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创新

2024-05-14

英语课堂中的创新(精选十篇)

英语课堂中的创新 篇1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1.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2.设疑启智,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的氛围,是创新教育的保证。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枯燥无味的单词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及游戏,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2)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激发创新思维。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教师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而且,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创新习 惯的养成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中逐步发展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故事表演、小游戏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创新习惯的养成;第三要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2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

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werethechildrendoing?whenhisfatherwasreadinganewaper?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篇3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成分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的呼声。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英语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让英语课堂绽开创新之花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1.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2.设疑启智,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的氛围,是创新教育的保证。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枯燥无味的单词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及游戏,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2)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激发创新思维。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教师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而且,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创新习惯的养成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中逐步发展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故事表演、小游戏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獲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4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创新的兴奋点

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 首先要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 要对每个学生充满爱心、尊重, 爱护学生, 严于律己, 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 从而让学生尊敬自己, 喜欢自己,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积极地与老师配合, 完成各项学习活动。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 层层递进, 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选择一些轻松愉悦有哲理的内容,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 激发学生创新的兴奋点。

二、设疑启智, 培养创新思维

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就得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英语的词汇很丰富, 句型多变, 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这一特点,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和点拨学生。如在讲“spend...on...”句型时, 我要求学生把“他花了8元买这支钢笔。”这句话译成英语。有个学生用所学句型译出“He spent 8 yuan on the pen.”然后, 我进一步启发学生, 这个句子有多种译法, 最后学生回答:

1. It took him 8 yuan to buy the pen.

2. The pen cost him 8 yuan.

3. He spent 8 yuan buying the pen.

三、改进教法, 促进创新思维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 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例如, 在语法结构教学中, 初中学生往往会对都能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颇感疑惑, 教师可让学生收集含有“there be”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 将它们分类罗列。学生分类罗列的过程, 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便会有新的收获。又如, 教师在讲解新单词时, 可先让学生自己查, 再让学生说出他们查的词义、搭配, 看是否适合在上下文中的意义, 或通过上下文、词缀法等猜测新单词的含义;在讲解语法较为复杂的长句及文章内容等方面内容时, 教师都可以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这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促进作用。

四、培养发散思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 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 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 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个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 然后问:What was the student doing?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newspaper?这时学生们就会进行猜测, 并积极发言, 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 再进行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编写新的内容。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摸索、解决新问题, 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五、因材施教, 渗透创新思维的思想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 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应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 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 落实到教和学上, 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 少讲空话, 多做实事, 精讲多练, 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 分析存在问题, 及时补遗, 帮助学生过关。对于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学生, 一定要在班上进行表扬, 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学生当面批改, 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 把英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 如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 教师一边做动作, 一边说:“What am I doing?I’m writing/drinking.”等, 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当学生读课文时, 问这位学生:“What are you doing?”帮助他回答:“I am reading a book.”再让学生表演, 让学生问其他同学:“What’s he doing?”并回答, 从而引出新单词。学生在情景中大量实践, 不断地灵活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从而达到在平时逐步渗透创新思维的目的。

创新思维与英语课堂教学 篇5

为培养英语人才,面对现状阐释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以语感带动听说读写活动技能;通过多种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启发合理猜想,形成创新新习惯,培养良好个性,健全创造人格的发展的空间.

作 者:齐丽  作者单位:阜新市第一职专,辽宁,阜新,123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创新思维力   课堂教学   情景氛围  

小议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 篇6

关键词:英语课堂;培养;创新精神;具体措施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教师可以根据某个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开放性的思考题,让学生从学习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甚至辩论。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而且能锻炼他们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列出关键的字眼,最后由学生用这些关键字写新的故事。当学生们对这类讨论性的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强化语言信息刺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深挖教材,巧设探索创新的机会

人们常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要让学生想象丰富、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教师就必须善于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例如,一般过去进行时态的教学可利用简笔画,画中一边是爸爸读报,另一边是孩子们做某事的背面,学生回答问题“What were children doing when their father was reading newspaper? ”学生们的猜想会让你得到许多答案,有一些会出乎你的意料。学生互相启发、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创新的体验。

三、自主探究,发挥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终身学习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方面,必须更加注意教法要新颖有创意。这样,可以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自然地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7

一、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式,拓展创新思路

1.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在教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 up, sit down ”。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

2.在教学中采用“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比如说“Talk about it ”。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做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做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

三、英语生活化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学生刚接触英语开始,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常用的一些句子: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 . Sit down ,please. Listen to me . 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数。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课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探究新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在课外带头说英语,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How are you ?”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懂得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积极评价,鼓励创新行为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儿童有巨大的情感能量,儿童只有在主动的情感体验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实践、探索。创新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我还采用书后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的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书后的"印绩"多少,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改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也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采取积极的评价形式。

