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

2024-04-29

双低油菜(精选6篇)

篇1:双低油菜

加拿大双低油菜-卡诺拉(Canola))介绍

加拿大是世界油菜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其双低油菜产业发展是最成功的典范,加拿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油菜小国跃居成第二大油菜主产国,其产品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1974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保德•斯蒂芬森博士(Dr.Baldur Stefansson)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低芥酸和低硫甙的“双低油菜”品种,也产生了油菜名称的新术语--卡诺拉(Canola)。

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芥酸含量指标应低于2%以及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而加拿大现行的标准是:芥酸含量低于1%或0.5%以及硫甙含量低于18μmol/g,使油菜副产品菜籽饼成为优良的饲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油菜的经济价值。目前,加拿大油菜不仅实现了双低化,而且实现了优质高效产业化。双低油菜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种植业、油脂加工业、食品业、饲料工业、畜牧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双低油菜是盈利性和成长性好的朝阳产业,特别是生物技术在油菜品种技术改良上日益广泛,品种选育正向高含油、高蛋白、低芥酸和低硫甙发展。加拿大油菜生产主要分布在莎斯卡彻温、阿尔伯塔以及曼尼托巴等三省,其中莎斯卡彻温面积最大,占全国油菜面积40%-45%,全加拿大油菜平均产量只有1200kg/公顷。

一、坎劳勒(Canola)概述

1、双低油菜的最大特点是油酸含量高达61%(仅次于油酸含量75%的油橄榄);另一特点是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平均7%。油酸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是衡量食用油脂肪酸组成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认为双低油菜油是脂肪酸含量很合理的食用植物油。最近,加拿大规定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7%,油酸含量低于55%的油菜品种不能称为卡诺拉(Canola)。

2、传统的卡诺拉(Canola)不是转基因品种,但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已育成了转基因品种,如抗除草剂品种(HT)油菜。通过给卡诺拉(Canola)插入一个蛋白质片段,产生了抗除草性,但在加工成品油时,为了延长保质期,此种蛋白全部被分离出来,因而卡诺拉(Canola)成品油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目前加拿大80%的油菜种植户都采用此品种,田间杂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平均增产10%,并且节约了劳动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日本和美国是较早批准加拿大转基因卡诺拉(Canola)进口的国家,在当前执行的强制性转基因标识制度下,所有卡诺拉(Canola)成品油予以豁免。今年四月,中国现已批准进口加拿大的卡诺拉(Canola)成品油,并且认为它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但即将要执行产品强制性转基因标识制度。而澳大利亚和欧盟对此持谨慎态度,孟山都和拜尔公司都已登记了某个抗除草剂品种卡诺拉(Canola),并还在继续安全性检测验。

4、目前,加拿大提出了食用油菜油的脂肪酸改良目标是:1)进一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要求低于4%;

2)调整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2:1);3)进一步提高油酸含量,德国已从61%提高到80.4%;4)降低亚麻酸含量,使目前双低油菜含量从10%降至3%-4%。

二、加拿大卡诺拉(Canola)生产特点

1、播期较晚。加拿大油菜全部为春油菜,播期较晚,收获较早,所以单产相对较低,一般为5月上旬播种,8月低收获,全生育期为100-110天,但南部地区一般4月底播种。甘蓝型“双低”油菜B.napus L.起源中心在欧洲,具有生育期较长,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油菜产量会随播种期提早而上升,双低品种芥酸和硫甙含量呈下降趋势。

2、密度较大。加拿大油菜全部是直播,病害较少,所以密度较大,一般每公顷播种25kg,约11千万粒,种子发芽率为90%-95%,平均每平方米有苗140-160株。在此密度下,单株一次有效分枝多的6-7个,一般也有3-4个,油菜角果细长,每荚子粒20-30个。合理的群体结构,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质,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关系,使单位面积总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和千粒重达到较高水平,从而获得高产,每亩2-4万株都比较适宜。

3、不宜连作。不宜在种过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上种植,应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合理轮作,如可与春小麦等作物轮作,每2-4年轮种一次,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4、施肥要严把三关,对土壤进行养分测验,做到平衡施肥。建议在对N,P,K,S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施肥的同时,单独施用钼素或硼素以及钼素和硼素配合施用,不仅能提高双低油菜含油量,而且能降低双低品种的芥酸和硫甙含量;补施微量元素铜会对抗旱有一定作用。其中,硫肥施用量高。加拿大油菜区平均地力水平较高,所以使用的肥料种类和数量与我省有较大差别。一是硫作为主要肥料之一,有时需要量比磷还多,55%以上的地区需要施硫;二是当地土壤含硼,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施用任何硼肥;三是N/P、N/S的比例较大,也就是N的施用量较大,一般每公顷施氮110kg, N/S的比例为5:1,N/P的比例为7:1。

5、防治油菜病虫害的一个主要措施是要对油菜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油菜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和菜蛾幼虫,除了选用一定浓度配比的杀虫剂外,种子包衣技术能减缓油菜苗期病虫害侵害和促进迅速成长。加拿大70%的油菜种子都经过包衣处理。具体作法是将杀虫剂、杀霉菌剂与肥料按配方配比成一定浓度药液,均匀喷洒在油菜种子上,经均匀混合、干燥、过筛和包装而成。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不影响发芽率,降低农药残留。

6、机械收获。加拿大油菜全部采用机械收割,在油菜角果呈黄绿色时割倒,摆在田中后熟3星期,等全部桔黄色时再用联合收割机收获,这样大大降低了产量的损失。

三、加拿大双低油菜委员会(Canola Council)的作用。

目前,加拿大是世界商品油菜主要生产地之一,其中非盈利性双低油菜委员会的在市场、生产、科研、培训、公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全国“双低”油菜产业户之间的桥梁纽带。1990年启动的“双低油菜生产试验中心”项目,现已在加拿大建立了12试验示范点,使农场主、出口商、育种者、农资公司(农药、肥料)、加工商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油菜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开发了新型加工及其它用途油菜品种,加强了油菜籽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加拿大的油菜品种选育正向高含油、高产量、低芥酸和硫苷发展。⑴在食用油方面,把提高菜油油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含量为主攻方向,今后针对不同用途的食用油(煎炸、烹饪、奶油等),培育具有不同脂肪酸含量的品种;⑵在工业用油方面,根据不同要求培育成不同用途的专用品种,如用于塑料方面的高芥酸品种,用于制造高级化妆品的月桂酸品种等;⑶在畜、禽、渔饲料工业深加工方面,通过饼粕制取浓缩蛋白;⑷在精细化工产品的综合开发方面,提取利用油菜中所含的植酸、单宁、磷脂复合氨基酸等。

