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2024-05-07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精选十篇)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1

在2000年以前,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将给企业带来成本上升和经营环境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企业界普遍对应对气候变化持消极观望和反对态度。在2000年以后,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蓝图的提出, 企业界开始采取积极的态度, 着手制定有关应对的措施, 深入研究和挖掘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气候变化带来了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 所有的企业都将面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管制政策对企业经营环境和成本结构带来的影响。按照对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的不同, 这些风险可归结为以下六类:

气候风险。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气温上升后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恶劣天气条件等自然灾害或自然变迁, 不可避免地带来设施损害和工程延期等一系列衍生后果, 运输业、农业、采掘业和保险业等密切相关行业的企业经营将受到巨大威胁。

管制风险, 也称为政策风险。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所制定的各种管制政策、法律法规和税收等措施。这些管制政策与法规对企业的经营内容、生产标准和服务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场风险。由于减排管制的实行, 消费者的需求也会逐渐转向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 因此企业要不断推出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 以适应未来低碳社会和低碳消费的到来。如果不能及时做出调整, 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所淘汰的风险。

竞争风险。排放管制、碳市场和碳价格的形成, 改变了能源成本和产品成本, 原有的竞争均衡将被打破, 企业将面临着新的竞争态势, 竞争风险也变得更大。

投资和金融的风险。由于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金融机构将增加对气候因素的评估和对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评估, 对企业资产的评估也会考虑其中碳资产和碳负债的评估, 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产价值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企业声誉和品牌的风险。随着全球和广大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共识, 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如果不能树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象, 不能积极参与到国际或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 给公众造成高消耗、高排放的消极印象, 将给企业的声誉和品牌造成巨大的损失。

必须指出的是, 企业所属行业及其所处的地理区域不同, 其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也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企业, 面对的气候变化和减排所带来风险也各不相同, 对于诸如石油、煤炭、电力等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行业, 以及汽车、金属和交通运输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企业, 所面临的风险更为显著而紧迫。

商业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内部运营机制或结合外部组织环境因素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而碳排放交易制度和碳市场也为企业达成减排目标和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两条可选择的途径——通过创新实现企业的减排目标, 或通过补偿达到相关政策的要求。创新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绝对数量, 并实现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碳减排。创新与补偿的最大区别在于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补偿不改变企业的现有生产和业务结构, 而是采用其他企业拥有的减排潜力或开发的减排技术。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达到减排目标的创新与补偿措施可以选择在企业经营的某些环节和范围来进行, 这些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垂直延伸;水平拓展。

结合企业可采取的手段和策略覆盖的范围, 可以得出企业应对商业策略的六种基本类型。企业内部创新策略, 指企业通过对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 或者对经营活动的管理进行改进和提高, 以实现减排和低碳化经营的策略。供应链创新策略, 指通过对企业产品和供应链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 进行技术和工艺改进, 实现产品或服务从采购到使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中减排的策略。突破性创新策略, 也叫新产品/新市场整合创新策略, 这一创新策略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全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和向低碳经营转变的战略。内部补偿策略, 是指企业通过内部不同地点、不同领域的业务分支机构, 进行碳排放额内部转让和补偿的策略。供应链补偿策略, 是指为规避在企业内部进行排放限制, 而将高排放的经营活动转移到供应链的其他节点, 或者使其供应链能更有效地实现减排的策略。外部补偿策略, 是指企业采取与供应链外部的企业合作, 通过购买碳排放配额或其他抵消方式 (如CDM或JI机制) 进行碳排放交易, 实现企业达成减排目标的策略。

以上六种商业策略只是企业应对策略的基本模型, 企业往往会在企业经营的多个环节和范围内综合运用创新和补偿的措施, 将以上六种基本应对策略进行组合和综合运用, 形成一些复杂的商业应对策略。

纵向组合:以创新或者补偿涵盖所有组织范围的组合策略。当企业受到碳排放控制时, 企业可以采取一种全面覆盖所有组织范围的全面策略来达到企业减排的目标。

横向组合:结合运用创新与补偿的组合策略。创新策略和补偿策略各有利弊, 创新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的低碳技术和低碳生产能力,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未来竞争力, 但创新策略在某些领域或某些企业中的减排成本较高。而反之, 补偿策略往往能够弥补创新策略的不足, 在短期内就可以及时完成企业的减排目标, 而且对于某些企业补充策略往往意味着更低的成本。

碳中和策略。根据碳基金公司的解释, 碳中和是指采用购买一定数量的抵消额度或通过综合运用实际减排和排放额抵消手段达到实现企业产品、企业经营活动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环节碳排放量的完全抵消, 即零排放。碳中和策略已经成为国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商业策略发展趋势之一。

对企业成本和竞争力的影响

补偿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在尽量减少对企业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下, 以最低成本达成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补偿策略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要来自成本的上升, 采取补偿策略需要企业投入资金购买温室气体排放的额度, 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

总体上看, 补偿策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成本上升造成的, 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补偿策略将成本控制到最低, 就更能够获得对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策略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和工艺的改进, 研发新产品和进入新市场, 使企业获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业务领域往往能够得到发展,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因此创新策略对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更加显著。

商业策略选择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暂时还不用承担强制减排的义务, 因此, 中国企业将获得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可充分进行调整和准备。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的策略重点应当是加强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放在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管理能力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转换上。从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分析, 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策略更适合中国企业的目标, 中国企业应构建以创新策略为主, 补偿策略为辅助的策略组合。

在创新应对策略中, 首先在技术路径上应当重点考虑采用技术增强型转变模式, 依靠多条技术途径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方式,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逐步升级达成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标。其次, 要大力进行突破性创新, 发展低碳能源、电力汽车、节能建筑技术等面向未来的全新技术, 为赢得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2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纠纷应对策略

(作者:乐音果律师 上海骏丰律师事务所)

作为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被告,通常是毫无预兆和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收到法院的传票、民事起诉状、帐号财产被冻结查封的民事裁定书,诉讼请求经常高达百万,还有停止侵权的诉讼请求,因此被告若为规模不大、对所诉商业秘密依赖过高或经济并不宽裕的企业,一个案子的胜败甚至直接关系企业的存亡。

如何应对这突然而至的商业秘密诉讼?

与其他普通民事诉讼纠纷一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纠纷如何应对,取决于原告的诉讼方向和思路,应诉之前,被告要慎重分析原告的诉讼思路,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应诉方案。

【临阵不乱】

作为被告企业或个人不必过于紧张,要认识到原告起诉到法院,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必须要立案,并向被告发送传票等法律文书。但是法院立案并不代表法院对其诉讼请求已经初步认可,立案仅代表原告的起诉仅具备了可以受理的形式要件,至于原告是否会胜诉,仍要经过开庭审理后判决,也不排除原告是恶意诉讼,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如果企业或个人完全没有侵权的恶意,也没有实施所诉的侵权行为,从常理上就能得出不会侵权的结论,则原告的诉讼胜诉的可能性则更低。如果企业或个人确实存在所诉侵权行为,那么,只要应对得当,也会将败诉的损失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分析原告诉讼思路】

作为商业秘密诉讼的原告代理律师,通常接案后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调查取证,证据保全。

一般来说,涉及经营秘密的,比如客户名单,取证的方向是被告正在来往的客户情况、和跳槽人员的社保、税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材料和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等。涉及技术秘密的,比如设计图纸,取证的方向是设计图纸的秘密性、原被告图纸的一致性和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等,涉及损失赔偿的,原告还要搜集原告实际损失的证据或被告因此获利的证据。

2、立案时诉讼保全。

诉讼保全是知识产权诉讼经常用到的手段,原告运用诉讼保全的目的不完全是保证判决的履行,有时是为了要挟被告妥协,通常企业的资金都比较紧张,突然将企业的资金冻结,有些企业则不战自败,以支付巨额赔偿金换取资金的周转。对于诉讼保全的启动,法院是被动执行的,也就是说只要原告方提出申请且提供了担保,法院必须采取保全措施。

3、提起巨额赔偿和停止侵权诉讼请求。

因为如果侵权成立,那么涉及赔偿的计算通常有几种,一是按原告的损失,二是按被告的得利,如果都不能证明,那么三是由法院酌定。对前两种的举证,原告通常是不自信的,有时还是寄希望于法院的酌定。原告常常有这样的心理,诉得越多法院酌定的就越多,所以经常知识产权的诉讼有上百万的赔偿请求。

停止侵权的诉讼请求对于那些对涉诉秘密过于依赖的企业也很致命,原告通常也借助这

个而索求更多的赔偿或干脆转化为技术转让合同收取转让费。

4、力争胜诉。

从举证的角度来说,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原告的胜诉难度大于被告,原告的承担的举证责任多而具体,原告需要举证的基本事实有:所涉秘密具有秘密性、保密性和价值性;被告所用秘密与原告商业秘密的一致性或实质相同;被告用非法手段获取原告的商业秘密或非法使用披露;原告因此造成的损失或被告因此而获得的利益数额。

5、诉讼调解。

这个要看诉讼的目的,有些企业诉讼的目的就是要赚一点转让费或赔偿费,迫于举证难度,如法院调解通常也能接受。有些企业虽然自知商业秘密侵权不成立,为了打击报复跳槽者,利用官方的关系,以行政或刑事的手段给被告方施压,以获取调解赔偿,这个就很无耻了,被告应早咨询律师,以便把握尺度,有理有据有力的予以反击。

【被告制定应对方案】

诉讼如战争,不仅要知彼知己而且要因敌制胜。

针对原告上述诉讼思路,被告逐一应对。

1、针对原告的调查取证及证据保全。

因为原告的调查取证和证据保全,通常发生在起诉之前,被告毫无防备,因此被告应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中提前防范和规避法律风险。

a、企业建立严密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从日常安保、网络安全、员工的保密教育、商业秘密接触范围限制、档案管理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加强防范。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自有的商业秘密,还可以让企图混入企业取证的原告方或调查公司无从下手。但是这样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工商、公安等行政司法机关可以强制检查、搜查和保存证据。因此还应进一步防范。

b、员工入职审查。

实践中,企业商业秘密纠纷主要是来自于跳槽人员的携带。那么入职的时候,企业如果想避免使用涉及商业秘密侵权的技术或信息,应注意对员工的审查,避免事后纠纷麻烦。但是实践中,一个携带着珍贵的客户信息或技术资料的员工,企业是求之若渴的,以此拒绝员工不太现实,除非企业不需要。如果,让员工承诺其技术或信息不侵权,并签下保证书,可以转移风险给员工,但是似乎不够仁义。那么企业应当对使用侵权的商业秘密存在的法律风险有清楚的认识,并要预判一旦涉案的后果和代价,做出取舍。笔者作为律师当然不支持企业违法行为,笔者曾代理过一个案子,本来对取证不抱希望,后来证据保全时,竟然在被告公司的办公桌上找到侵权的有着原告签名印章的设计图纸,被告不仅犯了违法的错,还犯了愚蠢的错。

c、保存研发证据或反向工程的证据。

反向工程抗辩是被告重要的抗辩理由之一,即如果一项技术,被告可以通过反向工程的方式取得,则其取得是合法的,不构成侵权。但是,被告方必须意识到,并不是可以用反向工程取得的技术,就一定不构成侵权。怎么理解?笔者看过这样的判决,尽管被告主张原告的技术可以通过反向工程取得,但被告无证据证明其实施过反向工程,被告对其取得的原告的技术,不能证明其合法的来源,因此认定构成侵权。因此,被告在实施反向工程时,应保存有效的证据,证人、记录、数据、录音录像等,以防不测。

d、注意法庭技巧。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自认的事实,原告是无需举证的。这点,专业的律师做的比较好,没有诉讼经验的被告,有时败诉于在法庭上的一句不恰当的自认。

