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观

2024-05-03

面子观(精选七篇)

面子观 篇1

关键词:面子理论,贵族,士大夫,底层市民

什么是面子?面子就是人的脸面,但又不是单纯从字面上理解的人的面部。面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具有很深的文化内含。在中国,人的面子很重要,人们似乎生活在面子构成的世界中,从古至今关于面子的故事不胜枚举,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面子始终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位子,虽然我们常常使用但是我们却没有把它归结成一种理论,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 1987:49)提出的礼貌普遍性的三方面内容中对面子观作了概括:

A.面子可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两种,这一点具有普遍性;

B.为了满足对方的面子需求而采取理性行为,这一点具有潜在的普遍性;

C.具有面子需求、采用理性行为的交际双方之间需要一定的相互知识,这一点也具有普遍性。

由此可以看出,布朗和列文森是把礼貌和面子联系在一起来论述的。那么,什么是面子?面子就是有选择行为的自主权以及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具体地说面子就是每个人意欲为自己争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1]

中国有句老话: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为什么人活一张脸呢?这个脸就不仅仅是生物的脸,而是我们说的颜面,面子的意思。换句话说人活着就不能没有脸面。由此可见脸面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怕丢失脸面而失去生命的人项羽是代表。楚霸王项羽为什么自刎乌江?为的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丧失面子,有时会比丧失性命还可怕。失身的少女,落榜的少年,被俘的战士,还有其他那些“丢了面子”的人,往往会竟至于“寻短见”,由此可见,中国人会“死要面子”。项羽为了面子去死,楚成王死了以后还要争面子,郑灵公为了面子让子公死了。[2]

关于项羽的死,人们是众说纷纭。后来李清照有诗称赞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在这里项羽念顾颜面的行为却成了有骨气的象征。所以中国人的面子又不仅仅只和礼貌有关。

1 贵族与面子

1.1 正面面子

正面面子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如果这些得到满足,正面面子就得以维护与保留。[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与面子接触,不管是言语上的还是行为上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与人交流。怎样才能很好的交流,这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它涉及了语用学的很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场合与语言的选择。场合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不同的场合我们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按照我们的习惯,与人交流是很少针锋相对的(辩论除外),万事和为贵,怎样做到和的同时又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达到交流的目的?这就涉及到交际双方的面子维护问题。和的前提就是双方的面子都能得以维护,只要其中一方认为某一句话或某一行为有损自己的颜面,那么这样的交际就不成功。如果交际双方有势力强弱之分的话,强势的一方甚至会动用自己的权力以达到维护自己面子的目的。而弱势的一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以贬低自己抬高对方为手段进行交际。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从不缺乏。勾践卧薪尝胆,面对吴王夫差给自己的屈辱时忍辱负重,忍气吞声,这时的勾践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而夫差处于高高在上的王者姿态。勾践愈低下,他就愈高贵。夫差的正面面子得以维护是以勾践损害自己的正面面子为代价的。

处于强势地位的人为了自己的正面面子,可以对处于弱势的人实施强制性手段。有一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三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后来其中的一个做了大官,剩下的两个都想通过做官的朋友谋取一份差事,他们分别去拜见了他,其中一个见了面就说那时候两个人一起给人放牛割草,直言不讳,而另外一个见面也是说的同样的叙旧话,但却在选词上废了一番功夫,将放羊割草的事用比喻的手法娓娓道来,那个做官的人听了给予他们不同的待遇。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后者满足了前者的正面面子需求,好的语词显出个人的品位,也给当官那位保留了体面.

1.2 负面面子

什么是负面面子?它是指有自主的权利、有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干涉。“负面”不是“坏”的意思而是与“正面”相对而言。因此,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会采取一些措施去维护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面子。[1]

其实正是负面面子的存在使得我们在交际中面对双方比较敏感的话题或者比较尖锐的冲突时往往采取委婉的方式来处理,而选用这种委婉方式的一方往往是希望解决问题的一方,另一方可能表现出比较强硬的态度,但是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古时候的讽谏故事中找到依据。封建时期从来不乏文字狱,所以一字一句都必须仔细斟酌行事。不然就会有含沙射影之嫌而招来杀身灭门之祸。因此向君主进谏就必须更加注意语言的运用,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场合的选择,不能不顾及君王的脸面。

讽谏也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必须注意交际对象的心理、情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言语方法、手段,使交际活动圆满完成。一般说来,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只要交际者稍微注意一下交际对象的有关特性,选择一种适合于题旨情趣的言谈方法,交际目的是不难达到的。但是,若是讽谏,则不然了。因为讽谏的对象,亦即受交际者是国王或领导者,讽谏者亦即交际者是被领导的臣民,交际双方存在着地位差别,讽谏者更要注意揣摩受交际者的心理,顺迎其性情,以恰当的言语方式巧言进谏,这样才能使本来听不进忠言、同意见的受交际者接受自己的谏言,如若比干、屈原在进谏时也采用这种方法,他们二个人的下场、国家的结局估计就会大不一样了。邹忌讽谏威王之所以成功,奥妙正在于此。由此一端,我们也可以这样预言:作为言语交际活动之一的讽谏,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健全,用婉言曲折的方法固然不像封建时代那样大有用武之地了,但是,诸如邹忌式的“意他言己”的讽谏艺术,并没有就此绝迹。相反,这种方法不仅在现代,乃至在将来,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情境下还是很有效果的,不失其独特的魅力。[5]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就是证明,这两个事件有相同的特征是:臣下对君主;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的是后者要劝说的对象处于盛怒之下,更大的社会背景是战争压境,劝说成功就能解决燃眉之急。因此两者比较而言,邹忌的劝说任务要轻些,但是不管任务轻重,在君王面前稍有不慎就是杀头的危险。他们的讽谏首先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选择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地位悬殊,给君主提建议接不接受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不能触犯龙颜,从君王的角度看这个颜面是他的正面面子,而在提建议时讽谏方要考虑的面子问题却是负面面子,即如何才能在不损害受谏者(君王)的面子上完成或者说实现讽谏的目的。用词的委婉,方式上旁敲侧击,时机的把握上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实现的大前提就是要给足的对方面子。

