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

2022-12-10

第一篇: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集中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的取向。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突出了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作文素养;同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及关注了结果的评价,又重视了过程的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势必会使师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能否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

我目前在教学中尚未使用“档案袋评价”,但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尝试使用。通过“档案袋评价”达到总结、反思、改进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一评价目标。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中心小学黄学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教学本质决定了“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在课堂教学中独揽课堂、过多限制、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重结果,而轻过程。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启发引导,少灌输传递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但是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有许多教学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只是简单的传递和灌输知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如“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教学,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然后直接要求学生观察分母并进行分解质因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强制灌输下,能够机械的模仿知识,但对知识并不能获得深刻地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在学生完成、、、化成小数的计算后,并不急于让学生观察分母,先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系呢?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有的学生就提出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来论证,如:(能)(不能)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观察分母,最后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课堂中,这位教师敢于放手,善于启发,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评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课堂教学,教师不要一味单调重复性讲解,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课堂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角色要做出改变,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合作,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 、多联系生活,避免生吞活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一课时,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空火柴盒,提出两个问题(1)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2)用纸板制作这样一个火柴盒,至少要用多少的纸板?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摆弄着手上的火柴盒,开始了测量、讨论,甚至争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表面积含义的内涵。在解决火柴盒制作的问题时,有的同学就发现了火柴内盒的长、宽、高与外盒不同,必须再次测量。同时,内、外盒的计算,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长方体5个面,4个面等面积计算的典型案例,有了上述的经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的例题,自然是“水到渠成”。脱离实际,缺乏过程的学习,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乏味,更难有精彩的发现。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生吞活剥,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多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传统教学,为了实现结果目标,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两头”实施分层次教学,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填空,想一想,你们的根据是什么?(板书:15÷5=()÷()=()÷()=()÷()=„„.)接着出示今天要研究的1.5÷0.5这样的问题,通过引导观察发现这道题除数是小数,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新知识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两方面的知识有关系。放手让会计算的学生尝试计算,请还不会计算的同学上台和老师继续研究。这时,我结合生活实例:铅笔1枝5角,1元5角可买几枝?(3枝)让学生列出算式(1)15÷5=3(1元5角=15角)(2)1.5÷0.5=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5÷0.5=15÷5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相等,这时在启发学生发现:左边是今天要学的算式,右边是已学过的知识.实际上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就行了,这样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做了.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历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两头学生(尖子生、中下生)的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多组织参与,在亲历中建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得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一位老师在数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有点“烦”,但在“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数学知识的获得,要多组织学生的参与,不能事事代替,要不厌其烦,注意有序引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了“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经历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三篇:探究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

探究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努力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发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必须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实践中,可行的评价方法,除了进行正常的考试方法改革以外,应提倡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1.发展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探究性学习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不断努力。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2.主体性原则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注自己学习的提高,使评价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3.激励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外在的激励,即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来源于内在的激励,即学习者本身的成功体验。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学习的激励是一个不断由以外在激励为主转化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动态结构。评价应让学生充分得到尊重,使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评价应强调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引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评价应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的魅力,推动探究性学习不断深人和可持续发展。 4.过程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智能综合、思维运用和见解创新。探究性学习评价要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收集到过程信息,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学习本课后我就主体性原则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备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将教学目标转变为恰当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在课堂上是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先体验(即“先学”),再通过检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后点拨(即“后教”)。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多讲,而学生还不能完成的任务,处于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兴奋状态,易于理解和接受,讲授的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这种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是如何给学生布置恰当的任务,所以课后反思的主要内容是:设计的任务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对设计的任务进行修正。

