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2024-05-01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精选十篇)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我们要在平时教学中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 围绕教学内容, 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 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讲究课堂导入, 诱发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历史与社会课原本应是趣味性极强的, 现实中学生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中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引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参与的热情。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故而教师应以良好的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先播放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能使学生每一根神经都“乐”起来, 每一个思维的细胞都“活”起来, 然后因势利导, 随即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这样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 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目的与重点, 可谓一石二鸟。再如学习《山川秀美》时, 我收集了大量祖国各地自然地理及风土人情的资料, 包括文字、图像和音像等, 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 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搭设舞台, 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 不可能产生高效率。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 要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 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嘴说话, 用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 而且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1.让学生多观察多读图。

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地图, 让他们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时, 我首先设计一组问题让学生读图抢答:哪些洲主体部分位于南半球 (或北半球) ?哪些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或北半球) ?赤道穿过哪些洲?等等;接着要求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并画出简单的世界地图, 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学习效果也不错。

2.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

学习“地球仪”和“经纬线”时, 经线、纬线的概念, 经纬度的划分,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等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抽象难懂, 向来为学习的难点。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用乒乓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确定赤道、南北极, 绘出主要的经纬线和画出几个大城市:北京、伦敦、纽约等, 这种动脑动手的方法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的天性, 利用自己制作的模型指导学习, 学习过程中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学习中的难点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使他们树立起探究创新的信心。

3.让学生多讨论多交流。

在《与山为邻》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结合本县的山区环境, 选择天山、哀牢山等山脉, 把本地区的情况与之进行对比, 分小组讨论:①利用地图说明它们在地理位置和气候上的差异。②两地在发展上有哪些异同?③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④你对本地区的发展有何建议?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大家对本县的生态旅游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畅所欲言, 思想活跃, 自由讨论, 发表各自的见解, 形成一种学习上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资源共享, 成果交流的良好氛围, 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 主动地发展。

4.让学生多做调查多实践。

比如学习《生活在社区里》, 我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调查报告, 内容包括: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居民区 (社区) 的面积、人口分别是多少?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你认为自己的社区在布局上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并请绘制一幅改进之后的社区平面图。课上, 学生非常激动地展示着交流着自己的杰作, 这样, 对于什么是社区, 社区的功能有哪些, 社区的分类标准等一系列本来很抽象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和增进环保意识的教育。这种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服务家乡, 服务社会, 也使我们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 延伸到现实生活, 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要求, 应有不同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 合理创设情境,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加深印象, 提高教学效率, 还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 拓展思维, 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活力。

三、及时评价, 激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认识理解水平和知识驾驭能力的限制, 学生在学习尝试中, 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到位, 须加以引导, 予以拓宽、引申、激活;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适时地点拨, 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 打通思路, 准确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 为学生呐喊、加油、助威, 抓住时机给予奖励。同学的掌声、教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 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浅议激发历史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篇2

浅议激发历史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作 者:程新胜 作者单位:甘肃秦安县兴国中学,甘肃,秦安,74160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633.5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兴趣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3

一、不容忽视的前提: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诚如美国化学家德雷珀所说:“记住,你教的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群年轻人。”又如魏书生老师所说: “学习不是为了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作为教师,这是必须要明确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明确我们所面对教学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他们对将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始终要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为他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有益的帮助;二是要站在青年学生特定阶段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来引领我们的历史教学。基于这样的前提,再去发挥我们历史学科特性,如学科资源的丰富性,学科联系的交融性,思维方式的多维性,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等。我想,只要具备这种职业情操,就不难找到让学生好学、乐学历史的途径。

二、课前预习不应成为任务派发,应是学生互动的平台。

基于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主观性等特性,我觉得课前预习的导学案设计、或者互联网平台互动内容的设置要尽量具有开放性、探讨性、启发性,不要过于拘泥课本史实内容的预习。在学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过于注重内容性的预习导学案就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即使学生出于班规制度的压力及时完成了,但事实上则已经扼杀了学生继续乐学、好学本课程的动力。因此,我认为预习环节不要奢望学生完成太多学习任务,只要能起到对一些基本问题热身互动就满意了,也不必强制每一位学生一定要提交答案,只要求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预习探讨,上交或上传一份小组预习方案即可。老师关键是要培训好课代表和小组长,对他们充分的信任并不断鼓励,让他们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调动小组成员在有限的预习时间里积极的互动,萌发对新课学习探讨的兴趣。实践证明,一份有开放性、探讨性、启发性的预习案加上一位负责的课代表和六位小组长的默契配合,就会开启接下来更加轻松活跃而又有思考性的课堂教学。

