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凤梨

2024-05-14

观赏凤梨(精选四篇)

观赏凤梨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植物材料为果子蔓属 (Guzmania) 的红星凤梨 (G.lingulata) , 由上海鲜花港德鲁仕植物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在温室进行。选择生长健壮、植株生长差异不显著、无病虫害的一年生组培苗, 种植于直径为12 cm的营养钵中, 培养土为泥炭土∶珍珠岩=10∶1的混合基质。

1.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设计了5个乙烯利溶液浓度梯度处理, 分别为100、200、300、400、500 mg/L, 以清水作对照 (CK) 。处理前倒掉叶杯中的水, 然后倒入不同浓度梯度的乙烯利溶液40 m L/株。同一浓度均进行3次处理, 每次处理间隔5 d。每个浓度处理100株, 设3次重复。

1.3 形态特性观测

催花后调查开花进程的形态特性, 性状描述标准和观测记载参照俞信英的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烯利对观赏凤梨的促花效应

从表1可以看出, 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催花效果。浓度在100~400 mg/L处理范围内, 催花率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在400 mg/L的处理浓度时, 催花率达到最佳效果。红星凤梨表现出对乙烯利的高度敏感。

2.2 乙烯利对观赏凤梨开花进程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开化进程的影响不同。在乙烯利浓度为100 mg/L时, 红星凤梨有不同程度的催花启动, 催花反应期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缩短, 但盛花期和观赏期却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而延长, 这表明在保证最高开花率的前提下, 低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利于保持较长盛花期和观赏期。

2.3 乙烯利对观赏凤梨盛花性状的影响

经乙烯利催花后, 其中心叶螺旋花呈剑状, 上端显色形成花序, 花序特化成星型。从表3可以看出, 对照株均未开花, 且在冠幅和叶片数上, 与各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在经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后, 盛花性状主要表现在较高浓度时, 花序长度和花序着花长度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 而在花序直径和着花苞片数各处理无明显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红星凤梨均有不同程度的催花效果。在400 mg/L的处理浓度下, 红星凤梨开花率全部达到100.0%。在达到最高开花率的处理条件下, 红星凤梨在处理后, 约90 d处于反应期, 120 d左右进入盛花期, 观赏期180 d左右。据此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选择花期调控的最佳时间。虽然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后, 冠幅和叶片数与清水对照有差异, 花序长度和花序着花长度在较高浓度乙烯利处理时, 与其他处理间有差异, 但花序形状、花序高低、花序直径和着花苞片数等主要观赏性状不因乙烯利处理而异, 满足凤梨商品化对观赏性的要求。

夏忠强[4]认为, 用饱和乙炔气水溶液对观赏凤梨催花效果较好, 但乙炔易挥发, 浓度难以精确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 操作困难。本研究表明, 红星凤梨对乙烯利催花剂高度敏感, 综合开花率、开花进程和盛花性状指标, 乙烯利适合用于观赏凤梨的适时应市规模栽培。在研究中发现, 与清水对照相比, 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对观赏凤梨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冠幅和叶片数等株型特征上, 且表现为随处理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增强[5,6,7]。是否可以通过尽可能降低处理浓度, 而适当增加处理次数, 从而减少对凤梨生长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进行严谨的试验。

参考文献

[1]林萍.观赏花卉 (草本)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2]信彩云, 李志英.观赏凤梨乙烯催花机理的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 2009, 29 (2) :78-82.

[3]俞信英, 张智, 沈晓岚, 等.果子蔓属观赏凤梨形态性状描述标准和观测记载方法[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西宁:观赏园艺与西部发展: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全国学术年会, 2010:19-24.

[4]夏忠强.不同催花剂对观赏凤梨丹尼斯催花效果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 2012 (4) :54-55.

[5]韦惠师.观赏凤梨温室栽培及催花技术[J].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 (5) :77-79.

[6]梁东成, 黄万和.观赏凤梨催花栽培试验[J].广东林业科技, 2005 (3) :39-41.