恰当的任务会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体验,而不恰当的任务只会使学习变得有形式、没体验,会让人觉得学习效果还不如灌输。课后反思的主要任务在为学生设计更加恰当的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判定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 首先是任务的效度。也就是说,学生完成你所布置的任务后,是否代表学生在相当程度上达成了教学目标。这就看一个教师对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除了显而易见的学科知识之外,是否能引导学生摸索学科方法,领悟学科思想和观点。设计针对知识的学习任务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设计针对学科方法、思想、观点的学习任务。 其次是任务的难度。也就是说,任务的设置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就像要让学生学会游泳,就必须让学生先下水扑通几下,指导学生在水中怎么换气、怎么蹬腿。不要让学生站在岸上学游泳,那永远学不会。但也不能把学生一下丢到深水(难度太大的任务)中,那会淹死。也不能在膝盖深的水(任务太简单)中,那没法体验。如果不相信学生,只怕学生呛水,给个救生圈,学生觉得自己会游,习惯了套着救生圈游泳,不给救生圈就不知道怎么游了。所以,什么样的任务决定学生能获得什么样的体验。难度太大或太小,都不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体验。

第三是任务的呈现方式。最好以学案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有一个地方能够自己去画画知识网络结构图,去书面解答问题,这看似费时费力还费钱,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纯以多媒体展示代替纸书墨写,看似省时省力还省钱,其实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被荒废,学生的问题被掩盖,在以书面考核为主要形式的中考中,在1分决定成败的中考中,这种训练的意义想必不需在多言。有句老话说得好:及简单的招式你把它练到极至就是绝招。

第四是任务的类型。任务的类型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是在阅读一节(一章)教材的基础上建构知识框架,画出概念图,也可以是解决几个习题或者在解题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某种解题方法等等。

教育的根本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的民主,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自信、自尊、自爱、自重。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传授性教学转化为启发式教学,把过去给学生浇水,转化为让学生自己会找水,把教师的一桶水,变成学生的自来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水源,变成长流水。无论是教改还是管理,都要以学生的成功为目标,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由呼吸、自主成长;要积极探寻学科教学规律,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并将落实进行到底。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关注物理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注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就是学习物理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新课程理念是不仅关注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物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高中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

一、科学素养的界定

科学素养是指: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美国2061中提到)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括: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方法、物理能力、物理思想和物理科学品质。

二、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对物理学进行认识的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每一过程,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崇高使命。如何做到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

1、关注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去,养成认真观察实验,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同时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的学习习惯。高效率的物理教学必然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物理问题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步内化和领悟物理实质,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和研究物理。所以我们应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物理的过程,充分利用物理内容不失时机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例(1)一个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着。今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用手托住物体将它缓慢放下,并使物体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问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如何变化?此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学生很难入手,于是我们发动学生讨论,观察演示实验,把它和不用手托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功和能的关系,什么力做功改变动能,什么力做功改变机械能。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去思考?用什么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认识过程、反思过程和总结提高过程,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及成因,就能适时地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2、关注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内化提高物理能力的一个过程。关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应用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物理内在规律,选取最合理而高效的手段来解决物理问题,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物理能力和物理思想至关重要。要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就必须理清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通过分析和判断确定用什么物理规律来解决,因此物理问题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来分析。第一步是边审题边画草图边标出关键词,把数据标在图中相应位置,分析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情景,关注每一个细节和隐含条件。第二步是选定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以及问题特点确定要选用的物理规律。第三步选定物理状态或过程,根据物理规律列方程或方程组,将物理问题变为数学问题。第四步解方程并加以讨论,从数学问题仍回到物理来理解方程的根的物理意义。一般来说一个物理过程(或一个物理状态)对应一种物理规律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例(2)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 1

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大?此物理问题涉及两个状态一个过程,根据两个物理状态的受力情况可以列出两个合力等于向心力方程,再根据动能定理列一个物理过程的方程,三个方程联立即可。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困惑,引导学生高效而规范地分析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品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模仿和经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探究自然规律时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①关注学生提出物理问题、从猜想到假设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引出矛盾与困惑,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猜想到科学假设这一过程,学生要经过大量的反思与辨析,其间要用到许多思维方法:如直觉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思维等。同时要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演绎。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和思维过程,适时加以引导、激励和归纳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它与力、质量、速度、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等因素有关,如何从一般猜想发展到科学猜想需要教师适度而有效的引导(追问、点拔、实验和推理等),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关注这些过程比得出结论更为重要。

