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2024-05-19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精选九篇)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不断扩大, 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 居民消费支出为93 317亿元, 年平均增长9.1%,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7 081元, 年平均增长7.8%。快速发展的居民消费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但却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1978-2009年, 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 而同时期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为9.1%, 低0.7个百分点。由于居民消费慢于经济增长, 使居民消费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 20世纪80年代基本都在50%左右波动, 但90年代以后, 逐年下降, 2009年降至35.6%, 比1978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

1.2 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

在居民消费不断增长的过程中, 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都在扩大。

从城乡差距看, 不仅消费总额的差距在扩大, 而且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2009年,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之比为2.9, 比1978年提高了2.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3.6, 比1978年提高了0.7。

从地区差距看, 人均消费水平地区间的差距较大, 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 1993年以来,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一直是上海市, 最低的地区主要是西藏, 有些年份是贵州或甘肃。1993年, 人均消费水平最高与最低地区之比为5.3, 2009年扩大到7.5, 比1993年提高2.2。

1.3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逐步下降, 但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近年来有所回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除了少数年份之外基本上是逐年下降, 由1990年的0.85, 下降至2009年的0.74, 下降了0.11。其中,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1990年的0.847, 下降至2009年的0.725, 下降0.122。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用于即期消费逐步减少, 用于储蓄的部分逐步增加。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1999年, 平均消费倾向逐年下降, 由1990年的0.852, 降至1999年的0.714, 下降了0.138, 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 储蓄倾向增加;第二阶段是2000年以后, 平均消费倾向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9年升至0.779, 提高了0.037。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增加, 储蓄倾向下降。

1.4 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占居民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 衣着、

交通和通信、金融保险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等的比重逐步提高

从增长速度看, 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长最快, 2004-2009年, 按不变价格计算, 年平均增长18.5%;其次是金融保险服务消费, 年平均增长17.9%;然后是衣着消费, 年平均增长16.6%。此外, 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等项目消费增长也较快, 增长速度在10%以上, 高于居民消费9.8%的增长速度。食品消费的增长速度最慢, 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4.3%。

由于不同消费项目的增长快慢不一样, 使得它们在消费构成中呈现不同的变化。食品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都是逐年下降, 2009年比2004年分别下降了2.7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的比重、金融保险服务的比重、衣着的比重、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4项消费的比重都是逐年提高, 其中, 前两项消费的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大, 2009年比2004年都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后两项消费的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 分别提高了0.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住房服务的比重尽管有所波动, 但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医疗保健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左右。

1.5 非市场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居民消费主要是通过在市场上购买实现的, 但也有一些消费没有经过市场交易, 或是没有发生实际交易而是通过虚拟交易实现的, 主要有农村居民自给性消费,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虚拟消费, 居民对金融媒介服务的虚拟消费, 2009年这3类消费占居民消费的16.7%, 比2004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 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人均消费水平×人数, 从上式可知, 居民消费由人均消费水平和人数两个方面决定。其中, 人均消费水平又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 此外, 还受人们的消费习惯、未来预期、社会保障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2.1 收入水平的影响

消费主要是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的, 一般地讲, 没有收入, 就不会有消费。从我国消费的实际情况看, 尽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逐步下降, 但消费水平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1990-2009年, 按现价计算, 居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 人均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为13.4%, 消费水平与收入保持了基本相同的增长趋势和幅度, 也就是说, 收入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就越高, 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此外, 收入水平的提高, 还会使消费层次升级, 由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高层次的享受需求转变, 由此带动消费的增长。

2.2 消费习惯的影响

消费习惯是人们受特定的家庭、文化、种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节俭型消费习惯一般会量入为出, 精打细算, 注重实用, 这种类型对消费的影响是渐进的;而寅吃卯粮的超前式消费更注重享受, 追求时尚, 更容易受示范性消费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消费会刺激消费。

2.3 未来预期的影响

未来预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定的重要因素。当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感到乐观时, 就敢于增加当期的消费, 尽可能地满足当前的需求。反之, 就会谨慎决定, 减少当期消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肯定会对消费者的未来预期产生消极影响, 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社会保障状况的影响

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失业保障等都是居民消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这些支出都需要居民个人承担, 那么, 出于对这些支出数目大且不确定因素的担忧, 居民必然要在日常消费中尽可能地做出预留, 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而言, 这会大大地限制其当期消费。

2.5 人口的影响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人口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对于消费的影响似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人口越多, 消费水平就越低, 人口越少, 消费水平越高。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口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不同。城市化使消费水平高的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 消费水平低的农村居民人口不断减少, 也对消费产生较大的影响。

3 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大幅度下滑, 失业人数增加, 外需严重不足, 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的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中提出, “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居民消费占全部消费的70%以上, 是消费的主体, 针对居民消费的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居民消费, 是使我国经济走出困境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关键。

3.1 增加对居民的转移性消费

居民的转移性消费包括来自政府的医疗保险消费和来自生产单位的实物消费, 它是居民消费的重要补充。转移性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和生产单位, 不取决于居民的意愿, 因此, 它最容易通过政策措施进行调节。目前这一部分消费还比较小, 2009年, 居民来自单位的医疗消费为2 122亿元, 仅占居民消费的2.3%。其中, 城镇居民2 064亿元, 人均353元;农村居民58亿元, 人均不足8元。来自单位的实物消费1 285亿元, 也仅占居民消费的1.4%。

鉴于这种情况, 为了实现扩大居民消费的目标, 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这部分消费。一是加快实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使之尽快安民惠民。这既能直接地增加居民消费, 又可以间接地推动居民增加其他消费支出。因为逐步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不仅节省了居民的这部分支出, 而且还会改进居民的未来预期, 从而增加对其他消费的支出。二是推动来自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转移性消费。通过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以及宣传表彰等道义手段, 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鼓励单位向个体, 城市向农村, 富裕人群向贫困人群的转移, 扩大居民消费。

3.2 鼓励人口增长,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对扩大居民消费有直接的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 尽管经济面临困难, 但人们仍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 2007年,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2 534.2亿元, 人均13 092元。因此, 在坚持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应该鼓励而不是限制人口的增长, 通过一定的补助措施, 鼓励育龄女性生育, 增加人口。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进程。

3.3 大力发展旅游业, 努力活跃房地产业, 积极推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旅游、改善居住条件以及雇用家庭服务一般都是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才会发生的较高层次的消费, 只有积极地推动居民消费的升级, 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

旅游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观光、娱乐等方面, 它使一系列的居民消费活动集中发生, 并且我们中国人常有穷家富路的消费习惯, 因此, 旅游对居民消费有很大的拉动作用。2000年以来的“黄金周”假期出现的旅游“井喷”现象, 也说明了我国居民具备了旅游消费的能力。为了扩大居民消费, 应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居住条件是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其中购建房屋因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属于投资需求的范畴, 这里不作讨论。但居民一旦住进了房屋就有了住房服务的消费, 住房服务消费是居民消费中除食品消费之外的第二大项消费。乔迁新居除了因住房面积扩大增加住房服务消费外, 还会因装饰装潢和置办新的生活用品带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 因此, 活跃房地产业, 特别是活跃居民住宅市场, 对扩大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应尽快建立起具有不同层次, 满足不同需求, 规范、活跃的房地产市场。

家政服务业是指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活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生活富裕的居民会越来越多地雇请他人帮助料理家务, 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人口老龄化以及“双职工加独生子女”型家庭的增加更增加了对这类服务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目前, 家庭服务的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需求还存在差距, 因此, 应该采取措施大力发展。

3.4 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有研究表明, 居民消费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 因为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不足, 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 收入差距越大, 对全体居民消费倾向的负向拉动作用就越大。1995-2009年, 城镇居民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差距扩大了将近5倍,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近1倍, 这是造成居民消费倾向下降0.09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针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近年有所回升的情况, 应通过适当的收入分配政策, 在稳定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同时, 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3.5 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较低,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 消费能力不足, 并且缺乏社会保障的缘故。在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 基本上不能期望农村居民加大消费的力度。在短期内要有效地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只能通过政府补助及其他转移的方式来直接增加消费, 有关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从长期看, 只能依靠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实现。农村居民增收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等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努力提高产出;二是建立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平台, 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农村居民易于获得的方式公布, 为农村居民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便于他们进行生产决策和市场销售;三是提高粮食价格, 使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高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并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 避免出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低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倒挂现象。

摘要:以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终出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既有现实作用, 还有长远战略意义。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2

