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指标

2024-05-02

国际指标(精选十篇)

国际指标 篇1

第一个指标是用户数。Youtube的指标是每月独立用户超过10亿人, Netflix的指标是订阅用户数超过4 000万。10亿的用户量, 意味着Youtube的网站内容已实现全方位覆盖, 开始进入“大众传媒”领域, 鉴于此, Youtube采用了大众化网站的运营模式, 通过分享、个性化站点、机构大片及排行榜等互联网业态, 让最多的人来参与, 最终达到大众覆盖的目标。Netflix网站只有4 000多万用户, 这个用户数在互联网行业中微不足道。但是, Netfilx并不想与所有人玩, 他们要和订阅的人玩。Netfilx作为一家传统的影像租赁的公司, 网络化以后, 仍拥有大量的高质量影视作品, 大名鼎鼎的《纸牌屋》就是他们的经典作品, 基于这些高质量内容, Netflix采用了传统的订阅方式, 它要做的就是如何服务好自己的订阅用户。而长期稳定的4 000万订阅用户, 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业务市场。

对于国内网络电视台来说, 需要思考的是, 我们的网络电视台要服务于哪些用户?如果是大众覆盖模式, 就要采用互联网大用户覆盖模式, 互动、分享、社交应该是主体。如果要服务于订阅用户, 那么高质量的影视内容, 用户服务能力, 就将成为发展的硬指标。

第二个指标是收入。2013年Youtube广告收为56亿美元, 2013年, Netflix的收入为43亿美元。Youtube靠的是每个月60亿小时的被浏览内容, 加入了长达几年的广告时间。10亿独立用户支撑的传播价值, 几年时长的广告产品, 为Youtube带来了56亿美元的广告收入, 占据了美国市场网络视频广告20%的市场份额。Netflix的43亿美元, 靠的是4 000万用户每月7.99美元的订阅费。这两个网站的收入来自于不同的市场:其中, Youtube定位于广告市场, 它分走的是互联网广告的一块蛋糕, 收入来自于企业的广告预算;Netflix定位于用户家庭娱乐消费, 它的竞争对手主要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点播节目, 挣走了每个家庭每个月的8元钱。

笔者认为, 国内的网络电视台已经建立了较长时间, 收入指标已成为其重要的考核指标, 而要解决收入问题, 需要厘清的问题就是网络电视台到底要挣哪个市场的钱?如果要挣广告费, 就需要打通广告产业链, 为广告客户提供优质的广告产品;如果要挣用户的家庭娱乐费, 就需要有与短信费、手机费竞争的意识, 即如何用高品质的产品让用户愿意每月付费来看。

第三个指标是终端。2013年Youtube的移动端流量占到了41%, 移动端收入提高了3倍, 目前Netflix的内容已可在超过1 000种设备上观看。Youtube紧紧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意识到了用户流量从PC向移动终端的转移, 非常强调移动互联网的指标, 通过提高流量和移动端的收入指标, 来完成移动互联网的战略布局。而netflix则依托优势的内容, 从用户服务入手, 提供全方位贴身贴心的服务用户, 尽可能覆盖多种终端, 让每个用户可非常方便的接入和收看。

笔者认为, 网络电视台未来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应紧跟互联网潮流, 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指标, 占据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电视台的“多屏”全媒体策略, 实现网络电视台的多终端覆盖。

目前国内网络电视台, 讲故事的多, 讲指标的少。故事是大战略, 对电视台发展至关重要, 而指标是实际资源, 确切理解指标, 合理控制指标, 努力完成指标, 将是决定网络电视台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际指标 篇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Ⅰ-指标体系

摘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概述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American Programme)的目标与成果.重点介绍了3个国际计划选取的指标:DRI首次开发了2个脆弱性全球指标;Hotspots发展了3个灾害风险指数;美洲计划开发了4个独立的指标体系,用于描述国家级的`灾害风险构成要素,同时,提出城市级的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选择的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提出选择能全面反映脆弱性和风险特征、计算简便的指标是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和重点.作 者:黄蕙    温家洪    司瑞洁    尹占娥    Huang Hui    Wen Jiahong    Si Ruijie    Yin Zhane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自然地理系,上海,34 期 刊:灾害学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卷(期):, 23(2) 分类号:X43 关键词:灾害风险指标计划    多发区指标计划    美洲计划    指标体系    灾害风险   

国际指标 篇3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基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6—2009年版(统计年限为2005—200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数据,以收录的41种“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作为统计期刊,分别对其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指标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分别计算每一年相应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并与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相应年的指标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某一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经统计,《国际护理学杂志》4年中的总被引频次均位于本系列榜首,分别为1677、2118、2750、3357,相对较高且稳定,说明该期刊总体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受学者型作者和读者的关注程度较高,学术交流亦较为广泛。

2006-2008年版中本系列总被引频次最低的期刊均为《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分别为11、43、87;《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在这3年中均较之略高。2009年版中总被引频次最低的期刊是《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总被引频次为113次;而《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较之略高,为116次。表明这两种期刊对目前医学研究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也可能与其专业面窄且同其他学科交叉少有一定关系。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表明,“国际医学”系列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质量并不均衡。

由表1可见,总被引频次<1000的期刊所占比例数较大,其中总被引频次<500的期刊数逐年减少,500≤总被引频次<1000的期刊数变化不大。2006-2008年版均未出现总被引频次≥3000的期刊,到2009年版仅有1种。由表1可以看出,该系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不高。一般来说,创刊时间长、出版周期短、载文量较大的期刊,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总被引频次值。

(二)影响因子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文章的总数所得到的比例。影响因子是目前公认衡量期刊,尤其是同类期刊影响力大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作用也越大。

统计显示,2006~2008年版中影响因子值最高的期刊均为《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其影响因子分别为1.177、1.304、0.980。

2009年版中影响因子值最高的是《国际护理学杂志》,为0.888;《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次之,为0.797。

以上统计表明,4年中这两种杂志的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相对较高,影响因子较稳定。

4年中影响因子最低的期刊分别为《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6年版,0.066)、《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年版,0.132)、《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8年版,0.162)和《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版,0.169)。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其本身学术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受所报道学科性质的影响,导致与综合性期刊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表2显示,影响因子<0.3的期刊数所占比例从2007—2009年版逐年减少,由2007年版的31.7%减少到2009年版的14.6%;0.3≤影响因子如,5的期刊数所占比例从2007~2009年版逐年增加,每一年比其前一年均增加10%左右。这与从2006年初开始“国外医学”系列陆续更名改版为“国际医学”系列,其办刊宗旨及内容也随之进行了相应调整有一定关系。0.5≤影响因子<0.7的期刊数所占比例也逐年略有增加,由2006年版的13.5%增加到2009年版的22.0%。但0.7≤影响因子<1和影响因子≥1的期刊数有波动,甚至2008年版和2009年版中为0。另外,0.3≤影响因子<0.5的期刊数所占比例最大,2006-2009年版中分别为43.3%、36.5%、46.3%和56.1%;其次为影响因子<0.3组,期刊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9.7%、31.7%、22.0%和14.6%。总之,该系列中半数以上期刊的影响因子<0.5,表明该系列中学术影响力较高的优秀期刊为数不多,期刊整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说明该系列期刊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三)指标平均值对比及分析

“国际医学”系列期刊的指标平均值是指该系列中全部统计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值;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指标平均值是通过统计《中国期刊引证报告》的“期刊学科分类表”中医药卫生类的17个学科领域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后,再分别计算相应平均值而得到的。