观赏凤梨花作用 篇2

凤梨花以观赏型花卉为主,在很多地方看来,其所代表的就是完美、好运,其中以鸿运当头为最喜欢,最具代表性。其在家居摆设中所能表现情况,是很多植物无法替代的,既含蓄而又舒适,例如其中比较有名的姬凤梨花,盆栽最为出名,花型美而叶亮,以清新淡雅作为凤梨花中之精品。当然,常见的还有红水塔花、宫女泪等。

当然,作为绿色植物,凤梨花还具有绿化作用以及净化空气,很多人部分具有能够很强的净化功能的品种凤梨称为空气凤梨。因为其能够对新房子装修好后甲醛的含量达到80%,不但实用,而且美观。

观赏凤梨玻璃温室标准化生产技术 篇3

1 品种选择

目前国内常见的观赏凤梨有5个属:擎天属 (Guzmania) 、莺歌属 (Vriesea) 、蜻蜓属 (Aechmea) 、铁兰属 (Tillandsia) 、赪凤梨属 (Neoregelia) 。经过市场消费需求和生产经验的双重筛选, 目前主要栽培擎天属和莺歌属2类, 主栽品种如下:擎天属的有丹尼斯、火炬、平头红、小红星、吉利红星、大擎天、橙擎天、黄擎天、紫擎天;莺歌属的有红剑, 红莺歌, 黄边莺歌, 彩苞莺歌。另外, 蜻蜓属的有粉凤梨, 铁兰属的有紫花凤梨等。

2 观赏凤梨的栽培环境条件

温室栽培管理一项重要特点是能模拟植物的原生环境, 从而使生长发育达到最适状态, 得到优良的品质。观赏凤梨种类不同, 其所需的生产环境略有差异, 在生产上需区别对待。

2.1 温度

凤梨科植物在光合作用上属CAM型植物, 大都能在相当宽广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故在日夜温差较大的环境生长较好, 其最佳生长温度:夜温为12~18℃, 日温为21~32℃, 日夜温差最好在6℃以上, 10℃最佳。观赏凤梨不耐寒, 生长最低温度在12℃以上。擎天凤梨和莺歌凤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 适宜的夜温为18℃, 日温为25℃。

2.2 光照

观赏凤梨喜散射光, 忌直射光, 宜遮荫栽培, 而有少数也可以露地栽培。所需的通常光度约为20000~40000Lux, 不同品种类型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 大概如下:粉凤梨类 (30000Lux) >铁兰类 (25000Lux) >擎天类 (18000~22000Lux) >莺歌、红剑类 (18000Lux) 。

光度较强时, 配合高湿度与高通风条件, 可加速观赏凤梨的生长, 使其株形茁壮, 叶片宽短刚硬, 花色更鲜艳美丽。观赏凤梨催花前2个月喜欢强光长日照条件, 日照不良会影响花序的发育及花穗色泽亮丽度。凤梨每天至少约需12小时的日照, 若能增加至16小时则生长更快。日照时数若低于12小时或长于16小时, 则植株不会正常生长, 形态发生异常, 开花率也会大受影响。

在室内栽培, 光照条件达不到要求时, 可采用人工照明。一般选用日光灯, 而不用白炽灯。照明灯最好悬吊在植株上方约30cm处, 不要太高, 以免降低光照强度。

2.3 水分

不同品种观赏凤梨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即使同一品种, 一年四季也有不同。大部分盆栽观赏凤梨喜欢高湿的环境, 栽培介质宜保持湿润, 但不能渍水, 空气湿度应维持在70%~80%。

2.4 通风

通风温湿度与凤梨生长是密切相关的。高温高湿时, 温室或大棚内极为闷热, 这时良好的通风对植株生长极为重要。通风好的栽培场所, 植株叶片宽而肥厚, 花穗大而长, 花色鲜艳美丽。当空气干燥, 相对湿度低于40%时, 过分通风不良, 对凤梨植株生长亦不适合, 容易造成叶尖枯萎。最适宜凤梨生长的相对湿度介于50%~70%之间。夏季高温高湿期, 应加强通风;冬季低温期间, 则不宜多喷水。