2、利用生物技术,积极开发并应用转基因油菜品种。通过转基因工程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然变异或杂交形成的油菜品种,由于转基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转基因作物能更好地防治病虫害,抵御干旱,提高产量及营养成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加拿大油菜90%是转基因品种,主要有抗除草剂、抗干旱、抗病虫害等品种,因此扩大了除草剂的应用面积,减少了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施用,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3、提高了品质,扩大了种植规模,进行专业化生产。加拿大农业劳动力只占全国人口的2%,平均每名油菜种植工种植750公顷油菜地。加拿大在商品籽的进出口价格方面,由于在油菜生产的各个环节(播种、除草、收获等)实行机械化作业,商品籽的出口价是人民币2.1-2.4元/公斤,高品质的卡诺拉(Canola)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拿大油菜的加工与开发。

1、油菜油的精加工与利用。加拿大的油籽基本上是通过先加工后出口,加工能力强,技术和设备十分先进。加工程序为:油菜籽分级去杂→加热温湿→磨碎→压榨→饼粉浸提→粗油加硫去杂→加漂白粉脱色→加碱脱脂→高温压榨出臭→成品包装。加工色拉油还需经过氢化处理,将色拉油加工成奶油、黄油、起酥油以及各种各样调味油,如调味汁、蒜黄油、橄榄油、植物牛油、健康食品油(不含其它物质等等)。

2、油菜饼粕的饲喂畜禽应用。对反刍动物来说,油粕的经济价值只相当于豆饼的68%,但营养价值却有豆饼的74%,对家禽而言油粕的利用率很高。油粕中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利用率也较高。油粕还富含矿物质、维生素E,对动物生长非常有利。昂贵的胆碱也正在被开发利用。

3、生物柴油的开发。加拿大正尝试利用过剩的菜子油生产生物柴油,采用植物油与甲醇或乙醇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和230℃-250℃进行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甲脂或乙脂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更加环保,使柴油车尾气有毒物质排放量仅为1/10,颗粒物质为20%,CO2和CO为10%。

让菜籽油引领万家厨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指出,双低菜籽油气味香醇,营养丰富,其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能呵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保护中老年人血管通畅。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具有抗衰老、抗突变,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省油菜生产已实现双低优质化,生产的菜籽油接近国际水平。

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多寡,是衡量食用油脂肪酸组成品质的重要指标。吸收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易使胆固醇升高,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大。双低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只有7%,是大豆油的1/2,是猪油、棕榈油的1/7—1/6。双低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

以“双低”油菜籽为原料的优质菜籽油,营养丰富,食味纯正,最具健康标准,因而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欧美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经常食用优质菜籽油,不仅有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改善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延缓衰老,而且还有利于血管、神经及大脑的发育,婴儿和青少年的益智健脑。加拿大、芬兰、瑞典、美国科学家研究证明,食用双低菜籽油人群的胆固醇含量,较常规饮食人群低15%-20%。

由于我省为冬油菜主产区,与世界油菜主要出口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比,菜籽集中上市期要提早3—5个月,全省常年有40%油菜籽和目前,加拿大每年消费以菜籽油为主的植物油达100万吨,而消费动物油只2.5万吨;美国人以前主要食用大豆油,很少食用菜籽油,近年,双低菜籽油在美国的消费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

不被我们认同的双低菜油,正在呵护欧美人的健康。

篇2:双低油菜

内容摘要:中国双低油菜的产品质量是限制中国油菜产业的瓶颈因素。本文以湖北油菜产业为例分析中国油菜加工企业及加工工艺的现状,并计算出在目前的加工技术条件下,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在加工利用领域中经济效益值的流失。由此,本文认为如能采取相应对策,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则应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双低油菜 加工 利用 经济效益流失

在研究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时,我们论证了加入WTO后,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得出随着市场准入空间的扩大,中国油菜产业在价格上不会受到严重冲击的结论。但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油菜产品品质正成为制约中国油菜产业竞争力的主要瓶颈因素。问题似乎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双低油菜生产的普及率不高,存在普通油菜和双低油菜混合种植现象;二是油菜加工利用水平不高。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即使中国油菜产业在价格上不受冲击,也不能保证其在品质上不吃亏。因此,提高中国双低油菜生产普及率和加工利用的水准,就成为提高中国油菜产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对湖北油菜产业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侧重于探讨中国油菜加工利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双低油菜加工现状

中国油菜加工企业概况

油菜加工龙头企业在油菜产业化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中国油菜加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加工工艺落后和加工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以湖北省为例,目前该省油脂加工企业约有5000余家,其中95%以上是小作坊式的乡镇村办加工企业,这些加工作坊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单一。如农胜粮油加工厂(以下简称“农胜”)就是其中一家,该企业雇有职工6人,油菜籽加工量只70吨,加工工艺主要是压榨,年生产时间大约只有4-5个月。在这5000余家油脂企业中,只有几家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但即使是这几家龙头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也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金量不高、产品单一且无精深加工等问题。如三月花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月花”)是湖北省的一家油脂加工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职工228人,年加工能力9万吨,实际加工量仅1.1万吨,占沙洋县油菜籽产量的14%,实际生产天数约200天,税后利润154.15万元(根据调查结果统计而得,下同),效益不佳。目前湖北省真正具有龙头效应的油脂加工企业只有一家——天颐公司,它是全国最大的收购和加工双低油菜籽的企业,也是全国唯——家专门从事双低菜籽加工经营的上市公司,年加工油菜籽达到30万吨。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天颐公司仍存在精深加工滞后、产品单一、龙头带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天颐公司与双低油菜产业化对龙头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中国双低油菜加工工艺现状

