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代文学

2024-05-21

民族古代文学(精选十篇)

民族古代文学 篇1

区域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就是以区域、民族文化为视角, 研究文学作品、流派、作家思想生成的文化因素及这些文化因素如何通过作品、人物体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区域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特点

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次生文化的涓涓细流融入主流文化的过程, 并试图逆向分析出哪些东西是这个民族的, 哪些又是那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哪些是这个区域的, 哪些又是那个区域的, 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演绎生成的过程以及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家思想、流派形成、作品创作等。通过对文化内涵的分析深入理解作品, 通过对作品、流派的分析, 加深对区域民族文化特质性的理解。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此种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1. 注重文本的文化性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 是不同时代文化遗存的符号表征, 依靠古代文学文本我们可以还原一个时代某种文化的大概面貌。这对于那些已经消逝或融入其他文化的古代民族文化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历史的发展便是个大熔炉, 很多弱势文化均被主流文化所包融, 但这并不意味着恢复已消逝的弱势文化是没用的, 其价值与意义在于:恢复弱势文化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主流文化的构成情况;上古文化的消失很多时候只是上层文化的消融, 其下层文化得以在民间保留, 研究文本中的透露出来的若干文化因素可以给民间文化找到“根”、文化归宿。古代文化很大一部分都保留在了文学作品中, 因此研究文学作品便可以验证文化交融的过程, 明确文本的文化属性。如各民族的创世神话都以本民族文字或汉字得到了保留, 通过研究创世神话为探讨民族起源, 区分不同民族文化做好了铺垫。比如巴文化作为一种古来的文化实体已经不存在了, 但通过研究土家族人的创世神话、诗歌, 我们可以清晰的勾勒出虎文化崇拜, 联系到古巴人崇虎、射虎习俗, 为我们可以肯定土家族的先民为古巴人提供例证。这种文本背后就蕴藏着一种已逝的文化。同以土家族文化为例, 鄂西、汉中土家族崇虎, 湘西、黔东土家族射虎, 均可以在他们的创世神话、诗歌中找到依据, 这便是文本反映出来的区域文化的不同。文本在这里充当了文化的表征。对文本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某种文化的理解。

另外, 通过对文本文化性的发掘, 我们可以上溯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渊源,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文本分析上。如“屈原的思想系南北文化冲突的产物”。如果我们仅仅只注意到了文本中的“兮”字, 不深入挖掘内涵便说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 那未免有失偏颇。同理, 如果我们因老子为陈人, 陈后为楚所灭, 便说《老子》为楚文化或陈文化产物, 同样有失偏颇。因为就地域文化的影响来说, 如果出生地域可以影响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其游历、生活地域同样可以影响其价值取向, 那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说《老子》不受其游历地域文化影响呢?这些猜测只有通过具体分析文本中的地域、民族文化面貌来验证。

2. 注重文化分析的教学模式

对于已经清楚知道的作家、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反向依此种文化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这便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文化分析法。文本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如果我们领悟到了文本赖以滋生的文化的思想精髓、习俗风貌, 对我们理解文本的思想精神、语言谴词、修辞方式无疑是大有帮助的。而以往仅仅局限于作家背景介绍, 一个人的出生、生活经历固然会对其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如往往我们注意到了这个人受过什么教育和什么人交往, 这些对他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却没能注意到人本身就是文化影响下的个体, 带有一定的文化倾向, 不管受教育还是与人交往, 都是本地域、本民族文化与他地、他族文化, 本人文化个性与异质文化的交融。如容美土司田世爵对其子弟重视汉文化教育, 使得子孙能诗会文并形成地方诗派, 诗歌集结成《田氏一家言》。以本地民族生活为内容, 依汉文格式韵调, 这本身就是汉族、土家族文化的交融。再如刘禹锡贞元年间根据巴渝民歌改作竹枝词, 便直接借鉴了民歌的格调, 这是汉族诗人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典范。因此分析一个人的经历不仅仅可以了解其思想变化的过程, 也可以了解其接受不同文化的轨迹。而这些影响则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这时我们便可以用这种文化分析法去理解作品了。

通过这种方法, 将作品中的主要文化因素发掘出来, 前提是我们对某些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符号化认识, 即一种文化的特质属性可以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抽象表述。在作品分析时, 我们只需要抓住这一两个词就可以理解作品的文化构成及各文化因素所占有的比例。这便比单纯分析文本思想更进了一步。

3. 注重文本的区域性、民族性及其变迁, 可以引入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本相对比的方法

作家在其生活经历中伴随着游历、游仕等途径不断地接受不同区域文化、甚至触及少数民族文化, 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会有反映。这为我们研究作家的思想变迁提供了材料。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在所有影响作家创作的次生文化中, 必定有一种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纳兰性德是少数民族词人, 但长年居住在内地、用汉字创作, 其思想受汉文化影响当然比其自身民族文化影响要深。事实上, 人们总是习惯把某人当作某地、某族文化的代表, 便断定这个人深得此种文化之精髓, 而不考虑这个人受没受其他文化影响。如把屈原当作楚文化的代表, 苏轼当成蜀文化代表等, 均因他们受此两种文化影响至深。既然作家、作品有其主要的文化倾向, 我们便可以引入区域民族对比方法, 将同时代不同民族、地域的作家、作品、流派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更深入理解文化的深层异质性。通过对比加深对作家、作品、流派的认识。这一点在流派分析方面使用的较多, 因为很多流派便是以区域贯名的, 如江西诗派、公安诗派等。在作品、作家思想分析中使用得相对较少, 有待推广。如我们可以将庄子与孟子进行比较, 分析南楚文化与邹鲁文化的不同;可以将辽宋金时不同民族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比较,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总之, 区域民族文化的提法便是认为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特征是不同的, 并试图将这种不同运用到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流派、作家思想的分析中。

