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2024-05-02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精选十篇)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1

从好莱坞多维度艺术大片,到电视里面随处可见的动画影视,现代数字技术应用已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热门专业,各高校对其发展潜力有目共睹,它的快速蔓延趋势,受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数字媒体开始兴起,逐渐发展至2004年,国家教育部确认新增这个市场迫切需求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艺术类院校的常见专业类别,有人总结出“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精髓部分,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更为明显。那么何谓“数字媒体艺术”?现有观点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界定还没有定论,学术界也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可以说。它的定义很难去准确把握,大众可以理解为艺术与科技相互密切联系,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基础,作为一种数字媒介和途径呈现的方式。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点

1、艺术科技并融

人类文明向来遵循艺术与技术不要明显分割。古往今来,我国艺术体系中技能与艺术体系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艺术里面包含了劳动者的技术能力在里面,技术里面含有艺术审美的意味。在艺术体系中,英文单词“ART”既能体现出艺术的意义也包含技术层面的含义。强调“技”“艺”的传统,是中西方文化的共识。近代之后艺术和技术的交汇,现代主义设计引领者包豪斯强调:技术和艺术发展应该和谐统一,纯熟的技术含量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再有价值的艺术创作也离不开手工技术制作部分,这种观点打开了艺术领域一段新的认知历程,艺术在劳作者熟练的操作下,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把存在的艺术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存在,这样艺术思维能力才更完体现出来。这种创造性的理念,结合科学技术与艺术思维,注重功能性的再现艺术思维方式,开拓了艺术与科技的共性特征。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创新

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多还未体现出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系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艺术设计作为其基础支撑点,更新迅速,将艺术设计有机的与数字技术结合,我国高校中,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例,根据最新社会发展,设定专业基础课程。培育出利用艺术思维,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处理艺术问题结合的方式见证实践效果。可见,科技与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协调展开教学,顺应时代潮流。例如美术院校的生源一般有较高艺术感悟力,基础知识扎实,自身的艺术思想活跃,教学时以艺术为撑持,但是学生缺乏科学技术、计算机基础的能力,这就需要适当强调技术含量的训练,相反,具有较高技术的学生,就要侧重于艺术审美、艺术趣味才能的培养。两者融合时根据专业特色,安排教学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是依附于数字技术的逐步进步,蔓延速度很快,信息更新换代便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之时,结合二者特点,也应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培育的学生不仅仅要有良好的创意、想法,构图和软件操作技巧,还必定需要补充音乐情趣、影视编导基础和人文知识素养等艺术知识体验的复合型运用设计人才。只要这样,学生的设计作品才可能在兼具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蕴含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认清交叉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实现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资源融合。

3、如何构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点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力量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校要转换观点,不要一味重点投入基础设施,物质环境的建设,更应该重视人文力量的提升。教师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掌握以下几点:以实际情况为中心的专业课程组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严密,突破教材的单元安置及学科的。以课题和实际项目组织教学和实践,大力加强学科交叉、提升实际水平和能力。导入实践课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承接实践项目,能够把大的活动项目分成好几个关联的子活动在课外,到课内展现;以思维创新为突破口,注重专业能力提升的“创作型”课程体系;树立与行业接轨的教学环境,建立实习合作基地,履行多区域实习,与基地协作。安排工作才能较强的指导教师,使用产业基地内企业群安置大部分实习生,满足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制订真实可行的方法,确保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激励参赛为主创作团队,鼓舞学生的原创,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能力,加强与社会的接触面,提高学生个体交际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展开,高校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因时制宜,与时代接轨,为社会输送有价值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6~80.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的探索[J].装饰,2011(4):143~144.

[3]王静,谭婕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教论坛,2014(9).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求职简历 篇2

同时要学会包装简单至极的打杂经历。这并不是要同学们不诚信,编造假的.工作经历,而是要在描述常规工作内容后,简要总结出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硬实力的提高和软实力的成长。

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求职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关注个人简历网。

基本信息

姓 名:yjbys 性别:女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

户 籍:四川成都 年龄:22

现所在地:广东广州 身高:1.64cm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jianli

求职意向

应聘职位:影视策划/制作人员,后期制作

工作年限: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月薪要求:面议

到岗时间:随时

工作经历

xx年3月—至今 xx有限公司,担任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责和管理活动,协助主管,做好大大小小事务。

xx年3月—xx年7月 xx有限公司,担任宣传兼带领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在各个站点进行宣传,也到佛山市进行宣传。带领有意向想买房的客人去销售中心进行深一层了解楼盘,深受经理赞赏。

xx年3月—xx年7月 xx有限公司,担任宴会服务生兼经理助手。主要工作是:在酒店内协助经理,帮忙招待顾客,给顾客提供服务,深受经理赞赏。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