加工工艺是保证油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中国双低油菜加工工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加拿大CANOLA HARVEST股份公司与“三月花”和“农胜”为例做如下比较:CANOLA HARVEST股份公司对油菜籽的加工主要分为优质油脂和饼粕蛋白的制备、油的深加工和饼粕的饲用加工。其加工工艺程序是:油菜籽分级去杂——加湿加热——磨碎——压榨——饼粉浸提——粗油加硫去杂——加漂*粉脱色——加碱脱脂——高温高压除臭——成品包装

而“三月花”的产品主要是菜籽油、饼粕和油脚中的酸化油。其加工流程是:去杂——轧胚——压榨——浸出——水洗脱磷——加白土胶(脱胶、脱色、脱臭)——成品包装。饼粕通过脱毒后作为饲料出售。“农胜”的加工设备更为简陋,只能生产毛油,加工程序仅为加热——磨碎——压榨,饼粕的残油量非常高。

从上述比较中可看出,中国双低油菜加工工艺反映出技术含金量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但同时这种现状也隐含如下结论:中国双低油菜如能在加工阶段扩大企业规模、改进加工工艺,则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应有潜力巨大的增值空间。

中国双低油菜加工领域的经济效益流失现状

经济效益流失(特指双低油菜加工利用领域)是指油菜加工企业限于企业规模、加工技术等原因,而导致整个油菜产业增加值的流失。它既是当前产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损失,又是产业单位产品间接成本的虚增。同时也反映了产业经济效益挖掘的空间。因此,本文采用中国油菜籽产量数据,逐步计算其加工领域经济效益的流失价值,亦既油菜经济效益可以增大的空间潜力。

油菜籽按龙头加工大企业的出油率来计算,菜籽油可增加的经济价值

小作坊落后的加工技术导致的低出油率,是造成油菜加工领域经济效益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首先以菜籽油为例,按龙头加工大企业和加工作坊不同的出油率来计算油菜籽加工领域的经济效益流失价值。

油菜籽按国际先进工艺进行加工,菜籽油可增加的经济价值

考虑到大中型加工企业加工工艺与国外先进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因而本文进一步计算如按国际先进工艺进行加工,其能产生的经济增值。按国外先进企业加工技术加工,菜籽油产量又将增加57万吨,产值增加25亿元,增值率为14%。如果按照国外先进企业技术将油菜产业链开发到最精、最深、附加值最高境界,则油菜整体效益还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间。

饼粕按不同技术水平加工可增加的经济价值

双低菜籽饼粕是优质饲用蛋白的重要来源,且价格比豆粕低廉。它可以分摊油菜产品成本,减少经济效益的流失。但是油菜籽饼粕一般需脱毒后,与其他饲料进行合理搭配后才能作为高蛋白的饲料来源。中国油脂加工企业限于技术力量,对饼粕附加值的索取极为有限,饼粕的经济效益流失严重。

双低油菜利用现状及问题

双低油菜利用与双低油菜加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产过程。双低油菜加工是指对双低油菜籽采用压榨、浸出或其他方法获取油脂和饼粕的生产过程,其主要经济学根据在于根据消费来提供供给。而双低油菜利用则是采用高、精、尖技术对加工获得的油脂和饼粕进行深加工以获得各种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都高的油菜产品过程,它着重根据供给新品种来创造需求。

双低油菜主产品增值利用现状与问题

主产品利用现状及问题 油菜深加工品质量是占领中国油菜产品市场的关键。国外同行业先进的加工流程既保证油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要求,又提高了企业利润。而目前中国油菜龙加工头企业加工工艺只能生产菜籽毛油、二级菜籽油和色拉油,基本无精深加工产品,菜籽油增值率过低。如“三月花”主产品仅为二级菜籽油,其税后利润值在总税后利润中占81.7%,菜籽油工业增加值约为0.18元/公斤。限于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等原因,企业无法将油菜籽进行进一步深加工。而其余分散在各个乡镇的小加工作坊,只能生产毛油,谈不上对油菜籽利用。因此主产品应该可以实现的产值未能实现,增大了油菜产业的机会成本。

双低油菜副产品利用现状与问题 仍以上述两个规模不等的加工企业为例来阐述双低油菜副产品利用现状:“三月花”加工的副产品仅为脱毒饼粕和酸化油。饼粕税后利润值在总税后利润中占17.8%,工业增加值约为0.04元/公斤,增值率为2.4%。酸化油税后利润值在总税后利润中仅占0.4%,工业增加值约为0.001元/公斤,增值率仅为0.05%。除此之外企业对饼粕和不可食用油脂再无其他利用措施。与此同时,“农胜”没有能力对饼粕进行任何加工,饼粕只能卖给附近居民养鱼、种花和喂猪。

中国双低油菜副产品利用现状限制了油菜产业外部效应的挖掘空间。具体说来副产品利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副产品利用率极低,产业链条过短,饼粕和不可食用油脂(油脚)没有进入到下一生产链条中进行加工。企业生产成本高,在于没有被饼粕和油脚分摊。副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性和营养性要求。

中国双低油菜利用领域的经济效益流失现状

由于湖北双低油菜产业生产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国之首,因而对湖北油菜产品利用的分析可以大致推断出中国双低油菜的利用几乎处于零状态的结论,为进一步量化双低油菜在利用领域中的`流失值,本文将分步计算双低油菜主产品和副产品应实现的经济增值。

中国双低油菜主产品应实现的增值

中国双低油菜如果按国外先进技术加工, 可生产出菜籽油产量455万吨和实现产值200亿元, 如果企业进一步将其中70%的菜籽油进行深加工(仅按25%的增值率计算), 则油菜主产品产值将提高到235亿元, 比按中国油菜龙头加工企业加工技术水平加工增加产值60亿元, 增值率将提高到34%。如果考虑到其他高利润产品, 则中国双低油菜主产品可实现的增值率空间十分乐观。

