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竞争力

2024-05-04

企业综合竞争力(精选十篇)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1

(一) 煤炭装卸能力的平衡和配套力

码头建设要坚持通用化和专业化相结合, 大型的装卸港口的煤炭生产泊位要向着现代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中小港口则要根据航道条件、运输距离以及运输需求, 采用中转或直达的方法。总之, 要结合港口企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建设, 避免盲目投资。港口装卸设备和泊位建设要配套平衡, 轻装备、重泊位的模式不可取。

(二) 煤炭泊位利用率

目前我国主要装卸煤港口的泊位利用率平均在七成左右, 因此各大港口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现代化的港口条件, 对现有的煤炭专业生产泊位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调整。

(三) 内部管理水平

内部管理水平包括如何科学的组织动输及堆放工作, 从而减少船舶在港口的非生产性停留时间;以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为最高服务宗旨, 提高企业服务水平。

▲▲二、提高煤炭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一) 外部市场管理

1、细分市场理论的应用

煤炭港口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 就要运用科学、现化的市场管理方法, 其中市场细分理论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市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认清市场中更多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拓目标市场。细分市场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市场可衡量原则。市场经过细分后会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范围, 因此可以大概的判断某个细分后的市场大小, 从而进行定量分析。其次是市场可占领原则。该原则有两个层面, 一是细分后的市场要具备开发价值, 二是企业要有占领细分后市场的能力。最后就是效益性原则。被细分的市场要有发展潜力, 以实现企业追求利润的最终目标。

2、主动出击开发市场

煤炭港口企业要改变“等客上门”的现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开发市场的信心, 知难而进, 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克服困难, 从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会保住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 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 要加强市场的分析调研, 及时捕捉行业的相关先进信息, 并为己所用, 在信息流中找出新的发展机遇, 最终实现信息为企业服务的目的。此外, 还要在巩固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利用上述细分市场的理论方法来做目标市场的开发。

3、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港口企业在提升在港煤质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保证运输生产的流畅性, 建立“一条龙”综合业务服务模式;还可以与铁路货运企业以及煤矿企业合作, 实现铁路和港口的无缝对接。此外, 还可以规划在港口企业建立储配煤基地以及开展煤炭装集装箱业务等, 从而拓宽服务渠道, 满足客户要求。

(二) 内部生产管理

1、全面健全管理机制, 提高企业素质

首先, 要确定“服务满意、环境优美、保证质量、管理科学”的管理目标, 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一是做好现场管理, 推行“5S”等现代化的现场管理手法, 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二是全面执行标准化, 在通过ISO9000等相关质量、环境体系认证的基础上, 将认证体系的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思想推广落实。三是加强财务管理, 降低成本, 控制“无功消耗”, 落实班组“成本核算制”。四是制定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 完善各部门、各岗位的分配制度, 在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企业职工的潜能, 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将人才的培训提到管理日程中来, 加大培训力度, 创造良好、和谐的自主学习企业文化, 鼓励员工自学或脱产深造,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

其次, 要从企业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制度。一是在把握现代化企业管理特征的基础上, 借鉴学习业内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走集约发展道路, 从而打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二是以市场为发展导向, 对煤炭港口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重组, 建立合理的淘汰机制, 跳出传统的“人事管理”的约束, 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业内的人才交流, 真正实现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可以保证港口生产正常运作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 将煤炭港口企业打造成一个竞争有序、生机勃勃、具有群体功能的现代化组织。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煤炭港口企业要在全体职工中树立品牌意识, 走个性化服务的经营道路, 提高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其中最基础的就是硬件设备的改造。

首先,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比如在装卸线上安装除铁器等除杂设备;引进动态电子轨道衡, 保证计量的精确度;在输煤系统中安装电除尘器, 抑制煤粉扬尘的问题, 改善煤场的环境;加强煤炭堆场的利用管理, 完善排水设施, 改善现有的堆存条件, 在符合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扩大堆场的面积, 提高煤炭的吞吐量等。

其次, 要开拓筹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等各种策略, 引导诸如腹地一些大型的矿产企业共同投资, 共建港口, 进一步壮大港口的规模,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 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要选择技术硬、信誉高、资质好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来承建相关的工程施工项目和设计项目, 加强监理、监督工作, 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做好煤炭运输的生产经营

将港口打造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运输集散地,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条件;实行信息化管理, 以煤炭储存的主要地区为重点开发客户, 提高信息网络的敏感度;加强堆场的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保护机制, 形成闭环管理, 抓好现场安全巡查;加快相关手续跑办, 提高现有堆场的使用率和煤炭装卸的生产效率, 缩短煤炭在港时间, 提升周转率。

摘要:在我国煤炭运综合体系中, 输出港的地位日益突显, 可以说是煤炭运输体系中信息流和物流的最大结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煤炭港口企业各竞争力指标的基础上, 从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研究提高煤炭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煤炭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力,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宝福.天津港口[J].天津港务局, 2009 (2)

[2]连云港港口协会, 连云港港务局科学技术协会.连云港港口文集[M], 天津:天津海运出版社, 2007

对标管理 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2

一、有的放矢,明确对标管理主要指标。

树立标杆,企业可以由此制订战略发展计划,不断学习先进企业的优点,所谓“学百家拳,取其精华,博采众长”。根据集团总部开展对标管理的要求,从第一阶段《乳业控股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分析表》来看,雪兰公司与乳业板块先进标准有接近的指标,但同时也存在差距。其中,差距较大的几个指标有:吨产品能源生产成本、渠道开发目标达成率、吨产品营业费用、自有牧场牛奶成本、长期未消化的原辅材料金额、预算利润达成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看到差距,就有了动力,接下来通过收集资料、围绕现状分析、量化指标评估等方法持续不断地改进。

二、标本兼治,硬性指标与管理手段兼备的原则。

在开展对标管理工作中,既要比最终性指标,又要比过程性指标,既要进行指标比较,更要注重管理手段、管理流程的比较,通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比较,优化流程,实施和完善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实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保证各项指标的先进性,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也就是说,不光技术指标或经济指标可以“对标”,方法也可以“对标”,文化也可以“对标”。但同时需要指出,“对标”不仅仅是“追标”,并非仅仅追上就算完成任务,先进标准随着时间推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被改进,我们需要不断创新。

三、张弛有度,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对标管理”不仅仅只是手段,而目的在于通过“对标”使公司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再上一个台阶。而管理的核心源于完善的制度,因此,为保证对标管理这一手段更加强有力,必须建立“对标”考核制度,细化考核目标,与绩效挂钩,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对标”工作中。

关于企业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的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竞争力测评

从经济角度而言,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由于1978年我国才逐步走向市场化之路,因此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任若恩(1993)与荷兰专家Szinna运用生产法获得的国际可比的时间序列和产出数据,从相对价格水平、单位劳动成本、生产率等角度探索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刘小怡(以对外投资和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西方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