2、针对原告立案时的诉讼保全。

比如原告诉被告及跳槽员工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这个案子,可能会存在三个判决结果:

a、不构成侵权,驳回诉讼请求;

b、构成侵权,法院酌定判决赔偿20万(酌定数额视案情而定),停止侵权;

c、构成侵权,判定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即赔偿100万,停止侵权。

通常,a和b的可能性最大,c的可能性最小。但是原告起诉时,申请财产保全是按诉讼请求来申请的,那么保全冻结的资金为100万。如果最终判决后,判决结果是a或b,那么原告申请冻结被告100万的资金就涉及侵权了。理论上来说,被告有权就此造成的损失向原告方索赔,但实践中鲜有案例。为什么呢?这仍然涉及举证的问题,怎么证明被告企业因原告错误保全造成的损失,这些损失是否有因果关系?仍然处于举证困难的困境。

但是被告应有所准备,比如,被告企业与客户已经签约,被告企业应付款的时候,原告申请法院查封了被告的帐号,导致被告付款不能而违约,客户因此索赔,被告赔偿后所支付的赔偿金或违约金,理论上可以视为原告错误查封给被告造成的经济损失。同理类推,只要被告精心搜集证据,完全可以反击原告的恶意诉讼查封。被告可以在收到查封裁定时,书面向原告警告和明示其错误查封可能会承担的赔偿责任,庭审时亦可强调要求解封或降低冻结金额,判决后即可启动维权程序。

3、针对原告提起的巨额赔偿和停止侵权诉讼请求。

如上所述,原告的巨额赔偿请求是有水分的,但是会给被告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个也是为什么原告商业秘密律师的律师费要低于被告商业秘密律师的律师费的原因,是因为原被告的心理状态不同,被告律师是受命于危乱之际,原告律师是明知赔不了那么多不好意思收太多。

但是,如果原告能保全了被告的账册,或能准确证明被告侵权得利的,诉讼请求的赔偿金额是有可能会支持的。所以被告仍应积极应对,去瓦解原告的进攻。

原告停止侵权的诉讼请求,对于过于依赖所涉的商业秘密的企业,可能是灭门之灾。因为一旦败诉,则不能再适用该项技术或客户信息,如果企业没有其他的运营模式,只能关门。被告除了在诉讼中极力争取胜诉外,在企业管理中也应有全局意识,对某一渠道或技术不能过于依赖。如果别无他路,与原告谈判技术转让或许可也不失为权宜之计。

4、诉讼中力争胜诉。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的诉讼和取证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技术活,需要经验和法律理论的扎实。我们可以从原告容易败诉的方面来寻找被告的胜诉的机会。

【原告败于商业秘密的定性】原本不属商业秘密的却以商业秘密的案由起诉以至于败诉。我曾代理过一个案件,原告方是一网络公司,其一掌握其网站运作的员工跳槽至另一网络公司,根据保密协议,网站的结构、运行模式、版式和模版属公司的商业秘密,员工不得泄漏,但员工跳槽后新公司网站与原告网站实质性相同。然后原告代理律师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法庭上笔者指出,尽管保密协议中把网站的结构、运行模式、版式和模版约定原告公司的商业秘密,但是该信息无秘密性,任何人点击网址即可轻松获取,不属商业秘密性质。后来原告自然败诉。其实原告完全可以以侵犯著作权或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但是坚持以商业秘密的案由起诉败诉是必然的。当然这个是一个比较容易辨别的案例,有些案件更为复杂。有的企业把一些搜集来的技术当宝一样藏着,或者有些技术毫无秘密性,有些技术虽自行研发且有价值但是公司却没有采取保密措施,等等,这些都会让技术或信息失去商业秘密的性质,或者这些技术原本就不是秘密,无论企业如何保密也不会改变它的性质,以商业

秘密起诉自然会败诉,但是这样的诉讼却屡见不鲜。企业应有专业知识产权律师在日常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管理、鉴别和优化。

【原告败于未提交商业秘密的载体】根据法律规定,商业秘密权利人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商业秘密的载体。实践中因未提交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败诉或放弃保护的有各种原因,有的是疏忽认为现有证据已经包含;有的是担心二次泄漏。关于商业秘密在诉讼过程中的二次泄漏的防范确实是一难题,有的原告干脆就放弃了提供商业秘密的载体,以防被告通过诉讼再次获取更多的信息,根据诉讼法,证据要经过双方的质证才能作为的认定事实的依据,而在认定是否构成侵权的过程中必然要比对双方的信息或技术是否相同或实质相同,而这种比对有必然造成对方获取己方的商业秘密,这个是个难题,程序制度尚待完善,在庭审中应谨慎避免。

【原告败于商业秘密鉴定】 商业秘密鉴定是对所诉商业秘密的内容是否具有非公知性和同一性由专家进行鉴定,如上所述非公知性鉴定是对系争信息技术是否属于秘密,或者是否为相关公众所知由专家进行鉴定,而同一性鉴定是对原被告所持系争信息技术内容是否一致或实质性相同,这些鉴别有些是可以经法庭质证后法庭可以认定,而有些因过于专业则有赖于专家出具鉴定意见。如同很多专利诉讼中,专利被最终确认为无效一样,很多所谓的商业秘密因经鉴定不具备商业秘密的构成要素而不以商业秘密来保护,原告自然会败诉。

【原告无法提供被告侵权行为的证据】或者说原告无证据证明被告是否采用不正当手段。在实践中,商业秘密民事侵权案件一般是按:接触+相似—合法来源 的侵权推定规则来认定是否构成侵权,作为原告方需对被告采取的不正当手段进行举证。实践中这个是有难度的,因为谁都不会光明正大的干坏事,或者干坏事还故意留下些证据。但是原告对被告接触过商业秘密举证还是难度不大的,比如曾经有过合作洽谈或原告技术人员直接跳槽到被告等,均可视为被告接触的证据,或足以证明有很高的盖然性。那么作为被告,证明自己无辜最有力的方法是证明该信息技术有合法的来源,比如来源于技术贸易、知识产权投资、反向工程等合法行为。

等等,如上所述,在一个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被告或被告的代理律师,很难在各个环节做到完美,而对方不完美的地方,就是被告要进攻反击的方向。

5、诉讼调解

被告如何应对诉讼调解,取决于案件本身,被告及代理律师应对案件的判决结果有个尽可能客观的预判,结合一旦败诉后的结果,应诉之前就应有个灵活可操作的调解方案,原则是调解的方案应优于判决结果,否则毫无意义。如果是迫于帐号被冻结而妥协调解,企业则很容易吃闷亏,如此不如想想提供新的担保或另行筹资运转,或干脆反击其错误的保全查封。

【结束语】

商业秘密诉讼中,对商业秘密侵权赔偿的计算也是争议的焦点,但是各案各有不同,笔者将另文阐述,本文不再赘述。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诉讼,除懂得必要的技术知识外,诉讼的经验和技巧有时起决定性作用,我国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及诉讼程序并不完善,而专注这方面的律师也少之又少,致使原告维权难度倍增。但是作为被告来说,这些恰好给被告带来更多的胜诉机会。若被告确实实施了侵权,而原告因上述因素而败诉,这个就是法制之不幸了。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3

近年来,银企双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逐,推动了票据融资业务的迅速发展,自从2009年银行间交易协会推出集合票据融资方式以来,众多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短期融资难的问题,但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压力十分明显。在商业银行利润来源中,中间业务是紧随资本业务、负债业务之后的重要盈利手段,随着国内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商业银行一味靠存贷差的利息差空间逐渐减少,此时低成本的票据融资业务已成为目前众多商业银行不错的选择,但随之产生的票据融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需要研究其风险防范。

一、我国票据融资的现状与种类

我国自从1999年扩大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范围以来,票据融资规模日益扩大,速度也很快,以2012年为例,全国金融机构共承兑商业汇票16.2万亿元人民币,至2012年12月底,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总额达7.9万亿元人民币。由于国家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因而,很多商业银行都把票据融资看成是一块利润丰厚的大蛋糕,不断创新票据融资的方式,截止到2012年末,全国共发行集合票据36支,主要涉及现代农业、高科技制造业、生物工程等行业,票据融资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另外,由于票据融资具有高收益率的特点,又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其参与主体日趋多样化,从原来的票据签发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成为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各类财务公司,包括政府也在票据融资业务中广泛介入。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牵头人,应该为发行票据做好宣传工作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尽可能地给予一些配套优惠政策,对保证金给予补贴,事后对获得票据融资的企业进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道德风险的发生。目前我国票据融资已呈现出形式多样化的局面,总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类型。

(一)票据贴现

众多中小企业利用票据融资,主要是当企业现金不足时,将已承兑过的远期票据按照一定的协议转让给银行,银行根据票据所载金额扣除贴现息后将金额付给企业,银行在获得票据贴现业务手续费及利息收入的同时,中小企业同时也获得了即期的资金周转。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净款=票面金额-贴现息

贴现息=票面金额×贴现天数/365×贴现率

以一张票面金额为100万元,100天后到期的远期承兑汇票为例,如果此时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为5%,中小企业为了提前获得资金融通,可以将该汇票向银行提出贴现申请,银行通过计算可以得到6个月的贴现息为:100万×100/365×5%=13699元,扣除贴现息后企业能提前获得资金为:100万-13699=98.6301万元。这种将“死钱”变成“活钱”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二)票据质押融资

通过票据质押取得贷款,按我国《担保法》、《物权法》和《票据法》的规定,只要是合格的票据均可以进行质押获得贷款。由于《票据法》中规定,票据具有无因性的特点,票据持有者不必通知前手,在票据到期时,就可以行使票据权利要求债务人付款。其融资模式可以根据《票据法》中的规定,通过背书进行质押,其额度、期限等内容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实力等综合因素来衡量。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拥有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更是代表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很多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都愿意接受中小企业的票据质押,相对来讲,其手续费及利率相对较高。通过签订质押合同,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比票据面额更高的资金额度,对于急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讲,是一种操作简便、容易实现质权的方式。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票据融资

