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2024-05-02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精选九篇)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篇1

经济的发展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过度攫取自然资源带来了自然危机,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反映出了社会危机以及人与人的危机。为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20世纪40年代,公益广告在美国诞生,它所担负的使命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起步比较晚,但平面公益广告的历史应当比广播、电视、网络类公益广告悠久得多。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公益广告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方式,积极倡导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和谐思维概念的认识

和谐,harmony,主要在于"和"。《尚书·尧典》说:"八音克谐,人神之和"。中国最早的美学专著《乐记》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和"。《辞海》中说:"和,即和睦,协调。"《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颜色和谐、气氛和谐等等。从哲学层面来讲,"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表示事物发展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1]"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同、协调、适应关系。"[2]西安交通大学的席酉民教授等人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把"和谐"界定为:"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3]以此概念为基点,我们可以把和谐思维界定为一种立足于系统观,以多赢共生,协同并举,共同发展为目标,协调思维对象各方关系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实践性及交互性等诸多特点。依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益广告在调和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并达到最终的和谐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和谐思维的特征。它呈现出这样一个过程发现问题→引起关注→受众响应→规范行为→达到和谐。

二、公益广告的理念

关于公益广告,潘泽宏教授认为,它是面对社会广大公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及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的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4]。唐忠朴在解释公益广告三个分类标准("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含义时说:"行为规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的个人基本行为规范。如个人的文明礼貌、自尊与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与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这些行为选择尽管是浅层次的道德观念的表现,但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却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起码的社会准则与共同道德认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5]

从以上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公益广告的研究有着相同之处,即公益广告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倡导和谐是公益广告作用于社会的主旋律。

三、和谐思维在

平面公益广告中的体现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最基本的矛盾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古代的和谐观,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先哲们竭力追求"天人合一",最早可溯至《周易》。其中《咸·彖传》中提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它表达了天、地、人的关系,且三者融为一体。庄子认为,万物一体,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从自然界中衍生出来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当我们把自己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时,人类的生存状态就能比较客观地被揭示出来;当人类的经济发展不利于自然环境的有序进化时,生态系统的崩溃就会导致人类无法生存,最终导致社会和谐系统的崩溃。"[6]

从生态伦理学来讲,工艺广告的中心是如何求得人类和整个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最终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图1保护森林主题招贴,一段木头就可以警示珍惜森林的深刻寓意,说明了设计师对森林资源的关注。其文案"只见木材,不见森林",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保护森林资源,珍惜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图2保护水资源主题招贴,由鱼的形象所组成的感叹号,时刻提醒人们保护水质,节约用水。因此,设计师在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上,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这句话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是"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生态平衡为前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公益广告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是和谐思维在公益广告中的体现之一。

(二)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仁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8]"仁者,己欲立而欲人,己欲达而达人。"[9]"己所不欲,勿施与人。"[8]孔子强调人对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要推己及人。孟子把"人和"作为"天、地、人"的"落脚点"。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传统道德很看重"诚信"、"谦敬"和"礼让"等,并以此来提高个人素质,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由此可以看出,以和谐思维主导的人际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普遍关注,公益广告在这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图3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招贴广告,就是关注因贫困而读不起书的学子,并呼吁人们去关爱、帮助他们。相信有众人的帮助,再干涸的地方也能够荡起双桨,让学子们达到理想的彼岸。设计师在真正理解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以真切的图形设计语言来促进和谐,倡导关爱,真正体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人生活在社会中,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1]可见在孔子看来,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才能发展。他反对人脱离社会,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同样,列斐伏尔也认为:"人的本质来自社会的整体,个人只有在同集体的牢固和明确的关系中才能获得它。"[12]从人类社会自我演变的历史脉络来看,在原始社会,由于严酷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其低下,人的个体命运与社会整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迫使人只能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由此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公益广告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针对维护社会公益、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使中国立即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充满爱心与牵挂、饱含真挚与热情的公益广告就似井喷般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许多单位团体发起了全球华人设计师设计抗震救灾大型公益海报的设计活动。此次活动的海报,如图4以红色手挽手的形象向全球的人们传达出我们所有人都与受灾的人们在一起,不弃不离,让我们用爱的创意感动每一个人!又如,2009年7月3日,"以爱之名——2009年中国艾滋病反歧视创意大赛"的主题海报,如图5的一个"爱"字,一条红丝带则表示了大爱,博爱。其视觉语言调动了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大众主动思考反对艾滋病相关歧视的社会意义,唤起了社会大众防治艾滋病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以上的这些设计宣传,无不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并从这一视角出发,用真挚的视觉语言来传递爱的力量,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平面公益广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对塑造人类心灵,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时代赋予中国传统的和谐思维方式以崭新的意蕴,相信把和谐思维运用到平面公益广告的创作理念中去重新诠释,一定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28

[2]万光伙.和谐的哲学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2000(3):63

[3]金瑶梅.和谐社会.和谐思维——从思维方式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家,2007 (3):25页

[4]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页

[5]唐忠朴.进一步扩大电视公益广告题材高扬时代主旋律.(在全国首届电视公益广告题材规划会上的发言).中国广告年鉴1997年,230页

[6]冯颖红.现代和谐观——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3 (总第141期).42-4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1页