以上阐述的既是这种新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 也体现着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区域民族文化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1. 区域民族文化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这种民族文化是指单个的可以识别的民族, 而非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大的概念下, 有很多特殊的, 看似不容于大传统的东西都被遮蔽了。人们宣称的“历史记忆”、展演的“文化”与“习俗”, 都被同化于“一元”之中, 但正如我们承认中华民族国家历史是不断上演着民族融合一样, 民族文化汇入大的江海也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在特定的时代打上了他独特的烙印。

区域文化中特别要关注的是小传统问题。个体独立的大文化传统从来都是要求统一的。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都是这样, 在这种大背景下生成的文学史, 如果仅仅关注提炼时代主题, 关注主流文化 (众多小文化传统融合的结果) 或者说阐述上层士大夫文化是不够的。原始小传统中的很多文化资源便会得不到关注。那样书写的文学史、用来教学的文学史都是陈旧与呆滞的, 小文化传统本身是多元的、复杂的, 但惟此得以在某个区域内保存了原滋原味的文化。古代有采诗之说, 《诗经》之诗, “据古籍记载推考, 当系先由采诗、献诗之积聚, 后来由太师加以整理编辑而成。采诗几乎全属民歌, 而献诗则多属于士大夫之作”。诗三百中的十五国风, 都采自于先秦时期不同的诸侯国和地区。先秦时期的民族、地域融合程度远远不及后世, 各地区 (国家) 保有了很多自己地方民族特色的上古文化。而以往对国风都过于强调思想内涵, 忽视了对区域文化的分析, 或者说做得还不够。既然《诗经》是部诗歌的汇编总集, 其不可避免地参次不齐。这更多地体现在“风”所呈现的文化风貌、词语运用上。如果我们从这些文化的差异性入手去分析国风, 将会是一个新的视角。以前公羊学派将《诗经》“泛政治化”, 用文本去附会上古政治;现代《诗经》研究上的“泛文本化”, 只重用挖掘诗歌的思想与文本价值, 忽视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 这些都是不得其要领的。国风中也许含有未被挖掘的区域文化内涵, 其原始的文化资源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而不仅仅是从现实文本出发去读取表层信息。

2. 区域民族文化教学是实现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多样化的重要努力

传统的文学史教学以历史时间为线索、以朝代文学形式为中心。区域民族文化虽也考虑到时间历史因素, 但更多的是区域地理、民族人文因素。传统的教学方式特点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学的流变传承, 很容易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化传统 (虽然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为上层的、精英文化) 面貌、文学发展的整体情况。而区域民族文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横向上剖析时代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结构内涵, 对把握作品的外在产生情况是大有帮助的。现今关于作家心态的研究诗歌热点, 对一个时代某类群体或个人心态的把握与区域民族文化的研究则相反, 而这样的研究, 可以内在于作家心灵体悟, 对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精神气质无疑有很大帮助。虽然区域民族文化在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中广泛地运用, 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强调的还远远不够。很多时候, 只是在分析某位作家、流派产生的原因时稍带提及。对作品中出现的带有地域民族色彩的语言符号有关注, 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够。如分析楚辞中的“兮”时, 都知道楚文化作品中爱用“兮”, 但为什么会用“兮”, 具有什么样的含义, 却不甚了解。对语言符号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对深层文化因素的关注了。

民族古代文学 篇2

为了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培养具有硕士研究生水平的古代文学专业人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举办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班开班招生,在职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明智选择。中央民族大学将提供古代文学考研试题、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古代文学考研资料、古代文学考研笔记、考研古代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考研科目、古代文学考研须知、古代汉语考研试题、世界古代史考研真题、古代文学考研 古代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您的考研助上一己之力。通过古代文学考研拿到硕士学位的朋友,还可以去读北大古代文学博士生。

一、招生对象与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

二、学制:二年

三、课程设置

中国诗学、中国小说史、唐诗艺术、话本小说、先秦文学、古文校点和翻译、中国文学批评史、明清文学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外语。

四、授课方式

考虑在职人员报考学习,采取周末时间和集中时间授课的方式。能参加脱产学习,可报脱产学习班。报名人数20人以上开班,正在报名中!

五、学费

学费二年共10000元(申请硕士论文答辩费4000元另算),报名费100元,书籍及资料费自理(预收300元,结业时多退少补)。学员报到注册正式上课后,中途退学者,不退学费。

六、报名与录取

1、交报名费领报名表。

2、填写报名表并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及身份证复印件。

3、单位推荐者交单位介绍信

4、交照片2张(一寸)。

5、经学校审查,合格者发录取通知书。

6、联系方式:

电话:010-88579701-805

传真:010-88579522

联 系 人:祖老师

MSN:zzy_qy@hotmail.com

七、结业与学位

1、学员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的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

2、在课程结束后,凡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具有学士学位),参加国家外语考试和专业综合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它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个部分组成。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增强我们的文化素质,还可以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创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通过文学史的学习,我们能认识到古代文学在不同时代的实际状况,以及与哲学、史学、经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到各体文学的发展走向、源流演变和彼此渗透、影响的表现形态。我们还可以把古代文学史

看成是古代散文、诗词、戏曲、小说的分体文学史,从而理清它们各自的演进线索和承继关系。同时,与文学发展史伴生的文学理论,也是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文学理论,包括从中折射出的艺术思潮、文人心态、社会风气、民间习俗,都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深化人文底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历代不同层次文学家的艺术心力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的文本见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跃动着的时代脉搏,观察到千姿百态的社会面貌,体味到曲折细微的物理人情;在博大精深的千年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得到“真”的展示、“善”的呼唤、“美”的陶冶,同时强化自己识别劣质文化产品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道德情操以及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文学头绪多、范围广,作家各别,作品繁杂,加上文本语言的隔阂,使学习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的认识,既不能有畏难情绪,更不能掉以轻心,敷衍应对。总体而言,我们要了解古代文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而显现出的共性和个性,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痛下功夫,是完全能学好的;但就其独特的承继性、民族性、包容性、主观性而言,学好古代文学,有时须大胆想象,有时重情感体验,有时仍不废条分缕析,而且,还要攻下语言文字上的难关。具体而言,我们对于古代文学课程中常见的“情与理”、“论与作”“深与广”、“大与小”、“纵与横”、“雅与俗”、“儒与道”、“中与外”等等错综关系,应该区别对待,详加考察,细心摸索,由感性的咀嚼涵泳中求得理性的升华。