日期:2011-4-7 15:16:24 来源: 浏览:25 次

[摘要]为应对国际 金融 危机对我国 经济 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 发展 ,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滑坡,本文意在从理论上,主要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发,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并从近期、远期来看,论证扩大内需都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可靠保证,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在我国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出口萎缩、经济增速放缓、中小 企业 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现象,特别是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在宏观调控中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

1.出口需求难以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7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达37.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贸易环境。目前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已经使美欧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部需求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所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2.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受力对投资需求的制约

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主要应改善投资结构。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3.巨大的消费需求是 现代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投资,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增长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到2007年的37.3%,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7%,均达 历史 最低水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最后消费率约为77%, 中国 明显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最终消费率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虽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是和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相比,说明我国消费需求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诸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而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明显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构建 科学 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我国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终使得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内部差距全面缩小。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稳定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收入;依法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格控制垄断行业及企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相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增加对低收入户特别是困难户的救济、补贴;通过减税、支持创业等手段增加各类困难户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2.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公共投资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公共 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急需的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所以只有通过扩大公共投资、降低公共产品价格,才能建立起启动城乡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政府要增加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 农村 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消费条件,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储蓄意愿,从而带动消费的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最终实现启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

消费与储蓄是此涨彼消的关系。目前我国国内居民人民币储蓄超过15万亿元,所以,提高消费的根本之策在于降低储蓄率。为降低国内储蓄,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三、如何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 经济 增长点

要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传统的导向型经济已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要充分认识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适当鼓励消费,而不能限制消费,要重温马克思早就强调的一些著名论断:“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我们说鼓励消费,是鼓励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合理的消费,绝不是鼓励那些不合理的高消费。鼓励合理的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其次,充分利用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现在还要注意,克服消费品生产“小而全”和“散”、“乱”现象,要组织大 企业 集团,提高技术水平,一方面使刚出现的消费热点尽快转向成长期,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消费热点的形成和 发展 ,使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强大动力,突破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瓶颈”,使消费热点升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要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掌握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特别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的变化。

第四,要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为了培育消费热点,为了扩大有效需求,政府需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以扶持。例如,要充分发挥 金融 信贷在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支柱产业的作用。包括采取消费信贷、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方式,增加有效需求。以增加现实购买力,从而解决潜在消费需求与有效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要运用价格杠杆,对有

些热点消费品的价格,加以调控,使其逐步降低(如当前商品房的价格、小汽车的价格以及某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以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消费热点,并使热点持续稳定,以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要充分发挥财政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集中财力,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起到刺激有效需求的作用。特别要增加基础设施与环保产业的投资,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加文化 教育 的投资,这些都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文化的基础工程。也是培育消费热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条件。

四、对消费需求进行正确引导

应该看到,市场具有自发性,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具有自发性,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第一,要引导购买力的流向。就以居民而言,居民收入有一部分用于储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人还有将收入用于投资。要引导居民购买力尽量用于消费。用于投资的购买力,也要使其尽量进入最终需求领域,多开发那些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而又适销对路的消费品和劳动产品,吸引购买力,开拓市场。要避免中间需求和股票、证券投资的过分扩张,避免过多地分流购买力,影响消费的扩大。

第二,要引导居民提高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近年来尽管储蓄利率一再降低,但储蓄倾向仍很强烈。因为很多人有后顾之忧,牵涉今后养老、医疗保健、子女上学甚至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费等问题,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第三,要针对城乡不同情况、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消费需求进行具体引导。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差别较大,风俗习惯各异,要分别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引导,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需求,才能使消费热点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繁荣。

第四,引导消费需求,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篇3

按照《通知》要求,文化部对纳入试点工作的城市确定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统筹予以资金支持。(来源:中国文化报)

【智库评论】

文化消费受到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精神消费需求会快速增加,这是个客观趋势。扩大文化消费,要搞清楚文化消费支出在家庭支出结构中比例、消费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因素关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使文化消费受到压抑,才能正确地引导消费结构转变。

在扩大文化消费时,应尊重市场规律,注意分析文化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失衡现状,加强文化供给侧的改革。一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文化消费试点不能光让本地人和中国人掏钱埋单,更要让外地人和外国人掏钱埋单。在选择试点时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文化消费形态,也要关注特色文化消费区。例如,“文化+旅游”的民宿、乡土营建项目,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文化消费和文化建设。三是抓住文化消费新增长点,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网络新兴文化业态,谋划好“文化+”的文章。

对扩大陕西文化消费的思考 篇4

一、扩大文化消费是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现实需要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 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当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 文化消费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新标志, 不仅表现在消费领域从传统物质产品消费向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拓展, 还表现在从单一追求功用性消费向观赏、情调、体验、服务、多样、个性等多元消费诉求发展。扩大文化消费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 扩大文化消费是陕西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迫切需要

为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 陕西省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 其内涵包括“文化强”。近年来, 陕西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 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 人均GDP在2010年突破4 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 目前陕西正值文化消费跨越增长阶段, 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但总体上资源优势仍未转换为产业优势。2010年, 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北京的1/15、山东的1/6、广东的1/4。同时, 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都较低。当前, 迫切需要通过充分激发群众消费热情, 培育文化消费主体, 扩大文化消费总体规模;挖掘和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从根本上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 实现由文化“大省”向“强省”的转变。

(二) 扩大文化消费是陕西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

当前, 扩大内需的重点是要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而提高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开发新的消费热点。文化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具有热点多、弹性大的特点, 能不断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十一五”时期, 陕西省文化消费稳定增长, 成为消费市场的“热点领域”。书报、杂志类零售额20.51亿元, 比2005年增长1.1倍, 年均增长16.0%;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27.41亿元, 比2005年增长4.53倍, 年均增长40.8%;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0.75亿元, 比2005年增长1.1倍, 年均增长22.9%。截至2011年9月, 陕西城镇居民家庭百户拥有计算机81.7台, 有66.7台接入了互联网;15%的移动电话接入了互联网, 98%的电视机接入了有线电视, 网络消费快速增加, 可以说, 文化消费对全省扩大内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 扩大文化消费是提高三秦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途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而全面提高三秦百姓的幸福指数, 也是富民强省目标的根本标志。“十一五”期间, 陕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三秦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但总体来看, 陕西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还不强, 文化消费还存在缺口。今后在推进“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上, 应突出尊重民心民愿, 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创新公共文化生产和服务方式, 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解决人民群众的“文化饥渴”,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二、当前陕西文化消费的特点及问题

近年来, 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文化消费迅速扩大。2009、2010年文化产业分别增长22%和25.5%;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4.86亿元, 比上年增长30.2%,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3%。与此同时,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 陕西文化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尤其是以影视、网络游戏动漫、数字传媒出版、研发设计等几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向好。以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网络文化服务业为主的外围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增长。据统计, 2010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外围层”实现增加值68.32亿元, 同比增长30.1%, 占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3.89%。总体而言, 陕西文化消费呈现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 城乡文化消费总体水平较低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城乡文化消费支出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十一五”期间,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9%。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统计, 2008—2010年, 陕西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分别为9%和9.3%;2011年前三季度增幅虽然达到12.7%, 但仍低于城乡居民14%左右的收入增长速度, 成为制约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二是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较低。2010年, 陕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843.76元, 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7.14% (全国为12.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仅为102.25元, 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2.7% (全国为8.4%) 。三是文化消费层次较低。据《陕西文化发展报告 (2012) 》显示, 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主要形式仍是看电视、听广播和上网。文化消费的主力是城镇居民家庭、年轻型家庭、高学历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七成家庭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仅仅占到年收入的不足5%。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还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二) 文化产业实力弱, 拉动消费能力有限

一方面, 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弱。目前,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除了兵马俑、华清池、法门寺、大唐芙蓉园等一些文化旅游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外, 其他项目总体来说规模较小, 实力较弱。产业园区聚集度较低, 远未形成规模效益, 导致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对拉动陕西省文化消费能力有限。2010年11月,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产业生产力、产业影响力和产业驱动力四项指标中, 陕西除了在产业驱动力排名第九外, 其余指标均未进入全国前十位。

另一方面,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呈关中、陕北、陕南梯次发展格局, 且陕南近年有增速趋势。据统计, 2010年, 陕西省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数分别占71.3%、15.8%和12.9%;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年末从业人数分别占81.0%、9.6%和9.4%;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增加值分别占89.7%、4.4%和5.9%。其中, 集丰富的文化、旅游、科技资源为一身的西安更是居全省领先地位。2010年, 西安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84.03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为66.2%。另外, 近年陕南依托生态旅游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2010年在全省11个地市中, 商洛文化产业就以29%的增速位居首位。