E.Porter教授,他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波特认为,产业环境中存在五种基本力量: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的威胁、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同业竞争者。综观国内外学者观点,基本上都是从管理学或营销学角度阐述的,而不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的。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下,在有效利用甚至创造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和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竞争力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一般来说,主要有下列因素:(1)技术创新:首先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其次可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最后可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组织创新:新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可以从改善信息传输效率,提高成员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组织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3)人力资本:企业、国家的竞争力则主要取决于它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即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越高,内含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4)企业文化:通过观念的整合,达到行为的整合;通过对个体的引导、规范,达到群体的统一、和谐;通过思想的共鸣,达到力量的凝聚。(5)资本因素:资本运营以其内在的流动性、增值性、价值化和市场化特性,通过对资本的直接运作及资产重组,取得对企业竞争力的资源放大效应、市场放大效应和效益放大效应。(6)政府行为: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国内市场竞争可以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各种措施,如出口退税、出口补贴、汇率贬值、实施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施加重要影响。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竞争力,观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本文从以下方面设计指标:(1)营运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存货周转率=存货成本÷平均流动存货。应收帐款周转率=销货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余额。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2)经营安全能力,企业经营安全与否是其生存能力高低的指示器。自有资本构成比率=自有资本合计数÷资本总额。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支付利息额。(3)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状况。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额(销售收入)。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4)市场控制力。市场占有率=(S1+S2+S3+……+Sj)÷k。其中:Sj表示第j种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值等于该产品销售收入与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之比;j表示企业核心产品数,k表示市场占有率修正系数:k=(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行业年末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行业固定资产原值+行业年末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企业社会形象。反映企业在顾客等相关人员中的形象,企业社会形象

=Q1+Q2+Q3+……+Qi,其中:Qi表示消协或其他几个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评分。最后,我们从竞争力测评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的竞争力。从理论上说,只有相互竞争的企业才有竞争力比较的实际意义,而相互竞争的企业总是生产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产品,并且在同一市场上销售。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或测评是多层次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按大产业(大行业)、次产业(小行业)或按生产高度可替代产品类别进行测评,还可以按企业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测评。

总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更完善、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竞争力测评体系。

参 考 文 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7(1)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4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 对企业内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首先, 企业员工以及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国很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阶段, 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 不能科学的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其次, 企业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存在缺陷。最后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很多国有企业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存在着企业文化不健康和企业价值观不端正等问题, 导致很多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 影响着企业的完整性。

(二) 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和适当的控制活动。

一方面, 由于国内大多数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还不具备准确应用职业判断的能力, 风险管理水平低下, 致使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 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可以更好的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三) 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强,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数还停留在查错纠错的阶段, 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性的测试和评价。同时, 由于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经营者的领导下测评他们的工作业绩, 大多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工作规范和自主决策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就很难保持, 失去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

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 它不仅是其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一) 使企业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伴随时代的逐渐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建立与完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重点要明确企业各部门与单位间的权责。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执行, 不仅保障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而且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提升管理经营效益。

(二)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 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渐加剧。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风险,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障企业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 从而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 确保企业的经营决策与各项规章制度顺利执行。

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一方面能够有效的监督企业内部各部门与环节的经营活动, 从而发挥良好的控制作用, 促进企业各项经营决策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 可以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并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促进企业经营决策和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四) 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岗位轮换、职务分离等方法与手段对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归类、汇总等过程实现全面的监督与控制, 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错误, 保障提供真实、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通过定期盘点、限制接近、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 对企业财产的采购、验收、计量、仓储等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监控, 保证国有企业的财产安全。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 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国有企业应该加快改革步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同时不断改善会计环境, 对企业内部环境实施有效控制, 健全财务监督体系。此外, 企业还应该加强文化建设, 培养员工忠诚度和勤奋向上的敬业精神。

(二) 健全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措施。

企业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建立重要业务流程风险数据库, 进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并且通过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找出业务风险点, 及时找出有效的方法来化解、降低或规避风险。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业务人员素质、电子信息技术等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和控制,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三) 强化国有企业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 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者以及委托人监管者对企业内部会计、审计报表的披露作用。进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强化国有企业信息沟通机制, 高效的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便利条件, 不断节约信息沟通成本, 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四) 强化国有企业外部监督和内部审计, 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

国有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不仅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 而且也要加强外部监督。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应合理分工, 加强信息交流, 充分发挥合力监督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做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质量的监管工作, 有效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 加大执法力度, 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 必须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确保其权威性和独立性, 结合企业的财务、核算、纪监等部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亢建磊.国有企业基本特征及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科技创业, 2012 (2) [1]亢建磊.国有企业基本特征及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科技创业, 2012 (2)

[2]王珏.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其对策.管理纵横, 2011 (1) [2]王珏.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其对策.管理纵横, 2011 (1)

[3]郭建云.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其措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2) [3]郭建云.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其措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2)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5

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管理竞争力所决定的。企业管理竞争力的大小是与其经济的发展情况紧密相关的,我国整体的企业管理竞争力也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就应该大力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并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

一、企业管理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想要对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必须要建立非常行之有效且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企业的管理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新管理实力、经营管理实力和企业形象实力等等。所以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时候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原则。

二、企业管理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对企业管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是要对其中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处理。想要知道一个企业在一段时间以内的管理竞争力系数是多少,就要建立函数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通过计算之后得出指标值。评价值要在0~1之间,数值越大,就表明企业的管理竞争力越强。

三、企业管理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分析

(一)企业管理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管理竞争力就必须了解影响企业管理竞争力的因素:

1.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看,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管理竞争力,就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充分的管理,才能让企业的发展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所以在企业进行经营水平的提升具体工作时,要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核心,顺应市场的发展潮流,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办法,保证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约成本的支出,从而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还可以建立统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电算化管理制度,用信息的发展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在企业的形象实力上看,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对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形象管理是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形象为主,来建立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内外在素质的。所以如果企业在产品形象管理和员工形象管理上多下功夫,就会给外界一个更加优质的企业形象,那么企业就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更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会使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和提升。

3.在企业的管理创新上看。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核心,所以企业通过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有利于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潮流。现在市场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所以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如果可以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不断创新,就会更加适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如果企业在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就会让企业内部更加充满活力,让企业更符合现代企业朝气蓬勃的发展趋势。以上三种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管理竞争力,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合理分析就会让企业管理竞争力体系更加完善。

(二)企业管理竞争力评价要坚持的原则

一个企业想要建立其管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就要根据很多原则进行构建。只有在原则上十分严谨,才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升其综合竞争力。所以在构建企业管理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时候,要坚持系统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系统性是指构建体系的过程中要对评价体系的整体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对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合理的协调与调配。在企业内部的调配中>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要让企业中的每个管理环节进行整体的结合,在资源配置上要进行系统性的调配,不能在过程中出现某一环节漏掉的情况。在企业外部的调配中,要对外部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采取更多模式的融合方法才能够构建出一个更加系统、更加合理的外部环境。科学性原则体现在企业在管理上要使用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这样才会让企业的管理竞争力评价体系处于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市场经营水平也会根据科学性的`指导而逐渐增强。另外,企业的技术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可行性原则就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办法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针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定,保证企业可以完成,从而达到评价体系的合理实行。

(三)企业管理竞争力指标的评估

企业管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分析指标比较繁杂,所以要这些指标进行定时定期的评估,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指标。所以就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让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实时地对企业的管理竞争力进行监控。通过监控发现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就要对问题及时的解决,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