毕业日期:20xx-07-04

所学专业: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获得证书

20xx-01至20xx-03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全国一级计算机证书

20xx-09至20xx-05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优秀学生”荣誉证书

20xx-05至20xx-06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入党结业证书

20xx-05至20xx-06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 设计与制作 入党优秀学员证书

20xx-09至20xx-01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photoshop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精通

粤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熟悉各种软件的操作以及实际应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学会与时俱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2、熟练应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影视编辑软件AfterEffect、Premiere,图片编辑软件 Photoshop、CorelDraw,音频编辑软件CoolEditPro、Audition,多媒体制作软件Director,动画编辑软件:FLash,三维编辑软件:3dsmax,格式转换软件:格式化工厂,计算机安全技术、网络操作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络设备管理、电子商务、多媒体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影视特效、网页设计(Dreamweaver)、数据库(SQLserver)等操作。

自我评价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3

关键词:产教融合;数字媒体设计;高校

0 前言

在人类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历史上,艺术创新与技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就是技术和艺术相融合的教学专业。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全新教学理念探索市场导向型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创建同市场相联合的教学模式,必须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针对此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数媒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 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数媒设计专业开设较晚,经验较少,依然处在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学习时期,在硬件设施和资源配备上受到很大限制,导致人才培育条件受到约束、教学方式单调、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的现象出现,这是由于教学中存在下列几个问题所致。

1.1 教学中技艺教学失衡

培育人才的教学中,通常并不是平衡培育技术和艺术理念,而是有的以培育技术手段为主,有的则以培育艺术理念为主,学科间就好像是两道永远不能相交的平行线,无法相互融合。各大工科高校所开设的数字媒体课程,通常是以技术操作的教授为重点,轻视在技术中应当应用的设计理念和文化,过度地探索数媒技术,轻视设计教育的主体设计创新,导致轻设计重技术的现象产生。然而,在艺术高校中也暴露出轻技术撑持、重艺术表达的情况。进而得出,各大高校在尽最大努力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并未在教学中平衡数媒设计专业的技术和艺术理念。这是造成大学生想要采取技术手段完成艺术构思时,无法找到恰当衔接点的根本原因。

1.2 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而这些众多的理论知识学到手后,通常不知道怎样运用它们来处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当前各大高校都高举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大旗,所以要加大力度展开实践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产教融合”。同时,操作实践案例的教学,是有效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环节,而正是因为缺少该环节,教学活动只是停留在理论与实践断层的阶段。

1.3 没有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通常滞后于有关数媒企业的工作模式,教学活动只是在学校内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这就无法与数媒行业的生产相挂钩。因此,在大学生毕业迈进社会时,无法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而得出教学模式问题是培养数媒专业人才的一大重要难点。

2 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数媒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2.1 拟定满足于行业需求的培育人才方向

高校的数媒艺术专业应与周边的数媒企业就人才培育上展开深层次合作,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制定出新的培育人才计划。同时,由于高校学生具有个体化差异,所以学校与企业展开合作时,应当以学生自身的特张和兴趣为依据划分出各个方向和层次,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培养行列中。例如,第一个方向是拍摄3D影像与后期制作。学校教学队伍分析搜集的院线电影数据后得出,3D电影是深受广大观众青睐并蓬勃发展的行业,该走势为培育数媒人才开辟了新路径,在3D影像设备逐步成熟以及众多3D电影上线的大背景下,拍摄3D影像以及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量必然大增,这时学校积极与影视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培育相关人才。第二个方向-移动媒体交互设计。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普及的大背景下,学校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与多媒体公司展开合作,致力于创新性移动终端设计人才的培育。

2.2 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架构

在“产教融合”基础上设置的课程体系,要具备系统性和动态性两大要求,紧跟产业结构的步伐动态,恰当、科学地调整有关课程结构,达到与市场行业、产业不断进步相同步的目的。在分析专业岗位需求后,确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素质需求,以此为据,架构课程体系。同时,基础、专业、专业基础和项目综合是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划分的模块,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从浅入深、逐层递进、互相交织融合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掌握与专业岗位相符的素质和技能。还是以影像设计类专业培育3D摄像师作为案例,一年级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概括、提炼色彩和塑造形体能力这些基础课;二年级则是开设能够培育他们创意和沟通基本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紧随其后则是立体影视原理与制作、拍摄影视与制作等专业模块课,培育学生专业摄像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最终在项目综合模块中,将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完成,并且在与团队紧密合作和交流中将实际中出现的数码摄像难题解决。

