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4-05-11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精选十篇)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1

在我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我认为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所谓和谐, 即指每一个生命都是五颜六色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世界, 所以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 自由地呼吸, 一个和谐的课堂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能迸发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所谓宜人, 即指在正确的引导下, 让孩子的自由地发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引导每一个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只有和谐与宜人教育教学的物质环境才能保护好他们的心理健康, 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个美好的“灵魂”。

二、走进我们的学生, 捕捉他们的不健康因素,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更是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在稚嫩的模糊时期, 人生观念模糊, 缺乏对是非问题的判断能力, 极其容易走向心理“弯路”。因此我们要对每个学生潜在的心理困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并且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健康因素, 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 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与其他个体不同的特点, 所以我们要走进我们的学生, 了解我们的学生。只有我们深入的走进我们的学生, 体会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 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三、尊重热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我们必须尊重热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因为我们不但要传授给他们知识, 更要教育他们怎样做人,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 教师要转变心态, 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 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 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 就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 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 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关注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学为人师, 身正示范。”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本身存在心理问题, 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 为了减少教育的障碍, 我们应该首先来检讨一下自己的心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 经历了人生的是是非非, 不能再因为一点点的不愉快去渲染课堂紧张的气氛, 站上讲台, 我们就要对在座的每个学生负责, 我们不能带着负面的情绪去给学生们上课, 因为学生们可能因为老师一张阴沉得脸而紧张的坐立不安, 更谈何去集中注意力听课呢?心情又怎样才能放松下来呢?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学生, 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 给其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所以, 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 通过冷静的思考发现及时自己的不足, 通过意志的磨砺改善自我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心态, 留一方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给我们那些纯洁无邪的学生。如果你心存自卑, 请尊重你优点, 把眼光投向浩瀚的世界, 走出封闭的自我;如果你因薪水太少而烦恼, 请把你的物质拥有和消费降低一点要求和标准, 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你因学生的无知和调皮而愤怒, 请你用心思索你的学生, 竭力发现他的优点, 采取正面的教育, 你将从中发掘无限的乐趣。其实, 换一种眼光去看你的学生, 你会发现, 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因此只要我们保持对自我的清醒认识,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就能够以平和而愉悦的健康心态面对我们的学生, 就能够很好地保护好我们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重视, 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好心理辅导的准备, 在掌握相关的心理教育知识, 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之前, 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的。事实证明, 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 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雨露, 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 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 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离开了真情、真爱, 心理健康只能是无稽之谈。作为教师, 我们要携起手来, 为培养新一代“四有”公民, 贡献自己的智慧。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2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学校的心理辅导教育状况又究竟如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如何改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少年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聂振伟教授。

聂教授说,大学生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健康的。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比较开放,变化也比较大,而大学生正处在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大学生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上一代人的期望、教育体制和内容上的一些缺陷,都会转嫁到大学生身上,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较多。

现在学生也普遍开始重视自身心理健康,高校中心理健康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许就是一个说明。而目前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有关思想品德教育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症结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指导。在应试教育意识的支配下,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的人格问题和情感问题也就容易被漠视,他们情感上的苦闷无法向老师和父母诉说,等到出现问题时,往往已经对社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后果。刘海洋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会想到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向专家求救。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就开展得比较好,他们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接待学生。他们开设心理学方面的公选课,如罗晓路老师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聂振伟教授的师范生心理素质训练等,在学生中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扶植学生社团心理学社组织,办心理健康报并发送到每个学生的宿舍;考察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开始,北京师范大学还开展了五・二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经从师大推广至全北京的高校,进而推向全国高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主要是一种发展性咨询。大学生在做心理咨询时,最多的问题是人际交往,然后是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和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学校里面的心理咨询也带有十分浓重的年龄阶段特色。刚刚进校的新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二、三则是恋爱问题、学习问题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大四,考虑选择考研考gre出国,选择求职就业等问题。

