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机械化收割

2024-05-03

油菜机械化收割(精选四篇)

油菜机械化收割 篇1

一、油菜收割机械生产企业调研情况

在2013年至2014年间,分别对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油菜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围绕企业资质、企业管理制度、人员能力与要求、生产与检测设备、产品技术文件、产品生产过程、售后服务、产品持续改进、产品一致性和安全生产等9个方面进行,通过观察、询问、考核、查阅文件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现场查看了质量体系文件,抽查了相关原始记录,查看了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文件,抽查了部分量检具的检定周期,并对脱粒滚筒、切割器总成、凹板筛、传动轴、齿轮箱体、皮带轮、链轮等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抽样检测。

调研考察表明,该5个企业均为注册的企业法人,生产的油菜联合收割机产品在其经营许可范围内,商标为注册商标,企业资质符合相关要求;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能按照执行,企业质量负责人和主要岗位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生产与检测设备、技术文件齐全,能满足生产要求;产品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能够按照产品工艺文件进行生产;建立了产品服务管理制度,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资源,采用公司直接服务和特约销售服务等形式,对用户进行作业前操作培训、农忙服务、维修三包、农忙结束后进行保养等,售后服务工作及时、热情;各公司注意收集产品质量信息,能做到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抽检的零部件项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油菜收割机作业性能检测结果

对5个企业生产的14个型号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见表(文后)。

从试验结果看,油菜收割机械的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平均总损失率为6.1%,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平均割台损失为2.5%,与2012年作业效果测试相比,降低2%左右,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三、降低油菜实际机收损失刻不容缓

通过走访、座谈、打电话等方式,对100多个油菜联合收割机用户和油菜种植户进行了调查,从用户(特别是油菜种植户)调查的结果看,油菜实际机收的总损失远远高于检测水平,实际机收的总损失至少高出2%。如何降低油菜实际机收的总损失,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改变油菜种植模式

我国的油菜种植模式,主要有撒播、移栽、机播等方式,而大多数油菜品种的冠状直径为65-80cm ,每行之间的枝杈相互缠绕比较严重。机械收割时,侧竖割刀强行切开缠绕在一起的枝杈,造成割台损失较大。可尝试对油菜种植模式进行改变,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收割作业幅宽内为窄行,相邻两个作业幅宽为宽行,最大幅度地减少油菜枝杈相互缠绕的情况,降低割台损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种植的田块,割台损失可降低1%以上。当然,具体的宽窄行种植模式,不同的地区种植模式也会不尽相同,需要农艺部门与农机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我相信,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道路,探索出几种适合机械收割的油菜种植模式是完全可能的。

2.尽快研制开发真正的油菜收割机

目前市场上的油菜联合收割机,基本上是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改进版,除割台略有不同外,其他结构形式基本相同,都采用钉齿脱粒滚筒。大家都知道,油菜的开花期较长,同一植株的成熟期不完全一致,植株的上部达到完熟时,底部尚有少量的青荚存在,从钉齿滚筒的脱粒原理看,很难对青荚进行有效的脱粒,造成脱粒夹带损失过大。从表油菜收割机作业性能检测结果油菜品种看,目前正在推广的部分高产品种,植株高度在2m以上,现有的油菜收割机无法进行收割。所以,尽快研制开发能有效脱粒部分青荚的油菜收割机和适用植株高度在2m以上的油菜收割机十分紧迫。Θ

油菜机械化收割 篇2

同志们:

