[C].Jacksonvile:Florida,2000.

[5] 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6] 赵婷.微视频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3.

[7] 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8] 李敬川,王中林,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作者:王璐(1991-),女,安徽宿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

篇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自己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观察的重要性,提高观察兴趣;

3、通过观察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2、掌握提高观察能力的方法或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的方法;

2、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观察能力测试题。

2、多媒体教室。

3、ppt课件。

4、白纸。

5、教学时间:40min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军对阵,互相隐蔽在山坡和山坳里。一天,早上8点,德军某将领从望远镜中观察到对面山坡上有猫出现,第二天早上8点又观察到同一现象,第三天同一时间山坡上又出现了猫。假如,你是那位发现猫的将领,你对此现象会怎么解释?

那位将领得出这样的结论:“按照习惯,连级以下的干部不能带小动物,自有师级、旅级的长官才能带小动物。因此那个出现猫的地方就是对方的高级指挥所。”随后德军用大炮轰击那个隐蔽的指挥所。就是这只猫给法军带来了灾难。可见,在战争中,观察是否敏锐可以决定某场战役的成败。生活中亦如此。

那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观察力呢?

2、测试学生的观察力

图中有两对图形是完全相同的,同学能在多长的时间内把它们找出来?

测试结果:在1min内找出来的观察力最好;1-2min内找出来的观察力好;2-4min内找出来的观察力一般;4min后找出来的同学需要锻炼自己的观察力了。

3、观察力的训练

活动1,图中一共有几种动物?请同学们写出来?5min

请两位同学起来说出他们找到的动物

答案:大象、马、狗、老鼠、猩猩、猫六种动物。

点评:观察前我们要做好准备,在明确观察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观察;观察注意顺序,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按部就班,系统进行。可以考虑:从整体——局部——细节,再由细节——局部——整体,进行有系统、有顺序、有层次的观察。

活动二,仔细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4min。请学生上讲台写出答案。

1、哪些木条是水平放置的?

2、哪些木条是倾斜的?

3、倾斜的木条中,哪一条倾斜角度最大?

4、A和G相接触吗?

点评:观察时,还要善辩多思,分析比较,尽可能地抓住事情本质。可以观察事物的特点,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以及与已有知识间的联系。

活动3,画中画了一共多少样东西,请写出来?10min。学生分组讨论。

点评:观察时要注意:

1、明确观察的目的;

2、根据观察目的任务选择观察方式;

3、运用多感官进行观察;

4、充分运用已有经验;

5、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

5、课堂结束。

六、老师总结

篇6:小学语法课程教案设计

目 录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第1课 我是小学生 „„„„„„„„„„„„„„„„„(1)第2课 我的名字 „„„„„„„„„„„„„„„„„„(2)第3课 我不害怕„„ „„„„„„„„„„„„„„„„(3)

第二单元 学会学习

第4课 看谁想得多 „„„„„„„„„„„„„„„„(4)第5课 声音来自何方 „„„„„„„„„„„„„„„„(5)第6课 数字联想 „„„„„„„„„„„„„„„„„„(6)第7课:还能干什么 „„„„„„„„„„„„„„„„„(7)第8课 五彩缤纷的天地 „„„„„„„„„„„„„„„(8)

第三单元 学会做人

第9课 我也顶刮刮 „„„„„„„„„„„„„„„„„(9)第10课 小烦恼 „„„„„„„„„„„„„„„„„„(10)第11课 说“优点” „„„„„„„„„„„„„„„„(11)第12课 说“缺点” „„„„„„„„„„„„„„„„(12)

第四单元 学会生活

第13课 美丽的校园 „„„„„„„„„„„„„„„„(13)第14课 愉快的假期 „„„„„„„„„„„„„„„„(14)第15课 家中事情我也干 „„„„„„„„„„„„„„(15)第16课 生活智慧操(问一问)„„„„„„„„„„„(16)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第1课 我是小学生

心育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看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小朋友背着新书包干什么?猜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小朋友背着书包来上学,可高兴了,因为他们知道从今起,他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板书课题:第一课 我是小学生

二、活动与训练:

1.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请几个主动积极的小朋友说说作为一名小学生与在幼儿园时的不同,其他同学作补充。