(三)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制约文化消费规模扩大

由于陕西省文化领域底子薄、基础差, 投入不足依然是当前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 随着工作人员工作量成倍增加, 由于相关补贴不到位, 其收入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增长。同时, 长期以来受编制的限制, 人员紧缺矛盾凸显, 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近年来, 在资金投入上, 与其他部门相比明显不足, 突出表现在:一些图书馆购书经费偏少, 业务经费不足。如延安市宝塔区图书馆年购书经费只有8万元, 没有运行经费;一些乡镇文化站的业务经费非常少, 难以开展活动。

三、进一步扩大陕西文化消费的对策探析

(一)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

据《2012年陕西蓝皮书》显示, 一半以上公众认为陕西的文化氛围“一般”或“较差”。这表明, 陕西文化氛围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距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期待尚有一定距离。为此, 一是要培养和提升文化消费观念。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 它的级别和强度更多地受消费者的文化修养、职业属性、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宣传, 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 引导居民由物质消费逐步转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由消遣娱乐的文化消费向提升个人素质的健康消费转变。二是要打造特色区域文化消费市场。要着力加强区域合作, 因地制宜, 特色发展。进一步围绕关中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 陕北红色经典和黄土风情文化, 陕南汉水文化和绿色文化“三大特色板块”, 不断推出富有区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和优质的文化服务, 形成各自区域优势, 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三是要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消费法规、行业准则, 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 加大对低俗、迷信、色情等文化活动的处罚力度, 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市场秩序。

(二) 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要加大投入力度。要保证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比重, 该指标应随着经济增长保持一定增长。要进一步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 应通过改革尽快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紧缺问题。二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要定期为广大群众提供好的公益性演出, 尤其是更多质优价廉、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应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 进行公共文化鉴赏, 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文化权益。三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事业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推动民营文化机构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四要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 开展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帮扶。同时, 要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尤其是要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推动文化消费升级

1.“文化+科技”模式。

即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科技的发展, 已经让文化和科技很好地融合, 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实现更加依赖于科技, 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有关数据显示, 深圳市仅2010年一年, 以腾讯、迅雷、A8音乐、华视传媒、中青宝、环球数码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文化科技型企业就平均增长48%, 并且继续呈现强劲的攀升态势。陕西作为西部科技大省, 未来更应不断借助“文化+科技”模式。一方面, 不断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 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2.“旅游+文化”模式。

即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厚重的文化历史有机结合起来, 使物化的、静态的旅游资源变得鲜活生动起来。长期以来, 陕西文化旅游的开发关注的多半是秦砖汉瓦、兵马俑、建筑等物态的文化资源, 而在形态化、神态化、人格化的文化旅游内涵深层发掘上很少。近年来, 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在华清池的推出, 成功地创造出“旅游+文化”的新模式。改变过去传统人文景区仅以历史遗址展示为主, 实现了景区保护与利用, 创新与发展的综合目的, 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未来还应进一步挖掘陕西省旅游资源的文化表现方式。

3.“文化+金融”模式。

即金融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 只有将金融与文化产业中的技术、知识、创意等要素有效连接起来, 进行深度开发, 创造出符合市场需要且附加值高的产品, 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取得丰厚的红利。今后应不断加强金融创新, 积极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新型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银、政、企的沟通和合作;通过设立文化企业贷款风险有偿基金, 建立针对文化产业的专业担保再担保机构,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四) 打造陕西文化品牌, 增加文化消费节点

总体上, 陕西文化企业在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等方面竞争力较弱, 导致全省具有深刻内涵、独特风格、新颖形式、先进技术的精品力作和知名文化品牌较少。为此, 一要进一步策划、包装一批好的文化建设项目, 提高陕西省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 加快“八大文化主题园区”和“九大现代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二要按照全省部署的文化强省“八大工程”, 做大做强“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陕西戏剧”、“三秦书风”、“长安画派”、“黄土画派”、“陕西文物”、“陕西旅游演艺”、“陕西民歌”等文化品牌。三要大力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增加文化消费节点, 扩大陕西省文化消费规模。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已有品牌进行二次创意和再度创新, 开发衍生产品, 不断延长产业链, 扩大市场份额, 形成规模效应, 提高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五)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着力开拓农村文化消费市场

2011年末, 陕西省乡村人口为1 972.4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52.7%, 农村居民仍是全省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此, 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 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4.3%, 但绝对额仍居全国第26位, 占全省人均GDP的比重仅为15.17%。未来应通过扩大就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加大农业补贴等措施, 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文化消费能力。二要培养农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习惯。应宣传和引导农民逐步提高自身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扩大对教育和文化消费的比重。同时, 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 逐步破除农民狭隘、保守的思想观念, 使其养成文化消费的自觉性。三要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扩大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比重。应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的建设;增加对农民通俗读物品种和数量的提供;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四要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结合地方特色, 走资源与资本相结合之路,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同时, 应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1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2-29.

[2]陕西统计局2010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2011-11-22.

[3]胡敏中.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J].新华文摘, 2011, (9) .

[4]朱琰.从文化产业到精神经济[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12) .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5

文化消费的相关概念

(一) 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主观愿望, 从而选择相关的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行为, 文化消费包括娱乐型消费和教育型消费, 它具有共享性、 隐蔽性、 潜在性和传承性等特征。

(二) 文化消费长效机制

文化消费长效机制是指保证文化消费需求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 消费的长效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文化消费长效机制要不断的完善、 丰富与发展。

大连文化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 文化产品的供给

文化产业增加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产业一年内的供给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 大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 每年增幅保持在20-35亿元左右, 说明大连文化产业的供给较充足。 (见图1)

从图2看出, 大连市电影票房除了2011年之外, 最近3年呈现上扬态势, 2014年电影票房达到3.36亿元, 并且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大连市放映电影32.2万场次, 2014年放映35.3万场次, 增长了3.1万场次, 这说明大连市电影市场的供给量增加、 电影市场日益活跃。

以艺术创作演出为例, 2014年人民文化俱乐部和宏济大舞台举办演出334场, 圆满完成了 “央视空中剧院大连行活动”、 天津达沃斯年会 “大连之夜” 文化演出、 第五届 “亿达之声———大连夏季国际艺术节” 等多项活动。 在社会文化活动方面组织了第九个 “文化遗产日” 主题宣传活动和第25届大连服装节群众文化“五要” 活动和第九个 “文化遗产日” 宣传活动, 并且成功举办了100场惠民公益演出和第五届大连读书月活动。

(二) 文化设施的建设

图3显示2009年到2013年大连市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情况, 2009年至2012年每年增幅在15%~26%之间, 2013年增长速度超过了40%。 截止到2014年末, 大连市文化艺术场馆数量如表1所示。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 大连的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与青岛持平, 与北京、 上海相差12家, 与香港相差56家。 并且大连市公共图书馆为大众提供的服务基本定位在图书报刊借阅和资料查询。 近几年, 大连市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推出了一系列数字自助服务, 包括预约、 查询、借书、 还书、 续借等信息服务, 流动图书馆给大众提供了便利性, 更加人性化, 大大增加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

(三) 文化产品的价格

图5反映了大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与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 除了2014年之外, 其他4年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与服务消费价格指数都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这说明大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比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更平稳。

(四) 文化消费的需求

如图6所示, 2013年大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中, 食品支出占36.3%, 交通和通信支出占17.5%, 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占11.5%, 居第三位, 这说明大连市文化消费还有待培养和提高。

(五) 文化消费的环境

从图7可以看出, 从2009年到2013年大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上涨, 这说明大连市居民消费潜力较大, 其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旺盛的消费需求。

大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文化消费的产品相对单一、普及率偏低、消费意识淡薄

近些年虽然大连文化消费的态势不断上升, 参与度有所提高, 但与北京、 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 还是有一定距离, 以社会文化活动为例, 2013年北京艺术表演场馆艺术演出场次约为1.7万场次, 组织文艺活动2.98万次, 举办展览2200个, 相比之下大连文化产品的供给内容和数量上都相对较单一。 目前大连的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 上网娱乐, 进图书馆、 博物馆主要是学生、 知识分子, 普通大众的普及率还是偏低。 例如有些剧院, 偶尔引进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作品, 但自觉进入剧场的观众少之又少, 一些有质量的演出, 门庭冷落, 譬如一些纯艺术展览观者屈指可数。

( 二) 文化消费的基础设施不尽完善

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包括: 博览文化类, 如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等;社会文化类, 如图书馆、 文化宫等;艺术文化类, 如影剧院等; 文化市场类, 如图书城、 花鸟市场等; 文化产业类, 如游乐场、 歌厅等; 历史文化类, 如历史文化保护区等; 新闻出版类, 如出版社, 报纸等; 广播电视类, 广播电视中心等。 近几年大连市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 建设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文化设施较少仍然是大连市民抱怨的热点, 以儿童市场为例, 每逢寒暑假大连儿童去北京游玩必去的一个景点是中国科学技术馆, 大连市少年宫部分特长班的报名经常会出现家长凌晨排队的现象, 这些一定程度上说明大连目前文化设施的供给不能有效的匹配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 文化产品的价格尚不合理