由古代文学作品探索古代婚恋状况 篇3

【关键词】 古代文学作品;自由恋爱;婚姻机构;失去婚姻自由

【中图分类号】I313.1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有关古代爱情婚姻的文学作品,在教学这些文学作品时笔者对古代恋爱婚姻变化产生了兴趣,想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点斧正。

一、关于反映恋爱婚姻为主题的教学课文

从课文中接触到的最早反应恋爱婚姻状况的文学作品当推《诗经》,而《诗经》中的作品最早的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是春秋中期。西周初年虽然有了“周公致礼”,并且对女子有了一些礼教性的约束,但在当时周朝刚刚建立,可能还没有完全普及“礼”的制度 ,还没有完全受到礼教的束缚,因此男女之间还可以自由恋爱。从《静女》中就可以看出,“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踯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我们不能穿越几千年回到那个时期去看看当时的社会风俗,但是我们能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一对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种热烈的情感,能感受到他们自由恋爱的气息。试想如果当时已经实行了严格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怎么会如此大胆地私自在城隅约会呢?由此可以认为,最起码当时周朝官府并不禁止自由恋爱,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社会对偶婚时期的一些风俗习惯,男女以互赠礼品作为传递爱慕之情的媒介。一枝花、一包果品或少量自制的工艺品都可以作为相悦的信物。那个活泼美丽甚至有点刁钻的女主人公,屡屡约会那个有点老实的男子,并且每次都令男子依依不舍,难以离开,这次赠送彤管作为定情之物,男子拿到手里爱不释手,下次就是一颗荑草也让这个女子别出心裁地赋予它以特殊的含义,自由恋爱给这对年轻恋人带来的愉悦我们不难体会。

《氓》的写作时间应该比《静女》晚,因为从《氓》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人的影子,这说明周朝的婚姻制度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媒人已经介入了男女的爱情婚姻中。当那个“抱布贸丝”的男子向女子求爱时,女子委婉但情真意切地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把有无媒人看成是成婚的一个条件,但他不是必要条件,因为女主人公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就表明当时结婚最好有媒人的牵线搭桥,但是没有媒人,他们自己也能做主。当男子始乱终弃后,女主人公也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能下定决心,一刀两断,“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而不需要通过父母的裁决或是必须等到男子休弃。

西周稍后一段时间,媒人已经成了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周礼·地官》中,对于周朝(公元前1066年到公元前403年)的婚姻制度有这样一段记载: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婚姻通过媒,是当时男女结合的必由之路。“男女非有行媒妁不相问名”、“女无媒不嫁”、“男女无媒不交”、“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这些话句就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的证明。

从《诗经》这几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婚姻制度的变化轨迹,那就是由自由恋爱到媒人的介入,然后到必须经过婚姻行政机构的允许,由媒人确立婚姻关系。这大概得益于当时的交通工具极不发达,政令不能及时发送到全国各地,又加上一种新制度的推行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所以《诗经》中的一些爱情故事才让女主人公有了婚姻自主权。不管怎么说,那时的婚姻一般都能考虑到男女的情感。

到了春秋时期,周礼对人们的约束已经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出现了一代圣人孔子,他的思想“仁”和“礼”也已经形成。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又对孔子的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提出了“男女授受不亲”,进一步约束了男女的婚姻自由。到了汉代,社会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而且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战略,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正统思想,特别是对女子的统治更加严格,“三从四德”成了女子的必备修养,“七出”成了惩罚女子的重要依据,女子完全失去了婚姻自由,成了社会的附属品,男人的牺牲品。在汉代,女子的命运不是靠自己争取,完全取决于父权和夫权,婚姻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控制,甚至丑化女子求爱为“自媒之女,丑而不信”,把男女之爱和自主婚姻当作违反封建礼教的奸情加以打击,因此也酿就了无数爱情悲剧,南朝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就是典型的牺牲品。

虽然刘兰芝貌美如花,“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又非常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但还是让焦母逼迫焦仲卿休了她,焦仲卿无论怎样信誓旦旦,也没有挽留住刘兰芝,而刘兰芝无论怎样不舍,也不能违背兄长的命令,答应了夫君的求婚。在这篇文章中。两个主人公的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由双方家长控制,自己只能唯唯诺诺,幻化为连理枝。

大唐盛世有它的特殊性,是最强大也最开放的一个朝代,因此它的婚恋关系也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唐代贞操观念比较淡薄,婚前发生性行为司空见惯,离婚改嫁不受歧视,当年的武才人被休后仍然可以再嫁入宫中就是证明,上层贵族尚且如此,何况平民百姓呢?所以当感觉到婚姻不幸福之后,男女双方可以协议离婚,这在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社会。但是婚姻关系历经千年文明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它又要求婚姻必须符合一定的要件,首先必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次必须要有聘礼,而且要求门当户对。唐传奇《崔莺莺传》可以说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老夫人虽然知道被人家救了悔婚不好,但还是拿门当户对这一门槛,逼着张生上京赶考。当张生始乱终弃之后,崔莺莺果断地与他一刀两断,再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虽然后来的《西厢记》结局比较美满,但是反映唐代婚姻制度却是一样的。