2 士大夫阶层的礼貌与面子

礼貌是一个面子问题。要给对方留有面子,当然也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某些好处,比如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等。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这说明礼仪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今天,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礼仪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而礼貌是不同于礼仪的一个包罗万象的行为与言语的总和。来而不往非礼也和礼尚往来说的是同一种礼貌,这是一种行为上的礼貌。关于行为礼貌我们在这里不做讨论,我们主要讨论言语上的礼貌。而谦称与敬词则是言语礼貌最好的例子。尽管谦称与敬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怎么使用,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我们还是会考虑使用一些有关方面的词语。比如我们问别人的姓什么时,常说“您贵姓?”“您”就是一个表敬的礼貌用语,同时在姓前面加一个“贵”字,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是有礼貌的表现。

谦词与敬称用得最多的,当属封建王朝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形成了一套的铁一样的不可触犯的封建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就得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世。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就是尽量多的使用谦词和敬称,避免语言上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比如, 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只能使用不同的谦词, 如“予一人、寡人、孤”等是君主的御用谦词, “臣、小臣”等是臣子在皇帝面前所用的谦词, “小民、草民”等是平民百姓的谦词。如果有人用错了谦词, 尤其是地位低的人使用高一级地位的谦词, 轻者被视为没有礼貌, 重者被斥为大逆不道。尊辞卑语与人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挂钩, 级别森严, 具有了安身立命的重要性。[6]

尤其是在士大夫阶层,使用谦词与敬称不仅是礼貌的表现而且是身份的象征,借此与布衣阶层相区别,显出身份的尊贵,也就为自己赢得了面子。由此可见谦词使用的盛行也就不难理解了。旧时,用得较多的,是以“愚”“敝”“鄙”等构成的一系列自称谦词。比如,自称“愚”“愚下”“下愚”“敝”“敝人”“卑人”“鄙”“鄙人”“鄙夫”“不才”“区区”等。由此而称自己的见解、看法为“愚见”“愚意”“鄙见”“鄙意”,称自己身体,为“微躯”“贱躯”,称自己的居所为“寒舍”“敝斋”“陋室”。旧时老年人常用的自称谦词为“老朽”“老拙”。[7]士大夫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拿什么来显示他们的身份,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们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如果没有能做到这样,他们就会被排斥在这个阶层之外,因为他们会被认为有损士大夫的面子,丢他们的脸。

3 下层市民与面子

在中国人人都爱面子,有体面的人不用说,就连阿Q似的社会底层人物也视面子如生命。阿Q认为虱子咬得比别人响是有面子,充当革命者被赵老太爷称为老Q是有面子。孔乙己也很爱面子,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有学问。满嘴的之乎者也,连茴香豆不多了也说成是“多乎哉?不多也。”别人说他偷东西被打了,他辩解道“是窃不是偷”。在他看来用“窃”比用“偷”更能显出自己有学问,社会地位也比一般人要高。事实上孔乙己本来就是一个下层市民,但是他不愿意承认,他迂腐的认为会说文雅话地位就比那些短衣帮高,不仅如此他还时时身着长衣,目的就是划清和短衣帮的界限,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地位是和面子紧紧相连的,地位提高,面子自然就有了。曹禺《日出》中顾八奶奶夸奖陈白露的话也是典型的用词不当但是为了说出与她地位相应的话,她自己本来就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又不能显得太粗俗,所以就闹了笑话。

总结

古往今来,面子就像一张大大的网,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它的存在,尤其是封建王朝时期。现在面子观仍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言行中,连三岁小孩都会说“真没面子!”,不过,现代人的面子更切近实际,实在不行也有撕破脸的时候,所以人们骂人也骂“不要脸”,可见脸面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人们在越来越小的世界中,寻找生存空间,更多的是寻找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显出自己的特色。面子与礼貌息息相关,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则更是以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处世,在外交还有其他许多场合中显出了民族的风范,所以面子不能丢,也丢不起!当然,过分注重“脸面”,将全部工夫都倾注在面子上,会使人成为死要面子的市侩,或成为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间的“奸雄”。我们说任何事情都具有正负两面性,印象整饰和中国人的“脸面”观也一样,不能一概肯定和否定。合理的印象整饰是文明人、有修养人的标志。中国人的脸面观对规范控制人的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时下中国社会的“信用危机”,视“坐牢蹲监”为光荣经历等现象都是不顾及脸面的反映。我们要正确对待、合理运用印象整饰,做到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利。[8]

参考文献

[1][3][4]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118—122.

[2]杨玉梅.面子, 中国人命之所系[J].烛光夜雨.

[5]王矫捷.《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喻艺术赏析[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6]刘玉环.谦敬语修辞的文化色彩[J].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

[7]胡炯梅.谈敬谦词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J].语言应用研究, 2007:85—86.

中西面子观的差异论文 篇2

【关键词】面子 中西文化 礼貌原则 差异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礼貌时都注意到了面子问题。而面子问题又是人们交往时彼此要考虑的社会因素。人们不仅要尽力维护自己的面子, 还要时刻关注他人的面子不受损害。面子是人们交际中的心理现实,而维护面子是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并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但是,两种语言对面子的理解以及如何有效地协同交际双方的面子却不无差异。

二、中国的“面子观”与西方的面子理论

1。中国的“面子观”

虽然脸面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概念,但是给脸面下个定义却非易事,其中广受引用的定义是由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提出的。他认为面子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个人的尊严将从适当的行为及社会赞许中获得。“失去面子”则是由于不能遵照行为法则,以至于在别人看来出处于不利地位。在中国,面子是调节和支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则。面子行为就是维持社会关系和谐与稳定的工具性行为。中国人为了面子,一般不会轻易地拒绝他人的请求,即使是一时不能满足他人的请求,也会采取其他一些不久或补偿性的行为。这样,就达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中国人的面子观念虽然不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但中国人对“面子”的爱护,“面子”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确是无与伦比的,“面子”时常支配和调节着中国人的社会行为。