2.3 构建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

人是专业建设的首要元素,所以高校应当以提升教师实力和引进行业、企业专家为培养团队的基础,将骨干、核心教师、兼职教师以及专家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组织起来组成教师团队。其中,核心教师以核心专业技能提升为立足点,有目的性地展开核心教师的行业、企业专项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能够展开有核心优势的教学;骨干教师则是以教学、行业、院校有关要求为依据,展开教育和有关专业培训;然后联合多个媒体设计类公司的设计师与总监,使行业兼职教师群成型,将优秀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引进本专业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将知名行业专家队伍邀请到高校本专业教学中,利用有关行业、企业将长久合作关系达成,使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建成。同时,诚聘专业顶尖人士指导专业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成三合一的专业师资团队,以师资力量的雄厚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育实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创造条件。

3 结语

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应以地区经济发展诉求为着力点,促使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形成,使“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深化和拓宽。不过,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建立起保障产教融合长久发展的机制,要求高校将企业需要的科研、岗位的专业人才或资源提供给企业,使企业投入到教学或指导教学的主动性提升,并迫切需要专业实力强劲的教学团队,为建立起长期的“产教融合”合作机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会,迟俭辉.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反思——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21-23.

[2]贾云鹏,郭宁.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技術手段在创作中的应用与融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07-112.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5+24.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4

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因此, 我拿数字媒体专业的《影视制作技术》课程为例, 来简述一下使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影视制作技术》作为实训课程, 具有课程时间短、内容多的特点。完成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多款影视制作软件的使用原理、操作方式, 以及熟练运用它们。课程包含多个项目设置, 学生想要完成这些内容, 必须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花大量时间在微机实训室操作实践。教师在课程进行中完成原理讲授、辅导实训、组织教学等内容。这些内容都要在课堂上进行。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较弱的学习基础来说, 在这样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内容, 显然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把课堂上的所有内容进行打散, 重新分配。把适合课下进行的重点、难点内容抽出制作成微课, 在课下进行教学, 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和制作。这样做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把课堂空间进行延伸, 弥补了课程时间的不足。

1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利用微课开展教学主要以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 要求教师把课程重点、难点内容提炼并制作成微课, 再利用微课引导教学实践。拿真实项目或实际案例为载体, 完成案例分析、原理讲解、实操演示、知识延伸等步骤。并借鉴翻转课堂经验, 节省出课上宝贵时间, 进行教学质量监控。重新分配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尽量放在课下。课上主要以作品赏析、质量评价、经验交流、互动答疑等内容为主。把课程引导和教学监督的主动权掌握在任课教师手中。实现利用微课组织教学的意义,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中微课设计遵循的原则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中微课设计主要分为内容设计和流程设计两部分, 内容设计主要制定每节微课的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受行业发展和就业导向影响。要以当前行业主流职业技能和具体就业岗位为主要依据。例如: 当前国产电影、电视工业发展迅速, 急需从事视频特效、剪辑、动画、音效的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要拿真实的电影、电视剧的片段来作为课程内容进行讲解, 紧跟行业技术发展, 适应就业岗位需求。流程设计主要是教学法的运用、原理讲解和操作演示,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制定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法主要运用案例法、演示法等。选择的教学案例要有单纯性、典型性、代表性。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不易难度过大, 范围太广。最好针对课程某一个重点、难点作出选择。原理讲解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时间不易过长, 避免造成观看者的厌烦情绪。操作演示过程不要繁琐, 尤其是利用软件工具演示时, 要善于总结归纳每个步骤, 把那些繁琐的基础操作步骤一笔带过, 把关键步骤进行强调, 引起观看者的注意。

综上所述, 我以微课《制作电影———遮罩技术的应用》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分享一下这门微课设计的设计思路。

3以微课《制作电影———遮罩技术的应用》为例, 阐述设计思路

本节微课主要结构为: ( 1) 影片案例赏析, ( 2) 相关技术原理讲解, ( 3) 操作步骤演示与流程总结, ( 4) 合成影片欣赏与拓展知识。

3. 1 影片案例赏析

利用真实影片片段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赏析, 是《影视制作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经典影片会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关注度, 有效调动学习热情。我这里引用韩国电影《绯闻主播》片段进行赏析引出知识点———遮罩技术的应用。