根据以上的数据显示, 大连近些年文化产品的价格较平稳, 但是如果把文化产品的价格与居民的收入水平相结合加以比较, 部分文化产品的价格还是偏高。 以电影业为例, 我国电影票价实行全国统一票价,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3年中国电影业的平均票价占居民月收入的1.75% , 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以这个数值作为衡量标准, 是发达国家的4-8倍。 近几年政府加大力度, 很多文化产品的价格出现了下降趋势, 并且如博物馆出现了免费的惠民政策, 但是如演艺市场等文化产品的价格还是处于高位。同时政府手中掌握大部分的文化资源, 文化管理体制欠规范, 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尚不健全, 民间文化投资环境并不理想, 使民营资本投资无法形成规模。

( 四) 文化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不够匹配

大连是一个开放城市, 大型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如夏季达沃斯论坛、 大连服装节、 国际马拉松赛、 国际徒步大会、 国际啤酒节、 金石滩沙滩文化节等。 但是从大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分析, 文化消费还有待培养和提高, 从居民文化消费偏好的角度分析, 由于大连是与国际化接轨比较紧密的城市, 很多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存在西化的倾向, 如圣诞节的热情高于春节、 好莱坞的大片影响力超过国产片等。 年轻人的文化偏好之所以出现西化现象, 究其缘由是本土的文化资源没有很好的开发与利用, 很多文化资源轻易被别人拿去, 赋予西方特色再投放到我国市场, 美国动画电影 《花木兰》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所以一定要针对特定大众提供与之相符合的个性化文化产品, 深挖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 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市场的繁荣。

(五) 文化消费的制度与环境不够健全

大连文化市场近几年保持良好的上升态势, 但仍然存在服务滞后、 价高质劣、 商业欺诈、 信息不畅通等问题, 这使得市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完全的释放,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众的文化消费。 部分经营者缺少法律意识, 通过非法手段追求经济利益, 如黑网吧、 黑游戏厅等。 并且部分文化市场的相关法律内容模糊, 缺乏实施细则, 使文化市场的监管出现真空地带。

大连扩大文化消费长效机制和路径选择研究

(一) 优化与丰富文化消费的产品结构、 树立合理消费观念

充分挖掘适合大连本地的文化资源, 加大展示区域文化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 重视文化消费的多样化、 差异化、 个性化、 智能化, 实现文化消费从消遣型、 娱乐性向知识性、智能型的转变; 着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开发新的消费热点, 以新业态、 新产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顺应“互联网+” 的时代潮流,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 以美国公共图书馆为例, 除了提供图书的借阅之外, 还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 如就业信息查询、 举办就业讲座、 为社区小朋友提供家庭作业咨询等。 除了优化和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 还应该提升居民素质, 转变文化消费观念。 通过各种文化讲座、 图书评价、 文艺鉴赏等多种形式多方面介绍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 审美特色以及历史意义等, 切实提高普通大众的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 同时, 可以组织一些群体性、 多样化、 大众化、低成本的消费活动, 如社区娱乐活动、 中小型读书会和书市等等; 转变文化消费观念, 由低层次消费向高层次消费转变、 由被动型消费向主动型消费转变、 由盲目型消费向理智型消费转变。

( 二) 加强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大文化设施的投资力度, 建设和完善城市周边区域及乡村文化消费的场所, 加快社区新华书店网点、 文化活动室、 图书室、 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大连市图书馆、 少儿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 加大对博物馆、 艺术馆、 科技馆、 剧院剧场、 展览馆的建设与改造。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政府的投资, 还应该加大各种类型的社会融资, 鼓励各种培训机构、 学校等教育机构加大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投资,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金融入是文化设施建设得以持续的有力保障, 形成政府、 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投资体制, 并且要建立健全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

(三) 文化产品的价格合理化

针对部分文化产品价格偏高的情况, 首先, 政府应该加大扶持惠及大众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对一些文化创意企业或公益性质展览、 演艺公司应加大补贴力度或适当的税收减免, 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 从而使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得以下降; 其次, 价格的优惠不仅体现在降价与打折, 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如由社区或文化企业免费发放优惠券、 邀请文化体验等;最后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大众文化产业, 如各类文艺演出、 剧院等, 运用竞争机制和市场无形的手使文化产品的价格趋向合理化。

(四) 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首先, 文化企事业单位应该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运营观念, 在开发和推出文化产品与服务之前, 应该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开发出符合大众品位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其次, 要把公益性文化产品与营利性文化产品区别对待, 针对公益性文化产品与服务, 一定要听取民众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提供让大众容易接受、 广泛参与的文化项目; 对于营利性文化产品与服务, 让市场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 保障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 并且实现对市场的有力监督与监管, 营造公开、 公正、 合理的市场氛围。

(五) 促进文化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首先, 完善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及时补充更新法律条例, 并且要加强宣传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 使公民形成自觉监督, 提高大众的责任心和道德感;其次, 要健全文化市场的监督、 决策和服务机制, 明确部门职责, 加大调控力度, 推进文化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 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完善网络举报奖励平台, 鼓励公民广泛参与社会监督, 并且奖励举报制度要保护个人的隐私, 同时要发挥电视、 广播、 报纸、 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通过举办活动、专栏专刊等特色节目对文化市场的基本知识、 特色活动、 法律法规等进行宣传, 并且政府对媒体的行为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才能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终形成政府、 媒体、 市场之间相互制衡和相互发展。

摘要:随着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 大连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消费, 并且文化消费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选取了文化消费这一热点问题, 以大连市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文化消费的产品供给、设施建设、产品价格、消费需求、消费环境等分析了大连文化消费的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最后为大连市扩大文化消费长效机制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连,文化消费,长效机制,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左鹏.中国城市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 .郭丽岩.理顺演出价格形成机制, 扩大文化消费需求[J].中国经贸导刊.2013 (3) .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6

改革开放使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真正得到了大幅改善;但随着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2008) 》中指出,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近万元, 且在过去的17年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近年来, 我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这主要体现在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上:1978年的最终消费率为62.1%, 而2007年仅为48.8%;1978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81和0.85, 到了2007年则分别下降为0.73和0.71。过低的消费率必将削弱国内有效需求, 难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 如何从根源上找到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影响的机制

(一) 收入差距扩大通过降低社会消费倾向引起消费不足

若我们把全体居民分成两个群体:高收入阶层居民和低收入阶层居民, 假定其收入水平分别为Yh和Yl, 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APCh和APCl, 根据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一般的会有APCh

由以上条件我们可知, 高收入阶层的总消费量为:Ch=APCh*Yh, 而低收入阶层的总消费量为:Cl=APCl*Yl。所以全体居民的总消费量为:C=APCh*Yh+APCl*Yl。

由Y=Yh+Yl和可得:, 。进一步整理得:。

令, 即APCw为全社会居民的总平均消费倾向。因为APCh1, 我们容易证明:APCh

又由式可知, 当Y不变, 不同的R取值会得到不同的APCw值:这说明即使是相对于相同的总收入水平Y, 由于收入结构的不同, 总消费量C也会有所不同, 这可说明收入差距的确会影响到消费需求。另外, 将上式进一步变形整理得:。

可见, 当Y一定, APCh1时, 总消费C是关于收入差距系数R的单调递减函数, 即在Y一定的情况下, C随R的增大而减小, 随R的减小而增大。也就是说, 在全社会总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比越大, 也就是收入差距越大, 会引起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 导致总消费不足。

(二) 收入差距扩大通过提高社会储蓄率和流动性约束引起消费不足

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意愿和储蓄率是不同的。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来说, 虽然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比较强烈, 但是由于风险的存在, 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多, 或是对未来职业和收入的不确定性的忧虑增多, 为了应付不可预知的突发事情, 确保未来生活消费的正常开支, 许多中等收入阶层居民仍趋向于节衣缩食, 即时在存款利率下调时也会把剩余的钱存起来;对于低收入阶层居民来说, 由于受到低收入水平的制约, 尽管也有抵御风险的心理, 但是当有了收入水平的改善时, 其首先还是会用于消费支出, 而不是储蓄, 也就是说这一阶层的储蓄率很低。这样一来, 中高收入阶层的储蓄倾向高, 必然会挤占消费, 而低收入阶层虽然消费意愿高, 但收入水平太低无力消费, 若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向高收入阶层倾斜, 必然会导致储蓄挤占消费, 导致社会消费不足的现象。再加上流动性约束, 即经济活动主体 (企业与居民) 因其货币与资金量不足, 且难以从外部 (如银行) 得到, 从而难以实现其预想的消费和投资量, 造成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现象。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 富者越富, 穷者越穷, 需要通过消费信贷等方式增加其消费的低收入阶层却由于流动性约束而无法实现, 所以, 收入差距扩大也通过流动性制约的加强而导致社会的消费不足。

