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程

2024-05-23

国学课程(精选十篇)

国学课程 篇1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有所不同。首先, 它作为校本课程, 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再者, 国学知识博大精深, 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建构并发挥学生共同体的作用。而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些, 造成当前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中简单式灌输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以传统的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国学知识, 无视学生的知识背景, 造成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缺乏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也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互动, 无法真正融入课堂, 教学便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这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的学生观是不符的, 因此, 呼唤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是必然趋势。

2. 学习缺乏自主性且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存在“读经”嫌疑, 教学中教师只是强调学生识记背诵, 学生局限于“听懂了”、“背过了”, 不去探究传统文化背后的深层含义。学生对国学的学习缺乏自主性, 缺乏对知识的建构, 无法将所学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究其原因, 传统的授受观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大部分学生选择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对待国学课程的学习。这无疑违背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本意, 同时, 就国学校本课程本身而言, 知识的丰富性与方法的灵活性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加强自身的知识建构和合作交流, 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学习方式。

二、小学国学教育改进策略

1. 结合学生实际水平,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知识建构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经验背景为依据, 如果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经验世界, 就无法引起思维变化。因此,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储备, 并对传统文化思想作出新的解释。

第一, 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国学知识具有概括性强、含义深刻等特点, 它们往往以文言文作为知识表现形式, 需要有很高的语文素养, 直接选取作为教学内容, 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教材进行延伸, 教材知识经过专家审核, 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 由此出发寻找类似知识既可以补充课内所学, 又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同时, 可以考虑古代文化中的蒙学读物, 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 这些读物普及型高, 而且简单易懂, 选取作为教学内容, 易于学生接受。

第二, 考虑学生的经验背景。国学教育知识的选择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并且具有时代气息, 如果选择高深而且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考虑古代的文化经典, 如诗词歌赋, 传统民俗等内容, 传统的民俗贴近生活, 学生喜闻乐见, 传统的诗词歌赋则可以结合语文教学, 从课文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做适当延伸, 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接受时也较为轻松。

2. 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国学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的学习观,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创新教学与学习方式。

第一,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国学教学没有现成的教材, 教师可以自主选择题目, 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自己动手搜集资料, 完善自身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 进行角色换位, 打破传统的课堂师生观,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笔者调查的小学在教学中安排了教学播报活动, 让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 以新闻播报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第二,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 课堂讨论、综合实践调查、社会调研等方式进行国学教学,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将国学与其他课程结合, 如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笔者调查的小学在这一点就做得很好, 该校将《弟子规》与体育课结合, 编制了一套弟子规的课间操;与音乐课结合, 编制弟子规舞蹈与歌曲。通过多学科交融方式, 从其他学科中吸取优秀的教学方法, 完善国学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何成银.小学国学教育区域化推进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教育研究, 2010 (1)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篇2

【课程背景】

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髓,是炎黄子孙千年不散的根,是对当今课堂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初中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

通过国学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拓展了我们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我们的文化功底,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把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课程目标】

本课程践行我校“崇德明理 志存高远”的校训,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本学期七年级学生学习国学达到的目标是: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②能够大体把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理解诗句意思;④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

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教师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课程内容】

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共两册,内容由《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小儿语》《论语》《孟子》《道德经》《国学经典名句荟萃》等组成,使用四个学期,供七八年级学生选择学习。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即:具体工作。本课程主要从“成立组织——确定目标——编制教材——课程教学”4个维度进行设计开发。

【课程实施】

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国学经典读本》里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五分钟。

4.给家长发校讯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参与此项活动。

5、每学期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将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课程评价】

采取 “每周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考核内容为诵读经典(随机抽取)片段。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让他利用课余时间,补念五或十遍即可,补念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百分,但次日必须过关。

2、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徐州经济开发区毛庄中学

整合校本资源 研发国学课程 篇3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说,“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让国学经典走下神坛,走向学生的日常生活,伴随学生的成长之路,使学生与国学经典进行“亲密接触”,从而“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所以,“道不远人”也就成为我校研发国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

一、准备条件

《纲要》对各个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基于这样的要求,我校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国学课程的研发积累资源。

一是发挥汉语推广基地的优势。汉推基地承担着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人物,每年都会有不同国家的学生来参加文化浸濡活动。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和卓有成效操作方式,对研发国学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是整合现有课堂的资源。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教研组在改变教学方式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尤其是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三是发掘专业教师的才能。校本国学课程是一个新的课题,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学积淀,而且对其教育思想和科研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在现有的语文教师中,要发现那些教育思想比较开放,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研发能力的教师来承担这一任务。

四是开发全新教育模式。鼓励教师最大程度上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理念和课堂组织形式,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范围地丰富课堂活动,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考的深入。

二、行动策略

校本国学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将诵读与悟道相结合、如何将国学知识升华为精神财富、如何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等都是专职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三种行动策略。

一是与课本连接。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苏教版七上语文在诵读欣赏部分引入了与学习和交友有关的《论语》八则,让学生开始对论语和孔子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以对文言文的翻译和学习的道理作为学习重点,却忽视了对其整体而深入的把握,学生普遍认为论语是教我们怎样学习的,从而忽略了其为人、立世等对学生成长更有意义的内容。

校本国学课程是课内教材的拓展和深入,将论语的意义延伸到日常生活,深入到心灵深处,使其真正走近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道不远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国学经典重新定位,彻底改变之前的僵化的认识,而且开始懂得从不同的角度走进经典,在不同层次解读经典,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经典。

二是与生活衔接。《纲要》对当下青少年学生的进行了分析: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并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例如学习的压力、与父母的关系、青春期的困惑,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在国学课程《论语》的课堂讨论中,教师为学生构建连接国学典语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以儒家精神来指导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来反观儒学的价值。这样,国学的知识和精神就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国学经典的浸润中感悟生活,从而成为学生成长增添不竭的动力。

三是与未来对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发展”之意不仅在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其着眼点应是学生今后的成长。论语的精神内涵广泛而深刻,它涉及到君子之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处世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交友之道(友直,友谅,友多闻)等,随着对《论语》阅读和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诸如此类与成长有关的话题都会有所触及,当国学经典与生活现实碰撞,其闪现出的智慧火花就会照亮学生今后的成长之路,对学生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意义。

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既要求“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又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校本国学课程的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学生不仅对论语有了重新的认识,而且开始主动阅读并钻研其中的内容,尤其是开始反思自己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阅读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文本意识的增强,对文本的研读提升了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对国学经典的认同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并以此观照现实,反思人生,这些或许正是校本研发国学课程的意义所在。

依托国学经典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篇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学校德育同样离不开创新。德育需要不断创新, 就要寻找创新的途径。为此, 永昌五中依托国学经典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 以达到“国学润德”的育人目的。