三、导课要发挥”凤头”的作用。

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无疑都是想追求“凤头“的效果,即开篇即能引人入胜,让学生自然进入新课主题,融入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学习状态。关于导课,本人认为要注意对那些动态因素的融合与变通,因为每一届学生的兴趣观念在变,时势本身也在變,教学技术手段不断翻新,以及班级与班级的学情差异很大等诸多动态因素,就意味着不能吃老本,也不宜照搬别人的模式,更不能拘泥于单调重复的模式,只有针对特定阶段背景下特定的学生学情状况所设置出来的导课,才是最有效的导课模式。基于这个理念,进行了一些探索,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历史学科由于取材的丰富性,加上视角的多元性等特性,自然每个老师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来设置导课方式。可以图文并茂切入主题;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小品、快板评书类节目表演烘托氛围;还可以借助现实情境顺势穿越相似性历史主题,等等。以上诸多方式在PPT课件教学模式下比较适用,只要运用恰当,不难起到“凤头”的导课作用。

四、课堂展示或讨论环节是展现学生好学、乐学的核心环节。

前面的预习环节和导课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起到让学生乘兴而来的效果,学生是否真正乐学、好学主要看课堂的表现。只要前面环节能让学生乘兴而来,我们历史课的课堂环节应该有自信避免学生扫兴而归的僵局,相反,是完全可以让它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形成一个思想交流的海洋,学生通过一节历史课不仅可以感触历史知识的灵动和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体会到合作探究过程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学科自身内容丰富,内涵磅礴的特点,为我们课堂探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和方式方法的应用。但不管什么模式贯穿其过程的的方法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具体的法子不拘一格,但一节具有真正灵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巧妙的设问是其灵魂。

下面,基于课堂设问环节谈一点自己的实践心得:问题设计重在激发学生融入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不刻意直接追求教学目标,只需潜伏课标要求。如《《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设问方式上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行。我尝试这样的设问: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我先让学生观看2分钟描述经济危机视频剪辑,顺势借用视频专家解说台词“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引导学生谈观后感。设问之前先通过视频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势再把学生引入本问题的探讨,这样比较轻松自然。对分析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的设问,我尝试新材料新情境的设问法,即让学生通过下面这段材料加以探讨: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亲们,结合材料的观点,大胆地你的看法!虽然具体设问方式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空间,但我觉得唯有大胆的实践,才会得到所以自己适用的教学成果。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借鉴专家学者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关于教学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尝试和心得,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专家同仁们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能 篇4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 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十分重要, 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起着调节情绪、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 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促成学生情绪高涨, 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如情景创设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诗词歌曲导入法等。例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八年级第1课《鸦片战争》时,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 以热门话题导入法和设置悬念导入法进行导入。“最近我国对禁毒工作十分重视,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由中国政府、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和东盟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国际会议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十国、中国、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及专家近二百人出席了会议, 共同探讨合作打击毒品犯罪新对策。同学们知道近代史上最早指出毒品的危害性, 并提出禁毒主张的人是谁吗?”这样的开头,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注重语言的表达艺术, 触发兴趣

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往往是一位历史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志。反过来说, 有的教师学问虽然渊博, 满腹经论, 学贯中西, 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课堂上词不达意, 言不传情, 因而教学效果也不会好。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 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作为教师, 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 具有演说家的风范, 能鼓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学科。

在讲“七七事变”时, 我用生动、激昂的语言讲述“七七事变”, 学生们听后群情激愤, 既被爱国官兵的英雄壮举所感动, 又对日本法西斯分子切齿痛恨。此时我稍加点拨, 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激情被熊熊点燃, 同时也触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讲好插图, 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 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 对引发学生兴趣, 增进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记忆, 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讲课时, 我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辩论。你看他手拿竹简, 引经据典, 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 对百姓方便, 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 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 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 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 他说:“商鞅说得对, 就按商鞅说的去办。”通过讲解, 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四、对抗式讨论, 以辩激趣

长期以来,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 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 争论不起来, 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动效应中受到启发, 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 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 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 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 把稿子发回给学生, 进行分组讨论, 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 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站在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立场看抗日的‘不抵抗政策’”, 正方的观点是“不抵抗政策”是错误的, 反方的观点是“不抵抗政策”是正确的。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 适合学生的特点, 他们为了驳倒对方, 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 趣味盎然, 往往是时间已到, 很多人仍“言犹未尽”了。