3. 2 相关技术原理讲解

先要根据案例内容拍摄影片素材。素材拍摄手法要求与案例保持原理一致。首先我利用台灯和背景墙的色彩明度差来模拟影片主人公和背景的色彩关系。分别演示原素材效果、添加文字效果, 制作完成后的效果。通过效果对比来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关注度。然后利用字幕提示、旁白。框选动画演示讲解制作原理———利用遮罩技术把主体物从背景上分离, 再利用层级关系把文字放在主体物与背景之间。在重点的部分制作三维动画演示来进行强调说明。

3. 3 操作步骤演示与流程总结

操作步骤演示录制一般利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常用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KK录像机等。我这里应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 这款软件的特点是操作简单, 录制画面清晰, 鼠标配有特效。可以框选录制区域。录制完成后在关键的步骤配有提示字幕。所用命令的参数重点标记出来, 方便学生进行参照。因为软件操作过程比较枯燥和繁琐的。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恐惧感。所以, 我把案例原先的七个步骤缩减到了四个步骤。但即使做到这样, 大部分学生也会容易出现记忆混乱现象, 难以完全接受。因此我在操作演示后加一个操作流程总结或流程图注释加深学生记忆。

3. 4 合成影片欣赏与拓展知识

渲染输出案例, 放在课程最后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制作完的效果。也可以把制作练习的案例和电影案例进行对比, 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对成片进行再加工。这样, 既能复习以往授课内容, 也能针对以后要讲的课程内容进行铺垫。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主要是重新安排学生的课程学习时间, 弥补课程时间不足的问题。利用网络和视频优势, 把只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延伸到课下, 让学生可以自由掌握学习时间, 教师把握学生学习进度, 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作为教师更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视频动画制作学习, 掌握互联网和手机App应用技术, 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设计微课作品。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 结语

微课设计形式多种多样, 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师, 更应该发挥专业优势, 不断提高自身眼界与专业能力,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微课形式, 供教学使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2]张金磊, 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4.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5

1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萌生于1946年创办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054人,其中本科生7089人,专科生106人,硕士研究生859人。学院“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46年公立艺术吉林省教育厅

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4月,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9月,坐落于西青区的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8年公立师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3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软释、电子信息、游戏动漫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南泉和双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65.5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29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6.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0.5万册、电子图书58万册,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私立综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4鲁迅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领先的办学实力。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38年公立艺术辽宁省教育厅

5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22年公立综合上海市人民政府

6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96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4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7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572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47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百余名。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公立艺术教育部

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多人,教师1500多人,拥有院士、百千万国家级培养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等专家6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等10多个。专任教师博士化率70%以上,国际化率达54%。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60年公立理工江苏省人民政府

9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0年公立理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信部

10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成龙、广汉科教园、东校区四个校区,校园面积3300余亩。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8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约11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800余人。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46年公立综合四川省人民政府

11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工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迄今已经有29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现占地面积702亩,建筑面积325544平方米,在校生15180人,设有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86年私立财经山西省教育厅

12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97.2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1.4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23.2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12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8年公立理工江苏省人民政府

13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北大等大学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学校拥有14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城区,形成了以北四环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学校校本部位于交通便利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侧北四环校区。学校设有14个学院。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78年公立综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4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11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3.80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312.8万册,电子图书76.6万册,中外期刊1951种,建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体育运动场地21.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6年公立工科湖南省人民政府

15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1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4年公立师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6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学院现有天纬路校区和志成道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现有本科以上全日制学生4871人,其中本科生4347人,研究生424人。全院现有教职工447人,专任教师273人中博士13人,硕士167人,拥有正高职称51人,副高职称81人。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公立艺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17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0年公立财经商业部、轻工业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8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____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百年北师大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公立师范教育部

19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雄楚四个校区,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58年公立工科湖北省人民政府

20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大学,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79年公立工科湖南省人民政府

高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标准研究 篇6

摘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对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方案进行积极的探索,进一步建设强化职业能力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标准  职业岗位  数字媒体

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对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调研,并且对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新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迫在眉睫。据此,笔者提出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标准的研究。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媒体的课程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对于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同一地区,对于同一专业、同样的教学内容,可课程名称却存在差异,甚至同一课程名称却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部分高职院校,自行研制并实行了较好的课程标准,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研制和实施这些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规范作用。经过大量的本地市场调查,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即使在校学习了数字媒体的相关核心课程,毕业后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相比,现行的课程标准没有完成对接,同时课程标准没有重点培养职业能力,没有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往往仅强化了几种软件的使用。

