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风控指标

2024-04-16

税风控指标(精选5篇)

篇1:税风控指标

附件1 外贸企业出口退(免)税风控指标

一、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标准:企业决策层具有风险意识,建立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管理理念。

措施:在企业运营过程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并予以贯彻。责任部门:董事会、监事会、投资人等决策层 参考依据: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相关文献

二、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管理机制

标准:建有出口退(免)税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措施:建立健全出口退(免)税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执行。

责任部门: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层、管理层、各制度规定执行部门

参考依据: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相关文献

三、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管理监督机制 标准:

(一)建有出口退(免)税风险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二)及时评估企业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能力,提

五、日常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标准:

(一)有明确日常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程序、方法和要求;

(二)有制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其他企业高层人员在出口退(免)税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三)有制度明确财务、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四)有制度明确规定负责收集国内外涉及进出口业务财务风险失控的信息的责任部门,并至少收集本企业的以下重要信息(其中有行业平均指标或先进指标的,也应尽可能收集):

1.负债、或有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

2.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 3.税收政策和利率、汇率和外汇市场行情趋势信息;

4.产品存货及其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

5.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及盈利能力;

6.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7.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差异与调节(如退休金、递延税项等)等信息。

8.发现的涉及进出口业务的非本部门负责的风险的信息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或直接上报。

(五)有清晰的文档支持并可供日后审阅。

措施:建立并施行出口退(免)税日常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制度。

责任部门:董事会、监事会、财务部、税务部、业务部门等各制度规定执行部门

参考依据: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相关文献

六、建立企业员工培训机制 标准:

(一)有明确的员工培训制度和责任部门;

(二)企业员工具备履行本岗位职责所需知识、技能;

(三)定期组织员工业务培训,适时组织知识更新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履行本岗位职责所需知识、技能;

(四)有清晰的文档支持并可供日后审阅。

措施:建立并施行明确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有明确的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税务部、业务部 参考依据: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相关文献

七、建立企业员工奖惩机制 标准:

(一)有明确的员工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并公布;

6标准:

(一)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或有效整合出口退(免)税风险信息内容,对出口退(免)税业务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二)有明确制度规定承办部门及责任人负责跟踪收集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研判分析,提出意见、建议;

(三)有制度保障风险信息在上下层级和相关部门间的合理流转和共享,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

(四)有企业内部责任部门与外部机构如何建立沟通机制的明确指引;

(五)有制度确保风险信息收集活动实际执行,并有清晰的文档支持并可供日后审阅。

措施:建立并施行清晰有效出口退(免)税风险应对控制机制,明确承办部门及责任人。

责任部门:董事会、监事会、财务部、税务部、业务部 参考依据: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相关文献

十一、建有企业出口退(免)税风险外部监督及持续改进机制

标准:

(一)有制度明确规定定期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出口退(免)税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并制定整改措施;

(二)定期跟踪监督出口退(免)税风险内部控制内审、外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有清晰的文档支持并可供日后审阅。

措施:建立并施行清晰有效出口退(免)税风险外部监督及持续改进机制,明确承办部门及责任人。

责任部门:董事会、监事会、财务部、税务部、业务部 参考依据: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相关文献

十二、资格取得

内容:有相关制度和控制管理流程确保在办理第一笔出口退(免)税申报时,能够准备好有关资料,及时办理出口退(免)税备案手续,确保企业能够按规定时限对出口货物、劳务按规定申报增值税退(免)税或免税,以及消费税退(免)税或免税。

责任部门:财务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第56号

十三、出口货物正确适用国家税收政策

内容: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企业经营的商品正确适用国家税收政策,适用不同税收政策的商品应区别管理。

业务部门应在业务决策前咨询财务部门有关商品出口退(免)税政策规定,加强成本核算;财务部门在国家调整政策后应及时通报业务部门。

10相关的境外销售、采购交易相互配对(包括付、收款方,汇款地及金额);以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应使用准确的退(免)税申报方式。