五、联系现实, 深化兴趣

因为时空的阻隔, 许多历史问题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作为初中历史教师, 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 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让历史课堂彰显巨大的魅力!如从古代的广开言路, 积极纳谏联系到当今的政协、信访, 从轻徭薄赋联系到当今的关注民生等。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5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 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 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 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 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在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 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 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第18 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 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 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 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 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 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 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 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 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30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105

新课改是一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突出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实际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实践中做了下面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开头激趣,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对历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鲜的历史知识总希望探个究竟,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讲究开头艺术,给学生一点意外的刺激,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如在教《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我觉得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所以我开头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历史故事?谁能给同学们讲讲秦始皇、文天祥、秦桧、刘胡兰的故事吗?”学生一下被吸引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纷纷上台展示。但有的学生没有说出他们是什么时期的人,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些人生活在什么时代。然后引导他们:“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有的遗臭万年,我们学习历史,在懂得历史、接触历史人物的同时,还要懂得向哪些历史人物学习,学习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像文天祥那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尚气节,热爱祖国,用心读书,将来长大为祖国做贡献。”这样开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同时学会了做人。

二、以图设境,引发兴趣

新的历史教材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比较多,学生感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也就是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材《战国七雄》中有一幅《商鞅舌战图》。因为正是通过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改革才促使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充分利用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领略才华横溢的商鞅的风采,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历史意义的认识。我让学生细心观察《商鞅舌战图》,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幅图的情景由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出来。学生非常投入,分组展示时有的学生表现特别优秀。“商鞅”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两个保守派大臣畏畏缩缩,目光闪烁,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在表演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深深被吸引住了,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妙设疑,以疑激趣

思维是美丽的花朵。历史教师可以借助思维这一美丽的花朵,即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设问,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本来平淡或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一个又一个疑问,使学生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再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很快投入到对“又一村”的寻找。我在讲“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纸,谁知道最先发明纸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吗?纸是什么时间发明的?”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我紧接着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谁能介绍介绍我国在发明纸之前用什么材料书写呢?”在学生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然后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木简的缺点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我们现在还学木简的话,你们的书包里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这样环环相扣设疑解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纸的发明的伟大,又进一步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除了巧妙设疑以外,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我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创设对学生有诱惑力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描述的情境中,学生情感受到震动,兴趣得到激发。如在讲蒙古族的兴起时,我投影《蒙古包》,边播放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我边做这样优美的描述,“我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地区,自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他们相继称雄,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公元13世纪,又有一个虎虎生威的古老民族崛起于漠北地区,它是谁?就是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的蒙古族……”这样的描述能紧扣学生的心,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之中。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就一定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又达到了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剑雄.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7).

[2] 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

[3] 朱世闻.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初探[J].新课程:教研,2011(2).

Abstract: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It should develop their initiative,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nterest is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teachers should us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in history teaching to inspire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which can develop their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story teaching.

Key words:history teaching; interest; teaching quality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7

一、精妙导入, 激发兴趣

毛主席有句名言说得好:“好的开头, 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好的开头、好的导入, 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 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严肃, 直接照本宣科, 语言没有感染力, 整堂课气氛平平, 没有波澜, 学生很容易昏昏欲睡, 对这堂课没有兴趣, 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语, 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活动中来,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 教师通过分析, 让学生理解历史主要是帮助我们把握现在, 传承历史, 开创未来的, 所以, 在学习时, 我们要以史为鉴, 学习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 历史事件多种多样,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学会怎么做人, 树立远大的理想, 培养高尚的气节情操,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教师精心设计导语, 别出心裁地引入课题,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又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插图, 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的插图, 生动有趣、直观形象, 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在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利用插图结合教材知识,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 将教材内容与插图有机结合, 给学生细致讲解, 引发学生兴趣,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战国七雄》时, 教材中有一幅《商鞅舌战图》, 而该课的重点内容是商鞅变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情况, 我先从这幅图开始讲起。这幅图画的是当时商鞅与大臣们舌战的情景, 中间坐着的就是秦孝公, 手拿竹简、振振有词, 与大臣进行辩论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 商鞅在辩论中喊出“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 意思是说只要变法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 就不必效法古代。这一历史性的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做决定, 他同意商鞅进行变法, 这才使得商鞅变法得以实施。学生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 产生了求知欲望, 接下来再通过具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商鞅本人的气概和才华、改革的不易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让学生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为其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打下基础。这样,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 学生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记忆更为深刻, 对这一事实引发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表达观点。