聂教授说,有的学生到了大学后发现,没有人引导他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怎么选择今后的生活,迷茫。她指出,能这样来做咨询的,其实大多没有心理问题,他们只是在发展的某个阶段遇到困惑而已。假如这种困惑长期被压抑,就有可能会发展成心理问题。一些人对心理健康咨询有误解,认为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更多的是宣传普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学会调控和把握自己。一个健康的大学生,不仅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以及与生理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年龄水平。有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和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应试有关。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都以是否听话、能不能获得高分、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作为衡量是不是好学生的标准。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推行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是否真正有成效还很难说。据她了解,一些老师和家长不懂素质教育的实质和对学生一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不得不热衷应试教育。而且中小学的心理学教育基础太差,几乎与大学接不上轨,令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承受了太重的包袱。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4个心理学工作者,其中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足2%,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

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3

一、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之一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教师的认知偏差,对学生的不理解、缺乏信任等,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对抗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使学生和教师的人际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热爱学生,这是每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美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关怀、相信是每个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因此,教师和学生相处要真诚、和善、公正。对自己既要言行一致,对学生也要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好学生中的问题。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对学生的过失要能宽容,谅解,并积极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要谩骂、讽刺和挖苦。特别是对待那些思想上的“后进生”,更应当百般爱护,百般耐心,因为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大的阻碍力。所以,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适度运用微笑,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回答问题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三、正确运用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正确时,教师自然会充分肯定,加以赞扬,这无疑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然而,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不可能每个人发言都是正确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一棍子打死,甚至声色俱厉“你别说了,你说的是什么呀!坐下吧!坐下吧!”这样的评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可能再也不敢发言了。所以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生成,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使他们在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微笑中得到鼓励,树立自信心,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使学生乐于把课堂变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为今后的学习找到自信的支撑点。

四、重视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4

—、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研究表明, 个体心理健康与否, 与该个体所处的成长环境, 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比如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学生走向现代化, 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 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和教育。因此,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一个个性问题, 还要考虑心理环境的制约作用, 要全方位、系统化地分析心理健康问题所涉及的各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忽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要找出那些可能产生某些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 妥善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强调预防性和发展性辅导模式, 遵循人本主义思想, 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给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教师成为心理健康保健师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阶段,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每位教师都应该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健康, 减少日常教学行为对学生的伤害, 杜绝心灵施暴, 并有意识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而且把这种关心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师。

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 不断更新观念, 不断改变教学方式, 尊重学生, 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 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 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要成为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不仅要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去, 而且还要为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掌握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 积极开办家长学校, 举办知识讲座。并与家长之间相互及时沟通信息, 交换意见, 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 互相配合, 共同教育,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1.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家教方法, 要求家长们对子女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紧密联系实际。与子女交流情感时, 对子女尊重而不迁就, 理解而不溺爱, 民主而不放任, 做到严有度, 爱有法。

2.教师还应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小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以“评一评、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心理影响的免疫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树立榜样, 陶冶情操

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选入了大量文质优美的优秀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 忠贞不屈, 抛头颅, 洒热血的民族英雄;有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勤勤恳恳的农民等等, 就要利用班会课多讲一些语文课本或生活中英雄人物的故事, 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 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或是具体、明确, 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心灵得到了净化, 情操得到了陶冶, 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 在教学《雷锋的故事》一文时, 先让学生观看电影《雷锋》, 再让学生听听《雷锋之歌》, 让学生通过影片和歌曲初步感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们对雷锋的赞美和怀念, 并启发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如此尊敬和赞美雷锋。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生前事迹的材料, 并举行一个汇报会, 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雷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雷锋关心人, 爱护人, 支持人, 理解人, 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的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五、开展课外活动, 充实学习任务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健康的心理, 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学校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应该多开设一些激发兴趣, 增强动脑动手的课程。如学校每周为学生开一节校本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爱选择班级, 有书法、美术、音乐、武术、跳棋、象棋、手工、笛子、英语口语、乒乓球等课, 这些都将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层面, 多渠道、多形式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他们感到有事可做、可学, 有学不完的知识在召唤他们, 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六、加强传统教育, 培养优良品德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道德的民族, 而且一直都在继续发扬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期, 只有加强革命传统的教育, 培养学生艰苦朴素、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 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5