责任部门:财务、业务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

十八、使用正确的出口退税率申报退税

内容: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企业取得专用发票等票据上的征税率符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若征税率使用错误,应及时与征税机关沟通调整使用正确的征税率并重新开具专用发票等票据。定期跟踪政策变化,有适用变更条款的,企业应做相对应的处理。

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应分开报关、核算;划分不清的,按从低适用退税率申报。

责任部门:财务、业务 政策依据:财税【2012】39号

十九、依照相关程序、期限和资料要求完成申报

内容: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按申报程序和期限进行申报,即出口企业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须在做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免退税申报。

确保企业在正式申报出口退(免)税之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预申报。

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有专职人员进行单据审核工作,在申报出口退税前将相关单据与出口报关单进行比对(如出口货物报关单相关项目填列内容与合同、装货单、运输单据等备案单证相应内容相符)。

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如果在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申报日期和出口日期期间,海关调整商品代码,导致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商品代码与调整后的商品代码不一致的,企业应按照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列明的商品代码申报退(免)税,并同时报送《海关出口商品代码、名称、退税率调整对应表》及电子数据。

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企业若发生委托出口的货物,受托方须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至次年4月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并将其及时转交委托方。

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企业若发生委托进口加工贸易料件,受托方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进口货物证明,并及时转交委托方。

有相关制度、控制管理流程确保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日内,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

314-

篇2:税风控指标

“新常态新税风”,是国家税务总局针对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的新趋势,做出的新调适,提出的新要求。

笔者认为,税收新常态有四个主要特征:从组织收入上看,税收收入由计划任务型、高增长向税收法定型、中高速增长转变;从依法治税上看,税收执法由收入型、多头随意向执法型、分级应对上转变;从税收征管上看,税收管理由松散型、个人管户制向专业化、团队管事制转变;从纳税服务上看,税收服务由单一性、浅层化、被服务向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方向转变。各级国税机关、国税人员要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税风彰显新作为,需从四个方面着力:

提振精气神,在服务理念上要有新思维。要树立全员服务理念、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和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凡事从广大纳税人的共同利益出发,解决纳税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满足纳税人的正当需求,以此不断提升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和国税工作者的“满意指数”、对税收法律法规的“遵从指数”和共享和谐税收的“幸福指数”。

打好主动仗,在创业创新上要有新办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税收助力。面对风起云涌的全民创业、创新大潮,国税部门必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税收杠杆铸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加速器”“发动机”,为湘商崛起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各级国税机关、国税人员要努力做到:在政策宣传上突出“快”、在政策辅导上突出“全”、在政策落实上突出“准”、在政策服务上突出“合”,最大限度地给创业创新者帮一点、拉一把、扶一下,让更多的人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做实加减法,在提速减负上要有新突破。制度简明、程序简化、操作简便,这是纳税人真正需要的.、深层次的纳税服务。对此,一方面要在加强沟通、交流、服务平台上做好“加法”,另一方面要在审批时限、报送资料、下户检查等方面做好“减法”。进一步拓展同城办税、国地税联合办税范围,做好三证合一服务,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提速审批时限,行政审批实施“一窗受理、限时办结、规范流程、透明公开”办理。按照纳税信用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加快出口退税、税收优惠审批进度,帮助企业用活资金。进一步减少整合报表资料,推行容缺受理、先办后补,降低办税成本。统一规范表证单书格式,进一步扩大免填单业务面,逐步向移动化办税推进。按照分权制衡的思路优化征管流程,整合税务执法,减少下户检查。

篇3:税风控指标

(征求意见稿)

为保持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和风控指标体系近5 年来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经研究分析,提出完善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一、现行风控指标体系基本情况

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控指标体系推出5 年来,在管理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防控各项业务风险,夯实证券公司财务基础,保持证券公司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相匹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证券行业总体持续稳健运行,有效应对了证券市场近几年的大幅波动,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FSAP 评估小组对此予以高度认可,认为我国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对证券公司各项风险的监管是适当的、审慎的。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引入“逆周期”调节机制、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基本共识。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中介与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外部环境发生了快速、深刻变化,为保持风控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必要关注、跟踪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和实施效果,并予以借鉴,适时调整、不断完善。