这种方式主要以由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信用评级机构一起对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评级,由受托机构在债券市场对该种资产发行远期票据,企业在短期内就可有大量资金注入,投资方到期获得回报。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领先的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在这种优良的环境下加大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我国专利法也规定,专利、发明创造和外观设计可以获得国家的保护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专利为例,2012年华为以4231个排名首位,之后依次分别是中兴通讯、中石油、鸿富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深圳)、松下、索尼、腾讯、联想、三星电子和通用电器,国内企业发明专利逐年提升。在欧美发达国家,凭借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强大支撑,这种以专利等方式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已经非常普遍,其具有违约率低、流动性强等的优点,深受众多欧美企业的欢迎,目前,我国也逐渐具备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条件,未来这种新型的票据融资方式会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重要手段。

二、票据融资的风险

(一)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产生的诈骗风险

票据业务给中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企业瞄准了商业银行审查过程中不够仔细严谨的漏洞,个别工作人员出于私心利用银行制度上的漏洞,勾结不法分子联合作案骗取银行金钱。以2010年轰动全国的齐鲁银行“12.06”案件为例,银行工作人员就是利用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与案件主犯刘某勾结,通过伪造金融票据多次骗取资金,并通过伪造的手续和企业印鉴,以目标存款为担保,办理等额的第三方存单进行质押贷款,从银行套取贷款用于投资,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共骗取银行资金达101.3亿元人民币,刘某的行为也构成贷款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诈骗罪,四罪分别判处无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虽经多方努力追回大部分资金,但仍有至少20亿元无法查明下落,齐鲁银行显然是这次案件的最大受害者,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洗钱等行为的融资性风险

由于目前在票据融资过程中,通常使用纸质交易,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进行洗钱等诈骗行为。主要表现为:无真实贸易背景、无效合同、超合同金额或期限签发和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重复使用或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办理贴现和质押业务。2011年5月,发生在上海的一起非法银行承兑汇票洗钱行为引起了金融业界的重视,李某通过商业银行使用纸质交易的漏洞,使用伪造的增值税发票和汇票,开立超过实际合同金额近10倍的数目向银行要求承兑,由于两家银行身处异地,银行为了占有市场份额,对李某提供的票据审查不严格,最终导致近200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

(三)民间票据融资的不规范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因为票据融资的便利性,再加上确实有利可图,一些民间机构包括个人纷纷加入到票据融资的队伍中来,这不仅扰乱了票据融资的正常秩序,更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2013年初临近春节,一些个人想借承兑汇票赚点钱过年,江苏省无锡市的张先生把100万元高利借出,但没想到借款人用于抵押的承兑汇票是假的,最终张先生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白白损失100万元,还要配合公安机关一起抓捕犯罪分子。由于民间票据融资的程序没有象商业银行一样规范化,因此,在交易管理时有很多的风险,更多时候是朋友介绍等方式进行,民间票据融资的存在对商业银行正常的票据经营业务是个不小的冲击,同时也会使国内票据市场毫无秩序。

(四)信用评级机构不发达

强大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保障,但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信用程度不高的状况,企业信用评级通常可以分为3A、2A、A、3B、2B、B、3C、2C、C三 等九级。我国目前信用评级机构从实力上来看显然无法与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国际知名的机构相比,大部分都是地方性的,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有大公国际、联合资信、远东资信和中国诚信,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相当有限。银行在判断一些中小企业信用级别时更多的是查看账户往来情况等基本信息,从专业性的角度看无法全方位的对企业做出判断,于是一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采用非法手段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从而为票据融资创造良好的信用额度。以联化科技公司2011年发行的债券为例,评级机构给出的信用等级为2A级,最终为该企业获得了2.6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很明显,这是利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不发达而得到虚高的信用级别,最终由于该企业经营不善,无法达成最初募集资金时承诺的投资回报率,给银行和投资者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票据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内部管理

对票据融资的风险防范,制度是保障,防止类似齐鲁银行利用内部管理不完善诈骗上百亿元人民币的特大金融案件再次发生。首先,商业银行应建立相互制约、责权明确的现代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仅要对票据融资事前、事中进行反复核对,对于从事票据融资业务的银行经办人员实行一人办理、另一人确认、部门经理签字的程序,一旦遇到金额特别巨大的票据,需由分管行领导确认方可办理,而且在事后还要进行监督检查,抽查已经发生过的票据融资案例;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大赛,交流在平时票据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通过相互间对票据融资的理解,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作为年底考核的主要依据,不断提高员工加强能力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二)推广使用电子票据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使用票据鉴别仪器已经成为众多银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票据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弥补在运送过程中的时间和风险,另外,由于现代网络的普及,密押和印鉴可以取代人工签名,推广使用电子票据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未来需要完善的是逐步提高电子票据防伪技术,防止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密押和印鉴实施票据诈骗,并逐步实现票据业务自动化处理,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向企业推荐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实现银行与企业的信息共享,改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也可以利用这种系统实现对企业的集中管理,用电子化的方式完成对票据融资的审核、办理及事后的实时监控,改善监管手段,减少票据诈骗案件的发生,最终实现票据网络的全国统一。

(三)完善民间票据融资的规范性

随着票据融资业务参与主体的扩大,特别是民间资本大胆地投入进来,“堵”不如“疏”,可以借鉴美国金融市场的经验,规定如果民间资本参与票据融资,应对相应的利率、手续费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为了减少给正常的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人民银行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要求参与票据融资的个人向商业银行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和保证金,从而与商业银行共同分享利益所得,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另外,应完善现行的票据法内容,对于非法参与票据融资的个人加大惩罚力度,商业银行可以在账户上冻结其资金,并通过全国联网列为黑名单,减少其在未来票据业务方面的优惠,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快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篇4

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要求资本、商品和服务必须冲破国界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流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通过真实、公允和可比的会计信息对市场交易进行决策, 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按照国际通行惯例, 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必须要遵循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要求。因此,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与海外上市不仅面临着国际资本市场的考验和要求, 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其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

近年来, 为了和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的会计准则修订和颁布明显加快, 但是会计准则体系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仍显薄弱, 加上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无论从理论深度上还是从包含的内容上对会计实务都缺乏应有的指导作用。有鉴于此, 我国应当完善基本会计准则, 提高其对会计理论问题的阐述, 加强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指导性。同时应积极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的经验和内容, 在相似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实务中使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保持一致, 提高会计准则的深度和可操作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 使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接近, 这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

2006年2月15日,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 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从此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新会计准则由1项发挥基本财务框架概念作用的《基本准则》和37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1项首次采用新会计准则时与旧会计准则进行实务衔接的《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组成。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新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 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平等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企业的广泛建立和长远发展。正式出台的39项新会计准则中, 与商业银行有关的主要有4项, 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在这些准则中, 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分类、公允价值的运用、衍生工具的确认、资产减值的计提等提出了新的会计理念和计价处理方法, 并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约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 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国际化的主要难点

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和采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不仅是国家对外开放, 长期发展的制度要求, 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自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国际化还存在诸多难点。

(一) 体制与制度方面的难点

近几年, 国有商业银行在拓展业务、防范风险、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纵观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现状, 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如任其蔓延和发展, 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战略在基层机构和网点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进而影响整个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这些误区, 尽管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统一法人意识不强, 容易滋生本位主义思想。总行与分行之间、分行与支行之间、支行与支行之间整体联动意识、上下形成整体合力的能力与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2.经营不计成本, 成本核算意识不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与其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不相适应。3.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内部资源紧缺和浪费现象并存, 资源配置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瓶颈”。

(二) 管理理念与手段方面的障碍

近年来, 各国有商业银行围绕两个转变, 强化管理, 有效遏制了粗放经营行为, 树立了良好的集约经营、规范经营形象。但在市场营销、客户资源管理、经营决策和内控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粗放经营的痕迹, 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 国外银行对投资类业务和交易类业务有明确的区分, 投资类业务纳入银行账户管理, 交易类业务纳入交易账户管理;在业务收入的划分上, 投资类业务带来投资利息收益, 交易类业务带来手续费收入, 也有明确的界限。而国内银行对投资和交易业务的管理较为薄弱。按银监会的要求, 国内银行自2005年3月起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 但目前多数银行面临从业务管理到具体操作的一系列问题, 远未形成完善的做法。

(三) 在数据支持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差距

数据加工是信息披露的基础工作, 但国内银行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以“经验”为导向的管理方式, 对数据加工尚未有足够的重视。目前, 多数国内银行在数据管理上尚存在很多症结, 总结起来,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障碍:1.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转变思想观念, 真正意识到信息对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未认识到运用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是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强化管理、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缺乏增强决策信息化的紧迫感。2.对实施管理信息化工作还缺乏总体规划, 各部门信息系统重复建设、资源分散、交互不畅。3.银行信息传导机制还存在着信息渠道单调、信息传递不规范、信息可利用程度低的问题。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应对策略

(一) 监管部门应该与商业银行加强交流,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系统性风险、道德性风险等多个方面的风险。这就要求银行监管部门从实际出发, 密切关注商业银行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进程, 关注可能引发的风险, 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对话, 通过交流和沟通, 制定切合实际的监管政策, 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政策支持,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二) 商业银行应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防范道德风险

面对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的现实状况, 公允价值很难直接获取, 短期内仍然需要依赖银行内部的模型使用估值技术来确定。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研发能正确测算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工具和科学的内部评估模型, 客观地反映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同时, 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健全权限控制与转授权制度, 重点抓好业务控制制度建设, 对信贷、票据贴现、信用证、保证等表内表外业务, 建立完善的内部制约监督与风险防范制度。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测机制, 特别加强对财务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网络风险、清算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研究, 对银行经营的总体风险和单项风险进行及时评估, 增强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各司其职, 相互制衡, 相互协调, 有效地制约不正当操纵行为和投机行为。

(三) 统一商业银行内各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 完成全行MIS基础平台的构建

统一全行各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是构筑我国商业银行MIS系统的第一步。首先, 应在充分论证现有业务及应用系统的基础上, 规范全行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标准;其次, 尽快统一全行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 使不同信息系统中相同的数据定义一致, 减少某些共用数据信息的不一致性, 增加这些数据在各子系统间的共享程度;再次, 在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基础上建立共用的中央资料库, 该公共库应集中已建成的各子系统中已经明确数据标准的共用数据, 如客户基本信息 (包括完整的客户地址档案、第三方资料等客户的基本属性) 、业务经营统计数据、外部宏观经济金融信息等, 各部门相关人员可根据权限随时随地使用此类信息。总之, 为适应银行国际化的需要, 我们在发展本国会计规范方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 需要权衡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协调程度和进度上的利弊得失, 从而更加有效地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

(四) 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培训工作

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对相关准则的熟悉程度。因此, 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会计核算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 也给各层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带来挑战。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金融市场的操作人员以及基层从业人员等多层次的人员培训, 重点加强有关金融工具准则的理解和实际运用等方面的培训, 使各个层次的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精髓, 领会新会计准则的实质, 尽量缩短从旧会计制度向新会计准则的过渡期。

(五) 积极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公允价值的确定依赖于完善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新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外部条件, 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也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因此我们应加快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强化市场运行机制, 优化制度环境, 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 商业银行通过深入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 推动金融衍生工具广泛应用, 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 构建和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参与国际竞争, 必须在会计制度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 为商业银行的会计国际化提供了契机。但是, 要尽快实现会计准则的转变, 我国商业银行还面临不少难点, 需要在管理理念、经营体制、运行机制、技术手段和培训内容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会计准则,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书玲, 王文奎.试论商业银行实行贷款定价的基本要素.江苏商论, 2004 (1) .