宋代婚姻比起唐代的要严厉得多,女子基本失去了婚姻自由。宋代经商盛行,经济比较发达,因此宋代结婚门第观念不太严重,但是比较重财,以至宋代出现了买卖婚姻状况。宋代有特色的是文人与妓女的情爱,一些著名词人如晏殊、秦观、柳永等一些文人都有佳话流传下来。柳永的《雨霖铃》描写的就是文人与妓女的一段温柔缠绵的爱情。那时的妓女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人的情感须求。

到了明清,婚姻对女子就更为残酷,女子完全失去了婚姻自由,不能自由恋爱,也不能自由离婚,婚姻完全遵从“三从四德”,在家由父母做主,出嫁后即使丈夫死了,也要有宗亲做主,或是守节,或是转嫁给同房兄弟,自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更为可气的是,用三寸金莲裹住了女子的自由,就连到处活动都成了问题,更何况是自由恋爱呢?无怪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看到一幅画像也要为他生为他死呢。

二、有关恋爱婚姻主题课文的讨论

婚姻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那时是对偶婚时期,那个时期生产力并不发达,因此那时的婚姻生活极不牢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财富的增加,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开始在社会生活和上层建筑上起决定作用,但是还毕竟保留了母系氏族的影响,女子并没有完全失去自由。因此,她们在婚姻中还有一定的恋爱权利,可以追求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以浪漫地去约会,可以赠送定情物,甚至可以私定终身。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直至进入封建社会,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男子的地位占了绝对优势,他们可以三妻四妾,而女子成了家庭的附属品,完全失去了自由,人生自由,人格自由,婚姻自由,她们只能遵守社会给她们约定俗成的规则,认真地履行“三从四德”,开始了女子悲哀的命运。

古代文学教学心得 篇4

一、始终将读书积累放在教学活动的前提性地位。

古代文学史涉及的作家作品复杂繁多。通过读书,教师可以使自身的基础打牢一些,打宽一些。这样学生的基本功才能相应牢一些,宽一些,深一些。读饱了书,课堂上的思维才能活跃敏捷,内容才会丰富深厚,不至于空洞。另外,阅读不是靠课前“恶补”,那只能换得一时的效益,空有热情而缺少沉淀、理性、深度的课堂是虚的。教师要在课余宽绰的时间里,边读边玩味思索,这个过程很重要,时间越长,思索越多越深刻对教学就越有帮助。因为在书中悠游涵咏的过程中,我们能触摸到细节和过渡,能把一块一块的看似独立的知识理顺,能在知识的各部分之间转换、衔接、比较……从而发现大众观点之下难以发现的起承转合和要害关键。这样教给学生的就是一条线。一个作家、一个流派、一段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总有起伏、嬗变,把这些起伏转捩讲清楚了,就能使课堂内容更有说服力,也更便于学生理解体会。这样就能把文学史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也就把文学史讲成一个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大故事,增强课堂内容的整体性和生动性。

二、把教学与科研论文结合起来。

如果能把每一堂课的备课教案当一篇科研小论文来做,那么这样的课无疑是高质量的。论文的观点、结构、逻辑、语言等各方面与课堂内容是可以相通的。论文的严谨思路会使得课堂逻辑严密、主题突出,不至于使课堂思维信马由缰。然而中规中矩教科书似的面面俱到、点到为止,纯理性的语言表述也是不可取的,这容易使课堂陷入僵硬单调。海阔天空中自有丰富情感,自有严密的逻辑,那是最好的授课方式,这样既能使学生在相对放松的情绪中激活思维,开阔视野,又能贯穿教学内容的主线。因此,在平时的论文写作和思维训练中,要避免写论文“总是一个框框,十篇如一篇”,治学方法单一,思路模式化是不可取的。论文宁可少而精,不能泛滥。课堂内容设置也要少而精,不能空泛。

课余的论文撰写也不宜搞一个作家研究,而应该努力取一个流派或一段文学史进行探索。因为这样的训练对能力的要求更全面,可以锻炼出较高的综合概括能力。或者可以同时阅读几个作家的作品,几个小题目并行,这样可以激发思维,互相影响贯通。这对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三、加强古代汉语、校勘、版本、目录、汉唐以前传统典籍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这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基础性学科的学习能根本性地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帮助解决古代文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增强授课的学理性与准确性。校雠学能提高教师收集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先秦典籍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对典籍的学习和体会可以更好地提高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四、重视与学生的多方面交流。

对学生的提问应慎重思考过后做尽量完整准确的解答。对学生的问题不必有问必答,应对学生的提问有所要求,能够自己通过努力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可以提供方法思路。对学生的问题要进行研究和评述,不能止于问题本身,而应在解答实际问题之后,帮助学生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启发学生今后看书学习中运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授之以渔。学生作业的布置要多样性,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旨在记录他们的读书过程和思考过程。鼓励他们从小处入手,树立详尽、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交流过程中要关爱学生,也要施加友善的压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不作形式化的课堂讨论,真正遇到问题和争议时应及时灵活地调整课堂内容,保证充分深入的讨论时间,旨在训练学生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后应及时总结,以备以后讲授该内容时更完备。教师也可以借此启迪自己的思考,通过文章的形式更深入地把握、解决问题。作业批改要细致,对字句的斟酌、对错别字的修改等要用醒目的符号标出,以示警示。对作业中的征引材料要严格要求写出出处、篇名、卷数和版本。评语要针对性强,详细而恰如其分,要有鼓励。利用作业的评语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

五、树立明确、正确的教育观念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篇5

1.汉大赋:也叫新体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2.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在他传中写了,这是有无互见;对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事迹,在一片传中详写,在其它传中略写,这是详略互见。蔡邕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样性。乐府诗: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这些采集、保存而流下来的歌辞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4.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文选》,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留下作者姓名。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古代抒情诗的典范,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是其一大主题。《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刘勰喻为“五言之冠冕”。