经研究分析,近期需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根据市场景气度情况,动态调整风控指标,约束公司业务规模过度扩张或急剧萎缩;二是针对融资融券等杠杠性业务的不断拓展,须进一步强化杠杠率监控、加强流动性管理;三是针对行业反映部分指标对业务开展的要求过严、过高,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二、完善风控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一)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顺周期”问题。危机发生后,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纷纷提出建立资本充足监管的“逆周期”调节机制。最新的巴塞尔协议增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在固定的8%资本比率基础上,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要求银行额外增加0-2.5%资本,以应对信贷急剧扩张等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保护银行体系免受冲击。

我会对证券行业的“顺周期”现象十分重视。综合治理结束后,在财务、风控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初步安排,如要求证券公司充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充分提取各项准备金,可供分配利润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部分不得用于向股东进行现金分配,要求证券公司审慎分配利润,多留积累,以丰补歉。这些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但总体而言尚未形成机制,没有明确相应的决策程序、量化指标及操作安排。经认真研究,我们初步考虑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逆周期”调节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建议由自律组织联席会议(沪深交易所、中登公司、保护基金公司、证券业协会、证金公司)每季召开一次会议,主要根据相关量化指标变化情况,研究分析当前市场景气度情况。如三分之二以上参会专家投票认为市场已经处于过度活跃或持续低迷时,则提出进行“逆周期” 调节的建议。监管部门根据自律组织建议,在履行内部程序后,公告调整后的有关风控指标要求。

二是构建测量市场景气度的量化指标。从各国监管经验看,很难用单一量化指标对市场景气度进行测度,一组相对综合、便于监测、可交叉比对的量化指标效果更好。经对历史数据实证统计分析,以下四个层面指标与市场“过冷”、“过热”、“正常”存在较高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这些指标一段期限内(如3 个月)的变化来判断市场景气度:

1)绝对水平指标。市场换手率、新开账户数量、沪深300指数公司平均市盈率、融资融券规模等;

2)相对水平指标。沪深300 指数市盈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对比关系,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可以用同业拆借利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进行测算;

3)趋势指标。市场主要指数移动平均线的变化趋势等; 4)宏观经济指标。GDP 增长率、货币供应增长率等。三是明确动态调整的操作方式。根据市场景气度变化情况,作出“逆周期”调节决定后,动态调整各项业务风险资本准备的计算比例,向市场释放“逆周期”调整信号。为保持净资本的严肃性、可比性,不调整净资本的扣减比例。在市场过度活跃时,适当提高各项业务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引导公司审慎控制业务规模;在市场持续低迷时,适当降低各项业务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引导行业适度扩大业务规模。

(二)完善净资本的结构和层次

目前,证券公司净资本主要由净资产和次级债务等构成,其中净资产中有部分属于公允价值变动等未实现收益形成的资本。次级债务、未实现收益形成的资本与股本相比,在危机时吸收公司损失能力相对较低。为夯实行业净资本,有必要借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根据资本的性质,将净资本区分为核心净资本和附属净资本两个层次,并明确附属净资本的比例上限。

核心净资本由吸收损失能力较强的普通股资本构成,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含未实现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交易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不含未实现收益形成的利润)。基本计算公式为:

核心净资本=净资产-未实现收益形成的权益-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按规定比例的扣减额。其测算原理与现行净资本计算规则基本一致,但不包括次级债务形成的净资本。

附属净资本则是核心净资本的补充,将具有一定资本属性的项目,按一定比例计入附属净资本。基本计算公式为:

附属净资本=未实现收益形成的权益*50%+长期股权投资*50%+房地产投资*50%+次级债务*规定比例。此次调整借鉴银行业做法,将房地产(指证券公司自用房地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按一定比例计入附属净资本,有利于解决行业普遍反映的将长期投资排除在净资本计算外,不利于行业集团化经营等问题。同时,核心净资本与现有净资本的计算内涵和口径基本一致,保持了可比性。