2 研究目标

建立一套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标准,需要以工学结合的方式,以就业为导向,并且将职业标准和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理念中,同时强调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

3 主要研究内容

①组织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明确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借助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毕业生做好产业调研。②由高职课程专家担任主持人,聘请本地区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通过研讨形成“工作领域一工作任务一职业能力”分析表。③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标准。④设置相应的课程项目教学标准,同时编写课程标准。在组织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以项目为主线,对于每个项目,通过技能要求描述、课程教学流程设计、考核指标量化等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要求。⑤论证、实施和总结。对新编写的课程标准,组织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论证;按照预定的要求认真实施课程标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改进和完善。

4 主要特色

4.1 变传统的课程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将“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的作用,将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积累逐渐转化为知识的探究积累。

4.2 在教学实施中改变传统课程体系的诸多定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学校、企业融为一个“教方”主体,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 教学方法多样,如在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拍摄环节,就走出教室,在室外现场教学。

4.3 从学生所处层次发展的角度出发。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高职生来说,不必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以及概念、规律表述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需要将教学的重点转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意义。

4.4 融入艺术素质教育理念。数字媒体是一个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专业,为夯实学生的艺术基础,在大一开设美术基础、三大构成、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术等先修课程。此外,为了充分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根据各门核心课程的需要,在每门课程中再增加相应的艺术素质教育。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高质量的视频制作,在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中强化了分镜头设计的内容,通过拉片子环节,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镜头语言。在音频剪辑部分,增加了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练习环节。

5 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课程标准应用于实际的课程教学环节中,便于及时发现对接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便于了解学生能否符合企业需求。课题研究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在新一轮的课程教学中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可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2]陈平,刘明,杨秀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学园,2013(3).

[3]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基金项目:2013-2014 年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鄂教职研〔2013〕2 号)。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7

一、数媒设计专业的就业和就业市场分析

(一)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就业情况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数媒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从2013年到2015年,这三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量占前一百名的专业中,与数媒设计相关的专业有“平面设计”“图像设计师”“影视后期制作”等,这与2010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说明在这三年内,数媒设计专业就业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与其他专业相比有着较为快速的发展。之所以就业量大幅提升,与数媒设计行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当前设计界和经济社会对3D影视的青睐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从而促使数媒设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

(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市场现状

2010年之后,随着计算机应用、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媒产业市场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的动漫、广告、影视、游戏四大市场的基础上,衍生出建筑可视化、商品展示、终端UI设计等新型细分市场。这些市场的细分不但为数媒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还成为吸引数媒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调查显示,北京、包头、深圳等地区的少数数媒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得知,传统的四大数媒就业市场的就业数目呈现逐年饱和的趋势,然而新兴的商业展示、终端UI设计等数媒设计专业人才却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这说明各大高校数媒设计专业培育人才与就业市场有一定的脱节,高校大学生只有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展开专业技能的学习,才能够顺利就业。

二、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定位

(一)终端UI设计

UI的定义为用户界面设计,UI设计通俗来讲就是将软件的操作逻辑、人机界面、界面的美观程度集合一体进行的设计。在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大背景下,用户运用的移动智能设备和电子产品发展较快,这些都被视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上的软件UI,不但要美观,最为重要的是使软件可操作性提升,这样用户的接纳程度就会大幅度提升,从而确保软件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并且终端用户界面也能够作为用户反馈需要和交流的媒介。因此,设计终端用户界面,是每个软件制造企业以及边缘企业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二)商品展示设计与制作

商品展示指将客户产品的颜色、款式、型号等全部信息展开具体展示。平面媒体技术是传统展示商品的常见方法,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商品展示也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径。运用动画和三维等技术能够将商品的信息更为形象、直接的展示出来,同时展示商品时不但可以运用平面媒体的形式,而且还能够运用网络、电视等渠道来向客户传递。

(三)建筑可视化

在建筑物还未竣工或只有设计建筑物图纸的情况下,利用影视技术、三维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仿真型建筑在客户面前展示的技术就是建筑可视化。因为大型建筑物在未建之前,在人的大脑中无法呈现出其整体形象,故此,客户无法测定建筑物竣工之后是否与自身需求相符。利用建筑可视化技术能够使该问题得到完美解决。建筑物可视化从小的室内装潢到大的城市规划都能够运用。