一 素质教育实践及其思考

综观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目前地方教育行政、教学研究部门以及广大的中小学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主要是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1.通过督政、督学,使地方政府部门,至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不少地方,由于市长、镇长亲自抓教育,办学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办学条件得以不断改善,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和外部环境。特别是通过改造薄弱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制度,中考指标按比例拨到乡镇等途径,使得每个适龄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成为可能。

但是,教育的投入不均衡,学校建设中有盲目攀比的现象,以及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规范,缺少科学论证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地方课程、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问。自80年代中期提出基础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1993年国家教委颁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了活动课程的独立地位之后,全国各地在探讨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势和师资力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活跃了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一段时期内,“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口号此起彼伏,“合格+特长”的学生观,“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迄今为止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出现的以“活动课”、“选修课”、“特长生”来全面反映素质教育成果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中低年级,过多地强调“特长”的发展、“技巧”的训练,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的。

3.通过改进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措施,特别是取消百分制,彻底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师生的心理压力,带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为还给少年儿童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涯创造了条件。

值得指出的是,以等级制(优、良、合格、不合格)取代百分制还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本质上仍然保留了等级制,仍然要把一个学习群体分成三六九等。

众所周知,不同的人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所处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我们没有理由,而且也不应该以某几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把他们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无论是百分制还是五分制,亦或等级制。尤其对于一个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正处于发展初期,自尊心、自信心还只在朦胧状态中的小学生,“等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天长日久,他们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对自我能力的失落和对学习的恐慌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自我封闭。实际上,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面临教师公布考试成绩时,其心理感受总是紧张和恐惧。

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更为合理的手段来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状况?”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手段”来自于对“发展状况”的理解。首先,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侧面性质不同,不具有可加性,具体到学习者在某一门课程上的学习状况也不例外,混淆各个侧面,以单一的分数来反映学习者的水平是错误的;其次,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动态的、过程式的,每个学年只对

一、两个时间点上的性状做分析,不仅不足以反映对象的全貌,而且会以偏概全。

因此,在对儿童的学习状况的评估中,应在取消等级制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两项工作:(l)评估项目多元化。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对其语言发展状况作出描述;而数学学科,则应从数与计算、量与测量、方程与关系、空间与图形、统计概率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等角度加以考察。还可以在学生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否是一个好的合作者?能否虚心听取同伴意见?能否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

(2)评估时间过程化。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人类长期实践所公认的命题:除非教师存在某种偏见,事实上,教育者通过日常观察,对学习者的评价结果,要比

一、两次考试更能反映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因此,新的评估制度,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日常学习行为。

如果每一个课程实施者能在上述框架上,去全面地、客观地描述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师生关系将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4.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益,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一二年来,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种观点,以为只要在“改善办学条件,消灭薄弱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开好活动课、选修课,以及取消百分制,改进评价手段”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做好工作,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而对于学科课程中内容陈旧、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视而不见。其实,上述一些改进措施,相对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来说,还只是触及了一些外部因素,只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最为艰巨的工作则是探索如何建立一整套与义务教育性质相一致的、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二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 1.我国现行课程面临挑战

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课程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纵观本世纪的教育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为一部活生生的课程演变史。无论是用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或者是哪一家教育学流派,都是在借助课程的改革而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特别是自50年代的新数学、新科学运动,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运动,直至行将影响下个世纪的《2061计划》,无不折射出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九年的学校教育,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过程中,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的降临,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未来学家德雷珀·考夫曼曾就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小学课程的影响,作了如下六点慨括:

(l)课程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的预测;

(3)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

(4)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活动能力;

(5)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

(6)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包括自卫、安全、卫生、营养及性的教育,消费教育,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技能,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

