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课程热点问题

2024-05-08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精选六篇)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 篇1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 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 体育属于活动课程, 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 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 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 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 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 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 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 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 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 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 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 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 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 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 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 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一)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 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 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 (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 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 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 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 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 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 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 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造成教学内容偏多, 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 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 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 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 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 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 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 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 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 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 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 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 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 , 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 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 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 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 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 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 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 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 从这一意义上说, 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 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 (或特点) 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 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 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 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 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 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 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 在这同时, 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 (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 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 , 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 既有身体活动, 又有心理活动, 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 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 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 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 以适应规则的要求, 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 完善自我。因此, 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 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 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 (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 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 更好地竞争, 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 注意安全。因此, 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 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 (以生理负荷为主) , 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 加速新陈代谢过程, 促进身体发展, 增强体质, 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 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 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 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 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 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 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 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 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 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 (包括普通高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 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 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 面的基础教育, 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为提高全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 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 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 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 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 (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 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 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 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 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 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 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 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 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 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 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 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 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 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 基础教育阶段, 重视学生健康, 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 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 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 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 适应课程发展趋势, 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 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 如前文所述, 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 位, 形成体育学科体系, 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 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 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 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 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 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 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 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 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 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 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 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 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 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加强内容的选择性。

(二) 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 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 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 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 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 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 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 具体反映教学内容, 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 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 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 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 是预期的教学结果, 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 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 否则, 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 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 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 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 参与到课程改革中, 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 体育学科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 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 体育就是“活动课”, 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 生共性发展的要求, 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 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 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 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 因此, 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 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 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 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 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

3.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设计, 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发展特长, 使学生学会实践、获得才干、习得特长、提高体育能力, 从而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处理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师生关系, 是活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情境设计者和调控者。由于体育活动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也应有多种。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 在编订全国通用教材时, 应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体育课程的依据, 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都是可行的。但是, 为主不是唯一, 体育学科本身的许多特点为我们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长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这些条件是其它许多学科不具备的。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 吸收、融合包括活动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理论, 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体系。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 篇2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 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 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 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 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表1 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 儿童本位 二分法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四分法 分科 综合 轮形 活动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六分法 分科 相关 融合 广域 轮形 活动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 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 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 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 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 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 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 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 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 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 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 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 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 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 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 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 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 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 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 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 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 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 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 育学科准确地定位。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 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 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 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 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 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 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 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 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 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 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 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 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 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 面素质教育服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 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 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 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 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 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 单一课程结构 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 终身教育 封闭式 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 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 多元功能 生物观 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 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 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 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 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 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 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 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 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 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 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探析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带来的教学成果是显著的,为原有的数学知识注入新的动力。小学数学教育进步明显,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与完善才能推动新课改的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

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1.小学数学大众化问题

德国数学家首次提出大众数学的概念,不同的人在学习数学时得到的发展是不同的。我国新课改也倡导数学大众化。数学大众化理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普及性,数学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从中得到益处。二是选择性,学生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并且数学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三是发展性,不再根据数学考试成绩来判断学习成功与否,而是转变数学思维。我国新课改以来,在大众数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考试制度方面没有体现出数学的大众化理念,而且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乡村师资力量缺乏,也是目前小学数学大众化的一个难题。

2.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

情境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学习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教学法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是有些教师只是把情境教学当做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情境教学的深层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这也是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3.“自主学习探究”方法实际应用问题

课程改革标准说明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几个一组进行交流探究,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探索。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进行交流探究时,学生不知该从哪里入手。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浪费课堂学习时间,也会使教师中断教学,自主学习探究流于形式,进而影响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解决对策

1.增加数学教学投入,实现小学数学大众化

基于上述对小学数学大众化问题的分析,要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的大众化,就要增加对小学数学的投入资金,实现城乡师资平衡,保证教师队伍水平、教学资源和教材质量。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达成小学数学的大众化,但是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有效实现小学数学大众化,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小学数学大众化。

2.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小学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的教育不能与实际生活脱轨,数学的基础和资源均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更应该贴近生活,保证小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小学生会数学计算但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数学教材与现实生活脱轨造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基于真实场景和学生需要进行教授,不能为体现数学生活化而有意识地进行情境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3.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完善“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让这种方法更适合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合作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还要在学生分组时将分析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进行搭配,兼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更要起到引领作用,告诉学生数学问题的大致分析方向,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收益最大。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模式。除本文分析的热点问题外,还有其他问题,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探索,逐渐提高我国的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乐.以生为本,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2015(36).