5.建安风骨:也称汉魏风骨,是指建安时期的作家反映社会**、民生疾苦和抒写雄心壮志时所形成的悲凉慷慨、明朗刚健的写作风格,是对建安文学成就的经典概括。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蔡琰。

6.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把逞才作为创作目标,并形成拟古风气。在诗歌技巧方面,追求“繁缛”的艺术风貌,这也是太康诗风的重要特征。它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是有贡献的。

7.玄言诗:指盛行于东晋的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淡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证据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艺术价值不高,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8.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最早出现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自觉地运用“四声”、避免“八病”,形成了“永明体”。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代表作家有谢朓、沈约、王融。

9.宫体诗:开始并盛行于梁陈时期的诗歌体式。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多写女性与咏物,形式工巧,声律严整。是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它是梁陈时期诗歌的一道奇特风景线。萧纲,徐擒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简答:

1.汉代文学基本态势:①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今古通的艺术追求;②汉代文人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③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④批判与赞颂的更迭;⑤文人的独立和依附;⑤从浪漫到现实;⑥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相互促进。

2.贾谊散文风格:贾谊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纵横捭阖。善于运用不同历史事实的对比来分析利害,在铺张渲染的描写中,造成文章的充沛气势,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过秦论》。抱有改革政治的热情,又受到压抑,因而笔端常带感情,议论说理毫无顾忌,行文畅达而不浮浅,语言犀利激切,富于文采。忧时济世的感情溢于言表,富于鼓动性。

3.汉赋的意义:①表现了一种昂扬旺盛的气象,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②丰富了汉字和词汇,锻炼了语言词句,提高了文字的表现功能。

③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形成 4.两汉赋的发展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从汉初到武帝时汉赋的形成时期,主要在藩国发展。继承楚辞传统,形式是骚体赋。优秀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淮南小山的《招士隐》。同时三体大赋开始出现。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代三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2)武帝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兴盛时期。形式上主要是散体大赋。

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西汉后期的代表作家是扬雄等。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张衡模拟班固的《两都赋》作有《二京赋》。

(3)东汉中后期到汉末是三体大赋的衰落时期,讥讽时事、言志抒情的小赋兴起。张衡的《归田赋》开先河,之后有蔡邕、赵壹等人。5.汉大赋的艺术特点:(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4)主旨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结尾。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6.乐府诗的艺术手法:

基本艺术手法是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①生活镜头的诗意选取②故事情节完整曲折③人物形象各具特色④叙事详略得当⑤语言是的创作(例子见第一卷P19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

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破《诗经》的四言,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7.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标志:

①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③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8.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

①生死主题 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人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如《短歌行》。

②游仙主题 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如郭璞的游仙诗。③隐逸主题 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潘岳的《闲居赋》。9.门阀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①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心怀不平。这些不平反映在文学创作中,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色。如左思的《咏史》。

②门阀制度也与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有直接关系,文学乃至文化集中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与政治权力一起世代相传。

③重视门第的风气在文学作品中海表现问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如曹植的《责躬》。10.曹植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特征:

① “骨气奇高”的体现:强烈的抒情化色彩。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无论是前期的任侠使气,还是后期诗中的满腔悲愤,都体现了他的个性特色。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形成了“骨气奇高”的特征,激越感人。

②“辞彩华茂”的体现:1)语言绮丽自然,韵律色调和谐,注重对偶、炼字和声色之美。2)善于以警句开篇, 如《野田黄雀行》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开头。11.阮籍诗歌的风格特征:阮籍诗的风格是“隐约曲折”。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表达方式比较曲折隐晦,再加上阮诗的比兴在意念是往往不是很切近,而是比较悠远、旷放,增强了诗歌的含蓄效果。如《咏怀》其一,作者面对“黑暗世界”在清风明月中弹琴徘徊,通篇采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思。阮籍之文长于论着,多发惊世骇俗之论,行文奇偶相生,意蕴深沉。12.南北朝民歌的风格区别: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风格。

① 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单一,以抒情为主。既明快,又含蓄,语短情长。多用比兴、象征手法等特点,而且大量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② 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习性。数量不多,但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风光景色。简单疏朗、质朴无华,毫无造作矫饰是其艺术的基本特点。

13.谢灵运山水诗的新风:①从写意到摹象。谢诗不想陶渊明的诗那样一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陶诗之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谢诗语言更注重写实性,云再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

14.为什么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庾信前期作品主要是奉和之作,思想内容轻浅单薄,宫廷趣味浓厚。但由于这些诗在诗歌形式上的多方面探索,为庾信积累了美感形式上和美感内容上的经验,他的诗已经有了“流连哀思”的审美趣味,以绮艳之辞抒哀怨之情。这些经验结合后期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后期诗歌达到了“穷南北之胜”的高度。其后期作品主要抒写乡关之思,包括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和叹恨羁旅忧嗟身世两方面。内容丰富,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为成熟。因此说庾信文章老更成。15.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志怪小说①地理博物:如托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博物志》 ②鬼神怪异:如曹丕的《列异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王嘉《拾遗记》、吴均《续齐谐记》。

③佛法灵异:如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志人小说①笑话:邯郸淳《笑林》

②野史: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

③逸闻轶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沈约《俗说》、殷芸《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大问题

一、《史记》

(一)体例: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种体例,共130篇,526500字 “本纪”,历代帝王的政迹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是专门史,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世家”写历代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是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包括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

(二)断限:《史记》记事,上起黄帝,下至何年主要有三说

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说

武帝元守元年(前122)说

武帝天汉年间(前100——前97)说

(三)创作宗旨:“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确立以人物为中心的述史体系,为“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立传

(四)注本:最著名的有三家,号称“三家注”,即南宋裴骃的《书籍集解》、唐司马员的《史记索引》和张守节《史记正义》。

(五)思想内容(1)暴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和残暴罪行1.揭露汉代帝王的丑恶面目 2.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丑行 3.揭露贪官酷吏残害无辜的罪行