3 标准化栽培流程

3.1 栽培介质

因凤梨玻璃温室栽培生产周期为15~18个月, 栽培过程中只换盆1~2次, 所以好的栽培介质是种植凤梨成功的关键。应达到如下标准: (1) 无有害病菌。 (2) 每次配制标准应统一。 (3) 透气性、排水性、保水性较好。 (4) 可溶性盐类含量较低, EC值应低于0.5ms/cm。 (5) 不存在影响作物生长的有毒化学物质。 (6) 呈酸性或微酸性, p H值介于5.5~6.5。 (7) 物理化学性稳定, 质地略粗, 固着力强。

根据以上标准, 温室生产使用泥炭土是栽培凤梨的最佳选择。种植小苗时, 选择幼细型的配方泥炭;换盆时, 选择粗纤型的配方泥炭。在使用过程中, 主要配方是加入珍珠岩, 两者比例为9:1或8:2, 依种苗大小而定。介质使用前须用100倍甲醛溶液进行密闭消毒, 密闭措施解除1周后方可用于生产。

3.2 定植

在种苗到来之前, 先把栽培场地清理干净并消毒, 盆器、栽培介质准备好。收到苗后, 将种苗从包装中取出, 直立放置, 确保所有植株都有足够的通风条件。最好能在当天种植, 否则, 要给植株洒点水, 但不要浸透它们。然后依照不同的品种, 把种苗定植在相应的7cm、8cm、9cm的盆中, 定植介质选用Klasmann泥炭612配方或422配方, 保持相对干燥, 不能压的太紧, 尽量保持良好的透气性。种植后要浇透水, 保证凤梨根系和土壤的良好结合。凤梨苗不能种植太深, 适宜深度为2~3cm。如果太深, 土壤进入凤梨的中心, 凤梨将停止生长。种植之后, 喷1次花多多9号 (20-10-20) 叶面肥2000倍液。尽可能只对植株浇水, 不对土壤浇水, 确保植株的叶间总有水分。

3.3 移植

凤梨苗在小盆中生长4~6个月后, 就需要换上大盆。一般小红星、紫花凤梨用口径12cm的盆, 擎天类品种用口径15cm的盆, 粉凤梨用口径15cm的盆。用Klasmann泥炭614配方、414配方或418配方换盆。在盆底放1层泥炭土, 再把凤梨从小盆中连土取出, 摘除老叶, 放在盆中央, 在根球四周放入泥炭土, 轻压以确保植株直立, 种植深度以5cm为宜。同样注意土壤不宜压得太紧, 尽量保持良好的透气性。移盆种植一段时间后, 当根球的外面有一些白色根时, 就可以开始施肥。

3.4 生长期管理

3.4.1 水分管理。

水质对观赏凤梨非常重要。凤梨科属喜酸性植物, 要求水质p H值应介于5.5~6.5之间, 不喜高盐类含量, 尤其是钙盐与钠盐, 其中Na Cl含量不能超过50mg/L, 更忌重金属。水的EC值应尽量低于100ms/cm, 当其大于300ms/cm时, 不宜使用。p H值若高于7, 对凤梨植株营养不良;高钙钠盐, 会使叶片失去光泽, 妨碍光合作用, 并容易引起心腐病及根腐病;重金属对凤梨有毒害, 缺棚缺锌植株生长容易引起生理障碍。硬水含碳酸钙及镁盐, 不宜使用。自来水也常含高钠盐或氯素, 更不宜作为喷灌用水。地下水因地域不同会有变化, 应做水质分析后再用。