三、巧设疑问, 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可见,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问, 让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 然后经过点拨、引导, 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他们解决掉一个疑问之后, 得到了成功的快感, 激发了求知欲望, 从而又带着兴趣去探究下一个疑问, 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进步。如在讲“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 我首先从现代生活中离不开纸让学生感受到纸的重要性, 然后再围绕纸的作用展开疑问, 如纸的发明时间是什么时候, 造纸用的原料是什么, 纸的特点有什么, 纸和古代竹简、帛书比起来有什么优点, 这样环环相扣,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不断思考, 锻炼思维能力, 又使他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 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设情境, 在体验中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 让学生在独特的情境中体会情感, 体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发学生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教师对历史事实的教学一定要做到具体、生动,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感受历史人物的喜与悲, 同时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实的了解, 建立历史知识的系统。这样, 通过情感教学, 以情动人,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 认识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修身养性, 陶冶自己的性情。

此外, 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引入典故、诗词朗诵、编写歌谣等, 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利用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将学习化繁为简, 从而使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 带着兴趣去探索、研究。这样在课堂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 又能使其增长一定的历史知识, 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真正达到使学生学习历史以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芬.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江西教育, 2012 (23) .

[2]黄亦婵.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下, 2011 (3) .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教学质量

新课改是一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突出学生为主体,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实际教学中, 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实践中做了下面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开头激趣, 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头, 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对历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对新鲜的历史知识总希望探个究竟,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 讲究开头艺术, 给学生一点意外的刺激, 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把学生吸引住。如在教《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 我觉得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 应该做怎样的人?所以我开头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哪些历史故事?谁能给同学们讲讲秦始皇、文天祥、秦桧、刘胡兰的故事吗?”学生一下被吸引了, 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 纷纷上台展示。但有的学生没有说出他们是什么时期的人, 这时, 我告诉学生这些人生活在什么时代。然后引导他们:“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 有的光耀千秋, 有的遗臭万年, 我们学习历史, 在懂得历史、接触历史人物的同时, 还要懂得向哪些历史人物学习, 学习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像文天祥那样,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尚气节, 热爱祖国, 用心读书, 将来长大为祖国做贡献。”这样开头,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同时学会了做人。

二、以图设境, 引发兴趣

新的历史教材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比较多, 学生感觉形象生动, 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创设情境, 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 也就是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 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材《战国七雄》中有一幅《商鞅舌战图》。因为正是通过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改革才促使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充分利用好《商鞅舌战图》, 既可以使学生领略才华横溢的商鞅的风采, 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历史意义的认识。我让学生细心观察《商鞅舌战图》, 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幅图的情景由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出来。学生非常投入, 分组展示时有的学生表现特别优秀“。商鞅”手拿竹简, 引经据典, 振振有词。两个保守派大臣畏畏缩缩, 目光闪烁, 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 坐不安席。在表演这个故事的过程中, 学生深深被吸引住了, 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妙设疑, 以疑激趣

思维是美丽的花朵。历史教师可以借助思维这一美丽的花朵, 即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设问, 紧扣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本来平淡或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一个又一个疑问, 使学生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再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 很快投入到对“又一村”的寻找。我在讲“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纸, 谁知道最先发明纸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吗?纸是什么时间发明的?”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 我紧接着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谁能介绍介绍我国在发明纸之前用什么材料书写呢?”在学生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 然后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 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木简的缺点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我们现在还学木简的话, 你们的书包里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这样环环相扣设疑解难,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纸的发明的伟大, 又进一步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除了巧妙设疑以外, 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历史课堂学习中, 我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得出正确结论。

四、创设情境, 以情求趣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 创设对学生有诱惑力的情境, 把学生引入学习描述的情境中, 学生情感受到震动, 兴趣得到激发。如在讲蒙古族的兴起时, 我投影《蒙古包》, 边播放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 我边做这样优美的描述“, 我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地区, 自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 他们相继称雄, 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公元13 世纪, 又有一个虎虎生威的古老民族崛起于漠北地区, 它是谁?就是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的蒙古族……”这样的描述能紧扣学生的心, 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之中。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 巧妙安排, 信任学生, 解放学生, 调动学生, 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己探索, 自己创新。就一定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这样既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 又达到了学史明志, 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剑雄.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7) .