(2)热情歌颂反抗暴秦的英雄人物(3)颂扬品质优良的中下层人物(4)歌颂了一系列爱国人物

(六)文学成就

(1)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1.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大事 2.主义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暗示人物的未来3.运用“互见法”(2)善于将历史故事化,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1.描述细致入微 2.场面扣人心弦(3)在运用语言方面有很高的成就1.人物语言颇具个性化,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2.叙述的语言简洁、精炼,极富表现力3.引用民谣和谚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富表现力

二、两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手法 两汉乐府(1)内容:1.平民百姓的痛苦与挣扎 2.士卒役人的控诉与呼叫 3.男女两性的哀怨与情仇 4.权贵势要的骄奢与清廉 5.人在旅途的乐生与恶死 6.少壮游子的努力与操守7.江南采莲的嬉戏与愉悦 8.动物植物的诉说与寓意

(2)艺术手法:1.注重叙事 2.长于写人 3.语言朴实 4.体制多样 5.浪漫色彩 《古诗十九首》(1)内容:第一类,游子之歌 1.思乡情结 2.立功扬名 3.人情淡薄 4.及时行乐

第二类,思妇之词 1.珍惜婚姻 2.自我宽慰 3.相隔愁苦

(2)艺术手法:1.长于抒情2.善于运用比兴与写景来抒发感情 3.语言精炼工整,朴素自然,保持了乐府民歌的特色

三、陶渊明及其诗歌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生活早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由于家庭关系,在政治上处境相当尴尬。其思想受孟嘉和陶侃的影响,导致后来的“三仕三隐”。辞彭泽令是陶渊明医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其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陶的典型意义①中国士大夫精神归宿②不为五斗米这要的精神③酒和菊的象征

陶渊明的诗歌体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田园诗:①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②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③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咏怀诗、咏史诗:咏怀诗有些是以组诗的形式写成的,如《饮酒》;咏史诗所咏的对象偏重于古代人物,如“三良“。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行役诗:宦游期间的作品,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答庞参军》是最深沉的一首。

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①情、景、事、理的浑融。②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对形式美的追求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初探 篇6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 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 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 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 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 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 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 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 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 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通过诵读, 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 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 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 通过朗读活动, 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 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 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 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 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 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 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 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 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 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并与作者进行对话, 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 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 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 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 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 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 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 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 (痛苦、不如意) 是绝对的, 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 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 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 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 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 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 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 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 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 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 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类的进步, 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 但作为一种人格, 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 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 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 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 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 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 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 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 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 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 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 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 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 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 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 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 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 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 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 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 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 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 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 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 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 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 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 孟子主张“人性善”, 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 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 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 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 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 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 学习王维的山水诗, 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 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 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 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 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 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 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 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 让学生去寻找原文, 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 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 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 但长此以往, 教学难免单调, 因此, 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 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 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 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 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 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 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 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 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 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 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 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 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 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 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 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 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 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 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 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 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 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 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 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现代技术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2) .

[2]张嘉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

浅析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 篇7

关键词:古代文学思想,国学,联系

古代文学思想在学科上又称为文学思想史, 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已经成为过去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文学观念。可以说, 其实古代文学思想研究的就是一种历史。既然是历史就与现代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空的距离, 这种距离包括语言、思想观念、文化制度等等的差别。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别, 就没有办法消除研究上存在的距离感, 那么古文学研究就很难进行。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无疑它自然包括了医学、戏剧、星相、数术等等, 这些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国学如果按学科, 可以分为分为哲学、史学、文学、礼俗学、宗教学、考据学、版本学、伦理学等, 以儒家哲学为其主流;如果按思想分, 又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儒家学说贯穿中国思想史并起到主导作用, 其它占从属地位;如果按《四库全书》分, 国学又被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其中以经、子部为重, 更倾向于经部。

一、国学是研究古代文学思想的基础

我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的有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将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结合起来, 全面地了解古人对文学的看法;二是将文学思想发展的过程全面展示出来, 而不做泛泛的逻辑归类;三是要揭示出文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具体原因。这些特点都需要对当时的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了解。对于文学创作来说, 历史背景很重要, 离开了对历史背景的把握, 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最多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不了解历史, 对文学的研究就举步维艰了。

对于专业的文学思想史的研究, 对学者的史学要求就更高。比如元末的词风过于华丽, 词风浮躁, 缺乏力度。这也是与那时历史特点紧密联系的, 并不只是文学本身的问题, 如果不了解那时的历史特点, 对元末的词风就无法理解。元代是一个蒙古人统治为主的朝代, 原来占据政治中心的汉人被排挤, 而蒙古人崇尚武力, 轻视文学。那些被排挤的汉族官员无法进入朝廷发挥政治抱负, 只能躲避隐逸。在风雨飘摇血雨腥风的时代, 汉族文人郁郁不得志, 只能借助诗词, 聊以打发时光, 可是逃避现实不关心政治的态度, 就使这些词句失去了立足的精神支柱, 而变成好空有辞藻的空壳子。可以说, 文人们政治责任感的丧失和隐居自适的态度才是造成元末词风浮夸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度的把我, 才能解读那学文人的心理状态, 报以同情或者理解。所以说, 要想研究古代文学思想史, 国学的修养是必备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征之就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一般来说, 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总会出现某些地域文学繁荣, 某些地域文学萧条的现象。这样就出现了《诗经》和楚辞这两种风格的文学诗歌形式。在我国秦汉、魏晋时期, 中原地区文学发达。六朝时期文学中心南移, 成为以金陵为中心, 北方文学相对落后。唐代, 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发达, 文学繁荣。但到了五代时, 却又出现了南唐和西蜀文学圣地。北宋的文学以汴都、洛阳为中心。南宋以后, 文学创作中心又向南移, 杭州成了当时的文化中心。元代杂剧前期是北方兴盛, 后期则南方成就突出。明清时, 作家则集中在江浙一带。这些都和当时的历史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辅助国学研究