[2]吴华茵.对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的探讨.北方经贸, 2007 (10) .

[3]钟靖华.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国际会计准则转换的难点与对策.时代金融, 2007 (9) .

[4]谢慰琦.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银行业的对策探讨.福建金融, 2007 (6) .

[5]王习武, 彭南汀.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及其发展.金融会计, 2004 (7) .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5

【小D导语】

近日美国司法部以网络间谍盗取商业秘密为由刑事起诉五名我国军人,并引发我国政府采取实质措施予以抗议和反击。此次引起我国政府如此强烈反应的直接原因是被刑事起诉的为我国军人。

事实上,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有大量针对中国公民个人和企业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事起诉。例如,2014年3月,美国旧金山的一个联邦陪审团认定Liu Yuanxuan盗取商业秘密,构成经济间谍罪,我国某钢铁集团被牵涉到该案中。陪审团认定被告从某美国公司盗取有关氯化法钛白粉的商业秘密,并将该等商业秘密销售给了我国某钢铁集团,该案认定的被告犯罪行为追溯了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此外,近年来也不断出现美国企业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在美国法院民事起诉我国公民和企业或者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337调查,给我国企业开拓和经营美国市场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一、中国公民和企业在美国商业秘密涉案情况

(一)刑事案件

1996年,美国制定了《美国商业间谍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其中将侵犯商业秘密作为犯罪行为予以规定,刑事责任除处以高达一千万美元的高罚金外,还可处以最高长达十五年之监禁。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Louis J.Freeh就该法制定在众议院作证时一再强调,保护商业秘密是为了维护美国之利益,为了保护美国产业发展。Freeh局长作证时指出,冷战后,世界各国之竞争已从单纯的武力竞争进一步扩大为商业及工业实力竞争,有关高科技的保护也攸关国家的安全,因而有必要通过刑事手段打击外国政府、公司或个人企图以不法手段窃取美国企业的商业秘密。

自1996年开始,大量中国公民和企业在美国被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被刑事起诉或者牵涉进这类案件。美国法院审理的第一起经济间谍案件,被告波音公司工程师钟东蕃,涉嫌盗窃30多万页太空技术秘密给中国企业,判处15年徒刑。其他涉及中国公民和企业的重大案件包括:

(1)2010 年10月,前陶氏益农公司研究员Kexue Huang因向中国提供与种子相关的技术秘密而被判处七年以上监禁;

(2)2010年11月,前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Xiangdong Yu因将福特技术秘密资料提交给中国企业而被判处六年监禁;

(3)2012年1月,前赛诺菲-安万特药剂师Yuan Li因向一家中国化学品公司的美国分公司出售了赛诺菲-安万特的商业秘密而被判刑;

(4)2012年8月,前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Hanjuan Jin因向一家中国企业提供摩托罗拉技术秘密而被判刑;

(5)2012年11月,前通用汽车工程师Shanshan Du和其丈夫Yu Qin因向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混合动力技术秘密而被判刑;

(6)2013年华锐风电被牵扯进美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也引起广泛关注。在华锐风电案中,华锐风电美国子公司及其两名中国高管被指控因窃取美国AMSC公司的技术秘密而构成犯罪,目前此案正在审理过程中。

(二)民事事件

美国(主要是美国企业)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民事案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美国法院起诉中国企业侵犯商业秘密,寻求赔偿和禁令;二是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以下简称ITC)提起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调查一旦认定侵犯美国商业秘密,中国企业生产的涉案产品将不得进入美国市场。

据我们观察,近年来,中国企业因商业秘密侵权而被诉至美国法院的案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且频频出现重大的案件。中国企业因商业秘密侵权而被诉的主要案件有摩托罗拉诉华为案(案号为1:2008cv05427),范罗士诉新誉(案号为

1:2012cv10273),IMAX诉环球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案号为2:2013cv04640),Manitowoc诉三一重工(案号为1:2013cv00677)。这些原告提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获得禁令,禁止使用涉诉商业秘密;第二获得损害赔偿。以最近我们代理的厦门某企业在加州中区法院传感器商业秘密侵权案(案号为 SACV 13-0239)为例,美国企业以非常初步的证据在美国法院申请临时禁令后,对该厦门企业的全球经营进行限制。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中国巨幕”也被Imax在美国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

在美国ITC的商业秘密337调查中,2008年以来共有8起,但其中有5起涉及到中国大陆的企业(2件电子壁炉合并审理计算为1案),超过了一半。在这5起涉及到中国大陆企业的商业秘密337调查中,我们代理了天瑞铸钢车轮案(案号337-TA-655)、华奇橡胶树脂案(案号337-TA-849)和新誉碎纸机案(案号337-TA-863),超过一半。

针对中国大陆企业的商业秘密337调查案件在这两三年爆发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在2011年对天瑞案做出的上诉裁决确定了ITC对发生在美国之外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拥有管辖权先例。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之内,美国或者一些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可能会以商业秘密侵权为由在ITC发起更多针对中国大陆企业的337调查。

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败诉的结果是失去涉案产品的美国市场。例如,2011年,美国双星公司(Twin-Star International Inc.and TS Investment Holdings, LLC)向ITC申请就电子壁炉及其组件、同类产品等发起针对深圳市瑞莱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等的337调查。美国双星公司在申请书中指控深圳市瑞莱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甲先生曾为双星公司在华子公司的雇员,受雇期间接触了美国双星公司的商业秘密,包括客户名单、电子壁炉的生产工艺、供应商名单等。甲先生与美国双星公司在华子公司签署了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但在2010年,甲先生成立了深圳市瑞莱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其掌握的美国双星公司的商业秘密,生产电子壁炉产品出口美国直接与美国双星公司竞争。该案因深圳市瑞莱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应诉后但放弃实质应诉而被缺席裁决侵犯商业秘密成立,其产品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二、中国企业大量牵涉进美国商业秘密案的原因分析

首先,中国企业大量牵涉美国商业秘密案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企业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企业大量牵涉进美国商业秘密案件是因为中国企业在美国(甚至是全球)市场与美国企业形成了直接竞争,并且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取得或者正在取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美国企业过去和现在在美国市场及全球市场利用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赚取了高额利润。但我国通过几十年的持续大规模高等教育,加大研发投入,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批价值很高的自主知识产权,当中国企业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在美国甚至是全球市场打破美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后,必然引起美国企业的强力反击。

其次,近年来中国企业涉美商业秘密案件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企业希望利用主场优势打压中国企业。(1)美国陪审团与法官对中国企业存在偏见。美国政府通过大量的宣传,妖魔化中国企业,在美国内营造了一种中国企业侵犯其商业秘密的氛围。因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诉讼由美国普通民众组成的陪审团审理,美国的这种氛围使得美国陪审团(事实上美国法官也不例外)对中国企业有着强烈的偏见,从我们经验来看,中国企业要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取得商业秘密胜诉障碍重重。去年我们代理的江苏新誉涉及碎纸机技术的美国商业秘密案获得无成本和解,算是在美商业秘密案件中应诉效果较好的案例。(2)复杂长期的美国民事诉讼程序可以拖跨中国企业。美国民事诉讼复杂冗长,应诉美国民事诉讼成本非常高,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3)中国企业不断经营美国市场后使得美国裁决执行成为可能。现在大量企业因在美国开拓或者经营市场的需求,在美国已经分支机构以及大量财产,一旦美国法院作出不利中国企业的判决,中国企业在美财产就会被执行。这就解决了美国判决至今无法在中国境内获得承认和执行这一难题,客观上导致更多企业在美国提起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诉讼。

最后,中国企业涉诉美国商业秘密案件的潜在原因在于中国企业未充分防范在美国被起诉的风险。有些中国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研发记录;或者在聘用技术人员时,未充分考虑被人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的风险,事先做好风险防

范和控制,使得在美国诉讼中,虽然有关技术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却仍然被美国法院或者ITC认定存在侵犯商业秘密。

三、我国的应对措施

美国不断发起的商业秘密案件已经严重危及中国企业的利益,部分中国企业已因败诉而不得不拱手让出耕耘多年的美国市场。因此,为了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无论是法律规则还是政策层面,都亟需中国政府和企业做出努力。

第一,需要依赖我国政府从宏观角度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我国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做好有效的应对和出击。

在外交层面上,需掌握对外谈判尤其是对美谈判中的主动权和控制力,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为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探寻更优的出路,化解和规避美国针对我国制定的压力和不公平政策。

在国内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应紧跟实践发展出台或调整相关规定,为涉案企业提供支持,协调相关在国内的关联诉讼,为国内企业的成长和贸易铺平道路;同时,还应主动出击,为中国企业提供反制武器,包括探索建立我国贸易法中已经确立的中国版337调查制度,从而实现与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力抗衡。就中国企业反制措施这一点,我们已撰有专文。

从美国法律规则层面,我们应支持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寻求推翻美国已有对我不利的判例。如前述,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在2011年对天瑞案做出的上诉裁决确定了ITC对发生在美国之外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拥有管辖权并适用美国法律解决相关商业秘密纠纷,此案直接导致大量中国企业在美国不断被起诉。为此,有些有实力的企业在合适的机会,应当寻求推翻本案确定的规则。事实上,对于那些完全发生在中国境内、涉事主体均为中国法人或自然人的纠纷,美国应否行使管辖权,是否适用美国法律,是存在争议的。尤其是在法律适用这一问题上,天瑞案上诉时三个法官就有一个法官对这种案件适用美国法律在裁决中公开

提出异议。遗憾的是天瑞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就此到美国最高法院抗争到底。因此,利用现有司法程序,中国企业推翻天瑞案有关规则并不是没有可能。

第二,从单个企业角度,就美国程序本身,应采取灵活、可控的积极应对措施。不能被美国复杂的诉讼程序所迷惑,避免出现畏难情绪,要敢于应对。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应诉,不应诉的后果将导致直接丧失美国市场。同时,要正视事实及美国当前政策氛围,不能盲目不惜代价地美国企业对抗,在诉讼策略上要在应诉前根据自身实力制定好应对策略,积极寻找国内的知识产权诉讼、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以及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程序等中国法律程序作为反制措施,实现反客为主,力争以最符合企业利益的方式解决争议。

更基础的工作是中国企业应作好提前预防,从而降低法律风险。对于准备开拓或者已经经营美国市场的企业来说,一定要熟悉了解在美商业秘密案件的程序和风险,做好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安排,以提前防范和控制风险。