时值秋种大忙季节,市政府决定在和县沈巷镇召开全市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秋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交流和县沈巷镇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做法和经验,扎实抓好今秋和今后一个时期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促进我市油菜生产恢复和发展。刚才,大家参观了和县沈巷镇沿江村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听取了和县政府的典型发言,应该得到很多启示,进一步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会上,市农委主任孙基本同志就当前秋种及粮油高产创建等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意见,希望各地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再强调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白手起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早在195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内通讯》中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精辟论断,同年成立国家农业机械部,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摆上重要位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2004年国家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农业机械化加以确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棉、蔬菜瓜果、畜禽、水产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油料产业占有绝对份额,在我市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将为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打下坚实基础,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油菜生产机械化是促进油菜生产的重要保障。我市处在国家规划的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承担着国家高油油菜新品种示范推广任务,油菜在各类秋种作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常年播种面积180万亩左右,五个县区均是全国油料生产大县。长期以来,我市油菜生产种植手段落后,主要依靠人工种植和收获,生产方式粗放,农民发展油菜生产积极性不高,迫切需要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以机械替代人工,实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式的转变,大力推广应用油菜开沟、直播、收获、烘干和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这是有效提高油菜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油菜生产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农业高效、低耗、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可以促进现代农艺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相互结合。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依靠农机承担农业劳动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因此,油菜生产机械化不仅能够加快发展油菜生产,而且能让农村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成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油菜生产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油菜既是油料作物,也是蛋白质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油菜大面积种植可以带动农村加工业、饲养业的发展,还可以实现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既改善培植地力,又节约农民部分肥料支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导致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起伏不稳,通过油菜机播、机收、机植保、机干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实现油菜生产节本增效,因而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四)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市农机化发展势头良好,农机总动力达277万千瓦,拖拉机12万台套,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增长较快,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位于全省前列。水稻和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高,除水稻育插秧和油菜种、收环节外,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唯有油菜在种、收机械化两大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成为影响我市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的薄弱点。因此,提升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希望在油菜生产机械化,关键在油菜生产机械化,难点还是油菜生产机械化。

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新形势下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

二、不断强化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各项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目标任务是,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加快推进”的总体思路,针对油菜播种、收获两大环节,推广应用机械化技术,力争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环节:

(一)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由于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的差异,各地选择的油菜品种类型、栽培特性、播种密度等也不尽相同,不利于机械化联合收获,必须适应机械作业要求加快调整油菜品种选育,改进栽培方式,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实施好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首先必须解决好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问题,形成一套技术可行、效益明显、协调发展的油菜栽培和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机、农艺技术配套研究,加强交流沟通,把握角色互换,协调解决油菜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问题,共同加快技术推广应用步伐。要建立由农机、农艺方面人员组成的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指导农民严格按照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进行整地、播种、开沟和收获作业,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中时间开展油菜规模化生产,以提高机械化作业面和机械利用率,切实解决好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二)突出典型示范带动。近年来,我市入围省、部级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的数量和比例均居全省首位,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明年全省将继续扩大示范项目规模,省、部级油菜示范县由现在8个扩大到12个,其中部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9个,我市和县、庐江和居巢三个县区列入省级示范县。各示范县区要抢抓机遇,继续按照“因地制宜,搞好示范,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播种技术试验示范,绝不能因示范工作不力或未完成示范任务,影响到来年的示范县资格。在示范工作上,要围绕效果抓示范,选择好示范户和示范点;要围绕质量抓示范,按照示范方案和作业标准科学示范;要围绕效益抓示范,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率先购买机械,从事油菜机械化生产跨区有偿作业。在技术集成上,要主动加强与农业部门联系,集成农机农艺技术,共同开展技术演示,共同开展技术培训;要主动加强与农机企业的联系,帮助农民选择先进适用的油菜播种机械,或与企业共同开展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推广演示;要指导农民选择好品种,适时播种,科学管理;要按照“工作到户、服务到家、指导到田”的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确保示范一亩成功一亩、示范一片带动一方。特别是在“万千百”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内,要统一机械作业,打造油菜生产机械化先行区,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程度相比,油菜生产机械化还处在示范推广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支持推动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要认真兑现国家和省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涉及的油菜直播、开沟、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等机械的补贴政策,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上述机械可享受不少于30%的购机补贴。各级农业、农机部门也要整合资金,重点扶持农民应用机械化发展油菜生产。要加快落实今年第二批117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保证油菜生产机械化补贴资金,对农民购置油菜生产机械给予特事特办、优先补贴,确保在秋种油菜生产中发挥作用。要将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纳入新型农民培训的民生工程范畴,落实好人员教育培训经费。要积极向上多争取项目,尝试建立农机作业补贴制度。要积极引导农民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提供资金保障。