中国双低油菜副产品应实现的增值

如果中国油菜加工企业按国外先进技术加工, 可生产出饼粕产量626万吨和实现产值68亿元。如果将其中60% 来替代进口豆粕,按豆粕和菜粕每吨差价500元计算,每年就可节约进口成本约19亿元,仅这一项相当于中国饼粕产值增加22.38亿元(与按龙头企业加工技术水平进行加工获得的产值比较), 增值率38%,这既解决了菜籽饼的加工增值问题, 又避免了大量进口国外饲料来解决国内饲料供求缺口问题,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双低油菜经济效益的对策

培植龙头企业,打造精品名牌。中国菜籽油加工企业规模小,多而分散,加工工艺和流程难以控制油菜产品质量,油菜产品的精深加工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引导部分加工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的小企业走破产、兼并、联合之路,重点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加工企业,打造精品名牌,提高效益,实现双低油菜多元化加工的规模化和集团化。

提升企业加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油菜产品增值率。中国油菜加工企业技术滞后,产品增值率过低,这种现状已严重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此,企业应以健康、偏好为重点,提升加工利用技术,提高油菜产品增值率。

应充分利用WTO中的有关政策,逐步提高油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入WTO后,中国油菜产业的前途还有待于博弈。为推动双低油菜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WTO中的“绿箱政策”,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在进出口贸易策略上,油菜行业在失去国家高保护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把用于价格和直接补贴的财力投入转移到“绿色”政策的合法名目之下,如引进外国先进的榨油技术和工艺及油菜籽的深加工技术,以此提升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准,以此提高油菜产品竞争力。

参考资料:

1.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吴淑珍,加拿大双低油菜的生产、加工与利用,作物研究[J],(4)

3.杨经泽、王新发,湖北省的油菜生产优势及双低油菜产业化,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1998

4.段志红、伍昌胜,加快油菜品种双低化,推进油菜产业发展,湖北农业科学[J],1998

篇3:双低油菜栽培技术

1 土地选择

适宜油菜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广泛, 但以泥沙土、淤泥土、黑砂土、黄绵土为宜, 双辽市服先镇、向阳乡、永加乡等最为合适。风化石 (俗称包土) 不宜种植[1]。

2 优良品种推广

为提高菜籽、菜薹的产量和质量, 要选择纯度高的双低油菜品种。菜薹的品质取决于硫甙的含量, 硫甙含量低, 菜薹脆甜可口, 口味纯正;硫甙含量高, 菜薹苦涩[2]。双辽地区华油杂14、18号口感好, 品质优, 抗倒性、分枝特性强, 产量高, 适宜作推广品种。

3 培育壮苗

选择排灌方便、土质好、地势平坦的地块作苗床。为培育壮苗, 整地时施用有机肥, 油菜栽培过程中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不仅可以提高地力, 还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为矮化油菜, 减小叶柄、茎段长度, 在油菜秧苗三叶期, 用14%多效唑525~675 g/hm2对水675 g/hm2喷施, 可使苗高降低14.9%, 茎段缩短49.8%, 叶色深绿, 根颈粗、叶绿素、叶片厚含量分别增加11.6%、52.0%、19.0%, 移栽时秧苗折伤少, 栽后活棵提早2~3 d, 植株抗寒力增强, 冻害减轻。施多效唑525、675 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174、225 g/hm2。

4 栽植密度

为使油菜达到“一菜两用”, 栽植密度要适宜。因此, 要根据油菜籽产量、摘薹量科学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油菜摘薹量、油菜籽产量越高, 栽植密度越大[3]。一般中等肥力的田块栽植株行距为20 cm×40 cm;上等肥力的田块栽植株行距为20 cm×44 cm, 并实行错穴双株等距移栽, 达21万~24万株/hm2的低氮高密植技术要求。移栽时清除高脚苗、曲颈苗、病虫苗和纤弱苗, 边栽边施定根肥水, 保证大田全苗。等行双株栽种时必须把双苗分开移栽, 株与株之间间距10~15 cm, 不能苗挨苗, 否则会引起倒伏, 影响产量。

5 田间管理

双低油菜应根据不同油菜品种生育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在不同生育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来调整和满足油菜对养分、水分、空气、温度等生育条件的要求, 使其向优质、高产、稳产的方向发展[4,5]。冬油菜越冬期应达到冬发壮苗、稳长活熟的要求, 即油菜临近越冬前应长出总叶14~15片叶 (包括落叶和绿叶) , 绿叶8~10片, 叶色深绿不发红, 叶绿略带紫, 根系发达, 根颈粗1.0~1.5 cm, 叶面积系数在2左右。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及病毒病是双辽市油菜的主要病虫害。近年雨水多、光照少, 加之近期出现早春寒流, 这些气象条件极易造成田间积水, 导致油菜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瘦弱、徒长, 给油菜生长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也给病虫害带来可乘之机[6]。据相关部门近期田间调查结果显示, 油菜菌核病有所发生, 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蚜虫也有少量发生, 防治好蚜虫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部分油菜的霜霉病发生也较重。花期是油菜最易感病的时期。低温、多雨水、少光照的天气十分有利于病虫发生, 务必高度重视, 适时做好防治工作。加强田间管理, 抢晴天清沟排水, 改善田间生长环境, 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和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摘除油菜黄叶、病叶, 并带出田外深埋。

7 适时收获

当油菜薹高25~35 cm即可摘薹, 摘薹15~20 cm, 留10cm的腋芽, 以使菜薹鲜嫩可口, 菜籽产量高, 每株平均达到5个以上的一次分枝。油菜籽产量比未摘薹的油菜不减产乃至略增产[7]。

参考文献

[1]吴安平, 殷少华, 熊飞, 等.双低优质油菜育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78, 80.

[2]吴安平, 夏起昕, 殷少华, 等.双低优质油菜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初探[J].作物杂志, 2010 (4) :119-121.

[3]邢后银, 戴惠学, 陈学兵, 等.丘陵地区超甜玉米.油菜.菜心差异发展栽培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4) :1026, 1028.

[4]郑小东, 陈体员.双低油菜浙油18及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2) :124-125.

[5]刘桂菜, 陈利慧, 梅雪华, 等.油菜新品种浙油75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S1) :278-279.