我们对此应该形成看法。

2.课程与社会进步

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悄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升学、就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等模式,变得具有越来越强的可选择性,变得越来越需要减少依赖,增强自主,在许多方面需要平民百姓运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判断,做出决策。这对于习惯丁按照别人的意志做指令性工作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观念冲突。在这众多的选择面前,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无所适从。事实上,不论你习惯与否,类似“降水概率”预报在向各个领域拓展。有人设想,不久的将来,新闻报道中,每一条消息旁会注明“真实概率”;电视节目预告中,每一个节目旁会写上“可视度概率”;另外,还有西瓜成熟概率、火车正点概率、药方疗效概率、广告可靠概率……。总之世间万物本来如此,人们只是回复其本来面目。在国外,人们体会员深的是机会与选择,申请助学金要选择类别;申请住房要选择房问大小;听课要选择教师、教室和时间,看病要选择医生,甚至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用什么语言……都得由你选择。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机会,风险大小来源于你的决策分析。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成为今后几十年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主旋律。今天,特别是今后几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沿海开放地带,还是内陆不发达省份,几乎每一个生产者同时都必须是合格的经营者,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将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因而,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名词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得最为频繁的词汇。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每天都会碰到。

所有这一切,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正确地判断和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地作出决策的能力;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能力去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回想今日的课程实践,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一条船上,有羊60只,有牛25头,船长几岁?”时,居然不少同学得到“60-25=45(岁)”或“60+25=85(岁)”两种答案。我们应作何感想?素质教育的实践又该从何处人手?

3.课程与科学发展

本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入文科学,都进入了一个如人们所描绘的“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一方面表现为新概念、新学科、新领域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表现为古老的,也许是有着几千年文化背景的学科,突然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人们需要重新来界定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手段,即便是人们心日中最为精确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世人公认的数学科学也概莫能外。

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建筑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设计一个建筑物”仅靠单纯的“建筑设计技术”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

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

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5)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

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

三 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90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综合化”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人学、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等学科的支持。

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能”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

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没有活动,就无所渭学习;没有活动,学生品德、心智上的发展就不复存在;进而,没有活动,就无所谓教育。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由于活动课程以独立的形式进入国家课程计划,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开发、开设活动课程”的浪潮,一度“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提出活动课程、并加以宣传、提倡,直至法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其负面效应将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们会很自然地形成这样一种概念: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训练特长;而学科课程,则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育学、心理学关于活动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发展知识,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课程改革将是一块良好的“敲门砖”。

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

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建筑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设计一个建筑物”仅靠单纯的“建筑设计技术”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

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

(5)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

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三 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90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

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综合化”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人学、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等学科的支持。

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能”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

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没有活动,就无所渭学习;没有活动,学生品德、心智上的发展就不复存在;进而,没有活动,就无所谓教育。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由于活动课程以独立的形式进入国家课程计划,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开发、开设活动课程”的浪潮,一度“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提出活动课程、并加以宣传、提倡,直至法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其负面效应将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们会很自然地形成这样一种概念: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训练特长;而学科课程,则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学、心理学关于活动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发展知识,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浅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6

在当今的社会的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现在青少年儿童的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约1/5有抑郁倾向,存在自闭自私,沟通交流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问题。就以上问题,笔者做如下分析: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家庭影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导致家长过分重视孩子学习成绩,因此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优异,让孩子超负荷学习,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扼杀了孩子们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忽略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这些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而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采取极端手段,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严格,使孩子心理长期处于抑制发展的状态,然而一旦爆发或者发泄,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在些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因为生活琐事吵闹,平时容易性情暴躁、言语粗鲁,且对长辈不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心慌。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他们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社会及学校影响

家长和学校受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只有成绩好、考高分,才能被好学校录取。低分就等于低能,就会被好学校淘汰,甚至不能入学。有些学生智力水平较差,学习东西相对来讲比较慢,因此常常受到教师训斥和同学们的讥笑;还有些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给教师留下不良印象,也常常受到训斥。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不行”的思想在心理烙印,加剧了他们情感和行为的障碍。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是教育训练的影响和学生的自我努力。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还要能按照预定的目标对影响学生的其它一些环境因素进行调节和控制,作出取舍,克服和排除不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要求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朝预定的方向发展。