由表3可见,4年中“国际医学”系列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但均在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平均线以下,说明该系列期刊总体被使用和被重视程度还不够高。2006-2008年版该系列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逐年小幅上升,2009年版虽略有下降,但整体没有明显变化。而这项指标略低于医药卫生类期刊的平均水平,这与“国际医学”系列以刊登综述为主、论著为辅有关。同时也表明,该系列期刊所刊论文创新性与影响力相对不够高。

总之,4年中“国际医学”系列期刊的这两项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相应年医药卫生类期刊两项指标的平均水平。表明“国际医学”系列期刊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对策建议

为使“国际医学”系列期刊尽早赶超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整体水平,笔者结合在《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打造优势栏目,扩大版面,不断提高期刊影响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更名为《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后,在过去单一的综述、译文、文摘“三合一”固定栏目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论著、述评、讲座、海外专递等新设栏目,特别是从2008年下半年增设了“国际期刊连线”栏目,刊登Radiology和EuropeanRadiology论著摘要的中文译文,自原文出版到刊登最短间隔1个月,大大缩短了发表时滞,同时,每期的刊载量也从72页增加到104页,这一栏目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广大专业人员的欢迎,提高了该刊的影响。

(二)积极发现优秀作者,约组优质稿件,提高载文质量

为确保论著的质量,在充分发挥编委作用的同时,还应实时跟踪本刊优秀作者及中华放射学会各学组骨干的学术动向,及时搜集其论文发表情况以及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情况,主动约稿。编辑部还应积极参加全国性专业会议,去捕捉、感受前沿的专业信息,发现研究热点,主动联系并约稿。同时,定期向国内外放射学界的知名专家约组述评、专题讲座及海外专递等稿件,使每期刊物都有新视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强化规范意识,严格执行标准,提高专业素质

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1年每月门诊处方中选取第5、10、15、20、25、30日(共6d,全年总计72d)的处方数据,包括处方量、患者年龄、诊断、药物名称、用药金额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处方评价内容

数据指标包括患者年龄、总处方数(W)、总用药品种数(A)、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W)、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C)、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C/W×100%)、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D)、使用注射剂处方的百分率(D/W×100%)、使用通用名的品种数(E)、使用药物通用名的百分率(E/A×100%)、处方总金额(F)、处方平均金额(F/W)、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总金额(G)、抗菌药物的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率(G/F×100%)、平均每张抗菌药物的处方金额(G/C)、抗菌药物的总品种数(H)、平均每张处方抗菌药物的品种数(H/C)。

1.3 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将所有数据按照处方评价指标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本次调查共抽取门诊处方42978张,患者的年龄分布:<18岁10022例(23.32%),18~39岁6064例(14.11%),40~59岁8295例(19.30%),≥60岁18597例(43.27%)。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查情况见表1。

3 讨 论

3.1 患者年龄分布

本次调查发现,我院门诊处方数及用药品种数较多的处方主要集中在0~12岁的小儿和≥60岁的老年人。这与近年来我院儿科医疗工作开展得较好,就诊患儿逐年增多,处方量逐年增长有关;也与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比例较青中年高有关。根据这2个特殊年龄段患者的特点开展好医院科室特色治疗,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促进医院发展。

3.2 平均用药品种数及用药金额

平均用药品种数反映了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和联用情况,目的是考察用药过多的程度。随着用药次数、品种数的增加,更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合并用药2~3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7%;合并用药4~6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6.1%;合并用药7~10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8.3%[1]。本次调查显示,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0种,远低于我国《处方管理规定》中所规定的5种,而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物的合理利用制订了相应的标准,要求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1.8种[2],与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院对处方平均用药数的管理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加大管理力度,做好临床用药安全指导,尽可能减少用药品种数,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3 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及金额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院用量最大的一类药物,其使用情况可反映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本次调查显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比例为32.33%,抗菌药物金额占比为21.30%,超过WHO制定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比例20.0%~26.8%的标准[2]。调查中发现,我院门诊仍存在无感染指征、超剂量、用法不适宜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如痛风性关节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疱疹性皮炎、脚踝扭伤等使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每次用量3g;儿科患者使用头孢曲松2g/次,2次/d。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浪费资源,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而且易诱导耐药菌株产生,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多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多为单药方案,<18岁和≥60岁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偏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药物用量应酌减。

3.4 注射剂平均使用率及金额

我院注射剂应用率较高,占31.47%,尤其是儿科患者。这与该年龄段患者发病急,且多为呼吸道感染,家长认为“打针比吃药好得快”,要求医师进行静脉滴注等有一定关系。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为药物注射治疗虽然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起效较快,但其渗透压、药物微粒等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远远多于口服药物,大量的非必要注射增加了不安全用药的可能性,造成了医源性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WHO制定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13.4%~24.1%的标准[3],在发达国家(如瑞士)的门诊患者几乎不使用注射剂[4];但在我国,据统计2010年中国输液量为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1],过度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静脉输液的过度使用,往往伴随着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应积极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教育力度,正确认识大量使用非必要注射剂的危害,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降低其使用率;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药物使用应遵循能口服就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以杜绝滥用注射剂的现象发生。

3.5 药物通用名使用率

开具处方使用药物通用名的比例不仅可以反映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还可以反映出卫生行政部门及药物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是评价药物使用规范一个很好的指标[5]。为了防止不正当交易,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大处方及重复用药等危害,《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物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物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物名称和复方制剂药物名称。我院的药物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这得益于医院的得力监管及药房人员的严格把关,从而保障了药物通用名的使用,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国际指标调查分析,显示我院门诊用药部分指标结果偏高,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注射剂的使用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正相关,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降低注射剂的使用率。因此,我院应加强对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与培训,认真落实我院《抗菌药物分线使用管理办法》,加大门诊处方的点评及干预力度,进一步做好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使药物治疗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促进合理用药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反复循环进行干预活动,不合理用药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摘要:目的 对该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国际指标调研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该院2011年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取门诊处方42978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3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33%,注射剂使用率为31.47%,药物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抗菌药物的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率为21.30%。结论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医院门诊用药,发现该院用药存在不合理,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参考文献

[1]吴萍,赵艳侠,强敞明.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55-56.

[2]林勇,李彬,袁浩宇.应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门诊处方合理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3):1154-1155.

[3]Tomson G.Pilot study of drug use indicators in Sweden[J].Inrud Nnews,1992,3(1):3.

[4]陈坚,方维军.上海市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J].中国药房,2009,20(19):1517-1518.

国际指标 篇5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RCA;TSC

0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能源、工业原料和重要战略物资,煤炭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较大,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基础性能源产业,也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同时,煤炭产业又是一项国际性的产业,所以对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力日益突出,尤其是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努力缩小与国际同行业之问的效益、效率、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差距,切实提高我国煤炭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分析并提出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成为我国能源领域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一个现实和紧迫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1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能源产业,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建国60多年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其中电力燃料的76%、民用燃料的80%、钢铁能源的7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于煤炭。总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专家预测,这种格局在今后50年内不会有根本性变化[1]。

煤炭为我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之一,居世界第三,但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现在的煤炭生产能力储采比大大减少。煤炭资源仅供开采约54.1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保持增长态势,促进了我国煤炭的出口。统计资料表明,在过去30多年里,世界煤炭消费量增长了约60%。根据美国能源部的预测,在今后20年,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美国、日本、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估计会比2000年增长40%左右[1]。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煤炭产业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煤炭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煤炭产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壞严重、资源开发方式粗放,市场集中度较低,煤炭资源及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使煤炭运输成为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为使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必须重视煤炭工业的发展,确保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2从RCA和TSC两个指标探讨我国煤炭国际竞争力

关于煤炭产业竞争力的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主要原因是难以用一个客观或标准化的定量分析进行判断。在广泛研究和借鉴别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拟从比较优势系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两个定量指标来研究我国煤炭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2.1比较优势系数