[6]许陆嫣, 郑华萍, 张华.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9”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上海农业科技, 2009 (5) :76.

篇4:“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63-02

在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的同时,油菜生产要立足主攻单产,提高种植效益。在生产技术方面,要继续推广应用以“秋发,冬壮,春稳,活熟”为中心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并提高技术到位率。

1 播种及育苗管理

1.1 精细整地 苗好一半收,土壤是基础。育苗移栽油菜,培育出壮苗,精细整地是关键措施。育苗地要选择肥沃,靠近水源的砂性土壤。地选好后,要深耕耙透,耙匀。然后开沟做畦,畦沟,围沟要沟相通。畦面要求平整,表土疏松细碎,水气协调,为出苗迅速,苗全,苗齐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1.2 施足肥料 育苗地要结合耕整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kg,45%复合肥50~80kg(或尿素30kg、氯化钾2.5kg、过磷酸钙50kg)、硼0.5kg,全层均匀施入土中。

1.3 品种选择 “双低”油菜品种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抗寒性强,抗倒能力强。宜选用秦油Ⅱ,中双Ⅱ,核优46等。

1.4 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是力争早栽,早管,促秋发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育苗时间9月初至9月上中旬,秧龄在30~35d之间。移栽密度以1.0~1.2万株左右/667m2为宜。直播油菜的适应期较长,从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不过,随着时间推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1.5 培育壮苗 在稀播、匀播的基础上,每m2留苗100~150株。同时用多效唑等生化制剂控制旺苗,使之墩实粗壮,提高抗寒能力。

1.6 早管促早发 大田要施足基肥,注重肥料的平衡施用;移栽时墒情要好,如遇干旱,应带水移栽或灌溉后再栽。活棵后即加强中耕、除草。

2 冬前化控,壮苗越冬

2.1 冬前化控 油菜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由于播期早,移栽早,施肥量大,冬前生长量大,冬季易发生冻害。因此冬前要做好化控工作。通过控旺促壮,控上促下,达到提高地上抗冻能力和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一般每667m2可用15%多效唑60~80g兑水进行喷施。生长过旺的田块用量可增至80~100g喷施。

2.2 壮苗越冬 除了早施苗肥,中耕除草外,还要及时做好培土护根工作。增强保暖抗寒能力,使其壮苗安全越冬。

3 合理施肥,促进生长发育

3.1 油菜的需肥特点(1)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生产100kg菜籽,约需消耗氮10.5kg、磷3.5kg,钾9.6kg,三者比例为1∶04∶1。如果要生产150kg/667m2菜籽则需要施氮15.3kg、磷素5.3kg、钾素14.4kg。三要素施量少,产量低。(2)油菜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如苗期至蕾期吸收氮45%,磷50%、钾43%;蕾期至终花期,吸收氮50%、磷41%、钾40;终花期至成熟,吸收氮5%、磷9%、钾17%。(3)油菜对硼肥敏感。尤其是甘蓝型油菜不可缺硼,否则,造成“花而不实”,不仅籽粒变小,造成减产,而且含油量低,影响产量和质量。(4)油菜生长需要硫肥。在油菜的茎叶中含有较多的硫,生产50kg油菜籽,需要纯硫1.3~1.5kg。(5)油菜不能偏施氮肥。氮肥过多,如磷肥钾肥不足,不但易引起病虫危害,而且菜籽含油量降低。

3.2 油菜籽合理施肥 根据油菜生产需肥标准和特点,合理施用方法是:(1)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速缓效结合。如甘蓝型油菜每667m2应施土杂肥5 000~6 000kg,过磷酸钙40~60kg,碳铵60~80kg,硼肥0.25~0.3kg。(2)勤施苗肥。移栽活棵后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施碳铵10~15kg。11月中下旬继续追施苗肥,每667m2施碳铵10kg左右,以加速叶片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确保壮苗越冬。(3)酌施腊肥。腊肥有冬肥春用,增温保墒,改良土壤之作用。每667m2可施塘泥或土杂肥2 000kg左右。(4)巧施薹肥。甘蓝型油菜,在花薹期每667m2追施硫酸铵10~12.5kg,以满足油菜生长期对硫的需求。

4 抓好“五防”,活熟到老

4.1 防渍害 油菜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如遇大暴雨或连阴雨,田间积水,易造成烂根,倒伏,要及时清沟沥水,排涝,严防渍害发生。

4.2 防病害 (1)如果发现油菜盛花期植株感染病毒病和菌核病,在病株达1%时进行喷药治疗,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800倍液,喷药量为75~110kg/667m2,每隔7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2)初花期若发现油菜植株感染霜霉病,应及时使用75%的多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并与该病发生初期进行喷雾防治。隔7d左右再喷1次,连喷2~3次。

4.3 防虫害 (1)如果发现油菜中有菜青虫出现,应立刻用80%的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75%,敌百虫晶体1 000~1 5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下午4:00以后或早上露水干后为宜。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应在雨停间隙进行。喷药时以叶面充分湿润为宜。(2)蚜虫主要危害油菜嫩叶背面和顶端,刺吸汁液,使受害部位变黄卷缩,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枯死,对油菜产量危害极大。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

4.4 防倒伏 油菜后期倒伏一般为茎倒,在籽粒为灌浆结束,如遇大风暴雨,造成田间积水,使茎秆倒伏,造成减产。防倒伏方法,立足沟渠高质量全面配合,及时清沟沥水,保水畅通,做到雨过田干。

4.5 防早衰 早衰一般减产5%~10%。防治方法,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2次肥药混喷,防病与防衰结合,确保油菜秆青籽黄,活熟到老。

5 适时收获

篇5:双低油菜

浙油18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引入文成县作稻板免耕直播栽培,结果表现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耐寒,抗病抗倒力较强.栽培技术为机械开沟,适时播种,间苗定苗,加强肥水管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作 者:郑小东 刘小丽 金再欣 吴克军 作者单位:郑小东,刘小丽,金再欣(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浙江文成,325300)

吴克军(浙江省文成县富岙乡农技站,浙江文成,325300)