[2]谭德祥.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3]李鑫.浅论小学数学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J].现代农村科技,2013(9).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 篇4

一、视唱练耳课与基本乐理课能否合二为一

视唱练耳课与基本乐理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基本乐科, 是学习一切音乐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基础课。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视唱练耳课只侧重对音乐感性方面的训练, 忽略对理性方面的讲述;而基本乐理课却恰恰与其相反, 只注重对理性与概念的讲述, 缺乏对音乐感性方面的训练, 从而导致两门课脱节,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对此, 有人在教改中提出将这两门课合二为一, 甚至还编写了教材, 以便起到两门课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作用。

但是, 凡事皆有利弊。正如专家们所言, 视唱练耳课与基本乐理课是性质不同的两门课。前者是技能课, 如果缺乏一定的天资和良好的音乐感悟力与理解力, 即使下再大功夫, 学生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而后者是理论课, 只要肯下功夫, 即便是天资与和音乐感悟力与理解力不够好的学生也能达到较理想的学习目标。

因此, 针对两门性质不同的课, 硬要合二为一, 势必会给师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惑。且不说这种做法会违背音乐本身的规律与特性, 就是从教材运用, 师资培训,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来说, 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需要谨慎思考。否则, 将可能导致学生对这两门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要求,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产生相互混淆和错误认识, 学无所成, 并会影响对其它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

本人建议, 视唱练耳课与基本乐理课仍旧应当分开教学。但是, 应由同一位教师在每周内分前后两个时间段进行相同进度的教授。也就是说, 这位教师首先必须是视唱练耳教学谙熟并通晓基本乐理和善于讲授的人。然后, 在学时上必须有合理的时间保证。例如, 视唱练耳课学程两年, 每周4学时;基本乐理课学程一年, 每周4学时。在教学内容上, 也应明确哪些内容适合穿插教学, 哪些内容必须集中时间进行深入剖析。例如, 基本乐理中的记谱法, 音程, 和弦, 装饰音, 速度与力度记号, 基本节奏等内容, 可在视唱练耳课的技能训练中结合讲授, 但是, 对于原理和方法, 应在基本乐理课中详细讲透;再如, 针对调式调性这一大章节, 应在基本乐理课中集中大量时间进行详细讲授, 并要求学生多做习题, 配合课堂上的讲解和点评, 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举一反三, 并能灵活运用于视唱练耳课的技能训练中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系列理论课中。

总之, 教师应在每周内各上一次视唱练耳课和基本乐理课,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 务必保证这两门课的教学进度一致。这样, 不但可以方便师生合理分清重点、难点、略点, 避免教学内容的混乱、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富于情趣的音响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从而真正达到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效果, 为其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视唱练耳课能否实施分级制教学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引发的自1999年扩招带来的招生数额的递增和专业方向的不断增设, 我国各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学科都面临着教学对象的专业性质、入学时的音乐基础、音乐能力不同的现状。这一现状对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材体系, 教学进度, 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滞后的影响。

在学习期间, 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数所高校代表也就此问题进行了沟通, 并相互讨论了已实施或计划实施分级制教学的效果与方法。最后, 各位专家与大多数高校代表一致认为, 视唱练耳课虽然是集体授课, 但是不能再照搬过去的“自然分班”、“齐步走”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应当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实施分级制教学。

本人也很赞同这个观点, 并且建议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先后入手实施:

首先, 客观方面, 考虑到不同的专业性质具有不同的音乐听觉特点 (如我们常听到的“声乐的听觉”、“器乐的听觉”等术语) , 所以应进行音乐听觉的分班, 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更有效地发挥各专业的性能和特点。

例如, 针对钢琴和西洋管弦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由于乐器本身的性能和特点, 再加上这类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开始接触音乐, 具备一定程度的基本功, 促使其音乐听觉相对更敏锐, 听固定音高的准确度更高。因此, 这类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起点应更高, 难度应更大, 范围应更广。

针对民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接触的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是属于民族调式的, 听固定音高的准确度相对更弱, 而其首调概念更强烈。因此, 在这类学生的视唱练耳课中, 应多训练其听觉有调性的旋律以及调性内的音程与和弦连接。

针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相对更晚进入正规的音乐学习, 而且接触的是人声, 不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音乐听觉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相对更弱。因此, 在这类学生的视唱练耳课中, 应多加强基础训练 (诸如构唱音阶和旋律音程) , 降低难度, 缩小范围。

接着, 主观方面, 应组织所有新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周, 统一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 将视唱练耳分为不同程度、不同起点、不同进度的三个等级:

A级为高级, 要求学生能够视唱三升三降以内的单声部音乐作品片段以及一升一降以内的双声部视唱;听写各种三和弦, 属七和弦, 导七和弦, 调内及转调的音程与和弦连接, 加入复杂节奏和变化音的单声部旋律。