一、依托国学经典, 定位学校达成目标

世界因不同而丰富多彩, 人类因差异而个性纷呈, 学校因特色而独具魅力。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所学校要有长远的发展, 就必须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这个特色应该像春风一样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像春雨一样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这个特色能使学校成为促进师生不断成长的乐园。为此, 永昌五中依托国学经典, 重新定位学校的达成目标, 以形成学校的特色。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 提升校园文化特色, 彰显学校的文化风格和个性, 提升校园文化魅力;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创新, 凸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推进德育创新魅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打造教师人格魅力;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人格魅力, 最终达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教育目的。

二、制订校本德育课程目标

校本德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水平。它对于构建校本德育体系具有导向、激励、调节和控制作用, 既是选择德育内容的基础, 也是提高校本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为此, 永昌五中围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制订了校本德育课程总体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总体目标:传承经典, 悟明心智;尚德达礼, 自强不息;常思己过, 痛去劣习;明辨荣辱, 铸造灵魂。

近期目标:给学生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使他们能够植根传统, 更好地吸收世界文明精华, 兼收并蓄, 继往开来。

中期目标:传承国学, 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远期目标: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 使学生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三、依托国学经典, 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中国向来以重德著称于世,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 两千年前儒家思想中就提出了“仁爱、和谐”的道德理念, 这正是当前社会倡导和需要的。为便于学生诵读, 集学校之力, 编印了《永昌五中国学经典读本》作为校本德育教材。第一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 适用于七年级;第二册:《经典名句》, 适用于八年级;第三册:《寓言·故事》, 适用于九年级。

在教材编写中, 我们主要选取的是儒家经典。为学生传授基本道德知识, 使学生从小接受中国经典文化的熏陶, 在古典文化的影响中全面发展;让他们明白事理, 不断完善个人的道德养成。

四、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途径

实施校本德育课程, 必须按照德育目标要求, 把校本德育课程与各年级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找准各学科教学中的寓德点, 坚持德育渗透, 针对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 把传承民族精神的校本德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 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1. 营造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不但具有浸润和熏陶的作用, 而且有延续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近年来, 校园文化潜在的育人功能及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如何营造文化氛围、积极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依托国学经典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的过程中, 学校根据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的需要, 让德育的主体———广大的学生直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 学校经常性地利用条幅、横幅等标语突出当前教育的主题;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 开设古代经典诗文名人长廊, 介绍名人生平及作品;在每期宣传板报上, 各班根据校本德育读本的内容, 刊出寓言、故事、诗词、名言警句等, 并简要释义, 供同学们阅读。教室内, 课前一吟, 熟读成诵。通过几年的努力, 现在我校校园内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育人环境, 体现着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文化气息, 体现着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 体现着广大师生员工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

2. 开展“读经典讲故事”活动

在语文课和班会课上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经典, 讲故事”活动,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感悟人生。如在学习“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一句时, 通过学生讲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使大家明白古人是如何孝敬自己父母的。学习“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一句时, 通过讲述“温公警枕”的故事, 加深了学生们对原句的理解。学习“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一句时, 学生通过讲述“尺璧寸阴”的故事, 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教育学生要分清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 诵读经典, 感悟人生

很多学生提起写日记、随笔就头痛, 要么记一篇“流水账”, 要么短短几句, 应付了事, 究其原因, 大都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鉴于此, 我校的语文教师让学生把写日记、随笔与诵读国学经典活动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习惯或发生在身边的事与“国学经典”对照起来, 认真反思, 然后撰写感悟和体会,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校一名学生写在《随笔》里的一段话:《弟子规》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方面, 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长辈, 如何为人处世, 如何读书学习、修养品德的礼仪与规范。通过学习《弟子规》, 使我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善良人,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做一个爱学习的人。今后我一定要把圣人教诲渗透到学习生活中, 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4. 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

为了使我校的诵读“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每学期学校充分利用文化长廊这块阵地, 以班为单位组织开展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评。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搜集到的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知识, 以各具特色的板报设计展现出来。在手抄报中不仅有经典的内涵, 更有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得到的一种美、一种启示, 这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展示。看着学生们那一幅幅稚嫩的作品, 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在付出汗水的同时, 学生们也感受到创造的喜悦,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5. 开展主题班会

主题班队会是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根据校本德育课程内容,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设计的诸多主题班队会,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接受德育, 经受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 净化灵魂, 升华人格, 完善自我, 从而懂得既要学好知识, 又要学会做人的道理。近年来, 我校共召开主题班会260节, 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随班观摩并参与互动, 班会气氛非常活跃, 教育效果明显提高。

6.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学校每年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 在全校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学校以自编校本德育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经典名句》、《寓言·故事》等作为学生读本。要求学生围绕有关孝顺父母、团结友爱、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等多个方面自拟题目, 不限题材, 撰文参评。近年来, 我校先后征集学生作品共计8 470篇, 经过层层评选, 征文优胜者获得学校的奖励, 并先后编印师生优秀成果集12本。

7. 开展演讲比赛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激发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陶冶学生情操, 增强审美能力, 不断提升伦理道德和文明修养, 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学校每年组织以“诵读国学经典, 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演讲内容围绕诵读国学经典教育的主题展开, 演讲内容从经典诵读的多个角度出发, 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所见所闻及感悟, 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对父母、师长、同学、诚信、学习、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认识或思考。近年来, 我校先后有228名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演讲者声情并茂, 一次次地打动着同学们的心灵, 阵阵热烈的掌声, 无不产生共鸣。

8. 利用活动展示成果

为了调动我校广大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 激发全校师生的热情, 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常常利用市、县及社区等组织活动的机会, 不失时机地展示我校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成果。在2009年永昌县“庆五四”纪念大会上, 我校1 000名学生集体朗诵《弟子规》, 赢得了在场领导及观众的一致称赞。在2010年永昌县“国庆”文艺会演中, 我校八年级100名学生表演的快板书《弟子规新编》获全县一等奖。实践证明, 在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 必须紧紧抓住“知、情、意 (信) 行”四个环节, 以课堂为主渠道, 以活动为载体,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检验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从而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音稀声, 大象无形。永昌五中依托国学经典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更为重要的是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 被播撒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今后, 学校将在继续做好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国学经典与课堂教学、校本德育和学校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以达到“读圣贤书、做有德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尹后庆.教育发展与文化弘扬相得益彰[N].中国教育报, 2009-07-27 (002) .