四、我国企业管理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一)我国企业管理竞争力能力观分析

运用能力观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竞争力的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映企业实际状况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把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当成是企业的一种发展能力,对企业发展的未来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从企业的整体角度来分析可以将能力观分为两种能力:一是核心能力、二是动态能力。两种能力进行紧密的联系和配合才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业的整体能力体现在核心能力上,如果企业的核心能力较强,就证明企业的管理竞争力非常强。核心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在管理中的所有能力,还包括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有累积的经验,这些能力通过企业产品、内部个体与企业组织等载体进行展示,企业的产品是让企业更加面向市场的基本物质保证,所以对企业进行考验的时候,企业产品形象质量就成为了重要的考核标准。内部个体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运行的机构,这些机构必须要在企业运行中发挥其管理能力。企业组织是指在企业运行中的管理组织,对企业的事务进行严格的管理。想要对核心能力进行深刻的了解,就要对影响核心能力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技能因素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就能够切实地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要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时掌握社会的发展需求,再对技能进行一些调整和完善,通过管理系统整体的协同和调配,更加科技化地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企业的动态能力是指企业的知识水平,如果一个企业知识水平比较高,那么它的发展方向也会更加宽阔。所以企业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丰富企业的知识集合,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实力和自信。同时还要掌握比较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更加与时俱进,才能在如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提升其竞争力,并且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管理竞争力外生论分析

对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调配工作可以利用外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的竞争力来源大部分是通过外部资源的组织整合来实现的,竞争者和外部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所注重的问题,在管理中只有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的关注,才能够制定出更加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合理管理措施。所以想要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就要尽力维护外部环境的安全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才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特色。外生论分析方法有效地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让企业有更多有利的条件来赢取经济利益。只有企业禁得住外部环境的严格考验才能让企业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展示自己,还能让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种的可能性。外生论的外部因素会影响企业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外部因素的影响力越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力也就越大。但是企业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将作用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从而提高其管理竞争力。外生论的竞争者因素会让企业的进行更全面的改进和发展。在竞争环境之中,企业要对外部环境充分的适应和尊重,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等方法才能确保企业不被外部环境所淘汰。所以切实地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组织能力,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走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结论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定 篇6

在本次研究中,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4大类指标综合而成,按50个城市比较数据计算,各分项指标的排名状况依次如下。

50个城市分项指标排名

人才本体竞争力

在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中,列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厦门、温州、镇江、常州、佛山,最后10位依次是芜湖、郑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庄、秦皇岛、徐州。总体上看,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好的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相对较弱,同时一些中小城市如温州、镇江、常州、佛山等挤入全国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中,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加大了对人才体系的建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才本体竞争力指标由健康水平指数、知识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能力水平指数、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意识指数、交往操守指数8个指标综合而成。这八类指标的基本排名状况如下:

1健康水平指数排名。健康水平指数由人口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三个指标组成。列前10位的分别为深圳、珠海、北京、哈尔滨、秦皇岛、青岛、威海、石家庄、广州、上海-南宁(划-为城市名次并列,下同),最后10名依次是:芜湖、温州、乌鲁木齐、长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庆、台州。

2知识水平指数排名。知识水平指数由成人识字识字率、大专以上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知识水平综合指数三项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苏州、镇江、深圳、南京、厦门、南通、哈尔滨-西安、无锡-合肥,最后10位分别是:温州-台州、中山、南宁、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庆、惠州、泉州、东莞。

3技术水平指数排名。技术水平指数由专业技术人员指数、企业家创业人员指数、技术水平综合指数三项指数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深圳、苏州、广州、宁波、温州、台州、沈阳、无锡、上海,后10名的是呼和浩特、重庆、西安、石家庄、济南、南宁、天津、武汉、秦皇岛、徐州。

4能力水平指数排名。能力水平指数由学习与创新能力指数、组织与交往能力指数、开拓和适应能力指数三项组成。排序前10名的分别是:深圳、北京、广州、温州、常州、上海、苏州、厦门、台州、惠州、佛山,后10名是烟台、大连、威海、济南、南昌、天津、徐州、石家庄、福州、秦皇岛。

5价值取向指数排名。价值取向指数由重商意识、赚钱欲望、消费倾向组成,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广州、深圳、北京、厦门、温州、镇江、上海、苏州、宁波、东莞,后10位的是:大连-威海、天津、芜湖、徐州、沈阳、福州、秦皇岛、石家庄、郑州。

6创业精神指数排名。创业精神指数由辛劳精神、闯荡意识、竞争心理三项组成,排前10名的是:温州、深圳、北京、泉州、重庆、台州、镇江、中山、惠州、佛山-哈尔滨,后10位的分别是:厦门-长春、天津、福州、秦皇岛、成都、大连、沈阳、南京、石家庄。

7创新意识指数排名。创新意识指数由求新意识、平等观念、兼容心理这三个方面来表现,排前10名的分别是:深圳、上海、重庆、温州、广州、佛山、珠海、西安、惠州、金华-厦门,后10名的分别是:合肥-南宁、乌鲁木齐、镇江、徐州、常州、济南、福州、石家庄、绍兴、沈阳。

8交往操守指数排名。交往操守指数由诚信意识、法制观念、协作精神三项组成,位列前10名的分别为:北京、南京、广州、天津、哈尔滨、厦门-南昌、佛山、苏州、镇江,后10位的是:芜湖、乌鲁木齐、重庆、福州、温州、徐州、合肥、泉州、郑州、石家庄。

企业本体竞争力

在企业本体竞争力中,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广州、南京、天津、东莞、中山、惠州,后10名是:乌鲁木齐、嘉兴、金华、泉州、台州、呼和浩特、秦皇岛、芜湖、徐州、镇江。

企业本体竞争力指标由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战略控制、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营销服务、竞争优势8项组成,这八项指标的排名状况基本如下:

1企业文化指数排名。企业文化指数由企业家欲望、雇主的作风、员工的精神三项指标组成,其中企业文化精神较强的前10位的城市:烟台、石家庄、绍兴-温州、深圳-广州-中山-惠州-杭州-淄博,后10位的城市分别为嘉兴、大连-成都-济南-泉州-镇江、长春、武汉、徐州、北京。

2治理结构指数排名。治理结构指数由公司董事会效力、委托代理有效性、经济利益激励三个指标组成,位列前10名的城市为:石家庄、温州、广州、杭州、威海、烟台-绍兴-金华、天津、哈尔滨-南通-西安,后10位的城市分别为:南宁-佛山-北京、无锡、呼和浩特、沈阳、上海、徐州、长春、镇江。

3组织管理指数排名。组织管理指数由企业管理普遍性、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人员的经验三项组成,前10位的是:温州-广州、绍兴、南通-南京-上海、威海-南昌、西安-中山,后10名是:无锡-沈阳-长春、成都-乌鲁木齐、徐州、常州-秦皇岛、镇江、武汉、郑州-济南。

4战略控制指数排名。战略控制由企业决策的规范性、企业规划的慎密性、企业定位的准确性三方面组成,前10位的是:广州、温州-南通-金华-天津、南京-上海-威海-南昌-佛山-深圳-南宁,后10名是:厦门-无锡-徐州-常州-秦皇岛-郑州-济南、重庆-长春-乌鲁木齐、沈阳-武汉、镇江、成都。

5研发设计指数排名。研发设计由企业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企业模仿创新设计能力、企业综合研发状况三项指标组成,位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广州、沈阳、重庆、郑州、长春,后10位的是:佛山、嘉兴、金华-泉州-秦皇岛、芜湖-惠州-镇江、东莞、威海。

6生产过程指数排名。生产过程由高新产品生产、生产方法复杂性、产品生产质量三个指标组成,排名在前10位的是:北京、上海、西安、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沈阳、哈尔滨、南京,后10名的城市为:呼和浩特-东莞、烟台-嘉兴-秦皇岛、中山-芜湖、徐州、台州、镇江。