三、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培育人才的规格确定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将与绘图有关的计算机软件掌握好,且掌握绘图技术是数媒设计专业各个发展方向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每个专业方向都有各自培育人才的规格和要求。第一,培养终端用户界面设计人才的规格是:该类型的设计囊括了以“C/S”“B/S”以及“服务器/移动端”等架构为基础的软件用户界面设计,培养该专业方向的大学生,主要是以掌控HTML5和CSS等终端设备用户界面设计、制作网页技术和终端开发语言标准为目的。第二,培养商品展示设计制作方向人才的规格是:大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掌控影视技术、制作三维、二维动画技术,并且能够灵活、熟练的将三维、二维动画技术、后期处理技术和影视编辑等技术运用在设计展示商品中去。第三,培育建筑可视化方向人才的规则是:该方向的大学生必须以创建建筑模型、表现、动画、渲染为目标,并且能够将室内的效果图拼接和室内表现等技术掌握熟练。

(二)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

如何在在校四年内培育高校数媒设计专业大学生,取决于各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过数媒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较大区别。因为IT技术是一个更新速度较快的专业,所以数媒设计相关的知识点更新只有较短的周期,假若制定了固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即便该方案能够与就业市场相吻合,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业市场就不一定再需要该方面人才了,因此在制定数媒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以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实时、灵活的调整,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制定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将之无缝对接到教学改革当中去。

(三)深化校企合作

在培育大学生技能的各种方法中,校企合作是最为重要和最直接的渠道。高校数媒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输入到数媒企业中,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企业参与到从调研就业市场、创建教学资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授课程,一直到大学生校园内外的实训以及管理学生等全部环节当中,并且在上述的某些环节中还要把企业放到主导位置上,学校处在从属地位。这样从该专业走出的毕业生才会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他们掌握的技术和所具备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得企业认可。

四、结语

各大高校培养数媒设计专业的人才,应当立足于市场需求。这就要求在各大高校改革数媒设计专业的教学时,遵循当前市场发展规律并且有远见的放眼市场未来,制定合适的培养人才规格、方案,为大学生毕业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萍.数字动画艺术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李鹏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8

1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的概念及其优点

1.1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的概念

顾名思义, 人们在追求职业方面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人们在工作方面努力实现工作理想, 是一种对于未来意愿的表达, 这就是职业愿景。其中, 它包含未来的工作目标、自我核心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是个人希望最终实现的理想图景。当然, 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 而职业规划对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要关注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渗透职业设计的课程, 要关注就业导向。为满足工业、商业发展需要规划目标, 专注于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不屈不挠的技能, 强烈的竞争和抗挫折能力, 这正是职业规划想要达到的目的。

1.2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的优点

学生良好职业视野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不仅有利于准确定位和实施学习目标, 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要求, 提高他们的素质。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的遗嘱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 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局限性, 将时间与他们的职业理想相结合, 并确认动作和反应时间的方向。大学毕业生持续在最近几年大幅增加,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大学毕业生, 但事实是快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此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矛盾, 不得不承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职业规划可以极大缓解就业压力缓慢的学生, 是当代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的必要基础, 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实现理想生活。因此, 对大学毕业生人的生活中来说,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2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存在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基于现实、理想和管理艺术的梦想。作为大学生, 踏进大学时就应该为他们的长远发展规划, 将其作为大学生活的一般设计。但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存在许多盲点和失误, 很难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目前, 各大高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这门课程。然而, 在大量的调查中发现, 现在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 普遍暴露出三个问题。首先, 找到第一份工作后, 仅在一年两年之内, 50% 的学生会选择更换工作。第二, 33%的大学生就业后的第一个职业“第一份工作只是一个跳板”, 16.3% 的人“没有太多考虑”“跳过”选择的第一份工作。第三, 正确的职业选择应该考虑兴趣理想和未来发展空间, 但事实上只有17.5% 的人把这两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不佳的原因

第一, 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即学生的自我意识, 但独立的规划缺乏意识, 没有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二, 最近的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是明确的, 但没有长期的规划意识。没有考虑生活现实,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长期发展。第三, 大多数人意识到职位匹配的重要性, 但并没有形成选择职业的科学理念。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受地域限制太大, 且没有看到人职匹配的动态发展, 易陷入被动。第四, 人际关系渴望成功, 内部的动力短缺, 从而导致可怜的挫败感。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 却害怕失败挫折, 产生畏惧的心理。第五, 认识到需要职业规划, 但起步较晚, 尚未接受到正式职业规划的培训和教育项目系统。高职数字媒体难于建立起良性的职业规划, 只专注于钻研技术方面的问题, 忽略外界因素如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3 如何对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进行设计和规划