B级为中级, 要求学生能够视唱两升两降以内的单声部音乐作品片段以及无升降号的双声部视唱;听写各种三和弦, 调内音程与和弦连接, 加入复杂节奏和简单变化音的单声部旋律。

C级为低级, 要求学生能够视唱一升一降以内的单声部音乐作品片段;听辨各类音程与三和弦的性质;听写调内音程连接以及少量复杂节奏与简单变化音的单声部旋律。 (各级别内容的设定可根据各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每一级别都应根据各专业性质, 指定或自编一套符合其音乐听觉特点的教材, 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教学达标程度根据各专业性质进行划分:钢琴与西洋管弦乐专业达标至A级;民乐专业达标至B级;声乐专业达标至C级。

每学期末应进行严格的测试, 成绩达标者予以升级, 不达标者留级重修, 个别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或免修。

值得强调的是,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做到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灵活应变, 通过简单易行的分级制教学, 让各级别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潜力得到更大的开发, 从而促进其音乐全方位能力的发展。

总之,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本技能课, 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之基础。本文针对视唱练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两个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和建议, 旨在为高校视唱练耳学科的改革, 建设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同时也期待引发更多专家和同仁们的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孔云霞.同人施教与因人施教的成功尝试-关于视唱练耳分级教学情况的分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4, 67 (4) .

[2]庞可艺.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的渗透教学[C].音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汇编.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 篇5

在新世纪之初,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正以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展开。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高,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在一次新课程培训过程中,一位教师认为:“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体育课程经历了七次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1992年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制定了与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时隔刚几年,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进行改革。”另一位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与时俱进、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和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是针对当今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做出的重要决策,非常必要!”那么,如何评价这两位教师的争论呢?

一、缘由探析

以上两种观点在一线体育教师当中是普遍存在并具有代表性的,因为任何改革都具有相应的背景或原因。就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它既要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要考虑到我国改革形势下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要考虑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因此,很有必要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或原因作进一步的说明。

二、观点解读

背景之一: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指导下的各种生活活动的方式,这些方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以电子计算机、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虽然越来越舒适和便利,但身体动动手指、按按键盘就可以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减少了大量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在食物异常丰富的今天,人们不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饮食,从而造成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过剩。在这种营养过剩、运动缺乏的生活方式下,身体的机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久而久之便会退化,各种“文明病”、“富贵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便应运而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发达国家的死亡人数中有一半是源于心血管病,其中美国有54%的人是由于心血管病而死亡的;在加拿大人的死亡构成中,心血管病居于首位。此外,肥胖症在发达国家中极为普遍,其中美国有6000万人超体重,占总人口的1/3;英国有13%的男子、16%的女子患有肥胖症。糖尿病也是发达国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疾病,其中美国每年有800万人患糖尿病,加拿大64岁以上的老人有11%是糖尿病患者。这些现象都是现代舒适生活的代价。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把人们从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从事脑力劳动人数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体力付出明显下降,加之在生活中进行体力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造成了人的机体生物结构与功能逐渐退化。正如专家卢元镇所说:”坐着工作是文明史上对人的新陈代谢影响最深刻的变化,这是造成我们许多新陈代谢失调的原因。”拉美特里曾指出:“事实是人类的身体状况正急转直下……终日伏案工作的生活方式将使人类变得越来越胖,越来越弯……人们的视觉、听觉、方位感、灵巧、力量等都可能出现退化,这些将直接影响着人类生物的进化与发展……自然在这里有一条特殊的永恒规律,就是:我们在精神方面获得的越多,在本能方面失去的也就越多。”

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愈来愈紧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导致生产过程中人际交往减少、人际关系淡漠等,从而造成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孤独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全世界约有30%~40%的求医者有心理卫生问题。美国已有近50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失常占总数的10%,焦虑症患者的终身发病率为10%~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另一方面又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大众体育的迅速发展,都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因素和外部动力。

背景之二: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覆盖21个民族、1947个学校,调研人数达348768人。检测项目22项,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健康状况等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1)体能素质下降。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

(2)反映学生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3)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城市男生7~12岁肥胖检出率上升最快,由1995年的6.97%上升到了2000年的10.7%。

(4)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小学生近视率20.23%;初中生近视率为48.18%;高中生近视率为71.29%;大学生近视率为73.01%。

(5)农村地区学生口腔保健水平仍然较低,同时还存在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发育绝对水平依然较低,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很不平衡等问题。