(三)优化杠杠率、流动性风险监控指标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表明加强杠杠率(雷曼破产时杠杠率高达31 倍)、流动性风险监管(贝尔斯登被收购时,资金已不能应付第2 天的清算交收)的重要性。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监管组织建议增强金融机构杠杠率约束,并引入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核心内容:

一是引入新的杠杠率指标,即一级资本与资产总额(含表外资产)的比率,该指标要求不低于3%,以约束金融机构负债规模(我国银监会拟提高到4%)。

二是建立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即压力情景下公司无变现障碍的流动性资产与其未来30 天的流动性资金需求的比率,该指标要求不低于100%,以确保在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应对未来一个月资金需求。

三是建立净稳定资金比例指标,即压力情景下公司可用的具有稳定来源的资金与其未来一年内持续经营所需资金的比例,该指标要求不低于100%,以确保在压力情景下,银行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其持续经营1 年以上。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杠杠率指标有净资本比负债、净资产比负债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未将表外业务、担保等隐性负债考虑进去,不适应未来行业开展股指期货等衍生品的风险控制需要。同时,现有净资产比负债不得低于20%要求又过于严格(杠杠率仅为5 倍),若融资融券等全额担保的负债业务推广后,该要求将不合理地限制行业新业务发展规模。经研究,我们初步考虑:

一是补充新的杠杠率指标。借鉴新巴塞尔协议做法,引入核心净资本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含表外资产,如股指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作为杠杠率Ⅰ指标,要求不得低于5%,高于我国银行业4%要求;同时,将现有的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作为杠杠率Ⅱ指标,并从现有的20%降低到10%,财务杠杠率从5 倍提高到10 倍,以适应未来负债业务的发展。

此外,拟取消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考虑到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要求不低于40%)仅反映公司净资产中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其比例的高低未能反映公司风险与净资本的对应关系,也不反映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不利于提高行业资本使用效率,在考虑了流动性覆盖率指标(下文所述)的情况下,建议予以取消(该指标的局限:如某公司有10 亿元净资产,进行了较多的前期战略投入,净资本为3 亿元,即使只开展规模有限的低风险业务,但其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为30%,仍不符合规定)。

二是引入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即压力情景下无变现障碍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 天流动性资金需求的比例,要求不得低于120%,高于我国银行业100%比例要求,以充分覆盖证券公司在开展相关业务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三是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即压力情景下可用的具有稳定来源的资金与未来一年内持续经营所需资金的比例。考虑到证券市场波动性较大,存在“牛”短“熊”长特征,拟要求该指标不得低于200%,高于我国银行业100%比例要求,确保行业可以抵御持续2 年以上的熊市。

经初步测算,上述三项指标全行业目前均达标。此外,为便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监管的比较,拟将现有的净资本与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的比例,定义为风险覆盖率指标,要求不得低于100%,防范公司各项业务风险并控制业务规模。

(四)降低部分业务和优质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 经过综合治理,全行业合规经营意识、风险管理能力、内部控制水平均有很大提升,行业呼吁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部分业务风险资本准备的基准计算比例,进一步鼓励行业创新发展。同时,2008 年以来,不同类别公司实施不同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对推动优质证券公司做优做强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进一步发挥分类监管在引导公司规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行业建议适当降低优质公司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经研究,我们初步考虑: 一是降低经纪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基准计算比例。涉及两方面内容:1)考虑到行业已建立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经纪业务风险大为降低,将存量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的计算比例从3%降低到2%;2)考虑到非现场交易营业部有关技术要求较低,维稳等风险相对较小,拟将非现场交易营业部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从500 万元降低到200 万元。

二是降低资产管理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基准计算比例。为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将专项、集合、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基准计算比例从8%、5%、5%降低到4%、3%、2%;同时考虑到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客户一般为高端客户(资产在100 万以上),其承受风险能力较高,行为相对理性,拟参照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按2%比例计算风险资本准备。

三是降低连续3 年为A 类公司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按照基准比例的0.4 倍计算风险资本准备。目前,A、B、C、D 类公司按照基准比例的0.6 倍、0.8 倍、1 倍、2 倍计算风险资本准备。