本文以 2011年世界主要产煤国为研究对象,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比较优势系数或称竞争系数(以下简称为RCA)。比较优势系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8]。

在上式中,X 为 国 产品的出口额,X 为 国的总出口额,X 为世界 产品的出口额,X 为世界的总出口额, 表示国家, 表示某产品,w表示世界。RCA 大于1则表明国家 在该产品 上具有比较优势,且RCA 越大表示该国在该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越强;RCA 小于1则表明国家 在该产品 上不具有比较优势[9]?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的RCA值为2.07,大于1,表明,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煤炭产业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其国际竞争力并不太强,在世界10个主要煤炭生产国中,我国RCA值位于第6位,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2.2贸易竞争力指数

TSC(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或贸易专业化指数,等于(出口一进口)/(出口+进口)[10]。公式为:

该式中, 为产品i的出口额, 为产品i的进口额。TSC>0,表示该国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的水平,说明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TSC<0时,表示该国在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的水平,出口竞争力比较弱;TSC=0,则说明生产效率与国际的水平相当,进出口属于品种、品牌的交换。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下,TSC系数则可说明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即:TSC>0时,说明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TSC<0时,说明产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TSC值越大,但不大于1,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8]。表二是2004至2011年我国煤炭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我国煤炭进出口额和TSC值变化趋势图见图2和图3。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煤炭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SC均大于0,表明我国煤炭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在过去几年里,TSC指数一直保持较高数值,2011年达到0.998921。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近几年,我国煤炭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在逐步增强。从中还可以看出,TSC指数没有大起大落现象,说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还比较稳定。从图四,2011年世界主要产煤国的TSC值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SC和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差不大,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nlc202309030144

3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RCA和TSC两个指标只是反映了各国煤炭产业竞争的结果,而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以及未来的竞争趋势,则需要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3.1钻石模型简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工具,迈克尔·波特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某一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以下四点: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性行业的存在,企業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最基本要素。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的作用,形成了钻石体系(如图1)。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中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钻石模型的命名,就来自于这四个要素和两个变量所构成的菱形关系[6]。

在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常被学者做为经济分析范例应用于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分析中。该分析范式也完全适合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本部分正是运用该分析范式来分析影响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3.2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生产要素

从资源条件角度来看,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2》统计,2011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为860938百万吨,储产比为112年,中国为11450百万吨,占总量的13.3%。从产量来看,世界主要产煤国有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南非、德国、波兰、哈萨克斯坦。2011年,中国煤炭产量为1956百万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9.4%[2],产量居世界第一。从生产效率角度来看,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数比较多,但是整体素质偏低。从人才资源角度看,加入WTO以后,我国与国际间煤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较,人才资源还比较匮乏。从煤炭产业基础设施分析,我国已建立了货运港口和铁路运输专线,运输通畅,成本降低,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开采技术装备角度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能自行研究与开发适合国内煤矿的成套设备,有的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开采技术总体水平还不高[3]。

3.2.2需求因素

需求因素,也叫钻石条件,是指产品或服务必须拥有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一个国家煤炭的消费需求情况,会影响该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能源的特点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总体看来,我国煤炭产业的需求状况还比较乐观。根据预测,2012年,煤炭的需求仍将增加,但增长速度放缓,预计全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增加约2.4亿吨,增长为6.5%左右。同时国际市场上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煤炭的需求量将以平均每天约60万吨的规模递增[5]。

3.2.3 相关和支持产业

一个行业中的成功往往有助于企业在相关行业中的成功。煤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和辅助产业的发展,同样,煤炭产业竞争力与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竞争力也密切相关。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产业很多。上游产业是煤炭采矿业和煤矿机械装备业。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已基本满足400万t/a以下各类选煤厂的需要,有些指标已接近世界级水平[3]。在当今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装备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坚持走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的道路,自主创新,共同发展,有效提高了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的产业主要是铁路运输业,煤炭的运输解决了生产地和运输地之间的问题,提高了煤炭使用效率。随着煤炭产业发展,我国已建成了由铁路运输线和煤矿专用线构成的煤矿铁路运输系统。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铁路运输的煤炭量近23亿吨,占当年总产量的60%。下游产业主要是钢铁产业、电力产业、建材产业和化工产业四大耗煤产业。这些产业是拉动煤炭市场需求的重点产业,带动了煤炭产业发展。2012年,四大耗煤产业增长缓慢,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明显减慢。据预测,2012年,煤炭的需求仍将适度增加,但增长速度将放缓,预计全年煤炭的需求量将增加约2.4亿吨,增长为6.5%左右[5]。总之,相关和支持性行业的存在实现了从开采、运输到消耗的链条式发展,它们的迅速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

3.2.4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有些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自定价格和产量,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加剧[6]。煤炭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质量、成本、销售能力。由于煤炭产品同质比较高,谁的成本低,谁就具有竞争优势。另外,由于各地煤层结构不同,品种也参差不齐,价格不同,对企业竞争力有影响较大。

3.2.5 政府

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力量。我们国家对煤炭产业实行的是总量控制、关停压产的政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钢铁产业、化工产业、建材产业和电力产业四大耗煤产业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我国放宽了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坚持国有大型煤矿和私人小煤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煤炭产量大幅度增加,供给大于需求,市场竞争程度加深[7]。面对煤炭市场过剩的形势,国家鼓励煤炭出口,对煤炭企业的出口全额退税,增值税全额退税是13%。现在煤炭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逐步改善。政府的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提高中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2.6 机遇

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四大耗煤产业飞速发展,能源大量消耗。201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34.25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近七成。2011年,煤炭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0.3%,达到自1969年以来的最高份额[2]。这些数字都说明了许多国家对煤的依赖程度较高。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煤炭市场与国际煤炭市场接轨,这都给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nlc202309030144

4对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对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从比较优势系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我们可以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四个层面对提升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意见和建议。

4.1政府层面

在财政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对被兼并重组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安排补贴,对技术创新的煤炭企业优先给予费用减免或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炭企业人财物投入力度,为煤炭企业创造良好的财政支持和技术创新环境。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能源损耗,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开采技术,降低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同时,完善相关产业的政策法规,鼓励煤炭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

4.2 企业层面

煤炭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转变煤炭产业增长方式。同时为应对国际市场新形势,煤炭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坚持走外向型道路,使生产要素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双向流动,达到最优组合,提高使用效率。另外,煤炭企业要想在能源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还应不断提高煤炭产业的附加值。

4.3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应在煤炭产业升级、扩大方面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同时,加快推进煤炭企业的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广泛地吸收资本,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竞争力。

4.4高校和研究机构层面

高校和各研究机构应做好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5.结论

由以上对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现状的研究,可看出,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较强,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如生产要素、相关及辅助产业、煤炭企业、政府等方面的不足。对我国煤炭产业来说,提升国际竞争力,可从政府、煤炭企业、金融机构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四个层面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立佳,杨鑫.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8):47~50

[2]《BP世界能源统计2012》

[3]杨磊. 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2007

[4]国际能源署(IEA).《2011年煤炭中期市场报告》

[5]新浪财经.2012年中国煤炭需求仍将适度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uturesnyzx/20120308/084311541109.shtml,2012-03-08

[6]邁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范中启.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2006

[8]吕婕,林芸.中美外贸竞争力实证分析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9):171~172

[9]李宏立.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2009

[10] Oral M,A Homology For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And Strategy Formulation In Lass Industry,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

中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 篇6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化妆品,中国