篇6:双低油菜

纵观,全行业销售低焦油品牌卷烟88.6万箱,年销量25亿支(5万箱)以上的仅有上烟集团的“红双喜”、“中南海”、吉林烟草工业的“长白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与其它传统烤烟型品牌相比,无论是品牌规格数量,还是总体销量,都距完成2015年低焦油品牌规划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到2011年,据相关数据显示,仅第一季度,低焦油卷烟销量就已达到86.9万箱,接近全年的销量,低焦油卷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销量、结构以及品牌规格数量均快速增长。

2011年,低焦油卷烟销量实现“开门红”,快速增长的数字让行业倍受鼓舞,也需要更为理性地看待。

首先,2011年以来,低焦油卷烟销量较之于之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与及之前,行业低焦油卷烟销量进行的对比。,低焦油卷烟的合计销量虽然增长超过20%,但总量规模不足百万箱,市场份额只有1.89%。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自起,低焦油卷烟的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长,销售收入仅61.59亿元,已达到120.34亿元,增幅近100%。,低焦油卷烟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低焦油卷烟发展趋势迅猛,低基数、快增长现象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调焦”的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依据《卷烟》国家标准的规定,盒标焦油量(5-10)mg/支的卷烟其实测焦油量和盒标焦油量可以有2mg/支的允差,实测在10mg以下的就可以标8mg。而这一部分卷烟也都统计在低焦油卷烟之列。

对此,加快低焦油品牌成长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卷烟上水平”,行业还面临着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不均衡快变化——低焦油卷烟品牌分布格局

一项的资料显示:“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低焦油卷烟的销量分析可以发现,经济较发达地区对于低焦油卷烟的消费能力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焦油含量8毫克/支以下的卷烟销量占地区卷烟总销量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大连、福建等地区焦油含量≤8毫克/支的卷烟销量已经占到当地总销量的2%以上,浙江、江苏等地区低焦油卷烟销量比例也在1%以上,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对低焦油卷烟的接受能力、购买倾向比其他地区高,他们对于低焦油卷烟的认识和对卷烟品质的诉求已经逐渐发生了转变……”

目前,低焦油卷烟在国内市场呈现分布不均衡,其中表现在区域间、企业间和品牌间都存在不均衡。究其原因,地方差异、企业规模、品牌结构等都是造成不均衡格局的原因。

从不同区域看,低焦油卷烟发展北方比较快,南方相对慢。东北三省一市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左右,而东北地区的卷烟总销量在300多万箱;加上北京等地,北方地区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远高于其卷烟总销量在全国的份额。南方方面,福建销量最多,达到11万箱。2011年一季度这种区域格局虽有改变,但是基本状况没有变。

从企业或品牌规模来看,小企业小品牌发展快,大企业大品牌发展相对较慢。中烟实业的企业体量相对较小,有两个企业及“长白山”和“兰州”两个品牌低焦油卷烟销量位居前列。及2011年一季度低焦油卷烟产销量较大的有上烟集团、福建中烟、川渝中烟等企业和“红双喜”、“中南海”、“七匹狼”、“娇子”等品牌。

从品牌结构来看,低焦油卷烟中端品牌整体表现较好,高端品牌在2011年一季度有明显突破。低焦油卷烟品牌主要在中低端,如“中南海”、“都宝”等。但是2011年由中端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明显,低焦油一类烟的比重大幅提升,一些高端品牌快速反应大步跨入低焦油阵营,“黄鹤楼”低焦油卷烟销量由全年的不足1万箱激增至2011年一季度的17.9万箱,“芙蓉王”没有低焦产品,2011年一季度销量1.1万箱,“利群”全年低焦产品销量不足0.67万箱,2011年一季度销量0.74万箱。

总体来说,行业低焦油卷烟发展在区域间、企业间和品牌间都存在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将给行业低焦油卷烟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多样性多元化——低焦油卷烟发展特点

我国烟草企业一直把减害降焦作为烟草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以培育重点骨干品牌为核心,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突出中式卷烟风格特色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和集成,研究了一系列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的降焦综合技术,并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制定了有序的中长期低焦油产品发展战略。在低焦油卷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第一是区域性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例如,上烟集团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几款低焦油卷烟新产品,其中8毫克特醇“红双喜”的烤烟型卷烟,在大幅度降低焦油的同时,吸味口感依然十分出色。目前,上烟集团卷烟产品的平均焦油含量已经下降到了12.36毫克/支,所有产品规格中属于低焦油产品的比例一直在攀升。

第二,从技术路线看,灵活多样,有直接降焦的,有开发低焦油新规格的。

第三,市场营销策略方面,有的是精耕细作,有的是作为品牌的整体战略,有的品牌是

经营多年,如“中南海”、“红双喜”、“七匹狼(蓝)”等,有的是近几年异军突起,像“长白山”、“娇子”等品牌等。

第四,互动性效应。目前低焦油卷烟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个品牌和某个区域呈现一种工商之间整体联动的效应,本土的品牌在当地都会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北京有了“中南海”和“长白山”,所以北京市场的低焦油卷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4%;上海有了“红双喜”,上海去年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占9.6%;吉林有了“长白山”,去年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达到了8.0%。这几个省市都是因为有了自己当地的低焦油卷烟品牌,所以低焦油卷烟在当地市场占的份额也比较大。

我国烟草行业在卷烟降焦课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全球来看,行业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在降低卷烟焦油含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烤烟型卷烟为主体的消费习惯,而该类卷烟的配方本身就具有高焦油和香气浓度较高的特性,因此,卷烟焦油量的大幅度降低,无疑将导致烟味偏淡且香气不足,使消费者难以接受。因而在降低卷烟焦油量后,如何保持卷烟的香气、体现卷烟的吸味满足感,将是企业在低焦油卷烟,特别是在低焦油中式烤烟型卷烟开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低焦油卷烟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所在。

低焦油卷烟能否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市场瓶颈,进行更深入的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走出具有中式卷烟特色的降焦之路,将是未来低焦油卷烟发展的关键。

“双低”技术面面观

从田间地头的一粒种子,到人们指尖燃尽飘落的烟灰,虽然是小小的一支烟,但却要经历烟叶、烟丝、卷烟等多种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烟叶栽培、工艺配方、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

