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性消费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面子性消费范文

面子消费与营销策略

“爱面子”是中国人内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穿名牌,是为了面子;喝茅台,是为了面子;抽高级烟,是为了面子;开好车,还是为了面子。面子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面子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消费行为,争脸面、维系体面和关系已经构成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因。在一

些国人看来,是否有能力消费与夸富是在社会上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一般消费者都具有的炫耀性消费的深层原因,青少年也不例外。针对青

少年消费者“爱面子”促生的炫耀性消费,企业应贯穿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充分考虑青少年的“面子”,在与社会和家庭携手引导其树

立正确消费观的前提下,利用“面子”的积极作用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赢利。 首先,应注重品牌建设,向顾客“卖面子”。如今,顾客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国际品牌或国内名牌让消费者不断体验到名牌的价

值。青少年更是对一些名牌如耐克、阿迪达斯、Kappa等情有独钟,他们动辄以买名牌引以自豪,以消费名牌为自己“挣面子”。对此,企业应注重品牌的建设。

第一,要精心选择青少年关注的富有品牌内涵及象征价值的产品,满足青少年的消费需求。第二,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促销策略上,要注意引导其正面消费,不能单方面夸大名牌的全部利益。第三,企业要通过创新积极发展自己的品牌,开发一些有特色的、优质低价的商品,并逐步发挥品牌效应,使青少年既顾及了“面子”消费,又顺应了家庭和社会倡导的合理、适度的消费观。

其次,要尊重顾客个性,为顾客 “保面子”。人人都有个性,并且各不相同。青少年群体崇尚个性的张扬,重视生活的品质,更懂得享受生活。企业在为

他们提供商品服务时,必须尊重其个性,关注他们的“面子”消费特点,采用个性化营销手段。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消费者易于接受新奇事物,不满足于

一般的大众化商品。他们更青睐个性化、情感化的商品。所以,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上,必须考虑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在营销服务上,要理解他们冲动式的购物热情,为其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有些青少年由于家庭和消费能力的限制,可能更爱去店中浏览一些名牌商品,而没有购买行动。对这样的青少年,要多一份耐心,多一分理解。要给他们 “留面子”、“保面子”。也许,未来他们就是你的“回头客”。

享乐性消费与营销策略 一项针对刚参加工作的职场青年的抽样调查显示:他们在消费上以吃喝玩乐为主导,而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开支几乎微不足道。在消费支出中,餐饮消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3%;用在化妆品和服装上的消费排名第二,所占比例为12.1%;用在娱乐、交际和影视方面的为10.9%;而学习和书籍报刊的消费则比较低,所占比例分别为4.3%和3.4%。“享受生活”成为当前青少年消费的显著特征,其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享乐取向。基于青少年自我享乐动机引发的炫耀性消

费观,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满足青少年产品选择中的享乐性要素,这是激发他们产生消费欲望的关键。

首先,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在产品设计中融入审美和娱乐要素。青少年与一般消费者购物动机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更看重购物的享乐性,而非目的性或实用性,更追求消费过程和产品实用带来的愉悦心理、享乐心理和炫耀心理。企业应在产品设计中,更多融入青少年喜欢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内涵。日本和欧美的动漫如此受青少年青睐而引发狂热崇拜和购买,其原因就是它们除具有一般动漫产品的特性外,还提供了青少年喜爱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和个性化价值。恒大家具生产的“多喜爱”品牌家具,定位于3 ~ 10 岁的儿童和10 ~ 20 岁的青少年群体。产品造型创意独特,有益于启迪青少年、儿童思维。结构合理,个性化和实用性相结合,符合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特点和生活习惯,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

其次,针对青少年的享乐性消费心理,改进促销及沟通策略。第一,在针对广告与品牌沟通中,传播与沟通的重点是体验产品与品牌价值,具体包括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媒介才会受到新新人类的喜欢,看一看街头报亭中热销杂志的封面,

就能明白这一点。第二,由于青少年对社会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最易被感染和鼓 动,易受广告及各类事件影响,明星崇拜心理最强。因此,要准确选择青少年喜爱的企业产品形象代言人。耐克与阿迪达斯长期签约国际体育明星为品牌代言,并长期为明星提供赛场运动装备。当青少年看到心目中的英雄均穿戴这些品牌参赛,并不断赢得掌声与喝彩时,他们便会对这些偶像们的穿戴、装备产生认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和购买欲望, 并仿效偶像穿戴。第三,要把握青少年群体享乐和冲动性消费的心理特质,改进促销策略。361°常常开展抽奖等促销活动,利用消费者的购物冲动和享乐心理,制造冲动,促进销售。