一、研究综述

国际竞争力研究包括国家、企业、产业或产品等不同范畴, 生产要素观认为, 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此观点自亚当·斯密创立绝对优势理论以来源远流长, 大卫·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一俄林都继承了这一观点。

迈克尔·波特通过分析决定和影响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 构造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菱形理论”,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商务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 以及各种商务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从而研究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

金碚等在研究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时, 构造了分析国际竞争力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虽然研究过程中探讨了对外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安全及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但整个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和直接及间接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上, 而且没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

已有的对化妆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某种品牌的化妆品和外国品牌的化妆品的市场营销分析, 成本、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等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等, 专门关于中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没有。

二、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

1.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公式为:i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产品的出口值/全世界i产品的出口值。总体上看, 近十年来, 中国化妆品的出口占世界化妆品的总出口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 仅仅在1%左右, 说明中国的化妆品出口量还比较小, 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微小的。但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化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的 (1999年和2004年除外) 。1999年我国化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0.5007%, 2003年为1.231%, 而到2006年增长到了1.297%,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表明中国化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逐步提高。

2. 出口竞争力指数

出口竞争力指数, 也有人称做贸易竞争力指数, 是一国某产品的净出口与此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值, 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其中代表产品的竞争力指数, 代表产品出口值, 代表产品进口值。一般认为, 如果>0, 则是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0则表示缺乏竞争力或处于比较劣势;=0, 则称之为中性竞争力或中性比较优势。更进一步讲, 如>0.8, 可认为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等等。本文通过中国化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2, 计算结果如下图1所示。

纵向来看, 香水的出口竞争力指数曲线处于坐标最底部, 说明较护肤和发用品来说其出口竞争力最弱, 但是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1997年竞争力指数为0, 2007年增加到0.2。护发用品的出口竞争指数曲线基本上是高于护肤、美容类产品, 说明我国发用品的出口竞争力较高, 已基本接近0.8。

3. 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 e Index) 指数, 简称RCA指数。该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值份额的比率。

其中, 代表国家j在商品i的贸易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代表国家j在商品i上的出口额, 代表国家j的总出口额, 代表全世界在商品i上的出口额, 代表全世界的总出口额。一般认为, 若RCA指数大于2.5, 表示化妆品出口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介于1.25-2.5之间, 表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介于0.8-1.25之间, 表示具有中等国际竞争力;若指RCA数小于0.8, 则表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总体上看, 我国RCA (1998-2007年) <0.8, 表明我国化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是, 2003年RCA指数 (0.169) 比1999年增长了近50%, RCA指数大体有所增长, 说明我国化妆品出口竞争力呈现日益增强的态势。

四、对策建议

1.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中国化妆品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我国化妆品一定要从简单的原料配方转变为科学配伍, 这是很关键的。因此要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投入, 此外, 保证严格的质量要求, 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 建立现代营销理念等都是中国化妆品“蝶变”为国际著名品牌而为之不懈努力的内容。

2. 改变经营观念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

我国很多化妆品企业是从“夫妻店”成长起来的, 在经营机制上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 不能为聚集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面对今后严酷的市场环境, 我们的中小企业必须摆脱家庭式经营观念的束缚, 学会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经营企业, 包括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股份制改革为核心把企业做强做大等等。

3. 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

由于护肤品市场需求量将稳定增长并逐渐扩大, 国内企业应在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前提下, 找准目标市场, 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性护肤品, 像男性护肤品市场、儿童及中老年护肤品市场、运动护肤品市场, 天然护肤品市场, 以及有针对性的根据老年人心理和实际需要研制和销售护肤品, 也是启动这一庞大市场时值得考虑的。

4. 塑造独特的产品文化和企业形象打造国际化品牌

面对这种国际化竞争的环境, 本土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品牌。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 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品牌经营虽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 包括创立品牌、维护品牌和发展品牌等一系列活动。企业要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制定品牌发展战略, 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品牌目标及构想, 使本土品牌沿着当地名牌、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国际名牌、世界名牌的轨迹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Cho, DS and Moon, H C.From Adam Smith to Michael Porter:E volution to Competitiveness Theory[J].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 td, 2000.

[2]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28-47

[4]潘福斌:我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和发展战略[D].厦门:厦门大学, 2002

[5]李向阳:国内外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J].中国化妆品工业, 2007:16-24

[6]刘畅唱黄凯: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竞争力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4, 8:45-46

[7]张殿义:中国化妆品2006年生产和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化妆品 (行业) , 2007, (9) :26-31

[8]《轻工业年鉴》各期

国际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设的新趋势 篇7

关键词:指标体系,学前教育,全民教育

一、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出现的背景

(一)全民教育运动推动学前教育指标成为教育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世界范围来说,系统地研究并实施针对整个学前教育系统的指标体系,首先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UNESCO)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简称EFA)运动的推动。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布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相关国家和发展合作伙伴承诺在2000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98年5个发起机构联合发布了《全民教育:2000年评价技术指导》报告,提出了全民教育的18个核心指标,其中涉及幼儿教育的有两个指标:3~5岁儿童就读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幼儿教育的毛入学率,一年级新生曾经入读正规的幼儿教育项目的百分率。[1]2000年,5个发起机构又召开了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与会国家和与会机构/组织一致确立了全民教育6大综合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便是“全面扩大和加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以对最易受到伤害和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为主”。[2]UNESCO每年都会发表《EFA全球检测报告》,用以敦促各个国家、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民间团体和媒体实现EFA的实现。EFA已经被列为联合国第8个千年发展目标(MDGs)中的一项,特别和发展目标中的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呼应。因此,这些指标成为评价各国政府推动全民教育的进展和成就的主要标准。

但是,这些幼儿教育指标还只是作为整个教育指标体系中的“有限成员”零星出现,并没有成为一个体系,也没有体现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2002年,UNESCO《幼儿教育政策简报》指出:“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常常没有得到可靠数据的支持,因此导致决策的混乱以及事与愿违。”[3]正是通过全民教育的推动,UNESCO积极推动各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比较意义的幼儿教育指标体系,而2007年《EFA全球检测报告:坚实的基础》体现了其中的努力。

(二)OECD倡导建立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和国家数据库

其他颇有影响的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也对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联合国儿基会(以下简称UNICEF)在1992年就呼吁通过建立有关指标体系和数据库监测全球儿童的状况。[4]1998年,OECD教育委员会(Education Committee)成立了“幼儿教育和保育政策的主题评价小组”(Thematic Review of Early Education and Care Policy),对自愿参与这个研究的12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芬兰、意大利、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英国和美国进行了历时3年的主题式调查,并于2001年出版了研究报告《强劲的开始:幼儿教育和保育》(Starting Stro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这个研究报告明确指出,OECD必须建立一个适合成员国政府使用的、包括各种指标的数据库。[5]2006年,OECD又出版了《强劲的开始Ⅱ:幼儿教育和保育》(Starting Stro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Ⅱ),更是明确提出:“为了实现一个有据可依的决策过程,政府管理者需要组织进行幼儿教育和保育领域的数据收集工作,同时每年重点突出收集幼儿教育和保育领域政策中的重要领域,例如供求和早期教育机构;公共教育经费的总量和分配;儿童的状况(人口背景、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等);教职员的聘任和培训等情况。”[6]

正是在一些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影响和相关教育项目的大力推动下,很多国家纷纷开始试图建立一套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追踪收集数据建立国家数据库,为国家决策服务。

二、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功能

就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而言,指标体系可以构成国家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作为一个教育监测过程“对于形成基于信息的决策以及有效分配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同理,还可以进行国际比较,这个国际比较的结果不仅仅可以显示通过不同的政策取向和优先事项的定位所取得的成就,还可以作为激发国家荣誉感和表现的助推器”。[7]总的来说,学前教育指标体系主要有3大功能:

(一)政策倡导

指标体系以及数据库首要的功能便是通过对统计数字的描述性分析,为可能要采取的政策行动提供社会和政治的支持。指标首先展现的是统计结果,这个数字可以描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具体事件上国内和国际的差距,这种描述有助于激发国家的荣誉感,从而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提供支持。就目前的教育指标体系而言,国际组织所指定的教育指标体系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政策倡导的功能。因为这些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政策倡导,因为它对成员国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权。国际组织无法像一个主权国家那样行使公权。例如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和UNESCO的全民教育,尽管很多成员国都在文书上签了字,但是具体的行动还需要主权国家的配合。例如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印度政府在2001年发布了《儿童权利公约》的首个定期报告(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In dia First Periodic Report,2001),这份报告是对于《儿童权利公约》实施10年来的总结。[8]其中建立了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说就是联合国进行政策倡导的结果。

(二)政策分析

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在政策分析中的功能体现,既可以在国际层面,也可以在国内和地方层面上进行。例如UNESCO所确定的世界教育指标体系就可以在国际层面进行政策分析。还有UNICEF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尽管其主题每年都不一样,统计的重点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但在每年的报告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会对一些基本的涉及学前教育的指标作出统计。这些指标体系之所以能够进行国际层面的政策分析,是因为指标体系结构严谨,指标统计口径容易统一,资料容易获取,计算简单,符合国际指标通用性与可行性原则。

而美国的学前教育年鉴则具有进行国内和地方政策分析的功能,因为它集合了各州的学前教育数据,既可以进行各州之间的所谓国内比较,也可以进行州内的政策分析。

(三)评价和督导

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还可以用于评价和监测某个特定的教育体系、教育方案或者教育机构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发挥作用,这些指标通常都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例如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国家儿童照料战略》,随后在2004年出台了《十年保育战略》,在2007年出台了《儿童计划》。这些政策文本的出台,引发了一系列的儿童保教政策变革和动议。儿童、学校和家庭事务部要求定期搜集有关保育和儿童早期保教服务供应的信息,以评价这些动议的实施情况以及监测达到目标的进展情况。这些信息自1998年一直通过“保育和早期教育员工调查”这一系列工作来进行,每年都有《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供应者调查》,通过核心指标体现政策的进度和为下一步微调提供建议。

同时,国际组织也通过建立一些监测指标,引导成员国的教育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涉及了几个学前儿童的指标,每个目标都有一个所谓的监测指标(见表1)。

当然,现实的情况下是不同指标的功能可能有所重叠。而很多时候,指标体系往往通过对指标的重新组合来提示兼顾3个功能。

三、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框架

不同价值取向、目标和功能定位的数据库,就决定了要选择不同的学前教育指标。例如,如果要看联合国签约国落实《儿童权利公约》的状况,那么可能选择的指标就有可能和儿童的营养、健康等内容有关;而如果要看儿童入学准备的状况,那么可能选择的指标就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内容有关。总而言之,没有一个所谓最好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框架,只有最适合的。

联合国儿基会1992年的报告认为,教育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信息,包括GDP,收入分配情况,总人口数等;(2)财政信息,包括社会支出总量,资助教育项目的资金总量占总预算的百分率等;(3)过程性教育指标,包括师生比,入学率等;(4)效率,包括生均经费等;(5)教育效果,包括发展性指标,例如学生学业成就等;(6)社会幸福指数,包括死亡率,识字率,犯罪率等。[10]而就学前教育而言,有国际教育咨询团体指标,应该包括5个内容:(1)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包括毛入学率等指标;(2)学前教育方案的质量,包括师生比等指标;(3)政策意愿,包括财政资助等指标;(4)成本和开支,包括生均经费等指标;(5)儿童和父母的状况,包括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指标。[11]不管如何构建教育指标的内容框架,比较经典的教育指标体系理论基础就是人力资本理论,而内容框架就包括“输入-过程-输出”3个部分。其中“输入”包括教育系统获得的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过程”包括创造教育环境内部网络的组成,例如学校的组织形式和课程的质量等,“输出”包括学生的学业成果等。[12]而这个理论也是众多发达国家和OECD等国际组织所采纳的框架,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只有零星的关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标,还谈不上指标体系。

(一)以OECD和美国为代表的CIPP模式

OECD教育指标体系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市场经济的供需模型运用于教育,又以教育评估中CIPP模式(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输出product)为框架,进行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的投入产出的教育指标体系(见表2)。这些指标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指标统计口径国际一致,具有可比性,通用性强。最重要的是,CIPP模式强调了投入和产出的效能,突出了价值取向。

OECD又被称为“富国俱乐部”,教育的供给问题基本不是教育改革的焦点,因此OECD的教育指标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的产出。以OECD的教育指标为例,2002年前还是经典的CIPP模式,但在《教育概览:OECD指标(2003)》中,将原有的A类指标(教育背景)与原有的E类指标(教育的个人产出、社会产出及劳动力市场)和F类指标(学生成绩)融合在一起,定义为“教育机构的产出与学习的影响力”的指标名称,并且不再考察“学龄人口的相对数量”。“成人人口的学历”或“受教育程度”也划分为不同的教育层次进行详细考察,这些变化反映出近年来人们对学习成果和教育产出的关注。

除了OECD,美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和国家数据库也是全球领先的。我们把美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根据CIPP模式进行重新整理分类,也主要分为学前教育背景、学前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参与、学前教育机构与组织服务、学前教育产出5个部分。

“学前教育背景”主要考察:(1)学前教育人口统计学背景,下一级指标涵盖国家人口概况、出生率、各年龄段幼儿数和幼儿死亡率;(2)学前儿童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状况、幼儿母亲的就业状况和不同婚姻状况母亲就业状况;(3)幼儿种族背景,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熔炉”特性;(4)幼儿经济背景,包括家庭收入和幼儿的贫困状况。

“学前教育投入”主要包括:(1)概况;(2)ECEC财政构成;(3)ECEC财政支出;(4)特殊教育财政拨款;(5)幼儿生均花费;(6)主要学前教育机构生均花费及花费构成。

“学前教育参与”主要考察:(1)幼儿入园率,考察单位分别为幼儿年龄、幼儿注册机构类型和学前教育项目类型;(2)师幼比,考察单位分别为年龄和学前教育机构类型。

“学前教育机构与组织服务”主要包括:(1)学前教育机构类型;(2)学前教育机构运营安排(时间与形式);(3)学前教育机构服务;(4)最大班级规模;(5)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员学历要求、资格及专业发展;(6)4岁幼儿早期教育与保育安置的分布比例。

“学前教育产出”主要考察:(1)4岁幼儿精通认知技能的比例;(2)4岁幼儿精通运动技巧的比例;(3)2岁幼儿精通认知技巧的比例;(4)2岁幼儿精通运动技巧的比例;(5)语言、读写、数学和运动技能的平均分数;(6)4岁幼儿精通读写、数学和颜色识别技能的比例。

欧盟、英国、日本尽管在教育指标体系中有不少涉及学前教育的指标,同时不少政府部门都涉足学前教育领域的数据收集工作,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国家数据库。