2.针对发言,大家展开计论,和同学们一块说说当小学生的感受,怎样做一名好学生。3.小品:内容简介:我是一名小学生

每天早上,叮呤呤的小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知道,我该起床了。因为我要去上学,我是一名可爱的小学生了。如果起床晚了,我就可能上学迟到了。我知道,当一名小学生,上学不能迟到。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我对妈妈亲切地说:“妈妈,我自己整理吧,自己的事自己做,我是小学生了。”背上书包我高高兴兴上去学校。一路上,小鸟为我歌唱,小树为我欢呼,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来到学校见到老师说声:“老师,您好!”,见到同学说声:“同学,您早!”。我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应懂礼貌。

想想:

(1)上小学后的我和幼儿园的我不同的是:(2)做一名小学生我感到很快乐,因为:

4.观看视频:结合小学生守则录像,启发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优秀小学生。师小结:在幼儿园主要活动是游戏,而进入小学后,主要活动是学习。

三、总结:作为一名小学生应时时用《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想想自己做的怎么样,还有那些没做好,努力去做到。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2课 我的名字

心育目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悦纳自己,激励自己。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更重要的是它有某种寓意,蕴含着父母或其他长辈对自己的期望,如“志宏”寓意志向宏大,长大后能成为有志之士,报效国家。任意一个名字都拥有积极的意义。今天我们开展的这一活动,要让小朋友分析自己名字的意义,也许有些小朋友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

二、活动与训练:

1.让每一位同学都写出自己的名字。

2.根据名字的某一特征分类,如把有“强”字的名字归为一类或者与植物有关的归为一类。

3.归为一类的同学作为一组进行发言,说出自己名字的积极意义,说不出来时,可以大家讨论或问老师

⑴小朋友分析一下自己的名字,说说自己的名字好在哪里?(可以事先问问家长如何为你起这个名的?)

⑵我特别喜欢我的名字,是因为:。4.每组选出代表发言,发言时应有充足的自豪感。

举例:我的名字很好听:我是个活泼的小女孩,我的名字叫丁咚,你们说我的名字好听吗?关于我 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妈妈说她还没生下我时就希望我是个漂亮、活泼的女孩,我的第一声啼哭,声音宏亮,清脆,妈妈高兴的说“这孩子,声音多好听,真希望她长大了能成位小歌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开始为我的名字操心了,爷爷说:“这孩子让我们称心如意,就叫丁可心吧!”奶奶说:“这丫头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叫宝宝吧!”爸爸拿着大词曲一边查找一边说:“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当个科学家,叫丁贝尔吧!”妈妈说:“我希望孩子声音宏亮,清脆,不如叫丁咚吧!希望他的声音能象泉水一样甜美、悦耳!”于是,世界上就多了一个会唱会跳活泼可爱的女孩叫丁咚。

三、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爸爸妈妈为你们起名字的时候都想让你们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要努力,不要对不起爸爸妈妈的一片心意。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3课 我不害怕„„

心育目标:通过活动让孩子培养对自己的满意态度,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克服困难中 逐渐成长。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看一段视频。想想他们在讨论一个什么问题。视频大致内容:

甲:我不害怕难题,只要努力动脑筋,就能解决。乙:我不害怕小白兔,因为小白兔不会咬人。丙:我不害怕鬼,爸爸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

丁:我不害怕打针,老师说勇敢的孩子是最了不起的孩子。戊:我不害怕打雷,看到闪电赶快捂起耳朵。…… 揭示课题:我不害怕……

二、交流体会 ⑴写一写。

现在,请大家也参加他们的讨论,你想说什么呢?,先把你想说的写在纸上。⑵谈一谈。

围成小组,说说自己不害怕什么,为什么? ⑶画一画。

⑷ 以“我不5.害怕……”为题,6.画一幅画。每位同学展示自己的画,并告诉大家你画的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提高。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单元 学会学习

第4课 看谁想得多

心育目标:

通过游戏,初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要求大家多多开动脑筋,每人都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遍“脑力体操”。(放音乐)

今天我们要冲击的浪头是:比谁想得多

二、活动与训练 1.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1)牛顿的故事(投影)小时侯,他躺在苹果树下休息,突然从树上掉下一只苹果,由此产生发散性思维,最终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