最后,针对青少年的消费心理,让他们参与企业的传播。伴随着互联网用户群的年轻化与低龄化,互联网倾向于娱乐化发展。尤其是近期出现的一些事件, 青少年都热情地成为了主动的传播者,促成一个个热点。可以预见,其为消费者提供娱乐性和享乐性消费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强化。关键是看企业如何才能利用好这一平台。

独特性消费与营销策略 强调个性与自我、体现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消费观念成为青少年群体行为的座右铭。在独特性需求的推动下,青少年会依赖商品特别是一些比较独特的商品,采取特定的使用或处置方式来向他人、社会展示甚至炫耀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达到树异于人的目的。比如,他们心目中所谓的“酷”,其实就是感性多于理性,我行我素的独特性风格。针对青少年这种独特性需求促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来开展营销活动。

第一,采用独特性的产品标志和设计风格吸引青少年眼球,激发其消费兴趣。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个性特点,建议企业应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做好营销工作:商品设计一定要具有直观和十分“酷”的形象。企业营销人员要善于从时尚杂志或青少年喜欢的影视或体育明星偶像中得到启发,进而加以创新并使之市场化。要创造“酷”劲十足的行为以供他们模仿,如商场中要有玩电脑、上网一类的娱乐项目。必要时,企业营销人员也可以以染发、穿个性化服装等新潮时尚身份出现,使青少年产生群体感和消费认同,有待开发。

第二, 掌握青少年独特性需求的特殊性及其对产品/ 品牌偏好的影响,制定恰当的促销策略。企业应根据不同目标群体对独特性需求的理解,利用产品稀缺性、独特性以及打破常规等各种诉求来开发各种广告信息,从而丰富品牌个性。由于80 后一代喜欢多变、刺激、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商品的忠诚度一般不高。广告策划特别是广告创意一定要注意新颖独到,广告宣传要做到有时代感和渲染

力强。因为青少年对新品牌很快会厌倦而转向其他品牌,所以要不断地变换产品包装和广告形式,以保持品牌的活力。广告中应该设置他们喜欢的传播议题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满足,力求将广告产品与流行音乐、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紧密关联是针对这一群体进行广告宣传的有效方式。

三、维护消费者“面子”的营销策略

1. 重感情、讲仁和,尊重顾客的价值选择

首先,在营销活动中,称呼语的选择、说话的态度与语气、礼貌词语的运用等都要顾全购买者的身份与形象,给顾客面子,保全其体面。其次,在与顾客的密切联系中,应认真听取顾客提出的各种建议,通过提高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及形象价值,降低顾客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及体力成本,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让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中得到更多的享受和满意。

2. 注重产品的包装,满足购买者的心理需求

针对好“面子”的消费心理,在产品设计时就不能单单考虑消费者的物质需要,更要考虑其心理需求。包装是产品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产品包装,早已超越了保护产品的单一功能。通过包装,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感应,从而树立产品的形象。

3. 建立客户档案,做好售后服务,让顾客感受“面子”

企业应该建立客户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客户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对产品的使用意见、对新产品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合理建议,让顾客感受到企业尊重他们的诚意。加强对客户心理需求和内心感受的分析,保持情感的延续。通过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让顾客感到企业是在给他们送“面子”,让顾客得到心理上的愉悦与满足。

4. 注重品牌建设,向顾客卖“面子” 品牌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标志,它代表着产品的价值、蕴涵的文化、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个性。而这些,正是“面子”消费所追求的目标。他们以购买名牌而引以为豪,通过消费名牌来给自己挣“面子”。所以,企业要从产品质量,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升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从而提高品牌价值。

5. 充分利用顾客的“面子”资源,发展商业友谊网络

企业除了尊重、维护每个顾客的面子,与之发展商业友谊之外,还可以利用顾客相互之间的“面子”资源,将个别友谊连接起来,形成商业友谊网络。例如,可以通过顾客推荐或举办联谊活动,将顾客的个人社会网络整合到企业的商业友谊网络中来,从而扩展已有的商业友谊网络。