(三) 收入差距扩大通过加强遗赠动机引起消费不足

理性的消费者会对一生的收入做出预期, 然后合理的安排每一期的消费活动, 尽可能地使一生的消费活动平稳, 实现效用最大化, 实际生活中, 消费者往往不只是注重自身的消费活动效用最大化, 往往还会关心子孙后代的福利, 这样就会产生遗赠动机, 遗赠和储蓄一样, 都是对于消费活动的一种挤出。虽然都有这一愿望, 但我们可以明确推测, 不同收入阶层其遗赠的动机强烈程度是不一样的。收入越高, 遗赠越大, 收入越低, 遗赠越小。此时, 若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绝大部分收入集中于少数高收入阶层手中, 必然会导致遗赠支出挤占消费支出, 引起消费不足。

(四) 收入差距扩大通过供求结构矛盾引起消费不足

供过于求, 会造成消费不足, 但并非所有的消费不足都是由于供过于求所造成的, 实际上, 有效供给不足也会成消费不足,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供求结构”矛盾。首先, 从供过于求分析, 我们分别从行业和地域两方面看:从行业上来看, 主要是日用品、一般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供过于求, 有效需求不足;从地域上看, 主要是城市的消费需求不旺, 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几年旺盛的“补偿性消费需求”阶段后, 现在很难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其次, 从供不应求分析, 在行业上主要是信息产品、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和高等教育等价格偏高, 人们想买而买不起, 消费不足。从地域上看, 广大农村在城市已经饱和的产品领域, 还有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 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过低, 从而造成消费不足。

根据以上分析, 收入差距扩大会通过供求结构矛盾引起消费不足, 因为收入差距扩大, 有购买力的高收入阶层对供过于求的行业商品需求早已得到满足, 房子、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也已消费完毕, 其消费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看齐。但国内目前在奢侈品领域的发展仍显不足, 未能有效满足需求, 这会迫使该阶层的消费者转向国外消费或不消费。其实高收入阶层并非完全没有消费欲望, 只是相对于其需求, 国内的有效供给不足, 才导致其消费不旺, 而其又拥有国民收入的相当比例, 这样就会拉低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 导致消费不足。与之相对的是低收入阶层, 其边际消费倾向固然很高, 对于很多行业的产品仍是供不应求, 但其只有消费欲望而没有消费能力, 随着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低收入阶层所占收入份额越来越小, 导致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会下降, 出现消费不足的情况。

(五) 收入差距扩大通过通货膨胀引起消费不足

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导致消费不足。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其必然伴随着货币贬值, 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高收入阶层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优于低收入阶层。因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对货币资产的强制征税, 而穷人阶层的财富持有主要形式就是货币, 其很难持有非货币的金融资产, 所以难以通过金融资产组合投资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此外, 在通货膨胀时期, 即使低收入阶层的名义收入不变, 但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 所以这一阶层的实际消费能力降低, 而就高收入阶层而言, 其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较强, 但这种能力并不会形成更多的消费行为。所以, 收入差距扩大也会通过通货膨胀引起消费不足。

(六) 收入差距扩大通过金融危机引起消费不足

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目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 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是我国的出口贸易, 由此而波及到我国整体经济运行。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后果就是其导致了国内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 这有两种表现:一是在岗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下降;二是劳动时间的缩短, 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扩大同样通过金融危机的这一影响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 高收入阶层出于对经济前景的保守预期往往趋向于节约支出, 减少消费, 而低收入阶层则由于就业机会的减少, 工作机会的丧失导致收入水平下降, 不得不减少其消费。所以, 收入差距扩大在金融危机时期进一步导致了消费不足。

三、政策建议

(一) 财政政策建议。, (企业与居民) 因其货币与资难以从外部 (如银行) 得到, 从预想的消费和投资量, 造成不足的现象。在收入差距扩, 富者越富, 穷者越穷, 需要通方式增加其消费的低收入阶, 费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看齐。但国内目前在奢侈品领域的发展仍显不足, 未能有效满足需求, 这会迫使该阶层的消费者转向国外消费或不消费。其实高收入阶层并非完全没有消费欲望, 只是相对于其需求, 国内的有效供给不足, 才导致其消费不旺, 而其 (1、的收入税力度保障和层的基着国家

1、通过完善所得税制, 综合考虑人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强化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力度, 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 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 适当地向低收入阶层倾斜,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解决因下岗失业而导致的贫困问题, 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收入分配中低收入的底线。这样可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拉动消费。

2、尽快建立和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国际通行的税种, 这将促使人们放弃对财富的过渡积累和继承, 把手中的资产尽可能地投入生产, 增加就业, 扩大消费。3、通过财政税收等其他手段,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和扶持高端产业发展, 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需求;积极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 努力开拓中等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市场, 积极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热点, 可以重点启动那些需求潜力较大且相对相关产业有技术带动作用的诸如住宅、教育、旅游等消费项目, 通过热点扩散, 营造市场繁荣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加快“家电下乡”等城市饱和行业产品的农村市场开拓进程, 平衡社会供求, 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

4、增加政府投入, 在金融危机影响到外国的出口、就业、投资者信心等时, 充分发挥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 拉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稳定人们的预期和收入水平, 增加国内有效需求, 扩大消费。

(二) 货币政策建议

1、在通货膨胀时期, 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卖出政府债券等行为回笼市场上过多的货币, 稳定物价, 保障人们, 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7

1 内部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失衡

1.1 内部失衡的表现

2007年以来, 我国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CPI涨幅呈攀升趋势,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从表1可以看出, 进入2007年7月份以后, CPI同比涨幅一直超过5%, 2007年全年CPI同比涨幅达到了4.8%, 从理论上来说, 已经属于中度的通货膨胀[1], 这与我国政府在2007年年初确定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差距明显。在2008年3月份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在其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将2008年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目标确定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根据表1中2008年1—5月CPI实际涨幅来看, 要完成这一目标, 任务相当艰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1.2 内部失衡的原因

一般来说, 通货膨胀的原因或类型有需求拉升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和输入型。需求拉升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 致使产品成本上升, 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处于平衡的状态下, 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由国际经济交往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对我国2007年下半年以来通胀产生的原由, 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学术界, 众说纷纭, 认识很不一致。占主导的观点是, 通胀是由流动性过剩和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引起的。因此, 2007年以来, 中央银行主要采用加息、逆回购操作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以抑制投资、收缩流动性。

其实, 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通货膨胀往往都不是由于单一原因引起的, 各种原因常常交错在一起发挥作用, 促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我国的这一轮通货膨胀也是如此。从表面上看, 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是从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开始的[2], 所以被定义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但我国近几年来工资水平上升、利率提高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超常上涨导致资本期望报酬率提高、房价上涨引起房租水平上涨等成本的推动, 以及人民币低汇率所引起的出口需求过旺、进口需求不足等输入型因素在物价上涨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从过去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中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来看, 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的源头是持续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所引起的基础货币大量投放, 进而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

注:2008年数据为4月末的数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统计数据中“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和“货币供应量”整理计算。

根据表2资料, 2001年年末至2007年年末, 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了61 693.67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汇占款增加了96 318.52亿元人民币, 外汇占款的增加为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1.56倍。尤其是2007年, 与2006年年末相比, 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了23 787.57亿元人民币, 增长了30.59%, 其中外汇占款就增加了26 491.12亿元人民币, 增长21.02%, 外汇占款的增加为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1.11倍。而外汇占款所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是由于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巨额顺差, 仅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就达4 619亿美元, 由此导致基础货币投放 (按2007年美元与人民币的平均汇率7.5558计算) 34 900.24亿元人民币, 占我国目前基础货币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尽管在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共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但由于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从2006年12月末的4.8%降低为2007年12月末的3.5%[3], 所以实际上存款准备金率总体上只提高了4.2个百分点;再加上货币的逐步电子化, 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因此货币乘数的降低不太明显。表2显示, 广义货币乘数m2和狭义货币乘数m1只是分别从2006年年末的4.44和1.62降为2007年11月末的3.97和1.50, 仅仅略有降低。