二、预防外在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措施

(一)转变观念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作为孩子的榜样,身教言传,使他们在遭遇迷茫时,能第一时间找父母倾诉。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当发现他们有不良情绪时,要及早干预,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家长教育孩子时应有严有宽,严爱结合。严格是指有理有据,要对孩子说道理,引导、启发他们。严格应与信任、尊重、爱护、关心孩子结合在一起的,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不仅要教会孩子讲理,更要让“理”制约“情”,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人才。曾经有人说过: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陪伴下教会孩子做人。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

(二)正确引导

每一个人都希望能被理解、被尊重,孩子也是如此。作为父母想要有效地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要多理解和尊重孩子。平时与孩子交谈之前,家长应想一些办法诱导孩子放松地把自己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家长再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言语心灵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

学校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的机构。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以及健全的人格成长都很重要。如果有需要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们对各学科的兴趣爱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参加兴趣班,使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现在学校的领导应该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把其提到日常工作上来。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孩子们之间相互交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互相了解,让他们走向社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创造机会让孩子走到自然中去,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体会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学生的抗诱惑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都不强,当他们遇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时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因此,我们的各级组织如:少先队、妇联、关工委等,要积极配合起来,共同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社区的儿童乐园等,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智慧,愉悦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优化性格,完善个性。让他们远离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

三、总结

用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7

班主任工作无不渗透着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 对于不同心理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于心理健康的学生, 班主任要鞭策, 不断地教育他们再接再厉, 教育他们保持心理的健康发展。

然而, 摆在班主任面前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发现了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后, 如何分析、教育的问题。

对那些精神萎靡不振、视学习为沉重负担、缺乏主张和见解、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常感到空虚无聊、忧郁孤独的学生, 班主任应该多接近他们, 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 多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集体活动,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振作精神, 发现自己的长处, 对生活充满希望, 班主任还要帮他们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对于只喜欢空想、不喜欢现实的学生;遇事借口掩饰、为自己解脱的学生, 要教育他们脚踏实地, 正确评价自己。

对于不尊敬父母、不热爱集体、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受到不良影响、常打架斗殴的学生, 要勤家访, 了解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所在, 要以情打动他, 不可简单粗暴处理教育, 在每次组织活动之前, 要向学生讲清活动意义, 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对一些品质比较恶劣的学生, 更应该认真分析、耐心教育。这样的学生大多是有其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的, 他们这种恶习是由来已久的。班主任不应该因棘手而放弃教育, 应该深入了解情况, 顺藤摸瓜, 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寻找最好的解决问题突破口, 多接近学生, 耐心给他时间改正。

对于成绩差、智商不高、心理素质又差的学生, 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千万不能有甩包袱的想法。教会他们学习时要注意学习的要领, 在学习上要多听、多看、多写、多思考。使学生看到自身潜在的能力。

对于那些自尊心强或过于自负、家长期望值又过高的学生, 班主任应该教育他们从实际出发, 在适当的情况下, 有必要给他们制造一点小挫折, 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能正确估价自己。

对于各种不健康心理, 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分析其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研究教育方法, 帮助学生及时调适。

关注“心灵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8

一、父母外出, 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或者是寄养于中介机构造就了“心灵留守”者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者经商, 对孩子监管与教育的任务则被转嫁到了爷爷奶奶身上, 但实际情况是爷爷奶奶大多都无法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 更不要说为孩子疏导在成长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了。而寄养的中介机构, 他们所能满足的也只是孩子的衣食需要, 对于孩子心理方面的需要往往不能满足。

二、家庭教育缺失造就了“心灵留守”者

现在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 只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对孩子的心理指导关注得比较少。于是孩子只能与家中的老人为伴或者与电视为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 他们的社交能力、智力发育、思维能力都不如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长期与电视为伍的孩子, 容易对电视产生依赖, 将电视当中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是语言方式当成了自己模仿的对象, 对是非的判断也不是以正常的社会标准为标准, 而是以电视当中自己喜欢的主人公为参照, 不愿意与社会正常人交流, 将自己封闭起来, 很容易走向自闭。

到了孩子上学后, 家长对孩子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考试成绩, 而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则都不怎么关注, 孩子心理有了阴影, 也不能得到疏导。长此以往,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恶化。