第二篇:面子消费,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

在中小城市开车 80 %是面子消费,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

骑自行车或步行,不仅不能污染空气,不能制造拥堵,而且还能锻炼自己的身体。

像三四线城市从北到南骑自行车才用多长时间,可偏偏有的人非得要开车出行。这就是:面子消费,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 。 为什么某一团体有10个人,其中有1个人买了一辆车,那么其他9人也要买,你买一辆一般品牌的,我就买一辆豪华的;你买一辆国产的,我就买一辆进口的;为什么上班不算远,也要开车;为什么和同学好友聚会近距离也要开车。这就是攀比和虚荣心,认为有辆车,一下子就能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开车出行是炫耀自己的好机会,自己的面子一下子就升华。

当然,钢性需求还是应该开车的,如:有车孩子上学上幼儿园方便,不用风吹雨淋!远距离出行等,开车还是很不错的。但这种钢性需求只占20%,如果去掉80%的非钢性需求,私家车使生活质量提高。

但实际上,没必要上路的80%的私家车,上路后,存在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物价上涨等种种弊端,总的来说,私家车增多使生活质量直聚下降。

作者邮箱:yyyy130@163.com 2013.3.15

第三篇:中国的人情面子观与餐饮消费特征

摘要 身份消费行为是一种在中国消费者群体中非常普遍的现象,目前文献中多采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所发展起来的构念或理论进行解释。本文则从面子观这一本土化构念出发,对中国人的餐饮消费消费行为进行探索,并考察了面子观影响餐饮消费行为的中介途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面子观是影响他们身份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

关键词 面子观 餐饮消费 消费市场 身份消费行为 面子概念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在商朝的甲骨文上就已经出现了“面”这个字。从远古至今,面子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与活动。面子不只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普遍存在于各国文化中,因而,不只有中国学者对面子问题进行研究,西方学者也在深入探索面子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许多学者都已经认识到面子是一个根植于文化的构念,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或团体的价值取向,也折射出了人们为之努力的社会目标。

人们对社会身份的关注在消费行为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某个产品或品牌,通常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而更多的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社会含义。消费者所拥有的产品,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他们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这些产品向其他人传达有关他们的品味、收入,以及偏好的诸多信息,是其他人评判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重要依据。此外,身处于社会人际网络中的消费者还需要在不同场合扮演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购买或者使用合适的产品也可以帮助消费者在扮演这些社会角色时表现得更好。因此,对于身份消费行为的研究,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身份消费行为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普遍,中国通常比西方人在消费中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份。这可以从日常生活以及媒体报道中看到大量的直观证据。例如,尽管二手车交易在西方国家中通常占据车辆总交易数量的一半以上,但在中国市场上,只有很少的消费者愿意购买二手车。这除了缺乏一个规范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外,认为买二手车“掉价”或者“没面子”也是中国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消费者在买车时,非常看重所选择的车辆与自己的身份是否般配。

来自瑞典的 VOLVO 品牌在广告中宣称“如果您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或领导,如果您是声名显赫的高级管理人员,如果您是成功富有的社会名流, VOLVOS80 将是您身份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就是认准了中国消费者看重身份的心态。另外一个跟身份消费有关的有趣例子是,在杭州市的出租车大规模采用“帕萨特”这一品牌之后,“帕萨特”在杭州市场上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销量直线下降为零,几乎没有人再愿意购买这种“马路上到处都是的出租车。

然而,相对于强调人际平等的西方文化,在等级观念比较浓厚的儒家社会中,身份所具备的含义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的功能要复杂很多。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具有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中国消费者通常具有更强的身份意识,维系身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消费行为非常频繁。其次,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紧密相连,彼此高度依赖,这使得身份消费的目的功能和形式也出现异化。基于这些考虑,西方学者对于身份消费行为的研究,无论是从社会认同理论还是拜物主义的角度,都可能无法完全解释中国市场上的身份消费行为。例如,在中国社会中,身份与面子息息相关。一个人做出有失身份的事情,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没面子”。因此,为了保住面子, 消费者在购买或者使用产品时,就需要考虑这些产品是否符合其身份。 遗憾的是,西方学者受其自身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局限,很少有人对面子这一人际间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考察,更没有营销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面子对于身份消费的影响。我认为,面子观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人际影响保持高度的敏感,而对人际影响的敏感又使得他们在消费中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份,从而表现出频繁的身份消费行为。