(2)瓦特的故事(投影)小时侯,他在厨房发现烧开水时水壶里冒出的水蒸气能推动水壶盖,由此产生发散性思维,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2.点明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发散性思维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们能去注意培养训练它,那么你们将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3.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和讨论: 砖的用处是什么? 报纸的用处是什么? 铅笔的用处是什么?(1)学生交流,(2)用盖金点子图章来鼓励发挥好的学生。(3)学生分别用三个感叹词为自己打分。

三、总结

从一个问题出发,我们可以找到别人没想到的答案,着其中可能就会有发明创造。可见,发散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那么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5课 声音来自何方

心育目标:

对想象产生兴趣,从而享受想象的乐趣。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一段录音,辨别其中声音。说说你听到了那些声音。

声音真奇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很好辨别,有的却非常相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一听,想一想,这都是什么声音,来自何方。

2.活动与训练 ⑴听一听,辨一辨。①选择一串钥匙,来回晃动。

②将一块生姜放入塑料杯,捂住杯口上下摇晃。③将一个篮球高举过头顶,用力扔向地面。④用五指随意在木制桌面上敲击。仔细听一听这些动作带来的声音。

二、想一想,说一说

这些声音像是什么声音?想得越多越好。

小结:如果你有意识地想象所听到的声音来自何方,久而久之,脑海中一定能留下许多美好的声音,想象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想一想,试一试。1.翻书时发出的声音。2.喝水时发出的声音。3.飞机飞行时的声音。4.马儿奔跑时的声音。5.蜜蜂飞舞的声音。6.双手交替拍打腿部的声音。7.风吹动树叶的声音。8.雨水落在小池塘里的声音。

你能想象出这些声音吗?你能说说哪几种声音较相似吗?

四、模仿小游戏:请你想办法发出一种声音,让同学想一想,这种声音是什么声音?

五、总结:想象就像小鸟的翅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里,这样你就会飞到越来越远的地方。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6课 数字联想

心育目的:

训练注意的四个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下面,就做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来训练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这里有一串数字:11 4 7 2 12 5 16 2 9 45。(1)请同学们快速说出有几个数字。(2)请说出有几个相同数字。

(3)请快速把2后面的第三个数字圈起来。同学们,你能准确回答上面三个问题吗?试试看。

二、活动与训练:小朋友都希望把已学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大脑里,有人把大脑比作知识的仓库,仓库里储存的知识越多,也就越有学问。可是,你可知道,注意是使知识进入脑海,也就是进入仓库的大门。注意力不集中,就好比大门紧闭,知识就进入不了仓库,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充分重视对自己注意力的培养。

1.教师列出一个随机表(表中数字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如5 4 3 7 9 1 2 5 7 6 5 0 8 1 3 4 7 6 4 5 1 2 6 8 3 4 0 8 7 3 5 2 2.训练圈“3”字(或其它任意指定的数字)的能力,训练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3.训练圈“3”字前面的一个数字,这是对注意转移力的一种训练。

4.训练圈“3”字前一位的“7”字(或其它数字),训练有助于发展注意的选择性。5.训练圈“3”和“7”中间的偶数(或奇数),目的在于提高注意的分配能力和扩大注意的广度。

6.训练中应当注意,每一种训练都需在3分钟内完成,每次连续练习的时间为20分钟。

三、[读读想想] 1.上课或做其它事物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2.注意力集中在生活、学习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四、[试试做做]选一个比较复杂的物体,专心地看一、二分钟,然后闭上眼睛,回忆物体的各个部分的特征,应尽可能详细。

五、总结:注意是使知识进入“仓库”的大门。下决心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7课 还能干什么

心育目标: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想象产生兴趣,享受想象的乐趣,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活动与训练:

一、看图导入。

出示幻灯,图上有碗、椅子、剪刀、帽子、羽毛球拍、杯子。认识这些物品吗?它们都能干些什么?

先分四人小组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

二、活动与训练。

过渡:是的,小朋友都认识这些物品,并且都知道这些物品的基本用场,甚至会使用这些物品。但所有物品的作用都并不单一,它们还可以干什么呢?