2。西方的面子理论

在西方,面子的概念最早是由Erving Goffman 提出来的。他将面子定义为一个人积极正面社会价值。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社会人,人们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交际,在交际过程中, 面子就表现为个体拥有的社会形象。后来Brown 和Levinson把面子定义为:每个社会成员希望拥有的个人自我形象。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在交际活动中,个人的正面形象或“个性”,包括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消极面子是指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希望有自己的地域权、行动权、不被打扰的权利;希望在交际活动中自己的行为自由不受侵犯,不愿个人的拥有行动和自由受到干涉。理想的情况是在交际中每个人最好要顾及他人的面子需求。然而,面子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交际者在一切交际中都必须谨慎措辞,恰当得体,既要维护积极面子又要维护消极面子。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方“面子”观 篇3

对于第二语言教学者来说,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中西方对“面子”的不同解读造成的交际冲突,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中国,请客吃饭时,主人为了“面子”,点菜的数量往往超过实际人数很多;饭桌上,中国人更是常常劝客人喝酒,且表示“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留学生们往往不能理解中国人所说的“面子”。在他们看来,明明吃不了,还要点那么多菜,这是浪费的行为,为何会和“面子”有关?喝不喝酒完全是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为何不喝就是不给对方“面子”?如若在中西方文化中,不能意识到中西方对“面子”的不同理解,则很难实现成功的交际。

萨丕尔曾指出:种族和文化的分界线确有点和语言的分界线相应的趋势[1]。法国学者K.Baldinge也曾明确表示:语义学的特征是把人的注意力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了开放的经验结构,从语言学引向了非语言学世界以及关于这个世界的经验的逻辑[2]。要想真正理解东西方对“面子”的解读,就必须回归到东西方的文化中进行理解。

正如胡先缙(2004)先生所述,中国人所说的面子代表一种社会重视的声誉,包括“脸”和“面”[3]。“脸”和“面”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同时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面子”一词首先是由胡先缙先生介绍到西方的,但是西方根据其文化,也对“面子”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Goffman的“自我与面子功夫”理论和Brown、Levinsion的“面子”理论[4]。Goffman认为“脸面工作”(facework)指的是避免威胁他人面子和修复受损面子的策略。Brown和Levinson把“面子”进一步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消极面子是指行为有自主的权利,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同和喜爱。西方的“面子”,深受个体主义取向为主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中国的“面子”观多是由集体主义文化决定的,“面子”是一种公共形象而不是自我形象。以下列举几个能反映中西方“面子”观的典型案例,来说明中西文化在“面子”理解上的差异。

电影《刮痧》[5]中生动地体现了“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影片中许大同和约翰的儿子因为玩玩具而发生冲突,许大同为了给约翰“面子”,当众打了自己的儿子一巴掌。但对于美国人约翰来说,却完全不理解这一做法,不理解中国人对“面子”的独特解读,更不理解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来自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许大同来说,当自己的“面子”与他人的“面子”发生冲突时,要从集体主义出发,首先照顾他人的“面子”,而保全他人面子的方式往往是自贬自谦,这也就是语用学中常常提到的“损益原则”。后来,儿童福利院认为许大同虐待孩子,许大同请了自己的上司兼好朋友约翰做了辩护律师,因为许大同坚信自己的好朋友一定会维护他的“面子”,极力为他辩护。出乎许大同意料的是,约翰最终向法庭证实了许大同确实打过自己的孩子。由此,许大同愤然辞职,他认为自己的好朋友出卖了自己,根本就不够朋友,没有顾及到自己的“面子”。相对中国人感性的朋友观,西方人的朋友观更为理性,他们是先法律、再道理,最后才是情面;而中国的价值观中,情面是先于法理的。

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此类现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送礼”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这种相似行为的背后,却隐藏了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观。在中国,“送礼“时往往要讲“面子”,“面子”的体现方式常是由礼物的价值决定的;越贵的礼物就越表示给对方“面子”。而在西方国家“送礼“也讲“面子”,但是这种“面子”更多的是由礼物代表的情谊决定的;亲手制作的礼物往往比昂贵的商品更能体现受方的重要性。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能收到他人特意为自己用心制作的礼物是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非常注意礼物的包装,因为西方人认为通过包装就能看出送礼人是否给自己“面子”。此外,中国人为了照顾双方的“面子”,都是避开送礼人以后才拆开礼物,以免送礼人因为礼物价值轻而丢“面子”或是显得自己迫切地想要收礼而失了“面子”;而西方人为了给送礼人“面子”,更倾向于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物、表示赞赏。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面子”策略在饭桌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人请客吃饭时,常常会亲自为别人夹菜。为了给主人“面子”,即使不想吃或者菜不合自己的口味,客人也会吃下去。这是为了显示礼貌和客气,营造一种“一致”的交际氛围,我们维护的是对方的积极面子。而美国人在吃饭时通常只会说“help yourself”,他们注重的是尊重对方自由选择的权力,美国人倾向于满足交际对方的消极面子。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面子”的文化意义也就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如果交际过程中不注意“面子”在东西方文化意义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面子”的理解,有助于在跨文化中规避交际冲突,进而在中西交际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Brown P,Levinson S.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陈融.《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1986

[4]黄光国、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于教师面子观的教育叙事 篇4

教师的个人经历是指在教师成长的某一阶段对教师的职业素养 (包括从教选择、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等) 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他人和关键事件。“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1]”每个人都是在一些重要他人, 如家长、同伴、教师、英雄人物等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关键事件是指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重要他人与关键事件往往交织在一起, 对个人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教育自传或教师个人生活史研究, 非常强调教师的个人经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因为“教师自传研究的成果就是自述生平和表达思想演变的过程, 即把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经历、思想演变过程等系统而又有重点地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这就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史”[2]。刘良华教授认为教师的“教育自传”包括“我作为受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我作为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我在教育经历中形成的我的教育信条”等三个部分[3]。笔者的教师面子观叙事基本上按照教育自传的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完整框架来展开。

一、学生时期的教师面子观

1. 中小学时期:师尊生卑, 学生须无条件地遵从教师

回想中小学的人与事, 很多都已忘记, 但是有几个“野蛮”老师还历历在目。为师者讳, 就不再提及他们的真实姓名。

游泳、嬉水是儿童的最大乐趣。为了学生的安全, 学校三令五申, 禁止小学生在上 (放) 学路上下水游泳。记得小学三年级时, 班主任A老师上午刚刚在班上交代了不要下河, 我和几个同村的小孩下午上学时就管不住自己了。第二天上第一节语文课时, A老师检查违禁学生。她在我们的胳膊或肚子上用指甲轻轻一划, 凡是划出白道的就判定为下过水了。检查完毕, A老师对明知故犯的我们大加训斥, 还不解气, 又罚我们到教室外面去站着。在蒙蒙细雨中, 我们站了20多分钟, 直到下课。