来源:微信号

IPLitigation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6

一、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与供给现状考察

1. 普遍存在贷款需求,但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程度各不相同。

根据辽宁省中小企业厅2008年8月对辽宁省14个市年收入(或总资产)在5亿元以下、分布在传统制造业(包括纺织、家电、钢铁、机械、建筑建材)、新兴制造业(包括汽车、医药、信息、环保)、流通业(包括商业、外贸、批发、零售)和服务业(包括旅游、文化、体育、房地产)的1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325位企业厂长、经理,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总体普遍存在强烈的贷款需求,原本就处于信贷融资瓶颈状态的中小企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更是面临极大的资金短缺压力。

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当中,目前已向银行贷款的企业占48.5%,将来需要贷款的占90.5%。目前已贷款的纺织和食品企业占调查数的80.4%,将来需要贷款的企业占56.5%。纺织和食品等行业虽有一定的贷款需求,但多数企业业绩不好,还贷能力差,不是银行信贷重点挖掘的对象。新兴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已贷款和今后需要贷款比例分别为50%和94.2%,贷款缺口达到44.2%。这些行业虽然不像纺织类传统制造业产品那样在普通人生活中高频率出现,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却提供满足人们更好生活需求的产品,其消费额在社会需求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相对于制造业,流通业的中小企业已贷款和今后需要贷款比例分别为29.2%和95%,贷款缺口达到65.8%。从商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来看,美、日分别达到了21.7和13.9,而中国只有8.2%,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现代化、信息化,流通业发展潜力巨大。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已贷款和今后需要贷款比例分别为32.5%和100%,贷款缺口达到67.5%。辽宁省服务业一直滞后于制造业,急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今后服务业将会成为辽宁省投资的重点领域。

这些企业贷款的期限结构倾向于中短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短期或中期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周转、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从贷款的满足度来看,规模越小的企业,贷款需求越强烈,但也正因为规模小,经营管理素质较低,随意性大,财务制度不规范,同时也难以提供符合条件的抵押品,因此,贷款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2. 贷款供给渠道和规模正在快速扩张。

辽宁省中小企业贷款来源仍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逐步扩大贷款规模,辽宁省城市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安排则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2009年9月,《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发布,要求对中小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在符合信贷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提供信贷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用于中小企业超过规定比例的,由同级财政给予奖励。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与广发银行沈阳分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实施为期3年、规模为100亿元的中小企业信贷计划,还采取“多家银行对一个市、一家银行对多个市”等灵活多样的对接方式,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组建的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征集、考查和筛选贷款项目,对成熟项目进行重点服务,使企业尽快获得贷款。这些利好政策的公布和利好行为的推进在明显扩大辽宁省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渠道和信贷供给规模。

二、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分析

就还贷能力的高低而言,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生存风险起着决定性作用。共有三方面的风险存在:一是国家和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变动所引起的政策性风险;二是行业变动风险;三是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在这些风险当中,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极易引发无力还贷风险。

管理风险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短命和很难长大的根源。由于家庭式管理方式导致以个人忠诚度为管理纽带,加之重业务经营,轻管理控制,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短视行为,重视有形资产和短期利益,对无形资产和长远利益考虑很少,缺乏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因而削弱了企业整体控制能力,从长远看势必会影响其还贷能力。

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世界经济下滑、需求下降,造成出口订单减少的风险,进而引发辽宁省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型企业销售困难,货款回收风险加大,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明显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抚顺挖掘机有限公司的抚挖重工履带式起重机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辽宁高可电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产品的价格平均下降了10%左右,企业的利润下降很多。企业关联方的不良经营行为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次金融危机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导致企业出现贷款回收风险。这些经营风险的存在都影响到中小企业作为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实际上,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还贷能力直接相关。根据典型调查,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对自身还贷能力的评价普遍较高,实际还贷情况比外部调查和评价的结果要好,表明中小企业的信用可靠,希望能和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还贷能力要比传统制造业强。三是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下及年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还贷能力要强一些。因为前者贷款金额一般较小,贷款利息不会成为企业太大的负担;后者的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期进入相对稳定期,虽然贷款数额较大,但还贷风险并不大。

三、改进与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策略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让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依然非常广阔,所以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不能不关注中小企业的高成长性带来的发展机遇,也不能不继续积极探索与占有这块领地,可是与当前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巨大潜在需求相比,商业银行在制定与实施中小企业信贷政策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对拓展中小企业市场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过于简单,也缺乏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更缺乏有经验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商业银行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改进完善激励机制,制定更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1. 提高对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重要性的认识。

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从目前以大型企业为主,兼顾中小企业,逐步转向以中等企业为主,兼顾优质大型企业和成长性好的小型企业两头,将是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客户结构变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其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选择。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商业银行辽宁省分行的客户结构,特别是加强向大型特大型客户上下游关联中小企业、协作企业的营销,不仅可以延伸银行服务价值链,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维护和深化与优质大型特大型客户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

2. 制定更为详细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指引。

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调研,提高政策指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可考虑由总行分别制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信贷政策指引,并且根据辽宁省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分别制定不同的中小企业标准,像朝阳和铁岭这样的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中小企业的标准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调高。商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可根据总行的政策指引精神,因地制宜,制定本行的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信贷政策,形成辽宁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指引体系。

3. 进一步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制。

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经营稳定性差、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数据不准确、单笔贷款规模小、短期性临时借款多、还款周期短、可供抵押品少等特点,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贷款申请程序繁琐,审批时间过长”和“要求担保、抵押及借贷条件太过苛刻”被认为是影响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发育的两大主要障碍。为此,要逐步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信贷审查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逐步建立信贷审批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对控制中小企业风险比较好的分支行和专业信贷审查审批人员,可以适时调高授权权限。

4. 深化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7

当您看到“危机”两个字的时候, 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给食品企业带来的信任危机?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激烈竞争中食品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

今天我们将要讨论的话题就是针对以上所有这些内容。金融危机来了, 企业都在积极备战过冬;而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三鹿奶粉”特大食品安全事件, 使消费者购买信心下降, 再一次给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敲响警钟。如何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如何持续产品的信誉度、不断强化并保护自己的品牌, 成为食品企业共同的公关课题。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消费品行业的深入调查和研究, 提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消费品公司必须通过一套透明的系统传递可信的产品信息, 方能保护其品牌, 赢得消费者, 赢得市场。而IBM提出的这套透明系统就是“全面价值可追溯性” (FVT) 。

记者:何为“全面价值可追溯性”?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在此时提出这一理念有何意义?

甘绮翠:可追溯性系统能够让企业跟踪必要的产品信息。但如果一套系统要跟踪所有的采购、加工、制造及产品移动数据, 将过于昂贵又难以管理。所以我们提出了“全面价值可追溯性”, 它可以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的战略及生产过程的运营需求、具体的产品需求以及可追溯性的目标, 确定其系统的广度、深度和精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针对性强, 可以在尽量减少成本的同时, 提高追溯的质量。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全面价值可追溯性”, 是由于近期中国日益严重的产品污染和召回事件使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安全及食品生产的透明度非常担忧。加剧的忧虑给企业带来了压力, 同时也促使食品企业必须采取相应行动, 以确保其产品对于消费是安全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三个因素正在推动着食品企业转向全面价值可追溯。一是消费者要求更大信息透明度, 以便验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保护品牌形象。经济发展正在培育“全能消费者”, 他们对能够带来更多价值产品的筛选能力越来越强, 而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和企业责任感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他们希望了解购买产品的来源、成分及加工等各方面信息。二是主动沟通并确认“信任”声明的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食品行业, 货架上充斥着大量外观雷同的产品, 企业需要利用值得信任的产品特征来使自己与众不同并实现营业额的增长。三是复杂的供应链。持续的全球化、食品企业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响应能力, 三者合力催生了更为复杂的供应链。其结果是企业需要在国内外不同地区与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伙伴合作, 这些新的供应源往往是食品企业无法控制的, 所以食品企业确认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在日益复杂的供应链之间建立信息透明度遇到前所未有的障碍。

记者:实施“全面价值可追溯性”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其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吗?

甘绮翠:“全面价值可追溯性”能够建立透明度, 培育消费者信任度, 进而保护和强化品牌。目前, 许多食品企业都处于防御地位, 他们的可追溯性都是由食品安全问题来推动的;而“全面价值可追溯性”对透明性采取了更为战略性的视角, 使企业改变被动状态, 主动去保护品牌和缓解风险。利用可追溯性保护和强化品牌、整合物理供应链和信息供应链、主动吸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企业通过这三项措施能够使其品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并能够在中国保持长期增长。

近期, 源于中国且不断恶化的产品污染及召回事件, 使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强化企业品牌这两个问题倍显突出。消费者希望获得有关其购买产品的可靠信息, 因此, 企业强化和保护品牌应从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要、需求和偏好开始。而品牌强化源自于能够可靠的支持新功能以及基于信任的营销诉求, 品牌保护则是预防、发现及隔离产品污染及假冒问题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普遍担忧并对召回缺乏信任, 能够高效、令人信服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成为企业让消费者放心的必备能力。可追溯性系统, 尤其是涵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及其组成成分的全链可追溯性系统, 能够让食品企业快速、准确的发现与产品污染相关的早期警报信号。可追溯性的目的在于, 一旦食品安全被破坏, 企业就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损害范围。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 食品链的可追溯性可以在验证产品的真实品质、防止假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 可追溯性在证明信任诉求方面也非常重要。

记者:企业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接受这一理念?而完成可追溯性系统的费用, 是否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Chris:中国有200万家种养植企业, 他们都是食品的提供者;中国有那么多省,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制造业。可以看到中国的食品相关数据量是非常大的, 而管理这些数据就显得非常复杂。另外, 由于企业规模和先进程度不同, 所以企业在接受新鲜事物时的反应也会大不相同。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麦德龙作为一家大型的食品批发企业, 为在中国进一步开拓市场, 他们于2007年12月在安徽合肥成立了麦咨达咨询公司 (Star Farm) , Star Farm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综合性的可追溯性框架, 它强化了该公司及农场的生产、处理、包装、物流和营销运营;该公司所运用的可追溯性系统是中国食品供应领域最深入的。他们的质量体系与HACCP及GlobalGap (一家私营机构, 为世界各地的农产品制定自愿性认证标准) 等其他国际农业生产质量标准结合在一起, 强化了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增强了品牌形象, 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可追溯的食品。Star Farm成立之前, 在麦德龙超市中发现的违约产品或被污染的产品, 曾经由于供应链中缺乏信息联系而导致大规模召回。现在, 随着信息和物流标准化, 企业可以快速、高效地确定污染源, 从而限制了召回范围, 减小了损失。

其实他们的这一做法在中国是全新的。在开始提出的时候, 中国的农场主、分销商以及零售商都不想为系统的运营付费, 认为这是额外的负担, 所以最初由Star Farm自己出资来建立和运行这一系统。现在这个系统在运行过程已经逐渐显示了他的效用, 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个系统的好处, 看到由此带来的高质量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也增加了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使企业的品牌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他们开始积极申请加入并且愿意付费, 而他们付出的这一部分费用, 远远低于他们的收益。现在, Star Farm提供的这一平台的用户, 已经从最初的100家, 增加到接近600家, 范围也从最初的安徽省扩展到6个省, 并且还有更多的供应商要求加入。但Star Farm对参与者的产品质量有严格的评定标准, 并非所有想加入的企业都有资格加入。