[8][10]论语·颜渊

[9]论语·雍也

[11]论语·微子

平面设计图形创意思维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平面设计;图形创意思维;应用分析

现代社会是图形取代文字的社会,图形取代文字已是大势所趋。图形比文字有着更高的艺术魅力。今天,网络信息高速发展,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相互交汇、相互碰撞。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传承以及鲜明的对立,形式了当今平面设计图形设计中的多元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生活也不断朝着图形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商品的包装、书籍的装帧,还是广告的招贴,都是建立在图形创意设计的基础上。而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更是与图形创意有着直接的联系。具体分析,图形创意设计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模仿,而是创造,是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及再加工。其中,图形创意的灵魂便是创造性思维方式,平面设计除了是技巧方面的创造外,更是思维方面的创造。对于平面设计师而言,只有充分应用图形创意思维,不断摆脱常规限制,才能实现创新,设计出更有魅力的作品。

1平面设计中图形创意的重要作用

当今信息时代中,人们每天都在生产、传播、接收着成千上万条信息。在信息传播的今天,图形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中的媒体,它对人们之间、文化、信息方面的沟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的形象性的表达。根据记载,“图形”一词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绘、写、刻等手段产生的图像符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以区别于词语、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的大量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图形是一种视觉语言,是设计作品中敏感的视觉中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工具对设计的介入,图形设计的手法也开始日趋多样。它可以借助摄影、电子媒介的形式出现。作为视觉空间设计符号形象的一种,图形同时也是准确且直接的视觉传达媒体,在信息及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版面中,图形作为主要的视觉元素,可将欣赏者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图形具有浓厚趣味的表现,人们才会对整个平面设计予以重视,进而展开更深一步的了解。[1]就图形创意的重要作用展开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可将平面设计的整体思想灵活且准确地表达出来,加深人们对设计主题的理解;其二,借助视觉效应,可大大增强人们的注意力;其三,对人们心理反应进行猎取,在用图吸引大家的视线后,使其逐渐将关注点放在文字上,从而对设计的思想展开更深层次的了解。

2平面设计中图形创意思维的应用

2.1联想思维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人脑对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做出的积极反映活动。其中,创造性是设计师对客观世界中的创意素材展开概括、联想、想象、组合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一种全新概念。因此,在图形创意设计中,展开联想尤为重要。而为了展开准确、有效的联想,就需要运用发散思维方式,从一次元联想至二次元,再逐渐引申至三次元。而在开展三次元思维过程中,需将交叉点找到,并以此为一次元引导,促进联想的实现。具体而言,联想便是以发散目标为指引,采取相似、相关、对比等形式而开展的一种思维活动,其通过两个或以上图形间的可比性与关联性,对人脑中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拓展,使人们通过已知事物来推测未知事物,进而实现更多设想与推测的获得,并建立起正确的,符合逻辑的想象。[2]在应用联想思维时,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相似,即用来当创意素材的物像必须具备相似的外廓形状,大脑在受到联想的图形的刺激后,便能作出快速反应,想起与同一刺激相似的图形;其二,相关,指的是设计师联想的图形之间应存在一定的联系或是某些方面接近,能使人脑及时联系其外界的刺激。其三,对比,指的是大脑想起与刺激相反的图形。图形除了具有相似性外,还存在共性与个性元素,这些均为联想思维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平面设计师在应用联想思维时,首先应当确保图形的外形相似,在此基础上,用其他形式类似的图形替代。在以常规图形为依据来进行图形替换时,需保持图形基本特征。此时,图形虽然在结构上未发生变化,但在逻辑上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例如,太阳、向日葵等物像,初看未能发现其存在的必然联系,但经过分析,图形的形状与基本元素点或圆相接近。接着,再从联想到的初级事物出发,进而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及其特点、寓意等,再经过一系列的艺术处理,最终产生对比形象,或将设计主题反映出来。例如,通过圆,我们可以联想到太阳,再从太阳联想到光与热;从圆形还可以联想到向日葵,再从向日葵联想到美好的景物与希望等。

2.2想象思维的应用

想象,指的是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提取记忆库中的材料,经过加工、创造出全新图形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联想来获得想象。在应用想象思维过程中,除了可以对单一图形展开想象以外,还可对特定元素空间展开想象,或是将无生命物像置换为有生命的形象等,同时也可展开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多向思维等。其一,形与意的想象。对于图形而言,为实现完整统一,需通过具体的形象与意义来表现,这样才能将想象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在名为“绿色即生命”的一则平面设计中,通过结合绿色叶子图形与婴儿图形,赋予了叶子母体的形与生命的寓意,将呼吁环境保护的主题充分表现出来,完美结合了表象与表意。其二,虚与实的想象。在图形创意思维中,虚实结合为一种常用手法。如在“天鹅太极图”中,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太极图这一图形,并结合正负形虚实,联系天鹅环抱形态与太极中虚实关系,进而展开想象。其三,演化过程想象。图形创意设计的缓慢演变过程,也体现了时代与思维的变化过程。例如,在某些瓷器上的纹样龙纹图形,主要是以环境及时代变化为依据,图形创意也在此影响下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整个创意过程中,线条曲直、图形简繁以及刻画方式等,均经过了演化。设计人员只有深刻领悟主题,才能促进思维到表达的实现。