国学课程开设价格不菲 篇5

前不久,内地高考状元刘丁宁从港大退学,选择回到家乡辽宁本溪,据报道,是因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此说引发内地人士的议论,有人认为,要想学纯粹的国学,就应该到台湾的大学去。那么,大陆的大学国学教育究竟如何?一边是国学培训班大行其道,一边却是国学连基本的学科目录代码都没有。大学里的国学能否与现代学术体系兼容,也是一个问题。

打开北京大学乾元国学教室的主页,最新一期的招生简章显示开学日期是11月2日。尽管主页网址并非北京大学官方域名,但没人怀疑,这就是北大哲学系主办的国学班。清楚地列明了学制以及收费标准。一年收费6.9万元,每月集中两天上课,按照14个月计算,一天的学费为2464元。当然,这与北京大学EMBA学费依然相去甚远,后者粗略算下来每天学费6000元,但学员仍然趋之若鹜。

乾元国学创设于2005年,历时多年虽时有争议,但仍然屹立不倒,主要面向企业管理人员。一年级的课程包括国学概论、《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韩非子》等名篇精读。而如果到二年级以上则会涉及佛学佛经、唐诗宋词、《礼记》,三年级则有包括《孙子兵法》、《鬼谷子》之类的兵书。官方在多种场合都重申这只是成人继续教育,不会颁发学历和学位证书。但这并不妨碍它招生的红火以及学费的持续上扬。

大学开设国学培训班的机构里,乾元国学教室只是最典型的一个而已。每个地方的文科重点大学都有类似的机构,课程设置相似,甚至连收费也相似。比如记者在百度上打关键词中山大学+国学,就可以搜到数个未经证实的类似课程,收费从五万到六万多不等。

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是目前国内大学里国学教育的另外一个缩影。最典型的是2009年清华大学复办在1929年停办的国学研究院,当时在教育界轰动一时。到目前为止,国内顶尖大学中,已有清华、北大、人大、武大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国学院,提供本科或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目前大学里的国学教育只能颁发博士学位,而本科与硕士学位就只能颁发文学或者历史学等其他学科学位,因为国学至今不能算是国务院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一个门类。但全国和地方各类基金的评审、政府各级学术奖的设立,甚至公务员的考试都以这个学位目录为标准。这在很多国学院的负责人眼里无疑是一个笑话。

国学热每隔几年就会掀起一阵舆论,比如近期香港大学的状元打算退学重新考北大学国学的新闻,以及今年八月中山大学开学,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间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这被一些知名学者评为闹剧。学国学没问题,但是国学是什么,国学与西学究竟是否相容,这些争论在近百年的历史里从来没停止过。

人大的国学院在2005年建立之时就轰动一时,国学院的学生是本硕连读,学制六年,专业课程有《论语》研读、《诗经》研读、《史记》研读、《周易》研读、《文心雕龙》研读等。目前已经有三届毕业生。但是把国学当作专业的学校是少数,更多的学校是把国学分放在中文系的古代文学、中国历史、宗教学等各个学科之下。办学者想要打通这些学校的资源,实非易事。

在许多人眼里,民国时代的国学大师似乎是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峰,存在四年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就是一个历史的谜。高校的国学院每每在成立时都会被这样发问,但又少有人会问,当年的国学大师,是在学院里培养出来的么?钱穆是只读过私塾然后辍学自学成才的大师,陈寅恪少年饱读诗书然后留学十三年后归国。他们的学术功底自然令人赞叹,但他们厚实的家学渊底,现在如何能够给予这样的环境。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看来,国学的优势是对各个学科的融汇贯通。虽然近代以来文史哲学科的分类有其意义,但任何一种学科都不能包办天下,国学教育与文、史、哲分科教育互补,在教学打通传统文史哲分科的那种界限,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很好的互补。

争论永无止休,但也有不少特立独行的践行者。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系的老师唐元平创设鄱阳湖读书小组已经有八年的历史。在他眼里国学不是学术之争,而是信仰与修身之观念的区别。在接触了新儒家代表牟宗三的学生王财贵的学习理念之后,他完全信服并身体力行,在带领读书小组的过程中首重诵读铭记于心,其次才是心得体会与学术理解。在他看来,能不能成为一个大师并不重要,但关键在于我们还相不相信国学是有价值的。国学不是一种学术概念,而是一种信仰和道德的双重选择。

与大学相对立的教育方式,是在民间搞得如火如荼的私塾教育。主张重返私塾时代诵读记忆为先,理解在后的“浸润式”学习。虽然饱受舆论争论,但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对于坚定的支持者而言,放在大学里的学术式国学无疑是碎片化的,学生很难理会其中的要义。在他们的眼里,西式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教育理念各有千秋,但传统的依然最好。他们相信经过几千年淘炼下来的东西,经得起历史推敲。并且反对用西方学术规范将国学肢解得四分五裂。因此,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复兴私塾教育,更意欲建立传统的书院,以摆脱现在大学教育的桎梏。

已故国学大师章太炎弟子黄侃认为,国学就是经典的经书,包括《十三经》外加《说文》与《广韵》,史部的“前四史”,子部的《老子》、《庄子》、《荀子》,集部里面的《楚辞》、《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再加上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认为国学入门书籍应该包括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七种;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五种;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国学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国学院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2009年复建。首任院长陈来为哲学家冯友兰弟子。清华国学研究院着重推进高层次的研究交流,设立“梁启超讲座”、“王国维讲座”、“陈寅恪讲座”,以纪念奠立了清华文科基石的大师。三大讲座分别邀约哲、文、史诸领域的世界级学者,围绕特定的专题,来清华进行较长时间的访问和讲演。系列讲演的内容经整理、翻译和修改后加以出版。目前没有本科和硕士的培养。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博雅学院是中山大学2009年创办,博雅学院本科学制实行四年不分专业的精英化博雅教育方案,贯彻跨学科跨领域的精英教学方式,着重培养今后有能力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精英人才。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为3-4门。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毕业学生将获得哲学(博雅)学士学位。

武汉大学国学院

国学课程 篇6

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种种问题,由于揠苗助长式的幼儿教育、小中学教育片面地膨胀技术知识与过早的分科,使大学教育对象的东西方人文素养十分薄弱,特别是传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之修养十分欠缺。中学文理分科太早,病患尤大,目前文、理、工、医、农科的大学生与研究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特别是使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生源的水平下降了很多。从中学到大学,长期累层叠加的分科式教育与灌输的方法,使大学生的素养更加贫弱化或单面化,尤其是变得不会思考,没有思想和反思的本领与能力。这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国民,或平民化的公众知识分子。

这种贫弱化或单面化与目前各大学、各专业、各院系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而课程设置的毛病根源于教育体制,根源于专业设置及校、院、系的规制。所以,单纯地谈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改不下去的。当然,改良一下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亦非完全无用。