大家都知道, 我们正面临着一场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以前我们使用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处理流程, 可能在危机之后就不再适用了。在这样一场竞争中肯定会有赢家, 也会有输家。对拒绝变革的公司来说, 在面临变革时, 他们一次一次地抗拒, 而变革也会一次一次挑战他们, 让他们一次一次失败。但是, 我们也同时看到, 有一些公司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在危机到来时, 会做出很快的反应, 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地消化掉传统设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从容应对危机。所以我相信, 我们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年代, 在这个年代, 企业规模大不能解决问题, 企业历史悠久也不能解决问题, 甚至企业有想法也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 这个优势就是依靠先进的技术使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 对未来会发生的一些事情有能力做出快速反应, 也就是我们在这里提倡的风险预警能力和“全面价值可追溯性”。

记者:中国的食品企业实现“全面价值可追溯性”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甘绮翠:中国的食品企业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就是数据的收集。我们讲到整个系统首先就是庞大数据的收集工作。企业必须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定位, 收集数据的广度、深度、精度都是战略性的问题。首先确定了战略, 才可以设计具体的追溯系统。设计系统之后, 还会遇到技术的屏障, 比如目前二维条形码、RFID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开放的技术基础架构或标准, 如全球数据同步 (GDS) 以及电子产品代码 (EPC) 实施范围有限。企业建立全新的系统当然是可以的, 但设计的成本和实践会很长, 所以有些企业会采用现有的数据, 但现有数据的质量也会影响到追溯的准确度。

丁伟:甘院长讲得非常好, 数据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目前, 中国的食品企业有关产品的数据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就是数据的不完备性, 有很多产品的相关数据是缺失的;第二是数据的不透明, 不同的供应商对于数据的公开存在担心, 因为其中涉及到所谓的商业秘密, 有没有很好的技术来保证企业的私密性, 信息公开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足以保证食品供应链的透明, 这些都需要相关技术手段的支撑;第三是数据的不同步, 我们从不同企业、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此外, 政府方面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和法规来对安全追溯实行限定、鼓励和支持也是个问题。最后还有数据交换的标准问题, 我们知道食品企业的规模各不相同, 对于规模较小且没有能力支付追溯成本的小企业来说, 如何将其纳入追溯体系中也是个问题。因此, 实现“全面价值可追溯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却是趋势。

记者:我们有这样的担心, “全面价值可追溯性”是否能够顺利地推行?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为这一理念的推行做了哪些工作?

丁伟:在事故发生前有效传递给企业和各级监管部门一定的预警信息, 从技术的角度讲就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而建立风险评估的模型会存在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复杂性问题, 二是动态性问题。所谓的“复杂性问题”, 我们知道, 在整个食品安全供应链中, 不是涉及到某几个企业, 而是整个的供应链。以一个很小的企业为例, 它的上游企业大概有四五家, 下游企业有四五家, 看起来很简单, 但从整个的供应链看, 上游企业还有它的上游和下游, 下游企业同样也有其上下游。整个的供应链连接起来, 就不仅仅是一个链或者是简单的叠加。在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中, 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复杂, 供应链中存在着很多复杂的风险因素, 我们要建立风险模型, 就需要将这两种复杂性都考虑进去。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能单纯地从一些点、一些环节片面的按照步骤去做风险评估和分析, 而要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整个复杂的系统。而“动态性问题”, 我们知道各种风险因素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整个系统不仅是复杂的, 同时还在不断的变化。这样我们就要考虑动态性的问题, 使企业所建立的评估模型一定要有动态性, 有一定的自学习性、自适应性。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必须要有新的技术。IBM中国研究院为此做了很多的尝试。

但是, 解决这样的问题, 不单纯是技术本身可以解决的。技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比如说有什么样的机制让企业能够提供质量高的数据;怎样让各级的监管部门形成统筹的管理等。因此, 实现“全面价值可追溯性”不仅仅是学术部门或者研究部门用技术方法的介入就可以解决的, 一定需要各方共同的合作来解决。同时, 我们意识到, 目前这些还都在摸索阶段, 在寻找最适合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发展道路的过程中, 技术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快进程, 所以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另外, 我们也积极寻求与各方的合作, 我们希望提供一些成熟的解决方案, 改变食品安全现状, 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更放心、更安心、更健康。

甘绮翠:“全面价值可追溯性”的实施是有很多技术上的困难。但是, 我们要看驱动力是不是够大。如今, 由于各种食品安全事件, 企业的品牌受到了很大打击, 名誉也受到了影响。所以, 如果他们不采取行动的话, 以后就不可能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立足, 这是为什么消费类企业要变革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寻求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现在很多的产品都商品化了, 如果企业的产品真的通过“全面价值可追溯性”得到提升, 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好处。我觉得实施一定是有难度的, 但是, 目前有足够的驱动力, 如果企业通过计算认为实施这一系统利大于弊的话, 他们一定会愿意实施。比如说Star Farm, 他们在一开始实施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技术困难, 但他们可以预想到实施后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还是去实施了,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因为他们通过实施此系统得到的回报要远大于他们实施中付出的成本。

后记

危机之下, 企业需要转变观念, 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 以顺应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形势变化, 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命力。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提出的“全面价值可追溯性”不失为帮助企业保护和强化品牌、抵御风险的好方法;但如何有效的实施, 还在探索当中。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员加入到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科研队伍中, 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8

关键词:大学校园,商业活动,利弊分析,管理应对

0 引言

大学校园是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师生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物质性条件保证,因此,大学校园里的商业活动与大学校园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大学的扩招与大学城的扩建,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势头更呈上升趋势。正确分析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基本形式,规避其在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对校园商业活动的良性发展与大学建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 大学校园中商业活动的基本形式

虽然商业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对于大学校园中的商业活动却表现出较为固定与稳定的几种形式,这主要是受到大学校园特殊环境的影响,不会允许一些特殊的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因此,大学校园中的商业活动大体上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1 社会商业实体直接进入校园开展的商业活动

这种商业合作关系在当前全国各个大学中较为常见,具体而言,就是指社会商业实体为了占有校园这一市场,在学校管理规则范围内以一个合法的经营者身份进驻校园,以实体产业的形式为师生提供直接物质服务。这种形式的合作主要体现为:商家直接进军校园,建立与校园环境相适应的馆舍与建筑,提供各种与大学生活相配套的服务,比如,冠以商家名称的超市、洗衣房、餐厅、浴池等生活设施,提供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服务功能。

1.2 社会商业实体与校方基于临时合约而开展的以宣传为主的商业活动

具体来说,是指商业实体根据学校工作或活动的需求与校方签订临时性的商业合同,提供资金,进而提高该商业实体在学校中的知名度。这种校园商业活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赞助学校的一次活动,以取得冠名权;另一种则为大学生设置一些奖学金与助学金等奖励措施,当然也冠以商业实体名,以达到提高商业品牌的知名度与认同度的目的。

1.3 社会商业实体通过网络营销途径而开展的校园商业活动

与前两种比起来,这种校园商业活动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具体也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是通过校园网发布一些宣传信息,由于目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广大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了解到商家的活动信息,当然这种方式也包括通过人为的网际传播,也就是通过在校园各个宣传栏张贴纸质广告,借此起到宣传的作用;第二,直接的网上交易,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利用起来网络购物的途径,通过网上银行与支付宝等形式进行网上交易,然后利用快递等途径为大学师生送货上门。

1.4 学生之间的校园商业营销活动

这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学生处理自己闲置或多余物品的商业转让活动,这种行为一般在学生即将毕业前多为流行,高年级的学生将自己不想带走又不忍扔掉的物品转让给其他在校学生,途径就是每年毕业前以大四学生为主力军的“校园跳蚤市场”;另一种是大学生为自主创业而开展的营销活动,他们大多从外面低价购进一些生活必备品,在大学宿舍与生活区进行售卖,这种形式具有分散性与小规模的特点。

2 大学校园中商业活动的利弊分析

由上可知,大学校园商业活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旺盛的生命力,正确分析校园商业活动存在的利弊,对于推动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1 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积极作用大体上可以包括以下四点:

2.1.1 校园商业活动能够满足师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必须品的需要。作为消费群体中的重要一支,由于大学生大多集体住校,因此必然需要一些学习与生活上的必备物品,除了纸、笔、本等文具用品以外,还需要一些衣食住行等必备的生活用品,这些都可以通过校园商家来提供。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消费心理发展的需要。由于在高中阶段,大学生们的生活要受到父母的管束,因此,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也要尝试进行独立生活,校园商业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便利。

2.1.2 校园商业活动有利于推动学校的经济发展

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公办实体,但学校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对此,校园商业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改善学校资金短缺造成的困境。[1]学校资金主要会用来发展教育,而校园商业活动实体的出现可以补充学校用于改善与便利学生生活资金的投入,同时,商家提供的奖学金与助学金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待遇,节省了学校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学校的投资环境,由于大学校园的区域特殊性,必然在校园周围带动一个巨大的商业圈的发展,比如,各种饭店、超市、书店等。

2.1.3 校园商业活动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这主要体现为,

一些商业实体在获得学校的许可后,在学校的生活区举行一些文体活动,比如,k歌会、毽球比赛、电影放映等,并相应设立一些奖项,号召大学生广泛参加,既起到了商业宣传的作用,也活跃了校园的氛围,推动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的构建。

2.1.4 校园商业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尽早体验社会生活,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

虽然大学生还没有正式走向社会,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想尽早积攒些社会经验,借此也能为自己挣些必要的生活费,从而初步体验自食其力的感觉。大学生之间的商业营销活动是这一点的最好体现。

2.2 大学校园商业活动可能存在的隐患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2.2.1 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些校园商业活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过多售卖一些多糖与咖啡因的食品,可能对正在身体发育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娱乐场所,比如,网吧、台球厅、录像厅等,可能会使一些贪玩的造成体力透支而影响学业。一些校园商业活动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不恰当的商业信息宣传,对于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会造成不良影响。

2.2.2 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管理

由于学校主要的职能就是教学,教学工作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师生往往都是按照这样的节奏有条不紊的开展学习生活,而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可能会对学校的正常管理带来隐患。比如,一些商业活动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安排,而一些商业诱惑可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失去应有的节制,这样就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总出现上课迟到或早退的情况,进而影响教学秩序。

2.2.3 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师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商业营销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为关心将来挣钱的多少,而不是学识的多少。由于“商业文化的特性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2]它的盲目扩展与主体对利益的无限追求,使得学生更加注重现实和功利,使其价值目标出现低俗化的倾向,进而导致一种享乐主义与金钱至上观念的萌生。