(二)以UNESCO和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偏重背景信息和教育参与的内容框架

UNSCO有世界教育指标(WEI),但是世界教育指标(WEI)大多数不涉及学前教育阶段。U-NICEF有《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但是《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每年都必须统计的基本指标包括:人口背景,儿童营养与健康,儿童教育参与度等信息,总的来说缺乏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的“软指标”。世界银行有《世界发展指标》,教育指标是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极其重要的一个评估指标。该指标体系由教育投入、受教育机会、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5项组成。但是《世界发展指标》中涉及学前教育的指标和教育参与有关的以百分率表示的“硬指标”,缺乏深入挖掘的价值。这可能和这些指标主要涉及的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状况的展示有关。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鲜有针对学前教育的完整指标体系和国家数据库,一般来说都是根据国际组织的要求,尤其是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配合建立零星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指标,同时这些指标更多是和儿童的营养健康相关,教育含量偏低。例如印度联邦政府收集学前教育的数据,主要是采用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以及UNESCO的全民教育目标等设立的教育指标进行数据收集的工作,同时这些指标大多数关注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然后才是受教育权。

四、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设主体

就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设主体而言,基本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由国际组织倡导建立的,主要是基于政策倡导和国际比较的目的;第二类是以国家的力量为主导,众多政府部门参与建设,主要用于政策分析、评价与督导;第三类是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依托,着眼具体的政策任务,围绕核心指标收集数据,为进一步的政策实施提供建议。

(一)以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进行辐射

OECD自1991年起,开始推出《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每年发行一本,向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学生及家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一系列数据,涵盖经合组织各国及若干伙伴国的教育业绩、政策的几乎所有数量、质量方面。除教育业绩、资源、入学率和教学组织安排等方面的详细资料,《教育概览》还提供有关教学基本技能重视程度、理想的班级规模、学年长度等问题的客观评估信息,以期进一步显示和改善各会员国教育体系运作的绩效功能。

OECD2006年针对早期教育和保育的国家调研报告的指标覆盖面很广,共涉及人口背景、家庭与妇女、国家财政与教育投入及学前教育机构环境与组织这4个方面,涵盖了学前教育诸多领域的问题。指标虽然不多,但对数据说明是十分详尽的,其中还包括了某些问题的发展趋势、预期目标、平均水平等,这样使得全面客观的处理分析数据变得更为可能,也方便研究者和读者对不同国家的每一个指标水平做出横向与纵向比较。从这个指标体系本身来看,指标比较侧重于母亲的权益、教育投入和教育的内部过程。其中对教育的内部过程的各方面统计尤为全面。

UNESCO利用EFA的核心指标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同时通过每年的全球全民教育监测报告,利用核心指标监测成员国教育工作的成效。2007年的报告直接针对学前教育,指标涉及学前教育性质、地位、立法等软指标,虽然难以进行量化比较,但是以描述性形式出现也在实际上提示各国要重视早期教育和保育工作。

UNICEF涉及学前儿童的指标体系更多关注的是营养、健康等保育问题,教育关注度略低,但是这和该组织的目标定位是一致的。

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援助机构,关注的是援助经费是否“物尽其用”以及是否投资到最具有回报率的地方。其中涉及的学前教育指标,更多的是关注保育领域的问题。这也和世界银行主要的援助对象为发展中国家有关系,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儿童首先的权利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然后才是教育权。

欧盟的教育数据统计中心通过每年的统计年鉴都有一些涉及学前教育的指标,同时通过聚集某个政策主题的年度报告,如《欧盟各国儿童看护的统计数据2004》、《收集有关儿童看护数据的方法论》和《欧洲早期教育与保育:解决社会和文化的不平等》来进行政策倡导,呼吁成员国进行某种导向性的教育改革。

(二)以国家的力量为主导

以美、英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以中央政府的力量为主导,众多政府部门参与共同建设学前教育指标体系。

美国联邦教育部和各州教育委员会都有专门针对学前教育的统计指标。其中,美国教育部委托美国国家数据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每年出版《美国教育状况与进展报告》(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就涉及学前教育指标。从2003年开始,美国国家幼儿教育研究学会(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NIEER)每年出版《美国学前教育年鉴》,提供了关于美国50个州学前教育入学、质量标准和财政资源等方面的指标和数据,有全面的陈述与比较,也有针对各州的数据展示和对各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英国学校、儿童、家庭事务部领导或委托其他研究团体定期对儿童早期保教服务供应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发表了相关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国家审计署、教育标准局也基于其工作职责,对儿童早期保教服务质量及其发展情况进行监控,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信息。

日本涉及学前教育和保育方面的指标,来自不同的政府部门:文部科学省的《学校基本调查》、《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文部统计概览》、《学校教员统计调查》、《地方教育经费调查》,厚生劳动省的《社会福利设施调查》和《各地区儿童福利事业调查》以及总务省的《日本统计年鉴》等。

(三)以具有政策导向性的实践项目为依托

很多发达国家除了有学前教育指标或指标体系,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数据收集和建立国家数据库,同时它们还很重视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来实现自下而上的数据收集工作。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有大型的学前教育国家项目———“开端计划”和“早期开端计划”。英国新工党上台后从1998年9月起,开始逐步向3~4岁幼儿提供固定时段的免费早期教育———“确保开端计划”,这个计划的出台也促使英国执行了英格兰面向3~4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供应的调查。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尝试通过一些大型的针对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国家项目,既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同时也把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建设从最迫切需要教育服务的人群开始。如印度从1975年启动“儿童综合发展服务计划”(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s简称ICDS)。[13]儿童综合发展服务计划的信息管理系统比较完善,从下到上有非常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构。这项报告系统从1990年开始启用,涉及儿童的指标覆盖儿童和家庭的综合背景、营养、健康和教育等内容。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社会大背景下收集学前教育信息,把学前教育决策纳入公共政策范畴;

(二)建立以中央政府主导的、多个政府部门共同使用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和数据库;

(三)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要兼顾国际比较、国内督导和地方指导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加强教育监测体系的建设;

(四)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既有稳定性也有开放性;

(五)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要软硬兼施,立足实践,具有政策指向性;

(六)以针对弱势群体的国家大型的综合性学前教育项目为先导,围绕若干核心指标,启动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工作。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ConsultativeForumonEducationforAll(1998).Education for All:The Year2000Assessment Technical Gui-delines.Paris:UNESCO,p.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关于经修订的《实现2015年全民教育目标全球行动计划》及其落实进展情况的报告,执行局第一七六届会议(巴黎,2007年3月9日),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00/150016c.pdf,2009-08-03.

[3]Planningfor Access:Develop a Data System First.UNESCO Policy Briefs on Early Childhood,2002,No.2.

[4][10]Windham,D.(1992).Education for Indicators:A Pro-posed Framework,Manual,and Implementation Plan.A Re-port Prepared for UNICEF(Mimeo).Albany,N.Y.:Universi-ty of NewYork at Albany.

[5]OECD(2001).Starting Stro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Paris:OECD,p.134.

[6]OECD(2006).Starting StrongⅡ: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Paris:OECD,p.176.

[7]Adamson,Peter(1996).“Commentary:Beyond Basics.”In UNICEF(Edited).The Progress of Nations.New York:U-NICEF,http://www.unicef.org/pon96/inbasic.htm,2009-08-06.

[8]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India,First Periodic Report2001,to the UN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http://wcd.nic.in/crc.htm,2009-08-09.

[9]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标官方网站.千年发展目标指标官方一览表[EB/OL].http://millenniumindicators.un.org/unsd/mdg/Host.aspx?Content=Indicators/OfficialList.htm2009-07-20.

[11]The Consultative Group on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De-velopment(2001).Early Childhood Indicators.Toronto:CG Secretariat,Faculty of Community Services,Ryerson University,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appeal/ECCE/policy_review/CN17_Policy_Judith.pdf,2009-08-06.

[12]Shavelson,Richard J.,McDonnell,L.&J.Oakes(1991).Steps in Designing an Indicator System.Practical Assess-ment,Research&Evaluation,2(12),http://PAREonline.net/getvn.asp?v=2&n=12,2009-08-09.