3结语

在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为重要环节之一,其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图形创意设计更是与整幅设计作品的成败有着直接联系。图形创意将弥补语言文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设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完善,在积累生活点滴的基础上,应用科学有效的创意思维方式,在促进工作效率同时,培养更加敏锐且独特的眼光,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探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篇3

创意思维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基本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增强平面设计艺术效果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一幅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意所达到的高度。创意思维的形成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对于设计师们而言这种思维能力的形成从在校学习期间就已经开始了。目前在我国高校设计专业中从大一的“图形创意”开始就有意识的对学生创意思维进行培养训练。大四的“毕业设计”中更是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本科艺术设计教育是提升我国平面设计师队伍创意思维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学意识、教学思路都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存在重大影响。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基本功的训练虽然是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但是创意思维更不能因阶段不同而被忽视。因为创意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应当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就开始着手考虑。

创意思维无论在广告设计中还是包装设计、CI设计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书籍设计等都缺少不了创意思维的训练。书籍形态设计对于提升未来设计师们的创意思维具有明显的效果。最近几年我国各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开始重视利用书籍形态设计来提升创意设计水平的。这种独特的创意思维训练形式并不拘泥于现有的图书形式,他的创意主要体现在对设计概念的突破上,风格比较前卫。相比而言平面广告形式相对单一,对于提升创意水平的作用不是特别明显,而CI设计的内容庞杂,也不利于在创意方面实现大的突破。书籍的内容主要是文字,或者图片。这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对于提升创意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这种以书籍设计为手段的创意思维训练方式能够在增强学生创意水平和效果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平面设计中的图像运用与创意思维

在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是一项重点内容,这是因为图像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像比文字更加形象直接,往往能在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因此对于图像的处理和艺术加工也是增强平面设计作品艺术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平而设计中,图像的内容和形式极其丰富。例如手绘的图像、摄影的图片等都是设计师们创作灵感的来源。对于图像的选择和创意也是影响一幅平面设计作品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创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图形的再加工是图像创意的基本内容。一些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图像经过创意思维的艺术处理之后能够更加具备表现力。例如我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元素的结合就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创意。这种创意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将传统的艺术思维用来呈现现代的内容。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剪纸是一项古老而典型的民间艺术。在剪纸艺人的加工下各种事物都能出现在明暗相间的剪纸作品中。同时这些剪纸图案也可以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元素,例如用剪纸的方式呈现某种商品的外形,这就使得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这种新旧结合构成的平面设计作品其实就是一种图形图像的创意。图像创意首先来自于设计者的创意思维。他们应当对各种图形以及图形背后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特别敏感。能够找到各种图形和设计主题之间的共同之处。

创意思维与色彩运用的关系

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也是产生创意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一项基本构成元素,它在表达设计主题,传达情感信息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尤其能突出平面设计师的创意思维特点和水平。色彩的运用包括冷暖色调的搭配、色彩的调和、各种色彩在其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例如人们在平面作品中用来传达喜悦之感时就应当注重那些明快的颜色的引入。而暗沉的颜色则用来表示哀伤。颜色的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不同,色彩的创意就是更加巧妙的用这些颜色的搭配来表达设计者的思想感情和独特艺术效果。加大颜色的对比度是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增强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够突出表现主体的亮点。当前,在商业设计中有些平面设计有用一件产品的颜色作为底色,这样能够强化人们对品牌的印象,在底色的强化作用下也能够使品牌的形象更加突出。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用色彩创意来突出视觉效果。色彩创意的表现方式是多样化的,不仅指对各种色调的调和,同时还包括对各种颜色寓意的借鉴和发挥。

创意思维与字体设计

平面设计中的字体形态设计是最能表现创意思维的一个窗口。一幅平面作品中少不了文字元素的加入,它在点破主题,解释图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人们阅读习惯的影响,对原始形态的文字往往提不起兴趣。为此,设计师就要通过对文字的艺术加工来增强这些文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因而在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一种艺术设计。文字创意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平面作品中的文字工具改变颜色和形态使之呈现出全新的外貌。但是这种改变不是随意的变型即可,而是要根据整体风格,和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文字意义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关联程度是文字创意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应当成为创意思维表现的主要突破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字了,它作为一个艺术符号出现在其他诸元素中间。传达信息仅仅是文字功能中的一部分,对文字的使用和设计更多的是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一种风格和个性。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篇4

“如何构建赋有体验式创意的平面广告, 以此吸引受众注意力, 打动受众群体的心理防线”是当代广告创意的突破口, 同时作为设计师, 在将品牌诉求或者公益文化信息准确传达给受众群体基础之上更加美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为信息的传达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这是当代广告设计的价值所在。