2.2.4 校园商业活动可能会损害到师生的经济权益,进而产生纠纷、冲突等不稳定因素

凡是存在商业交易的地方,就无法避免商业纠纷与交易欺骗。许多进入学校的商家利用大学生身心的不成熟与消费上的盲目性,进行一些虚假的促销活动,用一些劣质的产品误导和欺骗学生。[3]这样的后果,轻者可能造成商业纠纷现象的发生,重者则可能产生因贸易冲突而带来的不稳定现象。

3 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管理应对

那么,对于大学校园商业活动的消极因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加以规避呢?概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以解决。

3.1 加强构建校园商业活动的准入制度

由于校园商业活动对大学校园造成的隐患大多是随着商业实体的进驻而带来的,因此,学校应该尽早建立起接纳商业实体进入校园的正规的制度,对进入学校的商业活动实体的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制,只允许能够满足师生基本学习生活需要的商业实体进入校园,而要坚决屏蔽一些无异于维护学校秩序的商家进驻学校,比如,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校园商业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时间、地点等进行明文规定,限制过度重复商业行为,使进入校园的商业实体完全遵循校园准入制度。

3.2 加强对校园商业活动进行引导与管理

这点尤其针对已经进入校园的商业实体,必须要对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维持其在校园中的良性运行。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

3.2.1 应该保证进入校园的商业实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要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商家不能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违背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而实现校园商业活动的健康与持久的发展。比如,一些校内网吧应严格控制营业时间,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留学生通宵上网等。

3.2.2 应该规范校内商业活动的经营方式制定相关的规章制

度,确保经营者能够守法经营,主动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检查,按章纳税,使校园商业活动在阳光下运行。对商业实体的价格进行适当调节,防止无序竞争,进而保证师生的消费权益。比如,实现经营方式的市场化,这点主要是指凭借市场化运作机制来加强对校园商业活动的管理,可以采用承包、租赁等形式招聘商业实体参与经营。

3.2.3 对于欺骗师生的校园商业活动,一经发现一定坚决打击与查处

相应成立校园商业活动管理领导小组,并将各院系、学生处、后勤集团、保卫处的相关人员包含其中,[4]对校园商业活动开展广泛的监督。

3.3 推动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3.1 应该确保校园商业活动的经济效益

由于校园内存在大学生这一广泛的消费群体,因此,校园商业活动如果经营得当,经济效益将会十分明显。随着学生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这都为商家获得经济利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3.3.2 应该强化校园商业活动的社会效益

鼓励商业实体立足自身的经济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校建立奖学金或助学金等方式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同时,校园商家还应该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校园商业活动为了体现社会效益,还应该致力于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活动服务,积极创造优质的商业服务,优化学校教学活动,进而提升教学品质。

3.3.3 应努力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

虽然校园商业活动的经济利益指向不可回避,但学校也不应忽视一些公益活动以及反映学校人文精神的活动的开展,因为校园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往往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满足,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带上实用功利性取向,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追求功利性,教育性和公益性才是校园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

3.4 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渠道的建立

由于学生之间的营销活动具有零散性与个别性,不易统一管理,学校除了应该确保对“毕业生跳蚤市场”等较大大规模学生营销活动的规定与管理以外,也可以适当吸纳经济有困难或者希望积攒社会经验的学生加入学校管理,给他们锻炼自我的商业机会。

3.5 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教育

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定期的宣传与教育,对商业活动的隐患从根源上加以规避,商家的活动中的消极因素会随着学生选择行为的改变而受到约束,而这一点恰恰是学生群体与社会消费群体的最大不同,因为,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内的商业活动的开展从总体来看有利于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大学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虽然,其中有些商业活动的发展具有一些隐患,但从商业营销的发展特点来看却是正常与不可避免的,只要学校能够对校园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相信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必然会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心军.校园商业活动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8).

[2]舒娜.浅析商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3).

[3]缪雄平.校园商业活动对安全管理的影响与应对[J].福建高教研究,2006,(1).

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对 篇9

本文以某省“走出去”企业为案例, 分析了企业的业务需求, 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金融服务滞后之处, 从业务管理模式、海外机构布局、信贷支持政策、产品开发设计等多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之道。

一、企业“走出去”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开辟了“蓝海”

早在2000年, 我国就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而后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以及我国企业自身经营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走出国门实现全球范围内最优资源配置, 将是参与国内国际一体化竞争,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2008年面对一场源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走出去”工作, 把“走出去”与“引进来”、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结合起来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组织推动, 一批国内企业化危为机, 迎来了“走出去”的历史发展机遇和良好环境。统计显示, 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 达到521.5亿美元, 比2007年增长96.7%。其中,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 占78%;金融类115亿美元, 占22%。2011年底, 我国境内投资者在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 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5万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30%。截至2012年6月底, 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75亿美元。

从某省情况来看, 从2001年甲公司收购英国保路捷, 开创了该省跨国并购的先河以来, 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大力实施开放崛起战略,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 通过海外并购、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较好地实现了国际化经营, 培育了多个国际化企业集团。对外投资快速发展, 对外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一批优势企业成功“走出去”, 在实现跨国经营上取得历史性突破。截止到2012年6月底, 该省共核准境外企业622家, 对外直接投资实际额42.09亿美元, 去年对外投资总额8亿美元, 位列全国第八位、中西部第一位。今年1月~6月, 对外直接投资实际额11.82亿美元, 同比增长209.9%, 位列全国第三位、中部地区第一位。

该省对外工程承包从1986年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承包250万美元泰国曼谷北标油厂厂房建设项目, 成为该省第一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以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该省已有50多家企业获得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水电、路桥、房建等一批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已具一定影响。单个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 最大的项目金额达到8亿多美元。

截至目前, 该省企业“走出去”呈现如下趋势和特点:

1.从投资主体看, 国企领军, 民企奋进, 各具优势

在该省622家境外企业中, 国有企业是投资主体的有132家, 中方合同投资额30.73亿美元, 分别占总数的21.2%和62.9%;民营企业490家, 中方合同投资额18.13亿美元, 分别占总数的78.8%和37.1%。近年来该省抢抓一系列重大机遇,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 与央企合作取得新成效,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崛起, 奠定了大型国企在对外投资中的领军地位。与此同时, 该省民营企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 也在国际化大舞台崭露头角。

2.从投资区域看, 集聚亚洲, 进军欧美, 辐射全球

该省622家境外企业分布在全球70多个国家, 其中亚洲409家, 中方合同投资额24.31亿美元, 分别占总数的65.8%和49.8%;欧洲和美洲128家, 中方合同投资额8.98亿美元, 分别占总数的20.6%和18.4%。亚洲尤其是东盟地区是该省对外投资的重点和热点, 由民营企业牵头的泰国某省工业园、老挝某省工业园和越南商贸物流园, 其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 正在积极招商, 已有国内外企业相继签订入园协议。以装备制造、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型企业, 通过开展一系列跨国并购积极进军欧美市场或以技术合作和战略投资方式进入欧美市场。

3.从投资方式看, 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各显身手

2008年之前, 该省企业多以绿地投资开展对外投资, 通过设立贸易公司和建境外加工厂的方式, 开拓国际市场, 带动产品出口, 积累国际化经营经验和培养复合性人才。但从2008开始, 该省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 抓住市场机遇, 开展了一系列的跨国并购项目, 短短4年时间, 企业实施了33起跨国并购, 中方合同投资额26.6亿美元。截止到2012年6月底, 该省共实施海外并购35起, 中方合同投资额26.87亿美元, 占总额的54.4%。很多优势企业通过跨国并购, 占领市场、整合资源、引进技术、打造品牌。

4.从行业分布看,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勘探开发业强势出击

2006年以来, 随着该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企业对外开放意识增强, 一大批优势企业纷纷设立境外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和资源勘探开发基地, 特别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强势出击, 正快速融入国际市场。截止到2012年6月底, 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投资企业83家, 中方合同投资额19.54亿美元, 占总额的40%, 以制造加工和技术研发为主, 投资目的地多集中在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境外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共105家, 中方合同投资额15.97亿美元, 占总额的32.3%, 以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为主。

未来该省企业“走出去”还将不断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对外投资合作要实现从主体数量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 着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本土跨国公司;二是对外投资合作方式要实现从企业、产品单个走出去向产业集群、梯度转移和优化提升转变, 形成以境外工业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

二、国有商业银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现状及滞后之处

企业“走出去”, 金融服务是保障。做好“走出去”配套金融服务不仅是企业的需要, 更是金融机构自身的战略选择, 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业提升服务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当前, 企业“走出去”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对金融机构而言,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走出去”金融服务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走出去”产品方面。现阶段金融产品相对单一, 且金融产品链不适应“走出去”企业产业链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 国有大银行的全球统一法人授信平台不能完全满足“走出去”企业现有的融资需求。随着“走出去”企业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趋势, 以及境外融资利率大大低于境内的现实, 境内母公司大多希望利用其境外窗口公司在境外融资。但境外窗口公司又因授信问题很难得到融资。

第二, 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开发的全球现金管理服务系统仅只停留在“走出去”企业海外分行或代理行账户资金归集, 以及所在国避税、外汇管制等信息服务上, 而归集账户资金的增值服务尚不能满足。营销中发现, 归集账户资金在海外分行因得不到及时提醒, 企业无法享受到增值理财服务, 致使在对核心客户营销上竞争力彰显不够。

第三, “走出去”企业境外工程机械按揭融资业务未能开展, 一直困扰制造业“走出去”做大市场分额。现阶段, 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扩大全球市场, 不约而同地竞相“走出去”成立分公司、子公司或办事机构, 销售日益红火。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海外市场现款现货交易模式已严重制约其海外公司的市场销售, 成交额每况愈下。为开发市场, 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分期付款、按揭融资销售等新方式促进销售, 因而保理、按揭融资、融资租赁等成为市场需求很旺的结算及融资方式。考虑到海外赊销方式的财务成本奇高, 企业承诺回购前提下的按揭融资, 逐渐成为目前企业向银行获得融资的主要路径。营销发现, 企业回购前提下的海外按揭融资在国内商行还处于探索阶段, 有待逐步完善。新的市场形势要求商行提供的产品及服务, 暂还无法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提供。

第四, 内保外贷业务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制约了该产品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为联动海外分支机构共同营销“走出去”企业, 国有商行推出了内保外贷产品, 借以同时推动国内外分行的业务发展, 并提升全行整体竞争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凡不在海外分支机构开立账户并办理相关业务的企业, 就不能享受到该产品的服务, 这就制约了国内分行对“走出去”企业的阵地营销。

第五, 民营企业“走出去”因担保问题而融资难, 直接影响国有商行“走出去”客户基础壮大。民营企业的融资难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老问题, 在我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 这个老问题尤其突出。海外银行因缺乏对中国企业的了解而止步不前, 而国内银行又缺乏对企业海外经营的足够信息, 因此导致国内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很难为自己的海外投资项目融到足够资金, 从而大大限制了他们的海外发展速度, 也限制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也造成商行在中小企业“走出去”客户融资服务市场份额大为缩水。

第六, “走出去”企业因海外分行筹资成本过高, 报价不具备同业竞争力, 造成业务流失。实际工作中发现, 对“走出去”企业营销内保外贷、出口买贷、海外代付等业务时, 常遇到融资报价不及境外同业优惠的情形, 业务因此流失。