7营销服务指数排名。营销服务由产品品牌状况、产品营销深度、顾客满意度三个指标组成,排名前10位的是:广州、温州、天津、杭州-青岛、福州、绍兴-深圳、中山、嘉兴-台州-西安-珠海,后10位的是:济南、长沙、东莞-呼和浩特、武汉、沈阳-徐州、镇江、北京、成都。

8竞争优势指数排名。竞争优势由产品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的实质、高技术产品出口三个指标组成,排前10位的是:深圳、上海、苏州、南京、广州、北京、东莞、天津、中山、惠州,后10位的是:南昌-泉州、金华-武汉、镇江、秦皇岛、南宁、乌鲁木齐、徐州、芜湖、呼和浩特。

生活环境竞争力

生活环境竞争力主要由经济吸引力和社会凝聚力加以体现,分别由私人消费和服务、基础设施质量、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质量、城市自然环境、就业机会、司法环境、制度环境、文化氛围、政府服务九个指标组成,生活环境竞争力最强的10个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东莞、南京、佛山、天津、苏州、杭州,后10名城市为:镇江、威海、烟台-呼和浩特、徐州、金华、长春、淄博、嘉兴、芜湖。总体来看,特大、大城市及风景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竞争力较强。其中分指标具体排名情况如下:

1私人消费和服务指数排名。私人消费和服务由住房及价格、社区服务质量、私人消费质量三项指标组成,前10位的城市是:深圳、厦门、广州、北京、东莞、佛山、惠州、大连、珠海、温州,后10名是:芜湖-泉州、淄博、金华、烟台-镇江、西安、长春-天津、石家庄。

2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排名。基础设施质量由水电煤气设施指数、通讯设施指数、交通设施指数三项指标组成,前10名是:深圳、广州、上海、珠海、惠州、北京、南昌、无锡、石家庄、苏州,后10名分别为:武汉-呼和浩特-嘉兴、泉州、南通、徐州、金华、西安、温州、重庆。

3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排名,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质量由卫生保健质量、公共教育质量文、化娱乐质量三项指标组成,前10名的为上海、北京、南京、佛山、深圳、重庆、乌鲁木齐、济南、东莞、武汉,后10位为:镇江、呼和浩特、珠海、淄博、长春、宁波、威海、烟台、嘉兴、芜湖。

4城市自然环境指数排名。城市自然环境由城市环境质量指数、城市环境舒适度指数、城市环境优美度指数、城市风景优美度指数四个指标组成,前10名的城市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大连、杭州、青岛、珠海、天津,后10名为:芜湖、温州、南昌、惠州、中山、石家庄、常州、金华、台州、南通。

5就业机会指数排名。就业机会由收入水平及增长预期、个人发展机会及预期、城市发展及增长预期三项指标组成,机会最大的前10位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广州、东莞、天津、苏州、厦门、佛山、惠州、南通,较弱的后10位的城市:武汉-合肥、成都、哈尔滨、石家庄、长春、淄博、郑州、沈阳、福州、呼和浩特。

6司法环境指数排名。司法环境由司法体系保证履约状况、社会稳定性及预期、社会治安状况三项指标组成,北京、南京、厦门、镇江、佛山、南通、烟台、广州、苏州、上海为司法环境最好的前10位城市,后10名分别是:温州、徐州、呼和浩特、泉州、沈阳、东莞、石家庄、福州、淄博、长春。

7制度环境指数排名,制度环境由外地人的平等与机会、妇女的平等与机会、市民就业、迁徙的自由度三项指标组成,制度环境建设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北京、镇江-东莞、广州、深圳、温州、南京-厦门、惠州、珠海,而后10名城市是:合肥-重庆、大连-天津-石家庄、南昌-福州、呼和浩特、徐州、长春、沈阳。

8文化氛围指数排名。文化氛围由文化乡土性、文化国际性、文化多样性三项指标组成,其中氛围最浓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上海、北京、东莞、厦门、广州、珠海、苏州、中山-杭州,后10名是:秦皇岛、合肥、淄博、南昌、镇江、芜湖-长沙、石家庄、郑州、徐州。

9政府服务指数排名。政府服务主要从官僚主义程度、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率、市民对政府满意程度三个方面来考察,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厦门-苏州、广州、南通、北京、青岛、佛山-金华、宁波、西安,后10名是:郑州、深圳、台州、沈阳-乌鲁木齐、泉州、长春、徐州、石家庄、福州。

商务环境竞争力

商务环境竞争力分为硬环境竞争力和软环境竞争力两个方面,在硬环境竞争力中主要通过要素资源环境、产业关联、区位及当地需求、基础设施四大因素来体现,而法制与文化环境、市场竞争与开放环境、政府管理服务、政府营销战略则是商务软环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商务环境竞争力中,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南京、杭州、重庆、沈阳,后10名的是:威海、徐州、呼和浩特、台州、绍兴、芜湖、嘉兴、镇江、淄博、金华。大城市的商务环境竞争力总体强于中小城市。

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

在商务硬环境中,要素资源环境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主要由人才要素、资本要素、科学技术、自然资源要素、生产要素成本构筑而成,对商务环境支撑较强的前10位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武汉、南京、杭州、沈阳、西安、重庆,而在这50个城市中,后10名是:徐州-常州、台州、芜湖、绍兴、厦门、惠州、泉州、金华、镇江,虽然一些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中小城市自然资源等“先天”优势较强,但由于其他要素发育不充分,构成了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的“瓶颈”。其基本要素排名状况如下:

1人才要素指数排名。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天津、西安、南京、杭州、福州、济南-大连排名在前10位,其人才获得的便利性、专业技术人员及人才培训和引进等优势较强,排名后10位的城市为:台州、温州、深圳、泉州、徐州、常州、镇江、惠州、东莞、厦门,虽然一些中小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地位提升较高,但人才储备及人才体系建立远未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长远来看,是城市竞争力提升最大的障碍之一。

2资本要素指数排名。资本要素主要由金融机构存款数、资金获得的便利性、融资体系的健全性三个指标组成,排名前10位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佛山、天津、武汉、沈阳、杭州、东莞,后10名的是:呼和浩特、绍兴-秦皇岛、泉州、惠州、威海、嘉兴、金华-芜湖、镇江,很明显,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由于改革开放进程较早,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其资本要素竞争力远远强于内陆中小城市。

3科学技术环境指数排名。科学技术竞争力较强的前10位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南京、杭州、济南、西安、重庆,后10名是:东莞-无锡、淄博、金华、徐州、泉州、佛山-中山、惠州、镇江。

4自然资源要素指数排名。自然资源要素由土地稀缺程度、获得土地的难易程度,供水丰富程度三个指标组成,其中条件最好的10个城市分别为:台州、宁波、南宁、南通、芜湖、佛山、南昌、绍兴、常州、杭州、温州,而较差的后10名为:北京、沈阳、成都、南京、上海、镇江、福州、哈尔滨、青岛、徐州。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集聚的不断增加,在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地区自然资源要素的压力逐渐加大,而一些中小城市其优势日益凸显,在客观上为加快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条件。

5生产要素成本指数排名。生产要素成本由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本实际利率三项组成,其成本最优的前10位城市为:惠州、芜湖、重庆、淄博、威海、哈尔滨、南通、沈阳、南昌、乌鲁木齐,而成本较高的后10位城市为:苏州、杭州、嘉兴-珠海、金华、中山、宁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产业关联竞争力