一、“体验式”创意思维

“体验式”的创意思维是指创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以观看大众的感知效应为设计原点的创作过程。“体验式”创意即是一种设计的思维方式, 也是当代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 它突出的是以受众的“体验”与“感知”为核心的诉求, 以广告特定情境的营造为中心目标的设计过程。这一创意思维在平面广告中体现为:为整套广告植入一个以受众亲身体验为目标的特定的主题即赋予其某种特定的情境进行信息传达与接收。通过平面广告多维度形态与意义的结合给予受众群体一种精神上的关怀与引领。受众的感知是通过客观事物唤醒的, 客观存在的事物在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引发了受众感觉器官发生了整个新的认知过程中, 大脑接收到视觉神经传递的某种刺激产生了一种感觉上的冲动, 大脑原先的活动轨迹受到改变。

1. 交互式体验

它指的是观者与平面广告之间肢体行为的有机互动, 也就是说广告中的信息传达直接或者间接的引发了观者的行动参与, 通过有机互动完成了整个平面广告中的信息传达与接收。

2. 感官化体验

感官化体验说的是广告中的信息传递打破了传统仅从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的单程路线, 从触觉、听觉、味觉, 嗅觉这五种感官多维度共同营造的一种信息接收体验。例如在平面广告中植入触觉化质感, 或者通过味觉与嗅觉引发观者注意。

3. 情感化体验

情感化体验是一种在感知过程与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 是通过广告中的创意思维引发人内心的感动和情感的共鸣, 并观看大众对广告接纳度的又一重要因素。广告受众个体的大部分需求在多数时间里处于潜在即未被开启的状态, 即便某些动机已经引起他们的注意, 但也由于这类需求自身具有着内隐性, 模糊性和经常处于变化当中而被人们忽略不计, 那么平面广告的情感化体验目的就是激发受众潜藏于内心的内在需求, 用情感化的共鸣唤醒受众内心当中的潜在需求, 使广告中的信息变得更为主动化。

二、用“体验式”创意营造平面广告的情境诉求

平面广告中的情景诉求即设计师通过“体验式”创意配合用视觉的语言营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人情化的氛围, 在该情景诉求当中, 引发广告受众的肢体参与与心理互动, 在广告中注入情感元素, 实现情景交融的特定空间, 在此空间中进行广告信息传递, 唤醒人们的感知和体验感。

1. 基于“互动式体验”的情景诉求

“互动式体验”创意存在的必然条件是广告受众人群行为需要参与在广告的信息传达过程当中。这样, 创意的核心就是受众行为的主动性配合。这就需要设计师研究广告受众人群的真正需要, 把这种需要的所属性从以广告为主体转换为以受众为主体, 如此他们才会由内而外的主动配合广告创意中的互动需求。如图1, IBM将自己的商业理念《PEOPLE FOR SMARTER CITIES》的户外广告形式与便民设施结合, 分别借用雨棚、行李斜坡, 户外长椅的形式来营造智能城市的情镜诉求, 如在突然到来的雨天, 为措手不及的市民提供避雨蓬;为拉着行李的游客在楼梯台阶间提供斜坡方便拖拉, 以及为行走疲惫的人们提供休息长椅。这样基于市民真正需求而设计, 又以亲身体验为核心的广告样式恰如其分的呼应了IBM的智能化城市理念, 唤醒了大家的感动。IBM这一基于“互动式”体验的广告创意打破了常规用文字与图形作为设计元素的主格调, 把广告当中的品牌理念通过受众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进行传达, 这一设计激活了大众对于广告信息接收的主观能动性, 用广告受众的切身体验验证了广告的理念——更人性化, 更智能化的城市。

2. 基于“感官化”的情景诉求

平面广告不拘泥于平面载体的形式, 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今天的平面广告具有多维空间性与多重感官化的表现特征。就是说, 今天我们遇到的平面广告首先不是一张平面, 其次它不光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它还可能刺激着我们的嗅觉, 并唤醒我们的触觉。观者基于一种感官化的体验过程当中, 接受到广告中所传达的信息。感官化的设计涉及到一组或多个系列动作的发生并且同时包含了除视觉之外听觉、触觉等多种人体感官体验。例如, 松下推出的剃鼻毛器广告, 广告当中是一个具有喜剧感的人物角色, 该角色的鼻孔在面部比例当中被放大, 广告放置的位置处于市中心二层楼高度的电线密集区, 那么设计师让这些分布凌乱且密集的电线穿过广告中人物的鼻孔, 形象的来表达松下广告的诉求—“快速的来清理这些让你呼吸被困住的杂物吧”。真实凌乱的电线成了这则广告中最能触发人们自我感知效应的设计元素, 这种轻松幽默的创意设计贴切且风趣。

平面广告打破了符号性的局限, 越来越趋于一种过程性设计, 情境在布局的序列当中一步步被营造出来。设计师需要从受众群的角度体验这个设计过程中的多个步骤, 需要有对受众与广告主题之间的关系与可能性有充分的认知与把握, 从感性的萌生到理性的整理, 从材料的个性化选择到空间流程的规划布局等实现一系列物化的手段。所谓由内生外, 环环相扣。如图三这则美发沙龙广告, 真实而具有触感的植物造型与人物面部的结合生动的诱发了观看受众对个人形象的敏感度与创造力。