1.请选择其中的两件物品,再想象一下它还可以干什么?想得越多越好。提示:碗还可以给小动物当船划; 杯子还可以用来画圆。

2.小组活动,一个人说出一种物品名称,其余几人想象这种物品还可以用来干什么?看谁想得最妙最多。

3.总结延伸。

想象的魔力可真大,只要你开动小脑筋,一定还能创造发明些什么呢。

三、课后活动:以《一张白纸的用途》为题,进行想象评比。

每人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想象用这张白纸可以干什么,照着你的想法试着做一做,看谁想得最奇,做得最好。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8课 五彩缤纷的天地

心育目标: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活动与训练:

一、看图导入。

出示一幅没有色彩的画,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这些东西都应该有色彩,我们小朋友也最喜爱五颜六色,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才更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想象我们身边那五彩缤纷的天地。

二、活动与训练。⑴想一想,画一画。

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为这幅画涂上颜色。⑵全班讨论、汇报: 你为什么要涂上这些颜色。⑶看一看,想一想

出示图,这是一幅没有色彩的图画,为它涂上不同的颜色,就会代表不同的意思。如:涂上花衣服的人的膀子;

涂上黑白相间的颜色,像长颈鹿的脖子。……

请小朋友想一想,涂一涂,说一说它像什么? ⑷议一议:看到下面颜色,7.你能想到什么? 橙色;绿色;黑色;白色;红色 全班交流,看谁想得最多。

三、总结延伸。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小朋友也可以为自己描绘出五颜六色的想象世界。课后画一画。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单元 学会做人

第9课 我也顶刮刮

心育目标:

1.在森林学校与小动物相比,想想自己哪里顶刮刮。2.在顶刮刮王国知道怎样才是顶刮刮。3.在小组、集体活动中展示顶刮刮的我。活动过程:

一、森林学校找感觉: 学生随着音乐进入课堂。

前不久,老师收到一封来自森林学校的信(拿出信件),信中请我们小朋友去森林参加活动,大家想去吗?让我们出发吧。放郊游的音乐。

1.森林学校小动物的《夸夸自己的活动》童话剧。2.小朋友看了童话剧交流自己的本领。

3.测试:举脸谱。觉得自己顶刮刮的举笑脸,觉得自己还不够好的举不高兴的脸。4.揭示课题。

二、顶刮刮王国找自己,展现本领。在顶刮刮小屋,小朋友介绍顶刮刮的自己。顶刮刮影视城看《我们的生活》,交流。

5.小组活动,把自己最棒的地方讲给小伙伴听,表演给小朋友看。6.小组活动,教师巡视。7.指名交流。

三、设臵情景,教给一招。1.出示:顶刮刮小窍门。2.模仿练习。3.小结。

四、儿歌天地

顶刮刮,顶刮刮,顶刮刮,我会读书和写字,我会计算和动脑,我会唱歌和画画,我会做操和跑步,我还会用英语来会话。碰到困难,我不怕!顶刮刮,我也顶刮刮。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10课 小烦恼

心育目标:

认识消极情绪,正确地对待烦恼,并想办法疏导消极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教学过程:

一、读一则小故事,读后想一想。

故事梗概:每天早晨,可爱的小太阳总是第一个起床,他整日呆在天上,不知疲倦地用阳光照耀大地,一直到很晚才回去休息。人们以为小太阳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可是他自己却有一个令不安的烦恼。

在小太阳每天尽心尽力工作时,总有一些浑身带着怪味儿、轻漂漂的小东 西去骚扰他,弄得他周围乌烟瘴气的,叫他不得安宁。原来这些讨厌的小东西就是人类所说车、飞机、工厂等排出的废气。小太阳多次警告它们不要来捣乱,可它们就是不听,整天在小太阳身旁绕来绕去。

终于,小太阳生气了,不再为人类提供温暖的阳光了。他穿着长睡袍,撅着嘴来向月亮婆婆请长假,他要好好的休养一阵。小太阳沉睡了,从那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阳光,只有月亮婆婆整天陪着人们。可人们嫌月亮婆婆太温柔,花草们也为没有阳光的陪伴而打不起精神来。人们整天哭喊着要小太阳回来,把正在熟睡的小太阳吵醒了。没办法,他只好不情愿地回到天上,发出微弱的光亮,小太阳在心中暗暗叫苦:唉!我多想好好休息,解除心中烦恼啊!

二、读读想想

1.太阳的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你的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2.太阳有烦恼,你也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呢?