B老师也是我的小学老师, 至于他教什么, 当不当班主任, 教学水平如何, 我已记不得了。之所以时时想起他, 是因为他在课堂上的暴怒。上课铃声一响, B老师就走进了教室。他刚开始走进教室就有学生笑, 当他走近讲台时,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同学们的笑声是那么肆无忌惮。于是, B老师大发雷霆:“你们笑什么笑?!……”“我再也不教你们了!”说完, 扬长而去, 留下了笑声不断的同学们在教室里自得其乐。同学们大笑是因为以前谁都不知道B老师的腰带是什么样的, 而那天我们知道了在他的身前一晃一晃的, 竟是一条围巾, 当然那也是他的腰带。B老师自食其言, 第二天又来给我们上课了, 而且绝口不提昨天的事。

十几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活使我认识到, 教师在学生面前很有面子, 而学生很没面子。教师就是权威,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学生只能盲从权威, 唯师是尊、唯师是从。在谁是谁非上, 教师永远是对的, 学生永远是错的。课堂上, 学生必须正襟危坐, 洗耳恭听, 令行禁止, 学生就是教师操纵的木偶、傀儡, 不得有自己的主见。学生一旦表现出自由自主的天性, 没有顺从教师, 甚至是无意冒犯了教师的尊严, 那就是不给教师面子, 教师会觉得受到了天大的伤害, 学生就不会有好果子吃了。我的几个“野蛮”老师在遭遇意外事件、尊严受到学生冒犯之时缺乏理智的行为表现就是在维护自己的面子, 用野蛮的方式维护“师道尊严”。“野蛮”发作之时, 教师“挽回”了面子, 或许他们始终没有认识到学生也应该有面子, 应该给学生留面子。总之, 小学生的“我”认为, 要首先保证教师有面子, 然后才是学生有面子;而一旦学生让教师丢了面子, 那么教师就会报复学生, 毫不留情地剥夺学生的面子。教师的面子是上下尊卑的传统文化钦命的, 具有文化天赋性, 不得冒犯, 学生的面子是教师赏赐的, 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志。

2. 大学时期:师生之间“井水不犯河水”

经过三年的高中寒窗苦读, 1986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上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获得了铁饭碗, 对农村学生的个人意义更大, 因为它还意味着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如果将中学时期的功利化苦读与通过上大学获得铁饭碗联系起来就会发现, 中学学习已被异化为考大学的手段。就像是在惊涛骇浪中颠簸起伏的旅客终于离舟登岸一样, 考上大学的我大大松了一口气, 同时也失去了继续拼搏努力的积极性, 我的大学阶段学习多凭直接兴趣。

那个时候, ××师范大学教育系还非常年轻。系里的年轻教师多, 大多是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研究生, 当然还有外系的一些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相比, 外在要求少了, 学生的自由度大了。教师和蔼可亲, 没有哪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大发脾气。或许是因为他们很年轻, 我们也不是小孩子了;或许是大学学习没有升学压力, 没有必要强制学生学习;更有可能是系里的教师都是教师教育专业出身, 他们懂得为师之道, 知道给学生面子的重要性。不管什么原因, 在课堂上没有哪一个教师批评过学生, 更没有教师体罚学生、讥讽学生。总的感觉是, 教师给了我们自由, 教师的任务就是给你“提供饭菜”, 将“食物”摆在你的面前, “吃不吃”随你便。

和中小学时期学生要无条件地给教师留面子相比, 显然大学时期, 教师的面子和学生的面子是并存的, 而且是互不侵犯的。我的那些大学教师教学风格不一。有的教师理论功底深厚, 教学具有研究性, 深受学生尊重;有的教师言辞优美、富有启发性, 深受学生欢迎;有的教师与学生称兄道弟、高声大嗓、平易近人, 学生倍感亲切;有的教师表情拘谨、照本宣科, 学生厌烦、躲避;有的教师装腔作势、冒充行家, 我们则不以为然。我们自然而然地被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所吸引, 学得有趣、有劲;而那些缺乏吸引力的教师上课时, 有的学生还能管得住自己、耐着性子听课。我就不这样了, 往往是上课不专心, 或看闲书、看报纸, 或做些小动作, 像我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我的这些举动要是在中小学早就要受到教师严厉批评了, 可我在大学里还没有受到哪一个任课教师的批评指责。

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不专心、缺乏学习积极性, 甚至是课堂违纪, 教师不是觉察不到, 而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加制止罢了, 这样允许学生自由听课不就是给学生留面子吗?对教学有特长或者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学生敬重、佩服, 学得有趣、专心、投入, 对那些教学缺乏吸引力、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学生只是学得不专心, 看点闲书或做点不影响他人的小动作, 不也是给教师留面子了吗?在我看来, 教师是有面子的人, 应该给教师留面子, 这是我在多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从受教育经历中习得的教师面子观。而教师认为教育对象——学生也该有面子就很关键了。只有教师、学生都认为对方应该有面子, 才会给对方留面子;只有师生双方都确信应该给对方留面子, 他们才实际拥有了面子。

二、为师者的教师面子观

1. 入职初期:教师的面子是学员给的, 可以“不劳而获”

1990年7月份我大学毕业, 被分配到××教育学院工作。这是一所教师继续教育机构, 对在职教师进行国家承认学历的脱产进修培训。我的具体工作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 所教学员都是在教学一线工作过的初中、小学教师。他们拥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希望通过进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愿意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真本领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我与学员的身份在××教育学院这个时空交集域都发生了改变:他们的身份从原来的教师转变成了学生, 而我从原来的学生转变成了教师。这些成人学员既有普通学生的一般特性, 又有成人世俗圆滑的特点, 再加上我的身份初步转型, 使我在入职初期对教师面子有了新的认识。