第七, 对“走出去”企业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引导力不够。汇率、利率风险作为“走出去”企业面临重大风险因素, 稍有不慎, 境外业务收益可能因不作为或不利的风险管控措施而付之东流, 尤其后金融危机时代, 各币种汇率、利率风险频繁引爆, 对“走出去”企业的安全收汇产生巨大影响。专业、及时的汇率风险管理建议, 将对国有商行成功营销“走出去”企业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2.国有商行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还不适应“走出去”业务的新需求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大多采用传统的总—分体制, 业务处理突出自身风险管理需要而仍没有完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效率的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走出去”企业服务流程较长, 效率低下, 产品服务与企业需求匹配程度不高等等弊端。同时, 也容易造成客户服务链条脱节, 将主要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单个项目或单一产品的服务, 而忽视了对企业“走出去”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支持。

3.国有商行金融服务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

国有商行的海外业务虽然最近几年得到了相对较快的发展, 但比起国内业务来, 仍显滞后。海外网点布局和业务规模仍然有限, 海外分行员工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尤其是在“走出去”企业相对集中的国家及地区, 金融机构网点和人员更加缺乏, 综合服务能力更弱。加上对东道国法律、监管环境和商业惯例了解不够, 对海外市场的运作还较为生疏,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走出去”金融服务的效果。

4.金融服务“走出去”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还有待加强

企业“走出去”业务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也存在相当的风险, 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国有商行在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手段还比较单一, 特别是在国别风险管理方面经验有限, 尤其是对“走出去”业务相对比较集中的发展中国家了解还不充分, 有些国家甚至存在空白,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金融服务的跟进。

5.金融服务适应“走出去”新需求的专门人才相对缺乏

特别是既熟悉金融业务, 又通晓海外法律、税务、监管, 以及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 使金融服务的水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走出去”企业的实际需求。

总之, 当前“走出去”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点, 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单一的产品或简单的服务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走出去”金融服务已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竞争高端客户的制高点。

三、金融配套服务的创新措施

1.加强对现有产品线的整合和创新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全球授信工作, 在同一平台上完善和优化流程, 方便“走出去”母子公司、国内与其海外分公司共享授信信息, 满足即时的融资需求。二是对以前不是本行基础客户的外承包工程企业, 要充分考虑其“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的投标、履约及预付款保函需求, 提前布局其在银行的新增评级、授信工作, 提高竞争营销的硬实力。三是研究投资国别的政治、法律、税务、市场风险, 尤其是总行、省分行业务主管机构要及时制定客户在不同时期的产品支持政策和产品操作流程, 创新完善产品线, 满足“走出去”海外按揭、租赁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 尤其当前需求旺盛的工程设备按揭融资, 可否采用国内银行在其母公司回购的前提下开出融资保函, 境外联动分行用GPS定位手段锁定直接消费群体的办法, 应急处理工程机械设备“走出去”的融资问题, 从而帮助其扩大境外销售市场, 最终提升境内外分行的产品服务综合竞争力。四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丰富金融产品, 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优化内保外贷、股权融资、并购贷款、项目贷款、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境外资产抵押贷款等业务品种,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对路的后继融资服务。五是研究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政策, 允许在贷款国家政策贴息、信息服务、海外投资保险落实的前提下开展融资, 以鼓励经济效益好、经营灵活的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六是创新提供项目风险评估、项目融资和资金支持、外汇避险、境外资产保值增值、全球现金管理和资金汇划服务、境外项目保险保障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和流程再造, 便利便捷、优惠优先, 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软实力。七是尽快打造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和交易中心, 着力引导国内外贸易型企业、资本投、筹资企业适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筹资或交易, 直接规避市场汇率变动带来的不确定影响。

2.强化海内外分支机构的联动服务网络

建立并深化境内外的金融合作机制, 提高国有商行对外开放水平。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改进营销和服务模式,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和服务模式, 替代“以部门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的多头营销、分散服务的模式的一条龙服务。借鉴一些外资银行奉行以本国企业为主要的目标客户群的“跟随客户”经验, 鼓励商业银行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比较集中的区域, 尤其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所在地设立支行或办事处, 为境外民营企业提供本地化金融服务。

3.发挥多业并举的集团服务优势

现行跨国服务银行一般均拥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较全面完整的多元化服务, 因此多业并举, 增强多业的紧密度, 为客户提供较高技术含量和多元化业务支持的整体服务方案是提升全球跨国金融形象、彰显跨国金融服务优势, 从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4.培养国际金融服务人才, 积累经验, 真正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金融顾问

商业银行要培养专门人员加强对“走出去”投资监管、外汇监管、财政税收、融资惯例、市场风险等的研究, 重点拓展和熟练掌握项目融资、银团贷款、项目收购融资支持、境外资金管理、新型债务融资、财务顾问、现金管理、外汇理财、风险管理等产品, 向企业提供更全面、专业的银行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总之, 金融服务“走出去”并加大自身服务创新不仅是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和拓展跨国经营业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建国.关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东江国际 (BVI) 有限公司.

北方商业摄影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10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 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旧的传统和观念不断消失, 新的事物和观念在不断产生并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角, 摄影这门年轻的艺术形式也经历着与其它视觉艺术形式相融合地变迁, 数字影像的出现和发展更大大加速了这种融合。现代摄影是科学与美学, 技术与艺术, 商业与文化在现代文明背景下的高度融合。商业摄影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其中最明显具有商业性质的是产品摄影和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和其他需要用钱来购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图片。

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直接推动了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从当前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态势来看, 汽车、房地产、医药医疗器材、旅游、通讯产品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长足的持续性, 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是广告市场增长的基本条件。

中国广告业1996年以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两大驱动:一是追求规模经济推动了广告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二是广告主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推动了广告业务主体加快调整步伐。其中, 近期比较典型的驱动有两个:

第一, 广告主体各领域加速整合步伐, 追求规模化生存。

1.广告公司的规模化生存

2.资本运作和规模扩张

第二, 随着广告主主导地位的日趋明确, 广告公司和媒体将提供专业服务作为其核心理念和努力方向, 并进一步调整、培育核心竞争力。

广告主营销广告活动系列研究以及广告生态调查研究表明:广告市场中的广告主导由“苗头”逐渐向“主导地位”发展。随着这种“归位”的逐步完成, 广告主将发挥其处于广告业生存链条上游及其核心位置的功能, 作为广告业的“米饭班主”, 广告主将推动广告市场的盘整力度。

表现之一, 就是媒介广告经营策略的调整。

随着20年间媒介几度扩频扩版, 媒介资源偏紧的情况得到改善;而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分化, 广告主的“媒体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倾向于综合使用多种媒体, 并且积极开发新式媒体, 改变了原本依赖四大传统媒体的局面。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媒介当年作为广告市场“老大”优势地位的日渐弱化。1996年以来, 媒介从“坐商”到“行商”, 强调客户导向和专业服务, 体现出媒体广告经营的战略调整。

表现之二, 就是广告公司的专业化生存

多数行业, 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广告主在激烈的竞争中蜕变得日益成熟, 在“拼”市场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 对广告公司的要求也日趋专业。无论是跨国广告公司还是本土广告公司都面临着被选择以及较短时间的合作等等的挑战, 这也是广告主掌握话语权的直接结果和表现。登陆中国的大部分国际广告公司都称以整合营销传播服务见长, 但随着对中国企业和市场的了解, 也会为了适应本土广告主的需求而强调其某一环节优势, 期待在某些个别领域进行合作。总之, 无论哪种“生态”, 提供专业服务是其宗旨和生存态度。

在南方广告主营销推广的诸多趋势特征中, 以下两点对广告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广告主之间更高层次的竞争需要广告主在更高的层次上创新并整合的使用媒介。首先广告本倾向于综合性使用多种媒体。一方面, 单一的、粗放式的媒介投放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与发展的市场以及日益成熟的消费者;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广告环境竞争激烈, 传播效果下降。凡事有利皆有弊, 在南方随着广告主在三大关系主体中的“归位”, 广告主营销推广方面的趋势变化直接导致其对广告公司服务需求的复杂化、多元化。

转型期代理制“终结”趋势使得广告公司的媒介代理服务受到挑战。大量的广告公司几乎不可能从媒介代理服务中获取利润, 生存艰难。目前的现状是, 很多企业加大了对媒体广告的直接投放趋势。也就是说, 广告主加强了与媒体的直接接触, 倾向于自主进行媒体投放。广告主研究表明, 广告主不通过广告代理公司而直接投放媒体的广告费用占到总媒体购买费用的43%, 将近一半, 这还是相当保守的一种估算。在媒体选择上, 广告主也越来越倾向于依据本企业人员或部门的评估判断作为主要决策标准。

而北方传统型的广告公司在精于本业的同时也相对缺乏对广告主所在行业的了解, 缺乏营销实践的经验和相应专业素养, 满足不了广告主在制定整体营销策划方面的需求, 只能提供传统的服务内容, 如创意、制作、策划、媒介计划和购买等, 所以这种广告公司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总之, 北方广告公司正在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但是无论面临什么困惑,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规模化及专业化是广告公司转型过程中所务必要抵达的生存坐标。由此而引发了两个趋势:一方面, 广告公司适应广告主与广告媒介的变化, 开始国内与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全方位资源整合。中小广告公司面对强势的广告集团也发起新的合资, 从自身需要出发, 主动考察和接触合资对象。另一方面, 随着广告业务的分流, 中小规模的专业广告公司群落寻求以某一专业服务见长, 或者被广告集团收购, 寄生于其中, 或者成为广告集团的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广告主。

推动广告资源整合的动力正是为广告主提供专业服务这样一个基本理念。为了满足广告主需求, 媒体应该纷纷树立客户服务导向, 坚持走媒体营销之路, 从单一的产品推销, 到为客户量身订做, 推出客户需要的广告时间和广告形式, 媒体的专业服务之路可圈可点。无论是从广告主需求还是媒体自身经营角度, 媒体服务创新都是广告市场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发展战略。2010年以来这一动向尤为明显:媒体的服务应当超出刊播的范围, 为广告主的市场开拓提供附加服务。除了投放指导、策略咨询等与媒体发布密切相关的服务, 某些媒体还应利于自己熟悉当地市场和当地政府的独特优势提供营销策划与市场调查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 当今商业摄影的市场背景是影像时代的“大摄影”, 即在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高度发展条件下超越原有传统摄影意义上的摄影, 这个“大摄影”的概念将有助于商业摄影者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在新的市场背景条件下学会在行业门类的“串汇”或“交集”中确立正确的方法论, 使商业摄影在地域上的差距逐渐缩短, 平衡发展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广告创意法则与心理效果解码》雷雯雯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近代中国商业摄影的发展》英国科大卫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4]《Creative and Strategy》 (美) A-杰罗姆-朱勒、邦尼-L-德鲁安尼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广告设计》李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篇:注意情况下一篇:小学语文的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