三、家长的盲目追求、不合理的择校及寄宿现象造就了“心灵留守”者

再苦不能苦孩子, 家长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无论家长怎么苦, 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尽可能为孩子选择自己认为对孩子发展有利的学校, 甚至有一些家长不辞辛劳将孩子送往外地读书, 这样家长与孩子就不能经常见面, 平时和孩子联系也只能依靠电话。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由于孩子家离学校比较远, 只能寄宿于学校, 要想和家长见面也只能是到了周末。在这样的情况下, 家长无法与孩子正常见面, 哪要与学习成绩上, 孩子的心理需要则很少关注。或是孩子在平时心理上有了问题, 却无处倾诉, 时间长了, 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总而言之, 长时间与家人见不了面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问题相对要多一些。

学校有了这样的特殊群体, 作为教师就要对他们特别关注, 尽可能为这样的学生提供“心灵帮助”, 如何来做呢?

一、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这类学生他们的心里其实很孤单, 他们总感觉自己没有家长“撑腰”, 做事没有自信, 尤其是当遇到一些具有两难性的抉择时, 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支持。所以在平时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 要格外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会他们根据周围环境作出合理的决定。

二、给予他们格外的关注

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 尤其是这些“心灵留守”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关注, 因为他们在家庭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许多学生与家长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不能理解家长的用意) 。为了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关注, 他们甚至不惜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有时候是吃力不讨好的。无论结果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是批评, 他们的心里都是很满足的, 因为自己得到了关注。所以我们要多注意班级当中这些学生, 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 最好教师能记住对于他们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如学生的生日, 并在这一天送上自己的关怀。哪怕只是教师一句问候, 对于他们来说都会有特殊的意义。

三、让他们生活在朋友当中

像他们这类学生,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社交能力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教给他们一些社交的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朋友网, 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个人, 是有朋友关注的。

四、教给他们一些压力排解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压力可以促进他们成长, 但是压力过大又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所以要做好对学生心理压力的排解。学生的解压方法有些是非理性的, 这就得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

总之, “心灵留守”学生需要我们的格外关注, 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与细心。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还是多付出一些努力, 让他们少受一些伤害吧!

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9

关键词:小学生,天性,成长

引言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 很多家长让小学生报了很多辅导班、兴趣班, 小孩没有多少时间玩, 而不让小孩玩就是违背了小孩的天性, 天性是什么?天性是自然, 违背天性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会对小孩将来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坏的影响。在玩耍的过程中, 小孩学会了独立思考、互助, 头脑变得更加灵活, 而整天让小孩学习, 可能在小学阶段成绩会好, 但是等上了初中和高中, 后劲就没有了, 到时候想补救都来不及。

一、让小学生玩好

(一) 应该看到玩对学具有能动性

对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说, 学习和玩耍是两个不同的方面, 具有矛盾性, 同时他们又是统一的,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 玩耍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这就是玩对学的能动性。

我们提倡让学生多学习, 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需要。我们反对不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行为。但问题是要认识清楚, 是不是要学习好就不可以玩, 玩了就学不好?常言道:“寓教于乐”。实践告诉我们, 不让玩, 只让学, 反而不容易学好;科学地安排学与玩, 对孩子成长会更有利。

(二) 玩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人毕竟不是机器。他的脑子会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年龄不同的孩子, 其脑力持续运转的时间不一样。有学习经验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人如果能够劳逸结合, 科学用脑, 其学习效率会很高;如果脑子超常运动, 疲惫不堪, 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其实, 学习与玩并不是绝对对独立的, 而是两种互补性活动。玩可以放松身心, 使脑力和体力得到适当的调节, 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三) 把玩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 大多数的孩子的确玩起来就玩过不够, 失去控制, 这该怎么办呢?我认为, 首先, 教师在认清玩与学的关系的基础上, 给学生讲清道理, 要求他们该玩就玩, 该学就学, 自己订好时间。如果因为玩而影响了学习, 就应该自己惩罚自己, 不能含糊。