初为人师, 我随即产生了教师面子意识, 即我希望得到学员们的尊重, 需要他们顺从我的要求。入职初期的我认真、努力地讲授教育学, 但是讲课效果并不好, 空洞抽象的理论讲授与学员们“求医问诊”的心理愿望差距太大, 学员们并不满意。尽管如此, 学员们并没有对我不尊重和抗拒, 而是百依百顺。他们上课表现良好, 认真听课、回答问题、完成作业, 对授课即使听不明白, 觉得厌烦、无奈, 也不表现出来。下了课, 一些学员主动找我拉家常, 而且少说多听, 让我很知足。课间休息时, 吸烟的学员会给我递上一支烟, 甚至有的人到办公室给我端来水。一些学员拖家带口, 经常被单位、家庭的事情缠身而请假。他们在请假时尽管理由充分, 却也表现得非常客气、谦卑, 使我心满意足, 我竟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他们, 有时甚至主动提出可以请假。期末考试之前, 这些学员更加亲近我, 注重与我沟通。我知道他们希望我阅卷时“放他们一马”, 所以我有时也会满足他们的一些不合理要求。

入职初期的我作为教师很有面子, 这种面子来自学员, 是学员们给了我做教师的面子。我常想, 为什么学员们很给我——一个入职不久、教学效果不太好的教师面子, 如此尊重、顺从我呢?关键的原因或许有两点:其一, 他们是成人了, 具有成人处世的圆滑性, 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意识, 人与人之间要“留面子”“给面子”;其二, 他们基于自己的教师经历与面子需求, 深懂我心, 知道已为人师的我需要面子, 知道给教师“留面子”的重要性及结果, 还知道如何给教师面子。因此, 入职初期我这样认识教师的面子:不仅中小学生要无条件地尊重、顺从教师, 即使年龄大的学生也应给教师面子, 而且要无条件地给。这一时期作为教育者的我与当初作为大学生的我, 所持的教师面子观是有冲突的:那个时候, 我主张师生之间“井水不犯河水”, 虽然学生要给教师留面子, 但我还是意识到有真本领的教师自然而然有面子;而××教育学院时期学员们对我的“娇宠”使我淡化了“挣面子”的欲望, 误认为教师的面子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这种“不劳而获”的教师面子观使我在“养老院”式的工作岗位上昏昏噩噩、虚度时日。

2. 专业成长初期:教师的面子是“好脾气”换来的

我把自己从××教育学院解体到现在的这十几年的时间称为专业成长期。来到××高专后, 我所接触到的学生都是些普通大学生。这些学生缺少成年人的世故, 充满激情, 积极向上。他们一方面希望多学点真本领, 又想让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当我面对这样的学生时, 仿佛一下子回到当年的大学生活。对于如何面对普通大学生, 虽然我学过教育学, 但还是缺乏实际经验, 于是大学时期的“学徒经验”成为我教学的支撑。在课堂上, 我与学生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 互不干涉、相安无事。

回忆我与学生的课堂生活也很有意思。课堂上, 我讲我的课, 极少提问学生, 很少要求学生记笔记。学生看闲书、睡觉、吃东西, 即使他们旷课、迟到、早退, 我也很少制止他们。我认为大学生已不是小孩子了, 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既然他们不认可教育学课程的价值, 不认真学习, 我也没办法, 反正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要自己负责任。由于没有课堂约束, 所以学生的课堂行为有了分化, 一些有责任心、愿意学习的学生总是坐在教室的前面几排, 不爱学习的学生往往坐在教室的后面。可是, 一些学生不自觉, 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 他们根本不把教育学课当回事, 有的学生第一节课就不来上课, 在教室的一些学生也不遵守课堂常规, 经常随意说话, 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课, 一些中间状态的学生也在他们的带动下乱了起来。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温和地制止他们。有意思的是, 过了一会儿学生又开始说话, 只得再制止他们。旷课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 当我感到学生少得难以容忍的时候就“发一次脾气”——告诉学生下次课要考勤, 于是学生下次课就很乖, 到堂率很高。学生们虽然不把教育学课程当回事, 但是对我评价较高, 说我脾气好。“脾气好”的美名或许源自对学生的放纵。说到底, 在课堂上我的面子不再是我作为教师“天然”拥有的, 而是以纵容学生违规或者“脾气好”从学生那里换来的,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是因为我“脾气好”而给我留了面子。

3. 专业成长中后期:教师的面子是“挣”来的

这样的日子不太长。慢慢地, 我发觉仅靠丧失原则来换取面子不好。当我看到学生经常违规, 尤其是学生旷课的时候, 内心开始不安起来:如此地放纵学生还像个教师吗?教师不是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吗?为什么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就很守纪律, 学习得很投入呢?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也让学生对所教学科感兴趣、学到真本领呢?后来, 一看到学生课堂违纪, 一想到自己的责任, 我就觉得靠“好脾气”、纵容学生只能换来虚假的面子, 纵容了学生实际上就是宽容了自己的错误, 就是不思进取, 于己于生都不利。但要严格要求学生的话, 仅凭政策高压、严厉批评也不行, 他们都是大学生了, 也是要脸面的, 伤了他们的自尊可不行, 看来只能靠真本领来征服学生的心了。想到这一点我又很心虚, 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吗?没有真本事就只好瞎混, 还是像以前那样。年轻轻的就瞎混可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得长本事才行。就这样, 我在重重的心理纠结中度过了一年的时间。转眼到了1999年, 我在考研同事的影响下考取了研究生。在北师大的专业学习过程中, 我幸遇几位优秀教师, 通过听课、座谈向他们学习为师之道。在他们的影响下, 我懂得了科研的重要性, 决心走科研自救的道路。在各种压力、动力的推动下, 我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取得了许多成绩。对我的专业发展来讲, 关键的是我从教学与科研联姻的初步尝试中, 获得了运用科研成果提高教学水平的信心与希望, 我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4]。

近年来的高校教育生涯使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教师的面子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学生之所以由衷地敬重你、心甘情愿地顺从你, 是因为你有真本领, 凭着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征服了他们的心。教师的这种面子是靠自己“挣”来的, 它是堂堂正正、实实在在、恒久流传的声望, 是学生对你的不可磨灭的光辉成就的承认。这种面子在学生心目中是敬重的“您”, 而不是诙谐的“你”。