城市产业发展决定着城市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方向,是构成城市经济收益的主体部分。通过产业关联指数的高低来衡量城市产业发展的环境,具体包括产业集群环境和产业服务环境,指数最高的城市是广州、重庆、南昌、西安、长沙、武汉、福州、温州、绍兴、杭州、珠海、中山、上海、深圳,多分布于江浙带,是我国产业关联程度最为典型的地区,也是市场经济和和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其具体指标排名状况如下:

1产业集群环境指数排名。产业集群环境由产业群集发展状态、产业专业化聚集、群集中的合作程度三项组成,发展状况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广州、东莞、绍兴-杭州、温州-佛山-台州、嘉兴、深圳、威海,后10名为:沈阳、哈尔滨、大连、秦皇岛、厦门、长春、呼和浩特、北京、徐州、镇江,可以明显看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城市产业集群环境发展较差,此外一些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培育产业集群环境方面,包袱较重。

2产业服务环境指数排名。产业服务环境指数最高的前10位为:广州、南昌、西安、珠海、重庆、上海-福州、深圳、中山、杭州,后10名为:常州-呼和浩特、佛山、惠州、宁波-乌鲁木齐-北京-徐州、成都-镇江、淄博,相比较而言,东南沿海城市的服务组织、创业服务、中介服务发展的较好,体系较为健全。

区位及当地需求

当地需求规模和质量以及区位条件构成城市区位竞争力和需求竞争力,全国城市区位及需求竞争力最强的前10名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南京,后10名是:绍兴-嘉兴、泉州-呼和浩特、芜湖、惠州、台州、金华、镇江、淄博,很明显,可以验证出外商直接投资较为集中的城市,区位及当地需求指数较高,而外商投资进入较晚且规模较小的城市,指数较低。其分项指标排名状况如下:

当地需求规模指数排名。当地需求规模由宏观经济预期、城市前景预期、当地的内需规模三个指标组成,规模最大的前10位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武汉、南京、沈阳、成都、杭州,后10名是:长春、威海、台州、泉州-芜湖-惠州、绍兴、秦皇岛、金华、呼和浩特。人口密度较高的大中城市明显高于小城市的需求规模。

1当地需求质量指数排名。指数最高的前10名为:杭州、上海、广州、深圳、中山、北京、青岛、哈尔滨、佛山、东莞,后10名是:烟台、天津-郑州、济南-金华、淄博呼和浩特、沈阳、南京、镇江,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的大中城市消费者的挑剔程度、对高新消费品的喜好程度及当地环保和质量法规严格程度自然高于近期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地级市,但一些中小城市经过粗放式发展,现在质量提升也较快,发展方式也较集约,如佛山、东莞等。

2区位条件指数排名。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经济、政治科技三方面来考察,优势较明显的前10位城市为: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杭州、深圳、南京、重庆、沈阳,后10名是:威海-秦皇岛-惠州-烟台-金华-镇江、中山-佛山、南通、温州、嘉兴、台州、淄博。

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中,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厦门、武汉、大连、重庆、青岛,后10名是:长春、芜湖、徐州、威海、台州、绍兴、金华、淄博、镇江、嘉兴。

基础设施指标由市内商务设施质量指数、对外基本基础设施质量指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数、基础设施成本指数组成,这四类指标的排名状况如下:

1市内商务设施质量指数排名。市内商务设施质量指数由旅游会展设施状况、供电丰富度、交通拥挤度三个指标组成,前10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东莞、重庆、武汉、青岛、大连,后10名为:台州、威海、长春、徐州、呼和浩特、金华、淄博、绍兴、镇江、嘉兴。

2对外基本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排名。这种通过对外大型设施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方式,在城市排序中可以明显看出:前10名为:广州、上海、厦门、北京、武汉、深圳、福州、大连、重庆、南京,后10名是:徐州、苏州、石家庄、常州、绍兴-镇江、台州、淄博、嘉兴、金华,东部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直辖市的路网设施、港口设施、航空设施的建设力度较强。

3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由通讯设施、网络设施、电脑设施三个指标组成,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前10名城市为: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上海、东莞、北京、佛山、中山、福州,而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后10位城市为:南京-常州-嘉兴、武汉、西安、徐州-镇江、台州、淄博、重庆、呼和浩特。

4基础设施成本指数排名。基础设施成本主要由市内设施成本、对外交通成本、通讯信息成本组成,前10名城市是:泉州、徐州、南京、沈阳、福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惠州、杭州-常州,后10名是:南昌、大连-南宁、天津、芜湖、成都、烟台、西安、佛山、上海。

法制与文化环境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法制与文化环境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保障,也是保证城市竞争力可持续性的条件,其主要由商业制度、商业文化、秩序与安全、制度成本四大要素构成,最好的前10位分别由厦门-广州、北京、苏州-镇江、南京-深圳-上海、佛山、哈尔滨摘取,后10名是:沈阳-芜湖、呼和浩特-长春-威海、泉州-郑州、徐州、福州-石家庄。其分项指标排名如下:

1商业制度指数排名。商业制度主要由地方法规健全、连续性和透明度、法院体系保证履约状况、盗版知识产品状况三个指标体现的,前10名城市是:北京、广州、厦门、南京、佛山、上海、南通、嘉兴、烟台、深圳,后10名为:东莞、温州、福州、泉州、淄博、呼和浩特、石家庄、徐州、长春、沈阳。

2商业文化指数排名。前10名城市为:广州、厦门、北京、深圳、镇江、苏州、上海、哈尔滨、温州、南京。后10名是:成都-大连-秦皇岛、威海、芜湖-泉州、郑州、石家庄-徐州、福州。

3秩序与安全指数排名。秩序与安全由经济安全状况、社会治安状况两个指标组成,排序前10位的城市为:镇江、南通、南京-天津-威海、济南-烟台-常州、厦门-苏州-大连,后10位的是:淄博-徐州、长春-呼和浩特-泉州、合肥、广州-乌鲁木齐、福州、深圳、东莞。

4制度成本指数。制度成本由对企业非规范收费、对企业侵权成本、对企业诉讼成本三个指标组成,企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较好,则成本较低,企业的竞争力会较强,在200个城市中前10名是:徐州、重庆、温州、镇江、乌鲁木齐、合肥-福州、杭州、嘉兴、石家庄,后10名:北京-佛山-中山、威海、武汉-青岛、上海、长沙、南宁、深圳、芜湖。

市场竞争与开放环境

市场竞争与开放环境指数由竞争环境、开放环境、市场国际化三项指标组成,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东莞、深圳、珠海-惠州、厦门-广州-上海、苏州-天津-佛山,后10名是:重庆-乌鲁木齐-济南-秦皇岛-成都-呼和浩特-长沙-芜湖、淄博、徐州。总体来看,沿海地区的开放竞争力明显于内陆城市,不仅因为沿海城市开放早,程度高,而且还由于沿海地区区位上的便利性以及历史上对外交流频繁,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同时,内陆城市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日渐加强,开放竞争力不断提高。其分项指标排名如下:

1市场竞争环境指数排名。市场竞争环境主要由同行业竞争程度、企业与供应商竞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三个指标组成,竞争环境较强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绍兴、广州、南昌、上海、常州、佛山、东莞、福州-杭州,后10名是:宁波、惠州-南通、芜湖、镇江、沈阳、大连、淄博-徐州、秦皇岛。