篇4:税风控指标

一、热控设备可靠性指标控制目标

1、机组非计划停运控制目标≤1次/年;

2、磨煤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3、引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4、送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5、排粉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6、一次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7、高压加热器非计划停运≤1次/年;

8、给水泵组非计划停运≤1次/年;

9、增压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二、可靠性指标工作重点

1、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热工检修人员因违章作业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

2、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防止因热工设备自身故障引发机组非计划停运。

3、加强检修管理,防止热工检修人员误动、误碰及误整定等误操作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

4、认真开展季节性及专项安全大检查,消除设备隐患。同时,严格执行厂部迎峰度冬、迎峰度夏规程,防止恶劣天气造成热工设备故障引发机组非计划停运。

三、可靠性指标工作措施

1、管理措施:

1.1严格执行厂部及热工专业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考核,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

1.2严格按照点检标准对运行机组热控主要设备进行点检,同时加大巡回检查的力度,对重点部位做到专人负责,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1.3严格执行月度工作计划和周计划,加强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投入跟踪力度,不断提高自动投入率,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及误操作机率。对于已经投用的自动装置每天进行跟踪检查,因工况问题没有投用的自动装置要对其设备状态进行跟踪,确保调节系统本身没有缺陷,工况转好时可以随时投用。跟踪检查人员应每天如实、详细地记录检查情况,专业定期检查记录情况。对于因热工设备本身原因无法投用的自动系统,应抓紧处理,争取早日投用。1.4严格执行迎峰度冬、迎峰度夏规程,在落实过程中加强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及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确保不因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引起热工设备故障而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

1.5加强检修管理,认真执行检修作业文件包、技术方案及相关技术和作业标准,对于重要设备的检修要求按照设备分管原则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到现场全程指导。

1.6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检查和整改工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而限于条件不能及时整改的设备要加大检查力度,必要时采用临时措施整改。

2、技术措施:

2.1严格执行《热工保护管理制度》,规范热工保护投退及DCS仿真操作程序,确保不出现因热工人员误操作引起主、辅机跳闸。

2.2机组运行中发生的热工保护、联锁、自动方面的异常现象,坚持异常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应受教育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于发生的异常现象分析要举一反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杜绝异常重复发生。

2.3严格执行《#5#6机组卡件故障反措》,在防止机组保护拒动和确保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卡件故障引起的保护误动,防止故障扩大,把卡件故障损失降到最小。当卡件故障又必须在线更换时,根据《卡件在线更换措施》和现场实际情况,在做好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的情况下,更换卡件,保证机组及辅机安全运行。

2.4加强机组运行时的消缺管理,严格按照《热控设备检修维护流程图》规范地进行消缺,做到消缺中检修工作不扩大,重要缺陷应有技术管理人员指导。消缺前参照《热工设备检修危险点库》和现场情况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从热力系统上、DCS逻辑上、设备电源上和测量系统上全面分析,做到检修工作和设备运行完全隔离。工作中应加强监护工作,特别是节假日和夜间消缺的监护力度,防止热工热工检修人员误动、误碰和误整定等误操作造成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每月应细化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工作,找出设备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消除,以降低设备缺陷数量,提高消缺率和设备健康水平。

3、工作措施 3.1防因DCS系统(含脱硫系统)故障导致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1每天按照点检标准对DCS设备(包括CPU、卡件、电源、通讯网络、计算机等)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安全措施后处理解决;并检查机柜内温度及冷却风扇是否正常。当中央空调失效、电子间环境温度高时应立即打开前后柜门进行通风,并加强测温、必要时加设风扇通风。点检时要认真检查柜内是否有老鼠等小动物活动的痕迹、如老鼠屎等,并认真检查柜内孔洞是否封堵严密,如发现异常应立即组织封堵好孔洞。

3.1.2每天应检查保证柜门紧密地关好,在柜内进行检修工作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以防止射频干扰。