3.回忆自己烦恼的事。说说曾经使你们烦恼的事情,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学校的,也有学习、生活上的烦恼,可把答案写在纸上。

4.诉烦恼,5.互相探讨。

让某一位同学讲诉自己的烦恼,其它同学给予解决办法。为使活动有趣,可让讲诉烦恼的同学扮演“烦恼病人”,别的同学扮演“烦恼医生”。

三、师生共同讨论药方。

教师和同学一块评论“烦恼医生”的“药方”,评出“高级医生”并给予奖励。

四、总结:学习中有小烦恼,生活中也有小烦恼,在学校、在家庭中都会友小烦恼。有的小烦恼依靠自己能消除,有的小烦恼则需要老师、同学帮助解决。有了烦恼不要怕,想方设法消除它。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11课 说“优点”

心育目标:通过让学生发现和叙述自己的优点,提高个人的自尊和自信。通过叙说别人的优点,欣赏同伴,以次增进对同伴的进一步了解和与同伴之间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找优点》

宣布游戏方法和规则: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向你的同桌讲述自己的优点,同桌边听边数他讲了几条优点,一分钟后,两人互换。

游戏开始,老师用秒表计时。2.交流:(1)你讲了几条优点?

(2)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在较短的时间里要找出自己的优点是不容易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只是有些优点你没有发现而已。

3.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开展一项优点“轰炸”的游戏,一起来找我们身上的优点。

二、活动与训练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都讲述了自己的优点,但是还有很多优点还没有找到。比如在品德方面、学习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劳动方面等等。接着请你们的同伴来帮你们找一找。

1.分组游戏:优点“轰炸”

(1)介绍游戏规则:小组成员发言要有秩序,不发言的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在别人讲述你的优点时,不可因为别人叙述不够准确而做出不应有的反应;数一数同伴找出了几条优点。

⑵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2.全班交流:

(1)你的同伴为你找到了几条优点?

(2)刚才的游戏,你感到高兴吗?如果你觉得很高兴,就在你的课本上贴三朵小花;如果你觉得一般就贴上两朵小花。

3.总结: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我们应该正确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积极地发掘它,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今天回家后你们可以把自己身上的优点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与你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12课 说“缺点”

心育目标:通过叙述自己的缺点,认清自己有多少不足之处;听同伴提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树立坦然接受他人批评何帮助的勇气,开阔自己的胸襟。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放视频:(提示)

仔细看视频,视频里的同学做的对吗?为什么?他应该怎样做?

视频简介:小干部会议上,学生甲、乙给学生丙指出他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顿时,学生丙的脸“多云转阴”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结果与甲、乙两人发生了争执。

2.自由评说:学生丙错在哪里?

3.师小结揭题:任何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何不足的一面。如果一个人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正,然后改正,不就是一个优点吗?但是这需要勇气。你们有没有这种勇气?今天,我们就来做个 缺点“轰炸”的游戏,看谁是敢于承认自己缺点的“小勇士”。

二、活动与训练 1.分组活动 活动要求:

(1)先由每人说说自己的缺点,再由小组成员相互指出缺点。

(2)在活动中要做到尊重别人,实事求是、不嘲笑别人、不为别人争辩。2.进行活动

3.全班交流:请几位学生上台讲讲自己听了别人意见后的想法,对勇于承认自己缺点的人授予“小勇士”头饰,予以鼓励。

三、总结: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坦然接受别人的批评并努力改正缺点,才会使自己进步。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人人都是能勇敢面对自己缺点的“小勇士”。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单元 学会生活

第13课 美丽的校园

心育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情况,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用美来审视学校,培养热爱学校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也许有点陌生,不太习惯。老师知道你们很想了解学校的情况,希望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与老师、同学一起愉快地学习、生活,是吗?那好吧,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

二、活动与训练 1.参观校园

2.填图游戏《我们的校园》

你认识学校的哪些地方?(老师边听学生说,边在黑板上画出学校的平面图)3.“美丽校园大家谈”

(1)你觉得校园里哪些地方最美丽?哪些地方你很喜欢?(2)这么美丽的校园,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它呢?

4.涂色比赛《我们的校园》:小朋友们,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可真快乐啊!你能把我们的校园平面图涂上颜色,使它更美吗?