3. 基于“情感化”的情景诉求

“情感化”体验创意特点是以情动人, 营造出能够唤醒人物内心体验的情感诉求。如图4中这组节约水资源的广告创意, 设计当中把我们日常生活的水龙头的另一端链接着干渴的非洲儿童, 成长中的植物与动物。这种置换让广告大众内心受到深深地触动, 场景熟悉却带给我们一个看不到却真实存在的缺少水资源的画面, 深刻的诠释出该公益广告的情镜诉求——水资源连接着生命。基于“情感化”的创意能够给受众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情境由此唤醒受众的情感, 激发受众的身心感知。同时, 其对受众心理的影响与作用也可延深到高于某种特别诉求之外的精神观念, 例如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环保的生活方式, 这是来源于自身体验又回归生活本质的一种良性循环模式。

三、“体验式”创意在广告中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体验式”广告创意是跨界的, 多元的。它应该在互动、感官、情感的体验基础上融入新的科技与媒体, 带给平面广告更多的可能性。如打破平面形式和静态形式。如图5中, Swatch集团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表联合体, 将自己的广告理念定位为“漂浮的表”, 这块漂浮的表从其公司商业建筑顶层投射而出, 将其广告形象投影在运动的路人, 建筑, 车辆一切环境中存在的事物上, 使得各种在变化当中的有机体都成了“漂浮的表”的广告载体, 它的意义也在不断的拓展, 其形象在变的同时环境也紧随其变, 广告的一切因素都处于随机的变化之中, 每种变化带来新的可能性和理念, 如当路人伸出右手, 这块移动的表的形象投射于手掌之中, “把握此刻”的概念便油然而生, 这样的广告传播变得灵活多样, 丰富有趣, 广告形式与环境的变化为内容营造了新的生命力。

结语

这一时代的平面广告, 创意的出发点已经不再停留在设计对象本身, 突破口应该为正真的人文关怀, 以广告受众的感知体验与情感启示为起点, 构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潮流。崭新的表现形式与素材能带给设计师丰富的灵感和表现空间, 然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创意能够让受众惊异于它原本来自于我们平庸无奇的日常生活。广告的创意需要设计来源于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 加之将观看受众的体验感完美的融入广告创意之中, 力求对创意理念全方位的感知把握, 恰如其分的将广告中信息与理念诠释出来。

摘要:平面广告作为视觉传达的媒介之一, 是品牌及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本文以平面广告的创意思维为立足点, 通过从大众认知, 体验、感受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阐述了“体验式”创意对广告内容的解码和对广告受众群体精神层面的引导。试图打破广告的表面现象潜入创意思维本质, 构建围绕广告受众体验感知的创意思维。在整个创意过程中, 呼吁设计师回归大众感知体验, 设计出基于受众体验感的广告作品, 以满足这一时代人们的情感以及精神需求。

关键词:体验,感知,创意,互动,情感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 腾守尧, 朱疆源译.《视觉思维》.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2]鲁道夫·阿恩海姆, 腾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篇5

【摘 要】职业学校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过多地交给学生软件操作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而没有创新设计的能力,一旦学生涉及到具体的广告设计时,模仿成分过多,形式味重,创造意味不强。因此,平面设计教学迫切需要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平面广告设计

职业学校开设平面广告设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平面设计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过多地交给学生软件操作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而没有创新设计的能力,一旦学生涉及到具体的广告设计时,模仿成分过多,形式味重,创造意味不强。因此,平面设计教学迫切需要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首要教学目标。现就我在平面广告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谈一点自己的做法。运用跳跃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如何以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在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平面设计教学中常常采用跳跃联想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方法并不把自己思考的基准点加以固定,而是由跳跃产生联想,让学生能在混杂的表面事物中抓住本质特征去联想,能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然后进行逻辑联系,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想象力的目的。运用“头脑风暴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独特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在平面广告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思路,让学生从已有的信息出发,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在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我在课堂上常常采用美国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集思广义进行创作。运用类比归纳法培养学生的收敛性思维

收敛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教学中可采用不断的类比、归纳来找到解决方案。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打破章节的限制,提供典型实例的多种解决方案,然后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类比和分析综合,遵循:“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自己串穿整个知识体系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并经过选择、重组找到一种最佳解决方案。运用转移思考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平面广告教学中常常采用转移思考法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包括侧向和反向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打破常规,向所接触的事物的相反方向看一看,遇事反过来想一想,在侧向――反向―顺向之间多找些原因,多问些为什么,多几个反复,就会多一些创作思路。运用逆向思维,在人们的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时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艺术效果。比如在讲授平面手法中的图地反转一节时,同学们曾欣赏过埃夏尔的作品《鸟变鱼),这个作品打破了思维定势,将天上飞的小鸟经过渐变的处理手法逐渐演变为河水,而白色的天空逐渐过渡为水里的游鱼,鸟和鱼是图地反转的关系,画面自然和谐,耐人寻味。

可见,突破常规、逆向思维可以避免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一条道走到黑,发现常态思维已经“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将思维反转,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策略的指导下运用得当,它会显示强大威力,收到意外的效果。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

以上做法是我在平面广告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平面设计人才,从而达到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篇6