3.1.3TB端子按照规范要求使用保险,当保险炸需更换保险时在更换前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回路,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信号跳变引起意外事故。

3.1.4整理好各控制柜、现场接线盒的接线图,粘贴在控制柜或接线盒内,对重要信号及电源加上醒目的标记。检修时检查核对控制柜、现场接线盒内的电源线或带有强电的接线标识套管是否清晰、醒目,否则应讨论完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事后利用停机机会核对整改。

3.1.5每月检查清洗滤网,检查调整电源模件的输出电压。

3.1.6现场检修工作时严格按照检修规程/文件包要求作业,防止强电引入炸保险及损坏卡件,且严格执行设管部下发的严禁就地短接操作设备的通知,防止强电串入烧坏DCS设备。

3.2防止因UPS(含脱硫系统)故障导致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2.1每天检查UPS电源负载是否正常、设备温度是否正常,并检查UPS总输出开关是否正常工作、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温度是否异常升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2UPS二次侧未经审核批准不得随意接入新负载。

3.3防止因火检冷却风机、火检故障导致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3.1每天检查火检控制柜门紧密地关好、柜冗余电源、柜内温度及冷却风扇是否正常。柜内检修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

3.3.2锅炉运行时如要倒换风机在倒换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冷却风机全停引发MFT。

3.4防止因送/引风机、一次风机跳闸,炉膛压力、风量、一次风压力故障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4.1每天检查现场测点及接线盒,防止受高温、雨水、灰尘以及强电、电磁干扰等环境侵害。风机运行时检修开始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风机跳闸。

3.4.2每天检查所有的炉膛压力信号、风量信号、一次风压是否正常,防止取样管堵塞。锅炉运行时消缺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引发MFT。

3.4.3每天跟踪炉膛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效果,确保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且调节品质合格,防止因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差引起正压/负压保护动作。

3.4.4每月定期吹扫一次风压力取样管。

3.4.5检修部在检查送风机动叶执行器时,应解除动叶指令到引风机的前馈关联,防止检修时造成炉膛压力大幅摆动。

3.5防止汽包水位异常引发MFT 3.5.1每天检查所有的汽包水位变送器、给水流量变送器、汽机第一级压力变送器(代表蒸汽流量信号)、汽包压力变送器是否正常。一旦发现汽包水位、汽包压力显示异常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到场检查处理,对于不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部、设管部专工确认,并采取必要的临时防范措施。锅炉运行时消缺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

3.5.2处理电接点水位计电极泄漏时应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影响汽包水位信号的测量和自动调节。

3.5.3每天跟踪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效果,确保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且调节品质合格,防止因水位调节品质差引起汽包满水/缺水。

3.5.4当小机发生EHG 小故障并切除CCS模式时,运行人员应立即采用小机后备手操方式操作调整水位、并及时通知热控检修人员处理。

3.6防止因磨煤机跳闸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6.1定期检查现场测点及接线盒,防止受高温、雨水、灰尘以及强电干扰、电磁干扰等环境侵害。磨煤机运行时检修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磨煤机跳闸。

3.6.2定期校验油压、油流量开关、油压表计、磨一次风流量变送器,并定期检查校验PASO、BSO行程开关。

3.6.3定期检查校验喷淋油系统压力开关、电磁阀,一旦喷淋油系统出现报警运行人员应立即去现场复位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3.6.4启动磨煤机时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必要时投油)防止燃烧扰动引起其它磨煤机跳闸。磨运行时如果需关掉粉嘴时应检查其它BSO全开信号,做好防范措施后,才能关该粉嘴。

3.7防止因高、低压旁路误动引起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7.1定期检查旁路系统的主汽压力、高旁出口温度、再热器压力、汽机第一级压力等信号是否正常,并检查高、低旁调门的行程及位置反馈(含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是否正常在全关位。如异常则通知设管部到场执行安措后及时处理。

3.7.2每天检查柜门紧密地关好。检修前通知设管部到场指导,柜内工作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严禁随意接触柜内任何接线及端子。