先从高职数字媒体的专业性探讨。高职数字媒体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教育、教学部门从事课件、电子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开发;适应广播和电视, 电影和电视制作, 数字视频互动娱乐行业生产、数字媒体技术类职位;广告、动画、网络和其他企业从事互联网广告和动画、数字图形设计和生产, 为企业从事网站开发和维护、业务推广、印刷和出版产业布局设计工作。因此, 针对课程特点,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应该坚持并采取的措施是, 积极与职业规划与愿景相结合, 注重把数字媒体作品创作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遵循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和创作的一般规律, 注重培养数字媒体艺术鉴赏能力方面的能力, 熟练掌握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和制作的相关软件与技术, 从而塑造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此外, 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引导同学们进行职业规划, 与市场发展前景相融合, 开设色彩与素描、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原画制作与设计, 数字摄影、视觉文化、数字摄影、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为平面设计、数字音视频处理、影视节目编导制作、网页设计、数字媒体形式和组合、视觉文化电视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视频效果和后期制作、视觉文化、数码摄影等。

学校可创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培训专业的氛围, 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例如, 课程设计中彰显媒体的商业环境, 打造真实的职业环境, 为学生实现职业愿景, 从而发挥对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巨大作用, 使学生有意识地体验“零距离”真实体验工作岗位。同时, 课程教学应突出职业生涯规划, 能力建设以市场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为方向, 专注于数字媒体教学知识转移的能力, 训练学生。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关注商业和专业岗位职责相关的介绍和描述, 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深化职业发展任务、工作内容、教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根据各种岗位资格和标准了解职业发展的方向, 学习课程内容与特定的任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选择他们最初的专业职位愿景和目标学习的职业目标。另外, 专业资格证书的颁发以及及时考试, 提高教学效果, 也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4 结语

本文探讨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技术职业规划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如果教学过程的各种职业课程及商业和企业发展能够有效影响和教育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巧妙地通过专业训练进行职业规划学习, 相信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满足工作的需要, 尽快实现职业愿景。通过本文的探讨, 希望对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职业愿景有所帮助, 也期望能为今后学者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罗箭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10 (2) :75-76.

[2]谢晓能.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产学对接”人才培养途径初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1) :18-20.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9

一、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 三维动画技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虽然最初并不为人看好, 甚至许多动漫界专业人士也一直认为是动漫产业的旁门左道, 但近年来, 从早期的《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泰坦尼克号》等大片中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 到后来《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怪物史莱克》等一批全三维数字化电影的推广, 直到现在的《功夫熊猫》、《阿凡达》、《复仇者联盟》创下的票房奇迹, 不难看出一部部三维动画大作的成功已经充分说明了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 世界动漫产业正朝向一个全新的、空前的领域健康发展。

动漫专业最早所包含的就是动画和漫画两个部分, 漫画是动漫的基础, 它是出现更早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相对来讲它的制作成本更低, 制作难度也较小;而动画则是进入电子时代后的产物, 随着电影、电视等新的传媒手段出现而诞生的, 虽然出现时间晚却进步卓越。现阶段,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不但要拥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 还要具备过硬的手头功夫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根据目前动漫产业发展的特点, 应当根据动漫行业阶段性发展的要求来培养动漫人才, 朝着“适岗、应用、变岗、创新”的目标去培养, 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逐步培养适应动漫行业岗位需要的新型技术性人才。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相关课程设置和要求

数字媒体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艺术学几门学科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 其中包含了多媒体技术, 角色设计, 影视技术, 动画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等等多个技术层面的范畴。具体方向分为:数字信息生成和处理、数字信息获取与输出、数字信息存储、数字信息传播、数字信息管理和安全等。主要面向动画的创意和制作, 广告设计与制作, 影视后期包装与特效生成, 网站设计与制作, 游戏的设计和制作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能够满足当今数字时代对技术和创意的要求。

数字媒体技术所需求的课程基础包括计算机类和艺术类课程不同的领域。其中计算机类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设计、VB语言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游戏设计、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网页设计与制作、web开发技术等, 艺术类课程包括:Photoshop、Flash、Maya、3DSMax、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技术处理、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流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设计等, 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能够使学生基本满足数字媒体技术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综合来讲, 数字媒体技术是建立在全新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去实现传统的美术、音乐、影视、动画等艺术形式的新型技术, 它的应用和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动漫产业技术的长足进步。

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际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内容设想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新特点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原则:

1. 应用性原则

以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目标, 强调培养计划适应现实的社会需要, 实践教学方面应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理论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和现实需要联系紧密。