应注意将观赏凤梨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分开。夏季为观赏凤梨生长旺季, 需水量较多。每天约需3mm的水量, 每3天喷1次10mm的水即可。浇水应采用室温水, 浇到植株中心 (叶杯中) , 使水流经叶片而到根部和盆中介质, 使之湿润即可。冬季观赏凤梨进入休眠期, 要控制浇水, 每周中午喷1次水, 每次3mm, 保持盆土微潮即可。盆土不干不浇水, 否则盆土太湿, 容易烂根。叶筒底部保持湿润即可, 不宜给太多水分, 以免发臭乃至造成观赏凤梨腐烂。

3.4.2 肥料管理。

栽培高品质凤梨的关键是N、P、K等元素的比例合适。氮肥的浓度相对钾肥过高时, 将会导致叶窄长, 叶色墨绿;钾肥的浓度过高时, 将会形成叶片短而长;过量的磷肥会引起凤梨叶片的顶烧。N、P、K的比例如下表:

硼、锌、铜3种元素对凤梨有危害作用。施用硼肥会引起顶烧现象, 锌铜会使凤梨致死。所有凤梨都需要镁元素, 在施加的肥料中必须含有3%的Mg SO4 (硫酸镁) 。同时也适当增加一些钙。

观赏凤梨较适宜使用液体肥料, 缓效性肥也可以。对液体肥的配方, 应达到如下要求:p H值为5.5~6.0;EC值幼苗期为0.5ms/cm, 成株或开花期为1.0~1.5ms/cm;各种营养要素比例N-P2O5-K2O-Mg O应为1.0-0.5-1.5-0.5。

在催花期前2个月停施氮肥。液体肥料每3天喷1次。由于凤梨的叶杯具有吸水、吸肥的功能, 可直接将液肥施于“叶杯”中。缓释性肥料用奥绿肥最稳定及安全。

3.5 催花

换盆8~10个月后, 凤梨植株长到合适大小, 由营养阶段进入生殖阶段, 根据市场的需要, 随时可以催花。催花前4周应对植株进行停肥处理, 并注意保持土壤的相对干燥。可以用乙炔饱和水溶液进行催花处理。如图所示, 用1根一端带喷嘴的导管与装满乙炔气体的瓶子相连, 最好用那些能在水族箱中给水充气的装置。然后用0.5Pa的压力慢慢将乙炔气体从瓶中释放到水中。当桶中的水闻起来有较浓的乙炔气味时, 就可以催花了。先排掉回水管和喷药管里原有的气体及溶液, 将回水管放入装乙炔水溶液的大桶, 开通打药机吸取乙炔水溶液, 然后手持喷药管一端的喷头, 将乙炔水溶液灌入凤梨的叶杯中, 用量以刚好填满叶杯为好。人工催花到凤梨抽花, 一般时间为1个月。

4 生理障碍及病虫害防治

凤梨植物抗性较强, 在栽培环境适宜生长良好的情况下, 生理障碍及病虫害基本很少发生, 如果发生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4.1 生理障碍

4.1.1 叶片狭长。

特征:叶片狭长软弱下垂, 叶表面无光泽, 花穗细短, 花色不艳丽, 容易倾斜弯曲。原因:过度遮荫, 日照不足;施用氮肥过量;过度密植。改善方法:任何时候光照强度应不低于18000Lux;氮、钾肥施用比例应为1:2;各生育期应控制适当密植。

4.1.2 叶片有棕褐色斑点。

特征:全株遍布黄斑或褐班, 有若麻脸。原因:喷水过多或介质排水不良, 引起水伤;遮荫不足, 光照太强;液肥或农药浓度太高为害。改善方法:每次喷水不宜超过10分钟;高温强日照下不宜喷水或喷雾, 以免引起烫伤。

4.1.3 叶尖黄化褐变枯萎。

特征:轻微者叶尖约1cm黄褐化, 严重者叶尖约5cm以上褐化。原因及改善方法:水质不良, 灌溉用水碱性太强, 或含高钙钠盐类;过度施肥或液肥喷施浓度过高, 致使盐类累积于叶梢部, 造成危害;介质排水不良造成烂根, 植株体内水分无法充分供应叶梢末端, 造成干尾;天气高温干燥, 通风不良, 应及时通风。