多年以来,人文学科各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最受欢迎。这些公选课不久被叫做素质教育课,现在又被叫做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是舶来品,与目前我国大陆大学教育的目标设计颇不相侔。一则求通才,一则要专才。为了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当然不妨提倡之。但今天有的大学开出二三百门通识课程,可谓丰富多彩。但其毛病是通论、概论之类的课程太多,东西方原著经典导读的课程太少。我们的学生理应从小开始,就应逐渐地了解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埃及、古波斯的文明,前现代各族群的文化传统与哲学、宗教、艺术、道德、伦理经典,这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当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施教。

二○○四年底,我应邀在我校理工科二○○四级硕士生近三百人的政治课中讲了一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我在讲孔子、老子的思想时,引用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孔子、老子的话,在我看来应当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却没有得到回应与共鸣。这使我大感意外,因为我在为我校本科生演讲时,引起的呼应、对话、回响与共鸣虽也不尽如人意,却好于这些硕士生。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原因一是理工科学生历来就没有受到系统的人文教育,二是从一些地方院校考进来的硕士生太多,他们过去念的大学基本上没有人文氛围,人文演讲也少得可怜。相对而言,由于生源素养的原因,武大的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整齐,据说哈佛、耶鲁、北大、清华亦然。

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面临来自现代化、全球化、功利化的时风的挑战与压力。我们目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弥补我们的学生从儿童到青年理当受到的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文明的教育。在西化日甚一日的背景下,本土化的人文资源的发掘、传承、参与、创造、转化的工作尤显重要。中国小、中、大学生理应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起码的教育,例如修习《四书》、《老子》、《庄子》(选)、《史记》(选)、《汉书》(选)、《诗经》(选)等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理当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教材,是中国人的信念、信仰与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立身行世之本。但是,几十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缺乏国学基本知识和传统道德的教育,近十年来虽有所好转,但仍然不令人满意。就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而言,就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而言,幼儿与中小学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

从公民的文化教养与民族文明的健康发展来看,应当有法律严格禁止中学生的文理分科。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中小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国语的状况。在大学里,适度有点汉英双语教学是可以的,但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盲目提倡全英语教学,却值得警惕,如同美国所谓大片在我国电影市场横行无忌一样,长此下去,会使我们丧失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主体性。

大学生的必修课中,六或七门政治课共十四或十六学分(据说即将并为四门,但学分变化不大),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一门课六学分,共二十或二十二学分。以上课程的实际效果甚差(计算机只要会用就行了,学生们可无师自通),建议从以上课中匀出十或十二个必修学分,用来上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的课不是开得越多越好,在诸多通识课中,要形成核心课程,建议学习“四书”等数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经典和一种西方文化的经典并作为核心课程(绝不要用中西文化概论之类的课程来代替)。傅斯年先生当台湾大学校长时,全校学生在大一时必上一个学期的《孟子》,一个学期的《史记》(选),增强历史感,培育健全人格与浩然正气,这个经验值得借鉴。否则,光靠选修几门比较泛一点的人文通识课或听几场人文演讲,仍不能弥补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缺憾。

大学人文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文学科自身的课程体系的缺陷。一定要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中外古今之原著经典为主的方式。几十年来受苏联影响,大学人文学科本身的教学工作最大的弊病是,课程体系成为概论加通史的模式。对此,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学生们学一点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专史、断代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所有课程统统如此,不直接读一些东西方文学、史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有很大的缺憾,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加通史的模式,是以否定东西方人文传统和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原著经典为前提的(就像今天所谓大学教学评估,是以不相信教师能讲好课为前提的)。概论、通论、原理、通史、专史等是一些专家们嚼过的馍,以此硬性地、填鸭式地喂养学生,养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就丧失了思想的能力,只会人云亦云。我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往往变成背诵无聊教条的过程,学生所获益的甚少、甚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关身心修养与国计民生。

二○○一年,在武汉大学校方及高级研究中心及其主任邹恒甫先生与文、史、哲各系的诸多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创办了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创设这两个试验班的初衷,就是要改变时下我国大学文科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状况,创造文科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参酌中国古代书院和牛津、剑桥导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法;在教材选用上,力求直接采用原典原著;在考核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形式。

国学试验班与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的生源是从已进入我校读本科的文、理、工、医的学生中挑选的。在一年级学生读完一学期时,我们通过在校园张贴或在网上发广告等方式,欢迎各院系同学自愿报名学习国学或哲学。在放弃原专业(甚至热门专业),改学国学或哲学专业的过程中,同学们及其家长当然有很多犹豫与疑惑,每届约有百十名同学报名国学班,七十多名同学报名中西比较哲学班,通过笔试与面试的筛选,再通过试读,真正进入并坚持读下来的学生并不多。

四届国学班学生的人数:二○○一级十六人,二○○二级十七人,二○○三级十八人,二○○四级十八人。第一届国学班的学生已经于二○○五年七月毕业,确有读古书的好苗子,有九人被推荐免试或考入本校国学硕士班深造,有三人被推荐免试或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或历史系深造,有四人就业(一位因其在国学班中有学习古汉语与日语的基础,被一家软件公司录用,另三位或考上公务员,或到报社等单位工作)。

国学当然包括传统学术的各方面,例如包括古代的天学、地学、农学、医学、数学与数术方技等,也包括歌舞、戏剧、书法等,但作为文科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国学班,当然只能以经、史、子、集为主。国学的修习当以小学为工具,经学为核心。我还是认同晚清“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的学风。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国学试验班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矢志研究国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掌握古汉语、古文献等基础知识、基本典籍和治学门径,掌握两门外国语,了解国外汉学的基本走向的文史哲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对国学班单独开课,对学生的训练,主要是小学(即古文字、音韵、训诂,这还有待加强)与古文献,古文献方面的课程是导读“四书”、《老子》全书及《诗经》、《楚辞》、《周易》、《左传》、《庄子》、《荀子》、《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的选本等等。另外我们利用暑假给他们加强外语,或开第二第三外语。我们请文、史、哲各系优秀的教师及不少海内外专家来给国学班上课或演讲。同学们的视野比较开阔。我们讲“四书” 不仅讲训诂,而且讲义理,不仅讲知识,而且讲价值,讲为人为学之道,讲孔仁孟义的现代意义。

我们创办的国学班并非所谓“文科综合班”。文科综合班的课程往往变成文、史、哲现有课程之杂烩或拼盘。至于有小报说我们企图培养所谓“国学大师”,那更是无稽之谈,我们不会无知到那种地步。我们当然知道“国学大师”是培养不出来的,“读书种子”是很难寻觅的。我们创办的国学试验班可以说是国学入门班,就是通过古文字与古文献的初步学习,让学生背诵、准确理解一点经典,掌握读古书的方法,使同学们步入国学的门坎。培育国学本科生的方式并不是让他们进入研究,而是打基础。打好了基础,他们中有人日后有能力研究经学,有人有能力研究子学、史学或集部。有了这样的做学问的基础与方法训练垫底,即使不读硕士,出去就业照样能做好别的事业。其实很多事都是一通百通的,学哲学、学国学的同学毕业后就业,做什么工作都行,可能上手慢一点,但后劲足,潜力大。