学生涂色,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评一评,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5.小品表演《冬冬上学》

内容简介:冬冬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看见路旁花坛里的蝴蝶花开得很漂亮,就伸手摘了一朵,边走边闻,高兴地向教室走去。

评议:你觉得冬冬做的对吗?为什么?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认识了我们的新学校。我们的学校整洁、优美,像一座大花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地方。我们要爱护它,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你们能做到吗?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14课 愉快的假期

心育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制订假期活动计划。让学生度过一个身心愉快、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活动过程:

一、小品导入:小品内容简介:小文和小明在休业式结束后在议论假期的打算,小文说要想假期过得开心,一定要制定一份合理的假期生活计划。而小明却得过且过,所以假期过得很不愉快。

师小结揭题:你们想不想过一个有愉快而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呢?要想假期过得充实、有意义、有情趣,首先得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这是过好假期的最基本保障。这节心理客大家一起来尝试一下怎样制定假期计划。

二、活动与训练 1.制定假期生活计划表:

(1)内容:先写下自己认为很好玩的,并打算假期里想去的所有地方。再写出自己必须做的,但不大有趣的事。接着写自己再假期里想看的书和想学的技能,最后写出自己想得到的成果。

(2)小组交流。(推选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3)班级交流

(4)老师小结: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再假期里想要做的事情,谈得非常好。是不是制定了计划,就能使假期过得愉快呢?

2.小品:小品内容简介:小明也制定计划,可老是不能实现,想到长城去玩,可是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陪他去,计划落空,小明一听妈妈说假期里不要一直想着玩,要抓紧时间学习,他就头疼,心烦。

小文告诉他,应该把学习、休息、活动、劳动等合理地安排好。讨论:

(1)小明以前定的计划为什么老是不能实现?

(2)小明说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假期能过得好吗?为什么?

3.师小结: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要进行周密、合理地安排,还要根据自己的选择制定活动目标实施步骤等等,再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定的计划才能得以实现。

4.练习制定一份成功的计划; 5.班级交流

6.评议:小组交流,每人用一两分钟来说明自己假期的目标与计划。

三、总结: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假期计划,各有特色,希望大家从别人的计划中得到启发,以便完善自己的计划。一个好的计划,有助于大家顺利地达到自己期望的度假目标,使自己能愉快、健康地成长。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15课 家中事情我也干

心育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孩子形成自理意识和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体验自我服务的愉悦心情。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故事简介:《少年大学生为何被退学》有一位年纪与你们相仿的孩子,他的父母一心望子成龙,除了读书外,什么事也不让干。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后来,他不负父母的厚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少年科技大学”。

到了“中国少年科技大学”,他住进了集体宿舍。平时在家里,他不要说帮父母做家务,就连自己的事也要父母代劳,比如说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整理床铺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不会干。在宿舍里,人家的被子都叠得整整齐齐,而他却团作一堆;脏衣服乱扔在床上,臭袜子东一双、西一双;书本、学习用品随便摊在桌上;吃完饭,连碗都不洗,随意一丢;该他值日了,却连扫地也扫不象样,因为以前都是他爸妈代劳的,同伴们都不喜欢他,不愿跟他交朋友。

在远离父母的新环境里,他不能自理自己的生活,处处碰壁,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后,他被学校退了回去。

二、活动与过程:

1.讨论交流: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2.师小结:是呀,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事事要父母和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要尽量自己做,否则会变得寸步难行。所以,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事走向自理自立的第一步。

3.小品表演《找溜冰鞋》

(1)小品中的小军为什么找不到溜冰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从这个小品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小结:我们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还要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生活中的小主人。

4.训练:

(1)洗手帕比赛(2)整理书桌比赛

(3)评出优胜者并让他们谈谈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

(4)议一议:通过比赛和讨论,说说为什么要“自己的事自己做”

三、总结: 老师希望你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小培养自理自立的观念和能力,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做一个自理自立自强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教育常规管理·电子教案——一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

第16课 生活智慧操(问一问)

学一学: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我这样提问题,你从中学一学。心灵博士:我从“空中响雷”可提以下问题: 1.空中为什么会响雷? 2.什么季节响雷最多? 3.响雷对人类有什么不好? 4.响雷是不是也有好处? 5.月亮上有没有“响雷”现象? 6.能不能让它不要响雷? 7.不响雷时,能不能叫它响雷? 8.响雷与闪光有什么关系? 9.响雷与下雨有什么关系? 10.响雷与动物有什么关系?

你还能提问题吗? 练一练:根据下面内容请你提问题,你能提多少? 1.电灯: 2.广告: 议一议:在小组里议一议,看谁提得多。

上一篇:可爱的小兔优秀作文下一篇:关于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