餐饮产品从顾客的角度来若是一段就经历,而从餐饮服务的角度来看则是一段示价值的过程。但是从餐饮服务的现状来无论走到哪,看到的菜单差不多,吃到的西大同小异,品种单调、无特色、无个性,国际间餐饮样式重复,缺少各大菜系、品种有机综合和色、香、味、器的和谐统再好的餐饮服务也难以使顾客满意。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前夕,全国餐饮业的经营网点不足12万个,员工104.4万人,零售额54.8亿元。之后,占据市场主体的国营和供销系统的餐饮企业,推行以多种形式经营承包制为主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成工资和浮动定价逐步推行,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加强,中国烹饪也开始走出国门,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

格局。

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2007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其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中国烹饪协会预计2010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

大众化消费成为市场主体,个性化和细分化趋势增强。我国餐饮业的经营重心面向家庭、个人和工薪阶层消费为主,个性化、选择性和理性化消费特点日趋明显,健康美食和绿色餐饮已成为时尚。

针对顾客求新企业注意餐厅格局整艺术品的增减现环境创新的目的供色、香、味、形 要注意餐斤服务人再有,也是 重要让人一走进餐斤或 “味道” 。营造节是营造和强氛围首先可从视结构、功能布局造一个文化主题. 顾客的餐饮消费实质上更侧重于精神的愉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审美活动,美的环境能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他们仅要求菜肴、餐具的形态美及餐饮服务员的仪表美,而且要求拐厅的内外环境适美观。凡是新鲜的、奇特的事物总是引人注激起人们的兴趣。消费者在餐饮消费程中同样会渴望吃到有特色的菜肴,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餐饮服务是人对人的服务。若拐饮服能充分体现 “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 顾客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薄重 ,其它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餐饮消费基本特征表现在:第

一、对旅游业和国民收入的依赖性:餐饮业主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旅游业基础上的。因此,餐饮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多类型,多层次,多方位,多结构,以适应旅游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需要。其中,涉外餐饮业必须纳入旅游行业管理之中,既保持和旅游业同步发展,又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第

二、市场客源的广泛性:一方面餐饮业的客源市场广泛,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餐饮企业之间可以互代。因此,餐饮管理必须加强同各种类型的客源市场的联系,广泛组织客源,形成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以扩大产品销售,获得优良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餐饮企业如能科学地分析客人的动机、需求、根据心理学原理,了解服务对象,掌握服务时机,减少工作失误有预见、有针对性地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以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卢泰宏. 2005年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陈之昭. 2006年 面子心理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研究[M].//翟学伟.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 面子与文化.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7-160 [3]. 中国烹饪协会.2007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中国烹饪信息,2008(6) [4]. 中国烹饪协会.2008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2008

第四篇:根据消费者报告或调查性消费者报告的信息采取不利行动的披露声明

08-10

根据消费者报告或调查性消费者报告的信息采取不利行动的披露声明

按照联邦《公平信用报告法案》规定,雇主在根据消费者报告或调查性消费者报告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采取不利于未来员工的招聘行动时必须出示此文件。所附的不利行动信是基于作出不予聘用的不利行动的假设。

第五篇:“面子工程”为何栽了面子

案例正文:

巨大的广场、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门市以及漂亮的别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苏皖一些传统农区的小城镇。而不少农民对此却颇有微词,他们抱怨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本来是件好事,但现在却成了某些干部捞取政绩的“面子工程”。

领导脸上要贴金,牛不喝水强按头

一踏进号称“中华果都”的江苏丰县某镇,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北方乡镇少见的气派景象,而最令人羡慕的莫过于丰黄公路旁那红瓦盖顶的别墅了。然而,当你走进这些别墅时,不由得为眼前所见而震惊:披着豪华外衣的别墅里面,大都是半拉子工程,有的连门窗都没有安装。屋里院外杂草丛生,粪便满地,臭气熏天。一位住在附近的群众告诉我们,由于没有人住,这里成了过往行人的“公厕”。

别墅变“公厕”,这是哪位款爷钱多得可以随便乱扔,还是哪位房地产商被深度“套牢”?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房产的主人衣衫破旧,面容愁苦。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富商巨贾,相反倒是一群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的国有果园职工,而陷他们于绝境的竟是镇政府的一个“城市梦”。

像该镇一样,苏皖农村的大多数县还是“吃饭财政”、“赤字财政”,政府拿不出多少钱来用于小城镇建设,于是不少地方把眼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民间,提出要“借用民力”、“以地生财”。但是,在农村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小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农民不愿意远离自己的耕地到集镇建房落户。即使少数脱离了土地的农民,也宁愿到县级以上中心城市居住,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谋生之路。