需要说明的是,国学本科班培养的仍是人文学的通才,而不是国学专才。这一试验是为人文学的课程设置探索原典教学的路子。办国学班是一种尝试,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从国学硕士班开始,即可以说是培养国学专才的初步。我校首届国学硕士班已于二○○五年九月开班,有十一位硕士生,由文学院负责,挂靠在古代汉语硕士点。教师仍来自文、史、哲三院。每一位国学硕士生由两三位导师组成的小组负责,如主导师是中文系的,副导师则是历史系或哲学系的,反之亦然。国学硕士班有必修基础课“国学基础”、“国学研究方法”等,以上课程或以段注《说文》或以余嘉锡的《古书通例》或以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的论文为范文或读本。另有选修课“甲骨金文研究”、“尚书研究”、“三礼研究”、“出土简帛文献选读”、“儒家哲学”、“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汉唐史学”、“宋明理学”、“明清哲学”、“海外汉学”等,这些课仍以导读文献为主。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拟办国学的博士班。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尚没有“国学”这个专业的名称、代码与编号,目前国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只能挂靠在别的专业上。

四年多以来,我们把国学本科班定位为“国学初步”、“国学入门”,是比较适当的。国学硕士班还刚刚起步。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人文学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都要靠积累。积以时日,我校一定会培养出肯坐冷板凳、有一定学养的传承国学的人才。当然,由于管理体制和时风的原因及就业压力,目前办国学班还非常艰难。

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研究述评 篇7

近年来,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强势回归。中国的崛起、中国梦的实现必然是以中国文化的自立、自强为基础。种种迹象表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日益凸显, 对传统文化的恢复与推崇, 已经成为明显的态势, 是大势所趋, 民心所向。构建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英语学习, 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时更好地向往介绍祖国的优秀文化, 有益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 重树民族自信。

二、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研究现状述评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高校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 以顺应新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从丛, 2000) 。即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被忽视, 含量过低, 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英文表达在教材中的缺失, 输入过少, 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无法恰当地使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 从而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主要原因是对于跨文化交际认识的不准确, 单纯把目的语以及文化的导入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的全部, 低估了本国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 过分强调目的语与文化的教学, 以至于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知之甚少, 以至于用英语介绍我国传统文化时内容空洞, 表达乏力, 难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即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张为民, 朱红梅 (2002) 对作出的关于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能力的测试结果, 70%以上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话题, 给出恰当的英语表达。分析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学中设计中国文化的内容很少, 学生接触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机会微乎其微, 结果造成多数人无法用英语表达他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张丽红 (2011) 调查了1300名大学生后发现:“学生的母语意识和文化表达能力异常薄弱”, 遂提出“在新一代教材开发中增加中国本土文化元素”的观点。在现有的关于英语教学中国文化缺失的文章大多是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如教材因素、教学评价因素、教师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如宋莉 (2012) 提出合理配置教材中各种选文的比例, 将中国文化输入渗透到词汇和课后练习中去, 教师对现行教材的二度开发等。我国现有的普及率高的多个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 如《全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等教材中普遍存在一种以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为主导, 中国文化严重缺失的文化失衡现象。仅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为例, 共有6篇阅读材料, 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章仅有一篇, 这一篇还是对比中西方文化, 介绍二者之间学习风格的差异。另有少量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中涉及到文化, 如柳华妮 ( 2013) 提出现行的教材中中国文化的文化缺失是一大弊端, 呼吁在教材中曾加中国文化的内容。虽然众多学者 (王兰2009等) 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 然而这方面的应对措施研究还是不多, 深入系统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例如仅有4篇硕士论文是以中国文化失语或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为主题, 张艳 (2012) 、卢忠雷 (2012) 、赵春红 (2009) 、宋伊雯 (2010) 均为微观研究, 着重于调查试验、定量研究、分析数据、现象剖析加简要提出相应对策, 而并未曾从课程系统研究 (包括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一系列问题) 的角度上深入探讨针对现状的课程框架体系。也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提出开设国学典籍英译赏析课的观点。陈旸 (2011) , 李华东, 樊晔 (2011) , 张大英, 杨孟筠 (2012) 都对高校开设国学典籍英译赏析课合适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王霓、孙黎明、陈大亮、朱玲 (2011) 提出将典籍英译引入英语翻译教学, 主要是针对英语翻译硕士设置的课程。黄中习 (2007) 介绍了苏州大学的汪溶培、王宏等人在典籍翻译方面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出的有益尝试, 探索出翻译研究生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新模式。

在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发现, 对这一课题目前尚未有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对于在高校中开设这门课程以及其它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针对不同程度、不同地区的教学对象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 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建构也不例外。例如,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的学生相区别, 本科生与研究生相区别, 民族地区与普通地区相区别,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区别等等。现有的相关研究均为主要是对本课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也有微观的个性化课程设计, 缺乏宏观多方位地立体式课程架构。鉴于此, 应以中国文化国际化为背景, 以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 基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严重缺失的现状, 构建面授课程、网络课程、讲座论坛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模式,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入英语教学中, 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双语表达能力, 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和而不同”中传播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摘要:近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日益严重。因此, 从传统国学典籍中汲取精华, 有意识地将其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使学生能使用英语恰当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其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进行多元化建构分析, 呼吁教学部门和学者对相关课程做出全方位的设计, 提出了建构多样性、系统性、持续性的国学传统文化英汉双语课程体系, 为各类各级学习者确立不同的课程方案, 最终使学生在传承国学的同时学习英语翻译技巧, 提高人文修养, 为弘扬国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学红楼初探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研究 篇8

一、开设红楼梦通识教育课程的背景

1.经济背景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 让世界看到了发展中的中国, 正以最为迅猛的势头开拓, 经济世界融合性, 带来了文化的频繁交流,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国家的倍受瞩目, 也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契机, 近几年来, 我国也加强了对于国学和传统的认识, 英语的不记入高考总成绩, 汉字听写大会的举行, 都印证了我国把国人提高国学素养提到上了日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国人坚定的, 才能把其发扬于全球;再加之,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整体国民经济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中国文化热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风尚, 不少的外国友人来华学习中国文化, 中国也把孔子学院办到了世界, 中国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背景决定了我国的语言和文化将来在世界上都会成为热门, 所以就更应该从国人抓起, 不断提高国学的基本素质和整体水平。