在学生体质下降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首都师范大学所作的“北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2000年)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高达40.02%,其中有心理障碍的占5.72%。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现中学生心理异常者占35%。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4~16岁少年儿童问题发生率为13.91%。另有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初中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造成学生健康状况下降的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睡眠时间不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体育活动时间减少等。另有资料显示,13岁的中国学生每年做功课的天数为251天,高居世界榜首。而英国190天,美国180天,法国164天,就连学习竞争十分激烈的日本,也不过240天。另一项中美联合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小学一年级学生娱乐和运动的时间每周为18.4小时,中国只有9.2小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最累、压力最大、休息时间最少的社会群体,就是年龄在6~18岁的中小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体育课程自身存在的弊端,也是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学校体育活动不足是导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背景之三: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新中国体育课程经历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今天我们体育课程要改革的地方。

(1)体育教学观念落后。许多人认为体育教师和其他科目教师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体育教师不但有强壮的身体,更有熟练的运动技术。因此,许多教师一拿到教材,先看的是教材的技术难度如何,考虑自己教给学生哪些技术和怎样教这些技术。如果学生掌握了运动技术当然是很令人欣喜的,但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必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像训练专业运动员一样,精雕细刻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我们的中小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那么多的运动技术,他们有没有充足的时间学好每项运动技能,这些都是体育课程改革应该解决的观念问题。

还有些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学等同于竞技运动训练,常常把竞技运动训练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用在体育教学中,然而竞技运动训练是针对极少数学生的,而体育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学内容统得过死。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内容都是《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好的,传统的《大纲》对全国学校统一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这样尽管便于全国统一管理和教师进行教学,但忽视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国情,这也就造成了《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全国所有的学校,最终导致了《大纲》的权威性、适应性、指导性下降。

(3)教学方法公式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授式教学和系统式教学。传授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至于学生怎么学并不重要。系统式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完全将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移植到了体育课程中来。这两种教学法都过多地考虑运动学和生理学的规律,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课堂的严肃性,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创造性也无从谈起。

(4)评价内容和方法单一。以往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实际上是很不公平的。由于受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绩,结果是这些学生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动力;而有的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达标”,这就是削弱了这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远离体育活动。

我国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基本上是采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忠告性评价,评价标准“一刀切”,这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是甄别和选拔,其结果是导致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

另外,体育课程还存在管理过分集中,不能适应我国各地经济、教育、体育发展的实际与需要等问题。在这里谈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绝不是对过去成绩的全盘否定,而是为了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从而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背景之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并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传统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的弊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评价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

背景之五: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各国目前体育课程形成的历史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处于同一时代的世界各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然会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国外体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1)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时,既要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正确的体育态度及人生态度的形成。

(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建构方面,要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3)体育运动项目与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统一要求与选择性和弹性的关系。

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时,要注意建立内容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淡化体育学习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使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不断提高。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 篇6

单思是一位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 课改前每次体育课都非常仔细认真地学习“模仿”老师的技术动作。但因为长时间反复模仿练习老师的动作而感到枯燥乏味, 渐渐地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然而, 在课改大潮中, 体育教师改变了以前的那种单纯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同时穿插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今的单思同学不仅更喜欢体育课了, 而且还能把学习乒乓球的技术动作应用在网球的学习中, 现在他正盼望下节体育课中展示自己新“创造”的动作呢!

看着单思同学“举一反三”地把乒乓球技术应用到网球的学习中, 郝研老师为自己学生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自己也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骄傲和满足的同时, 郝研老师也在思考:为什么以前自己设计的整齐有序的课, 学生却不喜欢呢?为什么以往自己那么“精确”地示范动作, 学生也练得那么苦, 而动作却很容易遗忘, 更少有“举一反三”呢?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习发生转变呢?

1.缘由探析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 像单思同学这样仅仅学会 (或许只学会一些) , 没有学懂, 更没有学乐, 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的同学不是个别的, 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被认为是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占有者, 学生则是“无知者”, 被看做是“白板”, 学生大脑被认为是“容器”。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所谓教学就是体育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问、你答, 我讲、你听, 我教、你练的“单边”活动, 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 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是学的中心, 学为教服务。学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丧失了, 教也走向了其反面, 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最终导致像单思同学以前那样, 教师越教, 学生越不爱学的现象。

单思同学变化的原因, 表面上看是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而引起的, 但分析一下这种变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就发现教学方法的改变, 事实上反映的是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的变化, 即体育教学是“树人”而不是“造器”。换句话说, 是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往的学校体育较多注重生物学功能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片面强调社会本位, 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发展人的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 忽视了学校体育主体—学生对运动的需要和兴趣, 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导致采用一些机械的、呆板的、枯燥的、成人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身体和精神。