一、使用跳跃性的想象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就是在两种甚至多种事物之间利用可信的、相关的方法创造出新颖的有一定价值的关联。大部分老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都是使用想象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拓宽自己思维方式。这种方法的精髓之处就在于不禁锢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范围,而是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考虑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看到事物的表面特点,更加可以一针见血的看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此过程中,即使是两种并不相干的事物,也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到两者的相似之处,并顺藤摸瓜的解决难题,采用想象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不断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考方式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绪,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的想出解决办法,而且这些方法大都具有创造性。比如对于一个难题,具有发散能力的学生总是能想出比较新颖且富有个性特征的方法,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为了训练和培养平面广告设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潜意识的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不受现有方法、规则以周围人的影响,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发散自己的思维,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思考,从而通过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三、通过使用类比归纳法对学生的收敛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

收敛性思维,主要指的是让学生了解已经存在的事物的特征,并且在这些特征中对广告设计方法进行寻找和探索。在对思维进行收敛的过程中,要想在大量的事物特征中找到最为有效的广告设计方法,学生就必须具有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各种思考结果要进行研判,并且将各种结果进行反复的比较和分析,最终确定最具价值的 广告设计策略。收敛性思维最为核心的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老师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类比以及归纳,并且根据课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打破课本对于教学内容的束缚,最终找到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法。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这一实例对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类比和归纳,最终确定出富于个性色彩的设计方案。

四、利用转移性的思考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

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利用转移性的思考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除了引导学生学会从正面看问题,还要学会从侧面以及对立面看待问题,即从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使用逆向思维,即超出人们的正常思维模式,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采用这一方法思考问题,也许可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本文主要从不同方面对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提出教学方法,如:使用跳跃性的想象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使用类比归纳法对学生的收敛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利用转移思考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等。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篇7

一、创意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1、创意思维的内涵

创意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的经验, 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而产生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就创意的本质而言, 创意思维是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在此过程或成果中突破常规有所创新的思维。创意思维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 全方位地提高思维能力, 更完美有效地创造客观世界。

2、创意思维的特点及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创意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 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化与物化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强调以创新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强调开拓性和突破性, 强调解决问题是必须具备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创意思维是我们大脑思维的最高境界, 体现着新颖和独特的社会价值。

思维的恒常性是指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惯性, 它致使人们不敢想、不敢改、不愿改, 墨守成规, 从而阻碍了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原有的知识是有限的, 其真理性是相对的, 而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 其发展优势无止境的。无论认识原有事物还是未来的事物, 我们原有的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打破思维的恒常性就要敢于用科学的怀疑精神, 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原有知识, 包括权威的论断, 要敢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破思维的恒常性还要敢于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敢于打破常规, 另辟蹊径, 独立思考, 运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样才能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 才会有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正如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说:“应时时刻刻躲避那走熟了的路, 去另寻一条新的路”。

“设计必须创新, 模仿就是剽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我们进行设计创作时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大量创新的能力。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设计师要能够运用多向性的视角审视事物, 敏锐地发现新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 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发现他人不曾发现的规律。

二、现代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

1、更新观念, 树立平面设计新思维

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虽接受了包豪斯教育体系, 但仍然扎根于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体系当中, 不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势必要滞后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步入21世纪以来,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下, 为了能使我们的艺术教育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更甚至是促进和引领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得不好好的反思和总结30年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所谓的树立平面设计新思维是站在艺术设计体系战略性的高度上的, 创立新思维比平面设计教育本身更重要。因为, 只有观念和思维意识准确了, 我们才能明确平面设计教育的定位。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必须和设计市场相适应, 了解和研究设计市场的现状, 尤其是设计行业人才的需求。平面设计教育如何与社会接轨, 这也是国内设计院校的改革重点之一。但我国的现行平面设计教育基本上按照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另一种是高职高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市场需求的是大师加工匠的全方位人才。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可否去思考, 借鉴包豪斯的做法, 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是大师与工匠的有机融合。

2、提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鉴于为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正在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毫不留情地取代, 设计课程的设置重点需要重新聚焦在每个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上。平面设计教育中创造思维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设计的核心在于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平面设计教育中始终贯彻创新的精神, 才能使设计永葆生机, 才能使平面设计教育清晰而通畅地运行。

新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应更加追求对设计创新的系统方法和思想的应用, 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多种思维训练, 如逆向思维、放射性思维、多角度思维、诱导创意训练等, 每一种训练手段都要能充分调动想象力, 每一种思维方法都能创造独特的思路。创新思维以开发创造能力为目标, 要求学生开阔视野, 发挥想象, 这就需要我们以创新培养能力为主。

3、提倡综合, 培养学生设计的综合素养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设计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设计综合素养是优秀平面设计师必须具备并借以获得良好、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设计作为文化现象对设计师的必然要求。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设计教育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应该说在包豪斯时期就已经开始提倡, 这已经是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共识, 但是如何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因此, 基础课程改革必须以设计综合素养的培育为目标, 以广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高尚的审美和熟练的技能构筑学生的未来设计发展空间。

设计师在掌握“技”的基础上, 要强化“道”的修养。尽管图像也可以传达思想, 但文字可以让思维变得深刻。必须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其他书籍来充实饱满设计观念、设计思维和设计灵感, 为设计提供理论的支撑, 使设计言之有物, 经得起推敲并更加耐人寻味。