2.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 也是世界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标地, 而《红楼梦》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绝大部分, 是中国文学、文化、美学、艺术等的代言, 其诗词歌赋、传统的酒令、骨牌、服饰艺术、奇珍异宝、奇花异草、粉头优伶、名人传记和古书等形式等, 不仅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 还有下里巴人的市井生活, 不仅有道教和佛教的法事, 还有巫傩文化的邪恶降头, 有传说和传奇, 还有轶事和野史, 有《大学》和《中庸》的老八股, 还有《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字句与篇章, 无处不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当前, 我国的文化也奉行着“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宗旨, 虽然也有无数不同形式的文学和文化出现, 但无一能取代《红楼梦》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 也无一能抗衡其在文化领域中的先锋效应, 所以在我校开设红学通识教育课是有其前瞻性的。

3.学术背景

《红楼梦》这一历史巨著, 在思想史、文化史和美学史上都具有研究空间和潜力, 从十八世纪红楼梦诞生起, 对于红学的研究就此起彼伏, 从最初的脂砚斋重评到刘心武和周汝昌先生的研究, 到日今一共有四大研究派别, 评点派, 考证派, 题咏派和索隐派, 主要的代表人物也为胡适、周汝昌、王国维、蔡元培等, 从古至今, 每个年代没有终止对于这部巨著的考证和研究, 周汝昌就提出了“红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等红学中的“四大支柱”, 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和孔子学院的传播, 以及国学热潮的回暖, 做为其经典巨著的红楼梦势必也将再度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学科及科研课题, 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深入研究, 也将把跨文化比较红学研究推向科研领域上的焦点。

二、开设红楼梦构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 学科建设现状

目前我校学科建设主要以经济类为主, 像金融、经济、税务、工商、国经等, 学校的建设重心也向经济类倾斜, 我校本身也是经济为体的, 从1948年建校起, 就是我国的税务人才的培养基地, 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 也造就了无数的经济类人才, 也逐渐形成了我校自身的经济特色, 但是由于学校历来的传统和学科的构架, 使我校一直以来, 对于国学建设是一个空白, 尽管在近几年也成立了新闻院, 但也主要是传播和广告等为主要的学科的框架, 而就目前的形势和我校的情况来说, 开设国学讲堂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整体文学修养和自身的文艺素养, 而且在强调国学和全世界国学的热的大环境下, 国学更是高校理应重视的一个领域, 《红楼梦》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其中不仅包含着文学层面, 还较为深刻的触及到艺术、建筑、服饰、风俗、传统、语言、诗词、美学等, 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就目前学科的建设上来看, 开设红学欣赏是势在必行的。

2. 我校特有情况

我校学科建设的倾斜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情况, 比如说像学生对于经济类知识的过度专注, 大部分学生课余的时间除了娱乐和自主生活以外, 对于文学修养的提高基本上是空白, 对于红楼梦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 甚至有的同学都不知道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文字, 更不说故事的梗概和作者的写作意思以及这本不同人观之为不同的红楼梦的话里话外了。加之我校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在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 本来就对文科的内容感到陌生, 就不用说自己找时间来自学红楼梦了。再者, 我校培养学生也主要是经济类和金融类方向, 对于中文和国学历来的重视就不足够, 也更不用提对于文学和艺术的鉴赏力的培养了。

3.学生国学需要

在经过了半年的调查和课堂试讲之后, 发现了学生们对于红楼梦的深厚的兴趣, 不仅仅对于故事的大体脉络, 人物命运的波折, 诗词的欣赏和书里书外潜在的内容, 以及对于宗教、艺术、服饰、文艺等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这半年红学相关的课程中, 笔者由浅入深的讲解, 给学生们展开了一幅幅的红楼中人物白描工笔, 一幕幕故事的跌宕起伏, 以及一个个话里话外的单纯城府, 让学生们对于人物有了大体了解的同时也使同学们对于红学的欣赏角度更为明确和清晰, 所以在国学热的大环境下, 我校学生对于红学的渴求度也越来越高, 所以开设红学课程势在必行。

4.科教研究需要

国学课程 篇9

一、国学教育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严重片面性, 造成了长期以来国民基础教育中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偏差。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西文化比重的严重失衡。中国传统教育方法 (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东西值得继承) 几乎全被摈弃, 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内容更是少得屈指可数 (楼宇烈, 2007 ) , 青少年中国文化特质正在迅速丧失。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文化方针和教育方针的。越是在全球化时代, 民族化越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追求。一个不尊重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 不可能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中华民族的复兴, 不可能只是作为“经济动物”的崛起[1] , 这一切, 正是当下传统文化复苏的社会动因和现实合理性。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次国学热, 其表现有多种方式, 但以倡导并身体力行“儿童读经运动”和反对儿童读经, 声势最为浩大, 形成鲜明的对立, 两种基本观点的争论各执一词。以蒋庆、王财贵为代表主张儿童读经, 认为倡导读经和儒教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复兴大业;以薛涌、刘晓东为代表反对儿童读经, 认为读经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2] 一种是把国学神化泛化的绝对主义。认为“读经是启蒙”, 似乎读经能包治百病, 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 给国学赋予了特别沉重的担子。对国学的神化泛化的表现之一是功利化, 主张学的愈多越好, 追求短平快, 希望立即对现实有用;还有国学学习方式上的教条主义与形式化, 如一些地方出现的“小孝子”活动, 新“二十四孝”等生搬硬套的与传统精神相去甚远的僵化做法。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读经是蒙昧”, 倡导儿童读经就是复古, 要一棒子打死, 主张“孩子和洗澡水一齐泼掉”等。反对一方的担心诸如:读经是对孩子的毒害, 让孩子满脑子君君臣臣, 使孩子误入歧途, 是对儿童心灵的一种遮蔽与戕害, 是奴化的教育;中国的小孩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本来已使小孩的悟性都没有了, 填鸭式的教学让小孩都不会思考了。在中国这种教育体制下, 担心再学国学, 死记硬背些“之乎者也”孩子就更不会思考了。一言以蔽之, 认为隐患太多。

二、国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分析

“我们对传统的疑问、兴趣、责难、争执, 都是由于我们对现在和未来的迷惘困惑与期望中引导出来的” (殷鼎, 1988 ) , 上述两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极端的态度都是要不得的, 是矫枉过正, 是有害的。从根本上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会把读经和小学国学教育引入歧途。上述误区的存在是由于对国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认识不清, 要做好国学课程开发, 首要的任务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有明确的体认, 在此基础上才能梳理出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总格局, 为此, 我们研究发现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国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增强知识底蕴, 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以经史子集为载体, 由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传承下来, 积淀为整个民族的人生智慧, 投射出永恒的理性光芒。国学经典著作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在于它所倡导的精神是与人类普世价值相通的, 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 因此, 也是所有炎黄子孙都应该学习并身体力行的经典。“经典著作乃是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书籍”, 永恒主义教育家赫钦斯的解读, 指向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所在。