在中式卷烟迈向“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道路上,虽然降焦理论各不相同,方式多种多样,技术各有千秋,但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减害,提升中式卷烟的安全性,为消费者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烟草育种

当一支烟还是实验室里的一粒种子的时候,它的化学性质就已经确定。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烟叶,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各不相同,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也不同。如果说烟叶是卷烟生产的基础,那么在育种环节降低烟叶有害成分则是卷烟减害降焦的基础。,国家局发布《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将烟草基因组计划列为重大专项之一。

在烟草育种方面,云南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达成意向,计划联合组建一个分子实验室,利用分子技术针对各种有害成分来改变烟叶的遗传性状,进而培育出低危害、低焦油、高香气、高品质的烟草品种,正是实验室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薄片

当烟叶进入工业生产环节,烟草薄片是卷烟配方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烟草薄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废物利用、降耗增效,更在于它还是卷烟减害降焦、提升卷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在卷烟配方中掺用部分烟草薄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烟叶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卷烟焦油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完全用烟草薄片制成的卷烟,其焦油释放量仅为10mg/支左右,比普通烟丝制成的卷烟低60%左右。如果在配方中掺用20%的烟草薄片,可以使卷烟焦油量及有害物质含量下降10%左右。目前国际上销量较大的几个卷烟品牌中,烟草薄片的应用量已超过20%,有的甚至达35%。

在烟草薄片的几项生产技术中,以造纸法生产的薄片效果最为明显。比如广西中烟的“真龙”品牌能够成为“高香低焦”卷烟,生物薄片功不可没。

——滤嘴

在卷烟材料发展的历史上,滤嘴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它的出现顺应了控烟运动的发展形势,也使得选择性地减少或去除卷烟中的有害成分成为可能。

随着中式卷烟品类构建与创新的不断突破,滤嘴在解决减害降焦与保持吸味的矛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品类的构建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滤嘴新技术、新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它们在中式卷烟减害降焦、品类构建和创新中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娇子”就借力于“四川省卷烟减害降焦重点实验室”,从一开始就聚焦于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专注这一领域已有二十余年。

——卷烟纸

除了烟用丝束,卷烟纸是行业推进减害降焦、提升卷烟安全水平的又一重要材料。卷烟纸不仅能直接影响卷烟产品的质量,而且其燃烧性和透气度也是影响烟气焦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燃烧性好的卷烟纸可增大烟支的静燃率,使烟支充分燃烧,减少抽吸口数。透气度大的卷烟纸增大了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的向外扩散和一定的空气稀释,每口焦油量也随之减少。所以,恰当地选择卷烟纸是降低烟气焦油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以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国际100(hts)”为例,该产品采用了多项高新技术:首创活性炭涂层成型纸,高效过滤烟气杂质;bio-tek生物减害技术的应用则使“红塔山国际100(hts)”降焦效果同比提升25%,优于欧盟市场准入标准;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ty-2卷烟纸,减少了烟气中一氧化碳的递送量,有效降低卷烟纸对自然烟草本香的影响等等。

——自由基减害技术

过去,烟草行业一直将烟草减害的重点放在卷烟降焦上,但降低焦油与满足消费者吸烟生理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看法认为选择性地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才是烟草减害的正确出路。特别是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气相自由基的研究工作。

在此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卷烟品牌是上烟集团北京卷烟厂的“中南海”。1989年,北京卷烟厂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攻关,历时6年,方才破解了自由基清除的密码。并成功推出8mg低自由基、低焦油卷烟规格。

——香精香料添加

卷烟减害降焦不可避免地要损失卷烟的部分香气质和香气量,易使口味失去原有的风格,这就需要通过加入另外的香料进行部分弥补,加香的作用之一是在降低卷烟危害的同时,弥补香气的损失,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比如湖北中烟在神农架林区建立天然本草中草药种植基地,从神农香菊等具有止咳、化痰、生津功效的中草药中,研制成150余种本草提取液,添加到1916、漫天游、雅香等产品中,同时致力于降焦增香型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焦油低至8毫克、5毫克、3毫克的产品储备,1毫克低焦技术也已取得重大突破,抢占中式卷烟减害降焦的制高点,减少吸烟对于人体的危害。

——特色添加

除了香精香料添加之外,还有一些品牌采取了其他成分添加的方式来减害,比如江西中烟的“金圣”通过中草药添加来减害;山东中烟的“泰山”品牌则是添加了茶叶成分;上烟集团的“中南海”则是通过自由基技术的添加来减害。

低焦低害“红双喜”

从烟草育种到薄片、香精香料的添加……,各卷烟工业企业和低焦品牌的减害原理各不相同,减害技术各有千秋,但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减害,提升中式卷烟的安全性。而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低焦油卷烟的上烟集团,他们的减害理念和技术手段无疑尤为值得人们关注。

一直以来,在减害降焦方面,上烟集团都坚持“讲得清、测得出、降得下、控得住”——即:降害原理讲得清,有害成分测得出、降得下,降害效果控得住。

上烟集团并不局限于单一减害技术的运用,而是注重在降焦同时,充分保持“红双喜“卷烟的产品风格及其丰满的香气,致力于卷烟配方、料香设计、物理降焦综合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上烟集团这些综合技术手段应用的杰出体现无疑就是“红双喜”。

——先进的降焦手段

据专业机构的研究证明,卷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主要来自焦油,焦油是卷烟烟丝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是由多种烃类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能给有效降低卷烟的危害性,国际上一般也是以卷烟中的焦油含量高低来评价卷烟的安全性。

而焦油是从何而产生的呢?源头就来自于烟叶,研究表明,烟叶燃吸时的焦油产生量与卷烟燃吸时的烟气焦油释出量密切相关。不同地区出产的烟叶所含焦油量是不同的,如果工业企业在卷烟配方中使用焦油量较低的烤烟烟叶原料,可以降低卷烟焦油量,从而提高卷烟安全性。