农民积极性不高,房子盖不起来,一些地方就采取行政命令逼着老百姓“挖掘潜力”。“中华果都”的领导们使用的手段颇为强硬,“不盖新房,就扒你老屋”,万般无奈之下,许多职工不得不拆掉自己本来不错的住房,举债盖楼。果园一分场职工年介田家里本来就穷,为了盖楼借高利贷2.5万元,共投资3.7万元才完成了土木工程,最后因还不起借款,刚盖好的新房又被抵押了出去。

在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类似的情景也在上演。1996年初,镇领导率队到苏北参观学习后,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采取“非常措施”,拆房扩路,大干快上。有户姓葛的大家庭,共被扒掉28间瓦房,未获分文补偿,仅被批准花9000元购买了相当于原来5间房面积的地皮使用权,而且必须建成二层以上统一规格的楼房,留走廊,贴瓷砖,一切费用自付。全家因此损失4万多元,至今仍背着近3万元的债务,为此,葛家老人已经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了。

一位农民诗人目睹此情此景,忍不住写下了《山坡羊》的诗句:“为筑洋房,抠破钱囊,忍看农民拉饥荒。层楼起,债台长,束紧裤带奔小康。旧郭新城凭臆构,朝建煌煌,暮拆光光。”

急功近利建新城 短期行为搞规划

作为启动农村市场的突破口,小城镇的崛起在不少地方确实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不少沉寂多年、发展滞后的小城镇一下子变成了大工地,短短几年时间里,一座座旧镇换了新颜。红红火火的表象背后,也有少数象“中华果都”一样的乡镇脱离实际、盲目跟风,致使群众怨声载道。一些县把小城镇新增多少建筑面积当作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层层下指标,级级压任务,要求乡乡动工、镇镇建设。有的甚至还定出了时间表,提出5年再造一个新城。小城镇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的、粗放的、盲目赶速度、上规模、扩总量的状态中。

安徽省阜阳市的一个县为了促进小城镇的繁荣,不仅强迫农民进城盖房,而且还把吸引农民进城的指标分解到机关干部的头上,要求每个干部帮助1—5户农民进小城镇盖房,并且一律要盖楼房,迫于无奈,县直机关只好四处筹资建房,有的机关干部甚至自己掏出上万元来完成任务。

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致使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即使一些有规划的,也多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建几条街,盖几栋楼,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种功能区分不尽合理,混杂现象普遍。在建筑风格上,许多地方更是千篇一律的二层小楼,没有任何特点。“一条街,两张皮,鸭舌帽子一样齐”的临街建筑,以及“火柴盒式”的民房,成了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的共同写照。这些一哄而上的低品位建筑,一时看起来还说得过去,可以写进某些领导的“政绩薄”,但几年或十几年一过,又要落后,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下一轮的大拆大建,这种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农民唱起“空城计” “面子工程”栽面子

兴业才能强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一些地方只重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却忽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过于超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巨额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有的地方甚至唱起了“空城计”。苏北有一个乡曾经作过一次调查,全乡不算在建和准备建的房屋,光现有的房屋就有80%以上闲置。由于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上,许多拿不出钱来发展生产,不少人因为背负沉重债务,刚盖上新房有沦为新的贫困户。

强扭的瓜儿不甜。近几年来,“中华果都”由于将内部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存款中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不切实际的小城镇建设上,使本想成为城镇一景的“面子工程”变成了人见人烦的“败笔”。投资数十万元安装的路灯因为没钱买电,只为外地的参观者亮过几次,平日只能在白天看得见。投资上百万元的大观园,更是门可罗雀。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镇里的财力耗尽,负债累累,导致果园退休职工养老金、教师及干部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人们上访不断,弄得领导彻底没了面子。

在小城镇建设中,为什么“领导热、群众冷”?“领导要政绩,群众要小康”是一个重要原因。诚然,地方上要人们进小城镇盖房也是出于好意,可以有效地节约耕地,方便人们购物、就医、上学。当时当“好意”一旦被某些人当作捞取政绩的筹码时,就会变成百姓的灾难。有识之士呼吁,小城镇建设要真正做到量力而行、实事求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实事,少做表面好看、热闹一时的文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面子性消费范文】相关文章:

面子消费范文05-16

面子消费需要范文05-30

中国人的面子消费07-27

大学生不理性消费现象04-13

面子事件范文05-17

面子职业范文05-17

面子表现范文05-17

孩子留面子范文05-20

面子行为理论范文05-30

当你放下面子范文05-25

上一篇:绿之韵制度范文下一篇:美电子小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