国际指标 篇8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简称SCO R模型)是美国供应链协会(SCO)开发设计并推行的一种专门用于供应链描述与设计的工具,其将具体作业与性能衡量指标相结合,定量分析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性能,提供了供应链评价及快速确定改进机会的工具,最佳表现及其特征描述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照的目标,也可作为供应链风险识别的工具。

二、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

利用SCO R模型把整个供应链的结构、组成、地理分布、处理流程清晰地描述出来,供应链运行的统计资料和对供应链预期达到指标的预测,达不到预定指标的可能性即为风险,影响实现预定指标的因素即为风险因素,指标比较差的环节即为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

三、影响国际供应链运作的重要因素

1. 因子分析概念

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隐藏在大量可观测变量中的少数几个潜在的、观测不到的因子,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潜在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些潜在的综合变量被称为因子,能够反映原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国际供应链运作重要因素的评价

分析上表,影响国际供应链运作包括作业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可获得性指标、服务响应能力指标等几个方面。

四、基于SCOR模型的贸易式模式国际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研究

SCO R模型将具体作业与性能衡量指标相结合,定量分析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性能,本文从国际供应链运作角度,确定国际供应链执行过程流程图,把国际供应链标准配置的所有活动标在以地图为背景的图上,用于分析不同地区地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差异对国际供应链风险因素的影响,结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国际供应链运作重要因素的评价,对贸易式模式国际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借助SCO R模型的贸易式进入模式国际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分析,在进行国际供应链运作时对其相关因素造成的风险进行防范,达到权衡风险与成本、风险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存禄,黄培清.供应链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7-36.

[2]苏琦.国际贸易,市场风险,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45-55.

[3]许晖.国际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39-43.

国际指标 篇9

教育指标作为分析国家和地区教育政策的重要信息基础,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师队伍的指标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指标体系,仅仅作为整个教育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但对教师队伍指标的研究日益得到关注。这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教育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纵观OECD自1991年至今20年的《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中的教育指标体系,教师指标从最初1991年仅有两个:教师和非教师教育工作者在总劳动人口中的百分比、不同级别教育的生师比,到2001年开始比较细致地描述教师队伍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1]再到2002年教师队伍指标开始作为教育过程中“学习环境和学校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测量指标日益丰富。[2]2007年,OECD开始进行专门的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国际调查(TALIS),指标涉及教师工作环境、教师教育信念及教学实践的多个主题,到2009年教师队伍的指标趋于稳定。[3]

从OECD国际教育指标体系内容的主要演变与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保障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日益成为各国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正如OECD教育部长所呼吁的,所有成员国要确保更好地实现“为所有学生而教”的目标,而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基础上。[4]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师队伍质量是影响学生成绩的第二大要素,仅次于学生个人特质及家庭背景。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学质量在前15%的教师授课的话,一个学年的成绩排名则会提前4%,这相当于班额减少10个同学可以达到的功效。[5,6]同时,教师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平等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一直都能够得到高质量教师的教学,则能够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带给学生成绩的影响,而且低收入家庭孩子能够从高质量教师那里获益更多。[7]教师作为教育质量改进的核心要素,日益成为国际范围内教师政策的关注点。

“数据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是论证一个教育政策是否切实有效且富有责任感的条件”。[8]教师队伍测量指标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客观分析、评价和监测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保障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正是在一些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提倡与一系列有关教师质量重要性的实证研究的推动下,很多国际组织及国家教育部门开始把教师队伍指标作为考察教育时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追踪收集数据,建立国家教育数据库,为国家及时调整教师政策服务。

二、国际中小学教师队伍指标的内容框架

不同价值取向、目标和功能定位的数据库,决定了整个教育指标体系中指标选择的不同。例如,OECD关注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背景中描绘与评价教育,重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变化,建立起了一个包括教育背景、成本、资源与学校过程、教育结果的指标体系。[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UNESCO)同样以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的关系为前提,但更强调在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过程中考虑教育质量与公平的关系。[10]对国际中小学教师队伍指标的不同内容构建,同样体现了各个国际组织与政府对教师队伍问题关注点的不同。

(一)OECD教育指标体系中的教师队伍指标

OECD作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组织,在教育领域的主要目标为促进研究、政策改革与实践之间的更好融合,丰富关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理解,积极参与和促进教育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政府官员间的跨国讨论。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市场经济的供需模型运用于教育,以背景(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产出(Product)的CIPP分析模式为概念框架,成为目前国际上对教育从投入到产出进行描述和评价最为系统和深入的一种教育发展指标体系。[11]OECD相信,教学质量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而教学质量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的质量以及工作环境和实践的质量。[12]所以,教师的工作和职业发展得到广泛讨论,涉及到教师议题的指标包括:教师数量及教龄、生师比、如何吸引新教师、如何激励教师与提高绩效、如何保留与发展更有效的教师以及怎样吸引教师到艰苦的地区工作。本部分对OECD教师队伍指标的分析主要以各年度的《教育概览》为依据。

《教育概览》1991年最初提出的教育指标中涉及教师的指标只有两个,即P9(教师和非教师教育工作者在总劳动人口中的百分比)和P10,(不同级别教育的学生与教职工的比例)。[13]1993年的《教育概览》基本沿用了1991年的指标框架,教师指标部分未做调整。[14]1995年教育指标体系中在“人力资源”中新增“教学时间”、“教师教育”、“教师补偿”和“教师个性”四个指标。[15]1997年的教育指标体系中,为了继续对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在D类中新增了“8年级数学教师的年龄、性别和教学经验”、“8年级数学教师在正式学校教育之外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活动”、“8年级和4年级数学教师的平均数学课堂规模”、“8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组织”、“8年级教师的工作外生活”,同时删减了教学时间的指标。[16]1998年的教育指标体系中,增加了“教育教学时间”和“教师的年龄及性别分布”两个指标,这有助于计算教师的工作量,也可以分析教师群体的结构特征。[17]在2000年的教育指标体系中,受终身学习思想的影响,增加了“新教师的职前培训”,用以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是否还能够胜任教学工作,数据为未来的教师培训提出可行性建议。[18]2001年的教育指标体系中,将教学时间细化为“教学时间和教师工作时间”,以便更加精确地计算教师的工作量,从而为教师工资的核定提供信息基础;增加了“教师的年龄与性别分布及教育中的教职工数量”,[19]可以对教师数量和教师队伍结构特征及其变化有一个细致的理解。2002年OECD教育指标有了比较大的调整,由原来的六类指标调整为四类,教师队伍指标列入“学习环境和学校组织”,[20]一直到2009年教师队伍部分指标基本保持稳定。下面以2009年指标为例,来说明OECD教师队伍的测量指标(见表1)。[21]从2009年《教育概览》中教师队伍指标来看,指标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如D6指标涉及到教育专业发展途径,D5考察教师对教师评价的看法,以及学校评价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等,这样能够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与职业特征。

OECD教师队伍指标具有如下特点:

资料来源:摘自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9.Paris:OECD,2009.