其次, 要认真安排学生们一起玩的活动, 如:打篮球、羽毛球等。痛痛快快地玩一场。玩的时候不要提学习的事情, 免得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

再次, 鼓励学生玩出水平来, 玩出智慧来。比如, 指导或支持他们搞科学小发明、小制作, 还可以指导他们搞调查等。这样, 把玩与学在更高的层次上结合起来, 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发现和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 要观察并发挥她的特长, 千万不要因为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而让她做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童年时代的遗憾而埋没了她的才能, 因为这样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你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她的优点, 比如她是否平时喜欢画画, 或者唱歌、跳舞, 她是否喜欢乐器、书法等等, 这几点都要在生活中慢慢地发现。我曾经在一次合唱团的招生中遇见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大约五六年级的小男孩拉着他妈妈的手走到报名处, 拿了一份表格在那里填了起来, 先前我还没注意他报考的内容是什么, 但是等我拉着他的手走到电梯里的时候却发现他报了跳舞, 男孩子跳舞?我觉得好笑就问他:“你喜欢唱歌还是跳舞?”“唱歌”“那为什么你要报舞蹈呢?”“妈妈说的”“那是你跳舞还是妈妈跳舞啊?”“我反正不喜欢跳舞的, 她说让我报跳舞我就来了……”他考完试我又在电梯里遇见了他, 我说:“你不是喜欢唱歌么?那就唱个歌给我听吧!”他毫不怯场的在我面前唱了起来, 他的嗓音条件很好, 音也很准, 对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的孩子来说他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但是就是为了完成妈妈的梦想所以他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应该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 发现小学生的爱好特长, 给予保护和鼓励。说不定这可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三、让小学生爱上阅读

书籍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 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读书也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 以消解尘世的喧哗与浮躁。早一天阅读, 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 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所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

那么,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引导进入书的奇妙世界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所以, 关键是要用书中那有趣的精彩的故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 在起初的阅读课堂上, 教师不妨选一些精彩的美文, 以声情并茂地朗读, 引领学生进入欣赏与感受的情境。

第二、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俗语言:“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给学生创设“朱”的读书环境, 帮助学生尽快驶上喜欢读书的轨道。教室的墙壁可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 如“书犹药也, 可以医愚”,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等。教室里也可创立“图书角”,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资源, 并不断补充和更新, 使他们能随时进行自由的阅读。让“图书角”成为一眼不断流动汩汩清泉的水源, 长久地保持住学生鲜活的阅读兴趣, 渐渐形成热爱阅读的书惯。

第三、注重个别关注与交流, 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感、成就感。

渴望被人关注, 永远是每一个学生的心愿;成就感, 永远是学生进步最大的支持力。为了让学生永久地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就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关注, 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 让学生在交流讲解的过程中, 体验自己的收获和成功, 获得课外阅读的愉悦与满足。从而, 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渐渐地使读书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永久的志趣和习惯。

激发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出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辨证认知, 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健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自身财富与能力。

四、结束语

要引导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首先要让小学生玩, 不仅要玩, 而且要玩好, 充满乐趣。在玩中学习, 在学习中玩。也要注意发现小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 同时要引导学生看好书、看阅读, 只要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汪南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12期

[2]、张卫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浅谈[J];教育革新;2009年10期

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篇10

一职业倦怠及应对

目前, 部分中老年教师存在着一种对职业的消极心理而产生的疲倦感。具体表现在对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 他们自认为已经干了大半辈子工作, 对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毫无改观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表现失落, 也缺少积极性, 总觉得自己在学校的付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因此, 对工作不思进取, 对于再学习也有抵触心理,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更鲜有发展。时间一久, 持有这种想法和做法的教师消极思想还会蔓延、传递给年轻教师, 产生消极暗示, 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更多教师的身心健康, 引起潜移默化的暗流。