与2007年年末相比, 2008年4月末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4 921.64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汇占款增加16 049.23亿元人民币, 达到了2007年全年的60.58%, 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额的326.10%;虽然狭义货币乘数m1进一步降低为1.42, 但广义货币乘数m2又提高为4.03。

2 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不足

我国持续多年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特别是经常账户顺差的状况,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国内消费不足。

2.1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中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

从表3看出, 2001—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双顺差, 且顺差额逐年扩大, 特别是2007年的顺差额接近2006年顺差额的两倍, 可以说我国的外部失衡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从顺差的构成来看, 2001—2004年以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主, 而最近三年转为以经常账户顺差为主。2001—2007年, 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为13 620.04亿美元, 其中, 经常账户顺差9 498.78亿美元, 占总顺差额的69.74%。因此, 从总体上看, 我国2001年以来的顺差主要是经常账户顺差, 外部失衡主要是经常账户失衡。

2.2 经常账户失衡原因的理论分析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有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如用支出法计算, 国民收入 (Y) 等于私人消费 (C) 加私人投资 (I) 加政府支出 (G) , 再加上出口 (X) 减进口 (M) , 即:

Y=C+I+G+ (X-M) (公式1)

如用收入法计算, 国民收入 (Y) 等于私人消费 (C) 加私人储蓄 (Sp) 加政府税收 (T) , 即:

Y=C+Sp+T (公式2)

根据公式1和公式2, 得到:

Y=C+I+G+ (X-M) =C+Sp+T (公式3)

对公式3整理可得:

X-M= (Sp-I) + (T-G) (公式4)

如将政府税收与支出之间的差额 (T-G) 视为政府储蓄Sg, 将政府储蓄Sg和私人储蓄Sp之和称为总储蓄S, 将净出口即贸易差额 (X-M) 视为经常账户差额CA, 那么公式4便可写为:

CA= (Sp-I) +Sg= (Sp+Sg) -I=S-I

CA=S-I (公式5)

公式5告诉我们, 经常账户差额CA取决于储蓄S和投资I的差额, 如果储蓄大于投资, 则经常账户为顺差;反之, 经常账户为逆差[4]。因此, 我国2001年以来, 特别是2005年以来经常账户的持续顺差是由于储蓄大于投资所致, 而储蓄大于投资, 要么是由于储蓄偏大, 要么是由于投资偏少;由于储蓄S为收入Y和消费C之差 (S=Y-C) , 所以在收入Y一定的情况下, 储蓄偏多是由于消费偏少。因此, 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就可以归结为投资偏少或消费偏少。

2.3 我国经常账户失衡原因的现实分析

如上所述, 经常账户顺差是由于投资偏少或消费偏少。我国2001年以来经常账户的持续顺差是由于消费不足, 而不是投资偏少。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 》整理。

表4显示, 2001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保持提高态势, 而消费率却持续下降, 从2001年的61.4%降到2006年的49.9%。再就2001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 它一直低于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而且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降低, 2001年为50.0%, 到2006年仅为39.2%。就消费率而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 提供的资料, 2002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9.1%, 其中低收入国家为80.1%, 中等收入国家为72.6%, 中、低收入国家为73.7%, 高收入国家为80.3%。我国2006年的消费率要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30个百分点, 低于同类中、低收入国家的消费率超过20个百分点。因此, 消费不足是我国外部失衡即国际收支顺差, 特别是经常账户顺差的根本原因。

3 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内外部平衡的根本举措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要解决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 实现外部平衡, 必须减少储蓄、扩大消费, 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扩大消费对国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解决了国际收支顺差, 实现了外部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才能有效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 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通货膨胀, 实现内部平衡。因此, 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根本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 高瞻远瞩, 两处提到要提高消费率。在十七大报告的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内关于“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 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在十七大报告的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内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又再次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很显然, 扩大消费需求不仅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也是党中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要扩大消费需求, 无非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 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是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二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继续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2)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要扩大消费, 提高消费率, 重点是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使消费的增加快于收入增加。要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就必须努力解决好以下五个主要问题:

1)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不仅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也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 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缺乏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那么即使收入增加了, 人们增加消费依然有后顾之忧。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覆盖城乡, 而不仅仅是城镇, 因为我国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在农村, 如果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解决, 扩大消费措施的施行就会大打折扣。

2) 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 也不利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和扩大消费, 因为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而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如果收入越来越多地向高收入者转移, 那么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便会降低。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 通过税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调节过高收入,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3) 严格控制住房价格。近几年来, 我国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 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的扩大。很多家庭为了购置住房, 平时“节衣缩食”, 等存“够”了钱, 结果房价又涨了, 还是买不起新房, 还得继续“节衣缩食”;即使已经贷款买房的家庭, 由于贷款较多, 再加上利息上调, 也不得不“节衣缩食”还款, 有的甚至成为“房奴”。所以, 政府必须继续采取措施, 严格控制住房价格, 特别要使中小套住房价格稳定, 只有这样, 才能搬走“住房”这一抑制城镇居民扩大消费的绊脚石。

4) 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水平。现在在校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对这些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都寄予厚望, 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都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大学教育, 为了使子女能够接受到大学教育, 父母们也“节衣缩食”存款, 以备支付子女今后的大学费用。如果高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水平能够继续稳定几年、最好是十几年, 那么如今有在校中小学生的家庭心中就有“底”了, 等存够了钱, 他们就可以“放心”消费了。

5) 稳定资本市场。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家庭都已经成为“股民”或“基民”家庭, 资本市场价格的变化牵动着大多数城市家庭的消费。股票价格上涨、基金升值, 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就能够刺激消费;但如果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基金缩水, 增加的劳动收入很快被股市“吞走”了, 那么必然抑制消费。因此, 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政策措施, 使股票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使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长期能够获得较稳定的收入, 从而使资本市场成为刺激消费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360-361.

[2]谢伏瞻.2007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R].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9tats.gov.cn/.2008-01-24.

[3]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http://www.pbc.gov.cn/.2008-02-22.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8

一、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

(一) 农村消费环境有所改善, 但总体依然落后

农村消费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的消费需求。目前, 农村的消费环境虽有所改善, 但总体依然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缺乏。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供水、供电、道路、电视信号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使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普及受到了限制;此外, 农村的物流、文化等基础设施落后,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相关消费。二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缺乏必要的保护。由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有力监管, 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利益。三是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不健全, 使得农民购买商品尤其是大件商品很不方便。

(二) 农民消费观念有所转变, 但传统消费习惯仍占主流

目前, 我国农村的消费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农民也有了新的消费需求。从2009年农民生活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看, 在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居住等方面支出都明显增长, 而在食品、水电等用于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比重却在逐年下降。其中, 日用消费品需求总体向高档转化, 用于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上升。与此同时则伴随着明显的产品升级, 如黑白电视机向彩电, 由低档彩电向高档大屏幕彩电转化。但就总体而言, 我国农村居民仍基本沿袭几千年来一直固有的生活方式, 虽然那种纯粹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已不复存在, 但商品率偏低仍是我国农村消费的一大问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 低消费、高储蓄的传统消费观念更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 农村产品供给总量很大, 但有效供给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绝大部分市场经营者对消费市场的研究和把握存在严重的“重城市, 轻农村”的倾向, 很多产品从研究设计到开发生产再到营销, 生产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城市消费者, 而对农民的消费倾向、消费习惯、购买心理等方面往往没有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另外, 我国部分商品如彩电、冰箱、服饰、光盘及其他名牌产品价位较高, 与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太大。向农村提供这种超出一般农民家庭承受能力的高价位商品, 其结果一方面造成部分产品“企业高积压、农村低普及”的情况, 另一方面又给一些假冒伪劣的低水平仿制产品创造了生存空间, 导致市场供给的产品普遍存在产品质量低下问题, 给农村消费品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难点

(一)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收入增长缓慢

决定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收入。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农民持续增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有望达到5500元, 增幅超过8%, 但城乡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3.35。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农产品价格偏低, 增产不增收。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业连年丰收, 农产品供求由原来的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部分农产品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二是经营规模小,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这种小规模经营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低效率, 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三是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这些年来, 全国不少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没有或基本没有多大改变, 有的地方甚至进一步恶化。四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制约农民收入增加。在我国农村, 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 农民的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民消费预期不明确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是我国农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目前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但相较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制度设计不完善导致缺乏监督保证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阶段, 没有法律条文给予实施行为以规范约束, 导致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运用上出现挪用、贪污等问题, 严重影响农民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性。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力。社保管理依然各自为政, 社会救助由民政部门管, 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管, 养老保险则由社保部门管, 这一模式的最终结果就是各部门间责任的撇清、社保资金的低效使用。三是社会保障项目的提供不足。多年来, 城镇居民一直享受着比农民多的公共品,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也不例外。由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起点晚, 加之农村人口众多, 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面难以覆盖到所有农民。