2市场开放环境指数排名。前10名为:沈阳、深圳、广州、东莞、宁波、佛山-南京、上海-石家庄、北京,后10名为:台州、淄博、西安、南昌、常州、嘉兴、福州-杭州、珠海、重庆。

3市场国际化指数排名。市场国际化主要从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资占总投资比重、企业国际交流程度三个方面来考察,其中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东莞、惠州、珠海、深圳、苏州-厦门、天津、大连、上海-青岛,后10名是长春、金华-济南、石家庄、成都、呼和浩特、长沙、郑州、徐州、乌鲁木齐。很明显以企业为载体,以跨国公司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其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

政府管理服务

在政府管理服务中,指数较高的前10位城市分别为:无锡-镇江-温州、苏州-宁波-南通-绍兴-嘉兴-重庆-金华,而后几位城市是:深圳、南宁、长沙。

政府管理服务指标由政府监管指数、政府服务质量、政府管理成本指数三个指标组成,分项指标排名如下:

1政府监管指数排名。政府监管指数由审批和管理的程序复杂、政府监管适度性、政府监管有效性三方面组成,前10名是:沈阳、无锡、上海-芜湖、镇江、佛山、深圳-烟台、南通、南京,后10名是:苏州-重庆-杭州-合肥-中山-济南、福州-南宁、天津、大连-哈尔滨、东莞-秦皇岛。

2政府服务质量指数排名。政府服务质量较好的前10个城市为:南通-宁波-苏州、上海-绍兴、北京、青岛-嘉兴-广州-金华,后10名为:威海-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济南-福州、沈阳、乌鲁木齐-徐州、长春。

3政府管理成本指数排名。政府管理成本指数由各种税收总额、部门非规范收费两项组成,其中成本较低的前10位城市为:徐州、温州、镇江-重庆、合肥-福州、杭州-乌鲁木齐、嘉兴-无锡,后10名城市为:天津-西安-威海、佛山-中山-武汉、青岛、上海、长沙-深圳、南宁、芜湖。

政府营销战略

城市营销无疑正在或将要成为促进城市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十分重要的制度、方法和手段,而政府营销战略则直接决定着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在政府营销战略指数中,排序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佛山、南京、长春、重庆、苏州,后10名是:南昌、绍兴、金华-台州、徐州、南宁、淄博、芜湖、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政府营销战略指标由政府规划能力指数、政府财政能力指数、政府推销导向指数三个指标组成,其具体排名状况如下:

1政府规划能力指数排名。排序前10位的是:西安、广州、南昌、嘉兴、佛山、常州、珠海、长沙、哈尔滨、绍兴,后10名的是:郑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秦皇岛-徐州、淄博、东莞-济南、北京、长春。

2政府财政能力指数排名。政府融资能力的强弱主要由城市财政收入、城市资本化经营能力决定,财政能力最强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上海、长春、佛山、北京、重庆、深圳、天津、广州、常州、南京,后10名为:淄博、芜湖、嘉兴、长沙、秦皇岛、泉州-烟台、威海、惠州、呼和浩特。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7

1 企业竞争力的财务评价指标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经济较为规范、市场机制较为健全的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1,2]其主要评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存能力,二是发展能力。据此,文献[2]提出建立以下财务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见表一。

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Rough集理论是波兰数学家Z.Pawl ak教授1982年提出的一种处理不精确性、不确定性问题的新型数学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信息系统分类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对属性进行约简,它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直接从给定的问题中如实的提取数据间的依赖关系[3]。

2.1 Rough集的相关概念

定义1信息系统S=(U,AT,V,f),P哿AT,P不可分明关系定义为I ND(P):

注:各种不良资产总额=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递延资产。

定义2信息系统S=(U,AT,V,f),R哿AT,定义两个精确集:

分别称为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下近似集就是所谓的正区域,即POSR(X)=R(X)。

定义3[3]在信息系统S=(U,AT,V,f)中,α∈AT,φ≠B奂AT,属性α在AT中的相对重要性定义为γα=1-│POSAT-(α)(AT)│/│U│。

定义4设P和Q是全域U上的等价关系族,γ∈P。若POSP(Q)=POSP-(γ)(Q),则称关系r在中是Q可约去的,否则称Q为不可约去的。信息系统S的属性集AT中,所有不可约去的属性构成了属性AT的核。

定义5设P和Q是全域U上的等价关系族,若P的独立子集S哿P有POSS(Q)=POSP(Q),则称S是P的Q约简。P的所有Q约简的集合记成REDQ(P)。

2.2 评价过程

基于Rough集的综合评价方法,围绕属性重要性的定义而展开。根据数据本身提供的信息分类能力确定属性的权重。该方法大致有六个步骤,具体展开如下:

第一步,评价指标或属性为财务指标体系中所列举的R1-R11,即AT={R1,…,R11},评价对象为所有待评估的企业,他们构成了论域U,这样形成了一个二维表。

第二步,数据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的数据结果为X'=(xi j')n×m。其中:

第三步,数据离散化。运用Rough集进行数据处理时,前提要求是数据必须离散化。数据离散化方法非常多,根据自己情况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当的离散化算法。本文采用的是等频率数据离散化。

第四步,求评价指标约简。因为用于评价的属性比较多,并且属性之间可能因为互相影响而存在一些关联,因此,我们只从客观数据本身出发,排除数据间的联系,根据数据的区分能力计算出属性集的一个约简。

第五步,求每个指标或属性的权重rj。按照属性重要性的定义,求各个属性的权重。属性指标有“正”、“逆”之分,正指标就是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逆指标就是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对于正指标,属性重要性越大,该指标对其竞争力的正的作用更大,而对于逆指标,则数据值越大,对评价的竞争力的消极作用越大,因此,我们对计算出的逆指标的重要性前加上负号,使其为负值,这样正、逆指标都起到了适当的评价作用。

第六步,综合评价。将归一化后的数据乘以权重,求加权和得到每个待评估企业xi的评价值对所有企业的评价值排序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3 应用实例

论文的应用实例数据采用参考文献[2]列举的13家上市公司中食品板块的数据资料,整理后的数据见表二。

对表二中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编写程序,得到表三的处理结构数据。

产生的数据,将每个列属性分为三个档次(高中低),离散化后的数据见表四。

通过计算求得其中一个约简为{R1,R2,R4,R7},这四个属性构成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属性重要性,我们求得这四个属性的重要性为:

因为属性R1是逆指标,权重应该为负值。因此修正后的权重为:

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权重与属性指标值相乘并求和得到最终的评价分数。因为各个阶段求值过程中,我们使用都是相对比值,所以最终的评价结果页是反映的待评价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相对排名,没有绝对好与坏之分。计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见表五。

4 结束语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文献[5]提出了很多评价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可以说,没有哪种方法能够完全适用所有的情况。本文的基于Rough集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主要依靠数据本身提供的分类能力。如果认为评价结果过于客观,还可以请领域专家对所有评价指标或属性主观定权,使主客观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假设属性或指标Ri主观权重为pi,在主客观权重现结合时,需要设置一个偏好系数u,主观定权法虽然吸收了本领域专家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但它以人的主观判断力作为定权的基础,显得不尽合理;客观定权法从数据本身出发,根据数据差异的本质特征定权,更具有说服力,所以结合过程中应更偏向于客观权重,因此一般情况下有0.5≤u≤1。设最终的权重为w=(w1,w2,…w11),wi可以定义为wi=γi×u+(1-u)×Pi,其中i=1,2,…,11。

摘要:企业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合理、准确、科学的评价企业竞争力,是研究的热点。论文选取了目前比较成熟的财务指标体系,以Rough集理论的属性重要性为基础,构建了一种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可以结合专家的主观权重进行整合。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评价,Rough集,属性,指标

参考文献

[1]王伯安.企业竞争能力浅析[J].企业经济,2002,(6).