②、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物理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如微小量放大法、替代法、比较法、转换测量对象法等。同时要关注和思考每一个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大胆地设计实验,教师要关注学生设计的过程以及全班的比较、分析和判断,鼓励学生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实验设计的思想,比较各种实验设计的优劣。通过实验设计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比如要测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学生设计了近十种实验方案,经过分析和比较,同学们对实验设计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③关注学生实施物理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误差分析的过程,不仅能够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学生在做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探究实验时,发现有的小组动能的增加和重力势能的减少基本相等,有的小组相差很大,有的小组动能增加大于势能减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关注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娴熟应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对学习物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关注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学会用数学观点来分析物理,用物理观点来应用数学,做到数学与物理的融合。许多物理题目用数学方法和观点来解决,然后又用物理观点来分析,可以达到对物理问题更加深刻的认识。例(3)一小球以初速度V0=20m/s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可以由公式y=20t-gt2从数学角度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也可以用判别式=0来解决;还可以用v-t图象来解决。如果从物理角度来看用最高点速度为0求出时间,也可以用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来解决。通过比较学生对物理实质理解更加深刻到位。只要做到数学思想与物理思想的融合,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诸多的自然学科,但我们如果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意识,我们就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余文森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3、从猜想到假设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假设----史硕阳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8期

4、高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孙福如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6期

5、中学物理(学科素质教育丛书)--------阎金铎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8月 31999

第五篇:关注学生的请销假过程2014.02.27

关注学生的请销假过程

一、案例:

学生亮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学生。该生在学习上没有投入应有的精力,而把精力放在张扬个性上。拿他的话说,在学习上我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我就得在其他方面让老师关注我。

有一次亮因为肚子疼,在班主任那请假,当天傍晚由家长带回家了。请假时,家长说,病好了就马上让孩子回来,最多不超过两天。可是两天过去了,班主任也没等到学生返校。于是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说,孩子回家就去打了吊瓶,第三天上午两位家长就出差了。临走时嘱咐孩子一定及时去上学。当得知孩子没上学时,家长马上给亲戚和邻居打电话。最后在亮的一个同学家找到了亮。很快亮就打出租车回到了六中。

幸亏班主任时刻关注班级人数,关注请假的学生离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否则学生几天不回校,又没有家长的监管,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分析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我们六中制定了详细的请销假制度。特别强调学生请假,家长得到校来接。班主任见到家长后开具假条,并在级部主任签字和政教处盖章后,家长才能接走学生。学生离校和返校时,都必须在传达室进行登记。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产生。

咱们的班主任必须有较强的敏感度和责任心。在学生请假方面一定要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学生请销假的规定。

1、要严控请假人数。对前来请假的学生,一定问明请假的原因。有些学生得了小病,如轻微的发烧、拉肚子等,自己完全可以克服,吃点药就可以

解决。有些学生以回家拿书、衣服等小问题请假,可以让家长送到传达室。有些学生亲属结婚,请很长时间的假,班主任就要缩短准假的时间。当然,对于较急的情况,如高烧、腹泻、身体的意外伤害等,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及时准假。

2、一定要家长来接,杜绝意外的发生。有些厌学的学生想以请假为由出去放松一下,会编造许多理由来请假,有的学生甚至让社会上的人员充当家长来接,家长却不知道,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所以班主任要见了家长的面后才能放行。对于特殊情况家长实在到不了,也要与家长作好沟通,由亲戚或家长的同事来接。

3、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返校,在请假期限结束后,学生应返校。若在规定的时间学生没回来,家长又没续假,就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询问学生的情况。防止学生处于离开家长和学校的“真空”中,减少“节外生枝”的事件发生。

总之,班主任在学生请假时,既要有章可循、严格控制,还要有人文关怀,让我们的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和谐有序。

上一篇:贵州脱贫攻坚政策汇编下一篇: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