(三)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下, 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

农村金融体系由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 但金融机构放贷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一是政策性银行业务收缩直接减少了农村信贷资金投放。政策性银行由于停止了农村经济开发等几十个专项贷款, 导致其业务范围十分狭窄,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较为有限。二是商业银行推行的集约化经营直接造成农村信贷业务的萎缩。商业银行为减少营运成本、提高效益, 纷纷精简基层商业网点, 减少人员,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资金供给的来源。三是农村信用社的政策约束限制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对农民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对“支农”认识不足, 行动不积极, 没有充分认识到支持农村、农业、农民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不注意开发适于农村需要的金融产品, 致使信贷资金供应不足, 造成农民消费现金紧缺,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

三、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

(一)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 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一是从直接的角度看:切实有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要切实保证农业粮食收购资金的全额到位和封闭运行;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区域优势, 发展名牌特色产品, 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缩小工业品与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等。二是从间接的角度看:坚决落实科教兴农的方针, 把农村经济转到以优质和高效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使农民真正依靠科技致富;改善农业经营环境,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投资农业的良好氛围, 使农业的收益水平至少要与整个社会的平均收益水平持平, 甚至更高。

(二)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据测算, 农村在家电产品的消费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一是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改善农民的消费环境, 为农机、家用电器等消费品进入农民家庭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二是建立健全工业品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监管, 以及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全过程监管, 建立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三是改善营销网络建设。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以商务部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 建设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四是要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健全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络, 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

(三) 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 拓展农村消费空间

消费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而不断升级换代的, 合理的消费结构可以使消费得到全面实现, 从而拓展消费总量。一是开发适销对路的消费产品。消费品生产厂商必须深入农村市场调查研究,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顺应农村市场的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调整工业产品结构。二是产品定价应考虑农民的购买能力。目前,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 大多数农村消费者购物时, 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 其次才是质量和品牌, 因此生产企业应注重低价渗透策略的运用, 同时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三是实施品牌策略。首先要让品牌名称符合“富于内涵, 简洁醒目, 易读易记”的原则, 其次要进行品种优化, 企业可以精挑两三种强势产品作为旗舰产品, 然后采用集团军的做法推广其他产品。四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农村信息主要由口头传播, 且效力较大, 一旦发现某品牌消费品有质量问题, 便会造成较大区域内对该产品无形的抵制。五是农村商品的包装要适度。农民关注的主要是商品的价格和功能。企业应考虑这一特点, 在包装上突出产品名称即可。

(四)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提高农民的消费预期, 对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意义重大, 尤其是应当加快推进农村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切实提高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推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有利于确保政策的稳定性、权威性, 使农民形成良好预期, 吸引农民积极参与。二是实行分类分层管理机制, 根据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以及特定群体的需求, 建立不同重点的保障项目, 不能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一刀切”。三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省级统筹, 并最终实行全国范围的统筹管理, 解决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后顾之忧, 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四是对农村社保资金实行专项管理, 加强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性, 提高资金的投资收益。

(五) 发展消费信贷, 激活农村居民消费

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当前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 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一是改变金融机构信贷观念, 调整和优化农村信贷结构。金融机构特别是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要抓住当前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期, 发挥主动性, 解决农民消费信贷的可得性问题;同时要扩大消费信贷比重, 优化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二是依据农民的实际状况, 设计和开发适宜农户消费的信贷产品。在消费信贷领域的选择上, 应根据所在区域农民的主要消费倾向, 选择一次性消费支出额度较大、农户支付有困难的项目。在消费信贷额度和期限上, 应充分考虑农户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 采取以中短期小额消费信贷为主。三是深入进行消费信用宣传, 树立和提高农民消费的信贷意识。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宣传, 让农民了解现有的消费信贷政策和现有或新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 尽可能满足符合条件农民的消费贷款需求, 并带动周围农民树立和提高消费信贷意识。四是根据农村金融实际, 促进和完善农民消费信贷立法。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民消费信贷, 急需修订现有的消费信贷管理制度, 甚至可以考虑专门出台切合农村金融形式的消费信贷办法。

参考文献

[1]、冯力沛.我国农村消费与扩大内需相关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0 (8) .

[2]、李玉举.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60) .

[3]、柳光强, 秦德安.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政监督, 2009 (10) .

[4]、李文煌.关于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思考[J].金融经济, 2009 (8) .

[5]、翟莹听.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J].硅谷, 2009 (24) .

扩大我国文化消费 篇9

本文试图在我国农村目前消费升级的趋势与方向的基础上,找出优化农村流通业发展扩大内需的路径选择。

1 我国农村消费升级的趋势与方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009年9.0%的GDP增长率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了4.57%。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15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持续增加,为农村市场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新的升级已经开始凸现。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这需要中国农村流通业把握中国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和方向,合理进行资源配置,适应引导消费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统计数据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消费结构方面,农村居民消费逐步从必需消费走向可选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型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表现在:(1)食品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9年的40.97%,人们逐步重视生活质量,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提高。(2)穿着支出的比重也逐渐下降,个性化消费需求越来越明显。(3)在消费结构中,住房消费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全面展开,人们住房消费支出大大增加,1978年住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仅为0.76%,2001年已经超过了10%,农村居民2009年达到20.2%。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稳步上升,1995年为29.04%,2009年则上升为46.60%,不过比之欧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率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城镇化率每增长1%,我们估算将会带来2.5~3.9亿m2的住房需求。(4)手机,汽车消费支出开始增加。例如在2009年,在汽车与家电下乡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居民对这两类商品的需求量呈现普遍的增长,在农村地区手机的发展更为迅速,这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5)服务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尤其是医疗器械的增速最为明显。农村居民服务消费(包括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增加迅速,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会大幅增加。

(单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1.2 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消费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居民消费明显由大众消费时代向阶层消费时代转变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心理需要层次的提高,农民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供给性”的消费习惯,逐渐接受了市场经济赋予消费者的“主动选择”的消费理念。消费升级所呈现的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别是对于不同的个体,在情感、精神的追求方面将会表现出更大的差异。对同一种生活行为,不同个体表现出千差万别的追求,进而相应的消费需求也会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

1.3 农村居民绿色消费、消费的情感化与感性化趋势明显加强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身心健康,更加注重在注意绿色消费;另一方面,新农村的建设搞活了农民生活气氛,激发农民的生产激情,输送了有利的经济信息,农民的意识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农民的消费观念中的积极性取代保守性,自我提升、自我追求的意识明显增加,情感在农村居民购买决策中的权重越来越大。

1.4 农村居民消费由淡、旺季明显,逢集、农历节日消费较为集中向逐步日常化转变

从过去来看,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和生产季节需要的情况看,农村居民平时只是购买些日常用的消费品,对于穿着和大件消费品的购买都是集中在年终的双节期间大量购买。而今,随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消费逐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开始日益日常化。

总体而言,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特点来看,目前困扰中国最大的不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而是如何正确应对消费需求的变化,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充分发掘中国自身具中的内需空间,而不再将外需作为拉动GDP的主动力,一旦中国农村居民内部的消费需求被释放,将会对中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会促进中国农村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急需农村流通体系的优化

农村居民无论消费习惯、消费结构,还是消费方式的变化都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传统的农村流通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都需要农村流通体系的优化。

2.1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需要农村零售业态的多元化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是从必需消费走向可选消费。在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基础上,消费者追求生活实质性提高和充实的倾向日益强烈。与之相对,就需要多种零售业态并存的合理局面。例如,对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别的商品,农民会选择不同的消费场所。如购买日用品和饮料,他们习惯于光顾村子里的便民性个体商店。购买农药和化肥等农资产品,他们愿意选择乡里正规化的供销社和农业综合服务站。购买价格较高的家用电器和药品,农村居民表现出谨慎的消费心态,他们通常会到县城信誉好的家电专卖店以及国营药房和药店去购买。

2.2 农村居民消费的高度化、成熟化更加强调农村流通的休闲服务功能

以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精神丰富的消费升级活动带来了消费的高度化、成熟化。在家庭的各项消费支出中,必需支出在减少,选择性支出在增加。心理需要层次的提高,在对具体产品、服务的消费上,追求、关注的方面也越来越广。在满足个人自身物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逐步追求更广泛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作用关系中的种种需要。随环境的变化和一系列条件的满足,人们具备或正在具备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愿望和能力。顾客由对生存的需求更多地转向对享受和发展的需求。顾客消费需求环境层次要求不断提高。