三、小结

自传研究是把个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正如皮特 (Alice J.Pitt) 所言:“个体是一种方法, 我们用之观察我们怎样在世界上体验我们自己”[5]。教师自传研究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 分析教师在过去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本文是自传研究的成果, 通过回顾自己从为生到为师的教育经历, 笔者发现自己的教师面子观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中小学时期, 面对着高高在上的教师, 以为教师的面子是“天赐”的, 学生要无条件给教师面子、给教师留面子;大学时期, 师生都是成年人了, 教师与学生要相互给面子、留面子;入职初期, 面对成人学员, 教师的面子是可以“不劳而获”的;专业成长初期, 面对普通大学生, 教师的面子是拿“脾气好”换来的;专业成长中后期, 面对大学生, 教师的面子是靠优秀的专业素质“挣”来的。笔者的教师面子观是笔者在不同时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在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它是一个曲折变化、最终走向成熟的流变过程。这篇叙事文章意味着笔者经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师面子观有了明确、系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244.

[2]谌启标.教师自传研究与专业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8) .

[3]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4) .

[4]钟铧.在教学与科研的联姻中成长——一个高校教师的教育自传[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 (2) .

中西方面子观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篇5

中西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如果交际过程中不注意相互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面子观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外语学习者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目的语以及能否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根本无法准确地解析对方的信息, 更无法和别人进行正确的交流。这种盲目的交际只会让双方不欢而散, 更别提维护双方的面子了。因此, 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面子观差异的文化学习, 进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面子观内涵

面子观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 也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反映。“面子”的定义已经被喻化为个人品质或抽象的事物。它出现在中国古代, 并且已经深入世界上的各种不同文化历史里。

1.1中国面子观

“内陆型”的地理位置以及儒家文化思想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面子观。从古至今无论什么场合中国人都会有意或无意让自己或对方有面子, 增强自身荣誉感;另外, 在做事时, 为了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 首先也会考虑别人怎么看, 尽力保护他人的面子, 避免冲突。中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面子”做出了解释。胡先缙认为‘面子’是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2]乐国安总结面子是个体的自我拥有, 自我形象的塑造, 是自尊、荣誉的外在表现;[1]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把面子从不同层次上进行了定义, 分为主观的面子和客观的面子, 等等。

1.2西方面子观

“海洋型”地理环境以及受基督教文化熏陶的西方形成了消极面子和自我面子观, 强调个人行动的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 代表的是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如我们从西方文化中人们对“隐私”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 西方人对家庭状况等问题都极度敏感, 厌恶别人对自己事务的干涉。

在西方, 最早提出面子论的是Erving Goffman。他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社会价值, 是个人的自我体现。在交往中, 人们通过遵循社会风俗习惯维护自己的面子, 同时也可以对他人的面子给予积极的尊重。另外, 西方学者Brown和Levinson从西方文化角度对面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面子是人们想为自己获得的自我形象, 并将面子分类为两类: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欣赏, 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的思想强加于自己, 个人的权力及行为不受所在团体的制约和束缚。根据Stella Ting-Toomey, 面子又指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呈现的社会自我意象。

中国学者把面子看作是个人形象标志, 与身份、地位、荣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西方学者更强调面子中的自我价值。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观, 总体来讲都是社会交往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必须不得不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

二、中西方面子观差异比较

根据Hofstede提出的理论, 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他的面子策略。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导向, 将个人利益置于他人之前。而中国恰恰相反,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 适当的时候甚至要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这两种价值观的不同, 决定了西方人倾向于追求消极面子, 以维护自身利益为重;中国人则更善于维护积极面子, 常用恭维的方式让对方赚足面子。

中国文化中面子的隐含之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它所倡导的是: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最大程度上服从于自己所在的社团或社会, 以达到同属、共识氛围。个人应该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单单满足自己的欲望。深受集体主义影响, 消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实属罕见,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文化以积极面子为其特征。在交往中, 双方经常以自谦甚至降低自己身份地位的方式来满足对方的面子, 进而达到相互恭维, 提高双方身份地位的和谐交际目的。

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和“自由”。换言之, 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我行动的权利;厌恶对他人事务的干涉;尊重个人的隐私, 并对个人的癖好、特点有相当的容忍度。西方人重视享受自我实现的过程, 讲究个人能力,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许可, 这样才觉得很有面子。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西方文化偏重“消极面子”。如帮助别人也是对别人的面子构成威胁和尴尬。在西方, 如果有老人上了公共汽车后, 车里很拥挤, 你主动为他让座, 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又如, 你对工资以及年龄的询问都会受到西方人的质疑, 因为这是在威胁消极面子, 这种行为会让对方感到很不礼貌。

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中国人常把朋友、同事和同学甚至身边不太熟悉人的事也看作是大家的事, 互相帮助。没有西方人所谓的隐私概念。对他人的升学、嫁娶或是工作都会随意评价, 给出自己的看法, 甚至对别人的观点指指点点, 并希望自己的观点被采纳, 而对方也乐于听取意见, 将自己的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这些行为在西方社会是受到严重排斥的, 西方人注重自己的隐私权, 不轻易听信他人的指点与意见, 不愿被人过问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其实这些都表明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下, 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为了使交际顺利的进行, 都在遵循各自的面子原则。

三、不同面子观的应对策略

从中西方的不同面子观,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不注重使用维护面子的策略, 那么很可能引起冲突。为了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 并达到和谐交流目的, 适当的策略显得格外重要。

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制度的不同, 所以在称谓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差别。使用恰当的称呼语可以使对方很有面子, 而有时如不了解该国的文化, 随意称呼则会让双方产生交际摩擦。中国人对称呼有严格的规范, 如, 有长幼尊卑之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程度以及权势的高低通过称谓都有所体现。交际时维护交际双方的积极面子进而能让对话顺利展开, 一个合理的称呼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中国亲属称呼的繁复, 西方的亲属称呼则显得简单的多, 西方的称呼对亲疏、长幼、性别等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称呼时也注重个人自由, 偏重消极面子。生活中, 对于亲属的称呼, 在中国长幼是一定要区分开的。对长辈直呼姓名是大不敬的行为, 而在西方孩子可以直呼长辈姓名。甚至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程度在中国称谓语里也是有体现的如, 表 (姑, 姨, 舅, 叔) 而在西方只有一个uncle与之相对应。在社交与工作中, 中西方的称谓方式也有所不同。在中国, 一般我们使用姓氏加职称, 职务或是职业的称呼方式。西方职务类称呼则较少, 局限性也很强, 职务加姓氏主要用于对皇族、政府上界、军界和法律界、宗教界人士的称谓。