三、总结

创意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与灵魂的体现, 好的创意及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对创作活动起决定作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创意产业这种基于人的创意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的新的观念被全球关注。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来规划与实现发展决定了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创意产业涉及诸多相关领域中, 艺术设计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重要领域。在平面设计教育中着重强调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造创新意识, 将创意思维的培养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摘要:培养一流的设计创意人才, 增强产业高端人才与团队集聚, 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大量的、有创造性思维、高度务实能力的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是中国设计在未来获得大发展的前提。因此, 关注现行平面设计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变化, 研究和探索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解决我国现代平面设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培养出更多一流的设计创意人才, 推进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 使艺术设计成为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力。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计教育,创意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赵农.设计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胡雨霞.创意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篇8

艺术思维, 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 他们彼此渗透, 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人们往往运用艺术思维, 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人们的情感, 思维和对理想的追求。

文字不同的艺术种类、风格、流派、都是艺术思想的传达。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生存”, 每件艺术设计作品, 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都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共性吧。也许我们不懂凡高的《向日葵》, 不懂田崴的《开拓者》, 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品传达的思想真正了解。这个思维过程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 (戏剧人物画) 为主要题材, 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这些都是不同审美的传达。

二、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平面设计是以图形, 色彩、文案和其他符号等相互整合的视觉语言, 通过一定的意念与设计方法, 达到信息传达的功能。德国当代视觉设计大师霍尔马帝斯教授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非凡创意形式而著称。他曾说过:“一幅好的设计应是靠图形语言, 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图形语言是一种最直接, 最容易传达的视觉语言, 它可以不用声音, 不用文字来注解, 也不分民族, 不分地区与文化背景, 图形语言都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与识别。可以说, 图形的创意赋予视觉元素新的内涵或新的视觉形象。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 是成功设计的前提。创意更是图形设计的核心, 如果设计没有了创意, 那么作品就会陷入平庸, 不能定位。创意来源于生活, 也来自个人的阅历。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经历、每一件物品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与联想而成为创意的元素。平面设计的创意思维是指设计者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优秀的创意来自设计师知识的积累, 丰富的经验, 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思考, 只有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以实际生活为依据, 在长期生活经验积累中找创意元素、理解元素, 继而升华元素, 才能丰富自己的创意思维。

艺术思维在图形创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思维对于从事设计活动的人员至关重要, 正确的训练方式可以事半功倍。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教育活动, 是思维训练的根基, 其目的是不断改善思维的品质, 从多方面进行训练, 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艺术思维的训练方法可以借助于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 结合艺术创作方面的具体实际来进行。

三、想象和联想思维是艺术思维的根本

让思维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 是培养艺术设计思维的根本。想象和联想思维是决定图形创意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想象和联想方面的训练, 可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有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才会打动人, 才会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好的图形创意往往是在联想与想象的记忆与印象这个思维过程中由单一的设想引发出另外一个或多个设想而诞生的。在日本著名设计师福田繁雄的许多招贴作品中, 体现了其独特的创意与想象力。如1975年他为自己的“个展”所设计的海报中 (图1) , 运用“正倒位图形反转”的手法, 非常巧妙地利用黑白, 正负形成男女腿的形象。随着视线的移动可以看到不同的变化。如此惟妙惟肖的将男女腿交融在一起, 真可谓大师作品, 不可多求。学习这样的表现手段无疑对我们增强自身的艺术想象力, 创造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同时, 艺术思维中有一个重要心理过程, 那就是想象离不开联想的心理过程。联想是通过寻找对象之间微妙的关系, 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接触的事物越多, 想象力越丰富,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四、标新立异培养创造性的设计思维

创新是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图形创意作品总是强调不断地创新, 不论是在风格, 表现手法, 材料、形式、还是内涵等方面都强调标新立异。如果没有标新立异的个性特征, 就容易平淡无奇, 落入俗套。在图形创作过程中, 思维尽可能的向外拓展, 产生新的设计艺术思维活动。赋予个性和与众不同, 使图形从外到内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观点。

绝妙的创意是设计的开始, 是体现设计者创意水平的关键。但如何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呢?首先, 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能够主动地, 自觉地掌握知识技能。其次是脑, 让自己的思维从纵向, 横向、逆向、集中、分散等多角度拓展, 敢于破除清规戒律提出新的问题, 对事物进行整合, 集中思考、深入研究, 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思路, 赋予其新的性质和内涵。最后是手练, 要主动性的学习, 归纳性的总结, 积累收集众多的资料, 做到手勤脑勤。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 为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 创造性思维是图形创意的灵魂。

五、图形创意离不开艺术思维训练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 图形创意是离不开艺术思维训练的。首先, 主观意念表现是图形创意的重要特征。主观意念表现就是通过对原有图形进行添加、置换、矛盾等创意手法的处理。没有艺术思维的训练, 是很难将主观意念转化为图形创意的。

其次, 图形创意思维特征同时也强调多元化和综合元素的表现。图形创意多数采用重复、矛盾、延异等表现手法, 把平面的、单一的载体发展到立体、综合的思维空间。这些表现手法的应用, 不是简单的组合重复, 而是需要艺术的表现手法, 经过提炼、升华, 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达给受众, 使人们接受并得到认可。