2. 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

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应以现实的社会需要为出发点, 同时应看到发展速度惊人的动漫产业不断出现的新的动画领域。在新技术的推广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以体现动漫科学性和创新性。

3. 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原则

加强动漫设计与制作基础课程学习, 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 突出核心能力培养, 使新型动漫人才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发展后劲, 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4. 模块化原则

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 将课程设置为几个主要模块的课程结构, 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有利于学校课程开放, 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课程或课程内容, 吸收最新科研成果, 调整课程重心, 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5. 特色化原则

注重动漫人才实践动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坚持走工学相结合的办学道路, 着力培养应用型的动画专业人才。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应充分体现各种新资源的优化利用, 培养专业特色人才。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篇10

尽管我们一直努力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尽量做到与企业需求 “对接”, 我们经过多次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论证会,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数次调整优化, 但仍然不可否认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法精准对接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尤其是面对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日新月异的数字媒体行业。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主要原因:

首先, 学校教育如果仅仅教给学生某种技术或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很难跟上产业发展更新的速度。数字媒体行业技术更新极快, 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即便学生在校学习时已经掌握了某项技术, 也难免在其毕业找工作时面临技术、产品更新迭代的问题。更何况如果通过教师掌握后再教授给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 加之教学周期进程的限制, 学生掌握一个新工具、一门新技术的速度必将明显滞后, 无法与企业需求顺畅对接。

其次, 学校教育有别于短期培训, 关键在于潜力的储备。数字媒体行业不但技术更新快, 更重要的是该行业的人才需求相对较高,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需要将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学科, 需要培养的是既懂技术又通艺术还要有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同时, 行业内使用的工具软件品种繁多, 没有统一规定使用的工具, 因此, 不同的企业可能使用不同的软件作为工具。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容乐观, 短期的高强度集中培训, 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某一项技术, 但如果 “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一旦所掌握的技术更新或遭遇淘汰, 他们就会面临失业。

基于以上的基本状况分析, 我们认为高职阶段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应该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 强化培养其获取信息和学习新技术的学习能力。

一、模拟生产过程设计教学项目子任务

参照企业生产过程仿真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子任务, 例如我们的用户体验与信息架构课程就是按照企业常见 “用户体验流程”来设计教学过程的: 教学分为 “前期 - 用户研究”、“中期 - 信息架构”、“后期 - 交互原型”三个子任务项目。每个子项目的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也是模拟企业内部的工作过程开展的, 比如 “用户研究”就是由 “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分析、竞品分析、情景分析、用户角色模型”几个分步骤的过程等来完成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项目开展并逐步推进的具体流程, 初步理解将来就业时可能面对的工作过程。

二、引导团队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常通过小组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引导学生尝试并学会采用头脑风暴、制作PPT进行项目汇报等多种企业常用方法来逐步推进项目任务。与生产流程相似的是, 这些工作方法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 不会瞬息万变的。熟悉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学会企业常用的工作方法, 也是提高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 “对接”精准度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 通过团队合作, 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配合有助于学生熟悉并逐步掌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因为在整个项目推进的过程之中, 有很多未知的不可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面对, 这些问题不是由教师来解决, 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践的。

三、根据具体学情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储备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专科三年制高职的学生, 这个群体有其独有的特质, 我们必须了解并准确把握这个基本学情, 才能保证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和顺利推进。根据最新的IXDC2015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中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专科毕业生在该行业内所从事的最多的是视觉设计类的工作 ( 表1) 。而与此同时, 视觉类从业者又是相对年龄偏小、对目前行业满意度相对最低、信心指数相对最高的一类。该调查报告中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视觉设计类从业者为了 “提高与业能力”或 “增加收入”有44. 7% 从事过兼职, 这个比例也高于行业内其他类型群体[1]。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反映出这一类群体具备学习潜能的关键性与重要性。

那么,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着重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调查报告中另一项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调研结果显示, 视觉设计类除了应该具备最我们通常认为最基本的 “设计表达”和 “创造力”以外, 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 “需求理解”、 “团队合作”、 “用户体验思维”以及 “逡辑分析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 在以上两点所述我们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都有所体现, 而且, 通过我们已有的教学改革尝试已初见成效。

不仅如此, 通过模拟生产过程的教学项目练习, 学生们在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将来发展方向定位于规划的初步意识, 这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在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 “产学对接”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与分析, 希望能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继续优化改进。

参考文献

[1]IXDC2015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2015.07.18.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上一篇:PCA神经网络算法下一篇:价值观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