由于20世纪的教育主要隶属于科学世界, 从客观的教育行政体制到微观的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基本上是受科技理性支配的。[3] 教育的人文意义的失落使文化化人几成幻影。而文化化人的前提是要基本的知识所构成的文化基础和底蕴。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丰富传统文化底蕴, 形成运用传统文化的基本能力。

2.开发智力, 形成有意义的认知结构

国学经典的韵律、意境和精炼的词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直觉体悟, 获得“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 从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开发智力, 培养创造力。

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指出, 儿童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唱念, 眼睛看文字与念唱的律动刺激可启动右脑, 而辨别字形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同时动用了左右脑功能, 使左右脑动作得以同步。而左右脑有同步效用时, 学习能力可增长2~5倍。“记忆力不仅存在于儿童时期, 此时期的记忆甚至更加牢固。”[4] 儿童的心理发展同生理发展一样, 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在此期间如果给予足够的而合理的刺激, 就会促进大脑的发展。

语言学家研究, 人类学语言最快的时机是十二岁前, 称为语言关键期。此期儿童对语音韵律特别敏感。中国强调背诵的传统, 与现代强调儿童识记的科学, 在这一点上相互支援, 共同肯定了以记诵为特点的学习是科学的方式。[2] 引导学生在记忆力最佳期, 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通过诵读经典开心启智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心理学实验证明, 在儿童记忆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东长甸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历程表明:国学经典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 不仅培养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逻辑分析、文章排布、遣词造句等) , 还发展其智力因素中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3.陶冶道德情感, 内化道德行为

品行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人的道德认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向儿童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是国学课程的价值所在。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是通过国学课程, 重拾家珍, 注重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对学生的熏陶, 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 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在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直观地引导学生, 将国学中的道德修养资源冶于一炉, 设计出当代小学生修身进德的具体方案, 既发扬中华修身传统, 又能与时俱进, 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背景下, 融汇西方的公民教育理念, 着眼于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 “秉承传统文化, 培育现代精神”, 走出道德缺失的危机, 重塑国民的精神力量。

国学经典所倡导的立志有恒、克己内省、诚信仁爱、改过迁善、躬行实践、见利思义、自强不息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和美德, 通过校本课程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价值观成功地转化为儿童人格养成和道德建构的资源, 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4.培育健全人格, 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构成国学经典教育价值的核心内涵。

我们提倡国学主要是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 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和失落。科学性精神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导致人应有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日渐狭小与局促。不能融入情感领域的人文知识所得到的只能是机械而僵化的客观性知识, 也就不能潜入人的灵魂深处而内化或升华为人的智慧, 造就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性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人的异化的悲哀不能不令人反思教育的真谛。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 把人格的确立 (以区别于禽兽) 和提升 (以区别于一般人) 放在第一位。[5] 以经典著作关照和塑造人的精神为出发点的国学课程就是存在主义教育家乔治·奈勒所说的“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到人格世界”。

国学是以感性通向理性、以心灵自我关照客观世界、以精神诉求超越物质功利、以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的人文经典, 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可把一个人在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6] ,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

5.强化民族认同感,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标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区别最本质的在于文化和传统的不同。历史发展证明, 如果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因, 就会被别的国家和民族瓦解。所以离开了传统文化也就谈不上民族精神。这正是当下国内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动因和现实合理性。一方面是国家提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 它不并是自上而下的学者论证的结果, 而是产生于的强大的社会需要, 是真正“草根式”的对家国归属的渴望。东长甸小学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旨在建立曾经割裂的与传统的微弱联系, 培养儿童对传统的基本认知和情感, 续上与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文明薪火, 重拾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

明确了国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对走出误区, 构建正确的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 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应该停留于旧的二元对立的思路, 不应该坚执于概念义理的论证, 不应该单一地思考文化思想的建设问题, 而应该从生活的实践出发, 根据我们变化了的时代内涵, 提炼新的问题意识, 回应社会的真正需要, 再认传统经典的学习问题 (王元化, 2005) 。

1.去功利化

在认识上明确了国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国学校本课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又不能过于强调或过于拘泥于其功用价值和方法, 否则就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可取的态度是吸收体会庄子的“有和无”辩证关系, 采取务实的理想主义, 把握好“有用和无用”的“度”, 即你首先知道它有什么用, 然后忘记它的用途。在对待儿童学国学的问题上, 虽做出系统的课程, 但在执行时要灵活, 别太在乎眼前的“得”与“失”, 以一种开发的心态和悠然的姿态, 让儿童在富饶的文化土壤中自我萌芽与拔节。故此, 我们把“去功利化”, 作为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最为首要的原则, 是课程开发核心的价值取向。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传统经典价值彰显在于通过国学课程弘道化人。作为育人以精神的价值归属为载体的国学课程, 因人之精神发展及培育的绵延而使课程本身获得了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而是累积式与建构性的, 它不像科学性的知识或工具化的操作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 (马克斯·韦伯, 1902) , 故而对国学课程就不能以过于功利的眼光去衡量与设计, 以成人功利化的知识观来评价国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或以狭隘的控制论追求教学活动秩序的井然而使儿童付出成长的代价:对自由天性的表达与心灵舒展的束缚。这是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实意义的底线。

“教育是依照天性的自然行程和在人类经常向善的方向上天然能力的发展”[7] , 但近代以来科学主义对“理性或理智的片面高扬意味着人失去了诗意的存在状态。人不再生活在感性的因而是诗意的自然中, 而是在静寂、冷漠、客观的环境中寻生计”。[8] 国学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为小学生体会诗意栖居提供了可能——国学经典内容的丰富性会丰富人的情感体验, 让小学生享受精神世界的宁静致远。“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 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 也有接触的义务。”[9] 朱自清先生的洞见对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来说, 也许是一个并不过时的提醒。

裴斯泰洛奇认为,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掌握知识或技能, 而是发展和增强心灵的能力”, 在他看来教育即儿童的全部官能都得到自然、均匀与和谐的发展。“去功利化”意味着国学就是一种慢悠悠的早晨读上一会儿, 轻轻松松的, 绝不要“头悬梁, 锥刺股”那一套;国学也不能多学, 适量选取, 要不违背儿童的天性, 静悄悄地、活泼泼地受熏染足矣。

国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过去的文化知识, 即“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育之谓教育, 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0] “人格世界”的建构是国学校本课程价值取向的旨归。国学课程设计与开发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对儿童人格和精神的培育, 唤起儿童对真善美的渴望, 对独立精神的向往, 这不仅是国学教育的的价值所在, 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