3.7.3检修工作时严格按照检修规程要求作业,防止强电引入炸保险及损坏卡件。

3.7.4按照规范要求使用保险,当需更换保险时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信号跳变引起意外事故。

3.7.5因#

5、6机组高、低压旁路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已退出运行,定期检查高、低压旁路退出运行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因高、低压旁路退出运行相关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引起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8防止真空低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8.1每周检查循泵RTB柜内温度及冷却风扇是否正常、每月清洗滤网。定期校验循泵润滑密封水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检修前做好安全措施。

3.8.2发电部定期进行真空泵、循泵倒换试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管道泵自启动试验,确保管道泵能正常自启,防止因密封润滑水中断引起循泵跳闸。

3.8.3在循泵停后将密封水阀打开、确保该泵密封润滑水压力正常,保证该泵在紧急情况下能实现自启动。

3.9防止低油压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9.1每天检查各变送器、压力开关接头是否漏油。处理缺陷前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和控制回路,并做好安全措施。

3.9.2发电部定期进行润滑油系统、高压抗燃油系统油泵倒换试验,确保备用油泵能正常自启。

3.10防止因定子冷却水系统故障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0.1每天检查定子冷却水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温度信号是否正常。消缺前检查相关逻辑和控制回路,并做好安全措施。

3.10.2每天检查定子冷却水压力、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是否正常,确保调节品质合格。

3.10.3发电部定期进行定子冷却水泵倒换试验,确保备用泵能正常自启。3.11防止轴瓦温度、主汽温度、高压排汽缸内壁温度、低压缸排汽温度等信号故障跳机

3.11.1每天检查现场测点及回路,检查TMC柜柜门紧密地关好,在柜内检修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

3.11.2机组及辅机运行时严禁随意接触柜内任何接线及端子。3.12防止因高胀、低胀、轴振等TSI信号故障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2.1按照点检标准每天检查柜门紧密地关好、所有通道的信号、报警信号、现场测点及回路,如发现有信号异常应立即处理并汇报。

3.12.2检修工作时严格按照检修规程要求作业,柜内检修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

3.13防止因增压风机跳闸,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原烟气温度等信号故障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3.1每天检查现场测点及接线盒,防止受高温、雨水、灰尘以及强电、电磁干扰等环境侵害。增压风机运行时检修开始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风机跳闸。3.13.2每天检查所有的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原烟气温度信号、增压风机振动信号、增压风机相关温度测点是否正常,防止信号故障引起设备跳闸。脱硫系统运行时消缺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3.3运行人员应严密监视原烟气和净烟气挡板运行情况和行程指示,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检修部做好相关安措后处理。

3.13.4利用停机检修机会检查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取样管,防止取样管锈蚀、堵塞及泄漏,在必要时需对取样管进行吹扫。

3.13.5定期跟踪增压风机入口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效果,确保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且调节品质合格,防止因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差引起脱硫系统保护动作。

四、检查与考核:

1、每天跟踪检查班组的点检记录,如发现点检不到位或点检质量不高、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即按有关规定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2、每天跟踪检查主要保护投入情况及主要自动设备的自动投入率及调节品质,如发现未按有关规定正常投入则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3、每天跟踪检查班组对缺陷消除的情况,如发现重要缺陷消缺不及时影响发电量或消缺率偏低,将按有关规定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4、热工设备出现异常后,班组如未严格按照异常管理制度及时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或未完全落实防范措施,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篇5:税风控指标

懂法用法守法教育心得体会

近日,我局组织全局人员召开了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教育培训和执法执纪税风税貌检查活动动员大会。会议传达学习了自治区地税局张莉副局长和白烨纪检组长在全区地税系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教育培训和执法执纪税风税貌检查活动动员部署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部署了我局两项专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两项专题活动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工作范围与内容、活动工作步骤与措施及各项工作要求等内容,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并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通过开展两项专题活动和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使我有了如下心得体会: 依照《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分阶段、分步骤,扎实开展两项专题活动,对促进今后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上一篇:早日康复祝福语下一篇:2“培养和谐精神,共建和谐单位”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