(四)健全农机服务机制。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对农机服务的需求,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支持农机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和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把机械的动力放大,把机械化的作用放大,让农机户作业赚钱,让农民用机械省钱。要创新农机服务方式,拓展农机服务市场规模,推动农机作业、营销和维修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要强化农机信息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及时采集、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信息,向农民免费提供准确的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机作业市场等信息。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服务,着力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隐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三、切实加强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组织领导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一场攻坚战,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抢抓政策机遇,提高服务本领,精心组织推动,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关心、重视和支持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将其摆上三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三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主动加强与涉农部门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支持配合,形成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整体合力。

二要加强宣传引导。高度重视油菜机械化技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直观生动地介绍油菜生产机械化播种技术,使广大农民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有更多的了解、更高的理性认识。要以农机大户和油菜种植大户为重点,按照“工作到户、服务到机、指导到田”的要求,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让农民放心大胆地应用机械化技术从事油菜生产。要做好“农民带动农民”的宣传工作,让示范点农民带动影响周围的其他农民。各示范县区都要因地制宜地召开不同规模的现场演示会,邀请新闻媒体、相关部门、农机大户和周围群众现场观摩,亲身感受机械化技术的魅力,增加社会对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认知度。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农机干部队伍。农业、农机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成为精通农机、熟悉农艺的行家里手,成为推动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

油菜收割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3

1 全区油菜联合收割机技术现状

目前全区推广应用的油菜联合收割机是在原水稻、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而来, 是水稻、小麦、油菜兼收的联合收割机。该机型针对油菜生物特性, 在割台部分加装了侧向动力切割分禾装置, 可有效分离已割区和待割区, 从而尽可能减少割台损失。而在脱粒清选系统上, 将凹板筛、脱粒滚筒、风扇等部件的结构形式、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作优化设计, 提高了对油菜的脱粒、分离、清选性能, 有效地减少了脱粒损失。目前通州区推广、应用较多, 技术性能比较成熟的机型主要有:湖州碧浪4LZ-200Y型、沃得4LYB1-2.0型和久保田688Q型等几款油菜收割机。

2 制约油菜收割机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油菜自身生物特性。南通市通州区位于长江下游流域, 雨水充沛, 致使该地区油菜植株下部茎秆要比其他地区油菜植株粗壮、坚韧且不易切割;油菜株体上部分枝密布、纵横交错, 上下层角果的成熟期不一致, 分禾困难且含水率高, 从而对后续的机械化收割、分离、清选产生不利影响。

(2) 对油菜收割机的认识误区。人们普遍认为手工收割油菜要比机械收割的损失率小。其实不然, 油菜作物在人工收获过程中也存在收割、铺放、搬运、脱粒、清选等各种损失, 总体而言损失率在5%~8%, 和机械收割平均损失率持平。

(3) 通州地区农田分布特点。该区虽然油菜种植面积较大, 但绝大多数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田块, 远看大面积成方成片, 近看田块大小、高低、分布以及品种、种植方式等各有不同, 这给油菜收割机械化作业带来了较大麻烦, 规模效应难以显现。由于种植面积小, 农民完全可以通过手工完成油菜收割的全过程。因此, 他们不愿意花钱进行机械收割。

(4) 政府对油菜收割机械投入经费有限。目前, 该区油菜生产、收割机械的应用、推广仍处在起步阶段, 试验、推广、补贴等方面资金投入较少。由于油菜以一家一户的小田块种植为主, 品种各不相同, 机械作业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 加之油菜收获期短, 季节性强, 机械作业存在收益低的问题, 各镇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收割作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制约了全区油菜收割机械化的示范推广。