[2]张立军,王瑛.基于财务指标的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2):126-128.

[3]Z.Pawl ak.ROUGH SET:Theoretical Aspect of Reasoning about Data[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4]周丹,吴晓伟,徐福缘.基于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的竞争对手分析[J].情报杂志,2008,(3):25-28.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8

国内外许多机构和学者都对企业竞争力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其中我国部分学者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 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本文认为, 电力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是指:在电力建设招投标条件下, 电力施工企业在内部资源条件、技术、管理和业绩等方面优于其他同行业企业的综合比较优势。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重点分析以下3个层面的因素:

1.市场层面。主要体现在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方面。电力建设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 目前还是由资源及自有能力所决定, 基本包括电力建设施工、设备安装检测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等。企业对市场的占有能力如何, 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各项主要指标上, 如:工程建设速度、质量、安全、成本、服务、文明形象等。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品牌形象是电力建设企业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 也是拓展市场的基础条件。

2.技术层面。由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电力建设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电力建设企业应该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的战略规划和自己的主营业务领域, 谋求新发展, 企业要有明确的优势技术和专长, 能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 在适应新能源、大容量、高参数等方面领先于同行, 从而在技术方面培育和巩固竞争能力。

3.管理层面。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电力行业整体改革滞后的制约, 电力建设企业在产权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和战略发展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在电力体制“主辅分离”改革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背景下, 电力建设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电力建设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创新, 包括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 通过战略性的思考, 制定发展战略, 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二、电网建设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本文以电网建设企业竞争力来源为依据, 在全面考虑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测评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此类企业的特点以及指标选取的重要性、动态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2.指标体系说明:

(1) 指标体系中包含的定性指标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方式获得, 通过统计方法处理能够得到定量描述。

(2) 由于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和单位不同, 在进行评价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计算公式如下:Yi= (Xi-Xmin) / (Xmax-Xmin) 。其中, Xi表示指标值, 变换后的指标值Yi位于[0, 1]区间内。

三、评价方法

在建立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需要根据指标特征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一是要解决指标的赋权, 二是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建议, 对于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可采用熵权法给予确定, 这是目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体系中较为先进、科学的方法, 得到不少研究者的肯定;评价模型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它既可以对单一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 又可以对多个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结果的排序, 也是目前综合评价模型中应用较广泛比较先进成熟的方法。下面对这两个方法的原理作一简要介绍。

(一) 基于熵权系数的权重的确定

常见的赋权方法有很多, 如统计调查法、德尔菲法 (Delphi) 、AHP方法等。为了在主观赋权的基础上得到更能反映客观要求的权重, 本文采取熵权评价方法, 将主观判断与客观计算相结合, 增强了权重的可信度。具体计算如下:

设m个评分人, n个评价指标, xij为评分人i对评价指标j的打分, xj*是评价指标j的最高分。xj*的大小因指标特征而异, 对于收益性指标, xj*值越大越好, 对于损失性指标则越小越好。

评价指标j对竞争力评价的相对重要性的不确定性可由下列条件熵来度量:

当dij/dj相等时, 条件熵最大, 即Emax=ln m, 用Emax对条件熵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评价指标j的评价决策重要性的熵值。

(二)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是基于行为因子序列的微观或宏观的几何接近, 以分析和确定因子间的影响程度或因子对主行为贡献测度而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关联分析主要是对态势发展变化的分析, 也就是对系统动态发展过程的量化分析。

设用p个指标x1, x2, …, xp对n个样本进行评价, 指标无量纲化后形成如下数据矩阵:

其中, 第i个样本数据为Xi= (xi1, xi2, …, xip) T, i=1, 2, …, n。

构造最优样本X0= (x01, x02, …, x0p) T

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样本Xi (i=1, 2, …, n) 与最优样本X0的关联度r0i:

, i=1, 2, …, n。其中Wj (j=1, 2, …, p) 是指标xj (j=1, 2, …, p) 的归一化权重。最后由r0i (i=1, 2, …, n) 即可对n个样本排出优劣顺序。

本文依据从河北省送变电公司采集的相关数据,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 将得出的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相比较, 有关专家与领导一致认为可信, 由此验证该方法的可用性。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前影响我国电网建设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设计了电网建设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了采用熵权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模型。既可以反映现实竞争力状况, 又可以反映电网建设企业的资源状况, 便于企业寻找差距, 培育潜在竞争力。由于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指标的选取还是评价方法的运用都应当在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 使最终的评价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在对电网建设企业竞争力进行有针对性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电网建设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议采用熵权与灰色关联模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计算。

关键词:竞争力,指标体系,熵权,灰色关联

参考文献

[1]孙连明.国有电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6.

[2]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3) .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9

关键词:因子分析,零售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1 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零售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上游价值链包括和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原材料的价格;下游价值链包括针对客户的服务和营销能力, 以此带来的产品价值的增值;而企业的中间价值链是企业的内部价值链, 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 内部资金的控制和管理。

而零售商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优化这三者的价值链, 分为基本能力和保障能力, 基本能力实现获得收益的各个能力, 包括内部后勤能力, 经营能力, 外部后勤保障能力, 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保障能力是系统整合和资源管理能力, 而系统整合包括从企业采购到销售库存整合情况。

2 零售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

本文从企业选取15个指标, 分别代表企业的股票获利能力, 现金流能力, 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和长期负债能力, 短期负债能力, 发展水平和风险水平。一般指标在选择上应该遵照以下原则:

(1) 科学原则, 评价体系要满足决策的需要, 在全面的基础上避免数量过多带来的信息处理成本。 (2) 简单原则, 选取的财务指标简单易懂, 具有加强的可操作性。 (3) 可比原则, 指标在选择上应该具有可比性。 (4) 特殊原则, 考虑到特定行业的财务指标侧重不同, 本文选取代表零售行业的货物, 应收和固定资产有关指标。

3 因子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上市的25家公司的2011年的财务指标组成样本, 运用spss进行分析。

(1) KMO检验。KMO的值为0.60>0.5, Bartlett球度统计量, 其伴随概率为0<0.05, 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 方差分解, 原数据可分解出6个因子, 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3%。

(3) 因子旋转过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由表格看出, F1因子和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和流动比率, 速冻比率和营运资金对总资产比率高度正相关, 可看作偿债能力因子。

F2因子和销售净利润率和杠杆因素相联系, 可看作经营安全因子。

F3因子和每股收益, 资产报酬率, 固定资产净利润率, 净利润增长率高度正相关, 是收益分配因子。

F4因子和存货周转率高度负相关, 代表货物流动因子。

F5因子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现金流量比率, 代表现金流动性因子。

F6因子和固定资产增长率高度相关, 可以认为是零售行业的规模扩张因子。

(4) 因子得分矩阵计算得分。

计算特定公司各因子得分的公式为:

其中Aim是上述举证第i行第n列的元素, I∈[1, 15]

计算综合得分的公式为

, 其中λJ为第J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J∈[1, 6]

4 结语

从因子分析的模型中, 可以提炼出零售企业的六大因子, 分别是偿债能力因子, 经营安全因子, 收益分配因子, 货物流动因子, 现金流动因子和规模扩张因子。

从方差贡献率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上市公司偿债因子, 经营安全因子和收益分配因子差异巨大, 这和分析样本属于上市公司有关。同时货物流动因子, 现金流动因子对零售行业的评价体系中, 也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从因子打分的结果来看, 25家公司的排名如下:

参考文献

[1]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张自武.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J].昌吉学院学报, 2006 (4) .