[2]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 .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9

一、导入巧妙新颖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一个好的导入, 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与败。课堂教学的导入, 就像优美乐曲中的“引子”, 起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 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促成学生情绪高涨, 步入求知欲望的状态。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 影视导入法、角色导入法、成语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诗词歌曲导入法等等。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 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例如, 在讲授有关“辽与宋的民族关系”时, 我先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中“一些中原武林大侠得知乔峰是契丹人后, 追杀乔峰”的片段, 然后设问:“他们为什么要追杀乔峰呢?是不是因为他是契丹人?如果是, 那他们为什么又要反对契丹人呢?这节课我们将解开这个谜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这样就会投入到了问题的探究中了。

二、语言生动有趣

历史的内容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 但是目前有些中学历史教材限于篇幅和学段的不同, 把原来生动的史实浓缩成抽象枯燥的概念,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调、节奏、表情的变化来感染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本学科。

例如, 学习《新航路开辟》, 通过查阅资料对哥伦布航行日记中记载的内容进行淋漓尽致的描绘。如, 大西洋上飘忽不定的绿草、闪烁不停的灯光, 部下强烈的思乡情绪乃至反抗, “印第安人”的相貌、生活等等, 这样的描述, 加之教师忽而激动忽而愤怒, 忽而慢条斯理, 忽而激情高亢, 仿佛把学生带到哥伦布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大西洋上航行, 共享“发现新大陆”的喜悦, 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讲课之中了。

三、创设新情境

情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也可以震撼人的心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实物、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 虚拟渲染出历史教学中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 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震动,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例如, 在讲有关“唐朝经济的繁荣”内容时, 就可以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你们穿越时间的隧道来到了唐朝, 你们将怎样生活呢?你们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和皇帝等等, 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境创设好了以后, 先让学生看教科书和学生提前准备的相关资料书, 再分组讨论, 然后分别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这样一来, 一节课的时间, 由于虚拟了历史情景,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 有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四、“历史”与“现实”结合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因为时空的阻隔, 许多历史问题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 时间久了, 学生总是感觉到历史教学叙述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 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 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 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 以扣住学生的心弦, 吸引学生的注意, 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 在讲“古代科举制度”时, 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与弊?让他们谈谈自己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看法和建议?这个问题既是现实中的热点问题, 又是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 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们会积极投入到讨论中, 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 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 接着设问:“谁知道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哪个国家?它是如何出台的?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深化了学生的兴趣。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10

一、巧妙导入, 激发兴趣

传统教学或以教材为本, 或以教师为本, 因而都偏离了教育的本来目标。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 要求历史教师应该真正具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至上”的意识, 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起点水平。学生起点能力与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之间的差距就是矛盾, 就是问题, 就是教学的突破点与切入口。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实际水平, 不仅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 而且还包括情感准备, 从而诱发学生的高度热情, 缩短师生距离, 带领学生去突破一个个路障, 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学习, 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定向、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自我评价, 这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主体意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健康人格, 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 在制定《“蒸汽”的力量》这课时教学目标时,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认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即:能准确表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重大发明, 影响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且能够进行评价, 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有效的。好的导入可以引人入胜, 学生会被将要学习的内容吸引, 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导入非常重要, 要设法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整个课堂中都感觉具有挑战性, 想去探究某些事物。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时可设问:当前, 朝鲜核问题还吸引世界的目光, 六方会谈也是一路坎坷而行, 那么, 二战后为什么会发生朝鲜战争呢?是“冷战”的表现吗?什么是“冷战”呢?由此引入新课, 这样处理开头, 使学生迫切希望知道问题的奥秘, 注意力自然就转移到教学中来了,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景, 引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如我在讲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 《民主政治的摇篮一古代希腊》的教学时, 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入手。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 中国的国旗国歌一次次的升起响起, 他们还记忆犹新。我就以雅典奥运会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进入”希腊雅典, 然后, 通过教学地图使学生对希腊雅典的地理位置有个初步的了解, 如:希腊雅典是个欧洲的国家, 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 具有沟通欧亚非的区位优势:接着, 引导学生看希腊雅典的地形地貌, 如:希腊雅典多山, 海岸曲折, 然后设计问题: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希腊, 你会选择哪种谋生之道A:手工业B:商业C:农业, 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选了商业。随之, 我再让学生回忆中国的地貌特征, 又设了:根据中国的地貌特征你认为我们的祖先最有利于从事于A:手工业B:商业C:农业, 学生也会选预设的C。在这个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 继续设疑问: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活动下, 中国古代先民选择了何种政治制度?学生稍加思索会答出:“君主专制”, 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何中国的先民会选择君主专制呢?讨论后得出:因农业需要灌溉, 而灌溉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兴修水利, 权利比较集中有利于从事这项事业.而希腊呢?商业活动是希腊的首选, 商品需要自由流通, 商人的流动性大, 他们需要自由的环境, 于是希腊先民选择了民主制度。让学生们明白, 一种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课堂上设计这种问题贴进生活, 学生感兴趣, 自然会认真思考, 积极参与。这样既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也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更加关注, 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三、利用多媒体, 培养兴趣

上一篇:荷载能力下一篇:文化到底是什么