(5) 油菜收割机自身技术特点。目前该区油菜收割机械大多是由小麦、水稻等作物收割机改装设计的, 由于油菜植株高大, 分枝数多, 植株间相互交织在一起, 实际田间作业时经常将分禾器两侧的植株连根拔起而发生堵塞, 分禾困难已成为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3 油菜收割机发展对策

(1) 推广科学的油菜选种、种植技术, 改良油菜生物特性。必须坚持农机和农艺相结合, 建立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合作机制, 发挥各自优势, 加强对油菜收割机械化工作的指导。成立油菜收割机械化研究小组, 加强技术咨询、培训、指导、交流。结合实际, 建立由农机、油菜栽培、植保等方面农艺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队伍, 深入田间地头, 扎扎实实地做好油菜选种、种植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2) 加大油菜收割机技术创新力度, 突破其自身技术瓶颈。针对该地区油菜机械收获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要采取多种形式, 聘请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权威专家, 研发适合本地区的油菜收割机具, 为油菜收割实现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以市场为引导, 政府扶持,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3) 完善油菜产业政策, 增加机具研发与试验示范投入。针对目前全区油菜种植分散、收割工作效率低下等现状, 政府及各地农业部门一方面应对油菜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及种植面积进行统筹规划, 对于连片规模种植油菜的农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另一方面应加大油菜生产机械研发和试验示范投入。

桐乡市收割机械化服务模式研究 篇4

1 桐乡市机械化收获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作

1.1 建立收割机械化服务网络体系

1.1.1 服务网络体系构成

服务网络体系分别依托桐乡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站、各镇 (乡、街道) 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各行政村建立市级服务站、镇 (乡、街道) 级接待站、村级联络站,落实相应责任人,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服务网络体系。在构筑网络服务体系过程中得到了桐乡市政府的支持,并配套了50万元资金用于服务网络的运作,同时,出台了《桐乡市粮食收割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

1.1.2 明确网络中各级站的职责

(1) 市级服务站应规范、指导并监督各接待站工作;建立信息平台,收割前对粮食种植面积、适应机收面积、收割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汇总,确定引进收割机台数,利用各种媒体发布、宣传收割信息;收割期间掌握各镇 (乡、街道) 的收割情况,合理调度收割机;收割结束后,对各镇 (乡、街道) 接待站的工作进行检查,核实数据等。 (2) 镇 (乡、街道) 级接待站应在收割前制定服务公约,对外公布联系方式;指导、监督村级联络站建设;上报各项收割信息;收割期间负责接待跨区作业收割机,保持信息畅通,掌握各村收割进度,合理调度收割机;收割结束,核实并汇总收割面积上报给市级服务站等。 (3) 村级联络站应统计各项收割信息上报给接待站;接待跨区作业收割机,检查三证并登记;落实收割田块,合理安排来服务的收割机;对跨区作业收割机在收费、用餐、住宿等方面进行服务;制作收割明细帐册,收割结束核查等。

1.2 建立收割机械化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传递

服务体系运用三级站联动,结合“农民信箱”、各村信息网络、新闻媒体等载体,确保信息报送、发布、反馈及时、准确、有效。

1.2.1 收割前

汇总镇 (乡、街道) 接待站、村级联络站上报的各项数据,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跨区作业直通车及浙江农机化信息网、东方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上对桐乡市晚稻种植面积、收割时间、收割价格、接待电话等信息进行发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有关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种粮农户、跨区作业收割机、收割“经纪人”等都能充分了解粮食收割机械化服务体系的运作情况。

1.2.2 收割期间

三级站所有责任人之间保持24 h联系畅通,并做到三级站之间的收割信息及时互相传递及反馈;建立日报制度,每天统计各村、镇 (乡、街道) 的收割面积、收割机出勤台数、收割机需求情况等信息,再根据各镇乡 (街道) 或村对收割机需求情况合理调度,力争做到各镇 (乡、街道) 、村机收均衡;做好跨区作业收割登记,方便来年联系。