一是指标的连续性与系统性。虽然每年的指标内容都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但各项统计和测量的实施周期固定,系统性较强,有助于各国在国际横向比较的同时,还可以就不同时期本国的教师队伍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追踪,适时监测本国教师队伍发展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相关教育政策;二是注重不同指标数据的连接性,将教师队伍的相关指标放在整个教育指标体系中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揭示教师因素与宏观教育背景、投入、教育过程与产出的关系。如教师指标与学生测试成绩的关系;三是直接服务于教师政策的制定。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与国家的教育政策紧密相关,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政策含义。如基于对教师的工资、工作时间、教师评价等指标的分析,OECD专门出版教师政策报告《教师至关重要:吸引、录用、保留与发展高效能教师》,针对各项教师指标的数据分析,为各国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师政策提供实证支持,以保证真正能够招聘、保留和发展高质量的教师。

(二)联合国教师指标体系中的教师队伍指标

作为联合国指定的全民教育监测机构,UN-ESCO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出版一次《世界教育报告》(World Education Report),在广泛的信息与经验基础上,向国际社会提供有关全球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对重要问题的简明和最新分析。[22]UNESCO以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建立了用于收集数据和反映问题的教育指标,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相互连贯和承接的亚系统。[23]自1991年起,《世界教育报告》已出版五本,报告中涉及到教师队伍的指标有:各学段教育中的生师比;各学段女性教师的比例;每千个非农业劳动力中的教师人数;教师工资占经常经费总额的百分比;持各级文凭的教师百分比等。与OECD教育指标相比,UNESCO世界教育指标数据是按国家统计的,数据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主要提供一些数量方面的信息,《世界教育报告》编写人员则认为这是为了能够获得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数据。[24]

2000年之后,《世界教育报告》停止出版,取而代之的是UNESCO统计所(简称UIS)出版的《全球教育摘要》(Global Education Digest),该报告不仅提供数据和指标,而且与决策者和研究者合作分析数据信息,扩大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适用面。因此,《全球教育摘要》被国际公认为进行国际教育数据比较的权威参考。初等教育师资的考察指标主要包括:师资数量(教师总人数与女性教师数及比例)、受培训教师比例(总比例、男性和女性教师各自比例)及生师比。[25]

UNESCO收集的教师队伍指标比较简单,指标设立时已充分考虑到数据信息收集的有效性,非常重视女性教师和发展中地区数据的采集,这与UNESCO注重公平和平等发展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值得一提的是受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影响,UNESCO非常重视教育培训信息的收集,在《全球教育摘要》中专门设计了一项指标,在报告中,受过培训的教师是指接受过正规的职前教育,且职后参加了所在国家组织的培训。各国的教师培训形式、内容和时间可能会存在差异,但此处UNESCO更为关注各国是否为教师开展了培训。在指标收集过程中,UNESCO也更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师资队伍情况,这也是与UNESCO的定位相一致的。

(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师队伍指标———以美国为例

为了掌握国内教师队伍发展状况,多数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会定期出版教育年鉴性质的报告,通过国家的具体统计数据了解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以便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并监控教育质量。美国教育部开展此项活动最早,且指标也最为详尽。

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是美国联邦教育部主管教育统计信息的职能机构,该机构的建立对于美国联邦教育部收集、传输和利用各类教育信息起到了组织上的保障作用。[26]教育统计中心和联邦教育部的其他部门经常性合作出版《美国教育统计摘要》、《美国教育状况》、《教育统计季刊》等。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从1985年开始组织SASS调查(Schools and Staffing Survey),至今已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调查问卷和数据收集标准,并不定期出版报告,SASS2007~2008年度报告中涉及教师队伍的指标(见表2)。[27]

从美国SASS调查的指标看,这些指标的设立2007~2008 Schools and Staffing Survey.Washington DC:NCES,2009.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Results From the

与不同时期美国对教育及其教师队伍的关注点密切相关。如2002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大量的中小学教师来自教育学专业或是“非专业领域教师”,无法保证其在所教科目上的能力;教育学院无法吸引好的学生;教师流动性过大等。[28]SASS调查中非常注重考察教师工作条件,学校是否采取了吸引优秀教师的激励评价措施,是否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这实际都是在监测美国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综上所述,不管OECD、UNESCO等重要国际组织,还是各国政府教育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指标与相关教育数据库的建设,并直接为其教育政策服务。从指标内容看,具体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框架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不同时期各组织与国家对教师关注点的变化,以及对数据指标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如从对教师队伍结构的一般描述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实质,将教师质量的提高放在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揭示教师职业的特征、发展规律及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这些都成为教师队伍指标与数据库建设的发展趋势。

三、对我国构建教师队伍指标体系的启示

本文对未来我国教师队伍指标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针对指标的单一与零散,缺乏系统性,我国教师队伍指标的构建应将教师因素放在社会经济及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统筹考虑,建立日趋完善的教师队伍分析模式与指标体系。

(二)限于各个数据指标的简单统计,缺乏多个数据指标间的链接,我国教师队伍的指标分析应立足对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果性与预测性深度分析,在宏观与微观指标的相互关系中揭示教师队伍发展的基本规律。

国际指标 篇10

总体上看,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的定位方向以“跨国商业运营者”为中心,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密切的学科关联,目前全日制国际商务专业隶属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学科基本属于经济学学科,偏重理论研究,所以国际商务专业的本科培养效果考核时,测评指标就有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的争论。

一、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按照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基础、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通晓国际商务惯例、相关国际法规和国际商务文化,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政府机构,从事国际商务管理、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法律咨询、政策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人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国际商务专业坚持“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双语教学、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国际商务基础理论课程→作业流程课程→商务策划课程’+‘国际商务实验实践课程’”“‘国际贸易基础理论课程→实务操作课程→商务谈判课程’+‘国际贸易实验实践课程’”两大课程体系,围绕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构建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商务操作两个特色方向,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国际商务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国际商务、跨国经营基础理论,熟悉国际商务惯例与规则;(4)掌握国际商务、跨国经营实务技巧,熟悉国际商务流程与运作方法;(5)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6)掌握国际商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7)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从国际商务本科培养目标来看,国际商务专业重视“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本科培养方案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对用人企业做了调研。首先,经过问卷调研,针对外贸相关企业招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企业录用要求条件选择最多的前4项是综合素质,外语、计算机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可塑性。其次,用人单位认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认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毕业生在品德修养、观察力等方面表现较好,在理论知识、知识结构、开拓创新意识、英语、计算机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表现不佳。最后,因为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对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在实务操作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英语水平、知识结构、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强化实务操作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国际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要,也给高校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对企业的调研中可以看出,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和国际贸易的工作性质有关,另一方面国际商务已从原来单纯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所以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外语沟通能力,外贸企业重视的是现实中所要运用的操作能力,多达60%的企业都认为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应该进行适应企业的训练。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时候,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反馈给我们学生,提高他们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希望学校在校内训练学生的谈吐礼仪、演讲口才能力,增加抗压受挫训练,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用人企业的反馈来看,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在理论教育方面基本达到了培养目标,但在实践培养方面显然不如预期。

三、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评估指标设置的建议

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评估指标直接关系到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以往我们对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判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很少接收来自用人企业的意见。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大多数集中在单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其应用在工作中是什么效果却很少被注意。从企业的反馈来看,我们的评估指标应该更多地向应用和复合倾斜。因此,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是否有效,其评价指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实用性课程的比例。课程设置中不仅需要有基础或者理论的课程,更应该多设置实务型课程,例如不仅应该有大学英语课,更应该有专业英语。第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企业重视的不是学生是否会考试,会背书,而是学生是否会学以致用。因此,我们的培养方案中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更应该开设具有实际效果的课外教学,例如企业现场教学,而不是一些形式上的企业实践或者观摩。第三,多学科课程的比例。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虽然现在学校鼓励学生选修双专业或者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就业和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缺乏十足的依据,例如在听取企业的建议上对学生的辅修专业进行指导。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对商务类人才的需求不再满足于数量上的增加,而是更加注重人才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需要影响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评价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效果,细化评估指标成为急需解决和探讨的课题。社会的需要、企业的要求以及教学的目标,是评价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参考要素。

关键词:本科培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王钟箐,胡强,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

上一篇:历史图片下一篇:城市二次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