上面我们谈到, 史学修养对于文学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真相无法复原, 我们的研究都只能根据后人的记载来探讨。这就又出现一个问题, 历史文献都是被人记载的, 不一定具有客观真实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假设:一是有意识的做了错误记录, 例如永乐年间所修撰的“洪武实录”, 把洪武的年号记载为35年, 众所周知的是洪武朝只有31年, 那么这多出的4年从何而来呢, 其实是修撰者故意把建文朝的4年给取消了。连皇帝的年号都敢作假, 那么还有多少记录可以当真呢?这样的历史记载, 不仅不会为后世研究提供帮助, 而且会把后世研究者引入歧途。二是无意遗漏。所谓的无意遗漏是指, 尽管作者在修撰历史时是本着追求实录的精神, 但是由于古代交通和通信的落后, 很多东西都是根据人的记忆和口耳相传得来的, 这样经过记忆和传说加工的历史, 已经很难再维持它的真面目。三是言不由衷, 即作者因为某种原因, 只做了部分表达, 或者含糊的表达, 没有把话完全真实的表达出来。由此可以看出, 在历史的研究中, 认真辨别每条试料的真实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历史记载不完全可信的情况下, 如果有了充足的文学知识记载, 便可以根据诗作里面的内容推知出历史事件的真假, 这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国学的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知, 文学思想史和国学是相互交叉的学科。要想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就必须对国学有着丰富的知识掌握, 而在国学的研究中, 如果掌握了文学知识就能够更加清楚的判断历史事实, 两者是不可独立开来的两门学科。作为文学思想的研究人员, 国学素养是基本, 作为国学研究者, 文学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左东岭.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 (03)

浅谈中国古代“贬官文学” 篇8

一.山水之乐掩不住内心之忧

柳宗元被贬永州, 写有一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其中尤以《小石潭记》著名。“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撤, 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人相乐”, 景物空灵秀澈, 然而“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山水之乐掩不住内心之忧。永州十年, 柳宗元又被移至柳州, 正如余秋雨说的:“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 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移去。”在被贬柳州途中, 他与同样被贬的刘禹锡拱手作别, 发出“今朝不用临河别, 垂泪千行便濯缨”的感慨。

白居易字乐天, 名字中即便含有恬然自适之义。然而“天涯沦落”的命运却使他发出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这泪缘何而流呢?

游戏人生、随缘自适如苏轼, 在贬地黄州东坡种竹吃肉、养生谈禅、写诗作画之余, 也并未忘记那深刻的内心之忧, 面对“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壮美风光, 他不禁发出了“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无限感慨。

二.忠君即爱国, 爱国即忠君——贬官们的人生信条

中国古代绝少纯文人, 上起屈原、贾谊、司马迁, 中到李白、杜甫、白居易, 下至苏轼、陆游、辛弃疾, 一部中国文学史, 不知含有多少官员的人生咏叹。在封建社会, 忠君即爱国, 这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我们不可以“愚忠”简单地否定古人执著的爱国热情。

屈原被流放, 尽管他也知道“荃不察余之衷情兮, 反信谗而齑怒”, 可是他仍发誓“指九天以为证兮, 夫惟灵修之故也”, 幻想着有朝一日为楚王尽力。幻想破灭, 也是发出“约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的怨言, 埋怨楚怀王不守信用。当然, 更有最后那悲壮的一跳。掩卷之余, 我们只能唏嘘, 难道你能忍心如某些人那样斥责“你这是愚忠, 你为什么不反抗”吗?

韩愈在被贬潮州途中写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悲愤, 忠诚, 感伤, 五味杂陈。然而那耿耿之衷心却可以日月鉴之!

放浪如诗仙李白, 也只是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针对权贵的呐喊。他甚而在《行路难》中委婉地表达了再度为朝廷出力的愿望:“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传说姜尚闲来垂钓, 后被周文王任用;伊尹将受商汤任用时, 梦乘船过日边。这里连用两个典故, 表达了李白对唐皇赤诚的衷心。

忠君即爱国, 爱国即忠君。在贬官们或高昂或低沉的合唱中所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人生信条。

三.悲愤出奇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司马迁在其著名的《报任安书》中, 对困厄的人生境遇与伟大的文学成就之间的关系早就有论述。但因个人的性格不同, 又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奇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短短二十八个字, 却展现了诗人无比广阔的胸襟, 萎靡之人看到也会为之一振。贬谪之下有此豪情, 诗人自是不同寻常之人。这是刘禹锡的《秋词》。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阙描写了清新明丽的春景, 虽是“潇潇暮雨子规啼”, 但并不给人悲切之感。下阙议论抒情, 唱出自己积极向上的放旷豪情。这是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以上两人个性偏于豪放, 因而诗歌自然旷达。

骆宾王身陷囹圄时所作的《咏蝉》, 全诗忧伤愤懑, 借蝉抒怀, 取譬贴切, 用典自然, 语多双关, 于咏物中寄情寓兴, 由物到人, 由人到物, 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是咏蝉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人的合作。他们虽属不同时代, 但却有诸多共同之处:政治失意, 文名卓著, 因忠被贬, 孤傲抑郁。苏轼在其《贾谊论》中曾指出:“其后卒以自伤哭泣, 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生命宝贵, 然二人都未加珍惜。“往事越千年”, 感慨之余, 更多的是遗憾。如果他们能够珍惜生命, 会有更多的奇文在文学史上闪烁光芒吧。

浅议古代文学居士的别号 篇9

再说居士的由来。据说,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 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 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 深夜逃到鹿野苑, 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 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 就十分同情, 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 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 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 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 也想出家, 但又恐家业又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 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 称为优婆塞, 就是指居家修道的居士。