4.2 病害

观赏凤梨是病害很少的植物, 主要病害为心腐病和根腐病。都是由真菌类 (fungi) 侵染而引起。心腐病是由Pbytopbtbora parasitica所引起的;根腐病是由Pbytopbtbora cinnamomi及Pytbium spp所引起的。

4.2.1 病征。

心腐病:被害植株心部嫩叶组织变软腐烂, 呈褐色, 与健全部位界限明显, 心部用手指轻碰即脱离。根腐病:被害植株根尖黑褐化腐烂, 不长侧根, 病株对水分及养分吸收大受影响, 植株生长势变弱, 生长缓慢。

4.2.2 致病环境:

(1) 雨季连绵阴雨不断,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 (2) 介质排水不良或喷水过多。 (3) 介质p H值高于7或水质含高钙钠盐类。 (4) 种苗堆积过久, 移植后容易引起心腐病。 (5) 种苗包装后空气通气不良, 定植后也容易引起心腐病。

4.2.3 防治方法:

(1) 避免高温多湿的环境, 需排水良好介质, 避免含高Ca、Na盐的水质。 (2) 在幼苗期将种苗浸于80%福赛得 (亚利特) 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10分钟后取出, 阴干再盆植。在生育期以80%福赛得2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700倍液, 每半个月灌注心部, 连续施用3次。

4.3 虫害

介壳虫是观赏凤梨最为重要的一种病害, 几乎任何凤梨都会发生, 尤其是雨季, 病班为黄褐色斑点。

4.3.1为害特征。

幼虫从土中出来, 首先栖息于基部老叶背面, 逐渐往上部幼叶爬移刺吸汁液, 致使叶色产生黄褐色斑点, 进而枯萎。伤口分泌出蜜汁, 诱使蚂蚁搬动虫体, 传播再次扩大感染。伤口因有点汁液, 也常致使黑斑病再次发作。病班面积显著扩大, 开花株即失去商品价值。

4.3.2 防治方法。

每月任选速扑杀1000~1500倍液、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47%巴拉松乳剂20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800倍液等药剂喷施1次, 以免介壳虫密度增高, 喷施部位以叶背为主。

参考文献

[1]胡松华.观赏凤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韦惠师.观赏凤梨温室栽培及催花技术[J].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 (5) :77-79.

观赏凤梨 篇4

关键词:观赏凤梨,无性繁殖,吸芽繁殖,组织培养,操作方法,成本投入

观赏凤梨为凤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热带、亚热带南美地区, 性喜温暖、潮湿半遮阳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花卉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特别是日臻成熟的生产栽培技术和现代化温室的应用, 使得国内生产的观赏凤梨品质达到甚至超过进口凤梨的品质。

观赏凤梨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 目前市场上用于观赏的凤梨多为杂交种, 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获得种子, 即使能够通过人工授粉等方法获得种子, 其后代的性状也会发生分离, 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故播种繁殖只在原生种种质保存和培育新品种时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其中常规繁殖常采用分株繁殖, 即吸芽繁殖, 而大规模繁殖通常采用组织培养[1]。现对凤梨的该2种无性繁殖方式进行比较, 以期为广大的花卉爱好者和凤梨生产者提供参考。

1 繁殖方式简介

1.1 吸芽繁殖

吸芽繁殖为某些植物根际或地上茎叶腋间自然发生的短缩、肥厚呈莲座状的短枝。吸芽下部可自然生根, 故可自母株分离而另行栽植培育成新植株。如多浆植物中的芦荟、景天、拟石莲花等常在根际处着生吸芽;凤梨的地上茎叶腋间能抽生吸芽, 均可用此法繁殖。

1.2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 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原生质体等, 通过无菌操作,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 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老叶鞘、短缩茎、嫩叶鞘、花、吸芽等均可作为观赏凤梨的外植体[2]。