1.3 加强收割作业服务提高跨区作业收割机利用率

村级联络站具体负责对收割机的作业服务,包括协调村民与收割机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收割田块,保证按顺序收割;为跨区作业收割机协调油料和配件供应,解决收割机作业人员食宿等问题。通过上述服务,减少了收割机“空运空转”,提高了收割作业效率,平均单台日作业量从以往不到1.67 hm2增加到目前的2.33 hm2以上,最高可达到3.33 hm2以上。

1.4 加强管理监督创造良好作业环境

在收割期间,三级站各责任人除了调度、安排好收割机作业外,还需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检查收割质量情况、检查跨区作业收割机“三证”、宣传作业安全知识、协调收割纠纷、检查农田基本设施是否毁坏等,为收割作业创造了安全、有序的良好环境,达到机手与种粮农民双满意的效果。

2 桐乡市收割机械化服务模式运行取得的成效

2.1 提高了收获机械化水平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

服务体系通过2年的建设和运行,成效显著。据统计,在晚稻收割期间,2005年共引进外地跨区作业收割机486台,机械化收割面积1.31万hm2,机收率为66%,比2004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2006年共引进收割机686台,机械化收割面积达到1.57万hm2,机收率为81.6%,从而解决了桐乡市由于劳动力短缺带来的粮食收割问题。

2.2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机械化收割取代手工收割,改变了一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据测算,传统手工收割0.067 hm2水稻,从收割到脱粒干净,至少需要3个人工,而采用联合收割机,只需15~20 min就能完成,收获工效提高了80倍以上。

2.3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调查,与人工收割相比,机械化收割平均0.067 hm2可直接节约生产成本50元,实行机械化收割后单这一项就可为农民节约成本达1 000万元;另一方面,在收割农忙季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员无需再担心粮食收割问题,从而间接实现农民增收。

2.4 减轻了村级经济的负担

近几年,由于桐乡市农村脱粒电网偷盗严重,每到粮食收割季节,全市各村都要对农村低压脱粒电网进行修复。据保守估计,全市每年对农村脱粒电网的修复资金达上千万元。而采用机械化收割,各村也不必为每年收割季节修复农村脱粒电网而投入大笔资金,从而减轻了村级经济的负担。

2.5 节约了政府购机财政补贴资金

近几年省、市各级财政都对农民购买收割机实行财政补助。桐乡市若要达到2006年81.6%的机收率,至少还要购买300台半喂入收割机,需要投入大笔购机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收割服务体系,花少量资金,引进外地跨区作业收割机就基本解决了粮食收割问题

虽然,桐乡市机械化收获服务模式经2年运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一些村级联络站对机收服务不够重视,没有完全按照即定职责搞好机收服务,造成当地机收服务滞后; (2) 各级站尤其是村级联络站责任人的服务、组织及协调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一些村级联络站的服务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3) 信息平台目前主要还限于收割信息“面”上的服务,缺少一种“点”上或机收以外的信息服务。

3 完善桐乡市粮食收获服务模式的措施与建议

3.1 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要针对各个村机械化收割条件的不同,结合实际,从加强服务质量及服务范围入手,制订出更灵活可行的管理办法,通过各种措施,调动各级责任人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培育“收割服务经纪人”和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把更多的“收割服务经纪人”和农机合作组织纳入服务体系管理。此外,通过加强对各级站点责任人、“收割经纪人”、农机合作组织服务人员培训,强化各级站点的服务功能,使整个服务体系运行更加灵活、快捷。

3.2 强化信息平台增加信息服务内容及功能

在现有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基础上,加强信息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开拓新的服务内容及功能。打造桐乡市机收服务网站,把现有跨区作业收割机登记信息,通过电脑网络,细化信息传递功能,实现村级联络站与跨区作业收割组织“点”对“点”信息传递功能,做到在收割前就能确定大部分面积的收割意向。通过网络,实现收割信息电脑网络或手机短讯的直接报送传递,以加快信息传递效率。同时,增加一些如基本交通线路、加油站位置、天气预报等服务功能。

3.3 积极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加快服务市场化进程

上一篇:继发不孕下一篇:当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