2.道法自然

所谓的“道法自然”是强调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的一种价值取向。提倡在国学教学中运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法, 通过适量适度学习, 以期在必要的规训中又能达到对儿童自由天性的保护——教化的意义。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吸收性心智”理论认为, “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 因为人类的学习能力, 很大一部分, 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应是默会知识 (Tacik konwledge) 学习, 即潜移默化的学习。看起来他学了并不懂的内容, 看起来他真正记得的也并不多, 其实这些将转变成一种“内隐记忆”, 在心理背景中渐渐会产生作用。[11]

教育过程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有时过于用一些看起来很清晰明确的直指目标的功利手段, 反而可能会伤及儿童的未知能力, 欲速则不达。留有一块儿童生长中“混沌”的天地, 不急于开垦点破, 留待某一天的顿悟和自醒, 不揠苗助长。如用儿童易于接受和理解方式进行开蒙诵经。这个过程不追求神速, 而是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为儿童打下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底子, 为厚积薄发的准备。

“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 将文化遗产传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的生长并启动其自由的天性。”[12] 教育过程中所有的践行无不以关照和善待儿童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为宗旨。国学不能成为束缚学生的工具, 而是开启儿童活泼自由的天性, 使他们自由的成长。因此在国学课程设计与开发中要立足于对儿童自由天性的保护, 去模式化、去教条化, 道法自然, 追求浑然天成的教育境界。儿童的成长需要打磨但更重在自悟和觉醒。因为“教育规划的原则存在于儿童发展的天性之中, 教育不应该被视为任何一种过程或一系列过程, 它是一种发展的过程。因此, 教育的基本价值思想是存在于人类及其潜能发展的天性之中的。”[13]

3.传承与创造

国学负载着中华文明, 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世界政治、经济等格局发生巨变的背景下, 在中华民族振兴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 国学是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凭证;是进行人格养成教育、培养高素质公民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建设者重要的资源。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旨在于对这一资源的利用、整合与优化, 其价值在于传承、启蒙、奠基与创造。“传统能够成为每一代的传统, 能对一代代人发生不同的意义, 秘密在于传统允许每一代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延伸它, 犹如凤凰涅槃后的再生。”[14]

国学的内涵在于它的价值观, 其贯穿本民族的价值体系已深入到此民族的内心深处。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 不仅是本民族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 现代的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宝贵资源, 更是中国人保持自身独特性、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思想源泉。在全球化进程中,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地球村”的合作与竞争, 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谈到, 我们的文化方略应当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对“怀古”“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分析, 时隔一个多世纪, 鲁迅的见地仍不失为当下文化方针的准绳。

通过国学课程的开发, 实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 进一步明确“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即“中国是既要有自我的认识, 也要有世界的眼光, 既要有不闭关自守的度量, 也要有不盲目模仿的决心。不守旧, 不盲从, 根据中国本位, 采取批评态度, 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 把握现在, 创造未来。”[5] 同时改变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截然对立的态度, 实事求是, 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 因此, 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择其善者而明用之”, 探求其中值得今天借鉴、吸收和发展的东西, 因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 这就是民族形式”, 同时坚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古为今用, 批判继承” (毛泽东, 1940) 这一对待中国民族文化应有的态度和方针的宗旨。

国学课程 篇10

一、课题研究的探索之路

从2006年起,我校两位语文教师开始自发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探索与实验。到2010年的时候开始编纂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国学读本”——《爱读经典》。

选编的内容沿两条线走:一是思想性很强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二是文学艺术性强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爱读经典》分以下几个板块:1.典籍精选。2.优秀古诗文选读。3.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4.古典小说和古典名剧简介。

两位实验教师在本班一边实验,一边修改,不断完善教材。为后来的全校有序开展做好内容和方法上的准备。

2011年,我校加入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课题组,全面展开了课题研究。教研室成立了课题研究工作室,在全校开始开设“国学实验班”。“国学教育”也从单一的古诗文背诵到阅读古典小说,认识华夏历史名人,学习中国历史,演习现代礼仪,欣赏名曲名画等。

二、课题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课题课内化,做好课内外的结合

我们的“国学经典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不是孤立的,不是游离于课本、课标之外的。它和课本一样是学生学习母语,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的载体;是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抓手;也是符合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学生的要求的。

五年级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是“晏子使楚”,这是一篇根据《晏子春秋》改变而来的。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实验教师给学生拿出了原文,让学生古今比对,发现少了什么?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原文中的“张袂成阴”、“比肩继踵”和“挥汗成雨”的句子,感受文言文的用语精炼,也积累了三个描写人多的成语。

六年级上册中开始了《诗经》的渗透,选择了《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如我哀”表达了久在边疆征战的将士的思乡凄苦之情。学完后,实验教师就又选择了《无衣》、《硕鼠》、《黍离》等篇目,让学生对《诗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不少经典词句。

(二)课题灵动化,弥补教材不足

课题较之于课本教学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它不受单元主题的约束,不受知识积累层次的约束。根据时令、环境、思想的起伏随时可以进行,是对教材的补充和完善,弥补教材的因覆盖面广而缺少地域文化针对性的缺憾。

诵读《诗经》时,和学生一起观看电影《孔子》,了解春秋,了解孔子的忧伤,了解的孔子的仁爱以及坚韧;组织学生去舜帝陵扫墓,诵他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明节老师们坐在草地上给孩子们讲清明节的来历,了解一段历史和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我们带着孩子去虢国的遗址深切感受“唇亡齿寒”的典故;重阳节到了,给孩子们讲解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思乡,孝老,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诵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这么做就是想让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变得高雅。

(三)课题课程化、系统化、系列化

虽然有了“国学读本”,也只是为老师们提供一些教学素材,并不要求老师们死搬硬套。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创造性地使用读本,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不断完善我们的校本教材。

云霞老师做“中国传统节日”小课题,相关的诗词、习俗、名人故事穿插进行,学生非常有兴趣;卓玉老师做“意象”课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在诗词学习中逐渐破解“意象”,获取解读古诗的密码。金芳老师做“诗经”课程,寻找诗歌的源头,撩开古诗词的神秘面纱……

三、做课题让师生双边获益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老师们边学边做边积累。实验老师一个学期下来,都有了自己的课题资料。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激发了教学的积极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很累,但成长很快,所以很快乐。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远远大于课本学习。晨读时,实验班的学生津津有味地诵读《诗经》、《论语》或是小古文,宋词等等,那抑扬顿挫的感觉让学生沉浸在诵读经典的幸福当中。每当上国学课时,后排的学生总是搬着凳子挤到前面来,堵塞过道,围着讲台,那种求知的欲望让登台的老师有极大的满足感。所谓“教学相长”,最佳境界莫过于此了。

“课题课内化,课题课程化”的做法使我校课题开展得有声有色,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养,又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课题的扎实开展更带动了学校教研工作朝着良性发展的道路前进。

摘要:做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最佳契机, 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提高学生全面素养,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出路之一。

上一篇:江苏海安下一篇:增强强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