2 操作方法

2.1 吸芽繁殖

吸芽繁殖的具体操作方法通常有以下3种[3]:一是母株开花后长出吸芽, 切下扦插。二是破坏生长点, 促发吸芽。其具体做法是“一刀”、“二心”。“一刀”就是利用刀作利器。“二心”包括:剖心, 将利刀对准生长点刺穿叶简、纵剖1~2刀 (剖2刀时呈“十”字形) , 切口长度3~5 cm, 1~2个月后, 基部即可长出吸芽, 每株可长出吸芽10个左右;“钻心”, 即用直径为3 cm的铁杆, 从上至下将凤梨心部钻穿, 以破坏生长点, 1~2个月后, 基部同样可长出吸芽, 从而进行吸芽繁殖。三是催花促芽。提早催花, 并尽早切除花茎, 促发吸芽。经催花处理后, 吸芽可连续产生, 每株可产生数十至上百个吸芽。上述3种移栽方法中长出的吸芽长至12~15 cm时即可切下, 除去基部3片小叶, 置于阴凉处晾干 (约需2 d) , 然后扦插于沙床。沙床应处在光照强度为8 000~10 000 lx、气温18~28℃的环境中, 根部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大概1个月后长根, 再过1~2个月后根系长好, 此时方可将凤梨移植于花盆中。

2.2 组织培养

一是外植体的处理。将老叶鞘、短缩茎、嫩叶鞘、花、吸芽等外植体用流水冲洗30 min, 用70%酒精浸泡15 s, 然后用0.1%升汞消毒液浸泡12 min, 无菌水冲洗6~8次, 吸干其表面的水分。二是培养条件。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3%蔗糖、0.75%琼脂及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 pH值调至5.5~6.0。在培养过程中温度25℃左右, 光照13 h/d, 光照强度2 000 lx左右。三是芽的诱导。将已消毒的叶片与茎尖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 先暗培养10 d (有助于减少褐化现象) , 外植体经连续2~3次转接, 每次5~10 d。待褐化现象缓解后再间隔15~20 d转接1次, 40 d后茎尖基部开始膨大, 60 d后可形成含有10~15个以上的不定芽, 等芽长至1~2 cm时切下转入分化培养基。四是芽的增殖。将诱导出的丛生芽在相同成分的培养基上不断切分继代, 即可获得大量不定芽。平均增殖系数为5。五是生根培养。不定芽长至3 cm左右时, 将不定芽由芽丛上单个切下, 转入生根培养基培养15~20 d即可开始生根, 培养30~40 d、小苗高5 cm左右时即可移栽。六是移栽。将生根良好的瓶苗的瓶盖打开, 在室内炼苗3 d左右, 取出小苗, 洗清培养基后移栽到育苗盘中。

3 成本投入

根据徐洁兰[4]等对花卉组培苗育苗成本分析, 在整个工厂化育苗流水线中, 瓶苗接种与培养的投资最大, 占总成本的47.59%, 其次为试管苗移栽和基建投资, 分别占20.31%和20.39% (表1) 。

而如果采用吸芽繁殖的方法, 培养基配制和接种与培养等2项的投入完全可以省略, 而且吸芽繁殖对基建的投资要求也不高, 其总成本将比组培苗方法降低60%左右, 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吸芽繁殖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高效的观赏凤梨繁殖方法。对中小型的观赏凤梨生产者来说, 完全可以通过吸芽繁殖的方式保证凤梨种苗的自给自足。

参考文献

[1]刘松涛, 郭军战, 白睿.凤梨组织培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 (4) :95-97.

[2]郑淑萍, 徐建新, 丁峰, 等.星花凤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江苏农业科学, 2005 (3) :94-95.

[3]柯立东, 林伯达, 吴家全.观赏凤梨的繁殖方法[J].农家科技, 2007 (11) :18.

上一篇:聋哑小学生特殊教育下一篇:竞赛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