与此同时, 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强调统一性与共性, 忽视灵活性与个性, 强调集中与服从, 忽视民主与自由的思想意识, 也导致了在学校体育中过分地强调集体化、统一化、规格化、模式化, 极少考虑到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需要, 极大地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

2.观点解读

以上针对“单思现象”的原因分析具有个案性, 从单思同学的变化背后, 我们看到的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变化。其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类似的问题, 如“许多学生体育课无精打采, 课外活动兴高采烈”、“学生对教师畏惧”等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中去找出原因。因此“以生为本”的理念成为解决当前体育课程中存在问题的第一把钥匙, 也是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生为本”呢?在此, 我们根据新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就为什么“以生为本”和如何践行“以生为本”做进一步说明。

理由之一: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目的要求“以生为本”

我们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具有独立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所谓“全面发展”, 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不可欠缺, 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 不可一律化, 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 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 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例如, 我们把教育的统一性等同于一律化、模式化、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把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当成驯服。所以, 我们在实践中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不爱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 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我们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唯唯诺诺、墨守成规, 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标准件一样。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 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生为本”的本质意义在于, 把学生当做具有主动性的“人”而非“物”看待, 强调学生的主体需要和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以生为本”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 了解他们的兴趣、特点、差别及需要;从尊重主体的需要出发来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如为什么要教推铅球, 为什么要教背越式跳高, 教了这些技能对他们有多少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学生有没有这种认知与生活的需要。所以只有坚持“以生为本”, 我们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而不是统一、僵硬的“器具”。

理由之二:改变我国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生为本”

我国体育教学经历了50多年,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 还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从“以生为本”的思想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例如, 我国现在一些学校仍然采用竞技运动的训练模式, 体育教学基本上是照搬对运动员的训练模式来进行的, 教学方法基本上也是照搬竞技运动的练习方法, 在对学生评价时也主要是根据体能和技能的达标而“精确量化”的, 这些显然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思想。因为“以生为本”是和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相一致的, 而竞技运动模式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来看, 都是面向极少数学生的, 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达到的。体育课成绩的评价如果仅仅采用统一的标准, 一刀切, 使体育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受到不公平的评价“, 从而打击了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我们都可以在“以生为本“中找到源头。

理由之三:只有坚持“以生为本”, 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学生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是坚持“以生为本“, 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 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从而保证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全面实现。

理由之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必然要求“以生为本”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发挥自己的权威作用, 关注的重点是怎样控制课堂局面, 把握教学进程和课堂组织是否有序。但是, 在教师的权威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 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性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 出现了以教师权威性代替或压抑学生主体性的现象。有人在对学生课堂语言交往行为的调查中发现, 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次数在学生课堂语言交往行为总数中约占95%, 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他类型行为的比重仅占5%。这充分说明, 目前体育课程教学中“以生为本”意识的薄弱, 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现象是非常严重的。

鉴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质,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尤为重要。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课程, 教学的实践性尤为突出。因此,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 十分关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以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出发, 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生中的主体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理由之五: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就必须“以生为本”

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不仅与其后天练习有关, 而且与其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 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 体育教学必须从“以生为本“, 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并根据个体差异来确定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 以期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体育课程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 同其他学科相比, 体育教学空间更具有开放性, 学习过程更具有直观性, 这使得体育教学中组织分组或单个练习、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制定不同的目标等更具操作的便利性。

理由之六:体育教学坚持素质教育, 注重全体性和全面性, 要求“以生为本”

我们必须处理好三种学生的关系。第一种是绝大多数学生, 这是我们考虑教学工作的基点, 如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难度以及考核标准的时候, 要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制定, 不管是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该如此。第二种是体育尖子生, 不能因为面向全体学生而把第二种学生即少数体育尖子生的水平降下来, 体育尖子生也必须在他们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 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 使他们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第三种是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 他们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也是矛盾的焦点所在。这部分学生容易完不成教学任务, 跟不上教学进度, 容易产生挫折、失败感和厌学情绪。把这部分学生教会、教好是体育老师的责任, 也是衡量是否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尊重他们发展权利的标准之一。

全面性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增强体质, 掌握“三基”, 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我们的体育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由于受竞技体育观念和体育传统功能的影响, 体育给人的强烈印象就是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固然是体育的核心任务, 但仅限于此则不能说是全面, 也不太符合作为教育部的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体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进友谊、增加社会交往、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也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 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投掷线的不等距练习、跳跃线的不等距练习等让每个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 去达到学习目标, 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体育游戏中, 让学生谈谈获胜或失败的心理感受、集体协作的意义等, 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协作意识等。

理由之七: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以生为本“

上一篇:输尿管镜下下一篇:语文教学因合作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