[3]柳清瑞等.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J].中国软科学, 2003 (8) .

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10

1 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主要有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和管理企业化等特征。

所谓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那些经济势力比较雄厚,辐射面比较广,带动力或者牵动力比较强的加工企业﹑销售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龙头企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种养加为一体的企业等多种类型。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生产和经营的特点。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综合经营体制,它包括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农业地区专业化等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龙头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首先,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 其次,龙头企业是联结农户,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火车头; 最后,龙头企业是加大农业投入的有效载体。

2 影响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2. 1 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因素

第一,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不当。由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地政府均对农业产业化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往往会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带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第二,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和国家在农村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并且这种经营模式已被我国农民普遍接受和认可。但是,这种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产业化经营所需要的规模经营方式之间存在着冲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渡经营权,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来克服小生产的固有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应当探索一种农民乐于接受的规模经营体制与机制。第三,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制约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但是,我国目前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和农村市场的管理滞后上。目前,我国农产品商品率还相对较低,除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内地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外,大多数农村仍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为社会提供的农产品很少,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这些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第四,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基础上的,农业劳动力是主体。因此,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农业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劳动者自身的保守性,劳动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从整体来说不高。实践证明,只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把农业这个主业搞好,工商业的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五,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个规模由小到大、联合程度由低到高、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发展程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由于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从整体上看,农业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再加上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而广大的西北地区则水平较低。

2.2 影响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目前,龙头企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龙头企业本身和外部环境都有不足之处。第一,龙头企业生产成本高与经济效益低。龙头企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加大了经济发展的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规模小﹑内向型龙头企业多,而规模大、外向型龙头企业少。大多是从农村个体户、民间经济组织、各种科技经济协会发展起来的,规模经营项目,基本上都是面对国内市场或本地市场,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龙头企业对大市场的适应性差的弊端。为此,如何发展牵动力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龙头企业管理水平低与市场经济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矛盾突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龙头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而且要有较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而现阶段农业龙头企业的法人大多来自农民,各方面知识跟不上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第四,龙头企业之间竞争无序。企业内部产权不明、管理薄弱。由于过去龙头企业项目多是按行政地区建立的,重复建设较为普遍,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出现了企业之间争材料、争市场的恶性循环。在企业内部,由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明,影响了企业独立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削弱了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和积极性。第五,龙头企业资金缺乏严重。融资渠道少,政府扶持弱,招商引资难度大,银行、信用社贷款困难,产业化发展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 龙头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指标

3. 1 企业贡献竞争力

龙头企业贡献竞争力是指区域内龙头企业群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是龙头企业竞争力的最终体现。一般从龙头企业在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农业企业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吸纳就业的状况等几个方面来综合反映龙头企业的贡献竞争力。

第一,企业数比重是指区域内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占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的比重; 第二,农业贡献率是指区域内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值占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第三,财政贡献率是指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上缴利税占区域内规模以上农业上缴利税总额的百分比; 第四,就业贡献率是指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平均从业人员占区域内全部规模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3.2 企业营运竞争力

企业营运竞争力是从企业内部体现龙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若干重要综合指标。没有良好的企业内部运作水平,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经营效益,也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企业营运竞争力反映企业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全面而真实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成果,它由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人均创产值数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组成。

第一,总资产贡献率是指龙头企业利税总额和利息支出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反映企业运用自己实际占有和支配的资本所获利的程度,用来衡量企业对所有经济资源运用效率的高低。第二,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报告期所有者权益和上年同期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净资产变动状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第三,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销售成本与各类费用投入的利润产出率,消耗单位成本和费用所产出的利润率越高,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第四,利润增长率是报告期利润增长额与上年利润总额的比率。第五,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全部产品的综合盈利能力。第六,人均创产值数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劳动投入综合经济效益。第七,全员劳动生产率,是龙头企业增加值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值,它既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状况,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的综合经济效益。

3.3 企业营销竞争力

企业营销竞争力是从企业外部市场表现其竞争力水平的若干综合统计指标,它集中表现了龙头企业内部营运竞争力在外部市场上被认可程度。企业营销竞争力,反映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它由产品销售率、出口市场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四项指标组成。

第一,产品销售率反映企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企业产销衔接、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情况的指标。第二,出口市场比率是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与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反映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实际销售能力。第三,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的比值,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状况。第四,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4 企业创新竞争力

企业创新竞争力反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与取得的成果,预示着龙头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根本保证,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难以度量,所以对其评价主要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选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产值比重两个指标,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一,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即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同期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第二,新产品产值比重即企业当年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

4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4. 1 注重培育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

注重培育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提高龙头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和制度竞争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必须建立能够适应多变的竞争环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以组织文化为凝固剂整合更大范围资源,形成龙头企业强大的企业组织制度竞争优势。扩充人力资本,要注意人才的集敛,提高员工的知识层次,改善员工的能力结构,更要注重“人气”的提升,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保持和增强员工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战略应当纳入人力资本运营的内容。

4.2 重视技术专利、诀窍等技术资源的拥有和培育

重视技术专利、诀窍等技术资源的拥有和培育,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依靠科技,重视培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创出品牌。没有科技含量就难以创造品牌,没有品牌就难以打开市场。拥有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并能持久保持这种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龙头企业获得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所以,规模比较大﹑水平比较高的龙头企业要有创新能力,要有产品的开发能力和自己的科研力量,还要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生产加工的水平。

4.3 重视战略规划与竞争战略分析

重视战略规划与竞争战略分析,提高龙头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龙头企业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分析,明确公司发展目标与方向。对公司与农户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控制,这种能力的大小是龙头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

4.4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建立市场营销体系,重视品牌的培育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建立市场营销体系,重视品牌的培育,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创新能力。首先,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目前,农产品质量问题比数量问题更重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开拓市场,关键在敢于对消费者做出承诺。此外,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龙头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提高企业营销的效率。其次,要搞好产销衔接。要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努力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在这方面企业负有更大的责任。还要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市场空间。当今的世界是名牌的世界,当今的市场是名牌的市场。龙头企业生命力的强弱,产业化水平的高低,最终有赖于商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市场的裁决。龙头企业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的先进实用技术,加速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争创名牌,发展名牌,增强自我品牌保护意识,发挥名牌效应,去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4.5 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建立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关键所在。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问题。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在不断完善现有合同契约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润返还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入股龙头企业,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4.6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外部环境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外部环境———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及时提供信息、技术、金融和产品销售等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壮大; 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 通过推进信用文化和机制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情形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在龙头企业和银行之间牵线搭桥,变“贷款难”“放贷难”为“双赢”。通过政府营造好环境,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陈智广,新立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前沿,2004(4):27-28.

[2]魏德功.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广西经济,2004(2):33-34.

[3]中国福建·泉州农村信息网.全国农业产业化论坛在大连召开[EB/OL].(2012-06-22).http://www.qzagri.gov.cn/xwdetail.asp?ID=15680.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EB/OL].(2003-01-11).http://www.lnjn.gov.cn/special/green1/5608.shtml.

上一篇:增值税的减免下一篇:中国化工企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