由此可见,面对烟草行业低焦低害的发展趋势,从源头上选择焦油含量较低的烟叶无疑是一条比较明智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对于上烟集团来说并不轻松,上海不产烟叶,这是上烟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瓶颈,但这反过来却让上烟集团在原料选择上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上海烟草的技术人员在全国各烟叶产区寻找优质烟叶拓宽原料的使用范围,选择与烤烟配伍性好、香气足、香气量大、生理满足感强的烟叶原料,并关注该类烟叶的种植、调制质量,建立烟叶基地,保证烟叶长期、稳定的供应。

除了精细选择烟叶、从源头上降低焦油含量之外,上海烟草的技术人员在配方技术中率先使用造纸法再造烟叶,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对改善烟草化学成分、降焦、降耗有良好的作用,是降低卷烟原始焦油释放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早在1949年,美国的雷诺公司就已经在所生产的卷烟中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成为国际上最早使用此项技术的卷烟企业。目前,在国际上,造纸法再造烟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世界上几个销量最大的卷烟品牌中,再造烟叶的平均掺配量超过20%,而“万宝路”卷烟再造烟叶的比重甚至已经达到了30%左右。

上烟集团是国内造纸法再造烟叶使用最早、最多的企业之一,早在1998年就率先开发造纸法再造烟叶技术,并成为卷烟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造纸法再造烟叶通过改进烟组配方,能够在保持香气的前提下有效地降焦,成为目前比较可行的道路。率先采用造纸法再造烟叶对产品进行改造的8毫克/支的“红双喜”品牌,刚一出世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这个做法的可行性。

在利用造纸法再造烟叶之外,上烟集团还在积极研究与应用香精香料技术。

伴随着焦油量的降低,烟味会变淡、香气会减弱,卷烟产品会失去原有风格,这可以从某些畅销品牌的系列低焦油产品推出受阻得到验证。如何在焦油量降低之后保持卷烟的香气和吸味不变,这对于致力于打造“高香气、低危害”的中式卷烟来说,无疑是一道很大的难题。因此,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增进和提高烟气浓度和香味,在目前情况下,只能借助于香精香料技术。

什么是中式卷烟的香精香料技术?加香加料就是在烟草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根据产品风格要求、叶组配方结构,选用各式各样的添加剂,平衡叶组的化学成份,衬托烟草香气,使产品更具特色。卷烟加香加料不仅能够改善卷烟的香气、吸味等品质因素,还有保润、保湿、防霉以及增强烟叶的加工性能等作用;也是提升产品技术防范能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领域。

国家局副局长张保振就曾经说过,发展中式卷烟需要加强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卷烟企业和品牌都在积极研究与应用香精香料技术,比如上烟集团和“红双喜”品牌。

上烟集团通过实施卷烟料香技术的专项研究,通过料香配方设计、调配等技术应用,解决了降焦和吸味矛盾;同时在就组建成立了“上海牡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从事烟用香精香料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其相关领域内的咨询服务,其产品直销上海卷烟厂,属上烟集团烟用香精、香料的唯一直供单位,并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定为烟用香精香料首批定点供应单位。

上烟集团在加香加料等创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较好地解决了降焦与吸味之间的矛盾,比如8毫克“红双喜”虽然焦油含量比原来17毫克“红双喜”大幅下降,但烟草本香仍然较为丰满投法,感官质量依然相当出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产销量年年翻番。

——独特的品牌精神

上海手表、海鸥照相机、永久自行车、中华牙膏、白猫洗洁精、上海药皂、百雀羚、美加净、海鸥洗发膏、六神花露水、大白兔奶糖、光明啤酒,这是一串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它曾经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吃穿行的各个方面,但是这由不同领域的产品组成的一串名字又有他的一个共同属性——上海制造。

上海滩,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各路英豪枭雄怀揣各自的梦想,汇聚于这片梦幻的土地,在风云际会中寻找自己的梦想。

当我们回顾新中国的六十载工业时,有两个地标不得不提:东北和上海。老重工业基地东北从经济层面包围了新中国的经济,上海则凭借良好的轻工业基础和国家赋予它的使命,在那个物资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为全国人民生产名牌日用品,包括零食、牙膏、衣鞋、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上海,就没有那个时代的生活品质和时尚。

除了上述产品以外,上海的卷烟产品也是中国烟草的骄傲。他们出品的“中华”牌卷烟之所以能赢得“国烟”的美誉,关键是“中华”牌卷烟的吸味纯净,质量上乘,富有清香之气。除了“中华”之外,“红双喜”品牌也是上海烟草的经典品牌,同时它是中国低焦卷烟当仁不让的王牌。

1959年南洋烟草公司上海制造厂转业,“红双喜”牌卷烟正式归上海卷烟二厂生产。1993年,由原上海市烟草公司所属企业改制组建的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挂牌成立,“红双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前期基础上,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继续致力于“红双喜”低焦油卷烟产品的研发。1977年,11mg低焦油“红双喜”面市,成为全国第一款低焦油烤烟型卷烟。这款卷烟产品一经上市,便大受欢迎。1999年,“红双喜”(特醇8mg)亮相上海,创了中式烤烟的焦油含量新低。

焦油降低、品质不变。8mg“红双喜”在质量上保持原有“红双喜”品牌风格和香气特征,香气更细腻,吸味更醇厚。这也是“上海制造”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上海制造”的精神也同样传递给了上海烟草,那就是——做精做强。“开德国车,抽上海烟”,这句挂在消费者嘴边的话语也正是“上海制造”精神的折射。

很多人认为,8mg“红双喜”问世之后能够稳步的发展是因为它采用优质原料,在大幅度降低焦油的同时,吸味口感依然十分出色,精心设计,工艺精良,在质量上保持原有“红双喜“品牌风格和香气特征,香气更细腻,吸味更醇厚。但是这其中另一个关键的因素是8mg“红双喜“的价值或者说性价比。

从开发伊始,上海烟草就致力于研究性价比更高的低焦产品来回报消费者,8毫克“红双喜”也一直定位于1美元的卷烟,符合大众消费的趋势。在低焦成为中国烟草发展趋势的当下,上海烟草也把“红双喜”卷烟放在10元以内的价位,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低危害产品,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上一篇: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感悟心得下一篇:南开大学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