另外, 对听话人表示尊重, 维护对方面子, 也可以从致谢与道歉这种行为, 表现出来。中国和西方的致谢、道歉在维护策略上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 就致谢和道歉的频率而言, 西方国家的人使用远远高于中国人。[4]如, 关系亲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 在中国很少听到, “谢谢”和“对不起”这样的词, 而在西方“thank you”和“sorry”却是经常被使用。甚至, 像打喷嚏或是咳嗽在

中国人看来根本没有必要不好意思的情况, 西方人也会使用“excuse me”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当行为。

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错误的使用面子策略, 必将阻碍交流的顺利展开。为了避免交际行为中的误解和冲突, 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子观显得必不可少。实施积极有效的面子策略将有助加深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 为交际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乐安国.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7:15—18.

[2]黄国光, 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4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探析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 篇6

1 面子及礼貌策略

面子具有普遍使用性和社会性, 只有在社会交际中才涉及到面子观。面子是动态的, 随着情境而变化。根据Brown&Levinson, 面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他们指出面子具有双层性, 即“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1]。前者指别人的赞同、喜爱、和认可, 这是社会赋予个人的;后者指自主的自由, 个人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别人的干涉和阻碍, 它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个性。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 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采取恰当的礼貌策略尽可能地避免威胁对方的面子。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兼有“礼”和“德”的内涵;而西方文化的礼貌是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策略性手段[2]。

传统的中国重视维护交际对方的积极面子。“贬己尊人”是传统中国礼貌的核心。当谈及交际对方的事情时, 中国人常附和其所言, 即使是言不由衷的, 以此保全对方的积极面子;当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恭维时, 中国人往往会表示谦逊。西方则侧重于维护交际对方的消极面子。“隐私”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比如, 大多时候, 在中国, 几个朋友来家作客, 主人为了显示礼貌和维护客人的积极面子, 常常会不停地劝客人“多吃一点”;而在美国, 主人通常认为客人有选择吃多少的权利, 为了满足客人的消极面子, 在吃饭时通常只对客人说, “Help yourself!”。

2 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90后的中国大学生一方面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另一方面又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承载着文化内涵的大学生的面子观发生了变化。面子在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成功交际, 大学生应该对面子有相当的敏感性。笔者对90后的面子观进行了实证研究。

2.1 研究对象

笔者将受试群体分为二组。第一组以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50名大二学生作为被试;第二组以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50名大四学生作为被试。受试者都是9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 受过良好教育并处于一定文化交流环境中, 尤其是第二组受试者, 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化。

2.2 调查问卷

笔者通过电子邮箱向受试者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施测, 尝试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面子观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调查问卷包括五道选择题:

(1) 当别人赞扬您时, 您是贬低自己, 表示否定;还是欣然接受, 表示感谢?

(2) 当您想要表达不同意见时, 是选择委婉含蓄的方式还是坦率明言?

(3) 您的面子问题是否影响到与您相关的群体, 比如说家庭?

(4) 在公开场合, 对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您是选择“姓加称谓”还是直呼其名?

(5) 您是否介意别人询问你的隐私, 比如父母的相关信息?

2.3 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是:对于第一题, 第一组受试者 (以下简称一组) 中20人贬低自己, 30人欣然接受;第二组受试者 (以下简称二组) 中16人贬低自己, 34人欣然接受。第二题, 一组中26人委婉含蓄, 24人坦率明言;二组中22人委婉含蓄, 28人坦率明言。第三题, 一组中43人表示有影响, 7人表示无影响;二组中39人表示有影响, 11人表示无影响。第四题, 一组和二祖的50人都是“姓加称谓”。第五题, 一组中18人表示不介意, 32人表示介意;二组中14人表示不介意, 36人表示介意。

3 影响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的因素

上面调查的数据显示, 一方面, 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中存在着传统的因素。比如他们仍然使用敬语称呼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大多数人认为面子不只是个人的问题, 会影响到家人。而另一方面, 他们多半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而不是谦虚的否定;勇于直率地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这部分主要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面子观的因素。

3.1 传统文化“礼”的影响

“礼”文化是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 制约着人们的日常言语行为。“礼”的主要功能在于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等级制度下和谐共处。“礼”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贬己尊人”。由“礼”演变而来的“礼貌”主要指人们言行举止表现出的谦虚和尊敬。它有助于保持人际关系的融洽, 促进人际合作。它重视赋予他人尊重, 以此支持交际对象的积极面子。所以90后的大学生从小就可能深受父母或者老师传授的“礼”文化的影响, 往往在日常交流中会使用敬称对长辈或者社会地位高的人表示礼貌的敬意, 维护他们的积极面子。

3.2 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文明化是以农业为根基的。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 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纽带, 群体关系愈来愈密切。这种社会历史背景衍生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群体对人的约束力, 不赞成突出个人和个性。中国人倾向于以集体为中心, 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甚至贬抑自己来突出集体。

在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 面子不仅仅为个人所有。个人是否有面子以及有多大的面子会影响到与该个体有社会人际关系 (尤其是血缘关系) 的其他个体。比如, 某学生高考被录入某知名重点大学, 那么他的老师、父母都会觉得有面子。所以,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大学生在待人处世时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面子的连带影响。同时, 有的大学生在向人求助的时候, 善于借助自己人际关系中德高望重者的积极面子, 以此提升自己的积极面子。比如, 大学生考研寻求报考院校导师同意时, 可能会搬出曾经传授给自己知识的某著名教授。这样对方有可能看在这位教授的面子上同意报考请求。

3.3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较快进入工业化, 较早地以私有制为基础, 人口流动性大, 不易形成稳定的群体纽带关系。此外, 在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义鼓励人们突出自我, 重视自我。因此, 西方推崇个人主义, 突出个人, 强调个性, 自主选择言谈举止并为之负责, 尊重个人的独立、情绪、愿望和隐私。它赞成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流露真实情感, 坦率明言, 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西方人的面子观倾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近年来, 随着中西方扩大了跨文化交流,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 尤其是90后大学生。因为90后大学生有更多的时机接触西方文化, 而且大学生敢于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思维活跃, 渴望被赞许和鼓励。他们更多地看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期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渴求个人空间, 追求自主独立, 重视个人隐私。他们对自己的消极面子有了更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桔.中西方面子观差异及成因初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14 (4) :56-58.