“居士”一词, 也非佛教的专有, 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 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 含有隐士的意义。在《韩非子》一书中, 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 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 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唐宋时期, 佛教在我国盛行, 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 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 所以许多人便喜欢以“某某居士”为号, 于是在别号“家族”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居士一族”, 其中以文学闻名于世的居士尤为显赫。

古代佞佛的文人雅士的别号固然五花八门, 令人眼花缭乱, 但归结起来, 会发现其取名有一些共同的倾向。不少别号由诗人居住地的地名而来, 如淮海居士——秦观 (北宋词人) 、石湖居士——范成大 (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 (南宋词人) 、温陵居士——李贽 (明文学家) 等, 有的从诗人住地寺庙的名字而来, 如香山居士——白居易 (唐代大诗人) 、茶山居士——曾畿 (南宋诗人) 等, 也有的别号由诗人居住环境中某一景观而来, 如东坡居士——苏轼 (北宋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枚 (清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 (明散文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 (清文学家) 等, 也有直接取材于佛教的别号, 如青莲居士——李白 (唐代大诗人) 、清真居士——周邦彦 (北宋词人) 、无相居士——宋濂 (明画家) 等。

大多文学居士的别号大都是在中年后甚至晚年才取或改的, 这是跟他们人生的经历相吻合的, 一般文人雅士愈到晚年愈是虔心事佛, 一是因为已从仕途上退了下来, 而有宽裕时间学佛;二是大半辈子的人生阅历也使他们心灵圆熟, 自然投向博大的佛教, 诗佛王维的名句“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所言正是。一般文学居士取别号的时候也比较简单、随意, 如上所述, 或以居住的地名, 或以住处景观, 或直接来自佛教, 但也有些别号比较特别, 颇有一番来历。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本来自号“醉翁”, 晚年又改“六一居士”, 并为此特作《六一居士传》一文作解:“客有问曰:‘六一, 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 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 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又如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自号“六如居士”, 就是出自《金刚经》中有名的偈语:“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再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逢乱世, 屡遭打击, 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 因而, 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 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刍议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篇10

一.语言传播方式

语言传播是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重要形式, 特别是在主流传播媒介 (文字) 出现之前, 语言传播以其操作简单、娱乐性强、便捷性成为较为普遍的传播方式。

1. 口口相传

上古时期, 由于生产力低下的限制, 先民们的文学行为一般表现为集体口头创作, 再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保留下来, 比如诸多神话的流传便是借助这种形式较为完整地记录下来。当文字产生后, 人们根据原有的口头文学进行再加工, 逐渐演化为“传奇”、“志怪”、“戏曲”等等形式。因此, 为某种程度上来看, 口耳相传的文学行为为后期多样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

2. 唱和文学

唱和文学行为的发生多集中于文人群体与社会上层阶级内部, 是其文学交流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 一般是以某个题目或是每个韵脚为限制, 以竞赛或是自由创作的方式再作新诗与新词。这种文学传播方式对于创作者的文学素养要求较高, 因此, 文学创作的质量与传播的效果更佳。我国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在唱和环境下诞生的, 比如白居易与元稹的唱和诗 (《赠樊著作》与《和乐天赠樊著作》) 。

3.演唱文学

演唱文学是古代词作的主要传播方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文创作、歌妓演唱的风气较为流行, 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演唱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世俗化, 逐渐形成艳丽浮华的文学风格。歌妓、乐妓开始参与文学活动开始与魏晋六朝, 唐宋以来, 文人与乐妓交往频繁, 为了招揽生意, 提高自身的身价, 歌妓开始主动向文人索词索诗, 比如柳永, “暇日遍游妓馆。所至, 妓者爱其有词名, 能移宫换羽, 一经品题, 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二.文字传播

随着文字的出现, 文学传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文学创作更加繁荣, 文学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迎来了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黄金时期。

1.石刻、壁刻文学传播

石刻与壁刻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文学传播方式, 主要是指文人将自己的主要作品雕刻于山石、岩壁、墙壁、树木等之上, 用于彰显自身的文学素养与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著名的寺壁诗。唐代时期, 交通便利, 文人漫游成风, 题壁诗也随之流行起来, 既满足了文人文学创作的需求, 同时也为文人唱和提供了便利。

2. 文学评点

汉代学者喜欢通过文学评点的方式展开文学鉴赏与文学评论, 出现了诸多诗文评注, 诸如毛诗郑笺、朱熹注《四书》、王逸注释《楚辞》等等, 一般会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与思想倾向, 能够对文学原作产生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一般来讲, 收获较高文学评价的作品也能引发仿作热潮, 比如咏物诗的极度兴盛便与文学评点息息相关。

3. 文本翻译

文本翻译是海外文学传播的重要形式, 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至各个国家, 比如白居易的诗歌受到日本人们的喜爱, 《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经典名著对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往往要借助与国家交往或是文人主动传播来实现, 一方面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 另一方面, 通过文学交往增强国家联系。

4. 抄本与选本

受到政治因素或是社会因素的影响, 很多文学作品在最初并不能直接进入市场, 比如《红楼梦》《金瓶梅》小说一开始是以抄本形式流传的。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文学抄本的发展, 特别是北宋以来, 出现了书本刊刻与作品出售的书坊, 极大刺激了文学创作市场的进步, 比如《文选注》、《六十种曲》等便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同时, 文学选辑也是较为流行的传播方式, 既可以挑选某一位作家的作品作专辑, 也可以搜集多位文人的作品作合辑, 比如著名的《全唐诗》《全宋诗》《文选》等等。正是由于文学选本的推广与普及, 调动人文创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提高了人们的鉴赏能力与评点水平, 推进我国文学创作实现新发展与新超越。

上一篇:留守儿童的家庭照顾下一篇:地方文献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