2.3 农村居民更加注重价格(低价格)要求加快实现农村流通效率化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胀时代,农村居民价格意识增强,开始控制消费。在物价容易出现变动的生鲜食品、加工食品、日用杂货耐久消费品尤其如此。通过农村流通效率化来降低价格,以低价格体系为基础产生利益,从而实现农村流通效率化应该成为缓解通胀压力的有效手段。

2.4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收入约束要求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

农产品销售是农民收入(消费力)的主要来源。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0.62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475.56元,占52%,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又主要是靠农产品销售实现的。而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高成本、高损耗和低效率”的“两高一低”,往往使得农民低价销售,不能增收;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制定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迎合现代商品流通的要求,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是关键。

2.5 农村住房消费升级的需求进入快速释放阶段,要求推进“建材家电下乡”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

随着收入增加,农民在建房时更加注重房屋结构和装修。农户在房屋装修上的花费已经越来越高,讲究住得舒适。住宅消费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消费市场中建材、家具、家电等相关产品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迫切需要在享受下乡政策的同时,购物更加便利,价格更加低廉,得到更多实惠。同时,还希望通过“建材下乡”等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完善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形成流通业上下游产业持续的推动力量,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

2.6 资源约束下,低碳消费观念的兴起要求农村消费升级中更加注重流通的低碳化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必然伴随大量的废旧产品推向市场,而如今人们节省能源的意识增强,节省能源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生活价值观念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社会中未被考虑的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自然环境共存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低碳消费观念的兴起要求农村流通的低碳化。

2.7 农村消费市场范围大、容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要求农村流通经营模式创新

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因此适应各地区的业态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在偏远农村地区的超市仅仅是个代名词。农村消费市场具有范围大、容量大、分布广的特点,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消费品供给结构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流通企业在商品供给上必须创新,立足于消费变化,开展农村市场调查,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搞准市场定位,工业产品下乡活动如果不能把相应的服务也送下乡,并扎根在乡村中。农户对工业产品的购买与使用就会始终处于担惊受怕之中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实现。

3 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不畅成为消费升级和扩大消费的障碍

3.1 政府政策支持农村流通业力度不够,资金投入少,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环境和农户的消费

与对城市的扶持力度相比,政府政策支持农村流通业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流通体系落后于城市流通体系。表现在我国城市的人口只有农村人口的68%,但在流通资源上却是农村的3.24倍。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健全,加深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环境和农户的消费。使农村难以及时地摆脱发展的不利局面

3.2 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我国在商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流通设施建设,轻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设施建设、轻农村流通设施建设,致使农村商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商品双向农村流通不畅,农民买难、卖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整体而言发展滞后,农村流通建设落后于城市且差距不断扩大,一方面,农产品的农村流通网络不健全,相当数量的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增产不增收现象极为普遍,成为制约许多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新的瓶颈,影响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城市消费市场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消费品市场不健全,农村流通尚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消费需求。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流通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广大农村消费者无能力消费正式渠道的商品,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加大了市场的混乱。

3.3 农村流通主体产业组织化程度和企业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适应

中国的农村流通主体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经营规模偏小,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而且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也比较低,实力很弱,市场覆盖率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较小的农村流通企业规模不利于产品品种的扩大,产品结构趋同,无法与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相适应。

3.4 农村流通业经营模式单一,无法掌握进货渠道,成本高,售价高,制约消费

我国农村流通领域经营模式长期处于单一粗放的状态,每个店面之间独立性强而缺乏连锁性,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低效率的农村流通只是商品在农村流通过程中层层加价,最后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超出其成本很高,同样非基于商品质量的加价最终将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需求价格弹性高的商品比如高档服饰,耐用消费品而言,较高的售价不仅不能挖掘潜在需求,甚至会降低现有需求,制约消费。

3.5 农村流通领域流通主体社会责任缺失,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积极性

近年来,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食品和医药行业最为严重。从阜阳的“大头娃娃”到“三鹿的三聚氰胺”,受害最大的都在农村,这无一不显示出农村流通领域流通主体现阶段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农村流通主体在产品的生产和农村流通过程中严重背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市场农村流通企业的公平和合理竞争,损害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个人利益。消费者丧失对企业和市场的信心,出现能买不敢买的情况,制约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3.6 农村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农村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制约消费需求的实现

有资料显示,中国物流业相关的年总支出高达一万九千亿元人民币,在GDP中所占比例较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尤其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非农领域的向农民配送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物流配送,几乎还都是空白,这一切造成农村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制约消费需求的实现。

4 转变农村流通业发展方式,扩大消费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流通产业的先导和基础作用,发展社会化大农村流通,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以适应我国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内需,本文提出建议如下:

4.1 完善政策法规,关注民生,确保资金向农村流通业倾斜,为农村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制订我国农村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要从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统筹流通体系出发,按照依法行政和实现对全社会农村流通统一管理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农村流通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丰富的农村流通实践,加快修订和研究制订规范商品农村流通活动、农村流通主体、市场行为、市场调控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充分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持农村流通企业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现代农村流通方式的推广和运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尤其是到农村建立营销网络;支持新建和改建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支持农产品“农超对接”工程、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快速检测及品牌建设。

4.2 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消费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应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把农村流通基础作为公益性事业,着重扶持市场的供水、供电、场地硬化、交易和冷藏设施、通讯和信息系统、电子结算系统、质量检验检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在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应予以大力支持。

4.3 着力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积极推进农村流通业态创新,为低价和扩大销售额提供基础

中国当前农村流通业发展不畅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源于当地的业态创新,要引进和发展适应农村消费的农村流通业态,在传统的集贸、批发和零售等营销渠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以以批发市场为主导、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商品市场体系;为商品流通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流通渠道;逐步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成份、多种业态形式的贸易主体,实现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现代消费方式、流通模式和市场经营机制向农村渗透,鼓励、支持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鼓励各种所有制龙头企业与供销社基层网络对接,合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同时,尽快形成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第三方物流网络。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物流业现阶段与整个农村流通业不相适应的地方,建立现代物流业,降低商品在农村流通过程中的农村流通时间和费用,为低价和扩大销售额提供基。

4.4 努力创造农村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规范农村流通秩序,促进消费和谐的实现

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规范农村流通秩序,使农民有机会购买正式渠道的消费品,确保农民消费需求的顺利实现。对于扩大消费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生活层次和消费能力较低的偏远农村地区,政府更有必要加强引导,减少信息不对称对消费需求的不利影响,使得假冒伪劣产品丧失市场。企业也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为国家建设和谐稳定的市场秩序贡献力量。尤其消费集中的药品和医用器械生产方面,农村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和医疗器械问题突出,产劣售假,降低了消费者对正宗产品的信任和信心。因此,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打击和惩罚的力度,不仅要打击源头生产企业,还要在商品农村流通的其他环节加强监管。建立全面的市场信息平台,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都从自身出发,才能改变现阶段农村流通秩序混乱的现状,为扩大消费,满足消费升级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4.5 加强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

(1)各地应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和较强商品集散功能的农产品区域性批发市场、产地批发交易市场,改造乡镇集贸市场。大力扶持建设集散力强、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县级农产品区域性专业市场。大力推进“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建设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与现代城市新的消费需求的适应,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未农民消费升级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大力支持鼓励供销社与大中型流通企业联合,加强县(市、区)、乡、村三级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提高统一配送率,扩大农家店覆盖面,实行“一网多用”,不断拓展农家店经营范围。支持农村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家电下乡”工作,推动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要力争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搞好农机具、家用电器、摩托车、太阳能用具、沼气用具、电视卫星接收器等维修服务,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农村消费。

4.6 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现代农村流通业的发展

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做好农村市场运行监测和消费热点跟踪,加强商品供求信息发布,促进网上农产品营销,鼓励企业、个人和其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流通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延伸乡村信息服务站点,组织信息技能培训,培育农村商务信息服务队伍,提高农民应用互联网的技能,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开展网上农产品营销。

4.7 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确保农村消费升级的低碳化

农村流通企业要在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和旧货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农村流通企业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鼓励、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参与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业务,完善和规范回收拆解处理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指导协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经营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全面推进再生资源绿色回收体系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雄.论流通发展方式转变[J].上海商业,2010(9):6-8

[2]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77-81.

[3]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04):61-66.

[4]柳思维,唐红涛.关于加强农村商贸市场创新与拉动农村消费的思考[J].消费经济,2005(6):27-30.

[5]高铁生.推进农村流通革命营建和谐社会[].中国农村流通经济,2007(4):12-14.

[6]孙敬水,张迪平.农村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0(4):15-18

上一篇:减少损失下一篇: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