面子观 篇7

Scholars from the fields of anthropology,psychology,philosophy,culturology,and communication have done numerous studies on face and facework,such as Goffman,Brown,Levinson and Chinese scholar Lin Yutang and Hu Shi.Their findings provide us a useful too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help people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But there have been few researches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face perceptions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This thesis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face involved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reveals the cultural root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 of face and the influence of face on negotiati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 to Chinese and American negotiators to conduct business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1 Concepts about Face

Goffman is one of the earliest scholars to study face.Goffman defined face as"the positive social value a person effectively claims for himself by the line others assume he has taken during a particular contact.Face is an image of self delineated in terms of approved social attributes."

Brown&Levinson believe that face is the public self-image that every member wants to claim for himself.Face is something that is emotionally invested,and that can be lost,maintained,or enhanced,and must be constantly attended to in interaction.Brown&Levinson also believe that face is mutual.People save face in mutual cooperation.The preservation of face is in the interest of both sides of communication.

1.1 Face Perception in China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values,norms and behavioral standards shaped to a large extent through Confucius'influences endow the concept of face with more complexity and multiplicity,which has all along been exerting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al life.Lin Yutang(1936)then gave a specific and vivid description of face,which perhaps best reveals its significance and mystery for the Chinese.He argued,"Face cannot be translated or defined.It is like honor and is not honor.It cannot be purchased with money,and gives a man or a woman a material pride.It is hollow and is what a man or a woman die for.It is invisible and yet by definition exists by being shown to the public."

1.2 Face Perce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ese culture is a typical Oriental culture while American culture is a typical Western culture.The f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differs from that in China.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face outlined by Lusting and Koester(1999)are very use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f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First,face is social.Face therefore refers to the public or social image of an individual that is held by others.Face,then,always occurs in a relational setting.Second,face is an impression,which may or may not be shared by all,that may differ from a person's self-image.To maintain face,people want others to act toward them with respect,regardless of their"real"thoughts and impressions Third,face refers only to the favorable social attributes that people want others to acknowledge.

These findings more or less show the im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2 Influence on Negotiation

Chinese and Americans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face.In business negotiations,Chinese and American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face and degrees of concern with face.Therefore face has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negotiations among Chinese and Americans.

Chinese care more about face than Americans.In the US,mos people do not worry about face.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are relatively concerned with face.However,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are concerned with face is far less than that of Chinese.In negotiations,Americans like publicly stating their opinions and open debate.The purpose of the debate is to promote the frank and sincere exchange of opinions.It does not hurt anyone no matter who is more persuasive or who is in a passive position.Face of the two sides is not considered in this respect.

Chine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llective face while American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face.In China,individuals belong to a certain collective.Chinese have strong collective spirit.They work for collective goals and interests.Collective interests are above individual interests.When decisions are made,often an individual who is responsible,but a group is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So in China,as an individual has face,a collective also has face which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an individual's face.A negotiator needs not only protect his own face at the negotiation table,bu also the face of the company he represents.If he loses face because of his inappropriate words or acts,then his company's face is also damaged.Americans are different.They have strong individualistic values,stressing individual role and value.Decisions in the US often come from an individual with high speed and efficiency.The responsibility is also shouldered by an individual.

Chinese are concerned more with other face and mutual face while Americans are concerned more with self face.In Chinese people's view,face is mutual.Chinese proverb says,"If a person gives me one chi of respect,I will give him one zhang(equaling 10 chi)o respect."Chinese believe that only when you give proper regard to others'face will there be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harmonious atmosphere and will the other side protect your face.So in negotiation,Chinese pay much attention to keeping their counterparts'face.They do not let their counterparts lose face and consider their counterparts'face to be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e of themselves.They guarantee that their counterparts will enjoy due face so as to guarantee that their counterparts will also respect them and the negotiation will proceed harmoniously.Because of individualistic culture,Americans think more about themselves and less about others.Their concern with self face is greater than their concern with other face.When they negotiate with Chinese they often lack preservation of their counterparts'face and often offend Chinese without noticing.

In summary,Chinese and Americans understand face in different ways and are concerned with face to different degrees.This often creates misunderstandings and obstacles to Sino-US negotiation

3 Suggestions for Business Negotiation

3.1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Negotiators

Firstly,treat the other side with sincerity and accept debates and conflicts.Secondly,stress the efficiency of negotiation.American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time and have a tight negotiation schedule.Thirdly,show more confidence.Chinese often believe that modesty is a kind of virtue and reflects respect for others.Fourthly make clear your attitudes and state your requests straightforwardly.

3.2 Suggestions for American Negotiators

Firstly,reduce head-on criticisms of Chinese negotiators.Chinese seldom criticize the other side in negotiation.Secondly,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ing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gotiating Counterparts.Thirdly,pay attention to giving the other side face while showing off oneself.Fourthly,pay attention to the strategies o refusing the other side.Chinese feel that refusing the other side bluntly can easily embarrass the other side and will adversely affec future negotiations.

4 Conclusion

This thes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practice that only discove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eemingly quite controversial countries,it attempts to give suggestions to business negotiators in China and the US.The findings,though limited,enhanc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se two nations,thus paving the way towardderstanding between these two nations,thus paving the way towarmore positive,effective,and smooth business negotiations.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On Facework: 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

[2] Brown.Penelope,Stephen C.Levinson.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 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Singapore:Heinemann Asia,1977.

[4] Lustig M W,Koester J.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third edition.New York,US: 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1999.

上一篇: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下一篇:走进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