最后, 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 在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艺术思维的关键作用。因此, 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与坚持不懈的设计艺术思维训练同步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可以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1]、图形创意新灵感, 王绍强,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4年。

[2]、视觉艺术思维, 廖军, 中国组织出版社, 2000年。

平面广告的视觉吸引与说服力分析 篇9

平面广告的视觉吸引力

广告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传递商品信息。根据广告的传达理论,广告总是先要引起受众注意,然后通过画面说服受众,使受众有消费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看出“吸引注意”是广告传达的关键步骤。根据受众的需要可以将公众的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注意的,一种是无意识注意的。有意识注意的是公众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被吸引,而无意识的主要决定与被观看的事物对受众的刺激程度,如果广告能强烈地刺激受众眼球那就是无意识的注意。通常来说,无意识的注意要多于有意识的注意,所以平面广告首要就是利用设计技巧增强对眼球的刺激效果,从而吸引受众注意。

平面广告总是采用整张图片加上文字配合,而且平面广告的尺寸受空间等因素地限制通常不大。但如何在这个小地方加进你想要的东西?比如想设计某一个城市的平面宣传广告,在实际设计中,我们不可能把整个城市都拍摄进去,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狭小的广告版面时,我们能做的不是将整张图片简单缩小,那样看起来会有拥挤感,而且一些报纸、杂志、网页总是充斥着很多混乱的信息,将图片只是简单地缩小,那些细微的东西完全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处理时要把握:简单、醒目及简短的原则,就如上例中所说的一个城市的宣传广告并不需要使用整张城市的照片才能代表,应该要运用这个城市的一些象征符号来传达这种信息,比如美国用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等。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寻找一张具有象征意味的照片,且构图要简单、颜色要醒目、角度要明显、对比要强烈、当然,如果所有这些因素都能够综合在一起,那么视觉的冲击是会非常强烈的。

另外,通过对图片进行恰当地剪切,可以控制图片进而传达出不同的效果。剪切过程虽然简单,但在剪切时却需要很多技巧。例如玉兰油的平面广告,把漂亮的女模特的原始图片,通过剪切只保留脸的一半,使到整张图片变得更具有冲击力,同时还留出了空间进行文字注释。但是文字与图片必须谨慎配合,避免让人产生两者分离的感觉。事实上,文字与图片必须形成同一种信息。字体也是一种图形,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字體的样式、形状、粗细及颜色来补充和加强图片的力量。比如在设计黄山的平面广告时,有的设计者采用了黄山的全景图,然后下面配上了一个白色区域里面配上文字说明。显然这个作品是失败的,采用的白色文字区域的说明与作为焦点的黄山主体没有很好的融合。但可以通过剪切来作进一步的处理,在处理时只取了整个全景中的一角,一棵松树配上烟雾缭绕的高山,下面的文字去掉白色区域,与图片重叠,尽管图片没有太大的改变,但这种处理方式却使整个设计显得更加宁静,使人们产生一种向往感。

平面广告的视觉说服力

广告的视角冲击,并不只是为了吸引注意,它更注重宣传的实效性,即说服力。通过平面广告的视觉说服,最终达到使受众产生消费行为的目的。

视觉说服就是为了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在传播中运用各种视觉成分进行巧妙选择的一种技巧和方法。进行视觉修辞是为了使广告传播的信息为受众关注并取得认可,从而引起受众态度和情感发生预期的改变,让他们成为诉求商品的消费者,获得价值上的认同以及心理满足。在广告创意和表现的过程中,人们总是精心选择并巧妙配置各种视觉成分,力图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和说服力。视觉说服在平面广告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告多通过人们的愿望或其他情感来产生与产品之间的联系,而图像凭借其模拟物质世界外观的能力,可成为这种愿望和情感的替代物。通过摄影形成的图像利用观众认定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直接和自然而然的联系,可为广告所宣称的内容提供证据,所以视觉说服在说服力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汽车广告总是离不开林荫大道和美女,设计者有意识地把汽车与美女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受众凭直觉去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

平面广告和动态广告相比在信息量的传播上处于劣势,它不能像动态广告那样不停地变化达到信息大量传播的效果。它的画面是静止的,所以在拍摄扑捉时一定要抓住其最精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才具有说服力。但是平面广告也有动态广告不能比拟的优点,例如平面广告的静止形象是永恒的,相比复杂的动态广告它更容易被记住。它只记录特定画面,所以这一张特定的画面凝聚了无数的精心设计、筛选,它不但能传达商品的信息,而且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如通常的化妆品广告都是采用美女攻略,这样的广告对受众来说和竞争品的区别通常不大,没有新奇感。而妮维雅的一款防晒霜的平面广告,就采用了与众不同的设计。广告脱离了美女,来了个大变身。画面中只有空无一人的火车站,表达的含义就是用上妮维雅的这款防晒产品,你不再需要躲着太阳,这个简单的画面,表达了产品的寓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美]保罗·梅萨里,王波译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吴琼,杜予.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3]韩帅.色彩在平面广告标志设计中的视觉效应[D].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年第22卷.

[4]赵丽.论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情感诉求[D].西安美术学院,2007(04).

上一篇:地方公共支出下一篇:大学生党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