应对策略:职业倦怠直接导致职业疲倦, 会严重威胁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进而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下。一般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始终处于瓶颈状态。为此,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如教研室) 首先要随时下乡指导教师搞好教学研究, 多示范、多引领,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引导农村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 这种导向应该是积极的、必要的, 也是需长期进行的。其次, 要加强城乡置换交流工作的力度。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在尊重教师个人申请的基础上, 可以安排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交流工作。这一方面可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使教师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新鲜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农村教师的思想理念发生转变;最后, 就是实行岗位转换制度。对于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实在不能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中老年教师, 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以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心理焦虑或抑郁及应对

农村教师由于所处的地域偏离市区较远, 工作压力也很大, 如初级中学面临升高中的压力、小学面临小升初的压力、质量抽测, 再加上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对教师产生的期望值过高等, 致使很多教师在情绪上要么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异常;要么表现为意志消沉、无精打采、情绪淡漠、麻木不仁。如果这样长期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 最终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应对策略:首先, 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确切的目标定位。既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目标空大, 又不能胸无大志、目标过低或没有目标。一旦有了目标, 就要付诸行动并积极想办法去实现。其次, 学校领导层面要对教师确立正确多元的评价机制, 学会为教师适时减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还有许多农村学校将分数奉为至上, 直接导致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无形之中既加重了学生负担, 又加重了教师负担。所以教师为学生“减负”的同时, 学校领导还要为教师减负。最后, 教师自身要努力赢得社会各方面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期望值不能过高, 可利用家长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让他们明白教育不是万能的, 对农村教师不能求全责备、期望值过高, 进而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三人际关系紧张及应对

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所处环境的限制, 与外界交往很少, 加之性格等诸方面的因素, 使得教师与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关系处理得不是很好, 再加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实质性的东西, 不知不觉间, 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处理不好的教师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得以及时化解, 影响教学效率的同时, 也势必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首先, 学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加强人性化管理。经常深入教师群体, 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 对教师的质疑能进行合理、耐心的解释, 善于化解教师之间的矛盾, 对个别教师还要做好个体的心理疏导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尽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其次, 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引导教师保持良好心态。教师工作常年“两点一线”, 总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 如果学校能适时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 如教师联谊会、读书交流会、年级组排球赛、乒乓球赛等,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教师的思维, 改善教师的工作氛围, 就会对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最后, 教师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还要学会把握分寸, 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赢得课堂, 以幽默、风趣多样的教学手段赢得学生的认可, 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 不以分数做唯一衡量成败的标准。教师与家长更应平心静气谈论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促进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从家长的角度为家长着想, 理解家长, 尊重家长, 最终赢得家长的敬重, 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对现实不满、个人攀比心理重及应对

部分农村教师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常常不切实际地与他人相比, 结果一比就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 不安心工作, 工作拈轻怕重, 好攀比, 牢骚满腹。久而久之, 既无益于工作, 又损害了身心健康, 得不偿失。

应对策略:首先, 农村教师要加强个人师德修养, 正确看待自己身在农村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热爱本职工作, 坚守岗位,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 将自己所从事的农村教育工作真正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其间, 才会真正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和人生的价值, 进而才会实现自身价值。其次, 农村教师要博览群书, 丰富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知识更新之快, 更需农村教师多读书、善学习、勤思考, 把有用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最后, 农村教师要有确切的目标定位。认定位置, 确立目标, 正确地估价自己和别人, 并积极地付诸具体的行动中。相信在农村从教也会干出一番事业, 只要用心干, 踏实干, 照样有展示自己身手的空间和实现自己理想的土壤。

五家庭因素影响了农村教师心理健康

农村教师离家远, 上下班交通不便, 生活负担重, 精力有限, 力不从心, 加之子女受教育的环境、受教效果、夫妻关系、住房问题等因素, 成了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也成了很多教师的心病, 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 就会衍生出更多新问题, 从而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首先, 上级主管教育领导部门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对农村教师要有倾向性政策, 鼓励教师安心工作;其次, 学校领导在管理方法上要灵活变通, 多倾听教师的心声, 切实为教师着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心教职工的冷暖, 想他们所想, 急他们所急, 切实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 消除后顾之忧, 让教师真正感受到由衷的温暖。

上一篇:螺杆式粉体分装机下一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