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篇8

那么如何让创新教育走进课堂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 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 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 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 从不同角度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充分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努力学习。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陷入中国式的英语表达误区。因此, 创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 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 会有“身在他乡”之感, 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环境的设置要以外语的知识为目标, 以交际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 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态把语言变得形象生动, 或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兴趣。情景创造途径有很多: (1) 表演入情景, 学生即兴表演。 (2) 设疑点入情景, 抓住学生兴奋点, 抓住时机抛出疑点。 (3) 图片、实物、课件入情景,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 如:电视、录像、VCD、录音、幻灯、投影等, 创设真实的环境。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创新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 在教学实践中,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标题、直观教具、简笔画、电教等多媒体, 有效开展预想、假想、补充想象, 训练, 造句、复述课文、扩写、看图作文、集体编故事等。

四、调整课时结构, 加强教材建设

传统英语以单元为单位, 每单元四课时, 课改后, 调整为每周用两课时完成一单元内容, 主要学习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 列出重要句型和句法, 要求学生背诵精彩对话, 剩余两课时为实验课, 课前根据单元主题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及讨论, 课上要求学生分组表演或做游戏, 形式多样、活泼生动, 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样,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 效率也提高了。

五、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要组织他们预习, 引导他们为本单元的表演制作道具, 布置场景, 经过动脑、动手, 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 还采取复述故事、情景对话、小组讨论、戏剧表演等方法, 来帮助启发和创造机会, 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发言。

六、设疑布阵, 激发求知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 敢于逾越常规, 敢于想象猜测, 敢言别人所未言, 敢做别人所未做, 宁愿冒犯错误的危险, 也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

(1) 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 从多个角度探索求异。

(2) 引导学生广泛联想, 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帮助学生归纳, 总结, 发现新问题。

七、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曾经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就必须“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 找出他作为人的发展源的‘机灵点’, 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

1. 训练造句, 引导创新

造句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其要融语言组织、词汇运用、扩散思维为一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熟悉语言环境。造句前, 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造句情境提示, 指导学生思路, 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新的造句情境去尝试新的表达形式。

2. 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潜能, 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材料, 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的思维流动, 巧妙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让学生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

八、注意信息反馈

课堂提问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主渠道, 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 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 所提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 (l) 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 (2) 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九、注意课堂评价的艺术性

课改之前, 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 只停留在概括性评价上, 针对性不强。老师基本用“Good!”“Very good!”“Excellent!”或当场发小红旗、小奖品等评价介质。开始, 学生还兴趣盎然, 时间长了, 学生就不感兴趣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评价具体化、艺术化。例如:对于自编对话很有创意的学生, 老师就会这样评价“Wow!You’ve so diffrent!What do you think of it, boys and girls!”由此,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给予积极的肯定, 进一步激发、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我们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 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本文阐述了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办法。

浅议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9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点, 层层递进, 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 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 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 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 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 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 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充分发掘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 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 JEFC第三册介绍了美国发明家Thomas Edison童年的故事, SEFC第一册又介绍了美国著名的动画片大师Walt Disney的传奇经历, 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又如JEFC BookII第39课中有个关于乘电梯的问题:“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文中也没有列出标准答案。因此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敢于“say No”, 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 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 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New Concept English BookI Lesson 75, 提出了“Why does the shop assistant say women always wear uncomfortable shoes?”的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大胆地说因为女人爱美, 有的还指责shop assistant这句话带有性别歧视, 我及时表扬了他, 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 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 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 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 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 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 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 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诱导质疑,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有研究表明, 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 出示一幅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 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 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 并积极发言, 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 教师要巧设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 再进行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 掌握新知识,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 是创新意识的显态的表现,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表明, 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而当今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于课堂上, 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 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 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 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 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 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 在这一板块中, 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 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 复习了旧知, 开阔了眼界, 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一转变教育观念, 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它有着具体的内涵。教师不仅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 还需要进一步地感悟, 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看, 应包括: (1) 学生学习的性质应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 (2) 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教育追求的目的, 而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 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 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 (3) 在教学内容上, 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 培养人文精神。 (4) 在教法上, 不仅要研究教法, 而且要研究学法,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出发点, 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设疑启智, 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 层层递进, 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 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 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 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 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 相辅相成。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创设情境,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不断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问路”这一课时, 可把教室的桌子拉开距离, 变成一条条的“街道”, 再在桌子上贴上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交通灯之类的图片, 这样, 一个普通的教室就成了一个“小城镇”。为了增加趣味性, 再请学生扮演警察来指挥交通, 这便于学生将自己融入模拟真实的情境实践中, 学会问路时要使用的英语语言知识。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效果很好。

四培养自立探究习惯, 巧设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促进自立探究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 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 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勇于坚持独立见解的精神。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 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进行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发散思维, 编写新的内容。

五培养发散思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陶行知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 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大胆地进行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 出示一幅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简笔画, 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 我们可以先把学生在干什么遮住, 然后问:What was the child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 并积极发言, 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六积极评价, 鼓励创新行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课堂上, 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 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大胆举手发言时, 教师可以说:“Don’t be nervous.”“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 answer is right or wrong.”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 都要予以表扬。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可用“Good, but…”等评价用语, 激励学生, 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错误。

总之,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 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 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 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逐步培养其求异创新的能力。

上一篇:恒定市场份额下一篇: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